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数 据 链 路 层 实 验 -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合集下载

数电实验3实验报告04信息工程3吴炽羽(18号)

数电实验3实验报告04信息工程3吴炽羽(18号)

华南理工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电信学院系信息工程专业(04)3 班姓名吴炽羽实验名称发电机控制电路的设计实验日期4月19日指导教师马楚仪(报告内容:目的、仪器装置、简单原理、数据记录及结果分析等)一、实验目的1.学会对具体事件进行归纳和抽象分析,了解逻辑器件功能表及其使用方法。

2.掌握一般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及分析、设计方法。

3.学会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静态、动态功能测试。

4.掌握用双踪数字示波器测量系统多路信号波形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1.TDS-2002数字双踪示波器。

2.DLBS-1型数字逻辑箱3.VC9807A数字万用表4.四2输入与非门74LS00,四2输入异或门74LS86,四位同步计数器74LS161。

三、实验内容1.设计任务某工厂有三个车间A、B、C和一个自备电站,站内有两台发电机X和Y。

Y的发电能力是X的两倍。

如果一个车间开工,启动X就能满足要求;如果两个车间开工,启动Y就能满足;如果三个车间同时开工,则X和Y都应全部启动。

请用两个异或门和三个与非门设计控制发电机X和Y启动的控制电路。

2.简要提示设三个车间A、B、C开工时为逻辑1,停工时为逻辑0;发电机X、Y启动时为逻辑1,停止时为逻辑0。

按题意列出A、B、C与X、Y的逻辑真值表,经过化简求出X和Y的逻辑表达式,画出实验原理图。

A、B、C与化简求出X和Y的逻辑表达式X=C B A +C B A +C B A +ABC=(A ⊕B)⊕CY=ABA C AB ABC C B A BC A C B )(⊕=+++实验原理图四、实验内容1.对控制电路的静态测试将 A 、B 、C 端分别接到三个电平开关,将输出端 X 和 Y 分别接两只指示灯。

操纵三个电平开关(代表车间开工情况),观察并记录两只指示灯的发光情况,检验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对控制电路的动态测试检查计数器是否正常工作,用四位二进制计数器74LSl61 接线,并在第2脚输入脉冲,QC 、QB 、QA 端,依次自左至右接三只指示灯,在秒脉冲作用下,三只灯应按三位二进制的规律发光。

太阳能光伏发电实验指导书

太阳能光伏发电实验指导书

太阳能光伏发电实验指导书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编实验_太阳能电卷板特U測试1实验二太阳能电池板的串联、并联特性測试3实验三负数特11测试实验7实验四坏境对丈DI1能电池光伏转换的影响实坊10实验五太阳能电池板转换效率測量实验13实验穴太阳能应用实验16实验七太阳能光控跟踪实验199实验八太阳能齧电池充赦电控制实©211实验九太Dll能光伏逆变器实验234实验十太阳能路灯的设it 277实验—太阳能电池板特性测试一、实验目的1 •了解和拿揮太讯能电池板原理及应用。

2」里解丈讯能电池的星本特11和主要参数,拿捋測量太讯能电也的基本特性相壬要参数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1•开路电压("*)电池不故电时,电也两根之间的电位差彼林力开路电压。

一个星本的帝电源、联接导U, 负我的电路,如果杲处开路,斷开两点之同的电压力开路电压。

电路开路时我们可理解力就是在开路处按人了一f无穷大的电皿,不可质更,这个无穷大的电皿是串联干这个电路中的, 根据串联电路中电阻的什压公貳,这个无穷大电讯两端的分电圧將为电路屮的晟高电圧即电瀾电压。

所以线路开路时开路电压一般表现为电源电圧。

2•短路电说(»)姬路电说是由于故障或连接绪误而在电路中造戒短路时所产生的过电渝。

短路电渝垢引起下列严車后果:短路电liftfi会有电劭严生,它不仅能烧坏故障元件本身,也可能烧坏周围设备和折害周围人员。

巨夫的短路电说通过导«N,-方面会便导体大量发热,造成导体过热甚至熔化,以及绝缘损坏;另一方面巨大的短路电说还將产生很大的电动力作用于导体, 便导体变形或损坏。

短路也间时引起系缆电压大幅度跨0L特别是靠近短路自处的电圧瞬低得更名,从而可能导致部分用户或全部用户的供电灌到破坏。

网络电压的降低,使供电设备的正常工作受到损坏,也可能导致工「的严品报废或设备损坏,如电动机过热受损等。

电力系统中出现轴路故障时,系説劝率分布的突然变化和电压的严1TP?,可能破坏各发电「并曲运行的隐定11,使整个系统解列,迪时杲些发电机可能过负荷,因此」0须切除部分用户。

《数字逻辑设计及实验》课程的教改探索

《数字逻辑设计及实验》课程的教改探索
几 十 年 ,其 理 论 基 础 并 未 发 生 根 本 变 化 。 逻 辑 代 数 仍 然 是
些 芯片 当做一个 整体器件 应用 ,而不是 着重于 它的 内部 电
路 组成 。电路逻 辑功能 的讨论研 究又应 该是实验 的重点所
在 。在实验 内容 的改革 中减少 了电路基本 原理 的测 试 ,增
大 专 业 ” 的 高 校 人 才 培 养 目标 , 教 学 内 容 的 改 革 必 须 符 合
2实验 教学 内容 的优化 。实 验教 学是在 学生 系统学完 . 相应理论 章节之 后 ,使 之能够运 用所 学知识分 析实验课提
出的实 际问题 ,综合设 计出逻辑 电路 ,并能科 学地进行 观 察 和判 断 ,排 除故障 ,以达到设计 的 目的。

电路 的分 析和 设 计 。要 求 学生 熟 练掌 握 芯 片 的应用 。第
二 ,削 减集成 芯片 内部结构及 详细工 作过程 的介绍 ,着重 讲解集 成 电路 的逻辑 功能 、外 部特性 和典 型应 用 。如 在第 三 章 中 ,重 点 介 绍 o f c ]、O ' DI ]、三 态 门和 传 输 门的 功 能 、符 号及 应 用 ,而对T L'电 路 和C s 电路 的结 构 TI ] MO 门
工艺适 当削减 。第三 ,E A 件 、V rlg L D软 ei 描述语 言只 o HD
作入 门介绍 ,在后续 的 《 数字 逻辑设 计课程 实践 》中再详
细介绍 。

教 学 内 容 的 优 化
随着计算 机技术 和微 电子技术 的迅速 发展 ,新 概念 、 新 器 件 和新 方法 的 出现 ,必 然 引起 课 程 内容 的调 整 和优 化 。根据 电子技术 发展 的客观实 际和 “ 基础 、宽 口径 、 厚

实验二实验报告

实验二实验报告
答:当输入信号固定时,接入旁路电容使得放大倍数增大。在输出不失真的情况下,输入信号的频率越高,旁路电容应该越小,输入信号频率越低,旁路电容应该越大。
注:表格空间不够可自行加页.
2.300
(3)保持Rc不变,放大器接入负载RL,在改变RL数值情况下测量并计算,结果填表2.3。
表2.3负载对电压增益的影响
给定参数
实测
实测计算
估算
RL
Vin(mV)
Vout(V)
Au
Au
100K
5.0
11.5m
2.3
2.26
2.2K
5.0
10.9m
2.18
2.0
5.1K
5.0
3.39m
0.678
答:1)静态工作点受所选三极管以及R1,R2,RC,RE,滑动变阻器的影响,除滑动变阻器外值都确定,所以主要受滑动变阻器的影响,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得Ve处在1.9~2.2之间,使得电路处在静态工作点,起放大电路作用。
(2)电压放大倍数与所选三极管和输出电阻(R4,R5,R6)有关。输出电阻越大,电压放大倍数越大。输出电阻越小,电压放大倍数越小,对输出波形影响较小。
三、实验内容
1、实验电路图
2、实验原理
分压式共射极放大电路,其电压增益为:
若发射极Re加入旁路电容,电压增益变为:
3、实验步骤
1.基本电路
按所给电路图进行连接
2.静态分析
设定电路各元件参数,调整滑动变阻器RV2使电路处于放大工作状态(VE=1.9-2.2V左右),通过测量并计算填表2.1。
记录电路各阻值大小:RV2= 30k;R1= 33k;R2= 24k;RE= 2.2k;RC= 5.1k;电源V= +12V。

《电子产品工艺与实训》课程标准

《电子产品工艺与实训》课程标准

《电子产品工艺与实训》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电子产品工艺与实训课程类型:电子信息专业必修课课程代码:授课对象:工科类专业学分:4学分先修课:电工电子,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学时:64学时后续课:电子测量,电子线路板制定人:制定时间:年月日二.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电子产品工艺与实训》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主干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电子产品制造工艺的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电子设备结构的一般基础理论和简单结构工艺知识,对电子设备的结构和加工工艺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增强学生综合应用线路知识与结构工艺知识的能力。

本课程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规范,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学生学习完本课程后应达到的具体能力目标为:三.课程设计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

从学生自动动手出发,掌握一定操作技能并亲手制作几种实际电子产品为特色。

以岗位技能要求为中心,组成相关教学项目;每个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的教学单元都结合实际,目的明确。

教学过程的实施采用“理实一体”的模式。

理论知识遵循“够用为度”的原则,将考证和职业能力所必需的理论知识点有机地融入各教学单元中。

边讲边学、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加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一).课程目标设计(1)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电子元件、电子器件的识别与检测,集成电路的分类、应用及检测,手工焊接技术,电子产品装调等方面的技能,有利于学生将来更深入的学习。

本课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团队协作的职业精神和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品质,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知识目标本课程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规范,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学生学习完本课程后应达到的具体能力目标为:1、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原材料和工具的基本性能和使用,学会选用元器件。

实验三:网络层、运输层实验 -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实验三:网络层、运输层实验 -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实验三:网络层、运输层实验1、实验目的z掌握网络层最简单的路选机制是如何实现的;z了解运输层如何将数据分发给不同的用户,以及连接表如何维护。

z掌握网络层和运输层的基本协议机制。

2、实验内容(1)设置路由表:z在各自的实验用计算机上,查看(但不要修改)文件ADDRESS.CFG的内容,记录网络地址;z在每台计算机上,根据计算机的网络地址和连接情况,构造路由表,按照文件的解释规则编辑ROUTE.CFG;z进入OSILite操作界面,打开网络层实体的操作窗口和监控窗口,启动手工发送时指定不同计算机(通过网络地址)作为目标,观察各个计算机上的转发情况,验证每台计算机的“可达性”。

结合路由表的分析利用实验中互连的三台计算机完成各个计算机之间信息互传;(2)解网络层协议机制:z通过网络层实体的监控窗口,观察网络层PDU的格式;z分析实验程序对特殊网络地址的处理,启动手工发送时分别指定广播地址、本地回绕地址、不存在的网络地址,观察网络层转发、递交或提示出错情况;(3)了解运输层的协议机制:z打开运输层实体的监控窗口,观察、记录以下操作过程中运输层监控窗口的显示信息,并结合传输层的PDU格式分析与操作的对应关系;z通过菜单项[应用]->[FTP客户],打开“FTP客户”窗口,在需要选择计算机时,选择Localhost(本地主机);z等待出现“ftp>”提示符后,键入命令user ftp guest;z关闭“FTP客户”窗口。

需要说明,由于本系统中在运输层设置手工操作功能,所以需要利用高层操作产生合法的运输层的PDU。

对于操作的含义在本次实验中无须关心。

3、实验要求在实验报告中应包括以下内容:z记录实验基本情况,包括选用计算机对应的网络地址等;z记录设置好路由表文件;z记录并分析一个网络层的PDU;z根据实验情况,说明程序对广播地址、本机回绕地址的处理;z记录并分析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每个运输层PDU;z思考并回答:实验系统中两台不直接连接的计算机如何通过中间计算机的网络层进行数据的传送;4、实验步骤及分析:z分别打开三台主机A、B、C的ADDRESS.CFG文件查看每一台主机的地址配置;z打开每一台计算机ROUTE.CFG文件,结合实际的连接情况以及在实验一中完成的路由表配置,分析配置信息原理;例如:在主机A的路由信息中之所以包含主机B、C的信息,是因为主机在向另外两台主机发送数据时,要根据路由表的信息选择某一个COM口进行发送。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施工与管理》课程报告课程名称:泗县二中校园网综合布线方案设计课程代码:116304姓名:许光宗学号:01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班级:网络S14-2完成时间:2016 年1 月1日目录摘要 (1)一、项目概述 (2)二、校园建筑物布局说明 (2)三、校园网络拓扑结构 (2)四、基本技能训练 (3)(一)制作RJ-45水晶头 (3)1 制作步骤 (3)(二)打线训练 (4)1 实训步骤 (4)2 实训材料 (5)3 实训工具 (5)4 实训环境。

(5)5 教学学时 (5)(三)安装信息插座 (5)1 端接信息模块 (5)2 信息插座安装步骤 (7)3 实训材料 (7)4 实训工具 (8)5 实训环境 (8)6 教学学时 (8)(四)安装数据配线架 (8)1数据配线架安装基本要求 (8)2 固定式配线架安装步骤 (8)3.模块化配线架的安装步骤 (9)4配线架端接实例 (9)5 实训环境 (10)6 教学学时 (10)(五)安装110语音配线架 (10)1 安装步骤 (10)2 实训材料 (11)3 实训工具 (11)4 实训环境 (11)5教学学时 (11)(六)光纤连接器的互连 (11)1 .ST连接器互连步骤 (11)2 实训材料 (12)3 实训工具 (12)4 实训环境 (12)5 教学学时 (12)五、设计依据 (12)(一)遵循标准 (12)(二)工程设计参照的网络标准 (13)(三)工程设计依据的资料 (13)六、子系统设计方案 (13)(一)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 (13)(二)水平子系统的设计 (15)(三)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 (18)(四)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19)七、防雷 (20)(一)设计依据 (20)(二)设计原则 (20)(三)防雷防浪涌及接地系统 (20)八、接地保护 (21)(一)接地系统 (21)九、线槽及线缆布设要点 (22)(一)安装前注意事项 (22)(二)符合规范化标准 (22)(三)线槽线缆布设要点 (22)十、实训总结 (22)(一)实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22)(二)分析与建议 (22)(三)实训总结 (23)十一、参考文献 (23)摘要综合布线系统是一套用于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为计算机、通信设施与监控系统预先设置的信息传输通道。

实验八数码管显示实验-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课

实验八数码管显示实验-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课

实验八数码管显示实验、实验目的1. 熟悉共阴、共阳数码管的使用。

2. 掌握数码管的驱动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数字测量仪表和各种数字系统中 ,都需要将数字量直观的显示出来 ,一方面供人 们直接读取测量和运算的结果:另一方面用于监视数字系统的工作情况。

因此,数字显示电路是许多数字设各不可缺少的部分 。

数字显示电路通常由译码器、驱动器和显示器等部分组成,如图8-1所示。

图8-1数字显示电路组成方块囱数码的显示方式一般有三种 :第一种是字型重叠式 :第二种是分段式 :第二种是点 阵式。

目前以分段式应用最为普遍 ,主要器件是七段发光二极管 (LED)显示器。

它可分为两 种,一是共阳极显示器 (发光二极管的阳极都接在一个公共点上 ),另一是共阴极显示器 (发光二极管的阳极都接在一个公共点上 ,使用时公共点接地)。

下图8-2(a 卜8-2(b)分别是共阴管和共阳管的电路 ,8-3(a)、8-3(b)分别是共阴管和共阳管的引脚功能图。

8-3(b >M (+)--------------------- ■■— -------------------- h --------------- ——— --- --------------------------- d羊丰卒节平羊养丰b匚d e f世h0 816 £ :e <f V j dIV / b 一|bec C hl3 4 5hdfea8-2(b)8-3(b)一个LED数码管可用来显示一位04十进制数和一个小数点。

小型数码管(05寸和036寸)每段发光二极管的正向压降,随显示光(通常为红、绿、黄、橙色)的颜色不同赂有差别,通常约为2〜25V,每个发光二极管的点亮电流在5〜10mA。

LED数码管要显示BCD码所表示的十进制数字就需要有一个专门的译码器,该译码器不但要有译码功能,还要有相当的驱动能力。

1.74LS48共阴极译码驱动器它的引脚排列为:图8-4 74LS48的引脚排列表8-1 74LS48的功能表2. 74LS47共阳极译码驱动器它的引脚排列与 74LS48的引脚排列一模一样 ,两者的功能也差不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数据链路层实验1、实验目的z掌握数据链路层协议机制,理解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如链路管理、帧同步、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寻址等)在程序中如何体现的,以及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同步)是如何反映到数据链路层软件的设计中的;z掌握对协议数据单元的分析方法;z掌握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及通信特点;z学习实现网络协议的初步技能;2、实验内容基本内容:(1)熟悉OSILITE.EXE的操作:z通过“监控”菜单打开各层的监控窗口;z通过“手动”菜单打开各层的手动操作窗口;z在不同窗口之间切换;z使用Alt+E清除当前监控窗口内容;z使用Alt+S发送当前手动操作窗口内容;z通过菜单项“文件”Æ“保存桌面”保存所有打开窗口;z通过菜单项“文件”Æ“装载桌面”恢复所有打开窗口;(2)观察、分析帧类型和基本时序关系:z在直接连接的两台计算机之间确定发送方和接收方,在发送计算机上打开针对特定数据链路层实体的手工操作窗口和监控窗口,在接收方计算机上打开针对特定数据链路层实体的监控窗口,要注意端口的匹配;z操作发送方计算机,在两台计算机之间传送帧;观察并对比两台计算机上接收帧的情况,分析不同帧之间的时序关系;(3)观察、分析协议的排错机制:z在直接连接的两台计算机之间确定发送方和接收方,在发送计算机上打开针对特定数据链路层实体的手工操作窗口和监控窗口以及针对相应物理层实体的监控窗口,在接收方计算机上打开针对特定数据链路层实体的监控窗口以及针对相应物理层实体的监控窗口,要注意端口的匹配;z在发送方计算机上,通过菜单项“文件”Æ“误码仿真”,设置较高的误码仿真率;z操作发送方计算机,在两台计算机之间传送帧;对比接收方计算机上物理层实体和数据链路层实体的接收情况,分析数据帧出错情况;观察并对比两台计算机上接收帧的情况,分析数据帧出错时的恢复机制;z在发送方计算机上,通过菜单项“文件”Æ“误码仿真”,修改发送方计算机的仿真误码率为0;在接收方计算机上,设置较高的仿真误码率;z操作发送方计算机,在两台计算机之间传送帧;对比发送方计算机上物理层实体和数据链路层实体的接收情况,分析应答帧出错情况;对比两台计算机上接收帧的情况,分析数据帧出错时的恢复机制;3、实验要求基本要求:在实验报告中应包括以下内容:z记录实验基本情况,包括选用计算机、连接的端口、确定的发送方和接收方等;z记录未设置误码仿真率时的帧的传送情况;分析并记录有哪种类型的帧,以及相互应答的关系;z记录不同误码仿真设置时帧的传送情况和相应物理层实体接收情况;在记录中寻找以下类型的错误:数据帧错、数据帧丢失、确认帧丢失;根据实验情况说明这些错误如何被恢复;z思考并回答:在数据帧错时,程序中有没有处理“否认帧”?说明如何得到你的结论,并分析程序如何对数据帧错进行处理以及这种处理方式的利弊。

扩展要求:z记录实验中连续多个数据帧发送全过程中在发送方与接收方计算机物理层和网络层监控窗口中显示的帧并分析每一帧的含义;z 结合实验说明两台计算机之间建立连接的过程,以具体的实例加以说明;4、实验步骤及分析:z 按照上一个物理层实验中计算机的拓扑连接方法完成三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在完成连接的过程中注意三台计算机相互连接时使用的端口; z 打开网络实验软件OSILITE.EXEz 通过“监控”菜单打开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监控窗口;通过“手动”菜单打开数据链路层的手动操作窗口;在主机A 、C 上要打开手动操作数据链路层实体1、监控物理层实体1、监控数据链路层实体1,在主机B 上要打开手动操作数据链路层实体1、2、监控物理层实体1、2。

两个网络层与两个数据链路层实体的手动及监控窗口分别对应计算机的两个串行通信口。

实验中的主机A 、C 由于只用到了COM1,所以只须打开与COM1相关的监控和手动窗口,而主机B 的COM1和COM2分别用于连z 接主机A 、C ,所以主机B 要打开与COM1和COM2相关的监控和手动窗口。

z 熟悉窗口的操作,包括清除和发送窗口中的内容;在清除监控窗口的内容时,只要选中要清除的窗口按Alt+E 组合键即可。

z 在连接的三台计算机之间,分别在主机A 、主机B 、主机C 的数据链路层两个手动操作窗口发送以该主机名开头的字符数据(如:从主机A 发送的字符串应该是字母“A ” 为开头像“A12345”,这样便于分清每一台主机接收到的数据帧是从另外哪一台主机发送的。

)观察由一台主机发送数据后,在另外两台主机的两个数据链路层监控窗口显示的接收情况;观察在两台主机之间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后,两台主机的数据链路层监控窗口中出现的帧的类型和结构;分析两台主机在发送数据的过程中彼此接收到的帧,结合监控窗口中显示的帧,简述两台主机交换数据的过程;z 详细说明:在主机A 与B 之间发送数据,在发送方主机A 的手动操作数据链路层实体1窗口键入“A12345”,然后单击发送按钮进行发送。

然后在接收方主机B 的监控数据链路层实体1就会显示收到由主机A 发送来的帧,按照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内容,具体的传送过程为:(1)发送数据之前首先要在两台主机之间建立连接,因此主机A数据链路层实体首先向主机B的数据链路层实体发送一个连接请求帧,在监控窗口中显示为{01111110,2,11000000,…. ,10111100}。

其中“01111110”为数据链路层帧结构中的标志字段用于界定一个帧的开始;“2”为长度字段用于表示这一帧之中包括控制字段、数据字段、帧校验序列的长度,因为CONN帧的数据数据字段为空所以长度字段为2;“11000000”是控制字段,其中的每一位二进制数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并以此来完成数据链路层的控制。

控制字段的开头一至两位用于表示帧的类型,“11”表示这是一个无编号帧,后面的“000000”根据无编号帧的约定表明这是一个请求连接帧。

控制字段之后是数据字段,对于无编号帧和监控帧(控制字段以“10”开头)数据字段是空的。

只有数据帧(控制字段以“0”开头)的数据字段包含有用户发送的数据。

最后是帧校验序列,实验中的帧校验是通过水平奇偶校验实现的,校验的范围是从帧长度字段至数据字段。

(2)主机B在收到请求连接帧已后,响应请求向主机A发送一个无编号确认帧UA。

在主机A监控数据链路层实体1将会显示出{01111110,2,11000011,….10111111},其中“11000011”控制字段表示这是UA无编号确认帧。

(3)主机A在收到UA确认帧后完成了连接的建立并开始传送数据,将带有字符数据“A12345”的数据帧发送给主机B,在主机B的监控数据链路层实体1窗口中将会显示出这一个数据帧。

具体的显示结果是{01111110,8,00000000,“A12345”,00100110},其中的帧长度包括了控制字段、数据字段、帧校验序列共8个字节,所以是8。

控制字段开头的“0”表示这是一个数据帧,其后的三位“000”是发送序号,表示这是第0号数据帧,最后的三位“000”是接收序号,表示主机A 希望接收主机B 的数据帧的发送序号。

通常这一数值用于确认已接收的数据帧。

(4) 主机B 在接收到这一数据帧后需要向主机A 发出确认信息,但是主机没有需要发给主机A 的数据帧,所以不能将确认信息捎带给主机A ,于是主机B 就向主机A 发出一个监督帧RR 接受就绪帧{01111110,2,10000001,….,11111101}确认接收到的数据帧。

z 在主机A 上,通过菜单项“文件”Æ“误码仿真”,设置主机A 的误码仿真率为1000或其他小于5000的数值;然后在主机A 的手动操作数据链路层实体1向主机B 发送以字母A 开头的字符数据如“A12345”;对比设置误码仿真率前后,接收方和发送方计算机上物理层实体和数据链路层实体的接收情况,分析数据帧出错情况;观察并对比两台计算机上接收帧的情况,分析数据帧出错时的恢复机制;本网络实验环境在数据链路层的差错控制使用回退式的自动请求重发机制,所以在传送中出错的帧将被放弃,由发送方重发该帧,直到帧校验通过。

由于本实验中采用的检错方式为水平奇偶校验,所以如果同时出现两位出错的情况下将无法检测出来。

因此在刚才的实验中结果,既由主机A 发送的字符“A12345”在主机B 接收到的可能是“A12345”也可能是其他在二进制代码上与“A12345”出现两位代码不同的任何字符。

z 在主机B 上,通过菜单项“文件”Æ“误码仿真”,设置主机B 的误码仿真率为2000或更高的小于5000的任一数值,并将主机A的误码仿真率恢复设置为0;在主机B 的手工操作数据链路层实体1窗口向主机A 发送以字母B 开头的字符数据如“B12345”;对比接收方和发送方计算机上物理层实体和数据链路层实体的接收情况,分析数据帧出错情况;仿照刚才的实验观察并对比两台计算机上接收帧的情况,分析数据帧出错时的恢复机制;z 在主机A 与主机B 上,通过菜单项“文件”Æ“误码仿真”,将误码仿真率设置成其他的在0—5000之间的任何数值;在两台计算机之间传送帧;对比接收方和发送方计算机上物理层实体和数据链路层实体的接收情况,分析数据帧出错情况;观察并对比两台计算机上接收帧的情况,分析数据帧出错时的恢复机制;z 与上面的实验相同在主机B 与主机C 之间重复刚才的实验;观察传送的结果并分析接收到的数据与发送的数据的出错情况,体会本实验系统的差错检测方法的特点,分析有可能检测不到的错误种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