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试题高二全册生物试题

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试题高二全册生物试题

标夺市安祺阳光实验学校邢台一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年级生物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下表为人体组织液、血浆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

叙述不.正确的是(成分mmol/L)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①②142 5.0 2.5 1.5 103.3 6.0 16.0③147 4.0 1.25 1.0 114.0 7.5 1.0④10 140 2.5 10.35 25 -47+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5层磷脂分子层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2.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3.关于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毛细血管破损可导致组织水肿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C.血浆浓度升高会促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D.人体组织细胞内CO2浓度最高,O2浓度最低4.下列一组物质都能够在内环境中行使其生理功能的是A.血红蛋白、 O2、溶菌酶 B.血浆蛋白、 Na+、溶菌酶C.淋巴因子、 CO2、溶酶体酶 D.胰岛素、 HCO3-、纤维素5.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的关系图,①箭头表示血流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环境包括③④⑤B.③中可发生淀粉的水解C.红细胞携带的O2到达⑤内参与生理活动需要通过4层膜D.若④中蛋白质外渗至③中,会引起组织水肿6.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是通过体液定向传输到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B.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都属于内环境成分C.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D.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7. 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体内的组织细胞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人的血浆pH<7,主要是由于血浆中有HCO-3和HPO2-4C.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要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共同完成D.血浆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依赖于无机盐离子8.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

高二生物第一学期第3次月考试题.doc

高二生物第一学期第3次月考试题.doc

高二生物第一学期第3次月考试题高二生物试题(选修班)说明:本卷分第I卷和第II卷,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第I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题1.5分,共45分。

1.从生命系统的结构来分析,小麦的一片叶属于哪个层次?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2.对HIV的不正确描述是A.不能独立生活 B.可以作为抗原 C.直接攻击细浆细胞 D.遗传物质是RNA 3.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它们细胞结构的统一性表现在A.都有核膜B.都有染色质C.都有核糖体D.都有线粒体4.在组成细胞的干物质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CB.OC.HD.N5.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A.细胞的多样性 B.细胞结构的复杂性 C.生物结构的统一性 D.生物界的多样性6.能使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的酶是A.肽酶B.蛋白酶C.脂肪酶D.淀粉酶7.肽键中含有的元素种类有A.1种B.2种C.3种D.4种8.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A.脱氧核苷酸B.核苷酸C.核糖核酸D.脱氧核糖核酸9.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各种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 B.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C.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D.组成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20种10.脂肪和糖类都是能源物质,两者在体内氧化分解时,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相比,脂肪A.放能多,耗氧多 B.放能多,耗氧少 C.放能少,耗氧多 D.放能少,耗氧少11.下列糖中具有还原性的是A.蔗糖 B.果糖 C.淀粉 D.纤维素12.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成分B.无机盐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C.无机盐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之一D.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的作用13.当病毒或细菌侵入人体,吞噬细胞就会将其吞噬并消化,吞噬细胞完成这一过程的基础是细胞膜具有A.选择透过性B.一定的流动性C.主动运输D.自由扩散14.下列关于主动运输意义的论述,不准确的是A .使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和排出废物时摆脱了浓度的限制B .使细胞可以主动地选择吸收营养物质和排出废物C .使细胞吸收所有营养物质的速度都大大加快D .主动运输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15.小肠上皮细胞在吸收维生素D 时,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这主要与细胞的哪项结构或功能有关A .膜表面的糖蛋白B .膜内含有相应的载体多C .膜的选择透过性D .膜的骨架磷脂双分子层16.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其中的“亮”部分指的是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脂质 17.在生态系统中,能使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是A.线粒体B.叶绿体C.核糖体D.高尔基体 18.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

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高二全册生物试题_04

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高二全册生物试题_04

标夺市安祺阳光实验学校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前20题每小题1分,后1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B.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C.淀粉、半乳糖、糖原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2.天津地区刚收获的小麦种子的含水量约为60%,此时活细胞内水分()A.全部为自由水B.全部为结合水 C.主要为自由水 D.主要为结合水3.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A.种类成百上千 B.脱水缩合的方式很多C.空间结构千差发别 D.排列的次序变化多端4.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体内物质的转变情况,图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④表示相关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①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B.光合作用过程中[H]来源于①过程中水的光解,用于③过程C3的还原C.②④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是④过程D.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除了产生[H]、ATP外,产物中还有丙酮酸5.形态和功能的统一是生物体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下列哪类细胞体现此特征最突出()A.胚胎干细胞B.造血干细胞C.神经细胞D.神经干细胞6.在剧烈运动时,肌肉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的状态,葡萄糖的消耗量剧增,但产生的ATP增加不很多。

这是因为()A.大量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了B.大量能量在酒精中未释放出来C.大量能量在乳酸中未释放出来D.大量能量随汗流失了7.ATP中所贮存的能量和可以接收的能量分别是()A.化学能、只有电能 B.电能、化学能C.化学能、电能和化学能 D.化学能,只有化学能8.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个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了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下面是一位同学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一组曲线,你认为不正确的是()9.用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愈伤组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愈伤组织是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B.该愈伤组织的细胞没有全能性C.该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D.该愈伤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10.某人为检验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进行实验,装置如下图。

高二生物第三次月考试卷 (修复的)

高二生物第三次月考试卷 (修复的)

高二生物第三次月考试卷考试范围:选修一全册,必修一(1.2.3.4章)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B. 只要是小分子物质和离子就能通过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进入细胞C. 当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时,细胞就会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D. 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只有通过主动运输才能进入细胞2、在叶肉细胞和肌肉细胞内都具有的,而蓝藻细胞内不具有的结构是( )A.线粒体和中心体 B.染色体和核糖体C.RNA和叶绿素 D.高尔基体和线粒体3、在胰岛细胞中与合成和分泌胰岛素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细胞核B.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体中心体细胞膜C.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细胞核D.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线粒体叶绿体4、高等动植物体内都含有的物质是()A.酶、DNA B.淀粉、RNA C.血红蛋白 D.纤维素、激素5、把一小块生物组织捣碎后,经化学分析,含有水、蛋白质、DNA和糖原,由此可判断该组织是( )A、小麦的B、家兔的C、病毒的D、细菌的6、生物膜本身的作用中不包括( )A.物质运输B.信息传递C.能量交换 D.蛋白质加工7、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稻主动吸收Si需要根细胞膜上的载体协助B.甲状腺细胞能够接受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与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D.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的是( )8、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在细胞内转移的叙述,错误..A.分泌蛋白可由核糖体进入内质网B.DNA可由细胞核进入线粒体C.mRNA可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D.tRNA可由细胞质基质进入核糖体9、下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2、5B.1中产生的一分子C02扩散出来进入2中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分子层的层数为4层C.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D.3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10、下列物质合成时,不需要氮源的是( )A.三磷酸腺苷 B.酪氨酸酶 C.脂肪 D.核酸11、下列细胞中不进行有氧呼吸的是( )A.神经细胞 B.心肌细胞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D.小肠上皮细胞12、假药亮菌甲素注射液,其溶剂二甘醇进入人体后导致急性肾衰竭,临床上用血液透析治疗。

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1

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1

河北省广平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0分,1-30每小题1分,31-50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项。

1.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A.B. C. D.2.关于T细胞作用的叙述最完整的一组是()①吞噬处理抗原②产生淋巴因子③识别抗原④分化形成记忆细胞⑤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⑥分化形成浆细胞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3.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4.下列对激素调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激素调控是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的B.激素调控的启动较快,持续时间较长C.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控来协调的D.激素调控迅速而精确,反应时间短5.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6.下列有关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状腺激素和生长素协同调控动物的生长发育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拮抗调控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C.正常小鼠饲喂富含甲状腺激素的食物能提高其对低氧环境的耐受能力D.植物激素是由内分泌腺产生微量高效物质7.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C.在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8.下列四组疾病中,都是因体内某种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是A.高血压和地方性甲状腺肿 B.夜盲症和侏儒症C.侏儒症和糖尿病 D.巨人症和糖尿病9.判断下列正确的是()A 研究能量流动,可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_1

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_1

绝密★启用前怀仁市大地学校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生物(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一. 选择题:本题共40个小题,1-30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不会改变基因的数量和位置B. 基因A可突变成a基因或B基因C. 不一定会导致其控制的性状发生改变D. 碱基类似物能改变核酸的碱基导致基因突变2.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来源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②分别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B. ⑤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C. ③一定会造成生物性状的改变D. 棉花的短果枝形成的原因是①3. 野生型果蝇是长翅,突变型果蝇有残翅、缺刻翅和无脉翅等多种类型,这一现象说明A. 基因突变是普遍存在的B.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C. 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D. 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4.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A. 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B. 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可以产生新的性状C. 一般情况下,水稻雄蕊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中则不能D. 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出现或多或少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基因突变5. 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洋葱(2n=16)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 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的形态,用甲基绿染液对染色体染色B. 低温诱导实验中,将洋葱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C. 可设置常温处理的对照组,以确认低温成功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D. 在高倍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为64的细胞6.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 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C. 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D.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7. 下图表示各细胞内染色体组成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图a有2个染色体组,图b有3个染色体组B. 由图d细胞构成的个体可能是由配子发育而来C. 若图b表示体细胞,则该生物可能是三倍体或单倍体D. 若图c代表的生物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则该生物是二倍体8. 如图为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及原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秋水仙素抑制着丝点分裂,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B. 使用普通西瓜的花粉给处理三倍体母本是为获得子代C. 三倍体西瓜含有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D. 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不存在生殖隔离,是同一物种9. 太空椒,无子西瓜,转基因抗虫棉,这些变异的来源依次是A. 环境改变、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B.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C. 基因突变、环境改变、基因重组D. 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10.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 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D.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11. 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原理的是A. 食蚁兽具有长舌,是因为它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而反复不断伸长的缘故B. 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因为杀虫剂使害虫产生抗药能力,并在后代中不断积累C. 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进行着相互选择,结果狼和鹿的奔跑速度都变快D. 现在人们都生活在不同的人工环境中,因此人类的进化不再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12.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 O2、CO2、血红蛋白、H+B. H2O2酶、抗体、激素、H2OC. 纤维蛋白原、Ca2+、载体D. Na+、葡萄糖、氨基酸13. 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 ②④⑤B. ⑤⑥C. ①③④D. ①③⑥14. 地震发生时,灾民们面对的困难不仅仅是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有食物缺乏和各种疾病。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生物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生物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设试卷Ⅰ、Ⅱ卷和答题卡纸三部分,试卷所有答题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1~10每小题1分,11~30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只能在人体的内环境中起作用B.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C.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D.酶均是由腺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专一性2.以下关于酶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实用文档()A.在有氧、无氧条件下,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的产生速率大致相等B.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可以是底物的种类或酶的种类C.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D.高温、过酸、过碱都会导致蛋白酶的肽链断裂使其失活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可利用纸层析法进行分离B.摩尔根采用类比推理方法确定基因位于在染色体上C.利用显微镜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及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细胞需保持活体状态D.蔗糖溶液浓度由0.3g/mL换成3.0g/mL,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效果会更明显4.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形态、数目变化示意图,据图所述不正确...的是()实用文档A.①②③过程中已发生了遗传物质改变的是③B.图①②③过程分别表示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衰老过程C.①②过程的细胞都能转录和翻译,②过程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过程④与过程①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无限增殖5.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对生物体都是有害的②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体外培养可无限增殖③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④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壁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⑤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⑥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是细胞癌变的内因⑦低温引起的细胞冻伤和死亡属于细胞坏死A.2种B.3种C.4种D.5种6.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实用文档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演绎的内容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7.如图表示环境因素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当处于a或b点时,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均可产生ATP含量不变的情况下,a点可能降到b点B.当所处环境中缺镁时,在CO2C.与a点相比,b点时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含量较多浓度的不同D.a点与b点光合作用速率差异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和CO28.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第一学期高二生物第三次月考试卷

第一学期高二生物第三次月考试卷

外对市爱戴阳光实验学校度第一学期高二生物第三次月考试卷说明:本卷分第I卷和第II卷,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第I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题分,共45分。

1.从生命系统的结构来分析,小麦的一片叶属于哪个层次?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2.对HIV的不正确描述是A.不能生活 B.可以作为抗原 C.直接攻击细浆细胞 D.遗传物质是RNA3.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它们细胞结构的统一性表现在A.都有核膜B.都有染色质C.都有核糖体D.都有线粒体4.在组成细胞的干物质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CB.OC.HD.N5.细胞学说主要说明了A.细胞的多样性 B.细胞结构的复杂性 C.生物结构的统一性 D.生物界的多样性6.能使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的酶是A.肽酶B.蛋白酶C.脂肪酶D.淀粉酶7.肽键中含有的元素种类有A.1种B.2种C.3种D.4种8.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A.脱氧核苷酸B.核苷酸C.核糖核酸D.脱氧核糖核酸9.以下关于蛋白质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各种蛋白质的根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 B.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C.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D.组成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20种10.脂肪和糖类都是能源物质,两者在体内氧化分解时,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相比,脂肪A.放能多,耗氧多 B.放能多,耗氧少 C.放能少,耗氧多 D.放能少,耗氧少11.以下糖中具有复原性的是A.蔗糖 B.果糖 C.淀粉 D.纤维素12.以下有关无机盐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成分B.无机盐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C.无机盐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之一D.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的作用13.当病毒或细菌侵入人体,吞噬细胞就会将其吞噬并消化,吞噬细胞完成这一过程的根底是细胞膜具有A.选择透过性B.一的流动性C.主动运输D.自由扩散14.以下关于主动运输意义的论述,不准确的是A.使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和排出废物时摆脱了浓度的限制B.使细胞可以主动地选择吸收营养物质和排出废物C.使细胞吸收所有营养物质的速度都大大加快D.主动运输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15.小肠上皮细胞在吸收维生素D时,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这主要与细胞的哪项结构或功能有关A.膜外表的糖蛋白B.膜内含有相的载体多C.膜的选择透过性D.膜的骨架磷脂双分子层16.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其中的“亮〞指的是A.蛋白质B.糖类C.脂肪D.脂质17.在生态系统中,能使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是A.线粒体B.叶绿体C.核糖体D.高尔基体18.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细胞膜的根本支架,蛋白质分子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

2021-2022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实验班)

2021-2022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实验班)

2021-2022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实验班)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果酒最快捷的途径是先制果醋,再制果酒B.酿制果醋所需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底物、条件完全相同C.制作腐乳需利用毛霉产生的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D.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过程都应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2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B.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3.下列关于生产措施或生活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零度以上低温贮存果蔬,可降低呼吸酶活性,减少有机物的分解B.提倡慢跑,可防止因肌细胞无氧呼吸积累乳酸而导致的酸胀乏力C.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的T细胞会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D.由于亚硝酸盐含量先减少后增加,故应在其含量增加前尽快食用泡菜4.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作果酒时瓶口要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B.在变酸的果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C.温度对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进行的发酵影响不大D.制作果酒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进行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5.下列对葡萄酒和葡萄醋发酵条件控制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约1/3的空间B.用清水冲洗葡萄除去污物时,应反复多次冲洗C.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需将时间控制在10~12 d左右D.制作葡萄醋的温度要比制作葡萄酒的温度高些,但时间一般控制在7~8 d左右6.下列有关腐乳制作过程相关的操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为了有利于毛霉的生长,豆腐块应整齐排放,豆腐块之间应保持适当的距离B.豆腐块装瓶时,为了避免影响口味,逐层加盐量应大致相等C.装瓶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迅速用胶条密封保存D.加入胡椒、花椒、八角、桂皮、姜、辣椒等香辛料,调节口味7.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C.在变酸果酒表面所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的菌落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8.以下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A.酿酒过程中密封的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B.酵母菌和醋酸菌所需的发酵底物、条件相同C.制作腐乳时需利用毛霉产生的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D.制作泡菜时,乳酸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和CO29.下列关于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将新鲜蔬菜与煮沸冷却的盐水(盐和清水的质量比为4∶1)混匀装瓶B.发酵过程中始终要保持密封状态,泡菜坛盖边缘的水槽中要始终装满水C.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沉淀D.随着发酵进行,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用比色法可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10.家庭中制作泡菜的方法: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温度适宜的地方。

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高二全册生物试题2

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高二全册生物试题2

标夺市安祺阳光实验学校揭阳市普宁一中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20每题2分,21-25每题3分,共55分)1.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B.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C.孟德尔的测交结果体现了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D.F1杂合子的等位基因在个体中表达的机会相等【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2、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答】解: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也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如9:6:1、9:7、13:3等比例的出现就是相互作用的结果,A错误;B、一般情况下,雌配子数量远少于雄配子,B错误;C、孟德尔的测交结果体现了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C正确;D、F1杂合子的等位基因在个体中表达的机会不相等,有显性基因存在时,隐性基因不表达,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及其所作出的假说,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右图表示孟德尔所做的两个纯合豌豆亲本的遗传实验,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状态下豌豆均为纯种 B.父本是矮茎,母本是高茎C.去雄后要立即进行授粉D.子一代没有发生性状分离【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用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进行的杂交实验,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解答】解:A、由于豌豆为严格的自花受粉,故自然状态下豌豆均为纯种,A 正确;B、据图示可知,父本是矮茎,母本是高茎,B正确;C、去雄后要等花粉成熟后再进行授粉,C错误;D、子一代基因型全为杂合子,故没有发生性状分离,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用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进行的杂交实验的图解,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人工异花授粉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及亲本的性状,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下列有关孟德尔对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正确运用统计方法,孟德尔发现在不同性状杂交实验中,F2的分离比具有相同的规律B.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C.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之一: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D.假说能解释F2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专题】正推法;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分离定律).【解答】解:A、孟德尔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性状杂交实验分析发现F2都是3:1的分离比,A正确;B、提出假说,依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B正确;C、揭示实验现象时孟德尔提出F l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的假说,C正确;D、假说能解释自交实验,但是否成立需要通过实验去验证,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识记孟德尔对实验现象作出的解释(假说),掌握孟德尔验证其假说的方法和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4.对如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⑨,无细胞壁,所以可以断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B.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即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⑤和⑥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8个DNA分子C.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③,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专题】模式图;有丝分裂.【分析】分析题图:①③是一个着丝点连着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②是着丝点,④是一条染色体,⑤⑥是一对同源染色体,④⑦是一对同源染色体,⑧是纺锤体,⑨是中心体.【解答】解:A、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⑨,无细胞壁,所以可以断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A正确;B、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即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⑤和⑥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8个DNA分子,B正确;C、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2条染色单体(①、③),2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C正确;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中含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5.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如果褐色的雌兔(性染色体组成为XO)与正常灰色(t)雄兔交配,预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A .与1:1 B .与2:1 C .与1:2 D .与1:1【考点】伴性遗传.【分析】据题意分析,褐色的雌兔(性染色体组成为XO)的基因型为X T O,正常灰色(t)雄兔的基因型为X t Y,此处可以利用遗传图解的方式写出亲本产生的配子的种类,然后预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解答】解:由于褐色的雌兔的基因型为X T O,正常灰色雄兔的基因型为X t Y,因此它们产生的卵细胞的种类有: X T 、O ,精子的种类有: X t 、Y.因此后代有: X T X t 、X T Y 、X t O 、OY,由于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因此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和2:1.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理解、应用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了致死的伴性遗传,解题时运用遗传图解的方式容易得出答案.6.已知某植物花瓣的形态和颜色受两对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A、Aa、aa分别控制大花瓣、小花瓣、无花瓣;BB和Bb控制红色,bb控制白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6种表现型B.基因型为AaBb 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色大花瓣植株占C.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稳定遗传的后代有4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D.红色大花瓣与白色无花瓣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白色小花瓣的概率为50%【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植物花瓣的形态和花瓣颜色受两对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因此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A对a是不完全显性,B对b是完全显性.所以红色大花瓣基因型是AAB_,白色大花瓣基因型是AAbb,红色小花瓣基因型是AaB_,白色小花瓣基因型是Aabb,无花瓣基因型是aa__.【解答】解:A、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Aa×Aa→子代表现型是3种,Bb×Bb→后代的表现型2种,但是基因型为aaB_和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无花瓣,表型相同,因此后代有5种表现型,A正确;B、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Aa×Aa→后代大花瓣为AA,Bb×Bb→后代红色为B_为,因此后代中红色大花瓣植株占=,B正确;C、AaBb自交,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是纯合子,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共4种,其中aaBB、aabb没有花瓣,因此属于同一种表现型,共3种表现型,C错误;D、红色大花瓣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白色无花瓣的基因型为aabb,两种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白色小花瓣Aabb的概率为0或50%,D错误.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需要学生根据表现型正确写出相应的基因型,难度较大.7.噬藻体是感染蓝藻的DNA病毒.用32P标记的噬藻体感染蓝藻细胞,培养一段时间,经搅拌、离心后进行放射性检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32P标记的是噬藻体DNA中的胸腺嘧啶B.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蓝藻上的噬藻体与蓝藻分离C.离心后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上清液中D.此实验证明DNA是噬藻体的遗传物质【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解答】解:A、32P标记的是噬藻体DNA中的磷酸,故A错误;B、噬藻体侵染蓝藻的时候,只有DNA进入蓝藻,其蛋白质外壳留在蓝藻外,所以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蓝藻上的噬藻体与蓝藻分离,故B正确;C、离心后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沉淀物中,故C错误;D、该实验缺乏对照实验,不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以噬藻体为素材,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知识迁移能力.8.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骆驼的长毛与细毛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C.西红柿的抗病与易染病D.水稻的早熟和晚熟【考点】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解答】解:A、骆驼的长毛与细毛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符合相对性状的概念,属于相对性状,B正确;C、西红柿的抗病与易染病符合相对性状的概念,属于相对性状,C正确;D、水稻的早熟和晚熟符合相对性状的概念,属于相对性状,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重点考查相对性状,要求考生识记相对性状的概念,能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9.如图为植物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染色单体数为0 B.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C.细胞中有4个DNA分子D.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植物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应处于减数第一次分离后期.据此答题.【解答】解:A、细胞中染色单体数为8,A错误;B、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B错误;C、细胞中有8个DNA分子,C错误;D、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同时能准确辨别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目,再结合所需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0.下列有关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C.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D.受精过程中,卵细胞膜和精子膜上的糖蛋白发挥了作用【考点】受精作用.【分析】受精作用:1、概念: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3、结果:(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4、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解答】解:A、受精卵中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母方,A错误;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B正确;C、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C正确;D、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过程中,卵细胞膜和精子膜上的糖蛋白发挥了作用,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1.如图为某动物精原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①中一定存在2条Y染色体B.图②中染色体:DNA=1:2C.图③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此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D.图④中一定存在2条Y染色体【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专题】图形图表题;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③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解答】解:A、图①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所以一定存在2条Y染色体,A正确;B、图②中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染色体数:DNA数=1:2,B正确;C、图③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此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C正确;D、图示为精原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存在2条Y染色体或2条X染色体,D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12.如图是某二倍体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正确的是()A.该细胞分裂结束即可进行受精作用B.该细胞分裂结束后形成染色体组成相同的两个子细胞C.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单体、2个染色体D.正常情况下,基因B、b所在的染色体是X染色体【考点】精子的形成过程.【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已分离,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细胞分裂后产生精细胞,变形后成为精子.【解答】解:A、该细胞分裂结束,得到的是精细胞,需经过变形后形成精子,才可进行受精作用,A错误;B、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着丝点分裂,因此分裂结束后形成染色体组成相同的两个子细胞,B正确;C、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单体、2个染色体、4个DNA分子,C正确;D、正常情况下,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已经分离,细胞中有一条染色体是Y染色体,则基因B、b所在的染色体不可能是X染色体,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3.基因型为Mm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MM、mm、Mm分开,分别发生在()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④精子细胞形成精子.A.①②③B.③③②C.②②②D.②③④【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随之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过程),着丝粒分裂,复制的基因分开,移向细胞两极,分配到2个精细胞中去.【解答】解:(1)基因M和M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即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过程中;(2)基因m和m的分离也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即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过程中;(3)M和m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即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故选:B.【点评】本题重点考查减数分裂过基因的分离情况,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以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相同基因随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14.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B.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养,培养基中R型菌、S型菌均可存在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只有在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才能测到放射性同位素35S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具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完全分开【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析】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解答】解: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因为蛋白质稳定、蛋白质的多样性.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有关,A正确;B、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养,培养基中R型菌、S型菌均可存在,B正确;C、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因此沉淀物中出现了放射性;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因此沉淀物中没有出现放射性,C错误;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噬菌体的蛋白质并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是留在细菌的外部,噬菌体的DNA却进入了细菌体内,彻底将蛋白质和DNA分开,使实验更有说服力,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5.家兔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它所以能保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是因为在生殖过程中要进行()A.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染色体复制和平均分配【考点】亲子代生物之间染色体数目保持稳定的原因.【分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解答】解: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亲子代生物之间染色体数目保持稳定的原因,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的结果和受精作用的意义,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6.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几种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出如下图形.下列与图形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在此时期之前细胞出现了赤道板B.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阶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阶段染色体着丝点发生分裂D.如果丙图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可发生联会并产生四分体【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乙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之间的比例为1:2:2,并且染色体数为2N,因此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或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图丙中,A组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即染色体数目减半,可以表示减二的前期、中期、末期;B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可以表示有丝分裂的间期、前、中、末期,减一时期和减二后期;C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N,为体细胞的两倍,只可能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解答】解:A、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在此时期之前,染色体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上,但不存在赤道板结构,A错误;B、图乙DNA数和染色单体数是染色体数的2倍,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或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因此此阶段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正确;C、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而着丝点发生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C错误;D、图丙中C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而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等数量变化,能够根据数量确定分裂时期,并能够识记相关时期的细胞特点,进而对选项逐项分析.17.甲至丁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生殖器官中的一些细胞分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孟德尔遗传定律发生在甲、乙两图表示的细胞分裂时期B.乙图所示时期,该细胞中有两个四分体C.甲、乙、丙、丁所示细胞可出现在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D.丁是由乙经过一次分裂产生的卵细胞【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专题】模式图;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见该动物为雌性动物;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丁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已经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解答】解:A、遗传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乙图表示的细胞分裂时期,A错误;B、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的,存在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而乙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已分离,因此没有四分体,B错误;C、卵原细胞既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也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因此甲、乙、丙、丁所示细胞可出现在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C正确;D、根据染色体颜色判断,乙形成的卵细胞中应该有一条白色的较大的染色体和一条黑色的较小的染色体,而丁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与此不符,因此丁不是由乙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卵细胞,而是第二极体,D错误.。

最新(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生物第三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生物第三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生物第三次月考试题(附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3第1章-第5章。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心肌细胞内的CO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2B.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C.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D.内环境中可以发生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的生化反应2.下列有关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叙述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与肺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小肠内的营养物质通过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进入内环境C.组织液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组织细胞可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3.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表面,如下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

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4.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B.T细胞不仅在细胞免疫中起作用,在体液免疫中也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C.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D.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5.下列有关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膝跳反射中,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B.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反射弧传导或传递的。

C.若组织液中的Na+浓度增大,则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动作电位增大D.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时,突触前膜通过胞吐形式释放神经递质6.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特点是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低、血糖浓度高等。

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生物试题

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生物试题

2015-2016学年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调查山上野兔种群密度的最佳方法是()A.取样器取样法B.显微镜计数法C.样方法D.标志重捕法2.如图为某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该人群的年龄组成()A.由稳定型变为增长型B.由衰退型变为稳定型C.由增长型变为稳定型D.由稳定型变为衰退型3.下列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A.竞争、捕食、共生B.共生、捕食、竞争C.竞争、共生、捕食D.捕食、竞争、共生4.在一块面包上有一个霉菌,如果在其他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其数量变化在一天内最可能的是呈()A.“J”型曲线增长B.“S”型曲线增长C.“J型“或“S”型曲线增长D.无规律增长5.如图是一个正在生长的幼苗,将其水平放置,其中能表现出生长素抑制生长的生理效应的是()A.甲B.乙C.丙D.丁6.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抗体B.糖原C.胰岛素D.氨基酸7.一个充满生机的鱼缸构成了()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以上都不是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为()A.2个B.3个C.4个D.5个9.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放入活酵母菌若干,抽样镜检,视野下如图1所示(图中小点代表酵母菌).将容器放在适宜温度下恒温培养5小时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视野下如图2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密度增加200倍左右B.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可以用标记重捕法C.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D.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值10.下面是对某种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其操作步骤正确的是()①确定调查对象②选取样方③计数④计算种群密度⑤挖出所有个体.A.①②③④B.①⑤②③④C.②⑤③④D.①③②④11.植物地上部分向光生长,根背光生长.取正在萌发的种子贴附在琼脂板上,再将琼脂板插入透明盒内培育,五面遮光,仅从一侧给予光照(如图).幼苗根的生长方向将是()A.↓B.→C.↘D.↙12.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包括了图中全部生物的总和B.图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C.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只有1条D.该图能反映出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1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无法再被利用B.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可循环利用C.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属于物理信息D.硝化细菌能利用某些无机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有机物14.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比较()A.前者抵抗力稳定性强,后者恢复力稳定性强B.前者恢复力稳定性强,后者抵抗力稳定性强C.前者的恢复力稳定性高于后者D.后者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前者15.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如图A、B、C、D 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A.B. C.D.16.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②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③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7.在生态系统中,对下列生物的分析正确的是()A.硝化细菌属于自养生物、生产者B.圆褐固氮菌属于厌氧生物、分解者C.乳酸菌属于需氧生物、分解者D.酵母菌属于异养生物、消费者18.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正确的是()①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②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③蛇处于两个不同的营养级;④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⑤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可利用的总能量大于蝗虫可利用的总能量.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19.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中,属内环境稳态失调是()A.环境温度下降,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B.接受抗原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C.血液中钙盐不足,引起肌肉抽搐D.饮食过咸,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20.如图为某一神经冲动传递过程的简图,若在P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其中甲为肌肉,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有3个神经元,乙为效应器B.丙神经元的细胞体通常位于脑或脊髓中C.刺激后神经冲动的方向为丁→戊→乙D.肌肉将发生收缩,该反应称为反射21.如图为人体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虚线框中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刺激a点不能引起c处电位变化B.b处的液体中可能含氧气、神经递质等C.c的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D.a、b、c任何一处的细胞膜外测得负电位,则表明其处于兴奋状态22.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23.唯一能为丝兰传粉的丝兰蛾,以丝兰的花蜜为食,雌蛾只有把卵产生在丝兰子房内,幼虫在子房内才能正常发育,丝兰蛾与丝兰间的关系在生物学上叫()A.互利共生B.寄生C.共栖D.捕食24.如图表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依次是()A.a>b>c B.c>b>a C.c=b>a D.a>c=b25.如图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含有3条食物链B.在该食物网中,鹰处于4个不同的营养级C.蛇和鹰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D.若兔大量减少,鹰也会大量减少26.某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问的变化呈现如图所示曲线.则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能反映该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别是()A.衰退型和①B.增长型和②C.衰退型和③D.增长型和④27.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种蜣螂专以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C.使用粪便作肥料,其中的能量可以流向农作物,从而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D.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建造的人工生态系统,会强烈干扰其它生态系统28.下列不能正确表示细胞I、II和物质E、F相互关系的是()细胞Ⅰ细胞Ⅱ物质E 物质FA 下丘脑细胞垂体细胞促甲状腺激素受体B 浆细胞病原体抗体抗原C 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D 突触前神经元突触后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A.A B.B C.C D.D29.如图A表示物质,①代表产生该物质的细胞,②代表该物质作用的靶细胞,符合该模型的是()A.①效应T细胞,②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抗体B.①传出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C.①垂体细胞,②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A抗利尿激素D.①甲状腺细胞,②下丘脑细胞,A甲状腺激素30.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原因是因为靶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B.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为垂体细胞C.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那么此时的靶细胞不可能是性腺细胞D.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肌肉细胞31.科学工作者在某地观察,记录了四种野生动物一天中平均活动时间(h)如下表.假设北美郊狼因被大量捕杀而数量锐减,则短期内将发生的变化是()物种休息与其他物种竞争进食寻找配偶大鼠 4.8h 3.6h(追逐小鼠)13.2h(吃植物种子) 2.4h浣熊18.0h 0.0h 3.6h(吃大鼠) 2.4h北美郊狼18.0h 0.0h 4.8h(吃浣熊) 1.2h小鼠 4.8h 6.0h(被大鼠追逐)10.8h(吃植物种子) 2.4hA.植物种子数量变化不确定B.浣熊数量减少C.大鼠数量增多D.小鼠数量减少32.用正常的黄瓜雌花验证生长素的作用.设计的做法是:将用于实验的雌花开花前套上纸袋,然后分别作如下处理:(1)1号花开花后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2)2号花开花后人工授粉.此设计的缺陷是()A.1号花未进行人工授粉B.2号花未涂生长素C.缺乏自然传粉的雌花D.缺乏只作套袋处理的雌花33.下列实验或调查活动中,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标记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部分标记物脱落B.标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某些田鼠因曾被捕变得狡猾而不易被重捕C.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D.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集的地块取样34.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35.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生物的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已知甲和丙之间没有能量传递,则甲和乙、乙和丙的种间关系分别是()A.竞争、竞争B.捕食、寄生C.寄生、竞争D.捕食、互利共生36.如果一个人食物有来自绿色植物,来自小型肉食动物,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A.10千克B.28千克C.100千克D.280千克37.如图所示的三种曲线是同一生物在同样条件下的培养结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图1、2、3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B.图1中a点和图3中e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c点对应C.图1中b点和图3中f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d点对应D.图1、2、3中的b、c、f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38.以△形代表生态金字塔,当△等宽,下列组合中能量利用最充分的是()A.B.C.D.39.如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B.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D.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 40.分析有关生态系统碳循环、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B.O2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BC.人体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增加导致组织水肿D.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二.非选择题41.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未标记30头,标记过10头.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 头A.30 B.32 C.96 D.128(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多选)A.没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没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图据图分析: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型;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做好防治准备工作.(4)若某种群有成鼠a头(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头雌鼠一生产仔16头,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则从理论上计算,第n 代的数目为头.A.a×8n﹣1 B.a×8n+1C.a×8n D.a×8n﹣2(5)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头,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数变化和饲养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图丙中的曲线.42.多细胞生物调节生命活动需依靠细胞通讯.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使之产生相应的反应的过程.如图是几种细胞通讯的实例,请分析回答:(1)A图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物质,作用于肝细胞,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是.肝细胞膜上受体的化学成分是.(2)B图中,若在e处给予适当刺激,则a、b、c、d、e中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是.(3)上述两图中细胞间传递信号的物质有,上述过程表明细胞膜除具有有分泌、识别的功能外,还具有功能.43.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填“不同”或“同一”)种群.(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项圈,乙组同时抛出两个相同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一个项圈和一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够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和棍棒的距离(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44.根据某生态系统的图示,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在图1的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猫头鹰占有个营养级.如果猫头鹰的体重每增加1kg,则至少需要草 kg,至多需要草 kg.(2)在图1的食物网中,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的是、.根据图2的能量流动图可知,初级消费者自身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是图中的箭头;三级消费者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被分解者所利用应属于图示中的箭头.从不同营养级间能量传递的多少来看,图中②③④的特点是.45.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与小白鼠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问题:(1)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维持该必要条件的主要调节机制是调节网络.(2)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有神经联系和血液联系,切断其神经联系后,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没有减少,说明下丘脑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方式是调节.(3)性激素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方式相似,由此推测下丘脑通过分泌激素间接调节性腺的活动.(4)已知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促进子宫发育.研究人员为探究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能否影响卵巢和子宫的发育,用一批幼鼠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组别手术/处理方法相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卵巢平均重量( mg)相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子宫平均重量(mg)1 不作处理68 2162 A 36 933 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适量雌性激素37 2194 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适量促性腺激素66 218①分组时应将健康、生长发育状况和个体大小相近的幼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②表中第组是本实验的对照组.③表中A处的处理方法是.④第3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是.2015-2016学年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调查山上野兔种群密度的最佳方法是()A.取样器取样法B.显微镜计数法C.样方法D.标志重捕法【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分析】1、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2、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解答】解:A、土壤小动物的活动能力强,不适宜采用样方法,身体微小,不适宜采用标记重捕法,因此采用取样器取样法,A错误;B、显微计数法用于肉眼看不见得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B错误;C、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一般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C错误;D、野兔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一般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2.如图为某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该人群的年龄组成()A.由稳定型变为增长型B.由衰退型变为稳定型C.由增长型变为稳定型D.由稳定型变为衰退型【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据图分析,起初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增长率为零,此时该人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性;以后出生率逐渐增加,死亡率逐渐减少,而且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的增长率持续增加,种群密度急剧增加,年龄结构为增长型.【解答】解:A、由稳定型变为增长型,A正确;B、由衰退型变为稳定型,衰退型增长率小于零,种群数量逐渐减少,与图不符,B错误;C、不是由增长型变为稳定型,C错误;D、不是由稳定型变为衰退型,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3.下列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A.竞争、捕食、共生B.共生、捕食、竞争C.竞争、共生、捕食D.捕食、竞争、共生【考点】种间关系.【分析】共生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数量曲线呈平行关系.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数量曲线分析有时相反,有时平行.竞争是两种生物生活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中,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竞争结果往往对一方不利,甚至会被消灭.【解答】解:甲中两种群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属于互利共生关系;乙中两种群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丙中两种群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属于竞争关系.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种间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属于中等题.4.在一块面包上有一个霉菌,如果在其他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其数量变化在一天内最可能的是呈()A.“J”型曲线增长B.“S”型曲线增长C.“J型“或“S”型曲线增长D.无规律增长【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解答】解:由于在一块面包上有一个霉菌,营养充足、又其他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所以在一天内,霉菌的数量变化呈“J”型曲线增长.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5.如图是一个正在生长的幼苗,将其水平放置,其中能表现出生长素抑制生长的生理效应的是()A.甲B.乙C.丙D.丁【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专题】模式图;植物激素调节.【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将一个正在生长的幼苗水平放置后,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导致近地端的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端,即乙>甲、丁>丙.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对生长素最敏感,其次是芽,茎对生长素最不敏感.【解答】解:A、甲点生长素浓度较低,促进根的生长,A错误;B、乙点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根的生长,B正确;C、丙点生长素浓度较低,促进茎生长,但促进作用较弱,C错误;D、丁点生长素浓度较高,促进茎生长,且促进作用较大,D错误.故选:B.【点评】本特纳考查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及运输、生长素的作用及作用的两重性,首先要求考生明确重力作用会导致横放幼苗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其次要求考生掌握生长素的作用因生长素的浓度和植物器官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明确根对于生长素最敏感,再选出正确的答案.6.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抗体B.糖原C.胰岛素D.氨基酸【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环境成分一般包括: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等)、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等)、调节物质(激素、抗体、递质等)、其他物质(纤维蛋白原等).【解答】解:A、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血清属于人体的内环境,A错误;B、糖原包括肝糖原和肌糖原,肝糖原存在于肝细胞中,肌糖原存在于肌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正确;C、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后进入血液中,属于内环境成分,C错误;D、氨基酸属于营养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成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考生平时学习过程中注意知识点的积累,难度不大.7.一个充满生机的鱼缸构成了()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以上都不是【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专题】信息转化法;生态系统.【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据此分析作答.【解答】解:充满生机的鱼缸包括其中生物生存的无机环境、光能的输入,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鱼及营腐生生活的分解者,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意在强化学生对生态缸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题目难度不大.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为()A.2个B.3个C.4个D.5个【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中含有一条食物链为植物→蝉→螳螂→黄雀,其中黄雀为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解答】解:A、黄雀为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不是第二营养级,A错误;B、黄雀为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不是第三营养级,B错误;C、黄雀为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C正确;D、黄雀为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无第五营养级,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关系的了解,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找出题目隐含的题意.9.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放入活酵母菌若干,抽样镜检,视野下如图1所示(图中小点代表酵母菌).将容器放在适宜温度下恒温培养5小时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视野下如图2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高二生物第三次月考试卷试题

高二生物第三次月考试卷试题

高二生物第三次月考试卷试题坚持学习与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读强记、常学常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二生物第三次月考考试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1-40题,每小题1分;41-45题,每小题2分。

共计50分。

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答案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1.在变质的馒头上长出的黄曲霉的菌斑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A.细胞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2.下列有关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统一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细胞膜B.具有细胞质C.具有染色体D.遗传物质都是DNA3.关于细胞中化学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B.染色体组成成分是脱氧核糖和蛋白质C.胆固醇、脂肪、磷脂都属于脂质D.乳糖和麦芽糖都属于二糖4.细胞呼吸的实质是A.分解有机物,贮藏能量B.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5.下列能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细胞-顺序的是①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完全分开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③中心体发生倍增④着丝点排列在一个平面上A.②→③→①→④B.②→④→③→①C.③→②→④→①D.②→③→④→①6.下列生命过程中,有细胞凋亡过程的是A.断尾壁虎长出新尾巴B.砍伐后的树桩上长出新枝条C.蝌蚪尾巴消失的过程D.胚胎发育中出现造血干细胞7.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A.荚膜B.蛋白质C.R型细菌的DNAD.S型细菌的DNA8.如图所示为某一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可以做出的判断是A.母亲肯定是纯合子,子女是杂合子B.这种遗传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C.该遗传病不可能是-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D.子女中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父亲9.在减数第二次-后期,人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有A.22对常染色体+-YB.22对同源染色体C.44条常染色体+-YD.44条常染色体+--10.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的连接是通过A.肽键B.—磷酸—脱氧核糖—磷酸—C.氢键D.—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11.下列有关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而蛋白质的功能不影响性状B.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C.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控制生物性状D.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全部性状12.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率,但需大量供试材料和人工筛选B.选择亲本进行杂交育种有利于积累对人类有益的性状C.多倍体育种技术明显缩短了育种时间D.基因工程育种可以打破不同生物类群之间的生殖隔离13.在果蝇中,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是10-5,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约108个个体)中,却有107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则每个果蝇大约有多少个基因A.0.5×104B.104C.2×104D.4×10414.甲状腺激素会对机体的代谢产生影响。

高二生物第三次月考02含答案(人教版)

高二生物第三次月考02含答案(人教版)

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02含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测试范围:选必一+选必二前两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燕鸥是南方某湿地生态系统的一种主要以水生植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银鸥为当地以肉食动物为食的顶级肉食动物,该600hm²湿地中燕鸥的K值为3600只。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湿地中所有的燕鸥和银鸥共同构成了一个种群B.直接决定燕鸥的种群密度的因素只有出生率和死亡率C.当燕鸥的种群密度为3 只/hm²时,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燕鸥种群数量变化主要受水生植食动物数量变化的影响【答案】C【解析】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燕鸥和银鸥是不同的物种,不能构成一个种群,A错误;B、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直接决定燕鸥的种群密度,B错误;C、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燕鸥种群的K值为3600只。

当燕鸥的种群数量为K/2=3600/2 =1800 只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的种群密度为1800÷600=3只/hm²,C正确;D、生态因素是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一般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由于受到生态因素的影响,种群数量总是处在动态变化之中。

燕鸥种群数量变化受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共同影响,而水生植食动物数量变化只是生物因素之一,D错误。

故选C。

2.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某羊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B.若图②所示为某培养装置中酵母菌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增加营养供应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外来干扰的能力有一定限度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灭虫,将害虫消灭到K/2的数量,就达到理想效果【答案】D【解析】A、图①中,表明该种群个体数量突然过度增加,导致环境中生物容纳量(K值)下降,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A正确;B、增加营养供应就是改善种群生活环境时,环境的容纳量会增大即K值变大,B正确;C、曲线③表明因为外界破坏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崩溃,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一定限度,C正确;D、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因此应将将害虫消灭到K/2前的数量才能达到理想效果,D错误。

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高二全册生物试题

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高二全册生物试题

批扯州址走市抄坝学校一中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2分〕〔2021•区校级模拟〕以下生命活动可能会使DNA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的是〔〕①同源染色体别离②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③基因突变④同源染色体上位基因互换⑤染色体结构变异⑥染色体数目变异.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③④⑥2.〔2分〕〔2021•一模〕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 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以下有关判断不正确的选项是〔〕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3.〔2分〕〔2021秋•州期中〕红眼〔R〕雌果蝇和白眼〔r〕雄果蝇交配,F1全是红眼,F1雌雄交配所得的F2中红眼雌果蝇121只,红眼雄果蝇60只,白眼雌果蝇0只,白眼雄果蝇59只.那么F2卵中R和r及精子中R和r的比例是〔〕A.卵细胞:R:r=1:1,精子:R:r=3:1B.卵细胞:R:r=3:1,精子:R:r=3:1C.卵细胞:R:r=1:1,精子:R:r=1:1D.卵细胞:R:r=3:1,精子:R:r=1:14.〔2分〕〔2021•学业考试〕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碱基总数的3%,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和1%.那么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3%和1% B.3%和1% C.1%和3% D.1%和3%5.〔2分〕〔2021•二模〕种植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A.7:6:3 B.5:2:1 C.3:2:1 D.1:2:16.〔2分〕〔2021•一模〕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位基因决的:P d﹣﹣深紫色、P m﹣﹣中紫色、P l﹣﹣浅紫色、P vl﹣﹣很浅紫色〔近于白色〕.其显隐性关系是:P d>P m>P l>P vl〔前者对后者为完全显性〕.假设有浅紫色企鹅〔P l P vl〕与深紫色企鹅交配,那么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可能是〔〕A.1中紫色:1浅紫色B.2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C.1深紫色:1中紫色D.1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1很浅紫色7.〔2分〕〔2021秋•期中〕如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①图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行为相同B.②发生了基因自由组合C.③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正确时期D.由④可判断该动物一是雄性8.〔2分〕〔2021•模拟〕大豆子叶的颜色受一对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 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在幼苗阶段死亡.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其成熟后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且比例为1:2B.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成熟后代的表现型为深绿色和浅绿色,比例为1:1 C.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次,成熟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D.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A基因频率越来越大,a基因频率越来越小9.〔2分〕〔2021秋•区校级期中〕如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②与③在组成上相同的化学基团只有磷酸基,不同的基团只是五碳糖B.①为启动上述过程必需的有机物,其名称RNA聚合酶,①移动的方向从左向右C.上述过程还可发生在根尖细胞的线粒体中D.转录完成后,④需通过两层生物膜才能与核糖体结合10.〔2分〕〔2021秋•弋校级月考〕关于人体细胞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正常女性的体细胞都含2个X染色体B.如果某体细胞含有X染色体,那么该染色体只可能来自母亲C.正常男性体内的细胞不一都含有Y染色体D.如果某体细胞含有Y染色体,那么该染色体只可能来自男性11.〔2分〕〔2021•一模〕如图表示某种农作物品种①和②培育出⑥的几种方法,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培育品种⑥的最简捷途径是Ⅰ→ⅤB.通过Ⅱ→Ⅳ过程最不容易到达目的C.通过Ⅲ→Ⅵ过程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过程Ⅵ常用一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12.〔2分〕〔2021•校级三模〕调查人群中常见的遗传病时,要求计算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N〕.假设以公式N=进行计算,那么公式中a和b依次表示〔〕A.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患病人数,各类单基因遗传病的被调查总人数B.有某种遗传病病人的家庭数,各类单基因遗传病的被调查总家庭数C.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患病人数,该种遗传病的被调查总人数D.有某种遗传病病人的家庭数,该种遗传病的被调查总家庭数13.〔2分〕〔2021春•期中〕以下有关生物进化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生物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并决了生物进化的方向B.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C.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向改变,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物种的产生D.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14.〔2分〕〔2021秋•濠江区校级期中〕雌葱柱头上的细胞膜外表有一种糖被,可以使不同种的花粉不能萌发从而不能完成受精作用,这个现象属于〔〕①细胞识别②抗性③生殖隔离④激性.A.①③B.①②③C.①②D.③④15.〔2分〕〔2021•模拟〕在人体血浆中,有多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的功能不包括〔〕A.催化蛋白质水解为多肽B.与抗原特异性相结合C.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D.降低血糖浓度16.〔2分〕〔2021•广陵区校级学业考试〕用一鲜的神经﹣肌肉标本〔期问用生理盐水浸润〕,设计了如下图的,②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心,在①、②、③三点分别给予适的刺激,以下判断不正确的选项是〔〕A.刺激①处,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刺激②处,电流计不发生偏转C.刺激③处,肌肉可以收缩D.刺激③处,可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17.〔2分〕〔2021秋•期中〕8岁的小明因一次意外不幸使得他的下丘脑受到损伤,这可能会导致他〔〕①睾丸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②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③体温调节受到影响④血糖调节受到影响⑤水盐平衡的调节受到影响⑥言语活动功能出现障碍.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⑤⑥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8.〔2分〕〔2021春•期末〕关于高动物激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由无导管的腺体分泌的;②通过体液运输;③激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④血液里含量极少,但对动物起重要作用;⑤激素作用于其特的靶器官和靶细胞;⑥激素的作用具有持久性,激素能保持很长时间的活性;⑦激素能与作用的细胞结合,成为细胞结构的一.A.①④B.①②④⑦C.①③④D.①②④⑤19.〔2分〕〔2021秋•杜集区校级期末〕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以下有关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B.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②中C.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①中20.〔2分〕〔2021•模拟〕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C.体液大量损失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21.〔2分〕〔1995•〕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A.组织细胞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22.〔2分〕〔2021•一模〕将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23.〔2分〕〔2021•一模〕如图为反射弧曲部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的电位变化,以下分析错误的选项是〔〕A.假设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B.兴奋由c点传导到e点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C.a点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D.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24.〔2分〕〔2021•模拟〕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也增加;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④血糖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可以促进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25.〔2分〕〔2021秋•鲤城区校级期末〕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只有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B.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能与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结合C.如果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那么分泌物的靶细胞可能是甲状腺细胞D.如果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也可以成为靶细胞26.〔2分〕〔2021•二模〕以下免疫细胞中,不能进一步分化的是〔〕A.T细胞B.B细胞C.记忆细胞D.吞噬细胞27.〔2分〕〔2007秋•期末〕下面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A.泪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作用B.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链球菌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细菌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28.〔2分〕〔2021秋•期末〕以下关于浆细胞产生途径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分化而成B.吞噬细胞将抗原直接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C.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D.抗原刺激记忆细胞分化而成29.〔2分〕〔2021•〕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下图,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曲线图.假设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它条件不变,那么测量结果是〔〕A.B.C.D.30.〔2分〕〔2021•〕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错误的表达是〔〕A.饮清水后约1h,尿生成速率到达峰值B.饮清水后0.5h,血液中的抗利尿素浓度降低C.在3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D.3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31-33题每空1分,34题每空2分,共40分〕31.〔5分〕〔2021秋•期中〕答复以下有关遗传的问题.〔1〕图1是人类性染色体的差异和同源的图.有一种遗传病,仅由父亲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该致病基因位于图中的.〔2〕图2是某家族系谱图.①甲病属于遗传病.②从理论上讲,Ⅱ﹣2和Ⅱ﹣3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几率是.由此可见,乙病属于遗传病.③假设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④设该家系所在的人群中,每50个正常人当中有1个甲病基因携带者,Ⅱ﹣4与该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那么他们生育一个患甲病男孩的几率是.32.〔10分〕〔2021秋•期中〕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图.据图答复:〔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乙图是甲图中〔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2〕[③]的名称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能量的细胞器[ ] .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3〕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4〕[①]结构的名称是.在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该处细胞膜膜〔填内或外〕为负电位.33.〔11分〕〔2021秋•弋校级月考〕读图答复相关问题.图甲表示某人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图乙表示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过程.请据图分析答复:〔1〕图甲bc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2〕假设图乙所示细胞为肝细胞,参与图cd段血糖浓度的调节,B为肝糖原,那么A是,C 是.〔3〕某种类型糖尿病的病因是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异常,导致体内某种浆细胞产生了,与细胞结合,使此细胞受损,血糖浓度无法降低,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该型糖尿病属于.34.〔2021秋•弋校级月考〕如图是人体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过程,请分析答复:〔1〕物质c由下丘脑合成,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那么物质c是,它发挥作用的同时,位于的中枢兴奋产生渴觉.〔2〕物质e能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和发育,那么物质d是.物质e的分泌量除了受物质d的调节外,还受激素的调节.〔3〕当身体的冷觉感觉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由传入神经传至体温调节中枢,参与调节.35.〔14分〕〔2021秋•校级期中〕〔果蝇是一种非常小的蝇类,经常作为遗传学的材料,它作为遗传学材料的优点是〔至少答两条〕一:果蝇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为W,白眼为w〕,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现有假设干红眼和白眼雌雄果蝇,假设用一次交配即可证明这对基因为何种染色体上,选择的亲本表现类型为.预期及相结论为:〔1〕.〔2〕.〔3〕.二:家摩尔根用纯种灰身残翅果蝇与黑身长翅果蝇交配,所获子代〔F1〕为灰身长翅果蝇,请你运用一种最简便的方法来判断果蝇灰身和黑身、长翅和残翅的遗传行为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律.方法:.结果预测及结论:.一中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2分〕〔2021•区校级模拟〕以下生命活动可能会使DNA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的是〔〕①同源染色体别离②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③基因突变④同源染色体上位基因互换⑤染色体结构变异⑥染色体数目变异.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③④⑥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基因重组及其意义;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根本类型.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的知识.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的特征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向性、多害少利性.基因突变能产生的基因〔位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突变可以是显性突变,也可以是隐性突变.解答:解:①②同源染色体别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不会使DNA分子结构发生改变,①②错误;③DNA分子结构发生改变是分子水平上发生的变化,基因突变是DNA分子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③正确;④同源染色体上位基因互换导致DNA分子的结构发生了改变,④正确;⑤染色体结构变异有增添、缺失、倒位和易位四种情况,都有可能使基因的结构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⑤正确;⑥染色体数目变异不会使DNA分子结构发生改变,⑥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要注意,基因突变是可遗传变异的三大来源之一,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另外,还要掌握基因突变不一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比方: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几个密码子都可以编码一个氨基酸的现象〕,一个碱基突变后,可能其氨基酸还是不变的,这样性状不会改变;如果突变发生在内含子或者发生隐性突变,生物性状也不会改变.2.〔2分〕〔2021•一模〕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 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以下有关判断不正确的选项是〔〕A.含有15N的DNA 分子占B.含有14N的DNA 分子占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考点: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1个DNA经过4次复制,共产生24=16个DNA分子;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存复制,故16个DNA分子都含14N,比例为100%;只含15N的DNA有2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该DNA分子中含40个A,复制4次需A的数量=〔24﹣1〕×40=600个.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根底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DNA复制为半保存复制,不管复制几次,最终子代DNA都保存亲代DNA的2条母链,故最终有2个子代DNA含15N,所以含有15N的DNA 分子占,A正确;B、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存复制,最终只有2个子代DNA各含1条15N链,1条14N链,其余DNA都含14N,故子代DNA都含14N,B错误;C、含有100个碱基对200个碱基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解得A=40个,故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4﹣1〕×40=600,C正确;D、复制4次后产生24=16个DNA分子,D正确.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DNA分子结构和半保存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用能力及简单计算能力.3.〔2分〕〔2021秋•州期中〕红眼〔R〕雌果蝇和白眼〔r〕雄果蝇交配,F1全是红眼,F1雌雄交配所得的F2中红眼雌果蝇121只,红眼雄果蝇60只,白眼雌果蝇0只,白眼雄果蝇59只.那么F2卵中R和r及精子中R和r的比例是〔〕A.卵细胞:R:r=1:1,精子:R:r=3:1B.卵细胞:R:r=3:1,精子:R:r=3:1C.卵细胞:R:r=1:1,精子:R:r=1:1D.卵细胞:R:r=3:1,精子:R:r=1:1考点:基因的别离规律的实质及用.分析:红眼〔R〕雌果蝇和白眼〔r〕雄果蝇交配,F1全是红眼,说明红眼相对于白眼是显性性状,白眼是隐性状.F1自交所得的F2代中红眼雌果蝇121头,红眼雄果蝇60头,白眼雌果蝇0头,白眼雄果蝇59头,说明控制眼色的R、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亲本的基因型是X R X R×X r Y,F1代基因型为X R X r、X R Y.据此答题.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是X R X R×X r Y,F1代基因型为X R X r、X R Y,那么F1自交所得F2的基因型为X R X R、X R X r、X R Y、X r Y,因此F2代卵中具有R和r的比例是3:1,F2代精子中具有R和r的比例是1:1.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基因的别离规律的实质及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别离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推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进而推断亲代、子一代和子二代的基因型,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4.〔2分〕〔2021•学业考试〕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碱基总数的3%,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和1%.那么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3%和1% B.3%和1% C.1%和3% D.1%和3%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于嘧啶碱基总数.〔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G+C〕的比值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3〕DNA分子一条链中〔A+G〕/〔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为1;〔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表达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5〕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解答:解: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碱基总数的3%,那么C=G=1%,A=T=50%﹣1%=3%.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和17.l%,即T1=3%、C1=17.l%,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双链DNA分子中,T=〔T1+T2〕/2,所以T2=3%,同理,C2=1%.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的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络结构的能力;能用文字及数学方式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和计算能力.5.〔2分〕〔2021•二模〕种植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A.7:6:3 B.5:2:1 C. 3:2:1 D.1:2:1考基因的别离规律的实质及用.点:分析:豌豆与其它植物不同,自然状态下均进行自交,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解答:解:由于两者数量比例为1:3,那么AA 占,AA自交后代仍然为AA,因此AA自交后代占所有后代的AA;Aa 占,Aa 自交后代基因型有三种:AA 、Aa 、aa,那么整个后代中比例分别为AA 、Aa 、aa,因此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比为:7:6:3.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基因别离律的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6.〔2分〕〔2021•一模〕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位基因决的:P d﹣﹣深紫色、P m﹣﹣中紫色、P l﹣﹣浅紫色、P vl﹣﹣很浅紫色〔近于白色〕.其显隐性关系是:P d>P m>P l>P vl〔前者对后者为完全显性〕.假设有浅紫色企鹅〔P l P vl〕与深紫色企鹅交配,那么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可能是〔〕A.1中紫色:1浅紫色B.2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C.1深紫色:1中紫色D.1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1很浅紫色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用.分析:深紫色企鹅的基因型可能为P d P x〔x可以为d,m,l,vi〕,浅紫色企鹅〔P l P vl〕,与之交配可能有P d P d:全深紫色;P d P m:1深紫色:1中紫色;P d P l:1深紫色:1浅紫色;P d P vl:2深紫色:1浅紫色:1极浅紫色.解答:解:根据题意,深紫色企鹅的基因型为:P d P_〔P d P d、P d P m、P d P l、P d P vl〕,所以浅紫色企鹅〔P l P vl〕与深紫色企鹅〔P d P_〕交配,有以下四种情况:浅紫色企鹅〔P l P vl〕与深紫色企鹅〔P d P d〕交配,后代小企鹅均为深紫色;浅紫色企鹅〔P l P vl〕与深紫色企鹅〔P d P m〕交配,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为:1深紫色:1中紫色;浅紫色企鹅〔P l P vl〕与深紫色企鹅〔P d P l〕交配,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为:1深紫色:1浅紫色;浅紫色企鹅〔P l P vl〕与深紫色企鹅〔P d P vl〕交配,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为:2深紫色:1中紫色:1很浅紫色.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基因的别离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律,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7.〔2分〕〔2021秋•期中〕如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①图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行为相同B.②发生了基因自由组合C.③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正确时期D.由④可判断该动物一是雄性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图为有丝分裂后期,②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图为有丝分裂中期,④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根底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答.解答:解:A、①图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后,移向细胞两极,所以每条染色体的行为相同,A正确;B、②中同源染色体别离,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了基因自由组合,B正确;C、③为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形态固,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正确时期,C正确;D、④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分裂,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第一极体,所以由④不能判断该动物是雄性还是雌性,D错误.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2分〕〔2021•模拟〕大豆子叶的颜色受一对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 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在幼苗阶段死亡.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其成熟后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且比例为1:2B.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成熟后代的表现型为深绿色和浅绿色,比例为1:1 C.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 次,成熟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D.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A基因频率越来越大,a基因频率越来越小考点:基因的别离规律的实质及用;基因频率的变化.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此题涉及的知识有基因的别离律,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根底知识,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答.解答:解:A、浅绿色植株自交,其后代中基因型:AA:Aa:aa=1:2:1,即深绿色:浅绿色:黄色=1:2:l,但由于aa的个体幼苗阶段死亡,在成熟后代中只有AA和Aa,且比例为1:2,A正确;B、假设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即Aa×AA,那么后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深绿色〔AA〕:浅绿色〔Aa〕=1:1,B正确;C、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即Aa×Aa,那么成熟后代为AA:Aa=1:2,杂合子的概率为,当自交次数为n 时,那么杂合子的概率为n,C错误;D、由于aa个体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所以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A的基因频率越来越大,D正确.应选:C.点评:此题以基因型为aa的个体幼苗阶段死亡为背景,考查基因别离律的用,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

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高二全册生物试题_

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高二全册生物试题_

标夺市安祺阳光实验学校安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40分)1.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B.合成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C.O2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2.如图表示信息分子对人体某些生理过程的调节实例,A﹣D表示信息分子.下列选项匹配的是()名称合成场所生理作用A 神经递质传入神经元引起骨骼肌的收缩B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下丘脑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C 抗利尿激素垂体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D 淋巴因子T细胞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A.A B.B C.C D.D3.大火发生时,由于缺乏逃生通道,人们惊慌失措.请预测火灾发生时人体生理上可能出现的变化()①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加强②机体耗氧量增加③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④高级神经中枢高度兴奋.A.一项正确B.二项正确C.三项正确D.四项正确4.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天排出的尿量为1000~2000mL,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肾功能严重障碍,则尿液不足,代谢产物不能排出体外,此时人体组织中()A.组织液增多,淋巴增加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C.组织液增多,淋巴减少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5.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跑后肌肉酸痛是因为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积累了大量酸性物质B.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将其清除C.血液中CO2浓度升高会导致呼吸中枢抑制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下丘脑中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6.某人由于外伤大出血,并导致脱水,但病人无口渴现象,尿量也有增无减,这种情况的治疗方法除了作外伤处理、输血外,还应()A.向患者滴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B.向患者输入生理盐水C.向患者输入5%葡萄糖溶液和生理盐水D.向患者输入经严格消毒后的纯净水7.当快速牵拉图中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a→d构成了完整的反射弧B.刺激骨骼肌产生的信号传到c处就会形成痛觉C.牵拉骨骼肌时,c处组织液中可检测到神经递质D.兴奋到达b点时,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反8.图1为神经细胞结构模式图.图2所示为拉尔夫•斯坦曼发现的树突状细胞(DC),这种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卫兵”,能激活T细胞,并让白细胞识别、记忆并攻击入侵的病原体.请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在反射弧中,与感受器相连的是神经细胞的树突,与轴突相连的是另一个神经细胞的细胞体或树突B.神经细胞和树突状细胞都存在大量的突起.从细胞水平上分析,突起的形成是细胞增殖的结果C.神经细胞既具有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的作用,又具有分泌作用.如神经细胞通过分泌激素实现神经细胞之间兴奋的传递D.树突状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其最初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树突状细胞能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并激活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9.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10.下图细胞Ⅰ、Ⅱ以及物质E、F可能依次是()A.下丘脑细胞、垂体细胞、促甲状腺激素、受体B.浆细胞、病毒、抗体、抗原C.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D.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11.下列关于人体健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B.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A细胞受损C.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D.发生恶性肿瘤与机体免疫功能的缺失密切相关12.在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中,前者随后者变化情况中与图中走势不符的是()A.抗利尿激素﹣﹣饮水量B.T细胞浓度﹣﹣HIV浓度C.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D.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13.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叙述错误的是()A.预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可不设置空白对照B.扦插枝条叶片数量应该相同,芽的数量可以不同C.预实验可用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D.实验的测量指标最好是一定时间内枝条的生根数量14.如图所示,如果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A点(10﹣10mol•L﹣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在FC的范围内均能促进生长B.AD属于生长抑制范围C.a侧的生长素浓度为最适宜浓度,细胞伸长生长快,b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a侧,相当于曲线FE段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D.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状况将不同于上图的生长状况,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15.如图是某种群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出生率(Ⅰ)和死亡率(Ⅱ)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是c点C.种群在c点之前呈“J”型增长,c点之后呈“S”型增长D.c点时该种群的个体数达到其生活环境的K值16.关于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A.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C.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增加D.不论是成型的群落或是正在发展形成过程中的群落,演替现象一直存在着,它贯穿着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17.下图反映了竞争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密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被竞争排除或发生生态位变化B.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则常常不出现因竞争而被排除现象C.自然群落中的竞争排除现象是有限的,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D.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18.人工鱼塘里的某淡水鱼,成鱼底栖,捕食贝壳类,幼鱼生活在水体表层,滤食藻类和浮游动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幼鱼与浮游动物可能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B.幼鱼和成鱼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C.该鱼的成鱼和幼鱼在水中的分层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D.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光能19.如图为一草原食物链能量流动简图,植物、食革动物、食肉动物同化的能量分别用B1、B2、B3表示.下列对能量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①A2=B2②(B1﹣B2)>(A2﹣E2)③B1=C1+D1+B2④B1>(B2+B3)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0.构建新型农业生态系统是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信息的传递无关B.该生态系统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利用率C.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较少,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较少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有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二、非选择题(21-24是必修三必做题,26-27两题任选做一个)21.如图所示的调节过程是人体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甲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下丘脑、垂体及甲状腺进行的生理活动过程,a、b、c分别代表图中所示的三种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乙图表示垂体所分泌的TSH作用于甲状腺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受到寒冷刺激时,正常人体会立刻感觉到冷,这时位于皮肤和内脏的兴奋,在产生冷觉.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过程产生的激素增加,可作用于肝细胞和骨胳肌细胞等,使其代谢产热量增加.(2)图中正常人体血液中a的含量变化对①②过程起调节作用,此种调节机制属于调节.(3)如果用激素a饲喂小白鼠,再放入密闭容器中,小白鼠对缺氧的敏感性将.(4)某疾病的病因是体内产生了大量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可以结合TSH 受体而充当TSH的作用,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上称为病.(5)图中的胰岛可分泌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结合,才能调节血糖浓度下降;如果人体组织细胞缺乏上述物质,则可导致细胞摄取血糖,继而血糖水平过高.22.将刚刚离体的神经细胞置于生理盐水中给予适宜刺激,膜两侧出现的电位变化如图甲所示,乙图是突触部分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甲图a表示神经纤维没有受到刺激时的静息电位,此时,由于神经纤维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该离子(外流、内流).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的通透性增加,产生动作电位.(2)图甲中bc段Na+进细胞不需要能量.cd段Na十出细胞(需要、不需要)能量.如果将神经元外Na+浓度降低,则c点高度(不变、增加、降低).(3)乙图中①是,当②与①特异性结合,会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神经冲动.如果向⑤中注射某种物质后,突触后膜无电位变化,分析可能的原因:一是,二是该物质将②分解.23.1986年,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从英国重新引入在我国已经灭绝的麋鹿39只(其中雄性13只、雌性26只).麋鹿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的数量变化如下表:年份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出生率/% 17.9 27.3 29.6 22.7 24.9 30.2存活数/只44 54 66 78 96 122(1)麋鹿引入保护区后,种群数量发生右表所示变化,这种保护属于,起大丰麋鹿保护区进行了麋鹿野生放归,多年后,保护区中的麋鹿种群数量呈型增长,麋鹿种群中性别比例将逐渐接近1:1.(2)观察发现,麋鹿能通过嗅别尿液气味来寻找同伴,这属于生态系统的,在繁殖季节只有雄性鹿王才有交配权,雄性麋鹿为争夺王位而开展剧烈搏斗,这将会导致麋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3)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扩大糜鹿种群比扩大东北虎等猫科濒危动物种群更容易,其原因是.24.请回答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一些问题.(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对茎促进最合适的生长素浓度,对根表现为,说明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2)从图乙中可以读到的信息在生产实践中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例:.(3)从图丙中可以读到以下信息:曲线中H点表示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为g,HC段随着生长素浓度增高,.(4)若植物水平放置,如果图丙表示作用于根的生长素浓度,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和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分别是.25.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用字母表示).在①、③过程中碳以形式进行循环.(2)如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法.(3)图乙中,若鼠和昆虫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 ,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4)图乙中,若蛇的食物有来自鼠,来自蛙.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1kJ 能量,至少消耗植物kJ,假如蛇的食物中,鼠的比例变为,消耗相同的植物,蛇同化的能量是原来的.(5)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该过程属于,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6)图丙为演替过程中该草原中的植物a和两种动物b、c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其中b、c均能以a为食.b和c的种间关系是,若b消失,物种c的数量应.(7)青蛙只能捕食移动的昆虫,这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可以通过放养青蛙有效防治害虫,这说明信息传递能够,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三、选修题26.如图是果酒果醋的制作流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在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出现葡萄酒变酸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发酵液中混有菌发酵产生乳酸;也可能是,导致菌生长繁殖,产生醋酸.(2)某同学尝试用罐头瓶制作果酒,在培养过程中,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此后再拧紧,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一是,二是避免氧气进入和杂菌污染.(3)在果酒制作中,加入的新鲜葡萄汁没有经过灭菌处理,但是在制出的果酒中基本检测不出酵母菌以外的杂菌,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一是酵母菌与杂菌之间存在关系;二是由于果酒中的不利于杂菌的生长.生物参考答案1-5 ADDAB 6-10 BCADC 11- 15 BDBAD 16 -20 BDCCA21.(1)冷觉感受器(或者感受器)大脑皮层③(2)负反馈(或反馈)(3)增大(4)自身免疫病(5)胰岛素受体(糖蛋白)减少(停止)22.(1)外流 Na+ (2)需要降低(3)特异性受体该蛋白质与①结合阻碍了②与①结合(或该物质破坏了①的结构)23.(1)易地保护 S (2)信息传递(3)糜鹿的营养级低,食物来源丰富24.(1)抑制作用具有两重性(2)可以在(如水稻)田里面使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单子叶植物(水稻)的生长,抑制双子叶杂草生长(3)促进作用减弱(4)大于i,小于i25.(1)BD CO2 (2)样方法(3)N+R (4)45(5)次生演替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6)捕食和竞争增加(7)行为调节种间关系三、选做题(选修,以下两个题任选做一个)26.(1)乳酸发酵装置密闭不严醋酸(2)放掉发酵产生的CO2(3)竞争酒精27.(1)0、2(2)高(3)SmaⅠ会破坏质粒的抗性基因、外源DNA中的目的基因(4)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环化(5)DNA连接酶(6)鉴别和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生物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分)1、生物体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直接来源是[ ]A.三磷酸腺苷B.ADP C.葡萄糖D.太阳能2、下面有关酶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蛋白质B.酶的催化效率极高C.酶必须在细胞内才能起作用D.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3、桉树冬天吸收水分主要用于 [ ]A.蒸腾作用B.光合作用C.防寒越冬D.植物生长4、下列细胞中主要依靠渗透吸水方式获取水分的是[ ]A.菠菜叶表皮细胞B.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C.干燥的黄豆种子细胞D.熟的马铃薯块茎细胞5、在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被氢直接还原的是[ ]A.二氧化碳B.五碳化合物C.六碳化合物D.三碳化合物6、下列不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是[ ]A.有氧呼吸B.光反应C.暗反应D.发酵7、人体内蛋白质彻底消化的终产物是[ ]A.屎素B.氨基酸C.多肽D.尿素、水、二氧化碳8、人体内代谢终产物CO2形成的场所是[ ]A.肺泡B.血浆C.组织液D.线粒体9、下列生理活动中,要消耗三磷酸腺苷的是[ ]①红细胞吸收葡萄糖②红细胞吸收K+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④根毛渗透作用吸收水分⑤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胆固醇⑥根细胞吸收NH4A .①③⑤B .②④⑥C .②③⑥D .④⑤⑥10、 下列是血糖代谢图解,指出哪项是不正确的葡萄糖吸收入血→肝脏葡萄糖合成→肝糖元①转变→脂肪氧化→++能②血液葡萄糖(供全身各组织)合成→肌糖元③转变→乳酸+④氧化→++能.①.②.③.④∙∙∙⎡⎣⎢⎢⎢⎢⎡⎣⎢⎢⎢⎢[ ]CO H O C0CO H O A B C D 22222 11、乳酸菌的新陈代谢类型为 [ ]A .自养需氧型B .自养厌氧型C .异养需氧型D .异养厌氧型12、下列生物中属于自养生物的是 [ ]A .硝化细菌B .乳酸菌C .青霉菌D .酵母菌13、人体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 ]A .精子细胞B .卵细胞C .口腔上皮细胞D .极体14、观察有丝分裂各时期,应选用下面哪种实验材料 [ ]A .未成熟花粉B .叶肉细胞C .茎的木质部D .根的成熟区15、细胞周期中细胞内部发生着几乎相反的复杂变化的两个时期是 [ ]A .间期和前期B .前期和中期C .中期和后期D .前期和末期16、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 [ ]A .染色体复制B .同源染色体分离C .染色体减半D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17、人们常用嫁接、扦插等方法繁殖果树,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A .分裂生殖B .营养生殖C .有性生殖D .出芽生殖18、某生物的卵原细胞中染色体数为18个,在四分体时期内含有的染色单体个数是[ ]A .9B .18C .36D .7219、某动物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下列各图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五个细胞,按其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次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③②①④⑤C.②③①⑤④D.②③⑤①④20、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 ]A.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不分裂B.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C.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D.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不分裂21、最有利于生物进化的生殖方式是[ ]A.出芽生殖B.孢子生殖C.营养生殖D.有性生殖22、下列生物中,能用出芽方式繁殖后代的生物是[ ]A.马铃薯B.草莓C.酵母菌D.吊兰23、如果有15个初级卵母细胞,5个初级精母细胞,它们都正常发育并受精,最多能形成的受精卵数目是[ ] A.20个B.15个C.10个D.5个24、家兔在传宗接代过程中,对维持其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是[ ]A.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B.减数分裂与卵裂C.精子与极核结合D.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25、小麦胚乳细胞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方与来自母方的比例是[ ]A.1 1B.1 2C.1 3D.3 126、受精卵发育成胚的过程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属于[ ]A.无丝分裂B.有丝分裂C.减数分裂D.无法确定27、蚕豆、花生等种子中无胚乳,原因是[ ] A.不是双受精B.极核没有受精C.受精极核没发育D.发育过程中,胚乳被子叶吸收28、原肠胚的主要特点是[ ] A.具有囊胚腔和原肠腔B.具有一个囊胚腔,偏向动物极C.细胞未分化D.具有三个胚层和原肠腔29、被子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从[ ] A.种子萌发开始B.受精卵发育开始C.胚的形成开始D.种子的形成开始30、一个西瓜中有很多种子,这是因为西瓜花有[ ] A.多个雌蕊B.多个胚珠C.多个子房D.多层珠被31、植物茎具有向光性的原因是 [ ] A.太阳产生吸引力,使植物向光生长B.生长素有向光性,因此向光一侧分布多C.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缘故D.由植物体的本性所决定的32、用燕麦幼苗的胚芽鞘进行向光性实验,可以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 ] A.胚芽鞘尖端B.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C.胚芽鞘的下端D.胚芽鞘的任一部位33、在子房发育成果实的过程中,所需生长素来自[ ] A.顶芽的合成B.侧芽的合成C.发育着的种子的合成D.传粉后子房自身合成34、果树长到一定高度时去顶主要目的是[ ] A.解除顶端优势B.防止出现向光生长C.促使侧芽产生更多的生长素D.防止顶芽消耗过多的养料35、单细胞生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都是依靠[ ]A .反射弧B .体液C .神经中枢D .原生质36、在农业生产上,要获得无籽番茄,需利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 ]A .生长中的果实B .开花后的子房C .未授粉的花蕾D .已授粉的花蕾37、水螅的一个触手碰到水蚤后,其它的触手都伸向水蚤,并用触手将水蚤紧紧缠住,这一现象说明生物具有 [ ]A .适应性B .应激性C .遗传性D .变异性38、欲得无籽番茄,可用生长素处理该花的柱头。

此处理的时期和条件是[ ]A .花蕾期,去掉雄蕊B .花蕾期,不去雄蕊C .开花后,不去雄蕊D .开花后,去掉雄39、下列哪一项不是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促进生长 .促进果实发育.抑制生长 .促进细胞分裂∙∙[ ]A B C D40、手术摘除幼年白鼠某腺体后,其发育停止,食欲不振,这种腺体是[ ]A .胰岛B .睾丸C .甲状腺D .肝脏41、如果把公鸡的睾丸移植到阉割过的母鸡体内,这只母鸡就会逐渐地长出公鸡型的鸡冠和长的尾羽,并且有公鸡那种好斗的特性。

这说明雄性激素能够 [ ]A .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B .促进精子的生成C .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D .维持雄性第二性征42、人类男性体内哪种腺体分泌的激素有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的功能 [ ]A .甲状腺B .睾丸C .胰腺D .肾上腺43、动物体内能量的转移途径可表示为 [ ]A .有机物→热量→生命活动B .有机物→ADP →肌肉收缩C .C 6H12O 6→ATP →生命活动D .有机物→ATP →神经传导44、把小白鼠和青蛙从约25℃室温中移至5℃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耗氧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 ]A .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B .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增加C .青蛙的耗氧量增加,小白鼠的耗氧量减少D .青蛙的耗氧量减少,小白鼠的耗氧量增加45、玉米的卵细胞内有10条染色体,那么,它的受精卵、胚芽细胞、胚乳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依次为[ ] A.20、20、30 B.10、20、30C.20、10、30 D.20、20、2046、某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是40条,那么该物种配子的染色体数目是[ ] A.10条B.20条C.40条D.80条47、要形成20粒玉米种子,所需花粉粒、精子、极核、胚珠数依次是 [ ]A.20、20、40、20 B.10、20、40、20C.20、40、40、20 D.10、20、20、2048、下列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成对的两条染色体C.在减数分裂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49、能进行孢子生殖的一组生物是[ ]A.杨树、蜜蜂B.噬菌体、水螅C.大肠杆菌、玉米D.木耳、青霉菌50、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每个四分体具有( )A.四个着丝点B.两个姐妹染色单体C.两个着丝点D.两对染色体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50分)1、下图是叶绿体结构示意图,请回答:①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它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大类。

②叶绿体色素的作用是可以吸收可见的太阳光,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吸收蓝紫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③光反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进行的。

④暗反应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的。

2、图所示是细胞减数分裂的_______次分裂的________时期。

有_______条染色体,它们是__________。

属于同源染色体关系的是____ ____。

图中“2”和“4”在形成配子时,可以组合在同一个配子中的分别______ _ __。

3、图中为猕猴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含量变化的示意图(不考虑细胞质中的DNA)。

请据图回答问题:(1)猕猴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______条。

(2)a-b段DNA分子增加的原因是______。

(3)b-c段中,有四分体______个。

(4)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______段。

(5)在乙图中绘出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数变化的示意图。

4、下列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某雄性生物(假定只含有两对染色体)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根据图回答:(1)甲图表示______时期。

(2)乙图表示______时期。

(3)丙图表示______时期。

(4)乙图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是______细胞。

(5)丙图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是______细胞。

5、根据右图回答问题:(1)该图表示蛙胚发育的______期,它是由______期发育而来。

(2)标号②指的是______。

(3)③指的是______,这部分是由卵裂时的______极细胞发育而来。

6、图表示对燕麦胚芽鞘向光性的研究,请回答有关问题(1)将弯向光源生长的是______(2)直立生长的是______(3)能过______和______的对照实验,可知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______(4)通过______实验可以证明,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一定是______7、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映,请据图回答。

(1)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不一样,对根来说,生长素的最适浓度是______mol/L左右,对芽来说,最适浓度是是______mol/L左右;对茎来说,最适浓度是是______mo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