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视角下的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合集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分析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分析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化社会对休闲度假需求的增加,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如何更好地发挥文旅融合的作用,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理论,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背景介绍、问题阐述和研究目的三个方面入手,对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理论进行全面分析和探讨。

1.2 问题阐述乡村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

乡村旅游产品线单一,缺乏差异化和特色化,无法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和参与。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不完善,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和提升游客体验。

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着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问题,需要探讨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着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的情况,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

本文将从文旅融合背景下对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理论分析,旨在探讨如何解决乡村旅游产业面临的种种问题与挑战,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当前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揭示文旅融合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探讨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并分析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及相关政策支持情况。

本研究也旨在揭示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关未来展望和启示,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为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推动文化传承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2. 正文2.1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乡村旅游产业是我国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

乡村振兴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

乡村振兴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

乡村振兴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面临着人口流失、土地荒芜、文化消失等问题。

乡村振兴成为了当下必不可缺的任务。

而乡村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和支撑。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乡村教育与文化活动、技艺传承与创新、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等方面,探讨乡村振兴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

一、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乡村是社会历史的结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要传承与保护乡村的历史文化,首先需要加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与修复,保护好古建筑、古碑碣等物质文化遗产。

其次,要加强对乡村传统节庆的传承与弘扬,如春节、端午节等。

同时,乡村文化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保护好乡村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也是传承乡村历史文化的重要方面。

二、乡村教育与文化活动乡村教育是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

乡村学校应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同时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加强对乡村文化艺术的培养。

此外,举办文化活动,如文化节、农民画展等,可以激发乡村人民的文化创造力和活力,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三、技艺传承与创新乡村的技艺传承是乡村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技艺如农具制作、手工艺等,既需要传承保护传统技艺,同时也需要创新。

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引入现代科技手段,使传统技艺与现代制造相结合,提高技艺的实用性和市场竞争力。

艺术类技艺也要鼓励创新,培养人才,推动传统技艺的发扬光大。

四、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

乡村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可以吸引游客和投资者的目光,推动乡村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同时,乡村旅游还可以带动相关的文化产业,如特色农产品加工、乡村民宿等,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五、乡村音乐与舞蹈乡村音乐与舞蹈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承乡村音乐与舞蹈需要加强对传统曲艺和舞蹈的保护与传承。

关于农文体旅融合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文体旅融合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文体旅融合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农文体旅融合发展情况一、调研背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农村旅游已经迅速兴起。

为了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文化和体育资源也开始被充分利用起来,农文体旅融合成为了新的发展方向。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文体旅融合发展的现状、问题以及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文献研究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选择了若干个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调研,与相关部门负责人、村民代表以及旅游从业者进行座谈和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和意见。

三、调研结果1.农文体旅融合发展现状通过对调研地区的走访和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农文体旅融合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农村文化和体育资源被充分利用,通过传统民俗活动、农业体验、体育赛事等形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观摩,并且有不少游客选择在农村度假。

(2)农文体旅融合发展具有地域特色。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体育资源,通过发掘这些特色,可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例如,某地区的传统农耕文化节、体育竞赛等活动逐渐成为当地知名的旅游品牌。

(3)农文体旅融合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地区由于基础设施的限制,农文体旅产品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另外,一些地区对于土地的开发和利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规划和管理。

2.农文体旅融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农文体旅融合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开展旅游活动,农村经济获得了新的增长点,农民收入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农文体旅融合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经济结构,还促进了乡村产业升级和转型。

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体育产业,农村经济实现了多元化发展,提升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实力。

四、调研结论与建议1.调研结论通过对农文体旅融合发展情况的调研,可以看出这一发展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也需要看到,农文体旅融合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

2.建议(1)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

文化创意视域下三亚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文化创意视域下三亚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文化创意视域下三亚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一、现状分析
三亚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其城市旅游业迅速发展,但乡村旅游的发展却相对滞后。

三亚乡村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薄弱,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

由于农村人口的大量外出务工,导致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乡村文化传承薄弱,乡村旅游产品缺乏独特性和差异性,乡村旅游观光项目比较单一,无法形成集聚效应。

三、发展建议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乡村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水平。

2、丰富乡村旅游产品。

政府和相关企业应加大对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投入,打造具有三亚特色和文化底蕴的乡村旅游产品,丰富乡村旅游的内容和形式。

3、加强乡村文化传承。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大对乡村文化传承的支持力度,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增强乡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4、多元化发展乡村旅游。

政府和相关企业应推动乡村旅游观光项目的多元化发展,打造多样化的乡村旅游体验项目,形成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

四、结语
三亚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和努力。

政府应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引导“文化+旅游”的模式,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

企业应加大对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投入,打造具有自身特色和传统文化底蕴的乡村旅游产品。

社会各界应加强对乡村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支持,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三亚乡村旅游一定能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分析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分析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旅游产业成为了国内外旅游业中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成为了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文化和旅游交融的趋势也日益凸显,文旅融合已经成为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现代经济背景下,如何推进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理论分析,探讨其发展路径和策略。

一、文旅融合的基本概念文旅融合是指文化和旅游两大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

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传统文化保护、文化艺术表演、文化传媒等领域,而旅游产业则包括旅游景区、酒店餐饮、交通运输等领域。

文旅融合是指将这两大产业有机结合,实现共同发展,相互促进。

在乡村旅游产业中,文旅融合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品,还可以提升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氛围,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乡村旅游产品单一传统意义上,乡村旅游产品主要以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为主,缺乏文化深度和创意元素。

游客在乡村旅游中,往往只是单纯的游览风景,而缺乏对当地文化的深入了解和体验。

这一问题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不平衡在一些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落后,服务水平低下,影响了游客的游览体验和满意度。

与此一些热门旅游目的地,由于人流量过大,导致了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

3. 文旅融合意识不强在一些地方,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合作机制,导致了双方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缺乏文旅融合意识是制约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文旅融合理论的发展路径1. 建立文旅融合的政策体系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文化和旅游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

首先要建立文旅融合的政策导向,引导投资者和企业家投身乡村旅游产业,注重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价值。

2. 加强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应该注重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渊源,创新旅游线路和旅游项目,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乡土气息。

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价值

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价值

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价值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广泛的研究价值,它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个层面,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议题。

以下是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的一些价值和关键议题:一、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性:1通过研究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可以评估其对当地居民收入、就业和企业发展的影响。

2探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包括如何平衡旅游业对当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及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持生态平衡。

二、社会文化影响:1研究乡村旅游对当地社区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包括社会关系、文化认同和传统技艺的传承。

2考察游客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互动,以及如何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三、旅游规划与管理:1分析乡村旅游的规划和管理模式,研究政府、企业和社区之间的合作与冲突。

2探讨如何有效平衡旅游业的发展和保护乡村自然、文化资源。

四、乡村品牌与市场营销:1研究如何通过乡村旅游塑造和推广乡村品牌,提高乡村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2探讨市场营销策略,包括数字化推广、体验式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

五、乡村创新与发展:1分析乡村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探讨如何通过旅游业激发乡村创新和创业。

2考察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乡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变。

六、社区参与与治理:研究社区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态度和参与程度,探讨如何实现社区与旅游业的共赢。

分析不同治理模式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效果,包括政府主导、社区自主和公私合作等模式。

七、乡村旅游与全球挑战:1考察乡村旅游在全球挑战(如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等)下的发展机遇和应对策略。

2探讨乡村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之间的关系。

通过深入研究上述议题,可以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促进乡村发展、保护文化遗产、改善居民生计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

课题研究论文: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研究

课题研究论文: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研究

122041 旅游管理论文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研究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区为活动场所,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生产经营形态、民俗文化风情、农耕文化、农舍村落等资源,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健身、娱乐、购物、度假的一种新的旅游经营活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对旅游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从追求身体享乐为主变为以精神追求为主。

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城市化进程的时间较短,乡村生活的印记还留存在人们的记忆深处,我国社会在实质上是“乡土的”。

乡村旅游为快节奏生活的城市居民提供了满足“回归自然”这一心理需求,乡村成为了城市居民的“精神家园”。

因此乡村旅游已成为中国旅游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1 朱家湾村概况朱家湾村地处陕西省柞水县西北部秦岭南麓,红妙河畔,曾经贫困而窘迫。

即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长期以来,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朱家湾村的发展。

随着2007年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的开通,给紧邻终南山隧道口的朱家湾村,带来了新的机遇,该村融入了西安1小时旅游圈的范围内,交通的便利,自然风光优美,吸引了省内外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憩度假休闲,成为西安人自驾游和短线游的目的地之一。

自此,朱家湾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xx年成为商洛市命名的首批秦岭美丽乡村,进行重点建设。

之后,又被国家农业部、住建部命名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

2 朱家湾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朱家湾村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路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依托牛背梁国家级森林公园,把美丽乡村作为景区的一部分打造,既完善丰富景区旅游项目,又提升景区旅游服务水平,使该村成为服务景区和自成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现已完善提升了朱家湾入口形象区、红妙河综合服务核心区、沁园村新型农业综合体、花锦园高端民宿区等区域,利用河道空地,修建田园式的漫步长廊。

为了鼓励有条件的群众发展农家乐产业,目前采取农户自筹、政府补贴的办法,对朱家湾村农家乐进行改造升级,并根据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重点开发高端民宿区,以创意旅游带动美丽乡村的全面升级。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乡村旅游是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的旅游形式,它与城市旅游不同,强调的是回归自然与农村生活。

乡村旅游的兴起,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如何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环境、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

一、环境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会带来一定的环境压力,比如垃圾问题、污染问题等。

为了避免乡村旅游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一方面,要建立垃圾处理体系,保持乡村清洁。

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污染物的治理和防治工作。

比如,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监管,防止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要采用环保技术,减少对水、空气等环境的污染;还要加强对自然遗产的保护,维护生态平衡。

总之,要通过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控制好乡村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二、经济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可以为当地经济带来一定的贡献。

但是,要使乡村旅游长期、稳定地发展,就需要把握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

为了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采取多种经济手段。

比如,可以通过发掘当地文化资源吸引游客,同时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可以通过开展休闲度假、体验农业等活动,吸引游客的同时,也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还可以通过发展特色、高品质的农产品、农业旅游、文化旅游等业态,推动农业现代化。

三、文化方面乡村旅游是一个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形式。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依靠当地的文化资源。

要把握好乡村旅游与文化的关系,加强文化保护和创新。

比如,当地可以举办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如柿子文化节、草编文化节等,通过展示当地的民俗风情吸引游客;还可以开发一些民俗村、文化村,推广当地的文化,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文化方面进行创新,如打造新型的文化旅游景观,推广文化旅游产品等。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在环境、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开展研究。

既要关注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环境保护和文化创新,这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新时代乡村游憩地吸引力提升的文化路径

新时代乡村游憩地吸引力提升的文化路径

新时代乡村游憩地吸引力提升的文化路径【摘要】在新时代,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选择,而文化正是乡村吸引力的核心。

为了提升乡村游憩地的吸引力,我们需要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景点,加强乡村文化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文化创意产业,提升乡村传统文化价值。

从古镇古戏台到乡村文化节,各种文化元素的融合与创新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文化路径不仅是吸引游客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至关重要。

通过文化路径的提升,将推动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乡村经济注入新动力。

营造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让乡村成为游客向往之地,不仅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也能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的价值。

【关键词】乡村旅游、文化景点、文化活动、历史文化资源、文化创意产业、传统文化价值、游客吸引力、竞争力、发展、健康发展、提升、乡村游憩地1. 引言1.1 乡村旅游潜力巨大乡村旅游潜力巨大,是指乡村所蕴藏的丰富资源和独特魅力,具有吸引游客的巨大吸引力和发展潜力。

乡村旅游以其幽静的环境、淳朴的民风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成为旅游行业中的明星产品。

乡村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为游客提供了体验不同于城市生活的乐趣和养生休闲的场所,是他们追求放松和放松的首选目的地。

乡村旅游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游客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可能性,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和喜好。

乡村旅游的潜力还体现在其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盈利的能力。

通过挖掘和开发乡村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可以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来源,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乡村旅游也可以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当地居民的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

乡村旅游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新亮点和增长点。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充分利用乡村的资源优势,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和政策,推动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为乡村旅游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1.2 文化是乡村吸引力的核心乡村旅游潜力巨大,而文化作为乡村吸引力的核心具有重要意义。

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研究

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研究

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研究作者:王晓芸来源:《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年第06期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农耕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升级的灵魂,乡村旅游是传承发展农耕文化的载体,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是推进陕西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要破解当前陕西乡村文旅融合中存在的发展主题有待明确、发展模式有待创新和发展生态有待完善等难题,就要进一步创新思路,以智慧化、品牌化和村民主体化等方式,谋划乡村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强基。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重申“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并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中国自古是一个农业大国,传承优秀农耕文化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迫切需要;发展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增长点。

乡村旅游与优秀农耕文化融合发展,既可以为优秀农耕文化提供发展载体和物质支持,也可以为乡村旅游提供文化资源和精神引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陕西是农业大省,农耕文化源远流长且辉煌灿烂。

将陕西优秀农耕文化植入乡村旅游,打造农耕文化旅游知名品牌,符合新时代文旅融合的大趋势,对于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意义农耕文化是指通过农耕生产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与农业社会相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1]。

乡村旅游是指以具有乡村特征的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景观进行一系列休闲娱乐活动的旅游方式[2]。

乡村旅游与优秀农耕文化融合发展,对于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内涵式、可持续发展,优秀农耕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以及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落地生效等均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

(一)乡村农耕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升级的灵魂现代旅游发展中,人们已经意识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中学2021-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中学2021-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中学2021-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临夏县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考试卷高二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世界文明体系如同百花齐放一般,独立却又包容,共生共存,一同构成了灿烂绚丽的人类文明;而各种文明之间并非完全对立冲突,彼此存在着交流融汇的契机。

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就扮演着文明互鉴大会场的角色。

季羡林先生曾经在《敦煌学和吐鲁番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一书中讲道:“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丝绸之路自开通以来,不断向东西延展,在数千年的经贸和文化交流中不断养护着东西方世界。

丝绸之路构建起了一架文明融合的桥梁。

和而不同,是文明互鉴的原则。

孔子有云:“君子和而不同。

”由于个体认识的局限性,也因个体立场的不同,“君子”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许存在差异,但是彼此之间互相尊重。

这是古代先贤的做人准则,影响了中国社会数千年。

丝绸之路上的敦煌莫高窟就对此作了一个完美的阐释。

莫高窟虽然是一所佛教殿堂,但是它并没有排斥其他文化的存在和发展。

以莫高窟第285窟和249窟为例,在这个佛教殿堂里,工匠依据佛教典籍,对传自古印度的佛教图像加以改造和创新绘制出来,同时按照《山海经》等汉地典籍,又绘制了神仙世界的图像;不仅如此,他们还吸收了古代波斯琐罗亚斯德教经典中的图像元素,还有学者指出这里也可见来自古代希腊地区的图像元素。

开放包容,是文明互鉴的前提。

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与借鉴。

文明的发展也不可能建构在“闭门造车”基础之上。

只有对外开放,互相包容,彼此之间才会增进了解,开展对话。

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展示出无与伦比的大国风貌。

皮影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乡村振兴战略互动探究——以甘肃皮影音乐为例

皮影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乡村振兴战略互动探究——以甘肃皮影音乐为例

Yi Shu Ping Jian Yi Shu Jiao Liu·艺术交流皮影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乡村振兴战略互动探究———以甘肃皮影音乐为例郑颖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摘要:甘肃皮影艺术作为优秀地方文化的代表,囊括本地乡村社会特有的思维形态、审美取向、文化艺术,是陇上传统文化的主要承载者,也是中国优秀农耕文化一体多元化的重要构成。

自2005年起甘肃各地皮影先后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以文化振兴乡村的态势逐渐形成,以环县为代表的皮影乡村振兴生态链也成为文化振兴的优势路径。

本文以甘肃皮影音乐为切入,讨论皮影活态传承下进一步推进文化遗产振兴战略,以期拓宽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乡村振兴战略互动下,形成推动经济、人文、教化等多重积极效应的良性反馈。

关键词:甘肃皮影皮影音乐乡村振兴活态传承中图分类号:J605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4-0169-03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郑颖(1976.05—),女,硕士研究生,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民乐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器乐演奏与教学、民族室内乐研究、甘肃皮影、敦煌音乐文化。

基金来源:本文为2020年度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研究项目,项目名称:皮影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乡村新兴站略互动探究———以甘肃皮影那个音乐为例,项目编号:2020—FY —0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

深入挖掘农耕文化遗产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纯化民风中的作用”。

皮影艺术以精美的绘画雕刻艺术、灵动的舞台操控技艺和抒情的音乐唱腔形态成为还原中国民间原始农耕文化形态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是我国乡村文化的宝贵遗产。

甘肃皮影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与保护对我国传统文化探索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艺术助力乡村文旅产业振兴——文化创意设计方法探索

艺术助力乡村文旅产业振兴——文化创意设计方法探索

天工|2021年第11期[摘 要]通过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2016年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36号)文件的深入学习,将设计作为一种生产力,促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方法的实践,并与旅游、文化资源、非遗项目等进行跨界融合,在天津美术学院进行初步实践,为杨柳青传统年画打造鲜明的视觉形象系统,为杭州富桥镇进行洞桥“味道山乡”文旅品牌设计,助推特色文化创意产品创新。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旅产业;文化创意设计;杨柳青年画[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1)11-0028-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王玥然,竺丽芳,郭阳.艺术助力乡村文旅产业振兴:文化创意设计方法探索[J].天工,2021(11):28-30.艺术助力乡村文旅产业振兴—文化创意设计方法探索王玥然 竺丽芳 郭 阳天津美术学院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重点项目“设计学科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A201007301);天津美术学院校级项目“文化创意设计方法研究——以天津非遗文化为例”(项目编号:201902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玥然(1984.11—),女,汉族,天津人,天津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用户体验与服务设计。

 竺丽芳(1981.01—),女,汉族,天津人,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政教育。

郭阳(1996.04—),女,汉族,河北人,天津美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传承和弘扬中国美学精神的中国当代设计实践与研究。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019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

设计作为一种生产力,通过设计创意的介入与提升,可以充分挖掘农村传统文化资源,完善从原材料获取、创意设计到产品营销的产业链,形成以地域文化为核心的不断增值的产业链条,有效创造经济产能和文化价值。

心得体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发力点(最新)

心得体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发力点(最新)

心得体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发力点(最新)近年来,“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方兴未艾,乡村旅游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

促进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是繁荣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面对乡村旅游这一巨大的市场,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还不够深入,存在基础不牢、创意不够、特色不足、结合不紧、覆盖不广、品牌不响等诸多问题,制约着乡村旅游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推进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要在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上做文章,以文创产业带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找准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着力点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是两个不同产业的碰撞,必须找准着眼点和立足点,实现精准融合。

乡村旅游具有地域属性和资源属性,是文化创意的土壤,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必须以文化创意为手段,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体现文化创意的价值。

目前,乡村旅游侧重以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古迹等地域资源吸引游客,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不够。

固有的文化资源是文化创意的母体,历史古迹、名人故居、影视拍摄点、特色人文聚集区、历史事件发生地等都可以成为文化创意的活载体,各地可以通过创意手段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

比如,河北铁花村、剪纸村、陕西的泥塑村、四川绵竹的年画村等,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通过发挥自身文化优势,加上独特的创意,赢得了广大游客的青睐。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是文化创意产业在乡村旅游产品、市场、组织方面的拓展和延伸。

要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产业注重创新的优势,将文化创意理念、模式、智慧融入乡村旅游开发中,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一是促进产品融合。

积极推进“创意+产品开发”模式,结合乡村旅游中的绿色生态、乡村文化、建筑艺术、生活方式、农业园艺等多种元素,利用创意形式开发出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增强游客的体验感。

随着城市的大力开发建设及带来的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很多城市居民开始向往乡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400字》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400字》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乡村旅游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近几年随着文旅融合的开展和深入,学术界对于文旅融合以及乡村旅游的发展十分关注,对于此部分内容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加。

目前学术界关于乡村文旅的研究,主要有两种研究范式:从概念界定的角度展开对于乡村文旅的研究,进而论述乡村文旅发展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乡村旅游是一种可以实现持续发展的文化经济,乡村旅游地能够将当地的文化特征、文化属性以特定的文化符号表达出来,并能够借此作为当地文化保护工作的推动力1(Kneafsey M,2001)。

乡村旅游的概念是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界定和探讨的,并且根据其旅游对象、科技含量不同角度可以对乡村旅游进行分类2(肖佑兴,明庆忠等,2001)。

从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内涵的角度展开思考和分析,则可以将乡村旅游定义为乡村旅游是在乡村产生,满足游客需求,实现经济效益的活动3(郭丽,章家恩,2010)。

从乡村文旅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展开探讨,将乡村文旅作为农村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部分,探索其与乡村协调发展方式。

如基于当地乡村旅游的开发的基础上,探讨该地的社区和文化是否因为乡村旅游的发展而产生了变动4(Nielsen NC,2010)。

从乡村旅游开发的角度出发,乡村旅游是伴随社会和历史的发展所产生的,能够很好地承载当地军民的生活习俗,但是随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开发,可能导致其本土文化的缺失5(Thompson CS,2004)。

2国内研究现状以玉溪市为个例,研究该地在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为我国乡村文旅的发展转型提供参考思路6(倪爱兰,2020)。

1Kneafsey M . Rural cultural economy: Tourism and Social Relation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1, 28( 3):762-783.2肖佑兴,明庆忠,李松志.论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J].旅游科学,2001(03):8-10.3郭丽,章家恩.关于乡村旅游概念及其内涵的再思考[J].科技和产业,2010,10(05):58-61.4Nielsen N C .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 Localism and Cultural Change[J]. Tourism Management, 2010, 31(5):693-695.5Thompson C S . Host produced rural tourism: Towa's Tokyo Antenna Shop[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4, 31(3):580-600.6倪艾兰. 文旅融合背景下玉溪市通海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乡村文旅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政府主导型模式、社区居民主导参与型模式和多利益主体参与型模式7。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引言乡村振兴是中国当前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和乡民生活的幸福。

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两个重要支撑产业,在推动农村发展、改善农民收入、保护乡村文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旨在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章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基本概念与特点1.1 乡村旅游的定义与发展现状乡村旅游是指游客以参观、探索乡村风貌、体验乡土文化为目的,融入农田、乡野的一种旅行方式。

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对休闲度假的追求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成为拉动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

1.2 文化产业的定义与发展现状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为核心,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依托的产业体系。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文化产业逐渐崛起,推动了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1.3 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有着天然的联系,两者在协同发展中相互促进。

乡村旅游吸引游客,提供了市场需求;而文化产业通过提供文化产品与服务来满足这种需求。

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还有助于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第二章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问题与挑战2.1 乡村旅游过度商业化问题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出现了过度商业化的现象。

由于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求,一些地方忽视了对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导致了乡村旅游的娱乐化和同质化。

2.2 文化产业在乡村地区的薄弱发展问题相对于城市,乡村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较为薄弱,人才缺乏、资金有限、市场需求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这也导致了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难以实现。

2.3 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缺乏深度融合问题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在某些地方发展仍然相对独立,缺乏深度融合。

乡村旅游往往只是单纯地展示乡村风光,而与当地的文化产业缺乏联系和融合,无法真正体现乡村文化的魅力。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综述2023-10-26•引言•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实践案例目•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启示与展望•结论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01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02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对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增加就业机会。

03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对于指导乡村旅游的开发和提升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总结现有的发展模式,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为乡村旅游的开发和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目的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搜集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总结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及其特点,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方法02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概念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活动场所,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农民日常生活与丰富多样的民风民俗为资源,融参观、考察、学习、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

特点乡村旅游具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双重性、农业特色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参与体验和休闲娱乐的趣味性等特征。

乡村旅游的概念与特点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乡村旅游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形式是城市居民到农村参观农产品展览和农业科技示范园等。

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乡村旅游逐渐发展起来,出现了农家乐、农业观光园、民俗文化村等形式的乡村旅游。

提升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乡村旅游逐渐向高端化、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出现了休闲农庄、度假区、民宿等形式的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主要包括农家乐、农业观光园、民俗文化村、休闲农庄、度假区、民宿等类型。

类型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主要包括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农民自主型等。

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旅游业转型升级研究报告

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旅游业转型升级研究报告

文旅融合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人工 智能等技术提升旅游体验和管理 效率
绿色生态旅游的兴起:注重可持 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 色旅游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 合: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 品,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
个性化、定制化旅游服务的普及: 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提升 旅游品质和体验感
提高产业竞争力:旅游业转型升级可以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增加旅游业的附加值, 提高经济效益。
促进产业创新发展:旅游业转型升级可以促进产业的创新发展,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的 融合,拓展新的旅游业态和商业模式。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旅游业转型升级可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游客满意度,增强旅 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的互动关系
06 文 旅 融 合 发 展 背 景 下 旅 游 业 转 型 升级的案例分析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和意义
文化旅游的发展历程
文化旅游的起源 可以追溯到古代, 当时旅游活动主 要是出于宗教、 政治等原因。
工业革命后,随 着经济发展和人 们生活水平的提 高,文化旅游逐 渐兴起。
启示:总结案例 对旅游业转型升 级的启示,如注 重文化内涵挖掘、 提升服务质量、 创新商业模式等
适用范围:探讨 案例的成功经验 在类似文旅融合 发展背景下的应 用和推广价值
对未来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借鉴和 启示
转型模式:可复制和推广的 模式与路径
未来趋势:技术驱动、文化 创意、生态保护等方向
文旅融合对旅游业的影响
促进旅游产业升级和转型
增强游客的文化体验和参与感
添加标题

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的路径与对策

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的路径与对策

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的路径与对策一、传统文化在乡村旅游中的价值1.1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精神意蕴。

1.2 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传统文化包括文学、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代表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艺术传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3 传统文化的民俗价值传统文化还包括民间信仰、民俗习俗、节庆活动等,这些民俗文化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生活习惯,是我国乡村的精神家园。

二、传统文化如何赋能乡村旅游2.1 传统文化的展示与传承在乡村旅游中,可以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节、展示传统技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式,让游客深入了解和体验我国传统文化。

2.2 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例如文化主题民宿、文化体验游、文化创意品等,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2.3 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引导乡村旅游不仅是为了游览风景,更是为了增强游客的文化底蕴和文明素养,传统文化可以在乡村旅游中扮演着教育与引导的角色,提升游客的文化修养。

三、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旅游的实际路径与对策3.1 加强传统文化资源挖掘大力挖掘和整理乡村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包括历史古迹、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等,为乡村旅游提供文化资源支撑。

3.2 建设文化设施与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建设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文化体验基地、文化展示馆、文化活动中心等,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3.3 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培养一批懂传统文化、热爱乡村的文化人才,他们可以在乡村旅游中充当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引导者。

3.4 推动政策扶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对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旅游的项目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吸引社会资本和专业机构参与。

3.5 强化品牌推广与宣传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加大对乡村旅游中融合传统文化的项目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3.6 完善配套服务与管理乡村旅游发展中,还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的完善,同时加强对乡村旅游的管理,保障游客的安全和文明出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创意视角下的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作者:张忠昶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09期[摘要]近些年,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乡村旅游转型势在必行。

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两个产业的融合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可能,为乡村旅游业提供全新的发展机遇。

重点关注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特点与内涵,着重分析两个产业之间的密切联系,以期为两者的融合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文化创意;融合[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1 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特点与内涵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大力支持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乡村旅游产业进入了全新的高速发展阶段,这充分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截至2012年底,我国共有约8.5万个乡村开展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关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达到170万家;相关从业人员达2800万,占全国农村总劳动力的6.9%;年接待游客8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

乡村旅游作为一个重要产业,影响不可忽视。

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等战略的提出,极大地繁荣了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各级政府的重点发展对象,其在优化乡村产业结构、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就业、带动产业发展等方面作用显著。

这一点在江、浙两省体现得尤为突出,2004~2013年江苏、浙江两省的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年减少速率总体来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图1),其中江苏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口年均下降4.44%,浙江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口年均下降4.21%。

这是因为江苏、浙江两省属于沿海发达城市,第二、三产业比较发达,吸纳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相对于其他地区更加明显。

从而江苏、浙江两省的农村闲置资源更加丰富。

同时,江苏、浙江两省对外贸易发达,开放程度高,接收现代化发展理念更超前,且江苏浙江两省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较高,市场需求更大,这也为乡村度假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因此,乡村度假在江苏、浙江两省发展起步早、成熟度高。

目前,全国各省份的乡村旅游大多数都是以农家乐、观光农业、采摘园等为主,但这种模式存在旅游产品单一,缺乏文化创意因素,市场比较狭隘等问题,并不符合乡村旅游发展的大趋势。

从观光到休闲度假,从农家乐到休闲农庄、度假村、从视觉欣赏到注重体验参与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产业的转型升级、产品的转型升级、市场的转型升级以及教育培训的转型升级。

乡村旅游在提供就业岗位、提升当地农民的收入等方面作用显著,除此之外,现阶段,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互联网等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越来越多,这种发展趋势是提升乡村旅游产业内涵,实现综合功能转变的重要途径。

与其他产业合作发展,不仅能使优势最大化,更能够借助其他产业的力量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乡村旅游产品以观光休闲、农家乐、采摘等为主,产品同质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消费者的吸引力逐渐降低,许多乡村旅游地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产品的设计中更多地融入文化创意元素,力争改变产品千篇一律的局面,打造精品项目。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的需求,迎合消费者的口味,众多乡村旅游经营者在乡村旅游产品的营销中实行差异化营销模式,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消费者群体采取不同的策略,并注重旅游网络营销的力量,利用互联网的便捷为消费者提供方便。

现阶段,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乡村旅游经营者更加注重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规划设计等方面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充分认识到人才在竞争、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对人才的重视,已然成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

2 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的联系2.1 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概述旅游与文化是紧密关联的,旅游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游客在参观的过程中,体验乡村独有的文化内涵,感受旅游的灵魂。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中具有明显文化特征的业态,是在传统的村落基础上深入发掘文化内涵,融入新的创意、新的项目,帮助人们缓解生活压力,得到身心的放松。

而乡村旅游过程中的文化元素作为基本组成单位,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国外相关研究,Richards and Raymond(2000)最早提出并界定了创意旅游的概念。

Landry,Gnedovsky(1997)认为文化创意旅游是全球性品牌,收入潜能巨大,发展前景乐观。

MacDonald(2003)对加拿大的乡村文化进行了研究,重点强调乡村旅游中文化元素的重要性,探寻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新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国内相关研究,王桂霞(2012)对于创意农业旅游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诸丹(2009)等认为创意农业能够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创造不竭动力,倡导通过融合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国内外对于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学者普遍看好两者的融合发展,提出了许多发展意见。

相比之下,国外对于文化创意和乡村旅游的研究是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的不断发展而展开,而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缺乏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相关研究较少,内容较为单一,而在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相互融合方面的研究更是亟待完善。

从国际文化创意市场的发展来看,英、美、日、韩、澳大利亚等国都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典范,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推陈出新,发展较为全面,成果显著,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地方。

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重点是发掘旅游项目的人文内涵,打造旅游产品的魅力智核。

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正处于全面发展阶段,在文化创意的视角下研究乡村旅游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并会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意义显著。

2.2 文化创意在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乡村旅游根植于广阔的农村,建立起了沟通城乡社会经济的桥梁和纽带,极大地促进了城乡的互动。

现如今,随着旅游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逐渐缺乏新鲜感。

与此同时,当今乡村旅游消费群体更倾向于由观光游览到休闲度假模式过渡,不再拘泥对于名胜古迹的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而是乐于选择更加放松、休闲的出行方式,注重旅游过程中自身的体验。

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融入文化创意元素对其转型升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以苏州吴中太湖旺山村、陆巷古村的乡村旅游为例,两地的旅游资源都十分有特色,但由于景点开发的深入,也面临着逐渐趋同的威胁、市场需求的转换,使得苏州吴中太湖在乡村旅游行业中面临十分激烈的竞争。

但两地在开发的过程中充分融入文化创意元素,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与现代创意元素相结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特色显著,在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中走在前列。

乡村旅游根植于乡村的传统文化,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应以文化为核心,抓住乡村旅游的灵魂所在,在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扬、提升乡村的传统文化。

但是,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逐渐暴露出产品单一、配套服务薄弱等一系列问题,缺乏文化创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许多时候在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文化这一根本。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创意元素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涌现,从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提取诸多乡村旅游资源元素与现代创意文化融合,为之后的产业升级提供了助推力,只有充分了解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对目前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3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3.1 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如今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繁忙之中得到放松是每一个人的愿望,而乡村是一个理想的去处,因而,乡村旅游得到了高速的发展。

但是随着近几年乡村旅游“井喷式”的发展,乡村改造趋于城市化,商业气息过于严重,各地的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同质化严重、特色雷同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忽视了对乡村文化内涵的挖掘,缺少文化创意这一有力抓手。

缺乏文化、缺乏创意将导致恶性循环、发展停滞不前,而文化创意产业正是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因此,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必须抓住乡村旅游的灵魂——文化,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挖掘、整合、激活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灵魂以激发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并需落实到乡村旅游具体产品的开发上,创造出更新、更好、更有创意的产品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这是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所在。

3.2 引进和培养人才,为融合发展注入活力人才是文化创意乡村旅游不断发展的有力保障,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过程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既是促进两者融合发展的必备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也直接决定了两者的融合程度。

乡村旅游目的地应该制定合理的人才招聘计划,与文化企业、旅游部门、各高校等相关部门合作,从相应部门吸纳专业人才,以适应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趋(下转P72)(上接P110)势,用专业的知识为乡村旅游目的地带来活力,提升竞争力。

此外,应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保证员工知识与技能的不断完善与更新,紧跟发展的脚步。

3.3 充分借助互联网的力量科技的力量在如今各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各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产业的融合发展应充分借助互联网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优势,通过互联网平台,更好的进行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拓宽销售渠道。

乡村旅游是一种无形的、不可储存的产品,传统的营销方式中,人们无法在旅游选择的时候进行仔细品位和亲身体验乡村的文化与特色,感受不到乡村的文化魅力。

但如今,通过互联网,旅游者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图文、视频等方式直观地感受到乡村旅游的独特景观和文化意象。

因此,能否充分的利用互联网平台将成为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只有信息畅通无阻,乡村旅游地才能被更多的人熟知,创意才能转化为产品,发展才不会是空谈。

3.4 完善跨界治理机制,提供政策保障在产业的融合发展过程中,势必会产生由规则制定、资源配置等因素引起的不均现象,所以较为重要的一点是尽可能地完善跨界治理机制。

在完善跨界治理机制的过程中,政府及旅游等相关部门作用不可忽视,政府及旅游等相关部门首先应该为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保障两者健康融合发展。

此外,应充分协调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明确目标,采取措施调动各利益集团的积极性,力争做到合作共赢。

最后,在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应做好监督工作,对于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当甚至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规范行业秩序,为融合发展提供健康、稳定的大环境,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1] 牛君仪.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肓[J].农业经济,2014(9):43-45.[2] 乔海燕.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浙江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1):27-30.[3] 徐福英,刘涛.新形势下我国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研究[J].农业经济,2010(2):93-94.[4] 殷先俭.乡村旅游中的文化元素挖掘浅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5] 花建.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四大路径[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4):26-35.[6] 沈宏. 徽文化视野下的黄山市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0.[7] 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4):50-55.[8] 王璇璇.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4):28-29.[9] 李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整合发展研究—以郑州为例[D].开封:河南大学,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