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_哲学原理_背诵版

合集下载

考研政治必考知识点总结背诵版

考研政治必考知识点总结背诵版

考研政治必考知识点总结背诵版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一)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和实践观是统一的。

2、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其含义有二:(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这是实践活动区别于意识活动的一般本质;(2)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这是实践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的特殊本质。

3、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1)客观现实性;(2)自觉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

4、实践的基本形式:(1)生产实践;(2)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3)科学实验;(4)精神文化创造实践。

5、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1)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2)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

(二)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相互作用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与世界既对立又统一的基础,实践是人和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2、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实践主体的能力结构包括:(1)人本身的自然力,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物质基础;(2)主体实际掌握、运用的知识和经验,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智力因素;(3)主体的情感和意志,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精神动力因素。

主体能力结构中的这些要素都是人的本质力量。

实践主体的社会结构可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四个层次,不同的主体之间也发生着相互关系。

3、客体是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对于实践的客体要从两方面去理解:(1)客体首先是一种不以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这是客体自身的客观性方面;(2)客体又不是与客观事物相等同的概念,只有那些进入主体实践活动范围、与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才是现实的客体。

考研政治背诵(完整版)

考研政治背诵(完整版)

成功在于坚持,优秀是种习惯马克思主义哲学1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4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性。

5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阶级性、实践性。

6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9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10哲学重大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自然界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1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第一,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派别;第二,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划分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12一元论:包括唯心主义一元论、旧唯物主义一元论和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

13二元论:认为物质和精神是平行的,同为世界的本原,但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1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金木水火土元气)中寻找世界的本原。

15近代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在解释世界物质本原时,以自然科学为依据,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及其某种属性作为世界的本原。

近代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16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17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比如牛顿)。

18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看不到实践的重要性。

19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把主观精神(人的)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20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上帝、理、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绝对精神等)视为独立自成的客观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

考研政治必背哲学概念原理条

考研政治必背哲学概念原理条

考研政治必背哲学概念原理条————————————————————————————————作者:————————————————————————————————日期:2016考研资料分享群:2486005112015年考研政治必背哲学概念原理83条1.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

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

考研政治哲学原理整理

考研政治哲学原理整理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㈠辩证的唯物论⑴物质观①物质与运动:物质与运动相统一。

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②运动与静止:坚持运动与静止相统一。

运动与静止密不可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运动与静止的统一。

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坚持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不可分割,坚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⑵实践观①特征: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②基本形式:生产实践、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③结构:主体、客体、中介④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分化和统一⑤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遵循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界。

⑶意识观①本质: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影响。

②作用:意识能动性或主观能动性,指意识具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

③表现: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与计划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生理活动的调节、自生发展的前进行。

⑷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⑸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物质可以变成意识,意识可以变成物质;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

㈡唯物的辩证法⑹事物的普遍联系★⑺事物的永恒发展★⑻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⑼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相互区别、相互转化、相互渗透。

事物变化和发展的状态与形式,由量变到质变,由质变到量变,循环往复不断前进;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意义:反对“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在实践上,既要重视量变,又要重视质变。

⑽辩证的否定观:事物的自我否定,是扬弃。

意义:坚持辩证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否定观,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坚持批判继承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⑾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道路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复过程。

考研马哲58个哲学原理(方便记忆)

考研马哲58个哲学原理(方便记忆)

唯物论:(三观两原理一方法论)物质观:①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② 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③ 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④ 时空的相对性和绝对性辩证关系原理⑤ 时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辩证关系原理意识观:意识的能动作用:①反映现象,反映本质和规律② 意识的指导性③ 反作用于主体实践观:① 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原理② 自在世界与人化世界辩证关系原理两原理:①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②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辩证法:(一二三四)一个核心:矛盾:① 矛盾的统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② 矛盾的普遍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③ 矛盾的不平衡④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⑤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⑥ 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两个特征:联系:①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②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③ 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原理发展:①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②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③ 过程论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质量互变规律:① 度的原理②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管理③ 量的积累引起质的飞跃否定之否定规律:① 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原理② 辩证的否定观四对范畴:原因与结果,现实与可能,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认识论:(一观一论一方法)真题观:① 绝对真题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② 真理的具体性③ 真题的价值性与客观性④ 价值的主体性与客观性⑤ 真理与缪误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认识论:① 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②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③ 认识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一方法:辩证的思维方法: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所起的作用唯物史观:社会发展的因素:人口,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社会发展的规律:①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② 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社会形态更替的特点:① 多样性与统一性的辩证关系原理② 前进性与曲折性辩证关系原理③ 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辩证关系原理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基本矛盾(根本动力),阶级斗争(直接动力),人民群众(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科学技术(重要力量),社会革命(引起质变)与改革(引起量变)辅导机构的拿来看看。

考研政治背诵材料

考研政治背诵材料

考研政治背诵材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2.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的。

3.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4.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5. 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在同一性中存在着斗争性,在特殊性中存在着普遍性,在个性中存在着共性。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2.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3.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 社会主义提供了一种以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心的制度设计,它是一种新的尝试和实验,其成功与否取决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历史条件。

5.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屈辱、抗争和探索的历史。

2.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民主革命。

4.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5.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考研政治哲学原理整理

考研政治哲学原理整理

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方法论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促进,错误的阻碍。

方法论意义:坚持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规律,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原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性为前提;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方法论意义:在实践中要把二者统一起来,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唯物辩证法1、事物的普遍联系原理:联系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方法论意义: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2、事物的变化发展原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是前进上升性质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意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作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过去、观察现在,又要预见未来。

3、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原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

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对立是同一中的对立。

方法论意义:要求我们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反对绝对化和片面性。

4、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它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意义:坚持内因对事物发展的决定,又要重视外因的作用,把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的共性,是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是相对的。

考研政治背诵口诀

考研政治背诵口诀

考研政治背诵口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政治知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考研政治背诵口诀及其回答:1. “马原”部分口诀哲学原理总结版:马哲原理记不变,辩证唯物物规律;世界统一物质性规律,永恒发展内因联系;对立统一斗争讲,质量互变循环往;现象本质两分法,科学发展规律忘。

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主义一)需要牢记,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其联系的根本特性是客观的、普遍的,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我们要注意区分现象与本质、主观与客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2. “史纲”部分口诀历史线索串为线,三代形成线索线;新旧民主转折点,五四运动新起点;国共合作和抗战,新民主主义路线;建国前夕和建国,社会主义线索;三大改造和文革,十一届三中全会。

回答:中国近现代史的线索需要串联起来,形成整体脉络: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这些阶段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等都要有明确的认识。

3. “思修”部分口诀六大内容思修全,三带(爱国)一树(修身)很重要;四分(道德)六分(法律)一意识(意识),律己还要尊重人;恋爱独生科学看,底线不可轻易谈;成才积极投实践,勿以恶小而为之。

回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容包括: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道德品质、法治观念、道德和法律的关系等。

在恋爱、婚姻、家庭方面也要有正确的态度。

同时,要积极投身实践,学以致用。

以上口诀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还有很多其他的背诵口诀。

通过背诵口诀,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政治知识,提高政治成绩。

同时,背诵口诀只是辅助记忆的一种方法,还需要结合教材和相关资料进行系统性的学习,才能够真正掌握政治知识。

总之,对于考研政治背诵口诀的应用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不断总结经验和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考研政治哲学所有原理和方法论汇总(精)

考研政治哲学所有原理和方法论汇总(精)

考研政治哲学所有原理和方法论汇总(精)一、唯物论原理归纳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无论是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还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它们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这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就是物质性。

整个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方法论】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即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根据客观事实,决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主观的东西。

反对在实际工作中主观主义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2、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期的产物,是人脑特有机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意识能正确认识物质;并能反作用于物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推动人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从而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从而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必须符合客观;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用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理论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既要反对只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地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的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

3、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期的产物,是人脑特有机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要反对片面地夸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作用,否认物质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

考研政治背诵笔记(完整版)

考研政治背诵笔记(完整版)

考研政治背诵笔记(完整版)(一)考研政治核心考点背诵笔记陈闫编写成功在于坚持,优秀是种习惯马克思主义哲学序论1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4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性。

5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阶级性、实践性。

6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9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唯物论10哲学重大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自然界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1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第一,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派别;第二,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划分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12一元论:包括唯心主义一元论、旧唯物主义一元论和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

13二元论:认为物质和精神是平行的,同为世界的本原,但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关于各种派别的言论,此处不列出,请参见我编写的《哲学派别言论汇总》,博客上有)1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金木水火土元气)中寻找世界的本原。

15近代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在解释世界物质本原时,以自然科学为依据,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及其某种属性作为世界的本原。

近代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16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17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比如牛顿)。

18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看不到实践的重要性。

19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把主观精神(人的)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考研政治必背哲学基础概念及原理

考研政治必背哲学基础概念及原理

考研政治必背哲学基础概念及原理
考研政治必背哲学基础概念及原理
1.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

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考研政治马哲原理必背总结

考研政治马哲原理必背总结

确的实践观念方式,将两者统一于实践。
实践是人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构成人类存在 实践是人 的基本方式。实践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与统一的基础。自然 11 与自然关 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 系的基础 响和制约自然界。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实践观点和方式,促进
偶然性辩
的表现、补充,而且为必然性开辟道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
证统一 转化。所以我们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
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9
现象与本 质是辩证
统一的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 畴。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任何现象都从某 方面表现本质,本质总要通过现象表现。所以我们要通过现象认

的过程。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同一 它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3
性与斗争 相互对立的性质和趋势。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同一性 性辩证统 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事物发展不仅相辅相成也可
一 以相反相成。所以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
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
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所
以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改造主观世界同
12
实践与认 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
识是辩证 统一的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 映,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冲刺必背要点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冲刺必背要点

政治原理和方法论大全辨证唯物论1、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原理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

规律是普遍的,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

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4、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另一方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还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考研政治_哲学原理_背诵版

考研政治_哲学原理_背诵版

《生活与哲学》38条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组成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组成部分。

学习时应把握以下范畴:物质、运动、静止、规律、意识、认识、实践、真理、联系、发展、矛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民群众、价值及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

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8、唯物辩证法19、认识论3)(30)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共8条原理)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3、〖反对〗: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3、〖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

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1、〖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文都考研政治背诵核心考点_精心整理打印版.doc

文都考研政治背诵核心考点_精心整理打印版.doc

考研政治背诵核心考点_精心整理打印版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1(2(3(把握唯心主义的两个基本形态)(唐刘禹锡唯物)(4(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马克思和旧唯物最主要区别:唯物史观)根源不能说主观和客观相背离,因为它是认识错误的原因,可以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 将认识过程中的(5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重点把握) (6) (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没有认为世界统一)(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实践)(7)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主观与客观相符合④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目的,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016考研数学+英语+政治+西综七大网校全程班课程,每科只要10元,例如【2016考研数学七大网校全程班】只要10元。

现在只为销量,开学优惠促销中,活动结束后马上涨价!七大网校包括了新东方,文都,学府,海文,海天,启航和导航。

全程班包括了导学班+基础班+强化班+大纲解析+冲刺班。

考研课程论坛,课程更新速度有保障!从此再也不用报班了! 【现在买2016考研课程就送相应的2015七大网校全程班课程】 购买地址: 或者联系QQ :1906845830.34,科学主义,人本主义(一)(不是以人为本),具有非理性主义的特点。

5,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二)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是抹杀了意识的主观特征物质定义的意义:三个划清界限---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同不可知论、同旧唯物主义。

(正确理解物质范畴要把握自然物质的多样性,客观实在性。

)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和物质不可分离,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机械唯物6,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及其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二)总和;(存在主义所谓的存在是指“个人的存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限定和超越的关系)和社会存在。

考研政治背诵

考研政治背诵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背诵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马克思主义含义1、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学说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①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1848年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

②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3、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发展的。

4、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1、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

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依据。

3、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①可知论: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包括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

②不可知论:主张世界是不可以认识的,只有少数唯心论是不可知论。

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①辩证法是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②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孤立存在的,是静止不变的。

形而上学否认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③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朴素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④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客观辩证法: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本身固有的辩证运动规律。

主观辩证法:亦称“思维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主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的标准。

必背哲学原理

必背哲学原理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原理;(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3)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5)辩证的否定观;(6)否定之否定规律;(7)矛盾的同一性(统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8)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9)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1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11)事物矛盾变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或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1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1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6)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阶级社会的阶级斗争是直接动力。

)(17)社会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关系原理;(1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19)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的原理(包括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0)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原理。

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辩证关系原理。

1)A proverb goes / says,---2)As a / the proverb goes / says,---A Yiddish proverb goes,“Better to lose with a wise man than win with a fool.”有一句依地语谚语说得好,“宁输智者,不赢傻子。

”(August 14,2000)A proverb says,“Medicine cures the man who is fated not to die.有一句谚语说,“命不该死有药救。

”(July 16,2009)As a Chinese proverb goes,“Don’t climb a tree to look for fish.”正如中国的一句谚语所说,“不要缘木求鱼。

考研政治知识点背诵

考研政治知识点背诵

考研政治知识点背诵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哲学-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3. 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二、毛中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持久战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 -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三、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 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的决策和实施3.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 思想道德修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民道德建设- 个人品德修养2. 法律基础- 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法律的一般原理-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五、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 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国际经济组织和区域经济合作- 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2. 世界政治- 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国际安全与合作3. 中国与世界- 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合作附录:重要时间节点和历史事件- 1919年:五四运动-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2012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后记本文档旨在为考研学生提供一个关于政治知识点的复习框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哲学》38条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组成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组成部分。

学习时应把握以下范畴:物质、运动、静止、规律、意识、认识、实践、真理、联系、发展、矛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民群众、价值及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

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8、唯物辩证法19、认识论3)(30)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共8条原理)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3、〖反对〗: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3、〖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

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1、〖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四、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五、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2、〖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反对〗: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六、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简而言之,即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3、〖反对〗: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七、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2、〖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3、〖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八、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方法论〗: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反对〗: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第二部分:唯物辩证法(联系6、发展4、矛盾7 + 创新2)(共19条原理)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三个重要范畴:联系、发展、矛盾。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

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由矛盾决定,所以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6条原理)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是普遍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3、〖反对〗:反对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而上学孤立的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二、联系的客观性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2、〖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反对〗:反对否定事物的联系,或主观臆造联系,把本来不存在的联系强加给事物。

三、联系的多样性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总之。

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3、〖反对〗:反对以一种联系概括事物之间多种多样的不同联系,否认联系的多样性。

四、联系的条件性原理1、〖原理内容〗:事物之间都是有条件地联系着的,无条件的联系是不存在的。

任何具体的联系都依赖于一定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因素之间的联系的性质、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2、〖方法论〗: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联系的条件性。

3、〖反对〗:反对忽视联系的条件性,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是错误的。

五、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①含义不同。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②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相互依赖。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

②相互影响。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2、〖方法论〗: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考虑整体利益,忽视局部利益的做法;又要反对只重视局部、部分利益而置整体利益于不顾,把整体和部分割裂开来的反对。

六、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方法论〗: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