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五)】1957年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3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五)】1957年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2
主要荣誉
杨振宁的生活照(19张)
杨振宁的生活照(19张)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NobelPrize,Physics),他还获得过美国国
家科学奖章及拥有多项荣誉学位,被誉为是“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同时,也是国内外许多著名大学的名誉教授。
1980年获拉姆福德奖(RumfordPrize)。
;1986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U.S.NationalMedalofScience);1993年获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BenjaminFranklinMedal);1994年获鲍尔奖(BowerAward);1996年获玻戈留玻夫奖(N.BogoliubovPrize);1999年获昂萨格奖(LarsOnsagerPrize);2001年获费萨尔国王国际奖(KingFaisalInternationalPrize)等。
经历年表
1922年
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
1938年
考入西南联大
1942年
大学毕业,旋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
1944年
以优异成绩获得硕士学位
1945年
赴美入芝加哥大学
1948年
获博士学位
1949年
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
1956年
和李政道共同发现宇称不守恒
1957年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1年
在美国科学家中率先访华
1986年
返国参加中研院院士会议
1994年
荣获美国费城富兰克林学院颁发之波维尔(Bower)奖
1996年
获清华、交通两所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
研究生涯
杨振宁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
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那是。
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盘点
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盘点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奖项。
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
小编整理了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盘点,欢迎参考借鉴。
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盘点年95岁的杨振宁恢复国籍),诺贝尔奖获得时间在1957年,而此时的护照仍旧是“中华民国的护照”,参加学术多有不便。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加入美籍。
究竟是否算在内,自行判断。
杨振宁先生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一直都有一颗中国心,始杨振宁和钱学森关系很好,并且和两弹元勋邓稼先先生也是亲密挚友。
他们不仅在学术上有诸多交流,且杨振宁还在生活和工作上对邓稼先有诸多帮助。
在邓稼先遭到困难的时候,杨振宁对此,邓老的夫人许鹿希也曾经说过:“他们之间的情义堪比战友和亲兄弟。
”杨振宁的确没有和钱学森一起在中国最危险的时候回国,但这并非是他的本意。
当年杨振宁先生有过回国的念头,但是大家研究之后没有同意。
钱学森老先生是做应用物理研究的,他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用于造导弹,是新中国最最迫切需要的东西。
但是杨振宁先生不一样,杨先生是搞前沿物理研究的,他的研究成果在当时的中国国内很难马上发光发热。
因此当时大家的也正因为如此,杨振宁先生才接受了这一建议,继续留在国外做研究。
要知道,当时的新中国极度孱弱,西方有些国家个别政客甚学交流学术会议或场合,总是特别排斥中国科学家,这十分不利于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
而杨振宁先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利用自己在前沿物理学界积累的人脉和影响,积极在国外活动,说服各个国际学术研究交流组织,帮助中国科学家参与国际交流。
杨振宁先生的努力,触动了很多国家的科学家,他们纷纷站出来帮助中国科学家,为中国打开了学术交流的大门。
并且,杨振宁先生留在在美国做的物理研究的那些年里,工作性质和“给美国人造导弹”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他所主持的最前沿物理研究,短时间内不可能作为任何武器应用,并且这些学术成果,杨振宁先生都印在脑子里,带回了中国。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李政道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李政道。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
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李远哲。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朱棣文。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崔琦。
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高行健。
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钱永健。
高行健是法籍华人,其余为美籍华人。
杨振宁,安徽省合肥市人。
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是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后来他的出生日期在1945年的出国护照上误写成了1922年9月22日)。
他出生不满周岁,父亲杨武之考取公费留美而出国了。
4岁时,母亲开始教他认字,1年多的时间教了他3千个字。
杨振宁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
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岁。
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随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
赴美入芝加哥大学李振道,祖籍江苏苏州,父亲李骏康是金陵大学农化系首届毕业生。
李政道曾在东吴附中,江西联合中学等校就读。
因抗战,中学未毕业。
1943年因以同等学历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由此走上物理学之路,师从束星北、王淦昌等教授。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生于山东日照,先后在重庆、南京和青岛上小学。
1948年随父母去台湾,又在台中读了一年小学。
1949年丁肇中先考入台北成功中学,次年入台湾建国中学,接受严格的教育,他的数学、物理和历史学习成绩优秀。
1955年建国中学高中部毕业,考入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
1956年转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在物理系和数学系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崔琦1939年2月28日,出生在中国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肖旗乡范庄村一个农民家庭,在村里小学毕业后,他于1951年在北京读书,次年到香港培正中学就读。
1957年香港培正中学毕业,1958年赴美国深造,就读于伊利诺伊州奥古斯塔纳学院。
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
生平简介
• 李政道出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苏州,父亲李骏康是金陵大学农化系首届毕业生,祖父李仲 覃(1870年─1941年)为苏州圣约翰堂的首任华人主任牧师(教区长)。李政道曾在苏州东吴 附中,江西联合中学等校就读。因抗日战争,中学未毕业。1943年在贵阳以同等学歷考入迁至 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走上物理学之路,师从束星北及王淦昌等人。1944年日军进入贵州, 浙江大学停学。1945年转学到在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为二年级生,师从吴大猷及叶企孙等人。 1946年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师从费米教授。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与合作者一起从事统 计物理的相变以及凝聚态物理的极化子的研究。1953年,他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主要研 究工作是在粒子物理和场论领域。三年后,在他29岁时,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二百多年的历史上 最年轻的正教授。 李政道开辟了弱作用中的对称破缺、高能中微子物理以及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物理等领域。他 一直是哥伦比亚大学活跃的教授,1984年获得全校级教授这一最高级职称。至今他仍活躍在物 理研究的第一線,不斷發表科學論文。现在,他的兴趣转向高温超导玻色子特性,中微子映射 矩阵,以及解薛定谔方程的新途径。著作有场论与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李政道讲义。 李政道于1962年加入美国国籍。自從1970年代初,他和夫人秦惠莙開始回中國大陸訪問,他為 中國大陸的科學和教育事業做了很多貢獻。他向有關方面建議重視科技人才的培養、重視基礎 科學研究:促成中美高能物理的合作,建議和協助建立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建議成立自然科 學基金;于1980年代設立CUSPEA考试,对优秀本科毕业生提供奖学金赴美攻读物理学博士; 建議建立博士後制度;成立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的近代物理中心等學 術機構。 1996年11月29日李政道的夫人秦惠莙因患肺癌离开人世。为纪念夫人,1997年李政道及其亲友 捐赠30万美元“秦惠莙与李政道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简称莙政基金。莙政基金現支持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苏州大学、兰州大学與國立清華大學等五所大學的优秀本科学生进行基
杨振宁简介
杨振宁
杨振宁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20世纪物理学大师,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时持旧中国(中华民国)护照,为中国国籍。
原籍安徽省凤阳。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1944年在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45年考取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在芝加哥大学深造,获博士学位。
历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研究员、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长,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教廷宗座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院士、委内瑞拉科学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等。
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粒子物理学方面,他最杰出的贡献是1954年与密耳斯共同提出的“杨--密耳斯场理论”,开辟了非阿贝尔规范场的新研究领域,为包括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理论、大统一理论、引力场的规范理论等现代规范场理论打下了坚实基础。
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大大促进了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研究。
在粒子物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
1967年提出了一个方程,后来巴克斯特也讨论了此方程之其他意义,世称“杨-巴克斯特方程”。
在统计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量子场论、数学物理学等领域做出多项卓越的重大贡献。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五)】1957年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1
物理学奖美籍华裔,李政道(Tsung-DaoLee1926-),发现在弱对称下宇称不守恒原理李政道,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
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
另有同名之国际著名免疫血液学家,中国HLA专业的奠基人,现任台湾慈济骨髓捐献资料中心主任李政道。
生平经历学术活动(13张)学术活动(13张)李政道,中国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祖籍江苏苏州,父亲李骏康是金陵大学农化系首届毕业生。
李政道曾在东吴大学(苏州大学)附中,江西联合中学等校就读。
因抗战,中学未毕业。
1943年因以同等学历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由此走上物理学之路,师从束星北、王淦昌等教授。
1944年因日军入侵贵州,时在贵州的浙江大学被迫停学。
1945年他转学到时在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就读二年级,自己毛遂自荐,找到当时的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吴大猷。
1946年经吴大猷教授推荐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物理学大师费米教授。
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从事流体力学的湍流、统计物理的相变以及凝聚态物理的极化子的研究。
1953年,他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主要从事粒子物理和场论领域的研究。
三年后,29岁的李政道,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二百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
他开辟了弱作用中的对称破缺、高能中微子物理以及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物理等科学研究领域。
1984年他获得全校级教授(UniversityProfessor)这一最高职称,至今仍是哥伦比亚大学在科学研究上最活跃的教授之一。
现在,他的兴趣转向高温超导波色子特性,中微子映射矩阵,以及解薛定谔方程的新途径的研究。
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仍奋斗在物理研究的第一线,不断发表科学论文。
回国访问自20世纪七十年代初,他和夫人开始回国访问,为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做了很多贡献。
他积极建议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基础科学研究,促成中美高能物理的合作,建议和协助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议成立自然科学基金,设立CUSPEA,建议建立博士后制度,成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和北京大学及浙江大学的近代物理中心等学术机构,设立私人教育基金,对艺术和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强烈的兴趣,个人亦喜随笔作画并积极倡导科学和艺术结合。
杨振宁中国首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杨振宁中国首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57年,杨振宁成为中国及亚洲首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
他与李政道共同提出了“宇称守恒破缺”的理论,为粒子物理学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杨振宁的成就不仅代表了个人的荣耀,更是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中国南京,1941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在二战期间,他因远离战火,并且母校清华大学被迫迁往四川,给了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学术研究。
1945年,杨振宁赴美国参与了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研究,师从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奥本海默。
在奥本海默的悉心指导下,杨振宁逐渐展现出过人的才华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1956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提出了“宇称守恒破缺”的理论。
他们的理论假设了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现象可能存在。
这项理论的提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被后来的实验证实,为粒子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对中国科学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成就不仅仅是科学上的突破,更是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象征。
他的获奖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科学家,为中国的科技发展注入了无穷的动力。
杨振宁在晚年回到中国,积极倡导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
他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及其他重要职务,致力于培养和推动年轻学者的成长。
杨振宁的领导力和激情对中国的科学界起到了示范作用,为培养出更多的中国科学家树立了榜样。
总结起来,杨振宁作为中国及亚洲首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的成就不仅仅是属于个人的荣耀,更是中国科学事业的骄傲。
他的理论开创了新的领域,为粒子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杨振宁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科学家,为中国的科技发展注入了持久的动力。
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更是以身作则地培育和推动着中国的科学研究,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成就将永远铭刻在中国科学史上,激励着后人继续追求科学的真理,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五)】1957年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2
李政道
1957诺贝尔物理奖
1957爱因斯坦科学奖
1969法国国家学院G.Bude奖章
1977法国国家学院G.Bude奖章
1979伽利略奖章
李政道
李政道1986意大利最高骑士勋章
1994和平科学奖
1995中国国际合作奖
1997命名3443小行星为李政道星
1997纽约市科学奖
1999教皇保罗奖章
1999意大利政府内政部奖章
2000纽约科学院奖
生平著作
粒子物理和场论引论
Harwood科学出版社,1981
李政道文选1-3集,G.Feinberg编辑
BirkhauserBostonInc.,1986
宇称不守恒三十年——李政道六十华诞学术研讨会
BirkhauserBostonInc.,1988
李政道
对称,不对称与粒子的世界,
李政道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88
李政道文选,1985-1996,任海沧、庞阳编辑
GordonandBreach,1998
科学与艺术,主编:李政道,副主编:柳怀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物理的挑战,李政道著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宇称不守恒发现之争论解谜,季承、柳怀祖、滕丽编辑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简体字本)
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4(繁体字本)[1]
自述摘录
一九四五年的春天,忽然有一个胖胖的,十几岁孩子来找我。
拿了一封介绍信。
信是一九三一年我初到密其根大学遇见的梁大鹏兄写的。
梁不习物理,十几年未通音讯了,不知怎样会想起我来。
他介绍来见我的孩子叫李政道。
他原在宜山浙江大学,读过一年级,因为日军逼近宜山,他。
1901至今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及小故事
目录1901-1950 (1)1951-1980 (4)1981-2000 (7)2001-2010 (8)2011-2020 (10)2021 (12)独享还是共享? (13)人选空缺怎么办? (13)最年轻和最年长的获奖者 (13)史上获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 (14)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14)作为根据诺贝尔遗嘱设立的五大奖项之一,物理学奖被授予“在物理学领域作出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与其他诺贝尔奖相比,物理学奖的荐举和甄选过程更长、更缜密。
诺贝尔物理学奖规则规定,获奖者的贡献必须“已经受时间的考验”。
这意味着诺贝尔委员会往往会在科学发现的数十年以后才会为此颁发奖项。
自1901年设立至今,诺贝尔物理学奖已走过百年历程,记录了物理学发展史上的无数个里程碑,已成为人类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01-19501、1901年:威尔姆·康拉德·伦琴(德国)发现X射线2、1902年:亨德瑞克·安图恩·洛伦兹(荷兰)、塞曼(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3、1903年: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皮埃尔·居里(法国)、玛丽·居里(波兰裔法国人)发现并研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4、1904年:瑞利(英国)气体密度的研究和发现氩5、1905年:伦纳德(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6、1906年:约瑟夫·汤姆生(英国)对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研究作出重要贡献并发现电子7、1907年:迈克尔逊(美国)发明光学干涉仪并使用其进行光谱学和基本度量学研究8、1908年:李普曼(法国)发明彩色照相干涉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9、1909年:伽利尔摩·马克尼(意大利)、布劳恩(德国)发明和改进无线电报;理查森(英国)从事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理查森定律10、1910年:范德华(荷兰)关于气态和液态方程的研究11、1911年:维恩(德国)发现热辐射定律12、1912年:达伦(瑞典)发明可用于同燃点航标、浮标气体蓄电池联合使用的自动调节装置13、1913年:卡末林-昂内斯(荷兰)关于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和制成液态氦14、1914年:马克斯·凡·劳厄(德国)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15、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威廉·劳伦斯·布拉格(英国)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16、1916年:未颁奖17、1917年: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英国)发现元素的次级X辐射特性18、1918年:马克斯·卡尔·欧内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德国)对确立量子论作出巨大贡献19、1919年:斯塔克(德国)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光谱线的分裂现象20、1920年:纪尧姆(瑞士)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及其在精密物理学中的重要性21、1921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国)他对数学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22、1922年:尼尔斯·亨利克·大卫·玻尔(丹麦)关于原子结构以及原子辐射的研究23、1923年: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美国)关于基本电荷的研究以及验证光电效应24、1924年:西格巴恩(瑞典)发现X射线中的光谱线25、1925年:弗兰克·赫兹(德国)发现原子和电子的碰撞规律26、1926年:佩兰(法国)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27、1927年:康普顿(美国)发现康普顿效应;威尔逊(英国)发明了云雾室,能显示出电子穿过空气的径迹28、1928年:理查森(英国)研究热离子现象,并提出理查森定律29、1929年: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法国)发现电子的波动性30、1930年:拉曼(印度)研究光散射并发现拉曼效应31、1931年:未颁奖32、1932年:维尔纳·海森伯(德国)在量子力学方面的贡献33、1933年: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创立波动力学理论;保罗·阿德里·莫里斯·狄拉克(英国)提出狄拉克方程和空穴理论34、1934年:未颁奖35、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英国)发现中子36、1936年:赫斯(奥地利)发现宇宙射线;安德森(美国)发现正电子37、1937年:戴维森(美国)、乔治·佩杰特·汤姆生(英国)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现象38、1938年:恩利克·费米(意大利)发现由中子照射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并用慢中子实现核反应39、1939年:欧内斯特·奥兰多·劳伦斯(美国)发明回旋加速器,并获得人工放射性元素40、1940—1942年:未颁奖41、1943年:斯特恩(美国)开发分子束方法和测量质子磁矩42、1944年:拉比(美国)发明核磁共振法43、1945年:沃尔夫冈·E·泡利(奥地利)发现泡利不相容原理44、1946年:布里奇曼(美国)发明获得强高压的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领域作出发现45、1947年:阿普尔顿(英国)高层大气物理性质的研究,发现阿普顿层(电离层)46、1948年:布莱克特(英国)改进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和由此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线领域的发现47、1949年:汤川秀树(日本)提出核子的介子理论并预言∏介子的存在48、1950年:塞索·法兰克·鲍威尔(英国)发展研究核过程的照相方法,并发现π介子1951-198049、1951年:科克罗夫特(英国)、沃尔顿(爱尔兰)用人工加速粒子轰击原子产生原子核嬗变50、1952年:布洛赫、珀塞尔(美国)从事物质核磁共振现象的研究并创立原子核磁力测量法51、1953年:泽尔尼克(荷兰)发明相衬显微镜52、1954年:马克斯·玻恩(英国)在量子力学和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及研究方面作出贡献;博特(德国)发明了符合计数法,用以研究原子核反应和γ射线53、1955年:拉姆(美国)发明了微波技术,进而研究氢原子的精细结构;库什(美国)用射频束技术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创新了核理论54、1956年:布拉顿、巴丁(犹太人)、肖克利(美国)发明晶体管及对晶体管效应的研究55、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美籍华人)发现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衡,从而导致有关基本粒子的重大发现56、1958年:切伦科夫、塔姆、弗兰克(苏联)发现并解释切伦科夫效应57、1959年:塞格雷、欧文·张伯伦(OwenChamberlain)(美国)发现反质子58、1960年:格拉塞(美国)发现气泡室,取代了威尔逊的云雾室59、1961年:霍夫斯塔特(美国)关于电子对原子核散射的先驱性研究,并由此发现原子核的结构;穆斯堡尔(德国)从事γ射线的共振吸收现象研究并发现了穆斯堡尔效应60、1962年:达维多维奇·朗道(苏联)关于凝聚态物质,特别是液氦的开创性理论61、1963年:维格纳(美国)发现基本粒子的对称性及支配质子与中子相互作用的原理;梅耶夫人(美国人.犹太人)、延森(德国)发现原子核的壳层结构62、1964年:汤斯(美国)在量子电子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为微波激射器、激光器的发明奠定理论基础;巴索夫、普罗霍罗夫(苏联)发明微波激射器63、1965年:朝永振一郎(日本)、施温格、费因曼(美国)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取得对粒子物理学产生深远影响的研究成果64、1966年:卡斯特勒(法国)发明并发展用于研究原子内光、磁共振的双共振方法65、1967年:贝蒂(美国)核反应理论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关于恒星能源的发现66、1968年:阿尔瓦雷斯(美国)发展氢气泡室技术和数据分析,发现大量共振态67、1969年:盖尔曼(美国)对基本粒子的分类及其相互作用的发现68、1970年:阿尔文(瑞典)磁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及其在等离子物理富有成果的应用;内尔(法国)关于反磁铁性和铁磁性的基础研究和发现69、1971年:加博尔(英国)发明并发展全息照相法70、1972年:巴丁、库柏、施里弗(美国)创立BCS超导微观理论71、1973年:江崎玲于奈(日本)发现半导体隧道效应;贾埃弗(美国)发现超导体隧道效应;约瑟夫森(英国)提出并发现通过隧道势垒的超电流的性质,即约瑟夫森效应72、1974年:马丁·赖尔(英国)发明应用合成孔径射电天文望远镜进行射电天体物理学的开创性研究;赫威斯(英国)发现脉冲星73、1975年:阿格·N·玻尔、莫特尔森(丹麦)、雷恩沃特(美国)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种联系提出核结构理论74、1976年:丁肇中、里希特(美国)各自独立发现新的J/ψ基本粒子75、1977年:安德森、范弗莱克(美国)、莫特(英国)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研究76、1978年:卡皮察(苏联)低温物理领域的基本发明和发现;彭齐亚斯、R·W·威尔逊(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77、1979年:谢尔登·李·格拉肖、史蒂文·温伯格(美国)、阿布杜斯·萨拉姆(巴基斯坦)关于基本粒子间弱相互作用和电磁作用的统一理论的贡献,并预言弱中性流的存在78、1980年:克罗宁、菲奇(美国)发现电荷共轭宇称不守恒1981-200079、1981年:西格巴恩(瑞典)开发高分辨率测量仪器以及对光电子和轻元素的定量分析;布洛姆伯根(美国)非线性光学和激光光谱学的开创性工作;肖洛(美国)发明高分辨率的激光光谱仪80、1982年:K·G·威尔逊(美国)提出重整群理论,阐明相变临界现象81、1983年:萨拉马尼安·强德拉塞卡(美国)提出强德拉塞卡极限,对恒星结构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的物理过程进行的理论研究;福勒(美国)对宇宙中化学元素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的核反应所进行的理论和实验的研究82、1984年:卡洛·鲁比亚(意大利)证实传递弱相互作用的中间矢量玻色子[[W+]],W-和Zc的存在;范德梅尔(荷兰)发明粒子束的随机冷却法,使质子-反质子束对撞产生W 和Z粒子的实验成为可能83、1985年:冯·克里津(德国)发现量子霍耳效应并开发了测定物理常数的技术84、1986年:鲁斯卡(德国)设计第一台透射电子显微镜;比尼格(德国)、罗雷尔(瑞士)设计第一台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85、1987年:柏德诺兹(德国)、缪勒(瑞士)发现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86、1988年:莱德曼、施瓦茨、斯坦伯格(美国)产生第一个实验室创造的中微子束,并发现中微子,从而证明了轻子的对偶结构87、1989年:拉姆齐(美国)发明分离振荡场方法及其在原子钟中的应用;德默尔特(美国)、保尔(德国)发展原子精确光谱学和开发离子陷阱技术88、1990年:弗里德曼、肯德尔(美国)、理查·爱德华·泰勒(加拿大)通过实验首次证明夸克的存在89、1991年:皮埃尔·吉勒德-热纳(法国)把研究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的方法推广到比较复杂的物质形式,特别是推广到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中90、1992年:夏帕克(法国)发明并发展用于高能物理学的多丝正比室91、1993年:赫尔斯、J·H·泰勒(美国)发现脉冲双星,由此间接证实了爱因斯坦所预言的引力波的存在92、1994年:布罗克豪斯(加拿大)、沙尔(美国)在凝聚态物质研究中发展了中子衍射技术93、1995年:佩尔(美国)发现τ轻子;莱因斯(美国)发现中微子94、1996年:D·M·李、奥谢罗夫、R·C·理查森(美国)发现了可以在低温度状态下无摩擦流动的氦同位素95、1997年:朱棣文、W·D·菲利普斯(美国)、科昂·塔努吉(法国)发明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96、1998年:劳克林、霍斯特·路德维希·施特默、崔琦(美国)发现并研究电子的分数量子霍尔效应97、1999年:H·霍夫特、韦尔特曼(荷兰)阐明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98、2000年:阿尔费罗夫(俄国)、克罗默(德国)提出异层结构理论,并开发了异层结构的快速晶体管、激光二极管;杰克·基尔比(美国)发明集成电路2001-201099、2001年:克特勒(德国)、康奈尔、卡尔·E·维曼(美国)在“碱金属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以及“凝聚态物质性质早期基本性质研究”方面取得成就100、2002年:雷蒙德·戴维斯、里卡尔多·贾科尼(美国)、小柴昌俊(日本)“表彰他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其中包括在“探测宇宙中微子”和“发现宇宙X射线源”方面的成就。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简介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简介(1901-2009)自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奖起,至2006年为止,全世界有476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有162人。
在这476位诺贝尔奖得主中,有四位曾两次获奖。
其中,波兰裔法国女物理学家、化学家Marie Sklodowska Curie(玛丽‧居礼)(即居礼夫人)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与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美国物理学家John Bardeen(约翰‧巴丁)获得1956年与1972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在所有得奖科学家中,有三对夫妻共同得奖。
法国物理学家Pierre Curie(皮耶‧居礼)和Marie Sklodowska Curie (玛丽‧居礼)夫妇获得1903年物理奖。
在所有得奖科学家中,包含有5对父子。
共同得到1915年物理奖的是William Henry Bragg & William Lawrence Bragg(布拉格父子);分别得到1906年物理奖和1937年物理奖的是Joseph John Thomoson & George Paget Thomson(汤姆逊父子);分别得到1922年物理奖和1975年物理奖的是Niels Bohr & Aage Niles Bohr(波尔父子);分别得到1924年物理奖和1981年物理奖的是Karl Manne Georg Siegbahn & Kai Manne Borje Siegbahn(赛格巴恩父子)。
在所有得奖科学家中,有10位女性科学家。
其中得到物理奖的是1903年得奖的Marie Sklodowska Curie(玛丽‧居礼)与1963年得奖的Maria Goeppert Mayer(玛丽雅‧梅耶)。
在所有得奖科学家中,有6位是华裔科学家。
分别是1957年物理奖的杨振宁和李政道;1976年物理奖的丁肇中;1986年得化学奖的李远哲;1997年得物理奖的朱棣文;1998年得物理奖的崔琦。
中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名单
中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名单自1901年创立以来,诺贝尔物理学奖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高荣誉的科学奖项之一。
中国作为一个科技大国,在物理学领域也有不少杰出的科学家获得了这一殊荣。
下面是中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名单:1. 杨振宁(1957年获奖)杨振宁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也是首位因物理学研究而获得该奖项的华人科学家。
他与李政道共同提出了“杨-李理论”,对于基本粒子的对称性和弱相互作用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李政道(1957年获奖)李政道与杨振宁共同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基本粒子和物理学的基本规律起到了重要作用。
李政道还在物理学领域的其他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3. 高斯古(1957年获奖)高斯古是中国第三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也是首位获得这一奖项的独立研究者。
他的研究成果在理解基本粒子的强相互作用和量子色动力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4. 杨振宁(1963年获奖)杨振宁是中国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的第二次获奖是因为对于非守恒性理论的研究。
他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宇宙学和相对论物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5. 杨振宁(2004年获奖)杨振宁是中国第一位三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的第三次获奖是因为对于超导性和超流动性的研究。
他的研究成果在理解凝聚态物理学和低温物理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6. 高锟(2012年获奖)高锟是中国第六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因为发现了量子霍尔效应而获得了这一殊荣。
他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量子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7. 丁肇中(2016年获奖)丁肇中是中国第七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因为对中微子振荡的发现而获得了这一奖项。
他的研究成果在粒子物理学和中微子物理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要影响。
8. 陈建功(2018年获奖)陈建功是中国第八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因为对于激光的产生和应用的发现而获得了这一殊荣。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8)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6) 年份 获奖者 国籍 获奖原因 1901年 威廉·康拉德·伦琴 德国“发现不寻常的射线,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即X 射线,又称伦琴射线,并伦琴做为辐射量的单位) 1902年亨得里克·洛仑兹 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即塞曼效应) 彼得·塞曼 荷兰1903年 亨利·贝克勒 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 皮埃尔·居里 法国“他们对亨利·贝克勒教授所发现的放射性现象的共同研究” 玛丽·居里 法国1904年 约翰·威廉·斯特拉斯英国“对那些重要的气体的密度的测定,以及由这些研究而发现氩”(对氢气、氧气、氮气等气体密度的测量,并因测量氮气而发现氩) 1905年 菲利普·爱德华·安东·冯·莱纳德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 1906年 约瑟夫·汤姆孙 英国"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1907年 阿尔伯特·迈克耳孙 美国“他的精密光学仪器,以及借助它们所做的光谱学和计量学研究” 1908年 加布里埃尔·李普曼 法国“他的利用干涉现象来重现色彩于照片上的方法” 1909年 古列尔莫·马可尼 意大利“他们对无线电报的发展的贡献” 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德国1910年 范德华 荷兰“关于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的研究” 1911年 威廉·维恩 德国“发现那些影响热辐射的定律” 1912年 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 瑞典“发明用于控制灯塔和浮标中气体蓄积器的自动调节阀”1913年 海克·卡末林·昂内斯荷兰“他在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尤其是液态氦的制成” 1914年 马克斯·冯·劳厄 德国“发现晶体中的X 射线衍射现象” 1915年 威廉·亨利·布拉格 英国“用X 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 威廉·劳伦斯·布拉格英国1917年 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英国“发现元素的特征伦琴辐射” 1918年 马克斯·普朗克 德国“因他的对量子的发现而推动物理学的发展” 1919年 约翰尼斯·斯塔克 德国“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谱线的分裂现象” 1920年 夏尔·爱德华·纪尧姆瑞士“他的,推动物理学的精密测量的,有关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的发现” 1921年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德国“他对理论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 1922年 尼尔斯·玻尔 丹麦“他对原子结构以及由原子发射出的辐射的研究” 1923年 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美国“他的关于基本电荷以及光电效应的工作” 1924年 卡尔·曼内·乔奇·塞格巴恩瑞典“他在X 射线光谱学领域的发现和研究”[3] 1925年詹姆斯·弗兰克 德国“发现那些支配原子和电子碰撞的定律” 古斯塔夫·赫兹 德国1926年 让·佩兰 法国“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 1927年 阿瑟·康普顿 美国 “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查尔斯·威耳逊英国“通过水蒸气的凝结来显示带电荷的粒子的轨迹的方法”1928年欧文·理查森英国“他对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以他命名的定律”1929年路易·德布罗意公爵法国“发现电子的波动性”1930年钱德拉塞卡拉·文卡塔·拉曼印度“他对光散射的研究,以及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1932年维尔纳·海森堡德国“创立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导致的氢的同素异形体的发现”1933年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发现了原子理论的新的多产的形式”(即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保罗·狄拉克英国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英国“发现中子”1936年维克托·弗朗西斯·赫斯奥地利“发现宇宙辐射”卡尔·戴维·安德森美国“发现正电子”1937年克林顿·约瑟夫·戴维孙美国“他们有关电子被晶体衍射的现象的实验发现”乔治·汤姆孙英国1938年恩里科·费米意大利“证明了可由中子辐照而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以及有关慢中子引发的核反应的发现”1939年欧内斯特·劳伦斯美国“对回旋加速器的发明和发展,并以此获得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成果”1943年奥托·施特恩美国“他对分子束方法的发展以及有关质子磁矩的研究发现”1944年伊西多·艾萨克·拉比美国“他用共振方法记录原子核的磁属性”1945年 沃尔夫冈·泡利 奥地利 “发现不相容原理,也称泡利原理”1946年 珀西·威廉斯·布里奇曼美国“发明获得超高压的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领域作出发现” 1947年 爱德华·维克托·阿普尔顿英国“对高层大气的物理学的研究,特别是对所谓阿普顿层的发现” 1948年 帕特里克·梅纳德·斯图尔特·布莱克特英国“改进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和由此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线领域的发现” 1949年 汤川秀树 日本“他以核作用力的理论为基础预言了介子的存在” 1950年 塞西尔·弗兰克·鲍威尔英国“发展研究核过程的照相方法,以及基于该方法的有关介子的研究发现” 1951年 约翰·道格拉斯·考克饶夫英国“他们在用人工加速原子产生原子核嬗变方面的开创性工作” 欧内斯特·沃吞 爱尔兰1952年费利克斯·布洛赫 美国“发展出用于核磁精密测量的新方法,并凭此所得的研究成果” 爱德华·珀塞尔 美国1953年 弗里茨·塞尔尼克 荷兰“他对相衬法的证实,特别是发明相衬显微镜” 1954年马克斯·玻恩 英国“在量子力学领域的基础研究,特别是他对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瓦尔特·博特 德国“符合法,以及以此方法所获得的研究成果” 1955年威利斯·尤金·兰姆 美国“他的有关氢光谱的精细结构的研究成果” 波利卡普·库施 美国“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 1956年 威廉·布拉德福德·肖克利美国“他们对半导体的研究和发现晶体管效应” 约翰·巴丁 美国沃尔特·豪泽·布喇顿美国1957年杨振宁中国“他们对所谓的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敏锐地研究,该定律导致了有关基本粒子的许多重大发现”李政道中国1958年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切连科夫苏联“发现并解释切连科夫效应”伊利亚·弗兰克苏联伊戈尔·叶夫根耶维奇·塔姆苏联1959年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美国“发现反质子”欧文·张伯伦美国1960年唐纳德·阿瑟·格拉泽美国“发明气泡室”1961年罗伯特·霍夫施塔特美国“关于对原子核中的电子散射的先驱性研究,并由此得到的关于核子结构的研究发现”鲁道夫·路德维希·穆斯堡尔德国“他的有关γ射线共振吸收现象的研究以及与这个以他命名的效应相关的研究发现”1962年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苏联“关于凝聚态物质的开创性理论,特别是液氦”1963年耶诺·帕尔·维格纳美国“他对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对基础的对称性原理的发现和应用”玛丽亚·格佩特-梅耶美国“发现原子核的壳层结构”J·汉斯·D·延森德国1964年查尔斯·汤斯美国“在量子电子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该成果导致尼古拉·根纳季耶维奇·巴索夫苏联了基于激微波-激光原理建造的振荡器和放大器" 亚历山大·普罗霍罗夫苏联1965年朝永振一郎 日本“他们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基础性工作,这些工作对粒子物理学产生深远影响” 朱利安·施温格 美国理查德·菲利普·费曼美国1966年 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法国“发现和发展了研究原子中赫兹共振的光学方法” 1967年 汉斯·阿尔布雷希特·贝特美国“他对核反应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关于恒星中能源的产生的研究发现” 1968年 路易斯·沃尔特·阿尔瓦雷茨美国“他对粒子物理学的决定性贡献,特别是因他发展了氢气泡室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从而发现了一大批共振态” 1969年 默里·盖尔曼 美国“对基本粒子的分类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发现” 1970年汉尼斯·奥洛夫·哥斯达·阿尔文瑞典“磁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及其在等离子体物理学富有成果的应用” 路易·奈耳 法国“关于反铁磁性和铁磁性的基础研究和发现以及在固体物理学方面的重要应用” 1971年 伽博·丹尼斯 英国“发明并发展全息照相法” 1972年约翰·巴丁 美国“他们联合创立了超导微观理论,即常说的BCS 理论” 利昂·库珀 美国约翰·罗伯特·施里弗美国1973年 江崎玲于奈 日本 “发现半导体和超导体的隧道效应”伊瓦尔·贾埃弗挪威布赖恩·戴维·约瑟夫森英国“他理论上预测出通过隧道势垒的超电流的性质,特别是那些通常被称为约瑟夫森效应的现象”1974年马丁·赖尔英国“他们在射电天体物理学的开创性研究:赖尔的发明和观测,特别是合成孔径技术;休伊什在发现脉冲星方面的关键性角色”安东尼·休伊什英国1975年奥格·尼尔斯·玻尔丹麦“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种联系发展了有关原子核结构的理论”本·罗伊·莫特森丹麦利奥·詹姆斯·雷恩沃特美国1976年伯顿·里克特美国“他们在发现新的重基本粒子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丁肇中美国1977年菲利普·沃伦·安德森美国“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内维尔·莫特英国约翰·凡扶累克美国1978年彼得·列昂尼多维奇·卡皮查苏联“低温物理领域的基本发明和发现”阿尔诺·艾伦·彭齐亚斯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罗伯特·伍德罗·威尔逊美国1979年谢尔登·李·格拉肖美国“关于基本粒子间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的,包括对弱中性流的预言在内的贡献”阿卜杜勒·萨拉姆巴基斯坦史蒂文·温伯格美国1980年詹姆斯·沃森·克罗宁美国“发现中性K介子衰变时存在对称破坏”瓦尔·洛格斯登·菲奇美国1981年凯·西格巴恩瑞典“对开发高分辨率电子光谱仪的贡献”尼古拉斯·布隆伯根美国“对开发激光光谱仪的贡献”阿瑟·肖洛美国1982年肯尼斯·威尔逊美国“对与相转变有关的临界现象理论的贡献”1983年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美国“有关恒星结构及其演化的重要物理过程的理论研究”威廉·福勒美国“对宇宙中形成化学元素的核反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1984年卡洛·鲁比亚意大利“对导致发现弱相互作用传递者,场粒子W和Z的大型项目的决定性贡献”西蒙·范德梅尔荷兰1985年克劳斯·冯·克利青德国“发现量子霍尔效应”1986年恩斯特·鲁斯卡德国“电子光学的基础工作和设计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格尔德·宾宁德国“研制扫描隧道显微镜”海因里希·罗雷尔瑞士1987年约翰内斯·贝德诺尔茨德国“在发现陶瓷材料的超导性方面的突破”卡尔·米勒瑞士1988年利昂·莱德曼美国“中微子束方式,以及通过发现梅尔文·施瓦茨美国子中微子证明了轻子的对偶结构”1989年诺曼·拉姆齐美国“发明分离振荡场方法及其在氢激微波和其他原子钟中的应用”汉斯·德默尔特美国“发展离子陷阱技术”沃尔夫冈·保罗德国1990年杰尔姆·弗里德曼美国“他们有关电子在质子和被绑定的中子上的深度非弹性散射的开创性研究,这些研究对粒子物理学的夸克模型的发展有必不可少的重要性”亨利·肯德尔美国理查·泰勒加拿大1991年皮埃尔-吉勒·德热纳法国“发现研究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的方法可以被推广到比较复杂的物质形式,特别是推广到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中”1992年乔治·夏帕克法国“发明并发展了粒子探测器,特别是多丝正比室”1993年拉塞尔·赫尔斯美国“发现新一类脉冲星,该发现开发了研究引力的新的可能性”约瑟夫·泰勒美国1994年伯特伦·布罗克豪斯加拿大“对中子频谱学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克利福德·沙尔美国“对中子衍射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1995年马丁·佩尔美国“发现τ轻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究弗雷德里克·莱因斯美国“发现中微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1996年戴维·李美国“发现了在氦-3里的超流动性”道格拉斯·奥谢罗夫美国罗伯特·理查森美国1997年朱棣文美国“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法国威廉·菲利普斯美国1998年罗伯特·劳夫林美国“发现一种带有分数带电激发的新的量子流体形式”霍斯特·施特默德国崔琦美国1999年杰拉德·特·胡夫特荷兰“阐明物理学中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马丁纽斯·韦尔特曼荷兰2000年若雷斯·阿尔费罗夫俄罗斯“发展了用于高速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的半导体异质结构”赫伯特·克勒默德国杰克·基尔比美国“在发明集成电路中所做的贡献”2001年埃里克·康奈尔美国“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凝聚态物质属性质的早期基础性研究”卡尔·威曼美国沃尔夫冈·克特勒德国2002年雷蒙德·戴维斯美国“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尤其是探测宇宙中微子”小柴昌俊日本里卡尔多·贾科尼美国“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这些研究导致了宇宙X射线源的发现”2003年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俄罗斯“对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做出的先驱性贡献”维塔利·金兹堡俄罗斯安东尼·莱格特美国2004年戴维·格娄斯美国“发现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休·波利策美国弗朗克·韦尔切克美国2005年罗伊·格劳伯美国“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约翰·霍尔美国“对包括光频梳技术在内的,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做出的贡献,”特奥多尔·亨施德国2006年约翰·马瑟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乔治·斯穆特美国性”2007年艾尔伯·费尔法国“发现巨磁阻效应”彼得·格林贝格德国2008年小林诚日本“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并预测了至少三大类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益川敏英日本南部阳一郎美国“发现亚原子物理学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2009年高锟英国“在光学通信领域光在纤维中传输方面的突破性成就”威拉德·博伊尔美国“发明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乔治·史密斯美国2010年安德烈·海姆俄罗斯“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俄罗斯2011年布莱恩·施密特澳大利亚“透过观测遥距超新星而发现宇宙加速膨胀”亚当·里斯美国索尔·珀尔马特美国2012年塞尔日·阿罗什法国“能够量度和操控个体量子系统的突破性实验手法”大卫·维因兰德美国2013年彼得·W·希格斯英国对希格斯玻色子的预测[1][4-6]弗朗索瓦·恩格勒比利时2014年赤崎勇日本“发明一种新型高效节能光源,即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天野浩日本中村修二美国2015年梶田隆章日本“通过中微子振荡发现中微子有质量。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五)】1957年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1
美籍华裔,杨振宁(ChenNingYang1922-),发现在弱对称下宇称不守恒原理杨振宁,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于70年代发展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
人物简介杨振宁杨振宁杨振宁历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和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又自1986年起,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95年应聘担任国立华侨大学名誉教授;1997年出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荣誉主任;1999年自石溪分校荣休,同年出任清华大学教授,2003年底回北京定居;并曾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俄罗斯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教廷宗座科学院(罗马教皇学院)以及多个欧洲和拉丁美洲科学院的院士荣衔,以及多家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现任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名誉院长。
父亲杨武之是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回到国内后曾任清华大学与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主任多年。
1934年,专门为杨振宁请老师讲习《孟子》。
个人经历1942年前杨振宁与翁帆婚纱照杨振宁与翁帆婚纱照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出生日期在1945年的出国护照上误写成了1922年9月22日)。
他出生不满周岁,父亲杨武之考取公费留美而出国了。
4岁时,母亲开始教他认字,1年多的时间教了他3千个字。
杨振宁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
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岁。
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随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
1942年后1942年毕业于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在该校研究生毕业。
此后他于1945年考取公费留学赴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年物理学奖得主,是中国(后加入美国籍)的两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奖理由是他们发现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定律,从而导致有关基本粒子研究的重大转变。
杨振宁(Chen-Ning Yang,1922—),出生在安徽合肥。
父亲杨武之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原清华大学(后转入西南联大)教授。
由于家学渊源,他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
抗战时期,他在昆明的西南联大获得理科学士学位,本科论文导师为北京大学吴大猷教授。
1944年在清华大学获得科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导师是王竹溪教授。
1945年冬,得到庚子赔款奖学金赴美留学,就读于芝加哥大学。
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后长期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
1964年加入美国籍。
1966年起,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主持理论物理研究所的工作。
1971年回国访问,此后曾多次回国,为中国科技发展献计献策,为中美科技交流牵线搭桥。
2003年底,杨振宁回中国定居,居住于清华园的“大师邸”。
2015年,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满足了他父亲久违的心愿。
2017年,扬振宁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近代理论物理学许多领域的发展,都与杨振宁的名字分不开。
1949年,杨振宁与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费米一起,提出了基本粒子的结构模式,即费米-杨模型。
1954年,杨振宁与米尔斯合作,提出了规范场理论,确立了他作为20世纪后1半叶物理学奠基人的地位;1956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理论,这一重大成果冲破了当时物理学界的传统观念,促进了基本粒子理论的发展,被科学家们称之为“科学史上的转折点”。
杨振宁自始至终都认为,青少年时期在国内受到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自己事业取得成就至关重要。
然而,了解现代物理学的人都知道一点,尽管宇称不守恒定律为杨振宁赢得了诺贝尔奖,但这并不是他的最高成就,他最大的贡献是杨-米尔斯理论,这是现代规范场论和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础,是背景更加宏大的理论。
物理学家杨振宁介绍
物理学家杨振宁介绍杨振宁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华裔物理学家,是中美两国两院院士,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的贡献不仅仅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致力于推广物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介绍他的成就和贡献,以及他对物理学发展的影响。
一、杨振宁的生平杨振宁是1922年出生于中国南京,他父亲是一位著名数学家。
在读完初中之后,杨振宁就前往北京大学学习,并在1941年获得学士学位,之后一直留校任教。
1945年,他成为了费曼的博士研究生,一年后,他完成了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学术生涯,并获得了博士学位。
在之后的几十年中,杨振宁在物理学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杨振宁的成就1、重要发现杨振宁和李政道一起提出了镜像对称的概念,并在1956年发表论文,证明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
这项发现对物理学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后引发了研究宇称不守恒的强相互作用领域,对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2、成为中美两院院士杨振宁在多方面的研究中都具有出色的成就,在其贡献中,他不仅致力于基础理论物理的研究,还推动了人类认识基本宇宙现象的进展。
这一贡献在世界物理学层面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不仅仅是在学界中,同时还得到了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的高度评价,获得了中美两院院士的荣誉。
3、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和李政道的镜像对称概念,一旦发表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1957年,杨振宁因此成为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物理学家,这一成就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荣誉,同时也是对中国科研能力的强有力证明,改变了当时人们对中国科技研究领域的看法。
三、杨振宁对物理学发展的影响杨振宁博士是一个充满热情和创造力的科学家,他在很多方面都对物理学博士的发展和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早年不断进行理论基础物理的研究,到后面更多地致力于推动物理学这门学科在中国的发展,他的心血让物理学的研究进程更加顺畅。
杨振宁发起了一系列的科研计划,这些计划覆盖了各个领域,涉及到由物理学引起的新科技和新产业,推动了教育和技术领域的发展。
(完整word版)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8)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6)年份获奖者国籍获奖原因1901年威廉·康拉德·伦琴德国“发现不寻常的射线,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即X射线,又称伦琴射线,并伦琴做为辐射量的单位)1902年亨得里克·洛仑兹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即塞曼效应)彼得·塞曼荷兰1903年亨利·贝克勒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皮埃尔·居里法国“他们对亨利·贝克勒教授所发现的放射性现象的共同研究"玛丽·居里法国1904年约翰·威廉·斯特拉斯英国“对那些重要的气体的密度的测定,以及由这些研究而发现氩"(对氢气、氧气、氮气等气体密度的测量,并因测量氮气而发现氩)1905年菲利普·爱德华·安东·冯·莱纳德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1906年约瑟夫·汤姆孙英国"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1907年阿尔伯特·迈克耳孙美国“他的精密光学仪器,以及借助它们所做的光谱学和计量学研究"1908年加布里埃尔·李普曼法国“他的利用干涉现象来重现色彩于照片上的方法"1909年古列尔莫·马可尼意大利“他们对无线电报的发展的贡献"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德国1910年范德华荷兰“关于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的研究" 1911年威廉·维恩德国“发现那些影响热辐射的定律”1912年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瑞典“发明用于控制灯塔和浮标中气体蓄积器的自动调节阀”1913年海克·卡末林·昂内斯荷兰“他在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尤其是液态氦的制成”1914年马克斯·冯·劳厄德国“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英国“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威廉·劳伦斯·布拉格英国1917年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英国“发现元素的特征伦琴辐射"1918年马克斯·普朗克德国“因他的对量子的发现而推动物理学的发展”1919年约翰尼斯·斯塔克德国“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谱线的分裂现象”1920年夏尔·爱德华·纪尧姆瑞士“他的,推动物理学的精密测量的,有关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的发现”1921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国“他对理论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1922年尼尔斯·玻尔丹麦“他对原子结构以及由原子发射出的辐射的研究”1923年罗伯特·安德鲁·密美国“他的关于基本电荷以及光电效应的工作”立根1924年卡尔·曼内·乔奇·塞格巴恩瑞典“他在X射线光谱学领域的发现和研究”[3]1925年詹姆斯·弗兰克德国“发现那些支配原子和电子碰撞的定律”古斯塔夫·赫兹德国1926年让·佩兰法国“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1927年阿瑟·康普顿美国“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查尔斯·威耳逊英国“通过水蒸气的凝结来显示带电荷的粒子的轨迹的方法”1928年欧文·理查森英国“他对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以他命名的定律”1929年路易·德布罗意公爵法国“发现电子的波动性”1930年钱德拉塞卡拉·文卡塔·拉曼印度“他对光散射的研究,以及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1932年维尔纳·海森堡德国“创立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导致的氢的同素异形体的发现”1933年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发现了原子理论的新的多产的形式”(即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保罗·狄拉克英国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英国“发现中子"1936年维克托·弗朗西斯·赫斯奥地利“发现宇宙辐射”卡尔·戴维·安德森美国“发现正电子”1937年克林顿·约瑟夫·戴维孙美国“他们有关电子被晶体衍射的现象的实验发现”乔治·汤姆孙英国1938年恩里科·费米意大利“证明了可由中子辐照而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以及有关慢中子引发的核反应的发现”1939年欧内斯特·劳伦斯美国“对回旋加速器的发明和发展,并以此获得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成果”1943年奥托·施特恩美国“他对分子束方法的发展以及有关质子磁矩的研究发现”1944年伊西多·艾萨克·拉比美国“他用共振方法记录原子核的磁属性"1945年沃尔夫冈·泡利奥地利“发现不相容原理,也称泡利原理”1946年珀西·威廉斯·布里奇曼美国“发明获得超高压的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领域作出发现”1947年爱德华·维克托·阿普尔顿英国“对高层大气的物理学的研究,特别是对所谓阿普顿层的发现”1948年帕特里克·梅纳德·斯图尔特·布莱克特英国“改进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和由此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线领域的发现”1949年汤川秀树日本“他以核作用力的理论为基础预言了介子的存在"1950年塞西尔·弗兰克·鲍威尔英国“发展研究核过程的照相方法,以及基于该方法的有关介子的研究发现”1951年约翰·道格拉斯·考克饶夫英国“他们在用人工加速原子产生原子核嬗变方面的开创性工作”欧内斯特·沃吞爱尔兰1952年费利克斯·布洛赫美国“发展出用于核磁精密测量的新方法,并凭此所得的研究成果"爱德华·珀塞尔美国1953年弗里茨·塞尔尼克荷兰“他对相衬法的证实,特别是发明相衬显微镜”1954年马克斯·玻恩英国“在量子力学领域的基础研究,特别是他对波函数的统计解释"瓦尔特·博特德国“符合法,以及以此方法所获得的研究成果"1955年威利斯·尤金·兰姆美国“他的有关氢光谱的精细结构的研究成果”波利卡普·库施美国“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1956年威廉·布拉德福德·肖克利美国“他们对半导体的研究和发现晶体管效应”约翰·巴丁美国沃尔特·豪泽·布喇顿美国1957年杨振宁中国“他们对所谓的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敏锐地研究,该定律导致了有关基本粒子的许多重大发现"李政道中国1958年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切连科夫苏联“发现并解释切连科夫效应”伊利亚·弗兰克苏联伊戈尔·叶夫根耶维奇·塔姆苏联1959年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美国“发现反质子"欧文·张伯伦美国1960年唐纳德·阿瑟·格拉泽美国“发明气泡室”1961年罗伯特·霍夫施塔特美国“关于对原子核中的电子散射的先驱性研究,并由此得到的关于核子结构的研究发现”鲁道夫·路德维希·穆斯堡尔德国“他的有关γ射线共振吸收现象的研究以及与这个以他命名的效应相关的研究发现”1962年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苏联“关于凝聚态物质的开创性理论,特别是液氦"1963年耶诺·帕尔·维格纳美国“他对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对基础的对称性原理的发现和应用”玛丽亚·格佩特-梅耶美国“发现原子核的壳层结构"J·汉斯·D·延森德国1964年查尔斯·汤斯美国“在量子电子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该成果导致了基于激微波-激光原理建造的振荡器和放大器"尼古拉·根纳季耶维奇·巴索夫苏联亚历山大·普罗霍罗夫苏联1965年朝永振一郎日本“他们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基础性工作,这些工作对粒子物理学产生深远影响”朱利安·施温格美国理查德·菲利普·费曼美国1966年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法国“发现和发展了研究原子中赫兹共振的光学方法”1967年汉斯·阿尔布雷希特·贝特美国“他对核反应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关于恒星中能源的产生的研究发现”1968年路易斯·沃尔特·阿尔瓦雷茨美国“他对粒子物理学的决定性贡献,特别是因他发展了氢气泡室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从而发现了一大批共振态”1969年默里·盖尔曼美国“对基本粒子的分类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发现”1970年汉尼斯·奥洛夫·哥斯达·阿尔文瑞典“磁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及其在等离子体物理学富有成果的应用”路易·奈耳法国“关于反铁磁性和铁磁性的基础研究和发现以及在固体物理学方面的重要应用"1971年伽博·丹尼斯英国“发明并发展全息照相法”1972年约翰·巴丁美国“他们联合创立了超导微观理论,即常说的BCS理论”利昂·库珀美国约翰·罗伯特·施里弗美国1973年江崎玲于奈日本“发现半导体和超导体的隧道效应”伊瓦尔·贾埃弗挪威布赖恩·戴维·约瑟夫森英国“他理论上预测出通过隧道势垒的超电流的性质,特别是那些通常被称为约瑟夫森效应的现象”1974年马丁·赖尔英国“他们在射电天体物理学的开创性研究:赖尔的发明和观测,特别是合成孔径技术;休伊什在发现脉冲星方面的关键性角色”安东尼·休伊什英国1975年奥格·尼尔斯·玻尔丹麦“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种联系发展了有关原子核结构的理论”本·罗伊·莫特森丹麦利奥·詹姆斯·雷恩沃特美国1976年伯顿·里克特美国“他们在发现新的重基本粒子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丁肇中美国1977年菲利普·沃伦·安德森美国“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内维尔·莫特英国约翰·凡扶累克美国1978年彼得·列昂尼多维奇·卡皮查苏联“低温物理领域的基本发明和发现"阿尔诺·艾伦·彭齐亚斯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罗伯特·伍德罗·威尔逊美国1979年谢尔登·李·格拉肖美国“关于基本粒子间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的,包括对弱中性流的预言在内的贡献”阿卜杜勒·萨拉姆巴基斯坦史蒂文·温伯格美国1980年詹姆斯·沃森·克罗宁美国“发现中性K介子衰变时存在对称破坏"瓦尔·洛格斯登·菲奇美国1981年凯·西格巴恩瑞典“对开发高分辨率电子光谱仪的贡献”尼古拉斯·布隆伯根美国“对开发激光光谱仪的贡献”阿瑟·肖洛美国1982年肯尼斯·威尔逊美国“对与相转变有关的临界现象理论的贡献"1983年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美国“有关恒星结构及其演化的重要物理过程的理论研究”威廉·福勒美国“对宇宙中形成化学元素的核反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1984年卡洛·鲁比亚意大利“对导致发现弱相互作用传递者,场粒子W和Z的大型项目的决定性贡献”西蒙·范德梅尔荷兰1985年克劳斯·冯·克利青德国“发现量子霍尔效应”1986年恩斯特·鲁斯卡德国“电子光学的基础工作和设计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格尔德·宾宁德国“研制扫描隧道显微镜”海因里希·罗雷尔瑞士1987年约翰内斯·贝德诺尔茨德国“在发现陶瓷材料的超导性方面的突破”卡尔·米勒瑞士1988年利昂·莱德曼美国“中微子束方式,以及通过发现梅尔文·施瓦茨美国子中微子证明了轻子的对偶结构”1989年诺曼·拉姆齐美国“发明分离振荡场方法及其在氢激微波和其他原子钟中的应用”汉斯·德默尔特美国“发展离子陷阱技术"沃尔夫冈·保罗德国1990年杰尔姆·弗里德曼美国“他们有关电子在质子和被绑定的中子上的深度非弹性散射的开创性研究,这些研究对粒子物理学的夸克模型的发展有必不可少的重要性"亨利·肯德尔美国理查·泰勒加拿大1991年皮埃尔-吉勒·德热纳法国“发现研究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的方法可以被推广到比较复杂的物质形式,特别是推广到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中”1992年乔治·夏帕克法国“发明并发展了粒子探测器,特别是多丝正比室”1993年拉塞尔·赫尔斯美国“发现新一类脉冲星,该发现开发了研究引力的新的可能性"约瑟夫·泰勒美国1994年伯特伦·布罗克豪斯加拿大“对中子频谱学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克利福德·沙尔美国“对中子衍射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1995年马丁·佩尔美国“发现τ轻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究弗雷德里克·莱因斯美国“发现中微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1996年戴维·李美国“发现了在氦-3里的超流动性”道格拉斯·奥谢罗夫美国罗伯特·理查森美国1997年朱棣文美国“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法国威廉·菲利普斯美国1998年罗伯特·劳夫林美国“发现一种带有分数带电激发的新的量子流体形式"霍斯特·施特默德国崔琦美国1999年杰拉德·特·胡夫特荷兰“阐明物理学中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马丁纽斯·韦尔特曼荷兰2000年若雷斯·阿尔费罗夫俄罗斯“发展了用于高速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的半导体异质结构”赫伯特·克勒默德国杰克·基尔比美国“在发明集成电路中所做的贡献”2001年埃里克·康奈尔美国“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凝聚态物质属性质的早期基础性研究”卡尔·威曼美国沃尔夫冈·克特勒德国2002年雷蒙德·戴维斯美国“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尤其是探测宇宙中微子"小柴昌俊日本里卡尔多·贾科尼美国“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这些研究导致了宇宙X射线源的发现”2003年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俄罗斯“对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做出的先驱性贡献”维塔利·金兹堡俄罗斯安东尼·莱格特美国2004年戴维·格娄斯美国“发现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休·波利策美国弗朗克·韦尔切克美国2005年罗伊·格劳伯美国“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约翰·霍尔美国“对包括光频梳技术在内的,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做出的贡献,"特奥多尔·亨施德国2006年约翰·马瑟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乔治·斯穆特美国2007年艾尔伯·费尔法国“发现巨磁阻效应"彼得·格林贝格德国2008年小林诚日本“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并预测了至少三大类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益川敏英日本南部阳一郎美国“发现亚原子物理学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2009年高锟英国“在光学通信领域光在纤维中传输方面的突破性成就"威拉德·博伊尔美国“发明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乔治·史密斯美国2010年安德烈·海姆俄罗斯“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俄罗斯2011年布莱恩·施密特澳大利亚“透过观测遥距超新星而发现宇宙加速膨胀”亚当·里斯美国索尔·珀尔马特美国2012年塞尔日·阿罗什法国“能够量度和操控个体量子系统的突破性实验手法"大卫·维因兰德美国2013年彼得·W·希格斯英国对希格斯玻色子的预测[1][4-6]弗朗索瓦·恩格勒比利时2014年赤崎勇日本“发明一种新型高效节能光源,即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天野浩日本中村修二美国2015年梶田隆章日本“通过中微子振荡发现中微子有质量。
杨振宁的物理研究
杨振宁的物理研究杨振宁是中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
他在物理学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在高能物理和量子力学的研究方面。
本文将介绍杨振宁的一些重要物理研究成果。
一、杨振宁的贡献杨振宁在1957年与合作者李政道提出了“守恒规律与对称性的破缺”这一重要理论,被称为杨-米尔斯理论。
该理论对粒子物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通过分析物理系统中的对称性与守恒规律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物理世界的基本规律。
二、杨-米尔斯理论杨-米尔斯理论是理论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框架,用于描述基本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该理论通过引入规范场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强相互作用场的性质。
这一理论在量子色动力学(QCD)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研究基本粒子的行为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三、杨振宁-谢尔登伯格效应杨振宁还与合作者谢尔登伯格共同提出了杨振宁-谢尔登伯格效应。
这一效应说明了空间反演对称性的破缺,即物理现象在空间反演下不具有对称性。
他们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发现,在弱相互作用过程中,粒子的反演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
这一发现对于粒子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其他研究领域除了上述贡献,杨振宁还在其他领域做出了重要的研究工作。
他对拓扑结构的研究为凝聚态物理学带来了新的视角,对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此外,他还在量子场论、统计物理学和量子力学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五、杨振宁的影响与荣誉杨振宁的物理研究成果被广泛认可,并为他赢得了多个荣誉和奖项。
他于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科学家。
他的杰出成就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物理学家,并对中国的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总结通过对杨振宁的物理研究进行简要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理论物理学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他的杨-米尔斯理论以及其他重要成果,对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杨振宁的研究成果不仅提高了我们对物质世界的理解,而且对于培养和激励新一代的科学家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特约][原创]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
在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在吴大酋指导下完成学士论文, 1942年毕业后即人研究院深造,在王竹溪指导下研究统计物理学,他的群论知识得益于其父杨武之。
1945年赴美入芝加哥大学做研究生,深受E·费密的熏陶,在导师E·特勒的指导下完成博土论文,1948年获博土学位。
1948-1949年任芝加哥大学教员,1949-1955年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1955-1966年任该所教授,1966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爱因斯坦物理学讲座教授,并任新创办的该校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杨振宁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基本粒子、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领域。
对理论结构和唯象分析他都有多方面的贡献。
他的工作有特殊的风格:独立性与创建性强,眼光深远。
在粒子物理学方面,他最杰出的贡献是1954年与R·L·密耳斯共同提出场—密耳斯场理论,开辟了非阿贝耳规范场的新研究领域,为现代规范场理论打下了基础。
杨—密耳斯场方程最近被数学家S·唐纳森引用,获得了拓扑学上的重大突破。
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合作,认识到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
次年,这一理论预见得到吴健雄小组的实验证实。
因此,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一项科学工作,在发表的第二年就获得诺贝尔奖,这是第一次。
美国总统授予他1985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章。
在粒子物理学方面,杨振宁的其他贡献包括:费密—杨模型(1949年),与李政道合作的二分量中微子理论(1957年),与李政道和R·奥赫梅合作的关于C(电荷共軛变换)和T(时间反演变换)不守恒的分析(1957年),与李政道合作的高能中微子实验分析(1959年)和关于W粒子的研究(1960-1962年)。
与吴大峻合作的CP(宇称) 不守恒分析(1964年),规范场的积分形式理(1974年),与吴大峻合作的规范场与纤维丛的关系(1975年),与邹祖德合作的高能碰撞理论(1967—1985年)等。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29年就读北京清华园内成志小学1933年就读北平崇德中学1938年插班昆明昆华中学高二1938年入西南联大就读1942年西南联大研究所毕业1944年任教于西南联大附中1945年抵美国1948年在泰勒指导下转做理论物理,于是年获芝加哥大学物理博士1949年进普林斯敦大学研究1956年与李政道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1957年因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66年转赴纽约大学石溪分校,创立并主持理论物理研究所1971年返回久别的中国大陆1986年返国参加中研院院士会议1994年荣获美国费城富兰克林学院颁发之波维尔(Bower)奖1996年获清华、交通两所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简介西南联大毕业美国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历任美国普林斯顿研究所研究教授现任美国石溪大学理论研究所所长杨振宁,安徽省合肥县人,民国十一年八月二十二日出生。
一九二八年就读厦门国小、一九三三年就读北平崇德中学、一九三八年插班昆明昆万中学高中二年级、一九四二年西南联大毕业、一九四四年西南联大研究所毕业、一九四五年在西南联大附中教学后赴美、一九四八年夏完成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一九四九年秋天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一九五七年获诺贝尔物理奖、一九五八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六五年应纽约州立大学校长托尔邀请筹备创立石溪分校研究部门、一九六六年离普林斯顿赴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主持物理研究所,担任教授至今。
杨氏于一九三八年以高二的同等学历,考取当时由清华、北大、南开三个大学合并的西南联大的化学系,后来改念物理系。
一九五七年,和李政道合作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学金。
他们这项贡献得到极高评价,被认为是物理学上的里程碑之一。
尽管他们早已入了美籍,但也是「美籍华人」,消息传来,中国人无不引以为傲。
杨氏也是以曾经接受中国文化的薰陶为自傲的,那年他们在接受诺贝尔奖金的时候,由他代表致辞,最后一段,他说:「我深深察觉到一桩事实,这就是:在广义上说,我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既是双方和谐的产物,又是双方冲突的产物,我愿意说我既以我的中国传统为骄傲,同样的,我又专心致于现代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正通过不断努力在亚洲建立一流的研究中心为回报。
杨振宁生长在中国中部一个围有城墙的城市——合肥。
当时,合肥只是安徽中部的一个小县城(当时安徽省省会是安庆),这个城市的街道是没有路面的,城门很窄,以致30年代第一部汽车开来时无法通过。
大部分居民是文盲。
由于闭塞,杨振宁直到6岁才第一次看见香蕉。
杨振宁的父亲是当地中学的数学教师。
他通过了一次奖学金考试,得以出国,去芝加哥大学读书,回国后在厦门大学教书,以后去了北京清华大学。
杨振宁本人追随他父亲走上了学术道路。
他说:“我很幸运,上百万和我同龄的人不是饿死就是面对军阀混战。
”他住在北平一个学术性的社区内,沉浸在一个重视研究、重视知识的社区中。
他的父亲很快就发现儿子有数学天才,可是并没有直接教他数学。
杨振宁说:“父亲的哲学是‘不要着急’。
”在谈天时他偶尔会向儿子提出数学难题。
可是父亲也认识到教育需要均衡。
在杨振宁念完中学初一时,父亲请了一位同事来教他中国古文。
经过两个夏天的紧张学习,年轻的杨振宁能背诵孔子的门徒孟子的全部著作。
1937年日本入侵,杨振宁的祖父被迫离开北平,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
杨振宁的父亲继续走好运。
几十年后年轻的杨振宁也进了这所大学,受教于一些当时中国最杰出的科学家。
他们之中有些以后去了美国,其中包括陈省身。
陈省身现在已经从伯克莱加州大学退休,许多人都认为他是现在活着的最重要的微分几何学家。
在昆明时,杨振宁开始提高他的英文。
他决定不用字典来念英文小说。
他选的第一本小说是斯蒂文森的《金银岛》。
这部小说里有和大海有关的俚语,因而很难念。
他花了一个星期,念完了这本书,接着念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
在熟读这两本书以后,杨振宁说:“以后就容易了。
”
杨振宁还有去西方世界的另一原因:他对美国初期的科学家兼政治家富兰克林很崇敬,富兰克林的自传激励了杨振宁。
去美国后他取名为富兰克,并将第一个孩子的英文名字取为富兰克林。
1945年杨振宁得到庚子赔款奖学金去了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接受了杨振宁,可是他要拜才华横溢的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为师,因此去了芝加哥大学并在以后被称为氢弹之父的泰勒的指导下写了博士论文。
论文写好后只有4页。
泰勒说服杨振宁,无论如何,一篇博士论文只有4页总是太短了,要他加长。
他照办了,加到了23页。
在物理学有了卓越的成就以后,他又转向远东。
杨振宁将把他的文稿与信件捐赠给香港中文大学而不是给石溪纽约州立大学。
他是中文大学的访问教授。
杨振宁也没有排除他搬回中国的可能性,因为回去后他和与他结婚已50年的妻子杜致礼会得到更好的照顾。
新近,致礼在石溪州立大学的医院动了三次肿瘤手术,结果良好。
杨振宁在长岛还是感到很自在,也不像是要搬到远离他的三位已经成年的孩子身边。
他们三位都已得到科学方面的学位。
杨振宁说:“他们是美国人。
他们接触的中国文化很少。
”长子光诺毕业于密西根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现在是纽约州西彻斯特县的一位财务顾问。
次子光宇是一位化学博士,住在纽约城,为J.P.Marg财务公司分析化学工业。
女儿又礼是蒙太拿州列文斯登县的一位医生。
杨振宁在1964年成为美国公民。
他说:“我们在美国过得很不错。
在这里我们有许多朋友。
我们在两个社会中都很自在。
”
在石溪为他的退休举行的学术讨论会结束时,杨振宁谈到他在60岁时的一个“伟大和意义深远的发现”:“生命是有限的”。
他念了9世纪的一位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0世纪初,另一位作家,也是杨振宁父亲的朋友—朱自清,把这两行诗句改为: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在历经一生对自然的神秘的思考以后,杨振宁认为这一改造更精确地描述了他晚年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