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说课稿)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第二章第一节的讲解

高一地理第二章第一节的讲解

高一地理第二章第一节的讲解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对高一地理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进行深入讲解。

这一节主要涉及地球的运动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概念、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

此外,还将探讨地球运动对人类生活、气候、生物分布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并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2、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地理知识,对地球运动有一定了解,但可能对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深层影响理解不够深入。

此外,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对地理学习可能存在兴趣不足或认知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有效学习。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掌握其运动特征和规律。

(2)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四季变化、五带划分等,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3)掌握地球运动对人类生活、气候、生物分布等方面的影响,能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产生的原理。

(4)提高地理图表的阅读和分析能力,通过观察和解读地图、示意图等,获取地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问题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地理动画、地图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习兴趣。

(4)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态度,认识到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说课稿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说课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分析,引导学生感受事物之间的几种相关关系,并树立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作为重点是因为它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关系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相互作用以及分布和变化规律,是认识四大圈层相互作用形成地理环境的基础。
点评:分析归纳方法
引导学生读太阳系其他行星与地球质量和体积比示意图(图1.5)。
(1)简介大行星的分类。
(2)地球与类地行星结构比较(质量、体积),得出相似性,说出地球只是普通的类地行星。
(3)结合运动特征,归纳出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强化地球是普通行星的认识。
提问:为什么地球这么一颗普通的行星上具有生命呢?地球的宇宙环境具有怎样的特殊之处呢?
1.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天体系统,掌握用框图结构说明地理事物系统的方法;2.
2.通过分析图文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进而初步掌握比较地理事物,分析和综合出地理特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生积极查阅相关资料和参与课堂讨论的活动,感受到世界是物质的、普遍联系得和运动发展的,世界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能为人类认识的,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和自然规律的兴趣,促进学生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板书设计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主要阐述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从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这个方面来阐述,通过图片的形式从四个方面来分析。不应让学生记忆这四个方面,需要归纳为:(1)直接或间接(化石燃料)为地球提供大部分能量。(2)维持四大圈层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决定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高一必修一地理第二章第一节教案

高一必修一地理第二章第一节教案

高一必修一地理第二章第一节教案高一必修一地理第二章第一节教案: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使学生能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能阐述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大气热力环流等基本原理。

3.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能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且能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讨使学生理解“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的原理。

2.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温室效应”。

3.通过实验活动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

4.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对“风的形成”的理解,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某一地的风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2.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3.近地面风向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1.大气受热过程。

2.热力环流。

3.地转偏向力对大气运动方向的影响。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补充内容:大气的组成及垂直分层1.大气的组成:①干洁空气:n2、o2、co2等②水汽: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中③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中2.大气的垂直分层:(1)对流层:①主要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②厚度:不均一(赤道达17~18千米;中纬度达11~13千米;两极地区8~9千米)③特点: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有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④意义:对人类影响最深刻的一层(2)平流层:①主要组成:干洁空气②厚度:从对流层顶至距地面50千米③特点: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④意义:该层中距地面21~23千米处为臭氧层,可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被称为“地球的保护伞”;该层有利于高空飞行(3)高层大气:①主要组成:干洁空气②厚度:从平流层顶至距地面2000~3000千米(地球大气的上界)③特点:又可划分为中间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热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散逸层④意义:该层中距地面80~500千米处为电离层,可传播无线电短波通信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几种常用的辐射形式:(物体本身的温度越高,其辐射的能量越集中在其短波部分)(1)太阳辐射——短波辐射(简介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2)地面辐射——长波辐射(3)大气辐射——长波辐射2.大气的受热过程:3.太阳是地球的根本热源,而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活动]p29二、热力环流:1.产生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活动]p292.热力环流的形成:[比较各点气温与气压的大小]3.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2)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3)城市风:高空风从城市吹向郊区,夜晚风从郊区吹向城市[活动]p30板书设计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1课时)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二、热力环流:教学反思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画图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1.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2.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面上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①特点: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②意义: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3.风的形成:(1)高空的风:①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本动力(既影响风向也影响风速)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2)近地面的风:①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本动力(既影响风向与影响风速)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③摩擦力——永远与风向相反(既影响风向,也减小风速)[习题]:北半球一人背风而立,高压和低压分别在他的哪个方向上?板书设计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2课时)三、大气的水平运动1.气压梯度: 3.风的形成:2.水平气压梯度力:教学反思略高一必修一地理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一、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氮--生物体基本成分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③包含臭氧层三、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 吸收(选择性臭氧-紫外线、co2-红外线)、散射(有一点选择性小颗粒优先散射短波光-兰紫光)、反射(无选择性云层)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 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 (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5、太阳辐射(光照)的影响因素:纬度、天气、地势、大气透明度、太阳高度四、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2、大气运动形式: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3、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4、水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5、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6、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风向的决定: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7、风向:a、风向-—风来的方向;b、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①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若是曲线垂直于切线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无偏转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两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三力的共同影响,风向斜交于等压线8、三种局地热力环流:白天(郊区→城市、海风、谷风) 夜晚(城市→郊区、陆风、山风)9.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成为热力环流。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说课稿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说课稿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说课稿一、自我介绍各位师兄师姐、老师、领导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型是新授课,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方法分析以及教学过程分析等几个环节来说课。

首先我们来进行课程标准要求解读。

二、说课标: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并说明对生产生活的联系。

学科核心素养:1.区域认知:了解低层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认识大气垂直分层。

2.综合思维:综合分析不同大气层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人地协调观:充分利用各种大气成分与大气层,发挥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积极影响。

4.地理实践力:个人参与减缓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的生活实践。

三、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1)地位:本节课是出自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一部分,它既联系了第一章学习的地球外部圈层中的大气圈,也是本单元教学的前奏和基础,它与后面的大气受热状况、大气运动状况以及许多天气、气候气象知识都有直接联系,如:臭氧对紫外线的吸收,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等。

考虑到本校学生起点较高和需要开发较多的思维能力和地理分析能力,既顾及了知识的整体性,又考虑了知识的层次性,为了让学生下一步了解和学习大气打下基础,要在原有课文的知识基础上适当延伸知识和联系实际,本节课教学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后面几节课的教学。

(2)内容:本节课分为2部分内容,分别是:1)第一部分是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包括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等,其中干洁空气包含氮气、氧气、二氧化碳、臭氧,了解各低层大气组成成分的作用。

2)第二部分是大气的垂直分层,根据大气的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分别从大气厚度、大气组成、大气运动特点以及对人类活动的联系来学习。

四、说学情:高一的学生已经能够围绕问题自主思考,已经具备一定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大部分学生求知欲强,乐于探究,对大气现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缺乏较科学的地理思维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热力环流 说课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热力环流 说课课件
热力环流
课标
教学 目标
教材
教学 方法
学情
教学 过程
板书 设计
一、课标要求及其解读
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1)这里的大气是指底层大气,其高度不超过对流层; (2)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太阳是大气的根本热源,地面是大气 的 直接热源; (3)大气的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 间相互转化的过程; (4)阐述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热力环流; (5)学习和说明大气受热过程,需要借用一些原理示意图,关,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比较感兴趣, 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能力基础,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说出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热力环流的概念; ②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原理; ③尝试运用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解释城市热岛、海陆风、山谷风的形成原 因及其影响。
增温快 (热源)
增温快 (热源)
增温慢 (冷源)
降温快 (冷源)
降温慢 (热源)
降温快 (冷源)
(四)课堂小结,总结提升
七、板书设计
引起 导致 形成
气压产生什么影响?
低气压
B'
高气压
A'
低气压
C'
(高空)
高气压
B
冷却
低气压
A
受热
高气压
C
冷却
(地面)
(三)学以致用,强化理论
城市热岛
郊区
郊区
气温低
市区
城市
气温高
郊区
郊区
气温低
案例: 课本30页活动(5分钟)
白天,陆地增温快,海上增温慢,夜间,陆地降温快, 海上降温慢。海陆风就是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力 环流,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如下任务: (1)在图中标出白天和夜间海洋和陆地气压的高低。 (2)画出图中箭头方向,使之构成一个环流圈。 (3)如果你想去海边吹吹风,你会选择白天去还是晚上去?

《大气的受热过程》说课稿

《大气的受热过程》说课稿

《大气的受热过程》说课稿【1】一、说教材分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大气的受热过程”是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第一节第一部分内容,、课时安排:1课时,内容要点有: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热力过程;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被地面吸收而使地面增温,同时地面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其中重要的知识点“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后面学习热力环流的理论基础,是深入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等知识的前提条件,各知识联系紧密,环环相扣。

所以,本课作为本章开篇,既具有地理实际意义,又是后面章节知识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让学生能画图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能阐述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讨使学生理解“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的原理。

(2)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温室效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大气受热过程的理解,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界中常见的地理现象,并可以解释,从而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2)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生活中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社会。

二、说教学方法:根据高一学生学情:已有的基本知识,知道地球外部大气层的存在,也对太阳辐射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有所了解。

已有的基本技能:对一些景观图的读图能力,析图能力。

与此同时,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空间思维开始进入强劲发展阶段,创造性、参与意识、求知欲、合作意识较强,课外活动的机会较多,接触面较广,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还缺乏系统地解释地理现象或地理事实的能力。

大气的内容比较抽象,影响大气受热过程的因素多而复杂,学习有一定的难度。

采用教学方法:启发式谈话法、探究式教学法、板图法、案例分析法等。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说课稿)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说课稿)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平昌县驷马中学刘光辉一、教材分析第一节内容包括: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主要围绕大气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这一主线展开的。

内容的安排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

大气的受热过程主要讲述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温室效应),主要阐明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以后的能量转换过程。

而太阳辐射能量的分布不均及其能量转换,又是产生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也是形成一切大气过程和大气现象的重要原因。

因此是本单元重要的基础知识,在逻辑上起着铺垫作用。

(一)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学生能说出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2学生能说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3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温室效应。

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2学生能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

3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学生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不同观点间的辩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大气运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关系,明确人类活动应如何趋利避害。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理由:这些都是基础知识和技能,对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都大有帮助: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理由: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包括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是本章的基础,掌握了这部分知识,也就达到了本节课的要求。

所以定为重点:而且该内容较为抽象、难理解,所以定为难点。

二、学生分析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气现象比较熟悉和感兴趣,但对于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一抽象现象感到难以理解,要运用原理来解设一些常见现象,难度更大;而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本节、乃至本章的基础知识,起着铺垫作用,这必然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掌握、会灵活运用这部分知识。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多媒体演示、导学法和程序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湘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2.1流水地貌说课教案设计

湘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2.1流水地貌说课教案设计

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节流水地貌说课稿大家好,我是来自株洲市第十八中学的马金灵,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新湘教版教材必修一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节《流水地貌》。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对这节课的设计理念。

一、我想(1)、教材分析:(2)本节课以河流地貌为案例,剖析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以及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新教材通过阅读、探究和实验设计等方式,展示了流水地貌的多样性。

对于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危害、预防和应急方法的探索,更深化了本节课的内涵。

所以我把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分成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流水侵蚀和沉积地貌。

第二课时,滑坡和泥石流。

本次我只说第一课时的教学。

(3)、教学目标:通过野外观察或视频、图像识别3到4种地貌,并描述流水地貌的主要特征。

具体细化为以下三点:1.能够辨识流域不同河段的河流地貌类型,并归纳其空间分布特征。

(区域认知)2.能够说出不同的河流地貌类型,并简单分析其形成过程,以及该地貌的形成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3.能够通过野外实践,对河流地貌进行深入观察。

(地理实践力)教学重点:1.流水形成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的理解;2.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1.河流演变过程中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的分析;2.河流阶地形成过程的分析。

(3)、学情分析: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已了解部分流水地貌。

但是仅限于背诵,而不太理解其形成过程。

高中更加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地理实践力,高一的学生,由于阅历浅,不善于观察,知识面还不够宽等原因,分析较深层次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本堂课的重点是提高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并解释解决地理现象的能力,即地理实践力。

(4)、教学方法与策略情境教学法:创设骑行湘江的情境,对你能观察到的地貌和现象,用地理知识解释,并思考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说课稿2010-12-25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能在天体系统中确定地球所在位置,二是结合太阳燃烧的稳定状态和大行星运轨道特征,说明地球存在生命的宇宙环境特征。

这里需要补充太阳大小长期稳定的燃烧保证地球表面长期保持适宜的温度,有利生命进化;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保证地球宇宙环境的安全。

这两点宜在讨论地球是特殊的行星时补充。

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要通过引导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找出地球与其他行星在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上的共性以及轨道位置和自身条件上的特性。

运动特征共性包括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结构特征主要是通过与类地行星比较得出地球在质量和体积方面不具特殊性。

地球上存在生命主要是因为日地距离适中,所以有适合的温度;因为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所以能吸引住大气形成厚度、压力适合的大气层;因为地球存1 / 84在岩浆活动,所以有地球内部氢氧分异化合的水汽溢出形成海洋。

(二)教案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宇宙环境包括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2.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作为普通的行星是与八大行星比较,在运动特征上和结构特征具有共同性和相似性;作为特殊的行星是自身和宇宙环境造就了存在生命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天体系统,掌握用框图结构说明地理事物系统的方法;2.2.通过分析图文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进而初步掌握比较地理事物,分析和综合出地理特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生积极查阅相关资料和参与课堂讨论的活动,感受到世界是物质的、普遍联系得和运动发展的,世界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能为人类认识的,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和自然规律的兴趣,促进学生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1大气的受热过程说课稿

2.1大气的受热过程说课稿

2.1大气的受热过程说课稿第一篇:2.1 大气的受热过程说课稿各位老师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大气的受热过程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高一年级的学生身心日渐成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同时好奇心也比较强对地理学知识的兴趣较浓、但思维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缺乏理理性思维。

地球大气的知识的内容在小学常识和初中地理课本中曾涉及过,学生已初步了解了地球的大气,这对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知识准备,本节课的学习是对前面的一个总结和提升,同时也是学好以后课程的基础。

二: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能够阐述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

(2)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绘图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示使学生理解:“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的原理。

(2)运用教材29页的活动掌握大气对地球的保温作用的原理,并能科学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关于大气保温作用的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发展。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根据课程标准把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原理确定为本课时的重点教学难点:大气对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选择性吸收三: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以学定法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点,我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01.
陆地
01.
海洋
01.
陆地
01.
海洋
01.

01.
白天
01.
夜晚
01.
低压
01.
高压
01.
高压
01.
低压
01.
海陆风的形成
城市风---城市热岛效应
高气压
B A C
低气压
低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高气压
01
02
03

臭氧(平流层) 水汽、二氧化碳(对流层)
紫外线
红外线
吸收强烈,有选 择性,大部分可 见光可穿透
云层、尘埃
各种波长同 样被反射
无选择性,反 射光呈白色
空气分子、 微小尘埃
蓝色光最易被散射
向四面八方散射 ,有选择性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上界
地面
地面增温
地 面 辐 射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吸收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太阳辐射
大气吸收
地 面 吸 收
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
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要穿过厚厚的大气层,才能到达地球表面。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反射和吸收。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近地面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以后,又以对流、传到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热量。这种辐射热交换是大气增温的最重要的方法。
等压线越密,力越大,风速越大。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
(hPa)

2019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说课稿: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语文

2019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说课稿: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语文

说课稿: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1课时)教材分析:大气受热过程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重点,主要知识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学习热力环流的基础,只有理解了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而不是太阳辐射,才能正确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不同表表现形式。

热力环流是本节课的关键部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又是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学习基础。

所以可以通过这部分内容学习来衡量学生掌握大气运动的程度,予于足够的重视。

重难点分析:●重点:大气的受热过程作为教学重点,这是因为它是认识大气运动的前提,也是解释诸如温室效应的具体地理现象的基础。

●难点: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教学难点,这是因为学生缺少相应的物理学知识,学习障碍多。

温室效应、大气逆辐射和大气保温作用的关系也是教学难点,学生对这些概念容易混淆。

课标分析:●知识和技能: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通过实验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能够用原理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

2.学生能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

3.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学生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不同观点间的辩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大气受热过程理解,能正确认识常见的自然现象,从而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天气和气候”的初步知识,在必修1第一章已掌握了太阳辐射有关知识,对本课题已有一定的生活体验,而且具备一定的读图和分析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但学生仍局限于感性认识,无法自主实现地理规律原理与个人经验的结合,对概念、理论的归纳能力较弱。

因此,教师必须采用有效的方法给予辅助,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新知的建构。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题探究法、实验法学习方法:1.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说课稿: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说课稿: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说课稿: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1课时)教材分析:大气受热过程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重点,主要知识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学习热力环流的基础,只有理解了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而不是太阳辐射,才能正确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不同表表现形式。

热力环流是本节课的关键部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又是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学习基础。

所以可以通过这部分内容学习来衡量学生掌握大气运动的程度,予于足够的重视。

重难点分析:●重点:大气的受热过程作为教学重点,这是因为它是认识大气运动的前提,也是解释诸如温室效应的具体地理现象的基础。

●难点: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教学难点,这是因为学生缺少相应的物理学知识,学习障碍多。

温室效应、大气逆辐射和大气保温作用的关系也是教学难点,学生对这些概念容易混淆。

课标分析:●知识和技能: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通过实验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能够用原理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

2.学生能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

3.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学生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不同观点间的辩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大气受热过程理解,能正确认识常见的自然现象,从而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天气和气候”的初步知识,在必修1第一章已掌握了太阳辐射有关知识,对本课题已有一定的生活体验,而且具备一定的读图和分析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但学生仍局限于感性认识,无法自主实现地理规律原理与个人经验的结合,对概念、理论的归纳能力较弱。

因此,教师必须采用有效的方法给予辅助,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新知的建构。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题探究法、实验法学习方法:1.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高中地理必修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说课稿

高中地理必修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说课稿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说课稿各位领导和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本课适合于我校或重点中学高一年学生,一般中学高一年学生对知识扩展部分可以不讲.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指导,说教学程序等四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加以说明.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部分,也是本单元教学的前奏和基础,它与后面的大气热力状况,大气运动以及许多天气,气候气象知识都有直接联系,如:臭氧对紫外线的吸收,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等.考虑到本校学生起点较高和需要开发较多的思维能力和地理分析能力,既顾及了知识的整体性,又考虑了知识的层次性,为了让学生下一步了解和学习大气打下基础,要在原有课文的知识基础上适当延伸知识和联系实际,本节课教学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后面几节课的教学.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主要层次的主要特点.(2)能力目标:培养读图,阅读和概括能力;运用因果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和推理能力.(3)德育目标:理解大气的存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尤其是对流层和平流层,电离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树立人类与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观念和意识.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大气主要成分对环境生命活动的影响;大气各层的特点和人类活动与各层大气的关系难点:大气各层的气温垂直变化原因,大气运动方向和天气变化状况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因果联系.4,教材处理可分两部分:一是大气环境和大气的组成这一部分可设计表格或简单的设问让学生阅读并小结,教师可以将大气的作用知识适当的延伸,如与物理化学的联系,大气热力作用联系等.二是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这部分是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前后因果关系密切,如大气成分与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密切相关,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与大气运动的联系,大气运动与天气变化状况的关系,天气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学习本部分内容时重点从温度的垂直变化特点入手,由因导果,层层深入,大气各层的特点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对于我校的学生可以将这一部分知识与第一章和下一节大气运动适当联系,为学好下一章打下良好基础.二,说教法.1.教学及依据:因果分析方法,读图分析法,开放式教学法."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是本节教学法的主要目标.虽然本课抽象内容较多,但一方面对于重点中学生对本章有一点知识基础,另一方面经过本章节学习希望能提高学生的分折能力和推理能力,同时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能力;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2,教学手段及依据: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图,色,声,像"功能,形象生动直观地层现相关地理事物,现象和提供资料,帮助理解和记忆.三,说学法指导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节知识结构,遵循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与规律,学法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具备学习地理的兴趣.本节知识点多且学习知识难度较大,我在讲授时通过精心设问来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指导学生掌握识图,读图,分折地图的方法.本节许多知识都内含于大气的垂直分层图中,如大气各层的人类活动,地理现象等,本节可用多媒体和设问帮助理解和记忆.3,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各种地理事物的规律,都是通过分折和比较而得出的,学生学会在适应的时候对地理现象进行归纳总结,会大大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本节中我通过设计表格和对比分折得出大气垂直分层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四,说教学程序:教学流程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及理论依据导入新课展示图表设问展示目标边填表格边回答学生思考讨论承转过渡多媒体展示师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学生思考归纳小结:总结作业板书设计我所说的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高中地理组的第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气的受热过程》(板书!)。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等方面展示我今天的说课。

过渡语: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

《大气的受热过程》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

大气受热过程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重点,主要知识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学习热力环流的基础,只有理解了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而不是太阳辐射,才能正确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不同的表现形式。

因此,本节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必修一的重要内容。

过渡语:要想上好一堂地理课,不仅要深入分析、研究教材,还要对学情有深入的把握。

从知识层面上来说,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天气和气候”的初步知识,在第一章已掌握了太阳辐射有关知识,从经验层面上来说,对本课题已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但由于缺乏理性的系统知识学习,认识不够深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让学生有理性认识,有利于学生理解本节知识。

过渡语: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够绘制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2.能理解并掌握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读图、析图,掌握大气受热过程。

2.通过小组讨论,掌握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亲自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在分析教材和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我将教学重点制定为:大气受热过程。

而教学难点则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三、说教法学法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教材分析和学生实际情况的考虑,本节课我打算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教学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为了更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还会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学习方法。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说课稿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说课稿
5.创设问题情景,目标导学探索,建构知识体系:
运用flash演示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运动模式。结合P4活动,总结八大行星在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上有哪些共同之处?
◆设计意图:用flash形象演示八大行星的相对位置、运动轨迹、运行轨道等。使学生对八大行星在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有清晰的认识。在观察、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得出答案: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从而得出“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的结论。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科学正确的宇宙观。
(2)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树立辩证主义的思想。
(3)通过对宇宙和地球知识的探索,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通过对星体图片及视频的鉴赏,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地理学习兴趣。
3.展示图片及flash,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天体及天体系统。
◆设计意图:运用图片及flash能使课堂教学更活跃,更能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同时,更丰富是展现能使学生对地球的宇宙环境有更立体全面的了解。
4.总结反馈。
对第一部分内容进行中间总结,结合P4活动,回忆天体系统的层次。
◆设计意图:对天体系统这段重点内容的及时回顾和强化记忆。
即在完成课标要求“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时,主要是阐述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教材关注的重点不是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本身,而是它们对地球的影响。因此,对于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与传递、各种太阳活动及其产生的原因、太阳的内部结构和大气结构等,不必详加分析甚至不涉及。但为了说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必须明确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和规律。
【教学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平昌县驷马中学刘光辉
一、教材分析
第一节内容包括: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主要围绕大气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这一主线展开的。

内容的安排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

大气的受热过程主要讲述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温室效应),主要阐明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以后的能量转换过程。

而太阳辐射能量的分布不均及其能量转换,又是产生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也是形成一切大气过程和大气现象的重要原因。

因此是本单元重要的基础知识,在逻辑上起着铺垫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学生能说出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学生能说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3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温室效应。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
2学生能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

3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学生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不同观点间的辩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大气运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关系,明确人类活动应如何趋利避害。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理由:这些都是基础知识和技能,对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都大有帮助: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理由: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包括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是本章的基础,掌握了这部分知识,也就达到了本节课的要求。

所以定为重点:而且该内容较为抽象、难理解,所以定为难点。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气现象比较熟悉和感兴趣,但对于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一抽象现象感到难以理解,要运用原理来解设一些常见现象,难度更大;而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本节、乃至本章的基础知识,起着铺垫作用,这必然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掌握、会灵活运用这部分知识。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多媒体演示、导学法和程序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四、说学法指导
1、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2、学习地理知识的观察方法
3、掌握地理理性知识的逻辑方法
4、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理由:本课文字简洁,图象丰富,色彩鲜艳,主题突出。

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大气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巩固理性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五、课堂设计的整体思路:
本课的指导思想: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课堂模式。

积极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学生活动为课堂主要组织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互讨论、合作式学习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课堂上,我准备采取整课问题情境与阶段问题情境两部分来进行。

创设特定的地理情景,在情景学习中思考、质疑、讨论,达成共识。

力争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学习中理解,在学习掌握,在学习中提高。

六、教学程序:
基于以上的思路,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归纳总结。

导入新课:
(一)在地球的圈层结构中,地球的外部圈层可分为哪几个层次?(学生思考,并回答)理由:由第一章引入到第二章内容的学习,体现衔接性,自然过渡
(二)创设整课问题情境,整课内容可分成下列几大问题情境:
在地球上,白天赤道上的温度可以达到30°,晚上的温度为20°。

而这一情况到了月球上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白天有阳光照射的地方温度可以达到127°,晚上则降为-183°。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
理由: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在每堂课的起始阶段,学生对新课的内容和教师在新课中的教学活动怀有好奇心,注意力也比较集中。

教师把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成若干问题情境,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提出来,以满足并强化学生的新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为整课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铺垫。

讲授新课:
展示地球外部圈层图,让学生讲解有关大气圈的厚度,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的知识。

理由:作为新课内容的铺垫和开始,教师补充和纠正。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活动1]让学生阅读序言部分、大气的受热过程文字和图2.1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

并思考如下问题:
1、温度高的物体,温度低的物体热量传播的规律。

2、不同物体受热的快慢(水、地面)推出密度大受热快
3、请简述大气的受热过程。

4、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太阳辐射,还是地面辐射?
理由: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以后,教师应努力保护并经常强化这种积极性。

不断创设阶段问题情境是维持学生学习热情,把课堂教学导向深入的好方法。

这里所指的阶段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围绕每一个整课问题情境创设的一系列小问题。

上述问题的解决,主要培养学生阅读、读图、分析、组织和归纳能力。

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讨论、合作中完成。

教师让学生代表依次回答上述问题,对学生正确回答多加表扬,不足之处,多加启发,也可让其他学生加以补充,教师起点拨作用。

充分让学生动起来,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活动2]关于大气辐射的内容,让学生合作讨论课本31页活动题。

本人也将如下调整:活动题按排如下:
1、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面有什么作用?如果用“大气保温作用”概括,你认为合适吗?
2、为什么多云的白天气温较低,而晴朗的白天气温较高?
3、为什么多云的夜晚气温较高,而晴朗的夜晚气温较低?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早春和晚秋晴朗的夜晚?
4、多云天气和晴朗天气,哪一个昼夜温差大,哪一个昼夜温差小,并思考为什么?
5、根据图2.2分析,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
理由: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创设条理明晰,合乎逻辑与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进行深入的思考的探究。

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

教师建议:再次使用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图,重点突出:1、大气逆辐射的方向怎么样?2、在夜晚的时候,地面热量的收入和支出分别是什么?3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讲解。

再次出示思考题:
6、深秋季节,北方农民为了防止晚熟的庄稼遭受霜冻经常在田地间燃起一堆堆篝火,你认为他们这样做对防御霜冻有作用吗?为什么?
7、冬春季节,市场上有新鲜的西瓜、黄瓜等。

你知道它们是在哪里生产的吗?你了解它们的设计和生产原理吗?
理由:学生有了以上知识储备,并且有好奇感,能活跃课堂气氛,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以上7题中,1~5层层递进,环环相扣,6~7则是书本联系实际,联系现实生活。

最后:归纳总结:
8、将下列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用方框图来表示。

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
理由:8题是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的一种变式训练,可以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教师建议:我可先展示多名学生的知识结构。

学生个性不同,知识结构图也有多样。

让学生自己叙述大气的受热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最后教师展示下图,把受热过程概括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归纳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