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砌体房屋中的抗震概念设计
砌体房屋抗震结构设计
浅谈砌体房屋抗震结构设计摘要:在我国的县城、村镇上有着随处可见的砌体房屋,因为砌体结构曾经是我国民用建筑最广泛采纳的结构形式。
但是砌体材料抗拉、抗弯、抗剪的能力较低,导致砌体结构房屋承受地震作用的效果较差。
因此,在进行砌体结构设计时结构布置得当,抗震构造措施设计合理,计算要点准确明了,从这些方面来提高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
我们对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越高,那么抗震设计要求就越严谨。
关键词:砌体房屋;结构设计;抗震设计近年来,全球进入了地震活跃期,我国也频发地震。
尤其是5.12汶川大地震造成大量地面建筑物倒塌与破坏,其中当属砌体结构房屋受破坏程度最严重,比例最高,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
此后国家连续多次修订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规范中对砌体房屋明确了规则性的要求:加强房屋底部的质量要求;加强楼盖的整体性;缩小最大横墙间距等要求,以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基本原则,也使得我国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水平跨上了新的台阶。
一、砌体房屋抗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建筑平面与立面布置、结构选型、抗震计算、构造措施、施工质量都是影响砌体房屋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
所以抗震设计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一)建筑平面与立面布置房屋平面布置对称、规则:避免墙体局部突出或凹进;尽量避免开间尺寸较大的房间布置在整体的两端;建筑物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应该尽量接近。
房屋立面布置规则:由于建筑物墙体破坏主要是剪力破坏且下层破坏比上层破坏严重,因此,建筑物的刚度和质量分布应沿着竖直方向由下至上依次变小,且均匀变化;避免局部突出;楼层不宜错层。
楼梯间布置规则:不宜布置在房屋端部的第一开间和转角处;不宜突出和开设大窗口,以免切断楼层圈梁;特别注意顶层墙体的稳定性。
(二)结构选型1、承重方案的选择砌体房屋设计时应优先选择横墙承重或者纵横墙承重。
纵横墙的布置应均匀对称、沿平面对齐、沿竖向连续。
窗间墙在同一轴线上应均匀。
在建筑物的同一独立单元内宜使用相同的结构材料。
简述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
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概念设计在建筑设计中,抗震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对于砌体结构房屋来说。
砌体结构房屋是通过将砖块、石材或混凝土块等材料按一定的方式砌起来构成的墙体和柱子,这种结构在抗震设计中有着特殊的要求和考量。
1. 材料的选择在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中,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砖块、石材以及混凝土块等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将直接影响房屋在地震发生时的抗震性能。
在设计阶段就需要对材料的质量和性能进行全面的评估和选择,确保其符合抗震设计的要求。
2. 结构的设计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中,结构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墙体、柱子、梁等结构构件的布置和连接方式,直接影响着房屋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结构的受力分析和结构布置进行深入研究,确保结构设计能够满足抗震设计的要求。
3. 钢筋混凝土的运用在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中,钢筋混凝土的运用是一种常见的手段。
通过在墙体、柱子等构件中设置钢筋混凝土,可以有效地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
钢筋的加入可以增加结构的韧性和承载能力,从而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
4. 整体设计思路在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中,需要有一个整体的设计思路。
从建筑结构、材料选择到施工工艺,都需要考虑抗震设计的要求。
只有在整体设计思路上能够兼顾抗震设计的深度和广度,才能确保设计的高质量和抗震性能。
总结回顾: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全面的评估和设计。
材料的选择、结构的设计、钢筋混凝土的运用以及整体设计思路都是影响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能做到兼具深度和广度的考量,才能确保砌体结构房屋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抗震性能。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我个人认为材料的选择和结构的设计是最为关键的。
只有在这两个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考量,才能确保房屋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有更好的抗震性能。
同时也需要在整体设计思路上注重抗震设计的要求,从而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
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要点
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要点砌体结构是建筑领域中常用的一种结构类型,其在很多建筑物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砌体结构在地震发生时容易出现破坏,因此,在进行砌体结构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抗震设计的要点。
本文将介绍砌体结构抗震设计的关键要素。
一、材料选择在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材料至关重要。
砌体材料的强度、韧性和稳定性将直接影响结构的抗震性能。
因此,在选择砖块时,应优先选择抗震性能好的砖块,如红砖或轻质砖;同时,在使用砂浆时,应确保砂浆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粘结力。
二、墙体布置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主要依赖于墙体的承载能力。
因此,在进行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时,应合理布置墙体,使其能够充分发挥抗震的作用。
一般来说,墙体应尽量设置在结构的主体部分,如外围墙、内隔墙等,以提高结构的整体刚性和稳定性。
三、加强节点设计砌体结构的节点是其薄弱环节,容易出现破坏。
因此,在抗震设计中,应特别关注节点的设计。
合理的节点设计能够有效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
在节点的加强设计中,可以采用加强板、加强筋等措施,以增强节点的受力能力和抗震性能。
四、提高整体刚度为了增强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还应从整体刚度的角度进行设计。
通过增加水平和垂直的刚性墙体,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体刚度,并降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
此外,还可以在砌体结构中引入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构件等,以提高整体刚度和抗震性能。
五、严格控制质量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不仅需要关注设计和施工阶段,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
合格的施工质量能够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提高其抗震能力。
因此,在进行砌体结构施工时,应加强质量管理,确保材料的合格使用、墙体的正确砌筑和节点的正确加固。
六、专业检测和监测为了保证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还应进行专业的检测和监测。
通过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变形情况和破坏程度进行监测,可以及时了解结构的安全状态,并采取相应的维修和加固措施。
同时,定期进行结构的抗震性能检测,有助于发现结构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简述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
简述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概念设计砌体结构房屋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其抗震设计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
1. 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概念设计的核心原则包括结构合理、刚度足、强度大、韧性好和稳定性强。
结构合理是指结构布置符合规范,布置合理,荷载路径明确,逐层传递至基础。
刚度足和强度大是指结构刚度满足规范,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
韧性好是指结构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能够吸收和延迟地震能量。
稳定性强是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不易失稳。
2. 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主要内容(1)结构设计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首先要考虑结构的合理布置和刚度的设计。
合理的结构布置应考虑荷载传递路径的连续性和逐层传递,以及墙体和柱的合理布置。
刚度的设计需要满足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要求,避免结构出现过大的变形。
(2)墙体设计砌体结构房屋的墙体是承受地震作用的主要构件之一。
墙体设计应考虑墙体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能力,包括墙体厚度、配筋等。
还应考虑墙体与结构其他构件的连接方式,确保墙体能够有效地传递荷载。
(3)材料选用在抗震设计中,砌体结构房屋应选择质量优良的砌体材料和优质的砂浆,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还应考虑材料的粘结性和耐久性,避免地震作用下材料的松动和脱落。
3.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文章写手,我认为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概念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在实际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结构、墙体和材料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以确保房屋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
我也认为抗震设计不仅需要满足规范的要求,更需要考虑实际的地震情况和建筑的使用要求,才能真正保障建筑的安全性。
总结回顾在本文中,我们深入探讨了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结构设计、墙体设计和材料选用等方面。
我们强调了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共享了个人观点和理解。
通过这些内容,相信读者能够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浅谈中小学砌体结构教学楼的抗震设计
浅谈中小学砌体结构教学楼的抗震设计中小学楼是国家重点投入建造的建筑,其安全抗震性能和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筑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到建筑本身的使用和维护的成本以及建筑的安全性,更是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安全。
因此,设计和施工中学校教学楼的抗震性设计非常重要。
砌体结构教学楼是当前常见的地震加固改造方法之一,其砌体结构抗震能力有限,需要通过设计围护框架来提高抗震性能。
在设计围护框架时,需要考虑砌体结构材料及其组合方式和构造形式,同时充分考虑砌体地基和结构构造形式的变形规律及其地震反应特性,并应充分考虑地震行程的加速度,进行抗震设计。
首先,抗震设计应根据场地调查来确定设计抗震烈度,按照规范设计要求,满足砌体结构本身的耐震性和地震行程的加速度要求,根据设计烈度进行相应的性能要求的抗震设计调整。
其次,要根据砌体结构材料的性能和地震行程的加速度进行设计,分析砌体结构及其围护框架的抗震性能的变形规律,确定受力状况和抗震性能,施加参考地震波调整设计,充分考虑基础地基的抗震性。
此外,需要注意设计结构的稳定性,提高抗侧向地震力,改善节点处的抗震性能,强化墙体的钢筋加固,改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时的损坏。
最后,抗震设计应考虑施工特性,满足施工质量,把握施工质量,做到施工质量抗震设计的要求,使砌体结构楼的抗震水平逐步提升。
以上是中小学砌体结构教学楼的抗震设计的简要分析,不同的设计因素构成设计思路,并与地震行程的加速度以及抗震设计的要求紧密结合,以保证中小学砌体结构楼的抗震性能。
由此可见,抗震性能好的教学楼不仅有助于提高学校工作效率,更是保障学生安全的重要保证。
因此,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范,充分考虑地震行程加速度,采取合理的设计技术,设计合理的抗震结构,开展合理的施工工艺,才能实现抗震性能的提高。
砌体房屋和底框房屋抗震设计
砌体房屋和底框房屋抗震设计砌体房屋是指由砖块、石块等材料垒砌而成的房屋,其抗震性能受到砖块和砌体结构的约束。
在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梁柱的设计:砌体房屋需要合理设置梁柱结构,将荷载传递到地基上,提高整体的刚度和稳定性。
梁柱的尺寸和布置需要根据房屋的平面布置、荷载情况以及砌体的强度等因素进行设计。
2.面层和抵抗性破坏:在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中,需要对墙体进行加固,增加其抵抗剪切力和抵抗开裂的能力。
加固方式可以采用增加墙体厚度、加设加筋部件、使用钢材等方式。
3.墙体间的连接:在抗震设计中,需要合理设计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
可以采用墙柱节点的加固、梁柱节点的加固等方式,提高墙体的整体作用。
4.土壤基础的研究: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还与地基土壤的性质有关。
需要对地基土壤进行地质勘察和土壤力学参数测试,然后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加固。
相比之下,底框房屋是指由钢结构构件组成的房屋,其抗震性能主要取决于钢结构的刚度和强度。
在底框房屋的抗震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底框房屋的结构设计需要满足整体稳定性的要求,在横向抗震力作用下,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2.结构的合理性:底框房屋的结构应当保证结构构件的合理布置、合理使用材料,并满足相应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3.梁柱节点的设计:底框房屋的梁柱节点是抗震设计的重要部分。
需要采用合适的节点形式和加固措施,提高节点的刚度和抗震能力。
4.土壤基础的研究:同样需要对地基土壤进行地质勘察和土壤力学参数测试,然后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加固。
砌体房屋和底框房屋的抗震设计都是为了保障房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如果不符合抗震设计的要求,将会使房屋在地震发生时产生严重变形或倒塌,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应的抗震规范和标准进行,确保房屋具备足够的抗震能力。
同时,抗震设计还需要考虑地震动参数、设计地震烈度、建筑物震害预测等因素,以充分保证房屋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是确保房屋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结构完整性、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砌体结构房屋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各个方面的抗震设计要求,包括结构的抗震设计、墙体的布置和加固、屋面和地基的抗震设计等。
以下是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一些建议。
首先,结构的抗震设计是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中最基本的要求。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地震产生的惯性荷载和地震波的作用,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构造。
常见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结构形式包括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和筒体结构等。
其中,框架结构是一种较常见的结构形式,通过设置纵横向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来承受地震荷载。
框架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墙体和柱子的相互作用,通过设置合适的墙柱配筋和连接方式来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
其次,墙体的布置和加固是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多层砌体结构房屋中,墙体起到承担地震力的作用,因此需要合理布置和加固。
一般情况下,墙体应沿着房屋周边和内部的支撑结构布置,以增加抗震能力。
墙体的加固可以采用加厚墙体、设置纵向和横向加筋等方式来提高抗震能力。
此外,使用抗震构造技术,如水泥砂浆填塞、钢筋加固等,也可以有效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
第三,屋面和地基的抗震设计也需要考虑。
屋面在地震发生时容易受到地震波的冲击和水平力的作用,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固屋面结构,如增加屋面横向抗倾覆设计、采用加筋梁等。
地基在地震中是房屋抗震的基础,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基类型和加固措施,如采用钢筋混凝土地基、地基加固灌浆等,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最后,对于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工程勘察和试验分析。
通过工程勘察,了解地震易发区的地形地貌特点、地层情况等,为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试验分析可以通过使用抗震模型、模拟地震波进行振动台试验等方法,检验和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需要全面考虑结构、墙体、屋面和地基等方面的因素。
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砌体结构房屋是指以砖块或石块为主要材料,通过砌筑形成的建筑结构。
砌体结构房屋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古代就被广泛应用,并且在现代建筑中仍然被广泛使用。
然而,由于砌体结构房屋的特点,其抗震性能较差,容易受到地震的摧毁,因此在抗震设计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
本文将介绍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关键要点和常见方法,以提高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
首先,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是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基础。
稳定性主要包括建筑物的纵向稳定性和横向稳定性。
纵向稳定性是指建筑物在地震力作用下的整体稳定性,主要采取加固墙体、设置结构柱和墙柱联结等措施来提高。
横向稳定性是指建筑物在水平地震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稳定的能力,主要采取设置结构梁、设置剪力墙、设置钢筋混凝土框架等措施来提高。
此外,还可以采取设置承重墙和槽钢、角钢等材料的加固方法来提高整体稳定性。
其次,加强结构的抗震能力是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关键。
加强结构的抗震能力包括提高砌筑质量、增加墙体厚度和设置抗震支撑等措施。
提高砌筑质量是通过提高砌筑技术水平,保证砌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砌体结构的裂缝和开裂。
增加墙体厚度是通过增加墙体的截面面积,提高墙体的抗震承载能力。
设置抗震支撑是通过在建筑物的关键部位设置抗震支撑,增加结构的抗震稳定性。
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还需要考虑地基的抗震能力。
地基的抗震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地基类型、加固基础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等措施。
选择合适的地基类型是在建筑物选址时就需要考虑的问题,合理选择地基类型可以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加固基础是通过增加基础的尺寸、加固基础的钢筋等措施来提高地基的抗震能力。
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是通过加固地基土壤,提高土壤的抗震能力。
综上所述,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需要从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加强结构的抗震能力两个方面来考虑。
通过采取合适的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使其在地震中保持稳定和安全。
浅谈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浅谈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摘要:针对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介绍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设计要点及抗震设计构造措施,以提高砌体结构房屋的最大抗震能力。
关键词:砌体结构;震害;抗震设计Abstract: In view of the masonry structure building seismic damage of multistory masonry buildings, the seismic design general requirements, design key points and construction measures of seismic design of masonry structure building,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maximum seismic capacity.Key words: masonry structure; earthquake; seismic design多层砌体房屋是我国居住、办公、学校和医院等建筑中最为普遍的结构形式。
5~6层高的房屋,采用以砖砌体承重的混合结构非常普遍,不少城市建到7~8层;重庆市70年代建成了高达12层的以砌体承重的住宅;在工业厂房建筑中,通常用砌体砌筑围墙;中、小型厂房和多层轻工业厂房,以及小型影剧院、食堂、仓库等建筑的承重结构亦采用砌体。
和混凝土及钢相比,砌体材料的抗压承载力特性相差甚远,因此严格意义上说砌体不是理想的弹性材料,也不适合作为抗震结构的材料。
但是砌体在我国的应用非常普遍,约占民用建筑总量得70%。
为满足使用要求可以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来满足抗震要求。
对砌体结构抗震,规范以抗震构造措施为主,通过对砌体结构的约束,实现抗震的目的。
总结多层砌体房屋的震害经验,房屋结构体系不合理或存在缺陷是多层砌体房屋产生震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多层砌体房屋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和必要的构造措施对于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房屋抗震设计中应考虑的关键问题。
简述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
简述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概念设计的主要内
容
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概念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结构材料选择:砌体结构房屋通常使用砖块或石块作为承重墙体,因此在抗震设计中,需要选择高强度、轻质的材料,以提高房屋整体的抗震性能。
2. 承重墙的布置:砌体结构的房屋通过墙体来承受水平地震力的作用,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合理的承重墙布置。
通常采用对称布置的原则,保证墙体在平面上的分布均匀,从而提高房屋的整体稳定性。
3. 墙体连接方式:为了增强墙体的整体刚性和抗震性,需要在墙体与柱、梁的连接处采取合适的连接方式。
常见的连接方式包括钢筋混凝土止口墙、承台托砖墙等,这些连接方式能够有效地传递地震力,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
4. 水平力分配:为了减少地震对房屋的破坏,抗震设计中需要合理分配水平地震力。
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和选择抗震墙体的位置,使地震力能够在房屋各个部位得到良好的传递和分散,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性能。
5. 抗震设备的设置:为了进一步提高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抗震设计中还需考虑设置一些额外的抗震设备,如地震防护器、阻尼器等。
这些设备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减缓地震所产生的能量,减小房屋受到的地震力,从而保护房屋和居民的安全。
综上所述,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概念设计主要包括材料选择、承重墙的布置、墙体连接方式、水平力分配以及抗震设备的设置等方面。
通过合理设计和施工,可以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性能,保障人们在地震中的安全。
混凝土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
混凝土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混凝土砌体结构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其抗震性能的设计和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混凝土砌体的特点、抗震设计原则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混凝土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一、混凝土砌体结构的特点混凝土砌体结构是指由砌块砌筑而成的建筑结构,其中砌块可采用混凝土砌块、空心砌块等。
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混凝土砌体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 重量大:混凝土砌块相对较重,使得整个结构具有较大的自重,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
2. 建筑节能:混凝土砌体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可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3. 施工方便:砌块制作简单,施工便利,适用于各种形状的建筑物。
二、混凝土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原则混凝土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总体稳定性: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是抗震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通过增加墙体的数量和布置方式来提高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
2. 墙体抗震设计:墙体作为混凝土砌体结构的承重墙,其抗震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
应采用适当的强度等级和加固措施来增加墙体的抗震能力。
3. 基础设计:合理的地基基础设计对于混凝土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应根据地基的不同条件,采取合适的基础形式和加固措施。
4.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应加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确保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得到满足。
三、混凝土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混凝土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墙体设计:墙体的设计应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通过适当的墙体组合和布置来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
可采用加筋砌体、加固墙体等措施来增加墙体的抗震能力。
2. 框架-剪力墙结合设计:结合框架和剪力墙的设计方法可以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通过设置剪力墙和加强节点等措施,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和耗能能力。
3. 加固措施:对于已建成的混凝土砌体结构,可以通过加固措施提升其抗震能力。
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探讨
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探讨【摘要】砌体结构是一种传统的结构形式,是当前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其原材料来源广泛,易于就地取材,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耐久性,且保温、隔热、隔声性能较好,具有优于其他结构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使用性能,在各类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砌体结构的设计施工中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结构的整体性,提高其抗震性能,使其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关键词】砌体结构;抗震设计;抗震技术一、砌体结构的震害破坏特点砌体结构的房屋具有造价较低、建造方便、使用灵活的特点,容易满足大范围内人民的使用要求,在我国地震区建有大量的砌体结构房屋。
国内外的震害调查表明,砌体结构的震害大致表现为房屋倒塌、墙体开裂引起局部塌落、墙角破坏、纵横墙连接破坏、楼梯间破坏、楼盖与屋盖的破坏、附属构件的破坏等,其破坏特点如下:1、墙体开裂。
地震烈度6~7级时,一般情况下,如果上下质量均匀,裂缝在底层严重,向上剪切;反之,则裂缝在顶层也很严重。
通常在中震地震情况下的砌体裂缝有以下几种形式:“x”裂缝:凡与主震方向平行的墙体,虽承受不了地震力,但又尚未倒塌时,则常出现“x”形裂缝。
水平裂缝:这种裂缝大都在外纵墙的窗口上、下皮处发生。
当房屋纵向承重,横墙间距大而屋盖的刚度有较弱时,垂直于纵墙方向的地震力迫使纵墙在刚度小的方向发生横向弯曲,从而在窗口的上、下皮处产生水平裂缝。
竖向裂缝:这种裂缝大都在纵横墙交接处出现,交接处被拉脱或成马牙状,有时因房屋结构体系的变化,相邻部分的振幅不同而产生竖向裂缝。
2、墙体的局部倒塌。
如果房屋个别部位的强度和整体性差,纵墙于横墙间的联系不好,平面或里面上有显著的局部突出等,在强烈地震的作用下往往会引起局部的倒塌。
此外,如果房屋的上层自重大,刚度差或上层砌体强度低,也可能发生上部倒塌的情况。
3.房屋全部倒塌。
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如果底层墙体抗震强度不够,则底层先塌,从而引起上层的倒塌,这时,倒塌后的楼板往往逐层相叠落下。
浅谈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
多层砌体结构因其工程造价较低在我国目前是应用较为广泛的结构型式,在整个建筑业中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
从国内外历次大地震来看,砌体房屋的破坏率都比较高。
我国的唐山、邢台、耿马一澜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人员伤亡很多,房屋倒塌严重,教训是十分沉痛的。
因此,作好砌体结构的抗震设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砌体结构因其构件组成和连接方式的内在原因,具有脆性性质,其抗剪、抗拉、抗弯强度都很低,如再不进行合理的抗震设计,其抗震性能及抗破坏能力就更低了。
但地震灾害中也有少数的房屋震害较轻。
这说明经过合理的设计和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精心施工,仍可在地震区采用。
经过几十年的抗震科学研究,现在已经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抗震理论和抗震方法即参数设计与概念设计相结合的设计方法。
一、简述参数设计理念参数设计即是进行地震作用和房屋各构件的地震响应计算,包括各墙柱梁板承载力和变形计算。
具体来讲,我国现行抗震规范采用的是二阶段设计法,即在小震下按弹性理论计算,然后做大震下结构的弹塑性变形计算。
小震下弹性理论的计算主要包括地震作用计算和结构的内力分析,而结构构件的截面抗震验算仍然采用静力设计规范的方法和基本指标。
大震下结构弹塑性变形计算是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于延性结构要进行结构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计算,使之不超过允许限值以防止倒塌;砌体结构(无筋砌体)属于脆性结构,我们现阶段主要从抗震措施上考虑加强。
多层砌体房屋的地震作用计算一般是采用底部剪力法,以防震缝所划分的结构单元作为计算单元。
计算出各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然后按楼盖的刚度和墙体的层间抗侧力等效刚度分配到该方向的各抗侧力墙体上。
对于无筋砌体截面抗震承载力的验算,目前主要有两种计算理论:剪摩理论和主拉应力理论。
它们有各自的适用范围:砖砌体一般采用主拉应力理论,而砌块结构可采用剪摩理论。
在砌体墙内配置横向钢筋,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
研究表明,配置水平钢筋的墙体,当配筋率为0.03%~0.167时,极限承载能力较无筋砌体可提高5%~25%。
砌体结构中的墙体抗震设计
砌体结构中的墙体抗震设计砌体结构是建筑领域中常见的结构类型之一,其抗震设计在建筑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将探讨砌体结构中的墙体抗震设计,重点介绍设计原则、关键考虑因素以及常见的抗震设计方法,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提供有效的防护。
一、设计原则1. 墙体的连续性:在砌体结构中,墙体应当具有足够的连续性,以确保在地震时能够有效地传递荷载。
墙体的间隔宜保持合理,以减少不必要的集中荷载。
2. 强度和刚度:墙体的抗震设计应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地震引起的水平荷载。
强度要足以抵御地震荷载,而刚度要足够,以减小变形。
3. 墙体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砌体材料,如砖块或混凝土块,以确保墙体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4. 节点设计:墙体与其他结构部件的连接节点应得到特别关注,确保节点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防止裂缝或失稳。
二、关键考虑因素1. 地震区域:首先,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地震活动性质和地震烈度,以便确定抗震设计的基本参数。
2. 结构类型:根据建筑的结构类型,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或砌体结构,确定墙体的定位和尺寸。
3. 荷载计算:进行地震荷载计算,考虑墙体承担的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以便确保墙体足够强壮。
4. 基础设计:墙体的抗震设计还需要考虑基础的设计,确保墙体能够稳定地传递荷载到基础上。
三、抗震设计方法1. 剪力墙设计:对于高层建筑,通常采用剪力墙作为抗震结构的一部分。
这些墙通常位于建筑物的核心部分,能够有效地承受水平荷载。
2. 框架墙结构:在砌体结构中,框架墙结构也是一种常见的抗震设计方法。
它包括水平和垂直的框架,能够提供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3. 加强措施:对于现有的建筑物,可以采用加固墙体的方法,如外加碳纤维增强材料或添加加固梁,以提高墙体的抗震性能。
4. 抗震连接件:在墙体与其他结构部件的连接处,使用抗震连接件,如地震锚栓,以提高连接的强度和刚度。
总结砌体结构中的墙体抗震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浅谈中小学砌体结构教学楼的抗震设计
浅谈中小学砌体结构教学楼的抗震设计中小学砌体结构教学楼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它不仅满足建筑物的功能需求,而且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
抗震设计是建筑安全性能评价中最重要的项目,因此在设计中小学砌体结构教学楼时,抗震设计尤为重要。
一、中小学砌体结构教学楼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1.加强抗震性能的改进和调整。
通过对建筑结构的分析,找出存在的抗震性能较弱的部位,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
2.加大抗震性能的调整。
增加建筑结构的抗震性,提高其耐震性能,使其在经历地震时不出现裂缝,确保教学楼的安全性。
3.考虑建筑结构的弹性变形量。
建筑结构必须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量,以便在地震时能够有效地减少撞击力。
4.设计地震隔离结构。
建设中小学砌体结构教学楼时,应根据地震设计要求,采用合理的地震隔离结构,减少结构内部强度和刚度组合以及边缘受力的变化,从而达到抗震设计的目的。
5.正确使用抗震技术。
应正确选用合理的抗震技术,如抗震阻尼器、阻尼器和抗拉支撑,以更好地组织抗震性能,减少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二、中小学砌体结构教学楼抗震设计的具体要求1.保护墙在空间布置上应设计成双层结构,厚度不低于200mm,垂直抗震性能较好。
2.屋顶要选用耐震性能良好的金属瓦和封砂瓦,应安装抗震支撑及隔震支承架,以确保抗震性能。
3.采用玻璃钢特殊节点技术,在砌体结构上设计可抗震的节点结构,避免建筑在地震中产生裂缝。
4.地基基础设计必须符合工程地质条件和土体条件,并且具备足够的可抗震性能。
5.楼梯和结构柱应增加钢筋,楼梯和结构梁应采用锚固技术,以增强其可抗震性能。
三、抗震设计的实施1.结构设计应科学合理,地震响应系数最低不低于规定要求,经受强度不低于规定要求。
2.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程规范和技术规范施工,合理使用高强度混凝土材料,加强混凝土混合料的抗震性能,防止抗震性能降低,保证建筑物强度和稳定性。
3.施工质量应严格按照建筑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抗震检测,确保其安全可靠,避免地震时出现损坏的现象。
砌体结构6-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ζN
back 12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2、粘土砖、多孔砖墙体的截面抗震承载力一般情况下,应按下式 验算。
V ≤ fVE A / γ RE
V
fVE
-墙体剪力设计值。 -砖砌体沿阶梯形截面破坏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 -墙体横截面面积,多孔砖取毛截面面积。
第六章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第一节 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
一、由地震引起的建筑物破坏情况主要有:受震破坏、地 基失效引起的破坏和次生效应引起的破坏。 二、砌体结构房屋的破坏情况有两大类:
1、由于结构或构件承载力不足而引起的破坏; 2、因为房屋结构布置不当或在构造上存在缺陷,比如内外墙之间 以及楼板与墙体之间缺乏可靠的联结,在地震时联结破坏,房屋 丧失了整体性,墙体发生出平面的倾倒,楼板随之由墙上滑落等 等。 三、在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中,应用计算理论对结构进行强度 验算;另一方面,还应对房屋的体型、平面布置、材料、结构形 式等进行合理选择,对构件间的联结采取加强措施,并从结构强 度方面着眼,使构件布局合理,从而获得整个房屋的最大抗震能 back 1 力。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2、纵向水平地震剪力的分配 按墙体刚度比例分配给各纵墙。
Vim =
Dim
∑D
m =1
k
VEKi
im
back 10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3、进行地震剪力分配和截面验算时,砌体墙段的层间抗侧力等效 刚度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1)、刚度的计算应计及高宽比的影响。 (2)、墙段宜按门窗洞口划分,对小开口墙段按毛截面计算的刚 度,可根据开洞率乘以表6.8的洞口影响系数。
砌体结构房屋与抗震
浅谈砌体结构房屋与抗震摘要:砌体结构根据就地取材的原则,有蒸压和烧结的实心砖和多孔砖。
砌体结构的抵抗变形的能力小,抗震性能差。
为满足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要求,需要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关键词:砌体结构抗震砌体结构抗震砌体结构房屋在设计上,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
砌体结构要使地震作用的影响降到最低,必须在结构上刚度分布要均匀。
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采取技术措施来提高其抗震能力。
1 抗震设计1.1 砌体结构的高度多层砌体房屋的高度和层数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取值。
在具体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降低总高度和减少层数。
砌体房屋的层数越高,高度相应越大,地震时的破坏也就越大,所以控制层数的方法来控制层高是削弱地震影响的有效方法。
1.2 结构体系结构要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
多层结构房屋纵横墙布置宜均匀,竖向上下连续,平面对齐。
窗间墙宽度设置尽量均匀。
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
在两个方向适当布置纵横墙,因非承重方向的约束墙体少,要采用纵墙贯通布置的平面布置方法。
适当控制横墙间距,因为砌体结构中横墙间距过大时,纵向砖墙会因过大的层间变形而产生出平面的弯曲破坏,使楼盖失去传递水平地震力的能力,从而导致地震力还未传到横墙,纵墙就已先破坏。
提高墙体面积、砂浆强度也能有效地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
1.3 平立面布置建筑平面尽量对称规则,房屋的端头和转角处不设楼梯间,结构的侧向刚度均匀变化,墙体沿竖向布置应连续,避免刚度突变。
当不可避免采用不规则方案时,将不规则的建筑布局分成几个相对规则的单元,设置防震缝,缝宽可以根据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采用50-100mm。
当局部尺寸不满足要求时,可用增设构造柱来满足。
砌体结构中也不宜过多配置混凝土构件,因为砖砌体和混凝土的变形模量不同。
2 结构抗震要求结构抗震要求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计算采用底部剪力法。
抗震能力取决于结构的空间整体刚度和整体稳定性。
浅论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浅论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摘要:随着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建筑物以飞快的速度矗立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以至于房屋的结构设计及抗震性能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主要讨论了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在此仅供参考。
关键词:抗震性能;砌体结构;设计分析;验算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ity construction, building to a dizzying pace stands in every corner of the city, so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building design and seismic performance got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seismic design of brick masonry structure housing, in this is only for reference.Keywords: seismic performance; Masonry structure; Design analysis; checking前言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在地震的震后调查发现,造成人员伤亡的直接原因是地震中建筑物倒塌。
然而砌体结构因其经济实用性的特点在现阶段住宅设计中仍然被广泛采用,成为我国多层住宅采用的主要结构体系形式之一。
因此,做好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是关乎人民生命安全的重大事情,必须高度重视。
1、砌体结构抗震的一般规定1.1房屋总高度、层数为保证建筑的抗震能力,通过限定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是较为有效手段之一。
①通常情况下,层数和总高度要那种建筑行业的相关规定来确定。
②对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如医院、教学楼等,在总高度的控制上,要比其他房屋的规定降低3m,在层数上则需要相应减少一层;各层横墙很少,即同一楼层内开间大于4.2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40%以上的多层砌体房屋,就需要按照具体情况,对总高度和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
浅谈砌体房屋抗震结构设计
—
l 2 9 9
网 四
施 的新 的抗 震规 范 , 从规 范 中可 以看 到 , 砌体 房屋 , 对 明
住宅 卫 生 间 的管 道 一般 都 是在 卫 生 间 下 的沉 箱 内
专业 。一 个 工程 项 目的给 水 排 水设 计 做 得好 与 坏 立足 敷设 , 就存 在一 个 问题 。卫 生间下 的沉 箱 时 间长 了会 这 点: 是否符 合 国家给 水排 水设 计规 范 以及 其他 相应 法律 有 积 水 , 间越 长 积 水会 越 多 , 可 能发 生 渗 水影 响 到 时 还 那住 宅卫 生 间下 的沉 箱 是否 需要排 水 以及 法规 ;一个 项 目工程 的给 水 排水 设 计 做得 好 与 坏标 准 下 层 的用户 。 是 : 否 能达到业 主 的使用 要 求 。给水 排水 设 计一 定要 要 怎样 排水 ?先 假设 需要排 水 , 沉 箱底 部 设置 一个地 是 在
2 建筑平立面布置 . 1
2 . 平立面布置 .1 1
房屋 的平面布 置 宜规则 、 对称 :
() 2防震缝 的设 置 , 求设 置防震 缝 的房屋 : 要
( 房 屋 的立面 高差在 6 1 ) m以上 ;
() 屋有错 层 , 2 房 且楼 板高 差较 大 ; () 部分 结构 刚度 、 量截 然不 同。 3 各 质
一
5 — 7
建筑设计与装饰
广东 建材 21 年第7 01 期
给水排水设计若干 问题
郑 州城 ( 东省工业 设备 安装 公司) 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议砌体房屋中的抗震概念设计
摘要:在抗震设计时体现以预防为主的设计思想,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
对于建设工程只有在抗震设防、抗震设计和施工质量这三方面都符合要求,才能确保建筑工程具备合理的抵御地震的能力。
关键词:建筑场地基础设计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设计
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50万次地震,中国的地震占全球的1/3,地震中死亡人数占全球的1/2。
地震给人类带来灾难,给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所以土建工程技术人员为防止、减少地震给建筑造成的危害,就需要分析研究建筑抗震问题不断总结工程经验,妥善处理这一工程问题。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抗震设计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概念设计,结构计算和构造设计。
土木工程中,概念设计要考虑以下因素:场地条件和场地土的稳定性:建筑平、立面布置及外形尺寸:抗震结构体系得选取,抗侧力构件布置及结构质量的分布:非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的关系及二者之间的连接、材料与施工等。
1建筑场地
地震造成建筑物的破坏,除地震动直接引起的结构破坏外,场地条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重灾区中有轻灾,轻灾区中有重灾”。
地震引起的地表错动与地裂,地基土的不均匀沉陷,滑坡和粉、砂土液化等。
因此抗震设防区的建筑工程场地的选择应做到:
(1)应选择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如开阔平坦的坚硬场地土或密实均匀的中硬场地土等地段。
(2)应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到的地段,如软弱场地土,易液化土,条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质陡坡、采空区、河岸和边坡边缘,场地土在平面分布上的成因、岩性、状态明显不均匀(如故河道、断层破碎带、暗埋的塘滨沟谷及半填半挖地基等)等地段。
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
(3)不应在危险地段造建甲、乙类建筑,对建筑抗震危险地段,一般是指地震的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地段,发震断裂带上地震等可能发生地表错位地段。
建筑场地为i类时,场地各类见下表所示,甲、乙类建筑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丙类建筑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时,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在工程中,ⅱ类场地较为常见。
1)注意基础的选型,加强其整体性,具备合理的刚度,同一建筑单元不宜设置在性质不同的地基上,也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
(2)建筑物基础的埋深不宜浅,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增加,可以增强地基土对建筑物的嵌固作用,从而减小建筑物的振幅,减轻震害,所以,在条件允许时,建筑物的基础应尽可能埋得深一些,
并切实做好基槽回填和夯实,使其与基础侧面紧密接触。
(3)加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整体性,为了加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整体作用,基础在室内地坪下不宜作内外交圈的基础圈梁,上部结构的构造柱钢筋插入圈梁,使构造柱与地面下圈梁连接牢固,当地基土质较差时,还宜在基底布置圈梁,基础应尽可能取直和拉通,避免切断。
3建筑设计和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
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整体性较好:建筑的立面和竖向抗压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温度宜自下而上逐步减小,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
对平面不规则和竖向不规则类型的建筑结构应按《抗震规范》要求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和内力调整,并对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
对体型复杂,平立面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构,要在适当位置设置防震缝,形成多个较规则的抗侧力结构单元,防震缝要留有足够的宽度,防震缝的宽度宜加大,两侧上部结构完全分开,当结构需要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时,其宽度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在建筑中当三缝合一设置时,三缝宽度均宜加大,震害证明三缝宽度值严重偏小,故宜加大,最小为100mm。
建筑物质量要轻:地震时,建筑物重量越大,地震力越大,结构越易破坏,屋盖越重晃动越强烈,因此震区房屋在保证正常的使用条件下,结构各部分应
做的轻一些,如用加气硅块,轻质材料等砌筑墙体,在我国多震得情况下进行墙体改革,减轻墙体自重和改善材料特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1)减轻楼盖和屋盖自重,尽可能采用轻质材料。
震害表明,楼盖和屋盖越重震害越重,但楼盖和屋盖本身破坏的并不多见,我们知道,在正常情况下,物体的惯性力与质量成正比,故楼盖和屋盖质量的大小就显得非常重要。
(2)围护结构要轻,承重墙体更要轻,当墙体自重大时,抗剪强度和抗强程度都很低,如果没有合理的抗震概念设计,结构的抗震性能很差,特别是在强地震力的作用下,更容易产生破坏,故应注意墙体自重和材料特性。
圈梁能极大地的减轻震害,不设置圈梁或设置不当震害就比较严重,它可以加强纵横墙体的连接,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它还可以箍住楼屋盖,增强楼盖的整体性并增加墙体的稳定性,也可以约束墙体的裂缝开展,抵抗由于地震或其它原因引起的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对结构造成的破坏。
设构造柱及芯柱,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发生了震级7.8级,震中烈度ⅺ度。
震后人们总结出来了非常有效的抗震措施,对建筑物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对结构来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①增强结构的整体性:②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③增大结构的变形能力:④防止碎块脱落(此为要害):⑤对抗剪强度提高只有15%:⑥主要
作用是延性,不是抗弯抗倾覆:⑦墙体开裂后,靠摩擦消耗能量:⑧设构造柱后,砖房的特性不变,在结构的设置中,构造柱按《抗震规范》要求设置来设置数量(建议设置数量宜多),且承重墙体交叉处均设。
因而墙体材料从脆性向延性作了很好的过渡。
4结语
长久以来砖混结构建筑都是我国建筑行业中使用最为广范的一种建筑形式。
砖混结构大部分采用烧结砖和混合砂浆砌筑,通过内外砖墙的咬砌达到具有一定整体连接性的目的。
在地震设防地区,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由于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因此改善砌体结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