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毒害艾美尔球虫早熟耐药株的诱导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原件)
毒害艾美耳球虫的致病性研究
鸡 球 虫 病 是 养 鸡 场 多 发 、 严 重 和 难 于 防 治 的 疾 病 , 给 养 鸡 业 造 成 巨 大 损 失 。 在 公 认 的 7种 鸡 球 虫 中 , 致 病 性 较 强 的 是 柔 嫩 艾 美 耳 球 虫 ( E. t el 和 毒 害 艾 美 耳 球 虫 e l n a) ( . E rctx , 但 毒 害 艾 美 耳 球 虫 由 于 卵 囊 活 力 较 弱 以 及 繁 殖 能 力 较 低 的 特 点 而 得 不 到 重 视 t ar ) e i
寄 生 虫 与 医 学 昆 虫 学 报
第 9卷 第 3期
验 组 的 剂 量 分 别 是 50 0 / 、 1 0 个 / 、 1 0 0 个 羽 00 0 羽 50 0个 / 、 2 0 个 / 、 3 0 个 / 和 羽 00 0 羽 00 0 羽
5 0 个 / 。 00 0 羽
( ve , 1 5 ) 加 上 当 前 缺 乏 有 效 抑 制 毒 害 艾 美 耳 球 虫 的 抗 球 虫 药 , 所 以 一 旦 爆 发 急 性 Da is 9 6 ,
小 肠 球 虫 病 ,鸡 场 的损 失 是 巨 大 的 。所 以 ,有 必 要 对 该 虫 的 致 病 性 进 行 研 究 。
种 的 方 法 , 从 美 国 的 C c i c苗 中 分 离 出 1 毒 害 艾 美 耳 球 虫 并 对 其 致 病 性 进 行 研 究 , 发 oc a v 株
现其具有较 弱的致病性 。
1 材 料 和 方 法
1 1 实 验 动 物 .
刚 出 壳 的 京 星 黄 羽 肉 仔 鸡 , 购 自 中 国 农 业 科 学 院 畜 牧 研 究 所 。 饲 养 于 经 严 格 消 毒 的 专 用 于 球 虫 研 究 的 隔 离 器 中 , 自 由采 食 饮 水 ,饲 喂 不 加 任 何 抗 球 虫 药 的 全 价 饲 料 。
鸡野外艾美耳混合球虫抗药性的测定
· l2 ·
· 试验 观 察 ·
《上 海 畜牧 兽 医通讯 》 2018年 第 2期
表 2 各 试 验 组 病 变 记 分 及 RLS值
重 抗 药 。 氯羟 吡啶是投放 市场多年 的老药 ,许多地 区有较
严重 的抗药性 ,基本 不用 或少 用 ,在上 海 地 区 曾有报
地 克 珠 利 在 大 规模 商 业 应 用 以 前 其 抗 球 虫 效 率 下 降与 卵囊 的 排 出、肠 道 病 变 一 起 出 现 时 ,即 可
果 良好 [6],随着 应用 时 间加 长及 用 药 程 序 的不 规 范 判 定球 虫 对 所 使 用 的 抗 球 虫 药 产 生 了 抗 药 性 。因
聚醚 离子 载体 类抗 球 虫 药 ,球 虫 可 能对 其产 生 交 叉
抗药 性 ,但不 能作 轻 易 判 断 ,除 非 确 知 一 种 抗 药 株
从未 接触 过 另 一 种 药 物 且 从 未 受 到 该 药 物 抗 药 株
表 4 各 试 验 组 抗 球 虫 指 数 (ACI)
的 污 染 。 对 于现场 鸡球 虫 的抗药 性 ,不 同研 究 者 所采 用
接种 量 10×1O 个 /羽 。 1.6 给 药
按推 荐 剂量 设计 浓 度 于卵囊 接 种 前 1 d拌 料 给 药 ,连 续 7 d。 1.7 剖 杀 、卵 囊收 集
给药 后 第 8天所 有鸡 称 重 、剖杀 ,统 计盲 肠 和小 肠 的病 变 记分 ,收 集各 组 5-8 d的粪 便 卵 囊 ,混 匀 , 计 数 混合 卵 囊 数 。具 体 肠 道 病 变 计 分 和 卵 囊 值 分 别 按 JOHNSON 和 REID[3]及 角 田清 方 法进 行 。 1.8 抗 药 性 判 定 指 标
巨型艾美耳球虫山西早熟株诱导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巨型艾美耳球虫山西早熟株诱导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赵雁萍;崔小珍;郑明学
【期刊名称】《畜牧与兽医》
【年(卷),期】2022(54)7
【摘要】本研究采用早熟选育技术,诱导选育出1株与已获得的山东株免疫原性差异较大的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maxima)山西株的早熟弱毒株,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
结果表明:早熟诱导获得的巨型艾美耳球虫山西早熟株卵囊略小于亲本株,潜隐期为109 h;早熟株各组小肠病变记分差异显著低于(P<0.05)亲本株组,且临床症状较亲本株组弱;等剂量下,早熟株组的卵囊产量及卵囊繁殖力低于亲本株组;早熟株单次免疫剂量≥400个卵囊/只、2次免疫的一免剂量≥100个卵囊/只、二免剂量≥200个卵囊/只时可达到良好免疫效果。
本研究结果为制备高效广谱、免疫原性良好的鸡球虫疫苗提供虫株和理论依据。
【总页数】7页(P96-102)
【作者】赵雁萍;崔小珍;郑明学
【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2.7
【相关文献】
1.巨型艾美耳球虫和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对8种抗球虫药的敏感试验
2.布氏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和堆型艾美耳球虫感染后鸡血清生化指标变化的研究
3.
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maxima)地理株研究Ⅱ.11株巨型艾美耳球虫的致病性分析4.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maxima)地理株研究Ⅰ.11株巨型艾美耳球虫的分离与基本特征5.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maxima)地理株研究Ⅲ.11株巨型艾美耳球虫的同工酶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11026737_中药防治鸡柔嫩艾美尔球虫病的研究进展
动物生产中药防治鸡柔嫩艾美尔球虫病的研究进展丁小鹏(北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北票 122100)柔嫩艾美尔球虫病是鸡球虫病的一种,其球虫卵囊毒力最强,球虫寄生于鸡盲肠内,是鸡类养殖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一种疾病。
目前,预防与治疗鸡柔嫩艾美尔球虫病主要依靠抗生素与化学制剂,其在鸡肉中的药物残留,及抗药虫株的出现,备受养殖户的关注。
我国中草药资源较为丰富,根据鸡柔嫩艾美尔球虫病的临床特征,结合我国中医药理论进行该病的预防与治疗,为中药有效防治鸡柔嫩艾美尔球虫病提供参考。
1 临床表现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鸡之后,表现为精神萎靡、生长迟缓、腹泻、盲肠有出血症状。
病鸡畏寒扎堆,口渴喜饮,鸡冠发白,衰竭而亡。
柔嫩艾美耳球虫寄生于鸡肠内,并迅速繁殖,造成上皮细胞受损,鸡肠黏膜屏障损伤严重,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功能紊乱等症状。
该病对雏鸡危害最为严重,易引发雏鸡大量死亡。
即使治愈后,仍表现为生长受阻,并对成年鸡平均日增重与产蛋带来负面影响。
2 致病机理2.1 发病机制柔嫩艾美耳球虫侵入鸡体后,吸收鸡体内的营养物质大量繁殖,并对鸡体造成机械损伤与化学损伤。
鸡体应对损伤,做出细胞免疫反应与体液免疫反应两种生物化学反应。
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卵囊侵入鸡体后,卵囊在盲肠上皮细胞内生殖,通过裂殖生殖的形式进行无性生殖,雌雄细胞在两性细胞融合后,进行配子生殖。
合子形成卵囊后,逐步发育成孢子。
子孢子随禽类粪便排出,再通过传播媒介侵入新的宿主,如此循环往复。
通常情况下,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5天左右为该病的潜伏期,卵囊排出量在感染7天左右达到最大值,当禽类盲肠上皮细胞内的卵囊增殖到一定数量是,上皮细胞受损严重,染病禽类便会发病。
2.2 致病因素第一,球虫因素。
柔嫩艾美耳球虫是已发现的鸡球虫致病力最强的种类。
球虫致病力越强,鸡体感染球虫卵囊数量越多。
研究者发现,随卵囊量的增多,球虫间会引发“拥挤效应”,具体表现为,当卵囊繁殖达到一定规模后,卵囊排出量反而减少,究其原因为,球虫在繁殖过程中不断产生干扰素,卵囊数量越多,干扰素越多。
鸡球虫疾病研究及防治措施
44
中国动物保健 2021.07
难以将其完全灭活,有研究发现通过固定染色处理的组织切片中, 球虫卵囊还具有感染活性。同时球虫的强大繁殖性能也使得其在 鸡养殖中获得数量的保障,以柔嫩艾美尔球虫为例,通过感染一个 球虫卵囊可以最终产生 80 万个左右的后代卵囊。
2 鸡球虫疾病的病原特性
鸡养殖中球虫病原的致病能力与病原和宿主两者之间的关系 非常密切,不同的球虫种类所导致致病能力有所差异,其中毒害艾 美耳球虫感染鸡只所出现的病理变化是最严重的,主要会导致患 病鸡只出现小肠黏膜炎症病变,黏膜组织上出现大量米粒大小的 出血点和灰白色的坏死灶,同时小肠组织出现出血坏死的情况,出 现高度肿胀,长度变短的情况。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会导致患病鸡 只出现急性盲肠炎症病变,鸡只在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病原后 5~ 6d 时间即会出现血便的情况,严重的直接导致鸡只的死亡。对患 病鸡只进行解剖检查可以发现鸡只的盲肠组织出现显著肿大的现 象,同时肠壁变薄,盲肠中还有大量的血液,后期将转换为凝血块。 常见的艾美耳球虫均会导致鸡只肠道上皮细胞受损,肠黏膜组织 出现病变,进而引起肉鸡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紊乱,同时球虫在肉 鸡肠道中分泌有毒有害物质进入肉鸡机体后会导致中毒的现象[2]。
虫主要寄生在患病鸡只的小肠组织中,毒害艾美耳球虫也是寄生 在鸡只的小肠组织中,布氏艾美耳球虫主要寄生在患病鸡只的小 肠下端部位和直肠组织中。球虫在肉鸡体内寄生的生活史较为复 杂,球虫具有感染型的孢子化卵囊,在环境中通过鸡只的口腔进入 胃肠道组织中,肌胃的机械碾磨作用使得卵囊释放出孢子囊,随后 进入鸡只小肠的孢子囊在胃肠道中胰蛋白酶和胆汁的共同作用下 脱去囊膜释放出子孢子,子孢子在肉鸡小肠上皮细胞中通过裂殖 生殖过程以及配子生殖过程,通过形成卵囊后排出肉鸡机体外。球 虫的卵囊在适宜的外界环境可以通过完成孢子生殖,进而再次形 成具有感染能力的卵囊,从而进行下一轮的感染[1]。
中小鸡场鸡球虫感染情况调查
第4卷第4期2020年12月现 代 牧 业MODERNANIMALHUSBANDRYVol.4 No.4Dec.2020 收稿日期:2020-02-24 基金项目: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2017KY09)。
作者简介:王玉燕(1987—),女,山东招远人,讲师,硕士。
中小鸡场鸡球虫感染情况调查王玉燕,昌莉丽,张林吉,迟 兰,丁文卫(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221006)摘要:为充分了解中小鸡场球虫种类分布及感染状况,采用卵囊形态特征观察与动物回归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15个中小养鸡场的球虫感染情况进行了检查、调查。
检出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和缓艾美耳球虫和早熟艾美耳球虫6个虫种,优势虫种为柔嫩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和巨型艾美耳球虫。
80.0%(12/15)的中小鸡场有球虫感染,且均为混合感染。
15日龄以下、15~65日龄、66日龄以上鸡群中分别有75.0%(3/4)、100.0%(6/6)、85.0%(4/5)鸡群感染。
地面平养鸡群球虫感染率为88.9%(8/9),笼养鸡群球虫感染率为33.3%(2/6)。
100.0%肉鸡场(6/6)和100.0%草鸡场(3/3)感染球虫,66.7%蛋鸡场(2/3)感染球虫,33.3%种鸡场(1/3)感染球虫。
结果表明,中小鸡场各日龄段的鸡群带虫感染较为普遍。
关键词:中小鸡场;球虫;感染率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975(2020)04-0049-04InvestigationonCoccidiosisinfectionstatusinsmallandmedium-sizedpoultyfarmsWANGYuyan,CHANGLili,ZHANGLinji,CHILan,DINGWenwei(XuzhouVocationalcollegeofBioengineering,XuzhouJiangsu,221006)Abstract:Inordertoobtainthespeciesdistributionandinfectionstatusofcoccidiainsmallandmedium-sizedpoultyfarms,theinfectionofcoccidiain15smallandmedium-sizedpoultyfarmswasinvestigatedbyobservingthemorph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oocystsandanimalregressiontest.Sixcoccidiaspecieswereidentifiedinthissurvey:Eimeriatenella、Eimeriane catrix、Eimeriaacervulina、Eimeriamaxima、Eimeriamitis、Eimeriapraecox.ThedominantspecieswereEimeriatenella、Eimeriaacervulina、Eimeriamaxima;80.0%(12/15)ofsmallandmedium-sizedpoultyfarmshadcoccidiosisinfection,andallofthemweremixedinfection;thecoccidiosisinfectionratewas75.0%(3/4)inchickensyoungerthan15daysold,100%(6/6)inchickensaged15-65days,and85.0%(4/5)inchickensover66daysold;theinfectionratewas88.9%(8/9)ingroundlevelchickensand33.3%(2/6)incages;theinfectionrateofcoccidiawas100.0%(9/9)inbroilersandgrasschickens,66.7%(2/3)inlayinghensand33.3%(1/3)inbreeders.Theresultsrevealedthattheinfectionofcoccidiosiswascommoninallagegroupsofsmallandmedium-sizedpoultyfarms,andactiveandeffectivemeasuresshouldbetakentopreventandcontroltheoutbreakofcoccidiosisinsmallandmedium-sizedpoultyfarms.Keywords:Smallandmedium-sizedpoultyfarms,Coccidiosis,infectionrate 中小鸡场以养殖存栏量来定义,一般存栏低于1万只的鸡场可划为小型鸡场,存栏量在1万~10万只的可划归为中等鸡场[1]。
毒害艾美耳球虫早熟株与亲本株繁殖力的观察
毒害艾美耳球虫早熟株与亲本株繁殖力的观察李赟;古少鹏;赵剑【摘要】为选育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早熟株,了解其繁殖力,为早熟弱毒活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本试验运用球虫的单卵囊分离技术得到一株E.necatrix(P0),并对其进行了早熟选育,得到了E.necatrix早熟株P8.P0和P8分别以0.05×104、0.1×104、0.5×104和1×104个/只的剂量接种11日龄雏鸡,接种后第7~13天每天检测粪便中的卵囊产量.结果表明,P0与P8均为接种0.5×104个/只的卵囊产量最大;P8的繁殖力是P0的55%;P8的卵囊高峰期较P0有提前趋势.【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10(037)006【总页数】4页(P151-154)【关键词】毒害艾美耳球虫;分离鉴定;早熟选育;繁殖力【作者】李赟;古少鹏;赵剑【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太谷030801;山西省太原市家畜防疫检疫站,太原030027;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太谷0308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72+3鸡球虫病是造成现代养禽业经济损失最大的寄生虫病。
毒害艾美耳球虫(E.nacatrix)是9种球虫中致病力最强的虫种之一。
全球每年因球虫病造成的损失达80亿美元(A llen等,2002)。
当前,疫苗预防仍是防控球虫病的首选方法,而采用早熟选育法制备的球虫疫苗,因其具有致病力大大下降,免疫原性良好的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实践。
但同种球虫早熟选育后,其繁殖力与亲本株有何差异及差异大小,直接决定此早熟虫株是否适用于制备疫苗,或疫苗制备过程中虫株所需的数量及接种鸡体的最佳剂量。
因此,对同种球虫早熟株与亲本株的繁殖力进行研究,了解在早熟选育过程中,卵囊繁殖力的变化,对疫苗的制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试验通过观察E.nacatrix山西分离株的亲本株与早熟株繁殖力变化,为选育早熟疫苗所需的虫株及实验室研究E.nacatrix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进一步开展鸡球虫病的损伤机理与免疫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中药防治鸡毒害艾美耳球虫病的疗效试验
中药防治鸡毒害艾美耳球虫病的疗效试验
何华西;王尚荣
【期刊名称】《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年(卷),期】2003(011)004
【摘要】鸡毒害艾美耳球虫病影响育成(肥)鸡生产,本试验通过选用中药组方,粉碎过筛(40目)拌料饲喂,对人工感染球虫卵囊的55日龄和50日龄湘黄鸡分别进行防治试验,所用中药组方的抗球虫指数分别为189.31和185.09,判断为有高效抗球虫作用,优于目前常用的痢特灵和氨丙啉两种化学抗球虫药,且中药具有毒副作用小、低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为理想抗球虫药物.
【总页数】3页(P15-17)
【作者】何华西;王尚荣
【作者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衡阳,421005;邵阳技术学院,邵阳,42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965
【相关文献】
1.复方中药鸡囊瘟速效散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疗效试验 [J], 沈永恕;吉庆云;马晓海
2.金丝桃素粉剂对人工感染传染性囊病病毒鸡的疗效试验 [J], 尚若锋;刘宇;陈炅然;郭文柱;郭志廷;梁剑平
3.乌梅酸枣仁提取物对鸡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疗效试验 [J], 李树梅;张发明;李应超;欧长波;陈慧;陈曦;何诚
4.扶正解毒注射液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疗效试验 [J], 夏锋
5.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治疗鸡的大肠杆菌病疗效试验 [J], 刘晓凤; 杨登美; 罗廷青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毒害与巨型及毒害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间在免疫方面的相互影响
毒害与巨型及毒害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间在免疫方面的相互影响李建梅;刘梅;戴亚斌;陶建平【摘要】本研究以黄羽肉鸡为实验动物,以死亡率、平均肠道病变记分、平均增重、相对增重率、相对卵囊产量、抗体水平等为评价指标,分别研究了毒害艾美耳球虫与巨型艾美耳球虫(两者在裂殖生殖阶寄生部位相同)、毒害艾美耳球虫与柔嫩艾美耳球虫(两者在配子生殖阶段寄生部位相同)间在免疫上的相互影响.结果显示:毒害艾美耳球虫和巨型艾美耳球虫混合免疫的保护效果比毒害艾美耳球虫单独免疫好,虽略低于巨型艾美耳球虫单独免疫,但仍具有免疫保护性;毒害艾美耳球虫和柔嫩艾美耳球虫混合免疫的保护效果比毒害艾美耳球虫单独免疫好,与柔嫩艾美耳球虫单独免疫相比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巨型艾美耳球虫和柔嫩艾美耳球虫对毒害艾美耳球虫的免疫均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毒害艾美耳球虫对巨型艾美耳球虫的免疫有一定负面影响,而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免疫无影响.【期刊名称】《中国预防兽医学报》【年(卷),期】2015(037)010【总页数】6页(P796-801)【关键词】毒害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柔嫩艾美耳球虫;免疫【作者】李建梅;刘梅;戴亚斌;陶建平【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125;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江苏扬州225009;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125;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125;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7鸡球虫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鸡肠道寄生虫病,对世界范围的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1]。
目前,鸡球虫病病原主要有堆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布氏艾美耳球虫(E.brunetti)、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缓艾美耳球虫(E.mitis)、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早熟艾美耳球虫(E.praecox)和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7 种,其中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的致病性最强,堆型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和布氏艾美耳球虫具有中等强度的致病性[2-3]。
预防鸡毒害艾美耳球虫的免疫调节型DNA疫苗[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预防鸡毒害艾美耳球虫的免疫调节型DNA疫苗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李祥瑞,严若峰,徐立新,宋小凯,张娜
申请号:CN200810155080.2
申请日:20081103
公开号:CN101422605A
公开日:
2009050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鸡毒害艾美耳球虫免疫调节型DNA疫苗,属于生物兽药技术领域。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毒害艾美耳子孢子表面抗原NA4基因和鸡白细胞介素-2(chIL-2)基因进行串连,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VAX-NA4-IL-2。
该疫苗包含其中插入的鸡毒害艾美耳球虫子孢子表面抗原NA4基因,和鸡白细胞介素-2即chIL-2基因。
本疫苗包含有多个T细胞免疫应答元件,具有安全性高、在体内维持时间长、制备简单、热稳定性良好、便于贮藏和运输、使用省时省力等优点,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鸡的球虫病。
试验证明,免疫调节型DNA疫苗pVAX-NA4-IL-2在抗球虫感染中,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申请人:南京农业大学
地址:210095 江苏省南京市卫岗1号南京农业大学科技处
国籍:CN
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素卿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鸡堆型艾美耳球虫3-1E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的开题报告
鸡堆型艾美耳球虫3-1E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
体制备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艾美耳球虫是一种寄生在禽畜耳道皮肤内的螨虫,能够引起严重的耳病。
鸡堆型艾美耳球虫(Psoroptes chicken ear mite)是其中的一种,主要寄生在鸡的耳道皮肤内,引起耳道炎、疼痛和严重的头晕、头摇等症状,严重影响鸡的生长和产蛋。
目前,对于艾美耳球虫的防治依然面临诸多难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便寻找新的防治策略。
本次研究将构建鸡堆型艾美耳球虫的原核表达系统,进而制备多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艾美耳球虫的生物学特性、靶向药物开发和防治策略提供有力支持。
二、研究方法
1. 购买鸡堆型艾美耳球虫的cDNA文库,并进行基因克隆
2. 将克隆得到的鸡堆型艾美耳球虫3-1E基因插入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
3. 通过PCR、酶切以及DNA测序鉴定构建质粒的正确性
4. 将构建的表达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胞内表达系统中进行原核表达
5. 采用超声波裂解法将表达菌分离获得目的蛋白
6. 进行多步柱层析纯化
7. 制备多克隆抗体并进行鉴定
三、预期结果
1. 成功构建鸡堆型艾美耳球虫3-1E基因的原核表达系统
2. 成功制备出鸡堆型艾美耳球虫3-1E目的蛋白
3. 成功制备多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鉴定
四、研究意义
本次研究将为深入研究鸡堆型艾美耳球虫的生物学特性、寻找新的防治策略提供新的手段和理论支持,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巨型艾美耳球虫早熟株选育及其相关生物学特性研究
a v n e y O e d y i o a i n wi h ae lsr i .Co ae i h a e tsri ,te p e o iu i e h d ma k dy d a c d b D a n c mp r o t t e p rn t n s h a mp rd w t t e p r n t n h r c co sl a r e l h a n
株 选 育 方法 , 实验 室保 存 的 E m x a进 行 了早 熟 株 选 育 , 比 较 了所 获 得 的 早 熟 株 与母 株 在 卵 囊 大 小 、 对 ai m 并 繁 殖能力、 致病 性 、 疫保 护 力 等 生 物 学 特 性 上 的 差 异 。经 过 1 免 7代 早 熟 株 选 育 , . ai a的 潜 在 期在 同等 剂 量之 下 , 熟株 的 致病 性 低 于母 株 , 免 疫 保 护 力 和 免 疫 原 性 与 母 株 相 当。 早 熟 早 但
株 的选 育 成 功 , 为球 虫早 熟株 弱 毒 疫 苗 的研 制 以及早 熟株 相 关 基 因的 筛选 提 供 了重要 材料 。 关 键 词 : 虫 ;巨型 艾 美耳球 虫 ; 熟株 ; 育 ; 性 球 早 选 特
中 图分 类 号 : 82 73 Q1 ¥5 .2 :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4— 42 2 1 )5— 0 2— 7 17 62 (0 0 0 04 0
S ELECTI oN AND CHARACTERI TI S CS oF PRECoCI A oUS 1 | O EI ERi M Axl A M A M
( e a oaoy o nma a ai lg ,Miir giutr ,S a g a eeia , ee rh lstt,C A K yL br tr A i lP rsooy f t ns yo A r l e h n h iVtrn o R sac r tue A S, t f c u ai S a g a 0 2 1,C ia h n hi 04 2 hn )
雏鸡免疫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和毒株的细胞免疫反应
雏鸡免疫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和毒株的细胞免疫反应李博;刘群;蒋金书【期刊名称】《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04(009)002【摘要】AA肉鸡雏鸡分别经口免疫柔嫩艾美耳球虫毒株早熟株,用免疫组化ABC 法染色检测小肠、盲肠扁桃体、脾脏中CD4+、CD8+T淋巴细胞动态变化;用淋巴细胞转化实验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活性.结果表明:球虫免疫鸡后,CD4+T淋巴细胞在一次免疫后迅速增殖,第6天达到第一峰,免疫柔嫩艾美耳球虫毒株的鸡盲肠与脾脏中CD4+T淋巴细胞占所有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达到38%和44%,免疫早熟株的鸡盲肠与脾脏中CD4+T淋巴细胞占所有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达到36%和43%,而二次免疫后和对照相比很少有显著差异.CD8+T淋巴细胞在一次免疫后比CD4+增殖速度慢,第9天达到第一峰,免疫柔嫩艾美耳球虫毒株的鸡在此日盲肠与脾脏中CD8+T淋巴细胞占所有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达到37%和47%,免疫早熟株的鸡在此日盲肠与脾脏中CD8+T淋巴细胞占所有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达到36%和48%,二次免疫后迅速大量增殖,免疫柔嫩艾美耳球虫毒株的鸡在二免后第2天盲肠与脾脏中CD8+T淋巴细胞占所有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达到39%和50%,免疫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的鸡在二免后第2天盲肠与脾脏中CD8+T淋巴细胞占所有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达到37%和50%.且CD8+T淋巴细胞总体水平比CD4+T淋巴细胞多.盲肠扁桃体中T细胞的增殖速度比其他组织更快.免疫早熟株的鸡与免疫毒株的鸡肠道黏膜中的CD4+、CD8+T淋巴细胞变化基本一致.一次免疫鸡比未免疫对照T淋巴细胞活性显著升高;进行二免的鸡免疫后第一、二、三周T淋巴细胞活性均比未进行二免的鸡显著升高;毒株免疫鸡T淋巴细胞活性大多与早熟株免疫鸡无显著差异.【总页数】6页(P57-62)【作者】李博;刘群;蒋金书【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100094;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100094;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10009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5.9【相关文献】1.杨凌地区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对雏鸡免疫效果的研究 [J], 林青;张志敏;于三科;翟军军;段旭基2.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免疫剂量研究 [J], 赵其平;李婷;韩红玉;舒凡帆;朱顺海;姜连连;孔春林;王晔;薛璞;黄兵;董辉3.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的初步选育及免疫原性的测定 [J], 曹振夫;王美红;古少鹏;郑明学4.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早熟株”对雏鸡免疫保护力的影响 [J], 姜悦平;田晶华;谭又红;丁熙成;申红5.柔嫩艾美耳球虫山西株早熟系的免疫特性 [J], 古少鹏;韩春来;韩克光;郑明学;曹宏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堆形艾美耳球虫早熟株生物学特性及其抑制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的开题报告
堆形艾美耳球虫早熟株生物学特性及其抑制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的开题报告该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堆形艾美耳球虫早熟株生物学特性及其抑制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的研究计划。
1. 研究背景及意义堆形艾美耳球虫是一种常见的土壤寄生线虫,常常会引起植物根部的病害。
其寄生生活史具有显著的物种特异性和适应性。
目前,针对线虫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化学控制和土地轮作等传统方法,但这些方法的应用存在着一系列的限制和不足,例如副作用大、易产生抗药性等等。
因此,寻求新的、高效的线虫防治方法就变得至关重要。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堆形艾美耳球虫早熟株生物学特性,揭示其生命周期、生殖特征等方面的规律,同时以抑制、消减种群为出发点,构建cDNA文库并筛选相关的基因,在基因水平上探讨防治新方法。
3. 研究方法(1)线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通过定期观察、计数和微环境模拟等方式,探究堆形艾美耳球虫早熟株的生命周期、生殖特性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
(2)构建cDNA文库: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构建抑制、消减堆形艾美耳球虫早熟株种群的cDNA文库。
(3)生物信息学分析:对cDNA文库数据进行序列比对、拼接、注释以及基因表达谱分析等方法,筛选与抑制消减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注释。
(4)基因功能实验:通过基因克隆、表达、敲除等方法,验证差异表达基因在防治堆形艾美耳球虫中的作用机制。
4. 研究意义及预期结果本研究将揭示堆形艾美耳球虫早熟株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殖行为,为防治堆形艾美耳球虫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同时构建的cDNA文库和基因水平上的研究将有助于发现具有防治作用的新型靶标,为无害、低毒的线虫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预期结果包括:发现新型抑制消减堆形艾美耳球虫的基因、深入探究其功能机制,为农业生产中的线虫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益生菌调控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鸡效果研究
益生菌调控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鸡效果研究益生菌调控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鸡效果研究引言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简称艾美虫)是一种常见的家禽疾病,会造成禽类严重的生产损失。
目前,传统的防控方法主要依赖于化学药物,但由于长期使用会导致药物抗性问题,并对环境和动物健康造成一定威胁。
因此,寻找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法来控制艾美虫对禽类的感染已经成为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
益生菌作为一种对动物生理有益的微生物,在调节动物健康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在抵抗病原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在益生菌对艾美虫感染鸡的调控作用方面,目前还缺乏相关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究益生菌在调控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鸡中的效果,以期为新一代安全、环保的防控方法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取100只健康的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只。
实验组鸡每天饮用10 mL含有益生菌的水溶液,对照组鸡则饮用普通的水溶液。
在给药前,所有鸡均进行艾美虫感染。
实验周期为4周,每周观察和记录以下指标:鸡的体重、食欲、粪便形状和颜色、眼睛和羽毛的异常情况等。
同时,每周从两组鸡中挑选5只进行血液、肠道内容物和组织样本的采集,以检测益生菌对鸡体内艾美虫感染的影响。
结果与讨论经过4周的实验观察,发现实验组鸡的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鸡。
此外,实验组鸡的食欲也较好,并且粪便形状和颜色正常,眼睛和羽毛没有明显异常。
而对照组鸡在这些指标上表现较差,明显受到了艾美虫感染的影响。
血液、肠道内容物和组织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鸡体内的艾美虫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鸡。
此外,实验组鸡的肠道内益生菌数量更多,而对照组鸡则显示出明显的微生物失调。
这些结果提示益生菌的饲喂可以有效减少艾美虫在鸡体内的数量,并且调节肠道中的微生物平衡。
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艾美虫感染鸡的模型中,益生菌的饲喂能够显著减少鸡体内艾美虫数量,同时提高鸡的生长和健康水平。
这为开发一种基于益生菌的新一代控制艾美虫感染的方法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鸡巨型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免疫效果试验
摘要:为确定使雏鸡获得良好免疫效果的最小巨型艾美耳球虫( E. maxima) 早熟株接种量,分别于 4 日龄对免疫攻毒组
以不同剂量进行首免,11 日龄以首免 2 倍剂量对二次免疫攻毒组鸡进行二免。 一次或二次免疫后 7 d 或 10 d 用同源亲本株 进行攻毒,检测免疫攻毒鸡相对增重率、卵囊减少率、病变记分减少率( RLS) 和抗球虫指数( ACI) 。 结果显示,一次免疫剂 量≥400 个孢子化卵囊 / 只或两次免疫的一免剂量和二免剂量≥100 个孢子化卵囊 / 只和 200 个孢子化卵囊 / 只时,各免疫攻 毒鸡的相对增重率≥85% ,RLS ≥70% ,卵囊减少率 ≥75% ,相对保护率 ≥90% ,ACI ≥170,均达到良好免疫效果。 故将 E. maxima早熟株的一次免疫最小免疫剂量定为 400 个孢子化卵囊 / 只,两次免疫最小免疫剂量定为一免 100 个孢子化卵囊 / 只和二免 200 个孢子化卵囊 / 只。
关键词:巨型艾美耳球虫 ; 早熟株 ; 免疫剂量
中图分类号:S852. 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29 6005(2019)01 0050 04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immune effect of a precocious line of Eimeria maxima
50 中国兽医杂志 2019 年( 第 55 卷) 第 1 期
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 郑明学 , 白 瑞 , 张 黎 , 张雪松 , 康慧鑫 , 杨洪静 , 雷 璇
(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山西 太谷 030801)
LI Rui-qi , WANG Tian-cheng , ZHENG Ming-xue , BAI Rui , ZHANG Li , ZHANG Xue-song , KANG Hui-xin , YANG Hong-jing , LEI Xuan
鸡和缓艾美耳球虫早熟虫株选育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摘要 :按 照 J e f f e r s 1 9 7 5年 建立 的 艾 美耳属 球 虫早 熟 虫株 选 育方 法 ,对 鸡 和缓 艾 美耳 球 虫 巴彦 淖 尔株 ( S Y — MB株 ) 进行 了单 卵囊分 离、 扩 增 和早 熟 虫株 的选 育 。 经S P F鸡 1 5代传 代之 后 , 分 离株 的潜 隐期 由
Ab s t r a c t : Th e s i n g l e o o c y s t s e p a r a t i o n , p r o p a g a t i o n a n d p r e c o c i o u s s t r a i n s e l e c t i o n we r e c o n d u c t e d i n a s t r a i n o f c h i c k e n Ei me r i a mi t i s d e s i g n a t e d a s S Y— MB wh i c h wa s i s o l a t e d f r o m B a y a n n u r r e g i o n o f I n n e r Mo n l o l i a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me t h o d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b y
畜 牧 与 饲 料 科 学
An i m a l Hu s b a n d r y a n d F e e d S c i e n c e
鸡和缓艾美耳球虫早熟虫株选育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鸡毒害艾美尔球虫早熟株的免疫原性研究
鸡毒害艾美尔球虫早熟株的免疫原性研究赵剑;李赟;古少鹏【期刊名称】《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0(030)002【摘要】为制备早熟弱毒疫苗提供虫株和理论依据,对选育的毒害艾美尔球虫早熟株(P8)和亲本株(P0)的免疫原性进行了研究.试验分别用P0和P8,以每只鸡300个孢子化卵囊免疫7日龄雏鸡,免疫后14d,分别以每只鸡1×104和10×104个P0孢子化的卵囊进行攻毒,以OPG、平均每只鸡的卵囊产量,卵囊减少率、相对增重率、病变记分减少率为指标.结果表明:(1)攻毒后每只1×104个P0孢子化的卵囊时,P8、P0免疫攻毒组的卵囊减少率分别为75.59%、84.66%;(2)攻毒后每只10×104个P0孢子化的卵囊时,P8、P0免疫攻毒组病变记分降低率分别为81.46%、76.66%.表明P8株的免疫原性与P0无明显变化,均有保护力,符合早熟株免疫原性保持不变的特点.【总页数】4页(P101-104)【作者】赵剑;李赟;古少鹏【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西,太谷,030801;太原市家畜防疫检疫站,山西,太原,030027;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西,太谷,0308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72【相关文献】1.家兔大型艾美尔球虫四川株的致病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J], 王敏;石团员;李锐;郝力力2.柔嫩艾美尔球虫早熟株柔嫩艾美尔球虫早熟株免疫效果实验室评价 [J], 樊菊婷;李江龙;王时伟3.鸡盲肠艾美尔球虫Eimeria tenella和毒害艾美尔球虫E.necatrix的发育史及其组织病变 [J], 洪凌仙;林宇光4.柔嫩艾美尔球虫早熟减毒株的免疫原性研究 [J], 王江青;刘春燕;刘永举;贾世斋5.毒害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对鸡免疫效果的评价 [J], 马维彩;何学柏;孙英健;李本胜;张彩荣;芮国红;李焕荣;李秋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E.necatrix早熟耐药株的诱导及生物学特性研究摘要为了研制既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又不受具有抗球虫作用的抗菌类药物影响的高效球虫疫苗,以鸡E.necatrix早熟株(P8)为母株,采用药物浓度递增法,诱导出对土霉素、制菌磺的早熟耐药株,进一步交叉耐药性诱导获得交叉早熟耐药株,测定了早熟耐药株的致病性、内生发育、繁殖力和免疫原性,并对早熟耐药株的免疫特性进行了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1)用E.necatrix P8为母株,成功诱导出对土霉素1600mg/kg饲料产生抗药性的毒害艾美耳球虫株,对制菌磺2000mg/kg饲料产生抗药性的毒害艾美耳球虫株,通过交叉耐药诱导获得对制菌磺1800mg/kg饲料及土霉素1600mg/kg饲料均产生抗药性的交叉早熟耐药虫株。
(2)将E.necatrix早熟耐药株与P8、P0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早熟耐药株攻毒剂量小于5×10 4个/只时,无血便,病变轻微,小于21×10 4个/只时不引起鸡只死亡,早熟耐药株、P840×10 4个/只时致病力与P013×10 4个/只的致病力相当,死亡率分别为43.33%、53.33%、40%,;②接种早熟耐药株72h第一代裂殖体发育成熟,96h出现成熟的第二代裂殖体,108h数量达到高峰,第一、二代裂殖体与P8大小无明显差异,较P0出现早且变小,120裂殖体数量下降,至132h左右可见大、小配子体、及少量合子;在140.5h的盲肠粘膜涂片上有卵囊形成,在156h时卵囊产量达高峰,比P0提前;③接种剂量0.5×104个/只时,早熟耐药株达到产卵高峰,当接种大于0.5×104时产卵总量呈现下降趋势,每个卵囊的繁殖力则随着接种剂量的增加而减少;剂量0.01×104个/只时每个卵囊的繁殖能力最大,早熟耐药株的繁殖能力分别是P8和P0的88.74%、58.35%;④用300个/只孢子化早熟耐药株卵囊免疫7日龄雏鸡,免疫后14d 以以1×104个P0孢子化的卵囊进行攻毒,早熟耐药株卵囊减少率为79.77%;以10×104个P0孢子化的卵囊进行攻毒早熟耐药株病变记分降低率为78.42%,且平均病变记分≤1,血便记分≤1,鸡只无死亡,与P8、P0的免疫力相当。
总体看来,早熟耐药株的生物学特性与P8无明显差异,与P0差异显著,其致病性大大降低,繁殖力有所减弱,且保持了免疫原性不变的特点。
(6)为确定E.necatrix早熟耐药株的最小免疫剂量,以不同剂量对雏鸡于4日龄进行了一次和14日龄二次免疫,结果表明:①免疫剂量越大,产生的免疫保护力越大,对雏鸡体增重的不良影响也越大。
一次免疫剂量200个/只和二次免疫剂量400个/只,可达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确定为最小免疫剂量;②以最小免疫剂量分别对雏鸡进行一次免疫和二次免疫,分别于免疫后第7d、3d可获得完全保护,能够抵抗P0的攻击;③饲料中添加浓度为1800mg/kg制菌磺和1600mg/kg土霉素时,最小免疫剂量为首免300个/只,二免600个/只。
(4)E.necatrix早熟耐药株于4℃条件下保存,保存15个月时卵囊仍然有活力,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卵囊活力逐渐降低,平均每个月卵囊活力下降6.13%。
E.necatrix早熟耐药株作为疫苗株保存1年时,最小免疫剂量为首免800个/只,二免1600个/只。
关键词:E.necatrix亲本株(P0);早熟株(P8);早熟耐药株;土霉素;制菌磺;生物学特性;疫苗特性;前言鸡球虫病是球虫卵囊寄生于鸡肠道黏膜上皮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1],是造成现代养禽业经济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全球每年因该病引起的损失高达80亿美元[2],我国年养肉鸡数为30亿羽~60亿羽,每年用于抗球虫药的费用高达6亿~18亿元人民币[3]。
报道的有9种球虫,其中作为病原体而引起重视的有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巨型艾美耳球虫(E. maxima)、布氏艾美耳球虫(E. brunetti)五种,其中毒害艾美尔球虫(E.necatrix)是9种鸡球虫中致病力最强的虫种之一,其无性生殖阶段可导致鸡的中后段肠上皮细胞大量破坏和严重出血,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并易引起继发性坏死肠炎,常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4]。
目前,在养鸡业中,现阶段防治鸡球虫病的主要手段是使用抗球虫药进行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对控制鸡球虫病的爆发和流行、减少养鸡业的经济损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药物防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三大问题的困扰:耐药虫株的迅速出现[5,6],几乎所有的抗球虫药均有耐药虫株的出现,且表现出对与该药同类或作用机理相同的其他药物产生一定程度的交叉耐药性[7];药物残留问题,在日益关注食品安全背景下,无残留食品的生产将是新世纪现代人追求的目标[8];对免疫力产生抑制。
当前,世界上已有多种疫苗问世,包括强毒株和弱毒株卵囊及基因工程苗。
但国内外使用的球虫疫苗大都有各自难以克服的缺点:强毒苗致病力较强,免疫时易引发球虫病,且对饲料报酬、增重影响较大;鸡胚致弱株在回归鸡体传代后毒力可能会返强,且常见的九种球虫中只有柔嫩艾美耳球虫等四种可通过鸡胚传代;理化致弱株是真正的致弱株还是活卵囊减少而使致病力降低这一疑问尚未得到证实,因随着传代的增加,其致病性将会恢复;在基因工程苗的研制中,尚未发现对鸡具有完全保护力的球虫抗原基因,因球虫的抗原很复杂,保护性抗原不是一种,而是由各阶段虫体所具有的保护性抗原共同组成,因而克隆出的单一重组抗原只具有部分保护性。
因此这些疫苗的使用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早熟株具有遗传上稳定、致病力大大降低,对饲料报酬、增重影响较小,可诱导机体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和保护力等特点,因而其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如Paracox、Livacox,但进口疫苗价格较高,在中小型鸡场推广较难。
目前国内的早熟弱毒活苗免疫效果还不稳定,对鸡增重有一定影响,且免疫前2周及接种后3周内禁用多种有抗球虫作用的药物,包括禁用具有抗菌作用的抗球虫药,否则免疫会失败,由于具有抗菌作用的抗球虫药禁用而影响对鸡的细菌性传染病的防治,从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而在我国养鸡生产中还没能得到广泛应用。
郑明学等(2004)通过早熟耐药选育技术获得了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耐药株,研制成功了不受具有抗球虫作用的抗菌药物影响的柔嫩艾美耳球虫疫苗,该疫苗解决了现有球虫疫苗受具有抗球虫作用的抗菌药限制的难题,通过连续传代未发现虫株返强现象,为鸡球虫病的防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因此,利用现有技术条件,通过早熟选育法诱导耐药虫株,研制多价球虫疫苗是目前预防及球虫病的有效途径。
1鸡球虫耐药性的研究进展自Levine[12]发现磺胺类药物对鸡球虫病有疗效,Grumbles[13]首先用磺胺喹噁啉药预防鸡球虫病以来,又陆续发现其他药物如呋喃类、生物碱类、离子载体类等药物都能用来防治球虫病。
已报道的抗球虫药达50余种,其中一些药物由于毒性太大或疗效不佳而被淘汰。
1.1抗球虫药物的作用机制1.1.1干扰虫体生物膜离子转运的药物离子载体类抗生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球虫药,如莫能菌素,盐霉素,拉沙里菌素,马杜拉霉素以及海南霉素等。
离子载体类抗生素能穿过细胞膜,影响离子转运。
这些药物在子孢子或裂殖子等穿入宿主细胞之前被吸收,可与Na+,K+,Ca2+,Mg2+等在虫体内起重要作用的阳离子结合形成脂溶性络合物,协助阳离子进入虫体内,导致生物膜两边的Na+,K+,Ca2+,Mg2+等阳离子梯度变化,破坏细胞内外的正常离子平衡,使细胞内外形成渗透压差,大量水分进入,使虫体细胞破裂死亡。
土霉素[14,15]是广谱抗生素,广谱抗菌药,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都有作用。
常用于鸡白痢、鸡伤寒、禽霍乱、慢性呼吸道病、球虫病、螺旋体病、大肠杆菌病等。
它主要抑制蛋白质合成时的肤链延长,此外它还可以阻止己合成的蛋白质肤链释放,作用于球虫的第1, 2代裂殖体,预防量0. 02%,治疗量0. 02%+0.18钙,作用峰期为感染后第2, 3天。
1.1.2影响辅酶吸收和合成的药物磺胺类是第一个被广泛用于防治球虫病的药物。
磺胺类通过阻断叶酸合成途径阻止球虫的正常发育。
磺胺类药物的基本化学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相似,可与氨基苯甲酸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同时还可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活性,妨碍二氢叶酸的合成,最终影响核蛋白的合成,从而抑制了球虫细胞的生长发育。
具有相似机制的药物还有:乙氧乙胺苯甲酯,乙胺嘧,二甲氧甲基苄胺嘧啶(OMP),三甲氧苄胺嘧啶(TMP)等。
制菌磺[14,16]属于磺胺类抗菌药,常用于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细菌性感染,也可用于球虫病的防治。
它可与对氨基苯甲酸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影响二氢叶酸的合成,最终阻碍核蛋白的合成,使球虫细胞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作用于第2代裂殖体,预防量0. 02%,治疗量0. 05%,作用峰期为感染后第4天。
1.1.3抑制虫体线粒体功能的药物喹诺啉类通过阻断虫体线粒体的电子转运,抑制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呼吸作用,使球虫不能正常发育。
实验表明,喹诺啉类在电子转动链中的作用位点位于辅酶Q与细胞色素b之间。
氯羟吡啶也影响球虫电子转运过程,但与喹诺啉类的作用机制不同,这可能是作用位点不同所致。
Fry(1984)[17]研究指出,球虫线粒体的电子转运存在两种不同终端氧化酶的生化途径,一条途径对低浓度的癸氧喹酯敏感,其可能存在一对癸氧喹酯具有高亲和力的位点;另一条生化途径终止于细胞色素氧化酶,而球虫对氯羟吡啶的耐药性与aa3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使电子发生转向有关,认为氯羟吡啶可能作用于这条生化途径。
1.1.4作用于虫体类质体的药物地克珠利和百球清可在不对宿主细胞产生影响的药物浓度下,使虫体内质网扩张并空泡化,它们还可抑制球虫磷酸合成中心PSⅡ的重要组成成分D1蛋白质的功能。
D1蛋白质与低氧状态的电子传递有关,有可能提供虫体氧自由基,使其更容易侵入宿主细胞。
1.1.5抑制核酸合成的药物核苷类似物,如氟腺嘌呤等嘌呤类抗球虫药,主要影响虫体对嘌呤核嘧啶的利用,最终使核酸合成减少,使虫体的生长繁殖受阻。
磺胺类药物可通过抑制嘌呤和嘧啶的合成,使核酸合成障碍而发挥抗球虫作用。
1.2耐药性的产生机制现代理论认为,耐药性的产生是在药物的选择压力下,由原本据存于球虫群体中的突变个体多次重复选择的结果。
自发现球虫的耐药性以来,许多学者就其产生机制从细胞、亚细胞水平、代谢水平及分子水平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18]。
1.2.1从细胞、亚细胞水平看球虫受到抗球虫药的作用,其内部结构发生一系列变化,线粒体发生膜性漩涡或形成髓鞘样结构,内质网、高尔基体含水量增加,细胞膜及核膜模糊或破损,而在同样的药物浓度下,耐药虫株因虫细胞膜和细胞器已发生结构或功能的改变,能够全部或部分抵御药物对其造成的损伤,不能造成死亡而生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