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组典型例题总结
滑轮组知识题及答案解析

滑轮习题1.旗杆顶上装有滑轮,升旗时可以省力。
()2.滑轮是变形的杠杆,所以使用滑轮不一定省力。
()3.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也能省一半距离。
()4.使用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最多只能省一半力。
()5.又省力又省距离的滑轮是没有的。
()1.图1中A是____滑轮。
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体举高,用力的方向应向____(选填“上”、“下”)。
如果A重2牛,要提起50牛的物体,至少要用____牛的拉力。
若要使物体上升2米,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____米。
2.如图2所示,重物G重40牛,若不计摩擦,匀速提起重物所用拉力为22牛,则动滑轮的重力是____牛,钩子1受到绳子的拉力为____牛,钩子2受到重物G的拉力为____牛。
3.如图3所示,木块在桌面上匀速滑动,拉力F为2牛,木块所受摩擦力为____4.如图7所示,使用动滑轮提起重物G时,拉力F=____G(不计滑轮重和摩擦)。
若用斜向上的力拉绳子,所需拉力F'____F(选填“>”、“=”或“<”)。
5.如图8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F1=____G,F2=____G。
6.下图中,甲物体重6N,乙物体重10N,弹簧测力计及摩擦均不计,则当甲、乙两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N,物体乙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___N。
7.如图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的相同重物,在A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 1=__________,F 1=_________,F 1=_________,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和摩擦。
8. 如图所示,绳子与滑轮重不计,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果M 1=5kg ,那么M 2应等于__________ kg 。
1、工人们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他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
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C )2、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物体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装置是( C )F 1 F 2 F 3MM3、用图5所示的四种机械提起同一重物,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D )4、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下图所示,拉力分别为F 甲、F 乙、、F 丙,不记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BA 、F 甲<F 乙、<F 丙B 、F 甲>F 乙、>F 丙C 、F 甲>F 乙、=F 丙D 、F甲=F 乙、>F 丙5、如图所示,吊篮的重力为400N ,动滑轮重力为50N ,定滑轮重力为40N ,人的重力为600N ,人在吊篮里拉着绳子不动时需用力 ( C )A .218NB .220NC .210ND .236N6、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在不计滑轮重及绳子摩擦的情况下,G 1∶G 2为:( C )A 、1∶2 ;B 、1∶1 ;C 、2∶1 ; D、3∶1.7、使用定滑轮提升重物,当分别在A方向、B方向和C方向拉重物时( D )A.A方向拉力最小;B.B方向拉力最小;C.C方向拉力最小;D.三个方向拉力都一样.2.使用滑轮组可以( )A.省力又省距离 B.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C.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D.费了力但可以省距离3.如图5所示甲、乙两个装置,已知A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40牛(不考虑绳与滑轮的摩擦)。
初中物理定滑轮和动滑轮练习题及详细解析

定滑轮和动滑轮练习题及详细解析【典型例题】类型一、定滑轮和动滑轮1、(2016春•南京校级期末)如图所示,B装置是______滑轮(选填“定”或“动”)。
若物体A所受重力为100牛,当分别用不同方向的力匀速提起物体A时,拉力F1______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思路点拨】(1)使用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是定滑轮,滑轮和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是动滑轮。
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等臂杠杆,只改变力的方向,而不省力,(2)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不考虑动滑轮重和摩擦,F=G物。
【答案】定;等于【解析】(1)提升物体A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是定滑轮;(2)因为定滑轮相当于一等臂杠杆,只能改变力的方向,而不省力,故定滑轮拉同一物体A,沿不同方向用的拉力大小相等,所以F1=F2,故答案为:定;等于。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定滑轮工作特点,是一道基础题。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物体A和B所受重力都为200N,滑轮重力和摩擦不计,当用力分别匀速提升物体A和B时,F A为_____N,F B为______N。
【答案】100 2002、(2014•桂林中考)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移动物体A时.当沿不同方向分别用F1、F2、F3的力,以不同速度匀速拉动物体时,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1=F2<F3B.F1<F2<F3C.F1>F2>F3 D.F1=F2=F3【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图中滑轮是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因为物体A匀速运动,所以F1、F2、F3都与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相等,所以三种拉法所用拉力一样大,故ABC错误;故D正确。
故选D。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定滑轮及工作特点,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及其特点是关键。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若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把物体匀速向上提起,则拉力F1与F2相比较()A.F1较小B.F2较小C.F1与F2一样大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如图所示:F1的力臂L大于F2的力臂L′,由于提起的重物一定,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一定,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初中滑轮组经典好题30道答案详尽

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18小题)1、(2009•包头)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0N的物体匀速提升0.1m,所用时间为2s,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F为6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磨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所做的有用功为1JB、动滑轮自重0.2N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0.3W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考点:滑轮组与其工作特点;功的计算;有用功和额外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比较思想。
分析:(1)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工作特点是:可以达到既省力又改变力的作用方向.动滑轮由几段绳子承担,绳端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升高高度的几倍.(2)结合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公式分别计算出所做的有用功、动滑轮自重、拉力F做功的功率、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然后和所提供的计算结果比较,得出正确的判断.解答:解:A、∵用滑轮组提升物体,对物体做的功是有用功.∴所做的有用功W用10N×0.11J.∴该选项中,所做的有用功为1J,计算结果正确.B、∵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时,该滑轮组中的动滑轮由两段绳子承担,绳子上的拉力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二分之一,则:动滑轮的重力G动=2F﹣G物=2×6N﹣102N.∴动滑轮自重0.2N,计算结果不正确.C、∵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拉力F做的功是总功,则拉力F做功的功率.∴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0.3W,计算结果不正确.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计算结果正确.本题计算结果正确的有两个:A和D.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滑轮组的工作特点,利用公式逐个计算,然后和选项比较,计算过程注意格式,过程和结果都有单位.2、如图所示,斜面长为3,高为,工人用400N沿斜面方向的力将重为840N的箱子推到车上.在这过程中()A、有用功是400J,总功是840JB、有用功是840J,额外功是400JC、总功是12O0J,机械效率是7D、有用功是400J,机械效率是7考点:功的计算;有用功和额外功;斜面的机械效率。
滑轮组专题(典型)

F 3G F 5 G F 4 G F 6 G F 6= G 当G 动=1 N ,G 物=2N F 6= N (不计摩擦) G F 10 F A BP Q =5N F=5N S 绳=30cm ⑵物体向左匀速运求:①物体受地面的摩擦f= N ②h 动= cm S 绳=10cm =5N ⑴物体匀速向右运动 求:①物体受地面的摩擦f= N ②h 动= cm 滑轮组专题(太典型!)专题一:滑轮组综合计算的原则:①同一根绳子的拉力处处相等②分析动滑轮的受力平衡(向上所有的的力之和=向下所有的力之和;向左所有的力之和=向右所有的力之和)注意:①有时也给定滑轮受力分析②滑轮组一般“静止”或“匀速运动③区分绳子的“根数”与“段数”,一根绳子绕在定滑轮和动滑轮之间,会被分成几段一、常用的两大类型(1)竖直使用(F 承受重力) (2)水平使用(F 承受与地面的摩擦力)二、其他形式: 有时也给定滑轮受力分析= N ,F q = N (滑轮的重和摩擦不计)1.2. 3.3.如图所示,物体重600N ,人拉住绳子的一端,使物体静止, 若不计动滑轮的重和摩擦,则人的拉力F 9= N 二大类:水平方向(不计f 轴和 G 动)1.⑶水平桌面上放着重180N 的物体,若用如图3装置使物体在桌面上匀速移动,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为40N ,则水的距离 使用 不计f 轴则 F=f 摩/ nF 1=G F 1 G F 2 G F 2= G F 3= GF 4=G F 5= G F 7 G G F 89 G F FM G 平台重G=1050N 物体M 重为_ __NG 图4 FA图5 图6 图8图7S绳=10cm=5N⑷物体匀速向右运动①物体受地面的摩擦f= N②h动= cm=5NS绳=10cm⑶物体匀速向左运动①物体受地面的摩擦f= N②h动= cm=5NS绳=10cm⑴物体匀速向上运动①物体重力G= N②h动= cm=5NS绳=10cm⑵物体匀速向上运动①物体重力G= N②h动= cm平拉力F= N三大类、综合使用(既有水平方向又有竖直方向)(1)如图4所示,100N重物匀速下落,不计轴摩擦和动滑轮的重,求木块受地面的摩擦f= N(2)如图5所示,已知G动=12N,G A=600N, F=80N, 不计轴摩擦求木块受地面的摩擦f= N四、1. 如图体重500N的人,要将G=700N的吊篮匀速吊起,不计滑轮、绳重及摩擦。
滑轮组连线总结

第五讲 滑轮组绕线方法总结【知识巩固】1, 根据题意确定n 的值,注意当n 是小数时,要取大于该数的整数。
例如,4.3n =,我们因该取4。
通常n 的确定有三类,第一类,告知拉力F 和物重G ,则G n F = 第二类,告知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和物体移动距离h,则s n h= 第三类,告知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v 和物体移动速度物v ,则v n v =物 2, 确定动滑轮的个数,有下列规则,如果n 是偶数,动滑轮个数为2n 如果n 是奇数,动滑轮个数为21-n 3, 让定滑轮的个数等于定滑轮的个数,按照“偶定奇动”的规则连线,根据题意的要求(站在地上拉物体,站在高处拉物体)调节定滑轮的个数(要么加一个定滑轮,要么减一个定滑轮,要么维持不变)。
4, “偶定奇动”连线规则当n 为偶数时,从定滑轮的钩子朝动滑轮连接当n 为奇数时,从动滑轮的钩子朝定滑轮连接。
【典型例题】例1. 一位同学站在地面上,要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重和动滑轮的总重为1000N ,而绳子最多只能承受400N 的拉力,请你选择适当的滑轮组实现这个目标。
解析:物体和动滑轮的总重G=1000N ,绳子的最大拉力为F=400N ,所以可得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根数1000 2.5400G n F ===,即绳子的根数为3,是奇数。
然后我们来确定动滑轮的个数为1个,然后假设定滑轮的个数也是1个,根据偶定奇动得原则连线画图如右发现刚好满足3n =这个省力条件,但是题目要求该同学站在地上拉动物体,所以必须将上图进行修改,在加上一个定滑轮就能解决问题。
如右图。
例2,一根绳子只能承受1200N的拉力,要使它提起4200N的重物。
要求人站在地面上把物体提起,应利用怎样的滑轮组?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解:被提升的物体重力为G=4200N,绳子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1200N,所以可得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根数42003.51200GnF===,由此可知绳子的根数为4,4为偶数,可判断动滑轮的个数为2。
中考物理滑轮组经典例题汇总

中考物理滑轮组经典例题汇总滑轮组是物理学中经典的力学问题之一,涉及到力的平衡、力的传递以及机械优势等概念。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滑轮组经典例题汇总:1. 问题描述,一个滑轮组由两个滑轮组成,一个滑轮上挂着质量为m的物体A,另一个滑轮上挂着质量为2m的物体B。
如果忽略滑轮的质量和摩擦,求物体A和物体B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滑轮组的特点,滑轮上的张力相等。
设物体A的加速度为a,则物体B的加速度为2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A受到的合力为Tmg,物体B受到的合力为2T-2mg,其中T为滑轮上的张力,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以得到以下方程:T mg = ma.2T 2mg = 2ma.解方程组,可以求得a = g/3。
2. 问题描述,一个滑轮组由三个滑轮组成,中间的滑轮上挂着质量为m的物体A,左边的滑轮上挂着质量为2m的物体B,右边的滑轮上挂着质量为3m的物体C。
如果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可以忽略不计,求物体A、物体B和物体C的加速度。
解析:由于滑轮上的张力相等,设物体A的加速度为a,则物体B的加速度为2a,物体C的加速度为3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到以下方程:T mg = ma.2T 2mg = 2ma.3T 3mg = 3ma.其中T为滑轮上的张力,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解方程组,可以求得a = g/8。
3. 问题描述,一个滑轮组由四个滑轮组成,左边的两个滑轮上分别挂着质量为m的物体A和质量为2m的物体B,右边的两个滑轮上分别挂着质量为3m的物体C和质量为4m的物体D。
如果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可以忽略不计,求物体A、物体B、物体C和物体D的加速度。
解析:设物体A的加速度为a,则物体B的加速度为2a,物体C的加速度为3a,物体D的加速度为4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到以下方程:T mg = ma.2T 2mg = 2ma.3T 3mg = 3ma.4T 4mg = 4ma.其中T为滑轮上的张力,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滑轮组知识点总结及课后练习

滑轮组知识点总结及课后练习一、滑轮1、定滑轮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速度v F ) = 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速度v G ) 2、 动滑轮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 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a )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b) 如果忽略轮轴间摩檫和滑轮重,则F=G/ 2,若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 拉力F= (G物+G 动)/2;(c)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是2倍重物移动的距离S(或v F )=2 h(或v G )3、 滑轮组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G/ n 。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G 物+G 动)/n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是n 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F (或v F )=nh G (或v G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 物+G 动) / F 求出绳子的股数。
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
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二、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 远,足球飞出10m 的过程中人不做功。
(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的乘积。
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时,有 公式:W=FS4、功的单位:焦耳,1J= 1N ·m 。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
初中物理定滑轮和动滑轮练习题及详细解析

定滑轮和动滑轮练习题及详细解析【典型例题】类型一、定滑轮和动滑轮1、关于如图中的两类滑轮甲和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能改变拉力的方向B.甲是等臂杠杆C.甲比乙省力D.甲比乙省距离【答案】C【解析】乙滑轮的轴是固定的,所以是定滑轮,定滑轮是等臂杠杆,使用乙滑轮不能够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甲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是动滑轮,使用甲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故C符合题意。
【总结升华】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是滑轮的两种用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B.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C.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D.乙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答案】B2、(2014•龙岩中考)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沿三种不同的方向拉绳使物体匀速上升,所用的力分别是F1、F2、F3,则()A.F1最大B.F2最大C.F3最大D.三个力一样大【答案】D【解析】因为定滑轮相当于一等臂杠杆,只能改变力的方向,而不省力,故定滑轮拉同一重物G,沿三个不同方向,用的拉力大小相等。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定滑轮工作特点的了解和掌握。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若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把物体匀速向上提起,则拉力F1与F2相比较()A.F1较小B.F2较小C.F1与F2一样大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如图所示:F1的力臂L大于F2的力臂L′,由于提起的重物一定,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一定,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故F1较小。
3、如图用一个动滑轮提升重为20N的物体,当匀速向上拉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2N,若不计摩擦,拉力F和动滑轮的重力的大小是()A.拉力F为12N,动滑轮重4NB.拉力F为20N,动滑轮重2NC.拉力F为20N,动滑轮重4ND.拉力F为12N,动滑轮重2N【思路点拨】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绳子的绕线决定滑轮组的使用效果,有几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物体的重力,拉力就是动滑轮和物体总重的几分之一。
初中滑轮组经典计算题

初中滑轮组经典计算题《滑轮组那些事儿:初中滑轮组经典计算题全解析》滑轮组在初中物理里可真是个有趣又有点小复杂的东西呢。
就像一群小伙伴手拉手一起干活一样,滑轮们组合起来就能干好多力气活。
今天呀,我就想和大家好好唠唠关于滑轮组的经典计算题。
我记得有一次,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这样的题。
说有一个滑轮组,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绳子的股数是3股。
有个物体重60牛,要把这个物体匀速提升2米,问拉力做的功是多少。
当时我就有点懵,这可咋算呢?我就去问我同桌,我同桌那可是个小机灵鬼。
他跟我说:“你看啊,要算拉力做的功,得先知道拉力的大小呀。
”我就更迷糊了,拉力大小咋求呢?他接着说:“根据滑轮组的省力规律,拉力就等于物体重力除以绳子股数呀,你想啊,这就好比几个人一起抬东西,人越多,每个人出的力就越小,这里绳子股数就像抬东西的人数呢。
那拉力F 就等于60牛除以3,就是20牛啦。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然后又问:“那功咋算呢?”他拍了下我的脑袋说:“功等于力乘以距离呀。
拉力是20牛,可这距离可不是2米哦。
因为绳子股数是3股,物体上升2米,那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就得是2米乘以3,就是6米啦。
所以拉力做的功W = Fs,就是20牛乘以6米,等于120焦耳呢。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
还有一种题也很经典呢。
有个滑轮组,不知道是由几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只知道绳子自由端拉力是10牛,物体匀速上升的速度是0.1米/秒,机械效率是80%,求物体的重力。
这题可把我愁坏了。
我又去问班上的学霸,学霸总是有很多神奇的思路。
学霸说:“你看啊,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除以总功。
有用功就是对物体做的功,总功就是拉力做的功。
”我问:“那这和物体重力有啥关系呢?”学霸笑着说:“有用功等于物体重力乘以物体上升的高度,总功等于拉力乘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我们可以设物体上升的高度是h,那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就是nh(n是绳子股数)。
机械效率η = Gh/Fnh,这里v物= 0.1米/秒,设时间是t,那h = 0.1t,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 vt(v是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
滑轮组常见题型

滑轮组常见题型一、动滑轮组成的变式滑轮组问题:如图所示,试分析绳A 和绳B 的受力大小:解析:若不忽略动滑轮的重量:A 滑轮由两股绳子承担,则每股承受的拉力:B 滑轮由两股绳子承担A 滑轮的一股绳子的力,所以 若忽略动滑轮重量:则B 4G F =; 练习:如图2所示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重和绳重,如果物体的重分别为G 1和G 2,那么G 1和G 2的关系是 ;二、绳自由端与物相连的滑轮组问题:体重为590N 的某人用如图1所示的滑轮组将自己匀速提升2m,动滑轮重为10N,若不考虑吊篮和绳重及摩擦,那么他所用的拉力和绳子自由端下降的距离分别是 ;解析:本题可用整体法来进行分析,把动滑轮、人和吊篮作为一个整体,当吊篮不动时,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数出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总股数n ,那么由5段绳子所承受的拉力正好是人、动滑轮和吊篮的重力和G 总;则每股绳承担的力1FG n =总;共有三股绳子承担物重,有:绳子的拉力:1(59010)200N 3F =⨯+= 自由端下降的距离:3326m s s ==⨯=绳物练习: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吊篮与动滑轮总重为450N,定滑轮重力为40N,人的重力为600N,人在吊篮里拉着绳子不动时需用拉力大小是 ;三、动滑轮的角度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动滑轮能省多少力还与绳子的角度有关;问题:小丽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所用的钩码每个重牛.她利用动滑轮将钩码缓慢提升,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分析比较图a 、b 、c 可知: ;2分析比较图a、d、e可知: ;解析:使用动滑轮缓慢提升相同重物时,两边绳子夹角越大,所用的力也越大;分析比较图a、b、c可知:使用动滑轮竖直缓慢提升重物时,可以省力;且提升的物体越重,所用的力越接近物重的一半;分析比较图a、d、e可知:使用动滑轮缓慢提升相同重物时,两边绳子夹角越大,所用的力也越大;故答案为:使用动滑轮竖直缓慢提升重物时,可以省力;且提升的物体越重,所用的力越接近物重的一半;四、与杠杆的综合题例:如图所示,滑轮下挂重500N的物体G,滑轮重40 N,绳和杠杆都是轻质的.要在图示位置使杠杆平衡,在杠杆的A点所加的竖起向上的力F应是杠杆上标度的间距相等 ;五、常规题型练习练习:如图所示,用一根结实的绳子在两根光滑木棒上绕几圈,一小朋友用力一拉,两位大力士竟撞在一起了;这幅漫画说明了;练习: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起物重相等的物体,当滑轮组的物重和摩擦忽略不计时,所用的拉力和物体的物重G的关系是:1F1=G;2F2=G;3F3=G;练习:如果忽略滑轮重和摩擦,则下列各图中,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力的大小分别是多少已知被提升重物的重力均为1000NF1=_________N; F2=________N; F3=________N; F4=________N;练习:如图所示,物体重20N,忽略滑轮重和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是A .10N。
滑轮组典型例题总结

1一、 提升重物的问题:1、图6甲和乙都是由一只定滑轮和一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但是它们有不同点。
请回答:(1) 滑轮组能改变动力的方向,而 滑轮组不改变动力的方向;(2)甲滑轮组有 段绳子承担物重,乙滑轮组有 段绳子承担物重, 滑轮组更省力些;(3)如果都使物体上升h 高度,那么甲滑轮组的绳端必须向下移动 ,乙滑轮组的绳端必须向上移动 。
2、仍然看图6甲和乙.如果摩擦不计,动滑轮重不计,G =300N ,则图甲中的拉力F 甲= N ,图乙中的拉力F 乙= N ;如果摩擦不计,动滑轮重是30N ,G =300N ,则F 甲= N ,F 乙= N 。
3、如图7所示,不计摩擦及滑轮重,重为G 1、G 2的两个物体现在处于静止,则( )。
A .G 1=2G 2B .G 1=G 2C .2G 1=G 2D .G 1=3G 26、如图17所示,物重G =30N ,绳的一端拴在地面,拉力F 使滑轮匀速上升。
(l )若滑轮重不计,滑轮向移动20cm ,则拉力F = N ,物体上升cm 。
(2)若滑轮重为2N ,使物体上升20cm ,则拉力F = N ,滑轮向上移动 cm 。
7、如图26所示,摩擦不计,滑轮重2N ,物重10N 。
在拉力F 的作用下,物体以0.4m /s 的速度匀速上升,则( )。
A .F =5N ,F 向上的速度是0.2m/s .B .F =7N ,F 向上的速度是0.2m/s .C .F =6N ,F 向上的速度是0.8m/s .D .F =22N ,F 向上的速度是0.2m/s . 8、如图所示,吊篮的重力为400N ,动滑轮重力为50N ,定滑轮重力为40N ,人的重力为600N ,人在吊篮里拉着绳子不动时需用力 ( )A .218NB .220NC .210ND .236N三、水平拉动的问题1、如图16甲和乙。
在甲图中画绕线,使绳端向右拉时物体向左移; 在图乙中画绕线,使绳端向左拉时物体向左移。
初级中学物理滑轮组典范知识题25道(含详细答案解析)

滑轮组经典习题30道一、选择题(共18小题)1、(2009•包头)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0N的物体匀速提升0.1m,所用时间为2s,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F为6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磨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所做的有用功为1JB、动滑轮自重0.2N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0.3W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2、如图所示,斜面长为3cm,高为lm,工人用400N沿斜面方向的力将重为840N的箱子推到车上.在这过程中()A、有用功是400J,总功是840JB、有用功是840J,额外功是400JC、总功是12O0J,机械效率是7O%D、有用功是400J,机械效率是7O%3、如图所示,小明用两个滑轮组成甲、乙两种不同的省力滑轮组.他分别用这两种滑轮组把质量相同的重物吊到等高的平台上,两次吊重物时他拉绳的速度相同.不计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和功率的多少相同,甲装置的效率高B、两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功率的多少和效率的高低都相同C、两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率的大小和效率的高低相同,用甲装置做的功多D、两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的多少和效率的高低相同,用乙装置时功率大4、(2010•泉州)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800N的重物匀速提高5m,拉力所做的功为4800J,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A、67%B、73%C、83%D、100%5、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相同的时间内用大小相同的力F1和F2分别把质量相等的重物G1和G2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则()A、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B、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C、F2做功的功率大D、F1、F2做功的功率一样大6、用完全相同的A、B两个滑轮组(绳重及摩擦忽略不计),分别提升重为G1和G2的两物体,若G1>G2,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A和ηB,则()A、ηA>ηBB、ηA<ηBC、ηA=ηBD、无法判断7、两滑轮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每个滑轮重力都为G0,摩擦和绳重均不计,用它们分别匀速提起重为G=5G0的物体时,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是()A、6:7B、7:6C、5:6D、5:78、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提出了下列假设:(1)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动滑轮重有关;(2)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被物重有关;(3)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4)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与承重绳子段数有关.然后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对比实验来验证提出的假设,则该实验验证的假设是()A、(1)B、(2)C、(3)D、(4)9、(2007•恩施州)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有关 B 、吃饭时,筷子是个省力杠杆C 、使用杠杆,就是为了省力D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省距离10、(2006•大连)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把重物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重物的重力为G物,动滑轮的重力为G 动,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η,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工人所用的拉力为( )A 、G 物+G动2B 、G物2ηC 、G 物+ηG动ηD 、G动2(1﹣η)11、(2011•包头)如图所示,斜面长6m ,高3m ,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100N 的拉力F 使物体在5s 内沿斜面移动了2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40%B 、物体重300NC 、拉力F 做的功是600JD 、拉力F 的功率是40W12、有一人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重1000N 和2000N 的物体匀速提升5m ,动滑轮重200N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上述两种情况中不正确的是( ) A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相等 B 、人做的额外功相等C 、人做的总功相等D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13、从井中提水时,常常会发生吊水桶落入井里的事情.用物理知识分析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用吊水桶向上提水,人对桶和水做的功都是有用功B、用吊水桶向上提水,人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C、吊水桶掉在井里,打捞水桶时桶里会带些水,这时人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D、吊水桶掉在井里,打捞水桶时,人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14、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B、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C、使用机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机械效率D、使用任何机械,它的机械效率都小于115、(2007•无锡)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A、W1=W2,η1=η2B、W1=W2,η1<η2C、W1<W2,η1>η2D、W1>W2,η1<η216、(2011•烟台)在不计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情况下,分别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匀速提升同一物体到同一高度处,其机械效率分别为η定、η动、η组,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η组<η动<η定B、η定<η动<η组C、η动<η定<η组D、η定<η组<η动17、(2010•广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1000N的货物,所用拉力是400N,绳的自由端被拉下2m.关于这个滑轮组工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总功是800JB、额外功是100JC、有用功是400JD、机械效率是62.5%18、通过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可得出下列各措施中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A、增加动滑轮,减小拉力B、改用质量小的动滑轮C、减少提升高度,减少做功D、增加提升重物重力,增大有用功二、填空题(共12小题)19、一座高达40米的大桥,总长为8350米,其中正桥只有850米,而两侧引桥却长达7500米.一座大桥为什么要有这么长的引桥呢?小明很奇怪,请教老师后.他明白了引桥相当于一个斜面.(1)小明用如图乙所示的斜面进行模拟实脸.在保持斜面高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斜面的长度.发现斜面越长,拉动小车匀速上升的力F越小.由此他明白了很长的引桥在汽车上桥是能起到_________ (“省力“或“省功“)的作用.(2 )一辆总质量为2000千克的汽车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通过一侧引桥(长3750米),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_ 秒,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_ 焦.20、(2008•黄冈)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员用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吊起建筑材料(如图).绕在滑轮组上的钢丝绳最大拉力为6×103N,不计滑轮、吊钩、绳的自重及摩擦,一次最多能起吊_________ N的建筑材料,实际使用该滑轮组最多只能吊起5.4×103N的建筑材料,且将建筑材料1s内匀速吊起了1m,起重机的功率是_________ W,机械效率为_________ .若吊起的建筑材料重力减小,机械效率将_________ .(“增大”、“减小”或“不变”)21、(2010•攀枝花)如图所示,斜面长5m,高1m,工人用沿斜面方向400N的力把重1600N的木箱匀速推到车上,推力对木箱做的功是_________ 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 .22、(2010•黄冈)如图是某商场的自动扶梯.扶梯的部分几何尺寸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 的小华站在该扶梯上从商场一楼到二楼.已知扶梯以1m/s的速皮匀速上行.则扶梯对他做的功是_________ J,对他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_ W.如果站在扶梯上的人数增多,扶梯的效率将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小华为较快上楼,在扶梯以上述速度上行的同时,他又相对扶梯以1m/s的速度在扶梯上向上步行,则他从一楼到达二楼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_ s.2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1500N的物体,拉力F的大小为400N,若将物体提升0.3m,则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__ J,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 .24、(2004•河北)如图所示,某同学用一个动滑轮匀速提起一袋质量为18kg的面粉,所用的拉力为100N,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 .若用此动滑轮匀速提起一袋质量为25Kg的大米,当拉绳子的速度为_________ m/s时,拉力的功率为54W.(取g=10N/kg,绳重与摩擦不计)25、一个质量为70kg的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包括滑轮组及装砖的托板)提升一堆砖.已知装砖的托板重200N,每块砖重100N.滑轮的摩擦和绳重均可忽略不计,当工人匀速提升10块砖时,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那么,该人站在地面上用此装置提升这些砖的过程中,此装置的机械效率最高可达到_________ .(取g=10N/kg,结果保留1位小数)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18小题)1、(2009•包头)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0N的物体匀速提升0.1m,所用时间为2s,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F为6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磨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所做的有用功为1JB、动滑轮自重0.2N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0.3W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考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功的计算;有用功和额外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
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
小夏对绳子的拉力为
小夏受到绳子的拉力F拉、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支,因为小夏静止,小夏受到的重力等于拉力加上支持力,则地面的支持力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小夏对地面的压力
受力面积
小夏对地面的压强
3.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重力为140N的物体,当拉力为50N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0N。若重物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2×10-2m2,不计绳重和摩擦,每个滑轮质量相同,绳对滑轮的拉力方向均可看成在竖直方向。若拉力F为40N,则定滑轮对天花板的拉力为_______N,重物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Pa。
【答案】901.5×103
【解析】
【分析】
【详解】
[1][2]滑轮组的动滑轮绕3段绳,不计绳重和摩擦,当拉力为50N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0N,拉力的大小
F1= (G+G动)
动滑轮的重力
G动=3F1-G=3×50N-140N=10N
每个滑轮质量相同,定滑轮的重力等于动滑轮的重力为10N,对定滑轮受力分析,受到重力、下方两段绳子的拉力,天花板的拉力,根据平衡条件得到
1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吊装100袋大米,每袋大米的质量是50kg,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200N,不计滑轮以及绳重,不计轮、轴间摩擦,g取10N/kg,则至少需要吊运的次数是()
A.9次B.10次C.11次D.12次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题意及图知吊起重物的绳子股数为n=4,最大拉力 ,一次能吊起的大米重力为:
,
一次能吊起的大米质量为:
,
因为每袋大米的质量是50kg,故一次能吊起的大米袋数为:
,
由题意知一次能吊起9袋大米,即
物理滑轮知识点总结

物理滑轮知识点总结【篇一:物理滑轮知识点总结】段数的确定可以采取在动、定滑轮间画一条水平直线,数绳子和直线交点的方法,由于绕过定滑轮的绳子的自由端没有连接重物,此段绳子不计在n数之内。
【典型例题】例析:如图所示,用四个滑轮组分别提起重力为g的物体。
如果不计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那么拉绳子的四个力f1、f2、f3、f4的大小分别是()a. g/2、g/3、g/4、g/3b. g/3、g/3、g/4、g/4c. g/2、g/2、g/3、g/3d. g/2、g/2、g/4、g/2解析:此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由几段绳子承担重物。
由于绳子自由端没有连接重物,则只需要数出与动滑轮(包括滑轮框)接触的绳子段数即可确定n。
在本题中甲图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为2,乙图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为3,丙图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为4,丁图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为3。
答案:正确选项为a 。
【篇二:物理滑轮知识点总结】********************************************************************滑轮定义:周边有槽,中心有一转动的轮子叫滑轮。
如右图所示。
因为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
根据使用情况不同,滑轮可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
2三种滑轮定义及特点(1)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2)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
(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动、定滑轮、滑轮组的比较:1.使用 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这种滑轮相当于一个 杠杆。
使用 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这种滑轮相当于一个 的杠杆。
2、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任何一个滑轮组都具备既省力又改变动力方向的优点B .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决定于动滑轮的个数C .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决定于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D .任何滑轮组都具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优点3、如图5所示,沿三种不同的方向拉绳使物体上升,所用的力分别是F 1、F 2、F 3,则( )。
A .F 1最大.B .F 2最大.C .F 3最大.D .三个力一样大.4、如图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 的相同重物,在A 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 1=__________,F 1=_________,F 1=_________,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和摩擦。
5、工人们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
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6、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物体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装置是( )7、如图所示,G 1=20N ,台秤示数8N ,不计滑轮重,物体G 2重( )A .2NB .18NC .28ND .20NF 1F 2 F 38、如图所示,用两个滑轮分别匀速提升A 、B 两个物体,拉细绳的力F 大小相等,在相同时间内,物体上升的距离也相等,绳重及摩擦不计,滑轮的质量小于物体的质量,甲的有用功为W 甲,机械效率为η甲,拉力的功率为P 甲;乙的有用功为W 乙,机械效率为η乙,拉力的功率为P 乙。
比较甲、乙两个装置可知A.P 甲>P 乙B.P 甲<P 、乙C.W 甲<W 乙 η甲<η乙D. W 甲=W 乙 η甲<η乙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滑轮组匀速提起体积相同的重物A 、B 。
已知A 和B 的密度之比为1:3,甲滑轮组中动滑轮总重为G 甲,且G 甲:G A =1:3;乙滑轮组中动滑轮总重为G 乙且G 乙:G B =1:2。
若使用甲、乙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内把物体A 、B 匀速提升高度为h A 、h B ,且h A =2h B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和两滑轮组的总功率之比分别为( )A η甲:η乙=3:4B η甲:η乙=9:8C P 甲:P 乙=4:3D P 甲:P 乙=16:2710、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提起重力G 1=G 2的重物至相同的高度h ,若所用拉力F 1=F 2,已知甲的机械效率50%,则(不计绳重及摩擦)A.乙的机械效率75%B.乙的机械效率80%C.拉力F 1做的功与拉力F 2做的功之比3:2D.甲、乙两个滑轮组中的动滑轮重力之比3:1二、 提升重物的问题:1、图6甲和乙都是由一只定滑轮和一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但是它们有不同点。
请回答:(1) 滑轮组能改变动力的方向,而 滑轮组不改 变动力的方向; (2)甲滑轮组有 段绳子承担物重,乙滑轮组有 段绳子承担物重, 滑轮组更省力些;(3)如果都使物体上升h 高度,那么甲滑轮组的绳端必须向下移动 ,乙滑轮组的绳端必须向上移动 。
2、仍然看图6甲和乙.如果摩擦不计,动滑轮重不计,G =300N ,则图甲中的拉力F 甲= N ,图乙中的拉力F 乙= N ;如果摩擦不计,动滑轮重是30N ,G =300N ,则F 甲= N ,F 乙= N 。
3、如图7所示,不计摩擦及滑轮重,重为G 1、G 2的两个物体现在处于静止,则( )。
A .G 1=2G 2B .G 1=G 2C .2G 1=G 2D .G 1=3G 2 4、如图11所示,某人用滑轮先后以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匀速提升重物。
如果该人的体重为800N 、手臂所能发挥的最大拉力为1000N ,滑轮重和摩擦均忽略不计,图6图7则:以图甲方式最多可提升重为 N 的物体;而以图乙方式最多可提升重为 N 的物体。
5、在图12虚线框内画一个用于竖直提起重物的滑轮组。
要求该滑轮组有这样的特点:有4段绳子承担总重,所用滑轮个数为最少。
6、如图17所示,物重G =30N ,绳的一端拴在地面,拉力F 使滑轮匀速 上升。
(l )若滑轮重不计,滑轮向移动20cm ,则拉力F = N ,物体上升cm 。
(2)若滑轮重为2N ,使物体上升20cm ,则拉力F = N ,滑轮向上移动 cm 。
7、如图26所示,摩擦不计,滑轮重2N ,物重10N 。
在拉力F 的作用下,物体以0.4m /s 的速度匀速上升,则( )。
A .F =5N ,F 向上的速度是0.2m/s .B .F =7N ,F 向上的速度是0.2m/s .C .F =6N ,F 向上的速度是0.8m/s .D .F =22N ,F 向上的速度是0.2m/s .8、如图所示,吊篮的重力为400N ,动滑轮重力为50N ,定滑轮重力为40N ,人的重力为600N ,人在吊篮里拉着绳子不动时需用力 ( ) A .218N B .220N C .210N D .236N三、水平拉动的问题1、如图16甲和乙。
在甲图中画绕线,使绳端向右拉时物体向左移; 在图乙中画绕线,使绳端向左拉时物体向左移。
2、如图21所示,绳及滑轮重不计,滑轮转动时的摩擦不计。
物体A 重800N 、B 重l00N ,B 在运动时受地面的摩擦力是f B =20N 。
当拉力F =200N 时,物体A 以3m/s 的速度沿水平面匀速运动。
求:(l )物体B 运动的速度;(2)物体A 所受的摩擦力f A 。
3、如图25所示,滑轮重及滑轮转动时的摩擦均不计。
向上拉绳的速度是1.2m /s ,拉绳的力F 是9N 。
由此可知( )。
A .物重是27N ,物体的速度是0.4m /s .B .物重是18N ,物体的速度是0.6m /s .C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7N ,物体的速度是0.4m /sD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18N ,物体的速度是0.6m /s图11 图12图17图21图25图26 图164、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拉力F=3N,物体A的速度v=0.2m/s,忽略滑轮重、绳重和轴摩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受到合力不为零 B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9NC竖直墙受到的拉力为9N D拉力F每秒钟做功为1.8J5、如图所示,用力F拉着滑轮,使重20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
不计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轴摩擦,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平拉力F的功率是1WB.以滑轮为参照物,物体A是运动的C.物体A前进1m,重力做功200 JD.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5N6、如图所示滑轮组不计绳重和滑轮轴摩擦,用力F水平向右拉动绳端,使重物A以0.1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拉力F的功率为10W,物体A重150N,则()A.拉力F的大小为40NB.拉力F做的功为6JC.物体A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为100ND.绳端的移动速度为0.3m/s三、两个结合的问题:1、如图27所示,滑轮重及滑轮摩擦不计,物体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
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重力的大小关系是G1=2G2.B.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f A=2G2.C.A物体所受的合力的方向是向右的.D.A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图272、如图所示,某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矿井中重800N的物体A,当他所用的拉力F=500N时,物体A在10s内匀速提升2m。
若不计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5%B.动滑轮的重力为200NC.拉力所做的额外功是1000JD.拉力的功率为200W3、如图所示,滑轮组在拉力F1的作用下,拉着重300N的物体A以1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物体A匀速运动时受的阻力为70N,拉力F的功率为P1=80W,在10s内拉力F做的功为W1;若将滑轮组绳端的拉力换为F2,在拉力F2的作用下物体A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2的功率为P2,在10s内拉力F2做的功为W2。
忽略滑轮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1=40N ,W1=800 JB. F2=35N, W2=140JC.P2=160W, W=1600 JD.W1=700 J,W2=700 J四、与弹簧测力计结合的问题:1、下图中,甲物体重6N,乙物体重10N,弹簧测力计及摩擦均不计,则当甲、乙两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N,物体乙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___N。
F 2、如图所示装置中,若拉力F=4N ,则甲、乙两弹簧的读数分别为( )A .8N ,8N B.12N ,8N C .8N ,12N D .12N ,12N3、质量是6kg 的物体A 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图所示的装置使物体A 以2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始终保持水平,其示数为2N ,不计绳重、弹簧测力计重、绳子的伸长和滑轮组内部的摩擦,则A.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 为2NB.水平桌面对物体A 的摩擦力为6NC.在1s 内拉力F 做功12 JD.在1s 内拉力F 的功率为4W五、 与浮力结合的问题:1、用滑轮组将密度为 2.8×103kg/m 3,质量为56kg 金属块完全在水中匀速提升0.5m ,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F ,动滑轮中120N,如图所示。
不计绳重及摩擦,g 取10N/k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块受到的重力与浮力是平衡力B.拉力F 的有用功是280JC.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200N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2、如图7-15所示,浸在水中的A 物体的质量为3kg ,B 物体的质量为2kg ,且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9.6NB .物体A 浸在水中的体积为500cm3C .物体A 处于平衡状态D .物体B 受到的重力和B 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七、与杠杆结合的问题:1、右图是用来提起货物的简单机械组合装置,已知BO=2AO 。
若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80%,当吊起重为1000N 的货物是,拉力F 与货物重G 之比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