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探

合集下载

青少年心理健康调研报告8篇

青少年心理健康调研报告8篇

青少年心理健康调研报告8篇对于调研报告,写作者必须要根据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调研计划,调研报告是有一定的针对性的,我们需要认真对待,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青少年心理健康调研报告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青少年心理健康调研报告篇1在王根生校长的亲自领导下,在李剑副校长的具体组织下,我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合格学校检查工作自查专班。

班子成员对这次自查工作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达成了共识。

大家依照《方案》逐条进行了自查:既充分肯定现有已取得的成绩,又找出自身还存在的问题,现将自查工作汇报如下:一、成立专班,构建和谐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学校的王校长及各位领导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一项对专业要求很强的工作,同时它还涉及到学生在校学习的方方面面,因此学校领导将心理学和学校心理辅导的相关知识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

学校派心理辅导师外出学习,通过学习,学校全员将知识内化为新的理念,并将之融入各方面工作之中,构建和谐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学校行政班子实现了两个“注意”。

1、重视制度建设,建立和谐氛围。

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辅导者,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是培养不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学生的。

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前提。

因此,学校注意实施以教师为本的管理制度,关心、关爱教师,为教师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人际氛围。

不少新进学校的老师,都为我校的和谐气氛而感到惊讶和惊喜。

2、重视部门配合,缓解教师压力。

由于社会、职业、个人三个层面的原因,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都发生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

我校行政班子通力配合,努力从学校的方方面面共同关心教师,缓解教师压力,促进教师自身心理健康发展。

徐宇珊校长一再努力控制班额,让老师们减轻一定的工作负荷;学校工会定期组织集体活动,如拔河比赛、卡拉0k比赛等活动,让老师们感受愉悦的集体气氛;学校后勤组专门为老师们安排了午休房,让老师们享受舒适的休息环境?学校全员教师实现了两个“注意”。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共8篇)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共8篇)

第1篇:我国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一、前言中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关键阶段,是教育发挥影响和作用最大的阶段,中小学生的教育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国民素质的提高、国家对基础教育认识的深化发展,基础教育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被广泛关注的问题,逐渐从接受、认识走向探索、发展。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更科学地认识、更系统地探索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状况,笔者在中国知网期刊论文电子杂志全文数据总库中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关键词,浏览了48篇有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教育问题的文章,拣选其中32篇研究成果显著论点鲜明见解独到有力的文献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归纳整理后,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体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展望。

总体看来,1999年至2005年左右,学者们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索相对集中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界定、现状、成因,以及初步的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至今,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提升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专业化模式的探索,也有更多的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资料,提供更为专业的论点。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概述(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界定首先涉及心理健康的标准,从1999年起教育部逐渐颁布一系列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研究者们首先定睛于如何界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以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如美国奥尔波特六个标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十条标准为依托,从不同侧重点具体把握从不同需要把握如何划定心理健康的标准。

如杨建飞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5]中提出应系统综合地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有研究者提出应结合我国传统价值观和正确的主导社会价值观来本土化心理健康的标准[1]。

笔者认为,处于不同的研究目的或者适用不同教育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把握基本标准下有所侧重有所添加,才能使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更好地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初中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初中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初中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篇1案例一:与老师对立,逃学上网有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我遇到了一个曾经教过的男生。

他是一个朋友的孩子——轩。

我见到他时,一个人在大街上溜达,身上背着书包,嘴里还吸着烟。

他开始并没有注意到我,当我喊他的名字时,先是一愣,后急忙扔掉香烟,站在那呆呆得看着我。

也许是老师的身份,让他当时的表情就是诚惶诚恐。

我并没有批评他,只是嘱咐他早些回学校,因为那个时间段是学生在校上自习的时间。

第二天,他主动来到我的办公室,说出了他昨天逃课的原因。

轩本来是个不错的学生,好多老师都说他聪明,给我的印象也很好。

可在高一下半年学校重新调整了班级,轩离开了原来的班级。

新的环境让他感到很陌生,新的同学和老师让他感到很不适应,没能够很快的调整心态,融到新的集体中去。

有一天轩迟到了,新的班主任批评了他,这让他感到很不快。

第二天轩又迟到了,这次他是成心的,他不愿向老师认错,老师很生气,就请了他的家长,面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轩不仅没有改正,而是选择了逃避,逃学去网吧待了一个上午。

后来就出现了开始我讲的情况。

轩对我说自己很想回到原来的班级,对原来的老师和同学很留恋。

自己非常担忧在新的环境中和同学们处不好,怕被老师和同学们瞧不起,心情非常焦虑,产生了对立情绪。

案例分析:轩的行为是因为心情焦虑时间过长,自己长时间处于无缘无故又无法摆脱的紧张状态引起的。

通过和轩谈话了解到,其实到了新环境中后,他并没有和别人发生矛盾,而是自己过度担忧、紧张的情绪使自己产生了焦虑心情,从而导致行为失常。

辅导态度及方法:一是理解接纳他,把他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

尊重他,信任他,宽容他,告诉他相信他讲的话都是实话,产生这种情绪反响是很正常的,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情绪。

二是鼓励他给予他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充分肯定他的过去,帮助他分析原因,要能够正视自己和他人,学会在新的环境中学习并成长,以前能做好的在新的环境中也一定能做好。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00字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00字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00字
教案主题:认识自我,管理情绪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教会学生基本的自我情绪识别和调节技巧。

3.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积极应对策略。

教学内容:
- 什么是心理健康?
- 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 如何识别自己的情绪?
- 有效管理情绪的方法。

教学方法:
采用讨论、案例分析和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分享个人经验。

教学过程:
1. 导入话题,简述心理健康的概念。

2. 分享几个典型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案例,让学生讨论感受。

3. 指导学生进行情绪自我检测,并分享各自的发现。

4. 教授几种简单的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正念冥想等。

5. 分组讨论,每组提出一个面对挑战的积极应对策略。

6. 总结归纳,强调心理健康的维护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

评价方式: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后反馈来评估教学效果。

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调查报告7篇

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调查报告7篇

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调查报告7篇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调查报告(篇1)一、调查目的知识化、信息化、竞争化程度日益加剧的当今社会是机遇与竞争并存,希望与痛苦并存,光荣与苦难并存的时代,人类将迎接来自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

心理素质将是21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素质,心理健康将成为21世纪对人才选择的重要条件。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把握其心理动态,分析心理问题成因,寻找合理的教育对策,我校对三~六年级200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现状问卷调查。

现将过程和结果记录如下:二、对象和方法(一)对象我校于2023年10月对三~六年级20名学生进行调查,基本情况见表:调查对象及问卷发收情况一览表:表略(二)材料与方法调查问卷是根据学习动机等八方面设计的问卷,共10个小题,均为简单易行的单项选择题,由学生按问卷各题的要求,根据自己的情况逐一回答。

(三)统计以年级为单位,按实际答题人数统计各题各项目人数,以实际答卷总数作基数计算百分比,三、调查结果(备注:中段—三、四年级;高段—五、六年级)调查统计表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交际心理、情绪情感等方面的主流较好,但仍有少数学生存在学习动机扭曲、冷漠,情感闭锁,缺乏爱心,竞争意识不强等心理问题。

(一)学习动机扭曲:题目1:你上学读书是为了A没有知识不能生存B替老师学习C替父母学习D读书后找大钱E同学间好玩题目2:课堂上教师提问A马上回答B想一会再回答C等别人答D老师抽问才答,一般不回答统计表明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中段学生有48%,高段有19%的小学生学习动机扭曲,其中,中段有43%,高段有8%的学生认为读书是为了“D以后挣大钱”;2%的学生认为读书是“C替父母学习”;2%的学生认为读书是“B替老师学习”。

还有1%的学生认为读书是“E同学间好玩”。

正因为动机缺乏,因此相当部分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高,体现在课堂回答问题上,中段有21%,高段有14%的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习变成了一种负担,一种应付。

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精选6篇)

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精选6篇)

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精选6篇)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1学习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我对心理健康有了新的认识:1、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向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的调节等等。

使学生更有效的适应自身的发展化,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

2、心理健康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

整个学习过程我们是快乐的,收获是丰厚的。

“无论未来的路有多远,岁月有多久,我们始终会记得,这真心相伴的一刻。

”老师从高深的专业理论到经典的个案解析,学员的交流都是那么的认真,那么的细心,保持关系比教育更重要。

在这次培训中,我收获不小,我觉得这次培训使我感到这不仅仅是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培训,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精神的盛宴。

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2我是一名小学班主任,凭着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热爱,在骄阳似火的7月,我参加了龙湾区第三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c证资格培训会。

此次培训请来的都是全国各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有xx周红五、钟志农、徐慧珠、庞红卫等。

培训的内容有《心理健康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班级团体辅导,培养学生积极人格》、《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健康》等。

在培训过程中聆听了众多专家的精彩讲座,他们都用一个个鲜明的事例阐述了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并且通过理论学习、小组讨论、自我剖析等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通过培训我还意识到要实现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的目标,教师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

认识心理健康教案初中

认识心理健康教案初中

认识心理健康教案初中年级:初中学科:心理健康教育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朋友,学会关爱他人的心理健康。

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2.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3. 青少年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及预防4. 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吗?你们认为心理健康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呢?2.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板书:心理健康。

二、讲解心理健康(15分钟)1. 教师讲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

2. 教师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和学习的影响。

3. 教师介绍青少年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并给出预防方法。

三、互动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心理健康故事,互相交流心得体会。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问答,检验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10分钟)1. 教师讲解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方法,如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互相学习借鉴。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心理健康状况,思考如何更好地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3. 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 心理健康知识资料。

2. 问答题目。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3. 问答法: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问答。

2023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报告精选8篇

2023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报告精选8篇

2023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报告精选8篇2023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报告【篇1】一直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表(身体)轻里(心理)的现象,小学心理问题较少受到重视。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试教育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日益被人们所认识,为此我国已明确提出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口号,学生的心理素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在思想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知识、身体和心理素质、劳动和生活技能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为宗旨的,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

但现阶段涉及较多的还是心理问题较明显的大中学生,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而实际上由于社会的发展、各种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些失误,许多心理问题都表现出了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

同时大中学生存在的许多心理问题的成因也常可追溯到他们的小学时代。

因此,对小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非常有必要。

根据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总检出率为9.5%,这个比例略低于国内外文献中所估出的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但基本接近。

如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唐慧琴、忻仁娥的研究得出:我国小学生各类行为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2.93±2.19%;陈永胜认为小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情绪、行为等方面,小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问题的人数约为10—15%,情绪方面问题约在10—20%之间等等。

在这里我们不能得出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其他地区的结论,因为每个研究所采用的测量工具不尽一致,或者说每个研究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评价标准不同。

但仍可得出两点结论:1、大多数的小学生而言,心理发展总体还是较健康的。

2、小学生中的心理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

这既包括心理问题较明显,我们既要对这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矫正,同样也要对某一方面存在心理偏常的学生进行指导。

冲动倾向和恐怖倾向的发生率在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中排第二、第三位。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及反思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及反思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及反思## 课程主题:认识自我,积极面对挑战### 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

2. 帮助学生识别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3. 教授学生基本的应对策略,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通过互动活动,提高学生的同理心和社交技能。

### 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介绍- 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分析- 应对策略的讨论与实践- 角色扮演:模拟解决实际问题- 分享会:交流个人感受与经验###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小组合作学习- 情景模拟- 个案研讨###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观看一个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老师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包括什么是心理健康、为什么它重要以及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3. 案例分析(20分钟):分组讨论几个典型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案例,每组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展示。

4. 角色扮演(2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角色扮演,其他同学观察并提出建议。

5. 分享交流(10分钟):学生们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学到的知识。

6. 总结反馈(5分钟):老师总结课程要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正面的反馈。

### 课后反思:- 本次课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心理健康的理解是否有所提升?- 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如何?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学生对哪些内容反应最积极?哪些内容需要进一步强化或改进?- 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点?。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3篇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3篇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3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为大家带来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1教学目标:1、明确什么是青春期2、了解青春期特点3、为顺利度过青春期打好基础教学过程:1、学生交流,自己现在和小时侯的身体特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而了解什么是青春期。

指以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第二性征发育为标志的初次有繁殖能力的时期,在人类及高等灵长类以雌性第一次月经出现为标志;泛指青春期的年龄。

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

一般来说,女孩子的青春期比男孩子早,大约从10-12岁开始,而男孩子则从12-14岁才开始。

不过,由于个体差异很大,所以,通常把10岁至20岁这段时间统称为青春期。

青春期是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的高峰。

这一期间,不论男孩或是女孩,在身体内外都发生许多巨大而奇妙的变化。

因此,掌握和了解这一时期身体内的变化,对孩子顺利渡过青春期来说,无疑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

青春期是指个体的性机能从还没有成熟到成熟的阶段,在生物学上是指人体由不成熟发育到成熟的转化时期,也就是一个男子由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

在这个时期,个性性发育成熟,已经可以生育。

由此可以看出,青春期主要是以生理上的性成熟为标准而划分出来的一个阶段,它与从心理或社会方面划分出的人生阶段有重叠。

在人体生长发育阶段,青春期占一半或更多一些时间。

青春期目前在各国并没有一致的年龄范围,一般指13、14岁-17、18岁这个阶段,在心理学上,它又称为青年初期,相当于教育学上的中学阶段,以身体的急速成长为特征。

而青年期除了包括青春期外,还将延续至25-30岁(转载于: :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3篇)。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的中学生的行为有如下特征:1.中学生要肯学习,肯生活。

他们能在生活、学习和研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取得成功,获得满足感。

2.中学生有朋友。

他们乐于与人交往,能与同学、老师、朋友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与他人相处时,他们总是有更多的积极态度,如尊重、信任、喜悦和友谊,而不是消极态度,如仇恨、嫉妒、怀疑和恐惧。

3、中学生对于他自身应有适当的了解,并能进而高兴地接受自己。

他们能努力发展自己,主动进行自我教育。

对于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正确对待,不怨天尤人,不自寻苦恼。

4.中学生应该能够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客观正确地观察现实环境,用实际的方法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而不企图逃避。

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维护心理健康的首要任务是预防,而预防就是找到一些理性的方法来缓解心理压力。

以下十一种方法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具体的要求和做法是1.坦率地谈。

找一个你信任的,可以倾诉的,头脑冷静的人倾诉,向他倾吐你的喜怒哀乐,彼此交流思想,产生共鸣。

我担心我的悲伤,我喜欢你的快乐。

我因为同情而相对地哭,因为喜悦而相对地笑,不让自己的内心积累任何负面情绪。

2.暂时逃离。

如果你陷入一种紧张的刺激,或者遇到挫折、困难、或者失败而陷入深深的自我烦恼,那么这种自我烦恼无异于一种自我惩罚。

这种惩罚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自我诅咒,愤怒,不吃饭,躺着什么都不做等。

,都没用。

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暂时离开自己无聊的处境,转移注意力。

一段时间后,你会重新获得心理上的平静,或者填补心理上的创伤。

3、把思想感情转移到其他活动上。

当你的情感遇到激烈震荡的时候,你可以把思想暂时放在谋求“第二职业上”,比如专心致志地写字、绘画、逛街、洗衣服等,总之去“忘我”地热衷于一件你可以干的事情。

这就可以把你的苦闷、烦恼、愤怒、忧愁、焦虑等情绪转移换掉。

4、对人谦让。

初中生心理健康课教案

初中生心理健康课教案

初中生心理健康课教案本节课主要针对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分析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初中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提高心理素质。

3.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增强心理韧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2. 案例分析:呈现几个典型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案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3. 知识讲解:介绍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类型,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并解释这些问题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4.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解决上述心理健康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5. 经验分享: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在面对心理健康问题时的经历和感悟,让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通过故事、案例等情境,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经验分享:邀请学生分享个人经历,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案例材料:收集一些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2. 视频资料:寻找一些与心理健康相关的视频资料,用于课堂演示。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2. 学生满意度:课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满意度。

3. 学生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提高心理素质,更好地应对初中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最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四篇(精选)

最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四篇(精选)

【篇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1、构建良好的家风,用生活节奏来固化孩子的行为和内心秩序尽管这个时期的孩子在自控和自律意识有下降的趋势,但是仍可以改变这种现状。

只要从家里有明确的家庭生活节奏,结合家庭生活作息时间表。

家长率先垂范做好榜样,你就能带动并深刻地影响孩子。

只要孩子生活有节奏,情绪表现就相对稳定,这对固化孩子的内心秩序有非常大的帮助。

2、重视自尊心和上进心的培育,使孩子得到真正的尊重很多家长在孩子这个年龄段发现问题多,关注优点少。

这种做法非常可怕,因为长期以来你过度关注孩子的缺点,并且时不时去批评孩子,会让孩子感觉自己一无是处,这会让孩子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和行为。

聪明的家长心里会有一本帐,记录的是孩子的进步与变化,并且随时能列举出事例来证明。

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常会把孩子表现好的事娓娓道来,让孩子听在耳里,喜在心里。

3、家长要重视孩子是非观的构建聪明的家长面对孩子在认知分辨方面有偏差时,应及时从好孩子标准内容来加以分析,请注意一定要结合具体的事,绝不能空口说教,否则孩子是听不进也不会服气的。

【篇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1、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重视不够的问题。

有的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品德教育混为一谈,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课也染上了德育化的色彩。

在内容上,强调学生思想行为要符合规范,对照规范硬性比较,如有偏差,就冠之以心理有问题或心理不健康等之名。

教师缺乏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素养,学校必要设施的缺乏,导致了特别是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后。

再者学校重智育而轻德育,对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关注甚少。

有的学校搞了这方面教育,但他们没有按科学的的方法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讲求实效,流于形式,不深入实际,没有针对性,有的甚至不懂心理教育的职业道德,严重地伤害学生。

导致了学生有心理问题后束手无策。

长久的积累,使学生心理问题更加日益严重。

2、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完全忽视的问题。

由于我们的学校是农村初中,相当一部分家庭的父母外出打工,生活由祖字辈照顾,家长无法担当起对孩子成长的辅导责任,同时也因为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对教育缺乏正确认识,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严重缺乏,这些不争的事实使家长对孩子无心进行辅导,也无力进行辅导。

关于校园心理微电影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的运用探索

关于校园心理微电影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的运用探索

决 心理问题 的方法 , 从而改善人 际关 系 , 解决 自己的心理 困惑 , 获 的真实故事 , 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 , 才让人感受到这部微 电影 的
得成长 ,这是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教育辅导 不 同寻 常 之 处 。 ”
方式 。

3 . 在 主 题班 会 中纳 入 校 园 心 理 微 电影
但在无形 当中增进 师生感情 。 当然 , 在整个 过程 中, 学生学会 了 又能够增进 学生 间的交流和友谊。 此外 , 对于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惑 角 , 具 有 十 分重 要 的 现实 意 义 。 彼此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 , 即使 出现 问题 、 分歧 时, 始终有商有量 ,
破 口, 让学生对心理辅导有 更深入 的了解和认识 , 可对 学校 心理 健 康教育进行如下一系列 的尝试 。 因为在我校 , 这些尝试 已取得初步 成效 。现将一些 实践 总结如下 。 笔者还认 为,若用校 园心理微电影这种 团体辅导方式作 为突 呈现在眼前 的是一幅和谐的画面。 二、 校 园心 理 微 电 影在 学校 有 效 运 用 中应 注 意 的 问题 校 园心理微 电影作为心理健康教 育的一种新途径 和新 形式 ,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 到,在开展校园心理微 电影活动过程需要注意
负担 , 让他们 轻松学 习。我校是一所普通民办中学 , 笔者根据长期 涵和作用 , 充分调动他们在主题班会 中的主动性 。其次 , 通过评选 的跟踪辅导 、 调查 , 结果发现 , 目前学生 中普遍存在 的心理 困惑表 的方式调动各班参与的积极性 。我们将确定 的主题范 围由各班按
பைடு நூலகம்
现 为以下几方 面: ( 1 ) 情绪方面极不稳定 , 当其情绪 喜悦时 , 学 习积 照要求和标准 自行选择后 确定 主题 、策划编剧 ,到最后的拍摄完 极性 高涨 , 与别人 相处和谐 ; 当其情绪烦躁 忧郁 时 , 学 习积极性低 成 。 从全校范围内评选 出优 秀作 品, 学生参与 的积极性很高。 最后 ,

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初中阶段是一个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重要的不仅仅是打好学习的基础,还应当注重培养良好的品质。

从这个意义而言,心理健康对广大初中生而言,就显得十分重要。

然而根据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对XX市2432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具有明显的行为问题的有13.16%,XX市34所中学的4698名中学生中,在性格方面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占总数的15.7%,其中有严重问题的占0.9%,主要表现为怯弱、思想狭隘、自卑、抑郁、破坏行为、孤僻、情绪对立等;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对XX市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有27%的学生具有精神偏异;XX市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中间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其中中学生为13.76%。

而且女学生比男学生问题明显。

了解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学生有哪些心理问题,是家长和老师教育培养孩子的前提。

类型一:焦虑、紧张状态焦虑状态常表现为持久地出现强烈的担心、烦躁不安的情绪体验,这是一类初中生较常见的情绪问题。

这些学生总是诉说内心的烦躁不安,他们经常为小事抱怨父母、抱怨周围环境,总是不高兴、不满意,感到精神紧张和无法放松。

无故地担心亲人遇到伤害或一去不复返。

担心学业失败、人际关系不良或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等等。

小处方:对于焦虑状态,家长和老师应给以更多的关怀,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批评以委婉为宜,特别是对于他们的微小进步及时给以鼓励。

心理治疗(对学生及家属)、松弛疗法、生物反馈治疗都是一些可以选择的应对方法。

严重焦虑症的学生可适当地使用一些药物。

类型二:人际关系紧张在人际关系方面,调查提示,有22.45%的中学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与同学、老师、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处不融洽,不善与人交往,与别人合作有困难。

这些学生给人的感觉缺乏热情、缺乏耐心,有的甚至喜欢强词夺理,不合群、孤僻,或者爱发脾气、骂人等等。

初中走近心理健康教案

初中走近心理健康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年级学科: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于个人成长和学习的重要性,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中压力的心理素质,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难点:1. 让学生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调整情绪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健康?”引导学生思考。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新的话题——心理健康。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和经历,引导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和学习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呈现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改善心理状况的方法和建议。

四、情绪调整技巧(10分钟)1. 教师介绍几种调整情绪的方法,如呼吸调整、心理暗示、倾诉等。

2. 学生练习运用这些方法,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五、建立良好人际关系(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意义,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践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提出自己在生活中应用心理健康知识的具体做法。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及其重要性,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实践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教案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教案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教案一、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在课堂上,我们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如自我介绍、心情日记等,增进对自己的了解。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识别自己的情绪波动,并学会用积极的方式来表达和管理情绪。

例如,通过呼吸练习和放松训练来缓解紧张情绪,通过角色扮演来理解他人的感受。

二、人际交往与同理心培养人是社会性动物,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在这部分,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团队合作游戏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有效沟通、解决冲突,并培养同理心。

通过这些互动,学生不仅学会了尊重他人,也学会了如何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三、抗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技巧生活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压力和挑战。

教案中的这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压力的来源,并教授他们应对压力的策略。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学习到时间管理、目标设定等实用技能,这些都是帮助他们在未来生活中独立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四、网络安全与自我保护在数字时代,网络安全教育同样不容忽视。

教案中包含了关于如何安全使用互联网的指导,包括个人信息保护、网络欺诈防范等内容。

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和参与模拟演练,学生能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在网络世界中谨慎行事。

五、健康生活习惯的培养除了心理层面的健康,身体健康也是教案关注的重点。

通过介绍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教案鼓励学生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些习惯将成为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

总结: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本教案范本只是一个起点,我们期待每一位教师和家长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和不断优化教学内容,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成长的道路上拥有坚强的内心和明亮的未来。

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下面是X为你精心整理的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希望对你有帮助!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篇1一、背景心理压力是一种个人主观的感觉,即个人在面对困难时,一时无法消除困难的一种被压迫的感觉。

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心理压力”一词,既包括了“紧张”和“应激”,同时也包括了引起“紧张”和“应激”的事件。

而对于现代的高中生来说,几乎每位学生都会觉得有压力,他们面对繁重的功课和老师、家长巨大的期望,承受着很大的压力,甚至对不少高学生来说他们的青春简直就是一片灰色。

在读好书被公众认为是唯一出路的情况下,来自社会的压力、学校的压力、家长的压力以及学生自己的压,已压得现在的高中生快“喘不过气来了”。

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高考的临近,这种压力也越来越大。

而高二正是承上启下的一年,高二的文理分科,两极分化逐渐浮现,学生的定位也逐渐清晰。

可以说,高二是至关重要的一年,高二的成绩将会影响高三的学习,甚至可能影响高考的发挥。

因此,了解中学生心理压力的原因,设法减轻当代高中生的心理压力是刻不容缓的。

为此我对高中生心理现状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目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界和全社会所关注的热点,因为现代社会变得十分复杂,价值观多元化,家庭不稳定,还有各种社会思潮无不影响着广大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学校环境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

从各方面调查来看,中学生心理现状的健康状况十分令人担忧。

中学生的可塑性强,中学阶段又是世界观、人生观树立的重要时期和心理素质培养的关键期。

应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关注应试心理障碍和应试心理疾病患者,更多的应关注大多数人的心理现状。

发现心理方面的问题以便与教师结合具体方法给予正确指导,使之能够更好的适应高中紧张忙碌的生活三、调查对象株洲市第十三中学的高二理科190班。

190班有如下特点:1.班内学习氛围良好,大多数学生均能自主学习,课堂纪律良好,大多数学生能积极配合和跟上老师思路,积极主动回答问题。

微探新课程改革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微探新课程改革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微探新课程改革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也要做相应的更新。

这些必要而科学的心理实施途径是让中学生获得健康心理素质的有利方式。

因此,结合国内外的研究与现实实践,具体谈谈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新课程改革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环境中学生在成长中会遇到很多的心理问题和困惑,要帮助他们发展健康、健全的人格,必须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笔者提出了一些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观念上,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策略上,以课堂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同时将心理教育与德育、社会实践等相结合;最后,从家庭教育环境出发,建立良好的教育网络系统。

一、观念创新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教育中,实行观念创新,这是保证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环境下,中学领导要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上进行更新,使教师对评价学生的方式得到提升,同时关注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各中学组织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以便在认同国家课改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重要的教育力量与心理源泉,在这个环境中可以形成良好的学生评价机制,改变传统的成绩唯一的观点。

同时,教师们要对教育心理学进行研究,尤其对学习心理、组织心理与教学心理的思考。

只用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的发展现状,按照其心理发展规律来进行教学引导,才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环境中。

可见,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改变传统的学生评价机制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注重教师心理观念上的培训,形成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老师心理观念的培训,有利于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的心理素养。

同时,这对于正确认识学生在心理发展中的问题也很必要。

因此,培养教师的心理素养,建立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可以为引导学生获取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微涟源六中吴勤俭内容提要:教育所面向的对象是人,人是可塑造的,同时又是复杂多变的,困而我们教育必须是全面的、多角度、多层次的。

我们培养的应该是有知识、有健康人格的人。

心理健康的教育是教育领域中一片广阔而又充满无穷奥秘的空间,同时又是一个容易被遗忘的角落。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深入探索,勇于开拓,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办法,坚持多种教育途径,把握学生情感发展的脉搏,努力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不断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不断促进学生形成高尚的社会情操。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多角度多途径非智力因素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的时期,就像心理学家霍尔所说:“此时的男孩和女孩正处于一个骚动的年龄,一个与情绪冲动、精神混乱有着必然联系的发展阶段”。

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求:“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更是旗帜鲜明地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拨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能力”。

由此可见,学校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础工程,它要求我们运用心理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原理,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新时期中学生成长特点,采取多种形式,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科学知识,开展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活动,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使之成为合格人才。

为了优化学生心理教育,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课,普及心理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指导训练。

1、我们以《学校心理教育研究》(肖汉仕著)一书为理论教材,在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中举办心理教育理论讲座,提高教师的“心育”水平及“护心”“育心”意识。

让心理科学从学术殿堂走进课堂,为广大师生所掌握,我们认为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能起“质变”的是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离开了教师,谈提高学生素质,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2、为了讲求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我们从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优越感,体现人生价值,如何引导学生文明修身,如何帮助学生在克服不良行为,如何培养理智讲理,创造性学习,自主独立的能力,如何培养自信、培养快乐感情等。

在普及心理知识的同时,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品德心理:指导学生学会“八荣”所要求的价值与规范建立道德信心。

预防“八耻”病态腐蚀学生心灵。

将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中的人生哲理,生活智慧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融化在心理知识的传授之中,使之内化为学生实现人格自我完善的心理要求。

②学习心理:将学习脑的科学和科学用脑,开发智力潜能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③品格心理:在行为方式上,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健体意识,法制观念,指导学生交往、消费、休闲,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渗透在心理知识的传播之中,使心理教育贴近学生的思想、生活。

3、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们从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人际交往、行为控制、承受挫折等方面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以班为单位,对全校2480多名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以题为“自身不良行为”的100检测。

从中随意抽取四分之一,男女各半(600份)的问卷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表明:每三个学生中就有一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在:1、学习困扰方面的占56%,2、人际关系交住方面困扰的占28%,3、青春期生理、心理情感问题困扰的占9%,4、行为自控方面困扰的占7%。

其中以学习方面的人案为例:个案1:“我平时学习十分认真,从未松懈过,可成绩总是不理想,父母对我很失望,老师也看不起我,心理苦恼极了,怎么办?”个案2:“紧张的学习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觉得学习一点趣味也没有,可是爸爸、妈妈硬要我好好读书,还要两年才能熬到毕业,这日子怎么过啊!”。

个案3:“我最害怕的是进教室,书山题海困死我了”。

个案4:“期中考试,成绩还不错,得了个全班第二,年级第七名,爸爸、妈妈虽然高兴,但还是不满意,老师对我也很好,鼓励我再加油,同学们也羡慕我,期末还能考出好成绩来吗?压力太大了”。

个案5:“我该怎么应对考试?一考就懵,眼睁睁看着似曾相识的题目就是做不出来,急死了”。

个案6:“今年高考,如果我考不好,爸爸、妈妈不高兴的,我辜负了他们,怎么办?现在,我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好,很紧张,我该如何克服学习上的紧张情绪?”。

]以上案例说明,切实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二、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年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主要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在高一新生中开展入学适应教育。

新生入校后,由于环境的变化,许多学生不适应新环境,新生活。

入校以前,他们吃住在家里,受到家庭的直接监护。

入学后离开了父母,凡事都需要自己料理,因此,他们普遍都想家,思乡之情很浓。

不少学生在初中是班里的干部,是比较拔尖的学生,来到高中学校后或没有当上班干部或成绩不如他人,产生了心理压力。

面对新的老师,新的学习内容新的校规校纪校风,新的学校要求,新的生活,新的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学生普遍存在明显的不适应心理,处于迷茫状态。

学生面临适应的挑战与困难,如果不及时指导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自我培养,将对其后一个阶段的学习、生活造成很大的直接影响。

学生适应能力的发展需要教育者加以积极的培养,为此,新生入校后我们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适应教育措施:①心理老师班主任深入到学生中,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情况,用谈心的个体心理辅导方式,主动为学生排扰解惑;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存在适应上的困难及难度的大小,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进行适应训练;③以班为单位开好三个会,即主题班会,歌舞晚会,思想交流座谈会。

通过这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兴趣,促使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环境。

④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举办适应环境的专题讲座,通过说理教育,指导学生如何坦然面对新的学校环境,从学习、生活、校规校纪校风等方面进行新生阶段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训练。

鼓励指导学生面对新的环境视为对自己的考验与挑战,当作锻炼心理素质的极好机会,让学生明白增强适应能力,对自己今后将终身受益。

⑤开设心理教育课,每周一个学时,进行心理知识普及。

在普及心理知识的同时,我们注重结合形式多样的主题班团活动,进行心理训练。

这些主题教育活动,有围绕实现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体会来开展的。

也有针对解决班上急需解决的心理问题而创设的。

课内,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指导,特别重视和利用在政治、语文、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课等教学中带有显性或隐性的可作为心理健康指导的内容,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专题辩论,演讲比赛和心理问卷调查,侧重于训练学生的动力心理和智力心理。

课外,结合军训,郊游野炊、校运会,百花游艺活动,节日活动,艺术节演出等,侧重于训练学生自控心理,社会适应和人际交往心理。

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项活动中,既适合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培养了他们憧憬未来的良好心理。

⑥通过板报、专栏、校园广播组织专题讨论等形式,宣传、介绍、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三、开展心理咨询,提供心理服务,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维护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的方式很多,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做法:①学校设置心理信箱(由专人管理,负责开启,及时处理来信)定期组织心理咨询,主要采取个别咨询、集体咨询、口头咨询、书面咨询、电话咨询等形式。

并在校报《培兰风》开设“心灵之窗”,倾听学生心语。

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由班主任咨询,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辅导,对轻度的心理问题进行口头咨询,对较严重的又难于启齿的问题,采取书信咨询或电话咨询。

通过心理咨询活动,我们对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剖析,找出原因,寻求对策,及时解决。

同时根据学生心理现象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及个体的差异性和心理问题的特殊性,组织开展心理训练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心理自测,自我描绘和心理设计,制订自我心理训练计划,不断完善自我。

这些心理咨询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了心理困惑,拔开了心头迷雾,使其朝着心理健康方面发展。

四、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了解全体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发展趋势,及时发现问题,对症下药。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确实感觉到了心理教育不可忽视的效能,心理咨询可以了解部分学生的心理状态。

曾经心理咨询室仅为一些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但是不能了解全体学生心理状况,为了能了解我校全体学生的心理状况,我们在今年上期完成了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设。

通过心理健康档案,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全体学生心理状况发展趋势,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对症下药。

学生心理档案卡,分优、中、潜三类,一类是“尖子生”人们称之为优等生,他们虽然属于强势群体,但在心理健康辅导方面,常常被忽视,认为“尖子生”是人们心中的好孩子,只要成绩好,就什么都好,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他们时刻听着表扬、赞叹,忧虑,烦闷似乎都与他们无关,然而,我们通过心理问卷调查,有近三成“好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例如竞争中的嫉妒、紧张、焦虑、情绪不稳定等。

由于我们的忽视,他们的心理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

有关媒体报道,近年来大学生严重心理问题频繁爆发,“尖子生”在中学阶段心理辅导被忽视是原因之一。

因此我们特别重视尖子生的心理发展变化。

重视对其心理辅导。

“尖子生”的反面是“弱势群体”即潜能生(后进生),表现是“智商”、“情商”都不足。

潜能生无论在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是不太受欢迎的,往往会受到各方面的歧视、嘲笑、指责,因而形成了孤僻、粗野、不合群的个性,产生应付、懒惰、恐惧、厌学、自卑、逆反等心理状态,归纳一点就是他们把自己的心灵紧紧地封闭起来了,不愿与家人、老师、同学沟通。

潜能生由于上述心理障碍,觉得自己学习不好就抬不起头来,缺乏上进的勇气、信心和毅力。

久而久之,极易产生“破罐破摔”的消极情绪,这类学生在毕业前夕躁动心理特别强烈,表现为安不下心,呆不住校、看不进书、心情苦闷,心理烦燥不安,情绪激动或低沉苦闷等等。

针对这类心理发展极不平衡的学生,我们采取了两种个别辅导方式:一种是“一帮一”的以优帮差辅导,即指定心理素质好的学生与潜能生交朋友,请他们当“小医生”帮助潜能生,榜样示范激励。

第二种是老师直接辅导,首先要求我们老师用崇高的师爱,坚持付给他们爱护备至的深情,用自己的真情去温暖和滋润他们的心田,让他们在情感上乐于和我们老师亲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