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歌旋律形态(九)
「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
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一、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及不同的民族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认识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
2、了解相关的民歌知识。
如:民歌的分类;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及民歌的特点等。
3、初步懂得民歌与人们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等因素有紧密关系,也是形成民族风格的重要原因。
二、教学内容:1、西北民歌、中原民歌、南方民歌。
2、音乐知识:民歌的体裁、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各地民歌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各地民歌的特点,与地形、地貌、生活条件等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并以多样化的体裁、歌唱形式和内容,反映本民族特有的历史、民俗、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
民歌的创作和演唱以即兴性为基本特征,民歌的体裁主要有劳动号子、山歌和小调。
(二)体会不同地域的腔调情韵我国地域广阔,南北东西在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因而也形成民歌在风格上的多姿多彩。
(在课本P21页的中国地图上找出西北、中原、南方地区的行政区域)下面我们来欣赏三个不同地域的民歌,同学们感受一下不同地域的民歌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西北民歌:西北民歌以“花儿”和“信天游”最具代表性。
(课本19页)1、《上去高山望平川》这是一首“花儿”,旋律高亢,开阔起伏,舒展自由,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
2、《脚夫调》这是一首“信天游”,信天游有二种类型:一种是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另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
歌词采用“民间格律诗”的形式和手法写成,旋律框架是:2—5—1—6—5旋律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使奔放高亢的气势和沉郁顿挫的情怀融为一体。
3、小结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西北民歌以“花儿”和“信天游”最具代表性。
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沉郁顿挫。
中原民歌:1、《沂蒙山小调》采用方言演唱,旋律以小跳为主,音乐风格质朴,嘹亮,粗犷豪放。
民歌
第六节
少数民族民歌的代表种 类
一、我国少数民族概况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少数民族人口咱全国总人口的8%,所分布地区占 全国总面积的50%—60%。在少数民族中,除回 族外,其余54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分属五个 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印欧 语系和南岛语系。 我国各少数民族一般都能歌善舞,长篇叙事歌曲 是少数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习俗性的民歌 为数众多;宗教歌曲在各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中 也占重要地位。
二、山歌的种类
山歌分为一般山歌、田牧山歌、放
牧山歌三类
1、一般山歌
一般山歌多流行在山区、高原,平原地区较少。 在汉族地区,一般山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 西南、湘鄂、闽粤赣等地山区。
(1)信天游 信天游又称顺天游,主要流行在陕西北部和与之接壤的宁夏及甘肃的东部、 山西西部、及内蒙古西南地区。 词多即兴编唱,内容以反映爱情和劳动生活为主,一般为上下句结构,上 句多用比兴烘托出下句歌词的内容。 曲调多是由两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上句常分为两个乐节,下句则一气呵 成。 多为徵调式和商调式,以徵、宫、商为骨干音,并用羽加以装饰。 旋律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为高腔山歌,音调高亢辽润,节奏自由, 旋律起伏跌宕,音域宽广;第二种为平腔山歌,节奏规整,结构严谨,曲调 平稳,刻画感情较为细腻。 欣赏:陕北民歌《脚夫调》、《我的哥哥当红军》, 陕西民歌 《兰花花》
第二章
民间歌曲
第一节
概述
一、民间歌曲的界定
1、定义 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 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它以口 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与民间,并在 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 改造、加工、提炼,随岁月的流逝而日臻完 美。
中国民歌的调式
中国民歌的调式
中国民歌的调式丰富多样,其中宫调、商调、角调、徵调、羽调是最常见的调式之一。
宫调以宫音为基础,属于大调音阶,音域较为广泛。
宫调的音色明亮、舒展,给人以开放、宽广的感觉。
在欢快的场合,如庆祝活动和婚礼等,宫调的节奏明快,常用于表达欢乐和热烈的气氛。
商调以商音为基础,属于小调音阶,音域相对较窄,音色较为凄婉、悲哀。
商调的快节奏曲调多用于表达磨难、悲痛或战乱等困境下的坚强和抗争精神。
商调的慢节奏曲调则更多地表达了深沉、内敛的情感,如对亲情、友情或爱情的思念和祝福。
除了以上两种常见的调式外,中国民歌中还有许多其他调式,如五声调式、六声调式、七声调式等。
这些调式都以五声音阶为基础,通过不同的组合和排列方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力。
五声调式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基本的调式之一,由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组成。
五声调式的音乐风格纯朴、简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六声调式是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清角或变宫两个音级,形成了宫、商、角、徵、羽、清角或宫、商、角、徵、羽、变宫的音级组合。
六声调式的音乐风格比五声调式
更加丰富多样。
七声调式是在六声调式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偏音,形成了宫、商、角、徵、羽、清角、变宫或宫、商、角、徵、羽、变徵、变宫的音级组合。
七声调式的音乐风格更加复杂多样,具有更高的艺术表现力。
中国民歌旋律形态(十七)
粗糙得多 ,而且后人记谱有时 比较马虎 ,所 以在曲谱 中表现 出的摇声 形态较少 ,还需演 唱者根据旋律轮廓细腻处理 。常见 的摇声形态有两 种 :一种是具有高低变化的润腔形态 ,另一种是具有 唱法变化 的润色
形态。
一
、
润腔 形 态
润腔就是使歌腕更 圆润。常用的手法是在旋律本音上附加一些小 音符或添加一些演唱符号 ,增加旋律的曲折程度 ,使曲调更优美 。润 腔 的形态很多 ,最常见 的有倚音 、波音 、滑音三种 。 1 . 倚音形态 :倚音 ,顾名思义就是倚靠在本音上 的小音符 。有 时使 字调更准确 ,有时使情调更缠绵 ,有时使韵味更浓郁 。倚音的装饰方 法是 由其他音滑向本音 ,或 由本音滑向其他音 ,这就是前倚音和后倚 音 ;这些倚靠 的小音符可 由一个音或二至三个音构成 ,这就是单倚音 和复倚音 ;这些倚音的滑动形态可 以是级进式的进行 ,也可跳进式的 进 行 ;可 以是 上行 进 入本 音 ,也 可 以是下 行 进 入本 音 。所 以 ,倚 音 的 装饰形态十分丰富。倚音 的演唱特点是前短倚音的时值 占用在前一音 中 ,重音落在本音上 。其他倚音 的时值计算在本音 内。不过 ,时值不 宜过 长 ,应 突 出本 音 ,不 应 喧宾 夺 主 。如 :
例2 0 1
阿里 山的姑娘 ( 片 段)
台湾 高山族 民歌
啊
欧 啊 啊
那 里 努多海多那呀 舞 咿 呀嚅 亚鲁 娃
海多伊 鲁哪呀
一
荷海 呀
荷
鄢鲁 娃
伊都 哎 多部 呀
荷
海 呀。
这两段间插性衬腔 ,前者抒情 ,后者热烈 ,既承上启下 ,又对 比 转折 ,成为这首 民歌 中重要 的动力性发展部分 。 要使唱腔产生美感 ,只依字行腔是远远不够的 ,还应努力使旋律 跌宕、起伏 ,并夸张、修饰 ,加衬、扩充。
中国民歌有哪些特点?
中国民歌有哪些特点?一、多种节奏形式中国民歌以其多样的节奏形式而著名,形成了各地区的独特风格。
例如,北方的民歌节奏鲜明有力,节奏感强烈;南方的民歌则以柔和、细腻的节奏为主。
不同地区的民歌节奏形式有所差异,但都能够让人感受到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
二、情感真挚动人中国民歌通常以真实的情感为主题,抒发人们对生活、爱情、亲情、友情等方面的思考和感受。
这些歌曲表达了广大民众真挚的情感,传递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关怀。
无论是忧伤、愤怒、喜悦还是温柔和浪漫,中国民歌都能够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们产生共鸣。
三、丰富多样的题材中国民歌的题材丰富多样,与中国的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密切相关。
民歌中涉及的题材范围广泛,包括田园生活、民间传说、战争英雄等。
这些题材丰富多样,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丰富性。
四、歌词简练优美中国民歌的歌词通常简练而优美,字字珠玑,表达了深远的意境和情感。
民歌歌词常常使用寓意深刻的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对偶等,以增加诗意和艺术性。
这些歌词韵律感强,容易被人记住和传唱,成为了广大民众喜爱的音乐作品。
五、传承民俗文化中国民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民歌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
通过唱歌,人们能够了解民间传统习俗、社会风尚以及历史文化的渊源,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自豪。
总结起来,中国民歌以其多样的节奏形式、真挚动人的情感、丰富多样的题材、歌词简练优美以及传承民俗文化等特点,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一大瑰宝。
无论是在农田里还是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国民歌都能够打动人心,带给人们温暖和快乐。
它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心中扎根并生发出勃勃生机。
浅析中国民歌流变
研究发现,古老传统的民歌流传于我国各个民族中,并将民族的传统保留下来。
而且部分民歌已经超越了国族界限,用来歌咏全人类的心声,并出现了古典民歌和现代民歌之分。
现代民歌虽然从形式上依然将古典民歌的色彩、风格美等延续下来,但是它丰富了传统民歌的内容,提升了民歌的深度。
一、我国民歌流变的现状(一)大连新金民歌流变“新金民歌”属于辽南系列的民歌,本种文化历史悠久,并在民间流传了许多传说和故事。
例如在李世民出征时,因为战乱死伤惨重,军中的士兵围着火堆载歌载舞,祈求李世民病愈。
这就是大连新金民歌的起源,后来这个起源传播到民间,就逐渐地演变为庆祝丰产和喜庆的事情,特别是在庆祝时打单鼓是新金民歌的重要特点。
在发展过程中,新金民歌集成和改编了许多的民歌小调,被文艺工作者逐渐发掘出有太平鼓的民歌形式。
该种民歌的舞蹈者多才多艺,身兼多职,有效地发扬了“新金民歌”。
辽南民歌体现了人们的精神境界和生活,他们的歌给人们力量,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总是充满了正能量。
辽南民歌借鉴了小调,深受满族萨满歌舞影响,其歌曲中又有民间鼓乐、影调戏和东北二人转的风格,同时还具有强烈的山东文化特征。
从新金民歌来看,它具有热情奔放,质朴诙谐的特点,在婉转细致的声音中其歌曲高亢嘹亮、咬字清晰,口腔放松。
新金民歌在演唱方式上通常采用“一人领,众人和”的形式,也有说唱结合和观众互动的形式。
新金民歌也有歌颂爱情、劳动场景、四季风光以及天伦之乐等内容,这些内容得到了百姓们的传唱,发展同时也弘扬了民族文化精神。
辽南民歌的体裁有单鼓音乐类、皮影音乐类、小调秧歌类、古曲类、新民歌、劳动号子,伴奏方面涵盖扬琴、三弦、阮、笛子、唢呐、二胡、板胡、打击乐等,民歌在以上发展形势下,开始加入歌颂男女爱情、劳动场景、四季风光、天伦之乐、父母之恩等情景,这样使得民歌得到流传,受到百姓们的爱戴,甚至有些流变歌曲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入亚太地区音乐教材。
(二)民歌《茉莉花》的流变《茉莉花》这首民歌流传于全国各地,但是旋律上有着不同,也有着地方特点,这也反映了该首民歌的变异性。
中国名曲介绍十大民歌
中国名曲介绍十大民歌中国名曲介绍十大民歌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民歌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以其深情质朴的风格,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中国的十大民歌,带您领略中国音乐的魅力。
第一首:《茉莉花》《茉莉花》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歌之一,它以其婉转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这首歌曲自20世纪40年代问世以来,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第二首:《大海航行靠舵手》《大海航行靠舵手》是一首表达对英雄们的崇敬和赞美的民歌。
以其豪气的旋律和激昂的歌词,这首歌曲歌颂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第三首:《世上只有妈妈好》《世上只有妈妈好》是一首展现对母爱的无限感激和敬仰的民歌。
歌曲中,歌手表达了对母亲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的赞美之情,感动了广大听众的心灵。
第四首:《红旗颂》《红旗颂》是一首富有革命情怀和激情澎湃的民歌。
它以其雄壮的旋律和歌词,歌颂了中国共产的领导和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五首:《梁祝》《梁祝》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代民歌,被誉为中国民间爱情故事的代表作品。
这首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情节,诉说了李清照与梁山伯之间的悲壮爱情故事,感动了无数听众。
第六首:《让我们荡起双桨》《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儿童歌曲,因其欢快的旋律和活泼有趣的歌词而备受喜爱。
这首歌曲以其引人入胜的节奏感和轻快的旋律,成为了中国儿童成长历程中难忘的一部分。
第七首:《洗衣歌》《洗衣歌》是一首展现中国普通劳动者形象的民歌。
通过描绘洗衣女子辛勤工作的场景,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勤劳与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充满人民真情实感的歌曲。
第八首:《映山红》《映山红》是一首描绘美好家园和对故乡深情厚意的民歌。
这首歌曲富有感伤和思乡情怀,以其悠扬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拉近了人们与家乡之间的距离。
中国民歌中是否有标志性的音乐风格?
中国民歌中是否有标志性的音乐风格?一、概览中国民歌的种类与历史背景中国民歌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广大中华儿女的智慧和感情。
根据地域和习俗的不同,中国民歌可以分为北方民歌、南方民歌、少数民族民歌等多个类别。
历史上,民歌是以口传为主要特点的,它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二、独特的旋律与节奏中国民歌的音乐风格独特,它以纯朴自然的旋律和节奏为特色。
民歌旋律通常简单明快,贴近生活,表达着人们对自然、亲情、爱情、友情等情感的真挚追求。
同时,中国民歌的节奏感强烈,往往与劳动、舞蹈和生活活动相结合,给人一种自由欢快的感受。
三、多样的歌词与意义表达中国民歌的歌词内容十分丰富多样,既有抒发情感的民谣,又有叙述故事的民歌。
民歌的歌词往往直接体现人民大众的情感和生活,表达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民歌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歌曲内容传递着相应时代的记忆和精神。
四、不同地区的音乐元素融合中国民歌的音乐风格也受到地域和民族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北方民歌通常以刚健豪放的气势为主,南方民歌则更为细腻婉约。
少数民族民歌则以其独特的音调和节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不同地区的音乐元素在民歌中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风貌。
五、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创新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歌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
民歌的传唱不仅通过口述的方式,还得到了现代科技的推动,以录音和网络媒体的形式广为传播。
同时,现代的音乐创作也让中国民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不断吸收外来音乐元素,创造出新的音乐风格。
总结:中国民歌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拥有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
它以纯朴自然的旋律和节奏,表达了人们对自然、亲情、爱情等情感的真挚追求。
民歌的歌词内容丰富多样,承载了历史文化的内涵。
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音乐元素在民歌中交流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貌。
中国民歌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今后的音乐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当更加重视中国民歌的传承与保护,让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
中国民歌概念
中国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属于民间文学中的一种形式。
它能够歌唱或吟诵,多为韵文,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
中国民歌有着悠久的传统,远在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在狩猎、搬运、祭祀、娱神、仪式、求偶等活动中开始了他们的歌唱。
中国民歌有3个基本特征:始终和人民生活保持密切联系;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色彩。
按地区分类,有东北民歌、西北民歌等,也有按体裁分类的,如儿歌、号子等。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一、填空1.民歌的起源:劳动说、情动说、本性说、神说、情爱说、鸣响说。
2.中国民族音乐界一般认为:民歌起源于人类的劳动与生活。
3.《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
4.《楚辞》是继《诗经》之后,战国时期(公元前4世纪)的著名诗集。
5.汉魏六朝以乐府诗歌闻名。
“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其中采集了大量民歌,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6.隋唐民歌继承前朝民歌,在形式上有较大发展,已有农村民歌与市镇民歌之别。
7.“曲子”又名“曲子词”,“曲子”开创了填词之风。
8.宋元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激烈。
继承“唐”的曲子,宋元市镇中已有小曲流行。
9.劳动号子的种类: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和船渔号子。
10.《催咚催》是湖北省潜江县的打麦号子。
11.农事号子是协作性和节奏性较强的农业劳动中唱的民歌。
主要有车水号子,打粮号子等,农事号子的劳动强度比搬运号子,工程号子等较轻。
一般具有节奏鲜明,曲调优美悦耳的特点。
《车水号子》是海宁农事号子。
12.小调的种类①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②地方性小调;③歌舞性小调。
13.山歌的种类:放牧山歌、田秧山歌和一般山歌。
15. 55个少数民族中,其中18个民族有文字。
16. 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印欧语系。
17. 语言学家按世界各民族语言的亲疏程度将语言分为语系,语族,语支。
二、简答或解词或者论述1.民歌的价值:①民歌具有人文研究价值。
(民歌是民族音乐的重要体裁之一,他直接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劳动、风土人情、爱情婚姻、日常生活,也是认识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社会、民风民俗的宝贵资料,具有人文研究价值。
)②民歌是民族音乐的基础。
(在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上,其中民歌最早形成在其他传统音乐体裁的形成和发展上,民歌起着积极作用,许多歌舞、曲艺、戏曲和民族器乐的品种是直接或间接在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中国民歌旋律形态(六)
你 就 说 :三 天三夜
没吃没喝 , 不说 不道 , 不 言不语, 面 黄饥瘦 , 但 想 他呀 亲 亲
这原是一首两句型 的民歌 ,现通过四次加垛 ( 方括 号处)扩充 了
结 构 ,而且使旋律简洁 ,情调风趣 。
5 . 力 Ⅱ 复形态 : “ 复 ”就 是 重 复旋 律 片 段 ,与 “ 叠 ” 不 同 的 是 “ 复” ,可 以重复前旬 的局部旋律 , “ 叠”则是重复整句 乐句。加 复形 态在民歌 中也较多出现。如 :
一
、
一
一
下句二句体结构和起承转合 的四句体 ,在第二章 “ 句和段 ”中已介绍 过。这种简单的一段式结构常嫌容量不足 ,为 了扩大 内部结构 ,使一 段式的容量更丰 富,民歌 中常采 用加腔 、加衬 、加 叠 、加垛 、加复 、 加插 等手法 ,使一段式容量更大 ,变化更多 。 1 . 加腔形 态 :乐段 中的某一句增长句幅 ,形成拖腔形态 ,使乐段
溜 呀 哈
哈.
软溜 软溜 软溜 软溜 软溜 软溜 溜 呀
哈 哈。
担
上 了
扁 担 到
绛 州。
杨柳 青那个 花儿红 . 吱嘎 吱嘎
3 3 / 音乐教 育与锄 f  ̄ / 2 o l 4 . 1
嚎 啦 啦 崩。 哎 嗨哎 嗨 哟 呀 要 到 绛 州。 这原是一首两句型的 民歌 ,现采用 了加复 、加叠 、加垛 、加衬手
3 l / 音 乐教育 与翩[  ̄ / 2 a 1 4 . 1
句 的多次反复称 “ 单垛” ,由两个短句 的多次反复称 “ 双垛” 。加垛也 是 民歌中常用的扩充结构的手法 ,常在乐段转折处采用加垛手法推向 高 潮 。如 : 例7 7
想 亲 亲
中国民族音乐复习要点
第一部分听辨题请听熟背唱曲目(总分50分)第二部分文字题(总分50分)名词解释(20分)⒈花音、苦音⒉走西口⒊二人转⒋京韵大鼓⒌湖南花鼓戏1.花音、苦音:在秦陇地区,凡奏情绪欢快的乐曲,使用的是五正声音阶,并强调5、3、6三音,称为“欢音音阶”(或花音音阶,甜音音阶);凡奏悲苦情绪的乐曲,则在6-1和3-5之间插入一个具有游移性的↓7和↑4,这两个音称为“三度间音”,并强调5,↑4,↓7三音,称为“苦音音阶”(或哭音音阶,伤音音阶)。
插以各种牌子。
常用曲牌有[数唱][云苏调]等数十种。
演唱形式为一人演唱并手持八角鼓司节奏,另由伴奏者弹三弦。
10.豫剧:原名河南梆子,又名“高调”、“河南讴”、“靠山吼”。
主要流行于河南省。
唱腔分为四种地域性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以周口、漯河一带为中心的沙河调以及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西府调)。
前三种统称为“豫东调”,其共性为演唱以假嗓为主,音列为561235,下句多落5。
豫西调则多以本嗓演唱,音列为123561,下句多落1。
上世纪三十年代后两种流派开始交流融合,形成了豫剧大剧种。
11.河南大调曲子:简称河南曲子,原名“河南鼓子曲”,是流行于中州各地的一种民间曲艺音乐。
演唱河南曲子前往往会奏几支器乐小曲,称“板头曲”。
后成为独立的器乐演奏形式。
12.慢赶牛:安徽大别山地区的一种山歌曲目,流行于安徽安庆、金寨、淮南一带,歌词为七言五句体,音乐随流传地区不同而各异。
13.凤阳花鼓:流行于安徽凤阳县一带的花鼓类民间歌舞艺术。
凤阳地处淮河流域,常因洪水泛滥而使百姓出外逃荒,凤阳花鼓由此而生。
常采用一男一女双人对舞的表演形式,男持小铴锣,女挎小花鼓,边唱边击,相对而舞。
另有一种“坐唱”形式,唱有完整情节的故事。
14.黄梅戏:原名黄梅调。
发源于湖北黄梅县,成长于安徽安庆地区。
初期为“三打七唱”,三人打击乐,七人演唱。
戏曲内容多为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断,表演时载歌载舞。
浅析阿拉善蒙古族短调旋律形态特点——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中的 17首民歌为例
(二)对称、非方整性两句体结构 1. 连环扣 《仓图查干山》(谱例 9)徵调式,上下句句 式落音为“徵—徵”同韵呼应,乐句内落音为“角— 徵”色彩性呼应。是一首 A(6)+A1(6)对称、 非方整、平行两句体乐段结构,一段词两遍曲, 为词曲异构。“E ↗ G”音调的反复出现,形成 音调贯穿的结构。该民歌除了第一小节与第二小 节连结处,其他每一小节都以连环扣的形式连结, 使句内、句间环环相扣,连绵不绝。 2. 调式交替 《漂亮的红骆驼》(谱例 10)商调式→徵调 式,是一首 A(3)+B(3)对称、非方整性的二段
阿拉善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阿拉善 民歌在这独一无二的环境中成长。阿拉善有沙漠、 戈壁、山川、草原,当地人们用民歌的方式表达 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希望。当地居民勇敢、 机智、粗狂,善于挑战,对人热情豪爽,因此阿
拉善短调民歌像“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 牛羊”这样结构简单规整,节奏明快活跃,通俗 易懂,旋律易于传唱。“从普遍意义上说,无论 歌曲的篇幅大小、体材如何,”[3] 均有自身的结构。 本文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中的阿 拉善短调民歌为例,从句式落音、音调逻辑、调 式调性、句幅结构四方面对阿拉善蒙古族短调民 歌进行简要归类和形态分析。
(3)整句模进 《轮回》(谱例 4)宫调式,由 A(4)+A1(4) 两个模进关系的乐句构成的对称、方整性两句体 乐段,词曲异构,一段词两遍曲。上下句句式落 音为“商—宫”色彩性呼应。两个乐句构成守宫 系模进,在五声调式中,为了不出现偏音,因此 采用自由模进的手法,上下句内均用到了顶针的 手法,两个乐句存在对仗关系。 2. 连环扣 《漂亮的黑马》(谱例 5)徵调式。由 A(4)
《中国民歌》教案
《中国民歌》教案第一节中国民歌概述课时:两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时段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基本特征,知道民歌的体裁类别,熟悉中国民歌的色彩区划和民歌与其它民间音乐类别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民歌的情感,学会歌唱具有代表性的山歌与小调各一首。
教学内容:1、民歌的特征(1)民歌和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紧密的联系;(2)民歌是经过广泛的群众性的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无数人的智慧结晶;(3)民歌的音乐形式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的特点。
2、民歌的体裁类别(1)号子。
号子是人们在体力劳动过程中编唱、并直接为之服务的民歌。
号子具有实用性和表演性两种功能。
号子有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等五类。
(2)山歌。
山歌是产生在辽阔的大自然.环境之中,是人们在上山砍柴、田间劳作、野外放牧或者行脚小憩时,为了抒发内心的情感或向远处的人遥递情意、对答传语而即兴编唱成的。
山歌可进一步细分为: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等三类。
山歌的音乐形态有4个特点:第一,声调高亢嘹亮;第二,节奏自由舒展;第三,常用自由延长音来抒发感情;第四,乐段结构较简单,乐句内部的结构变化手法较多。
(3)小调。
小调是产生在群众日常生活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的民间歌曲,它的流传最为广泛、普遍,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多样,具有曲折、细致的表现特点。
小调的音乐特点主要有4点:第一,节拍规整,节奏型灵活多变;第二,旋律线较曲折,流利;第三,乐段结构形式变化较多;第四,调式变化和衬词衬腔运用丰富。
小调还可以分为吟唱调、谣曲、小时调等三个小类。
3、中国民歌的色彩区划中国汉族民歌的的地方色彩大致可以分为北方与南方两大片:北方汉族民歌的色彩分布可以再细分为:东北色彩区、华北色彩区、西北色彩区。
南方汉族民歌的色彩分布可以再细分为:江南色彩区、闽粤台色彩区、湘鄂色彩区、西南色彩区。
4、民歌与其它民间音乐类别的关系(1)民歌是民族器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的基础;(2)民族器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又给民歌以积极的影响。
中国民歌旋律形态(八)
、
四 川 民歌
一
个 呀 乖 乖 呀
一 个 头,
两 个 的眼
睛 么
2 7 / 音乐教 育与钠 f  ̄ / 2 o 1 4 . 3
明 悠 悠.
两 个的脚 脚 往 前 走 哟
( 太 平 年 ) ,
一
个的 尾
巴 儿
在
后
头
( 年 太
平) 。
例9 3
螃 蟹 歌
云 南民歌
螃 蟹是螃 蟹是 哥 呵 呵。
螃 蟹是八 支 脚
呵呵。
- ’一
r √
、
叫 声 尼
螃 蟹
哥
放 放
我
叫 声 尼
螃 蟹 哥
放 放 我 呵 哟。
这两首民歌 中都有重复形态 。前者为一次重复 ,后者前两乐句和 后两乐句分别重复 ,形成 了 “ 句句双”的形态 。这是 民歌 中独具特色
这两首 民歌 中都有连环形态 ,前 者连接的环形 短些 ,后者连接的 环形长些 ,这种连环形 的承接形态 ,使前后旋律勾连相扣 ,联系紧密。 4 . 定桩形态 :前后乐句 中有共 同的旋律 片段 ,并且处在相 同的位
2 9 / 音乐教 育与 锄[  ̄ / ' e o l 4 . 3
置 ,这就是 “ 桩” 。 “ 桩”可前可后 ,可长可短 。定桩手法实 际上就是 变头或变尾重复 ,是民歌中常见的承接形态。如 :
中国 民歌旋律 形态(
口 杨瑞 庆
第四 章
承
和
转
“ 承”和 “ 转”是 民歌旋 律 中两 条同等重要 的发展 脉络 。一条要 承接主题 中的各种特点 ,使旋律关系具有统一性 ,另一条要转折 主题
中国民歌旋律形态(十)
东北 民歌
春
季
里 呀
槐
花
红
一 又
红 啊,
孟 姜
女 呀
寻
夫
哭 奔 长
城 啊。
行
行
万 里
长啊。
4 2 / 音乐教 育s锄  ̄ 4 A / 2 0 1 4 . 5
走 一 程 来么 又 一 程 。 走 一 翟 来么 又 一 程. 走哇来自我 们 大 家
一起 来 庆 贺 呀.
以上介绍的段内转折形态和段外转折形态只不过是较多出现罢了这些手法常常互相借用如段内的转折形态在段外也有运用反之段外转折形态在段内也会出现
中国民歌旋律 形态( - t - )
口 杨 瑞庆
4 . 分连形态 :连贯结构的乐句与分裂结构的乐句并置 ,由于不同结 构产生不同的特点 ,也能形成分连对 比的转折形态。如 :
二 、段 外转 折 形 态 段外转折 就是乐段外部 的转折 ,特别 是第 二乐段的开始部分常 出 现鲜明的对 比,这是一般二段式 常常出现的转折位置 。段外转折 比起
段 内转折更强烈 ,更突出。比较常见的转折形态有 以下几种 : 1 . 高低形态 :前乐段的旋律音区往往较低 ,后乐段开始时的旋 律音 区较高 ,先低后高的音区布局 ,就形成了高低对 比的转折形态 。如 :
猪 啊 羊 啊
送到哪里 去 .
送 绑
英 勇的 八 呀 路
军
。
这两首 民歌 中都有正偏对 比的转 折形态 。前者从五声性旋律进入 带有变宫 、清角的七声旋律 ,后者在五声性 旋律 中加用降 s i 音 ,都使 旋 律 产生 了新 奇 的 色彩 。 6 . 奇偶形态 :偶则静 ,奇则动。奇拍子和偶拍子的对置 ,奇小节数 的乐句和偶小节数的乐句对置就能形成奇偶对 比的转折形态。如 : 盘 花 歌 湖 南土 家族 民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个 个 笑 颜 开 哩
哎 依 .不 再 受 苦 了 哩 。
这 是一 首 五拍 子 的 民歌 ,后 三拍 的音 调 始 终 保 持 一 致 ,由于 贯 穿 了这句别具一格的音调 ,使这首 民歌的特点特别强烈。 ( 2 )节 奏贯 穿 :如 : 例 1 0 9
落 水 天
广 东民歌
落水 天。
落水 天,
落水落 到
我身边 ,
湿 了衣来
又无 伞 喽。
光着 头来
真可
这首三拍子 的民歌 ,从 头至尾贯穿
明。 ( 3 )旋 法 贯穿 :如 : 例 1 1 0
.的节奏型 ,特点非 常鲜
看 秧
歌 山西民歌
家 住 儿在 太 谷
住 沙 儿走 河 ,
阿拉木汗 什 么 样 ?
身段 不肥 也 不 瘦 .
她的 眉 毛 像弯月 ,
她 的腰 身
像棉柳 ,
她的 小 嘴
最 多
情。
眼睛能 使 你发抖 。
网拉术汗 什 么 样?
身段不肥 也 不 瘦 。
阿拉木汗 什 么 样 ?
身段不肥也 不
瘦
3 O / 音乐教 膏s翩 f  ̄ / 2 0 1 4 . 4
一
、
美 丽的家 乡 日喀则 西藏 民歌
我们椭
● ●■ I
家 乡.就是日 喀 则 呀。唉黼
马哩啦 就是日 喀 则 呀。
3 3 /  ̄乐教 弯与鱼 [ '  ̄ / 2 0 1 4 . 4
例 1 1 2
妈妈 娘你好 糊涂 辽 宁民歌
一
呀 场
秋
雨
三
场
露.
这里 的前一首 民歌中的第 三乐句处 理成句 末短节 奏 ( 八分音符) , 后一首民歌 中的第 三乐句处理成句末不稳定动音 ( 羽调式中的音) .都 形 成 了静 动 对 比的 转折 形 态 。 2 . 长短形态 :长句幅和短句幅对置 、或反之 ,都会产生长短句幅对 比 的转折 形 态 。如 :
跳 月 歌
云南彝族民歌
弥 勒 西 山 区 哩
哎 依 , 西 山 阿 细 人 哩
哎 依 ,
到 了 今 天 呀 哩
哎 依 .坐 也 一 般 高 哩
哎
依,
站 也 一 般 高 哩
哎 依 。抬 脚 也 爽 快 哩
哎
依,
3 l / 音乐 教青与戗 f  ̄  ̄ / 2 o 1 4 . 4
例 1 0 7
赶 牲 灵
陕西 民歌
走
头
头 的那 个 骡 子
哟,
三
盏 盏 的 那 个 灯,
哎呀 带
上
了
那 个
铃
子 哟 噢 哇 哇 ຫໍສະໝຸດ 的 那个声。 这两 首 民歌 中都 有再 现形 态 。前 者 基 本 是 严 格 再 现 ;后 者 通 过 上 五度移位 ,且 自由延伸 ,形成 了变化再 现。这种再现形态前后 呼应 , 使旋律发展收拢 、统一 。 2 . 贯穿形态 :为了承继主题旋律 的各种特 点 ,可以将主题 中的音 调 、节奏 、旋法贯穿全 曲,产生强烈又鲜明的风格。 ( 1 )音 调 贯 穿 :如 : 例1 0 8
中国民歌旋律形 态( 九 )
口 杨瑞 庆
二 、相 隔承 继形 态
相邻 的旋律片段的统一形态可以用 “ 承接 ”来归纳 ,而整首 民歌
中 的旋 律 统 一形 态 可 以用 “ 承继”来概括。这时的 “ 承 ”不 是 紧接 着 出现 ,而是 间 隔发 生 。有 时 直截 了 当地 再 现 主题 中 的音 调 特 点 ,有 时 将 主题 中的特性 因素贯穿全曲 ,使 整体旋律 承继着 主题音调这颗 “ 种 子” ,在 全 曲开 花结 果 。 1 . 再 现 形 态 :主 题 音 调 在 后 部 分 旋 律 中再 次 出 现 ,就 成 为 再 现 形 态 。较少见的是严格再现 ,较多见的是经过各种变形的再现。如 : 例1 0 6 阿 拉 木 汗 新 疆民歌
北
洗 村就 搭 起 了 台 台 唱
秧
歌
咱 姐
妹 就
3 2 / 音 乐 教 育 与  ̄ ' 1  ̄ / 2 o 1 4 . 4
南 山 上 来
晌 了 一 声 呼 儿 呼儿
雷.
又 观 见走 南 山
洼 来 起 的朵朵 云儿 肌
堆。
这首民歌始终贯穿着 L a M i D o X i L a M i 的旋法 ,由于节奏和音调 不断改变 ,整首民歌韵味浓郁 ,情趣盎然。 中国民歌旋律崇 尚在统一中取得对 比 ,在渐变 中获取新鲜 ,所 以 “ 承 ”在旋 律发 展 中 占据 着重 要 的地位 。不 管是 “ 承 接 ”还是 “ 承 继” ,目的 只有 一个 ,就 是使每 一首 民歌都能 产生个性 ,形成 特点 ,
突 出 风格
第二 节
转— — 对 比形 态
“ 转”是旋律 中另一类重要 的旋律形 态。 “ 转 ”不 只是在起承转 合结构中的转句 中发生 ,可以说在起句后 的任何位置都 可发生 ,只不 过是转折程度不同罢 了。所谓 “ 转”就是与前 “ 不一样” , “ 转”是旋 律发展的动力 , “ 转”能使 旋律产 生新 意 ,形成对 比。民歌结构一般 比较短小 ,所 以乐段 内部的转折一般不是太强烈 ,乐段外部 的转折一 般也不太鲜明 ,常常是前后旋律稍有 “ 不一样 ” ,使旋律充满生机 ,充 满活力。虽然 民歌旋律崇 尚统一 ,但在 “ 承”的同时也 时时 、处处渗 透着 “ 转” ,在 长期 的 民歌 的衍变 过 程 中 ,已积 累 起 一整 套 丰 富 的转 折 手 法 ,可 以从 段 内和段 外 两类 位 置 分别 给 予介 绍 。 段 内转 折形 态 如果一个乐段在 统一节奏 、统一旋法 中延伸 ,那将 味同嚼蜡那样 乏味、单调 。一般在巩 固主题音乐形象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程度的转折 。 常 见 的段 内转 折 形 态有 以下 几种 : 1 . 静动形态 :方整的乐句 ,有句末长音的乐句 ,围绕调式主 、属 、 下属音的乐句相对来说 比较静止的 、稳定 的 。如果乐句紧缩 ,句末短 音 ,只停 留在 不稳 定 音 上 ,就 形 成 了静 动对 比 的转折 形 态 。如 : 例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