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民生新闻_现象探析
民生新闻报道遇到的瓶颈和发展措施探讨
民生新闻报道遇到的瓶颈和发展措施探讨【摘要】民生新闻报道在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瓶颈。
信息采集困难、传播途径受限以及受众参与度不足是最突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加强信息采集工作,拓宽传播途径,并提升受众参与度。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提高民生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影响力。
加强民生新闻报道的信息采集工作可以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拓宽传播途径可以让更多人接触到相关信息,提升受众参与度可以增加报道的参与感和吸引力。
通过持续努力和改进,民生新闻报道将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发展。
【关键词】民生新闻报道、瓶颈、信息采集、传播途径、受众参与度、发展措施、加强、拓宽、提升。
1. 引言1.1 民生新闻报道的重要性民生新闻报道是指关注人民群众生活、工作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新闻报道,是新闻事业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民生新闻报道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民生新闻报道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幸福感。
通过报道社会民生问题,可以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共鸣,促使相关部门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民生新闻报道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
通过报道一些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可以引导社会舆论,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民生新闻报道还有利于增强新闻传媒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新闻传媒是执政者、少数人和权力者的监督者,通过持续报道民生新闻,可以展示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正性,树立良好的新闻形象,增强公众对新闻传媒的信任。
2. 正文2.1 民生新闻报道遇到的瓶颈瓶颈一:信息采集困难。
因为民生新闻报道涉及到民众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信息的来源广泛、多样,但是要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信息并不容易。
有时候,民生新闻报道的信息来源可能受限于政府部门或者相关机构,信息不够透明和开放,导致消息传递不畅、报道不准确。
瓶颈二:传播途径受限。
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探析
2 0 1 3年 9月
阜 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 O URNAL OF F UY ANG VOC A T I O NAL AND T EC HNI C AL C OL L EG E
V o 1 . 2 4 N o . 3
S e p . 2 0 1 3
电视 民生新 闻突飞猛 进 的一 年 , 全 国各 地 的 电视 台
要实现“ 贴近实 际, 贴近生 活, 贴近群众 ” 的“ 三贴 近” 原则 。而 电视 民生新 闻将 触 角 更深 地 伸 向百 姓
的生活 , 将百姓的生活状态 、 生存方式及心路历程 以生动 的语 言 、 原 生 态 的镜 头 呈 现 在 电 视 节 目中 。 并 以服务化 的理念来 关 注 民众 生 活 , 使 新 闻 变得 可
求必须“ 得让九 十岁 的老奶 奶也听得懂 ” 。电视 民
作者简 介: 李友奔 , 男, 安徽阜 阳人 , 任职 于阜 阳广播电视 台。
・
1 0 2 ・
生新 闻 主持人 总是 以平 视 的视 角 、 以各 具 特 色 的语
言风格讲述着发生在你 我身边 的故事 。以阜 阳广 播电视台民生栏 目为例 , 从 过去 的《 今 晚十分》 到 《 直播阜阳》 再 到《 编组站》 , 凡是 民生新 闻的主持 人无不是“ 说” 的比“ 播” 的好 。这种“ 说” 不再是八
度 地受 到 了观 众 的普 遍 欢 迎 。 目前 电视 民生 新 闻
栏 目已在全 国遍地 开花 。
了媒介 和公众 交 流 、 沟 通 的桥梁
电视 民生新闻的传播方式从过去 的“ 以传者为
中心 ” 转 向 了“ 以受 者 为 中 心 ” , 变单 向传 播 为双 向 交流 , 变生硬刻板 的说教 为亲切 自然 的信息传递。 电视界 一直在 强调 电视 新 闻要 “ 口语 化 ” , 为 的就是 尽 可能 的拉 近 电视 与 受众 之 间 的距 离 , 这 种 口语 要
民生新闻报道遇到的瓶颈和发展措施探讨
民生新闻报道遇到的瓶颈和发展措施探讨一、瓶颈分析1. 缺乏深度报道:作为新闻的主流内容之一,民生新闻报道的核心应该是深度报道,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很多媒体在民生新闻报道上走的是“短平快”的路线。
新闻媒体往往只是简单地报道了一个事件的发生,但很少从深层次分析问题的本质,更少涉及到事件的影响,以及背后的利益集团,而这些才是民生新闻的重点。
2. 故事的普遍困难:民生新闻报道中最好的一种形式就是人物故事。
然而,一个好的人物故事并不容易找到。
需要在大量的数据和资讯中深入挖掘,才能深入得到故事的核心诉求。
而且,像人物故事这种模式都要有深度、细腻的情感描写,需要记者紧握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才能真正做好。
3. 缺少跨平台,全方位报道: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民生新闻报道也不例外。
传统媒体的局限性也就突出来了。
媒体应该跟随变化,扩大传播渠道,打破传统媒体的边界,有更广泛的报道角度。
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少有媒体将报道的深入复杂社会问题落地到了网络世界中,国内真正有广泛影响力的民声解决方式,这一领域的发展十分有限。
4. 缺乏资金支持:现实情况是,几乎每一个媒体都面临获取资金的困难。
尤其对于一些小的媒体机构来说,他们所拥有的基本条件比大型机构要少得多,资源受到限制,很难进行深度的新闻报道。
二、发展措施1. 深度报道:媒体应该适应社会大众的需求,逐渐地将新闻的深度趋势推向前,更多地关注到应该关注的问题。
通过采访权威人士、深入调查,做出恰当的深层报道。
同时,应该避免博客、论坛等渠道所流传的虚假信息,不断提升新闻门槛,方便读者更好地了解民声问题。
2. 发掘故事:在一个事件发生细节还需要对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个好的故事一定是真实的,它有情感、有思想,有真实的人性。
报纸纪特约记者在书中说,《纽约时报》的模式很好,每个“板块”(Desk)全让记者自己编辑,自己靠广泛深入的调查、了解挑出好题材来打(这在国内常常是主编发话,“做一个有社会性的题材”)。
当今民生新闻的特点及现状反思
当今民生新闻的特点及现状反思在当今社会,民生新闻作为新闻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贴近民众生活、反映百姓诉求的特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民生新闻聚焦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涵盖了教育、医疗、就业、住房、交通等诸多方面,成为了人们了解社会动态、获取实用信息的重要渠道。
民生新闻的特点之一是内容的贴近性。
它关注的是老百姓身边的事情,比如小区的环境整治、菜市场的物价波动、学校周边的交通安全等。
这些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能够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让他们感受到新闻与自己的紧密联系。
另一个特点是报道的平民视角。
民生新闻不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进行报道,而是以普通百姓的视角去观察和讲述事件。
记者深入基层,倾听民众的声音,将他们的喜怒哀乐真实地呈现出来。
这种平民化的报道方式,拉近了新闻与观众的距离,增强了新闻的亲和力和可信度。
及时性也是民生新闻的显著特点之一。
在信息传播迅速的今天,民生新闻能够在第一时间将与百姓生活相关的突发事件、政策变化等传递给观众。
比如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民生新闻能够及时报道受灾情况、救援进展以及政府的应对措施,为民众提供最新的信息和指导。
然而,在民生新闻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部分民生新闻存在过度娱乐化的倾向。
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一些民生新闻节目过度追求新奇和刺激,将一些琐碎、低俗的内容作为重点,忽视了新闻的严肃性和社会价值。
这种过度娱乐化的报道不仅降低了新闻的质量,也容易误导观众的价值观。
另一方面,民生新闻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在竞争激烈的媒体环境中,许多民生新闻节目在选题和报道方式上缺乏创新,导致内容相似、形式单一。
观众在不同的频道看到的往往是类似的新闻,这使得民生新闻的吸引力逐渐下降。
此外,民生新闻在报道深度上还有待加强。
有些民生新闻仅仅停留在事件的表面,没有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例如,对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只是简单地报道事件的经过,而没有挖掘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无法为观众提供更有价值的思考和启示。
民生新闻稿件评论
1.近期的100字左右的有关社会民生类的新闻和评论文章一个新闻:火车上,孕妇强行和小伙子换铺位。
非常典型的一幕“民与民之间冲突,最后权威出现”的案例。
绝对大部分网友站在小伙子一边,指责刁蛮的孕妇,发泄对权威(借花献佛的集权领导?)的不满,发誓要打官司告状捍卫财产权和尊严他们的不少观点我也赞同,但非常想说一句:在讨论这些高大上理论之前,能不能先找个下铺,让孕妇姐姐先躺下。
什么办法不重要,小伙子的铺位、别人自愿让的另一处下铺、轮流给她用的几个下铺、派代表找列车长要求员工的一个下铺、抓阄给她抓个下铺(另一倒霉蛋产生)、劝说孕妇丈夫多给小伙子一点补偿,总之,让一个7月身孕的妈妈和胎儿得到人道主义关注。
王丽华于 2015/4/20 凯迪猫眼看人2.感悟民生、纪录新闻,写一份社会活动新闻稿社会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很多中的趋向,但是总体的趋向是向越来越大型的城市进行进化,城市周围的乡镇村的行政体制在日益规模化的城市扩大的进程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居住目的为整体的社区。
农民和城市人的名词概念在模糊,现在比较科学的名词叫“居民”,所以城市,社区,居民可以给出的关系定义就是城市提供了工作的场所,社区是城市的配套设施提供了可场所,而其中的居民就是城市的劳动力,是社区的主体。
2007年的暑假有机会走进社区街道办公室,亲身体验那些社区管理者是如何管理好一个社区,造福一放居民,维护一地安宁祥和。
该社区的规模属于中等,有住宅楼80幢,在建的还有6幢小高层和6幢一般住宅楼房,有老年活动中心1个,市民广场2个,中小学各1个,幼儿园1个,农贸市场1个,有居民12000人左右。
不过由于新的一代人不太想留在四处工作,开始有一部分人在其他单位工作,所以居民成份开始向多元化转变。
现在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改革的阵痛,其最后的承受者是老百姓,怎么样才能让受到改革带来损失的居民能够平稳的过度,是摆在每一个工作人员面前最艰巨的难题。
有位工作人员坦言其间的困难,居民的生活都没有保障,又怎么能够平稳的度过难关呢。
民生新闻报道遇到的瓶颈和发展措施探讨
民生新闻报道遇到的瓶颈和发展措施探讨【摘要】民生新闻报道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瓶颈,如信息获取难度大、舆情监控不足等问题。
信息来源渠道建设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措施。
通过加强信息来源渠道建设,可以提高民生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满足大众需求。
在发展措施方面,应注重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不断提升新闻报道的水平和覆盖范围。
要解决民生新闻报道的瓶颈问题,需要多方合作,共同努力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为社会带来更多正能量和价值观。
【关键词】民生新闻报道、瓶颈、信息获取、舆情监控、发展措施、信息来源渠道、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民生新闻报道在传媒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民生新闻报道关注民生民情,反映社会热点,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利益。
在开展民生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瓶颈。
为了更好地突破这些难题,提高民生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本文将深入探讨民生新闻报道遇到的瓶颈和提出发展措施。
通过研究分析,可为提升民生新闻报道的实效性和影响力提供有益参考,推动我国民生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1.2 问题提出在进行民生新闻报道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瓶颈和挑战。
问题提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民生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深度有限。
由于现阶段新闻报道的时间和空间有限,很多民生新闻只能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度挖掘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途径,这就导致了民生新闻报道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信息获取的难度大是民生新闻报道面临的又一重要问题。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要获取权威、可靠的信息变得愈发困难,尤其是涉及到政府、企业等机构的敏感信息更是难以获得,这就给民生新闻报道带来了很大的制约。
舆情监控不足也是现阶段民生新闻报道的一个难题。
在信息传播极速的今天,网民们的声音瞬息万变,如果舆情监控不到位,就很容易错过重要的民生问题和热点事件,导致民生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客观性受到影响。
我们需要深入探讨民生新闻报道遇到的这些问题,寻找相应的发展措施,以提高民生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
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的显著区别之一,就体现在它的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怀
民生新闻的精神品质王磊摘要:文章是本人在湖南经济电视台(ETV)都市频道《都市一时间》实习期间的一点感触。
文章是从新闻实践和新闻理论相结合的角度,对民生新闻的创新和发展进行的一些思考。
本文围绕民生新闻的价值观念、传播形态和效果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剖析,目的在于提高自己对民生新闻的认知能力。
关键词:所谓民生新闻,是带有本土化、人本色彩,为平民百姓所关注,并与之日常生活、生计相关信息的电视新闻报道。
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讯息。
一、价值观念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的显著区别在于,社会新闻更多地从传播(媒体中心)的角度播报,而民生新闻更多地从老百姓(受众中心)的角度播报,更可能多的体现了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和民生的情怀。
湖南经济电视台台长吕焕斌对“民生新闻”所下定义为:“媒体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从最广大普通百姓的需求出发,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报、评说百姓关心的人和事,在反映百姓欲望、情感、意志的同时,积极为百姓排忧解难。
”?“从内容上看,民生新闻涉及的范畴与社会新闻大致相当,通常认为,社会新闻就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角度出发,报道类似社会学研究的范围以及人与自然界中奇异现象的新闻,民生新闻主要表现的是日常状态下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及其所想、所感。
从表达上看,民生新闻的基调和具体的表现手法与一般意义上的市民新闻或西方新闻界的‘软新闻’类似,多采用一些符合不同百姓接收心理和接收能力的‘软性’表达。
在作品结构和语言上,新闻体裁和文学体裁的特点发生了融合,常常并不严格按照新闻的结构来表达,语言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或更加口语化”。
?民本的价值取向不仅表现在题材内容上为普通民众着想,同样在形式上民生新闻也极力做到贴近生活,贴近百姓。
组织形式上大胆地突破 "我播你看"的基本模式,注重观众的参与性和双向交流性,主持人的形象、语言和风格趋于平民化设计,并有一个叫得很响的口号或者说是栏目的宗旨.二、传播形态首先,从传播的传受对象来看,民生新闻确立了从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的全新理念,更加注重将话语权交给广大的观众。
破解民生新闻报道困境的思路与方法
破解民生新闻报道困境的思路与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新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民生新闻,它贴近百姓生活,关系千家万户。
然而,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民生新闻报道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如何破解这些困境,创新民生新闻报道的思路与方法,成为了当下新闻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困境分析1.信息同质化严重:由于新闻源头的丰富度不足,很多民生新闻报道趋于同质化,缺乏特色与深度,导致观众对新闻的兴趣减弱。
2.报道角度单一:部分民生新闻报道过于关注事件本身,忽视了背后的原因和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使得报道显得表面化。
3.叙事方式陈旧:传统的新闻叙事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需要寻找新的表现手法,让新闻更具吸引力。
4.媒体责任缺失:在追求率和收视率的压力下,部分媒体忽视了新闻的本质,过于追求眼球效应,甚至制造虚假新闻。
二、破解思路与方法1.拓宽信息来源:新闻工作者应跳出传统的信息渠道,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论坛等平台,挖掘更具价值的新闻线索,提高信息的丰富度。
2.深化报道内容:在报道民生新闻时,不仅要关注事件本身,还要挖掘背后的社会问题,以小见大,让新闻更具深度。
3.创新叙事手法:可以尝试采用故事化、可视化、互动化等新的叙事手法,使新闻更具吸引力。
例如,通过微电影、动画、图表等形式,让新闻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4.强化媒体责任:新闻工作者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立足于民生,关注社会痛点,传递正能量。
同时,加强对虚假新闻的辨识能力,杜绝虚假新闻的传播。
5.加强人才培养:新闻机构应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6.融合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形式,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新闻传播的效率。
三、实践案例1.黑龙江卫视的《新闻夜航》:该节目以民生新闻为主,关注百姓生活,同时注重报道背后的社会问题,深受观众喜爱。
2.南方都市报的“南都深呼吸”:该栏目关注时事热点,以深度报道为主,通过对事件的深入挖掘,展现社会问题,引发读者思考。
当前报纸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当前报纸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摘要】当前报纸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包括新闻内容过于负面,报道缺乏深度和广度,缺乏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及缺乏参与性和互动性,内容也缺乏可读性和吸引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改变新闻取向,增加正面和温暖的内容,加强深度挖掘和全方位报道,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增加读者参与性和互动性,改善新闻编辑和撰写水平,提升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和质量。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升新闻报道的公信力和吸引力,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报纸, 民生新闻, 问题, 策略, 负面, 缺乏深度, 缺乏广度, 解决方案, 参与性, 互动性, 可读性, 吸引力, 改变新闻取向, 正面内容, 深度报道, 政策建议, 公众参与, 社会影响力, 编辑水平, 新闻质量.1. 引言1.1 当前报纸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当前报纸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新闻内容过于负面、报道缺乏深度和广度、缺乏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缺乏参与性和互动性,以及内容缺乏可读性和吸引力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改善。
针对新闻内容过于负面的问题,我们应该改变新闻取向,增加正面、温暖的内容,引导公众关注积极向上的事物。
针对新闻报道缺乏深度和广度的情况,需要加强对新闻事件的深度挖掘和全方位报道,让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针对新闻缺乏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应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引导公众参与解决问题,促进社会发展。
针对新闻报道缺乏参与性和互动性的现状,我们需要增加读者参与性和互动性,提升新闻报道的社会影响力,让新闻不再是被动接收,而是可以与读者形成互动与交流。
为了改善新闻内容的可读性和吸引力,我们需要提高新闻编辑和撰写水平,增加新闻内容的质量和可读性,让读者更愿意去阅读新闻、了解社会动态。
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更好地提升报纸民生新闻的质量和影响力。
2. 正文2.1 新闻内容过于负面新闻内容过于负面是当前报纸民生新闻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的民生新闻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的民生新闻作者:彭怡郡来源:《记者观察·中旬刊》2023年第12期在傳播速度快、信息量与日俱增的新媒体时代,图文报道、短视频等内容形式层出不穷。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大部分民生新闻的来源渠道单一,信息过载、内容同质化等问题严重,其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打造“爆款产品”,实现立体传播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积极弘扬正能量,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是当前新闻记者的重要课题。
市政园林、市场监管等政府部门的工作内容,涵盖社会方方面面。
特别是供水供气、城市公园绿地、食品安全、市场监管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也是新闻记者较为关注的民生领域。
在新媒体时代,做好民生新闻,新闻记者必须切实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从内容、渠道、形式上“三管齐下”,通过话题设置、把握渠道、创新形式、活动策划等方式,让新闻可读、可视、可感兼具,静态、动态、情态相融,既出圈又接地气,从而推动新闻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
01何为新媒体在互联网信息井喷的时代,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的社交媒体平台,已经成为获取消息、表达观点的重要途径。
随着5G网络的全覆盖,以微博、微信、抖音等为代表的新型媒介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并逐步渗入社会各行各业,改变了大众的语言沟通方式、人际沟通方式以及信息阅读方式。
有别于传统媒体原有的新闻报道模式,新媒体突破传统媒体版面局限、播出时间限制等不利因素,具有信息海量、形式丰富,即采即写即发、动态、双向等特点。
通过新媒体平台,公众互动交流更加快捷有效。
这种参与式的交流与探讨,是传统媒介所不具备的优势。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
大量传统媒体纷纷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今日头条等多种新媒体平台,发挥新型媒介的时效性、便捷性、融合性和广泛性的优点,力求将第一手资讯传递给受众,进而提升新闻宣传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02新媒体时代民生新闻的特点快速精准、时效性强在新媒体背景下,随时随地拿起手机,就可以记录下身边人、身边事,分享到互联网上。
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探析
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探析【摘要】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在采访中,准确把握选题是首要任务,要选取能引起公众关注的话题。
寻找生活化的素材能够使报道更具亲和力和真实感。
与受访者建立信任关系是成功采访的关键,要保持真诚和尊重。
在提问方式上,要注意问问题的方式和语气,避免冷嘲热讽或过于直接。
在表达语言和情感上也要注意把控,避免过分情绪化或过于客观冷漠。
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全面而深入地展现报道对象的生活和心情。
展望未来,电视民生新闻应该更加深入民众生活,关注民生问题,反映社会变革。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采访技巧、新闻选题、生活化素材、信任关系、提问方式、语言表达、情感控制、总结、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探析电视民生新闻一直是观众关注的焦点,其报道的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因此采访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在采访中,记者需要准确把握新闻选题,确保所报道的内容符合民众的关注点。
寻找生活化的素材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真实的故事和案例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与受访者建立信任关系更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在受访者感到信任和舒适的情况下,才能获取真实的信息。
在提问方式上,记者需要恰如其分地提出问题,既要让受访者感到尊重,又要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注意语言表达和情感把控也是必不可少的,记者需要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同时表达出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同情。
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技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民生新闻的报道。
2. 正文2.1 准确把握新闻选题准确把握新闻选题是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选择一个贴近民生、具有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的新闻选题,才能吸引观众的关注,提高报道的新闻性和热度。
在选题过程中,记者需要认真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关注民生事件,注意市场动态,以及掌握政府政策的最新动向。
通过不断关注和研究社会现象,才能准确把握新闻选题,保证报道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浅谈民生新闻的百姓情怀
浅谈民生新闻的百姓情怀【摘要】民生新闻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关乎每个人的利益和福祉。
通过民生新闻的报道,人们可以更加了解社会现状,引起社会热议。
民生新闻的信息获取途径多样化,包括传统媒体和社交平台,让百姓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
民生新闻报道的力量在于呼应民众声音,唤起社会关注和改变。
百姓对民生新闻的期待是真实、及时、有价值的报道,希望媒体能够更多关注基层民生问题。
民生新闻中体现了媒体对社会的关怀和责任,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理解。
民生新闻贴近生活,关乎每个人的利益,引发社会热议,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是值得关注和重视的新闻领域。
【关键词】民生新闻, 百姓情怀, 重要性, 热议, 信息获取, 力量, 期待, 社会关怀, 关乎每个人1. 引言1.1 民生新闻对百姓的重要性民生新闻是指关注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新闻,涉及教育、就业、医疗、环保等方面的报道。
这类新闻直接关系到每个百姓的切身利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民生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民生新闻能够反映社会现实,直面问题。
通过报道社会热点事件和政策法规的变化,人们可以及时了解到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以便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决策。
民生新闻还可以揭露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促进社会的进步与改善。
民生新闻可以为民众提供实用信息和服务。
关于医疗保健、就业就业、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报道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相关政策和制度,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民生新闻对百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是民众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重要途径,还是提升民众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动力。
我们不能忽视民生新闻的存在和作用,在关注国际事件的更应该关注身边的民生问题,为让每个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努力。
2. 正文2.1 民生新闻引起的热议民生新闻是指直接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和生活的新闻,因此往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
这些新闻报道涉及到政府政策、社会问题、经济发展等方方面面,直接关系到民众的利益和权益,所以往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摘要本文立足已经发展了多年的民生新闻栏目的现状,对目前民生新闻栏目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概括和分析,总结出其存在的记者职能错位、报道的新闻价值低以及报道内容同质化等主要问题,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
关键词民生新闻;舆论监督;媒介责任民生新闻的出现改变了电视新闻的常态,与原来追求大而全且形而上的新闻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它以其贴近式的报道、互动式的传播、个性化的播报、品牌化的经营使这类栏目很快成为了收视的焦点。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随着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我们看到部分民生新闻相继遇到发展的瓶颈,民生新闻表面繁荣的背后问题也相继暴露。
1 民生新闻栏目存在的问题1.1 记者的职能错位及主观性报道施拉姆在对媒体的社会功能的概括中认为,媒体具有社会雷达作用,即“通过传递信息监视社会环境”。
对于民生新闻而言,“以民为本”、“关怀平民”这些理念的提出和践行使媒体的舆论监督的作用和力度都在不断加强,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即媒体和记者成为老百姓认为的解决问题的首选或者说是最佳途径。
他们认为自己遇到的不公正的事情甚至不合法的事情,在相关部门未必能够得到重视和解决,但是如果经过媒体曝光,事情往往会引起较强烈的社会反响,也就会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在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事情就会按着自己的愿望得到解决。
不可否认,在当今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记者的“青天”意识常常显露出来,“铁肩担道义”、“仗义执言”的情绪常常伴随在新闻事件采访过程中,记者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做起了媒体审判的工作。
“在记者的调解帮助下,某某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这样的解说词经常会被用在报道中。
记者为了报道新闻事件,深入到现场,公正客观地报道自己的所见所闻是记者的责任,但是如果忘记了自己的立场,片面地站在事情的某一方的角度去干涉事件的发展进程,甚至用自己的个人影响力或是媒体与某些单位的关系介入事件中,就造成了记者和媒体的错位。
当前报纸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当前报纸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及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生新闻作为传媒的一个重要方向,关注着社会百姓的生活,激发着人们的民生情感,不断被人们所关注。
在当前的报纸民生新闻报道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新闻内容单一、报道手法陈旧等,需要及时加以改进。
本文将就当前报纸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新闻内容单一当前报纸民生新闻的内容普遍偏向于某些热点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报道,忽视了一些普通百姓的生活故事。
这种单一的新闻内容使得报纸民生新闻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受到了限制,无法真正代表全体民众的利益和关切。
2.报道手法陈旧在报道手法上,当前报纸民生新闻往往采用传统的文字叙事形式,缺乏新的呈现方式和表达手法。
这种陈旧的报道手法使得民生新闻的阅读体验较差,难以吸引读者的眼球,影响了民生新闻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3.缺乏深度和广度当前报纸民生新闻在报道内容上缺乏深度和广度,往往只停留在表面报道,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挖掘和分析,也没有涵盖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民生问题。
这样的报道形式使得民生新闻的理论性和实用性都受到了影响,难以满足读者对于民生问题的了解和关注。
二、解决策略1.多样化内容为了解决民生新闻内容单一的问题,报纸媒体可以在新闻选题上多下功夫,关注更多普通百姓的生活故事,涵盖更多的民生领域,让更多的人物和事件进入到民生新闻的报道范围中。
通过多样化的内容,可以满足不同人群对于民生新闻的需求,增加民生新闻的受众群体,提升民生新闻的社会影响力。
2.创新报道手法为了解决报道手法陈旧的问题,报纸媒体可以在报道手法上进行创新,尝试运用多种新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
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报道形式、视频直播的新闻呈现方式等,提升民生新闻的阅读体验,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
也可以尝试在报道中加入一些生动有趣的元素,让民生新闻更具亲和力和娱乐性,增加读者的阅读欲望和粘性。
当前报纸民生新闻存在诸多问题,如新闻内容单一、报道手法陈旧、缺乏深度和广度等,需要报纸媒体及时采取有效的策略加以改进。
当前报纸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当前报纸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当前报纸作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其民生新闻又是大众最为关心和关注的内容之一。
在报道民生新闻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
本文将对当前报纸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以期提高民生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可信度。
当前报纸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焦点偏移问题在报道民生新闻的过程中,一些报纸往往把焦点放在了一些热点事件上,而忽略了一些基本的民生问题。
这些热点事件虽然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并不能反映出人们的真实生活状态和需求。
2. 真实性和客观性不足一些报纸在报道民生新闻时,存在着夸大事实、编造假新闻等现象,造成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不足。
这种情况让公众对新闻报道的可信度产生怀疑,从而影响了报纸作为信息渠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3. 利益驱动问题一些报纸在报道民生新闻时,往往会受到一些利益驱动,选择性地报道一些对自身有利的信息,而忽略了一些对公众有益的内容。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策略和建议:1. 增加民生新闻的深度报道鼓励报纸在民生新闻报道中,更加注重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教育、医疗、住房、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真正体现出人们的需求和期待。
2. 加强事实核实和真实性把关在报道民生新闻时,各报纸应当加强对事实的核实,杜绝夸大事实和编造假新闻的情况,保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让公众能够真实地了解事情的真相。
3. 坚持新闻的公益属性报纸在报道民生新闻时,应当坚持新闻的公益属性,客观、公正地报道各种新闻事件,不受到任何利益驱动,让公众获得更加真实可靠的信息。
4. 提高记者素养和新闻水平报纸应当加强对记者的培训和引导,提高记者的专业素养和新闻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挖掘和报道民生新闻,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新闻内容。
当前报纸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焦点偏移、真实性和客观性不足、利益驱动等方面。
通过加强深度报道、事实核实和真实性把关、坚持新闻的公益属性、提高记者素养和新闻水平等策略和建议,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民生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可信度,为公众提供更加真实、客观和有益的信息。
论民生新闻的报道技巧
论民生新闻的报道技巧民生新闻是指关系到普通民众生活和利益的新闻,它关注的是人们的生活、健康、安全、工作、教育、环境等方方面面。
民生新闻的报道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对于记者而言,如何准确、客观、深入地报道民生新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下面我们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民生新闻的报道技巧。
1. 立足基层,贴近民生民生新闻的报道首先要立足基层,贴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
记者要深入社区、农村、城乡,深入到最基层的单位和机构,了解人们的日常所思所想所盼。
有一次某地水质受到污染,给附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记者不仅关注了污染源的情况,还深入到居民家中,听取他们的诉求和期望,最终报道出了一篇关于改善水质问题的深度报道,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采取行动。
这样的报道触及了人们的心灵深处,产生了不小的社会影响。
2. 深入调查,全面采访对于民生新闻的报道,记者需要深入调查,全面采访。
在报道某个民生问题时,不能只听一方面之词,要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包括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受影响的群众等,形成全面客观的报道。
在某地突发了一起食品安全事件,记者要深入去了解食品加工流程、监管部门的责任、受害者的情况等,不能只片面报道受害者的遭遇,也要报道事件的全貌和背后的原因。
这样的报道有利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有效地推动问题的解决。
3. 讲述故事,感染读者对于民生新闻的报道,要做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记者要善于寻找生活中的感人故事,通过讲述这些故事,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某地农村因为交通不便,学校的孩子上学十分困难,某位孩子的奋斗和家长的付出,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记者可以通过深入采访和拍摄,将这个故事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同情,进而唤起社会关注和关爱。
4. 深度剖析,引发思考对于一些复杂的民生问题,记者要善于进行深度剖析,引发人们的思考。
某地医疗资源紧缺,导致百姓看病难的问题,记者可以通过深度调查、采访专家,对医疗资源不均衡的根源进行深入挖掘,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困难之处,引发人们对医疗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浅析民生新闻在现代化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浅析民生新闻在现代化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民生新闻的关注度逐渐提高。
民生新闻是指以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导向,关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安全等方面的新闻。
在现代化社会中,民生新闻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民生新闻反映社会现实民生新闻是一种反映社会现实的新闻报道。
在现代化社会中,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
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民生新闻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报道,揭示了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促进了社会的改善和进步。
二、民生新闻传递社会正能量民生新闻不仅反映了社会现实,也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在现代化社会中,人们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需要不断地拥有信念和勇气。
民生新闻通过报道一些为人民群众着想和努力的事迹,传递了社会正能量,激励人们信心满满,勇往直前。
三、民生新闻促进信息公开和权利保障民生新闻的另一个价值和意义在于促进信息公开和权利保障。
在现代化社会中,信息的公开透明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民生新闻通过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报道,让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到问题的状况和原因。
同时,民生新闻也通过对权利受损者的援助和维权,促进了信息公开和权利保障的实现。
四、民生新闻倡导社会责任和公益精神民生新闻还倡导了社会责任和公益精神。
在现代化社会中,公益精神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
民生新闻通过报道一些关注弱势群体和公益事业的活动和事件,引导人们积极行动起来,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热心公益,同时也彰显了媒体的社会责任。
综上所述,民生新闻在现代化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它反映社会现实,传递社会正能量,促进信息公开和权利保障,倡导社会责任和公益精神,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民生类新闻
民生类新闻民生类新闻是指以民生领域为主题,涉及到全民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项、社会现象等方面的新闻。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生类新闻也在不断发展,成为新闻媒体所重视的一类新闻,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民生类新闻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社会治安、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社会政策、就业、医疗、教育、住房、交通、资源等。
这些新闻都会给人们带来很多实际帮助,而且还能够让大众更好地了解当前社会现实,了解社会发展情况,从而更好地掌握自身的权益,维护自身的利益。
民生类新闻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全民的生活水平。
例如,有关就业的新闻,可以帮助失业者更快地找到工作;有关教育的新闻,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更高的学历,从而改善社会的教育水平;有关医疗的新闻,可以帮助民众更好地了解健康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此外,民生类新闻也有助于社会稳定。
例如,有关社会政策的新闻,可以帮助大众更好地理解社会政策,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有关社会治安的新闻,可以帮助人们更加重视社会治安,从而维护国家的社会稳定;有关社会救助的新闻,可以帮助弱势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减少社会的不平等。
民生类新闻的发展,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
例如,有关社会保障的新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社会保障政策,从而更加充分地发挥社会保障的作用;有关社会文化的新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加强文化交流,增进彼此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有关社会公益的新闻,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关注社会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之,民生类新闻是极具意义的新闻,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更好地保护自身的权益,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媒体机构应加强对民生类新闻的重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
探析民生新闻的同质化
民生新闻以关注民生和服务百姓为中 心,关注 常生活,着重关注广大民众的生存状态。 民生新闻在促进民众思想道德建设和提高 的同时,也有效地传播了法律知识,对于 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文化水平起到了非常 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民生新闻取得成 功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严重制约 了新闻行业的顺利发展 [1]。 1 当前国内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及存在 的问题 1.1 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 目前,各民生新闻播出机构纷纷创 立了自己的品牌节目,逐步研究和建立 了一系列与自身新闻风格和内容相适应 的运作方式,获得了良好的收视率,同 时也给所在频道带来了丰厚的广告回报。 随着各级电视台对民生新闻栏目重视程 度的提高,其规模和速度得到了快速扩 大和发展,许多节目都相应地增加了时 长,甚至将周播制节目改为日播制节目, 这也充分说明了民生新闻节目受广大民 众的欢迎程度。 1.2 民生新闻当前存在的问题 1.2.1 严重倾向娱乐化 由于电视媒体通过收视率来获取经 济效益,导致电视媒体过分追求收视率。 大众传播时代的畅销品当属娱乐化产品, 受此消费逻辑的影响,许多电视媒体越 来越倾向娱乐化。民生新闻为引起大家 的关注,提高收视率,新闻的关注焦点 逐渐变为名人趣事、灾害事件、明星的 花边新闻等,在新闻表现内容和技巧上, 对趣味性、情节性和故事性过分强调, 着重突出表现事件中的冲突矛盾,达到 刺激受众感官因素的效果。
探析民生新闻的同质化
孙狮醒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
摘 要:当今时代,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民生新闻,在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同时,其报道内容和报道形式取得 了很大进步,也带给电视媒体行业一定的经济回报。然而,电视媒体行业也产生了一些影响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文在 简要介绍民生新闻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民生新闻的同质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为相关 行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民生新闻;发展现状;同质化
探析民生类新闻栏目《新闻夜航》的报道理念
探析民生类新闻栏目《新闻夜航》的报道理念[摘要] 电视民生类新闻的迅猛发展,构成了电视新闻传播层面的一道冲击波,被誉为中国电视传播层面的第三次革命。
至今,这一新闻现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本文以《新闻夜航》为例分析民生类新闻栏目的报道理念,结合众多民生类新闻栏目,审视和揭示其不同于传统新闻的特性所在,从而在整体上对民生类新闻进行全新的阐述。
那么《新闻夜航》是如何报道新闻?它的成功之处又在哪里呢?又如何成为全国新闻名专栏?通过笔者的探析和研究,将在本文中得到解读。
[关键词] 民生新闻《新闻夜航》报道理念战略原因民生新闻,这个名词,相信对于老百姓来说已经是非常熟悉了。
民生新闻,是关心市民生活,关注人民生计的新闻,首先是一种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却更加注重的是老百姓的生存空间与生存状态。
《新闻夜航》作为黑龙江电视台的一档著名的民生类新闻栏目,从初创开始就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
《新闻夜航》创办于1999年6月28日。
几年来,《新闻夜航》始终坚持“关注民生,反映民意”的报道理念,让平凡普通的人成为节目的主角,运用百姓的语言,报道百姓的故事,让普通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产生深深的共鸣。
也正是因为这些与百姓贴心贴肝,让人备感温暖的报道,让《新闻夜航》赢得了很多的荣誉:五一劳动奖状,中国电视新闻奖一等奖,全国百佳电视栏目等。
至此,《新闻夜航》在所有中国电视行业的各种评比中,都获得了极高荣誉,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满贯”,是黑龙江省收视率和观众满意度最高的新闻栏目。
《新闻夜航》曾报道过这样一起事件:某县的一对农民夫妇在家开了一个粮油店,给附近的居民提供了便利,就是该县的派出所也在他家买粮,但从来都是赊帐,夫妻俩也没多想,他们觉得公安不会不给他们钱的,然而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派出所的欠款也越来越多,弄的夫妻俩连进货的钱都没有了,找到所长他们却推三阻四的,结果竟然是国家的派出所欠黄了夫妻俩的粮油店,最后在媒体的关注下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一个粗浅的认识要想形成更精准的理解恐怕还要经过
若干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对于这样一个新的专有名词
没有必要急于给予其一个统一的界定。概念的背后是观念
对概念的不同认识从某种程度上说正反映了观念的多元。
种的多样性,传播生态将遭到严重破坏.进而导致传播市场
结构性失衡。大量媒体拥挤在一个相对狭窄的时段和区域
内,会使竞争恶化导致传媒市场的混乱。
以南京市场为例,在18点50分到20点20分这一个半
小时里,有《南京零距离》、《1860新闻眼》、《直播南京》、
(服务到家》、《法制现场》、(标点》等六档民生新闻节目。这
作为理论的出发点把现实的人的历史发展作为理论的主
题把现实的人的自由和解放作为理论的归宿。因此,马克
思主义哲学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解放的科学。这些观念
为树立民生新闻的宗旨奠定了哲学基础。
另一方面自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
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以来,有关政治文明的
很长时间学到最后的结果却是观众只看或主要看中央台。
乐热“。一轮轮热潮都只是“各领风骚三两年”。于是在各
地方台创办民生新闻类节目逐渐升温的时候,很多人在问,
下一步会出现什么样的电视节目7
从某种意义上说办节目有如为文。文章‘定体则无,
大体须有‘’电视节目只要把握好几个原则的大体,也能使
老节目焕发新活力或创办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节目来。
首先要认清媒介角色定位。
打破了新闻节目半小时居多的传统.很多节目做足了!小
时:播出时段上为从怕时到2了时的黄金时段央视”综合
新闻+深度报道‘’模式里争取受众多采用时段前提策略
(都市一时间》、<南京零距离》、(直播南京》的开播时间分
别为1B点55分、18点55分和18点20分。正是这些看似
有违常规的做法有效地提升了节目的收视率。
理念上受众意识的增强。
除了内容和表达的特殊性之外民生新闻更在宗旨和
终极目标上有特殊的定位。以关切的目光关心民生疾苦,将
.压翻.
袋
中因声播霄视季刊
皿.
硬新闻软处理,同时赋予软新闻以硬道理。在进行舆论监督
的时候也立足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简单地批评了事。民生
新闻寻求的是社会制度、传统文化、主流观念与观众收视率
首先,思想观念的变革为民生新闻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一方面人成为了当代哲学的一个主题这既是当代西
方哲学回归人的生活世界的内在逻辑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的主体地位和本质力量的增
强使然。同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建构上.人学形
态说影响越来越大。人学形态说认为,马克思是把现实的人
系统论认为系统的开放性是系统活力的保证因此过早
地固化概念可能会影响事物本身的发展。在民生新闻的概
念认识系统内多元观念的相互影响和讨论客观上必然带
来对民生新闻认识的逐渐清晰,甚至最终达成共识。
“
民生新闻”现象:兴盛于危机?
民生新闻能够蓬勃发展,获得社会普遍认同的原因大
致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我国拥有世界上独特的‘’一元体制二元运作“的媒介
制度。媒介为国家所有其既要用国家所有制赋予的优势在
市场上获取经济收入又要用市场上赚取的经济收入完成
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角度出
发报道类似社会学所研究
的范围以及人与自然界中奇异现象的新闻。民生新闻主要
表现的是日常状态下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及其所想、所惑。
从表达上看民生新闻的基调和具体的表现手法与一
般意义上的市民新闻或西方新闻界的“软新闻”类似多采
用一些符合普通百姓接收心理和接收能力的软性表达。
和互斥’}生。2003年《都市一时间》在对衡阳大火后续报道
的一期节目中设计了缅怀牺牲官兵,并向战斗在抢险一线
的勇士们表达崇高的敬意“的短信调查所设被选项为:01
祈祷被困勇士平安02追思烈士、慰问家属03向前线救
援人员致敬。毫无疑问,节目最后公布的百分比数并不能科
学地推断社会总体的认知态度坦这类调查还是引来大量
第三,民生新闻对新闻的处理手法能有效地抓住观众。
电视新闻的不少常规做法在民生新闻节目里被打破。
从编播方式看民生新闻节目大多从地缘特点出发让反映
百姓生活的内容作主角,政府活动会议新闻等习惯上认为
重要的内容常常被压缩为滚动字幕并依先地方新闻,后
国内重大新闻再国际重大新闻“的次序编排新闻:时长上
受。但在新闻体裁的大家族”里,“民生新闻’‘作为一个
什么样的子样式来出现却引起了较大的争议。而给我们理
解民生新闻内涵带来困难的原因是民生新闻与新闻学领域
里传统的按照单一标准划分子样式不同是多个标准共同生
效的划分结果。
从内容上看,民生新闻
涉及的范畴与社会新闻大致
相当。通常认为,社会新闻就
旨,将很容易在内容的选择或角度的选取上滑向低俗。
一些媒体在马加爵案“上的表现足以让我们警醒。’‘一
时冲动杀了几个哥们20万通缉我真是狼狈……“网上有
图有声的“马加爵之歌“被搬上了电视.“星象学家认为马
加爵生于5月4日,预示他有强烈的暴力倾向“之类的“报
道“频频出现专案组侦查取证的过程被演绎成了“真人秀”
电视观众的参与统计结果依旧能够吸引观众的收视。这
里,民调的目的不再是追求一个科学的统计意义上精确的
‘
硬“结果,而是像《都市一时间》民调环节的口号“你我
的选择、大众的参考”一样旨在通过调查这一形式带动观
众参与节目、增强节目的交流感结果只反映一种趋势,是
‘
软“的供大众参考“软‘’的表达反映了媒体传播
近年来以湖南经视都市频道《都市一时间》、江苏台城
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南京台新闻综合频道《直播南京》.安
徽电视台经济频道<第一时间》等节目为代表的一批关注百
姓生活、反映百姓生活的新闻节目在收视率和社会反响上都
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电视界出现了“民生新闻“现象。
民生新闻“现象引起了业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许
些节目虽然在定位上略有错位但在实际操作中内容难免
雷同。目前各节目的广告收益相比初创时期呈上升趋势,
如果同质状态没有扭转的话,运行成本的上升和经营利润
的摊薄是必然的结果,收益上升曲线的“拐点”迟早会到来。
同质化还意味着品牌竞争时代的来临,如何使自己的
节目具有不可替代性树立自己的品牌,培养忠实观众是民
从表达方式看一方面如表1所示,声画组合富干变化
另一方面侧重展示事件的过程、细节,大量采用人物的现场
原音这样内容表达得更加灵动丰满。同时直播开始走出
由主持人与现场记者电话连线的初级方式直播车的使用
使对新闻事件的同步报道和同步传输成为常规。
民生新闻节目强化受众的参与机制:热线电话、手机短
信,网上留言各种信息传递渠道时刻通畅;招聘节目信息
到公共生活中去。这与民生新闻的宗旨形成某种暗合。民生
新闻要保持持久的繁荣未尝不可以向其吸收合理的养分。
潜在危机之三:节目流于世俗。文学理论认为内容决
定形式,形式反过来也会选择内容。民生新闻以社会新闻为
主要内容决定了其软“的表达方式。“软”的表达裹挟
着新闻娱乐化的影响,如果把握不好为民生计“的根本宗
刁、}列别叔}用刁\I列刚尸目组百力孰J
发展又获得了一定的政治保障。可以说没有广泛的价值确
认和精神认同.就没有民生新闻产生发展的土壤.
其次民生新闻是地方媒介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
择。
长期以来,在新闻领域央视统领一切央视对新闻的处
理手法在地方台具有广泛的示范效应。地方台学央视学了
的建立使独家新闻增多新闻从贴近领导、贴近会议走向贴
生新闻节目必须要早做的打算。
潜在危机之二:止步于浅层表现。民生新闻较好地体现
了“三贴近’‘原则,这在实践中已有所体现。但是,如何由
贴“而“进“做进一步提升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
题的途径告
诉公众如何
去应对社会
问题而不仅
仅是让他们
去阅读和观
看这些问
题?目前的
民生新闻还
有很大的发
近受众,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采访萎缩,新闻膨胀“的不
正常现象。
尽管民生新闻正处于兴盛的发展态势,但影响其持续
发展的潜在危机并不容人乐观。
潜在危机之一同质化竞争。传播的同质化主要表现为
在同一传媒市场大量信息产品风格接近、形式相仿、内容雷
0侄
中国演猎霄视季子同。同质化就意味着多样性的丧失,传播环境失去了传播品
在作品结构和语言上新闻体裁和文学体裁的特点发生了
融合,常常并不严格按照新闻的结构来表述,语言带有一定
的文学色彩或更加口语化,
一些民生新闻节目为了反映“民意’‘,采用短信或热线
电话的方式在节目播出的同时进行民调并动态地播出民
调结果。民生新闻为反映民意设计的很多调查既不讲究抽
样方法以获取有代表性的样本,也不注重被选项的覆盖面
员、观察员提供报料;发动市民拍新闻“你拍新闻我播放‘’;
举行各种活动主动创造与市民交流的机会等等。参与机制
讨论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一个创新
概念.不仅包括国家建构、政党制度和政党政治
建设,而且还涉及与民生问题相关的一切制度化
建设.新一届政府更是明确提出“权为民所用、、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