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后的护理心得

合集下载

黄斑裂孔的护理查房

黄斑裂孔的护理查房

家族史:无 家族遗传病 史。
既往史及家族史
患者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家族中有无类似病史,是否遗传 既往有无眼部疾病,是否做过相关手术 患者是否有过敏史,是否对药物过敏
诊断及治疗过程
诊断:通过临床 表现和辅助检查, 确诊为黄斑裂孔
病情评估:评估 患者的病情严重 程度,制定相应 的治疗方案
治疗:根据患者 的病情严重程度, 选择不同的治疗 方法,如药物治 疗、手术治疗等
保持均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和 全谷物
适当控制盐分摄入,避免高血压病 的发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限制高脂肪、高热量和高糖分的食 物摄入
保持适量饮水,每天至少喝8杯水
定期复查及随访安排
术后1个月复查
术后3个月复查
术后6个月复查
术后1年复查
注意事项及紧急处理方法
避免剧烈运 动
注意眼部卫 生
自理能力下降
定义:黄斑裂 孔患者由于视 力下降,难以 完成日常生活
活动
表现:穿衣、 洗澡、做饭等
困难
原因:疾病本 身导致视力受

护理措施:协 助患者完成日 常生活活动, 提供必要的帮

04
护理措施
疼痛护理
评 估 疼 痛 程 度 : 使 用 疼 痛 评 估 量 表 , 如 VA S 评 分 法 药物治疗:使用非处方药或处方药来缓解疼痛 物理治疗:如冷敷或热敷、按摩等 心理疏导:与患者沟通,了解疼痛感受,减轻心理压力
视力下降
定义:黄斑裂孔 是指黄斑区视网 膜神经上皮层的 全层组织缺损
原因:多由外伤、 炎症、高度近视 等引起
症状:中心视力 下降、视物变形、 视野中心暗点等

黄斑裂孔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黄斑裂孔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黄斑裂孔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发表时间:2017-10-31T11:31:10.16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6期作者:韩灿灿[导读] 近年来发展的微创玻璃体手术系统,实现了玻璃体手术的微创化,具有手术切口小、术后反应轻、恢复快等优势,现已广泛用于黄斑裂孔手术中。

(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江苏南京 210006)【摘要】目的:探讨黄斑裂孔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纳入本科室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35例共35眼黄斑裂孔患者实施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

结果:本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及有效的术后护理,病情稳定,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黄斑裂孔;护理;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6-0237-021.一般资料共纳入黄斑裂孔患者35例(35眼),其中男12例,女23例,年龄在40~79岁之间,平均年龄65岁,入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视物变形、视力下降等症状,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0.03~0.4。

本组患者术前均行裂隙灯显微镜联合前置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眼底荧光造影(FFA)检查,确诊为黄斑裂孔后行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除气体填充术治疗。

2.术前护理对入组的患者均于术前3天通知患者常规使用抗生素眼药水点眼,术前8小时禁食水,生理盐水250ml+碘伏1.5ml的稀释液冲洗双眼结膜囊,使用复方托比卡胺(卓比安)散术眼瞳孔4~6次,直到瞳孔充分放大。

术前30min进行巴曲亭2ku肌肉注射,嘱患者去除活动义齿及贵重物品。

术前一天向患者示范术后常用体位(俯卧位),并让患者加以练习以熟悉术后体位。

协助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告知患者术后体位的重要性,疾病的注意事项,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案。

3.术中护理对本组患者均于术中监测生命体征、术毕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拔管后予以吸痰。

黄斑裂孔的注意事项

黄斑裂孔的注意事项

黄斑裂孔的注意事项黄斑裂孔是一种眼科疾病,通常发生在黄斑区域,影响了视网膜中最重要的区域之一。

黄斑裂孔可能会导致视力模糊,甚至失明。

以下是黄斑裂孔的注意事项:1. 定期眼科检查:对于已经被诊断出有黄斑裂孔的人来说,定期眼科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早发现黄斑裂孔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警惕症状变化:黄斑裂孔的症状可能会随时间而变化。

如果你注意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或呈现直线弯曲的现象,应立即就医。

3. 防止眼睛损伤:黄斑裂孔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所以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我们的眼睛。

比如,避免眼部受到外伤,不要揉眼睛,戴好护目镜等。

4. 合理用眼:合理用眼是保护视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有黄斑裂孔的人更是如此。

避免长时间盯着屏幕、读书等,适当休息眼睛。

5. 戒烟和限制饮酒:吸烟和过度饮酒可能会增加黄斑裂孔的风险。

因此,戒烟和限制饮酒是非常有必要的。

6. 合理饮食:合理饮食对预防和控制黄斑裂孔也有一定的帮助。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剂的食物,例如深色蔬菜、水果、鱼类等,有益于眼睛健康。

7. 注意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副作用可能导致黄斑裂孔或加重其症状。

例如,使用某些类固醇类药物可能会加重病情。

所以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医生的指导,并及时告知医生有关黄斑裂孔的情况。

8. 积极治疗:对于已被确诊为黄斑裂孔的患者来说,进行相应的治疗非常重要。

黄斑裂孔可以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来纠正,如眼底手术、激光治疗、注射药物等。

根据个体情况,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早期干预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9. 了解家族史:黄斑裂孔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你的家族中有其他亲属患有黄斑裂孔,那么你患上此疾病的风险会相对较高。

在这种情况下,你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总之,黄斑裂孔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但通过注意事项的遵守和积极治疗,我们能够预防其进一步发展,并保持良好的视力。

定期眼科检查、警惕症状变化、防止眼睛损伤、合理用眼、戒烟限酒、合理饮食、注意药物副作用、积极治疗和了解家族史,这些都是我们在面对黄斑裂孔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特发性黄斑裂孔护理查房PPT

特发性黄斑裂孔护理查房PPT

检查内容:包括 裸眼视力、矫正 视力、色觉检查 等
检查结果:记录 患者视力情况, 判断是否存在黄 斑裂孔
检查注意事项: 检查过程中注意 保护患者眼睛, 避免强光刺激
裂隙灯检查
检查目的:了解 患者黄斑裂孔的 严重程度和病变 范围
检查方法:使用 裂隙灯显微镜, 观察患者黄斑区 的病变情况
检查结果:根据 病变程度和范围, 评估患者病情
眼部运动训练
训练目的:提高眼 部肌肉力量,改善 视力
训练方法:眼球上 下、左右、斜向运 动
训练时间:每次 10-15分钟,每天 2-3次
注意事项:避免过 度疲劳,保持眼部 卫生,定期检查视 力
随访计划安排
随访时间:根 据患者病情和 康复情况,制 定合理的随访
时间
随访内容:包 括病情评估、 康复训练指导、
其他并发症处理
视网膜脱离: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防止病情恶化
视神经萎缩:使用药物治疗,定期 复查
玻璃体浑浊:使用药物治疗,必要 时进行手术治疗
青光眼:使用药物治疗,控制眼压, 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康复训练与随访计划
第五章
视力康复训练
训练目的:提高视力,改善生活质量 训练方法:使用视力训练仪、视觉训练软件等 训练时间:每天至少1小时,持续3个月以上 随访计划:定期检查视力,调整训练计划,确保训练效果
检查方法:使用眼底镜、 OCT等设备进行观察和测量
检查目的:了解黄斑裂孔的 严重程度和病变范围
检查内容:黄斑裂孔的大小、 位置、形态、病变程度等
检查结果:根据检查结果制 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

护理措施
第三章
心理护理
倾听患者的感受和需求,给 予关心和支持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 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黄斑前膜术后注意事项

黄斑前膜术后注意事项

黄斑前膜术后注意事项黄斑前膜术(EPR)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手术,用于治疗黄斑前膜(macular pucker)的患者。

术后的恢复期非常关键,患者需要遵守一些注意事项,以确保手术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首先,术后的头几天是最容易感到疼痛和不适的时候。

术后的患者需要休息,保持平卧位,避免剧烈活动和用力。

有些患者可能需要固定眼部或使用眼罩,以减轻疼痛感。

其次,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用药指示。

术后会给予眼药水或者外用眼膏,用于减轻眼部疼痛和促进创口愈合。

患者需要按时按量使用,避免跳过或过量使用。

此外,患者还需要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来预防眼部感染。

一定要遵守医生的用药建议,并咨询医生的意见,是否需要使用其他药物。

第三,术后的患者需要注意眼部卫生。

术后手术部位可能会有一些分泌物,患者可以使用温水和棉签轻轻擦拭,但不能搔抓或用力揉眼睛。

同时,患者需要避免进入污染的环境和接触灰尘,以防止感染。

第四,术后的患者需要遵守眼压控制的措施。

在术后的几个星期内,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眼药水来降低眼压,以防止术后青光眼的发生。

定期复诊非常重要,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眼压情况来调整治疗方案。

最后,术后的患者需要合理饮食。

营养的摄入对于创伤愈合和康复非常重要。

患者需要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锌和碘的食物,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预防感染。

还要避免辛辣食物、酒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对伤口和消化系统造成刺激。

总结起来,黄斑前膜术后的注意事项包括:休息、按时用药、注意眼部卫生、控制眼压,以及合理饮食。

术后的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指示并定期复诊,以确保手术效果和恢复速度。

如果患者注意到任何不适或并发症的症状,应及时联系医生。

这样才能更好地恢复视力和提升生活质量。

特发性黄斑裂孔临床路径

特发性黄斑裂孔临床路径

特发性黄斑裂孔临床路径一、特发性黄斑裂孔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特发性黄斑裂孔(ICD- H35.303),不伴有周边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者,矫正视力在0.5以下或因该疾病所致视觉质量显著下降影响双眼视功能,需行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眼内填充术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眼科临床指南》(美国眼科学会编,《眼科学》(8年制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视力下降或伴视物变形。

2.体征:眼底检查可见黄斑裂孔、反光增强呈“金箔样”改变,视网膜皱褶、玻璃纸样改变。

3.辅助检查:OCT扫描检查示:黄斑裂孔。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眼科学》(8年制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符合手术指证者,予以: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眼内填充术:(ICD-9-CM-3:14.74001)1.经散瞳眼底检查和OCT黄斑扫描证实的特发性黄斑裂孔2.不合并视网膜脱离或周边视网膜裂孔及多发变性区;(四)标准住院日为4-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 H35.303) 特发性黄斑裂孔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存在控制稳定的全身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

4、非全麻患者。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及抗生素应用所需检查。

(3)心电图,X线胸片(儿童可不行);(4)眼部相关检查:诊断性验光、眼压、视野、OCT扫描、眼底照相。

特发性黄斑裂孔治疗进展

特发性黄斑裂孔治疗进展

特发性黄斑裂孔治疗进展李清坚;张瑜;王志良【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8(18)2【摘要】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是指原因不明、发生于黄斑区域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全层组织缺损.早期直径较小的IMH可以进行观察随访,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视网膜内界膜(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ILM)剥除术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ILM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使IMH的治疗方法多样化、成熟化.目前药物玻璃体溶解术(pharmacological vitreolysis)、气体玻璃体溶解术(pneumatic vitreplysis)的应用对IMH的预防及治疗有着广阔的前景.本文就IMH 的治疗方法作一综述.%Idiopathic macular hole ( IMH ) refers to full thickness defect of retinal neurepithelium layer in macular area with unclear reasons. Early IMH can be observed. Vitrectomy combined with 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 ILM ) peeling is a conventional method for treating IM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of ILM surgery contribute greatly to the diversity and maturation of IMH treatment. At present, the pharmacological vitreolysis and pneumatic vitreplysis have gradual progress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MH.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 the current management of IMH.【总页数】4页(P255-258)【作者】李清坚;张瑜;王志良【作者单位】200000 中国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眼科;200000 中国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眼科;200000 中国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手术治疗进展 [J], 陈曦;周希瑗2.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J], 刘丽;肖丽波;俞丹洋;焦康为;李俊;赵洁;胡竹林3.特发性黄斑裂孔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J], 王爱芹;高自清4.特发性黄斑裂孔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空气填充术术后黄斑裂孔愈合的观察 [J], 蒋乐文;刘松涛;高亮5.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J], 范小娥(综述);任新军;李筱荣(审校)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术后护理小结

术后护理小结

术后护理小结术后护理小结手术后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并减轻不适和并发症的发生。

在本次病人术后的护理中,通过对患者的观察、护理措施的执行及有效的沟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在术后的第一时间,我们对病人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评估。

观察了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以及术后出血、水肿、疼痛等情况。

根据观察结果,我们及时采取了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如观察病人意识状态、引导病人进行深呼吸、咳嗽和翻身等,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其次,对病人的伤口和引流管进行了有效的护理。

术后的伤口护理是减少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的关键。

我们采取了严格的无菌操作,定时更换伤口敷料,并观察伤口渗液的性质和量。

针对引流管,我们保持引流通畅,及时处理引流液,并观察引流管周围有无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

第三,对病人的饮食、排泄和活动进行了恢复指导。

根据病人手术的性质和术后的恢复情况,我们制定了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如流质饮食、软食等,帮助病人消化、吸收和排泄。

在病人排尿和排便方面,我们提醒病人及时排尿,避免尿潴留,帮助病人改变体位,并配合病人进行肛门冲洗和灌肠等护理措施。

在康复过程中,我们鼓励病人逐渐增加体力活动,如坐起、下床活动等,并逐步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最后,我们积极与病人沟通,关心病人的心理健康。

术后患者往往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下,我们与病人进行了耐心的沟通和倾听,帮助病人排解内心的焦虑和恐惧。

我们还向病人介绍了术后的注意事项和康复计划,鼓励病人积极面对康复过程,增强康复的信心。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的实施,病人术后恢复顺利,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生感染和并发症。

同时,病人的自理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心理状态也逐渐稳定。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在术后护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术后疼痛的管理不够及时和有效等,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总之,术后护理是非常关键的,它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

我们将进一步提高自身护理水平,加强团队合作,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和安全的护理服务。

视网膜裂孔激光手术后注意事项

视网膜裂孔激光手术后注意事项

视网膜裂孔激光手术后注意事项视网膜裂孔激光手术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视网膜裂孔。

手术后需要患者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手术效果和恢复情况,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1. 术后眼部护理:手术后应遵循医生的嘱咐做好眼部护理。

保持眼部清洁卫生,避免有害物质进入眼睛。

同时,避免磨擦眼睛,不要用力揉搓受手术的眼睛。

2. 避免剧烈运动:术后一段时间内应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跳跃等,因为这些活动会导致眼压增高,增加手术部位出血的风险。

3. 注意饮食:手术后一段时间内,应注意饮食。

应避免辣、热、刺激性食物,以免导致眼部充血或发炎。

食物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伤口的愈合和康复。

4. 避免用眼过度:术后一段时间内,应避免长时间用眼,以免眼睛疲劳和眼部充血。

需要注意的是,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如电视、电脑等,对眼睛的损害较大,因此要适当休息眼睛。

5. 定期复查:术后一段时间内,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定期复查,以确保手术效果和康复情况。

医生会根据个人情况给出复查的时间表和注意事项,患者应严格遵守。

6. 注意用药:手术后,医生会开具一些眼药水和眼膏,患者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正确使用。

患者应注意避免误用和滥用眼药物,如果有不适或者药物过敏等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

7. 注意眼压控制:视网膜裂孔激光手术后,患者应注意眼压控制。

医生会根据手术情况和个人的眼压状况来决定是否需要药物控制眼压。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要求正确使用眼药物,定期测量眼压。

总之,视网膜裂孔激光手术后,注意事项包括术后眼部护理、避免剧烈运动、注意饮食、避免用眼过度、定期复查、注意用药和眼压控制等。

患者应严格遵守医生的嘱咐,积极配合治疗,以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和康复。

特发性黄斑裂孔科普宣传

特发性黄斑裂孔科普宣传
了解自己的家族病史可以帮助早期发现。
谁会受到影响? 性别因素
研究显示,女性更容易受到影响。
这可能与激素变化有关。
谁会受到影响? 生活方式
吸烟和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降低风险。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早期症状
出现视力变化时应尽早就医。
及时的检查可以防止病情恶化。
何时就医?
定期检查
建议60岁以上的人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早期发现有助于有效治疗。
何时就医?
家族病史
有家族病史的人应更加注意眼部健康。
定期就医可以帮助监测眼部状况。
如何诊断?
如何诊断? 眼科检查
通过视力测试和眼底检查来确诊。
医生会检查黄斑的状况,判断是否存在裂孔 。
如何诊断? 影像学检查
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技术进行详 细检查。
遵循医生的指导有助于加快恢复。
如何治疗和管理? 定期随访
术后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监测恢复情况。
定期随访能帮助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谢谢观看
什么是特发性黄斑裂孔? 病因
其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通常与年龄、玻璃体变 性等因素相关。
大多数病例发生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
什么是特发性黄斑裂孔? 症状
患者常出现视力模糊、变形或暗点等症状。
这些症状响? 高风险人群
老年人、近视患者和有家族病史的人群风险 较高。
这些技术可以清晰显示黄斑的结构。
如何诊断? 其他测试
有时需要进行视野测试来评估视力损害的程 度。
全面的检查有助于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如何治疗和管理?
如何治疗和管理? 手术治疗
对于确诊的黄斑裂孔,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眼科护理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眼科护理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一、前言时光荏苒,转眼间一年又即将过去。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眼科护理岗位上勤奋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现将我在眼科护理工作方面的总结如下:二、工作内容与成果1. 门诊手术护理在门诊手术方面,我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范,认真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工作。

具体表现为:(1)术前准备:协助医生做好患者的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过敏史、手术史等,确保患者手术安全。

(2)术中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协助医生完成手术操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术后护理:做好患者的术后观察,观察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2. 患者心理护理针对眼科患者普遍存在的恐惧心理,我积极与患者沟通,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帮助他们消除紧张情绪。

具体措施如下:(1)术前沟通: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过程、术后注意事项等,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2)术后关怀:关心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提供心理支持。

3. 临床护理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我注重眼科护理技术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

具体表现为:(1)熟练掌握眼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如青光眼、白内障、眼底病等。

(2)熟练掌握眼科护理操作技能,如冲洗泪道、结膜囊冲洗、换药等。

(3)积极参与眼科新技术、新项目的学习和应用,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4. 团队协作在眼科护理团队中,我注重与同事的沟通与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具体表现为:(1)主动与同事分享护理经验,提高团队整体护理水平。

(2)积极参与科室组织的业务学习、技能培训等活动,共同进步。

三、不足与改进1. 不足之处(1)在眼科护理实践中,对部分复杂病情的护理处理还不够熟练。

(2)在患者心理护理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沟通技巧,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2. 改进措施(1)加强眼科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积极参加眼科护理技能培训,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3)加强与同事的沟通交流,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

特发性黄斑裂孔黄斑前膜及内界膜病理特征的初步报告

特发性黄斑裂孔黄斑前膜及内界膜病理特征的初步报告

特发性黄斑裂孔黄斑前膜及内界膜病理特征的初步报告李加青;唐仕波;刘文;张洁;邱观婷【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02(018)004【摘要】目的:研究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黄斑前膜、内界膜的病理特征,分析其在特发性黄斑裂孔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10例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进行彻底的玻璃体切除后,4例有明显黄斑前膜予剥除,并全部剥除黄斑区视网膜内界膜,然后行完全气液交换,16%C3F8气体填充;术中取前膜、内界膜标本涂片、固定及H-E染色后进行病理检查.结果:4例黄斑前膜中含有大量的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纤维母细胞及条索样结构,部分含有色素细胞;内界膜标本中2例为透明均质膜,没有细胞结构,其余8例不同程度地含有一些梭形细胞及单核细胞,或含有较多巨噬细胞、酸性细胞、淋巴细胞、纤维母细胞及纤维条索结构.结论:黄斑前膜含有多种细胞成分,呈炎症及增殖改变,内界膜本身不含细胞成分及纤维条索,但与视网膜表面增生组织粘连紧密,两者在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发生发展均起一定的作用.【总页数】2页(P354-355)【作者】李加青;唐仕波;刘文;张洁;邱观婷【作者单位】510060,广州市,中山大学眼科中心;510060,广州市,中山大学眼科中心;510060,广州市,中山大学眼科中心;510060,广州市,中山大学眼科中心;510060,广州市,中山大学眼科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相关文献】1.扩大内界膜剥离术与标准内界膜剥离术对闭合指数〈0.7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比较 [J], 吴超;游志鹏;2.扩大内界膜剥离术与标准内界膜剥离术对闭合指数<0.7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比较 [J], 吴超;游志鹏3.23G玻璃体切割联合双重多次染色黄斑前膜、内界膜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J], 刘鹏飞;廖奇志;刘淑伟;白领娣;张怀强;刘长颖4.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瓣覆盖术中行球内无菌空气填充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 [J], 肖紫云;邢怡桥;贺涛5.当归芍药散治疗微创黄斑前膜联合内界膜剥离术后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J], 林涛;张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斑裂孔指数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预后判定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黄斑裂孔指数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预后判定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黄斑裂孔指数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预后判定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是一种常见的视网膜病变,表现为中心性视力下降、变形、扭曲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是当前IMH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手术效果存在差异,且不同患者之间手术效果也有很大差异。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简单、快速、低成本的方法来预测手术预后,指导手术决策。

黄斑裂孔指数(macular hole index,MHI)是一种结合了与黄斑裂孔相关的多个参数的新指数,已被证明可以预测手术成功率和视力恢复情况。

然而,目前对于MHI诊断或评估手术预后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充分,且不同文章之间的结果也不尽相同。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MHI在IMH手术预后判定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黄斑裂孔指数对IMH手术预后判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简便、快速且准确的预测手术成功率及视力恢复的方法,指导临床决策。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研究对象纳入2016年至2020年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确诊为IMH的患者。

2.研究内容与方法(1)回顾性研究。

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及随访记录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2)收集各项与黄斑裂孔相关的数据,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裂孔直径、裂孔形态等,以MHI作为预测手术效果的主要指标。

(3)根据手术结果及随访数据,分析MHI与手术效果之间的相关性,并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等指标。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探讨黄斑裂孔指数在IMH手术预后判定中的作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判断方法,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的视力恢复。

同时,本研究也为研究IMH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黄斑前膜手术术后注意什么

黄斑前膜手术术后注意什么

黄斑前膜手术术后注意什么黄斑前膜手术是一种治疗黄斑前膜的常见方法,黄斑前膜是一种可能会导致中心视力模糊的视网膜疾病。

术后患者需要特别注意术后护理和生活习惯,以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视力。

以下是黄斑前膜手术术后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1. 保持眼部卫生: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清洗眼睛。

使用消毒良好的棉签或纱布轻轻擦拭眼睛周围的皮肤,避免使用大量水和肥皂。

同时,避免触摸眼球和揉搓眼睛,以防止感染和刺激。

2. 遵循医嘱使用药物:术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和抗炎药物。

正确使用眼药水和药物可以减轻术后不适和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

同时,不要自行更改药物的剂量或频率。

3. 避免剧烈活动:术后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弯腰、举重和其他剧烈活动。

这些活动可能导致眼压升高,对伤口造成不利影响。

最好遵循医生的建议,在康复期内减少活动量。

4. 保护伤口: 在术后的一段时间内,患者需要保护伤口免受细菌和其他外部污染的侵害。

使用推荐的眼罩或护目镜,避免在水中游泳或浸泡眼部。

同时,注意保持眼部周围环境清洁卫生,避免眼部感染和刺激。

5. 视力恢复练习:术后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视觉锻炼和康复训练。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恢复中心视力和提高眼部协调性。

积极参与这些锻炼可以加速视力恢复的过程。

6. 视力保护: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明亮光线下。

可以戴墨镜或使用遮阳帽来阻挡强光,保护视力。

此外,定期接受眼科检查,并及时诊断和治疗任何新的视网膜问题。

7. 饮食调整:良好的饮食有助于伤口愈合和眼部健康。

术后患者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和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品。

适当的饮食结构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促进术后恢复。

8. 合理用眼:术后患者需要避免长时间用眼,尽可能减少对眼睛的疲劳和压力。

定期进行眼部休息,远离电脑屏幕和其他辐射源。

合理用眼可以缓解不适感,减少眼部炎症和复发的风险。

9. 定期复诊:术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进行眼科检查和视力评估。

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手术疗法是怎么样的

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手术疗法是怎么样的

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手术疗法是怎么样的一、概述之前经常使用激素治疗身体的毛病,结果引发了特发性黄斑裂孔。

确诊之后就一直寻找各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因为想要彻底根治,所以最后还是选择做手术。

经过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现在某同事已经痊愈了。

虽然手术都有一定的风险,但是只要能彻底根治,大家还是可以试一试,尽量选择正规的医院和有经验的医生也可以降低手术的风险。

现在某同事就跟大家说说某同事手术经过。

二、步骤/方法:1、术前准备:某同事先是进行了眼部和全身检查,确定适合进行手术。

手术前滴用散瞳眼液,充分扩大瞳孔。

滴用抗菌药物眼液2~3d。

2、接下来就要进行麻醉:表面麻醉。

球后阻滞麻醉。

面神经眼支阻滞麻醉。

因为某同事是成年人,思维清晰,可协助手术所以不需要进行全身麻醉。

3、因为没有某同事当时是清醒的,所以手术的过程都十分清楚。

360°球结膜剪开,4条直肌牵引缝线。

间接检眼镜直视下裂孔定位,冷凝或光凝封闭全部裂孔。

预置巩膜外加压带缝线,并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预置巩膜外环扎带缝线。

于视网膜脱离最高处行巩膜外切开放液。

放液后缝合切口,并局部冷凝。

结扎预置缝线。

间接检眼镜下观察眼底,了解视网膜复位情况,裂孔是否位于巩膜嵴上,裂孔周围的冷凝斑或光斑是否明显,以便在手术台上立即调整缝线,补充冷凝或光凝。

指测眼压略高于正常为适度。

剪除直肌牵引缝线,缝合球结膜。

4、手术结束时结膜下注射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

结膜囊内涂1%阿托品眼膏和抗菌药物眼膏后遮盖。

术后第1天就有护士来换药,观察眼前节及眼底情况。

5、术后第2天开始眼部滴用抗菌药物滴眼液,每日4次,持续1个月。

滴用1%泼尼松龙,每日4~6次,持续1~2个月,以后逐渐减少滴用次数及浓度。

滴用1%阿托品滴眼液,每日1~2次,持续2~3个月。

滴用复方托吡卡胺眼液,每日2~3次,持续2~3个月,根据眼部情况逐渐减量。

6、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十分成功,再加上后期护理,大概花了2~3个月就基本痊愈了。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治疗后裂孔愈合和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治疗后裂孔愈合和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
[收稿日期:2017-09-11 编校:李晓飞]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治疗后裂孔愈合和视力恢复的相关 因素
林文雄,臧 晶,鲍鮍琳,周斌兵,朱宇东,陈立伦,王文娟,孙 丽,姚翠群,李 青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 广东 广州 510080)
[摘 要] 目的:对于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后,探讨影响患者视力恢复以及裂孔愈合的有关因 素。方法:随机选取接受特发性黄斑裂孔治疗的 22例患者,对其进行术前以及术后的裂孔形态以及各项参数的检查,E)及 最 小 径 (MIN)、在 水 平 方 向 处 光 感 受 器 的 内 外 节 缺 失 区 域 的 直 径 大 小 (DIOA)、光感受器和起点的脱离与裂孔两侧的外界膜断端间的实际距离(M、N),进而对影响患者视力恢复以及裂孔愈 合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分析得出,影响裂孔愈合的最显著因素为黄斑裂孔的愈合指数(MHCI)[愈合指数 = (M+N)/BASE],影响视力恢复的最显著因素为裂孔牵拉指数(THI)(牵拉指数 =H/MIN)。结论: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患 者进行手术治疗之后,评定裂孔是否愈合,可以参考黄斑裂孔的愈合指数,如要判定视力恢复程度,可以参考裂孔牵拉指 数。
[关键词] 裂孔愈合;视力恢复;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相关因素
特发性黄斑裂孔主要是指在患者黄斑区中心凹结构位置 处,视网膜上的神经纤维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断裂,多发于中 老年人,以女性患者为主要发病对象,但该病一般不伴有眼部 疾病并发症出现[1]。为了分析出影响患者视力恢复以及裂孔 愈合的有关因素,本文随机选取 2015年 7月 ~2016年 6月在 我院接受特发性黄斑裂孔治疗的 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 将主要的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吉林医学 2018年 5月第 39卷第 5期

特发性黄斑前膜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力与黄斑结构的变化

特发性黄斑前膜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力与黄斑结构的变化

特发性黄斑前膜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力与黄斑结构的变化【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特发性黄斑前膜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力与黄斑结构的变化情况。

通过对术后视力评估和黄斑结构观察,分析相关因素对术后效果的影响,并探讨术后治疗方案。

研究发现,特发性黄斑前膜玻璃体切割手术可显著改善患者视力和黄斑结构,且术后视力与黄斑结构变化密切相关。

进一步研究还需深入探讨手术后长期效果及可能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本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见解,对提高特发性黄斑前膜玻璃体切割手术的疗效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特发性黄斑前膜、玻璃体切割手术、视力、黄斑结构、术后评估、治疗方案、相关因素、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结论、关联性、进一步研究、变化。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特发性黄斑前膜是一种影响黄斑功能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黄斑前膜的形成和收缩。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特发性黄斑前膜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

患者常常出现视力模糊、中心暗点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目前,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治疗手段较为有限,常规治疗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玻璃体切割手术作为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一种新方法,近年来备受关注。

该手术通过切除玻璃体以及黄斑前膜,可以减轻患者症状,改善视力。

关于特发性黄斑前膜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力与黄斑结构的变化仍存在许多未解之谜,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通过对术后视力与黄斑结构的综合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手术的效果和潜在风险,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特发性黄斑前膜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力与黄斑结构的变化情况,以帮助了解该手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估特发性黄斑前膜玻璃体切割手术对患者术后视力的影响,了解手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恢复速度。

2.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玻璃体切割手术对患者黄斑结构的影响,包括黄斑区厚度、黄斑凹形态等方面的变化。

3.分析影响术后视力和黄斑结构变化的相关因素,如患者年龄、病程、手术方式等因素。

眼底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眼底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眼底手术后的注意事项眼底手术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手术,主要用于治疗眼底疾病,如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等。

手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正确的护理可以促进创口愈合,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是眼底手术后的注意事项:1. 手术后休息:手术后需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度用眼。

尽量保持平躺的姿势,并避免抬重物或弯腰等动作,以免增加眼压和创口出血的风险。

2. 使用眼罩:手术后,医生会给你一个眼罩,需要在指导下正确佩戴和更换。

眼罩不仅可以保护眼睛免受外界刺激,还可以减少眼部活动。

在佩戴眼罩期间,注意保持眼罩的清洁,避免感染。

3.眼部卫生:手术后,医生会告诉你如何清洁和保护眼睛。

通常,你需要每天两次用盐水或医生指定的眼药水轻轻清洗眼部,并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签擦拭创口。

清洁过程中要避免沾到污垢或碰到眼部。

4. 使用眼药水:医生会给你开具一些眼药水,根据医嘱使用。

在使用眼药水前,先洗手并确保眼药水的质量未过期。

滴眼药水时要如医生指导的方法正确滴眼,滴完药水后再用纸巾轻轻拍干。

5. 遵循饮食禁忌:手术后,一定要遵循医生的饮食禁忌。

通常在手术后暂时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茶和酒精等。

此外,避免过度食用盐分和油腻食物,保持均衡的饮食,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6. 注意眼部状况:手术后,及时观察眼部状况,如发现疼痛、红肿、分泌物增多或视力下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手术后的症状和情况。

7. 避免揉眼和涨嗓子:手术后,需要避免揉眼,以免刺激眼部创口和手术部位。

此外,还要避免仰头或发出大声音,以免造成眼压增高或创口出血。

8. 精神情绪调节:手术后,要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压力和焦虑情绪的产生。

听音乐、看书、休闲娱乐等活动可以帮助你放松身心,有助于康复和愈合。

9. 定期复诊:手术后,应按医嘱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复诊结果调整治疗方法和药物配方。

及时复诊有助于监测手术效果和发现并处理手术后的并发症。

10. 避免日晒和振动:手术后,需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后的护理心得
【摘要】目的玻璃体切割+剥膜+全氟炳烷(C3F8)注气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是目前比较先进有效的治疗方法。

因该手术操作精密复杂,且手术时间长,术后体位要求严格等特点,故术前的耐心准备,术后精心细致的护理是保证该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方法本科自2012年3月~2013年7月收治患者中,采用上述方法手术共32人32眼。

结果本组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手术效果理想,术后患者提高了视力,优化了生活。

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的保障,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黄斑裂孔;玻璃体切割;护理
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2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黄斑裂孔患者32例32眼,术前均采用蔡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诊断为全层裂孔。

无视网膜脱离。

其中男13例13眼,女19例19眼。

年龄45~67岁。

2 手术方法
2.1 术前常规处置术前术眼剪睫毛,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冲洗泪道。

术前1~2 h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美多丽)散瞳,至少4~6次,直至瞳孔充分散大。

同时对患者进行宣教,了解疾病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案,加强心理护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手术方法局部麻醉下常规三通道玻璃体切割式。

巩膜缝线固定接触镜环,放置接触镜进行玻璃体切除,术中尽可能将玻璃体切除干净。

然后注入曲安奈德稀释液染色,进行黄斑区内界膜剥离。

气液交换后注入惰性气体C3F8。

缝合巩膜切口及结膜切口,抗生素眼膏涂眼,包扎。

3 术后护理
3.1 术后体位玻璃体切割加惰性气体充填,是利用惰性气体在眼内向上浮的压力,即表面张力使黄斑裂孔关闭,同时使视网膜下液体吸收,网膜复位。

因术后裂孔应持续最高位,术后体位应保持头低位,故术后护理非常重要,可以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与失败,因此要求患者一周内严格俯卧位休息,直立或坐位时严格头低位。

监督并指导患者正确实施。

3.2 术后早期严密观察眼压的变化因72 h内为膨胀期,此时严密观察眼压变化。

作者采用NIDEK NT510监测患者24 h眼压变化。

若患者主诉术眼胀痛伴恶心、呕吐、头痛的发生,提示与眼压升高有关。

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置。

同时做好心理辅导,防止情绪波动造成高眼压。

3.3 术眼护理密切观察敷料渗血渗液情况,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定时换药,严格无菌操作。

局部抗生素激素滴眼液滴眼及眼膏点眼,阿托品眼膏散瞳。

3.4 并发症的观察①眼内感染观察:主要原因为手术过程中污染造成病原菌进入眼内[1]。

严格执行手术室各项消毒和抗感染措施,围手术期抗生素滴眼液滴眼,必要时球结膜下注射,防患于未然。

②眼内出血的观察:每天常规裂隙灯、眼底镜检查,密切注意有无出血倾向的发生。

发现异常及时止血等对症治疗直至吸收。

若发生持续出血,行药物治疗。

必要时可行视网膜光凝术。

本组患者均未发生上述并发症。

4 出院指导
保持眼部卫生,避免头部外伤及眼球的过度转动。

1月内禁止高空作业或坐飞机,3~6月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

劳逸结合,保持有效睡眠,定期复查,以免延误病情。

5 讨论
特发性黄斑裂孔是一般指黄斑中心凹全层视网膜组织裂开或缺损,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特发性黄斑裂孔[2]。

采用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离+全氟炳烷(C3F8)注气术治疗黄斑裂孔,是目前较先进有效的治疗方法。

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体位护理、密切观察术眼情况和出院健康教育等,可减少术后并发症,达到最高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黎晓新,王景昭.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11.
[2] 张惠蓉.眼底病图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