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美学意蕴之论.pdf

合集下载

《美的历程》中宋代山水画的美学观分析

《美的历程》中宋代山水画的美学观分析

47审美视点一、宋代山水画的美学背景宋朝在历史上是一个艺术成就斐然的时代,也是各种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时的统治者任命众多知识分子来治理国家,尤其突出的是宋徽宗,他本人就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所以他将自己的朝廷打造成了文化和艺术的中心,从而为宋代山水画在中国山水画及美学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宋朝的宫廷美术空前发展,特别是山水、花鸟画家队伍迅速扩大,画院的山水画注重成熟、精美的写实技法,有声有色的美学意蕴,以其独特的精神面貌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具象写意的审美特色。

分析宋代山水画可以发现,其发展受多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综合性的美学精神,又因北宋理学思想在当时备受推崇,一度成为时代文化之魂,所以宋代山水画的美学意义总是贯穿融会其中。

然而,理学虽以儒家思想为主体,但用时代的眼光去看,它兼具道与释的文化精髓,具有深邃的思辨性,既体现了个体人格之美,又体现出天地之大美,真正完成了儒、释、道三家之融合,宋代山水画的美学背景便包含这些令人深思的哲理。

“格物致知”是理学的核心,主要从事物的原理入手,探究细微之理,从而达到对宇宙的理念上的把握,获得智慧。

对绘画来说,就是要求画家能用一颗虚静之心去观察客观世界,怀揣审美心胸去体悟、表达自然中蕴含的生命及规律,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对物质技能的掌握,包含着对自然合规律性的了解和运用。

”[1]这种“天人合一”的生命观对宋代山水画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使其充分汲取华夏美学的精华,由哲学之理到画家之理,宋代山水画完成了向求真务实、形神兼备的美学风格的转变。

尽管自然界中万物不一,但主体并未在画中体现出征服自然的意识,它表达最多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传达“天地境界”的人生态度和生命存在,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的统一。

所以对于宋代山水画的审美体会有着儒道佛三家思想的深厚根基。

因此,文人墨客至士人阶级面对山水画,总会将个人的审美领悟与人世相结合,积极入世者会感受到一方清凉净土,消极失意者便会增添一抹生命色彩。

浅谈唐诗中亭台楼阁的时空美学意蕴

浅谈唐诗中亭台楼阁的时空美学意蕴
批注本地保存成功开通会员云端永久保存去开通
维普资讯
南方论刊・06 20年第1期 2
文化长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浅 唐 中 台 阁 时 美 意 谈 诗 亭 楼 的 空 学 蕴
吴莎莎 李 雷
(. 1 西南大学文学院 重庆北碚 401 ;2大连舰艇 学院政 治 系 辽 宁大连 160 ) 075 . 10 1 【 要 】唐 诗 多以 亭 、台 、楼 、阁为 审美 的契机 和抒 怀 的舞 台,通过 它们 来 “ 摘 仰 现”、 “ 俯察”、 “ 远望”, 打开虚空, 接纳万物,成就了中国亭台楼阁诗文艺术,拳文 试从其特征 表现 、原 因探 究的角度 ,通过 对审美过程 中人的 时空意识的分析揭示这一 美学
虚 而不屈 ,动 而 愈 出 ,远 而无所 念 的特 色 。时空 合一 的 另一类 现 至极 ,它是控 制论 的 ,又是 发生 象 ,就 是时 间 的空间 化与 空 间的 论 的 ;是共 时 的 ,又是 历时 的 。 时 间化 。如 崔颢 《 鹤楼 》 “ 黄 白 “ 国人 与 自然 的关 系 是一 种彼 云 千 载 空 悠 悠 ” ,把 空 间形 象 中 此 需 求 的 、生 机 活 泼 的情 爱 关 “ 白云 ”时 间化 、过 程化 ,赋予

构 ” 。此类唐 诗 以 “ 台楼阁 ” 亭
中国人 从很 早开 始 ,就把 空 为取 景框 和感 怀点 ,登 高 望远 , 限 ,在 深深 的历史感 和 人生感 里 间不仅仅看作是有限的 、有形的 元气 流 动 ,建 构起 空灵 生机 ,气 抓住 与 时间 的 “ 电 ” 。 “ 触 固知 限面或刚体 ,同时看作一个无限

收四时之烂 漫。”… “ 台楼阁” 亭
显然是 唐人感 兴 的一 个基 点 ,使 噬性 ,对钟情 自然 、祈 求 天人合 古 今 于 须 臾 ,抚 四海 于 一 瞬 ” 具体有 限 的物象 、事 件 、场景进 的 中 国人 ,永 远是 强烈 的震撼 ( 陆机 《 文赋 》).不管是同向

《浮生六记》论文翻译美学论文:《浮生六记》美学意蕴的艺术再现

《浮生六记》论文翻译美学论文:《浮生六记》美学意蕴的艺术再现

《浮生六记》论文翻译美学论文:《浮生六记》美学意蕴的艺术再现摘要:清代文人沈复的自传体小说《浮生六记》首创了第一人称抒情小说之美学风范;本文欲从《浮生六记》的美学角度,从翻译美学观所涉及的语言美、结构美及意境美三方面分析林语堂译作中美学意境的艺术再现。

关键词:《浮生六记》;林语堂;翻译美学沈复,清代文人,字三白,苏州人;《浮生六记》是沈复的回忆录,它首创了第一人称抒情小说之美学风范,讲述了其与爱妻陈芸的情缘经历。

它以“一泓秋水照人寒”的纯净笔墨刻画了一位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芸。

芸非绝代佳人,但她一片冰心,气韵如兰,聪颖调皮,富于幻想,用她与生俱来的纯真、纯情、纯美深深地打动了作者。

这部感人肺腑的天籁之作使人的心灵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净化,它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真不愧为小说美学风范的典范。

一、译者及翻译美学观译者林语堂,原名和乐,笔名语堂,福建龙溪人。

他是一位学贯中西,蜚声世界文坛的文学家和翻译家。

“两脚踏东西方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是林语堂的座右铭。

他写了很多有关翻译理论的文章,最重要的是他在通论翻译标准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美学思想--‘翻译是一门艺术’,[1]即“翻译于用之外,还有美一方面须兼顾的,理想的翻译家应当将其工作当做一种艺术。

以爱艺术之心爱它,以对艺术谨慎不苟之心对它,使翻译成为美术之一种。

”他认为翻译艺术文的人,须把翻译自身事业也当做一种艺术。

那么,艺术文的美都涉及哪些方面呢?毛荣贵指出,它包括“音律美、意境美、诙谐美、简约美、形式美、洒脱美、情理美及形象美”[2];翻译家ramsden也指出:“翻译之美集中表现于修辞美、意境美、采风美、形象美、典型美与宏观美。

要思维抽象化、想象升华与语言形象化,才能译得表里俱秀,形神兼似,味如甘醇,吮之欲醉。

具有上述美感的译品能起潜移默化、陶冶感染的作用可使读者获得感情上的享受与精神上的满足。

”[3]一部作品往往包括上述所列的数种美,各种美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作品的整体美学意蕴。

课件-美学-第一章 美是什么

课件-美学-第一章 美是什么
一、 柏拉图开始对“美”的讨论
1、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区分了“美的 东西”和“美本身”。
《大希庇阿斯篇》:“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 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其 为美,不管它是一块石头,一块木头,一个人, 一个神,一个动作,还是一门学问。”
柏拉图开创了西方美学史上美的本质、美的本体 论研究的先声。
庞德《普罗旺斯晨歌》:有如苍白湿润的铃兰 /凉凉的花瓣/拂晓时她躺在我身边。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 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 郎赤壁。
2、意象与形式
区别:(1)“形式”是对客体(与主体分 离的客体)的描述,而“意象”则是情景 交融的感性世界,是人与世界的沟通和融 合。
(2)意象与现象学意义上的“现 象”的相似点:非对象化(对于实 体化世界的超越)、非现成性(在 活动中不断生成)。
(3)意象与现象学意义上的“现 象”的区别:“意象”是情景交融 的世界,是带有情感性质的价值世 界,而“现象”不包含这层含义。
5、和“美在意象”相对立的概念
(1)狭义的美和广义的美:a.狭义的 美:优美;b.广义的美:情景交融的 意象。
又如:(唐)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法) 布歇《蓬巴杜夫人》。
(唐)周昉《贵妃出浴图》:
结论:
不存在一种实体化 的、外在于人的“美”, “美”离不开人的审美 活动。
1、禅宗思想的启示:禅宗强调心物不二,彻底 破除了实体化的主体自我与实体化的客观对象的 二元对立状态,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显现自我和事 物的本来面目。
(唐)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 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强调一个实体化的自 我存在)
(唐)六祖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破除实体化的自 我)

论儿童视角下的_哈利_波特_美学意蕴

论儿童视角下的_哈利_波特_美学意蕴

论儿童视角下的《哈利・波特》美学意蕴孙灵侠(宿州学院安徽・宿州234000)[摘要]《哈利・波特》的畅销是一大奇迹,特别是它拥有了全世界的儿童读者。

本文试图从神奇的幻想世界的构建、英雄情结的言说、叛逆心理的宣泄、作品中所渗透的真实性等几个层面来阐述儿童视角下的《哈利・波特》之美学意蕴。

[关键词]儿童视角《哈利・波特》幻想世界英雄情节叛逆心理[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534(2006)06—0135—02![收稿日期]2006-10-27[作者简介]孙灵侠(1974—),女,安徽萧县人,宿州学院外语系讲师,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哈利・波特》系列作品自1997年问世以来,一直是全世界炙手可热的畅销书。

作家罗琳以魔法为题材,叙述了一个在魔法学校学习的孩子哈利・波特成长过程中的非凡故事。

在充满讥笑和冷漠的“麻瓜”的世界里长大的哈利・波特,因为其非凡的出身与超群的巫师本领,成为能与伏地魔单独较量的少年英雄。

哈利・波特,一个骑着飞天扫帚、戴着圆形眼镜的英俊少年,何以让世界为之如此疯狂?纵观全书,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始终把自己的写作确定在儿童本位的立场,使小读者体验到少年作为主角、英雄、成功人士的快乐、满足与感动。

同时,作者又巧妙地调用了荒诞、夸张、幽默、梦幻、时空错位等童话文学的艺术要素恰到好处地适应了儿童的思维特征。

一、神奇的幻想世界幻想是儿童的一种天赋和本能。

儿童往往通过幻想来营造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实生活的世界,去充分体会现实生活中所缺少的美妙与神奇。

儿童文学中幻想境界的高低直接决定其诱惑力的大小,《哈利・波特》就是具有超强诱惑力的文本,正如有人所说,“小孩子在现实中想干干不了的事,在《哈利・波特》的幻想世界中都能实现。

”《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在其作品中可谓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为小读者创造了一个充满幻想的魔法世界。

小读者的阅读过程便是对这个神奇世界的探索之旅。

“美从何处寻”宗白华意象论美学诠释

“美从何处寻”宗白华意象论美学诠释

美从何处寻&:宗白华意象论美学诠释黄小丽温德朝内容提要宗白华整体上是在意象论范畴内交替使用意象、意境、艺境、艺术境界等不同概念的。

宗白华认为,中国哲学是象征的哲学,以仰观俯察为取象方式,以立象尽意为表意特征,易象和审美意象是象思维在不同领域的互通互证。

他以散步的方式去把握宇宙生命的节奏,以同情的直觉去审视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以此抵达意象的美学世界。

艺术家通过审美直觉、审美“同情”、审美“静照”、迁想妙得等主观能动作用创构审美意象,审美意象星现出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有无相乘、虚实相生,气韵生动、传神写照,澄怀味象、超以象外等美学风貌。

在近代美学背景下,宗白华意象论美学成功实现了美学的现代性转型,为当代中国特色美学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蓝本。

关键词宗白华意象论美学中国美学20世纪初中西美学相遇后,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等怀着强烈的文化使命感积极探寻中国美学现代性之路。

他们在西方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意象主义美学思潮的影响下,对传统美学意象和意境理论进行了阐释。

在诸大师的共同努力下,审美意象论初步实现了美学现代性转型,这也是最能彰显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论之一。

整体上看,宗白华关于美及美感特质、尚象思维方式、审美意象的创构生成、审美意象的美学形态、人生的艺术化等方面的认识,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与朱光潜相比,宗白华没有系统的思辨性论著,他的审美意象理论散见于不同文本中。

意象、易象与审美意向中国传统美学以意象论为本体。

可以说,意象是中国美学的元理论范畴,在中国美学整体架构中居于重要地位。

叶朗认为,“从审美活动(审美感兴)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即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①朱志荣认为,意象指称的是美的本体形态,意境是意象的境界。

“从感性形态、思想的延续性和普遍性看,选择意象作为中国美学的本体范畴更为合适。

“境”与“韵”对艺术乡建的重构和推动

“境”与“韵”对艺术乡建的重构和推动

一、唐代美学“境”与“韵”的概况唐代历史揭开了中国古代最灿烂辉煌的文化篇章。

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和内战,李唐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展现出非常强盛的姿态。

唐人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下促就了唐代文化艺术领域的繁荣。

唐代美学价值表现最为代表。

唐代美学在唐代很少受到观念的约束和思想的束缚,能在唐人的生活需要下自由发展,从而衍生出许多不同的美学形态。

因此,唐代美学风格,除了体现一种雍容典丽的风格外,又有多种风格共生共存,如早期的清秀、工整、质朴,中期的丰腴、富丽等,都无时无刻不体现着欣欣向荣的唐人美学和艺术欣赏。

唐代美学注重借物述境、借景抒韵。

唐人强调借自然情景之状描绘心灵神态、境地环境;借物象之美抒发品调格律、韵外弦音。

“境”与“韵”则是这一丰富美学表达范畴中的出彩之色。

“境”与“韵”并不是单独出现的社会产物,而是伴随着大唐人文艺术的发展而更迭前进的,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诗歌曲赋、千人千面的绘画风格、驰走笔锋的书法大家以及千姿百态的民族韵味下默默熏陶、相互融合后逐步成为唐人心中美学取向和审美判断的价值标准的。

宋人严羽的《沧浪诗话》中提出,“本朝人尚理,唐人尚意兴”“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宋人严羽在诗辩这一论述中阐明了对于唐代兴意境的论调,并有意赞扬了其兴意境无穷而言有尽的看法表述。

钱钟书的《谈艺录》中指出,“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其有力阐明了唐代“境”“韵”之美对诗歌以及生活的影响之深远。

“境”是景和象的结合与补充,景与象所促成的“境”需要与外物的结合、需要与人情心智的交流互为补充,也可以说境的交流与表达离不开与外界的承载。

境也可以理解为意境、情境、心境和境地等。

“意境”的含义原出自佛教,魏晋时佛经翻译中普遍使用“境”或“境界”,来表达内心修行悟性时所能达到的境地[1]。

人的思想、人的精神世界寄托于外物上,才能得到“境”真切的体验。

王昌龄说,意境是“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得其真”,其意为人的思想、情感、观念、意图和表达都需要通过外界的载体,大自然的景象、前朝历史中的文人雅士、个人神思泉涌的灵性代表,借助外物之象来实现“境”的独道和深层意蕴。

空间美学_生存论视阈下空间的审美意蕴

空间美学_生存论视阈下空间的审美意蕴

空间美学:生存论视阈下空间的审美意蕴谢 纳摘 要!空间转向∀对当代学术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改变了传统学科的面貌,形成了多学科发展的态势。

在其影响下,空间理论与美学理论相互交叉渗透,由此建构起一种关于空间的美学理论。

空间美学探究空间生存性、空间审美性与空间体验性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当代美学建构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域和资源。

关键词空间转向;空间理论;空间美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06J C75011-44009);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L07BZ W011) 作者简介谢纳,1973年生,文学博士,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辽宁沈阳110036)。

中图分类号B016.9;B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09)04-0151-0420世纪西方文化思想界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革,各种传统终结的断言和变革转向的标榜此消彼长,相互呼应。

这些重大变革作为20世纪的社会症候和文化表征,促动了提问方式、言说方式和解释模式的变革,使当代文化思想范式发生重大转向,例如,现象学转向、存在论转向、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视觉文化转向、身体转向、后殖民转向、后现代转向等。

在上述诸多变革转向中,空间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关于空间的理论思考,成为当代学术思想界备受关注的热点题域,人们将其称为!空间转向∀(spatial tur n)。

空间转向作为20世纪后半叶社会生活、文化政治和学术思想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之一,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反思提供了新的向度,给人文社会科学带来整体学术范型的变革,对当代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美学、文艺理论、文化研究等学科产生重大影响,改变了传统学科的面貌,形成了多学科发展的态势。

一、空间理论与美学理论的互动融合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文化思想界兴起发动的空间理论转向,将空间问题的反思从文化地理学和城市社会学的层面提升到哲学理论的高度,对当代西方社会生活、文化政治和学术思想产生重大影响。

庄子“至乐”论及其美学意蕴探析

庄子“至乐”论及其美学意蕴探析

庄子的哲学基本上围绕人生问题展开,其美感思想是在对这些普遍的有关生命问题的讨论中体现出来的。

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庄子哲学根本上是美学,如李泽厚先生所言,庄子对人生以如此审美的态度来加以观照,从本质上来说,更大程度上庄子哲学是美学[1]。

庄子的“至乐”观也是如此。

“乐”是评价人生命活动的一大要素,本为一种人皆有之的主观感受,而庄子所言之“乐”在美学、哲学意义上均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

这一方面是由于庄子自身汪洋恣肆的论述笔调与其浪漫的人生追求使得其思想具有了美学意味,另一方面则由于庄子的“乐”根基于深厚的道家哲学基础。

“至乐无乐”是庄子美学中一个颇具美学意蕴的命题,其带来的意境也对中国后世的音乐、诗歌等艺术表达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一、“至乐”意义诠释许慎《说文解字》曰:“乐(yu è),五声八音总名。

”[2]其本意有关音乐(yu è),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除了声乐、器乐外,还包括诗歌,舞蹈等。

“乐”的第二种读音为“lè”,为“乐”(yu è)之引申义,指听音乐的感受,意为快乐、愉悦。

“至乐无乐”之“至”即最、极,有最高、最善、最美的意思,用来界定事物所能到达到的极致,“至乐”字面意义为最高的快乐。

在庄子语境中,何为“至乐”?庄子关于“至乐”的探讨集中出现在《至乐》篇中:“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然如将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

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

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3]332-333从上述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子明确地区分为了两种“乐”:“至乐”与“俗之所乐”。

首先,在庄子眼中,“至乐”是与“俗乐”相对的一种“乐”。

“乐”是人本身的一种追求无可厚非,但根据“乐”之内容不同,因此“乐”产生了上、下之分,世俗之人以世俗之乐为追求。

《至乐》篇中有言:“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

《美学原理》(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美学原理》(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美学原理》(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美学原理》(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1)答案⼀、填空1.(席勒)在《美育书简》⼀书中第⼀次从⼈性的完善⾓度论述美育,将其提升到⼀个前所未有的⾼度。

2.美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符号性、(⽆功利性)、形象性和感染性。

3.美感是多种⼼理的协同运动⽽形成的⼀种精神上的⾃由感,在本质上是对(⼈的本质⼒量)的肯定。

4.以(孔⼦)为代表的儒家美育观对后来的中国美学理论影响最⼤,其⼈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君⼦1、形式美的产⽣与⼈类符号实践及在符号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形式感)密切相关。

2、造型艺术是艺术门类之⼀,是以(⾃然符号)为媒介创造具有空间实体的活的形象的艺术。

3、语⾔符号、⾃然符号和(⼈⼯符号)是⼈类的符号实践中存在的三种基本符号形态。

4、青少年审美活动的情感性特征表现为情感的(强烈性)、复杂性、浪漫性。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1.本质论美学的代表⼈物是古代西⽅哲学家(A)A.柏拉图B.鲍姆加登C.⿊格尔D.贺拉斯2.在20世纪80-90年代以“艺术意境”、“节奏”等概念产⽣⼴泛⽽重要影响的中国现代美学家是(C)A.朱光潜B.蔡仪C.宗⽩华D.李泽厚电⼤专科形考作业答案3.关于悲剧的本质,⿊格尔的观点是(B)A.悲剧是通过英雄或普通⼈的悲惨遭遇来显⽰命运的⼒量。

`B.悲剧是两种对⽴理想的冲突和最终和解,显⽰“永恒理性”的胜利。

C.⼈⽣在世就是痛苦,只有泯没欲望,才能于苦海脱⾝。

D.悲剧是将⼈⽣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看。

卓越4.在中国,⾃然事物真正作为审美对象进⼊⼈的视野是在(B)A.先秦时期B.魏晋南北朝C.唐朝D.宋朝卓越⼈社5.中国晋宋时代提出“畅神说”的著名画家是(C)A.王维B.刘勰C.宗炳D.钟嵘6.认为⾃我的象征性实现会给⼈带来瞬间欣喜若狂如痴如醉的“⾼峰体验”的⼈本主义⼼理学家是(B)A.弗洛伊德B.马斯洛C.阿恩海姆D.克罗齐全国⼤学⽣交流社区3 w+7.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A)A.⼈的启蒙和解放B.建⽴美育学科C.社会整合与⽂化认同D.以情动⼈,以理服⼈8.被称作现代中国“美育之⽗”的是(C)A.梁启超B.王国维C.蔡元培D.鲁迅1、作为形体构成的基本符号⽽具有重要审美价值的是(B)。

空的美学意蕴浅析

空的美学意蕴浅析

“空”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其中可以融合无穷的美学意蕴。

它指的不仅仅是看不见的
空气,而是一种理念,可以被不同的人们把握和诠释。

从现实而言,“空”可以指一个空荡荡的房间,在此时此刻,它可能是一片寂静,可能
是一片空旷,可能是一场落叶的静谧。

但是,在空的背后,有更多的美学意蕴可以被发现。

它可以象征着梦想,一种可以被填充的可能性,可以让人们有机会发挥想象力,去把握自
己的人生。

同样,“空”也可以指虚无,它可以象征着一种无聊和孤独,但也蕴含着一种可能性,
让人去探索自我,去发现自己内心深处隐藏的力量。

此外,“空”也可以指空间,它可以象征着对自由和自主的期待,让人们有机会去发掘
更多的可能性,去体验更多的生活。

总而言之,“空”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可以被不同的人们理解和诠释。

它不仅仅是一种
空虚的感受,而是一个可以被填充的空间,让人们去体验自由、梦想、自主和发掘自我的
可能性。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学年第二学期杭州市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答案在最后)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考生相关信息,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意象美学是中国当代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相比中国当代诸多美学派别,意象美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将重点放在中国传统美学与艺术实践方面,重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的研究。

之所以重视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研究,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深入研究和梳理意象理论的思想资源,对于把握中国古代美学的文化基因和美学思维特点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文化是尚象重象的文化,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包含着丰富的“象”的文化基因,这从远古时期的神话和器具意识的起源、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构造、《易经》的卦象符号创造中就充分体现出来。

先秦哲学家和思想家正是在此基础上对“象”进行哲学阐释和理论超越,提出一系列重要命题与观点,如老子将“道”“气”“象”联结起来的哲学观念,庄子的“象周”命题和关于“言意关系”的理解,《周易》的“立象以尽意”“观物取象”哲学命题,先秦儒家以“象”比德和《诗》之“比兴”的观念等,对于中国古代意象理论和思维方式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并成为中国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活水源头。

其次,它可以使人们意识到中国古代艺术创造对于美学理论建构的重要性,将中国美学理论观念的研究与中国古代艺术审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宗白华提出,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不仅要注意理论形态的著作,而且尤其要重视几千年的艺术创造。

中国美学史面对的审美形态和艺术形态十分丰富,不仅有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诗、书、画、音乐、舞蹈、戏剧,而且有建筑、雕塑、陶瓷、玉器、青铜器等艺术审美形态,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重视审美意象的创造。

景情谐和:中国文艺片的镜头风格营造与中国美学意蕴表达

景情谐和:中国文艺片的镜头风格营造与中国美学意蕴表达

252024与《一江春水向东流》(蔡楚生/郑君里,1947)、《八千里路云和月》(史东生/王为一,1947)等带有强烈现实性、反思性的电影相比,《小城之春》(费穆,1948)这部聚焦家庭与情感伦理的影片在上映时却因被认为内容空洞无聊而遭到业界长期忽略。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小城之春》中先锋性的视听语言(如长镜头、景深镜头等)、灰白影调对颓败残垣、压抑情感的记录,以及传递出的中国传统美学精神才被重新发现。

如今,技术手段与中国美学的结合,也让这部电影被认为是中国电影史上较为杰出的电影之一。

如果说《小城之春》是对传统美学在影像上的经典嫁接的话,那么当代电影导演在“遵循某种‘工业美学’原则……最大程度地平衡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性’、体制性与作者性等关系,追求电影美学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1]的语境下,与他们创作的影片如《长江图》(杨超,2016)、《路边野餐》(毕赣,2016)、《春江水暖》(顾晓刚,2019)等,不仅共同形构了“中国电影学派”时代下新的探索,更可被看作是对中国传统美学意蕴的当代演绎。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2]事实上,当代中国文艺电影对美学概念探索以及时代特征的表达,都在或隐或显地借用不同视听语言形式传递着中国美学的诗情意蕴。

有鉴于此,本文将聚焦中国文艺片中长镜头、空镜头、水平运镜、远景形态的使用,并对这些镜头形式呈现出的含蓄、包容、诗情之韵的中国美学精神以及文化形象的呈现与表达进行论述,以此进一步总结认为,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交流互动中,不断地将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及丰富人文特征的国家文化形象展现出来。

一、长镜头的延绵之美大概自20世纪40年代下半叶开始,中国电影便已展现出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自觉,即追求“在写实与写意之间,别创一种风格”[3]。

关于美学的论文

关于美学的论文

关于美学的论⽂美学是研究⼈与世界审美关系的⼀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

审美活动是⼈的⼀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体验活动,是⼈类的⼀种精神⽂化活动。

当代,论⽂常⽤来指进⾏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章,简称之为论⽂。

关于美学的论⽂1 ⼴告在今天商业社会也可以成为艺术品。

虽然对“⼴告艺术”还存有很多争议,其商业属性和功利性使“艺术”这⼀概念的纯粹性⼤打折扣,但⽆法否认现今的⼴告作品已经越来越多地包含了艺术和审美的成份。

从古到今,并没有所谓纯粹的艺术品,艺术总与⼀定时代社会的实⽤性结合在⼀起的,总与各种物质和精神的需求相关联。

因此,我们把⼴告从经济、市场、信息等学科中独⽴和分化出来加以⽂化和审美的审视是可⾏的,现代⼴告逐渐确⽴了⾃⾝的⽂化形象和美学地位。

当⼴告在品牌的周围不断的附加越来越多的概念与故事时,其⽂化上的艺术与审美便成为了可能,并且由此产⽣出⼴告的独特品牌的价值。

今天被称为数字时代,许多品牌营销⼈员满脑⼦关注的焦点是媒体采购成本的降低,炒作创意上的短线的传播策略。

⽽且⼏乎所有的⼴告企业都已开始请求综效、企业再造、节省成本、以及策略规划等等。

他们往往忽略:品牌塑造中⼴告作品⾥究竟是哪些东西可以提供给消费者,哪些东西才能让消费者感到满意,哪些事物才能吸引消费者的光临。

由于科技与信息的发达,商品的差异性⽆法加⼤,对⼤部分消费者⽽⾔,其基本需求各品牌都能获得满⾜。

因此唯⼀能够产⽣差异性的就是创造难忘的感知经验,⽽美学就是创造品牌⼴告难忘的感知经验的有效武器。

其实美学并⽆任何奥秘可⾔,它早已存在于商品品牌性格于消费者⽣命之中。

在此差异化与区隔化渐渐泯灭的年代,美学使得以创造差异的有效武器。

⼀、⼴告美学的发展历程 作为理论形态的⼴告美学,是近些年才崛起的边缘性科学。

从属于实⽤美学的范畴,是实⽤美学中的技术美学在⼴告领域的延伸和发展。

这种美学是将美学的理论与⽅法,运⽤于⼴告学,并吸收⼀些相关学科的成果⽽发展起来的。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美学思想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美学思想

理论版理论探索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中国古典园林不再单单作为一种建筑的形式而出现,更深层次上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形成了独特的气质与特征,有着自己的艺术体系。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在儒释道等思想精髓的美学指导下形成了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和美学意蕴,使得我国的传统美学得到了传承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特点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园林的初始形态,早期人们开园造林的活动是为当时的帝王和贵族提供狩猎和休息的场所。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园林中开始出现土山、池沼这样成组的风景,与最初的园林形态有了很大的区别。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并随着老庄哲学的推行,中国园林的发展出现了转折。

这一时期的园林建筑开始遵循“天人合一”的文化特色,把自然山水作为园林的主题景观,园林内的建筑仅当做点缀出现,使整个园林呈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状态。

园林建筑在唐宋时期达到了成熟,这一时期人们将诗画艺术和园林建造结合了起来。

在园林之中展现出一种诗情画意的人文气息,一下子将园林建筑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国的古典园林建筑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

但总体来说园林建筑自开始就是以自然山水风景作为景观的主题,重在展现自然风光,建筑只是为点缀风景方便人们欣赏而存在。

在园林建造中要把自然景观和人工因素结合起来,在自然中增加人工情趣和生活气息,突出自然环境的优美,使自然与人工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美学思想自然与人工的统一始终是中国古典园林建造的追求。

在建造园林时,造园师们都希望可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审美旨趣。

园林的建造作为中国古代广大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不仅浸润着中华文化的内涵,更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宗教信仰和文化艺术。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受到不同政治文化的影响,反映出了不同时期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园林内的楼、台、亭、榭等建筑形态都具有丰富的精神底蕴和美学思想。

静了群动,空纳万境——试论审美静观、观照的美学意蕴

静了群动,空纳万境——试论审美静观、观照的美学意蕴

静了群动,空纳万境——试论审美静观、观照的美学意蕴[摘要]作为重要的美学范畴,静观和观照所指涉的是同一审美现象,但两者意义又各有侧重。

在静观中,“静”在“观”前,意味着静是审美直观的前提条件、预备状态;在观照中,“照”在“观”后,强调的是审美直观的所观、所见及其开启澄明的审美世界。

静观和观照的两个意义重心共同构成了审美静观、观照的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点,彰显出这一核心美学范畴的重要意蕴: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和对本真世界的澄明。

关键词]审美;静观;观照;美学意蕴在当代汉语语境尤其是美学研究中,静观、观照是两个被频繁使用却少被反思的概念;与其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相比较,学界的对两者的理论梳理虽有一些,但仍显不足。

从美学研究的角度看,静观与观照的意义重心虽然各有侧重,但大旨归一,很多时候可以等同互换;尤其是“审美观照”“审美静观”两种用法,基本没有区别。

在保留静观、观照各自意义侧重点的基础上,本文试图考察审美静观、观照的美学意蕴。

虽然审美静观与审美观照所指不二,但两者的意义侧重点却大有不同。

在静观中,“静”在“观”前,意味着“静”是审美直观的前提条件、预备状态;在观照中,“照”在“观”后,强调的是审美直观的所观、所见及其开启澄明的审美世界。

静观和观照的两个意义重心共同构成了审美静观(照)的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点,彰显出这一核心美学范畴的重要意蕴: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和对本真世界的澄明。

一、静观:在虚、静中超越(一)静观中的“虚”与“静”历代关于静观论述极多,对“静”及“静观”内涵的解释也多有不同,但总体上都显现出两个特点:一是“虚”“静”不分,两者分别从虚与实、动与静的角度切入,都是描述审美静观时相同心理、精神状态的常用范畴。

二是都凸现“虚”“静”之于审美观照的重要意义——非独方法论、本体论而且具有生存论的重要意义。

所谓“虚”“静”对于“静观”的方法论意义,就是指“虚”“静”是实现审美静观、达至审美观照的方法、途径。

(仅供参考)美学原理考点

(仅供参考)美学原理考点

美学原理知识梳理美学学科形成的三个阶段:审美意识审美思想美学学科鲍姆嘉通:美学之父1750年作品《美学》标志美学学科形成思想:人的心理情况分为:认识情感意志中西方审美体验理论概观:直觉——克罗齐,柏格森,马利坦想象或灵感——柏拉图移情(情感或感受从自我向对象投射)——朱光潜,胡赛尔,巴赫金,立普斯,由菲舍尔明确提出移情类型——对象的形式被赋予生命,向自然界移情,氛围移情,生物感性表现的移情内模仿——谷鲁斯高峰体验——马斯洛心理距离(审美主体必须与使用功利拉开距离)——英国布洛完形心理(完整的知觉优先于个别的感觉,外在事物与心理之间存在相仿结构)孔子——中国第一个提倡美育叶费希纳提出(自下而上)的心理学经验美学模式,取代了“自上而下”的美学形而上学思维。

集体无意识说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

严格地区分美感和快感的是康德1746年巴图提出美的艺术概念康德把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黑格尔把绝对理念看做是精神性的本体,向绝对理念实体表示敬意,就是崇高。

古罗马的朗基努斯是西方第一个讨论崇高的人,在《论崇高》一书中明确提出并论证了崇高这一范畴。

博克讲的美指:优美尼采——尼采的第一部作品《悲剧的诞生》柏格森用“生命的机械化”来解释喜剧及笑产生的原因罗森克兰兹的《丑的美学》作为第一部研究丑的美学专著,标志丑从此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和审美范畴。

西方美学史上最早研究讨论美的专著——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席勒写成了《美育书简》(冲动——感性冲动,理性冲动,游戏冲动,美育是实现自由的根本途径,主张人性革命)被人称为“第一部美育的宣传书”,梁启超是中国最早引进西方美学并将其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结合起来的尝试者,并首次在中国提出趣味教育概念,王国维对美育在教育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作了阐述第一个提出把美育列入教育方针,蔡元培主张以纯粹的美育代替宗教,赞成和提倡美育的还有鲁迅。

美学研究方法:区别于实证经验的哲学思维区别于纯思辨的人文体验描述美学研究的特征:研究方法多元性哲学思维是核心方法——观察了解分析体验追问感悟构建审美意识:对审美现象的感性直观认识还没上升到理论阶段美学思想:审美意识不断发展的结果具有明确的理论观点和观念范畴审美活动:创造审美价值的人类实践活动美学学科性质:美学是研究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美学的学科对象:鲍姆嘉通认为美是美学的学科对象,强调感性认知的完善黑格尔认为艺术是美学的学科对象美学是关于艺术的哲学车尔尼雪夫斯基强调美是现实强调艺术与现实的美的关系德国立普斯:美是研究审美心理的如何理解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这一命题?@1人类懂得按照某种尺度进行生产,并懂得把内在固有尺度运用于自由生产实践,@2人类将劳动定向于超越动物性活动的自由方向中@3美的本质归结于自由的劳动,而美的规律,体现在自由劳动方向之中@4审美在人类全部行为结构中有原初位置所以,人也是按照……如何理解人的劳动才是人的劳动?@1人的自由本质必须依托于劳动,人的自由劳动具有无限性,从未停滞于某一特定的实体劳动形态,面向未来无限自我超越@2人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是与动物式劳动的区别,是对动物式谋生活动的超越。

[意蕴,美学,身体]“丰乳肥臀”女性形象的身体美学意蕴

[意蕴,美学,身体]“丰乳肥臀”女性形象的身体美学意蕴

“丰乳肥臀”女性形象的身体美学意蕴摘要:女性是文学创作的永恒话题,莫言以“丰乳肥臀”之名,在小说中塑造了上官鲁氏这一女性形象,具有丰富的身体美学意蕴。

上官鲁氏的出场,一方面既是作家在男性意识驱使下的对女性美的构想,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肯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上古“羊大为美”的传统的复归,直接以生理快感作为审视美丑的标尺,生动地诠释了“女性美的男性制造”的美学内涵;另一方面,与人类文化中的女性崇拜有关,反映了女性独特的性别美学优势,“丰乳肥臀”的身体表征作为一个隐喻,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在动乱年代人们对女性美的理想诉求以及对伟大、神圣的“母爱”精神的由衷礼赞。

关键词:身体美学身体隐喻女性形象《丰乳肥臀》“身体美学”(Somaesthetics)概念是由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实用主义美学代表人物理查德?舒斯特曼(Richard Shusterman)提出的。

他将“身体美学”划分成三个层面,即分析层面、实用主义层面和实践层面。

在舒斯特曼看来,“身”意味着处于社会关系体中,是受社会文化影响和塑造的身体,“体”则强调的是动态的、活生生的身体。

{1}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出场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美学的身心二元论之反拨,二是受中国和合文化影响。

以舒斯特曼身体美学思想作为理论视域,“带着中国问题进入西方问题再返回中国问题”{2}对莫言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剖析,具有启示价值。

虽然“身体美学”的概念出现得比较晚,但也一直内蕴于中国文化中。

在中国古典文化中,“身”与“体”所表达的意涵几乎相近,并不如舒斯特曼区分得那样严格。

《说文解字》对“身”的解释是:“身,躬也,象人之形。

”{3}段玉裁注解为:“躬谓身之躯,主于脊骨也。

”{4}显然,“身”指的就是人的肉身躯体。

与“身”相应的“体”原写作“”,《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体,总十二属之名也。

从骨,声。

”{5}段玉裁注解为:“十二属,许未详言。

今以人体及许书核之。

首之属有三:曰顶,曰面,曰颐,身之属有三:曰肩,曰脊,曰尻;手之属有三:曰肱,曰臂,曰手;足之属有三:曰股,曰胫,曰足。

空白美学意识在城市广场规划中的应用

空白美学意识在城市广场规划中的应用
学意识在城市广场规划 中的应用
海 瑞
( 哈 尔滨市江北城 市建设规划设计院有限公 司 , 黑龙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0 ) 摘 要: 随着我 国现代化的进程 不断加快 , 城 市发展 出现 了 日新 月异的变化 , 这其 中较 为突出的就是城 市广场的兴起 。过去城 市广场 在城 市 中并不常见 , 即使存在- d , : g突出, 但是近 几年 间 , 我 国为 了满足人们 日益增 长的精神 需要 , 而大力兴建广场 , 其 已经逐 渐成为城 市 发展 的一种趋势。但 是我 国因为在这一领域的起 步较 晚, 与西方发 达国家依 然存在一定差距 , 为 了缩短 这段 距离, 就要进行 不断的创新与 突破 , 由此 , 空 白美学逐 渐体 现在 城市广场的规 划 中, 重点分析 了空白美学意识 , 希望得到进 一步的传承与发展 , 为相 关设计 者提 供借鉴 与参考 。 关键词 : 广场; 场所 ; 精神 ; 空白美学 我国近几年来 的城市化进程不断 加快 , 全 国各地大力兴建城市 的 , 是 维持城市结构平衡 和城 市生活平衡 的需要 ; 其次 广场应处理 广场 , 以满足人们 的精神文化需求 。但是其 中我们也不难看 出一些 好置于其 上或周边 的景物关系 , 使得广场空 白与广 场周 围建筑 以及 问题 , 那 就是一味 的搬照西方 的模 式 , 没 有形成属于 中国特 色的建 广场上 的设施形成 良好的层次关 系 , 画面空 白的合理配置 , 能够 突 筑风格。这不利于我国在建筑设计 中的进一步发展 , 并且也忽视 了 出广场上 的其他实体性建筑或者雕塑等形 象 ,使得 整体画面简练 , 我国在五千多年来 的文化发展 , 因此 , 为提 升这一文化形 象 , 就亟需 可以让人容易把握整个场所 。 进行 改 良与创新 , 从 而转变 当前 的模式 , 发展广场建设。 空白美学意 情感 性 留白: 是 指广场 的规划建设 最终是为人 的 , 因此一定要 识正 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产生的 , 进一步 比较中西方不 同的建筑美。 切合 人的审美心理需要 。在 日益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挤压下 , 人们 1空 白美学的概述 在情感上渴望一种 城市里的简单生 活 , 向往一 种接近 自然 , 接近 人 我国的历史悠久 ,但是在建筑设计方 面始终落后 于西方 国家。 群的纯真生活 , 渴望一种情感归属 。因此在广场规划 中应该要考 虑 特别是在广场 的设计方面 , 没有找到属于 自身 的独特发展之路 。但 好广场作 为人 的情感渴求的满 足之一面。 如广场上配置一定的音乐 是值得肯定 的是 , 我 国的建筑 设计始终在不 断进 步着 , 有些 基础性 环境 , 可以产生一种情感性空 白, 引起 步行在广场上 的人 们 的心灵 的理念还是值得借 鉴与推广的 ,空 白美学就是其 中重要 的一个概 颤动 , 激发他们积极的想象建构 。 最终达到放松人 的心情 , 让人们 在 念。其具体是指在一些广场中 , 我们经常能够发现广场上并不是聚 喧嚣中安静下来 , 或者让人们在 回到人群之 中时获得在群体 中的快 集着大量 的设施 , 而是拥有一 些广 阔的空 间 , 这类空 间的设 置是为 感和归属感 。 了开展形式多样 的活动 , 例如娱乐 、 宗教 、 贸易等 。仿照过去古希腊 文化性 留白 : 是指在广场 的定位 问题 上一定要充分考量 本地的 的广场 , 人们在广场 中进行各 种各样的娱乐 活动 , 集政 治 、 经济 、 娱 文化古建设施情况 , 进 行有机 的配置 , 而不是随意拆迁和 破坏 , 用广 乐于一体 。我 国古代并没有这种类 型的广 场 , 较为类似 的应属于位 场驱逐古建或者通过一些商业性 设施 来取代古建 , 而是应该 充分发 于一些村落 中央的村落广场 ,人们在 开展集 会或祭祀等 大型活动 挥古建的历史感和对本地的文脉延续 作用 。 通过把苍茫的广场和一 时, 经常要去村落广场中。 有些广场还设置了辅 助性 的- / S . t g, 如池塘 些历史性 建筑物 的合理配置 , 可 以虚实相 映、 历史与现实交融 , 在宏 等, 这与我 国古代风水具有 息息相关 的关 系。空 白美学在广场 中的 阔的广场上生 发一种对文化 的追怀和对未来 的向往 。 作用一定 程度上体现 出了公共广场的发展 , 同时也能够作为一种特 意蕴性 留白 : 即在规划前应 对本 地文化和现实情 况有 比较好的 殊的风景进行观赏 。 掌握 , 对于广场 的总体 情景预先构思 , 最终通过空 白的配置传 达一 2 现 代 城 市 广 场 的 发展 种意境和心理气氛 。这是在较高层次上的规划 , 面对今 天广场文化 随着时代 的发展 , 空 间美 学并 没有 因此而消退 , 而是 逐渐继承 f 广 场上群雕 、 画廊 、 展厅 、 园林 等可 以展示地 方文化特 色的种种 文 与发展下来 , 其与封闭式的建筑形成 了明显的对 比。 在岭南地 区, 较 化设施的欣赏 , 由政府主管部 门在这里经常主办的种种 群众性文化 多的保留了这 种城市 留白的空间形态 。 当前我 国的众多广场中套用 活动和节庆活动 , 各阶层的城市 居民每天在业余 时间里聚集在广场 西方 的建 筑模 式较多 , 城市广场是城市发展 的重要指标 , 其起到调 上所进行 的丰富多彩 的文艺活动 , 一些杂色的 、 低趣 味的东西 也出 节城市整体环境 的作用 。 人们在广场上可 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娱乐 活 现在广场 上 , 因此政府 和相关的规划者 、 文化学者 以及广大 的市 民 动, 从 而促进人们精神文化的提升 。 但是不可否认 的是 , 近几年来城 应做好 沟通工作 , 使 得广场配置能体现 出一种优雅 的气 氛 , 能够让 市广场的发展 已经 日趋功利化 ,逐渐与广场存 在的 目的相脱 节 , 更 人们置身其中 , 引发无限的情思 , 感受到潜移默化 的熏 陶。 不必说远离空间美学带给我们的影响 了。 失去 了原有意义的广场逐 5 结 论 渐被大型超市 、 购物 中心所填满 , 原有的空 白部分变得越来越小 , 即 我们应该 在城市 的发展 中多重视空 白美学 的应用 , 这一意识不 使建造再 多的广场 , 如果依然按照这种模 式发展下去 的话 , 也是 徒 但 与我们 的生活息息相关 , 并且影 响着一切实践活动 , 只有重 视空 劳, 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 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 。 问美学意识在城市 发展 中的应用 , 才能将城市文化建设得更好 。综 3 城 市广 场 中发 展 空 白美 学 的必 要 性 上所 述 , 城市规 划中离不开空 间美 学积极的引导有作用 , 将这 一意 随着我国全球 化水平 的进一步提升 , 为了保证 广场文化朝着 更 识反过来指导实践 , 又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 。 加稳定且 良好的方向发展, 就需要深 入思考 空白美 学在 建筑 中的应 参考文献 用。 只有对其有 了深刻 的认识 , 了解到其重要性 , 从而促进城市广场 【 l 】 袁忠, 李兴强. 试论城 市广 场规 划 的空 白美学意识 f J 1 . 华 中建 筑 . 文化 的发展 。有人说 , 城市广场最大的特色应该 在于“ 空” 。的确如 2 0 0 7 ( 1 ) . 此, 城市在发展进程 中已经充满了拥挤的交通 , 熙攘 的人群 , 鳞次栉 [ 2 】 邓蜀阳, 冯凌. 城市个性 一 广场空 间可识别性设计初探 f J ] . 重庆建 比的高大建筑 , 如果不在广场 中为人们 留有一些空地 , 那么整个 城 筑 . 2 0 0 8 ( 2 ) . 市将处于一片压抑之中。 城市广场的另一项功能是人与人之间沟通 [ 3 】 徐磊青. 广场的空 间认知与 满意度研 究[ J 1 . 同济 大学学报 ( 自然科 情感 、 进行交流 的纽带 。 因此 , 在城市广场中展现出空 间美学意识十 学版) , 2 0 0 6 ( 2 ) . 分重要 。 4 空白美学的表现形式 结构性 留白 : 首先是 指广场作为城市建筑之 组成部分 , 总体 通 过一种围合性露天结构 , 与城市其他封闭性单体构成虚实对 比, 使 得整个城 市呈现 出一种美 的构 图 ,这与 当前 的生态 主义也是一 致

“美学意蕴”资料文集

“美学意蕴”资料文集

“美学意蕴”资料文集目录一、“诗”与“歌”相合之美学意蕴以《关雎氓》为例二、中国古代设计的美学意蕴三、江南园林建筑的美学意蕴探析以拙政园为例四、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五、欲望之渊残酷之美温暖之光论《榆树下的欲望》之经典意义与美学意蕴六、霍达小说《穆斯林的葬礼》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美学意蕴七、林语堂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阐释中的美学意蕴八、从翻译美学观看戴乃迭对《边城》中美学意蕴的艺术再现九、江南园林建筑美学意蕴探析以拙政园为个案研判“诗”与“歌”相合之美学意蕴以《关雎氓》为例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中,“诗”与“歌”是两个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它们往往被视为人类情感表达的最高境界。

在《关雎》和《氓》这两篇经典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与“歌”的完美结合,以及其深刻的美学意蕴。

首先,我们要理解“诗”与“歌”的关系。

在古代,诗是被人们用语言创造出来的,而歌则是通过音乐的形式将诗歌的情感传达出来。

因此,可以说,诗是歌的灵魂,歌是诗的形式。

诗与歌的结合,就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情感与音乐的完美交融。

《关雎》是一首描绘男女爱情故事的诗歌,其美学意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隐喻,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些象征和隐喻,既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独特理解,也赋予了诗歌深刻的内涵和无穷的韵味。

其次,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感极强,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

而《氓》则是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叙述了她与一个男子从相恋到分离的故事。

这首诗的美学意蕴主要体现在其情感的真挚和深沉上。

诗人用平淡的语言描绘出最真实的情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真实。

诗歌的音乐感也极强,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生动和感人。

总的来说,“诗”与“歌”的结合是一种独特的美学体验。

在《关雎》和《氓》这两篇经典诗歌中,我们看到了这种结合的美学意蕴。

它们用语言和音乐两种形式,将人类最真挚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在欣赏诗歌的也感受到了人类情感的伟大和美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大乘佛教的般若空宗讲求“空”观万象,认为诸相“无常”、无“自性”,即是“空”。

当然,这种“空”不是说外物是真的虚无或是要求人们彻底离开现象界,而是启悟众生保持清净本心,无须执著于现象表层和人生诸名利得失,脱离时空的具体环境限制,超越原先固定的意义,从而达到对万物、诸相的真如体悟。

深入地分析,这样的“空”观智慧也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意义。

通过对“空”的细致解读和深入分析,结论认为:“空”体现了主客圆融、感性直观的审美特质;“空”彰显了真幻相即、有无相生的艺术与审美的辩证法;“空”蕴涵着虚境纳物、澄怀味象的审美体验论。

关键词:大乘空宗;般若;空;美学意蕴 “空”是佛教哲学的核心范畴和首要关键词,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理论特性。

尤其是大乘佛教的般若空宗讲求“空”观万象,认为诸相“无常”、无“自性”,即是“空”。

可以说,“空”是大乘般若空宗独特世界观、本体论、认识论的体现。

因而在大乘般若学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对“空”的解读就成为诸家展开角逐的竞技场,可谓聚讼纷纭,群芳竞秀,这也导致了对“空”的内涵极为复杂多样的理解。

那么“空”的内涵到底怎样去解读?其与美学又有哪些“心有灵犀”之处?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作深入地探讨。

一、“空”的释义为了深入理解佛教“空”这一哲学概念的实质和真谛,我们首先有必要对古印度相关“空”观理论以及中国化佛教流派对“空”的解读作一番简要梳理。

我们知道,印度早期佛教即有“无常”和“无我”的观念。

释迦牟尼当初宣扬缘起、涅,主张“无我执”,实际上就是在对现实世界进行否定。

如《杂阿含经》就云:“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

”[1]但对“空”的深入探讨发生在释迦牟尼之后产生的部派佛教之间。

部派佛教对“空”的争论和分类很是复杂多样,从而形成了对“空”的不同理解。

概言之,上座部各派大多偏向于说“有”,而大众部各派则偏向于讲“空”。

随后流行的大乘教派则从根本上抛弃了小乘的“有”论而主张“人法皆空”。

尤其是其中的大乘中观派(我国传统称此派为空宗,概因其宣扬龙树的中道观而得名)对“空”有很多具体深刻的阐发,其重要命题就是“性空幻有”。

当然,大乘瑜伽行派(有宗)反对中观学派一味从“空”上着眼,主张“唯识空观”,从而又把佛教“空”义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而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本土化的佛教宗派对“空”也非常重视,鸠摩罗什和僧肇等宗师都广究大乘,尤其精通大乘中观学说,深得般若性空义理三昧,从而为大乘般若学在中国的扎根、传播作了铺垫,也为隋唐三论宗、天台宗、禅宗等本土化宗教流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

也正是在充分理解和把握大乘“空”义的基础上,中国本土化宗教各派对“空”的理解产生种种异议,形成了所谓“六家七宗”的局面。

总之,对佛教“空”的解读必须紧密依靠印度大乘《般若经》类的相关典籍。

如《金刚般若》、《小品般若》等。

同时也要注意大乘佛学与本土思想结合所形成的许多新的大乘三藏经典,如《肇论》、《坛经》等。

以上我们对“空”作了历史性的梳理,下面将对“空”作一具体解读。

《金刚经》上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206又,“是实相者,即是非相。

”[2]209其意甚明了,即要求世人“生清净心”,超越我相、人相、众生相、寿相,使声、香、味、触、法无住于心,无所挂碍,而独见南北西东、四维上下之虚空。

正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2]207“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2]214反之,如若眼见三千大千世界,则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2]213。

何以故?《金刚经》在最后为我们开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2]214《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也有解“空”的著名经文:“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3]这种对“空”与“色”的独特理解是大乘空宗的重要思想智慧。

那么大乘空宗为何会产生如此的思想呢?其实佛教“三法印”和“四圣谛”说早已作过精辟的论述。

大而化之,一切外物和现象都是因缘和合所生,且诸相又随着外在条件不断地流转变化。

“万物皆是空无,性无真实,假合众缘,皆相待。

”[4]也就是说,色不自有,因缘而有而性空。

如支道林所言:“夫色之性也,不自有色,色不自有,虽色而空。

”[5]龙树也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

”[6]36既然如此,那么万物诸相无疑都是一种假借的概念或名相,从本性上看根本没有不变的实体或自性。

往深里讲,这里的“空”不仅是指事物的现象,也指事物的本体。

这也是僧肇所理解的符合印度般若空智本义的“不真空”论。

同时也应该看到,在佛法“一切皆空”的观念下,不仅空掉了与主体相对的色相界,而且也空掉了自我,正所谓“物我不二,诸法皆空”。

大乘空宗认为,人是身心的假合,是五蕴(色、受、想、行、识)的因缘聚合,因而无论从生理上还是精神讲都是空无、不自有的。

所谓“四大本空,五蕴非有”。

可以说,包括人类精神意识在内的一切现象都是一种流,都处在瞬息即变的过程中,如灯焰焰,念念生灭,最终都指向“无常”。

故而人也是无我、无自性的。

既然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没有可以自我主宰、自我规范的本性和规律,也就是没有自己的本质属性,那么世人又何须执着、染著呢?为何不破除我执、法执而遍证空相呢?为此佛教提倡涅寂静、灭谛。

应该说,较之于传统文化中的主情倾向,空宗是主张忘情的,同时对于主客两方面基本也是持否定态度的。

总之,大乘空宗以悟解客观世界以及主体的不真实为最高的精神境界,其追寻的实相涅即是认识并“信守奉持”般若空智。

惟其如此,才能三毒俱除,无明净扫,终而求得无上正等正觉。

当然,这种“无相”、“离相”不是说外物真的是虚无或是要求人们彻底离开现象界,而是启悟众生保持清净本心,无须执著于现象表面和人生诸名利得失,从而达到对万物、诸相的真如体悟。

如《坛经》所云:“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

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

”[2]288 二、“空”的美学意蕴上文我们大体对大乘空宗的“空”作了分析。

但如上所述,空观智慧主张忘情和否定主客体,那么其与提倡情感、直觉、主客圆融的艺术与审美有何相通之处呢?要回答此问题,首先需要对审美的精神旨趣和理论品格有一个恰当的认知和定位。

我们知道,在论及审美时,世人最乐道之的是艺术学或艺术哲 学。

但笔者认为,我们别忘了审美还体现为一种精神哲学。

“它(指以精神哲学为定位的美学———笔者注)的基本精神宗旨则是通过情感体验和直觉观照沟通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使之进入主客无碍、一体融通的人生境界。

”[7]也就是说,只要符合精神哲学的这种理论品格和思辨特征的内容皆可进入美学。

如是观之,对佛教“空”的美学意蕴揭示就完全可以成立。

而本文的特色或许就源于此。

客观地说,大乘佛教“空”观万象的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反美学”倾向。

然而,敝见以为,这只是表层现象,而在意蕴的深层“空”观是与审美相契合的。

祁志祥先生就指出:“佛教虽然无意建构什么美学,很少正面切入美学问题,然而在阐发其世界观、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时,又不自觉地透示出丰富的美学意蕴,孕育、胚生了许多光芒耀眼的美学思想。

”[8]首先,“空”体现了主客圆融、感性直观的审美特质。

审美经验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审美的重要特征是主客观的内在统一,是自由的直觉感知。

而大乘空宗这种人我、法我皆空的智慧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自我与外物在真如本性上玄通、冥会,“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又,“搬柴运水无非是禅”。

《法华经》中甚至说: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可见,外界的一切土木瓦石,人生的行、坐、住、卧都被佛家引为方便。

总之,大乘空宗正是通过对眼前个别事物的直观而上升到亲证它背后的真如本性———性空。

心融万物于空,内心的真如本性与外界物象不隔而玄通,见色便是见心,物我不二,主客圆融。

也正是在物我圆融、通明之中,人们能够由此观彼,同时又能由彼观此,所谓“我即世界即佛”。

而这样的智慧超越了主客二分、僵滞、单调的对象性思维,进入了一种主客体混沌合一的虚灵境界。

诚如方立天先生所言:“根本无分别智(指大乘空观———笔者注)就是无分别智,是指直观亲证佛教真理,也就是观照事物的共相———空性,达到主观与客观的完全契合一致,没有任何差别。

”[9]231而“一旦进入这种心境,主体就会失去自我意识而与宇宙合而为一。

”[10]这无疑符合审美创造和欣赏的规律———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物我两忘,浑然为一。

诚如朱光潜先生所言:“在美感经验中,我和物的界限完全消灭,……我和大自然打成一气,在一块生展,在一块震颤。

”[11]同时,这种“直面事物本身”的空观又是一种本质直观的思维方式,方立天先生就直言:“般若就是直观、直觉……就是观照天地未分、主客未分的东西,观照未被分别的事物的真相。

”[9]230此时,主体内在的体验,是无法用语言、概念表述的,而只能靠离言去相的直观感性之悟。

在这个诗性直观的世界里,起主导作用的是主体内在固有的激情、想象、灵感和冥思。

诚如张节末先生所言:“自然现象被空观孤立以后,它在时空中的具体规定以及被打破,因此主观的心可以依其需要将它们自由组合,形成境界。

”[12]而这样的境界虽说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佛家妙悟所在,也是直觉创造力和表现力所在,是“先天心灵禀赋的才能”[13]所在。

于此,我们也真正感受到了诗禅合一的空明之境。

对此,胡应麟指出:“严氏以禅喻诗,旨哉。

禅则一悟之后,万法皆空,棒喝怒呵,无非至理。

诗则一悟之后,万象冥会,呻吟咳喘,动触天真。

”[14]其次,“空”彰显了真幻相即、有无相生的艺术与审美的辩证法。

大乘空宗虽教导人们“守空知”,然心念虚空而不能执著于虚空。

换句话说,空宗一方面教导世人“空”观万物,所谓“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2]209另一方面又承认“立处即真”、“触事而真”。

具体言之,就是“空”与“有”(色)不能截然分开,而应相互统一。

佛家认为,“空”只有相对“有”才存在,也就是“空不自空”。

《大乘密严经》也说:“离空无有色,离色无有空。

”[15]61这种认知模式是与其一贯的中道观紧密相联的。

当初龙树开言“八不”,目的就是破除世人的迷执,而彰显“不离二边”的中道观。

总之,大乘空宗认为,性空、本无的本质是不能离开现象去获取的,恰恰相反,他们所否定的一切,是以对其全部肯定为前提的。

也就是真空不离假有,假有指向真空。

毫无疑问,大乘空宗对“空”与“色”的思考也涉及到对现象与本质、相对与绝对、一般与个别等哲学范畴的理解;同时也涉及到艺术与审美中虚与实、有与无、真与幻、言与非言等关系问题。

而空宗对此的基本看法是,虚实结合、真幻相即、有无相生、非言非非言。

在此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对待语言的问题上,大乘空宗主张诸法妙理,非关文字,又不离文字。

而对待经验世界时则强调“于相离相”,也就是不离具体的形象又超越具体的形迹之上而追求无限和永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