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第一章: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一、教学目标:1. 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掌握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3. 了解南方地区的地形地貌,以及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3. 南方地区的地形地貌:平原、丘陵、山地、高原。

4. 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1. 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2. 南方地区的地形地貌。

四、教学难点:1. 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册所学,对南方地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新课导入:讲解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3. 讲解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4. 讲解地形地貌:平原、丘陵、山地、高原。

5. 分析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7.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一、教学目标:1. 了解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

2. 掌握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及其分布。

3. 了解农业现代化对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气候、地形、土壤。

2. 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水稻、茶叶、柑橘、热带水果等。

3. 农业现代化对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1. 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及其分布。

2. 农业现代化对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1. 农业现代化对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出本节课主题。

2. 讲解农业生产条件:气候、地形、土壤。

3. 讲解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及其分布。

4. 讲解农业现代化对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6.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南方地区的主要工业一、教学目标:1. 了解南方地区的工业发展条件。

2. 掌握南方地区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分布。

八年级地理下教学计划(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教学计划(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教学计划(粤人版)一、教学目标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深入掌握八年级上册地理的关键知识与概念。

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包括空间认知与综合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提升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力与解释力,同时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涵盖中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复杂多样的地形、丰富多样的气候以及众多的河流等;中国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的特点与分布;中国的经济发展,包括工业、农业、交通等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中国的地域差异和区域发展等方面。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展示丰富的图片、精彩的视频等资料,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 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

3. 适时开展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地理感知。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至五周:详细讲解中国的自然环境,重点阐释地形和气候的特征及分布规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它们对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2. 第六至十周:系统学习自然资源部分,使学生了解各种资源的分布状况和利用方式,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 第十一至十五周:全面探讨中国的经济发展,深入分析不同产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 第十六周:进行全面的综合复习,通过复习课、习题演练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记忆。

五、评价方式学生的总评成绩将由以下部分组成:1. 平时作业、课堂测验以及课堂表现占总评的 40%,以全面评估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

2. 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各占 30%,通过标准化的考试形式,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主要包括粤人版地理教材及其相关的教辅资料,同时充分利用地理教学软件和丰富的在线资源,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第一章: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农业【教学目标】1. 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

2. 掌握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主要农产品。

3. 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挑战。

【教学内容】1. 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2. 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3. 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主要农产品。

4. 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挑战。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3. 开展小组讨论,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挑战。

4. 组织学生进行案例研究,深入了解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主要农产品。

【评价方法】1. 学生参与实地考察的表现。

2. 小组讨论的活跃程度和深度。

3. 案例研究的完成质量和创新性。

第二章:南方地区的主要城市【教学目标】1. 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其特点。

2. 掌握南方地区城市发展的优势和挑战。

3. 分析南方地区城市化进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南方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其特点。

2. 南方地区城市发展的优势和挑战。

3. 南方地区城市化进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图片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其特点。

2. 组织学生进行城市调研,了解南方地区城市发展的优势和挑战。

3. 开展小组讨论,分析南方地区城市化进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评价方法】1. 学生参与城市调研的表现。

2. 小组讨论的活跃程度和深度。

3. 案例研究的完成质量和创新性。

第三章:南方地区的自然资源【教学目标】1. 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资源种类和分布。

2. 掌握南方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 分析南方地区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南方地区的自然资源种类和分布。

2. 南方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 南方地区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图片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资源种类和分布。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精品说课稿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精品说课稿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精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精品说课稿的教材内容主要涉及中国的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本册书共有八个单元,分别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台湾省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每个单元都有各自的主题,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各地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册书之前,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理解并运用一些基本的地理概念。

但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地理知识有浓厚的兴趣,有一定的地理素养,而有的学生对地理知识了解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阅读资料、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知识。

2.教学难点:对各地区地理特点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一些地理现象的解释。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资料等,直观展示各地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各地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针对每个单元的主题,详细讲解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情况,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实践: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阅读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各地地理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第一章: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产业特色1.1 教学目标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地形地貌。

掌握南方地区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特色。

分析南方地区的发展优势和挑战。

1.2 教学内容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方地区的地形地貌:珠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等。

南方地区的农业特色:水稻种植、茶叶生产、柑橘产业等。

南方地区的工业特色: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等。

南方地区的服务业特色:旅游业、商贸业、金融业等。

1.3 教学活动地图分析:让学生观察南方地区的地图,了解其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特点讨论:让学生讨论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理解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区别。

地形地貌探究:让学生观察南方地区的地形地貌图片,了解珠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等的特点。

产业特色介绍:让学生介绍南方地区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特色。

发展优势和挑战分析:让学生分析南方地区的发展优势和挑战,提出解决方案。

1.4 教学评估地图测试:测试学生对南方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的掌握程度。

产业特色报告:让学生选择一种南方地区的产业特色,进行报告和展示。

第二章: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产业特色2.1 教学目标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地形地貌。

掌握北方地区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特色。

分析北方地区的发展优势和挑战。

2.2 教学内容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和寒带季风气候。

北方地区的地形地貌: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等。

北方地区的农业特色:小麦种植、玉米种植、大豆生产等。

北方地区的工业特色:重工业、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业等。

北方地区的服务业特色:零售业、餐饮业、教育业等。

2.3 教学活动地图分析:让学生观察北方地区的地图,了解其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特点讨论:让学生讨论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理解温带季风气候和寒带季风气候的区别。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分析和理解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1. 温带季风气候2. 亚热带季风气候3. 热带季风气候4. 温带大陆性气候5. 高原山地气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难点:气候类型的划分和理解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2. 利用地理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气候类型的划分。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气候类型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讲解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在我国的分布区域。

3. 讲解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在我国的分布区域。

4. 讲解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在我国的分布区域。

5. 讲解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在我国的分布区域。

6. 讲解高原山地气候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在我国的分布区域。

7.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气候类型的认识和理解。

教案结束。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分析和理解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内容第1课时:地形区的特点1. 长江中下游平原2. 四川盆地3. 云贵高原4. 黄土高原5. 内蒙古高原八、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地形区的特点难点:地形区的分布和理解九、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形区的特点。

2. 利用地理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地形区的分布。

3. 进行户外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地形区的特点。

十、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我国地形区的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讲解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在我国的分布区域。

3. 讲解四川盆地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在我国的分布区域。

八年级地理下册7.1《东北地区》教案(新版)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7.1《东北地区》教案(新版)粤教版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讲解、叙述、阐述等方式,向学生传授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基本地理知识。
(2)案例研究法:教师可以选取典型的东北地区发展案例,如某个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某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深入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特点与发展状况。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东北地区》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东北地区》内容,强调《东北地区》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东北地区》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
-地形特点:平原、山地、丘陵、主要山脉、河流
-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夏季短暂、温度带、干湿地区
-资源类型:煤炭、铁矿、石油等,开发利用状况
-农业生产:大豆、玉米、水稻等作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东北亚地理格局:地位、与周边国家的地缘关系
②简洁明了:
-使用简洁的词语和短句,清晰地表达每个知识点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讲授法、案例研究法、小组讨论法等,力求让学生在多种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和互动。通过角色扮演、实验、游戏等具体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同时,利用PPT、视频、在线工具等教学媒体和资源,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不足。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基本地理知识,对东北地区的地理特征和差异有深入的理解。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北方地区》教学设计4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北方地区》教学设计4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北方地区》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北方地区》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植被、农业生产、人口和城市分布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理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北方地区的特点及其成因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北方地区有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等方法,提高自己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植被、农业生产、人口和城市分布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等方法,使学生掌握北方地区的特点及其成因,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区域发展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2.难点:北方地区的特点及其成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北方地区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北方地区的特点。

4.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北方地区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相关问题,准备案例分析材料。

3.准备教学PPT,制作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景观,如哈尔滨的冰雕、内蒙古的大草原等,引导学生关注北方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植被等自然特征,以及农业生产、人口和城市分布等人文特征。

通过呈现北方地区的特点,使学生对北方地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023年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

2023年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

2023年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八年级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粤教版地理下册的内容。

通过本教案的指导,学生将能够:- 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研究各章节的重点知识和技能;- 培养地理思维和地理观念;- 进一步提高地理学科的研究兴趣和能力。

教学大纲本教案根据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章节顺序进行安排,共分为以下几个教学单元:1. 单元一:地球与地图2. 单元二:气候与天气3. 单元三:水资源与利用4. 单元四:经济地理5. 单元五:旅游地理6. 单元六:城市与乡村7. 单元七:人口与人口流动每个教学单元包含以下内容:- 知识点概述:对本单元主要的地理知识点进行概述和总结;- 研究目标:明确学生在本单元需要达到的目标;- 教学步骤:具体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研究和实践;- 巩固练:提供与本单元知识内容相关的练题,用于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 总结回顾:对本单元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回顾,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方法本教案推荐使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探究式研究: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和实践,培养其自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促进相互交流和合作;-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案例分析:引入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将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在本教材中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推荐使用以下评价方式:-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讨论和合作等;- 作业评定:针对每个单元的巩固练和作业进行评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测验考试:定期进行小测验和期中、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全册内容的掌握情况;- 实践活动:组织实地考察和调查活动,评价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使用说明本教案可供八年级地理教师使用,按照教学大纲的指导进行教学。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分别把课前挂好的x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学生)口述台词(课文中的叙述)配套,依次打开。

[讲授新课]这项活动完毕后,再叫一、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大屏幕依次显示)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

(板书)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想一想:(大屏幕显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呢?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做点拨,最后总结:它们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

同学们请看屏幕。

(课本图5.1)按学生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负责在其中一个地理区域中找出有关区域的术语,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陈述结果,教师汇总:(大屏幕显示)x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东南沿海——经济特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旅游区长江三角洲——农业区——工业区想一想: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吗,可以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吗?学生思考后回答:不是,可以。

活动1:(课文第3页活动第1题)做完后,让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换划分结果。

[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粤,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第一节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

2、了解北方地区的省区划分。

3、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对其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有为明显的差异。

教学重点:1、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

2、了解北方地区种植业的区域差异。

教学难点:1、北方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与综合治理2、红壤的形成和改良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全国可以分为四大地理单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之一——北方地区。

二、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

2、了解北方地区的省区划分。

3、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对其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三、出示自学提纲:1、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1)熟读图5. 1了解中国四大地理分布图。

让学生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

(2)读图5.1结合中国地形图完成P3的活动题。

2、了解北方地区的省区划分(1)读图5.2及《地图册》北方地区政区图,完成P4活动题。

(2)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3)了解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粮食作物、主要的矿产资源及工业城市。

四、学生自学、讨论。

五、检查自学讨论结果(1)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

(根据我国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差异,把我国划分为四个地理单元,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如课本图5、1所示)(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的年降水量线相一致?(400毫米降水量线相一致)(3)了解北方地区的省区划分及其位置范围。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称为北方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4)北方地区的特点:(北方地区气候冬、夏季节差异大,平原面积广,耕地以旱地为主,易于机械化耕作,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地理区域》教学设计2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地理区域》教学设计2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地理区域》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地理区域》主要介绍了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和特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系统学习的开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理区域的概念、划分和特点,为后续学习各个具体的地理区域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但学生对地理区域的概念和划分可能还存在模糊的认识,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地图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我国各个地理区域的特点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来补充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地理区域的概念和划分,了解我国各个地理区域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理区域的概念和划分。

2.我国各个地理区域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地理现象。

2.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地理知识。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地图册。

2.投影仪、电脑。

3.相关图片和实例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地理环境的特点。

提问:你们认为我国地理环境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国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地理区域。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关于地理区域的概念和划分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

同时,教师简要讲解地理区域的划分标准,如自然条件、人文因素等。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地理区域的概念和划分。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实例,让学生根据地理区域的划分标准进行分类。

例如,展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它们属于哪个地理区域。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精品教学设计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精品教学设计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材以中国地理为主要内容,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资源分布、经济发展和人口、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本册书共有10章,包括: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台湾、香港、澳门等内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实例,生动地展示了我国地理风貌的多样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其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还不够广泛,需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资源分布、经济发展和人口、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地理优势和不足,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资源分布、经济发展和人口、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实例等教学资源,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教材、地图、图片、实例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的地域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按照教材顺序,呈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资源分布、经济发展和人口、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同时通过图片、实例等教学资源,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

【粤教版】 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精品教案(Word版,39页 )

【粤教版】 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精品教案(Word版,39页 )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第一节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及其分界线。

识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识读“北方地区”图;理解北方地区的主要山地、高原、平原及其分布特点;了解黑土地和黄土地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介绍家乡的活动, 掌握四大地理单元的差异;通过“图片+说明”、利用图片分别介绍黑土地和黄土地的位置和主要特征, 再通过相关活动让学生概括出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土地、热爱国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 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教学难点:综合、概括、归纳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同学们, 经过一个长长的暑假,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 不知道同学们在这个暑假到过哪些地方呢?又见到过什么有趣的事情?能跟大家一起分享吗?学生七嘴八舌:略讲授新课:请同学们翻开书本首页, 这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景观图。

请结合图片进行讨论, 你在当中看到了什么?又联想到哪些方面呢?假设你是来自上述的四个区域的人, 你会么介绍“自己”所在的家乡情况呢?我们请四个小组的代表来模拟一下。

学生活动:一组: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阔, 耕作易于机械化操作, 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二组:南方地区主要土地是红土地, 丘陵较多, 平原少, 所以人们耕种主要在一些低缓的丘陵和小平原进行, 一般是精耕细作的。

三组:西北地区有辽阔的草原, 马牛羊特别多, 所以我猜农业是以畜牧业为主。

四组:我看到青藏地区高山冰雪覆盖, 雪山连绵, 反映青藏地区地势高, 气候寒冷, 是世界屋脊。

教师总结:正是由于区域间的差异性较大, 而同一区域内相同或相似性较多, 所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单元, 分别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活动:完成书本P.3活动过渡:首先我们学习了解的是北方地区。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第一章: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地形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对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

3. 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

4. 南方地区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

2. 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南方地区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讲解地形特点:分析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 讲解气候特征:阐述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4. 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探讨南方地区气候对农业的利弊。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章:南方地区的人文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南方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南方地区的民族构成及其文化特点。

3. 培养学生对南方地区人文环境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南方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

2. 南方地区的民族构成。

3. 南方地区的文化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南方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

2. 南方地区的民族构成及其文化特点。

四、教学方法:1. 数据教学法:通过数据引导学生了解南方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

2. 比较法:比较南方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南方地区人文环境的特点。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南方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

2. 讲解人口分布:分析南方地区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原因。

3. 讲解民族构成:阐述南方地区的民族构成及其特点。

4. 讲解文化特点:介绍南方地区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及其现代发展。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我国气温的分布特征;阅读温度带分布图,说出我国温度带的分布,知道它们的划分依据,提高学生读图、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2.了解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知道不同温度带的农作物差异,渗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2.教学难点:温度带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地图。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以问题推动学生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逐步形成区域地理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绘制中国轮廓地图备用。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景设置教师: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中国的地形和地势,知道了地形和地势影响我们的生活,下面的故事也展示了一些自然环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请大家观看图片,说出图片中人们的生活主要受到哪些自然环境的制约?学生:(读图片,思考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教师:刚才看到的这些现象都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对,就是气候。

那么从今天起,我们就来学习影响我国自然环境中的第二个要素,来了解中国的气候。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发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我国1月和7月气温特征教师: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有关气候的一些基本知识,气候包括哪两个基本要素呢?学生回答预设:气温和降水。

教师: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中国的气温。

说到我国的气温,小明是深有体会,他每年冬天都要从海口回哈尔滨老家过年,体验沿途的气温变化,服装也从短袖一点点加到了羽绒服。

有了这样的经验,他暑假准备回哈尔滨的时候,就有备而回,也带了羽绒服。

可是他这次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地理区域》教学设计1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地理区域》教学设计1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地理区域》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地理区域》主要介绍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及各自的自然和人文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地理区域的概念,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特征,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地理概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地理区域划分和特征方面还需加强。

此外,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较高,课堂参与度较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各自的自然和人文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地理区域特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我国地理差异的认识,提高学生关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各自的自然和人文特点。

2.难点:地理区域特征的归纳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实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理区域,分析其自然和人文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实例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课堂提问和讨论问题。

3.准备好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地理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地理区域。

2.呈现(10分钟)展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然后,分别呈现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3.操练(10分钟)针对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设计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操练,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地理区域,总结其自然和人文特点。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成果,师生共同点评、总结。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关注地理区域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思考如何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第一章: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一、教学目标1. 掌握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2. 了解南方地区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经济产业的发展状况。

3. 培养学生对南方地区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区域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平原、丘陵、山地、盆地等。

3. 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等。

4. 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水稻、茶叶、柑橘等作物的种植。

5. 南方地区的工业发展:纺织、电子、汽车等产业的布局。

6. 南方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旅游景点、民俗文化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南方地区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经济产业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地图分析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经济产业的发展实例。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认识和看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南方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2. 讲解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分析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以水稻、茶叶、柑橘等作物为例,讲解其种植条件和产量情况。

4. 讲解南方地区的工业发展,以纺织、电子、汽车等产业为例,分析其布局原因和优势。

5. 讲解南方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以旅游景点和民俗文化为例,分析其旅游资源和吸引力。

6.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认识和看法。

7.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章: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一、教学目标1. 掌握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2. 了解北方地区农业、工业、能源等经济产业的发展状况。

3. 培养学生对北方地区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区域地理素养。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

第五章地理区域和界线第一节地理区域【教材分析】中国幅员辽阔,人们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将我国划分成多个比较独立的空间范围,而按不同的地理条件,我国的地理区域可划分为自然区域、行政区域、经济区域和文化区域。

同时,同一地点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可能属于多个地理区域。

由于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地理差异显著。

因此,了解我国不同区域的地理差异,对认识我国的区域特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本节教材从不同标准语条件的区域分为学习的切入点,让学生在学习地理区域的过程中,理解区域的概念,了解区域划分的依据、区域的类型和地理区域的差异,引导学生认识生活所在的地理区域。

因此,本节重点是区域的划分,难点是区域的概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类型,分析与归纳区域的概念,认识不同区域划分的条件,说明亚洲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的地理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读图、分析等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区域的划分,难点是区域的概念。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哪些地理区域呢?你知道哪些重要的地理区域界线?活动一:区域的划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翻开课本,上一学期我们了解了中国的整体地理特征,这一学期,我们将划分区域来学习,同学们请看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图。

数一数我们中国有多少个省份?(34个)为什么中国会划分为34个而不是33个或者35个?师:一个省份为一个行政单位,由于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演变,以及中国的地形,气候和军事原因,有的以分水岭,河流为界,还有的省份按民族聚居的范围,不断的调整而形成现在的不同省份地理区域划分,比如我们四川,就是一个既有厚重历史文化,又有军事要塞原因而形成的一个行政区域。

同学们再看“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分布在我国主要的气候有哪些?生: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八年级地理下册8.1《自然环境》教案(新版)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8.1《自然环境》教案(新版)粤教版
答案:
气候、地形、水文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塑造地表形态。
1. 气候:气候通过降水、温度等影响地形和水文。例如,高降水量的地区,河流径流量大,侵蚀作用强,形成峡谷。
2. 地形:地形影响气候和水文分布。如山脉阻挡气流,形成雨影区,影响降水分布;地形起伏影响地表水系的形成和分布。
3. 水文:水文通过地表水、地下水循环,影响气候和地形。如河流冲积作用,形成平原和三角洲。
3. 学生在深入学习自然环境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一是难以将各自然要素综合起来,形成整体性的认识;二是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可能缺乏实际案例支撑,难以提出具体的适应与调控策略;三是地理实践能力有待提高,观察、描述和分析地理现象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中需针对这些难点给予关注和指导。
例题二:
分析我国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并提出适应策略。
答案:
影响:
1.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等农作物生长。
2. 地形:多山地、丘陵,适宜发展梯田、果林业。
3. 水文:水资源丰富,有利于灌溉农业。
适应策略:
1. 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调整作物种植结构。
2. 改良土壤,提高土地利用率。
此外,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如观察、描述和分析地理现象时存在一定的困难。这让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答案:
实例:新疆坎儿井,利用地形、水文特点,发展灌溉农业。
措施:
1. 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发展灌溉技术。
2. 改良土壤,提高土地利用率。
3. 适应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种植。
4. 合理规划城市和交通布局,降低地形对发展的制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5、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
4、掌握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资源及工业生产情况。
重难

2、掌握四大地理单元的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
3、掌握四大地理单元的农作物熟制、土壤类型、耕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
课时
安排
4
主要
措施
读图、查阅图表、图片收集
单元(章)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章)
标题
认识区域




1、掌握各区域的范围、包含的省级行政区。




1、能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比较四大地理区的自然、人文地理方面的差异,了解各地理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能运用地图指出区域的位置、范围,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
3、能够以具体区域为例,学会分析区域位置和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方法,学会评价自然区域特点,说明地理环境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相互渗透的一个整体,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2月20日—4月14日 完成八年级下册新课内容及复习。
4月14日—6月15日分两阶段复习迎考。




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宏观上了解地理单元的知识。2、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3、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区域的界线
1、出示“世界地图”、“中国政区图”,说明划分明确的区域界线:国界、省界(出示)。
2、界线不明确的区域:气候区、温度带等。
四、中国四大地理单元
出示“中国四大地理单元”图
1、读出四大地理单元的名称。
2、读出各单元的分界线、并与前期知识中哪些界线重合?
3、思考并讨论青藏地区的划分依据。
4、完成P6活动(2)、(3)。
秦岭-淮河线与我国1月℃ 重合。
秦岭-淮河线是区与区的分界线(气候类型)。
秦岭-淮河线是区与区的分界线(温度带)。
学期教学计划
科目
地理
班组
八年级
起止时间
2019.2至2019.7




本学期主要内容为中国的区域地理,教材列出了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完全按四大区域排列,显得模块清楚,这就为老师在教学与结业考试的复习中留有较大的空间。
从区域选择的情况看,首先是适当照顾到覆盖面,基本上涵盖了我国的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四个地区;其次,是突出区域的典型性,所选的区域都是我国非常具有特色的地区,在同类区域中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再次,展示区域的多样性。既有特色多样的区域,也有尺度不同的区域。这样学生在通过这些案例学习后,能够形成对中国区域地理初步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五、课堂练习
作业批改典型问题记录
辅导学生记录
时间
学生姓名
主要内容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重要的地理界线
第 1 课时
本期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秦岭、淮河、贺兰山的位置、
2、理解秦岭—淮河线与贺兰山的地理意义
重难点
理解秦岭—淮河线与贺兰山的地理意义
教具
地图




一、秦岭—淮河线
1、出示 “中国地形图”,让学生找出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
6、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单元(章)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章)
标题
地理区域和界线




1、了解区域的定义、分类、范围和界限。
2、理解四大地理单元的名称、界线、划分依据。
3、理解秦岭淮河线与贺兰山的地理意义。




从平时的教学和期末考试检测来看:大部分同学对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太好,期末检测合格率不高。大部分同学能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少数同学听讲不专心,不能及时巩固复习,没有掌握地理科的特点,总以为死记硬背就行,导致学习效果不好。非智力因素: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学生在思维拓展方面有点跟不上,布置的任务不能按时完成,上课略有跟不上来。除此之外,学生的家庭情况,如留守现象、单亲家庭、自制力不强,也是造成学生成绩落后的原因之一
重难

理解秦岭淮河线与贺兰山的地理意义。
课时
安排
2
主要
措施
读图、通过查阅图表获取信息
单元(章)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章)
标题
四大地理单元




1、掌握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包含的省级行政区。
2、掌握四大地理单元的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要素。
3、掌握四大地理单元的农作物熟制、土壤类型、耕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
2、播放秦岭-淮河线的视频短片,学生观察秦岭、淮河跨越的省区、地形区等。
3、学生查阅相关地图,完成下面表格的填空: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1月平均气温
冬季河流是否结冰
温度带
干湿区
降水量自然植被
自然植被
耕作制度
耕地类型
粮食作物
糖料作物
4、齐读课本P7-8,总结秦岭--淮河线是哪些地理事物的分界线。
2、掌握各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
3、掌握各区域的农作物熟制、土壤类型、耕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
4、掌握各区域的自然资源及工业生产情况。
重难点
掌握各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
课时
安排
6
主要
措施
读图、查阅图表、图片收集
单元(章)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章)
标题
珠江三角洲
2、理解四大地理单元的名称、界线、划分依据。
重难点
2、理解四大地理单元的名称、界线、划分依据。
教学具
地图




一、区域的定义与类型
1、给出区域的定义并出示例图说明。
2、出示不同的区域地图,说明区域的类型划分。
二、区域的范围
出示“南方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四川省与成都平原”,说明区域的范围和大小比较。




1、掌握珠江三角洲的范围、地理位置优势。
2、掌握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过程、城市与交通的发展过程。
3、掌握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优势及经济发展的趋势。
重难

掌握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过程。
课时
安排
3
主要
措施
读图、查阅资料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地理区域
第1课时
本期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区域的定义、分类、范围和界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