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容易被理解错误的知识点

合集下载

201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

201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

201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一、实验专题15个必考探究性实验:1、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探究物态变化过程;3、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4、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5、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6、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7、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8、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9、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0、探究动能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11、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12、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3、探究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14、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力的作用等;15、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

二、物理定律、原理等规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力和运动的关系3、物体浮沉条件4、阿基米德原理5、二力平衡的条件6、杠杆平衡条件7、光的反射定律8、平面镜成像的特点9、光的折射规律10、凸透镜成像规律11、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12、分子动理论13、串、并联电路的分配规律14、欧姆定律15、焦耳定律16、安培定则17、磁极间的作用规律18、能量守恒定律三、初中物理常数、常用单位换算(一)常数(二)常用单位换算四、常用估算量1.电流:计算器100μA灯0.2A 电冰箱 1A 空调 5A2.电功率:计算器 0.5mW 电灯60W 电冰箱 100W 空调 1000W 洗衣机 500W 电热水器1000W3.质量:硬币 6g 中学生 50Kg 鸡蛋50g4.密度:人1×10 3 k g / m 3 空气1.29 kg/m3 冰0.9×10 3kg/m3 ρ金属>ρ水>ρ油5.体积:教室180 m 3 人0.05 m 36.面积:人单只脚底面积250 cm 2,7.压强: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 4Pa;大气压强10 5Pa8.速度:人步行1.1m/s 自行车 5m/s 小汽车40m/s9.长度:头发直径和纸的厚度70μm 成年人腿长1m 课桌椅1m 教室长10m宽6m高3m10.力:2个鸡蛋的重力 1N(一)两种基本电路(二)两个主要的物理规律(三)电和磁(四)电学测量仪器五、容易被理解错误的知识点1.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初二物理知识点大总结

初二物理知识点大总结

初二物理知识点大总结要把概念、规律的数学公式,与用文字、语言叙述结合起来,真正理解式子的物理含意,不要单从纯数学关系上理解公式,避免产生物理意义上的错误。

接下来小编整理了初二物理学习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二物理知识点大总结第一部分声现象及物态变化(一) 声现象1. 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3.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1)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4.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 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6. 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7. 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 声音等级的划分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 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二)物态变化1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九年级上册物理易错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易错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易错知识点在九年级上册物理学习中,有些知识点常常容易引起混淆或理解上的困惑。

下面将介绍一些九年级上册物理学中的易错知识点,并给出解答和提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一、速度与加速度的区别在物理学中,速度和加速度经常容易被混淆。

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改变的位移,可以用公式v = Δs/Δt表示,单位是m/s;而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改变的速度,可以用公式a =Δv/Δt表示,单位是m/s²。

简单来说,速度描述的是物体的移动快慢,而加速度描述的是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慢。

二、力与压强的关系力和压强也是容易混淆的概念。

力是物体受到的推或拉的作用,可以用单位牛顿(N)来表示;而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P = F/A表示,单位是帕斯卡(Pa)。

简单来说,力是对物体施加的作用,而压强是力在单位面积上的分布情况。

三、反射与折射的区别在光学中,反射和折射是两个常见的现象。

反射是光线遇到介质边界时发生的现象,光线沿着原来的路径反弹回来;而折射是光线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现象,光线改变了传播的方向。

简单来说,反射是光线反弹的现象,而折射是光线传播方向改变的现象。

四、电流与电压的区别在电学中,电流和电压也是容易混淆的概念。

电流是指电荷通过导体在单位时间内的流动量,可以用公式I = Q/t表示,单位是安培(A);而电压是指单位正电荷在电路中所具有的能量,可以用公式U = W/Q表示,单位是伏特(V)。

简单来说,电流描述的是电荷的流动,而电压描述的是电荷流动所带的能量。

五、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

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按照一定的方法合并成一个力,可以使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进行合成;而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可以使用正余弦定理进行分解。

简单来说,力的合成是将多个力合并成一个力,而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物理易错知识点的介绍。

初二物理重难点大搜罗

初二物理重难点大搜罗

初二物理重难点大搜罗上了初二之后,同学们迎来一门新课程:物理。

大多数同学和家长都很重视,尤其是对于这门学科的重点和难点,如临大敌、严阵以待。

但是,开学一个月了,不少学生和家长表示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正纠结着如何学好新学科实现反超.......那么,这门课程究竟要怎么学呢?先来看看物理各大板块的难度系数哈!初二物理各个板块难度如何?力学:难度最大部分的知识点会增加很多的公式和物理计算,难度会陡然增加,物理‘纯理科’的特性会随之表现出来。

初二物理是按照模块进行学习的,其中八年级下学期要学习的力学部分是难度最大、中考占比最多的一个模块,高达35%以上。

热学、声学、光学:难度递增除此之外,初二还会依次学到热学、声学、光学,这些模块的难度呈现递增的趋势,其中光学难度相对较大,因为这一部分有很多知识点需要孩子依靠实验去理解,某些知识点还需要去背诵。

星火君提醒道大家:初二物理要学的这些模块之间关联性不大,有90%的内容是不相关的。

所以如果其中一个模块学不好,那么以后的学习中就很少有机会再涉及。

所以,每个模块都要认真学习,避免出现一个模块强一个模块弱的现象。

”重点难点虽多,中考拿满分并不难!物理在中考里满分100分,其中占比最大的是实验题。

实验题在中考物理中占比超过30分,涉及的题型最多,考查的内容也最多。

题型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以实验探究题的形式考查,内容则涉及实验的操作步骤、实验的基本原理甚至是实验过程中的故障。

总的来说是比较基础但是陷阱比较多。

针对实验这部分内容,星火君建议同学们在平时可以自己多动手练习,这可以让学生清晰的感受到实验的过程和原理,并且也给孩子提供了自主探究实验结论的机会。

经常动手做实验的同学,和没有做过实验的同学相比,能更加清楚的分析实验过程,也更容易把题做出来。

整体来说,物理在中考中的难度比较适中,只要把基础打牢,平时多动手做实验,在实验题上细心一点,拿满分是没有问题的。

如何做好物理学科整体规划?针对初二的具体学习规划,星火君提醒大家:(1)一定利用时间事先做好计划。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归纳物理学家们通过实验和理论推演等方法,可以揭示自然界中许多现象背后的原理和机制。

以下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归纳,欢迎参阅呀!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归纳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九年级上册科学易错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科学易错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科学易错知识点科学是一门让我们了解世界和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

在九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有一些知识点让学生们容易出错。

本文将探讨这些易错知识点,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一、物质与化学变化1.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大类。

纯物质包括元素和化合物,而混合物则是由两种或更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学生们容易混淆纯物质和混合物的概念,需要注意它们的区别。

2.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指的是物质在发生变化时,产生了新的物质。

而物理变化则是物质在变化过程中,虽然形态和性质发生了改变,但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理解这两个概念,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分辨不同类型的变化。

二、光的传播与反射1. 光的传播速度:有些学生认为光的传播速度是无穷大的,实际上,光的传播速度是有限的。

在真空中,光在每秒钟约传播3.00×10^8米,而在其他介质中则略有差异。

了解光的传播速度的真正情况,有助于帮助学生们理解光的性质和现象。

2. 光的反射:光线在与物体表面接触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光线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是光的反射定律。

然而,有些学生容易混淆入射角和折射角,从而产生错误的理解。

深入理解光的反射现象,能够帮助学生们解释并预测光的路径和行为。

三、运动与力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静止物体将保持静止,运动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学生们容易误解惯性只是指物体保持静止的性质,而忽略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

2.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描述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

按照该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然而,有些学生会认为相互作用的力存在大小差异,导致错误的理解。

理解牛顿第三定律有助于学生们解释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力的平衡。

四、细胞与遗传1. 细胞的结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学生们容易混淆细胞膜和细胞壁的概念,认为它们是同一结构。

初中物理知识点笔记

初中物理知识点笔记

初中物理知识点笔记在我的初中生涯里,物理这门课就像一个神秘而有趣的魔法世界。

它让我看到了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现象背后隐藏的奇妙规律。

让我先从力这个概念说起吧。

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在操场上踢足球。

那球在草地上快速滚动着,我用尽全力去追它。

就在我快要追上的时候,我猛地一脚,球飞了出去。

这时候我就想到了物理课上学到的力。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我踢球的那一脚,就是给了球一个向前的力,让它从静止开始运动,并且速度越来越快。

而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踢球的时候,脚也会感觉到球给我的反作用力。

就像我用力打墙,手会疼一样,墙也受到了我给的力,同时它也给了我的手一个同样大小的反作用力。

再说说压强。

有一回,家里的沙发腿坏了一只,爸爸找了一块小木板垫在下面。

结果没一会儿,那块小木板就陷进去了一些。

这是因为沙发的重量压在小木板上,受力面积小,压强就大,所以木板就容易被压陷。

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滑雪的时候要用又宽又长的滑雪板,就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雪地的压强,这样我们就不容易陷进去啦。

还有那个阿基米德原理,可有意思了。

有次去游泳池游泳,我跳进水里,感觉自己一下子轻了好多,仿佛能漂起来似的。

这就是因为我受到了水的浮力。

阿基米德说,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

我在水里占了一定的空间,排开了一部分水,这些水的重力就是给我的浮力。

所以当我身体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排开的水就越多,浮力也就越大。

说到光学,有一次阳光特别好,我拿着放大镜在外面玩。

我把放大镜对着一张纸,调整好距离,不一会儿,纸居然冒烟着火了。

原来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把平行的光线会聚到一个点上,这个点上的温度特别高,就能把纸点燃。

这让我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有了特别深刻的理解。

还有电学知识。

有一天家里的灯泡突然不亮了,爸爸让我帮忙看看。

我检查了一下灯泡,发现灯丝断了。

灯丝断了,电路就不通了,电流就没法通过灯泡,所以灯就不亮了。

后来换了个新灯泡,灯又重新亮起来,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电的神奇。

初中物理热学的几个问题

初中物理热学的几个问题

有关热学问题一、走出理解内能的误区内能是初中热学部分的重要概念之一,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由于内能的概念很抽象,并且与温度、做功、热传递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关系,所以学生对于内能概念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表现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常有顾此失彼和捉摸不定的感觉。

本文对于理解内能的常见误区进行简要分析,供参考。

误区一:关于“吸收热量和温度”由于受到生活“经验”的干扰,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部分学生能够理解“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以保持不变”,但是很少学生对“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以降低”表示认同。

事实上,在不涉及做功的情况下,物体吸收热量有的温度升高,还有的可以不变或降低。

例如,一般情况,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但是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汽化、升华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物体温度降低,汽化、升华的物理过程都有致冷作用。

误区二:关于“温度和内能”教材中介绍物体的内能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所以学生容易产生“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也就保持不变”的错误认识。

物体的温度变化,内能一定变化。

但是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可以不变,也可以增加,还可以减小。

例如,一般情况下,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但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加;相反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减小。

误区三:关于“做功、热传递和内能”1.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并且做功和热传递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初中学生的思维缺乏严密性,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往往顾此失彼。

例如,认为“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小”等。

2.因为热传递是内能间的转移,所以在没有做功的参与情况下,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小;但是在没有热传递的情况下,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即机械能不一定转化为内能。

例如,用力提起物体,对物体做功使得物体的机械能增加,而内能本身没有变化。

初中物理提分秘籍与经验分享

初中物理提分秘籍与经验分享

初中物理提分秘籍与经验分享初中物理对于许多同学来说,可能是一门具有一定挑战的学科。

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提分并不是难事。

在这里,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初中物理提分秘籍和经验。

一、基础知识是关键初中物理的知识体系就像一座大厦,基础知识就是基石。

如果基石不牢固,整座大厦就会摇摇欲坠。

所以,一定要把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公式、定理等理解透彻,并牢记于心。

比如,力的概念、牛顿第一定律、欧姆定律等,这些都是经常考查的重点。

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不能死记硬背,要理解其内涵和适用条件。

可以通过做一些简单的例题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还有物理量的单位和换算,也是容易被忽略但又十分重要的部分。

比如长度单位、时间单位、质量单位等的换算,在做题时如果单位换算出错,就会导致整个答案错误。

二、做好课堂笔记课堂是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做好课堂笔记至关重要。

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往往是经过精心准备和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精华。

在做笔记时,不要单纯地抄老师的板书,而是要记录老师讲解的重点、难点和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

同时,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或者符号来标记,以便复习时能够快速找到重点。

课后,要及时整理和完善笔记,把课堂上没有来得及记录的内容补充完整,并且对笔记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重视实验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初中物理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通过实验,不仅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物理知识,还能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做实验前,要认真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且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实验结束后,要认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并且思考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如果学校没有条件进行实际操作的实验,也可以通过观看实验视频来加深对实验的理解。

四、多做练习题做题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

但做题不能盲目,要有针对性和选择性。

首先,要做课本上的例题和课后习题,这些题目都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检验。

九年级物理易错的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易错的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易错的知识点物理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些易错的知识点。

在本文中,将对九年级物理常见的易错知识点进行介绍和解析。

一、力和压强力和压强是九年级物理中比较基础的概念,但也容易被忽略或混淆。

1. 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区分:力是用矢量表示的,除了大小外还有方向。

在计算力的合成时,需要注意力的方向和正负号的运用。

2. 压强的计算: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作用,它等于单位面积上的垂直于该面积的力的大小。

计算压强时,应正确理解单位面积,并注意用适当的单位进行计算。

二、速度和加速度速度和加速度是涉及到运动的重要概念,理解不到位容易出错。

1. 速度和速度的变化:速度是位移对时间的比值,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致。

在计算速度时,要注意时间的取值和单位的统一。

2. 加速度的计算:加速度是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即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计算加速度时,要关注速度的变化和时间的变化,并选择适当的单位。

三、电路和电流电路和电流是九年级物理中的重要内容,但也容易混淆和理解不透彻。

1.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区别:串联电路是指电器元件依次连接在同一电路中,而并联电路是指电器元件分别与电源相连。

理解电路的连接方式对于解析电路问题至关重要。

2. 电流的方向和大小:电流的方向是由正极到负极,但实际电子流动的方向是由负极到正极。

在计算电流时,要注意电流方向与正负号的取值。

四、光的折射和反射光的折射和反射是九年级物理中的难点,容易产生错误的理解。

1. 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光在从一种介质射入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

在解析折射问题时,需要正确理解折射定律并运用到具体情况中。

2. 光的反射的角度: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镜面后发生反射。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

在解析反射问题时,要注意这一定律的运用。

综上所述,九年级物理存在一些易错的知识点,如力和压强、速度和加速度、电路和电流、光的折射和反射等。

密度易错知识点总结

密度易错知识点总结

密度易错知识点总结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物质的重量与体积的比值。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密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它关系着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具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密度的计算涉及到多种物理量,所以常常容易出现错误。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些密度易错知识点,帮助大家正确理解和计算密度。

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的计算公式是:密度=物质的质量/物质的体积。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单位来表示质量和体积,比如质量可以用千克、克等单位,体积可以用立方米、立方分米等单位。

在计算密度时,一定要保证质量和体积的单位相同,否则会出现计算错误。

同时,由于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所以密度的单位是质量单位与体积单位的比值,比如千克/立方米、克/立方分米等。

密度的影响因素密度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密切相关,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

在同一种物质的情况下,密度还受到温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液体和固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时密度相对较小,温度降低时密度相对较大。

气体的密度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很大,压强越大,温度越低,密度越大。

因此在计算密度时,需要考虑到以上因素的影响。

密度易错知识点1. 计算密度时要注意保留正确的有效数字。

在计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留足够的有效数字,不能任意舍位或补位,否则会导致密度计算的误差。

一般情况下,密度的计算结果应该和实际所得的数据相符,如果结果和实际数据相差较大,就需要重新检查计算过程。

2. 密度和颗粒度的区别。

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而颗粒度则是物质的颗粒大小。

这两者是不同的物理量,很容易被混淆。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分,避免因为混淆导致计算或实验出现错误。

3. 密度和比重的区别。

密度和比重都是表示物质的重量和体积关系的物理量,但它们有着不同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比重是指物质在某种条件下的密度与参考物质的密度之比,一般是无量纲的;而密度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表示单位体积的质量。

物理知识点整理初中

物理知识点整理初中

物理知识点整理初中初中物理知识点那可真是一个奇妙的知识宝藏啊。

咱先说力学部分吧。

力是啥呢?就好比是看不见的手,在推着拉着物体呢。

一个物体要是想动起来,那得有力的作用。

像咱们平时推桌子,使了劲儿,桌子就动了,这就是力的效果。

牛顿老爷子提出的牛顿第一定律可牛了,说物体在不受力的时候啊,要么静止,要么做匀速直线运动。

这就好像一个特别有主见的人,没人干扰他的时候,就按自己的节奏来,要么原地不动,要么一直稳稳地走直线。

摩擦力也是很有趣的。

你走路的时候为啥不会像在冰面上那样一直滑呢?就是因为有摩擦力。

摩擦力就像一个小跟班,有时候是你的助力,有时候又有点拖后腿。

你想啊,在冰面上摩擦力小,走路就难控制,就像一个调皮的小鬼在捣乱,让你不容易保持平衡。

压力越大,摩擦力有时候也会越大呢。

就好比你用更大的劲儿按在地上走路,鞋和地面的摩擦就更明显,就像两个紧紧拥抱的朋友,不容易分开。

还有压强这个概念。

压强就是力在单位面积上的作用效果。

你拿一根针轻轻扎一下和拿一个粗棍子轻轻压一下,感觉肯定不一样。

针虽然力小,但是它的头特别尖,面积小,压强就大,就像一个小小的力量集中在一个点上,能产生很大的威力,就跟武林高手用指尖点穴似的。

再讲讲光学。

光沿直线传播,这多神奇啊。

你看手电筒照出去的光,直直的一道,就像一把剑刺出去一样。

影子的形成就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

你站在太阳下,光被你的身体挡住了,后面就有影子,就好像光在你这儿拐了个弯,后面就留下了一个黑暗的小尾巴。

光的反射也很常见,镜子里的像就是光反射形成的。

这就像光在镜子上打了个球,然后又弹回来,给你呈现出一个一模一样的影像,就像照镜子的时候看到另外一个自己在镜子里面,是不是很奇妙呢?热学也不能落下。

热传递有三种方式呢。

传导就像接力赛,热量从一个物体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或者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

对流就像是一群调皮的小粒子在液体或者气体里跑来跑去,把热量带得到处都是。

辐射就像太阳的光和热直接照到我们身上,不需要任何媒介,就像一个热情的拥抱,直接就把温暖送过来了。

浅谈中学生物理概念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浅谈中学生物理概念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浅谈中学生物理概念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关键词:概念、障碍、层次物理概念是一类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共同性质和共同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抽象化和概括化的思维形式,同时物理概念作为物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前提。

教学中能否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深刻理解物理事实,准确把握物理规律。

因此,概念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建立起科学的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成功的关键。

在中学生中,很多人在理解与运用物理概念时经常出现一些思维障碍,这些障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先入为主,错误的生活观念的影响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中获取了很多感性认识,这些观念中有些先入的生活观念是错误的,对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起一定的消极作用,造成一定的学习障碍。

他们不仅妨碍概念理解的全面性、完整性,造成对概念的片面理解;而且还阻断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造成认知过程与应用过程的脱节。

例如: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质点在随波迁移,越重的物体下落的越快,行驶中的汽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等等。

二、相关物理概念混淆物理上有许多相关的物理概念,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具有不同的本质属性。

有的学生对它们的物理意义理解不透,区分不清,头脑中的物理图景又相对单一,经常将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简单化,认为他们的变化是同步的。

例如:在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时,感应电动势应该与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但是很多同学将磁通量、磁通量变化量、磁通量变化率混为一谈,相关的还有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等概念,再如学生对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分不清,很难理解为什么人造卫星发射速度越大,在其轨道上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越小等等。

三、物理公式数学化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学习数学,数学在他们心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学习物理概念时,经常会出现物理概念数学化的现象。

例如:电阻的定义I U R =,由数学公式,很多同学得到U R ∝,或I 1R ∝的错误结论,事实上R 的大小并不存在与U 、I 的正比、反比关系,它是由自己本身的因素来决定的。

初中物理容易理解错得知识点

初中物理容易理解错得知识点

容易被理解错误的知识点1.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2.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3.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

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4.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

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

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

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

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1Kg≠9.8N。

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

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

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18.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摆脱对超重和失乖理解的错误模式

摆脱对超重和失乖理解的错误模式
和失重现象 。
图1
失重 的定 义 :物体对支 持物的压力 ( 或对悬挂物 的拉力 )小于物 体所受重 力的现 象 ,lN= <G。失重 的条件 :物 体有 向下 的加速 ! N P 度。失重 的可能情况 : 物体加速下降或者减速上升 。完全失重的定义 : 物体对支持物 的压力 ( 或对 悬挂物 的拉 力 ) 于零 的现象 ,即N N 等 = = 。完全失重的条件 ,物体有 向下 的加速度 ,且a g O = 。超重和失重与物 体运动的方向无关 ,并且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的物体所受重力没有发生 变化 。 物体 处 于超 重 或 者失 重 状 态 与 物 体 的运 动方 向无 关 ,只 与加 速 度 的 方 向 二 .对 超 重 和 失重 理 解 的 错 误 模 式及 对 策 有 关 。加 速 度 向上 ,物 体 处 于 超 重状 态 ;加 速 度 向 下 ,物 体 处 于失 重 状 1 思 堆 停 顿 模 式 . 态 。太 空 舱 里 的 宇航 员 不 是 不 受 任 何 力 ,而 是 受 到地 球 对 他 的 万 有 引 错 误 模 式 内 容 :思 维停 顿 模 式 是 指 对 超 重 和 失 重 的 理 解 只 停 留在 力 ,这 个 万 有 引力 指 向地 心 ,产 生一 个 向心 加 速 度也 指 向地 心 。在 地 面 字面意思上,没有任何正确的理解 。认为超重就是物体 的重量增加 了, 上 的 人 看来 ,宇 航 员 具 有 向下 的加 速 度 ,处 于 失 重状 态 !这 与抛 出去 的 此时物体很重 ,应该向下运动 。失重就是物体 的重量减少了 , 此时物体 有孔瓶子中水不流 出,水瓶处 于完全失重的情况完全类似。 很轻,应该 向上运动。 4 思 维 混 乱 模 式 . 原因分析 :学生只是按 照字面意思理解超 重和失重 ,被超 重和失 错误模式 内容 :对超重 和失重有较深层 次的理解 ,能解决 一般 性 重字面意思所误导 , 当然地认为超重就是物体 的重量增加 了,物体变 的简单 问题 ,但是具体解 题时会 出现这样那样 的问题。例如 ,有同学问 想 得很重 ,这样很重的物体不应该向下运 动吗?失重就是物体 的重量减少 这样 一 道 题 : 了 ,物体变得很轻 ,像气球一样 ,这样轻 的物体不应该上升吗 ? 讲解对策 :处 于超 重和失重状 态的物体其重力 没有变化 ,处 于超 重和失重状态的根本原因是物体处 于不平衡的状态造成 的。如果物体处 于平衡状 态 ,支持力 ( 拉力 ) 大小 等于重力。如果物 体处于不平衡状 态 ,就是 说物体具有加速度,按照牛顿第二定律 , 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 零 ,这样支持力 ( 拉力 ) 大小不再等于重力 ,如果支持力 ( 拉力 ) 大小 大于重力 ,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如果支持力 ( 抻力 ) 大小小于重力 ,物 体处于失 重状态。例如图1 所示 ,台秤如果 向上加速或者 向下减速 ,物 体 就具 有 一 个 向 上 的 加速 度 ,按 照 牛 顿 第二 定 律 ,物 体 所 受 的合 力 应 该 向上 ,这样支持 力 ( 拉力 )大小大于重力 ,台秤的示数 大于物体的重 质量是6 k 的人站在升降机 中的体重计上 ,如图2 0g 所示 ,当升降机 力 ,物体处于超重状 态。台秤如果向下加速或者 向上减速 ,物体就具有 作下列各种运动时 ,体重计 的读数是多少? 个 向下的加速度 ,按照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所受的合力应该 向下 ,这 (1 )升降机匀速上升 ; 样支持力 ( 拉力 )大小小于重力 ,台秤 的示数小于物体 的重力 ,物体处 ( 2)升降机 D4 / 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  ̄ ms 于失 重 状 态 。 ( 3)升降机 以4 / 的加速度减速下降 ; ms 2 思 维 肤 浅模 式 . 解 :… … 错误 模式内容 :对 超重和失重有 一定理解 ,但是 理解不深人 ,太 ( )减速下降时 ,a 3 向上 ,取向上为正 ,则 : 机 械 化 ,容 易被 表 面 现 象 所 迷 惑 ,情 况 稍 微 变 化 ,就会 得 出错 误 结论 。 N— g m a m = 例 如 :有学 生 问 :超 重 的 定 义是 ”物 体 对 支 持 物 的 压力 ( 对 悬 绳 的批 或 所 以 N mg m = + a

初中物理的难点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的难点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的难点总结归纳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常常是一个挑战和难点。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他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困惑和问题。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学习中的难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难点。

一、力与运动力与运动是物理学中的基础概念,也是初中物理学习的入门内容。

但初学者常常会对力的概念和运动的规律有些困惑。

首先,学生往往会混淆力和物体的质量。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度量。

其次,学生容易误解力与速度的关系。

他们常常认为力越大,速度就越大,实际上力只会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而不会直接改变速度本身。

二、能量与功能量与功也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难点之一。

学生常常会陷入对这两个概念的混淆和误解中。

首先,学生容易将能量和功混为一谈,认为它们是同一个概念。

实际上,能量是物体具有的做功能力,而功是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其次,学生常常难以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他们往往认为能量可以消失或创造,而忽略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三、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反射与折射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一个相对复杂的内容。

学生常常会被光线的传播路径和其与界面的关系所困扰。

首先,学生容易忽略光线与界面的关系,往往只考虑光线的传播路径而忽略了界面的影响。

其次,学生常常不能正确判断光线在反射和折射中的路径。

他们容易忽略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并错误地判断光线的传播方向。

四、电流与电阻电流与电阻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然而,学生往往会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

首先,学生常常将电流和电压混淆,他们不清楚电流是电荷的流动,而电压是电势差的度量。

其次,学生容易忽略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他们常常认为电阻越大,电流就越大,实际上电阻越大,电流越小,两者成反比的关系。

总结起来,初中物理学习存在一些难点,学生常常会在力与运动、能量与功、光的反射与折射以及电流与电阻等方面感到困惑。

然而,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理解,结合实际例子和应用,学生可以逐渐克服这些困惑,提高对物理学习的掌握。

初中物理电学综合问题难点和易错点整理

初中物理电学综合问题难点和易错点整理

初中物理电学综合问题难点分析与强化训练一、理清“短路”概念。

二、识别串并联电路识别串、并联有三种方法,⑴、电流法;⑵、等效电路法;⑶、去表法。

图2 图3三、串、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特点 1.两个电阻无论是串还是并联,其中一个电阻增加,总电阻都增加。

原因:串联时,R=R 1+R 2 ,若R 1增大,则R 增大并联时,1/R=1/R 1+1/R 2 若R 1增大 1/R 1减小,则1/R 减小,所以R 增大。

2.几个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电阻都小。

并联时 1/R=1/R 1+1/R 2 因为1/R >1/R 1 ,1/R >1/R 2 所以R <R 1,R <R 2四、欧姆定律的理解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即I= U/R 。

注意点:(1)三个量必须是同一时刻,对同一电阻(或同一段电路)而言的。

即一 一对应。

(2)注意不变量和变量:在R 一定时,I 与U 成正比。

在U 一定时,I 与R 成反比。

(3) 变形公式 R=U/I 的理解:R 可以通过U/I 的比值求出,但R 的大小不是由U/I 决定的,R 的大小由公式R =ρL/S 的因素决定。

例:对于欧姆定律公式I=U/R 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对某一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B 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与该导体的电阻成反比C 导体中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及其电阻有关D 公式R=U/I ,表明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五、R1、R2串、并联在电路中公式 A A B B A B B AB1.串联分压(1) I =I 1=I 2(2) U =U 1+U 2(3) R =R 1+R 2(4) 各量比例关系: 串正比 2.并联分流(1) I =I 1+I 2(2) U =U 1=U 2(3) 1/R =1/R 1+1/R 2 或者 R =R 1R 2/(R 1+R 2)(4) 各量比例关系: 并反比六、关于灯泡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问题灯泡铭牌上标的“220V 60W”就是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巧用小实验突破初中物理教学重难点的实践

巧用小实验突破初中物理教学重难点的实践

巧用小实验突破初中物理教学重难点的实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一些重难点的内容容易让学生产生困惑,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巧用小实验进行教学。

下面介绍几个具体的小实验,以突破初中物理教学重难点。

1. 风力对物体的作用实验物体受到风力的作用是初中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而难理解的概念。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

准备一个风扇和一个小纸片。

将纸片放在风扇正前方,打开风扇,纸片会被风力吹动。

然后,将纸片分别放在风扇不同位置,让学生观察纸片的受力情况是否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风力对物体的作用,并理解物体受力情况与风力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位置的关系。

2.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实验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是初中物理学中的一个重难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

准备一个透明玻璃杯和一束激光笔。

将激光笔的激光照射到杯壁上,学生可以观察到激光在玻璃杯中的折射现象。

然后,将激光笔的照射角度改变,学生可以观察到光线的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并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

3. 转动物体的平衡实验转动物体的平衡是初中物理学中的一个难点。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转动物体的平衡条件,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

准备一个木块和一根杆子。

将木块放在杆子的一侧,让学生观察到木块的平衡位置。

然后,将木块移到杆子的另一侧,学生可以观察到木块的平衡位置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转动物体的平衡条件与受力点位置的关系,并理解物体平衡位置的判断方法。

初二物理常用知识点

初二物理常用知识点

初二物理常用知识点初二物理,那可真是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科学之门,里面的知识点就像一个个小精灵,蹦跶着展现着它们的奇妙。

先来说说“光的折射”吧。

记得有一次,我和家人去水族馆游玩。

水族馆里的大玻璃缸中,五彩斑斓的鱼儿欢快地游弋着。

我站在玻璃缸前,发现从外面看鱼儿,它们的位置好像跟实际的不太一样。

这就是光的折射在“捣鬼”!光从水射向空气时,发生了折射,让我们看到的鱼儿位置产生了偏差。

就好像光在跟我们玩“捉迷藏”,故意让我们的眼睛产生错觉。

再讲讲“牛顿第一定律”。

有一回,我骑自行车在一个平坦的路上飞驰。

突然,我停止用力蹬脚踏板,本以为车子会马上停下来,结果它却继续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

这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物体在不受力或者受到的合力为零时,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我的自行车就是这样,在没有我继续施加动力的情况下,还依靠着惯性继续前进,那种感觉真的很神奇。

还有“压强”这个知识点。

有次家里换水龙头,爸爸在安装新水龙头的时候,特意在接口处缠了好几圈生料带。

我好奇地问爸爸为啥要这样做,爸爸说这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压强,让水龙头拧得更紧,不会漏水。

我当时就想,原来这小小的生料带还有这么大的作用呢。

“声音的传播”也很有趣。

有一天下雨,我在家里闲着没事,就拿了一个碗和一根筷子,敲打着玩。

我发现,在房间里敲出的声音和在楼道里敲出的声音不太一样,楼道里的声音听起来更加响亮和空旷。

这是因为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效果不同,房间里东西多,声音容易被吸收和阻挡,而楼道相对空旷,声音传播得更远更清晰。

说到“物态变化”,我想起了冬天的早晨。

出门的时候,常常能看到窗户玻璃上结满了美丽的冰花。

那一片片冰花,有的像树枝,有的像羽毛,简直就是大自然的杰作。

这其实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玻璃,直接从气态变成了固态,发生了凝华现象。

“欧姆定律”也是初二物理的重要内容。

记得有一次,我帮爸爸修台灯。

台灯不亮了,爸爸说可能是灯泡或者线路出了问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容易被理解错误的知识点
1 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2 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3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

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4 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5 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

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

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6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 惯性是属性不是力。

不能说受到,只能说物体由于具有惯性。

9 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10 物体受平衡力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相互推断。

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若非平衡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 1kg≠9.8N。

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 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 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 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 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 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

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 动滑轮不一定省一半力。

提升重物时只有沿竖直拉,才能省一半力。

18 动力最小,力臂应该最大。

力臂最大做法: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19 压强的受力面积是接触的受压面积,单位是m2。

注意接触受压面积是一个还是多个,更要注意单位换算:1 cm2 = 10-4m2 。

20 浮力和深度无关,只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浸没时V

=V
物,没有浸没时V

<V
物。

21 求浮力要首先看物体的状态:若漂浮或悬浮则直接根据F

= G计
算,若有弹簧测力计测可以根据F
浮 = G-F

计算,若知道密度和体积则根据F

=ρgV 计算。

①F
浮=G-F'称重法;②F

=G
排液
排液法;③F



gv

阿基米德原理;④F

=G

漂浮、悬浮;
浮力计算题必须要重视受力分析的应用,特别是整体分析法;
漂浮、悬浮的物体 F
浮=G

;G
排液
=G

;m
排液
=m

;沉底由F

<G

可推知 m
排液
<m
物。

22 有力不一定做功。

有力有距离,并且力距离要同体同向同时性才做功。

23 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除了跟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外还跟所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物体越重,拉力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但动滑轮的重力不变。

24 物体匀速水平运动时,动能和势能不一定不变。

此时还要考虑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例如洒水车,投救灾物资的飞机。

25 机械能守恒时,若动能最大,则势能最小。

可以由容易分析的高度和形变大小先判断势能,再判断动能的变化。

26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只是在不同的变化过程中,引力和斥力的变化快慢不一样,导致最后引力和斥力的大小不一样,最终表现为引力或斥力。

27 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化沸腾);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加;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升高(还和物体的质量等因素有关);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

28 内能和温度有关,机械能和物体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物体一定有内能,但不一定有机械能。

29 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离开热传递说热量是没有意义的。

热量对应的动词是:吸收或放出。

30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是固定不变的。

比热容越大: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变化量小(用人工湖调节气温);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多(用水做冷却剂)。

31 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曲轴转动二周,对个做功一次,有两次能量转化。

32 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33 核能属于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34 当前人们利用的主要是可控核裂变(核反应堆)。

太阳内部不断发生着核聚变。

35 音调一般指声音的高低,和频率有关,和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

36 响度一般指声音的大小,和振幅有关,和用力的大小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7 音色是用为区别不同的发声体的,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38 物体振动一定产生声音,但声音产生了人耳未必能听到。

39 回声测距要注意时间除40 光线要注意加箭头,要注意实线与虚线的区别:实像,光线是实线;法线、虚像、光线的延长线是虚线。

41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2 平面镜成像:一虚像,要画成虚线,二等大的像,人远离镜,像大小不变,只是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实际不变。

43 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的色光决定,和物体顔色相同的光可以透过,不同的色光则被吸收。

44 液化:雾、露、雨、白气。

凝华:雪、霜、雾淞。

凝固:冰雹,房顶的冰柱45 沸腾时气泡越往上越大,沸腾前气泡越往上越小。

46 串联和并联只是针对用电器,不包括开关和电表。

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没有分支点,并联电路电流多条路径,有分支点。

判断电压表测谁的电压可用圈法:先去掉电源和其它电压表,把要分析的电压表当作电源,从一端到另一端,看圈住谁就测谁的电压。

47 连电路时,开关要断开;滑片放在阻值最大的位置;电压表的量程要看电源电压和所测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并且要看题目给定的条件先择连左下或右下;电压表一定要放在最后接,并联在所测用电器的两端。

48 电路中有电流一定有电压,但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电路还得闭合)。

49 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一般是不变的(尤其是定值电阻),但它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灯丝电阻表现最为明显。

50 测电阻和测功率的电路图一样,实验器材也一样,但实验原理不一样。

(分别是R=U/I和P=UI)测电阻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但测功率时功率是变化的,所以求平均值没有意义。

51 电能表读数是两次读数之差,最后一位是小数。

52 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是固定不变的,但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是变化的。

但在变化时,电阻是不变的。

可根据R=U2/P计算电阻。

53 家庭电路中开关必须和灯串联,开关必须连在火线上,灯口螺旋要接零线上,保险丝只在火线上接一根就可以了,插座是左零右火上接地。

54 磁体上S极指南(地理南级,地磁北极,平常说的是地理的两极)N极指北。

55 磁卡、磁盘、硬盘应用了磁性材料,光盘没有应用磁性材料,与激光技术有关。

56 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成反比,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速度都等于光速。

57 频率越高的电磁波能携带更多的信息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