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打扮凤头 重视导语写作——兼评“中国新闻奖”部分消息的导语(三)
5——兼评部分中国新闻奖作品的标题下
△老母鸡换头大水牛(第8届 三等奖作品)
△“金掌柜”回马农田刨出 “软黄金” (第9届三等奖作品)
△有个好人叫“罗锅” (第9 届三等奖作品)
△“天上掉馅饼”也有人不拣 (第10届三等奖作品)
△不掏500元,地图开除你 (第13届三等奖作品)
△固原羊只上“夜班” (第14 届三等奖作品)
△学者不得为商家当“托儿” (第12届一等奖作品)
——标出“趣昧”来。主管过 《纽约太阳报》的达纳曾给新闻下
万方数据
了~个经典性的概念: “狗咬人, 不是新闻;入咬狗,才是新闻。” 也就是说反常的、有刺激的、人们 好奇的才是新闻。作为新闻的标题 更应注意这个问题。随着媒体竞争 的日益加剧,一条新闻的标题如不 能在平中寻奇,或让人感到趣味有 加,那就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 不败之地。下列“中国新闻奖”作 品的标题,应该说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其标出“趣 味”来吸引人而取胜的原因之一。
新闻标题制作中常见的技巧
——兼评部分“中国新闻奖”作品的标题(下)
曼型堡全
——标出“形象”来。新闻标 题是新闻刺激读者感官的第一信 号。实践证明,读者的形象思维总 是强于抽象思维的。因而形象化的 标题很容易得到读者“不假思索” 的接受。另外,从读者心理来看, 形象性的传播还具有一种接近性, 使读者觉得他与作者、编者及新闻 事件接近了,似乎自己就是新闻事 件的目击者和参与者,觉得真实可 信。因而制作新闻标题时,应尽可 能地抓住新闻事实中形象感比较强 的内容来制作标题,用形象感去吸 引读者。
再次是平时要多翻阅各种报 纸,记录下看到的好标题,如能对 好标题进行一番点评就更好了,但 应该注意,切忌生搬硬套,因为不 同的新闻事件有不同的新闻眼,我 们需要学习的是揣摩别人制作标题 的切入点和意境,不断丰富自己。 在遇到某一大型事件的报道时,注 意搜集多家知名报纸的新闻标题进 行比较,寻找规律。
如何写好消息?获奖作品例析
如何写好消息?获奖作品例析摘要:作为常用文体,短小精悍的消息写作最能体现记者基本功。
中国新闻奖获奖的消息类作品,在标题拟制、导语写作、主体展开、背景交代等方面表现出的特质,体现出很强的新闻呈现技巧,具有很强的标杆和示范作用。
关键词:消息写作;获奖作品;新闻呈现技巧众所周知,能否发现新闻,或者从新闻中找到更有价值的信息,是记者获得独家报道的先决条件。
而身处“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全媒体时代,记者获取独家新闻的门槛越来越高,“人无我有”的独家新闻往往可遇不可求,这就要在“人有我优”上多下功夫。
此种情况下,记者新闻呈现能力的重要性就愈加凸显。
诸多新闻文本中,消息是记者报道事实、传播信息的常用文体,其短小精悍的写作要求最能体现记者基本功。
作为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中国新闻奖评选越来越重视消息作品,从2020年起将文字消息奖项的参评范围从报纸、通讯社扩大到网络和移动媒体。
无疑,获奖作品具有很强的标杆和示范作用,其新闻呈现技巧也给人诸多启示。
一、标题拟制:尽量把核心事实直接呈现出来好标题最“抓眼”。
读者阅读新闻最关心的是“发生了什么”,把握住这一点,拟制标题就有了靶标。
从中国新闻奖获奖消息类作品(以下简称“获奖作品”)的标题看,无论是单一式标题还是复合式标题,大都直接把核心新闻事实呈现出来,以满足读者“欲知而未知”的阅读需求。
(一)把硬新闻直接做成单一式实题简明扼要、一事一报,是消息文本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功能。
观察获奖作品,很多单一式标题有个共同点:一个标题就是一条硬新闻。
比如:①革命圣地延安告别绝对贫困②中国科学家首次证实临界冰核的存在③湖北新冠肺炎新增病例首次零报告这3个标题凝练精到、不赘笔墨,简洁明了地告诉读者“何地(何人)发生了何事”,直接呈现新闻的核心内容,即硬新闻之所在。
对读者有着绝对的吸引力,必然会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和欲望。
当然,消息标题的拟制并不一定要把“5W”新闻要素全部在题中呈现出来,但须知“事在人为”,“人”和“事”同时构成新闻的核心。
精心打扮凤头重视导语写作——兼评中国新闻奖部分消息的导语一
* 等奖消 息 作 品 ! 部 分 外 企 无 视 中 国
法律拒建工会 $ 的导语 ’ 对比式导语 " 俗话说 ) " 不怕不识 货 ( 只怕货 比 货 %’ 事 物 最 怕 比 较 ( 一 比 较问题的 本 来 面 目 就 清 楚 了 % 写 导 语 时也可以用对比的方法 ( 就是将今与 昔 & 新与旧 & 正 与 误 & 美 与 丑 & 善 与 恶 & 忠 与奸 & 兴与 衰 & 老 与 少 & 优 与 劣 等 两 方面的事实 情 况 ( 进 行 两 相 对 比 ( 以 前 者为主 ( 后者为陪衬 ( 形成强烈反差 ( 更 鲜明地显现新闻事实的个性特征及 其意义 % 通常可作纵的对比 ( 或 作横的 对比 % 由于通过对比能使好坏分明 ( 观 点突出 ( 故对受众有吸引力 % 例如下列 两例就是对比式导语 )
通讯员课堂 写作 !
!"#$#%&
相当多的读者在接受新闻时是随意性的 ! 仓促的 ! 浏览式的 ! 如果导语不能像 !凤头 "那样吸引住读者!他会马上转移注意力
精心打扮凤头 重视导语写作
! !! 兼评 "中国新闻奖 # 部分消息的导语! 一"
! 刘保全
新
闻 ! 消息 " 写作 # 不 同 于 拉 家 常 # 也 不同于写论文 ! 写总结报告 # 它
工会法执法检查中了解到 # 部分跨国 公 司 在 我 国 的 企 业 无 视 我 国 法 律#公 开抵制组建工会 *+ 第 "& 届中国新闻奖
! 新 华 社 ’(() 年 * 月 ’’ 日 电 巴
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 + 哈马 斯 , 精 神 领 袖 亚 辛 ’’ 日 凌 晨 在 以 色 列 武 装 直 升机的 轰 炸 中 身 亡 * 他 的 两 名 保 镖 同 时 丧 生 * + 第 "& 届 中 国 新 闻 奖 * 等 奖 消 息作品 ! 哈 马 斯 精 神 领 袖 亚 辛 遭 袭 身 亡 $ 的导语 ’ 评 论 式 导 语 "从 评 论 入 手 或 把 叙 事和议论交织在一起 ( 用夹叙夹议的 方法对新闻事实进行简要评论的导 语 ( 又称评 述 式 或 议 论 式 导 语 ( 是 新 闻 导语中较 常 用 的 一 种 表 述 方 式 % 具 体 表现形式常 见 的 有 ) 或 是 先 叙 述 事 实 ( 然后进行议 论 / 或 先 作 评 论 ( 再 写 出 评 论的根据 ( 即事实 % 这些都能有助于突 出新闻事实的意义 ( 凝炼和升华新闻 主题 ( 从而唤 起 受 众 的 充 分 注 意 ( 更 好 地发挥 新 闻 的 指 导 性 % 新 闻 要 用 事 实 说话 ( 不宜滥 发 议 论 ( 要 充 分 相 信 受 众 的理解 力 和 认 识 水 平 % 只 有 当 一 些 新 闻事实的深刻含义远非广大受众所 能一下子领悟时 ( 才有必要采用评论 式导语 ( 运用时要尽量避免记者直接 公开地发表议论 ( 而应力求让新闻中 的人物出面说话 % 这样 ( 既可以体现记 者的观点或倾向性 ( 其本身又 是一种 新闻事实 ( 又符合新闻写作的规律 % 例 如下列两例就是评论式导语 )
浅析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的写作——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
浅析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的写作——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科技经济导刊 2016.27期浅析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的写作——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郭明杰(湖北文理学院湖北襄阳 441053)广播电视新闻专题是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是体现广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主要手段。
和消息一样,广播电视新闻专题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但比消息类新闻更丰富、更详尽、时空跨度大、背景材料充足。
怎样安排结构,怎样为作品开好头,都是广播电视新闻专题写作中的难点。
1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的写作要求1.1题材结构故事化在广播电视初步发展的阶段,借鉴了许多报纸新闻的写作技巧,包括倒金字塔结构方式。
但随着创作者对广播电视特性的挖掘,发现故事化的叙述越来越受受众的喜爱。
故事化的叙事结构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CBS的《60分钟》。
正如《60分钟》主持人华莱士所说:“我们节目长盛不衰的奥妙在于我们知道怎么讲述一个好故事”。
在中国新闻奖获奖新闻专题中同样有许多擅长讲故事的作品。
比如《隆林停尸堵路事件调查》,开头就将一个离奇的事件现场呈现出来;《鸿雁信使的高原邮路》则选择了葛军冰上行车、突遇爆胎、险登天梯等不断变化的情节中推进作品。
1.2叙事方式感情化王国维曾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其辞脱口而出,又无矫揉装束之态。
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强调的是作家要有生活阅历和思想感悟。
同样,在新闻采制过程中,拥有了现场的第一手资料,作品的情感才能自然而然地得以表达。
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广播专题《我把光明献给你》,记者在现场真实地记录了珍贵的感人的同期声,如笪秋香在病重时留下遗言,捐赠器官,父亲的哽咽;巴依拉重获光明后与江苏妈妈亲切的交谈……记者在现场,但没有干扰现场,而是及时精心选择、记录同期声。
正是因为这些真实、感人的同期声,让作品饱含深情,自然而然地感动了听众。
1.3人物展示个性化不管是事件类专题,还是人物类、调查类专题,都离不开对人的叙述、塑造。
浅谈新闻“凤头”的写作技巧
浅谈新闻“凤头”的写作技巧邬宽滨(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广播电视局,萝北154211)[关键词]新闻导语;作用;写作技巧新闻导语是用简洁、概括的语言对 新闻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提示和评点, 吸引人们进一步关注新闻。
人们往往形 象的把导语比作“凤头”,寓意导语要写 的像凤凰的头部一样精致好看。
明末清初小说家李渔在《闲情偶寄》 中写道:野在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 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可见,一条电视 新闻能否引起观众的兴趣,能否以新鲜 的,强烈的,集中的内涵刺激观众注意, “凤头”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新闻导语的作用电视新闻导语是电视新闻开头的第 一句话或第一段落,要用简练生动的语 言文字,介绍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 最主要的事实和最新鲜的状态,直观鲜 明的揭示主题,概括提示新闻最本质的思 想内容从而引起观众的关注和兴趣。
电视新闻导语主要有三个重要作用院一是介绍新闻事实的核心,突出事件 的精华部分,反映被采访对象的本质。
二 是揭示新闻的主题,显现记者对新闻事 实的概括能力和主观态度。
三是引起观 众的兴趣。
好导语就像好导游一样,激发 你继续欣赏风景的欲望。
二、怎样让电视新闻导语“先声夺 人”电视新闻导语具有立体化、真实感 特征,如何让电视新闻显得先声夺人,首 先就要把新闻导语这个“凤头”描绘好。
简要说就是要做到鲜、短、活。
1. 突出“鲜”导语是新闻的开始部分,能否调动 观众对新闻的进一步关注是衡量导语写 作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
对于事件性新闻, 特别是对于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的新 闻,它的生命力往往与“昨天”或“今天” 这个时间点密不可分,甚至具体到时间 的几时几分。
对于非事件性新闻,事件的 本质并不是集中地表现在某个时间点上。
要 从事件发展过程中,找出新和鲜的点。
2. 立足“短”导语要求尽量短,要对新闻事实进 行归纳、比较,把新闻中最关键、最吸引 人的要素写进导语中去,而把其他的要 素放在主体里表现,尽量摒弃“五要素” 大集合的导语。
精心打扮凤头 重视导语写作——兼评“中国新闻奖”部分消息的导语(下)
运 用 电影 艺术 的表 现 手 法 , 同。记 者最 近沿 江采访 时 ,发现 形象化 内容 ,渚如 现场 厕 面 、特 采用一 连 串的特写 镜头 ,或 截取 江 中有 不 少采沙船 采掘 江 中沉积 定景物 、氛 围 ,人物动作 、语 言 , 有特征的片断 、情节 ,先声夺 人 , 的江沙 ,两岸干部群众意见很 大。 生 动 的情 节 或 细节 ,乃 至 音 响 、 把读 者的注 意力像 磁铁 …样 牢牢 ( 9 中国新 闻奖 _ 等奖 消息作 色彩 等等 ,才 有可 能和 必要 运用 第 届 二 吸 引住 ,使 之欲 罢不能 。请 看下 品 ( 沙毁堤何时休》 的导语) 锞
1 I目
曩 ●●; 主 ■● I II■! ■
O
维普资讯
嘲
徽
鬟 蠢蠢
囊 2 0 { 鬻 0 6’
①本 报桂林 1月2 1 9日专 电 它是设 问修 辞手 法在叙 述式 导语 例:
器’
翌
随着 天 的 惊 动地 一声巨 阳 写 的 响, 频 作中 运用。 在 即 导语中, 把
的意 义及其 影响 。这样 的导语 有 “ 到 了 ,我们 看到 了!,晨 曦初 魔 的斗争 。 ( 1届 巾周新 闻奖 看 ' 第 5 说服力 ,比较 客观 、可信 ,读 者 现 的草 原 上传 来 ’ 的 欢 呼 声 : 一等奖 消 息作 品 《 国国家 主席 潆喜 中 的认同感强 。例如下列两例 : “ 神舟 回来 了! ( 1 届 中 新 与艾滋病人握手》 的导语) ’ 第 4 , ①本 报 讯 “ 们就 是要 通 闻奖二 等奖消息 作 品 《 国 首次 我 我 ② 本报讯 ( 记者 胡俊 李 红 过升 国旗 ,强化农 民的爱 国意识 , 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的导语) 鹰 秦杰 )今 天 ,华 中师 大客聘教 》
新闻消息导语的写作技巧——从第25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谈起
新闻消息导语的写作技巧——从第25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谈起
徐晓娜;张凤龙
【期刊名称】《青年记者》
【年(卷),期】2016(0)12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递越来越便捷。
每天有大量新闻通过各
种途径,进入到公众可以触及的范围内。
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新闻,按照人们的接受习惯,大部分受众是通过导语,来决定是不是继续关注接下来的新闻内容。
因此,要获得受众的青睐,就要在导语上多下些功夫,讲求导语写作的技巧。
作为我国综合性新闻最高奖项,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集中体现了当年度优秀新闻的特点。
通过对第25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新闻消息导语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导语主要运用了以下三种技巧。
【总页数】1页(P59)
【作者】徐晓娜;张凤龙
【作者单位】烟台广播电视台;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好由头,让新闻消息增强时新性——以第28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 [J], 高
玉飞
2.精品新闻是这样锻造出来的——从我的几篇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谈起 [J], 刘亚
峰;
3.新闻摄影佳作的特质分析——从中国新闻奖摄影获奖作品谈起 [J], 余萍
4.新闻摄影佳作的特质分析——从中国新闻奖摄影获奖作品谈起 [J], 余萍;
5.未来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由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获奖作品谈起 [J], 齐怀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好新闻的味道:中国新闻奖消息作品赏析》随笔
《好新闻的味道:中国新闻奖消息作品赏析》读书笔记目录一、内容简述 (3)1. 中国新闻奖简介 (4)2. 消息作品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 (4)3. 本书的目的和结构 (6)二、中国新闻奖消息作品的特点 (7)1. 真实性 (8)2. 权威性 (10)3. 可读性 (11)4. 创新性 (12)三、消息作品的选题策略 (14)1. 社会热点 (15)2. 时事新闻 (16)4. 公众利益 (19)四、消息作品的叙述技巧 (20)1. 语言表达 (21)2. 结构安排 (23)3. 视角选择 (24)4. 情感渲染 (26)五、消息作品的细节描写 (27)1. 事件细节 (28)2. 人物形象 (29)3. 场景描绘 (30)4. 言辞运用 (32)六、消息作品的故事化表达 (33)1. 故事情节 (34)2. 人物性格 (35)4. 叙事手法 (38)七、消息作品的评论分析 (39)1. 对新闻事件的评论 (41)2. 对新闻人物的评价 (42)3. 对新闻现象的分析 (43)4. 对新闻产业的思考 (45)八、结语 (46)1. 中国新闻奖消息作品的意义 (47)2. 消息作品的未来发展趋势 (48)3. 对新闻工作者的启示和建议 (49)一、内容简述在翻阅完《好新闻的味道:中国新闻奖消息作品赏析》我深感其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本书不仅对中国新闻奖的消息作品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赏析,更从多个角度揭示了新闻报道背后的故事与魅力。
书中首先对“好新闻”的定义进行了阐述,认为好新闻应具备真实性、时效性、可读性和导向性。
作者通过对历年中国新闻奖获奖消息作品的详细分析,展示了这些优秀作品在选题策划、采访写作、编辑处理、版面呈现等方面的出色之处。
从精心挑选的新闻事件到生动讲述的新闻故事,再到深入挖掘的新闻背后的人物,每一篇作品都体现了作者对新闻事业的敬畏之心和专业素养。
在赏析过程中,作者不仅关注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还深入探讨了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巧选新闻由头妙著成就报道——析《人民日报·喜迎党的十七大特刊》的导语写作
巧选新闻由头妙著成就报道——析《人民日报喜迎党的十七
大特刊》的导语写作
李兴达;张永萍
【期刊名称】《新闻传播》
【年(卷),期】2008(000)002
【摘要】内容旧、文字干、架子大、距离远、形式老、立意浅,这是成就报道容易产生的六个问题。
由于它往往在重要活动、重大会议、重要节庆时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所以搞好、搞活成就报道,唱响、唱透时代主旋律,向来是我国媒体的工作重点和难点之一。
【总页数】3页(P58-60)
【作者】李兴达;张永萍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黑龙江电视台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2
【相关文献】
1.优化新闻要素巧扮消息“凤头”——例谈导语写作的操作环节及要求 [J], 李明德;
2.人民网“十八大”专题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以“人民日报特刊”为例 [J], 王子尧
3.中国奥运新闻报道的文化转向——以《人民日报·奥运特刊》为例 [J], 岳璐;武俊
宏
4.党报如何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创新出彩--以《人民日报·两会特刊》为例 [J], 张巧玲
5.巧选公式,妙析电功率问题 [J], 郭志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新闻奖对消息写作的要求
中国新闻奖对消息写作的要求
佚名
【期刊名称】《当代传播》
【年(卷),期】2003()3
【摘要】中国新闻奖的评选要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第一位,但丝毫不放松对写作水平包括文风的要求,入选作品特别是获一、二等奖的作品,不说洛阳纸贵、街巷传诵,至少应叫人啧啧赞叹。
从参评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消息作品看,落选作品甚至个别人选三等奖的作品存在三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有的作品写得不够规范。
一篇消息作品,最起码要做到“5个W”齐全。
【总页数】1页(P27-27)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新闻报道;新闻评奖;新闻写作;消息写作;写作要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2.2
【相关文献】
1.“要表现”在消息写作中的运用——兼评部分第20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获奖作品 [J], 王少南
2.新闻消息导语的写作技巧——从第25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谈起 [J], 徐晓娜;张凤龙
3.中国新闻奖对消息写作的要求(共5则) [J],
4.消息评奖与消息写作——写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揭晓之后 [J], 江永红
5.从近十五年“中国新闻奖”获奖稿件来看中国报纸新闻写作的变化——以报纸消息类为分析对象 [J], 李妍;叶进;罗伟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听则如见的描写式导语——第20届中国新闻奖获奖广播消息导语评析
听则如见的描写式导语——第20届中国新闻奖获奖广播消息导语评析朱惠民【摘要】@@ 美国名记者莫林说过:"一篇理想的新闻报道应该把读者带到现场,使他能看到、感觉到,甚至闻到当时所发生的一切."这对广播消息写作同样适用.广播消息导语虽然三言两语,却是整篇广播消息的精华或引子,是广播消息很重要的开头.【期刊名称】《采写编》【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3页(P56-58)【作者】朱惠民【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文广局【正文语种】中文美国名记者莫林说过:“一篇理想的新闻报道应该把读者带到现场,使他能看到、感觉到,甚至闻到当时所发生的一切。
”这对广播消息写作同样适用。
广播消息导语虽然三言两语,却是整篇广播消息的精华或引子,是广播消息很重要的开头。
广播消息导语中也常常有一些通过视觉形象再现新闻事实的,这样的导语有栩栩如生的形象和令人难以忘怀的场景,一般具有较强的可听性和可信性,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让听众获得丰厚的美感。
写导语不绞点脑汁,就难以摆脱千篇一律的俗套。
广播瞬间即逝,短短的广播消息导语如何叫人们一听就如同看见,如同看见就更爱听呢?广播消息描写式导语,也许是一种值得多用的表现形式。
笔者以获第20届中国新闻奖的广播消息导语为例,谈些看法。
要生动地再现新闻事实的现场,写作时就要把广播消息导语的现场描写好。
对此写形图貌,使笔如画,使现场景物像一幅幅画面,呈现在听众面前,恰当而又精彩的现场描写,不仅使人感到十分逼真,而且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作为报道客观事物变化的广播消息,总是离不开具体可感的形象的,而这些形象的东西需要作者用眼睛去发现,并加以联想,然后真实地反映出来。
导语一般要求精炼,有人一讲到要形象具体表述,就总是写得繁杂冗长。
如何在简练中求形象具体的画面呢?以作品为例,荣获二等奖的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消息《才饮珠江水,又食武昌鱼我省唐山研制的高速动车跑出世界第一速》,是这样开头的:(播音员)今天(12.26)武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正式运营,由我省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动车,跑出平均时速341公里的世界第一速。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特色及写作制作技巧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特色及写作制作技巧杜迈驰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各新闻媒体和采编人员以获得此奖项为最高荣誉。
为检阅我国新闻工作年度业绩,发挥优秀作品的示范作用,推动新闻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落实“三贴近”要求,多出精品、多出人才,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该奖每年评一次,由中国记协主办。
中国产业报协会负责初评和推荐。
根据中国记协的《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报纸参评项目包括消息、通讯、评论、系列(连续、组合)报道、新闻版面(不含摄影、漫画等专版、专刊版面)、副刊类作品、新闻摄影、新闻漫画、新闻名专栏、新闻论文等。
这次交流的是消息、通讯、评论、版面、摄影五方面作品的特色、写作(拍摄)方法和技巧。
总标准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落实“三贴近”要求,社会效果好。
2.内容真实,新闻性强,时效性强,主题鲜明,富于创新,语言文字生动,制作精良,感染力强,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3.在同等条件下,短小精炼的作品优先。
4.有错别字和标点符号错误的作品不得获一、二等奖,有病句、新闻要素不全的作品不得获奖。
5.报纸消息不超过1000字,评论不超过2000字,通讯不超过4000字,系列(连续、组合)报道类平均单篇作品不超过2000字;论文不超过6000字。
一、消息类作品要求新闻性强、时效性强,语言文字简明扼要,表述准确,逻辑清晰,有完整的新闻要素。
1)主题重大,新闻性强,关注度高。
2)以小见大,反映政策,意义深远3)批评报道,尖锐深刻,反差强烈。
中新奖消息的写作技巧1.导语精致,起句交代结果的一句话作为一段,简洁明快,第二段补充,作为副导语;或者开头一个小故事,然后引出消息主题。
2.导语后面展开部分基本按倒金字塔结构,但错落有致,背景穿插灵活,现场感强。
精心打扮凤头 重视导语写作——兼评“中国新闻奖”部分消息的导语(一)
口刘保 全
章 【闻消息写作, = ( ) 不同于拉家常, = 也
) I 同于写论文 、写总结报告. ,不 它
有 自 己 的 写 作 规 律 规 律 之 一 就 是 :
有 经 验 的记 者.总 是全 力 以 赴 地 在 写
消息 普 遍都 比较短 . 内容却 反 映 了 重 但
大事件. 把最 新 的 事 态 发 展 . 引 起 广 最 大读 者 关 注的 重要 事 实. 用最 简 洁 明快
事 实 。 按 新 闻 五 要 素来 区 分 的 . 元 如 单
法告 诉读 者 。这 些 都 是经 验 之 谈 ”
据 中 国 人 民大 学 新 闻 传 播 研 究
素导语具体又 可分为: ①何人 导语 。 这
种 导 语 一 般来 说.只突 出报 道 显 要 或 影 响 大 的新 闻人 物 时 采 用 因 为 这 些 人从 事 的 活动 .比一 般 人 做 的事 情 更
及需 要 注意 的 问题 作如 下 简 介
紧紧地吸引住或钩住.使读者 愿意看
下 去 我 国著 名 记 者 范 长 江 说过 : “ 新 闻 写 作对 导 语 的 姓 看 了 非 读 不 可 ” 华 令 新 社 记 者郭 铃 春 说 :平 实 、缺 少个 性 的 “ 导 语会 使 新 闻 流 于 一 般 .文 章 刚起 头
维普资讯
相 当多 的读者 在 接 受新 闻时是 随 意性 的 。 促 的 , 览式 的 , 仓 浏 如果 导语 不 能像“ 头” 凤 那样 吸 引住读 者 , 会马 上 转移注 意力 他
精心打扮凤头 重视导语写作
— —
兼评 “ 国新 闻 奖” 中 部分 消 息的 导语 ( 一)
敲 , 心 修改 , 到满 意 为 止 。 曾 经 请 精 直 我
中国新闻奖选读
中国新闻奖选读摘要:一、引言1.中国新闻奖的背景和意义2.文章目的:提供实用的选读技巧和方法二、中国新闻奖概述1.奖项设立背景2.奖项设置及评选标准三、如何高效选读中国新闻奖作品1.明确阅读目标2.关注重点领域3.深入研究获奖作品特点4.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四、可读性优化策略1.抓住标题和导语2.突出亮点和独家观点3.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4.创新报道形式和手段五、实用性阅读方法1.按需阅读2.善于提炼关键信息3.学会跨媒体比较和分析4.关注持续性报道六、实例分析1.获奖新闻作品案例解析2.作品优点和不足之处3.读者反馈和评价七、结语1.阅读中国新闻奖作品的意义和价值2.鼓励广大读者积极参与阅读和评论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新闻奖项的设立越来越受到业界和公众的关注。
其中,中国新闻奖作为国内新闻界的最高荣誉,旨在表彰年度优秀新闻作品和新闻工作者。
对于我们广大读者来说,如何从众多的新闻作品中脱颖而出,挑选出具有价值的作品进行阅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选读方法和技巧。
二、中国新闻奖概述1.奖项设立背景:中国新闻奖是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旨在表彰在我国新闻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新闻工作者和优秀新闻作品。
自1999年设立以来,已成为我国新闻界的重要评选活动。
2.奖项设置及评选标准:中国新闻奖设有多项奖项,包括新闻报道、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新闻美术、新闻播音与主持等。
评选标准主要包括政治导向、新闻价值、传播效果、采编质量等方面。
三、如何高效选读中国新闻奖作品1.明确阅读目标:在选读新闻奖作品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是为了了解时事政治、学习新闻写作技巧,还是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明确目标后,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
2.关注重点领域:新闻奖作品涵盖了各个领域的新闻事件,但在选读时,要关注到自己感兴趣或关注的领域,如民生、社会、国际、经济等。
3.深入研究获奖作品特点:分析获奖作品在选题、角度、写作手法等方面的独特之处,了解新闻奖的评选标准,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新闻素养。
关于新闻导语的分类及其写作的基本要求探究
关于新闻导语的分类及其写作的基本要求探究作者:穆娜来源:《新媒体研究》2015年第13期摘要本文就新闻导语的分类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如何更好的做好新闻导语的写作工作进行简要的探究,旨在帮助新闻记者更好的提升采写水平,写出简明精彩的新闻导语。
关键词新闻导语;分类;写作;要求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5)13-0082-02在一则新闻中,导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导语内容是否吸引人,能否让读者对新闻的内容产生兴趣,决定了这条报道是否具有价值。
所以,在实际的新闻写作中,做好导语的协作工作,是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本文就新闻导语的分类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如何更好的做好新闻导语的写作工作进行简要的探究,旨在帮助新闻记者更好的提升采写水平,写出简明精彩的新闻导语。
1 新闻导语的分类虽然无论是任何一种新闻导语,其担负的责任都是将新闻中的主要内容用精炼而引人注意的语言进行陈述,但是,在不同类型的新闻消息中,仍然会出现许多不同类型的导语,具体来说,在传统媒体中,新闻导语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1 直述型直述型其风格踏实淳朴又十分典型,是所有新闻消息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导语写作形式,顾名思义,就是将新闻内容,通过最直接、最简洁的语言直接叙述出来,让读者看起来一目了然,这种导语类型也叫做“开门见山式”。
比如说:“苹果市值周三超越微软,跃居全球科技业之冠。
”短短一句话,就将新闻的主要内容囊括其中,读者能够迅速的从导语中获取有效信息。
1.2 描写型描写型导语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对新闻内容充满现场感的描写,让读者读起来仿佛身临其境一般,让读者切身体会到新闻所描述的内容。
比如说:“妇女保健站门口不再挤着怀孕的妈妈,教堂里不再塞满了一家家信徒,教室里挂着非洲地图的黑板下面也不再躺着肮脏的男人,这里所有人都死了。
卡鲁班巴呈现的是地狱的景象,一个尸横遍野的垃圾场,一个除了只有蜜蜂大小般苍蝇的嗡嗡叫声,一片死寂的屠宰场。
全媒体环境下音频新闻导语的撰写--以第2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广播消息导语为例
全媒体环境下音频新闻导语的撰写--以第23届中国新闻奖获
奖广播消息导语为例
刘梁超
【期刊名称】《科技传播》
【年(卷),期】2015(0)3
【摘要】在全媒体时代,随着新闻的信息含量越来越丰富,人们对信息了解的需
求越来越多元,呈短、频、快趋势,音频新闻成为全媒体新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客观上提升了人们对音频新闻撰写的要求,如何写出“有声有色”的音频新闻稿,如何安排音频素材的结构,真正实现全媒体环境下音频素材新闻的整合,从音频上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总页数】2页(P39-40)
【作者】刘梁超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湖北宜昌 44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
【相关文献】
1.全媒体下视频新闻解说词的撰写探析--以第2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电视新闻解说
词为例 [J], 刘梁超
2.听则如见的描写式导语——第20届中国新闻奖获奖广播消息导语评析 [J], 朱
惠民
3.新闻消息导语的写作技巧——从第25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谈起 [J], 徐晓娜;张凤龙
4.新闻要素视角下导语写作的创新——以第24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作品为例[J], 马新广
5.精心打扮凤头重视导语写作——兼评"中国新闻奖"部分消息的导语(下) [J], 刘保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刹长风 写短文——兼评“中国新闻奖”部分获奖作品
今传媒63传媒实务刹长风,写短文,历来就是端正新闻文风的需要。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就曾批评那些空洞无物的长文章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样做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
60多年过去了,就新闻报道而言,那些“懒婆娘的裹脚布”仍然经常可见,远没有完全被“扔到垃圾桶里去”。
读者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那些篇幅冗长的会议消息,那些头版转二版、二版转三版的领导人的长篇讲话,那些大话、空话、套话连篇的所谓新闻言论和理论文章,那些整版的“纪实新闻”、“社会透视”、“大特写”、“大扫描”和连篇累牍充满水分的所谓“深度报道”等等,不是还接二连三地在报纸刊物的版面上频频露脸吗?受众对付这些长篇大论的办法常常是“走马观花”,或者干脆不看。
即便偶尔浏览,也只是看题不看文,看头不看尾。
这种传播效果尽管是采编者始料未及的,但却是必然的。
新闻工作者采写长篇大论,不管其主观动机如何,实在是有点像“顶着磨盘做戏——费力不讨好”。
新闻是一门用事实说话的艺术,如何从大量的客观事实中挑选新闻事实,在报道新闻事实时如何精选事例,如何用生动的新闻语言来陈述新闻事实,如何在有限的篇幅里增加新闻的信息量等等,这些都大有学问。
借鉴中国新闻奖获奖短新闻作品的成功经验,应着力于下列十个方面去努力。
——熟悉对象,全局在胸。
只有熟悉报道对象及其在全局中的地位,才可能把新闻写短。
记者要熟悉自己所写的新闻事件及其人物,熟悉这些事件和人物在全局中的地位。
有了这两个熟悉,写起新闻来就纲举目张,应该写的,一句不能少,不能写的,一字不能多。
以第3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楚米镇封村民举报信从垃圾堆回到村民手中》一稿为例,在全文360个字的篇幅里,受众所关心的新闻事实,一个也没有少,举报信从产生到送达及捡回的全过程非常清楚。
如果作者不熟悉采访对象,没有全局在胸,很容易写成五六百字甚至上千字的报道。
现在报纸上有些新闻,之所以语言拖沓,原因之一就是作者对所写的人和事不熟悉,具体下笔时,则观点不明确,结果只能是东拉西扯。
精心打扮凤头重视导语写作——兼评中国新闻奖部分消息的导语上
③本报讯(记者钟鞍钢)记 者在工会法执法检查中了解到, 部分跨国公司在我国的企业无视 我国法律,公开抵制组建工会。 (第15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 品《部分外企无视中国法律拒建 工A》的导语)
的导语(上)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刘保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新闻实践 PRACTICAL JOURNALISM 2006,""(10) 0次
本文链接:/Periodical_xwsj200610011.aspx 授权使用:国防科技大学(gfkjdx),授权号:882f96ec-2ccd-4fe0-9bd9-9e5500ddcd60
人目前劳动安全状况
忧虑。
这是记者近3个月来对深圳部分外
来劳务工进行调查后发现的。
(第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
品《去年伤残万余人,死亡八十
多人》的导语)
原告,一 气把25个无辜农民分 缝菇灏爨溅懋i巍然墨。捌i溅然徽剽
㈣豢骥纛纛骢麟纛;蒸囊鬟 别告上法庭” (第届中国新闻 |秘飘薹灏愁囊囊嘲g羹黪熟j懋纛攥爨霪添黧
先”、“最引人注目者最先”为标 准。用这个标准来衡量,看看目 前报纸上刊载的消息,完全符合 这个要求的优秀导语为数不多。 相反,不合格者则经常可见。共 同的毛病是:空洞,没有新闻信 息;模式化,呆板不生动;导语 与标题重复,导语和新闻主体重 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 面是记者(通讯员)忽视导语写作 的现象较普遍。另一方面,在当 今新闻写作学的研究中,关于研 究导语的学术论文也不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息作品《 天火 车髓 陆海南》 今 的导语 )
说 明 、 释 式 导 语 。 亦 称 背 景 式 解
得新颖巧妙 , 引起 受众 的思索 。请 能
看下列两例这类导语 :
导语 这类导语 的特点是在导语 中对
新 闻事 实作 出 解 释 , 到 说 明 事 件 的 起
① 本 报 讯 办 企 业 为 了什 么?
博的 嵋考, 也常常会为写蜒 一 一查导译而绞尽脑汁。
精 心打扮凤头 重视 导语写作
— —
兼评 “ 中国新 闻奖” 分 消 息的导 语 ( ) 部 三
口刘保 全
描薹
闻 中 的 主要 事 实 、事 件 发 展 的 高 潮 、
事 物 的 某 一 有 意 义 的 侧 面 或 某 个 特
主 题 和 核 心 内 容 设 问 . 提 问题 应 是 所
了它 . 有助于读者更 好地理解有关报 道。例如下列 这例故事式导语:
本 报 讯 ( 者 雷 祖 兵 ) 6岁 小 记 女 孩 江 珊 在 湍 急 的 洪 水 中 坚持 9个 小 时等 待 救 援 的 传 奇 经历 . 地 成 为 使
起因. 深化 新 闻主题 . 出新 闻价值 突
的作用 . 而适 应受 众 “ 破砂 锅 问 从 打
产 量 ( 6届 中国新 闻奖 2等奖 消 第
息 作 品《 钢 转 变 经 营 战略 》 武 的导 语 )
到底 ” 的心理 . 以吸引受众看下去 。 例
如 下列 这 类 导 语 :
② 本报 北京 1 0月 7日讯 记 者
出来 , 后 用 事 实 加 以 回答 , 之 更 而 使 引 人 注 目, 人 深 思 。 回答 的通 常 有 发
容叙述消息的本身和主旨。 这是吸引读
者选 读这 条消 息 的莺要 方法 之一 。 当然 . 讲 故 事 不 能 是 勉 强 外 加 所
的 。 应 该 是 同消 息 的 本 身 和 主 旨有 而 着 密 切 联 系 和 共 同点 .是 必 要 的 烘
卢 小 飞 报 道 : 一 个 人 的 感 召 力 在 他 “
本 报 讯 ( 者 童 曙 泉 ) 自《 纪 记 世
伟 人 邓 小 平 — — 纪 念 邓 小 平 同 志 诞
身后 究 竞 能持 续 多 久? 这 个偶 尔会 ”
萦 绕 在 心 的 问题 . 首 都 女 记 协 今 天 在
辰 10周年 展 览} o 日在 国 家博 物馆 0 1
—— 是 追 求 最 大效 益 , 是 追 求 最 高 还
定的场景等 . 简洁质朴 而具特色 的 作
描 写 .向 受 众 提 供 生 动 鲜 明 的 形 象 . 或 渲 染 烘 托 气 氛 这 种 形 式 的 导 语 . 其 内容 是 客 观 事 物 的形 象 再 现 . 有 只 当一 系 列 新 闻 事 实 中具 备 有 特 色 的 、 可 供 描 写 的 形 象 化 内 容 . 如 现 场 画 诸 面、 特定 景 物 、 围 , 物 动 作 、 占 。 氛 人 语 生 动 的 情 节 或 细 节 , 至 音 响 、 彩 乃 色 等 等 . 有 可 能 和 有 必 要 运 用 描 写 式 才
段”先 讲述一 个 生动 有趣 的故事 ( 、 。 神话 寓言 、 说 、 闻 、 治笑 话 等)激起 读 传 轶 政 ,
者 的兴 致 . 引发 丰 富 的联 想 , 后再 从 然
用富有活力的动词 例如下列两例描
写式导语 :
导语写作 中的运 用 .即在 导语 中 。 把
随 新 闻 报 道 里 已 经 解 决 的 问 题 或 确 定 的 思 想 内容 . 用 疑 问 句 式 鲜 明 地 提 先
( 本报 桂林 1 1 ) 1月 2 9日专 电
着惊天动地的一声 巨响 . 阳频县杨堤 乡
土岭 村公 所 白 屯桥 村 后 山腾 起 了五 六
十 米 高的 火焰 熊 熊大火 烧红 了半 空 “ 不好 啦 . 飞机 撞 山啦 !” 第 3届 (
两 种 : 种 是 导 语 一 头 便 鲜 明 地 提 一 开
杨 刚 逝世 4 0周 年 》 的导 语 )
导 语 通 常 使 用 “ 白描 ” 法 . 所 要 手 将
报道 的新 闻事实 . 寥寥 几笔 . 洁明 简
快 地 勾 勒 出来 .使 受 众 如 临 其 境 . 如
见其 人 . 闻 其 声 .采 用 此 种 形 式 写 如 . 导 语 . 忌 堆 砌 空 泛 的 形 容 词 . 多 切 要
维普资讯
两次获 得普 利 策新 闻奖 的美 联 社特 派记 者 雷 尔迈 ・ 帕 特・ 莫林 , l 曾 1次撕 毁 一篇特 稿 的导语 , 到他 相信 自己 直 写对 了方才 罢休 。 大量 的新 闻写作 实 践证 明 , 是 学 识 渊 就
托 、 染 、 垫 、 比 或 背 景 交 代 。
77客 机 昨在 阳朔 境 内失 事 》 3 的导 语 )
问. 紧接着直 截 了 当地 回答 , 揭示 新 闻要 旨;另一 种则 是导 语 中提 出问
题 。 文作 答 。 者一 目了然 ; 者 则 下 前 后 容 易 产 生 悬 念效 应 . 好 这 类 导 语 的 . 写 关 键 是 善 于 提 问 . 紧 紧 围绕 新 闻 的 要
举 行 的 纪念 杨 刚 逝世 4 年 座 谈 会 0周
公开展 出以来, 已经有 近万名首都 各 界群众前往 参观 、缅怀 邓小平 同志 。
人 们 从 一 件 件 展 品 中 . 次 感 受 到 小 再
上被 人们提 出来。( 8 中国新 闻 第 届 奖 3等奖消息作 品《 首都 女记协纪念
平 同志的伟 大。( 1 第 5届中 国新 闻奖 2等奖消息作 品《 小甲夹克衫 。 动三 感
代人》 的导 语 ) 提 问式 导 语 。 亦 称 设 问式 、 问答
式 导 语 它 是 设 问 修 辞 手 法 在 叙 述 式
故事式导语。在一篇消息的开头 , 避开 “ 开门见 山” 的写法 , 改用“ 迂回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