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30.云海日出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云海日出》教案三篇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云海日出》教案三篇篇一一、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理清课文层次,了解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3、感情作者的语言美,积累语言。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如动静结合)。
三、教学难点能通过朗读,感受黄山云海日出的奇幻与壮美。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很多神奇而壮观的自然现象,如果你能仔细观察,一定会被它迷人、秀美的景象所陶醉。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黄山“云海日出”的美景吧。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30课(板书:云海日出)。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
1990年12月被录《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主峰莲花峰海拨1864.8米。
黄山常年雨量充沛、林木茂盛、云蒸雾涌,自然景色变幻莫测。
黄山可以说是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四绝”闻名于世,成为全人类的瑰宝。
明代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曾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后来也有人用“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来高度赞美它。
下面我们一起随着作者方瑞华的笔触,走进黄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首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新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两个问题(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呢?(2)、课文主要介绍了黄山的哪些景色?(三)分析课文,真切感悟(1)课文从大体上看,可以分为“云海”和“日出”两部分,那么课文的哪些自然段是写云海的,而哪些自然段又是写日出的呢?(课文3、4自然段描写的是黄山云海的景象,5-7自然段描写的是黄山日出的景象。
)2、学习“云海”(1)云海究竟是怎样的景象呢?指名读第3、4自然段。
(评价)(2)根据刚才我们同学所读的内容,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云海的神奇,它们分别说出了云海的哪些特点?a我们看见北面山谷中明晃晃、光闪闪的一片,似乎是放在深山。
四年级下语文说课稿云海日出_湘教版-教学文档
湘教版第八册《云海日出》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云海日出》是湘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八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
是以写景为主的文章,课文用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云海日出的壮观景象,淋漓尽致地向我们展现了云海日出的奇幻与壮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作者对云海日出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文章语言优美凝练,结构清楚,层次分明,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好教材。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11个生字,读记有关生词,积累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理清课文层次,了解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4、感悟作者的语言美,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1、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通过默读,自读自悟或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叙述层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的能力,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对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的语言美,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与创新点(一)情趣导入,图片感知心理学家布鲁诺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我在这一环节中,充分发挥了多媒体优势,通过生动而精美的画面,使学生感受黄山“云海”“日出”的壮观景象,同时通过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的部分图片的解说,这样给学生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激发了学生急于了解云海日出的壮观景象的学习欲望。
(二)整体感知精心利用教材,这是阅读教学的软肋。
教师应将全盘讲授变为相机诱导,指点门径,拨正迷津。
点拨要点在要害,这要害就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不要全盘托出,而要引导学生自求得之,起到“四两拨千金”的功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我在这一环节中首先让学生带着“作者是怎样向我们描绘黄山远海日出的呢?”带着这个问题去朗读课文,同时出示要求:1、标出自然段;2、认读生字,同桌互相检查;3、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4、同桌分段轮读课文,读通读顺,然后再让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怎样来写的?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作者是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云海和日出的不同景象,从而理清文章层次。
2022春湘教版语文四下《云海日出》ppt课件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三点 三十三分。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三点 三十三分。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三点 三十三分。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三点 三十三分。
你会答复吗??
1、课文主要介绍了黄山的哪些景色?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呢?
云海、日出
时间顺序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三点 三十三分。
云海 光怪陆离
日出
景物万千
置身梦幻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三点 三十三分。
大家凝视着东方,静等日出。这时,清风习习,云烟袅袅 ,松涛阵阵,人语轻轻,多么别有风味的气氛。
一会儿,朝霞像一个俊美的小姑娘,从黎明的白幕后飘了出来 。抖开了她的新装:橙红艳丽,缤纷灿烂,像一幅悬挂在天边的织 锦。
蓦地,从“海〞空交接处绽露出一个红色光点。一瞬间,红点又变成 了圆弧,弯弯的,像美女的红唇。圆弧很快上升,变成半圆、大半圆。最 后,在五彩缤纷的朝霞簇拥下,一轮晶莹剔透的胭脂色的朝阳腾空而出, 在橙黄色的天幕上徐徐上升,像一个悬挂在天空的玛瑙盘,鲜红欲滴,艳 丽无比。这时朝霞渐渐隐去,浓雾霎时变得稀薄了。太阳脱下了美丽的红 衫,换上了金碧辉煌的新装。
你从哪些语句中 感受到了云海的神奇 、韵味?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三点 三十三分。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三点 三十三分。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三点 三十三分。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三点 三十三分。
云海日出
东方开始发亮了。一大片白光从夜幕的边沿泛出,远山近 岭现出了模糊的轮廓。我们看见北面山谷中明晃晃、光闪闪 的一片,似乎是放在深山空谷中的亮闪闪的大镜子,又如无 边无涯的白茫茫的水面。那就是云海。只见云雾像棉絮,似 轻纱,飞来荡去,盘旋缭绕在山峰间。山峰时隐时现,变幻 无穷,云浪上下翻滚着,一会儿像万马奔腾,一会儿又似帆 樯林立光怪陆离,景象万千,把黄山点染得有几分仙气。
四年级下语文说课稿云海日出_湘教版
湘教版第八册《云海日出》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云海日出》是湘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八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
是以写景为主的文章,课文用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云海日出的壮观景象,淋漓尽致地向我们展现了云海日出的奇幻与壮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作者对云海日出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文章语言优美凝练,结构清楚,层次分明,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好教材。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11个生字,读记有关生词,积累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理清课文层次,了解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4、感悟作者的语言美,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1、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通过默读,自读自悟或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叙述层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的能力,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对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的语言美,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与创新点(一)情趣导入,图片感知心理学家布鲁诺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我在这一环节中,充分发挥了多媒体优势,通过生动而精美的画面,使学生感受黄山“云海”“日出”的壮观景象,同时通过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的部分图片的解说,这样给学生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激发了学生急于了解云海日出的壮观景象的学习欲望。
(二)整体感知精心利用教材,这是阅读教学的软肋。
教师应将全盘讲授变为相机诱导,指点门径,拨正迷津。
点拨要点在要害,这要害就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不要全盘托出,而要引导学生自求得之,起到“四两拨千金”的功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我在这一环节中首先让学生带着“作者是怎样向我们描绘黄山远海日出的呢?”带着这个问题去朗读课文,同时出示要求:1、标出自然段;2、认读生字,同桌互相检查;3、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4、同桌分段轮读课文,读通读顺,然后再让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怎样来写的?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作者是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云海和日出的不同景象,从而理清文章层次。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30.云海日出_湘教版
30.《云海日出》教学反思《云海日出》是湘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第八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
是以写景为主的文章,课文用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云海日出的壮观景象,淋漓尽致地向我们展现了云海日出的奇幻与壮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作者对云海日出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文章语言优美凝练,结构清楚,层次分明,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好教材。
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激发对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下效果:1.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生动而精美的画面,使学生感受黄山“云海”“日出”的壮观景象,同时通过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的部分图片的解说,这样给学生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激发了学生急于了解云海日出的壮观景象的学习欲望。
2.让学生带着“作者是怎样向我们描绘黄山云海日出的呢?”带着这个问题去朗读课文,同时出示要求,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怎样来写的?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作者是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云海和日出的不同景象,从而理清文章层次。
3.交流、品读、感悟景物的特点。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交流后明白了:作者描绘远海日出的语句实在太美了,观察和描写很有顺序,同时动态和静态描写相结合,运用大量的比喻句和拟人句等都是文章的写作亮点。
因此突破了这篇课文的教学难点。
4.我让学生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要求学生模仿课文中的一个段落写一处景物。
即渗透了让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又提高了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课堂向外延伸铺设桥梁,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二、成功之处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根据本年级学生的特点,让他们在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培养阅读能力,在读中发展思维,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感悟到了语言的美。
读贯穿了全文的始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
同时,教学中,适当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直观地将事物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为学生很好地领悟文章的内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年级下册语文30.云海日出
二、选词填空。
黎明 早晨 黄昏 夜晚 春天最美是( 黎明 )。 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 的天空, 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夏天最美是(夜晚 )。即使是蒙蒙细雨飘飞,也有一只 两只萤火虫儿,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 黄昏 )。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成群结队的大雁儿,在高空中比翼联飞,更是叫人感动。 冬天最美是(早晨 )。手捧起暖和的火盆穿过廊下时, 那心情儿和这寒冷的气候多么和谐啊!
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 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我的感悟
读完课文,你有怎样的感悟?
置身于奇幻的茫茫云海中, 欣赏着壮美的日出景观,这是 多么美的享受啊!祖国的大好 河山雄奇秀丽,需要我们有一 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拓展延伸
黄山四绝
黄山奇松,破石而生,傍崖生长,千曲枝虬,苍翠挺拔。 黄山怪石,灵幻奇巧,形象逼真,若静若动,一步一景。 黄山云海,瑰丽壮观,聚散奔突,排山倒海,变幻无穷。 黄山温泉,长流不息,水温适宜,可饮可浴,治病健身。
句子品析
朝霞像一个俊美的 小姑娘,从黎明的白幕后 飘了出来。
拟人手法
拟人的修辞手法就是将描写的对象当作人来 写,赋予它人的动作或思想感情。拟人的修辞手 法的恰当运用,不仅可以使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 而且能鲜明地表现作者对所描写的事物的感情。 文中有多处这样的拟人句“朝霞像一个俊美的小 姑娘,从黎明的白幕后飘了出来”“太阳脱下了 美丽的红衫,换上了金碧辉煌的新装”,给人以 美的感受
这句话运用了叠词, 形成了一种韵律美。
清风习习 云烟袅袅 松涛阵阵 人语轻轻
这样的叠词还有: 白发苍苍 白雪皑皑 波光粼粼 长夜漫漫
句子品析
一会儿,朝霞像一个俊美的小姑 娘,从黎明的白幕后飘了出来。 抖开了她的新装:橙红艳丽,缤 纷灿烂,像幅悬挂在天边的织锦。
化隆回族自治县三小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30云海日出教案湘教版
云海日出《地图上的发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轮廓、吻合、锯齿、拼接”等词语。
2。
过程与方法:指导默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的叙述顺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教学重点1。
指导默读课文,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2.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的叙述顺序.理解有关地理知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2。
同桌互相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3。
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二、质疑解难。
1。
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一魏格纳.2.借助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
一字组多词:拼()()()()置()()()()适()()()()存()()()()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理解词语:轮廓、吻合、锯齿、拼接、煤块、位置、适合、生存、大陆、漂移、参差不齐、冰雪覆盖、茂密、艰苦3.学生完整齐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发现提出“大陆漂移说”的事。
三.观看世界地图,了解地理概况。
大洲、大洋的名称、位置.四。
指导写字。
1。
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观察生字字形,指导写字:“适”“存”的结构、笔顺;“置”下面是三横;“崖”下面是两个“土”.五、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写在空花篮上。
第二课时一。
出示课件,观察地图上的南美洲的东海岸和非洲的西海岸,你会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1910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和同学们一样,也发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
94年来,人们没有忘记魏格纳的观察和发现.板书:地图上的发现齐读课题二。
整体感知:浏览全文,回忆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三。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云海日出》教案三篇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云海日出》教案三篇篇一一、教学目的⑴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⑵ 理清课文条理,了解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⑶ 感情作者的语言美,积攒语言。
⑷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⑴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
⑵掌握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如动静结合)。
三、教学难点能通过朗诵,感受黄山云海日出的奇幻与壮美。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很多神奇而壮观的自然现象,如果你能认真观察,一定会被它迷人、秀美的景象所沉醉。
今天,我们就来观赏一下黄山“云海日出”的美景吧。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30课(板书:云海日出)。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
1990年12月被录《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主峰莲花峰海拨1864.8米。
黄山常年雨量充沛、林木繁茂、云蒸雾涌,自然景色变幻莫测。
黄山可以说是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四绝”闻名于世,成为全人类的瑰宝。
明代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曾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后来也有人用“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来高度赞美它。
下面我们一起随着作者方瑞华的笔触,走进黄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⑴首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诵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新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⑵思考两个问习题(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呢?(2)、课文主要介绍了黄山的哪些景色?(三)剖析课文,真切心得(1)课文从大体上看,可以分为“云海”和“日出”两局部,那么课文的哪些自然段是写云海的,而哪些自然段又是写日出的呢?(课文⑶4自然段描写的是黄山云海的景象,5-7自然段描写的是黄山日出的景象。
)⑵学习“云海”(1)云海终究是怎样的景象呢?指名读第⑶4自然段。
(评价)(2)根据方才我们同学所读的内容,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云海的神奇,它们分别说出了云海的哪些特点?a我们看见北面山谷中明晃晃、光闪闪的一片,似乎是放在深山空谷中的亮闪闪的大镜子,又如无边无涯的白茫茫的水面。
湘教版语文四下《云海日出》ppt课件
四者之间的关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 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 成。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 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语言文字作品是人类重要的审美 对象,语文学习也是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语 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 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 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的。
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 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 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 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 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 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 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
2.语言表达与交流 4.增强形象思维能力 6.提升思维品质 8.鉴赏文学作品 10.传承中华文化 12.关注、参与当代文化
审美的鉴赏与创造
• 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能 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具 有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
• 能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达自 己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 好形象;讲究语言文字表达的效果及美感,具有创 新意识
云海日出
你会回答吗?? 1、课文主要介绍了黄山的哪些 景色?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呢?
最终版四年级下语文课件-云海日出2-湘教版【小学学科网】.ppt
..分割..
10
云海 光怪陆离
日出
景物万千
..分割..
11
我们正看得出神,忽然风把云块向我们推来,越来越近, 简直伸手可捉。当一朵云飘到我身边时,我真想迈步跨上去。 可是它一到脚下,又被山石撞破了。看着这云流山动的景色, 仿佛置身梦幻之中。
大家凝视着东方,静等日出。这时,清风习习,云烟袅袅, 松涛阵阵,人语轻轻,多么别有风味的气氛。
光怪陆离:形容现象 奇异,色彩繁杂。
帆樯:船上挂帆的杆 子,借指船只。
..分割..
6
我们正看得出神,忽然风把云块向我们推来,越来越近,简 直伸手可捉。当一朵云飘到我身边时,我真想迈步跨(kuà)上 去。可是它一到脚下,又被山石撞(zhuànɡ)破了。看着这云流 山动的景色,仿佛置身梦幻之中。
大家凝视着东方,静等日出。这时,清风习习,云烟袅 (niǎo)袅,松涛阵阵,人语轻轻,多么别有风味的气氛。
第30﹡课 云海日出
●导入 ●识字 ●课文 ●练习
..分割..
1
导入
黄山 ..分割..
2
黄山 ..分割..
3
黄山云海
..分割..
4
识字
流连:留恋不止, 舍不得离去。
云海日出
崎岖:形容山路 不平。
在黄山流连的几天里,最使我难忘的,是观看云海和日出。 看日出须得早起。3点钟不到,我们就沿着崎(qí)岖(qū) 的山路登上清凉台。原以为是到得最早的,哪知许多人为了看日 出,几乎一夜没睡。这时,清凉台上早已站满了人。
一会儿,朝霞像一个俊美的小姑娘,从黎明的白幕后飘了 出来。抖开了她的新装:橙红艳丽,缤纷灿烂,像一幅悬挂在 天边的织锦。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30.云海日出2教案 湘教版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30.云海日出2教案湘教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认识11个生字,读记有关生词。
积累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理清课文层次,了解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4.感悟作者的语言美。
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1.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通过默读,自读自悟或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理清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叙述层次。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的能力,受到美的熏陶。
激发对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的语言美,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教具:幻灯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品读、美读。
教学流程:一、情趣导入二、图片感知展示图片,使学生直观感受黄山“云海”“日出”的壮观景象。
师相机对部分图片做简单的解说,进一步加深印象。
三、整体感知那么作者是怎样向我们描绘黄山云海日出的呢?1.学生朗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
(2)认读生字,同桌相互检查。
(3)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4)同桌分段轮读课文,读通读顺。
2.默读课文。
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来写的?3.理清文章层次。
四、合作探究师:本篇课文以写景为主,辅以抒情。
请大家在阅读中感悟吧!1.默读“云海”和“日出”两部分,把喜欢的句子画上记号。
(动态美的画上“—”,静态的画上“﹏”)2.品读,感悟景物的特点。
(云海:变幻莫测、景象万千日出:瞬息万变、美丽壮观)3.边读边现象,感悟作者的语言美和描写的意境美。
4.再次默读,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一是观察和描写有一定的顺序。
二是动态和静态描写相结合。
三是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五、指导默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课外阅读《黄山奇石》一文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33古诗两首1教案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能借助注释理解生词。
2.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
设
计
30*云海日出
(奇幻 壮美)
云海:……像……似……
日出:……红色光点……圆弧……玛瑙盘……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30*云海日出
执行时间
6月 18 日
分课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总课时
76
电教课时
45
教学目的
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1.认识11个生字,读记有关生词。积累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理清课文层次,了解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1.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通过默读,自读自悟或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理清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语言美,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幻灯片
教 学 程 序
个人随笔
一、情趣导入
1.启发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或是电影,电视里我们都看过红日东升的情景。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出,使人心胸豁达;在辽阔的草原上看日出,令人精神舒畅;当我们爬上高山看日出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
2.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跟着作者方瑞华一块去爬黄山,一起去感受黄山的云海日出吧!
(板书课题)指导读课题。
二、图片感知
投影展示图片,使学生直观感受黄山“云海”“日出”的壮观景象。
师相机对部分图片做简单的解说,进一步加深印象。
三、整体感知
那么作者是怎样向我们描绘黄山云海日出的呢?
1.学生朗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
(2)认读生字,同桌相互检查。
(3)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4)同桌分段轮读课文,读通读顺。2.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来写的?
3.理清文章层次。
四、合作探究
师:本篇课文以写景为主,辅以抒情。请大家在阅读中感悟吧!
1.默读“云海”和“日出”两部分,把喜欢的句子画上记号。
2.品读,感悟景物的特点。
(云海:变幻莫测、景象万千 日出:瞬息万变、美丽壮观)
3.边读边现象,感悟作者的语言美和描写的意境美。
4.再次默读,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五、指导默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课外阅读《黄山奇石》一文。
动态美的画上“—”,静态的画上“﹏”。
一是观察和描写有一定的顺序。二是动态和静态描写相结合。三是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和拟人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