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顶板事故预防和管理组织方法

合集下载

煤矿顶板事故简介及如何预防

煤矿顶板事故简介及如何预防

通过采用新型支护材料和技术,能够提高顶板的支护效果,降低顶板事
故的发生概率。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展望
智能化监测预警系统的发 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监测预警系统 的功能将更加完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
新型支护材料与技术的发展
未来将会有更多具有更高性能的新型支护材料和技 术出现,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04
煤矿顶板事故预防技术应用与 发展趋势
智能化监测预警系统应用
1 2 3
智能化监测预警系统概述
该系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 实现对煤矿顶板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监测预警系统功能
包括顶板压力监测、离层监测、声发射监测等功 能,能够及时发现顶板异常情况,为预防事故提 供依据。
监测预警系统应用效果
迅速处置
根据事故情况,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处置,防 止事故扩大。
做好事故现场清理和恢复工作
01
02
03
清理现场
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确 保无残留危险源。
恢复生产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 快恢复生产,减少经济损 失。
总结经验教训
对事故进行总结,分析原 因,提出改进措施,防止 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便于追溯和管理。
03
煤矿顶板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和演练计划

煤矿顶板管理专项治理方案

煤矿顶板管理专项治理方案

煤矿顶板管理专项治理方案

为搞好我矿顶板治理,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特制定《八字庄煤矿顶板专项治理方案》。

第一节组织治理成立顶板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顶板的防治、方案实施所需的人、财、物,严格按本措施的规定搞好矿井顶板治理工作。

组长:张生权

副组长:欧修平陈正明

成员:靳智培张国祥王祖成王道立邹正祥马畔超邹从高谭世宝

其次节详细治理方法:

1、每月召开顶板治理会议,讨论解决顶板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制订防范事故发生的措施。

2、跟班人员每日对所辖区域的巷道进展全面检查维护,发觉危岩准时撬下,一时无法撬下的要做好临时支护或永久支护。

3、跟班负责人在检查瓦斯的同时,要负责检查巷道的顶板状况及支护质量,发觉不符合要求的责令现场工作人员准时处理或返工,现场无工作人员时要想方法单独处理,一时处理不了的也要做好警示标记,注明留意事项。

4、生产、安监、通风等部门治理人员下井检查工作时,要留意观看顶板状况和工作面支护状况,发觉安全隐患准时处理。

5、各作业地点人员要仔细按作业规程要求作业,做标准工,干标准活,同时要听从矿治理人员的治理,对发觉的安全隐患准时处理。

6、井下全部工作人员无论工作或休息均应常常观看所在地点的顶板状况,发觉危急准时撤离和实行措施进展处理。

第三节顶板治理专项治理详细措施

一、掘进巷道顶板治理

(一)、掘进工作面顶板治理的重点:

1、把握巷道开掘厚围岩体的范围及围岩应力分布状况,依据影响巷道围岩应力的因素。围岩的性质、巷道所处理的深度、巷道四周的地质构造、水文变化、巷道的断面现状尺寸等,了解围岩应力分布状况及在此应力作用下围岩的变形和位移后才能选择适合的支护材料、支护形式,到达维护巷道的目的。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

矿井顶板事故是指由于顶板失稳或坍塌而造成的矿工伤亡和设备损坏的事故。矿井顶

板事故是煤矿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事故之一,也是最容易导致重大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事故

之一。为了预防矿井顶板事故的发生,需实施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一、完善规章制度

1. 制定和完善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制度,包括矿井顶板管理责任制、矿井顶板检

查制度、岗位责任制等。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矿工的责任和义务,确保管理人员和矿工履

行其职责,提高工作安全意识。

2. 加强矿井顶板事故防治相关规章制度的宣传和培训,使所有人员都能了解和掌握

规章制度的内容,提高工作安全意识和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二、加强矿井顶板巡检

1. 制定矿井顶板巡检制度,明确巡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责任单位。加强对巡检

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巡检能力。

2. 加强对矿井顶板的巡查和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要

及时报告,必要时暂停生产,确保工作面的安全。

三、加强矿井顶板预警

1. 安装和使用可靠的顶板监测仪器设备,对矿井顶板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顶板

变形和失稳的预兆,并采取相应措施。

2. 定期组织顶板专家进行检测和评估,分析顶板的稳定性,预测顶板的变化趋势,

为矿井顶板的管理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四、合理开展采矿工作

1. 制定合理的采矿方案,合理确定矿井顶板的布置和支护方式。采用合适的采煤方

式和工作面结构,降低矿井顶板的失稳风险。

2. 提高采矿设备的安全性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加强对设备的日常检修和维护,并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检查和评估。

顶板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顶板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顶板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bbs/YxBBs/Default.Asp)

(一)顶板事故预防措施

1.采掘工作面在采掘施工前均要认真编制作业规程,正确确定工作面支护方式,有效控制顶板,如果情况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安全措施。

4.因为没有端头支架,存在个别综采工作面未使用端头支架。支护采用单体柱木梁套棚加抬棚混合支护。预防端头冒顶措施:①加强端头支护,距工作面10m范围内保证一梁四柱,10—20m范围内一梁三柱,抬棚沿工作面架设,排头架要抬住小棚。严格按规程回柱放顶打好戗柱。②进、回风巷铺顶网,控制顶板。③当顶板压力增大时,要增加单体柱,增加支护强度,再加大木梁厚度,保证顶板支护效果。④加强端头支护管理,要保证单体柱的支护效果,确保支护单体柱不漏液,失效支柱及时更换。⑤加强端头压力观察,发现压力增大或周期老顶来压,及时加强支护,确保支护效果。

5.井下所有人员必须时刻注意工作面顶板变化情况,特别是安检员要重点检查工作面的顶板状况,发现不安全隐患时,要立即汇报矿调度室和安全调度台并采取措施或下令停工撤人。

6.加强金属支护、支架和单体液压支柱的检修、试压,日常监控及时检查更换失效的梁柱,保证每根都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7.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搞好质量标准化,提高优良品率。

8.坚持矿压观测与顶板监控、分析,掌握顶板活动规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9.各采煤队在开采上分层时,要研究并掌握初次来压步距与周期来压规律,密切注意初次来压与周期来压预兆,提前采取得力措施,防止工作面大面积冒顶,避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

顶板事故预防措施

顶板事故预防措施

顶板事故预防措施

顶板事故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一类重大安全事故,常常造成人身伤亡和严重财产损失。由于顶板体现复杂多变,难以控制,一旦顶板事故发生,常常使现场暂时失控,处理难度大,对矿井安全生产造成很大威胁。因此,预防顶板事故势在必行。

一、加强顶板支护

提高顶板支护的质量和强度,是预防顶板事故的基本措施。对煤层岩性分布、稳定性等因素进行深度分析,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支护参数和材料,确保煤巷顶板稳定可靠。根据现场情况,落实负责人、班组长和保护人员的职责,实行“定责制”,确保支护的认真、细致和到位。

二、减少人员活动

顶板事故常常在人员活动区域发生,尤其是在现场煤巷尚未支护稳定、矿井采掘工作难度较大时,越过指定区域进行活动,容易引发顶板事故。应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人员活动区域和通道,清晰标识禁止人员活动的区域,严格遵守规定。禁止在不运用支护、爆破、运输等重要工艺设备检查情况下,进行人员活动或试车。

三、加强监测监控

在煤巷的顶板和煤岩围岩区域设置应力检测仪,定时进行定点监测和预警,掌握煤巷顶板变形、断层、裂缝等情况。如不慎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检查、处理。此外,应设立视频监控点,24小时不间断地视频监控关键区域,及时识别、定位潜在风险,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四、加强技术培训

加强煤矿生产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煤矿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是预防顶板事故的重要保障。通过多种形式传播相关安全知识,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加强煤矿工人的安全心理素质,强化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并及时总结研究生产中的事故案例,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措施,提高对未来事故的防范意识。

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

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

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

顶板事故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一种重大安全事故,其发生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煤矿的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有效地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煤矿企业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一、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是防治顶板事故的首要措施。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管理档案。同时还必须加强对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加强煤层地质工作

加强煤层地质工作也是有效预防顶板事故的关键措施。煤炭企业必须建立定期检测煤层完整性和变形性的制度,加强矿区的地质勘探和监测,及时了解煤层运动和变形情况,避免顶板突然断裂的危险。

三、强化顶板支护

顶板支护是防治顶板事故的重要措施。煤矿企业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支护技术,如钢架支护、矩形钢管支护、锚索支护等,根据不同的煤层地质条件,合理选择支护方式和支护材料。

四、进行现场安全监测

进行现场安全监测也是防治顶板事故的重要手段。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现场监测系统,对顶板开展持续不断的监测,利用煤层地质、构造、应力等信息,进行预警分析,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五、实施科学疏导

实施科学疏导也是防治顶板事故不可缺少的环节。煤矿企业必须根据不同地质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采掘方案,严格执行疏导规定,避免在顶板高应力区进行大面积采掘作业。

六、建立安全预警机制

建立安全预警机制是煤矿企业有效防治顶板事故的必备手段。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体系,对顶板稳定性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采取预防性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煤矿顶板管理办法

煤矿顶板管理办法

煤矿顶板管理办法

一、概述

煤矿顶板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正确有效的顶板管理可以避免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的安全。本文旨在总结研究煤矿顶板管理的经验和方法,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煤矿顶板管理办法,以达到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目的。

二、顶板管理原则

1.安全第一原则:煤矿顶板管理以安全为第一要务,一切工作都必须以保障矿工安全为前提。

2.预防为主原则:通过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损失。

3.综合管理原则:顶板管理工作应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方案。

4.科学技术支撑原则:借助科学技术手段,提高顶板管理水平,精确预测、预警顶板事故,为决策提供依据。

5.责任追究原则:顶板管理责任明确,各级领导和责任人要切实履行职责,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及时追究责任。

三、顶板管理措施

1.顶板支护措施:按照矿井围岩力学性质,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和支护材料,加强巷道、采场的顶板支护工作。采用锚杆、螺栓等支护措施,增加顶板稳定性。

2.顶板监测措施:建立完善的顶板监测系统,通过测量顶板的位移、压力等参数,及时掌握顶板运动状态,做出科学决策。

3.顶板固结措施:采用冷喷涂浆、注浆固结等措施,增加围岩的抗压能力,提高顶板的稳定性。

4.高效排水措施:保持矿井良好的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地下水的影响,减少顶板因水分析裂而发生事故的概率。

5.顶板预警机制:建立科学的顶板预警机制,通过分析煤层构造变形规律、矿震监测等手段,预测顶板事故的可能性,及时采取措施。

6.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开展煤矿安全顶板管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加强对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和指导。

煤矿顶板事故防治措施

煤矿顶板事故防治措施

煤矿顶板事故防治措施

煤矿顶板事故是指突然发生的煤矿井顶板、煤柱、煤壁等结构物体倒塌或失稳引起的事故。这种事故往往是由于地质构造不稳定、采矿技术不当等因素造成的,严重影响了矿工的工作安全和煤炭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因此,严谨的煤矿顶板事故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些措施。

一、预防性措施

1.煤矿地质勘探

煤矿地质勘探是煤矿建设的基础和保证。在进行煤矿安全开发之前,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工作,了解煤层的分布、厚度、倾角、灰岩等地质构造情况等信息。在采取地质措施的同时,还应对煤矿内部的巷道、支架、安全生产设施和煤柱的打法等进行分析,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预防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

2.巷道支架设计

巷道支架的设计是矿井工程的重要环节。必须选用适合支护巷道的支架材料和支架参数,同时根据煤层的性质和顶底板的厚度制定出合理的支架方案,并在巷道施工中严格按照方案实施,及时调整支架高度和位置。对于长巷道和侧巷道还应采取集中固岩措施,如补强巷道支架、注浆、瓦斯抽放、排水降温等,以增加煤层的稳定性和强度。

3.煤柱留设率

煤柱留设率是保证顶板稳定的重要因素。煤层开采时,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地质条件和煤层厚度,制定出合理的煤柱大小、留设率和留设位置。在采矿过程中,应随时调整煤柱留设率,掌握煤矿的动态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采掘面的工作方式,以保证煤柱的稳定性。

二、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措施

1.释放压力

在遇到煤矿顶板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减轻顶板的压力。这包括:停止采矿作业、降低巷道内瓦斯浓度、排除大量的水和食品等。

煤矿顶板事故预防技术措施

煤矿顶板事故预防技术措施
该煤矿高度重视地质勘查工作,加强现场指导,科学制定相关方案。通过这些措 施,能够准确掌握煤层地质情况,为合理制定顶板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有效预防 了顶板事故的发生。
案例五
总结词
积极创新、不断优化、提高支护效果
详细描述
该矿区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不断优化顶板支护技术,提高支护效果。通过这 些措施,能够有效增强煤巷的稳定性,减少顶板事故的发生。
可以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援和处理,降低事故损失。
预防技术措施的应用
定期检查
煤矿企业应定期对矿井进行安全检查,特别是对顶板的 稳定性和支护情况进行详细检查,确保没有安全隐患。
强化支护
在采煤工作面和巷道等重要部位,应采用加强支护的方 式提高顶板的稳定性,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
科学采煤
采煤工作应遵循科学原则,根据煤层的实际情况选择合 适的采煤方法和工艺,确保采煤过程中不会对顶板造成 过大压力。
在采掘现场设置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确保在紧急情况 下能够及时使用。
加强员工应急培训,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和自救互救 能力。
04
煤矿顶板事故预防技术措施的实施与监 督
技术措施的实施流程
制定顶板事故预防方案
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顶板事故预防方案,明确预防 措施、责任人和时间安排等。
建立顶板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顶板管理制度,包括顶板管理机构、管理流程、安全 技术措施等内容,确保顶板事故预防工作的有序开展。

煤矿顶板管理制度

煤矿顶板管理制度

煤矿顶板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工作,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回采操作规程》、《掘进操作规程》及上级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凡我矿井下采掘工作面和拆除、安装工作面及在用巷道都必须严格按照本规制度,做好顶板管理工作。

3、生产技术科负责全矿顶板管理工作。

二、管理机构及主要职责

1、为确保本制度的严格执行,矿成立顶板管理领导组,负责组织、协调顶板管理的各项工作,检查、落实、考核本制度的执行情况。

组长:(矿长担任)

副组长:(总工、副总工担任)

成员:(副矿长、各科室主要负责人担任)

领导组下设日常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科,生技科科长负责顶板管理的具体事宜。

三、一般规定

1、生产技术科在巷道支护设计时应采用工程类比法。首先

根据相邻巷道的情况、巷道的断面以及服务时间等进行初步设计,然后根据初步设计进行施工。在施工中观测巷道的变形情况、进行巷道的围岩稳定性分类、探测巷道顶板的分层情况等,根据观测情况对初步设计及时进行修改。

2、加强雨季期间和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期间构造区域的顶板监测和管理。生产技术科要及时制定相关措施,安监科负责检查落实执行情况。

3、安监科每月组织两次对井下所有巷道、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对检查过程中查出的隐患进行考核、通报,并要求相关单位限期整改。每季度要组织各业务部门至少进行一次井下作业地点可能导致顶板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预测,对顶板管理存在严重隐患的地点,要在醒目位置悬挂警示牌板;在未采取有效措施前,不允许人员通行或在附近区域作业。

顶板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顶板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顶板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一)顶板事故预防措施

1.采掘工作面在采掘施工前均要认真编制作业规程,正确确定工作面支护方式,有效控制顶板,如果情况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安全措施。

2.因为没有端头支架,存在个别综采工作面未使用端头支架。支护采用单体柱木梁套棚加抬棚混合支护。预防端头冒顶措施:

①加强端头支护,距工作面10m范围内保证一梁四柱,10-20m 范围内一梁三柱,抬棚沿工作面架设,排头架要抬住小棚。严格按规程回柱放顶打好戗柱。

②进、回风巷铺顶网,控制顶板。

③当顶板压力增大时,要增加单体柱,增加支护强度,再加大木梁厚度,保证顶板支护效果。

④加强端头支护管理,要保证单体柱的支护效果,确保支护单体柱不漏液,失效支柱及时更换。

⑤加强端头压力观察,发现压力增大或周期老顶来压,及时加强支护,确保支护效果。

3.井下所有人员必须时刻注意工作面顶板变化情况,特别是安检员要重点检查工作面的顶板状况,发现不安全隐患时,要立即汇报矿调度室和安全调度台并采取措施或下令停工撤人。

4.加强金属支护、支架和单体液压支柱的检修、试压,日常监控及时检查更换失效的梁柱,保证每根都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5.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搞好质量标准化,提高优良品率。

6.坚持矿压观测与顶板监控、分析,掌握顶板活动规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7.各采煤队在开采上分层时,要研究并掌握初次来压步距与周期来压规律,密切注意初次来压与周期来压预兆,提前采取得力措施,防止工作面大面积冒顶,避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

8.回采工作面的初次开采,过老窑、空巷、局部破碎带、断层、冲刷带、陷落柱,过煤柱、冒顶区或托伪顶开采时,都必须制定专门措施。

煤矿顶板管理措施

煤矿顶板管理措施

煤矿顶板管理措施

煤矿的顶板管理是煤矿生产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合理有效地管理

煤矿的顶板可以保障煤矿生产的持续进行,防止因顶板事故导致的人员伤

亡和财产损失。以下是关于煤矿顶板管理的一些建议和措施:第一,科学合理地设计顶板支护方案。首先要对煤层的力学性质进行

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了解煤层的顶板、底板、支承能力等情况,然后结合

矿井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煤层支护方案,包括支柱数量、跨距、

支撑方式等。同时,要结合矿井的运营周期和条件变化,及时调整和改良

支护方案。

第二,加强煤矿顶板监测。顶板监测是及时了解煤矿顶板状况,预防

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煤矿应建立完善的顶板监测系统,可以采用物理监

测手段如变形仪、位移传感器等,也可以采用无线传感网络等新技术手段

进行实时监测。通过顶板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顶板变形、位移等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和及时采取措施。

第三,加强顶板支护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煤矿顶板支护设备是保障顶

板稳定的重要措施,要定期对支护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特别是对于老化和损坏的支护设备,要及时更换和修复,避免因设备故障

导致顶板失稳。

第四,严格执行煤矿顶板支护制度。要建立科学的顶板支护制度和操

作规程,明确煤矿顶板支护的责任和要求。所有从事煤矿生产的人员都必

须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支护设备,做到关键部位合理布置和

支护,有效防范顶板事故。

第五,加强煤矿顶板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交流。煤矿顶板管理人员要具

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要不断学习和培训,保持与时俱进。同时,要积极参与顶板管理的交流和学习,了解其他煤矿的经验和做法,借鉴他

煤矿顶板管理规定

煤矿顶板管理规定

煤矿顶板管理办法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切实提高我矿顶板管理水平,防范顶板事故发生,根据国家、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和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矿顶板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我矿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本办法适用于我矿采煤、掘进、维修等工作.

一、一般规定

第一条煤矿企业及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顶板管理工作,矿确立以安全矿长负责分管此项工作,安监科具体负责顶板管理的监督执行工作.

第二条矿技术部门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考核标准等.

第三条矿技术部门要加强地质勘查和地质资料收集和分析,加强矿压观察,掌握煤层赋存情况、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矿压显现规律,做好各作业点、各时段的地质预报工作,为顶板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第四条矿生产技术部门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根据煤层顶底板岩性和矿压显现情况,制定采掘工程支护设计方案,确定相应的支护方式和支护技术参数,工作面条件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进行调整.同时应加强井巷工程质量管理,明确工程质量及验收标准,保证工程质量.

第五条加强对作业人员顶板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增强防范顶板事故的意识和能力.

第六条每个采掘工作面、巷道维修工程都要制定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遇过老巷煤柱、地质构造破碎带、断层及巷道贯通、采煤工作面初采收尾、托伪顶开采等特殊情况时,要及时补充安全技术措施,并按规定审批,组织作业人员学习贯彻后方可组织实施.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要明确顶板管理方法、控顶距、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特殊支护方式,以及初采放顶和临近停采线时的顶板管理措施.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要明确永久和临时支护方式,

顶板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顶板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顶板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顶板事故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其发生不仅会给煤矿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更会危及职工的人身安全。为了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煤矿必须采取一系列预防和处理措施。

1. 规范管理制度

要严格遵照煤矿安全法规及相关标准与规定,制定应急预案,并规定煤矿中所有岗位的职责,培训员工进行适当的岗前培训和定期的安全培训。煤矿管理人员在日常生产中要加强对顶板状况的观察、监测和评估,确保顶板的稳定性。

2. 加强设备维护

保养和维护机具和设备可避免因磨损和故障而造成的事故。员工应培训维护设备的能力,定期检查和维护顶板支撑,在加装安全鞍刷等装备以减少煤尘堆积为情况下,及时对顶板支撑进行更换和维修。

3. 合理布置工作区

合理布置工作场所和通道,减少上下台阶次数,做到有规可循,减少矿量到处堆放,防止顶板的脱落。在突发事故的情况下,要事先准备好保护措施,如安全防护罩,让工人能在道路上防护。

4. 更换适当的靴子

为职工配备能够适应煤矿工作环境的保护靴,减少踩入煤尘或松散岩石的几率,减少扭伤或受伤的可能。对工人的穿着管理也要有专门的监管,发现不符合要求的靴子则要重新更换。

5. 加强培训和教育

员工应受到安全教育和交流,定期组织安全和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每季度要对员工的防护能力和工作能力进行评估,以发现补课和培训的问题。

当事故发生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组织力量进行搜索和救援,并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和上级领导进行处理。在事发现场进行现场勘探,努力缩短事故的处理时间,尽快让失联人员得到救援。

煤矿顶板预防管理制度范本

煤矿顶板预防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煤矿顶板管理,预防和减少顶板事故,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矿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矿所有采掘工作面、巷道及辅助设施。

第三条顶板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确保顶板安全。

第二章顶板分类与识别

第四条顶板按岩性、厚度、稳定性等特征分为以下几类:

1. 伪顶:直接位于煤层之上较薄的软岩层。

2. 直接顶:位于伪顶或煤层(无伪顶时)之上的泥岩、页岩、粉砂岩或细砂岩。

3. 老顶(基本顶):位于直接顶(无直接顶时)之上较坚硬的岩层。

第五条顶板识别应根据地质勘探报告、矿井实际地质条件及现场观测结果,对顶

板类型、稳定性、厚度等进行详细分析。

第三章顶板安全管理

第六条顶板安全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管理。

1. 一级管理:针对高应力及应力叠加区域,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制定

专项顶板管理方案。

2. 二级管理:针对一般区域,严格执行巷道支护设计差异化“管理”,做到一面

一策”一巷一策”一段一策”。

3. 三级管理:针对局部冒顶易发区域,加强巡查力度,落实“顶板零汇报”机制。

第七条顶板安全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

1. 顶板观测:对顶板进行定期观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和处理。

2. 支护管理:确保支护质量,及时更换失效支架,防止顶板垮落。

3. 采掘作业: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进行采掘作业,避免破坏顶板稳定性。

4. 教育培训:加强对矿工的顶板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第四章事故预防与处理

第八条顶板事故预防应包括以下措施:

煤矿顶板事故防治技术课件.精品PPT

煤矿顶板事故防治技术课件.精品PPT
(一)回采工作面周围的矿压规律及特点
3.工作面端头
图2-8 煤层凸出角处的叠合支承压力
三、采掘工作面周围的矿压显现特点分析
(二)巷道矿压特点分析
1.受采动影响的沿走向方向的平巷
Ⅰ.巷道掘进阶段 每天移近量,从 几毫米至几十毫米,稳定期一般小 于1毫米/天
Ⅱ米Ⅲ从间./.无采天掘,采动进顶掘影影 响到底响阶报板阶段废移段采整近每前个总天几0毫服量.2米~务为0到.5期:几毫
2-违章作业; 3-措施不力; 6-作业规程针对性不强; 9-领导不重视; 12-重生产轻安全; 15-机构不健全; 18-无证上岗
4-管理混乱; 7-工人作业态度; 10-设备原因; 13-通风设施; 16-执规不严;
图1-1 1950~2003年煤矿各类事故原因分析
第一部分:煤矿顶板事故综述
一、顶板事故在煤矿事故中的比重
一、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防治
(一)顶板事故的分类
2.垮漏型冒顶
因破碎顶板没有得到有效的防护而冒落导致的冒顶, 又分为:
大面积漏垮型冒顶 局部漏冒型冒顶 工作面上下出口的局部冒顶 放顶线及其附近的局部冒顶 地质破坏带附近的局部冒顶
一、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防治
(一)顶板事故的分类
3.推垮型冒顶
由于平行于层面方向的顶板力推倒支架而导致的冒顶, 又分为:
1.77 0.39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和处理煤矿事故的方法

一、事故的定义

顶板事故:指冒顶、片帮、顶板掉矸、顶板支护垮倒、冲

击地压、露天煤矿边坡滑移垮塌等。底板事故视为顶板事故。

二、顶板灾害基础知识

1.煤层的顶底板

煤层的顶底板是指煤系中位于煤层上下一定距离的岩层,按照沉积顺序,在正常情况下,位于煤层之下,

先于煤层生成的岩层是底板;位于煤层之上,在煤层形

成之后的岩层叫顶板。由于沉积物质和沉积环境的差异,顶底板岩层性质和厚度各不相同,在开采过程中破碎,

冒落的情况也就不同,了解这些岩层的岩性特征、厚度、层理及节理发育程度,强度及含水性等,对确定顶板管

理和巷道支护方式均有重要意义。

(1)煤层的顶板

伪顶:是紧贴煤层之上的,极易随煤炭的采出而同时垮落的较薄岩层,厚度一般为0.3m~0.5m,多由页岩,炭质页岩等组成。

直接顶:是直接位于伪顶或煤层(如无伪顶)之上

岩层,常随着回撤支架而垮落,厚度一般在1m~2m,多由泥岩、页岩、粉砂岩等较易垮落的岩石组成。

基本顶:又叫老顶,是位于直接顶之上或直接位于

煤层这上(此时无直接顶和伪顶)的厚而坚硬的岩层。

常在采空区上方悬露一段时间,直到达到相当面积之后

才能垮落一次,通常由砂岩、砾岩、石灰岩等坚硬岩石

的组成。

(1)煤层底板

伪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的薄层软弱岩层,多为炭

质页岩或泥岩,厚度一般为0.2m~0.3m。

直接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硬度较低的岩层,厚度

一般由几十厘米到1米左右,通常由泥岩、页岩或粘土岩。若直接底为粘土岩,则遇水后易膨胀,可能造成巷

道底鼓与支架插底现象,轻者影响巷道运输与工作面支护,重者可使巷道遭爱严重破坏。

老底:指位于直接底之下,比较坚硬的岩层,多为

砂层,石灰岩等。

2.采煤工作面顶板的分类

根据工作面顶板冒落的难易程度,将顶板分为五类。

(1)易冒落的松软顶板

该类顶板的特点是煤层顶板是易垮落的松软岩层,回柱后顶板能立即冒落,且能填满采空区。这类顶板由于冒落比较充分,使位于裂隙带的老顶岩层,在回采过程中,很容易取得平衡,因而老顶的开裂,弯曲下沉,对工作面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工作面来压比较缓和,无明显的周期压力,靠采空区一侧的顶板下沉量较稳定,顶板容易管理。

(2)中等冒落性的顶板

该类顶板的特点是直接顶,厚度一般小于煤层平等的6~8倍,其上部为比较坚硬的老顶,虽然回柱后直接顶随之垮落,但因厚度不大,不能填满采空区,老顶则置于悬露状态,当工作面推进一段距离后老顶才开始垮落,此时因采空区落差较大,致使工作面呈现周期来压状态,严重时可使采场切顶垮面。对于这类顶板应注意老顶的活动规律。

(3)难冒落的坚硬顶板

这类顶板的特点是老顶直接赋于煤层之上,或有一伪顶,无直接顶,由于老顶垮时采空区的落差太大,使工作面呈现明显的周期来压,工作面平时的下沉量及下

沉速度较小,而当周期来压时下沉速度急剧增加,工作

面顶板情况迅速恶化,应当注意及时采取措施。

(4)极难冒落的坚硬顶板

这类顶板的特点是煤层板为极其坚硬的整体性厚岩层,在采空区能悬露上万平方米而不垮落,当垮落时则

能形成暴风,致使工作面造成垮面和严重破坏。

(5)可塑性弯曲的顶板

该类顶板的特点是直接顶,虽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坚

硬岩层(如砂岩、石灰岩),但由于其中存在有平行于

工作面的节理裂隙,采煤后顶板下沉,在移动过程中断

裂成块,但仍互相挤在一起具有传递水平力的能力,就

像“砌体梁”一样,各岩块互相牵制而成平衡,随工作

面推进顶板弯曲下沉接触底板。

三、坚硬难冒顶板的防治

1.坚硬难冒顶板的主要特点

坚硬坚硬冒顶板指的是直接顶岩层比较完整、坚硬(固),回柱后顶板不能立即垮落的顶板。一般为砂岩、砂岩和石灰岩。坚硬难冒顶板具有整、厚、硬的性质。

开采坚硬难冒顶板的煤层,采空区易形成大面积悬顶。使用刀柱法开采时,悬顶面积高达几万平方米到几

十万平方米;长壁垮落法开采时,老顶初次来压与垮落

面积出可达1万m2以上。在超过极限面积后,顶板就

会突然冒落,造成剧烈的动力现象。大面积的顶板在极

短时间内冒落,不仅对回采工作面支护产生严重的破坏,而且把已采空间的空气瞬时压迫排出,形成巨大的暴风,对附近巷道甚至矿井破坏极大。

2.坚硬难冒顶板灾害的防治方法

防治顶板大面积来压和冒落的基本原则是,采取有

力措施不使采空区旋顶过大。其主要方法是提前强制爆

破顶板。

(1)提前强制爆落顶板

(2)合理选择支柱类型

为了减少顶板的离层,降低顶板对支柱的冲击力,

应尽量采用初撑力高的支柱,如单体液压支柱。

(3)控制悬顶面积

作业规程中要明确规定正常推进过程中允许的悬顶

面积,超过规定时必须强制放顶,超过规程规定的悬顶

距离时,必须停止采煤,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四、破碎顶板灾害的防治

1.破碎顶板的主要特点

破碎顶板指的是岩层的强度低、节理裂隙十分发育、整体性差、自稳能力低,并在工作面控顶区范围内维护

困难的顶板。

破碎顶板容易发生避部漏垮型冒顶现象。漏垮型冒

顶也是主要顶板灾害之一。所以防治破碎顶板漏垮型冒

顶是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2.破碎顶板的主要类型

破碎顶板根据其岩性的不同可分为五种类型:

(1)构造破碎型

构造破碎型即受复杂地质构造影响,如节理裂隙发育、断层及褶皱、冲刷带、陷落柱附近等。

(2)复合松软型

复合松软型即顶板由松软的页岩、泥质页岩及砂页

岩等组成。

(3)离层型

离层型即顶板由下软上硬的薄层页岩、砂页岩、砂

岩组成,层间粘结力很低或有煤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