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省
中西部文化强省的基本目标、内涵和指标体系
摘 要: 中西部文化强省的基本 目标是 “ 五强 ” 文化转 化力强 、 化创新力 强 、 化提升 力强 、 : 文 文 文化凝 聚
力 强和文化辐射力强 ; 内涵包括提升公 民思想道 德素质 、 全公共 文化服务 体系 、 健 繁荣公 益文化事业 、 发展 壮
治、 经济 、 社会 建 设 相 互 交 融 , 互 促 进 。文 化 建 相 设与政 治 、 济 、 会建 设 四位 一 体共 同发 展 。文 经 社
化与经济彼此渗透 、 相互融合 , 经济建设 为文化发
展 提供 物质 基础 , 化 建 设 又 为 经 济 发 展 提 供强 文
地 域 特色 性 的文化 品牌 产 品 , 这是 文化 强 省 的题
中应有 之 义 。 ¨
2 文 化创 新 力 强 一 个 文 化 强 省 , 文化 产 . 其
品必须 充 足 , 文化 创 新能 力必 须要 强 , 文化服 务必
的长期 性 、 巨性 和工作 的连 贯性 , 艰 我们 将 中西 部 文 化强 省 建 设 的基 本 目标 和指 标 体 系 设 置 的 时 限 , 当延伸 至 2 2 适 00年 。
中西部 文化 强省 的基 本 目标
我们认为, 中西部地域建设文化强省 , 在 其基
本 目标 可 以概 括 为 “ 强 ” 即文 化 转 化 力 强 、 五 , 文 化创 新力 强 、 文化 提 升力 强 、 文化凝 聚力强 和文化
辐射 力 强 。
3 文化提 升 力 强 .
文化 强 有 突 出的地位 和作 用 。文化
作为“ 软实 力 ” 为增 强 区 域 综 合 竞 争 力 的重 要 成
文化强省申论作文
文化强省申论作文近年来,我国国家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目标,这不仅是对我们文化事业发展的殷切期望,也是对我们文化自信的正确认知。
作为申论考试的一种常见题材,如何论述文化强省的建设备受考生们的关注。
然而,在撰写申论作文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突出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承传历史文明的根本力量。
建设文化强省,意味着要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创新传播;同时,还要注重培养新时代人民的精神追求,提升国民素质,使我们的国家文化具有更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其次,要讨论建设文化强省的路径和措施。
要实现文化强省的目标,需要从教育、文艺、媒体等多个方面入手。
加大文化产业的投资力度,鼓励艺术创作的多样化表现形式,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要加强素质教育,推动基础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再次,要强调文化强省建设的社会价值。
建设文化强省,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经济上的发展,更是为了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质量。
文化强省的建设可以为人们提供广阔的精神乐园,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同时,文化强省也可以提高国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力,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最后,要总结文化强省建设取得的成就和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在过去几年中,我国在文化强省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传统文化流失、文化产品同质化等问题。
未来,我们要加强文化自信,继续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将文化发展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双赢。
总之,建设文化强省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
我们要重视文化的力量,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这样才能实现文化强省建设的目标,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文化资源大省如何走向文化强省
文化资源大省如何走向文化强省编者按:不久前闭幕的省委八届二次全会,围绕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部署,吹响了建设文化强省的进军号角。
全国两会前夕,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黎就如何建设文化强省这一主题接受了光明日报记者的专访。
3月3日出版的《光明日报》刊发了这篇题为《文化资源大省如何走向文化强省》的专访。
张庆黎同志在接受专访时深刻阐述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并强调,河北省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突出重点,唱好“重头戏”;攻克难点,唱好“功夫戏”;彰显特点,唱好“地方戏”;打造亮点,唱好“拿手戏”,下大力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各项任务的落实。
他还就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以一个好的精神状态、一个好的工作作风和一个好的工作业绩,推动我省文化改革与发展取得更大成效,畅谈了工作思路和举措。
本报今日全文转发这篇专访,希望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以实际行动奋力开创河北文化建设新局面,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光明日报记者耿建扩刚刚闭幕的河北省委八届二次全会,紧密结合河北实际,围绕建设文化强省,审议通过了省委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决定的《实施意见》。
河北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认为,这个《实施意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河北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对于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本报记者就这一主题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黎。
记者:张书记,河北广大干部群众普遍感觉到,新一届省委对文化建设愈加重视,刚刚闭幕的省委八届二次全会绘就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宏伟蓝图。
请您谈谈省委大力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张庆黎: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臶。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8.28•【字号】皖发[2009]24号•【施行日期】2009.08.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皖发[2009]24号2009年8月28日)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加速崛起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根据党的十七大的战略部署,立足安徽实际,现就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思路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跨越发展,为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崛起进程、构建和谐安徽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发展思路。
把握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和经济文化日益融合的新趋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更好更快地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构建“三大体系”:门类众多、特色鲜明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体系;覆盖全社会、全民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文化创新体系。
--形成“四大格局”: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带动农村,各方面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文化发展格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格局;民族文化和安徽地域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开放格局。
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本报记者赵京安《人民日报》(20__年11月10日01版)“文化大省”怎样加快建成“文化强省”?江苏用实实在在的业绩写出了漂亮的答卷:全省文化产业增速连续5年达30%以上;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基本形成;各地文化产业立项投资规模超过3400亿元;到今年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将全面完成。
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突破,必须加快文化改革发展。
20__年,江苏省人均GDP达到6475美元,全社会文化消费潜能加速释放。
针对经济结构的深层次矛盾,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文化强省”战略:建设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文化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的文化强省。
省委书记梁保华发出“动员令”:要把提高文化软实力变成推动科学发展的硬任务。
一年前,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南京会议”推广“江苏经验”后,江苏唱响文化改革发展“大风歌”,文化建设风起云涌,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全省文化产业单位数、从业人员数、营业收入、总资产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文化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文化改革发展实现“惊人一跃”。
改革攻坚迸发动力,“盆景”变成“百花园”“文化体制改革是一场攻坚战,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江苏推动改革由省级向市县展开,确保改革不翻牌、不走回头路。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新力坚定的语气中流露出欣慰: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成为全国第一家资产、销售双超百亿的出版集团,江苏广电网络公司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广电网络互联互通、全程全网,江苏省演艺集团成为全国第一家经营收入超亿元的演艺企业,江苏手机报用户位居全国省级党报集团首位,江苏卫视成为第一家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的省级卫视。
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领跑者,江苏文艺院团转企改制不再被视为“难啃的骨头”。
财政支持力度不变,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机制,一系列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措施,使各地院团改革实现“软着陆”。
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
2024/3/24
13
(1)发展态势及其启示
文化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的主导性产业。 (可以发展为支柱产业)
发达国家商品的文化含量越来越高。 (增加商品文化含量是发展文化产业切入点)
文化因素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要提高文化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
一、发展文化产业是推动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
1、文化产业的含义、 特点和分类
2024/3/24
1
(1)文化产业的含义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相对应,是指从 事文化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及提供 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依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所 谓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 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 的一系列活动。
2024/3/24
2
“文化产业”的来历:
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 物。
“文化产业”一词是20世纪30年代日 本学者、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本亚明 首先提出的。
这一概念于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并 成为关键词。
2024/3/24
3
1985年,我国正式把文化艺术列入第 三产业。
199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文化部设立 文处:/Articles/2001/09/359696.htm (湖南景点:湘西凤凰)
凤凰古城
20/freenews/news/shifeng/zxgx/2004-07-18/1090137739.html (南方长城3)
2024/3/24
46
《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 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主要 措施
推动国有经营性文化 单位改革
逐步放宽市场准入政 策
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对于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政治任务,在学深学透文件、掌握精神实质、结合实际狠抓落实上下功夫。
要深刻认识我国文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和机遇挑战,深刻认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认识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要方针和重大举措,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全会提出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是一个需要长期不懈努力、深入实践、创新创造的过程。
文化强省方案
文化强省方案摘要本文介绍了文化强省方案的意义、目标、措施和预期效果。
通过制定和实施文化强省方案,旨在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全省的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背景文化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推动经济发展、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关键要素之一。
作为一个文化资源丰富的省份,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文化优势,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全省的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目标1.构建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建立健全的文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增长和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
2.提升全省的文化软实力,塑造良好的文化形象,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投入。
3.加强文化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全省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措施1. 制定优惠政策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包括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土地资源优先提供等。
通过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2. 加大投资力度增加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建设更多文化设施和场馆,完善文化配套设施。
同时,加强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文化产业的人才供给水平。
3. 加强文化产业规划制定全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各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定位和重点领域。
通过统一规划和有序发展,提高全省文化产业的整体水平,推动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4. 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培育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创意人才创新创业。
加强文化创意教育,培养更多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同时,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保护文化创意产业的创造成果。
5. 推进文化产业国际合作加强与国外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文化产业模式和技术,提升全省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鼓励文化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增加文化产品的出口。
预期效果通过实施文化强省方案,预计将实现以下效果:1.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全省的文化软实力得到提升,文化形象更加鲜明,吸引更多资本投入。
3.国内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全省的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
“文化强省”的理性探讨
创新能力的提升 ; 既强调文化提速加快发展 , 又注重
全 面协调 可持 续 发展 ; 注 重文 化 实力 的增 强 , 注 既 又 重科 学体 制 机 制 的构 建 , 而努 力 实 现社 会 效 益 与 从
的过程 , 设 文 化 强 省 是 长 期 的 任 务 , 能 一 蹴 而 建 不
神 动力 和智 力 支 持 。从 文 化 构 成 来 看 , 化 强 省 既 文 包括 文化 事 业 的全 面 繁 荣 , 包 括 文 化 产 业 的快 速 也
发展 ; 既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等精神性的内容 ,
也有 文化 产 品 、 化服 务 活 动 等 物化 的部 分 ; 体 现 文 既 所谓“ 文化强 省 ” 是 指 一个 省级 区域 文 化 建设 ,
就, 需要 长期 的积 累和奋 斗 , 要 全 社 会 的共 同参 与 需
和努 力 。它 本 质 上 是 一 个 动 态 概 念 , 科 学 发 展 观 是
经济效 益同步提高、 文化改革与文化发展 同步推进、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同步繁荣、 硬实力 与软实力 同 步增强 , 全面推动文 化协调健康发展。任何 文化上
}本文 系 20 0 9年湖 南省哲 学社会科 学基金重点项 目《 以科 学发展 观为统领推动文化 大发展 大繁 荣研 究》[ 编号 0 Z B 18 的 9 D 14 ]
阶段 性研究成果 。 收稿 日期 :0 1 0 2 2 1 — 9— 0 作者简 介 : 正刚 , 湖南望城人 , 周 男, 中共湖 南省委党校 、 湖南行政 学院教授 , 主要研 究方向 : 文化 哲学与文化建设 。
创造的文化内容 和文 化形 式 , 其涵 盖的 内容十分广
泛 。从 文 化发 展 来 讲 , 化 强 省 既 注 重 文 化 发 展 数 文
对山东实施“经济文化强省”战略的理解和认识
文 化 ” 。 2 经 济 与 文 化 的关 系
持统筹 兼顾 的科 学方 法、 必须 坚持 与建 设创新 型省份 相 结 合、 必须 坚持与推动文化 大发展 大繁 荣有机结合 。 关键词 : 经济文化 强省 ; 经济文化化 ; 文化 经济化 ; 同 协
化 强 省 ” 而 是 从 “ 同 ” 角 度 赋 予 了 “ 省 ” 形 势 下 的 , 协 的 强 新 新 内涵 。 1 对经济文化强省中“ 化” 文 的理 解 和 认 识
动的各个方面 , 经济发展 中的文化 因素越来越 凸出 , 品的 商 品牌和附加值 、 城市 的品味和辐射力 都有赖 于文化含金量 , 经济文化一体化是大势所 趋 。因此 , 实施 “ 济文化 强省 ” 经 战略 , 客观上就 要求经 济文化化 、 文化 经济化 , 方位促进 全
协 同 学 、 代 化 进 程 以 及 相 对 比较 的 角 度 来理 解 和 把 握 其 现
内涵 ; 设 经 济 文 化 强 省 过 程 中必 须 坚持 又 好 又 快 地 发 展 、 建 必 须 坚持 以人 为本 、 须 坚持 “ 位 一 体 ” 面推 进 、 须 坚 必 五 全 必
文学 、 美术 、 音乐 、 舞蹈 、 戏剧 ) 器用 的( 、 如生产工具 、 日用器 皿 以及 制造 它 们 的技 术 ) 社会 的 ( 制度 、 织 、 俗 习 、 如 组 风 惯) 为一体的“ 大文化 ” 。笔者认 为“ 经济文化 强省 ” 中所指 的“ 文化” 是广义上 的“ 大文化” 也 即包 含我们 目前通常所 , 说的坚持“ 五位一体 ” 推进社 会主义 建设事业 中除 “ 经济建
云南文化强省实施方案最新
云南文化强省实施方案最新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提出了打造云南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并制定了一系列实施方案。
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交融的地区,文化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文化强省的建设对于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云南将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
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聚集地,云南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包括彝族、哈尼族、傣族等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云南将加强对这些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通过设立文化保护基金、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其次,云南将注重挖掘和利用文化资源。
云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如世界自然遗产元谋、三江并流等自然景观,以及世界文化遗产峨眉山、大理古城等人文景观。
云南将通过加大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推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云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云南还将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是一种融合了文化、创意、科技和经济的新型产业形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创新性。
云南将通过加大对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云南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动力。
最后,云南将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对外传播和影响力,是吸引外来投资和人才的重要因素。
云南将通过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举办文化活动和展览等方式,提升云南的文化软实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云南的文化,为云南的对外合作和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云南文化强省实施方案的最新内容围绕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文化资源挖掘利用、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软实力建设展开,这些举措将为云南文化的蓬勃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推动云南成为文化强省的目标不断向前迈进。
建设文化强省的思路和路径
建设文化强省的思路和路径第一章:文化强省的概念及意义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也是文化强国的基础。
建设文化强省,是为了在全国文化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发挥文化的引领、促进和支撑作用,更好地创造出新的精神财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素质,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
在文化强省的建设中,必须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注重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
第二章:建设文化强省的路径1. 加强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从体制层面上,需要完善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加快构建全面开放的文化市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化领域建设,提高文化市场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同时,要建立健全文化评价体系,为文化创作提供科学的评估标准。
2. 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文化产业是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柱。
要鼓励文化产业创新和发展,弘扬“天下大同、和合共生”的和谐精神,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推动文化服务向智能化、数字化和移动化方向发展。
3. 注重文化领域的公共服务注重完善文化设施建设,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提高文化服务质量和效率。
鼓励各地建立特色文化街区,营造文化氛围,建设一批文化公共设施,如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力争让人民群众在生活中感受到文化强省的独特魅力。
4. 强化文艺创作和传播文艺创作是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环节。
要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创新文艺形式和内容,倡导文化创新,鼓励文艺家们创造融合传统和现代元素的优秀作品,创作涵盖全社会各个方面的精品力作,以艺术家们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人民群众提供优秀的文艺作品。
5. 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文化交流是文化强省建设的必经之路。
各地要加强交流、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以理性开放的态度,积极与全球各国进行文化交流合作并实现文化创新。
要注重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第三章:建设文化强省的思路1. 确定建设目标和指标体系建设文化强省,需要确定一系列具体的建设目标和指标体系,如文化事业的发展目标、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和带动作用、文化设施及服务水平、文化传播的影响力等,以此为依据更加精准地推进文化强省的发展。
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先进文化 的前 进方 向, 坚持 以科 学发展 艺术 创 作 与 艺 术 生 产 成 果丰 硕 。 件 , 取得 历史 性突破 。在 第 1 、5 4 1 届全 观为统领 , 出 由文化 大省 向文化强省 实施舞 台艺 术精 品工程 , 提 积极打造 江苏 国 群 星奖 比赛 中 , 江苏 共 获 得 3 个奖 6 跨越 的战略 目标 , 积极推 进文化 体制改 文 化 品 牌 , 秀 作 品 不 断 涌 现 。几 年 项 , 优 位居全国前列 。 革 , 快 文 化事 业 发 展 和 文 化 产 业 繁 来 , 年 新创 剧本 10 部 , 中 3 多 加 每 0余 其 0 品牌 文 化 活 动和 群 众文 化 活 动精 荣, 全省 文化 建 设 取 得 了新 的 重 大 进 部搬 上 舞 台。滑 稽戏 《 青春 跑道 》 入选 展。 国 家 舞 台 艺 术精 品工 程 “ 十大 精 品剧 “ 十一 五 ” 期问 , 苏文 化事 业 、 江 文 目” 4 , 台剧 目入选 国家舞 台艺术 精品工 化产业 、 化体制改革 等方面 实现新 突 程 重点资助剧 目。舞剧《 文 红河谷》 2 等 台
水 平小 康 向基 本 实 现 现代 化 迈 进 的关 键 时 期 , 苏文 化 建设 也 江 进入 了一 个前所 未有 的发展 机 遇期 。
◆文化 产 业作 为低 碳产 业 、 意产 业 、 附加值 产 业具有 独特 优 创 高
势 , 展 文 化产 业 , 发 有利 于优 化 经济 结 构和 产 业 结构 , 利 于转 有
欢 乐家 园—— 江 苏省 文化 民 生基 层文 2 0亿 元 的 紫 金 文 化 发 展 基 金 正 式 运 度 ,0 人入选 国 家级非 遗项 目代表 性 12 艺巡演 等重大文 化活动 的成功举办 , 活 作 。2 0 年 我省 文 化产业 增 加值 突破 传 承 人 。 全 面 完 成 非 遗 普 查 , 录 09 记 跃 了群 众文化 生活 , 扩大 了江苏在全 国 10 元 , 00亿 比上 年 增 长 3% , 全 省 2 0 0 3 对 7 0 余个 项 目, 遗 四级 名录体 系基 非 的影响 。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文化强省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文化强省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0.22•【字号】皖发[2012]23号•【施行日期】2012.10.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文化强省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皖发〔2012〕23号)各市、县委,各市、县人民政府,省直各单位,各大学:现将《文化强省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建设文化强省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建设美好安徽的重大举措和具体行动。
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纲要》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文化强省建设的奋斗目标上来,把《纲要》确定的目标、路径、行动和保障政策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
要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按照《纲要》提出的六大路径,着力推进八大专项行动,力争到2020年,把我省基本建成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文化事业服务力和产业竞争力、文化发展保障力强的文化强省,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要求、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徽风皖韵的文化强省建设之路。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2012年10月22日文化强省建设实施纲要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着力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推动美好安徽建设,特制定本《纲要》。
一、战略目标(一)发展战略--改革创新战略。
以构建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主攻方向,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入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创新,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
--统筹推进战略。
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统筹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推进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奋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同时 , 应着 力将市场 机制 、 社会力 量引入公 共文化服 务体 系 , 充
分发挥政府 、 市场和社会三方合力 的优 势 , 而更 好地满足 人民 从 群众 的文化需求。 以营造平等竞争 的环境 为重点 ,鼓励社 会力量进入公 共文 化服 务领域 。调研 发现 , 随着浙江 人民收入 的提 高 , 文化 消费有 从较少花 钱的活动项 目, 向需要 花钱但 活动 内容 更加丰富 、 活动 项 目更对 “ 胃口”活动视野更加开 阔的活动项 目转变的趋 向。即 、
“ 精致和谐 、 大气开放” 台州提 出“ 冒险 、 , 敢 有硬气 、 善创造 、 不张 扬” 的人文精神等 。无论是浙江精神还是杭州精神 、 台州精神 , 都 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建设 体现 出鲜 明的时代 特征和浓郁 的地方特色。二是把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和凝练 主题词 , 与部 门精神 、 行业精神结合起来 。举例 而言 , 校训是一所学 校办 学 目标 、 办学理念 、 办学 特色的高度凝练 。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 体 系如果能 与校规校训 的内涵 阐释融 为一体 ,将大大促进学 生思
想道德素质 、 科学 文化 素质 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 是与创先争
发展和完善 建设管理 体制 , 突破 薄弱环节 , 强化 已有优 势 , 凸现 浙江特色。除了 目前各地各部 门已经开 展的一系列卓 有成效 的
工作 之外 , 文化强省建设要在 以下 三方 面实现新突破 。 ( ) 一 把构筑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作为文化建设 的根本任
务 , 断增 强 向心 力 、 透 力和 影 响力 不 渗
建设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非一 E之功 ,既是 当前 的紧迫 优 活动 中“ l 党员 闪光言行 ” 活动 相结合 , 通过 不 同岗位党 员闪光
“文化强省”过程中实现文化与经济一体化
二 、 实企业 活 力的人 文底蕴 夯
文化强省战略 的落实生产 实践 环节 中就是要增强企 业的 巧实力 企业是社 会物 质生 产的基 本单 位 , 是文化 强省 的基
本依靠群体 , 劳动者个 体之间合作 的基本组 织。因此 , 是 企业
文化建设 的进程 和人文管 理 的水 平直 接影 响着湖 南“ 文化 强 省” 战略的实际效果 。“ 实力” 巧 的概念是 由美 国学 者苏珊 尼
l 企业家. 2 天地 ・ 2 1 0 0年 3月 号
“ 文化强省’ ’ 过程中实现文化 与经济一体化
张 卫 国
摘 要 : 南制 定 了 文化 强 省 战 略 。 文 化 人 , 业 、 民 、 湖 以 兴 富 强
也会产生使实现 ‘ 意义 ’ 的科 技方 法难 以生 长的 问题 , 经济 在
秀, 人杰地灵 , 湖南 人有 股子 “ ” , 的就是湖 南人敢 想敢 辣 味 讲 做敢闯的人文精 神, 加之爱思考 的优 良学风 , 于做 事就成 了 善 湖南人的一种 常态 的追求 , 同样也体 现湖南人 “ 先天 下之忧而 忧, 后天下之 乐而乐 ” 人文 责任感 。“ 出去 , 走 干得 开, 如其 人 名” 这就是湖南的文化招牌一种展示 !
省。湖南有着极 为丰 富的文化 资 源, 化强省 就是要 把 文化 文
资源转变为文化 实力 , 创立人 文主导模 式的文化 生产 方式 , 实 现文化建设与人 的发展 、 济繁 荣、 经 社会 进 步的“ 体化” 在 一 ,
社会 、 业和 产 业 各 自领 域 中 , 别 要 注 重 “ 化 与 经 济 的 一 企 特 文
南成为人才成长 、 广纳仁人 志士 、 吸引投资 的热土 。“ 进来 , 请 留得住 , 人尽其才” 这是 文化强省增 强容纳 力的原则 。就增强 湖南对外扩张力 而言 , 的是湖南 人走 出湖南 , 出 国门, 指 迈 进
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更好更快建设文化强省
城 乡公 共 文化 服 务 能力 和 水 平得 文 化 强 省 建 设 。
形成。 湖南文化 的发展 , 在全 国已成 为广 到 大幅提 升 。积 极适 应 文 化发 展 的 新
泛关注 的现 象 , 现 出“ 喷 ” 呈 井 式发 展势 规 律新 特 点 , 以健全 文化 公共 服 务体 头 , 广 电湘军 ” “ “ 、 出版 湘 军 ” “ 艺湘 系为突 破 口, 大 力发 展 高雅 、 端 文 、演 既 高 军 ”“ 、 动漫湘 军 ” 在全 国影 响深 远 , 无论 化 产 品 ,又大 力 发展 人 民群 众 喜 闻 乐
正确 处理 好 三 个 关 系。要 处理 好
入2 世 纪 ,信 息 技 术 的 迅 猛 发 展 和 农 业 主流 文化 和 多样 文化 的关 系 。 既要 保 1
文明的现代转型 ,文化要素 发挥 了越 来 证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理 念 的 主 导 地 又 百 、百 越 明显 的助推作用 ,文化创 意产业 的先 位 , 要 继 续 贯 彻 “ 花 齐 放 ” “ 家 导 作用 进一 步 凸现 。没 有 争 鸣 ” 方针 , 不 同地 的 让
化 、 信 文 化 、 政 文 化 , 力 为 人 民 诚 廉 努
文化软 实 力的提 升促进 整体 实 力提升 。
群 众 提供 更 多 更好 的精 神 食 粮 ,为经 济社 会发 展提 供 更有 力 的文化 支撑 。
更好 更快 地推 进 文化 强省 建设
“ 十二 五 ” 时期 , 文 化发 展 的重要 是
文化创 意的介入 , 现代产业
发 展就 没有 灵魂 。 建设 文
化 强省 , 是 要 适 应 新 型 工 就 业 化、 业 现代 化 、 型城 农 新 镇化、 息化和“ 型 社会 ” 信 两
文化强省
1.分析说明云南民族渊源和民族分布特点。
答: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用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
云南由于复杂的地形地势的缘故,赋予了云南有着复杂的民族渊源。
民族的渊源主要有:北方游牧民族的源流和南方农耕民族的源流。
1)北方游牧民族的源流:在滇西北横断山脉去,考古工作者曾在维西县的戈登村腊普河东岸发现过新石器时代遗址,在德钦县的纳古、永芝等地发现过青铜时代的石棺墓文化。
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从甘肃、青海一带经川西、藏东到云南西北的广阔地域,是古老的氐羌族群发源繁衍的地区。
由于氐羌族群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其后历两千年的演变,支系四分五裂,分布遍及全省,云南不少现代民族均以其为源。
2)南方农耕民族的源流:自滇西北往南、往东,地势大幅度降低,自然景观由险峻趋于平缓开阔。
滨湖临江的盆地增多,在纵横交错的河流两岸,不时出现成片的台地。
这些盆地和台地气候温暖,资源富饶,既便于渔猎采集,又利于农业的产生。
滇中等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分布,远远多于滇西北地区。
云南现代民族的语言体系大致分为3类,即汉藏语系的藏缅遇阻、壮侗语族以及南亚语系的孟高棉语族。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云南成为南北民族交叉的十字路口,然而其地理环境却不利于各民族的大融合。
使得云南各民族难以成为一体,从而也使得云南的民族流传了下来。
在云南这个地方民族的源流也很复杂,可以从下表看出:在新石器时代,居住于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南北民族的分布,奠定了云南民族分布的基本格局,现代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水平分布,是在几千年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受各种因素作用的民族迁徙流动以及外来民族不断迁入的结果。
云南民族的分布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其一是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ude水平分布,其二是全省范围和各局部地区多民族的垂直分布。
1)民族的水平分布A、滇西北三江并流地带的民族分布:滇西北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带,属青藏高原向南延伸而形成的横断山纵谷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强省
1、河南建设文化强省有哪些优势?
(1)、河南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遗产丰富;(2)、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3)中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吸引力;(4)建设中原经济区为建设文化强省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
2、河南为什么要建设文化强省?(宣传标语:实施河南文化强省战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1)、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提升幸福感;
(2)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原优秀文化,提高河南人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3)有利于为河南经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3、请你写出代表河南的传统文化。
根亲文化、姓氏文化、故都文化、汉字文化、功夫文化、河洛文化;
4、中原文化的品牌有哪些?
(1)、根亲祖地文化:(见上);(2)、历史文化遗产(人文历史景观):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等;(3)、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林文化、豫剧等(宣传标语:打造文化知名品牌,传承河南历史文化)
5、我省的知名的文化活动有哪些?
(1)、黄帝故里拜祖大典;(2)、洛阳牡丹文化节(3)、开封菊花会;(4)、周口周末——元剧场。
6、河南省的文化名人有哪些?
(1)、历史名人:张衡、张仲景、杜甫、韩愈、白居易等(2)当代人物:任长霞——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李文祥——“战斗英雄”,敬业奉献;最美奶奶柴小女。
7、中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中原是华人根亲文化的祖地;中国八大古都都有四个在河南;河南地下文物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全国第二,馆藏文物占全国的1/8;5000年华夏文明约有3000年集中在河南;河南被誉为“中国历史的自然博物馆”;河南历史上人才辈出,彪炳史册等。
8、青少年如何传承中原文化?
①积极宣传我省的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原文化。
②对待我省的民族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结合时代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原传统文化。
9、河南新时期有哪些特有的民族精神?它和民族精神之间有什么关系?对中原经济区建设有何作用?
(1)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三平精神等;
(2)河南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重要体现,是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3)中原文化(河南精神)为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利于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有利于培养中原儿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责任感,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