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语言在品社教学中灵动

合集下载

教师要妙语连珠口吐莲花

教师要妙语连珠口吐莲花

教师要妙语连珠口吐莲花“老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一、妙语连珠古希腊哲学家奇伦有一句名言,那就是“愚蠢总是在舌头跑得比头脑还快时产生的”。

语言及其表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也是教师品位的一种体现方式。

低下的教学质量总是与教师拙劣的语言及其表达相关联的。

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中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显得尤为重要,语言是纽带,是师生、生生之间共同交流对话的主要工具。

教师主要通过语言传道、授业、解惑、引导、点拨、启发,而学生则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理解并掌握知识,并建构自己的新的知识结构。

平庸的语言,缺少妙趣横生、妙语连珠,不能吸引学生;平淡的语言,缺乏卓越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不能感染学生。

而严谨的语言使人可信,幽默的语言使人愉快,激昂的语言使人振奋,形象的语言使人清晰。

教师只有不断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具有较好的语言修养,才能让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优美的语言是给学生的最美的教育享受,而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语气合理、张驰有度,是教师语言表达形式的基本要求。

抑扬顿挫是教师语言的节奏美,诙谐幽默是教师语言的机智美,声情并茂是教师语言的情感美,逻辑严密是教师语言的理性美,启迪心灵是教师语言的道德美。

语气平和说明了教师的稳重,语气温和表现了教师的耐心,语气坚定反映了教师的信念;语句连贯表明了教师对内容的熟练,语句清晰反映出教师对内容的准确,语句完整体现了教师思维的缜密,语句优美彰显出教师扎实的功力。

教师的语言是实现教育功能的基本途径。

生动的语言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准确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理性的合乎逻辑的充满激情的语言能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心灵。

讲授中语句的停顿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语言的渲染可调动学生的情绪;明显的疑问语气好像在告诉学生“要动脑筋想一想”,有意识地放慢语速意思是说“这里是重点千万别错过”。

灵动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灵动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灵动课堂的实践与思考我校于2011年底把“低负有效”灵动课堂经过深入探究、论证,重新定位为“柳泉灵动课堂”教学模式。

经过几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我对灵动课堂有了更深入的领悟。

一、“柳泉灵动课堂”的定位所谓“柳泉灵动课堂”,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智慧和灵性,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发展综合素质的课堂教学模式。

“灵动”,首先是学生的灵动,表现为学生自学的智慧、技巧、灵活、机灵;其次是学生课堂上的灵动,核心是课程的灵动,表现为互动、交流、点评、创新等方面;再次是学生课后的灵动,表现为布置智慧性、社会性的作业等等。

二、“柳泉灵动课堂”的思考我认为,灵动的课堂,首先课堂要有趣味;其次课堂要有意义;第三,课堂要有韵味。

三、我的做法1.“灵动课堂”必须是“面向全体”的课堂。

“面向全体”要求促进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而不是仅仅面向优、中、后某一个层面。

多层面问题的互动对师生具有智慧挑战价值。

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教师通过优化课堂结构,创新教学模式,落实面向全体的目标。

课堂不能建立在教师“以讲为主”的模式上,“教”要以“学”的需要为基点,课堂教学要变成“基于问题的解决”。

在课堂上,教师要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偏袒、不偏心,满腔热忱地关心每个学生,热爱每个学生,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全心全意教育好每一个学生。

基于这种理念,我每堂课上基本达到每个学生提问一次,给每一个学生发言、表现自己的机会。

这样一来,课堂上学生感觉自己是受教师关注的,所以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学生勇于表现自己,课堂效果非常好。

因为面向全体学生,从而师生关系、家长与教师的关系也非常融洽。

2.“灵动课堂”要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从建构主义观点审视教学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伙伴”的帮助,或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

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主体发展”、“主动发展”和“合作学习”的价值,把一切外在的影响因素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和主动进取的动力。

打造灵动课堂,提升语文素养

打造灵动课堂,提升语文素养

打造灵动课堂,提升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体现,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语感、阅读能力等方面。

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创造灵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打造灵动课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打造灵动课堂,首先要创造生动、丰富的学习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荷花》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个亲身去观赏荷花的活动,让学生在实地感受中了解荷花的形态、特点,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这篇课文。

在教学《小荷才露尖尖角》这首诗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到校园中去观察和写作,感受春天的气息,增强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二、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灵动的课堂需要创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比如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等,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

例如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可以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提出古诗词中的难点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索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语文素养。

在学习阅读理解的时候,可以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通过分析阅读素材的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

三、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学是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要打造灵动的课堂,需要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朗诵、演讲、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升语文素养。

在朗诵比赛中,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诵,让学生在情感抒发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记扣钮的日子》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组表演,让学生通过表演,体验文章中的情感,增强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灵动的课堂,有效的教学

灵动的课堂,有效的教学

灵动的课堂,有效的教学作者:沈菊芳来源:《教师·上》2011年第04期近年来,幼儿园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已经引起幼教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众所周知,我们的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孩子一种积极的情感和愉悦的情绪生活体验。

要想实施“有效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就得发生转变。

这不仅需要教师去解读、探索新的教法、学法,开发新的教育资源,还要应用新的理念去活化自己的角色。

一、做孩子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孩子喜爱宽松的课堂新课程要求教师由居高临下、注重表演的传授者变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合作者,因此,教师要打破“教师中心”的旧思想,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孩子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索。

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要摒弃“填鸭式” “满堂灌”的方式。

面对广阔的生活空间、无限的未知世界,孩子总是自发地表现出模仿、生疑、探究、求知的欲念和本能,他们的言行、思维蕴涵着无限的创造力,教师要细心观察,善于捕捉孩子行为表现中的信息点,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感受、体验幼儿的思想、感情、认知,抓住教育的契机。

一次户外活动,云云来告诉我他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让我去看看。

我走过去时发现一个瓶盖在不停地移动,看见孩子们充满疑惑的眼神,我灵机一动,何不和孩子们一起打探瓶盖移动的奥秘呢?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我给孩子们讲了“蚂蚁大力士”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到蚂蚁腿部的肌肉很特殊,收缩起来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一只蚂蚁能举起超过自身体重400倍的东西……看见孩子们自由地体验着、快乐着,我心里也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由此可见,教师不但要站在幼儿的角度去体验他们的思想感情、认知水平,还要尊重幼儿属于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体验生活,这将成为幼儿进行自我教育的基础,成为幼儿终生受益无尽的财富。

二、做课程的塑造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孩子喜爱动脑、有趣的课堂面对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所带来的深刻变革,面对知识经济对创新能力的呼唤,面对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的重大改革,作为孩子教育接力棒的第一人——幼儿园教师,如何担当起培养兼备高尚品德与聪明才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鲜明个性且善于合作的一代新人的重任?我们不难发现,凡是名特教师所作的公开课,他们在课堂中的每一分钟都能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

让课堂灵动、高效——荐读《你的语文课也可以这样灵动》

让课堂灵动、高效——荐读《你的语文课也可以这样灵动》

让课堂灵动、高效——荐读《你的语文课也可以这样灵动》莫羽【期刊名称】《中学语文(上旬·教学大参考)》【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3页(P86-88)【作者】莫羽【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生成语文”倡导者、特级教师李仁甫的新著《你的语文课也可以这样灵动》最近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慢慢走,欣赏啊”,我一边感受着李老师在“课堂实录”中才识和智慧并存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机智,一边分享着“研究者说”中对教学实录深入的剖析和中肯的评价,一边联系和印证“生成课堂”的相关理论和概念。

读完这部42万多字的生成专著,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如水一般的灵动”,对“生成课堂”的认识完成了一次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你的语文课也可以这样灵动》是继李仁甫老师的第一部生成论著《课堂的风景与语文的边界》之后又一科研成果。

两部著作一脉相承、共生共存。

前者注重理论的构建,后者注重理论付诸课堂的实践性;前者强调理性的认识,后者强调感性的观照。

在《你的语文课也可以这样灵动》一书中,李老师以典型生动的“生成”课例,引领众多生成研究者的课例点评,为热衷于课堂教学研究的语文老师奉上了一顿“生成”大餐。

它是一部为一线教师量身定做的生成语文教学教材,既有15则感性的课例,又有45篇理性的点评,还有10个理念性的生成语文教学关键词诠释。

全书共分三辑,第一辑同课异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第二、三辑均为一课一构,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其中第二辑是古诗文类,体式丰富,既有文言文,又有古诗、词;第三辑是白话文类,体裁多样,既有散文(包含杂文),又有小说、近现代诗歌。

“课堂实录”部分收录了李仁甫老师在“生成语文”各个重要研究阶段所呈现的示范课和公开课。

其中不乏经典篇目的展示,如苏教版的《金岳霖先生》《渔父》、新人教版的《春江花月夜》《劝学》《拿来主义》等。

课堂实录向广大读者充分展示了生成课堂的全部精妙,它就如一面面镜子,既照出了李老师轻车熟路地驾驭生成课堂的能力,又照出了课堂主体如鱼得水享受课堂灵动的状态。

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强,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到。

而小学阶段是学习英语的起点,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我们需要打造一个灵动课堂。

什么是“灵动课堂”呢?简单来说,它是指一个充满活力、富有创意、互动性强的英语课堂。

在这个课堂上,学生可以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使英语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那么,如何打造一个灵动课堂呢?我们需要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引入游戏、歌曲、故事等多种元素,通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记忆深度。

我们需要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

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是一个模仿和运用的过程,他们需要大量的模仿英语老师的口语表达,并通过口语输出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对话练习等活动来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出机会。

还可以通过听歌、看动画、阅读绘本等方式来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

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灵动课堂中,教师应该采取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

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

学习氛围是指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学习环境是指课堂的设施和布局。

在灵动课堂中,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和合作。

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富有创意和舒适的学习环境,布置一些英语学习的装饰品,使用一些多媒体设备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可以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通过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乐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核心素养。

于精简灵动中品味语文的苏式味道

于精简灵动中品味语文的苏式味道

于精简灵动中品味语文的苏式味道作者:董萍来源:《家长·下》2018年第03期前段时间听吴妍彬老师执教《埃及的金字塔》一课,吴教师的课堂教学就像山温水软的江南一样,婉婉道来,用灵动的构思、厚实的教学带领学生游览金字塔,在“斜风细雨”中释放苏式课堂的味道,精简灵动,智慧生成,直指问题本质,深入挖掘其内在价值,触类旁通,彰显冗余洗净的精辟和固本清源的本色。

惠兰在《浅论“苏式课堂教学”》一文中指出苏式课堂要体现“三个本位”:“学生本位”“能力本位”“过程本位”,吴妍彬老师的课堂正是体现上述思想,凭借课文这个例子,教师去粗提精、直奔主题,使学生在举一反三的感悟练习中,练成阅读的熟练技能,展示苏式课堂的魅力。

简中求精,提升学习力,凸显学生本位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和学生学习的过程。

但是在课堂上,还会看到教学目标制定有失偏颇,关注知识训练,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方法的习得;在关注学生的同时,对学生的倾听不够,给学生的选择空间、有效互动太少;对于教学活动形式的过分关注淡化了知识的获取。

课堂中顾此失彼的现象反映出学生本位的思想并未真正落实于行。

学生本位关键要落实在学生学习力的提升上,学习力才是学生学习之根。

从吴教师的课堂教学反馈中,不难看到教师对此的关注程度。

教师立足《埃及的金字塔》,但又着眼于整个第五单元,引导学生从《秦兵马俑》中提炼一类文章的学习方法,概括出“抓三句”,即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的学习方法。

因此学生几乎在这一课时中对概括内容、梳理脉络、了解写法毫不费力,显然学生已经掌握了这类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教师简中求精、方法适宜,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同样,在词语的解析过程中,学生会主动抓关键字“摩”理解“摩天大厦”,通过拆字组词理解“精巧”,通过找反义词理解“曝晒”,通过看图领悟“傲对碧空”等,都可以看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感悟生成,培养阅读力,凸显能力本位教学的起点是指导阅读,终点是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灵活的教学 灵动的课堂

灵活的教学  灵动的课堂

灵活的教学灵动的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灵活的教学则是其中最为精妙的一种。

在教育领域,提倡灵活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了共识。

它能够让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需求做出调整,使得学生能够在更加轻松自在的环境中学习,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而灵活的教学也意味着灵动的课堂,它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那么,究竟什么是灵活的教学,它又如何打造灵动的课堂呢?灵活的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所有的教学活动和方法都应该是基于学生的需求和水平来确定。

教师需要不断的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根据这些信息来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式。

如果学生对某一类知识点非常感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带领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灵活的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

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节奏,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做出灵活的调整。

在课堂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和需要,及时做出相应的改变。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灵活的教学也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所不同,所以单一的教学方法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有时可能需要采用讲解的方式,有时可能需要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展示,还有可能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这样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他们在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

要想打造灵动的课堂,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内容。

要让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学内容需要更加接地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了解最新的教学资源和活动,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得他们在课堂上更加投入。

在灵动的课堂中,学生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

“感受生动的语言”教学策略

“感受生动的语言”教学策略

“感受生动的语言”教学策略作者:王楷来源:《语文世界(小学版)》2022年第03期“感受生动的语言”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之一,与第一单元的“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相比,学习要求明显提高了。

在小学中年级学段,“感受生动的语言”主要是指初步体会有活力、能感动人的语言。

对这样的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具体学情,指导学生抓住单元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感受生动的语言,发现语言的魅力。

语文教学是用课文来教语文。

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要聚焦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结合课后练习,精准定位教学目标。

如教学《大自然的声音》,课后练习对接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的要求有:第1题中的“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体会”是感受的最常用的方法,“朗读课文”则是用声音再现文本语言中描寫的“大自然声音的美妙”,这一训练要求指向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生动的语言;第2题,看上去是把握文本结构的填空,实际上也包含着“感受生动的语言”的学习要求,题中提供的例句“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就是一句十分生动的语言,填写的内容就要求学生用心去发现文本中的生动语言;第3题的训练要求更是集中体现了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目标——“读读下面描写声音的词语,再说说你在哪里听到过这样的声音”,题目中列出的词语都是课文中具有新鲜感和表达力很强的词语,学生不仅要通过读一读积累这些生动的词语,还要结合实际说出这些描写声音的词语曾经出现的场景,就包含有在运用中强化记忆的意味了。

开展“感受生动的语言”教学,教师要以有活力、能吸引人和感动人为标尺,让学生带着发现的目光在文本中寻找生动的语言,不论是四字词语,还是双音节词语、单音节词语、多音节词语,只要它具有新鲜感又吸引人,都是生动的语言。

如教学《读不完的大书》,如何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生动的语言呢?教师可以结合课后练习2的内容开展教学活动。

题目中提供的四个句子,涉及的对象有小麻雀、老鹰、竹叶、棕榈树,课文使用了哪些生动的语言使这些东西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呢?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文中使用大量的四字词语——“叽叽喳喳、蹦蹦跳跳”,这些词语形成了语音上的节奏感,读者能感受到小麻雀的叫声特点和动作特点;“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猛扑而下”,这些表示连续性动作的词语写出了老鹰勇猛刚健的特点;“……叫人……”“……给人……”都是直接写感受的句式;“如同……”“又是……”运用的是不同的表达手法,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感受。

“灵动课堂”:让孩子们快乐成长

“灵动课堂”:让孩子们快乐成长

“灵动课堂”:让孩子们快乐成长作者:史明辉李淑玲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19年第02期近年来,郑州市金水区柳林镇第四小学以“自由呼吸,诗意修行”为办学理念,以“灵性成长,自由翱翔”为校训,着力打造“灵性教育”,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经过不断实践,我们将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内涵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提炼出“灵动课堂”理念。

一、“灵动课堂”的内涵“灵动课堂”是根据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教育思想而提出的,即在课堂上让孩子的大脑、双眼、双手、嘴巴、学习空间、学习时间等灵动起来。

教师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通过恰当合理的教育方式,促使学生身心得到自由而健康的发展——让孩子的头脑灵动起来,让他敢想、能想、会想;让孩子的双手灵动起来,让他敢写、能干、会画;让孩子的眼睛灵动起来,让他多看、能看、会看;让孩子的嘴巴灵动起来,让他敢说、能说、会说;让孩子的学习空间灵动起来,让他敢问、善思、能辨;让孩子的学习方式灵动起来,让他展示、表达、成长。

总之,就是要让整个课堂教学“活”起来。

1.让课堂有“灵”可“动”“灵动课堂”是智慧的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三导”:一是引导。

教师在了解学生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明确本节课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

二是指导。

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及时出现,指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是疏导。

当学生在独学、对学、群学等环节遇到难题时,由教师进行知识梳理、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能前后贯通、灵活运用。

2.让课堂因“动”而“灵”“灵动课堂”是学生参与的课堂。

首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与主体。

教学是为了学生,也必须依靠学生,应以学生为本。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是基本的教学策略,也是“灵动课堂”的特质。

其次,礼让有序,全员参与。

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学困生都有机会,都能感受到平等与尊重。

最后,入情入境,合作探究。

怎样构建灵动的小学语文课堂

怎样构建灵动的小学语文课堂

怎样构建灵动的小学语文课堂摘要: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小学语文教育变得僵化呆板,学生的思维被固化,要改变這一现状,教师可以采用“三活”教学方式,即营造快活的气氛,教学鲜活的知识,采用灵活的教法。

这一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性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

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构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

灵动的课堂就像一首奇丽的小诗,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更让人垂涎三尺。

而课堂要想“活”起来,学生必须“动”起来,只有动起来,学生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真正的发展。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让课堂动起来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

一、心动,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将课堂教学内容创设在多个情境中,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一次又一次兴趣高涨,就会主动探索、专注倾听、积极交流、勤于动手,因而变得乐于学习。

创设情景,会让学生有耳目一新之感。

如学习《春雨的色彩》一课,教师播放“春天的景色”片段。

学生在优美的乐声中,欣赏着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春雨蒙蒙的美景。

教师引导:多么美丽、迷人的春天哪!小鸟也来聚会了,让我們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呢?快打开书读读吧!同学们怀着好奇心,也带着好胜心,兴趣盎然地读起课文来。

不一会儿,一双双小手举起来,围绕着小鸟的话题(春雨的色彩),同学们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同学们的求知欲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又怎能不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呢?运用好情境教学,巧妙地牵动一颗颗童心,课堂就能活起来。

课中情景游戏,让课堂有一种节奏美,让学生始终保持“心动”状态。

只有学生一次次心动,学生的内心才会掀起一次又一次的情感波澜,使他们始终处于探索中,这样的课堂才会不断迸发出精彩的火花。

二、营造灵活的课堂教学氛围1、激活思维,激发讨论欲望。

在语文课中,我们应提倡“各抒己见、议论纷纷”,特别是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句段,更应让学生从书中找到根据,各抒己见,发表有创见性意见。

小学语文灵动课堂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灵动课堂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灵动课堂的教学策略小学语文灵动课堂的教学策略一、语文灵动课堂,首先是教师的教育思想要更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是一个人追求成为思想家的第一个摇篮。

”有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学生。

我们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新课程理念,让每节课都充满灵动的思想,让学生的思想充满智慧。

课堂教学,教师要对课的目标把握精准,教学目标不能定位过大。

对教材的挖掘要深透,对知识的拓展,对方法的研究都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精彩巧妙的构思。

然后,敢于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节课结束后,教师往往对课的自我评价有纠结与不满,充分说明教师本身在成长、在成熟、在进步,教育思想在转变。

如教师在课堂上对朗读教学的指导,让学生大胆模仿各种声音的读,声情并茂,体现灵动,所以学生朗读让人震撼;教师对识字教学的放手,让学生充分预习,生字的音、形、义的教学方法的灵活;有课文的情感渲染的整体把握,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亲身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动态;有对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崭新尝试等,这都体现了灵动课堂的深入,这些足以说明教师在课堂上用心做教学,用心学生,用心把握教学脉搏,与学生的不断碰撞,撞击出灵动的火花。

二、语文灵动课堂,每节课都要落实苏霍姆林斯说过“我认为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去点燃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火花。

”教师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蹲下来”与学生交流沟通。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走进学生的内心,看看学生想要什么。

教师要特别重视语文素养的形成。

要通过各种手段让孩子喜欢语文,爱上语文课堂,对语文课堂有浓厚的兴趣。

语文情趣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从小抓起。

比如,在课堂教学中,从低年级开始就有意进行提前写话的训练。

结合语文课文的.内容,不断渗透创设语言的训练场,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对读写有情趣,爱上读写。

开始是一句话,后来是几句话,然后是写一段话,再写几段话的训练,达到多数学生对写话、看图作文、写日记,提前产生浓厚的兴趣。

让学生观察,走进生活。

浅谈提高教师语言艺术

浅谈提高教师语言艺术

浅谈提高教师语言艺术提高教师语言艺术是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语言艺术不仅仅是指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包括语言沟通、语言引导、语言激励等。

当今社会,语言已成为人们日常交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教师工作中,优秀的语言艺术不仅可以更好地传授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教师语言艺术已成为当下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加强语言修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要提高教师的语言艺术,首先要加强他们的语言修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修养包括对语言规范的掌握、词汇量的积累、语法结构的运用等多个方面。

教师要注重平时的自我修养和学习,积极阅读各类文字,提高自己的阅读量和阅读广度,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还要注重语言表达的训练,多参加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活动,锻炼自己的口才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注重语言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语言艺术还要注重语言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要注重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引用有趣的案例、生动的比喻、语言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注重语言沟通,增进师生情感交流提高教师的语言艺术还要注重语言沟通,增进师生情感交流。

教师要学会用恰当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增进彼此的情感沟通。

要在语言表达中注重声音、表情、眼神等非语言因素的运用,让自己的语言更具感染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用语言去引导学生,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四、注重语言激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教师的语言艺术还要注重语言激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要善于用语言去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日常教学中,要多用积极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努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观。

要善于用正能量的语言去激励学生,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勇往直前,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英语已经成为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英语的黄金时期,如何打造一个灵动的英语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谈谈如何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打造一个“灵动课堂”,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小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可以通过英语角、英语剧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英语游戏、英语歌曲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发音能力;通过英语故事、英语课文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能力,才能打造一个“灵动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小学英语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进行思考和表达。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英语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由发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英语角节目,让学生自己编写英语剧本,让学生自己制作英语手工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不断进步,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打造一个“灵动课堂”,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帮助,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可以通过激励机制、奖惩制度等形式,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打造一个“灵动课堂”,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社团语言教学法 -回复

社团语言教学法 -回复

社团语言教学法-回复社团语言教学法是一种通过社团组织进行的语言学习方式。

它是基于社团活动的实践性和互动性特点,结合语言教学理论和方法,倡导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学习和提高语言能力。

本文将从介绍社团语言教学法的背景开始,然后探讨其具体实施步骤,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一、背景如今,语言教学已经从以传授语法规则和翻译为主的教学方式逐渐转变为注重实际运用和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社团语言教学法应运而生。

社团作为学生自我组织活动的有效方式,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性、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社团活动,学生可以在同伴的帮助下,自主学习,并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二、实施步骤1.社团成立与选题首先,需要成立一个以语言教学为目标的社团。

学生可以自愿选择加入,并根据兴趣和需求,选择一个适合的学习主题,比如口语交流、写作技巧等。

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使学生能够感兴趣并乐于参与。

2.活动设计与开展社团的活动应该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既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要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

活动可以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形式,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语言,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3.指导与辅导在社团活动中,老师应该起到引导和辅导的作用。

老师可以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惑。

同时,老师还应该提供适当的反馈和评价,以便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并改进自己的表达能力。

4.资源支持与评估为了保证社团语言教学法的有效实施,学校应该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包括教材、学习资料和设施等。

同时,学校还需要对社团活动进行评估,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调整。

三、优势与挑战社团语言教学法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首先,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

另外,社团活动能够提供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此外,社团语言教学法也有一些挑战。

比如,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同,造成学习效果不均衡;教师对社团活动的指导和辅导需要较大的工作量。

(完整版)浅谈教师的语言魅力

(完整版)浅谈教师的语言魅力

浅谈教师的语言魅力这段时间,我读了《富有魅力的教师语言艺术》这本书,对此深有感触,因为平时在课堂上,我的语言较苍白无力,甚至面对突发情况,不知道该如何去组织语言,所以我一直想在这方面有所提高,就选了这本书。

教师语言,也就是教师的课堂语言,泛指教师课堂所说的所有的话,尤其是教师用来组织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语言。

德国的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慧也曾经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无论是亲身经历还是自身在教学中的实践都让我非常赞同教育家第斯多慧的话。

每听一节课,我都会想教师语言怎样组织会更利于课堂?每上一节课更会思考,教师到底怎样组织语言能更高效?也正因如此我十分注意自己在学生面前的言谈,因为我明白也许因为我的一句话会改变学生的命运。

这就是教师的语言,用语言去启智;用语言去激励,用语言去引悟;用语言去赞美,用语言去督促。

教师的语言是实现伟大的教育功能的基本途径。

我觉得,教师的语言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1、适时运用感人心脾的温情之言。

别林斯基说:“情感是语言在表达过程中的乘号”。

语言中充满情感,会使语言的感染力成倍地增加。

真诚是人类情感中的真金,真情是教师语言最基本的特色。

于漪老师也说:“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

”与学生对话交流,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情,不管是对优秀生的赞美,还是对后进生的批评,都需要我们付出真情。

俗话说得好:春风化雨暖人心。

教师的语言应该像春风化雨一样,温暖孩子们的心,使之感动、使之茁壮成长。

这种引导,可以使学生得到深刻的启迪,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理解生活。

还记得《四块糖》的故事吗?与其说是陶行知先生用“四块糖”转变了孩子,倒不如说是他是用高超的语言艺术感化了孩子。

2、教师语言要幽默。

幽默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在笑声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能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产生亲近感。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附开题报告)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附开题报告)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的研究,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把教研重点放在了“探索德育课程生活化”这一研究主题上,开题以来,我们三处学校将本学科活动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紧紧地联系起来,力求通过主题化的研究来带动教学上一系列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课程改革新设置的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与以往的思想品德及社会课程相比都发生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

新的课程标准是从学生生活领域来设计的,并把其作为新课程的生长点。

学校课程、现实生活和当今世界正被国际化与信息化重新诠释。

而作为学生品德性与社会性养成的主导渠道——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活动还未跟上时代的步伐,还未真正做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服务,不能圆满达成教育的本质要求——人的社会化,使学生能积极面对现状适应生活,努力认识社会创造生活,切实遵守法规享用生活。

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小学生品德性和社会性的形成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如,教育目标与实际行为的矛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矛盾等,这些矛盾说到底是学生品德性、社会性的养成教育与生活实际脱节、背离的矛盾,它体现在课堂教学远离现实生活、严重“外灌”、目标抽象化与工具化。

现实中最典型的状态是:学生每天在生活世界之中,却没有体验到生活的丰富性和生活的乐趣。

如果学生的学习和受教育背离了生活逻辑,他们就难免现出疲倦、厌倦以至“逆反”的状态。

为了让学生能在生活中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生命的快活和生活的乐趣,诗意地栖居在生活中,我们决定开展《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

二、研究目的意义1、通过课题研究,改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形式单一,效果不佳的现实,努力提高德育实效,使学生为不断成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道德性的一代新人。

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小学英语“灵动课堂”是一种以活动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这种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互动,通过真实场景模拟和情境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

灵动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拓展口语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对话的方式进行交流。

这样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口语交流能力。

灵动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团队合作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任务。

学生可以参与一些小组竞赛,比如拼图比赛、角色扮演游戏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互助精神。

这样的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灵动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创意性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生可以进行绘画、手工制作、英语剧表演等活动,通过实践的方式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灵动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通过自主阅读、写作等方式进行知识的探索和学习。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研究和撰写报告,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教师语言在品社教学中灵动
【摘要】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根据小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创设相关的品社情境,引起小学生认知的内部矛盾,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课堂教学品社教学激发兴趣
古代最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刘勰说:“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的确,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实证明,语言艺术运用的好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教学语言,使学生达到知识和思想的高度,是一位教师的重要职责。

可以说,教学语言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它在一定程度决定着我们课堂教学的成败。

下面从几个方面谈一谈品社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教学语言的一些看法。

1.让课堂语言灵动着思想的光芒
新课程标准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使学生在已有基础上能够不断提高自己思想品德素养的能力,即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品社教学语言的思想性正体现在贯彻德育方面,它用艺术化的语言使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做到润物无声。

在品社教学中,我注意挖掘了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内容,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合理的生活习惯。

记得执教《诚实守信》一课,一开课,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国王年纪很大了却没有儿女,他为把王位传给谁而十分苦恼。

有一天,他贴出了告示:谁种的花最漂亮,谁就能继承王位。

消息传开了,全国各地想当国王的人都来了,他们从国王那里领走了花籽回家去种了。

过了些日子,人们端着各自种的花兴高采烈地来见国王。

国王看着眼前一盆盆的鲜花却并没有露出半点喜悦之色,最终他选中一个端着空花盆的小男孩,兴奋地向大家宣布:“这将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国王,因为他是最诚实的孩子。


故事讲完了,我随即向学生们提出了问题:国王为什么将王位传给了没有种出鲜花的小男孩?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甲说:“国王给的花籽根本就长不出花来。


乙说:“不可能,那怎么别人就种出花来?”
丙说:“这就说明别人是在骗国王嘛!”
丁说:“对呀,一定是其他的人把花籽换了。


……
从始至终,我都没有告诉学生谁对谁错,而是让他们自己在自主的讨论中,以一种简单的、记忆深刻的方式培养了对诚实这种美德最基本的认识!
接下来我让学生展示他们课前收集的关于诚实的故事、歌曲纷纷呈现给大家,有的讲《狼来了》的故事,有的讲童话《木偶奇遇
记》,有的唱歌曲《小花猫》等等,形式多样,精彩纷呈。

看着学生们个个兴趣高涨,我不由得暗自欣慰。

于是,我抓住时机让他们谈谈对诚实与说谎的看法。

有的说:“老师,说谎害处大,那个孩子放的羊都被狼吃掉了。


有的说:“匹诺曹因为说谎,鼻子都变长了,难看死了。

”(一阵笑声)
有的说:“如果我是个诚实孩子,爸爸妈妈都会喜欢我,同学们也愿意和我做朋友。


还有的说:“我觉得诚实的人一定会很快乐。


我先对几个学生的发言作了总结,然后告诉学生们:诚实是人一生中拥有的最美好的品质之一,它将会带着你走向幸福快乐的未来。

当你拥有这种生活时,你会为此感到自豪,认识你的人也会以你为荣。

说完这番话,我看到许多孩子的眼中闪烁着光芒,那是有所悟、有所得的光芒。

由此我也悟到了,品社教师要用自己语言的魅力去灵动孩子们思想的光芒。

2.让课堂语言灵动着生活的智慧
课程标准提出教育应该涉及对学生有用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内容。

所以品社教学则应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亲身的生活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深奥的知识,使学生对学习过程变得更有兴趣,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牢固,理解也会更加深入;同时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有助于密切配合共同探求知识,更好地教书育人。

但是当前的思品课教学,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给小学
生以过多的禁锢,使他们总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忽视了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忽视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因此作为思品课教师,要敢于向传统的“规矩”模式挑战。

如执教《我是自己的主人》一课,开课时,我借助视频创设这样一个情景,问道:有一天晚上,小丽独自一人在家看电视,忽然听到敲门声。

小丽问:“是谁,有什么事?”敲门者说是她爸爸的同事,要给他爸爸送一份文件。

小丽站起身准备去开门,录像停止。

小丽是该开门,还是不应该开门呢?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作答,而是让学生用自主选择座位的形式来回答“该开门”还是“不该开门”的问题。

同意开门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开门的同学坐右边,然后两组学生对抗辩论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这样在学生自由组合的两组对抗辩论中,学生知道了面对陌生人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学会自己保护,学会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让学生明确自己应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能人云亦云。

这是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双重锻炼。

话不在多,有意则灵,教学中我们要时刻与生活相联系,以生活为指导,用艺术化的语言引领学生开启生活智慧的大门。

3.让课堂语言灵动起趣味的旋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轻松活泼、诙谐风趣的语言可使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幽默感,能以声引人,以情感人,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境界,使他们愉快、动情、着迷。

我在执教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去旅行》时,在教学找铁
路线的环节时,找铁路线对于孩子们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孩子们,在中国交通图上找铁路线也是我们读图的基本能力,想不想找到它们呀!
生纷纷表示:想。

(老师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孩子们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师用激励的语气: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找铁路线,看哪个小组找的又多又准。

生:以小组为单位找铁路线。

师:老师发现每个小组都找到了好多的铁路线,下面我们来作个小游戏,比比哪个小组找的快画的准,获胜的小组老师有神秘的礼物要送给你们哦!
这么一句,使学生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小组的每个成员积极参与其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

这种费口舌不多,活跃课堂气氛的例子举不胜举。

从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运用课堂语言的魅力自然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时刻让我们的语言灵动着趣味的旋律。

4.让课堂语言灵动起爱的气息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层都具有得到别人赏识和表扬的愿望,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需要从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和表扬里感受成功。

”因此,教师的语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这样才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调动起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让课堂语言灵动起爱的气息。

例如:在教学《春天来了》这课时,我课前布置学生在校园、社区、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

课堂上孩子们兴奋的汇报他们是如何找到春天的。

有一个孩子说:“我是看到春天的,柳树发芽了,小草长出来了。

”我及时表扬他说:“你真是个爱观察的孩子!”有一个孩子说:“我是感觉到春天闻到的,因为下了春雨,我感觉到它落在我的衣服上,还能闻到春雨的味道。

”我又及时抓住时机夸他:“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能发现身边的每一个细小的变化,你这也是在用心欣赏春天呢!”另一个孩子说:“春天,我是感受到的,我感觉现在天气暖和了。

”听了他的回答,我立即夸他:“哎呀,孩子,你真棒,用心灵触摸春天。

”听到我的夸奖,学生的脸上充满了自豪的笑容。

从这些笑容里,我看到了爱的语言在教学评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激励性的语言让孩子们信心满满,课堂活跃万分,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每时每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的世界如此多彩。

”因此,面对思维能力较弱,基础知识差,对学习有困难,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教师更要根据不同情况做出期待式的评价,让语言富有激励性、及时性和启发性;比如:“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试试吗?”“如果这样不行的话,那咱们就试一试其他方法。

”“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一句鼓励的话语是爱的传递和情感的动员,能给学生自信,
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参与愿望,可以像一股清泉深入学生心田。

总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最主要是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因为它是教师成熟的体现,而课堂教学语言则是教学风格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

“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因此教师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和谐、民主、愉悦的情景中体验生活之美,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才能完成新一轮课程改革赋予的历史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