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单元标题进行有效学习^124419

合集下载

把握单元实施策略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把握单元实施策略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把握单元实施策略有效落实语文要素作者:丁苗来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21年第06期温儒敏教授指出,统编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语文要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

这些语文要素以若干知识点的形式,按照年段目标以及学生特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形式呈现。

教学时,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语文要素,单元语文要素统领单元课文教学。

我们要从单元整合的角度考虑语文要素的落实,突破单元教学的瓶颈。

部編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为“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既是对课标低学段教学目标的落实,实现对文本内容的初步感知,同时也将为中学段“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作好铺垫。

一个语文要素的落地,需要一个反复教学、导学、运用的过程。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文本内容,从而使语文要素在课堂中有效落实呢?基于学情,精准教透彻部编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着力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并在教材中根据年级的升高呈现明显信息,让学生做出简单推断结合综合信息谈感受的递进式要求。

学生对于提取简单、明显的信息已有一定基础,而对于准确提取关乎课文内容的关键信息,并且综合利用这些信息概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则需要教师精准施“教”。

低年级的学生提取信息可从问题入手。

在开课时带着“要是在野外迷了路没有指南针该怎么办”这样一个问题来概读全文,从中发现关键信息。

本课中“天然的指南针”统领着对全文的理解。

通过读文,引导孩子们观察课文一事一段的结构特点,让他们在文中发现“大自然中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你辨别方向”这样关键的文字信息,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去探究“大自然中到底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它们又是如何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呢?”课文第2自然段至第5自然段分别讲述了在不同的时间里这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提高文章标题的效果的五个实用技巧

提高文章标题的效果的五个实用技巧

提高文章标题的效果的五个实用技巧标题是文章的门面,决定了读者是否愿意进一步阅读。

一个吸引人的标题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加文章的阅读量和传播力。

下面介绍五个提高文章标题效果的实用技巧。

1. 用数字突出亮点数字在标题中经常被用来突出亮点,因为它们能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例如,"5个必备的旅行装备", "10个有效的学习方法"等。

这样的标题能够给读者快速的概述文章内容,并激发他们的兴趣。

2. 使用形象生动的词语形象生动的词语可以让标题更具吸引力。

比如,"疯狂的战斗:一次壮观的比赛回顾","绚丽多彩的秋天:美丽的季节风景"。

通过使用形象的词语,能够唤起读者的情感和共鸣,让他们更愿意点击进一步阅读。

3. 引起争议或疑问一个有争议或疑问的标题往往能够引起读者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去探究答案。

例如,"你是不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 "这篇文章会让你改变对人生的看法"等。

这样的标题能够在短短几个字中挑起读者的兴趣,促使他们想要了解更多信息。

4. 使用关键词优化标题标题中的关键词对于搜索引擎优化(SEO)至关重要。

通过在标题中包含相关的关键词,可以提高文章在搜索引擎结果中的排名,增加流量和曝光率。

需要注意的是,关键词的使用应该自然流畅,不要过分堆砌。

5. 简洁明了,直击主题一个简洁明了且直击主题的标题能够让读者一目了然文章的核心内容。

避免过长的标题,尽量用简短的词语表达主题。

例如,"养一只宠物的好处", "如何有效管理时间"等。

这样的标题让读者能够迅速理解文章的主题,提高阅读体验。

总之,一个吸引人的标题能够提高文章的阅读量和传播力。

通过运用数字、形象生动的词语、引起争议或疑问、关键词优化以及简洁明了的方式,我们可以提高文章标题的效果,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和阅读。

巧抓文章标题推动阅读教学

巧抓文章标题推动阅读教学

巧抓文章标题推动阅读教学作者:赵都陵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15年第07期品文先品题,题为文之眼、篇之魂。

文章的标题,往往是对文章精要内容的概括、提炼与浓缩。

近年来,多地中考语文从标题上出题,如“本文为什么以此为题”、“体会本文标题的含义”、“谈谈本文标题的作用”等题型,考查对作品理解的深度,这种题型往往是学生的薄弱环节。

笔者认为,在我们平日的阅读教学中,若能自觉而巧妙地引导学生抓住标题解读文章,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标题的作用往往因文体不同而异。

记叙文标题的作用十分丰富:或交代文章的主要人物(如《老王》、《信客》、《我的叔叔于勒》);或点示文章的中心事件(如《散步》、《观潮》、《最后一课》);或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如《芦花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沙漠中心》);或是地点加事件(如《湖心亭看雪》、《记承天寺夜游》);或是人物加事件(如《女娲造人》、《夸父逐日》);或揭示文章主题(如《第一次真好》、《伟大的悲剧》、《真正的英雄》);或标示文章的线索(如《羚羊木雕》、《背影》、《项链》、《皇帝的新装》)……相比之下,说明文标题的作用更加集中:主要是点出说明对象(如《生物入侵者》、《山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有时还告知读者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如《奇妙的克隆》、《桥之美》、《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对议论文而言,标题或提出论述问题(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或点出论述对象(如《谈读书》、《不求甚解》、《“友邦惊诧”论》),或点明中心论点(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巧抓标题来提高阅读效率呢?笔者结合自己和他人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比较实用的方法。

一、补充标题,把握特征在教授记叙文、说明文时,在导入新课或整体感知环节,常可以采用补充标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尽快把握中心人物、描写对象或说明对象的特征。

如笔者在教《安塞腰鼓》时,在整体感知环节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初读了文章,请你为标题添加一个修饰语,可以是词语或短语。

以题为眼 引领有效阅读

以题为眼 引领有效阅读

以题为眼引领有效阅读作者:苏飞燕来源:《山西教育·教学》 2017年第6期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

通过题目,我们可以基本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或者掌握文本的中心主旨,也可以了解体会文本的情感寄托。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审题,走进文本是一种非常简单有效的方法。

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掌握阅读的技能,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并不容易,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摸索新的方法,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引导。

而引导学生抓住文本题目走进文本阅读,可以让学生循径探源,快速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以及情感,让阅读课堂更加高效。

一、咀嚼题目,导入新课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导入环节非常重要。

导入环节设计得精彩,学生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被吸引,主动走近文本进行探究。

而导入新课,教师如果能够从文本的标题入手,让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进行研读,就能很好地将学生带入到对文本的阅读中去,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顺利完成对文本的解读。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桂花雨》这篇课文时,教师将文本的标题板书到黑板上的时候,学生就对文本产生了兴趣。

于是教师顺着学生的情绪,自然引导学生探究:“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桂花吗?在你的印象中,桂花是什么样子的?谁能和大家一起谈一谈,分享一下自己的美好回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纷纷站起来谈论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对桂花的外形印象深刻,说那一朵朵小小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香气;还有的学生说印象最深的就是桂花的香味,真是让人心旷神怡……在学生的回忆中,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品读题目:“这么美丽的桂花为什么和雨联系在一起呢?这样的设计有什么特定的寓意吗?桂花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植物,难道桂花会下雨吗?”随着教师问题的提出,学生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大家都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

于是教师适时引导:“既然大家对桂花雨产生了这样的疑问,那么,我们下面就一起走进课文寻找答案吧。

小学单元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单元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单元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写作文可是咱们小学生的“必修课”啊!但是,有时候我们写起来就像登天一样难。

别急,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单元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让你的作文写得又快又好!
我们要从生活中找灵感。

比如说,看到一只小鸟在天空自由飞翔,你可以尝试写一篇关于自由的作文;或者看到一朵美丽的花朵,你可以写一篇关于美的作文。

这样既能锻炼我们的观察能力,又能让我们的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我们要多读书,多积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肚子里有货,才能写出好文章。

我们可以读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学习他们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我们还可以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子,随时记在我们的小本子上,这样写作时就能派上用场了。

再来,我们要多练习,多反思。

写作就像练武功,需要不断练习才能进步。

我们可以每天写一篇日记或者周记,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

写完后,我们可以请老师或者家长帮忙批改,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我们要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写作文的时候,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出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和场景。

比如,我们可以写一篇关于未来世界的作文,描绘出未来的科技、社会和文化等等。

这样不仅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还能让我们的思维更加开阔。

好啦,以上就是我给大家分享的一些小学单元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记得要多多练习,多多思考,相信你们一定能写出一篇又好又快的作文!加油,小伙伴们!。

紧扣单元语文要素,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紧扣单元语文要素,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紧扣单元语文要素,提高学生习作能力作者:钟静香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1年第67期在教学中,确定教学目标并不难,难的是如何一步步落实,形成阶梯性的训练。

教学时,教师要读懂编者意图,梳理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将单元知识点与课文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并在平时的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将习作教学渗透到阅读教學。

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把握教材,引导学生序列性学习本单元的内容。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如落实了单元中的语文要素,那么,作文教学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

习作教学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平时阅读教学中的练笔、单元作文的习作和评改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一环没有处理好都会使习作教学大打折扣。

在教学中,教师要“前瞻后顾”,既要精心设计“写前指导”的教学,又要重视“写后评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给予学生习作的动力,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

下面,笔者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简要阐述如何利用课文教学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一、明确单元教学中的语文要素,课文阅读教学并与习作教学相结合,设计小练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单元语文要素落实是否到位,在学生习作时能得到很大的体现。

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课文教学,每个单元要设计与单元习作有关的练笔,练笔既要接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又要紧密结合课文的写法,注重写法上的实践。

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

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描写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

学生在第六课《狼牙山五壮士》的学习中,接触和了解了场面描写,知道场面描写中哪些是“点”的描写,哪些是“面”的描写,并知道“面”的描写的作用是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给人以整体感,“点”的描写的作用是突出重点,体现力度,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聚焦核心问题,高效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聚焦核心问题,高效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聚焦核心问题,高效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作者:周晨明来源:《新课程》2020年第47期语文要素的呈现,是统编语文教材编排上的一大特色,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而核心问题,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课堂教学中,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笔者在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一课的教学中展开了以下的探索与思考。

一、聚焦单元导读,明确学习目标师:我们读书要先看单元的导读页,现在请你打开第五单元的导读页,先读左上角这句话。

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生:我知道了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与想象力有关的。

师:这就是我们通过读单元导读页获取的第一个信息。

再看中间的两句话,你又能获取哪些信息呢?生:告诉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任务。

师:说得太好了,能具体说说吗?生:一个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一个是“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师:谁发现了读、写这两个任务目标之间的联系?生:都需要想象。

师:是的,学习这个单元的课文时,我们要学习作者神奇想象的方法,然后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统编版教材從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导读页。

它能够让学生明确单元学习内容和任务目标。

用实用好导读页资源,能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二、聚焦课文题目,生发核心问题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题目,生发核心问题。

《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可以从题目入手,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进而生发本课的核心问题:你觉得课文中哪些想象特别有意思?师:看到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生1:我很好奇,她为什么会变成一棵树?生2:她变成了一棵什么样的树?生3:我想知道她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

师:别急,让我们带上这些问题,一起走进作者编织的想象世界,一探究竟。

师:请你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以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顺序自己讲一讲。

师:老师根据大家讲的进行了总结梳理(出示课文结构脉络图)。

找准路径,促进语文深度学习有效达成

找准路径,促进语文深度学习有效达成

找准路径,促进语文深度学习有效达成作者:钱桑桑来源:《新教师》2021年第10期深度学习是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导向,整合学习内容,批判性地建构新知,且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模式。

它指向核心素养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呢?一、以整合联系的方式建构学习内容实现语文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践行单元整体的结构化教学,使学生在求同、比异、联结、整合等一系列语言实践中建构知识,提升阅读方法、阅读思维、阅读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 核心目标的精准定位。

小学语文深度学习需要聚焦单元主题规定的学习任务,精准地定位核心训练点,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一系列建构与运用中提升。

如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学习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但不可能每课都全方位地进行人物描写训练,而应减少教学枝节,凸显训练重点,以核心问题进行有效驱动,根据文本内容设计不同的训练点:《摔跤》——精彩动作描写;《他像一棵挺脱的树》——外貌特征描写;《两茎灯草》——典型事件描写;《刷子李》——细节与侧面描写。

2. 单元要素的有序推进。

每单元的语文要素都是环环相扣、互相关联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瞻前顾后”,才能找到学生能力发展的适切点。

如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师可以用“列小标题”这一策略来引导学生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当然,这一策略在每节课中的运用要呈现一个梯度:《小英雄雨来》可引导学生根据课后习题范例来概括小标题,体现的是“读中领悟”的策略;《我们家的男子汉》可引导学生给每个部分换个小标题,如运用文中的词句、引用人物的语言、抓住人物的特点等来列小标题,体现“改中拓展”的方法,意在引导学生变换思路,感受策略的多样性,促进深度思考和能力的提升;《芦花鞋》则可以综合运用前面学到的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给每一部分加小标题,体现“创中提升”的学习高度,进一步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概括能力、迁移运用能力。

如何总结单元知识点

如何总结单元知识点

如何总结单元知识点学习任何一个学科或者课程都离不开对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只有通过整理和总结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针对单元知识点的总结,更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记忆和学习效率。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如何有效地总结单元知识点,以及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阶段性总结首先,总结单元知识点要有一个清晰的时间节点和范围。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在学完一个单元或者一个章节后进行总结。

在进行阶段性总结的时候,首先要仔细回顾所学内容,找出每个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在总结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笔记、思维导图等方式将知识点进行整理,形成一个清晰、系统的概览。

二、概括重点知识在总结单元知识点的时候,一定要将重点知识加以概括。

通过概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知识点的脉络和逻辑结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概括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提纲、表格、图表等方式帮助整理。

概括的核心是弄清楚每个知识点的关键内容,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三、归纳总结在总结单元知识点时,应当做到尽量简洁和直观。

可以根据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的知识框架。

归纳是对知识点的高度概括和提炼,是对知识进行深度理解和整合的过程。

通过归纳总结,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使得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更加明了。

四、分类整理总结单元知识点时,可以尝试将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

通过分类整理,可以对知识点进行更细致地分门别类,帮助我们对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有更清晰的认识。

可以将知识点按照主题、性质、特点等进行分类整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知识点的内在规律和特点。

五、找出难点和疑惑总结单元知识点的过程中,要注重发现和解决难点和疑惑。

可以通过练习题、例题等方式,找出自己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不透彻或者掌握不够牢固的地方。

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要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这样可以不断地完善知识体系,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中小学语文单元预习方法

中小学语文单元预习方法

中小学语文单元预习方法语文学科一直是学生们比较重视的学科之一,可以说语文的成绩直接决定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业成绩。

要想在语文学科取得好成绩,单元预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这篇文档将介绍一些中小学语文单元预习的方法和技巧。

1.课前预习阅读辅导书在学生们开始新的一章之前,可以预先购买该教材的配套辅导书,进行先期阅读。

辅导书会针对教材的知识重点进行详细解释和理解,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会涉及到新知识内容的讲解,减轻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程度。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提前预习单元内容,还能提高学习效率。

2.阅读名家作品阅读名家作品是历来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阅读名家作品,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阅读的逻辑,掌握作家的文学技巧和阅读态度。

在阅读名家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而且还可以更好地领悟到语言美的含义和深度,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

3.单元知识点梳理单元预习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掌握并且精通接下来要学习的知识点,因此在预习中,对于每章所要学习的知识点都必须贯穿始终。

学生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梳理单元知识点:•首先,将整本教材通读一遍,了解单元的基本内容。

•其次,把每一章的标题,段落内容、标点符号、难点等做成一张表格或者笔记,详细记录下自己不懂或者是待深入研究的知识点。

•最后,在完成上述步骤之后,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对这些难点内容的学习,巩固团队掌握。

4.分析习题和案例对于任何一本语文教材或者习题集,在单元预习之后都应该适当地多做一些相应的习题来加以巩固。

在使用习题的同时,学生还可以结合案例进行分析,通过思考分析案例中编制问题是否准确,原因是否明确,答案是否严谨等情况,从而达到更好地预习效果。

5.与同学讨论交流学习是一项很艰难的任务,而作为一个学生,选择与同学互动交流的方式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以此为名目,我推荐学生与他人讨论习题,互相问答等方式,或者学生们之间互相分享一些学习或者考试技巧,让每个人都积极参与,互相借鉴提高彼此的语文能力。

用好单元标题学习初中历史

用好单元标题学习初中历史

如何使用单元标题学习初中历史
熟悉课程大纲:了解每个单元的主题和课程目标,这有助于明确学习的方向和重点。

阅读单元标题:仔细阅读每个单元的标题,思考这个单元将会涉及到哪些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内容。

制作学习计划:根据每个单元的标题,制定学习计划。

将每个单元的内容分解为小的学习目标,并在规定的时间内逐一完成。

寻找相关资源: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积极寻找与每个单元标题相关的资源,以深入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

归纳总结: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归纳总结每个单元的重点内容和核心知识点,以便于复习和记忆。

实践运用: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实践运用,例如通过模拟演练、撰写历史文章、参加历史竞赛等方式,将所学的历史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 1。

用好习作单元,助力习作起步

用好习作单元,助力习作起步

用好习作单元,助力习作起步习作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习作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在学校中,习作有固定的时间和要求,但是家长们也可以借助习作单元来帮助孩子练习写作。

习作单元是家长们能够提供给孩子的一种实用工具。

习作单元通常包含习作要点、写作模板和练习题目。

其中,习作要点是孩子们写作的基础,包括主题、观点、结构等;写作模板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组织语言、表达思想,还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写作的效率;练习题目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家长们可以通过习作单元来帮助孩子们提高写作水平。

对于初学者来说,家长们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主题和模板,鼓励孩子们多写,多练习,逐渐提高写作水平。

对于进阶学生来说,家长们可以选择一些有挑战性的主题和模板,帮助孩子们锻炼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想象力。

在使用习作单元的过程中,家长们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选择适合孩子的习作单元。

习作单元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学习水平和需求来选择,不能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

第二,让孩子自主选择主题。

孩子们写作时应以自己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自己的想象和思考来写作,这样才能提高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鼓励孩子动手实践。

习作单元不是一纸空头理论,而是需要实践才能得到提高。

家长们可以让孩子写作,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第四,定期检查孩子写作的成果。

家长们应定期查看孩子的习作成果,及时给予肯定和建议,帮助孩子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用好习作单元可以在家庭教育中起到很大帮助作用。

家长们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习作单元和写作方式,并通过实践来积极帮助孩子提高写作能力,让孩子在家庭中取得优秀的写作成绩。

确定单元主题,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确定单元主题,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确定单元主题,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摘要:数学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内容,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介入不同的深度学习理论,对于单元主题内容践行合格的缺点,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也能让学生对于课堂中的学习重难点进行合理有效的划分,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达成不同的教学目标,才能够提高课堂中的教学效率优化课堂中知识内容的讲解效果,因此本文就确定单元主题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进行分析,并提出指导建议。

关键词:单元主题;学习效率;明确教学目标;深化学生思维;创设课堂数学情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在将不同的单元知识内容进行整合讲解的前提下,教师才能够将深度教学的理念进行合理的渗透,并且在达成不同的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就可以优化对于知识内容的讲解效果,而且在分析理论知识内容的前提下,也需要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主动性,这样才能够确立学生在课当中的主体学习地位,让学生对于自己所制定的学习目标也可以进行合理的完成。

所以教师在突出学生课堂当中的学习主体性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于不同的数学问题进行合理的提出,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学习习惯,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表现变得更加的积极,也能让学生在运用自己的学习思维的过程中,逐渐的对于普通的知识内容进行合理的归类,所以教师在确定不同的单元主题教学活动的前提下,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表现设置不同的教学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

一、明确教学目标,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课堂中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学习的结果以及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的发展特点,在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层次的前提下,可以对于课堂中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设定,这样才能够强化对于知识内容的讲解效果,而且教师在确立单元主题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对于不同的学习问题进行很多的探讨和分析,这样才能够逐渐的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理论知识内容,也能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意识,所以教师在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能力的过程中,需要逐渐的帮助学生掌握自己对于知识内容的具体探究的方法。

语文教学要抓住单元训练重点

语文教学要抓住单元训练重点

语文教学要抓住单元训练重点作者:刘素英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年第04期现代系统论以其整体性的观点把语文教材看做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这个系统又是用许多相对独立、相互联系的教学单位来体现出教材的科学体系。

由此可见,所谓的单元教学就是建立在整体观点的基础上,把某些具有共性,又有某些个性的课文放在一起,组成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按此单位进行整体教学就叫单元教学。

我国现行的全日制中小学语文课本,基本上是按文体相同、性质相近的教学单位来安排知识结构体系的。

这种安排有利于体现教材编选的意图和教学的阶段性、系统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比较求异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教师必须重视单元的整体教学,抓住单元训练重点。

某教师在讲小学语文十一册第七单元的阅读课文《向命运挑战》时,最后的拓展练习设计成了写格言:“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霍金向命运挑战的事迹,你一定有许多感受吧,那就把它写出来。

让我们仿照名人名言的形式,把你想象成一位未来的××家,好不好?”接着同学们认真写起来,有的写道:“上帝既造就天才,也造就傻瓜,这绝不取决于天赋,这完全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未来的作家李×”,有的写道:“谁能向命运挑战,谁就会成为上帝。

——未来的物理学家黄×”,还有的写道:“在残酷的命运面前,要么成为英雄,要么成为狗熊——未来的数学家张×”。

同学们写得专注认真,很深刻,很有见地。

这一环节安排被许多听课的老师所称道,认为这是画龙点睛的一笔,深化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有的人说这项内容既是对课文的理解,又是学生理想、志向的表白,把语言表达与思维训练融合在一起。

单独看这一设计确实不错,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地方,但放在课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却有一定的偏差,有些哗众取宠之感。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不管是不是拓展练习,练习都应具有目的性,目的性更与单元的训练重点紧密相连。

把握单元重点落实语文要素

把握单元重点落实语文要素

把握单元重点落实语文要素摘要:针对语文要素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精确学习、猜测意图、牢固扎根、简化控制、系列整合等,以便最终实现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关键词:单元教学;重点内容;语文要素统编语文教材和以往教材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就是一大亮点,充分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课程特点。

语文要素是指基本的语文知识、必备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

这些语文要素以若干知识点的形式,按照年段目标以及学生特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形式呈现。

教学时,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语文要素,单元语文要素统领单元课文教学。

我们要从单元整合的角度考虑语文要素的落实,突破单元教学的瓶颈。

一、纵横结合,阐明“写作”要素的教材安排(一)纵向梳理,向上螺旋教材(统编版)写小学语文四年级下五册练习题清单元的语言要素是“如何理解作者清楚地写东西”,作业要求是“清楚地写东西”[1]。

这是三年级的第一卷《观察》,三年级的第二卷《想象》在第一卷之后的第二重点是“写作”练习单元。

就第二段“写事情”而言,该单元处于三年级。

在继续“写事情”建立了物质积累的平台之后,为学生安排了“学习写日记”的第二单元。

练习本身是一个孩子。

在与人,周围的事件和周围的场景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注重生活的积累,这使学生在写作时更有效地从生活材料中学习提取符合练习要求的写作内容。

背面是“我们眼中的五彩缤纷的世界”,“我有一个主意”,“我的植物朋友们都在要求学生注意并尝试去看和听他们所看到和听到的东西写下。

至于第二段“写清楚”,则从三年级的第一册开始,通过几次练习的安排,我们发现在“写清楚”中还设置了一个阶梯,供学生螺旋式上升。

三年级以下的书籍是针对对象,首先是“植物朋友”,然后是“植物朋友”“绘画”,然后是“实验过程”,到了四年级的时候是“写东西”,“写活动”,不难看出,与三,四年级相比,一年级学生写作更充分,更不受控制,并且更加注重学习独立选择原材料[2]。

抓住标题,引领学生善读

抓住标题,引领学生善读

抓住标题,引领学生善读摘要:题是文章内容的形象概括。

一个好的文章标题往往承载着强烈的思想震撼力、丰富的艺术感染力、鲜明的时代表现力,往往能吸引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与触动,往往让人受益多多。

因而在阅读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善读的过程中,我们不妨试着从标题入手,相信一定能到达“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境地。

关键词:语文教学;标题;阅读据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天早晨,著名画家丰子恺翻开《新闻报》,赫然发现一篇文章的题目叫《丰子恺画画不要脸》,他大吃一惊,心想,无冤无仇,谁对他破口大骂,因而急切浏览全文。

待到看完,他不禁流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原来此文是分析他画画的特点,赞扬他的画作上人物脸部虽然都没有眼睛鼻子,却惟妙惟肖。

这个标题拟得实在妙,以致若干年后丰子恺还对此文记忆犹新。

可见,好的标题能吸引“眼球”,促使读者继续往下读。

阅读文章,从标题入手,能够渐入佳境。

同样,课堂教学中,抓住标题,能够有效引领学生善读。

一、围绕标题,引导阅读文题是课文的窗口,通过窗口能窥探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果紧扣题目进行精心设计,势必能够巧妙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国石拱桥》一文时,围绕标题,设计了如下问题:1.同学们见过哪几种桥?(引出石拱桥)2.石拱桥是座什么样的桥?有什么特点?(引导阅读课文第1、2段文字回答),3.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引导阅读课文第3段文字回答),4.作者是怎样具体举例来说明它的特点的?(引导阅读课文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段落来解决),5.中国石拱桥在解放后有着怎样的发展?表明了什么?(引导阅读课文最后一段文字解决)。

这样的设计教学,由文题生发开去,有效覆盖课文内容,也有的放矢地抓住学生引导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另一位教师在教学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时,也围绕题目做文章:教师让学生只看题目而后思考:谁在烈日和暴雨下?他在干什么?当学生明确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这层意思后,又引导思考:全文可以分为两部分,哪两部分?内容大意各是什么?据此,学生很快明晰课文的思想内容,也着重了解了课文的一大重点(祥子拉车生活的环境描写)。

用“标题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用“标题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用“标题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在几年来的听课观摩和自我探索中发现,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上课素材繁多,课件丰满,活动充足,课上得殷殷实实;但细细思量,却又很难找到其中心、明白其目的。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三:一是教师备课时过分注重趣味性,一味地补充素材;二是过分依赖课件,用“查找拼凑”的课件取代了备课过程;三是忽视文本解读,尤其是标题解读。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笔者认为,“标题教学法”有其独特的价值。

“标题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着眼于对教材标题的分析与理解,引导学生对教材标题的联想、想象、设想,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

在这里,“标题”不仅仅指一篇课文的标题。

从大的角度讲,可以是一个单元、一个学习主题的标题,也可以是一段历史的标题(如中国古代史、世界近代史等);从小的角度讲,可以指一课当中某一个小标题,甚至是一幅图表、一张照片的标题。

“读书读皮,看报看题。

”标题是文章的灵魂,把握住了标题,也就把握住了一篇文章的主旨。

从这个意义上说,写文章时,拟好标题至关重要;读文章时,领会标题不容忽视;课堂教学中,分析标题必不可少。

在此,本文就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如何运用标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谈谈笔者的一点体会。

一、用“标题问题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发现,“年级越高上课举手的人越少”,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一个不争的事实。

原因除了增长的年龄在“作怪”,传统教学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深入思考,多知识灌输。

学生束缚于教师、教材和课堂,不敢越雷池半步,思维能力和创造个性受到了明显的压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取一切方法,激励学生自主质疑,大胆发问,积极思考,提升能力。

在“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中,在笔者的鼓励下,学生根据学习内容立了不少的提问标题,如“哪里留下了稻作文化的印记”“稻作文化有哪些印记”“稻作文化的印记是怎么留下的”“这里的稻作文化有哪些”“稻作文化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这里形成的是‘稻作’文化的印记”“只有这里有稻作文化的印记吗”“稻作文化的印记现在还有什么影响”,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抓住单元标题进行有效学习
————浅谈“侵略与反抗”的学习
甘肃任毅
历史教材单元标题是整个单元学习内容的缩影,也是整个单元学习的主干。

在学习新课时,抓住单元标题这个核心生疑、释疑、解惑,分析与理解重点难点;用单元标题性进行联想、想象、归纳,进行自主学习;抓住单元标题帮助学生识记基础知识,理解本单元的关键性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在此,我以初中历史八上第一单元为例,谈谈如何利用单元标题学习。

一、理解单元标题的含义
单元标题是编者用凝练的词语准确地概括事件的性质或者意义。

其特点是简明扼要,便于学生理解。

初中历史八上第一单元的标题是侵略和反抗。

学生看到“侵略和反抗”,想想其含义是什么?谁侵略谁?怎样侵略?谁反抗谁?怎样反抗?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理解侵略和反抗的含义。

有的学生查词典,理解侵略和反抗的解释。

侵略,广义指对他国领土、主权的侵犯,以及进行经济掠夺和文化奴役等行为。

狭义指对他国的武装侵犯。

侵略是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本性,是最严重的国际罪行。

反抗的意思是反对并抵抗。

外国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主线。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外国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主要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阿古柏入侵新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中外民族矛盾日益加深,中国人民在国势日益沉沦中顽强抗争,主要事件有:虎门销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收复新疆,黄海大战、义和团运动。

明确了侵略与反抗这条历史发展主线,本单元的知识大构架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学起来就轻松。

二、用单元标题联系知识要点
本单元主要讲述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一系列事件。

鸦片战争是侵略事件,虎门销烟是反抗事件。

我以侵略和反抗为中心点进行联系鸦片战争、虎门销烟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或意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侵略: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原因有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工业原料,打开中国大门。

直接原因:清政府命林则徐实行禁烟运动。

鸦片战争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战争爆发。

1842年8月,英舰到达南京江面,清廷被迫派人向英军求和,战争结束。

鸦片战争结果: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反抗:虎门销烟
1839年6月3日的,林则徐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我还把《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异同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让学生知道自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所面临着的历史任务之一就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为此进行了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奋斗,他们的斗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和崛起的推动力。

学生利用单元标题学习了鸦片战争后,第二次鸦片战争、阿古柏入侵新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学习如法炮制。

三,用单元标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认为学习历史的首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

我的做法是:授新课时,读单元标题,设问促思,谈感想。

单元学习结束后,回忆单元标题,列举事实,证实最初的感想。

在新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我让学生就“侵略和反抗”联系“钓鱼岛事件”谈谈自己的想法。

有说的学生说:“外国人侵略中国是可耻的行为,我们要坚决反抗。

”本单元学习结束后,我让学生从战争、强签不平等条约、侵犯中国主权和干涉中国等方面小结。

1、战争:第一、二次鸦片战争,阿古柏入侵新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强签不平等条约。

要求中国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侵犯中国关税和贸内政易主权、攫取特权等
3、侵犯中国主权。

(1)割占领土:英国割占香港,俄国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日本割占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

(2)开辟租界:列强在上海等通商口岸开辟租界,夺取那里的各项主权。

(3)控制关税:严重破坏中国的海关税收主权。

(4)破坏司法权:蛮横规定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

(5)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德国强租胶州湾、据有山东,俄国强租旅顺等。

4、干涉中国内政。

(1)破坏和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①从1861年起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绞杀太平天国运动。

②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勾结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

(2)制造血案: 1900年八国联军北京大屠杀
5、破环行为:火烧圆明园。

6、经济侵略:主要表现为巨额赔款。

中国人民的反抗史主要表现在:
(一)清朝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1、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2、鸦片战争中,关天培、陈化成等爱国将领为国捐躯。

3、中法战争中,刘铭传在台湾击退法军,冯子材领导取得镇南关大捷。

4、甲午中日战争中,左宝贵、邓世昌、徐邦道、丁汝昌等英勇杀敌或壮烈殉国。

(二)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斗争和探索
1、三元里抗英斗争(1841)
2、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3、义和团运动(1898—1900)
学生通过这些大量的史实,感悟到:帝国主义的铁蹄蹂躏了近代中国,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

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不断进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部近代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

历史教材的单元标题给予我们很多启示,它的意义和价值有待于师生共同开发,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任毅:曾任教初中历史,甘肃省庆阳市历史教学小课题研究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