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两极格局的瓦解(苏东剧变) (一)东欧剧变
1、原因 (1)历史因素:受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 影响,造成了政治经济上的严重困难。 (2)现实因素:受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造 成思想混乱,形势动荡。 2、概况(东欧各国共产党纷纷失去执政地位) (1)波兰:1989年,第一个发生巨变的国家。 (2)德国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不能照搬别 模式。 (四)苏联解体的影响 1、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2、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二、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局势 (一)多极化趋势加强 1、欧盟的成立 (1)签订《欧洲联盟条约》。
①时间: ②地点:
③目的: (2)欧盟正式成立 ①时间:1993年 ②意义:实力增强;地位提高 2、日本企图跻身政治大国
②危害:严重危害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 (三)总体局势的概况 1、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2、多极化只是一个趋势,多极化的格局尚未真正形 成。
(3)外部因素:西方国家长期的“和平演变”的策 略 2、概况
(1)1990年,苏共中央宣布放弃在国家中的领导地 位,实行多党制。 (2)1991年8月19日,“八一九事件”失败。 (3)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 (三) 苏东剧变的教训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尚不成熟。
2、社会主义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贫穷不是 社会主义。
(1)经济实力大增。
(2)政治上极力争取“入常”。
3、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1)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席 位,但经济陷入困境。 (2)拥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 (3)随着经济形势日益好转,国际地位大为改善。 4、和平崛起中的中国 (1)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 (2)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3)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二、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世界形势——缓和与紧张、 和平与动荡并存
①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 的主流。 ②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世界呈现缓和与动荡 并存的局面。
缓和的原因:
①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世界的和平 与发展。 ②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③苏联解体后,两大集团在全球的扩张基本不复存在。
三、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世界政治格局
美国国务卿贝克:“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 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 1、两极格局结束后国际格局的基本特点: 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
2.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
主要力量 美国 俄罗斯 力量变化
惟一超级大国,积极推 行单边主义 不再是超级大国 欧元启用,合作深化 经济稳定发展,保持着 经济大国地位
(2012年珠海一模· 23)某论文把 推行高度的民族自治、放弃一党 制、列宁塑像被推倒、实行私有 化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 题最可能是 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苏联的解体 C.赫鲁晓夫与他的秘密报告 D.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
B
(2012年佛山二模· 22)乔治· 凯南说:“大 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 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 行者就像是苏联,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 他地区的势力范围。使得那个旅行者最后 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威胁,而是太 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北风的直接威胁”喻指苏联的威胁 B.“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喻指冷战 C.古巴导弹危机属于“北风的直接威胁” D.越南战争属于“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B
• (2011•全国文综•23)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 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 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 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 判断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化
高中历史必修1笔记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东欧各国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变化2. 1989,波兰剧变,1990年,德国统一3.1990年,苏联实行多党制,1991年底,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1.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2.1999年,北约借科索沃危机,向南斯拉夫发动袭击3.2001年,911事件,此后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反恐斗争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其他国家则主张多极化2.1992年,欧共体各国签订《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3.其他势力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俄罗斯:取代苏联,拥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中国:致力于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4.世界格局出现“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5.目前,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前言:冷战期间,美苏展开军备竞赛,消耗了苏联国力,加剧了苏联国内的社会矛盾。
1991年底,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总结: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形势趋于缓和,但局部地区仍然紧张2.“冷战”结束后,“一超多强”的局面出现。
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有哪些新变化?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教训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谈谈对世界多极化的看法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尽管实力强大,但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的野心受到其他国际力量的制约 欧盟、日本经济实力增强,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不断加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第三世界国家不断发展壮大俄罗斯军事实力雄厚,力图重振大国雄风以上决定了新世界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 下列关于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确 的是( ) A.苏联解体后两级格局变成了单极格局 B.第三世界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C.中国和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D.即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
• 约瑟夫· 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 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 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 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 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与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 ) •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 事实力并未削弱 •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 异常明显的优势 • C.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 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 D.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 格局已接近形成
• 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92年《马斯 特里赫特条约》和1993年《哥本哈根协议》 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 拥有共同的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 的欧洲联盟。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构建( ) • A.区域统一的世界 • B.多元并存的世界 • C.欧洲协作的世界 • D.欧俄均衡的世界
势的发展。
两极格局解体后的国际形势:
⑴特点:
◆总趋势缓和;
◆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主题;
◆但地区冲突、局部战争和恐怖主义时有发生,
世界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⑵原因: ①“冷战”结束后,东西方力量对比的失衡,导 致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一
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
教、领上等矛盾相继爆发。 ②美国施行强权政治,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 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 增加。
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世界政治格局: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二、“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和平与动荡并存 1、和平: 2、动荡:
(1)原因: (2)表现:
①地区冲突、民族冲突不断:南斯拉夫内战等
②美国肆意发动战争:科索沃战争
③国际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2001年9.11事件
三、“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政治格局的含义:
是指在国际舞台上主要政治力量(大国或国家 集团)从自身利益出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作 用、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状态。
(4)关注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在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 (6)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7)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搞好执政党的自身 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8)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 反对强权政治。
【问题探究】 如何正确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并不能说明社会主 义失败,只是表明苏联模式失败,社会主 义遭受重大挫折。 ②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社会主 义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③社会主义各国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
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波兰(1989年) 东德并入西德,两德统一(1990年)
(4)原因:
(4)原因:
①内因:照搬苏联模式,阻碍了经济发 展,导致社会动荡。 ——根本原因
②外因: A、苏联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改革的影 响; B、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
斯大林执政以来苏联形成了一整套高度集中的政治 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 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规定国家的 一切经济活动均由中央计划决定,经济结构单一、效益 低下、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严重束缚了劳动 人民和加盟共和国各地及各民族地区的积极性。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基本特点 : “一超多强”
西欧 俄
这几个国家为 何能成为世界 主要力量?说 明各区域之间 的关系?
日本
美
日
中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原因:“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2、表现: 3、特点: 4、意义:
• 有助于扼制美国搞单极世界由它来“领导”国际 社会的图谋, •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民 主化。
9、理论界通常称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 期。这一“交替”主要是指( )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C、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发展 D、由于是形态的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 10、欧盟是( )
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4、历史上德国两次统一原因的共 同之处
(1)经济发达是基础 (2)民族凝聚力强 启示: (1)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2)血浓于水,要大力密切两岸经济文 化交流,消灭“距离感”
1.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
D
A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 B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 D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苏联发生剧变和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B )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积弊 B.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 C.各加盟共和国日益严重的分离倾向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策略的影响
7、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暂时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②总趋势是多极化不断加强; ③多极化格局已经最终形成; ④目前存在美、欧、日、俄、中五个主要力量中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8、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错误路线和政策 D 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C.民族矛盾尖锐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一、两极格局解体: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1)原因①内部原因: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B、东欧各国改革成效不大。
经济发展日趋缓慢;②外部原因A、苏联因素:苏联反放松了对东欧归家的控制;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B、西方因素:和平演变(2)表现①波兰:1989年,第一个发生巨变的东欧国家;②两德统一: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3)实质:东欧国家执政党短时间内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4)特点:①来势迅猛,发展迅速。
②社会制度剧变③大多数国家通过和平方式发生剧变④欧洲版图发生重大变化2、苏联解体(1)原因①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②主要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计划了矛盾A、经济改革: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
B、政治改革: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背离了社会主义,是资产阶级思想③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2)过程① 1990年,实行多党制——民族矛盾爆发②八一九事变——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叶利钦夺取政权)③ 1991年底,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标志着苏联的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瓦解。
3、影响(1)社会主义力量遭受重大挫折,同时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吸取教训,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2)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两极格局随之结束。
(3)民族主义思潮抬头,地区冲突、局部战争不断。
(4)世界总趋势走向缓和,但和平与动荡并存。
4、认识(1)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社会形态,它需要一个过程才能成熟,所以苏东剧变是正常的历史现象。
(2)苏东剧变只是苏联模式的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二、世界政治的发展(一)和平与动荡并存1、和平(1)原因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整个世界日益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②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③发展中国家占世界国家的大部分,在国际事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的概念
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改变,最 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它是东欧社 会主义事业的失败,使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运动陷入低潮。
2、东欧剧变的原因
内因:放弃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困难、忽视民主法制、
911事件
911事件
911事件
911事件
911事件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建立多极世界的思想和主张,如今越 来越广泛地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各国的 动机也许不尽一致,但是反对由某个国家 主宰世界的意愿则是相同的。
多强: 欧盟的建立和发展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989年,大量公民外逃的浪潮,使长期保持稳定的民主德国政 局出现大动荡。德国统一社会党承认反对派为合法组织;开放东西 柏林边界,拆除“柏林墙”;决定实行多党制。第二年,反对党联 盟在大选中获胜。10月亚西部城市蒂米什瓦拉发生群众示威,抗 议解除一名持不同政见的神父职务,不久,布加勒斯特也开始了骚 乱,军队倒戈。外逃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齐奥塞斯库被捕,并被秘密 处决。救国阵线委员会取代罗马尼亚共产党执政。
外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西方的“和平演变”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3、东欧剧变的过程
经济困难 政局动荡 执政党放弃社会主义道路 政治多元化 反对派得势取得政权 制度质变
80年代初,波兰政府为摆脱经济困境,大幅度提高肉类价格, 引发城市工人罢工,局势动荡。波兰政府宣布全国进入“战时状 态”,但经济得不到根本好转。1989年,波兰统一工人党与团结 工会举行会议,达成了进行议会大选等协议。大选后,团结工会获 胜,组织政府,标志着波兰政治经济制度的剧变。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知识结构】一、苏联解体( 两极格局瓦解)1、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改革 。
(1)经济改革:因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
(2)政治改革(1988年):以“ ”取代 社会主义,提倡所谓“ ”和“ ”。
2、过程:①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 ,实行 。
② 年底,俄罗斯等11个共和国宣布成立 ,苏联解体。
3、影响:标志着两级格局的瓦解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 (1)美国: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美国为主导的 世界。
(2)其他国家: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欧 盟:1992年,欧共体各国在荷兰 正式签订了《 》目的是使欧洲 向纵深发展,成立欧洲 联盟。
年欧盟成立。
日 本:极力争取联合国 席位。
俄罗斯: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并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 力量。
随着国内 的不断好转,俄罗斯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善。
中 国:致力于推动建立 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 ,维护世界和平。
2、当今世界格局基本特点:世界格局呈现出“ ”的局面, 趋势进一步发展。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3、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巩固训练】 1.“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
”该材料表明A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B .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C .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D .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 2.阅读《A C .90年代增长与世界格局多极化有关 D .世界政治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3.A.C.从政府间合作到公众参与推动 D.是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4. 2004年5月1日1日欧盟委员会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在欧盟扩大会议上说:“在今天,我们要欢迎欧盟大家庭里又多了11个新成员国和7500万新的欧盟人民。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对话二 旧的格局已经被打破,新的世界格局形 成了吗?
“现在,旧的世 界格局已经打破, 新的格局尚未形 成,世界处于新 旧格局交替的动 荡时期。 江泽民
世界新格局尚未出现的原因
对国际关系具有重大影响力的 政治力量,自身都处在较大的变化 之中,一时间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 力量对比局面。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仍然只是一 个发展趋势,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第27课
1、东欧剧变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苏联解体
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历史原因(根本原因) ②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错误 ——现实原因 ③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外因
(1)原因
内因
第27课
1、东欧剧变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苏联解体
(1)原因
(2)标志: “独联体”的建立(1991、12) 资本主义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影响 ①原因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外因
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困难
—内因(根本原因)
第27课
1、东欧剧变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①原因
②过程:局势发生激烈动荡 共产党纷纷丢失政权
东欧剧变
1989年剧变
②影响:随着实力不断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 不断提高
第27课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三、多极化趋势加强
1、美国——两极格局结束后唯一的 超级 大国
2、欧盟 ——国际地位 不断提高 ①建立:决定建立( 1992 年) 正式建立( 1993 年)
人教版必修1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脱离国情,照搬苏联模式 二、经济发展长期缓慢,人民不满 三、各国党和政府官僚主义蔓延,脱离群众
四、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 五、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政策的推动
步骤 经济困难
政局动荡
执政党放弃社会主义道路
政治多元化 反对派得势取得政权
剧变完成
制度质变
东欧剧变的实质:原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制 度发生根本变化。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力急剧 衰落,但经过一番周折之后,最终保持了独立自主前 提下的东西方平衡外交。加上它广袤的国土、丰富的 资源以及苏联时期留下的雄厚的军事工业和国防实力, 使它在政治和军事方面仍保持着大国地位。
欧洲一体化的加快:冷战结束以来,欧洲统一和自主、 自强的速度和规模令人关注。欧盟实施《欧洲联盟条 约》,扩充和完善共同市场,发行欧元,建立货币联 盟,进而推行共同外交政策和防御计划,推行统一的 宪制改革,以及欧盟和北约的扩大,使欧洲不事声张 地切实地成为多元世界里的重要成员。它们发出自己 的声音,提出自己的主张,树立起了一个力量整体的 形象。
苏联作为两个超级大国之一,拥有着与 美国相匹敌的庞大军事力量,但其经济实力 却一直远不如美国。进入70年代之后,面临 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时代的 到来,苏联的经济却日益衰退和恶化。苏联 不仅在科技水平方面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迅速 拉大,其经济实力也难以再支撑庞大的军费 开支以同美国继续争霸了。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军事强国的地位:日本借 美国的提携,企图恢复世界政治强国的地位。 修改和平宪法、积极增强军备并出兵伊拉克 战争、制订“有事法案”、申请成为联合国 常任理事国等举措均表明日本在正向政治大 国的道路迈进
随着日本经济地位的提高,日 本在外交方面竭力谋求与之相匹配 的政治军事外交。2003年9月,日本 派出了1000人的自卫队远赴伊拉克, 参与战后的伊拉克重建。2004年8月 24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表示, 他将在出席联大会议期间要求联合 国考虑吸收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 事国。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方法技巧☞两个阶段
“两个阶段”是指以苏联解体为界,世界政治格局由美苏 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方法技巧☞三个联系②
二指:联系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发展 变化,说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出界苏有中盟面日呈本位国日代 现多两力国运。三现主严的本, 。极极地的动同足出义重经的随 化格冲振的时鼎美经动济崛着世 的局击兴兴,立、济摇霸起西纪 趋,了等起不的欧领。主,欧 势世美都、结局、域资地美和年
2、表现
原 因
美苏激烈的军备竞赛结束,国际局势趋 于缓和 a.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 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 b.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 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增加 c.国际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
缓 和
德国统一 国际裁军 (1)南斯拉夫解体
动 (2)北约轰炸南联盟 荡
27
课标要求: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 趋势加强的史实; 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1、东欧剧变
自主学习: 何谓”东欧剧变”?其实质是什么?发生剧变
的有哪些东欧国家?
实质(含义):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过程:①第一个:波兰 1989年 ②两德统一 1990年
•
认识:(1)苏东剧变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曲折,
并不是失败;(2)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结合国情, 以发展生产力以目的;(3)注重民主法制的完善和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合作探究:“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有哪些突出表现?原因是什么?
二.世界局势的突出特点 1、特征 总体上趋于缓和,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31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世界 有什么影响?
2、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 济新秩序。
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在多极化பைடு நூலகம்形势下,各力量之间相互制 衡,客观上有利于世界的稳定;
课堂小结
世 界 多 极 化 趋 势 的 加 强 东欧剧变
Nikita Sergeyevich Khrushchev 1894.4.17~1971.9.11 1953.9.7~1964.10.14第4任苏共中央总书记
尼基塔· 谢尔盖耶维奇· 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参观肉联厂
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
减轻农民负担 大规模垦荒 推行“玉米” 运动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是从农业开始的。1958 年,采取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
抗议北约轰炸南联盟
对伊拉克的战争:2003年1月28日, 美国总统布什在发表国情咨文讲话中指责 伊拉克隐瞒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3年3 月20日,美国宣布对伊作战。
热衷于“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国军队
(3)国际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三架飞机,分 别撞向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大楼和美国国防部所 在地五角大楼,对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造成厂严重 威胁。此后,世界各国部加强了反恐斗争。
【 问题探究 一】
“冷战”结束后,很多人以为: 没有了美苏争霸和军备竞赛, 世界就能实现真正的和平了。 事实是这样吗?为什么?
利比亚战争
巴以冲突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一)世界局势的动荡
世界局势动荡的原因:
(1)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 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 (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非传统安全威胁,如恐怖主义、重 大传染性疾病、能源危机、全球变暖等。
课件6: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2)1999年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是由科索沃危机引发的。1991年 南斯拉夫联邦分裂为五个独立国家。在南联 邦解体过程中,由于领土、财产和利益分割 上的矛盾以及原本存在的民族纠纷和宗教冲 突,各共和国间和各国内部的不同民族间先后发生规模不等的战争。 科索沃位于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西南部。1980年后,以独立为目 标的科索沃民族主义运动逐步兴起,并得到阿尔巴尼亚的支持。阿 族与塞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冲突时有发生。
1991年8月19日,苏联副 总统亚纳耶夫发布命令宣 布在苏联部分地区实施为 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但历 时不到60小时即宣告失败。
八一九事件是在苏联局势恶化,特别是《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 盟条约》即将签署之时,苏联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企图控制局 势而发动的。其失败的原因在于苏共已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和支 持,无法抵挡事件发生后,来自反对派以及国外势力的压力。
(3)日本:极力争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政治大国地 位。 (4)俄罗斯: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军事力量强大,经济 好转,国际地位的改善。 (5)中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 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特点 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4.认识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仍然是一个发展趋势,多极化格局的形
2.苏联解体
(1)原因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 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和美苏“冷战”的影响
(2)过程 a.1990年,苏共放弃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决定实行多党 制。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 b.1991年的“819”事件加速了解体。 c.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领导人 签署明斯克协定,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d.《阿拉木图宣言》----- 12月 21日,《阿拉木图宣言》的签 署,标志着苏联的完全解体。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
改变,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
荡。它是东欧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来自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
2.东欧剧变的原因: 内因:照搬苏联模式; 忽视民主法制;
放弃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内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西方的“和平演变”。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3、表现: (1)东欧剧变: 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 1989年民主德国政局大动荡,政府宣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拆 除柏林墙,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 的统一。
(2)苏联解体(1991)
直接原因: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②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 根本原因: 策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B.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
C.各加盟共和国日益严重的分离倾向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策略的影响
3、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暂时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②总趋势是多极化不断加强; ③多极化格局已经最终形成; ④目前存在美、欧、日、俄、中五个主要力量中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4、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错误路线和政策 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C.民族矛盾尖锐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
暂时呈现“一超多强”局面,但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3、特点:
4、认识:世界格局的多级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多 级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5、世界新格局尚未出现的原因? 对国际关系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政治力量, 自身都处在较大的变化之中,一时间难以形 成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局面。 当今世界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材料三:2003年1月28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发表国 情咨文讲话中指责伊拉克隐瞒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并声称要在必要的时候动用武力解除伊拉克的武装。 目前,美国已在海湾陈兵十几万,2003年3月20日, 美国宣布对伊作战。 (3)材料三中美国执意对伊动武的目的是什么? ①直接目的是推翻萨达姆政权。
②但其真正目的是控制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 借此推行美国的全球战略,推行其强权政治和霸权 主义,确保美国在全球的利益。
(3)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
宗教纠纷
印度教派冲突场景
2006年2月28日夜,伊拉克 穆斯林圣地阿里· 哈迪清真寺 遭炸弹袭击引发的教派冲突已 造成379人死亡、458人受伤。
民族矛盾
五年来的血雨腥风,在巴以冲突中已有5000多人死亡。
霸权主义
1999年5月8日 中国驻南使馆遭三枚北约导弹袭击 。这是中 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袭击后的惨状。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东欧剧变
1.什么是东欧剧变?
社会性质。社会主义国家变成资本主义国家
2.东欧剧变的原因分析?
(1)内因:国内经济困难 (2)外因:受苏联改革的影响
波兰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中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80年代初,波兰政府为摆脱经济困境,大幅度提高肉类价格, 引发了许多城市的工人罢工,产生了以瓦文萨为首的团结工会; 团结工会得到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不断挑起罢工,导致局势 动荡。波兰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宣布全国进入“战时状态”, 使局势平稳下来。“战时状态”结束后,由于经济得不到根本 好转,局势继续动荡,波兰统一工人党的威信大为降低。 1989年,波党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工会多元化的方针,与团结 工会举行圆桌会议。会议达成了关于团结工会合法化、进行议 会大选等协议。在大选中,波党失利,团结工会获胜,组织政 府。团结工会上台,标志着波兰政治经济制度的剧变。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高一历史)
德国统一的原因:
1、德意志民族的向心力:东西德人民之间千丝万缕的联 系和强烈的民族感情,是促成德国统一的根本原因 2、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促使两德统一的重要动力:
3、国际局势的变化,是促成两德统一的重要的外 部条件 (1)东西方冷战的结束,为统一创造了必备的条件:为 了自身利益,两国之间的冷战逐渐被对话所代替。
三分钟笔记
一个演变:由两极到多极化 两大特征:和平与动荡并存 三足鼎立:美国、欧盟、日本 五强并立:美欧日俄中
1、二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是怎样被 处置的?
德国及其首都柏林被美、英、法、苏分区占领
2、最终德国被分裂,主要原因是什么?
东西方冷战(或者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3、为什么德国能够统一? 4、历史上德国有过两次统一,其原因有 何共同之处?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独联体”国家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 苏联总统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的职务
俄罗斯国旗在克里 姆林宫缓缓升起 1991年12月25日 19时32分,红旗从克 里姆林宫悄然降落。
总结苏联东欧剧变的经验教训
(1)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2)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 (6)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5)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4)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西欧
日本
俄 中
美
从近期看,“一超多强”的局面是现实 日 中的国际格局: 1、美:政治稳定,经济、军事、科技力量领先世界
2、俄:经济发展较慢,受到北约的空前挤压
3、西欧:现在仍不能做到用“一个声音”说话
4、日:对历史的不负责任的态度使他在亚太地区没有 多少人缘,其谋求政治大国的梦想还十分遥远
5、中:发展中国家 从长远看,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D D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开始和结束的时 间分别是 A.1945年、1991年 B.1946年、1990年 C.1950年、1991年 D.1955年、1991年
3、苏联解体说明了 A.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B.“斯大林模式”的失败 C.列宁主义的失败 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失败 4、20世纪80、90年代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 和国际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 A.核战争威胁消失,各大国更加重视发展经济、 增强竞争力 B.美、欧、日三极间的矛盾突出,昔日盟友变成 了经济“冷战”对手 C.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有利于美国构建 单极世界 D.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重点掌握】
一、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 趋势的加强 1、世界格局的特点:呈现出“一超多 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2、影响世界格局发展的因素: 美国:欧洲联盟:日本: 俄罗斯:中国 3、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 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国际政 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 发展。
C
货币符号(€)
欧元符的官方构造形式,指定应该用黄色打印 在蓝色背景上欧元的国际三字母代码(ISO 4217标 准)为EUR。其符号为特别设计的欧元符(€), 由民意调查从十个设计方案中选出两个,最终提交 欧洲委员会选出最终设计。最终胜出者为由四名专 家组成的小组所设计的。欧洲委员会宣称这一符号 是“代表欧洲文明的希腊字母epsilonΕ,代表欧洲 的E,与代表欧元稳定性的横划的平行线的组合”。
B
D
5、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当今世界正处于 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交替”是指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民族冲突向地区冲突过渡 C.由意识形态的对抗向政治对抗过渡 D.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 6、目前的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 面。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A.它是各国综合国力对比的结果 B.反映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C.“一超多强”局面短时期内就会改变 D.它是在世界两极格局解体后形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说教材
1、内容:这一节是人教版历史必修Ⅰ第八单元第27课,
主要讲述20世纪末,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的变化及其产生的影响
2、地位:从多极化趋势加强这一角度,凸显本单元主题
3、重点: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和原因
4、难点: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说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确立如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1)识记: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
(2) 理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原因
(3)运用:分析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探究问题、解答问题,逐步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等方式参与教学过程,从而逐渐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维护世界和平任重道远,树立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而努力的信念
三、说教法
1、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2、教学特色:贯彻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以问题带知识点,思路简单明了
设置环环相扣的五个教学环节,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又设计不同难度的探究
题,让学生自主或合作解决,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参与课堂,并有所收获
四、说过程
1、情境导入再现历史:播放《苏联解体》资料片,让学生进入90年代初动荡的苏联,亲身感受苏联解体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及带来的困惑——当世界政治力量失衡后,世界格局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呢?——由此引入,开始探讨。
2、问题探究感悟历史:
展示有关戈尔巴乔夫的资料:
(1)观看了刚才的资料片,你知道苏联解体是怎么回事了吗?苏联解体的实质是什么?
(2) 你能说说苏联解体对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哪些影响吗?它的发生又给世界格局又带来了什么新的变化?
(3) 你能联系所学知识谈谈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必然性吗?
(4)戈尔巴乔夫说世界局势一触即发的意思是什么?你能从现实中找到政治力量失衡后世界局势出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例子吗?
突破目标:
帮助学生感受苏东剧变的经过,
探究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大背景。
多媒体播放展示一系列图片资料:1996年9月,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大厦遭受恐怖袭击;9·11事件现场;科索沃阿、塞两族不断发生武装冲突,图为战场上的塞族士兵;排队领取食品的科索沃难民;美国总统克林顿称:除非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从科索沃撤出部队,否则北约对南采取的空中打击将“既不会减弱也不会停止”;1999年3月24日晚,战争爆发,图为贝尔格莱德市中心遭到轰炸;1999
年5月8日,中国驻南大使馆被袭击;
(1)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的发展特点是什么?你知道潜在威胁世界和地区和平的因素有哪些吗?
(2)有人说,苏联解体后,美国的单极世界形成,世界更动荡不安,由此认为“冷战”下的两极格局更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发展,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3)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对南联盟进行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请谈谈你对美国“人权高于主权”理论的认识。
突破目标:
探究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让学生感悟维护世界和平是任重道远的一件大事,树立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努力的理想
活动设计:
以“接龙”小游戏的方式,从教师开始,依次快速讲出欧盟的成员国。
重复、讲错或说不出算不过关
设计意图:
用欢快的方式再次使大部分学生完全参与教学,感受欧盟发展壮大的过程(1)同是资本主义国家,在有些问题上为什么一些欧盟国家和美国会持不同意见?
(2)除欧盟外,你还知道有哪些政治势力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产生影响?他们各
自是如何发展壮大的?
(3)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对世界局势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4)你认为中国要如何在新旧格局交替的形势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现代化建设
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
突破目标:
探究多极化趋势对世界,特别是对中国的影响,逐步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解题方法,逐渐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3、知识整合梳理史实
突破目标:
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本节的主干知识
4、巩固提高升华史实
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五、说评价
1\ 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全面掌握本节的内容,通过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可以逐渐掌握论从史出和史论结合的思维方法,开始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树立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努力的理想,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
2\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本节课涉及的时政问题和有争议的问题较多,怎么谨慎稳妥的处理好合作探究的“度”,是课堂教学中难于把握的;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能否把整个教学“预案”有效地付诸实施,以及怎么把本节与必修Ⅱ中相关内容更紧密地进行衔接,也是有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