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本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能力的转变-精品文档
从“师本”走向“生本”
从“师本”走向“生本”在教育领域,一个显著的变化是,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从传统的“师本”的教育理念转向了“生本”的教育理念。
这一变化的背后,反映出教育实践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注程度不断提高,也强调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而非简单地传授知识。
本文将从教育的角度分析“从‘师本’走向‘生本’”的意义和影响。
我们来谈谈“师本”的教育理念。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教师被视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引导者,学生则被视为知识的接受者和实施者。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和工作的需要。
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教育的重点是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而学生的个性和发展被忽视了。
教育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模式进行的,学生需要按部就班地学习和成长,没有太多的个性空间。
“生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的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
它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教育中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发展空间,不再被教育的条条框框所束缚。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学习的热情,使学习不再是枯燥和单调的,而是充满乐趣和激情的。
它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者,而是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它能够促进学校的教育改革,使教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中成功发展。
在实际操作中,要实现“从‘师本’走向‘生本’”的教育理念,需要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教育机构需要改变教育的目标和方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选择空间。
教育工作者需要转变教育方式和方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培养。
家长也需要重视子女的个性发展,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发展需求,与学校共同合作,促进子女的全面发展。
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如何积极转变角色
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如何积极转变角色?【教学疑难】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郭思乐教授在他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给生本教育下了个定义:生本教育就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与师本教育相比较,支撑生本教育体系的有三个基本理念: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
这与当前我们国家新课程标准中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教育教学理念是一脉相承、息息相通的。
那么,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师如何积极转变自己的角色?【疑难分析】生本教育的理念已经在教学中实践了一段时间,从实践中教师自身在角色转变、备课授课等方面,学生在学习方式上都发生着很多的变化,我也从学生身上看到了很多进步。
这些就要求教师一定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在传统教育中是以老师为本,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老师的主体作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所以学生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的。
而生本教育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的教育。
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对于教师角色的定位,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转变角色,要去进行发掘、积极引导,为学生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增长其知识,提高其能力。
那么:1、面对新的教学改革形势,教师如何积极转变角色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2、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最科学的说法就是“平等的首席”。
那么,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师怎样才能成为“平等的首席”呢?【问题解决】生本教育取代师本教育就是对教师的生命活动的最大关注,教师应从拉动学生的“纤夫”,转变为生命的“牧者”。
我们的课堂教学,像牧者一样,就是为作为生命的“羊群”的成长服务。
类似地,教者是学生的服务者,帮助者,保护者,唯独不是他们的任何动作的代替者。
这个时候,教师的职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教师不再是“传到授业解惑”,而是抛砖引玉、穿针引线。
教师的作用是提出学习的主题与需要解决的问题,维持必要的教学秩序,给予学生支持、鼓励,还有及时的、恰到好处的引导。
课改的美丽转身之生本课堂教学
课改的美丽转身之生本课堂教学生本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从传授知识者变为引导者。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主要来源和传授者,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
在生本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启发者。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知识,通过提出问题、展示案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力。
这种转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也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魅力,实现课堂教学的美丽转身。
生本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从单一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讲述方式,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
在生本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风格,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讨论、实践、互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知识,在交流中理解知识,在探究中掌握知识。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投入,让知识更加生动、丰富和有趣,实现课堂教学的美丽转身。
生本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从单向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双向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教与学的主体,学生则是被教育的客体,双方之间的互动较少。
在生本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合作者和交流者。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表达观点,建立起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形成融洽的教学氛围。
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实现课堂教学的美丽转身。
生本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从关注知识传授转变为关注素质培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着重于传授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在生本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创造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通过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思维、合作精神、实践能力,让他们成为有思想、有品德、有才能的综合型人才。
也谈生物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4页精选文档
也谈生物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所谓“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
分析教师的角色,明确教师自己的角色身份,对教师充分地扮演好教师角色具有积极意义。
传统生物教学以教材为中,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教师是学术权威,是真理的化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而新课程理念强调学习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本质上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也就要相应的发生转变,才能适应新的课程理念的要求。
一、由教学活动的主演转变为学生活动的配演和导演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被动的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懂不懂”为目的,而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角色转变的重心在于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使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知识间的联系;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的机会;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创设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本的自然科学,其学科特点更有利于教师实现角色的转变。
随着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师生互动”的根本目的是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
因此,“师生互动”是否成功就要看学生是否在进行积极思维。
实施“师生互动”。
这就要求教师把“主演”的角色让给学生,而要积极充当“配演”和“导演”的角色。
作为教师,一定要当好“导演”,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好教学预设,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也要当好“配演”,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来,让学生积极讨论,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心理、情感、体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去。
二、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按传统的教学观理解,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是教学工作的“法律”。
华丽转身 别样精彩——浅谈“生本”课堂中教师的作用
华丽转身别样精彩——浅谈“生本”课堂中教师的作用“生本课堂”是一种新提出的教学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理念。
要将“师本”教育转向“生本”教育,其实就是要求全面依靠学生,让孩子大胆走向台前,教师退居幕后,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学生直接认识提供广阔的空间,达到“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
如何做好教师的华丽转身,如何退居幕后成了我们在实施生本课堂首要解决的问题。
是不是实行了生本教育,课堂上完全依靠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畅所欲言,教师就没用了,成了课堂上跑龙套之人呢?在实行了一个学期的生本课堂后,我深深地认为,生本教育下的课堂,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教师的作用和价值在于他是整个生本课堂的“总导演”,用学生这一群体演员表达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使他们的创造性劳动融为一体。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知识,要能把握整个课堂的主线,要能处理课堂上的生成并能在关键处及时给予点拨和引导,要能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组建良好的“学习共同体”,使课堂更加高效。
一、精心前置,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就像导演一样,一部好剧最重要的是精选剧本,了解演员特性。
生本课堂也如此,教师也需要前置性作业,读教材、备学生、备课堂,才能为转身做准备。
教案的编制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把握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流程、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宏观上做好老师的主导作用。
同时我觉得在生本课堂教学中,前置性作业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
”生本强调一定要重视先学,我们教师在前置性作业设计上,要遵循“低碳高效”的原则。
“简单、根本、开放”、“人人可做”、“使知识扎根学生心灵”。
好的前置性作业要具有知识的层次性,要能培养学生在老师还未教之前就能“先学”,即自觉地动口、动手,主动学习。
只要学生有了前置性学习的基础,在课堂上就能畅所欲言,就能有所表现。
教师转变生本理念基本观念论文:生本理念下教师要转变三种基本观念
教师转变生本理念基本观念论文:生本理念下教师要转变三种基本观念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主持的“生本教育”研究和实践,把控制生命转向激扬生命,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引发了教育观念的更新,使我们认识到了真正的教育。
因此,在生本理念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不断的更新自己,完善自我。
一、学生观——学生不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动组织者、承担者、主宰者传统的教育总是在重复着高耗低效的劳动,学生被看成白纸,教师画什么,它就是什么;学生被当成水桶,教师灌什么,它就装什么;学生有时还被比喻成橡皮泥,教师怎么捏,它就成什么样……在这些学生观中,学生都没有被看成真正的生命体来对待,而是被教师一味地“灌”、“捏”、“逼”,是被动的学习接受者。
当学生的生命被漠视,进而受到压抑时,学生表现出厌学甚至于厌校等种种不满,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生本教育”是真正把“人”当作“人”的教育,它承认生命的巨大潜能,承认人生来具有向上和向善发展的内驱力,承认学生的生命成长靠自身。
这就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主宰课堂,自主组织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靠的是自身。
我们的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
每个学生的起点并不是零,每个孩子具有其自身发展的能力。
生本理念指出:教育的终端是学生,学生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内化。
我们教育者所要做的是唤醒生命、启迪生命、激扬生命。
“生本教育”为我们展现的是生命自我成长的精彩,纵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东庐中学和昌乐二中等,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让我们惊讶,学生们的学习状态让我们欣喜,学生展现出的那种活力都是我们的学生身上难得一见的。
“生本教育”强调的是以学定教,教学的依据不是教师的经验,不是教材,而是学生和学生天赋的学习本能。
教师只有全面依靠学生,高度尊重学生,依托学生资源进行教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组织者,承担者,主宰者,并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得以充分、自主地发展。
最新 以生为本视角下教师的三“变”-精品
以生为本视角下教师的三“变”蒋智伟现代观认为,谁获取知识谁就是课堂的主体。
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
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语文的乐趣,发展自己的个性。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论述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下,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
一、由“教”变成“问”过去上课,总是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在下面“洗耳恭听”,一堂课下来,教师“口干舌燥”,学生“筋疲力尽”。
这种授课模式下,往往是教师把备课的知识点倾囊而授,学生却未必都能“消化”。
古希腊苏格拉底助产婆的教学方式值得我们重新借鉴。
在预设教学情境的时候,要事先设置好问题,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用提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自己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教授“看菊花”第一自然段,用课件出示问题:1.这篇课文发生在什么时间?2.都有谁去看菊花?3.去哪里看菊花?学生带着既定的目的去学习,不仅确立了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而且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往往比教师直接讲述效果明显。
二、由“讲”变成“读”教师想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想要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就必须做到减少教师讲的时间,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
1.以读代讲教师自己讲述课文,学生听起来也并不费事,苦的只是教师的一张嘴,可是学生听完就会忘到九霄云外,因为学生自己没有思考。
教师自己越俎代庖地讲课文,实际上阻碍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
就算学生听进去教师所讲的知识点,那也是教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思维僵化,而且给部分学生提供了走神的机会。
作者已经把自己的思想写在了字里行间,等待学生从中“挖掘”。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直接对话,让学生在读文本的过程当中领悟作者的真实意图,从而达到以读代讲的实际效果。
在课堂上不要吝啬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要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和文本交流。
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转变论文
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转变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转变,学生参与的机会和实践活动大大增加。
本文主要介绍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体会的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的行为转变。
关键词:新课程;自主学习;积极性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013-001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深刻感受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参与的机会和实践活动大大增加。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更新观念,不断学习,充实提高,在生物课堂中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措施,适应新课程课堂教学,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以下是自己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实践过程中学习体会的作为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行为转变。
一、真正落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关注教,忽略学生的学,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成为讲堂,没有留给学生进行充分思考、探究的时间。
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责任主要不是“教”,而是指导学生“学”,提高学生终身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我们学校,对这一点非常重视,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变教学为导学,教师在课前应精心设计导学案,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和培养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少讲、精讲,对有些问题稍加点拨,启发诱导,不要反复说,反复解释,占用过多的宝贵的课堂时间,要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时间。
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给学生参与的机会。
通过一年多时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改善。
在自主学习中教师处于辅助、引导的地位,帮助学生完成既定目标,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知识交流主体。
而在接受学习中,教师是知识、真理的化身和代表,是知识传授、技能养成、品德规范的执行者和监督者,与学生形成从属关系。
提倡促进自主学习并不等于自学,完全靠学生自学,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相对抽象的概念和观点等基本知识的。
论生本课堂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
拳I l l, 中学语文·教改实验
妙 ,存 乎一 心 。用美 文陶 冶学 生 的情操 。抓 准 教材 内 容 ,具体 人 微地 下功 夫 。如《鼎 湖山 听泉 》这 篇 游记 , 指导 学生 阅读 分析 .引领 学 生们 遨 游在 鼎 湖 山优 美 的景色之中 ,享受自然美 。教学时抓住“听 ”字 .重点 推敲作者夜宿庆 云寺耳畔传来的此起彼伏的泉水 声—— 柔 曼如提 琴者 、清脆如弹 拨 者 、厚 重如 倍 司轰 响者 、雄浑如 铜管齐 名者 。辅 之 以朗读 、口述 、换词换 句的 比较 分析 .让鼎 湖山 的泉 水别 具情 趣 的跃然 纸 上 。以美感化 学生 的心灵 ,进而 爱上 文字 的味 道 。
四、教 师 “蹲 ”下来 .聆 听学 生“心”的声 音 苏 霍 姆林 斯 基 说 过 :“在 每 个 孩 子 心 中最 隐 秘 的一角 .都有一根独特 的琴弦 .拨 动它就会发出特 有 的音响 ,要使孩 子 的心 同我 讲 的话 发生 共鸣 .我 自 身就 需 要 同 孩子 的 心弦 对 准 音调 ”倾听 不是 路边 偶 遇 的 闲聊 .需 要在 整 个 过 程 中 精心 准 备 :谈话 前 我们应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话题 .明确谈话 目 的和 需要 解 决 的问题 。带着 问题 去 倾听 ,帮 助我们 在过 程 中接 收学 生这 方面 的信 息 。我们真 正 地了 解 他们 ,才能有 的放矢地 开展 工作达 到育 人的 目的 .进 而让 学 生从 心底 爱 上语 文这 么学科 教 师都 希 望 自 己的 学 生可 以青 出于 蓝 而 胜 于 蓝 .那 么我 们心 里就 必须 有“逐渐 去 扶翼 ”的 明确 认 识 ,结 合 自身 的努 力 .达 到 “终 筹放 手愿 ”的 目标 ★作 者通 联 :江 苏连 云港 市黑 林 中学
新课改形势下教师在生本课堂中如何转变教学行为
新课改形势下教师在生本课堂中如何转变教学行为背景资料:实验学校中学部教师除音乐外,均为高中在职教师,平均教龄6年。
单看教龄属于高配置,但是,如果论及初中教学经验,那么应该是零,甚至是负数。
开学初,我对全体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并以此为依据对一年的教师培养进行了定位。
确立了“教师教学行为转变”三横两纵推进模式。
具体如下:三横是指贯穿学年始终的常规做法:1、理念先行开学初各科课程标准测试(见课标测试)、中招科目教师每周做一张中招试卷并标注出题依据、主题教研(见学习汇报)2、全员参与校内优质课评选,每个教师均为评委,在评价中无形提升教师研究课堂的热情与能力。
(见课堂评价表)3、成果提升教师个人课题申报(见教师课题汇总表)两纵是指为了提高常规要求的可操作性和保证常规的效果和效率,而使用的双向反馈量表。
1、变制度管理为制度引导,让教师积极参与到对自己的管理工作中来,各种评价均有教师自评栏。
(例教师教学目标叙写自评表)2、双向反馈,引导教师改进教学行为(见作业建设)。
时间关系,我就只选取其中“目标叙写”的做法与大家交流。
1、学习(见附件:目标设置)2、模仿(见附件:生物)3、运用到教学中数学学案学习目标生物学案学习目标4、日常检查反馈5、自评6、比赛小结:我认为,中国教育思想里并不缺乏各种先进的理念,甚至我们的理念提出要比欧美一些国家更早,但是我们缺乏的是科学的方法。
换句话说,我个人认为,缺乏的是可操作性。
因此,去年一年,我工作的重点是把生本课堂各项要求化为可操作、可反馈的指标,通过数据反映问题,并以此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
不足之处,敬请各位教育同仁和领导批评指正,谢谢!。
论生本课堂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
论生本课堂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作者:汪婷婷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8年第04期相信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面临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就是许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缺乏兴趣,无法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对于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绝大多数教师的处理方式一般都是严词警告,但是此种做法收效甚微,往往会导致学生对于课堂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不能够真正融入课堂中。
因此,将“生本教育”合理地引入到教学实际中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1.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课前预习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预习这一学习的重要过程并没有多么重要。
但作为教师一定要及时纠正学生的这种错误认识,并且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前预习方法,时常传授给学生。
这样的话,学生才能够对预习这一过程重视起来,按照教师所传授的方法,提前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从而真正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比如在七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每一堂课程结束时,告知学生下节课的教学内容。
如果是古诗词,便要求学生提前查阅与作者相关的信息,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也可以找出一些与作者相关的逸闻趣事。
这样做不仅可以方便新内容的教学,而且能让学生大大提高对新学习内容的兴趣,进而主动地参与到接下来的教学中。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问答和讨论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让教学事半功倍。
在“生本教育”理念之下,教师该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呢?首先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问答环节,并且鼓励学生在课堂讨论过程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的看法,取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然后教师需要擅于总结,对学生表示认可的同时巧妙地指出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信心便会慢慢提升,对学习的兴趣会显著提高。
而教师也会从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良好地践行“生本教育”这一课程标准提倡的理念。
3.开拓学生视野,发掘学生潜力就初中语文教学来讲,不应让学生对课堂学习感到枯燥乏味。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是思维和想象力飞速成长的阶段,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现状,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教育模式变革中的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教育模式变革中的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教育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保障,而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其专业能力的提升对于教育模式变革至关重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成为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
教师的专业能力不仅仅是指其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的扎实程度,还应包括其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知、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教学方法的创新等多个方面的素养。
在教育模式变革中,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首先,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跟进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其次,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方式和认知特点,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成长。
此外,教师还应当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与学生、家长、同事和社会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还需要注重教育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并熟练掌握各种教育工具和技术,比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智能教育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同时,教师还应当具备创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出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教育模式变革中,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也需要重视教师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教师应当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教师应当积极参加各种教师培训和进修课程,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同时,教师还应当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和教研活动,与同行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工作。
总而言之,教育模式的变革需要教师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学生的需求,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未来教师能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为教育事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师交流生本课堂发言稿
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在本学期教师交流生期间,对于“本生课堂”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本生课堂”的概念。
“本生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
本生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深入参与了本生课堂的教学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一、转变教学观念,关注学生需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需求。
而在本生课堂中,教师需要转变观念,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尝试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课堂上创设了各种情境,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游戏等。
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还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注重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本生课堂强调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授《圆的周长》一课时,我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比较等方法,探究圆周率π的近似值。
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现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个性化教学。
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我鼓励他们参加竞赛、拓展课外知识;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我耐心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五、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提问、发表意见。
同时,我还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这样,学生才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生本教育理念下师生角色的转变
生本教育反思------新理念下师生角色的转变生本教育理论要求学生要善于研究学习、探究学习。
这些学习方法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
即: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上面也是新课标新的要求,旧的那一套做法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了,要很好的贯彻实行新的教育方针政策就必须与时俱进,对师生充当的角色重新定位,下面是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转变“学生倾听教师”为“教师倾听学生”。
李政淘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说:“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相倾听与应答的过程。
……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教师倾听学生叙说,既是知识交流,又是心灵的沟通,表现在教师对个体生命的关爱,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忽视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使课堂死气沉沉。
生本理论和新课标都强调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在学生交流他们探究结果的过程中,通过倾听学生的发言,教师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和疑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同时,通过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对教师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很有益处。
也体现了教师关注学生,尊重学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
有时候学生的行为并没有按教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教师要观察、倾听,了解学生的原始理解,发现富有创意的闪光点,要及时的表扬。
比如听一位老师讲《装在套子里的人》时,那位老师没有按教参的提示那样来评价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而是让学生自己评价,老师注意倾听,结果听到了不少教参上没有的看法,有学生认为别里科夫是个负责任的人,做什么事都按照规章制度来做;有学生认为别里科夫是个关心群众的人,经常劝告人们不要做政府不充许的事......从丰富多彩的答案中,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个性得到了展现。
二、转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以前的教学活动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因而我们在备课时往往忽视了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人,把学生粗暴的理解为一种接受知识的容器,是学习的机器。
数学教学论文:论新课标下教师教学能力的转变
论新课标下教师教学能力的转变【摘要】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就教与学而言,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自然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特征来看,教师应具备:(一)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二)参与、协调合作的能力,(三)探究性教学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能力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改变了传统的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建立了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的多元化学习方式。
相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相应的转变,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试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特征入手,谈谈教师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应具备哪些新的教学能力。
一、教师应具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性学习是新的课程标准下学生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
自主性学习是在教学条件下高品质的学习,它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在自我意识发展阶段内,在学习积极性和意志努力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克服和摆脱对他人的依赖心理,把情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其突出表现在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尝试、谋求个体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主动做出安排、监控和调节,对学习结果做出积极的总结的评价;自主性学习要求学生逐步确立主体意识和观念,培养独立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这种学习下,作为教师,不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知识,用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满堂灌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已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知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这就要求教师由简单传授知识的能力转变为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1)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认知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均值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可设计如下两个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关于均值不等式的定理及其推论。
“生本课堂”中教师角色的转变word精品文档4页
“生本课堂”中教师角色的转变课程标准提倡“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即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来实现学习的目的。
“生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就是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师生的角色,通过营造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让学生探究、交流,选择符合学生认知的素材作为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进行科学的评价,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
一、变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为民主平等的“合作者”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者,他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方向和内容,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课程标准则要求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果展示、质疑提升等学习过程,教师就由原来的“主导者”变为了“合作者”,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课堂也由原来的“讲堂”变成了“学堂”,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多边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已学过的三角形的内角和进行探究转化,从而找出不同的推导方法。
这样课堂活动就变成了学生猜测、验证和自主发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师的角色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成果展示中,有学生过顶点作对角线将多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得出多边形的内角和;也有学生在多边形的一边或内部取一个点,将多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再减去多余的角后得到多边形的内角和。
新知的探究过程变得更加轻松,学生在探究中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为主导”到“学为主体”的转变,更好地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教师的放手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从而在掌握知识结论的同时,经历了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感悟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变教材使用的“执行者”为自主开发的“参与者”一直以来,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是按照教材的结构和内容来组织与实施的,而忽略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已有经验。
在“生本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对教材知识进行二次开发,将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同时挖掘教材潜在的资源,注重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师生在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碰撞,使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转变教学能力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自身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日益多元化,我意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不断转变教学能力,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求。
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学生为本的教学观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和成绩的提升,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
而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两点:1.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并尊重这些差异,因材施教。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
而现代教育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1. 多媒体辅助教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积极运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将传统的课堂学习与课后自主学习相结合。
我在教学中尝试了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等方式自主学习,课堂上则进行讨论、实践等活动,提高了课堂效率。
3. 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将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尝试将项目式学习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等技能。
三、加强自身修养,提升教育教学水平1. 终身学习: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作为教师,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2.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生本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能力的转变
“生本教学”越来越被广大教师认可,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相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相应的转变,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教师在生本教学模式下,应具备哪些新的教学能力。
一、教师应具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性学习是生本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
自主性学习是在教学条件下高品质的学习,它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在自我意识发展阶段内,在学习积极性和意志努力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克服和摆脱对他人的依赖心理,把情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其突出表现在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尝试、谋求个体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主动做出安排、监控和调节,对学习结果做出积极的总结的评价;在这种学习下,作为教师,不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知识,用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满堂灌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已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知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这就要求教师由简单传授知识的能力转变为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①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认知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②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减法的简便运算”一节的教学中,可设计如下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关于减法的简单运算方法。
“星期天,老师去逛商场,看中一套运动衣(单价:68元),一双童鞋(单价:32元)。
老师的钱包里有232元,你觉得老师应该怎样付钱?”
学生通过审题、分析、讨论,对于问题大都能归结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232-68-32 232-32-68 232-(68+32)
=164-32 =200-68 =232-100
=132(元) =132(元) =132(元)
首先:让学生从三种方法中讨论看哪种方法简便。
其证明过程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
其次:模拟情景让学生去买一买,试一试。
以上的应用问题,是来自生活中的问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知识的获得能从感性上升为理性,这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抽象的东西能以它蕴藏于其间的生活原有状态呈现,在学生交流生活经验之中提炼,这种知识是有源之水,有木之本,学生能轻松、自然地理解与掌握,并自觉转化为一种生活技能,学以致用。
二、教师应具备参与、协调合作的能力
合作学习在生本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合作性要求学生将自身的学习行为有机融入到小组或团队的学习活动中,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时,展开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在合作学习中,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要进行广泛的合作交流,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与他人共享学习资源。
这种学习方式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缓和学生和师生之间相互隔离和疏远的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作为教学的管理者,而且也以平等的身份的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作为学生的伙伴共同进行意义的构建,共同解决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具有:①参与学生学习,观察、理解、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状态,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过程中易犯的错误并改正的能力。
②了解学生需要、学习特点和个性特长,与学生进行交流,启发、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的能力。
③理解和尊重学生,建立一个可接纳的、支持性的、宽松的课堂气氛,与学生分享自己感情和想法的能力。
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1)分组学习法。
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①共同的个体活动,即每个学生各司其职,独立完成自己承担的那部分任务;
②共同的顺序活动,即共同任务由小组成员依次完成,呈流水线作业状;③共同的协作活动,即每个成员须与其它成员同时配合行动,协作完成任务。
(2)分组竞赛法。
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基础上的学习竞赛,
划分学习小组――小组学习――教学比赛――小组成绩评定。
(3)角色转换。
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学习角色可以根据学习活动的任务和过程特点不断转换。
如在上《认识人民币》时,师生可以一起合作去做以下问题:①教师为每组准备面值不同的人民币。
②小组合作,互相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说一说他的特征。
(学生在小组内介绍,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教师参与)③(学生活动)探索1元=10角④创设情境,师生活动买东西理解等值交换。
三、教师应具备探究性教学的能力
生本教学要求学生经历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过程,通过独立自主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研究、收集处理信息及表达交流等活动,从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想,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从而获得理智能力的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探究教学能力即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探究为切入点组织教学活动,带领学生主动认知和探究问题;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能利用现代教育理论作为指导进行学习、研究和创造,同时把实践上升为理论。
学生是教师研究的伙伴,师生一起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要求教师能激励学生思考,为学生提供咨询,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提供现成结论)及时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
例如《100以内口算》学生总是把位数弄错,于是我就编了一个儿歌“小朋友们要认真,加减算式要小心,个位找个位,十
位找十位,小朋友们一定要算对!”孩子们很兴奋,同时学会了计算。
看来学生的探究能力很重要,老师教学的探究能力更重要。
只有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教育改革的方向,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时时充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