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法律和法学的认识
浅谈个人对法律的认识
![浅谈个人对法律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9bb0d0deb4daa58da1114a81.png)
浅谈个人对法律的认识开场白:今天由我给大家谈一谈我对法律的认识以及法律在执法中的具体运用.其实说实在的我本科阶段学习的是法律专业,谈不上具有什么法律素养.当时学习的主要是一些部门法,主要有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国际法等.对法律的理解认识只是停留在入门理解阶段,毕业以后出来社会一年当兵两年就没抓起自己的专业课本看看,所以我也是昨天晚上从新拿出自己的专业课本看看以及在网上搜集的一些材料加上自己粗浅的理解,拿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学习一下。
(一)认识法律首先来谈一谈法律究竟是什么?在我国广义上的法律是从抽象意义上而言的,是指法律的整体,包括由国家制定的宪法、法律、法令、条例、决议、指示、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和国家认可的判例习惯等.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一个国家的宪法是国家法的基础与核心,法律则是国家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法律的调整对象和方法可以把法律划分为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诉讼法等法律部门。
我们平常所接触到的法律一般都是些法律条文,体现在一部部具体的法律中,实际上这只是静态意义上的法律,其实法律还有其动态层面,从法律的制定到它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实行包括执行、适用、监督的全部活动都属于法的概念范畴。
我们国家属于大陆法系国家也就是成文法国家,成文法不言而喻就是有确确实实的法律文本,我们依照法律文本来行使司法权,对应的就有不成文法就是英美法系,不成文法没有规范的条文形式,主要是习惯法和判例法。
法律的调整对象是行为,它是以权利、义务、权力为基本内容。
(二)结合行政法谈谈个人对法律的理解我们工作中所涉及到的都是些行政法及行政规章制度。
所以下面我结合行政法律法规谈一谈我自己的一些理解.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行政规范的总称。
任何一部法律它都是规范某一类行为,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权利义务关系,这就是法律关系.同样的行政法律法规它也必然规范一定的社会关系。
对法律的认识和学习的收获
![对法律的认识和学习的收获](https://img.taocdn.com/s3/m/7509387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e.png)
对法律的认识和学习的收获
法律是指国家为了调整和规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而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对法律的认识和学习能带给人们以下几点收获:
1. 懂得权益保护:法律为人们提供了有效的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知道自己的权利和责任是非常重要的。
2. 提高法律意识:了解法律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能够帮助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遵守法律法规,减少违法风险。
3. 保护个人安全:法律对于权益保护不仅包括个人追求合法利益的权益,也包括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保护。
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法律渠道来维权。
4. 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并遵守法律,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维护社会秩序、公共利益和社会和谐。
5. 塑造健康法治社会:每个人都是法治社会的一份子,通过学习和遵守法律,我们共同努力可以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公正、有序的社会环境。
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
![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74a2e10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6.png)
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
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1. 法律的普适性:大学生认识到法律是一种普遍适用于社会各个方面的规范行为准则,它不仅仅是在刑事领域起作用,也包括民事、行政、经济等各个领域。
2. 法律的约束力:大学生认识到法律是一种强制性规范,所有公民和组织都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法律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大学生认识到法律应该是公正而公平的,它要保障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并且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大学生对于法律的认识也包括对于法律的公正性和公平性的思考和质疑。
4. 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大学生认识到法律的存在和实施可以确保社会的秩序和稳定,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5. 法律的改革和完善:大学生认识到法律是不断发展和改革的,他们对于法律的认识也包括对于法律的不足和问题的反思,并且认为法律应该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
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是积极的,他们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并且愿意遵守法律的规定。
同时,他们对法律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学习和思考中逐步深化和完善的。
对于学习法学的感悟与体会[5篇模版]
![对于学习法学的感悟与体会[5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f2d6d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8.png)
对于学习法学的感悟与体会[5篇模版]1. 法律是一门有趣而实用的学科,学习法学的过程是一种启发思维和提高对社会认知的过程。
在学习法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学习了法律的基本原理和规定,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普通人与法律规定之间的联系。
同时,还可以通过丰富的法学实践体验,将法律观念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进一步拓宽了视野。
例如,在法庭上观察各种法律案例、参加模拟法庭活动等,会让人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的适用及其细节方面。
2. 学习法学给人带来了一种严谨、逻辑性很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
法学教育以严谨、精细为特点。
在学习法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熟悉并掌握法律规定及其适用,还需要注重逻辑分析、思维推理、辨析分辩,这些都加强了我们的逻辑思考能力。
拥有这种思维模式可以让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更容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一名理性、负责任的社会成员。
3. 学习法学能够带我们走向更深层次的社会认知、理解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
很多法律问题都是社会问题的反映,例如各种法律案例,背后都有一个个社会事件和社会矛盾。
学习法学不仅让我们能够更深地理解和思考这些矛盾和事件,而且也提供了对于解决问题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不同策略和方法。
4. 学习法学使我们更加注重法律意识、法律敬畏和法律责任。
在学习法学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守护法律。
法律的权威是不容轻视的,有必要时,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引导他人不违反法律,不做违法之人手下的出气筒,从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 学习法学不仅仅是单纯的学科学习,更涉及到了自我修炼和成长。
从一个法学生的视角出发,学习法律常常是一种自我修炼和成长的过程。
我们需要持之以恒地学习、耐心分析和批判性思考,来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思想以及行为能力。
而这些都是对于未来职业能力提升、人生成长乃至对于对世界、对于人类的更深层次的认知所做的必要前提。
我对法律的认识[合集五篇]
![我对法律的认识[合集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76d06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5.png)
我对法律的认识[合集五篇]第一篇:我对法律的认识我对法律的认识作为现当代中国的一名大学生,我感受到中国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就社会主义法治方面而言,我国在不断地完善法律制度,坚持依法治国。
要想做一名遵纪守法的中国公民,我认为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出于对法律知识的渴求,我选修了周末的法律与社会课程。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些人完全是在不知道自己已经触犯了法律的情况下犯的罪,还有一些人即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但是不知道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幕幕惨痛的教训摆在我的面前,下面举几个具体事例。
就拿非法拘禁罪来说。
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非法拘禁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自由权,所谓身体自由权,是指以身体的动静举止不受非法干预为内容的人格权,亦即在法律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自己身体行动的自由权利。
公民的身体自由,是公民正常工作、生产、生活和学习的保证,失去身体自由,就失去了从事一切正常活动的可能。
案例中的一位毕业大学生因为怀疑附近几个辍学儿童偷了自己的爱犬,所以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强行将几个儿童监禁在了自家的狗笼子里面,而且他没有将这些小孩交给公安机关处理,而是自己拷问。
其中一个孩子竟然被监禁长达七天之久,还好公安机关发现,将那个可怜的孩子解救。
很明显,这位青年犯了非法拘禁罪。
直到这位青年被警察拘留,被法院判处刑罚。
这位青年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但悔之晚矣,等待他的只能是将美好的青春埋葬在监狱里。
另一个典型事例是不作为罪。
不作为是相对于作为而言的,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行为。
案例中的男子因为和女朋友吵架,在女朋友生气喝下毒药奄奄一息之际,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救助,而是置之不理,最终导致女朋友抢救无效死亡。
当女方家人控告这位青年见死不救时,这位青年才知道自己的“不作为”已经触犯了法律,最终收到法律的制裁……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造成这样的人生悲剧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法律知识的欠缺和法律意识的淡薄,不仅毁了自己的人生,也给社会造成的很大的损失,这使我这使我更加认识到了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坚定了我学习法律的决心。
我对法律的认识
![我对法律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a286884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5.png)
我对法律的认识第一篇:我对法律的认识我对法律的认识考上大学之前,从没想过我要学法律,或者从事法律方面的职业,甚至抵触迈入这项家族的行业。
但命运将我送到这里,我接受了,我妥协了。
本来以为法律是个文绉绉的东西,无穷尽的文字,却不能像文学,绘成画,酿成诗。
你永远无法从一本法律书籍上找到一张照片,一幅插图,甚至一张维恩表。
貌似是学法律的人不允许法被人那样亵渎,不允许法与花花世界同流合污。
法,在三个月前于我似站在巨人脚下,而它高高在上的俯视,让我不禁羞红了脸承认“我不懂你”;此时的我也算懂了他的一二,触了他的皮毛,让我来谈谈我的感受。
一、法律的血液实在不能否认,学习之初,我抱怨了一条法律理论的解释有太多种,譬如,犯罪的要件,我国(苏俄法系)有犯罪构成,大陆法有该当构成要件、有责性、违法性,不嫌乱还有英美法系;对宪法的定义,一家就成一言;民法中基本原则的理论,又有人孜孜不倦的提出不同意见……然而这些“百家争鸣而没有独尊儒术”的现象正是法律的魅力所在。
如果一个社会科学的一切都成了定论,那还有什么可使它作为“社会科学”而骄傲的呢?社会科学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前进的,是依附其他研究而研究的,它不仅不能脱离社会,更不能脱离社会的主体:个人。
这些丰富多彩的看法、观点就像血液中种类繁多的维他命,正是有了它们,人才得以健康的成长,正是有了它们,中国的法律界才得以鲜活。
所以我们应有足够的信心,只要法律拥有着这样的血液,在新陈代谢中更新,就会焕发出更强大的力量,迸发出更多智慧的火花。
二、法律的轮廓作为一门科学,数学几乎用不到其他学科的东西,只有去其他学科借用它做“工具”的份儿。
对于物理,研究它也只需物理基础和数学知识。
它们对其他学科没有太多倚靠,没有太多联系,也没法用其他知识的相似性助于理解。
它们都是有轮廓的科学。
然而,法律是没有轮廓的,没有绝对边缘的,它可以无忌惮的与其他学科有机的联系起来。
法律离不开经济,因为经济基础是法的本原;法律和政治分不开,因为我国的政治体制、国体都是由我国宪法构建的;法律也不能和文化脱节,因为不同地区的人民孕育出不同的乡土文化,研究好习惯法也是维护国家团结、促进民族友爱的肯綮。
浅谈对法律和法学的认识
![浅谈对法律和法学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99e0eae3f8c75fbfc67db20f.png)
法律应 当达 到保护正义之 目的 ,不能保 护正义 的法 律不能使人 们信 服 ,最终会被人们推翻 。除了正义 ,公共利益也是法的一个 目的。针 对对法 的公共利益的思考 ,曾经有学者提 出了 “恶法非法 ”和 “恶法 亦法”的命题 。有人认为 : “即便 恶法也还总有某种价值——对法保 持怀疑 的价 值 。” 的确 ,人们不 能因为法是恶 法就不去遵 守它 ,既 然它能够被作为法律制定出来 ,总有它存在 的价值 ,至少在当时的历 史条件下它是有价值 的。如果制定 出一部法律 ,人们因为认为它是恶 法就不去遵守它 ,那么法律的强制性还能得 以保障吗?这样 ,法律还 有什么威慑力可言呢?另外 ,如果法律经常变动 ,也会减弱法的威慑 性 ,因为经常变 动的法会给人一种不确定 的感觉 ,觉得遵不遵守它都 无所谓 了 ,所 以,法 律应具有稳 定性 的特点 。在恶法还不 宜变动之 前 ,为了保持法 的稳定性 ,我们也因该遵守 恶法 ,当然 ,如果恶法 具 备被废除的条件那就另当别论了。
浅谈对法律的认识
![浅谈对法律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0b2e1717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3.png)
浅谈对法律的认识在当代社会中,法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是社会秩序的基石,是维护公平正义的保障,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浅谈对法律的认识,探讨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一、法律的定义和功能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实施的规则和标准,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为目的。
它规定了人们行为的准则和限制,保护了个人权益和公共利益,同时也约束了人们的行为和习惯。
法律的主要功能包括: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保护公民的权益和自由,促进公平正义,调节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纠纷,以及确保国家的正常运行。
法律的存在和有效执行对于一个健康的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法律的适用范围法律适用于各个层面和领域。
从个人来看,法律规范了人们的个人行为和权益,比如合同法保护了个人的财产权益,民法保护了个人的人身权益。
从组织和群体来看,法律规范了企业的经营行为,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维护了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
从国家层面来看,法律规范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利益。
无论是个人、组织还是国家,法律都具有普遍适用性和约束力。
它是整个社会共同遵守的规则和准则,为社会的和谐和有序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法律的意义和重要性法律的意义和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法律为社会成员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人们可以通过法律获得公正的对待,维护自己的权益。
其次,法律规范了社会的行为准则,约束了人们的行为,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再次,法律的存在和实施有助于调整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最后,法律为个人和组织提供了一种合法合规的行为方式,保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法律的重要性还体现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上。
法律的存在为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人提供了救济途径,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
法律还规定了个人和组织的责任和义务,推动了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四、法律的问题和挑战尽管法律在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存在着差异和不足,有些法律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小谈对法律的认识以及见解
![小谈对法律的认识以及见解](https://img.taocdn.com/s3/m/b427ccd3c1c708a1284a4440.png)
小谈对法律的认识以及见解
今年是我学习法学的第二年,大学第一年我选择了走进法律的殿堂,并对此充满了热情和期待。
真正的接触到这门学问之后,才深知其中的深邃。
作为治理国家的一种尺度,这门学科被赋予神圣、庄重之称。
单从法律的概念来讲,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总和。
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系统,具有规范性和普遍性,法律规范在国家权力所及的范围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对社会全体成员有效,人人必须遵守。
而且法律规定了人们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这些权利和义务的实现,以此来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秩序。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表现。
在时代飞速前进的现代,在文明与进步文化的背后,法律一直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工作给以告示、指引、评价、预测、和教育。
近些年来,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关践踏法律的事件也是不胜枚举。
随着自身的成长,不管是出于对自己生命、健康的珍惜,还是保持对他人的尊重,我想对法律的学习、普及都是不可或缺的。
提高在校学生或者全社会的法律意识,让自身受到伤害的时候懂得用法律的
武器来保卫自己,而不是暴力的,非法的方式。
我想这是一个社会能够向更远、更深层次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意识。
因此,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希望自己在法学这条道路上能够走的更远、更长,始始终终保持学习的热忱……。
谈谈对法学专业的认识
![谈谈对法学专业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e8319c3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9.png)
谈谈对法学专业的认识对于法学专业,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从学科的角度来看,法学是一门研究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实施和法律效果的学科。
它不仅关注法律的内容和形式,更重要的是研究法律的本质和作用。
从职业的角度来看,法学是一门培养法律专业人才的学科,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素养,能够胜任法律实务工作的能力。
无论是从学科还是职业的角度来看,法学专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法学专业是一门有关法律的学科。
法律是一种社会规范,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
法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这些法律规范,通过对法律的系统研究和分析,可以揭示法律的本质和规律。
法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法律的起源、发展、变革以及法律的实施和效果等方面。
法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法理学、法史学、法律逻辑学、法律社会学等。
通过对这些研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法学基础和研究能力。
法学专业培养法律专业人才。
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素养,能够胜任法律实务工作的能力。
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法律基础课程、法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
法律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方面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
法律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商法、劳动法、知识产权法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法律的具体规范和实务操作。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习、模拟法庭、法律服务等,通过这些实践环节的学习,可以让学生锻炼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法学专业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
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法律咨询机构、律师事务所、司法机关等各类法律工作。
在政府机关工作可以从事立法、执法、司法、行政等方面的工作;在企事业单位工作可以从事法律事务、合同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在法律咨询机构工作可以从事法律咨询、法律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在律师事务所工作可以从事法律代理、法律顾问等方面的工作;在司法机关工作可以从事法官、检察官等方面的工作。
对法学的认识和理解
![对法学的认识和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dc8a8e4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e.png)
对法学的认识和理解法学呀,那可真是个神奇又重要的领域呢!你想想看,它就像社会这个大拼图里的关键一块。
咱老百姓过日子,不就图个安稳、公平嘛。
法学就是来保障这个的呀!它就像是一把尺子,衡量着对与错、是与非。
要是没有法学,那这世界还不得乱了套呀!大家都随心所欲地做事,那得多可怕呀!法学可不只是那些干巴巴的法律条文哦,它背后蕴含着好多深刻的道理呢。
比如说,为什么要有法律?那是为了让大家都能在一个有规矩的环境里生活呀。
就好像玩游戏,要是没有规则,那还怎么玩得下去呢?再想想看,法学也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有力武器呢!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犯的时候,法学就站出来为我们说话啦。
这就好比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了一个可靠的保镖,是不是感觉心里踏实多啦?而且呀,法学还挺有意思的呢!那些法庭上的辩论,就像是一场精彩的辩论赛。
律师们唇枪舌战,为自己的当事人争取最好的结果。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转的呢,得有真本事才行!还有哦,法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呢。
社会在进步,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法学也得跟着变呀,不然怎么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呢?这就像是一件衣服,得根据潮流不断改进款式,不然就会被淘汰啦。
你说,法学是不是特别重要?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呀!我们得好好了解它,尊重它,让它为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
可别小看了法学,它的作用可大着呢!难道不是吗?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离不开法学呀,从签订合同到处理纠纷,哪一样能少得了它?所以呀,我们都要重视法学,好好学一学,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呢!这可不是我在夸大其词哦,这是实实在在的呀!法学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走得更稳、更安心。
你难道不这么认为吗?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浅谈对法律的认识
![浅谈对法律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64e3c71e866fb84ae45c8d9a.png)
浅谈对法律的认识姓名:余东琬学号:201007010009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广义的法律:是指法的整体,包括法律、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及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规章)。
狭义的法律: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中国的十类主要部门法为:宪法、行政法、民商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劳动法、自然资源与环境法、军事法、科教文卫法。
法律对于社会和人类文明发展期一定的,规范作用,包括;指引人类行为,其社会作用涉及三个领域包括社会经济,政治生活,思想文化。
当今社会需要具备各种素质的人才,法律素质是现代公民必不可缺少的一种素质,现代法制社会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学法、知法、守法,依照法律从事生产和生活,一切活动必须纳入法制的轨道。
这就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在行为上依法办事。
法律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法制教育,特别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法律素质的提高更为迫切。
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其法律素质的高低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法制观念的树立,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学校法制教育。
一个人的法律素质不会自发的形成,必须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其培养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灌输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价值观;二是普及法律常识。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应该把重点放在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价值观教育方面。
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其目的不仅仅在于使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增强广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者,作为21世纪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人才,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知识,没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较高的法律素质,就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另外,培养良好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增强公民权利义务和当家作主的责任感,为将来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在社会生活中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减少犯罪起到重要作用。
法律的概念读后感
![法律的概念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c47bf2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1.png)
法律的概念读后感在读完法律概念后,我对法律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规范和秩序的体现,是保障公民权益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工具。
通过学习法律概念,我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和作用,也更加珍惜法律所赋予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首先,法律是社会规范和秩序的体现。
在人类社会中,人们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秩序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法律作为一种规范,规定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则,保障了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
通过法律,人们可以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从而在社会生活中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其次,法律是保障公民权益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工具。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不仅仅是一种规范,更是一种保障人们权益的工具。
通过法律,人们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护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也可以通过法律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法律的存在和实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在法律的保护下享有自己的权益。
最后,通过学习法律概念,我也更加珍惜法律所赋予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法律,尊重法律,同时也要依法行事,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只有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我们才能享有自己的权利,也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通过学习法律概念,我对法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法律不仅是一种规范和秩序,更是保障公民权益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工具。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同时也要珍惜法律所赋予我们的权利和义务,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对法学的认识
![浅谈对法学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2f64e4e60975f46527d3e1f9.png)
浅谈对法学专业的认识不知不觉来到山东建筑大学进入法政学院已近三年,却不曾认真思考了解过自己所学的法学专业,今天借次机会对法学专业进行一次粗略的了解。
法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传授法律知识、训练法律思维、培养合格法律专业人才为内容的教育活动。
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从恢复、重建、发展至今20多年,在管理制度、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科建设、以及教学内容和手段等各方面都有着跨越式的发展。
我个人认为法学教育的目标如下几点:第一,掌握基本法律概念和法律规则;第二,掌握现行法律体系框架;第三,运用法律推理,依循法律逻辑,解决实际问题;第四,价值考量,理性评判法律规则;第五,分析案件事实,把握法律关系,作出法律解释,适用法律规则然而法学教育培养的目标又有所不同,可分为精英、职业教育、通识。
第一,精英----即将我国的法学教育目标定位为法律精英教育,认为法学教育在于培养具有高度经验理性、职业道德和职业品格的法律人才。
如有学者提出,我国学院式法学教育应借鉴国外如日本的“法律职业精英”模式,在法学教育上侧重精英教育。
原因在于,一方面精英教育是作为高度经验理性的法治的需要;另一方面,法律职业者作为“产品”要有众多的知识,更需要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品格。
第二,职业教育----即我国的法学教育目标应当定位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要求的职业法律人才。
法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对有志于从事法律实务的人进行科学且严格的职业训练,使他们掌握法律的实践技能及操作技巧,能够娴熟地处理社会当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
因此,法学教育的使命在于进行职业教育或者说在于进行职业训练。
第三,通识-----有学者指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培养法律人才的首要价值标准。
平等、公正、正义的民主思想应当是法学专业学生具备的基本素养。
法学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从现在形势看来法学教育进入了困惑期,一度繁荣之后,伴随着就业的萎靡,法学教育也一同表现出不振。
关于法律的认识
![关于法律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4d5ae144f7ec4afe04a1dfa2.png)
关于法律的认识谈及法律我们都不陌生,而且也确实关系着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所有关乎着我们的外在物质存在。
可聪明的你对法律又知道多少呢?下面且听听我对它的认识,无论正确与否。
第一、法律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规则,它的存在基础就是社会的阶级性,而它存在的目的就是调节各阶层人民的关系。
当然也有人说法律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教材上也是这样说的吧),而我却想大胆的说:NO!为什么?大家想想,婚姻法也算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吗?当然,总有千万种理由是可以说是的的,就像我们总能找出千万种理由去说服我们自己一样。
可让一个正常人回答是却很难了吧?这不得不说是定义的一种缺陷。
当然,我们不追求定义,且让我们自己会悟吧!第二、法律的意义。
个人认为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一、社会的秩序意义,法律在构建社会秩序中起着重要作用,法律的形成保证着人类的生存,保证着社会的发展;二、个人的自由意义,法律提供给个人选择的机会,法律明确了行为的模式,让行为人自主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模式。
另外,法律将个人自由赋以法律的效力,使自由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护;三、群体的正义意义,正义是法律的理想或价值目标,法律通过分配权利义务,惩罚违法犯罪以保障正义,补偿受害者以恢复正义。
第三、法律与道德,这应该是法哲学的一大探讨点。
而渺小的我和短微的文字显然是撑不到这种高度的,不过且让我夸夸其谈,并且以最近的“袁厉害事件”只说其的冲突。
几乎所有人都相信法律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的,都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法律和道德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道德不但制约或促进立法的进步,还有助于弥补法律的不足,而法律又反过来促进道德的传播。
可事实却是冰冷的,即便上面说的是事实,但法律确实就是那样冰冷且严肃的站在那里,不卑不吭!就本事件而言,从法律角度看袁厉害也是要受到惩罚的,而从道德角度看袁厉害却是令我们尊敬的。
这就暴漏了法律与道德的严重冲突,而这似乎又是必然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原则,且不可随便被外在物质存在随意耍弄!更多问题且容我们深思!!!最后表明下接班人的决心:努力提高法律意识、努力学好法律知识、努力提高运用法律能力、努力促进法律的完善!同时强调,法律是人为的,不能被为人!。
浅谈对法律的认识
![浅谈对法律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2569017e6bd97f192279e9c3.png)
浅谈对法律的认识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者制定给被统治者的规定规章。
今天,法律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与整个社会。
依照法律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方式被称为法治。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于西元前350年写道:“法治比任何一个人的统治来得更好。
”法律是一系列的规则,通常需要经由一套制度来落实。
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体系会以不同的方式来阐述人们的法律权利与义务。
其中一种区分的方式便是分为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种。
有些国家则会以他们的宗教法条为其法律的基础。
在古汉语中,“法”和“律”二字是分开使用的,含义也不同,以后发展为同义,更合称为“法律”。
虽然自秦汉以来,法和律可解为同义,但其含义仍是有区别的。
一般地说,法的范围较广,通常指整个制度,比如宋代王安石变法,清代戊戌变法中的法就不仅限于刑法;而律则是指具体的行为规范,尤指刑律。
而把法和律连用作为独立的合成词,却是在清末民初时由日本输入。
到了近现代,随着西方法学的传入,汉语中的法律一词的含义又有所发展,逐渐成为法学的专用术语。
在法学理论和现代汉语中,法律既可以指法律的整体,即广义的法律。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里的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
法律也可以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即狭义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等。
虽然法律一词已成为法学专用术语,但是在汉语中,法和律的含义却不仅限于此。
法还可以作方法、方式、法术等解,律还可以用于纪律、规律等。
我爸是警察,所以我从小就有接触法律。
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是我第一次系统的接受法律知识。
“法律”这个词我并不陌生,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非常有威信力的,并且当今医患关系紧张,懂得法律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今天,作为一个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初学者,我所了解的法律还是较为肤浅的。
法学的认识
![法学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4a4ccf9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7.png)
法学是一门研究法律的科学,是以法律、法律现象以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内容的科学。
它涵盖了法律意识、法律关系、法律行为(包括合法行为、违法行为)等法律现象,并以此为研究对象。
法学作为以法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核心在于对于秩序与公正的研究,是秩序与公正之学。
它不仅研究现在的法,还研究过去的法——法制史,不仅研究国内法,还研究国际上的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法学在大学是一门专业,而法律是一种社会规范。
因此,法学是研究法律这一种社会规范的学科。
关于知法懂法评论
![关于知法懂法评论](https://img.taocdn.com/s3/m/eb7528c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4.png)
关于知法懂法评论
知法懂法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必备的素质,它不仅关系到个人权益的维护,更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我们需要了解法律、尊重法律,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知法懂法的意义重大。
首先,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
通过了解法律,我们才能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因无知而触犯法律。
同时,懂法也能让我们在遇到问题时,更加理性地寻求法律途径解决,而不是采取过激行为。
其次,知法懂法有助于提高个人素养。
法律不仅规范了公民的行为,还蕴含了丰富的道德伦理和精神价值。
学习法律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培养我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当然,要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并不容易。
由于法律条文繁多,内容深奥,许多人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系统学习、深入理解来掌握法律的真谛。
这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社会的共同推动。
为了更好地普及法律知识,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法律教育的投入,将法律知识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媒体应积极传播法律知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各类社会组织也应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活动。
同时,我们每个人也应该自觉学习法律,不仅要了解基本法律知识,更要理解法律的内在逻辑和精神价值。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知法懂法,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总之,知法懂法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应该珍惜这个法治社会所给予的自由和平等,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我对法学的认识和看法
![我对法学的认识和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c0293f0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08.png)
我对法学的认识和看法《我对法学的认识和看法》嘿,朋友们!你们知道法学吗?对于我这个小学生来说,法学就像是一个神秘又超级厉害的大宝藏!我最早听到“法学”这个词,还是在电视里呢!那些穿着帅气制服的法官,一脸严肃地坐在法庭上,手里拿着小锤子,一敲,“哐”的一声,那场面,可威风啦!我当时就在想,这法学到底是啥呀,能有这么大的威力?后来,在学校的一次活动中,我们请来了一位律师叔叔。
他给我们讲了好多法律的故事,我听得眼睛都不眨一下。
他说,法律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游戏规则,只不过这个规则超级重要,要是不遵守,那可就麻烦大啦!这就好比我们玩游戏,要是有人不遵守规则,那游戏还怎么玩得下去呀?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在小区里玩。
有个小朋友不小心把别人的玩具弄坏了,结果两个小朋友就吵起来啦。
这时候,我就想到了律师叔叔说的话,我们得讲道理,得有规则呀!这不就和法学有点像吗?虽然这只是小朋友之间的小争吵,可也让我感觉到,有规则、讲道理是多么重要。
我还听说,法学能保护我们不受坏人欺负。
要是有人偷了我们的东西,或者伤害了我们,法律就能出来帮忙,让坏人受到惩罚。
这多让人安心呀!就好像我们走在黑夜里,法学就是那盏照亮前路的明灯,让我们不害怕。
我问爸爸:“爸爸,法学是不是很难懂呀?”爸爸笑着说:“是有点难,但是只要你愿意去学,去了解,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我又问妈妈:“妈妈,那学了法学能做什么呢?”妈妈说:“能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呀,可以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可以让社会变得更公平、更美好。
”我就在想,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学法学,像那些厉害的法官、律师一样,用法律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
我要让那些做坏事的人知道,法律可不是闹着玩的!我要让大家都能在一个公平、安全的环境里生活。
你们说,我的想法好不好呀?我觉得法学真的太重要啦,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公平正义的大门,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对法律的认识与感悟
![对法律的认识与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44abc04d763231126edb11af.png)
对法律的认识与感悟导语:法律在这个社会中是一种权威,人们需要参照它来生活;法律是一扇屏障,是那些弱小的人温暖的家,他们的利益在这里得到了保障,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对法律的认识与感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对法律的认识与感悟法律与道德,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法律与道德法律与道德。
法律承担着维护社会善良风俗的责任,为道德提供坚实的后盾。
而道德往往是一部分法律的直接渊源,在一定程度上,对法律起约束作用。
但是,并不表示道德就高于法律,在同一问题上,道德和法律有着不同见解的时候,总是以法律规定为准。
所谓“情、理、法”三者,以法为先。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最为优先的原则,只有在法律无法调整的领域,才考虑以社会善良风俗为原则。
既然,法律与道德有如此密切的关系,我们下面以法律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比较常见的道德概念——“见义勇为”和“拾金不昧”。
首先,讨论一下“见义勇为”。
所谓“见义勇为”一般是指当他人或国家、集体、社会的权益受到损失和侵害的时候,不顾个人利益,维护非己权益的行为。
它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所侵害的权益是非己权益,即不是个人自身的权益。
从广义上看,这种行为包括很多方面,被侵害的权益可以是人身权,财产权等等法律上所有的权利。
“见义勇为”者所采取的方法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暴力的也可以是非暴力力的,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见义勇为”是属于社会善良风俗的范畴,应该受到法律的支持。
到目前为止,它还未上升为法律概念,但它通常牵扯到两个法律概念。
一个是正当防卫的问题。
这是“见义勇为”者采取直接的暴力的方式时,常遇到的问题。
正当防卫是指自身和他人的人身权益受到直接侵犯时,采取一定的防卫措施,从而造成侵害方的人身损失,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学论文《法律与道德法律与道德》。
这里就存在着一个度的问题。
即,在怎样的程度上才能算是正当防卫呢?首先,必须是自身或他人的人身安全受到直接的侵害,如果不采取防卫的措施就会造成重大的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法律和法学的认识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浅谈对法律和法学的认识
浅谈对法律和法学的认识
摘要:法律是受国家保障的、调整人类共同生活的和通过解决人类矛盾的普遍规范的概括。
法学是以解释性的阐述和批判为目的,通过解释和辩论对法律就行的研究。
从它们的概念可知,法律与法学不能划等号,它们之间有很大不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将法律和法学的概念区别开来,以便我们更好的研究法律、应用法律和适用法律。
关键词:法律;法学;区别联系
法律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必然产物,它以正义的存在为基础,以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其实施。
法律亦是一种社会规范,即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它要求我们每个人都遵守,一旦违反法律,就会得到相应的惩罚。
由于法律观念的淡薄,很多人不能正确认识法律、意识不到法律的作用,认为法律只与司法工作人员、律师、犯罪行为人、受害人等从事法律工作的人以及触犯法律和因别人触犯法律而遭受损害的人有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需要法律。
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法律具有普遍性,它遍布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我们去超市买瓶水这样一个简单的行为也是一种法律行为。
离开法律,整个社会将无法运行。
法律不同于道德,也不同于风俗。
它不靠个人良心来保证其实施,也不因社会的关注而改变其性质,它是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社会之大,人们的行为也是千奇百怪,不是每一种行为都受法律的约束的,它们需要受道德或是风俗的规范,而有一些行为,仅靠道德或风俗又是不能制止的,我们必须依靠法律来强制实施。
因此,我认为法律、道德与社会风俗共同制约着人们的行为。
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当一定的行为严重违反了道德风俗,这些行为已不能被人们所容忍,人们需要一些特殊的规范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愿望,于是就产生了法律。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我认为法律起源于社会风俗和道德规范,
它的制定不得违背道德和社会风俗,然而,它又是较社会风俗和道德规范更深层次的社会规范。
它是在不违背道德和社会风俗的前提下,由统治阶级制定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同时又制约统治阶级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法律是顺应人们的需求和愿望产生的,它不能让人民失望,这就决定了法律必须具有正当性。
法哲学的题目是“正当法”、“正义”,这也体现了法律的正当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思考“什么是正当法”以及“如何认识和实现正当法”。
法律和正义紧密相连,法律应当达到保护正义之目的,不能保护正义的法律不能使人们信服,最终会被人们推翻。
除了正义,公共利益也是法的一个目的。
针对对法的公共利益的思考,曾经有学者提出了“恶法非法”和“恶法亦法”的命题。
有人认为:“即便恶法也还总有某种价值——对法保持怀疑的价值。
”的确,人们不能因为法是恶法就不去遵守它,既然它能够被作为法律制定出来,总有它存在的价值,至少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是有价值的。
如果制定出一部法律,人们因为认为它是恶法就不去遵守它,那么法律的强制性还能得以保障吗这样,法律还有什么威慑力可言呢另外,如果法律经常变动,也会减弱法的威慑性,因为经常变动的法会给人一种不确定的感觉,觉得遵不遵守它都无所谓了,所以,法律应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在恶法还不宜变动之前,为了保持法的稳定性,我们也因该遵守恶法,当然,如果恶法具备被废除的条件那就另当别论了。
由于,法律是顺应人们的需求和愿望产生的,因此有人认为凡是对人民有利的就是法。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是否对人们有利的标准是很难判断的。
如果法的制定者打着对人民有利的旗帜,制定一些有利于自己的法,而这些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并没有利,这样,在法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就没有做到法治,我们又将如何在法的实施过程中做到法治呢?总的来说,我认为法律被制定出来就应该有它存在的道理,应该具备可实行性,所以我们应该遵守法律、正确认识法律。
另外,法律是以限制人的自由来保障自
由的,它应该具有强制性、稳定性、正义性和普遍约束力,这样它才能够保障社会秩序的有效进行。
法律是每个人理所当然应当遵守的,在现实生活中,法律的规模和复杂性在不断的增长,对于法律的研究和解释需要法律的专门人员。
为了研究法律,法学家就作为专业人士出现在社会中,并构建了自己的职业团体。
但仅仅有专业知识并不意味着科学性,为了体现科学,法学就应运而生了。
我国学者综合了多种学说的共同点,将法学定义为:“法学是专门以法律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知识和学科的总称。
”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法律,法学的方法是阐释和论证。
法学研究的法律不仅是一个国家现存的法,也研究过去的、失效的法,法律史是法学的基础学科。
法学具有科学性、意识形态性、实用性和理论性,它自身有一套独立的概念范畴和理论原则,它是一定时代社会法律生活在理论上的反应,它同法律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法律的发展提供了理论知识。
法学还通过关注法律的社会现象来对这一现象作出价值评判,揭示法律主体与法律客体之间的关系、法律实践所带来的后果,为我们判断法律的好坏提供了客观标准。
法学是文化学科,它对于法律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法学通过解释和论证各个时期和不同国家的法律,加深了我们对于法律的理解,它不仅解释了法律现存的现象和意义,还能够运用它对法律现象的研究来预测法律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些法学家还在研究法律的过程中,对比各种法律的有点和缺点,为将来法律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为法律的进一步完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另外,法学体系还给学校提供了法学教育,为培育出法律专业人才做了不少贡献,它所培育出来的法律工作者能够将专业文献同司法具体实践相结合,不仅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法律问题,而且有助于以后法学的发展和法律的完善。
总之,法律和法学既相区别又有联系。
法学来源于法律实践,又指导着法律实践。
但它并不完全受法律实践的约束,处处表现出对法律实践的超越。
它不仅揭示了法的现象,也指导着法的规律,不仅反映了现实的法,还预见法的将来。
参考文献
[1]罗杰·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罗大华.法制心理学词典[Z].北京:群众出版社,1989.
[3范进学.法的观念与现代化[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史素红(1991-),女,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历本科在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