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知识点复习测试14
(完整word版)2019届高三高考物理全国卷Ⅰ考试大纲模拟卷(十四)含详细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9届高三高考全国卷I考试大纲模拟卷(十四)理科综合物理(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10分)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U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U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一并交回。
4.测试范围:高考物理全部内容。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如图所示,一质点在0〜10 s内,其v—t图象的图线恰好是与两坐标轴相切的圆弧,贝y ()A . 0时刻,质点的加速度等于0B . 10 s内质点的位移约为21.5 mC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等于1 m/s2时的速度等于4.5 m/sD .质点的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2. 如图甲所示,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0.2kg的小球从弹簧上端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从它接触弹簧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其速度v和弹簧压缩量△舶函数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和弹簧接触瞬间的机械能损失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2,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 N/mB .当Ax= 0.3 m时,小球处于超重状态C .小球刚接触弹簧时速度最大D .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3. 如图所示为一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细环,环上单位长度带电荷量为n取环面中心0为原点,以垂直于环面的轴线为x轴.设轴上任意点P到原点0的距离为x,以无限远处为零电势点,P点的电势为©则下面给出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这个合理的表达式是(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2 n RkB .(=2n ykA . A R2+ x2,R2+ x22 n R yk 2 jR nkC . (f)= 一2 2V R2-x2D .(=R2+4.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宽度为d的竖直条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直角三角形金属线框ABC的B C边水平且长度为L,已知L>d.现令线框在外力作用下以速度v0匀速穿过磁场区域,以B点进入磁场的时刻为计时起点,规定线框中电流沿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则在线框穿过磁场的过程中,线框中的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可能是()甲5. 如图所示,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穿过水平放置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导轨左端连有电阻R.质量相等、长度相同的铁棒和铝棒静止在轨道上.现给两棒一个瞬时冲量,使它们以相同速度V0向右运动,两棒滑行一段距离后静止,已知两棒始终与导轨垂直,在此过程中()B. 铁棒在中间时刻的加速度是速度为V。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精品教育.doc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A 对点训练练熟基础知识1.(单选)如图10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金属环,半径为a,总电阻为R(指拉直时两端的电阻),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穿过环平面,在环的最高点A用铰链连接长度为2a、电阻为R2的导体棒AB,AB由水平位置紧贴环面摆下,当摆到竖直位置时,B点的线速度为v,则这时AB两端的电压大小为图10A.Bav3B.Bav6C.2Bav3D.Bav解析摆到竖直位置时,AB切割磁感线的瞬时感应电动势E=B2a12v=Bav.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AB=ER2+R4R4=13Bav,故A正确.答案 A2.(2019武汉模拟)(多选)如图11所示是圆盘发电机的示意图;铜盘安装在水平的铜轴上,它的边缘正好在两磁极之间,两块铜片C、D分别与转动轴和铜盘的边缘接触.若铜盘半径为L,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回路的总电阻为R,从左往右看,铜盘以角速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则().图11A.由于穿过铜盘的磁通量不变,故回路中无感应电流B.回路中感应电流大小不变,为BL22RC.回路中感应电流方向不变,为CDRCD.回路中有周期性变化的感应电流解析把铜盘看作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在穿过铜盘以角速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时,铜盘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回路中有感应电流,选项A错误;铜盘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为E=12BL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回路中感应电流I=ER=BL22R,由右手定则可判断出感应电流方向为CDRC,选项B、C正确,D错误.答案 BC3.(2019焦作模拟)(多选)如图12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水平平行放置,间距为L=1 m,cd间、de间、cf间分别接着阻值为R=10 的电阻.一阻值为R=10 的导体棒ab 以速度v=4 m/s匀速向左运动,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所在平面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5 T,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2A.导体棒ab中电流的流向为由b到aB.cd两端的电压为1 VC.de两端的电压为1 VD.fe两端的电压为1 V解析导体棒ab以速度v=4 m/s匀速向左运动,由右手定则可判断出导体棒ab中电流的流向为由a到b,选项A错误;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BLv=2 V,感应电流I=E/2R=0.1 A,cd两端的电压为U1=IR=1 V,选项B 正确;由于de间没有电流,cf间没有电流,de两端的电压为零,fe两端的电压为1 V,选项C错误,D正确.答案 BD4.(单选)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一个不变形的单匝金属圆线圈,规定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正方向如图13甲所示,当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如图变化时,在图中正确表示线圈感应电动势E变化的是().图13解析在第1 s内,由楞次定律可判定电流为正,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1=1t1=B1t1S,在第2 s和第3 s内,磁场B不变化,线圈中无感应电流.在第4 s和第5 s内,B减小,由楞次定律可判定,其电流为负,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2=2t2=B2t2S,由于B1=B2,t2=2t1,故E1=2E2,由此可知,A选项正确.答案 A5.(单选)如图14所示,一导体圆环位于纸面内,O为圆心.环内两个圆心角为90的扇形区域内分别有匀强磁场,两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均与纸面垂直.导体杆OM可绕O转动,M端通过滑动触点与圆环良好接触.在圆心和圆环间连有电阻R.杆OM以匀角速度逆时针转动,t=0时恰好在图示位置.规定从a到b流经电阻R的电流方向为正,圆环和导体杆的电阻忽略不计,则杆从t=0开始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电流随t变化的图象是().图14解析导体杆OM在匀强磁场中垂直切割磁感线绕O逆时针方向转动,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为:i=ER=BL22R不变,转到没有磁场时,i=0;并由右手定则可判断电流流经电阻R的电流方向.答案 C6.(单选)矩形导线框abcd固定在匀强磁场中,如图15甲所示.磁感线的方向与导线框所在平面垂直,规定磁场的正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图15A.从0到t1时间内,导线框中电流的方向为adcbaB.从t1到t2时间内,导线框中电流越来越大C.t1时刻,导线框中电流为0D.从t1到t2时间内,导线框bc边受到安培力大小保持不变解析导线框面积S不变,读图象知,有两个子过程.0~t1过程,磁感应强度正向减小;t1~t2过程,磁感应强度反向增大.0~t1时间内,正向磁通量减小,由楞次定律判定,应产生顺时针方向电流,故选A.t1~t2时间,磁通量反方向均匀增大,有Bt=k(k为常数).由E=t=SBt,I=ER,解得I=SkR,为定值,故不选B.bc边受到安培力为F安=BILbc,因磁感应强度B线性增大,所以F安线性增大,故不选D.t1时刻,穿过导线框的为0,但其变化率t=k0,所以感应电动势和电流均不为0,故不选C.答案 A7.(单选)边长为a的闭合金属正三角形框架,左边竖直且与磁场右边界平行,完全处于垂直于框架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现把框架匀速水平向右拉出磁场,如图16所示,则下列图象与这一过程相符合的是().图16解析该过程中,框架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等于框架与磁场右边界两交点的间距,根据几何关系有l有=233x,所以E 电动势=Bl有v=233Bvxx,选项A错误,B正确;F外力=B2l2有vR=4B2x2v3Rx2,选项C错误;P外力功率=F外力vF外力x2,选项D错误.答案 B8.(多选)一正方形金属线框位于有界匀强磁场区域内,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线框的右边紧贴着磁场边界,如图17甲所示.t=0时刻对线框施加一水平向右的外力F,让线框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穿过磁场,外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线框质量m=1 kg、电阻R=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17A.线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1 m/s2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22 TC.线框穿过磁场的过程中,通过线框的电荷量为22 CD.线框边长为1 m解析开始时,a=Fm=11 m/s2=1 m/s2,由图可知t=1.0 s时安培力消失,线框刚好离开磁场区域,则线框边长l=12at2=0.5 m;由t=1.0 s时,线框速度v=at=1 m/s,F=3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B2l2vR=ma,得B=22 T;线框穿过磁场的过程中,通过线框的电荷量q=It=12BlvRt=22C,故D错,A、B、C正确.答案 ABCB 深化训练提高能力技巧9.(2019福建卷,18)(单选)如图18,矩形闭合导体线框在匀强磁场上方,由不同高度静止释放,用t1、t2分别表示线框ab边和cd边刚进入磁场的时刻.线框下落过程形状不变,ab边始终保持与磁场水平边界线OO平行,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设OO下方磁场区域足够大,不计空气的影响,则下列哪一个图象不可能反映线框下落过程中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图18解析线框在0~t1这段时间内做自由落体运动,v-t图象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t2之后线框完全进入磁场区域中,无感应电流,线框不受安培力,只受重力,线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t图象为倾斜直线.t1~t2这段时间线框受到安培力作用,线框的运动类型只有三种,即可能为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为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还可能为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直线运动,而A选项中,线框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直线运动是不可能的,故不可能的v-t图象为A 选项中的图象.答案 A10.(2019四川卷,7)(多选)如图19所示,边长为L、不可形变的正方形导线框内有半径为r的圆形磁场区域,其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B=kt(常量k0).回路中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R0,滑动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中央,定值电阻R1=R0、R2=R02.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U,不考虑虚线MN右侧导体的感应电动势,则().图19A.R2两端的电压为U7B.电容器的a极板带正电C.滑动变阻器R的热功率为电阻R2的5倍D.正方形导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为kL2解析由楞次定律可知,正方形导线框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所以电容器b极板带正电,选项B错误.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正方形导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E=kr2,选项D错误.R2与R02的并联阻值R并=R02R02R02+R02=R04,根据串联分压的特点可知:UR2=47U14=17U,选项A正确.由P=U2R得:PR2=UR22R2=2U249R0.PR=27U2R02+17U2R22=10U249R0,所以PR=5PR2选项C正确. 答案 AC11.如图20所示,边长L=0.20 m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由粗细均匀的同种材料制成,正方形导线框每边的电阻R0=1.0 ,金属棒MN与正方形导线框的对角线长度恰好相等,金属棒MN的电阻r=0.20 .导线框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50 T,方向垂直导线框所在平面向里.金属棒MN 与导线框接触良好,且与导线框对角线BD垂直放置在导线框上,金属棒的中点始终在BD连线上.若金属棒以v=4.0 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当金属棒运动至AC的位置时,求:(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20(1)金属棒产生的电动势大小;(2)金属棒MN上通过的电流大小和方向;(3)导线框消耗的电功率.解析 (1)金属棒产生的电动势大小为:E=2BLv=0.500.204.02 V=0.57 V.(2)金属棒运动到AC位置时,导线框左、右两侧电阻并联,其并联电阻大小为R并=1.0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ER 并+r=0.48 A,由右手定则有,电流方向从M到N.(3)导线框消耗的电功率为P框=I2R并=0.23 W答案 (1)0.57 V (2)0.48 V 电流方向从M到N (3)0.23 W 12.如图21甲所示.一对平行光滑轨道放置在水平面上,两轨道间距l=0.20 m,电阻R=1.0 有一导体杆静止地放在轨道上,与两轨道垂直,杆及轨道的电阻皆可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0.5 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轨道面向下.现在一外力F沿轨道方向拉杆,使之做匀加速运动,测得力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杆的质量m和加速度a.图21解析导体杆在轨道上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用v表示瞬时速度,t表示时间,则杆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BLv=Blat①闭合回路中的感应电流为I=ER ②由安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得F-ILB=ma ③将①②式代入③式整理得F=ma+B2L2atR ④由乙图线上取两点,t1=0,F1=1 N;t2=29 s,F2=4 N代入④式,联立方程解得a=10 m/s2,m=0.1 kg.答案 0.1 kg 10 m/s2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考物理试题栏目!。
2019年高考全国卷I物理部分
2019 年高考理综物理部分试题(全国卷I)14、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量在 1.63eV~3.10eV 的光为可见光。
要使处于基态(n=1) 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就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A )A、12.09eVB、10.20eVC、1.89eVD、1.51eV15、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两个带电小球P 和Q 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丙细绳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 D )A、P 和Q 都带正电荷B、P 和Q 都带负电荷C、P 带正电荷,Q 带负电荷D、P 带负电荷,Q 带正电荷16、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km/s,6N,则它在1s 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 B )产生的推力约为 4.8×10A、1.6×102kgB、1.6×103kgC、1.6×105kgD、1.6×106kg17、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LMN 由三根相同的导体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M 、N 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
已知导体棒MN 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则线框LMN 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 B )A、2FB、1.5FC、0.5FD、018、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最大高度为H,上升第一个H4所用时间为t1,第四个H4所用时间为t2,不计空气阻力,则t2t1满足( C )A、1< t2t1<2 B、2<t2t1<3C、3< t2t1<4 D、4<t2t1<519、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有一光滑定滑轮。
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牧场M 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直至悬挂N 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已知M 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BD )A、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B、M 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C、M 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D、M 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20、空间存在一方向与纸面垂直、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匀强磁场,其边界如图(a)中虚线MN 所示。
2019高考全国卷Ⅰ理综物理部分(第14题)
2019⾼考全国卷Ⅰ理综物理部分(第14题)⼆、选择题:本题共8⼩题,每⼩题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项符合题⽬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氢原⼦能级⽰意图如图所⽰。
光⼦能量在1.63eV~3.10eV的光为可见光。
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最少应给氢原⼦提供的能量为()A.12.09 eVB.10.20 eVC.1.89 eVD.1.5l eV微信公众号【⾼中物理学习园地】【分析】处于基态(n=1)的氢原⼦,吸收的能量越多,就能跃迁到更⾼的能级上。
如果跃迁到n=2的能级上,则只能向n=1的能级上跃迁并辐射出光⼦。
如果跃迁到n=3的能级上,则有3种可能性:①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上并辐射出光⼦;②再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上并辐射出光⼦;③从n=3直接跃迁到n=1的能级上并辐射出光⼦。
如果跃迁到n=4的能级上,则有6种可能性,并依次类推。
向⾼能级跃迁时需要吸收的能量、以及辐射出的光⼦的能量,都等于对应能级之间的能量差。
【解析】处于基态(n=1)的氢原⼦,要跃迁到n=2的能级上,需要吸收E=—3.40eV—(—13.60eV)=10.20eV的能量;再从n=2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上,将辐射出能量为10.20eV的光⼦,这个光⼦的能量超出了题⽬中给出的可见光能量范围,不符合题意。
处于基态(n=1)的氢原⼦,如果要跃迁到n=3的能级上,需要吸收E=—1.51eV—(—13.60eV)=12.09eV的能量;在n=3的能级上,有三种情况:①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上,同时辐射出能量为E=—1.51eV—(—3.40eV)=1.89eV的光⼦;②再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上,同时辐射出能量为E=—3.40eV—(—13.60eV)=10.20eV的光⼦;③从n=3直接跃迁到n=1的能级上,同时辐射出能量为E=—1.51eV—(—13.60eV)=12.09eV的光⼦。
2019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Ⅰ。力的种类:(13 个性质力) 这些性质力是受力分析不可少的“是受力分析的基础” 力的种类:(13 个性质力) 有 18 条定律、2 条定理
1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不同星球上不同) 2 弹力:F= Kx 3 滑动摩擦力:F 滑= N 4 静摩擦力:
Ⅲ。物理解题的依据: (1)力或定义的公式 (2) 各物理量的定义、公式 (3)各种运动规律的公式 (4)物理中的定理、定律及数学函数关系或几何关系 Ⅳ几类物理基础知识要点:
①凡是性质力要知: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②对于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动能要知参照物; ③状态量要搞清那一个时刻(或那个位置)的物理量; ④过程量要搞清那段时间或那个位侈或那个过程发生的;(如冲量、功等) ⑤加速度 a 的正负含义:①不表示加减速;② a 的正负只表示与人为规定正方向比较的结果。 ⑥如何判断物体作直、曲线运动; ⑦如何判断加减速运动; ⑧如何判断超重、失重现象。 ⑨如何判断分子力随分子距离的变化规律 ⑩根据电荷的正负、电场线的顺逆(可判断电势的高低) 电荷的受力方向;再跟据移动方向 其做功 情况 电势能的变化情况
(f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力的独立作用和运动的独立性 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每个力各自独立地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就象其它力 不存在一样,这个性质叫做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一个物体同时参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动时,其中任何一个运动不因其它运动的存在 而受影响,这叫运动的独立性原理。物体所做的合运动等于这些相互独立的分运动的叠 加。 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和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可以分解速度和加速度,在各个方向上 建立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式,常常能解决一些较复杂的问题。 VI.几种典型的运动模型:追及和碰撞、平抛、竖直上抛、匀速圆周运动等及类似的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
湖南永州2019高三第一次重点考试-物理
湖南永州 2019 高三第一次要点考试- 物理物理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总分值110 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仔细批准条形码上的准考据号、姓名及科目,在规定的地点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变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题共11 小题,每题 4 分,共 44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切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切合题目要求,所有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 分〕1、以下列图,x- t图象和v- t图象中的四条图线1、2、3、4 分别表示四个不一样物体的运动情况,对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图线 1 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x- t图象中的t1时辰v1>v2C、v- t图象中0 至t3时间内 4 的均匀速度小于 3 的均匀速度D、两图象中的t 2、t 4时辰分别表示两物体开始反向运动2、我国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最高时速为120km/h。
假定驾驶员的反响时间在 0.3s~0.6s之间,汽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 ,经过计算判断汽车行驶在水平高速公路上的安全距离最靠近A、 60mB、 120mC、 180mD、 240m3、 2018 年初,我国宣告北斗导航系统正式投入商业运转,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A为“双星定位系统” ,拥有导航、定位等功能。
以下列图,北斗导航系统中的两1颗工作卫星均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轨道半径均为 r ,某时辰工作卫星1、60°2 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个地点,假定两卫星均沿顺时针方向运转,地球表面的重力加快度为 g,地球半径为 R,不计卫星间的互相作使劲,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这两颗卫星的加快度大小相等,均为gR2B 2r 2B、卫星 1 由A地点运动到 B 地点所需的时间是C、卫星 1 向后喷气就必定可以追上卫星22 r r 3R gD、卫星 1 由A地点运动到 B 地点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4、某人在竖直墙壁上悬挂一镖靶,他站在离墙壁必定距离的某处,先后将两只飞镖 A、 B由同一地点水平掷出,两只飞镖插在靶上的状态以下列图(侧视图),假定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A、B镖的运动时间比A镖的运动时间长BB、B镖掷出时的初速度比 A 镖掷出时的初速度大C、A镖掷出时的初速度比 B 镖掷出时的初速度大D、A镖的质量必定比B镖的质量大5、如图甲所示,在阻值为 R 的电阻左边连结一个电容为 C 的电容器,在 R的右边连结一个环形导体,环形导体的电阻为r ,所围的面积为 S 。
2019届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配套练习题
单元综合检测(十二)1.(12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BCE。
(6分)A.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所做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布朗运动B.金属铁有固定的熔点C.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D.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故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E.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和温度都在减小,一个正在上升的氢气球内的氢气内能减小(2)如图所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粗细均匀导热玻璃管竖直放置在温度为27 ℃的环境中。
管的截面积为10 cm2,管内有一个重力不计的绝热活塞封闭了长20 cm 的理想气柱,活塞用一根劲度系数k=500 N/m的弹簧与管底相连。
已知初始状态弹簧处于原长,大气压强p0=1.0×105 Pa,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
现欲使活塞缓慢上升2 cm,环境温度需要升高到多少?(6分)【解析】(1)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所做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布朗运动,A项错误;金属铁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B项正确;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C项正确;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故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D项错误;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和温度都在减小,一个正在上升的氢气球内的氢气内能减小,E项正确。
(2)初状态p1=p0=1.0×105 Pa,V1=20 cm×S,T1=300 K,S为管子的截面积末状态p2=p0+=1.1×105 Pa,V2=22 cm×S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代入数据得T2=363 K所以t2=90 ℃2.(12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
(6分)A.在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宇宙飞船中,自由漂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B.布朗运动指的是悬浮在液体里的花粉中的分子的运动C.对气体而言,尽管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速率有大有小,但分子的速率是按一定的规律分布的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膨胀的过程中,对外界做功,但内能不变E.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2)如图,导热性能极好的气缸,高为L=1 m,开口向上固定在水平面上,气缸中有横截面积为S=100 cm2、质量为m=10 kg的光滑活塞,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内。
2019年版本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总结-Word版
高考物理知识点精要(附参考答案)一、力物体的平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 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进行计算,其中F 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 max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5.物体的受力分析(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2)按“性质力”的顺序分析.即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分析. (3)如果有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先假设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6.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 (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共点的两个力(F 1和F 2)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围为:|F 1 -F 2|≤F≤F 1 +F 2 . (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 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 7.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 (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 (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 x =0,∑F y =0. (4)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二、直线运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2019届高三第一次统测理综物理试题(含答案)
试卷类型:A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17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道路上,一前一后相距x =4 m ,乙车在前,甲车在后,某时刻两车同时开始运动,两车运动的x-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乙车做曲线运动,甲车做直线运动B .甲车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C .两车相遇两次D .乙车的速度不断减小1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
现用一个力F 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面对球不仅有弹力,而且该弹力是一个定值 B .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等于maC .若加速度足够小,则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D .若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16.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某处A 以初速度v 水平抛出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在确保小球能落到斜面上的前提下,则A .将A 点沿斜面上移,小球飞行时间变长B .将A 点沿斜面下移,小球飞行时间变短C .v 增大,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变短D .v 增大,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变长17.如图所示,两根直木棍AB 和CD 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固定不动,一个圆筒从木棍的上部以初速度v 0匀速滑下。
若保持两木棍倾角不变,412816将两棍间的距离减小后固定不动,仍将圆筒放在两木棍上部以初速度v 0滑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圆筒仍匀速滑下B . 圆筒匀减速下滑C . 圆筒匀加速下滑D . 以上三种运动均有可能18.明朝谢肇淛的《五杂组》中记载:“明姑苏虎丘寺庙倾侧,议欲正之,非万缗(m ín ,绳子)不可。
一游僧见之,曰:无烦也,我能正之。
2019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月考试卷答案
2019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月考物理试卷2019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月考物理试卷温馨提示:本试卷分第Ⅰ卷(12题)和第Ⅱ卷(5题)两部分。
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第Ⅰ卷(12题 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
每小题3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将一小球竖直上抛,假设小球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如果小球到达最高点前的最后一秒和离开最高点后的第一秒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x 1和x 2 ,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v 1和∆v 2,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1x >2x ,∆v 1<∆v 2 B. 1x <2x ,∆v 1>∆v 2C .1x <2x ,∆v 1<∆v 2 D. 1x >2x ,∆v 1>∆v 22.蹦床可简化为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网绳构成正方形,O 、a 、b 、c ⋯等为网绳的结点。
当网水平张紧时,若质量为m 的运动员从高处竖直落下,并恰好落在O 点,当该处下凹至最低点时,网绳aOe 、cOg 均成120︒向上的张角,此时O 点受到的向下的作用力为F ,则这时O 点周围每根网绳的拉力的大小为( )A .F /4B .F /2C .(F +mg )/4D .(F +mg )/23、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水平方向的合力F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设合力F 的方向向右为正,则将物体从下列哪个时刻由静止释放,该物体会始终向左运动( )A .t 1时刻B .t 2时刻C .t 3时刻D .t 4时刻4.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成功。
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相关图片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火箭发射时,喷出的高速气流对火箭的作用力大于火箭对气流的作用力B .发射初期,火箭处于失重状态C .高温高压燃气从火箭尾部喷出时对火箭的作用力与火箭对燃气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D .发射的卫星进入轨道正常运转后,处于完全失重状态5.在离坡底10 m 的山坡上O 点竖直地固定一长10 m 的直杆AO (即BO=AO =10 m )。
2019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知识点复习测试4
章末质量检测(一)(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8·福建福州模拟)如图1所示是用频闪法研究做直线运动的小球的闪光照片,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10 s 拍一次照,则在此拍摄的过程中,小球运动的平均速率为( )图1A .0.25 m/sB .0.20 m/sC .0.15 m/sD .0.10 m/s解析 由图示可知在t =0.4 s 内小球运动了Δx =0.04 m 。
所以v -=Δx t =0.040.4 m/s=0.10 m/s 。
答案 D2.如图2所示为一质点在平直轨道上运动的v -t 图象。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A .0~1 s 内与2~3 s 内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B .2~3 s 内与3~4 s 内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不同C .0~1 s 内与3~4 s 内质点的位移不同D .0~2 s 内与0~4 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解析 由图知,在0~3 s 内质点的速度均为正值,说明在0~3 s 内质点的速度方向不变,选项A 错误;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2~3 s 内和3~4 s 内图线的斜率相同,则加速度相同,选项B 错误;v -t 图象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1 s 内和3~4 s 内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不同,选项C 正确;0~2 s 内和0~4 s 内质点的位移相等,运动时间不等,所以平均速度不等,选项D 错误。
答案 C3.如图3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v -t 图象,t =0时两物体相距3s 0,在t =1 s 时两物体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A .t =0时,甲物体在前,乙物体在后B .t =2 s 时,两物体相距最远C .t =3 s 时,两物体再次相遇D .t =4 s 时,甲物体在乙物体后2s 0处解析 由速度图象可知在第1 s 内,甲物体的位移大于乙物体的位移,由题意知,在t =1 s 时两物体相遇,所以在t =0时,甲物体在后,乙物体在前,A 项错误;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差表示两物体间位移差,故第1 s 内,两物体的位移差等于第2 s 内两物体位移差的3倍,第1 s 末,两物体在同一位置,故t =2 s 时,两物体不是相距最远,B 项错误;第1 s 末到第3 s 末,两物体位移相等,即两物体再次相遇,C 项正确;由图象可知,0~4 s 内,两物体位移相等,故t =4 s 时,甲物体在乙物体后3s 0处,D 项错误。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物理(经典版)课件:第14章 热学14-1a
2.[2017· 福州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同
)
A.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平均动能不 B.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越大 C.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D.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就可 以算出每个分子的体积
解析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温度相同, 则分子
平均动能相同,故 A 选项错误。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是 针对大量分子的统计规律而言的, 并不能说明每一个分子的 运动情况, 分子运动越剧烈, 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并不是 都越大,B 选项错误。由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 可以算出一个气体分子平均所占的体积, 但是得不到气体分 子的体积,D 选项错误。固体微粒越小,液体分子对其撞击 越不易平衡,其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C 选项正确。
4.[2017· 焦作二模]甲和乙两个分子,设甲固定不动, 乙从无穷远处(此时分子间的分子力可忽略,取分子势能为 0)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 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 B.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一直增大 C.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D.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
解析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之间距离的减小
而增大,故 A 错误。开始时两分子相距无穷远,分子力可 视为 0; 当两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 r0 且小于 10r0 时, 分子力 表现为引力,并且随距离的减小,先增大后减小;当分子间 距小于 r0 时,分子力为斥力,随分子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故 B 错误。开始时由于两分子之间的距离无穷大,分子力 可忽略不计,分子力不做功;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 r0 小于 10r0 时,分子力为引力,靠近时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 少;当分子间距小于 r0 时,分子力为斥力,靠近时分子力 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故 C 错误,D 正确。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1.5 运动的描述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精品测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
专题1.5 运动的描述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总分为:100分 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此题共14小题,每一小题5分,共70分。
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2019·山东青岛一中模拟)24届山东省运动会于2018年9月由青岛市承办,运动会包括射箭、体操、田径、击剑等39个比赛项目。
如下关于运动项目的描述正确的答案是( ) A .研究马拉松运动员跑步的过程,评判比赛成绩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B .在双人同步跳水运动中,以其中一名运动员为参考系,另一名运动员是向下运动的C .在评判击剑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D .研究体操运动员的体操动作时,可将其视为质点 【答案】A【解析】C 、D 两项中都要关注运动员的动作细节,故这两个项目中的运动员不能看作质点,故C 、D 项错误;A 项中评判成绩不用关注跑步动作细节,故该项中的运动员可看作质点,故A 项正确;B 项中在双人同步跳水运动中,两人动作完全一致,故以其中一名运动员为参考系,另一名运动员是相对静止的,故B 项错误。
2.(2019·某某耀华中学模拟)甲、乙、丙三辆汽车以一样的速度同时经过某一路标,从此时开始,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加速后减速,丙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速度又一样,如此( ) A .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B .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C .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D .无法判断哪辆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答案】B【解析】三辆车通过下一路标的位移一样,甲以速度v 0做匀速运动,其平均速度为v 0;乙先加速、后又减速至v 0,它的平均速度一定大于v 0;丙先减速、后又加速至v 0,它的平均速度一定小于v 0。
由t =xv可知t丙>t 甲>t 乙,即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丙车最后通过下一路标。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全集题(含解析)
测量速度和加速度的方法【纲要导引】此专题作为力学实验的重要基础,高考中有时可以单独出题,16年和17年连续两年新课标1卷均考察打点计时器算速度和加速度问题;有时算出速度和加速度来验证牛二或动能定理等。
此专题是力学实验的核心基础,需要同学们熟练掌握。
【点拨练习】考点一打点计时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时常考两种方法:(1)逐差法纸带上存在污点导致点间距不全已知:(10年重庆)点的间距全部已知直接用公式:,减少偶然误差的影响(奇数段时舍去距离最小偶然误差最大的间隔)(2)平均速度法,两边同时除以t,,做stt图,斜率二倍是加速度,纵轴截距是开始计时点0的初速0v。
1.【10年重庆】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 z 在线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是22图1所示,A 、B 、C 、D 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A S =16.6mmB S =126.5mm D S =624.5mm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① 相信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S② 打C 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取2位有效数字)③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用A S 、B S 、D S 和f 表示)【答案】①0.1s ②2.5 ③【解析】①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每隔4个点选择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 .②根据间的平均速度等于点的速度得v c ==2.5m/s . ③利用逐差法:,两式相加得,由于,,所以就有了,化简即得答案。
2.【15年江苏】(10分)某同学探究小磁铁在铜管中下落时受电磁阻尼作用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如题11-1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 的交流电(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有________A.将铜管竖直地固定在限位孔的正下方B.纸带穿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C.用手捏紧磁铁保持静止,然后轻轻地松开让磁铁下落D.在磁铁下落的同时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2)该同学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试验(记为“实验①”),将磁铁从管口处释放,打出一条纸带,取开始下落的一段,确定一合适的点为O点,每隔一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标为1、2、3…….8,用刻度尺量出各计数点的相邻计时点到O点的距离,记录在纸带上,如题11-2图所示计算相邻计时点间的平均速度v,粗略地表示各计数点的速度,抄入下表,请将表中的数据补充完整(3)分析上表的实验数据可知:在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内,磁铁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磁铁受到阻尼作用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4)该同学将装置中的铜管更换为相同尺寸的塑料管,重复上述实验操作(记为实验②),结果表明磁铁下落的运动规律与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几乎相同,请问实验②是为了说明说明?对比实验①和②的结果得到什么结论?【答案】(1)CD(2)39.0 (3)逐渐增大到39.8 cm/ s 逐渐增大到等于重力(4)为了说明磁铁在塑料管中几乎不受阻尼作用,磁铁在铜管中受到的阻尼作用主要是电磁阻尼作用.【解析】根据速度计算速度。
2019届全国高三一轮精品卷(十四)理综物理试卷
2019届全国高三一轮精品卷(十四)理综物理试卷本试卷共16页,共38题(含选考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1.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先后用频率相同但光强不同的两束光照射同一个光电管.若实验a 中的光强大于实验b中的光强,实验所得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端所加电压U间的关系曲线分别以a、b表示,则下列图中可能正确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光电管加正向电压情况:P右移时,参与导电的光电子数增加;P移到某一位置时,所有逸出的光电子都刚参与了导电,光电流恰达最大值;P再右移时,光电流不能再增大.光电管加反向电压情况:P右移时,参与导电的光电子数减少;P移到某一位置时,所有逸出的光电子都刚不参与了导电,光电流恰为零,此时光电管两端加的电压为截止电压,对应的光的频率为截止频率;P再右移时,光电流始终为零.,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对应的截止电压U截越大................光电流恰为零,此时光电管两端加的电压为截止电压,对应的光的频率为截止频率,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对应的截止电压越大,由于入射光的频率没有变,故遏止电压相同,即图线与横轴的交点相同.由于a光的光强大于b光的光强,所以a的饱和电流大于b的饱和电流.故A故符合要求,故A正确.2. 如图,在一段平直的地面上等间距分布着一排等高的电线杆,挂在电线杆上的电线粗细均匀。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题及答案解析电磁学综合附答案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题及答案解析电磁学综合1.如图1所示,质量m=2.0×10-4 kg、电荷量q=1.0×10-6C的带正电微粒静止在空间范围足够大的电场强度为E1的匀强电场中。
取g=10 m/s2。
图1(1)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1的大小和方向;(2)在t=0时刻,匀强电场强度大小突然变为E2=4.0×103 N/C,且方向不变。
求在t=0.20 s时间内电场力做的功;(3)在t=0.20 s时刻突然撤掉电场,求带电微粒回到出发点时的动能。
2.如图2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之间电压大小为U,距离为d,其间还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电粒子,以水平速度v0从平行金属板的正中间射入并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又垂直射入场强大小为E2,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其边界a、b间的宽度为L(该电场竖直方向足够长)。
电场和磁场都有理想边界,且粒子所受重力不计,求图2(1)该带电粒子在a、b间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匀强磁场对该带电粒子作用力的大小F;(3)该带电粒子到达边界b时的速度大小v。
3.如图3是磁流体发电工作原理示意图。
发电通道是个长方体,其中空部分的长、高、宽分别为l、a、b,前后两个侧面是绝缘体,上下两个侧面是电阻可略的导体电极,这两个电极与负载电阻R相连。
发电通道处于匀强磁场里,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如图。
发电通道内有电阻率为ρ的高温等离子电离气体沿导管高速向右流动(单位体积内离子数为n),运动的电离气体受到磁场作用,产生了电动势。
发电通道两端必须保持一定压强差,使得电离气体以不变的流速v通过发电通道。
不计电离气体所受的摩擦阻力。
根据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图3(1)判断发电机导体电极的正负极,求发电机的电动势E;(2)发电通道两端的压强差Δp;(3)若负载电阻R阻值可以改变,当R减小时,电路中的电流会增大;但当R减小到R0时,电流达到最大值(饱和值)I m;当R继续减小时,电流就不再增大,而保持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质量检测(三)(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C.两个物体只要质量相同,那么惯性大小就一定相同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受力情况和地理位置均无关,C正确。
答案 C2.在建筑工地上经常通过起重机的钢索将重物由地面吊到空中,关于重物的上升和下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重物向上加速运动时,才会出现超重现象B.重物向上运动时,就会出现超重现象C.出现失重现象时,重物的重力减小D.无论超重、还是失重,重物的重力都不会变化解析重物向下减速运动时加速度向上,会出现超重现象,选项A错误;当重物的加速度向上时就会出现超重现象,与重物的运动方向无关,选项B错误;重物的重力不会随加速度方向的变化而变化,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 D3.“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
某人做蹦极运动时所受绳子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1所示,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据图1可知,此人在蹦极过程中t0时刻的加速度约为()图1A.83gB.53gC.85g D .g解析 由题图可知:t 0时刻绳子拉力F 为8F 05,最终静止时绳子拉力为3F 05=m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8F 05-3F 05=ma ,所以a =53g 。
答案 B4.如图2,木块A 、B 静止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 的质量为m ,B 的质量为2m 。
现施加一水平力F 拉B ,A 、B 刚好不发生相对滑动,一起沿水平面运动。
若改用水平力F ′拉A ,使A 、B 也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水平面运动,则F ′不得超过( )图2A .2F B.F 2 C .3F D.F 3解析 设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用水平力F 拉B 时,A 、B 刚好不发生相对滑动,则有F =3ma ,μmg =ma ,水平力F ′拉A 时,A 、B 刚好不发生相对滑动时有F ′=3ma ′,F ′-μmg =ma ′,联立解得水平力F ′的最大值为F 2,B 正确。
答案 B5.如图3所示,质量分别为m 、2m 的两物块A 、B 中间用轻弹簧相连,A 、B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在水平推力F 作用下,A 、B 一起向右做加速度大小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突然撤去推力F 的瞬间,A 、B 两物块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图3A .2a 、aB .2(a +μg )、a +μgC .2a +3μg 、aD .a 、2a +3μg解析 撤去F 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A 、B 、弹簧整体有F -μ·3mg =3ma ,对B 有F N -μ·2mg =2ma ,得F N =2m (a +μg )。
撤去F 的瞬间弹簧弹力不变,大小仍为F N ,两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所以,对物块B 受力不变,a B =a ,对物块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μmg =ma A ,有a A =2a +3μg 。
综上分析,C 项正确。
答案 C6.为了使雨滴能尽快地淌离房顶,要设计好房顶的高度,设雨滴沿房顶下淌时做无初速度无摩擦的运动,那么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符合要求的是( )解析 设屋檐的底角为θ,底边长为2L (不变)。
雨滴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a =mg sin θm =g sin θ,位移大小x =12at 2,而x=L cos θ,2sin θcos θ=sin 2θ,联立以上各式得t =4L g sin 2θ。
当θ=45°时,sin 2θ=1为最大值,时间t 最短,故选项C 正确。
答案 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18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7.(2018·广东六校联考)物体A 、B 原来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
从t =0时刻开始,A 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4甲所示;B 受到如图乙所示的水平拉力作用。
则在0~4 s 时间内( )图4A .物体A 所受合力保持不变B .物体A 的速度不断减小C.2 s末物体B改变运动方向D.2 s末物体B速度达到最大解析由题图甲可知,物体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A所受合力保持不变,物体A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选项A正确,B错误;2 s末物体B所受水平拉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方向不变,速度达到最大值,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AD8.如图5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物体,现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通过传感器可测得物体A的加速度a随拉力F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由图线可知()图5A.物体A的质量m A=2 kgB.物体A的质量m A=6 kgC.物体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D.物体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解析a-F图线的斜率等于质量的倒数,由图可知,拉力F>48 N后,图线斜率变大,表明研究对象质量减小,物体A、B间发生相对滑动,故m A+m B=1k1=8 kg,m A=1k2=6 kg。
由图象知:当F=60 N时,a=8 m/s2,又F-μmAg=m A a,解得μ=0.2。
答案BC9.如图6所示,倾斜的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2运动。
一小物块以v1的初速度冲上传送带,则自小物块冲上传送带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速度图象可能是()图6解析若v1<v2,且动摩擦因数μ≥tan θ(θ为传送带倾角),则物块在传送带上先匀加速再做匀速运动,A项正确;若v1<v2,且μ<tan θ,物块先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再向下做匀加速度运动,D项错误;若v1>v2,且μ≥tan θ,则物块先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再随传送带做匀速运动,C项正确;若v1>v2,且μ<tan θ,则物块先向上做匀加速度大小为a1=g(sin θ+μcos θ)的减速运动,直到v1=v2后再向上做加速度大小为a2=g(sin θ-μcos θ)的匀减速运动,B项正确。
答案ABC三、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6分。
计算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10.(12分)某班级同学用如图7所示的装置验证加速度a和力F、质量m的关系。
图7甲、乙两辆小车放在倾斜轨道上,小车甲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小车乙上固定一个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测量乙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大小),力传感器和小车乙之间用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连接,在弹簧拉力的作用下两辆小车一起开始运动,利用两个传感器可以采集记录同一时刻小车乙受到的拉力和加速度的大小。
(1)下列关于实验装置和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轨道倾斜是为了平衡小车甲受到的摩擦力B.轨道倾斜是为了平衡小车乙受到的摩擦力C.实验中,在小车乙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均可采集数据D.实验中,只能在小车乙加速运动的过程中采集数据(2)四个实验小组选用的小车乙(含加速度传感器)的质量分别为m1=0.5 kg、m2=1.0 kg、m3=1.5 kg和m4=2.0 kg,其中有三个小组已经完成了a-F图象,如图8所示。
最后一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8中完成该组的a-F图线。
图8(3)8的四条图线收集数据,然后作图。
请写出具体的做法:①如何收集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了更直观地验证a和m的关系,建立的坐标系应以________为纵轴,以________为横轴。
解析(1)本实验是研究小车乙的加速度a和力F、质量m的关系,所以轨道倾斜是为了平衡乙的摩擦力,故A错误,B正确;实验中只能在小车乙加速运动过程中采集数据,C错误,D正确,故选BD。
(3)正比关系更直观,容易判定。
答案(1)BD(2)如图所示(3)①在a-F图线上作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即F 相同),记录下与四条图线的交点纵坐标a,分别与各图线对应的m组成四组数据②加速度a质量的倒数1/m11.(16分) (2018·杭州学军中学月考)一弹簧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的底端,另一端拴住质量m1=4 kg的物块P,Q为一重物,已知Q的质量m2=8 kg,弹簧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k=600 N/m,系统处于静止,如图9所示。
现给Q 施加一个方向沿斜面向上的力F,使它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在前0.2 s时间内,F为变力,0.2 s以后,F为恒力,(g=10 m/s2)。
求:图9(1)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2)F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解析(1)设刚开始时弹簧压缩量为x0,在沿斜面方向上有(m1+m2)g sin θ=kx0①因为在前0.2 s时间内,F为变力,0.2 s以后,F为恒力,所以在0.2 s时,P对Q的作用力为0,由牛顿第二定律知,沿斜面方向上有kx1-m1sin θ=m1a②前0.2 s时间内P、Q向上运动的距离x0-x1=12at2③联立①②③式解得a=3 m/s2(2)当P、Q开始运动时拉力最小,此时有F min=(m1+m2)a=36 N当P、Q分离时拉力最大,此时有F max=m2(a+g sin θ)=72 N答案(1)3 m/s2(2)72 N36 N12.(18分)[2018·全国课标卷Ⅰ,25(1)(2)]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 m,如图10(a)所示。
t=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 =1 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
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
已知碰撞后1 s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线如图(b)所示。
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
求:图10(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2)木板的最小长度。
解析 (1)根据图象可以判定碰撞前小物块与木板共同速度为v =4 m/s 碰撞后木板速度水平向左,大小也是v =4 m/s小物块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而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 2=4-01m/s 2=4 m/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