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铁人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一、单选题:共25题1.西周贵族的等级制从高到低的顺序是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C.周王-士-诸侯-卿大夫D.周王-诸侯-士-卿大夫【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西周的分封制,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度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B符合题意,故选B。
2.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打破旧有方国的界限B.调合统治阶级内部矛盾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巩固西周的统治,不管分封的对象是王族,功臣还是先代贵族,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D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与分封制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不符;B项不属于主要目的,故选D。
3.自以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创立“皇帝”称号的是A.大禹B.成汤C.嬴政D.X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秦始皇。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自认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故称“皇帝”。
他还幻想秦的统治能世代继续下去,自称始皇帝,后代为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
故选C项。
4.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国家空前统一B.权力高度集中C.君主世袭D.实行郡县制【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只可能是权力的高度集中,因为专制中央集权的含义本身就是权力的高度集中,B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不合题意。
故选B。
5.秦朝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A.世代相袭B.中央任命C.地方推荐D.考试选拨【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秦朝郡县制的相关史实。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后,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或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题意不合,故选B。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同步测试第12课《太平天国运动》(岳麓版必修1)(含答案)
第12课太平天国运动1. 鸦片战争与金田起义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是( )A.鸦片战争直接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B.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阶级矛盾,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C.太平天国运动直接引发了英国对中国的侵略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2.下图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网站首页,页面设置了三项链接。
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历史文献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C.洪秀全 D.《天朝田亩制度》3.广西曾流传一首民谣:“姊妹亲,同个房睡共口针。
如今姐随洪杨去,妹也跟随一路行!”民谣反映姐妹俩参加( )A.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运动C.第二次鸦片战争 D.中日甲午战争4.右图中,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囯”代替“國”,取“王”居其中之意。
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 )A.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B.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C.丰富了汉语言文字D.本身文化程度不高5.《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
”其突出体现了( )A.彻底的反封建思想B.绝对平均主义思想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D.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6.某班分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结果出现以下四种理由。
你认为最恰当的理由应该是( )A.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B.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C.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D.担负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
材料二政治方面:主张依法治国等。
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兴银行,奖励技术发明,兴办保险事业等。
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文教方面:反对迷信,提倡兴办新式学校等。
山东省泰安一中2015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二三)[岳麓版]
泰安一中2015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2014.12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5分)1( )A.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 B.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C.政府征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 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2. 19世纪30年代松江棉布大量行销欧洲,英国绅士风行以中国杭纺做衬衫,以天然棕色的松江紫花棉布做裤子。
紫花布以南京为集散地,外商称它为南京布。
上述材料反映当时( )A.南京是政府开放的对外贸易口岸B.中国传统手工业品尚有竞争优势C.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缓慢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下列两图分别是中国在1868-1884年对外国的棉布进口值趋势图(图甲)及棉纱进口值趋势图(图乙),造成两者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中国卷入世界市场B.洋务民用企业发展C.资本主义发展迅猛D.自然经济强烈抵制4.当博尔顿和瓦特联手制造第一台蒸汽机时,英国国王前来参观他们的工厂。
国王问博尔顿正在忙什么,博尔顿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商品。
”国王不解地问这商品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说:“是力量,陛下。
”这种“力量”带来的直接作用是( )A.导致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B.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普及C.引发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D.促进了许多工业城市的形成5. “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娱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一场理性休闲运动。
”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工业革命促进了生活价值观的变革B. 工业革命后中产阶级社会地位提高C. 工业革命推动传统节日退出历史舞台D. 大机器生产带来了人们精神的异化6. 下面是英、美、德、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代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因保守的经济政策而衰落B.B代表中国,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在19世纪后期经济衰落C.C代表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中其经济都得到了遗速的发展D.D代表德国,19世纪6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其后发展更迅速7. 下表是1912-1931年中日贸易中中国进出口货物的性质与比重(百分比)。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山西太原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
高一年级10月考试卷(历史)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
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A.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 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2.拜年是我国的春节习俗,通常在家族的祠堂进行。
拜年时,晚辈要给长辈行跪拜之礼,长辈端坐高堂,接受晚辈的祝福,拜年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制度,这一制度A.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 B.体现了血缘和政治关系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3.《礼记》中说:“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言,宗庙言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
”材料主要说明A.尊敬祖宗是人的本性B.主张“封邦建国”,实行分封制C.宗法制对于巩固统治的意义D.强调以人为本,实行“仁政”4.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B.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5.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始皇”为“制六合”而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A.设三公九卿加强皇权 B.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颁布细密严苛的律法 D.统一度量衡和货币6.《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该材料反映了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7.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A.分封制和法律制度 B.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C.奴隶制和封建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8.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强干弱枝是政治改革之魂B. 提高行政效率是改革之本C. 加强君权是政治变革之重D.弥合君相矛盾是稳定之基9.“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省于都县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1.唐代,皇帝诏书由中书省详拟定稿,皇帝批览后降出奉行。
宋初,则先草拟,送交皇帝后再照其意见正式拟旨。
这一变化使得A.决策机制更加完善 B.政务处理更为快捷C.皇帝权威有所加强 D.官僚机构急剧膨胀【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唐代由中书省拟定皇帝诏书,此种拟稿叫做熟拟;票拟是内阁大学生批阅各地奏章的建议。
不管是熟拟还是票拟,最后都需要皇帝的批示、裁决才能执行,可见皇帝拥有最终的决策权。
故选C。
A不符材料的主旨,排除;B由材料不能体现,排除;D由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故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体制的演变﹒君主专制的加强2.近人《世载堂杂忆》记载:“一日,殿上议事,北王问东王曰:“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
”东王闻言,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
”此事造成了A.太平军内部自相残杀B.干王洪仁玕被黜去位C.天王洪秀全不理朝政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之句可以看出北王韦昌辉杀死了东王杨秀清,故题干所述是太平天国的天京变乱,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内部的一场浩劫,引发了内部互相残杀,A正确;干王正是在天京变乱后被任命挑起重担的,B错误;C项早在此事爆发前就发生了,排除;D和题干所述没有关系,排除。
答案A。
考点:近代中国的某某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天京变乱3.中国近代的两首竹枝词写道:“都城一洗帝王尊,出入居然任脚跟。
为问大家前二载,几人走过某某门”、“政局纷纷类弈棋,本来约法尚临时。
四番总理曾更替,内阁从新组短期。
”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的主要特点是A.八国联军侵华与政局动荡B.帝制倾覆与人民当家作主C.帝制复辟与政府更替频繁D.帝制倾覆与某某政体飘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为问大家前二载,几人走过某某门、四番总理曾更替,内阁从新组短期。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2015-2016学年华山中学高三年级月考卷历史试卷考试范围:必修一、必修二第一至七单元;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60分))1.十八世纪,不少启蒙思想家都推崇中国的科举制度:“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本质是(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C.分科考试 D.重视教育2.古罗马法学家有句名言:“公正的人就是遵守法律的人,法律必须看得见,司法必须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平”古罗马最早实践上述观点始于A.《万民法》B.习惯法C.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D. 《十二铜表法》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称为德意志皇帝。
”而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则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这两个规定反映了两国( )A.实行君主立宪制 B.共和力量的强大C.代议制形式有别 D.国家元首无实权4.下图为某一时期的标语口号(落款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印行),该标语口号对应的历史事件应该是A.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国民大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C.土地革命战争:打土豪、分田地D.抗日战争:全民抗战、一致对外5.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一直处在一种“国家危机”或“权威危机”之中,不论是改革派还是革命派一直都在努力探索一种新的国家形式。
辛亥革命及民国的建立,意味着传统集权官僚体制崩溃。
民国实质上是一个“军绅政权”,新的中央政府仍徒具形式,在“共和”的招牌下,国家实际陷于军阀割据和长期分裂状态。
材料主要说明A. 强化中央政府权威的重要性B.辛亥革命不具有实质意义C. 中华民国的局限性D.共和制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6.捷克斯洛伐克社会民主工党向布尔什维克党祝贺,“你们摧毁了俄国资本主义和俄国资产阶级富丽堂皇的大厦。
你们首先向全世界发出‘和平属于人民’的呼声,你们首先向全世界无产者伸出手来,倡议签订和约,接着就开始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宏伟大业……”材料主要体现了()A.俄国二月革命的深远影响B.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C.俄国退出“一战”的正义性D.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性7.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据此表格的信息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与新中国成立同时确立B.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废除C.在改革开放时期得到完善D.保障了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8.据新华社2010年1月13日报道,中国驻海地维和部队在此次地震中有8人被埋,10多人失踪。
山东省枣庄八中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5-2016学年度高一历史月考单元检测一、选择题:(单选题,每题3分,共75分)1.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
下列历史现象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 ( ) A.“周公……立七十一国” B.山东素称“齐鲁大地”C.“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D.“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2.右下图反映了春运期间农民工返乡过年的情景,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注重亲人团聚密切相关的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禅让制D.世袭制3.柳宗元在《封建论》一文中说:“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
”他得出“有叛人而无叛吏”的认识,是由于( )A.分封制的确立B.郡县制的确立C.宗法制的确立D.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4.下列言论不符合中国皇帝制度的是(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法令出一”C.“别黑白而定一尊”D.“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B.开创皇帝制度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6.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
从封建到帝制是第一次转型。
下列表述符合其特征的是( )A.由“公天下”到“家天下”B.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C.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D.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7.在下列机构中,其长官行使的职能与秦朝丞相相近的是( )A.(唐)门下省B.(宋)枢密院C.(元)中书省D.(宋)通判8.《朱子语类》云:“唐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
若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9.下列中国古代皇权消长图中,比较符合历史实情的是( )10.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卷
2015级高一第一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个小题,共计60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到1949年的奋斗历程。
下列图文对应不确切的( )A .星火燎原B .力挽狂澜C .灯塔指引D .进京赶考2.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诞生极其艰难,每一条款都经过君主派和共和派的激烈讨论,最后仅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
法兰西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最终确立下来。
这种情况说明( )①君主派和共和派之间的斗争非常激烈 ②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法国大革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④法国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3.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
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
”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 .北伐战争B .辛亥革命C .抗日战争D .解放战争4.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蒋介石曾经认为“日本的侵略是皮肤病,共产党才是心脏病”。
体现蒋介石这种认识的历史事件是( )A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B .进攻中原解放区C .重庆谈判D .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5.五四运动时期,天津一公园中的亭柱上,贴有如下一幅对联:“振民气合民力万众一心;御国敌除国贼匹夫有责。
”联中的“国敌”是指( )A .英国B .德国C .美国D .日本6. 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和相权势力的消长图,正确的一幅是( )7.胡汉民在自传中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时说:“民众以为清室退位。
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
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
”这个观点表述的是( )A .民主共和观念尚未被民众普遍接受B .创建民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C .民众对“民国共和”观念理解上的偏差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D.民主共和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8.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辽宁省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4分)1.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
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
这种现象反映了()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2.陆游名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王师”,按两宋军事管理模式,其调兵之权应属于()A.节度使B.枢密院C.三司使D.转运使3.《十二铜表法》第9表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告……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
”该条款体现了()A.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B.审判程序保障了所有人的权益C.制定法律的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 D.所有人都得到了成文法的保障4.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
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
该法的制定( ) 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B.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C.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 D.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5.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
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
”对材料中“光荣革命”意义理解错误的是()A.极大地提高了英国议会权威B.使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政体C.开辟了和平与渐进的政治变革道路D.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6.“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某某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
”(《欧洲文化史》)它说明()A.当时英国还没有建立某某政治 B.当时英国由封建贵族统治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没有掌权 D.大部分英国人没有选举权7.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l0年7月美国独立纪念日的献词中说:“我们应该记住,当年的这一切多么来之不易。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第Ⅰ部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
1.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
材料中从“过去”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指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2.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
下列口号、标语与国共十年对峙(1927一1937年)相关的是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坚持抗战,反对妥协C.内惩国贼.外争国权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3.周幽王欲立妾褒姒之子为王。
大臣申侯上疏谏曰:“王今宠信褒妃,废嫡立庶,既乖夫妇之义,又伤父子之情。
……望吾王收回乱命,庶可免亡国之殃也。
”意在说明嫡庶关系的确立A.扩大了周朝国君统治的区域B.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C.促进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D.消除了国家灭亡的根本因素4.我国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法律文献是5.“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中的“它”指A.西汉郡国并行制B.唐朝三省六部制C.元朝的行省制D.明朝的内阁制6.2011年2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团再次到台湾访问,与海基会及有关单位商谈合作事宜。
海协会与海基会的交流活动始于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C.两会商谈达成“九二共识” D.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7.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
”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史实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8.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忘迄今实告实现。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测试题 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
【成才之路】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测试题人民版必修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2015·某某)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
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委员由提出,构成比例为:某某党派如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某某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
这说明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A.是多党合作协商制度的产物B.体现了某某协商的精神C.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物D.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答案】 B【解析】题干点明的时间是1953年,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阶段,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A、C两项排除;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某某的思想,D项说法不正确。
从材料中“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宪法起草委员会的成员”可以分析出,宪法起草委员会是由中国共产党、各某某党派及人民团体组成,体现某某协商的精神。
故选B项。
2.中国近现代史上先后出现了两部宪法,其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1954年《中华人民某某国宪法》则规定:“中华人民某某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据此可知,这两种宪法都体现了( )A.“人某某权”思想B.“三权分立”思想C.社会主义思想D.三某某义【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的意图是对“人某某权”“三权分立”“社会主义思想”“三某某义”的理解,材料的信息反映主权在民,即“人某某权”思想。
B、C、D三项都不是两部宪法的共同点。
3.(2015·某某)俞可平在《60年来我国的某某政治建设》中写道:“中国共产党把自己建立的新政权,称作‘中华人民某某国’,这最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追求。
”其中“根本政治追求”的根本体现是( )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一国两制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 B【解析】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政党,她的根本政治追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追求充分体现在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17世纪的世界历史以“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为主要内容,主要殖民国家之间展开了一场世界版的“三国演义”。
它们是:A.葡、西、荷 B.英、西、荷 C.英、法、荷 D.英、法、俄6.有学者在总结西方两千多年的幸福观时说:在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在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期,幸福等同于智慧与德行;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
材料空白处应是A.权利与财富 B.民主与独立 C.摆脱君主专制 D.自由与平等7.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
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
这说明A.轻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生产方式出现革命性变化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8.1811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
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B.国王掌控财政权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D.宪政制度确立9.被誉为“近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其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
”作者当时担心的主要问题是A.工人捣毁机器,进行罢工斗争 B.贫富悬殊扩大,威胁社会稳定C.经济危机发生,经济进入“滞涨”状态 D.垄断组织出现,中小企业破产10.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
”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的竞争 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11.2003年,英美两国决定以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发动战争。
浙江省宁波市五校2015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浙江省宁波市五校2015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4题51分)1.史学家钱穆曾说:“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
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
”这一变化A.促进了“民本”思想的产生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C.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2.《文献通考卷二十四·国用考二》说:“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不相知。
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
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
三司宽财以救民困,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
”这说明宋代制度的弊端是A.宰相专权 B.强干弱枝 C.地方困弱D.过度分权3.毛泽东在1938年9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说:“抗日战争的进行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中,国民党居于领导与基干的地位……统一战线以国共两党为基础,而两党中又以国民党为主干,我们承认这个事实。
”对以上材料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共产党拥护国民党在抗战中的领导地位B.中国共产党以党内合作消除国共两党的矛盾C.中国共产党这一认识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D.相持阶段的到来促使中国共产党加紧和国民党合作4.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归来,被南方“独立”各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临时”从本质上体现了A.革命党对袁世凯争夺总统权力的退让B.革命党民主共和的精神C.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高尚品质D.中华民国政权的不稳定5.从近年来俄罗斯陆续公布的有关档案资料来看,1923年至1927年期间,为讨论中国革命问题,联共中央政治局共召开了122次会议,作出了738个决定,事无巨细地指导中国大革命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这说明A.大革命胜利与俄国的正确领导相关 B.苏联关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C.当时的中国革命受苏联的影响很大D.中国共产党完全听命于苏联6.下图是一次战役的形势图,下列对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描述正确的是A.国民革命运动中北伐军的胜利进军B.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C.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 D.战略决战中的淮海战役全面展开7.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
河南省商水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商水一高2015-2016学年下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2、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认为“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实质上说明了A.商周政治制度存在差异性B.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C.宗法制与礼制之间是因果关系D.周文化的稳定性与延续性3、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
“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主要指其A.消灭六国 B.制度创新 C.修筑长城 D.严刑峻法4、宋代有个叫钱昆的少卿,世代都是余杭人。
余杭人喜欢吃蟹。
钱昆曾经要求外放到地方上去当州官,別人问他想到哪个州去?钱昆回答说:“只要有螃蟹而沒有通判的地方就可以了。
”这讽刺了宋代A.君主专制的过度膨胀B.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C.重文轻武的政治原则D.程朱理学的空疏学风5、(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
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量的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直接派人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
”中国古代出现类似现象的时候,政治上主要表现为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C.宗法分封秩序被严重破坏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6、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
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其中内在的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7、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由“城”(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
高一历史月考
高一年级月考历史试题命题人:马月宵审核人:周朝阳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 70 分)1、《苟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蹲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2、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四川省许多文物古迹受损,纪念古代伟大水利专家的“二王庙”倒塌严重。
“二王庙”纪念的是( )A.大禹父子B.李冰父子 C.李冰与郑国D诸葛亮与刘备3、“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来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
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
”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A.瓷器B.丝绸 C.铁器D.青铜器4、“市人通宵达旦,往来不绝。
大街小巷叫卖声不断,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绝,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晓市又开始。
”这反映的是下列哪一都城商业繁华的景象( )A.东汉都城洛阳B.南朝都城南京C.唐朝都城洛阳D.北宋都城汴京5、车如流水,马如游龙”的繁荣景象反映的是( )A.商人的活跃、形成特殊的商人群体B.“夜市”的繁盛C.“草市”的商品交换频繁D.城市表现出商业集中的趋势6、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人,谓之团钢。
”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A.春秋时期B.西汉C.南北朝D.北宋7、历史上的关中地区曾经在较长时问内处于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的重视B.优越的自然环境 C.社会矛盾相对缓和D.交通条件便利8、19世纪末,桓台县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
这一时期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民国政府的鼓励与推动9、对国民政府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表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A.多数处于停滞徘徊的状态B.曾一度以川滇内地为中心c.帝国主义侵略是唯一的障碍D.主要集中在国民党统治区10、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昆山只好作罢。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苏省淮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4月阶段检测试题
江苏省淮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4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第I卷(共8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五谷”出现,说明我国主要农作物的种类基本完善,这最早出现在()A.原始社会B.西周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2.《国语·齐语》载:“美金(指青铜)”以铸剑《国语·齐语》载:“美金(指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
恶金(指铁)以铸锄、斤,试诸壤土”材料说明春秋时期A.齐国以铁器做农具B.齐国民营手工业发达C.青铜农具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农具D.灌钢法提高了冶炼质量3.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
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A、B中最可能填写的是A.铁犁牛耕家庭农业 B.奴隶制经济封建农业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D.集体劳作铁犁牛耕4.关于下图农业生产工具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是继汉代犁耕发展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B.该农业工具最早出现于黄河流域C.与旧犁相比具有简便轻巧、适用性强的特点D.标志着古代中国耕犁技术的成熟5. 汉代晁错《论贵粟疏》:“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
”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男耕女织B.脆弱性C.自给自足D.连续性6.工具和技术的改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以下中国古代的工具或技术出现在汉代的有①耧车②曲辕犁③水排④一牛挽犁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 南京某中学几位同学到博物馆参观中国古代陶瓷展,看到以下藏品后,分别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唐朝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秘色瓷是其中白瓷的突出代表B.珐琅彩瓷是清朝吸收外国技法制造的瓷器C.宋朝的五大名窑均分布在黄河流域D.瓷器在西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大量输往国外8.“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
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课件(2019年新版)
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2015~2016学年度阶段性测试高一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题,每题2分,共计8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
年钧以德,德钧以卜。
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
”(无适:没有嫡子。
钧:均等。
)这段记载说明A.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C.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原则D.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2.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任何一个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
”据此分析,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内在的用意”主要是A.通过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B.适应时代变化,与时俱进C.通过分化事权强化君主专制D.继承前代制度,适当创新3.下图涉及的两个机构的共同特点是①由皇帝近臣取代重臣②最初是临时机构③始终由高官任职④都是君主专制的体现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史载唐朝驸马(公主夫婿)选取注重门第出身,多出自勋贵名臣,而明朝严禁皇室与大臣联姻,故驸马多出自寒门。
这种变化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加强B.科举制度的成熟C.贵族制度的衰落 D.专制皇权的强化5.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A.皇帝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6.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拨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材料中“这两种制度”分别是A.察举制、三公九卿制B.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三公九卿制D.科举制、三省六部制7.明太祖曾作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恒心】2015届江西省崇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纯word版】
江西省崇义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12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易既无,远行买卖,用其所致珍异,孝养其父母。
”《易传》描述的中国古代经济的主要特征是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B.邻近地区社会分工落后C.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D.专业商人已经出现2.下图为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
下列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摘自周尚文等著《苏联兴亡史》)A.两个相对高点的出现表明斯大林模式还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60年代初期的低点主要原因在于恶劣的气候造城粮食的歉收C.50年代中期的高点得益于对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的改变D.80年代后的经济状况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点在政治领域3.有学者称: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几个满足的因素。
当时有评论家评论说“知道美洲对钉子的需要量的人,如果没见到过美洲极大量地用木头建造的房屋,是会感到惊异的……”。
从这段评论中我们判断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哪方面的支持A.技术支持B.原料的支持C.市场需求D.资本支持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写道:“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
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
”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包括①君主立宪制的确立②圈地运动的开展③机器工厂的出现④海外市场的扩大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有位思想家提出:践行天理需要培养严肃的、谨慎的、一贯的精神态度,具体应做到“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所谓“外无妄动”,即是在容貌、服饰、态度、动作上都要整齐严肃,“坐如尸,立如斋,头容直,目容端,足容重,手容重,口容止,气容肃”。
外无妄动,便自然内无妄思。
他有可能是A.孟子 B.朱熹 C.董仲舒 D.王守仁6. 泰勒斯因为见到水有三态的变化.进而搀想其他物质的形成也是依据相同的原理,提出“万物皆为水”的理论: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节制肉身的欲望,解放灵魂,以唤起因肉体牵绊而被遗忘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16学年第一学期十二月份月考高一历史试题 2015.12.24一、选择题。
(70分)1.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2.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任嚣(人名)任南海郡守,统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
根据秦朝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D.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3.右图是古代雅典的刻有人名的陶片,这种陶片的作用是A.纪念雅典著名的执政官B.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的敌人C.以民主方式推选官员D.执政官用之排除异己4.在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一个雅典公民不会碰到的事情是A.他可能被选举为执政官 B.他可能被流放国外10年C.他可以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D.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5.一位英国人曾说,“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
这句说明A.议会权力至高无上B.议会还有不能做的事C.议会也不是绝对权威D.议会还要听从于某些人6.“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
……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有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C.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7.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
”此馆纪念的应是A.黄爵滋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陈化成8.近代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是9.下图中布上的英文字母为“CHINA”,判断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那一次战争之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10.你见过扯线木偶吗?木偶被线扯着,任人摆布。
下图反映的就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清政府就像木偶一样任人摆布,请问清政府最终成为任人摆布的木偶是在下面哪个条约签订之后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11.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曾经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
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
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12.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主要原因是A.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确认了国民的权力和自由13.右图为“五四运动”时期一份报纸的一角,它反映了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D.响应“五四”运动国内专电14.右图为1997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时的题词,他题词的依据是A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B .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C .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D .确立了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5.右图所示的纪念碑纪念的是 A .甲午中日战争B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C .解放战争D .辛亥革命16.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里的“三个战役”是指A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进攻等战役B .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等战役C .辽沈、淮海、平津战役D .渡江等战役 17.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 .共产主义者同盟大会的召开 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巴黎公社的成立 18.右面两枚邮标分别是纪念国际共产生义运动中的一位伟人和一件大事。
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B .伟人直接领导了该事件C .事件否定了伟人的观点D .事件丰富了伟人的学说19.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 .巴黎公社革命 B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C .俄国十月革命D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20.新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包括: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④社会主义制度A .①③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 D.①②③21.吉林省西部的新平村是一个普通的小村,随着春耕的到来,除到处忙着晒种子、收拾农具的农民外,村里早晚串门的多了,外出打工和走亲戚的也都回来了……原来,这个村正在迎接第一次“海选”村干部的到来。
材料内容不能..反映A.基层民主得到进一步发展B.中国普通农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加强C.村民民主自治制度成为广大农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途径D.农民生活富裕,邻里关系融洽2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是针对哪两者的关系制定的?A.祖国大陆与台湾 B.中共与各民主党派C.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自治区 D.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23.香港特别行政区为庆祝回归十周年,推出了一首名为《始终有你》的主题歌,其中唱道:“明艳紫荆风中争胜,找对了路径,花瓣开得繁盛”。
香港走上歌词中的“路径”是在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24.台湾乡土文学家钟理和有这样一句诗:“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
作者表达了A.实现统一是海峡两岸的共同愿望B.一国两制是完成统一的基本方针C.和平统一是台湾全体民众的迫切要求D.一个中国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25.邓小平在 1984 年 5 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A.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B.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持C.中、美、苏要友好平等 D.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6.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协约同集团的成立27.2006年10月8日至9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
这次访华被喻为“破冰之旅”。
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有一位日本首相对华进行了二战后的“破冰之旅”,他是A.田中义一 B.田中角荣C.伊藤博文 D.东条英机28.右侧是一副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29.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
”这里“三个最先进”的国家是指A.英法美 B.英美德 C.法美德 D.英法德30.《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
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昕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D.巩固苏维埃政权31.英国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A、处死国王查理一世B、责任内阁制的形成C.1688年“光荣革命” D.《权利法案》的通32.1832年的议会改革,使下列哪一阶级获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A、大资产阶级B、新贵族C、工业资产阶级D、工人阶级33.“要想当议员,就得有30美元。
这么说吧,我有一头驴,它值30美元,那我就可以被选为议员了,一年后,我的驴死了,我这个议员就不能继续当下去了。
请问,究竟谁是议员呢?——是我,还是驴?”富兰克林的这番话说明他认为美国独立后忽视了( )A.白人的利益 B.黑人的利益 C.穷人的利益 D.议员的利益34.从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再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以及《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这种现象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道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反封建性 B.民主性 C.普选制 D.法制化35.学习了《历史必修1》后,请你指出下列历史命题中,不是..历史规律的一项是A.中国人民选择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B.世界政治文明经历了人治到法制、专制到民主的过程C.二十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正说明中国的古代谚语:合久必分,分久必合D.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和价值观多样化也是不可遏制的二、材料解析题(共30分)36. (12分)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一种常见礼节。
国际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
图1 图2 图3图1: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与斯大林的握手。
(1)图1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2分)它的积极意义怎样?(2分)图2:20世纪70年代“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2)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2分)促成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图3: 2000年9月,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会晤。
(3)图3反映出目前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2分)37.(18分)在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美苏两国始终是主角,美苏关系影响着格局的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丘吉尔1946年3月5日“富尔顿演说”材料二关于二战后两极世界的特点是:(1)在两极世界里,美苏及其盟国互相对抗和争夺,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2)在两极世界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主要作用。
(3)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赫鲁晓夫和肯尼迪的较量(漫画)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新教材新学案》材料三 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屋顶旗杆上,代表社会主义的镰刀锤子红旗开始徐徐下降……一面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联邦国旗升到克里姆林宫上空。
苏联国旗俄罗斯联邦国旗请回答:(1)材料一中丘吉尔的这个演说意图何在?(2分)这个演说有什么影响?(2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美苏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分别采取哪些相互敌对的措施?(10分)(3)根据材料三回答,苏联解体的标志是什么?(2分)美苏关系和世界格局因此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15/16学年第一学期十二月份月考高一历史答卷 2015.12.24二、材料解析题(共30分)36. (12分)图1: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与斯大林的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