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感染
外科学-外科感染
第8章 外科感染
五、诊断
初步诊断:局部+全身症状+白细胞计数增高
定 位:深部组织间及脏器内的脓肿,常需超声 波检查及CT等影像学检查;骨、关节的感染常需进 行X线检查;必要时作诊断性穿刺。
病原诊断: 细菌培养+药敏
第8章 外科感染
六、预防
(一)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
①认真实施卫生管理; ②认真实施消毒灭菌技术; ③坚持无菌术原则; ④及时正确处理伤口。
一、甲沟炎和脓性指头炎
Ø甲沟炎(paronychia) Ø脓性指头炎(felon) 滑囊炎
Ø化脓性腱鞘炎(suppurative tenosynovitis )
Ø滑囊炎(bursitis )
化 脓
Ø病因
性 腱
Ø解剖病理
鞘 炎
Ø临床表现
和 滑
第8章 外科感染
(二)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①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纠正贫血与低蛋白血症等。 ②积极治疗降低抗感染能力的原发病;糖尿病、尿毒症、
肿瘤化疗、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 ③特异性免疫疗法,如TAT、狂犬病可接种疫苗
(RVRV)与注射免疫球蛋白(RIG)。 ④有明确指征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3.有数种同样有效的抗菌素可选择时,应选用药源充足、 价格较廉和副作用较小的。
4.对全身情况不良的患者应尽量使用杀菌性抗菌素。
第8章 外科感染
教学小结
1.外科感染定义 2.掌握常见软组织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 3.掌握常见手部化脓性感染 4.全身性外科感染 5.破伤风的诊断治疗 6.外科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
第8章 外科感染
第五节 有芽胞厌氧菌感染
第8章 外科感染
外科感染(SurgicalInfection)
1.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
2.皮肤、软组织损伤。
(二).病理:
溶血性链球菌→链激酶、透明质酸酶→ 病变扩展,脓液稀薄,有血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易局限为脓肿, 脓液稠厚。 厌氧菌→捻发音性蜂窝织炎。
(三).临床特点
1.病变扩散迅速,界线不清,中央坏死。 2.表浅者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深部红肿不明显, 全身症状明显。 3.口底、颌下及颈部病变--呼吸困难、窒息。 4.厌氧菌引起者--局部捻发音。
1.金葡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最多见 2.克雷伯杆菌、不动杆菌属、变形杆菌有所增加 3.真菌性败血症已引起广泛重视 4.革兰氏阴性杆菌易导致感染性休克
(二).败血症与脓毒血症的临床特点:
1.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预后差 2.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3.血象改变,出现中毒颗粒、黄疸 4.内环境紊乱 5.感染性休克 6.肺肾肝功能易损害(MODS、MOF)
细菌→皮肤、粘膜细小伤口→网状淋巴管, 毒素→血液→严重全身反应。
(三).临床特点
1.蔓延快、少有组织坏死或脓肿 2.好发于下肢和面部 3.鲜红色片状皮疹,中央淡,边界清,压之褪
色,去除压力很快恢复红色。中央区脱屑、 棕黄色,疼痛不明显(头部丹毒疼痛剧烈)。 4.全身症状明显 5.足癣或血丝虫感染易致下肢丹毒反复发作。
外科感染(SurgicalInfection)
第一节 概 论
致病微生物
↓
侵入机体繁殖
↓
炎症反应
↓
感染
外科感染:一般是指需手术治疗的感染性 疾病和发生在创伤或手术后的 感染。
特点
多为混合病菌感染 有突出的局部症状 常影响局部功能 多需手术治疗
【一】临床常用分类
外科感染
吸困难,甚至窒息。
捻发音性蜂窝织炎:蜂窝组织和筋膜出现坏死,且伴有进行性皮肤坏死, 脓液恶臭,全身症状严重。
厌氧性肠球菌、拟杆菌
下腹与会阴部多见
治疗
抗菌药物: 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 厌氧菌感染加用甲硝唑。
局部处理: • 早期:50%硫酸镁湿敷,金黄散、鱼石脂膏等,。 • 脓肿形成:切开引流。 • 口底及颌下急性蜂窝织炎:及早切开减压。 • 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及早广泛切开引流,3%过氧化氢液冲洗、湿敷,
• 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病变扩展迅速,可引起广泛的组织坏死,重者可引起脓 毒症。 链激酶和透明质酸酶
• 葡萄球菌引起:比较容易局限为脓肿。 凝固酶
临床表现
局部:①表浅—局部症状明显。
局部明显红肿、剧痛,并向四周迅速扩大。 病变区与正常皮肤无明显分界,病变中央部分常因缺血发生坏死。
②深部—肿胀和深压痛。全身症状明显,病情严重。 口底、颌下及颈部急性蜂窝组织炎:可引起喉头水肿或压迫气管,导致呼
碍:肺、肝、肾、脑、心等。 特异性表现: 破伤风-肌强直性痉挛。
气性坏疽-皮下捻发音。 皮肤炭疽-发痒性黑色脓疱。
辅助检查
1、化验检查: 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肝功、肾功、蛋白 等;分泌物或穿刺液作培养可明确致病菌。
2、影象学检查: B超、 X线、CT、MR等。 积液(脓肿)
• 非手术治疗 (一)局部疗法
管状淋巴管炎
• 病菌从皮肤、粘膜破损处或其他感染病灶侵入淋巴流。
• 致病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等。
• 发病位置: 急性淋巴管炎—皮下结缔组织层内。 急性淋巴结炎—颈、腋窝和腹股沟。
兽医外科学第五章 外科感染伤
皮脂腺 毛囊
皮肤组织结构图
一、疖
病 因
直接病因:
皮肤受到摩擦、刺激、汗液的浸渍及污染。 致病菌主要是金黄色或白色葡萄球菌的感染
间接病因:
动物被毛不洁,毛囊及其所属的皮脂腺排泄 障碍,维生素缺乏、气候炎热和病畜对感染 的抵抗力下降。
一、疖
症 状
皮肤薄的部位: 初期坚实圆形肿胀,界限明显, 热痛,继而小脓疱,再后小脓肿, 波动。
六、治疗
(二)治疗措施
1. 给药方法
肌肉注射; 静脉给药; 分次静脉注射法。
2.停药时间 全身情况和局部感染灶好转后 3~4d,即可停药。但严重全身感染停药 不能过早,以免感染复发。
六、治疗
(二)治疗措施
3.支持治疗
●补充水分 ●补充电解质 ●防止酸中毒 ●补充葡萄糖 ●补充维生素 ●补充钙制剂
2.全身症状: 轻重不一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诊断。
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 、血液细 菌培养等)、B超、X线检查。
六、治疗
(一)治疗原则
消除外源性因素、抗菌消炎、提高畜体免疫力、必要时手术治疗; 合理用药; 选择手术时机。
六、治疗
(二)治疗措施
1. 局部治疗
①休息和患部制动 ②外部用药
六、治疗
(二)治疗措施
2. 全身治疗
●抗菌消炎(药敏试验)
致病菌种类: ①葡萄球菌 青霉素、SMZ-TMP或红霉素、麦迪
霉素 ②溶血性链球菌 首选青霉素,其它可选用红霉素、
头孢唑啉等。 ③大肠杆菌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或头孢
唑啉等。 ④绿脓杆菌 首选药物哌拉西林。 ⑤类杆菌 甲硝唑药物替换:抗菌谱联合用药
再感染
三、外科感染常见致病菌
外科感染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 ⒈ 局部症状: 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器官-系统功能障碍 ⒉ 器官 系统功能障碍 重者可有发热、头痛乏力, ⒊ 全身状态 重者可有发热、头痛乏力, 甚 至休 克、MODS ⒋ 特殊表现 : 破伤风可出现肌强直痉挛
诊断
㈠ 临床检查 病史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㈡ 实验室检查: 常规化验 细菌学检查 ㈢ 影像学检查 超声波 X线摄片 CT MRI 线摄片
痈是指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 脓性感染,或由多数疖融合而形成。病原菌 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二、痈
感染先从一个毛囊的底部开始,由于皮肤较厚, 感染沿皮下脂肪柱蔓延至皮下组织及深筋膜, 再沿深筋膜向周围扩散,侵及附近的许多脂 肪组织柱,然后再向上穿入多个毛囊而形成 多个脓头。痈多见于皮肤较厚的背部和颈项 部,有时可见于上唇和腹壁。常发生于身体 比较衰弱或糖尿病病人。
三、急性蜂窝织炎
急性蜂窝织炎是皮下、筋膜下或深部疏松结 缔组织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主要 是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也 可由厌氧性或腐败性细菌引起亚急性蜂窝织 炎。呈弥漫性炎症,易向四周迅速扩散,与正 常组织无明显界限。炎症可由皮肤或软组织 损伤后感染引起,亦可由局部化脓性感染灶 直接扩散或经淋巴、血流传播而发生。
四、浅部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淋巴管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称为急性淋巴管炎。 大多数继发于其他化脓性感染病灶, 常见于 口咽炎症、足癣、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 感染。也可直接发生于皮肤或粘膜损伤之后。 病原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浅部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临床表现
浅层的淋巴管炎可见在皮肤上有一条或数条红 线,自原发感染灶向近心侧蔓延,引向所属区 域的淋巴结。淋巴结可肿大、疼痛。严重者 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全 身症状。
第二章 外科感染
致病菌无疑起着主导作用,其中细菌的数量和毒力尤 为重要。致病菌数量越多,毒力越强,发生感染的机 会也越大。 细菌侵袭组织的能力主要决定于细菌产生的各种毒素 和酶。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凝固酶、溶血素、坏死 毒素和杀白细胞素;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溶血素O和 S、透明质酸酶、链激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革兰氏 阴性菌所产生的内毒素,是引起补体激活和感染性休 克的物质基础。厌氧性类杆菌则能产生内毒素。
如外科感染是由一种病原菌引起的则称单一感 染;
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则称为混合感染。 在原发性病原微生物感染后,经过若干时间又
并发它种病原菌的感染,则称为继发性感染; 被原发性病原菌反复感染时则称再感染。
外科感染
外科感染与其他感染的不同点:
绝大部分的外科感染是由外伤所引起;外科感 染一般均有明显的局部症状;常为混合感染; 损伤的组织或器官常发生化脓和坏死过程,治 疗后局部常形成瘢痕组织。
流,促进愈合。
外科感染
(3)病畜休息和局部安静:局部化脓感染时, 使病畜充分安静是十分必要的。安静可减少疼 痛刺激,避免神经组织进一步遭受损伤,又能 恢复病畜的体力和被破坏的代谢机能。
外科感染
2.全身治疗 目的在于保护器官和组织,使其 不被致病菌、毒素及分解产物所毒害。提高机 体的防卫机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营养状态, 调节机体代谢的平衡,改善造血器官及排泄器 官的机能,改变血氧不足和组织乏氧的状态, 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等。
外科感染
(1)外科感染中抗菌药物的选择: 选药原则:明确致病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
选择合适的药物。 临床用药程序:经验用药→药敏试验→调整用
药。
外科感染
外科感染
2、按感染发生的情况分类:
(1)原发性感染:伤口直接污 染造成的感染。
(2)继发性感染:在愈合过程 中出现的病菌感染。
(3)条件性感染又称机会感染:
指平常为非致病或致病力低的病 原菌,由于数量多和毒性增大,或人 体抵抗力下降,乘机侵入而引起的感 染。
(4)医院内感染:
一般系指在医院内因致病微生物侵 入人体所引起的感染,通常是指在医院 内发生的创伤和烧伤感染,以及呼吸系 统和泌尿系统的感染。医院内感染的主 要病菌是条件性病原菌。
面部,特别是所谓“危险三角区” 的上唇周围和鼻部疖,如被挤压或挑 刺,感染容易沿内眦静脉和眼静脉进 入颅内的海绵状静脉窦,引起化脓性 海绵状静脉窦炎,出现延及眼部及其 周围组织的进行性红肿和硬结,伴疼 痛和压痛,并有头痛、寒战、高热甚 至昏迷等,病情十分严重,死亡率很 高。
【防治】
1 注意皮肤清洁 2 对炎症结节可用热敷或物理疗法(透热、 红外线或超短波),亦可外敷鱼石脂软 膏、红膏药或金黄膏。已有脓头时,可 在其顶部点涂石炭酸。有波动时,应及 早切开引流。对未成熟的疖,不应挤压, 以免引起感染扩散。
李 洪 亮
外 科 感 染
第 十 二 章
外科感染(surgical infection)
定义:一般是指需要手术治疗 的感染性疾病和发生在创伤、手术 介入性诊疗操作后并发的的感染。
在外科领域中最常见,约占所 有外科疾病的1/3~1/2。
外科感染的特点:
①大部分由几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 染; ②以内源性感染为主; ③多数有明显突出的局部症状和体 征; ④常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2.抗菌药物 应用这类抗菌药物
必须有一定的适应证。 (一)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
根据感染部位、脓液性质细菌培 养和药敏试验、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及 毒副作用和价格,参照病人的肝、肾 功能选用抗菌药物。
外科感染
3.控制与解除痉挛 以地西泮(安定)10mg静 脉注射,每日2~3次;苯巴比妥钠0.1~ 0.2g肌肉注射;也可以10%水合氯醛15ml口 服或30ml灌肠,每日3次。可用冬眠1号合剂 (含氯丙嗪、异丙嗪各50mg,哌替啶100mg)加 入葡萄糖液中静脉缓慢滴注。可静脉注射硫 喷妥钠0.1~0.25g,使用时需注意维持呼吸道 肠畅,警惕喉头痉挛。 4.保持呼吸道通畅 气管切开 5.抗生素治疗 青霉素钠剂量是120万U,每 6~8小时1次,肌注或静脉滴注,可同时给甲 硝唑静脉滴注,疗程5~7天
治疗 处理原发感染病灶、 应用抗生素及增 强机体抵抗力 1.感染灶的处理 2.抗菌药物的应用 3.重症患者应加强监护 4.支持治疗 5.抑制炎症介持形成或阻断介质作用的治 疗方法很受关注,尽管介质抑制剂治疗在动 物研究中证实有效,然而临床对照研究对其 有效性未获确切的结论。
外科真菌感染
病因与发病机制 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创不彻底,伤口存有异物、死腔、引流不畅 等;④长期留置静脉导管等,有助于病原菌 繁殖与直接侵入血液,激发全身炎症反应。 导致脓毒症的常见致病菌种类繁多,G- 菌 中有大肠杆菌、拟杆菌、克雷伯杆菌、绿脓 杆菌等;G+菌则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等;厌氧菌有脆弱杆菌、厌 氧链球菌等;真菌有念珠菌等。 介质大量生成造成广泛的内皮炎性改变, 凝血及纤溶系统、血管张力调节的改变,以 及心脏抑制导致微循环障碍及组织低灌注。 临床表现
脓性改变,而晚期多为肉芽肿性改变。 临床表现 念珠菌可引起消化、呼吸、泌尿 系统感染。 血源播散性念珠菌病常为继发感染。 毛霉菌可引起院内感染,传播方式、临病 表现与曲霉菌相似。 实验室检查与诊断 组织活检对深部真菌病的确诊有重要意义。 冶疗 抗真菌药物对真菌感染的控制起重要作用 。两性霉素B对深部真菌感染有效,静脉滴
外科学第6章--外科感染
第4节 脓毒症
脓毒症(sepsis)是有全身炎症反应表现 的外科感染的统称。
一、病因病理
脓毒症常继发于严重创伤后的感染和各 种化脓性感染。感染病灶处大量毒力强 的病原菌不断或经常侵入血液循环,或 局部感染产生的大量炎症介质进入血液, 激发全身炎症反应而引起脓毒症。
二、临床表现
1.原发感染灶 2.全身炎症反应 发热最常见,常伴寒战,体
致病菌 主要外科感染 首选药物
可选药物
绿脓杆菌
大面积烧 染、败血 感染
伤创 症、
面感 尿路
哌拉西林+妥布霉素,多 粘菌素
羧苄西林、新头孢菌素
变形杆菌
大面积烧 染、尿路 膜炎
伤创 感染
面感 、腹
青霉素(用于奇异变形杆 菌)、哌拉西林(用于奇异 变形杆菌和其他变形杆 菌)
羧苄西林、新头孢菌素 、氨基糖甙类
化脓性感染的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红、肿、热、痛和功能障 碍是化脓性感染的五个典型症状。脓肿 形成后可出现波动感。
2.全身症状 感染轻微的可无全身症状; 感染较重的常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 乏力、食欲减退等,一般均有白细胞计 数增加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病程较 长时,可出现营养不良、贫血、水肿等。 全身性感染严重的病人可以发生感染性 休克。
青霉素、磺胺甲噁唑+甲 氧嘧啶、氨苄西林+氨基 糖甙类(用于肠球菌)
红霉素、万古霉素、头 孢菌素
大肠杆菌
胆道感染、尿路感 染、腹膜炎(混合感 染)、败血症
哌拉西林+庆大霉素,诺 氟沙星(用于尿路感染)
氨苄西林、新头孢菌素 、头孢菌素、吡哌酸(用 于尿路感染)
(二)抗菌药物的选择
表12-2 抗菌药物的选用
外科学感染
>90次/min;
Respiratary rate >20次/min
PaC02<4.3kPa; White cell count >12×109/L
或<4×109/L,
或未成熟粒细胞>10%
整理ppt
整理ppt
16
在未明确致病菌前,先按临床诊断、病灶
部位、脓液形状等估计病原菌种类,同时留取 具有代表意义的病灶标本送细菌培养(必要时 做特殊培养)+药敏试验,选用广谱抗生素 ;
当细茵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出来后,根据培养 及药敏结果,参考前一阶段抗生紊使用效果, 针对性选用窄谱抗生素;72小时后对治疗效果 进行评估。
脓毒血症(败血症) 致病菌在体内大量存在并产 生毒素,患者出现明显的全身炎症反应。常导致 多器官功能不全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整理ppt
19
SIRS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Body Temprature >38℃或<36℃;
Heart rate
整理ppt
7
人体易感染的因素
1.局部情况 ①皮肤粘膜的完整性;②皮肤粘膜、局部组织是
否有病变;③局部组织血流障碍或水肿、积液、 缺氧等;④异物与坏死组织;等。
整理ppt
8
2.全身性抗感染能力降低 ①使机体抗感染能 力降低的急性疾病、创伤;②慢性疾病;③严 重的营荞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白血病或 白细胞过少等,使病人易受感染;④使用免疫 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接受抗癌药物或放 射治疗,使免疫功能显著降低;⑤高龄老人与 婴幼儿抵抗力差,属易感人群;⑥先天性或获 得性免疫缺陷(艾滋病)的免疫障碍等。
外科学课件12外科感染
感染控制技术
01
02
03
04
抗菌药物的使用
根据感染病菌类型和耐药性, 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引流管的护理
对外科手术患者留置的引流管 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防止引
流管引起的感染。
伤口护理
对外科手术伤口进行定期换药 和清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预防伤口感染。
免疫预防
根据疾病类型和患者情况,合 理选用免疫预防措施,提高患 者免疫力,预防感染发生。
提供适当的营养和饮食,以增强患者 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 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 压力。
康复指导
适当运动与休息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 的运动和休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伤口愈 合。
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如肌肉锻炼、关 节活动等,以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功能。
骨关节感染
骨髓炎
骨髓炎是骨膜、骨质及骨髓组织的化脓 性炎症,常有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 治疗骨髓炎的方法包括全身抗生素治疗 、局部引流及清创、手术等。
VS
化脓性关节炎
化脓性关节炎是关节内的化脓性感染,表 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治疗 化脓性关节炎的方法包括全身抗生素治疗 、关节穿刺引流及手术等。
对感染部位进行适当的护理和康复训练,促进愈 合和功能恢复。
05
外科感染的护理与康复
护理要点
伤口清洁与消毒
定期清洁伤口,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 洁干燥,使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疼痛管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适当的疼 痛缓解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等,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外科感染外科感染
•外科感染外科感染
人体易感因素
( 一 )局部情况
1 、皮肤粘膜的病变或缺损 2 、 留置血管或体腔内的导管不当为病菌侵入开放了通 道。 3 、管腔阻塞内容物淤积 , 使细菌繁殖侵袭组织。 4 、异物与坏死组织的存在使得吞噬细胞不能有效发挥 功能。
初期小片皮肤硬肿 、色暗 红 ,其中可有数个凸出点 或脓点,开始疼痛较轻,但 有畏寒 、发热、食欲不振 和全身不适 。随后皮肤硬 结范围增大 、水肿 、引流 区淋巴结肿大、 中心可破 溃出脓 ,坏死脱落、疮口 呈蜂窝状 。很难自行愈合 。 延误治疗病变继续扩大加 重 , 出现严重的全身反应
感染初期碘伏 、酒精 诊断明确
5 、转诊指征: 局部症状加重 , 全身出 感染外 染症状时 。
三、淋巴系统急性感染
疾病 病原菌
定义
诊断
治疗措施 转诊指征
丹毒
乙型 链球菌
皮内网状淋巴管的 急性感染
好发于小腿和面部 常见有皮肤或粘膜 的某种病损。
病变蔓延快 ,全身 反应剧 ,少有化脓 , 易复发
全身不适、恶寒、
高热、头痛、相邻 淋巴结肿大、压痛 。 皮肤症状红疹、微 隆起 ,色鲜红、中 间稍淡 ,边界较清 楚 。局部烧灼样疼 痛 ,病变扩展时, 中央变棕黄 。有的 表皮出现水泡
感染向深层蔓延可 形成脓性指头炎
早期酒精浸浴 , 金黄散糊湿敷 脓肿形成 、切 开引流
甲下积脓 、拔 甲引流
初始轻度肿胀 、针 刺样痛 , 继而肿胀 加重 , 出现剧烈跳 痛并有畏寒发热 , 全身不适 。更加重 时 , 神经末梢因受 压和营养障碍而麻
早期酒精浸浴 ,
金黄散糊湿敷
11 外科感染
皮下急性蜂窝织炎
第二节 皮肤和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急性蜂窝织炎---治疗
抗菌药物一般先用新青霉素或头抱类抗生素,疑有厌氧菌 感染时加用甲硝唑。根据临床治疗效果或细菌培养与药敏报告 调整用药。
局部处理:早期一般性蜂窝织炎,可以50%硫酸镁湿敷,或 敷贴金黄散、鱼石脂膏等,若形成脓肿应切开引流;口底及领下 急性蜂窝织炎应及早切开减压,以防喉头水肿、压迫气管;其他 各型皮下蜂窝织炎,为缓解皮下炎症扩展和WE皮肤坏死,也 可在病变处作多个小的切口,以浸有药液的湿纱条引流。
甲沟炎常先发生在一侧甲沟皮下,出现红肿、疼痛。 若病变发展,则疼痛加剧,红肿区内有波动感,出现白色 脓点,但不易破溃出脓。炎症可蔓延至甲根或扩展到另一 侧甲沟,因指甲阻碍排脓形成甲下脓肿,感染可向深层蔓 延而形成指头炎。感染加重时常有疼痛加剧和发热等全身 症状。
第三节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一、甲沟炎和脓性指头炎 治疗
分
一对一
类
特异性感染:致病菌
疾病
第一节 概述
• 按感染发生的情况分: • 1、原发性感染 • 2、继发性感染 • 3、条件(机会性)感染 • 4、医院内感染 • 5、二重感染
第一节 概述
按病程区分:
1.急性感染 ≤3周 2.慢性感染 ≥2个月 3.亚急性感染 介于急性与慢性感染之间
皮肤示意图
皮肤示意图
碍⑷先有其它病变
2、全身抗感染力降低:消耗性疾病、激素、放化疗 、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AIDS
第一节 概述
按病菌种类和病变性质分: • 非特异性感染(nonspecific infection) • 特异性感染(specific infection)
第一节 概述
多对一
外科感染
不同部位的感染与病原菌
痈、急性骨髓炎主要是葡萄球菌 感染; 丹毒、蜂窝织炎主要是溶血性链 球菌引起; 腹内外科感染常是需氧、厌氧菌 的混合感染; 植入物引起的感染主要是金黄色 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引起。
联合使用抗菌药物
产生协同作用以提高抗菌效能,降低 个别药物剂量、减少毒性反应,防止 及延迟细菌耐药性。 主要用于: ①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②单一抗菌 药物不能控制的感染;③原因不明的 严重感染或脓毒症;④减少个别药物 剂量,降低毒性反应;⑤防止较长用 药细菌产生耐药的情况。⑥出现二重 感染;⑦加入易透入某些组织的药物, 更好地控制感染,如中枢感染时可加 用氯霉素、磺胺,易于透过血脑屏障。
治疗
• 化脓性腱鞘炎: • 化脓性滑囊炎:
治疗
• 手掌深部间隙感染:
第四节 全身性感染
• 脓毒症 有全身性炎症反应表现,体温呼吸 等明显改变 • 菌血症 是脓毒症的一种,血中检出病原菌, 但不指一过性的如拨牙
• 病因 致病菌多、毒力强、抵抗力低
常见致病菌
• 革兰氏阴性菌 大肠杆菌、拟杆菌、绿脓杆 菌、变形杆菌、克雷伯菌、肠杆菌等 。多 见于腹腔、肠道、泌尿系 • 革兰氏阳性菌 金萄菌、表萄菌、肠球菌 • 无芽胞厌氧菌 多见于腹腔脓肿、阑尾脓肿、 肛旁脓肿、吸入性肺炎等,多同时有需氧 菌感染 • 真菌 白念珠菌、曲霉菌,条件感染
⑴皮肤粘膜缺损⑵导管⑶管腔阻塞⑷ 异 物与坏死组织⑸血循障碍 2、全身抗感染力降低:消耗性疾病、慢 性病 营养不良、免疫抑制剂 激素 放化疗、 易感人群、AIDS
病理
• 非特异性感染
酶及毒素作用,炎性细胞及补体等的参与
• 感染的转归:
1、炎症好转 2、局部化脓 3 、炎症扩散 3、转为慢性炎症
【外科学笔记】外科感染
外科感染第一节概论外科感染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烧伤、手术、器械检查等并发症。
特点多为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局部症状明显;多为器质性病变,组织化脓坏死常见。
(一)分类1、非特异性感染/化脓性感染包括疖、痈、丹毒、急性淋巴结炎等;致病菌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特点先急性炎症反应,后局部化脓。
2、特异性感染致病菌结核杆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炭疽杆菌、白念珠菌。
3、感染时间急性感染:3周以内亚急性感染:3w~2月慢性感染:>2月4、其他原发性、继发性感染;来源:外源性、内源性感染;条件:条件性、二重、医院内感染。
(二)致病因素1.病菌的致病因素粘附因子;数量与增殖速率;胞外酶(蛋白酶、磷脂酶、胶原酶)、外毒素(溶血毒素、肠毒素、破伤风毒素)、内毒素(脂多糖:引起全身炎症反应)。
2.宿主免疫天然免疫(屏障作用、吞噬细胞、NK细胞、补体、细胞因子)、获得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3.免疫破坏屏障不完整;留置血管、体腔内导管处理不当;管腔阻塞内容物聚集;局部血流障碍、水肿、积液;严重损伤、大面积烧伤、休克;慢性疾病,严重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使用免疫抑制剂、CAs ;先天性/获得性免疫缺陷。
(三)病理改变1.非特异性感染病菌侵入组织繁殖并合成多种酶和毒素;激活凝血、补体、激肽系统、血小板、巨噬细胞;炎性介质释放,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局部炎性细胞聚集吞噬病菌、细胞组织。
特征表现红肿热痛;部分炎性介质可进入血液引起全身反应。
⑴炎症好转(2)局部化脓⑶炎症扩展(4)转为慢性炎症2.特异性感染⑴结核病致病物质为磷脂、糖脂、结核菌素,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形成浸润、结节、肉芽肿、干酪样坏死;结核菌素引发变态反应;液化为局部无痛性冷脓肿。
(2)破伤风合成痉挛毒素,引起肌强直痉挛;无明显局部炎症反应。
⑶气性坏疽释放多种毒素,溶解血细胞、肌细胞,并产生气泡,发展迅速,波及全身。
外科感染
临床表现
最初,局部出现红、肿、痛的小结节, 以后逐渐肿大,呈锥形隆起。数日后, 结节中央因组织坏死而变软,出现黄白 色小脓栓;红、肿、痛范围扩大。再数 日后,脓栓脱落,排出脓认,炎症便逐 渐消失而愈。
外科感染特点:
①大部分由几种细菌引起,一部分即使开始时 是单种细菌引起,但在病程中,常发展为 几种细菌的混合感染。 ②多数有明显突出的局部症状。 ③病变常比较集中在某个局部,发展后常引起 化脓、坏死等,使组织遭到破坏,愈合后 形成瘢痕组织,并影响功能。
二、
病因 (1)
1.外科感染是由致病微生物侵入体所引起,但人体 的抵抗力与感染的发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2.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一般的化脓性致病菌在 外科感染中所占的比例和重要性有了改变。
特异性感染
特异性感染如结核病、破伤风、气
性坏疽等。它们有各自特殊的致病 菌、病程演变和防治方法,与非特 异性感染不同。
化脓性感染常见致病菌
金黄葡萄球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变形杆菌
常见的化脓性致病菌:
1.葡萄球菌 革兰氏染色阳性。常存在于人的鼻、 咽部粘膜和皮肤及其附属的腺体。金黄色葡萄球 菌的致病力甚强,主要产生溶血素、杀白细胞素 和血浆凝固酶等,造成许多种感染、如疖、痈、 脓肿、急性骨髓炎、伤口感染等。表皮葡萄球菌 也能引起化脓性感染,特别是人造瓣膜、人造血 管等换置术后,但致病力较弱。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特点是局限性组织坏 死,脓液稠厚、黄色、不臭。也能引起全身性感 染,由于局限化的特性,常伴有转移性脓肿。
1877,德
1889,德
1890,美 1900,
漂白粉洗手 国 Lister: 石炭酸冲洗手术器械 国 Bergmann: 建立外科无菌原则 国 Furbringer: 手臂消毒法 国 Halsted: 倡议戴无菌手套 现代无菌-抗菌原则确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部感染:
1.甲沟炎: 金葡;多由外伤或皮损致病。 治疗:拔甲或部分劈(去)甲;换药。 2.脓性指头炎:金葡;为手指末节掌面皮下层的化脓 性感染 ,疼重,可致骨髓炎。 治疗:切开(减张)--- 宜侧面切,不超过指间关节。 3.化脓性腱鞘炎,滑囊炎: 常累及肌腱,关节的活动。 4.手掌深部间隙感染:掌中,大,小鱼际间隙的感染。 特征--- 手背肿胀明显。 治疗:抗感染;抬高患肢;适时切开引流。
应用抗生素注意事项: 1.对外科感染而言,抗生素是重要,但不是首选治疗手段 2.要有明确的指征---治疗:感染重,无局限倾向 予防:严重创伤,大手术,I,II类 术(一次性使用) 滥,乱用药--- 药源性疾病(毒性,过敏,二重) 耐药菌株的产生 3.合理用药:明确依据--- 药敏+培养 病情(酌情早用,足用,联用) 4.加用激素:促进炎症吸收,减轻症创,缓解休克。 5.可局部应用:直接作用于感染创面。
混和 (多为复杂病情) 另外-- 医院内(医源)感染 ,包括交叉感染 二重(菌群交替症),耐药菌株所致 病因: 一.化脓性致病菌: 1.葡萄球菌-- G (+), 耐药菌株-金葡 。脓汁黄 色,粘稠,无臭;常致疖,痈,切口,烧伤,骨髓炎 2.链球菌-- G (+) , 溶血性~为多,脓汁稀,血水 样;常致丹毒,蜂窝织炎。绿色~和粪~多致混合感染。 3.大肠杆菌-- G (-), 脓汁粪臭味;常致阑尾脓 肿,胆系感染,腹膜炎等。
3.蜂窝织炎:累及皮下,筋膜下,肌间隙等深部疏松组织 溶血性链球菌致病,局部红肿明显。 治疗:抗感染,静脉给药。 4.丹毒:为皮肤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多由β -溶血性 溶血性链球菌致病。其边界清,色艳红,不水 肿。若淋巴管阻塞 橡皮肿。 治疗:抗感染;外敷药;患肢抬高。 5.急性淋巴管炎:多见于四肢的管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 ,亦多由‘溶链’致病。 6.急性淋巴结炎:原发病灶--- 淋巴引流区域(周围)。 7.脓肿:除红,肿,热,痛外,且波动(+) 治疗:切开引流。
4.绿脓杆菌--- G (—), 脓汁翠绿色,腥味;多继发于 大面积烧伤创面,进展为败血症。 5.变形杆菌--- G (—),多致尿路感染。 6.克雷伯,沙雷杆菌--- G(—), 多致肠道疾病 7.拟杆菌--- G (—) 厌氧杆菌,常致多种肠道感染, 如化脓性阑尾炎,胆系感染及腹膜炎等。 二.特异性致病菌: 1.结核杆菌--- 寒性脓肿(疡),常见淋巴结核,骨 关节结核,肾结核,腹腔结核等。 2.破伤风杆菌---厌氧,带夹膜,自伤口侵入。 3.气性坏疽杆菌--- 厌氧,产气夹膜,多在创伤(伤 口)后致病,造成肌肉组织坏死,产气。
4.真菌杆菌--- 如白色念珠菌,隐球菌,曲菌,放
线菌等,乃由机体抵抗力下降致病。 病理过程:细菌---生长繁殖 (毒素,酶)损害人体。 机体--- 炎症反应,免疫反应,应激反应。 病理转归:有三--- 局限吸收;弥散扩展;慢性包裹 (脓肿形成)。 临床表现:局部--- 红,肿,热,痛 + 功能障碍。 全身--- 中毒症状 + 实验室检查 治则:局部--- 制动;早期热敷,局封,理疗;外敷药; 切开引流或切除,清创。 全身--- 抗菌素应用(适应症,选择,给药途径) 中药(清热解毒) 支持疗法(综合)
外科感染
概念:
指需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及发生在创伤或手术后 的感染。 其约占所有外科疾病的1/3 — 1/2 。 分类:按致病菌--- 非特异性(化脓性) 特异性 (特异致病菌) 按病程--- 急性 (病程较急,3W以内) 慢性 ( > 2M ) 亚急性 (介二者之间) 按病理--- 急性炎症 慢性炎症 其 它---原发 (指起初发病) 继发 (原发致病菌为另一种致病菌)
全身感染: 包括--- 菌血症(毒血症)< 也可为非全身性感染> 败血症 脓毒血症 概念--- 上述三者的区分在于: 细菌仅在血液中存留 细菌在血液中存留并繁殖 成团的细菌或脓球随血液循环致转移性脓肿 病因---局部感染(糖尿病,尿毒症,激素及化疗易致) 创伤,烧伤后(即发) 医源性
诊断--- 全身中毒症状 WBC+DC,血培养,其它 治疗--- 急救(呼吸,循环,酸中毒等) 抗感染(抗生素的及时,合理使用) 支持(新鲜血,蛋白,能量,热量,维生素等) 对症 祛除病灶 * 真菌性败血症 多为继发于重症,化脓性感染的白 色念珠菌所致,二性霉素和多粘菌素B为有效药物。 特异性感染: 破伤风 由破伤风杆菌(厌氧芽胞)自伤口侵入 潜伏期--- 10天(24h~数周,数月)
表浅软组织(皮肤,皮下,浅淋巴组织)的急性感染:
1.疖(毛囊炎): 金葡,头面部多见。 危险三角(沿内皉V 颅内海绵V窦) 疖病(多个,反复)---应查尿糖,免疫缺欠,营养 治疗:以局部处理为主。 2.痈:乃多个相邻毛囊,汗腺,皮脂腺的急性化脓炎症 金葡,多见颈项,背部,呈蜂窝状。 多为中老年人,合并糖尿病,高血脂或其它慢性 疾病 治疗:十字切开引流,并以0.3% H2O2液或2%Eusol 液湿敷;有效广谱抗菌素的使用。
病理--- 产生两种外毒素: 痉挛毒素 作用于脊髓前角,脑干的运动N核,致抽搐 溶血毒素 损害局部组织 症状--- 骨骼肌持续收缩,僵硬。自口颈面背 四肢,依次出现抽搐,直至角弓反张。 (新生儿~,称谓七日风) 诊断--- 仅依病史和临床表现,无化验指标。 鉴别---口腔炎,脑膜炎,三叉N炎,N官能症等 并发症---窒息,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等 治疗--- 伤口(清创) 被动免疫(TAT); 主动免疫(预防) 镇痉,镇静,中和毒素,抗生素,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