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原苏联70余年战略的思考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从—个欧洲文化都很落后的国家,发展壮大成为—个能与世界头号资本主义相抗衡的社会主义大国,在经历了76年的风雨历程之后,最终轰塌,但它的影响还在历史地显现。
在我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今天,继续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解体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我们,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苏联模式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往往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中后期形成和巩固起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它是以1929年中止列宁时期确立的新经济政策,提出在农村向富农进攻,消灭富农为起始,通过全盘农业集体化、工业化和“大清洗”运动而确立、定型下来的。
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是宣布了这一模式的定型。
因为这时的苏联社会主义正是以这一模式为载体的。
它的特征就是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
不可否认,苏联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一是保证了苏联在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建成社会主义物质基础,使“近似中世纪的国家”的野蛮俄国。
沿着这条道路一步步地向着现代化迈进。
二是保证了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三是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但就长期来看,它的形成是在否定了列宁试图通过新经济政策,通过迂回过渡的办法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否定了渐进的、通过经济方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而试图用激进的、行政命令的办法直接建设社会主义。
二.苏联模式的特征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不允许其它经济成分存在;在经济结构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形成了重工业占绝对优先地位的畸形经济结构;在管理体制方面,实行管理权与经营权的统一,经济以部门管理,即"条条"管理为主,中央部门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决策权于一身,直接支配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产、供、销大权;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实行排斥价值规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具有高度集中性和广泛性、指令性特点。
苏联模式弊端失败原因及教训
苏联模式弊端失败原因及教训苏联模式是指用高度集中的国家管理体制来建设社会主义。
这个模式的基本特点是过度集权。
一、政治体制方面:1党在国家的全部活动中处于绝对领导地位,党的所有活动取决于党的领导层的制定和认可,党的最高领导人拥有最终决定权。
2设置从中央到地方的人事等级管理制度,对各行各业的所有管理者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下一级领导是由上一级领导提名、审核、批准和委派。
3设置具有特殊地位的专政机构,对公检法机关实行统一领导。
4设置权力有限的监督机构,不能有效实行自下而上的监督机制。
二、经济方面:1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制度,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统一指挥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
2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任命各级经济体的管理者,对经济运转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三、思想文化方面:1对文化、教育、宣传等部门实行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由上级任命各部门各单产品位的大小管理者。
2实行公共舆论一律,领导人之声是真理的唯一标准,把不同声音视为异端,轻者批判重者沦为阶下囚。
再次,从对外关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是集中了严重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沙文主义和专制主义即封建农奴主式的作风于一体的大国强权体制。
它不顾别国的国情,以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自居,到处指手划脚,发号施令,对违反其意志的国家则严惩不贷,从舆论声讨、经济制裁直到外交孤立,甚至实行军事干预或占领,无所不用其极。
结果造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削弱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
基本弊端是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破坏了健全民主制的建立,使社会缺少了民主、自由、法制、人权。
其具体表现有:1过度集权的整治管理体制必然破坏民主制和产生个人专权。
对领导者的权力缺乏有效监督,为领导者的意志凌驾于机构、集体之上提供方便。
它不能起制约领导人权力的作用;党和国家的监督机构和专政机构成了完成领导意图的机关,干部任命制造就了一批听命的管理者。
2过度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最终对物质生产起遏止作用,因为它阻碍了管理者、经营者、生产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指令性计划经济和单一的公有制形式让经济运转脱离了市场经济轨道,使国民经济缺乏竞争力。
对于前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思考
对于前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思考【摘要】在前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社会中得到广泛实施。
这一政策对前苏联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既带来了成功,也带来了失败。
共产主义政策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但也导致了政府控制过度和个人自由不足的问题。
最终,这一政策对国家的长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对前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思考中,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启示,同时借鉴其经验教训,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前苏联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平衡政府控制与个人自由,注重人民的生活质量,以实现可持续的国家发展。
【关键词】前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成功与失败、人民生活水平、政府控制、个人自由、长期影响、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借鉴。
1. 引言1.1 前苏联战时背景在20世纪上半叶,前苏联经历了一系列战争和动荡。
最显著的是二战期间,苏联卷入了世界范围的战争,成为盟国的一员。
这段时间是苏联历史上极其重要的阶段,也对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战爆发之前,苏联正处于工业化和集体化的初期阶段。
这一时期,苏联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已经使得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成为必然选择。
随着战争的爆发,苏联迅速转入战时经济体制,加强对工业和农业的控制,以保证国家的物资供应和战争的胜利。
而在二战期间,苏联经历了巨大的损失和牺牲,但也取得了许多胜利。
这段时间,苏联共产主义政策得到了更加严格的贯彻和执行,政府对生产和分配的控制更加强化。
这一时期的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对后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1.2 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在前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是一项极具影响力和争议的举措。
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是战争所带来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前苏联政府希望通过实行共产主义政策来提高国家的战斗力和生产力。
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包括了对工业、农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全面改革,旨在建立一个完全集体化的社会体系。
在战时背景下,前苏联政府实施共产主义政策的动机是出于国家利益和对社会变革的期望。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启示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启示一.引言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苏联从一个文化落后的国家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一个能与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大国相抗衡的社会主义大国。
但它在经历了76年的风雨历程之后,最终轰塌,这是世界历史和国际共运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一事件虽然已过二十多年,但它依旧影响深远。
在我党提出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我们来说,继续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二.苏联模式的定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指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以及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其特征是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重点发展重工业。
由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主要是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的,而斯大林去世后一直到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基本上沿袭了斯大林创建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所以,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又被称之为“斯大林模式”。
三.苏联模式的历史意义“斯大林模式”虽然最终造成了苏联的解体,但是它也曾令一个国家飞速发展。
1925-1936年国力强盛革命前的苏联,工业总产值仅占世界的4.7%,只有法国的40%,美国的7%,德国的17.2%和英国的22%,与当时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大概落后80——100年。
两个五年计划后,苏联工业增长率377%,而同期的美国是12%,德国25%,日本65%。
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成为仅次美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强国,在十年内跑完了资本主义国家用50——100年才跑完的路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其工业化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苏联共生产了49万门火炮和迫击炮、10.2万多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3.9万架作战飞机。
大量军火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从而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苏德战场是欧洲反法西斯的主战场,苏军牵制了德军近70%的总兵力,歼灭了德军总兵力3/4以上,包括消灭75%的坦克和飞机,为最后击败法西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斯大林模式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
它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
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
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
由于苏联是在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后开始全面执行计划经济,斯大林从理论上对计划经济进行了概括,并使其成为苏联乃至于其他一些苏式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所以,通常人们把计划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
产生的原因当时苏联在外为帝国主义包围,内部文化落后,缺少民主传统和基础的特殊条件下,为了保卫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而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影响1、积极影响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斯大林模式”创立是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消极影响但是这种高度集权不仅以自由市场的不发达作为自己存在的理由,而且为了保全自身,而通过经济资源的绝对垄断,限制市场因素的发展来巩固自身。
斯大林模式要求国家对经济运行的绝对控制,也就要求空前的国家专政机关作为后盾。
于是必然出现出现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与家长制作风盛行的现象,因为这些不过是巩固国家统治的方式而已。
斯大林模式和民主、现代法制是完全不相容的。
苏式社会主义的国有化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有化的区别在于,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不发达的情况下,通过国家作为后盾的方法来壮大资本,同时资本必须由国家实行绝对控制;社会主义国有化旨在限制和消灭资本,以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来代替资本关系,生产资料的控制权将逐渐由社会接管,并且这一切建立在资本关系发达并走向衰落的历史条件下。
苏联巨变之后中国的现实应对与战略选择
苏联巨变之后中国的现实应对与战略选择
苏联1985年宣布解体以后,中国的现实应对和战略选择展现出了其所独有的智慧与胆量。
一方面,中国迅速在国际政治上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领导人们决定侧重发展对中国空前机遇更加有利的国际关系,加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与技术合作,加大对抗恐怖主义的努力,并大力推动与欧盟等外部组织的建立交流和经济合作。
最显而易见的是,中国非常积极致力于发展更多的外交关系,建立国际新秩序。
因此,中国以“世界多极性”的概念出现在了国际舞台上,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欢迎和支持。
另一方面,中国也在经济领域采取战略性选择,并积极开展改革。
中国领导人们决定通过推进城乡改革,拓宽国有企业的权力范围,将中国的整个经济体系活化改造。
此外,中国还加快了资本市场的开发,开放了医疗、教育、旅游等服务行业,并一些落后行业和产品,以满足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需求。
由此,中国尤其是其廉价劳动力,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成功引来了众多西方企业的投资。
最后,中国作出重要的文化选择。
在苏联解体后不久,中国政府就在全国范围内宣布了“文化大革命”,旨在促进新的价值观念的传导和推广,使中国能更好地融入世界文化格局,并与西方文化保持一种良性的融合,也使中国拥有更为强大的引领力量。
可以说,在苏联解体后,中国做出了正确的应对选择,在不同领域下聪明的策略使中国受益良多,得以成功融合世界各个角落,并以其独特的优势改善国家经济增长水平,使之重新回到了发展的轨道上。
七十年代美苏缓和中苏联实行缓和政策的原因
美苏缓和中苏联实行缓和政策的原因(1969-1979)摘要:七十年代的美苏缓和是美苏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中美苏关系的暂时缓和,它给东西方关系带来了缓和,使得整个国际局势趋于缓解。
“缓和”在战后苏美关系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苏美从“冷战”走上“缓和”,反映了国际关系以及两个超级大国力量对比的巨大变化。
由于意识形态的严重分歧和超级大国争夺霸权的尖锐矛盾,美苏关系自二战直至苏联的解体总体上都是处于对抗状态。
为什么在四十多年的对抗史中会出现一个十年的缓和时期呢?这种缓和是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现象呢?本文就从苏联方面来探讨美苏缓和期间苏联实行缓和政策的原因。
关键字:缓和和平共处核力量中美关系研究综述:国内关于七十年代的美苏缓和的原因的研究有很多,有从是从美国或是苏联单方面对缓和进行综述和分析,有的从美苏两个方面来研究。
美国方面的有:宋鸥《尼克松缓和战略评析》、林治华《美国外交政策的曲线:从尼克松到里根》及资中药主编的《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
研究苏联原因方面的有:盛昊云《评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缓和”比较全面地从美苏两个方面评述缓和的有黄正柏的《美苏冷战争霸史》丹·考德威尔的《论美苏关系》,和。
西方对七十年代的缓和的研究,集中在缓和前期尼克松尤其是基辛格的缓和构想方面,而且大多对缓和持批评态度。
比如:西摩·赫什的《权力的代价》、沃伦·纳特的《基辛格的总构想》、理查德.C.《尼克松一基辛格时代:重建中的美国》、科拉尔·贝尔的《缓和外交:基辛格时代》。
本文试图从苏联方面对七十年代美苏缓和中苏联实行缓和政策的原因进行研究。
虽然苏美“缓和”的高潮已过,但回过头来考查一下“缓和”的由来与发展,在“缓和”中两个超级大国的你争我夺,这对我们分析今天和明天的苏美关系还是有益的。
一苏联的“缓和”是它“和平共处”的翻版,是它的政治战略。
本文主要从五方面来阐述苏联实行缓和政策的原因:(1)“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影响(2)苏联发展经济的需要(3)苏联军事实力的增强和对其自身核力量的认识(4)中美关系的推动作用(5)国际局势由两级向多级化发展。
浅谈七十年代苏联缓和外交战略
关键 词:冷战;美国;苏联 ;缓和外 交战略 中图分类号:D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0- 5 0( 0 8 5 0 5- 3 0 8 7 4 2 0 )0 - 10 0
二 十 世 纪 七 十 年 代 , 苏 联 积 极 推 行 缓 和 外 交 战 略 ,这 年代 初 ,苏美 实力发生 了重大变化 ,经 济总量上 的差 距不
1 7 的 前 后增 长 6倍 ; 16 _ 1 7 年 ,苏 联 从 西 方 得到 9 0年 9 4 _9 0
意 味 着 某 种 程 度 的信 任 和 能够 考 虑 彼 此 的 合 法 利 益 。 的长期贷款仅 3 6亿美元,而 1 7 — 18 年猛增至 3 0多亿 9 1 90 0 1 7 年 , 勃 列 日涅 夫 在 苏 共 二 十 四 大 抛 出 了 六 点 “ 平 美元 。西方 的资金 和技术大大 加速 了苏联 的经济和军 事发 91 和 纲 领 ” 宣 称 要 把 “ 和 ”摆 在 “ 固 和 加 强 苏 联 和 平 共 展 , 并 且 ,西 方 国 家 也 对 苏联 的 市 场 和 能源 产 生 ~ 定 的依 , 缓 巩
一
战略的推 出,极大地改善了东西方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 苏 断缩小。至 17 年 ,苏联 国民收入上升为美国的 6% 钢铁、 90 5,
联与美国、西欧的关系 。苏联从美国和西欧等国获取 了大量 石油 、水泥等主要工业产 品的产量超过美 国越居世界首位 。 的资金和技术援 助,增强 了苏联的综合 实力。同时,美国、 军事上双方基本形成 了核均势 ,此外,苏联还在 常规兵力和 西欧等 国也借助对苏援助 的机会加 紧对 苏联进行和平演变 , 大多数常规武器数量方面对美 国占有优势。, 本 国经济实力 , [ z 虽然苏联 的缓和战略并没有脱离两极对峙的轨道 ,但是从客 的上升及军事力量的提 高使苏联有 能力也有信心采取更为积
思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思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可以总结如下:1.经济计划和集体化:苏联实行的经济计划和集体化政策,通过国家对经济的集中控制和农业集体化,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然而,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农业生产下降、资源分配不合理、计划经济效率低下等问题。
教训是,过度的集中计划和集体化可能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需要适度引入市场机制和充分尊重个体的经济权利。
2.政治体制和人权:苏联实行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中,党的领导和单一执政的集权模式导致了政治权力过于集中,限制了公民的个人自由和言论权利。
教训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建立健全的法治体系、保护公民权利和民主参与,确保国家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3.科学技术和创新:苏联在科学技术和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如太空探索、核能技术和军事领域。
然而,由于政治控制和缺乏市场竞争,苏联在科技创新、科研自由和产业升级方面有所滞后,最终导致了经济发展的瓶颈。
教训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鼓励科研自由和市场竞争,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苏联时期过于强调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导致了政治运动、大规模迫害和思想控制等问题。
这严重削弱了社会的多样性、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训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建立包容性的社会文化环境、尊重多元文化和思想自由,避免过度强调阶级对立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5.国际关系和冷战: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和意识形态与西方的资本主义模式形成了对立,并导致了冷战格局。
这对国际关系和世界和平造成了长期的紧张局势。
教训是,国际社会应该通过对话、交流和合作,寻求不同意识形态和制度的和谐与共存,维护世界和平与合作。
总的来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在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经济的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科技的创新和开放的国际合作,为社会发展提供充分的自由、个体权利和多元性。
论苏东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论苏东剧变的原因及教训摘要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联东欧剧变早已尘埃落定。
苏联剧变和解体有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内因和外因,主观和客观原因三个方面的原因。
分析这些原因有助于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更有有助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
今天、我们仍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分析苏东剧变的原因与我们应汲取的教训,以避免重蹈“前车之覆”。
作为“后车之鉴”,我们必须历史地评判苏东剧变:它并不是社会历史的正常发展,打破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使传统的社会主义成果丧失殆尽,同时引发了有关国家的社会动荡与分化、国家的分裂与重组。
关键词苏东剧变原因现实原因内因外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教训价值评判一、苏东剧变从1989年波兰剧变开始,先后8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剧变。
从1990年开始,蒙古也发生了剧变。
1991 年12月7-8日,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就苏联的前途问题在明斯克秘密会晤,并签署了《明斯克协定》。
协定宣布三国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并称“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实体将停止存在”。
12月21日,除格鲁吉亚外的苏11个加盟共和国在阿拉木图又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并发表了《阿拉木图宣言》。
宣言再次宣布,“随着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苏联将停止存在”。
12月25日,苏联第8任、也是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并把核武器控制权亲手交给了叶利钦。
同时,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下,升起了白、红、蓝三色俄罗斯国旗。
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通过宣言正式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苏联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历史划上了句号。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10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了。
苏联的解体,与20世纪初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一样,都是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
苏东剧变是世界社会主义遭受的空前严重的大挫折。
它如同一场“政治地震”,强烈地震撼着人们的心。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从—个欧洲文化都很落后的国家,发展壮大成为—个能与世界头号资本主义相抗衡的社会主义大国,在经历了76年的风雨历程之后,最终轰塌,但它的影响还在历史地显现。
在我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今天,继续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解体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我们,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苏联模式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往往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中后期形成和巩固起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它是以1929年中止列宁时期确立的新经济政策,提出在农村向富农进攻,消灭富农为起始,通过全盘农业集体化、工业化和“大清洗”运动而确立、定型下来的。
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是宣布了这一模式的定型。
因为这时的苏联社会主义正是以这一模式为载体的。
它的特征就是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
不可否认,苏联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一是保证了苏联在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建成社会主义物质基础,使“近似中世纪的国家”的野蛮俄国。
沿着这条道路一步步地向着现代化迈进。
二是保证了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三是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但就长期来看,它的形成是在否定了列宁试图通过新经济政策,通过迂回过渡的办法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否定了渐进的、通过经济方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而试图用激进的、行政命令的办法直接建设社会主义。
二.苏联模式的特征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不允许其它经济成分存在;在经济结构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形成了重工业占绝对优先地位的畸形经济结构;在管理体制方面,实行管理权与经营权的统一,经济以部门管理,即"条条"管理为主,中央部门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决策权于一身,直接支配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产、供、销大权;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实行排斥价值规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具有高度集中性和广泛性、指令性特点。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启示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启示苏联解体距今已有二十余年,但是关于其经验教训的讨论仍不失现实意义。
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
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波兰、罗马尼亚、民主德国、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纷纷易手。
执政40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下野。
伴随着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东欧剧变后,又一个超级大国倒下了。
1991年12月25日圣诞节夜,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演说,宣布辞职。
曾经的一方霸主,苏联从地图上消失了。
这是曾经世界上最强大的联盟,经历过最辉煌的时期,也度过了最惨烈的年代。
1989年起,东欧局势发生巨烈的动荡,东欧各国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短短的时间内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直接导致了强盛一时的联盟走向解体,这就是东欧剧变。
为什么一个在当时能够呼风唤雨的强大组织最终四分五裂呢?这一直以来就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徜徉历史的长河,让我们回到那个年代。
激情燃烧的岁月中,一代联盟如山而起,在国际上享有着极高的威望,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但是,辉煌的背后早已种下了阴暗的种子。
首先,苏联总是摆着一副老大哥的架子向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发号师令,甚至于干涉别国的内政。
苏联与前南斯拉夫,与我国发生的矛盾冲突不正是最好的例子吗?对于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来说,苏联并不是一个称职的领路人,我们不难看出苏联总是要把自身的意志强加到别人身上,乃至于武力威胁,这就好比一个老师拿着棍子在一旁逼着学生记笔记。
中国有句古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既然苏联模式早已千疮百孔,我们又何必从之呢?苏联解体受到西方国家渗透的影响,这种渗透包括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
以史为鉴,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只是宣告了一个强大联盟的结束,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的到来。
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是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最大规模和最深刻的社会转型之一,其影响深远。
虽然现在苏联已经解体,但是其所遗留下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依然可以为我们今天的世界提供宝贵的启示。
一. 前苏联的发展历程从1917年十月革命起,苏联开始了由以共产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社会主义建设,其目标在于建立一个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接下来几十年的时间内,苏联经历了数次政治和经济上的转型,包括战争和重建等阶段,尽管经历了许多坎坷,它仍然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并在原计划的目标上取得了一些成就。
二. 前苏联的经验1. 工业化意义下的富国强民由于大量的资金和资源被投入到工业领域,前苏联的实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其中的一个铁的经验背后是统一的工业企划和专家充分发挥的推动作用,这种充分利用和集中管理的模式使得苏联在二战时期战胜了德国。
这也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的了强有力的动力。
2. 集体农业在短时间内没有实现土地私有化,而实行集体农业。
集体农业成功地解决了苏联农业过度依赖个体经济的问题,实现了土地占有者和劳动者的统一,有助于激发劳动的积极性。
3. 公有制经济苏联尝试创建的公有制经济意味着国有化、集中经验和计划经济的实行。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认为只有个人和集体携手合作,才能使国家元气倍增。
由于工程和投资项目都通过中央规划机关编制,导致资源供给的滞后,缺少供求平衡,出现了一些非常严重的浪费和经济前途无限的打算。
三. 前苏联的教训1. 法制意识不够、监管制度不严格由于政府集中力量采取过高的政策,保护措施不力,导致大量资源和财产被疏忽,监管制度缺乏有效性,使国营企业和公有制经济陷入困境,发挥了负面效应。
2. 基层民主不健全虽然苏联试图建立代表制和实施一些形式上的民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它并没有发挥作用,局限于仅仅实现了建立一些人民团体和政治学机构的带头人和知识工作者的人脉,使群体普遍参与自己的政治生活不可能。
前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
前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在近70年建设发展中,苏联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辉煌成果,最后却是迎来了苏联的解体。
那么,前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前苏联解体的教训有哪些?下面就由店铺告诉大家前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吧!前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其几十年的革命、建设与发展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建国建党的理论,更极大的鼓舞了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者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心。
但是,苏联的实践毕竟是没有经验可循的,在原有的政治经济体制出现了问题之后党和国家并没有及时的采取措施纠正不当之处,加之苏联党的领导人在重大问题是犯了严重的错误,以及西方“不遗余力”的和平演变,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反思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无疑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具体地说,导致苏联解体的原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苏联模式的弊端1.经济因素。
苏联高度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形成与30年代,在发展进程中显示过巨大的优越性,创造过公认的历史功绩,使苏联得以成为第二个超级大国。
但这种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有很大的缺陷和弊病,不能够充分发挥地方、企业以及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活力与生气;不能够及时地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经济效益,使经济发展始终处于一种粗放经营的状态;不能够正确地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消费品生产比例过低,使苏联人民的生活始终不能实现由小康向富裕的转变;不能够全面地对外开放,吸取世界各国之长为自己所用。
这样,必然使自己由停滞变为落后,陷入经济困境之中而难以自拔。
正是这种体制,使得苏联的经济搞不好,上不去。
这是苏联机体的深层次的原因。
2.政治因素。
苏联政治体制存在严重弊端,其一是党政不分,以党代政。
执政党没有找到如何管好党和参与国家管理的途径。
苏共长期的执政地位加上法制不健全,没有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使党内民主遭到破坏,党严重脱离群众;在党内还难免有各种不良分子,他们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利用自己的职权,干出各种违法乱纪的事情,严重地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败坏党的声誉和形象,引起人民的不满以至痛恨。
苏联兴亡的经验与教训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苏联兴亡的经验与教训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引言:苏联,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建立起来并取得巨大成就的社会主义国家,他的兴盛与衰亡深刻影响了近百年来的世界历史,并将继续作为他国学习的榜样与示警的红灯影响更长远的时间。
苏联的建立与急速发展,为20世纪浴血追求独立的受压迫民族指明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自强道路;实践了社会主义的理论,证明了马列思想的先进性与正确性,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壮举。
苏共的垮台与苏联的最终解体,是苏联社会各种问题总爆发的结果,也是苏共执政能力逐渐下降直至完全丧失政权的结果;苏联的解体,有许多外部原因,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苏共的内部原因。
我国作为仅存的少数社会主义国家之一,面临全新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汲取苏联及苏共的经验教训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显得必要且紧迫。
一、苏联兴盛的经验1.国家正确地干预、参与经济建设是落后国家快速发展的捷径苏联成立之前,沙俄工业基础较之欧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经济薄弱,且科学技术远远落后美国。
综合国力孱弱,虽有数百万陆军,但枪支都不能配发完全,一战及日俄战争的失败最终引发了社会的剧烈变革。
也许正是这些惨败促使苏联人大力发展军事工业与重工业,在国家计划经济的制度下,集中全国物力,使用国家力量,史无前例地大规模规划国家发展前景,通过两个五年计划的短短十年,就使苏联积累了雄厚的工业制造能力,为击败法西斯德国打下了工业基础。
苏联初期的计划经济取得空前成功,与同期欧美自由经济的大萧条对比鲜明,使欧美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甚至有美国记者回国后宣称在苏联看到了行得通的未来。
苏联的发展之路,是将国家力量充分运用到经济建设之中,正确地干预、参与经济建设。
这种方法为我国所用,在建国初期完成了从没有重工业到初步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建立起了日后改革开放依靠的工业基础。
美国罗斯福新政,也是美国政府充分利用国家力量监管、干预经济生活,使美国率先走出了席卷欧美的经济大萧条。
可以说,国家干预、参与经济已经成了发达国家拯救危机的法宝了。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和创新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不能简单地照搬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
加强经济建设。
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推动政治体制改革。
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同时,也要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完善政治体制,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重视文化建设。
要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尊重多元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坚持和平发展。
要坚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开展对外交往,扩大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重视民生问题。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一度忽视了民生问题,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中国应该吸取这一教训,重视民生问题,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加强党的建设。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党内的腐败和特权现象,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威信。
中国应该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推进可持续发展。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
中国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对农村问题重视不够,导致农村发展滞后。
中国应该加强农村改革和发展,提高农村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紧张,甚至爆发了军事冲突。
中国应该加强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和问题,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苏联演变对中国的启示
2010202544 周歆信息学院10级理科试验班5班苏联演变对中国的启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有云: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对于国家的管理者而言,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能够从别国的颠覆中吸取灭亡的教训并结合自身实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等体制加以适应性的调整和改革,才能够有效避免重蹈前人的覆辙。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在“十月革命”的枪声中诞生,历经艰难发展成为了能够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强国,并在二战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却又在一场改革中轰然解体。
在新中国的发展之路上,中共领导人借鉴了很多前苏联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取得了一些发展成果,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前苏联曾经发生过的问题,中国的发展之路和前苏联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
而现在,中国正面临着必要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因此,中共领导人有必要从前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等改革中吸取教训并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来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专制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
因此,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也就无可争议的成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两大主题。
在这两方面,前苏联的演变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下面我将就经济改革方面带给中国的启示谈谈我的看法。
苏联实行的是斯大林模式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对苏联的经济发展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弊端也就逐渐的显现了出来。
斯大林之后,苏联几代领导人先后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但均以失败告终。
赫鲁晓夫改革针对的主要是斯大林本人,而没有离开斯大林模式的大框架,改革思路也存在着严重失误。
勃涅日涅夫改革是在统一计划的原则下进行的,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局限,改革按照严重僵化的教条主义进行。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目的是要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改革步伐过快,没有从农业开始改革,且没有解决好改革与发展的结合、微观与宏观改革措施的结合,最后转变为政治体制改革,成为苏联解体的导火索。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反思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反思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国内贸易国有化;2.余粮收集制;3.实物配给制;4.劳动义务制;5.全部工业国有化;影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它对战胜国内外敌人和保卫苏维埃政权具有重大积极意义.但是,它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尝试则未能奏效.二、新经济政策1.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替代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
2.工业方面: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3.流通方面: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4.分配方面: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影响: 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2. 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3.它的一些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三、斯大林模式的特点:经济方面的特征是: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
政治方面的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和法制。
积极影响:1.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斯大林模式”创立是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存在的弊端:1.经济上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经济计划统得过死,妨碍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2.政治上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最后形成了个人的高度集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冷战对抗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冷战对抗冷战时期,苏联是与美国争夺全球领导地位的主要竞争对手。
苏联以社会主义为基础,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军事和文化建设,以应对来自西方阵营的冷战对抗。
本文将探讨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冷战对抗方面的独特经验和策略。
社会主义建设是苏联发展的核心任务。
从苏联成立之初,该国就开始实施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
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实现土地和资源的国有化,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
苏联的五年计划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指导,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苏联在经济领域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国家的自给能力,也使其能够在军事竞赛中保持与美国的平衡。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注重人民的福利和教育。
苏联政府通过普及教育和医疗服务,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
在冷战的背景下,苏联还加强了国家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力量。
苏联的安全机构积极打击反对派势力,并加强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监控。
然而,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例如,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济效率和创新能力。
集体农业的不灵活性以及官僚主义和腐败问题也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人民的不满。
此外,苏联与美国在经济、科技和国际影响力上的竞争也对其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
冷战对抗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背景。
在冷战初期,苏联通过与西方国家的合作,尤其是在抗击纳粹德国侵略中,提高了国际地位和威望。
然而,在战后,东欧地区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成立引发了冷战的爆发。
苏联与美国之间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差异导致了各种对抗行动,如军备竞赛、间谍活动和政治干预。
苏联在冷战中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策略,以维护自身利益。
军事力量的建设和大规模的核武器储备使苏联在与美国的对抗中保持了相对的平衡。
苏联还通过支持共产主义运动和第三世界国家,扩大了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尽管在冷战后期,苏联面临着经济困境和政治危机,但其坚持的社会主义道路仍然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总结起来,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冷战对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原苏联70余年战略的思考原苏联70余年的历史,是一部社会主义大国的兴亡史。
苏联兴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苏联70余年推行的战略有重大关系。
通过观看网上一些文章和手头资料,我一直在思考,在战略角度上苏联搞社会主义失败和垮台的渊源是什么?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苏联失败和垮台的基本原因。
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对之处请对此有研究的读者批评指正。
一、原苏联70余年所推行的战略1、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的一切为了前线战略(1918—1920年)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地主和资本家以及帝国主义国家集团发动了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
“社会主义祖国处在危机之中”。
摆在苏维埃面前的最主要任务是“武装保卫社会主义祖国”。
采取的主要战略措施是成立以列宁为主席的“工农国防委员会”,把国家生活转入战时轨道,将“全国变为统一的军营”,“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
经济战略的核是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军事战略的基本任务是彻底歼灭外国武装干涉者和国内白匪军。
2、和平建设时期的高速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战略(1921—1941年)国内战争结束后,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成为苏联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
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则成为苏联最重大的战略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苏联先后实行了两次战略性转变。
一次是在列宁倡导和坚持下,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为“新经济政策”。
另一次是列宁逝世后,以高速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政策代替了“新经济政策”。
高度集中的以行政领导和国家统一计划为特征的经济体制由此建立,并且逐步形成了僵化模式。
在此期间,苏联基本上奉行了和平外交方针和防御性的军事战略。
3、卫国战争时期的防御、反攻和进攻战略(1941—1945年)卫国战争时期,苏联的战略任务是举国迎敌,坚决粉碎德国法西斯侵略者。
重大的战略决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大战爆发前,对德国发动侵苏战争的时间、主攻方向和采用的作战方法的判断失误,致使苏联在战争初期遭受重大损失;二是战争爆发后,最高决策当局并未因为战争初期遭受严重损失而惊慌失措,他们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战略措施:(1)成立以斯大林为主席、拥有全权的特设最高国家机构——国防委员会,统一领导和调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援这场战争;(2)成立以斯大林为统帅的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对武装力量实施战略领导并科学地指挥这场战争;(3)确立防御、反攻和进攻的战略方针,正确处理战略防御、战略反攻和战略进攻的关系,通过成功地实施莫斯科会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战争进程发生了根本转折。
4、斯大林晚期的积极防御战略(1945—1953年)战后,苏联战略的基本任务是:迅速恢复和发展经济;巩固在战争中获得的大片领土和其他权益,保住苏联势力范围;把社会主义国家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在此期间,苏联在军事上奉行“加强积极防御、防止敌人侵略”的战略方针。
5、赫鲁晓夫时期的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和平过渡战略(1955—1964年)赫鲁晓夫执政以后,把“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和平过渡”的“三和”理论作为苏联内外政策的战略指导思想,认为在当时条件下,“战争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两种社会制度可以“和平共处”;认为苏联凭借其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完全可以同美国展开“和平竞赛”并最终能把美国赛垮;认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可以通过议会道路夺取政权,而第三世界的一些国家可以通过“非资本主义道路”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6、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全球进攻战略(1964—1982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提出并推行全球进攻战略。
全球进攻战略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点:一是在“勃列日涅夫主义”理论指导下对社会主义国家奉行霸权主义,对其进行严加控制和无理干涉,直至派兵镇压和武装入侵;二是在“经援”和“军援”的幌子下,极力向第三世界渗透扩张;三是对西方国家推行“缓和”政策,尽量避免同美国等国家发生直接军事冲突,以养精蓄锐,为未来的决战作好准备;四是推行积极进攻的军事战略。
强调“苏联的军事学说具有进攻性”、“苏联的军事战略将是坚决的、积极的、进攻的”。
7、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与新思维战略(1985—1991年)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提出了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主义革新方针。
改革首先从经济改革开始,但由于改革的路子不对,既没有对几十年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本身进行改革,也没有建立起适合苏联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经济改革不仅没有改变苏联经济的停滞现象,而且出现了空前的经济危机。
在经济改革深入不下去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将改革的重点由经济领域转为政治领域。
在政治改革中,将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舆论多元化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结果导致共产党丧失领导权,全国失控,出现大规模动乱和全面危机,最后是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在苏联失败。
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指导下,苏联奉行防御性军事战略,把“防止战争”作为军事战略的首要任务。
二、对原苏联战略的几点看法1、没有完全搞清楚社会主义是个什么样子,使苏联的政策与战略走向出现历史性的重大失误,最后导致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失败。
从苏联70余年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它没有完全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
(现在我党已经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建设社会主义的路子。
)苏联在国内战争时采取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权在战争的特殊情况下采取的非常措施和应急办法,不适应和平条件下的经济建设。
正因为如此,列宁在国内战争一结束就坚决地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为“新经济政策”。
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是一次正确的政策和战略的调整,是一次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转变。
但是,列宁逝世后,苏联新领导人出于种种顾虑和怀疑,从1925年起,对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采取各种限制和取消措施,到20年代末,“新经济政策”停止执行。
取代“新经济政策”的是高速度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
由于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排斥一切资本主义成分,要求建立“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使得生产缺乏动力和活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苏联社会处于停滞状态,不改革已没有出路。
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又犯了方向性和路线性错误,鼓吹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反对马列主义,放弃党的领导,否定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全盘照搬西方的政治体制,致使苏联出现经济、政治、民族和社会的全面危机,最终导致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失败。
2、长期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战略,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极大地阻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正常发展,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则是苏联垮台的又一重要原因。
长期以来,苏联历届领导人都坚持“国防建设处于一切工作首位”的方针,“不惜一切物力和财力”使国防能力“保持在高水平上”。
苏联这种不惜压缩民用经济的发展和限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力以赴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重军抑民”战略。
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是苏联党和政府的一贯方针,也是一项基本国策。
苏共历届党代会都为优先发展重工业提出特别要求,而每个五年计划都为此做出具体安排。
在苏联党和政府的特殊“关照”和“优惠”下,出现了三种情况:一是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一枝独秀,发展迅速;二是国防工业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占用的原材料和产品越来越多;三是国家对重工业投资比重越来越高,而对农业和轻工业的投资比重越来越低。
上述三种情况的发展使苏联国民经济出现严重问题并成为致命伤,这就是重工业的优先发展严重挤压了轻工业和农业的正常发展,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把大量资金和人才集中于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致使整个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畸形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日用消费品和食品长期匮乏,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
这种贫穷的社会主义最终失败是必然的。
3、无休止的、一轮高过一轮的军备竞赛把苏联拖垮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争夺军事技术优势,进而争夺世界霸权,苏联与美国展开了无休止的、一轮高过一轮的军备竞赛。
战后初期,美国奉行核垄断和核讹诈政策,对苏联及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挥舞核大棒进行威胁和恫吓。
面对美国的核威胁,苏联下决心要在最短时间内研制出自己的原子武器及其运载工具。
1949年8月29日爆炸了第一个试验性原子装置,1953年8月先于美国进行氢弹试验。
苏联在不到10年时间里解决了原子武器的有无问题,但原子武器的数量远不及美国。
1954—1961年,苏联与美国展开了第二轮核军备竞赛,竞赛的项目是研制洲际弹道导弹。
1957年8月,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
1961年10月,苏联宣布“用导弹核技术重新装备苏联军队的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1962—1972年,苏联与美国展开了第三轮核军备竞赛,竞赛的项目是扩大核武库,夺取核均势。
在此十年间,苏联倾尽全国资财,研制出30多种型号的核武器,导弹数量猛增。
到1972年苏美两国的战略核武器大体达成均势,但苏联战略核武器的质量还不如美国。
1973年至70年代末,苏联与美国展开了第四轮核军备竞赛,竞赛的项目是维持核武器数量,提高其质量,争夺核优势。
在此期间,苏联研制成功分导式多弹头导弹,并且导弹的打击精度明显提高,导弹质量全面接近美国。
80年代,苏联与美国展开第五轮军备竞赛,竞赛的项目主要是研制太空武器。
然而,在这轮军备竞赛还未见分晓之时,苏联自己先解体了。
战后,苏联与美国持续了46年的军备竞赛,使苏联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军费成倍增长,据统计,1960年苏联实际军费总额为211.4亿美元,占当年国民收入的13.1%,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26%,而到1988年这三项指标分别上升到2133.9亿美元、20.7%和28.5%。
这样高的军费比重,任何国家都是难以承受的。
在苏联军费每年以2%—4%的幅度不断增长之时,苏联经济增长率却呈逐年下降趋势:1966—1970年国民收入增长率为7.7%,1971—1975年为5.7%,1976—1980年为3.7%。
80年代末接近零增长,处于停滞状态。
造成国民收入增长率下降的原因除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本身所固有的弊病外,军费负担过重恐怕是最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可以说是战后40多年的军备竞赛把苏联拖垮了。
4、长期推行霸权主义和不断对外侵略扩张,加速了苏联的衰落。
从历史上看,成熟于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霸权主义是由俄罗斯大国沙文主义长期演变而来的。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苏联领导人继承老沙皇对外侵略扩张的衣钵,成为20世纪的新沙皇,寻找各种借口继续推行侵略扩张的政策。
一是以保障苏联安全为借口,侵占邻国领土。
典型的例子是苏联在二战爆发前以巩固西部国界安全为由肢解波兰和芬兰、吞并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和罗马尼亚部分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