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下高职土建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析
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
业 共 同承担 专 业 教育 的人 才培 养 模 式 。 学生 在 接 受 职 业 技 术 教 育期 间 分别 在 学 校接 受 理 论知 识 学 习 , 在专 业 教 师 的 指 导 下 , 习专 业 理 论 与技 能 , 成 学 习 能 力 ; 企 业 顶 岗实 学 形 在 习, 在企 业 技 术人 员 指 导下 承 担具 体 工 作 , 行 专业 技 能 、 进 企业 管理 文 化 、 职业 道 德 、 会 工作 能 力 等 岗位 能 力 的训 练 。 社 可 见 。 果 没 有 企 业 的 参 与 和 支 持 , 业 学 校 的 教 师很 难 如 职 达 到 “ 师 型 ” 准 : 有 企 业 的 参 与 , 业 教 育 很 难 做 到 真 正 双 标 没 职 的理 论 联 系 实 际 . 难 及 时 适 应 社 会 需求 : 业 学 校 如 果 不加 很 职 强校 企 联 合 , 学 单 一 化 、 向化 . 很难 实现 培 养 目标 , 养 办 内 就 培 的人 才 就 会失 去市 场 竞 争 力 。 校 企合 作 的主要 优势 是 : 通过 合作 , 业建设 与企业 建 立密 专 切 的 合作 关 系 , 专业 向企 业提 供 智力 和人 力 的支 持 , 在专 业 技术 人 才使 用 方 面建立 共 享机 制 ;专 业 教 师直 接 参 与 企业 生 产 、 科 研 、 销 、 务 等活 动 , 时 掌握 企业 最新 技 术 , 强 生 产 实践 营 服 及 增 和科 研 能 力 , 同时 又 能 把 生 产 实 践 紧 密嵌 入教 学 过 程 中 ; 业 企 负责 学 生 顶 岗工 作安 排 及 指导 教 师 选 派 , 培 养 了企 业 专 业 技 也 术人 员 的 工作 能 力 , 素质 的企业 专 业 技 术人 员 又 可选 聘 为 专 高 业兼 职 教 师 。通 过校 企 合 作教 育 的 实施 , 业 成 为 “ 师 型 ” 企 双 教 师培 养 的 主要场 所 , 时也 成 为专 业兼 职 教 师 的聘 任源 地 。 同 三 、 企 合作 建 设 “ 师 型 ” 业 教 师 队伍 的 形 式 、 校 双 专 方法 和 策 略 校 企 合 作 促 进 “ 师 型 ” 业 教 师 队 伍 , 根 本 是 要 解 决 双 专 其 职业 学 校 教 师 提高 专 业 技 术 水 平 、 践能 力 、 程 开 发 能力 等 实 课 问题 。 由于 办 学条 件 、 业 设 置 、 资 状 况 、 业 条 件 、 作 程 专 师 企 合 度等 方 面 有 所 差异 。 具 体 合 作 形 式需 要 因地 制 宜 , 索不 同 其 探 的途 径 与 方 法 。 ( ) 立 校 企 合作 促 进 “ 师 型 ” 一 建 双 专业 教 师 队 伍 发 展 的 相
校企合作推进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讨
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 这一切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高职 院校是否拥有一支 “ 素
质优 良 、 结构合理 、 专业配套 、 专兼结合 ” 的“ 双师型”
( 二 )建设 “ 双 师型”师 资队伍是 经济社 会发
展的迫切要 求
随着社 会经济 的快 速发展 ,产 业结构 的调整和
理论 课程 ,又 要能指 导实 际操 作 。建 设一支高素质
积极调 整专业设 置 、课程结 构 、培养符 合经济 发展 和产业 升级需要 的高素质技 能型 专门人才 ,促 进就 业率和 就业质 量的提高 ,加强 “ 双师 型 ”师资 队伍
是重要保障。
作者简介 :顾 志祥 ( 1 9 7 9 一 ),男,江苏泰 州 1 人 ,南通职业大学讲 师。 基金 项 目:本 文系江苏省 “ 十二五”规划课题 “ 高等职业教 育改革与发展专项研 究课题 ” ( 2 0 1 1 J G0 0 4)、2 0 1 3 年 南通职 业大 学高等教育教改项 目招标课题 ( 2 0 1 3 一 Z B一 0 6 )的部分成果之 一。
较 低水平 ,这直接影 响着高 职院校教 育教 学质 量的 提升和 人才培 养 目标 的实现 。因此 ,在 校企合 作办 学的背 景下 ,当前 高职 院校 要不断 加强 内涵建设 ,
端人才 , 为传统产业提高技术含量 、 提升产品结 构 、 提 高产 品附 加值培养 大批具有 创新能 力的高端技能
训。 面对新形势 , 高职院校要在主动服务学 习型社会 ,
同时 ,高职 院校在强化 实践教 学 、加强校 内外 实训 基地 建设方 面也做 了大量工 作 ,与之相 比 ,却 忽视了教师培训基地的建设 。主观上普遍认为一所学 校不可能专 门建设教师培训基地 ,从而使得 “ 双师 ”
校企合作共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策略
提高教学质量 的关键 ,而 目前诸多 院校 足, 探讨 和寻求 “ 双师 型” 师培 养的有 教
( ) 职教 师 职前 培 养 的 “ 天 不 身应该是 “ 1高 先 双师型” 师发展成长 的促进 教
目前 ,高职院校教师 师资来源渠道 激励措施和政策导 向 , 建校企合作 的 搭
。 “ 双师 型 ”教 师的数量 和质 量都 严重不 足 ”
MY0 A20 14
0l l
校 和企业之 间 的权 力和 义务不 明晰 , 很 难激发企业对教 师培养合作 的兴趣 。
3. 高职 院校 校 企合作 “ 师型” 双 师 教师培训制度 ,完 善高职兼职教师聘用 资队伍 建设 策略 () 1 高职 院校 应加 强 “ 双师 型 ” 资 师 建设方案规划 。 制度 。 ②教师下企业锻炼学 习。 教育部《 关 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 育教学质量 的若
应社会需要 , 办学特色不 明显 , 毕业 生职 手段 等方面 难 以达 到高 职教育 的要求 , 是学校 的 “ 一头 热 ”企 业在参 与学 校合 , 业关 键能力 薄弱 , 岗位适应性 差等问题 , 这是许多高职教师 的“ 先天不 足” 导致 的 作教育活动 中,往往考虑成本 及收益情
“ 双师 型” 是高职 院校师 资的重要特 况 ,不能掌握相关职业领域或 者某一 岗 企合作 师资队伍 建设 经费不足 ,时间不 点 ,双师型” 师是 “ “ 教 兼有教 师资格和其 位 的成熟技 术和管理规范 , 不具备丰 能保 证 , 观上阻 碍了教 师“ 既 客 双师 ” 特征
它相关专业技术资格 ,既能从 事理论教 富的实践 经验 ,也缺乏某种 岗位的职业 的形 成 。
示 , 五年 中 , 有两年 以上 ( 累计计 近 具 可
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析
收 稿 日 期 :0 1 7 9 2 1 -o 一o
基金项 目: 中国成人 教育协会“ 十二五 ” 成人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 校企深度融合下双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项 目编号 :0 1 7Y) ( 2 1- 4 。 0
作者简介 : 鲁亮( 9 3 ) 男, 18 一 , 安徽芜湖人 , 南通航运 职业技术学 院就业处研究实 习员 。
体 实施 过程 中的注意事项 , 对推动高等职业教 育发展 具有重要 的指 导意 义。
关键词 : 高职 院校 ; 企合 作 ; 双 师型 ” 资 队 伍 校 “ 师 中 图 分 类 号 : 7 72 G 1.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 1 8 1 2 1 )40 9 .3 17 . 9 (0 10 .0 80 9
景下 的“ 师型 ” 双 师资 队伍 建 设对 于提 升 高职 院校 的师 资 队伍水 平 , 进高 职 院校 又好 又 快 发展 具有 十 分 重 促
要 的意义 。 1 “ 双师 型 ” 师 的 内涵 教
在 国外 , 职 院校 的“ 高 双师 型 ” 教师 有两 种 , 一种 是 以澳大 利 亚 的“ AF ” T E 人才 培养模 式 为代 表 , 主要特 其 征是 以学校 为 主 体 。学生 的专 业 技 能 的培养 和 专业 理 论 的教 学都 是在 校 园 内完成 的 , 师要 同时 担任 专 业 教
叠加 或 具有 “ 师经 历 ” “ 证 书 ” 教师 , 是 由工程技 术 人 员 、 师 和教 师综 的教 师
队伍 。 因此 , 职 院校“ 高 双师 型 ” 师 既要 有扎 实 的理 论 知识 、 教 高超 的教 学水 平 , 还要 具 备 工程 师 的专 业 技 能
要拥 有 博 士学位 外 , 必须 有 五年 以上 企业 工作 经历 。[ 还 2 】 法, 如双 职 称 、 双证 书 、 能力 等 诸 多说 法 。直 到 2 0 年 , 育 部在 新 的《 双 08 教 高等 职业 院校 人 才 培 养 工 作评 估
高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摘
要: “ 双师 型 ”教 师是 高职 教 育专 业教 学 团队建设 的特 色和 重点 ,通 过剖析 “ 师型 ” 教 学 团队教 双 师 队伍 的现 状及 存 在 问题 .本 文从健 全 教 学 团队发 展 的政 策 与措施 、? 强化 校 企合 作 、锤 炼双 师
型骨 干教 师 队伍 、完善 “ 师型 ”教 学 团队的 目标考核 机 制等 方 面进行 了研 究 与探 索。 双
第2 4卷 第 3期 21 0 1年 5月
D v lp n & In v t n o a hn r & E e t c l rd cs e eo me t n o ai f c iey o M lcr a P o u t i
机 电 产 品开 笈 局 新
Vo.4. . 1 2 No3
术 应用 操作 型 人才 为办 学 目的 ,应着 重 突出 “ 技能 、实 用” 。其 教学 团队的建设问题 ,始终 是人们关注 的热点 。 要建 设一 支 能够 适应 高等 技术 应 用型 专 门人 才 培养 要 求 的 、高 素质 的 高职教 育教 学 团 队 ,培养 形成 一 支教 育 观念 新 、改 革意识 强 、师德 高 尚 、有较 高教 育水 平 和 较 强实践 能力 、专兼 结合 的教 学 团队建 设 的总 目标 。为
益 .只 注重 业 务 培训 不 注重 全 面 素质 提 高 和优 化 结构 。 虽然 大多 数高 职 院校均 建立 了校 企合 作 实习基 地 ,但 由
教 师 的培 养和 培训 力度 ,这 是高 职 院校 “ 师型 ”教 师 双 队伍建设 的根本 任务 。对 于 理论 教师 ,在 不断 提高 他们 学 历层次 和理论水 平 的同时 ,要 有计划 地让 他们到 生产 、 建 设 、管 理 、服 务第 一线 或学 校 紧密 型实 训基 地 和产学 研 结合 基 地实 际锻 炼 ( 或工 作 )一段 时 间 ,以提 高他 们 的实践教学 技能 ,使他 们逐 步成为双师 素质 的教 师 。 积 极 引进 具有 “ 师素 质 ”的专 业技 术人 员 到高 职 双
校企合作共建 “双师型”教师团队-最新文档资料
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师团队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 Build a "Double" Teacher Team――Based on Guangzhou Financial Vocational School AccountingProfessional Teachers Team Building Practice and ThinkingYU Guoyan(Guangzhou Financial Vocational School, Guangzhou,Guangdong 510095)Currently, th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school "double" teacher team is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rough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e use of teaching resources and configuration of both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human resources, build a "double" teacher team to achieve school enterprise resource sharing,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the development of win-win situation.1 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客观要求和意义1.1 “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客观要求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目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国家大力推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摘要:笔者通过研究与思考,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是“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提出及发展;二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三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四是如何建设好“双师型”教师队伍。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思考1997年,原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加强职业教育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要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具备‘双师型’的教师数不低于专业教师总数的80%。
”2006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笔者作为高职院校资深的“双师型”教师,一直在思考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1 “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提出及发展国家教育部1998年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
何为“双师型”教师?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规定是:”双师型”教师是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老师。
(1)两年以上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指导本专业实践教学,具有中级(或以上)教师职称;(2)既有讲师及其以上的教师职称,又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及其以上的专业职称;(3)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及以上)应用性项目研究,研究成果已被社会企事业单位实际应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此规定从理论上概括了“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具有较高的理论性和完备性。
不难看出,“双师型”教师的含义是既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较高的专业操作示范技能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具有教师和“工程师”的双重知识与能力结构的专业教师。
2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1)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课程改革的需求,更是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要求。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深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因此,学校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通过合作模式培养出专业素质过硬、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质量和服务。
首先,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学校和企业加强合作。
在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应该结合各自的优势资源,共同探讨教师培养的方向和目标。
学校可以提供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培训,企业则可以提供实践机会和行业技能的培训。
通过双方的协作,可以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具有竞争力的教育服务。
其次,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
在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中,教师主要是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和考试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学生和教学情境,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应对能力。
因此,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该重点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和素养。
另外,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育领域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发展的行业,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因此,学校和企业应该为教师提供持续的职业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教师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通过不断的专业发展,教师可以更好地适应教育领域的变革和挑战,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总的来说,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持续不断地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熟练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多的学校和企业能够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现状 •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 •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与
探索 •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趋
势与展望 • 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2 3
高职院校教育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高 职院校教育发展迅速,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更高 要求。
培养高技能人才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培养高技能人才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应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注重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同时,双师型教 师也应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创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校企合作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教 师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提高其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
鼓励教师开展实践教学, 通过实验、实训、课程设 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 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技能培训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技能培 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水平。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薪酬激励
提高双师型教师的薪酬待遇,吸 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
未来展望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将更加重要,需要 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05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趋 势与展望
适应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
行业需求导向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应紧密结合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确保 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符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适 应能力。
在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过程中探索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 、建设、服务和管理第 一
线所 需要 的,具备高素质 的技 能型 、应用型人才的教育 。
它 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必备 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有很 强的实 践动手 能力 ,而培养这种 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实操训练 。 良
验 ,提 高动 手 技 能 ;积极 实 践工 学 “ 啮合 ”教 学 模式 ,提 高 师
文章 编 号 :1 6 7 1 — 4 8 9 X ( 2 0 1 4 ) 0 4 — 0 0 2 9 — 0 3
Ex pl or at i on of Doubl e Type Te ac her s ’Te am - Bui l di ng i n
Co l l e g e s - ・ Ent e r pr i s e Co ope r a t i o n t o Co - - c on s t r u c t i ng Pr a c t i c a l
资的教学水平; 建立互聘互派制 , 深化校企合作, 互补师资知识
聘请 兼 职教 师 ,优 化 师 资 “ 双师 型 ”结 构 ;组 织 学生 参加 技 能 竞赛 ,提高 教 师 实践 能 力 ;参加 企业 或 行 业培 训 ,熟 练 掌握 最
新 知识 和技 能;还 参与 企业 的科 研 ,提 高解 决 实际 问题 的能 力 , 走 出一 条校 企深 度合 作 培养 “ 双 师型 ”师 资 队伍之 路 。 关键 词 校 企合 作 ;实训 基地 ;双 师 型 ;师资 队伍 中 图分 类号 :G 7 1 5 文 献标 识码 :B
T r a i n i n g B a s e s / / C h e n We i , F a n J u n , Xi a X i a m n i n g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
行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 “ 指挥棒” 下, 专业教师只能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 ,
将大量精力放在完成论文等硬指标上 ,而无暇顾 及专业实践和科研成果 的推广与应用 ,这是导致 高职院校“ 双师型”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的重要原
因。
第三 , 不能正确处理规模 、 质量 、 效益的关系 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对培养“ 双师型” 教师设立 专项经费 。一些办学实力较强的学校首先投资解 决的是教师的学历达标问题 ,然后才考虑解决专 业课教师资格考证问题 。相当一部分学校过于强
【】 1林斯斯 , . 国高职 师资队伍 建设的 陈敏 德
特点及启 示. 广东经济,0 69 2 0 ,.
育商业化 、 企业化 、 市场化等同。为了提高办学效
益, 往往只注重办学规模的扩大 , 忽视教学质量的 提高 ; 重视院校发展 的眼前利益 , 忽视 长远利 益 ; 重视校舍建设, 轻视师资建设 。 在教 师学习 、 深造 、 实践锻炼等方面不舍得投入 , 影响“ 师型” 双 教师 的培养 , 进而影响学校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
生 的压 力 也很 大 , 而课 余 时 间还 要 忙 于编 教 材 、 写
后 的数据与结果的呈现 , 虽然在领导的讲话中 , 都 双师 型” 教师的培养培训一再强调 , 上级 主管 型” 教师建设的 目标相差较大 , 更多 的只是在高职 对 “ 双师型” “ 、一体化 ” 教师 队伍建 高专办学水平评估中提出“ 一体化 ” 教师 ( 也没有 部 门已经提 出了“ 设 的数量 目标 ,也把它作为高职院校建设发展 的 明确其定义及内涵 ) 的数量要求。此外 , 部分教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效方法 , 由于认识不到位 , 但 很多高职院校外聘教 师只是为 了应付学校教师数量的不足 , 真正从企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中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现阶段中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却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如教师培训水平不高、教学内容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中职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中职院校迫切需要建立起一支符合“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师资力量。
所谓“双师型”教师,即具有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他们不仅要熟悉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能够有效地传授知识和技能给学生。
本文将围绕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展开研究,探讨目前建设现状、重要性、关键措施、实施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中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推动中职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2000字】1.2 问题提出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提高,中职院校需要更多具有产业实践经验和教育专业知识的“双师型”教师来支持教学工作。
在现实中,许多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师资不足的问题。
许多中职院校缺乏具有产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职业需求脱节,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
部分中职院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管理混乱、培训不到位等现象,导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低下,无法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源,探讨解决问题的关键措施,为中职院校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参考和借鉴。
【字数:287】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对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旨在分析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探讨其重要性及作用,提出关键的建设措施和实施路径,并探讨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
课程内容。 教师 团队重点加 强实践专业应用能力 的培养和提高。 1 、 高职 院校 的师资专业实践技能偏低 进入高职院校的教师通常是从 高校毕业 的学生 ,具有一定 的理论知识 , 但是专业技能方面 比较弱 , 实训教学方面 的开展效
果不佳 。 具有双师型教师的数量 比例低 , 而从企业 调入 的实践技
( 一) 建设高职院校的双师 型教师团队的客 观要求
当前 , 我 国经济迅速 发展 , 企 业对技能型人 才十分需求 , 而 高职院校作为输出技能型人才的单位 , 其师资力量还显得 不够 。
因此 , 高职院校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 满足社会和企业对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 求。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文件提 出要加强双 师型教师 团队的培养和建设 ,这为高职院校 的师资培养指 明了
问题 , 如这些培训不能提高教师的学历 , 培训 的技能与高职教师
实 际需要 的技能还有很大差距 ,不 能针对高职课程的 内容进行 培训 , 培训效果不 明显 , 不能有效优化 高职院校 的师资技能 的结 构。 对于研究高职院校双师型教 师培养的专业人员也很少 , 这样 缺乏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创新性培训理念和培训模式。目前 , 高职院校进行双师型教师培养 的主要途径就是开展校企合作 。
( 二) 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存在 问题分析
1 、 缺乏统一 的双师型教育资格认证制度 由于缺乏统一的双师型教 育资格认证制度 ,高职院校对双 师型教师职业资格认 定 比较模糊 ,虽然根据相关文件双师型 的 教师认定条件 已经 出台 , 但是认定标准还不是很 统一 。高职 院校 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需要政府职 能部 门出台统一的“ 双师型” 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一些具有 专业 实践技能 的人才难 以获得高 职 院校 的双师型教育资格 , 而不能被认定为双师型人 才 , 造成 了 高职院校双师型 团队建设 的不规范化操作 和管理 。 2 、 高职院校未能建立“ 双师型” 教师团队培训基地 很多高职院校 由于 自己的条件不足 ,没有能力建立 “ 双师 型” 教师团队培训基地 。这样使得很多刚入职的教师 , 虽然具有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途径探析
资队伍存在 的问题 , 从 社会 、 学校 、 教师三 个方 面探 讨 高职院校 “ 双 师型 ” 师资队伍
建设的途径。
主管部 门还应 贯彻落 实好发展 高职 教育 的相关 政策 , 以这些相关政策来规 范高职
教育 的发 展 , 并积极 采取相 关措施 , 促 进
对高职院校 “ 双师型” 师资 队伍进行建设 。
( 一) 努 力 营造 有 利 于 高职 院校 “ 双 师
型” 师资队伍建设的 良好氛 围。针对上文
到有效提升师资水平 的 目的。 通过建立 教 师资格认定机构 , 严 格把 好高职院校师 资
队伍质量关 , 进 而促 进高职院校“ 双 师型”
一
步规 范高职 教育 的发展 。通 过这 些举
措来 达到引导 、鼓励 优秀人 才到高 职院 校从 事教学 活动 ,从 而不 断充实高 职 院 校教 师 队伍 , 进 而 促进 “ 双 师 型” 师 资 队 伍建设 的 目的。
总的说来 , 就 是要 在全社会 形成一个
二, 建立规 范的管理 体系。在涉及教职T 切身利 益 的各 项工作 中 ,应 考虑适 当 向
对高职院校“ 双师型” 师资 队伍进行建设。 ( 一) 加强对教 师的培训 。 高职 院校应 对教师进行 岗前培训 , 在教师上岗前把好 关, 为培养 “ 双 师型” 师 资队伍打 下基础 。
高的学校作为师资培训考核基地 , 并对师 资进行多方面的培训 。 可明确要求要从事
高职教 育的人 , 均 需要通 过考核 , 以此 达
“ 双师型” 教师倾斜 , 从而为 留住“ 双 师型” 教师创造条件 , 也在 一定 程度上达到感情
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高职教师培养模式浅析
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高职教师培养模式浅析作者:刘晓红肖罡潘钟键来源:《科教导刊》2014年第08期摘要“双师型”教师作为职业教育中的中坚力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职业教育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综述了国内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模式,分析了现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的几点问题,并提出了改善现状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师型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Analysis of "Double" Vocational Teacher Training ModelBased 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LIU Xiaohong, XIAO Gang, PAN Zhongjian(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Jiuj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ujiang,Jiangxi 332007)Abstract "Double" Teacher as the backbon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of students, "Double" Teachers are the key issu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work and study,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under the school system faces on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national vocational colleges "Double Teachers" team building model, analysis of several problems existing "Double Teachers" team building model, and made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double teacher; training mode随着我国工业的迅猛发展,高技能人才的社会需求不断扩大,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逐步提高,这对我国较为落后的高等职业教育发起了巨大冲击。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俎万民侯家奎思想重视不够,教师来源单一,竞争激励机制与培训机制不健全是当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的主要问题。
制定“双师型”师资建设整体规划,实行切实可行的方法———校企合作,是解决“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捷径。
“双师型”教师问题对策校企合作“双师型”是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要求,是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是职业院校发展的核心动力。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高厅[2002]5号)中指出:高职高专院校要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目前,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初见雏形,但在其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阻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
一、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1.思想认识高度不够国家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及其前的关于发展高职教育的文件中,对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和实施方案。
但在一些调查中发现,许多教师对高职教育性质、地位、作用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认识还很模糊甚至茫然,表现在行动上主要是教学工作中没有很好体现基本素质、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这一主线,依然只注重理论讲授,追求系统性、完整性,方法上以单向灌输为主,这些已不能适应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特定需要。
2.对“双师型”教师概念认识不统一各地及各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概念认识虽基本相同,但没有权威部门给予“双师型”教师明确的定义,对其任职资格缺乏具体、严密、细致的规定,没有形成可操作的、统一的评价标准。
阻滞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些地方仍停留在规划与要求上。
3.师资来源的制约我国高职院校大部分是“三改一补”转型而成。
为适应高职快速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引进了大量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讨——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不愿与社会接触 , 与行业企 业的 参
技术服务能力较差 。
( ) 师入 职 标 准 缺 乏 , 双 五 教 “
师 型” 师 引进 渠道 不 畅 教
高职 院校 “ 双师 型 ” 师 队伍 教
建设必须 注重以人为本 , 这是落实 科 学发展 观 的本质 与核 心 。职 业
二、 职院校“ 师型” 高 双 教师
队 伍建设 对 策及建 议
( ) 立 以人 为 本 的 指 导 思 一 树
想
提升“ 双师型” 教师 队伍水平 , 必须走校企 合作 、 产学研一体化 的 道路 , 必须与企业先进技术和现代 管理 紧 密结 合 , “ 主 体 、 过 走 双 全 程” 的师资 队伍建设 道路 。 目前 ,
中图分 类号
科 学发 展 观 的第 一要 义是 发 1认真研究 的重 大课题 。
致“ 双师 型” 师培 养工作 难 以取 教
得实效。 ( ) 量 相 对 不足 , 构 不尽 二 数 结
合 理
展, 核心是 以人 为本 , 本要求 是 基
一
、
全面协调可持续 , 根本方 法是统筹 兼顾 。贯彻 落 实科学 发展 观 的主 1 体是人 , 教师 队伍是教育 资源中最 重 要 的人 力 资 源 , 持 续 发 展 的 可
— —
以南京铁 道 职业技 术 学院为 例
尤凤翔 , 于 音 左 步雷 ,
407 ) 7 0 3
(. 1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江 苏 南京
2 0 1 1 . 中科技大学 ,湖北 武汉 10 5 ;2华
摘
要
基 于科 学发展 观视 角建设 高职院校“ 双师型” 师队伍 , 教 就是要 以人 为本 , 尊重教 师 , 进教师 促
校企合作视角下高职院校“双师”团队建设
高 素质 、高技 能 的人 才 .从 而提 升 自己的核 心竞 争
力 。职业学 校通 过创新 人才 培养 模式 . 培养 出适 应社 会 和经济 发展 需要 的高 素质 、 高技 能人才 。 在 双赢 的 利益 驱 动下 .企 业与 学校 具有 对 共 同利 益 的追 求欲
借 助 校企 合作 平 台能 够有效 推 动高 职 院校 “ 双师” 团
校企 合作 是高 职人 才 培养 的重 要途 径 .是职 业 教育 改 革 的方 向 .企 业在 市场 竞 争 中必须 拥 有 大量
体 的教学 实践 中 , 还有 赖 于建立 一支 理论 知识 扎实 、
专 业 过硬 、 实践 经验 丰富 的“ 双 师” 团队 。 可见 校企 合 作 与高 职 院校 的“ 双师” 团 队建 设 具 有 内 在一 致 性 .
的 实践 锻炼 .在 合作 企 业参 加专 业 实践 及 担任 实 训
指 导教 师 ; 建立 校企 合作 的奖惩 激励 机制 、 考核 管 理 机制 、 续聘 解 聘 机 制 、 效果评价机制等 . 让 老 师 通 过 在企 业 的实 践性 工作 与 培训 不 断更新 和 提 升专 业 职 业技 能水 准 。 此外 . 在 团 队建设 过程 中必 须不 断提 高
的教师 必须 具有 较扎 实 的理论 功 底 和较 强 的实 践教
教 师教 学观念 . 使 之适应 新 的职业 教育要 求 。校企合
作 让 老师 能深 入企 业 . 充 分 了解企 业 需求 . 主动 了解 企 业 对专 业人 才 的知识 结构 、 职 业 能力 、 职 业 素养 的 需求 : 突破 惯 性思 维 , 更新 知识 体 系 , 采 用 有 效 的教
象 改 善职业 教 育教 学知 识最 直接 的来 源是 企业 实 践. 当教 师 既具有 扎 实 的理论 知识 , 又具 有丰 富 的一
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讨
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讨摘要:构建一个合理的双师型队伍结构是保证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依托“政校企”合作共建“双实训基地”,通过“双评、双聘”、“职称互通”、“动态评定”、“激励政策”等多途径建设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
关键词:高职双师型校政企双实训基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在于培养的学生具备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实现零距离上岗工作。
因此,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不等同于一般普通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一只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根本。
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发展起步较晚,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不清,界定模糊,产生一些误区。
高职“双师型”教师经历了从“双师型”到“双职称”、“双证书”、“双来源”、“双素质”等提法的演变[1]。
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以下问题:(1)高职院校教师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2)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来源渠道单一;(3)高职院校教师数量相对不足;(4)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5)高职院校师资培训渠道不通畅,不利于教师个体“双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6)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整体教学科研水平偏低;(7)高职院校被企业认识度不高、产学研结合不紧。
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建议依托“政校企”合作共建“双实训基地”,通过“双评、双聘”、“职称互通”、“动态评定”、“激励政策”等多途径建设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
1 “政校企”深度合作共建校内实训中心和企业技能培训基地的“双实训基地”是“双师型”教师理念培训、实践锻炼、技能提升的土壤目前总体来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在许多方面还只是学校的“一头热”,企业在参与学校合作活动中,往往考虑成本及收益情况,合作的内容也仅仅停留在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让等方面,由于本身高职教师在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能力方面的薄弱,很难给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与管理的效益,企业从经济的角度考虑一般把培训教师视为额外负担,缺乏培养教师方面合作的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重要途径。 目前 , 高职 土建专业师资队伍 建设 中存 在缺乏培 养机 制和评价机 制、 缺 乏具备 工程 经历教师的
问题 , 必须依托校 企合作 , 制 定教 师准入新标 准, 完善教师的培养制度 , 打造 专兼职教 师队伍 , 建立健 全考核机
制, 以加 强 高 职 土 建 专 业 双 师 型 师 资 队 伍 的 建 设 。
2 0 1 3年 6月
扬 州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Ya n g z h o u Co l l e g e o f E d u c a t i o n
J u n . 2 0 1 3
Vo 1 . 31, No . 2
第3 1 卷 第 2期
类专业学生除 了应 具有扎 实 的理论知 识外 , 还需掌
握过 硬的工程实践 能力。这要求 高职土建类 教师要 深入工程实践 , 不 断更新 知识 结构 , 提 高专业 技 能 ,
实践操作能力 , 在客观上 阻碍 了专业 教师“ 双 师” 素 质 的形成和 提高 。由于缺乏工 程经历 , 教 师无 法在 教学 中进行知识更 新 , 导 致学生 的实践操 作技 能难 以得到提高 , 严重影响到人才培养 目标 的实现 。
加 强“ 双师 ” 素质 。然而 , 我 国高 职教 育起 步 晚 , 高 职院校主要 是 由以前 的中职或 者 中专 学校 升格 、 合
收 稿 日期 :2 0 1 3— 0 3—1 8
作者简介 :金耀 华 ( 1 9 8 1 一) ,男,扬 州职业 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 ,硕士。
基 金 项 目 :江 苏省 高等 教 育教 学改 革 研 究 课 题 ( 2 0 1 1 J S J G 4 4 2 ) 。
校 企 合 作 下 高职 土建 专 业 双 师 型 师 资 队伍 建 设探 析
金 耀 华 , 吴 书 安 , 邹 厚 存
( 1 .扬州市职业大学 , 江苏 扬州 2 2 5 0 0 9 ; 2 江苏扬建集 团 , 江苏 扬州 2 2 5 0 0 9 )
摘
要 :“ 双师型” 师资队伍 建设是 高职院校 内涵建设的重点 , 工 学结合 、 校企 合作则是培 养双师型教师
力。 ” 显然 , 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 提 高 职 业 教 育 质 量 的
论、 轻实践 , 重知识讲授 、 轻实践操作和能力培养 , 缺
乏“ 双师” 素质 。
( 一) 缺 乏 工 程 经 历
关键是拥有一支高水平 、 高素质 的 “ 双 师型 ” 教 师 队 伍 。但 目前很 多高 职 院校 师资 队伍 中“ 双 师型 ” 教
—
2 0 2 0年 ) 》 中强 调 了职 业 教 育 的重 要 性 , 明确 提 出
并 而来 , 建校 时间一般 在 1 0年左 右 , 很 多高 职院校 的土建专业是在近几年 国家基础建设迅猛增加 的情
况下才开设 的 J 。师资队伍普遍存在着职称结构不 合理 、 学历 层次低 的现状 。专 任教师 在教学 上重理
关键词 : 校 企 合作 ; 高职 院校 ; 土建专业 ; “ 双师型” 教师 ; 师 资 队伍 建设 中 图分 类 号 :G 4 5 1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8—6 5 3 6 ( 2 0 1 3 ) 0 2— 0 0 6 3— 0 3
《 国家 中长 期教 育 改革 和发 展规 划 纲要 ( 2 0 1 0
了调查 , 发现近 8 5 %的教 师是从学校 毕业后直 接到
校任教 , 由建 筑 企 业 调 入 的 只 占 6 . 5 %, 还 有 相 当 一
合作 ” 办学模式 已逐渐成 为高职院校 培养 “ 双 师型 ”
一
支 质 量优 、 素 质高 、 能力 强 的 “ 双师 型” 教 师 队 伍 土建专业“ 双师型” 师 资建 设存 在 的 问题
经 费 有较 大增 加 , 但 仍 然 不 能 满 足实 训 基 地 的建 设 、
实加大对有企 业工 作经 历 的高技 能人 才 的引进 力
度, 重点引进有 企 业实 践经 验 的实践 型 、 技 能 型 人
・
6 3・
( 二) 缺 乏 培 养 机 制
去单纯 注重 “ 双高” ( 高 职称 、 高 学历 ) 人 才 向注 重 “ 三高” ( 高职称 、 高学历 、 高技 能) 人 才方向转变 , 切
近年来 , 一些高职 土建类 院校 已经 意识 到教师 实践能力提高 的重要性 , 用 于“ 双 师型 ” 师资培养 的
高职院校的土建 专业教 师来源 比较单 一 , 多数 是 由本科生和研究 生直接 引入 , 虽 然他们 中的大 多
师 比例不足 5 0 %, 远 低 于教育 部 7 0 % 的要 求 , 不能
满足实 际教学 的需要 。现 阶段 , “ 工学 结合 、 校企
数具备较高 的学历 , 理论 知识较 丰富 , 但在实践操作 技能方面却明显不 足 , 达不 到指导学 生有效 开展 实 践的要求 。笔者对 其所在 学校土建专业 的教师进行
是 一 项 值 得 深入 研 究 的重 要 课 题 。
一
部分教师 由以前两 所 中专 学校合 并升格 , 大部分 教
师 缺 乏 必 需 的工 程 经 历 。对 于具 有一 定 工 程 经 历 的
、
土建专业是一 门实践性较强 的专业 。高职土建
专业教师来讲 , 由于高职院校教 学任务较重 , 繁 忙的 教学及科研工作使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进 一步提高
我 国职业教育 的发 展方 向 : “ 坚持 以服务 为宗 旨, 以
就业为导 向 , 推进 教育 教学 改革 ; 实 行工学 结合 、 校
企合作 、 顶 岗实 习的人 才 培养 模式 ; 加强 ‘ 双师 型 ’ 教师 队伍 和实 训 基 地 建 设 , 提 升 职 业 教 育 基 础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