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案例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案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精选16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案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精选16篇)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篇1一、教学构思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经常要求解它们的表面积,例如:计算做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鱼缸需要多少材料。
虽然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由于学生缺少生活实践经验,导致计算出来的结果不符合实际要求:多加了一个上面的面积。
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学生似懂非懂:鱼缸的外形是什么样的?长方体吗?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是否就是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鱼缸没有哪一个面,所以实际上是计算哪几个面的总面积?如何计算这些面的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和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对于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探索、发现,在认识矛盾冲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驱使下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去解决鱼缸制作的问题来开展教学。
当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的过程,就学会了如何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实践,并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述能力。
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探究、发现问题和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学习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2.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里几个面的总面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活动过程:一、引导学生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1.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那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表面积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拿起一个正方体的模型,手摸着面)提问:正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指什么?正方体里每个面的面积怎样算?所以可以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3.归纳引入新课:正方体的6个相同的正方形面的总面积就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4.教学例2提问:题目条件是什么,让我们求什么?求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就是求正方体的什么?你会算吗?(:有同学提出可以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因为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正方体,所以可以这么做。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内容1.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1.2 教学重点:(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的掌握。
(2)运用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1.3 教学难点:(1)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公式的推导。
(2)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1.4 教学准备:(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
(2)白板或黑板。
(3)教学课件。
1.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
(2)新课讲解: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并结合模型进行演示。
(3)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4)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5)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公式的应用。
二、教学反思2.1 优点:(1)通过模型演示,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课堂练习和实际问题解决环节,让学生巩固了表面积公式的应用。
2.2 不足:(1)在推导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公式时,部分学生可能仍存在理解困难。
(2)课堂时间安排较为紧张,个别学生未能充分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2.3 改进措施:(1)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公式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推导,以加深理解。
(2)适当延长课堂时间,让更多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评价3.1 学生评价:(1)学生能熟练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2)学生能够运用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师评价:(1)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理解有所提高。
(2)学生在课堂互动中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
四、教学拓展4.1 课后作业:(1)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公式。
(2)寻找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测量它们的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教学案例教学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3-34页例1题和做一做中题目。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
2.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求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教学重点:建立表面积的概念,初步学会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难点: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教学准备:每个学生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各一个,剪刀一把;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纸盒、剪刀。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长方体的纸盒,让学生回答出它的形状后,指出它的长、宽和高,并分别指出和长、宽、高相等的棱。
教师:这个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的面积相等?2.教师沿着棱将纸盒剪开,再展平,让学生看一看展开后的形状。
二、教学实施1.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1)教师出示长方体纸盒,同时学生拿出各自的长方体纸盒,教师指导学生沿着上面与前面相交的棱、左面与上面、前面、下面相交的棱以及右面与上面、前面、下面相交的棱将纸盒剪开。
让学生看教师演示,教师将剪开的纸盒展平、合上,再展平贴在黑板上,演示时注意让学生观察原来长方体的各个面展平后各在什么位置。
让学生在黑板的展开图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教师注意订正。
学生将自己剪开的长方体纸盒展平在桌上,并标明“上”、“下”、“前”、“后”、“左”、“右”。
观察展开图,让学生回答:长方体有几个面?(6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有几组相等的面?上、下、前、后、左、右各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原长方体的什么?(引导学生答出:上、下每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原长方体的长和宽,前、后每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原长方体的长和高,左、右每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原长方体的宽和高。
)(2)请学生将正方体纸盒剪开,并标明“上”、“下”、“前”、“后”、“左”、“右”。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教育教学案例
本文将介绍关于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教育教学案例的相关内容。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学生将会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
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能正确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能够正确列式子、算出正确的表面积,并能正确运用表面积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观察力,通过课堂模拟和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介绍和练习,培养学生的造型思维。
三、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讲解与练习。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导入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更深入的了解。
2、教学游戏法:设计各种趣味性的计算游戏,让学生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归纳法:通过教师引导并讲解,让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导入实例,引导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更深入的认识,以此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意愿。
2、讲授通过PPT及其相关的课件,介绍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并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练习。
3、互动设计互动游戏,加深学生的印象。
例如,学生通过动手拼组立体画面的形式来增强学生模型思维的能力。
4、缺口练习通过缺口练习,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中容易犯错的误区。
5、作业与扩展出示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复习和理解,以此来适应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并可发挥科技教育的优势,将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和数学联系起来,进一步扩大科技教育的应用范围。
六、教学反思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是初中数学的基础,本教学案例从学理分析、思维运用、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细致、全面地讲解,使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了更深入地认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操作、讨论、交流、归纳的过程,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能够运用表面积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探究立体图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表面积的意义,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纸盒。
学生准备:长方体纸盒教学设计:一、复铺垫教师通过谈话方式,复上节课研究的知识,强调面的知识。
二、创设情境、引入问题教师制作了一个长方体的纸盒,引出问题:制作这个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大面积的纸板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求长方体纸盒的表面积。
三、合作探究、研究新知1.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长方体展开图,学生认识到长方体由6个长方形组成,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展开后6个面的总面积。
教师归纳后板书: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教师再通过多媒体展示长方体粘合图,引导学生想到求出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就可以知道做纸盒所需要的面积。
教师强调,要知道做这个纸盒用多大面积的纸板就是求它的表面积。
最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长方体图形,引导学生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四、巩固练教师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长方体纸盒,然后计算纸盒的表面积,巩固研究的知识。
五、拓展应用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如:如果要贴墙纸,需要知道墙的表面积,如何计算?六、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研究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需要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七、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计算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并思考如何运用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时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时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时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表面积的概念,并学会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对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在计算表面积方面,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公式记忆不牢,对计算过程理解不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公式,提高计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并掌握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的问题和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表面积的概念,并学会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立体图形的特征。
2.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然后提出问题:“请大家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应该如何计算呢?”2.呈现(10分钟)呈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并用生动的例子解释公式的含义。
例如,长方体的表面积可以想象成把它拆成六个矩形,然后计算这六个矩形的面积之和。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案例及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案例及分析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P23-25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经历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的操作过程,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并了解对表面积进行计算的意义,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观察长方体及其展开图,能迅速而准确的判断出各面的长和宽,并沟通它与长方体长、宽、高的对等关系,探索并归纳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在掌握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自主探索,迁移类推并掌握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4.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准确判断出各面的长和宽,沟通它与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对等关系,领会表面积计算要点,掌握表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找出各面的长和宽,沟通它与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对等关系,领会表面积计算要点,掌握表面积计算方法。
理解一些不熟悉的生活用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的教具,学生每人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各1个,剪刀,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老师这里有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我想把它改成一个储物盒,但是盒子本身不够美观。
我想用包装纸把它美化一下,大家能帮忙算算包装完这个盒子一共要多少包装纸吗?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地方要覆盖上包装纸?6个面都要。
要想知道要用多少包装纸,也就是要求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也即长方体的表面积,初步感知求解表面积的意义。
2.动手操作,理解表面积(1)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分别用“上”、“下”、“左”、“右”、“前”、“后”标明六个面,标记长、宽、高,并思考:长方体有几个面?这些面都是什么形状?哪些面相等?教师先用课件出示长方体的展开图形,然后让学生分别沿着长方体纸盒的前面和上面相交的棱剪开,再展平。
(2)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同样标明“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
思考并回答:“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正方体有几组面积相等的正方形?”让学生分别沿着正方体的棱剪开,再展平。
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通用8篇)
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通用8篇)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一、猜测导入出示两个纸盒(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
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特征?谈话:这两个纸盒,看起来大小差不多,请你猜一猜,做哪个纸盒用的硬纸板多?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你的猜测是否正确?(引导可以计算它们所用的硬纸板的面积,然后再比较)二、探究新知1、引导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出示问题:如果告诉你这个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你能算出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吗?追问: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与这个长方体各个面有什么关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教师启发:做这样一个长方体纸盒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就是要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首先要找出每个面的长和宽.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可以计算每个面的面积,把每个面的面积合在一起就是表面积。
(2)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并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解法一:652+642+542=60+48+40=148(平方厘米)解法二:(65+64+54)2=(30+24+20)2=742=148(平方厘米)答:至少要用148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3)比较小结:仔细观察这两种方法,体现了长方体的什么特征?你认为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时,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要根据长、宽、高正确找出3组面中相应的长和宽)这两种解法之间有什么联系?2、自主探究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谈话:根据长方体的特征,我们解决了做一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的问题,那么这个正方体纸盒的问题你会解决吗?(2)学生独立尝试解答,提醒学生根据正方体的特征进行思考。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
知道表面积的概念,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3、在自主解决现实问题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1、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
教学难点1、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
教学媒体教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可展开)、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
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
(一)口答填空。
1.长方体有()个面,一般都是(),相对的面的()相等;2.正方体有()个面,它们都是(),正方形各面的()相等;3.这是一个(),它的长()厘米,宽()厘米,高()厘米,它的棱长之和是()厘米;4.这是一个(),它的棱长是()厘米,它的棱长之和是()厘米。
(二)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教师: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它们的表面都有6个面,今天就来研究它们表面的大小。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二、学习新课。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1.教师提问:什么叫做面积?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用手按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摸一遍)2.教师明确:这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3.学生两人一组相互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4.教师板书: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1.学生归纳:上下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宽作为长和宽的;前后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高作为长和宽的;左右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高和宽作为长和宽的。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1.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认识表面积的意义。
2. 能够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定义。
2. 利用公式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教学难点:1. 掌握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公式。
2. 解决计算过程中的复杂性问题。
教学方法:1. 演示法:教师采用图示和实物来演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 课堂讲解: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互动答题:通过互动答题,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表面积的概念。
1. 导入:用物体卷起的纸来激发学生对表面积的好奇心,让学生了解表面积的概念。
2. 引导:讲解表面积的定义,强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
第二步:讲解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1. 引入长方体的定义。
2. 演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 讲解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利用计算公式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第三步:讲解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1. 引入正方体的定义。
2. 演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 讲解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利用计算公式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第四步:综合运用,加深学生对表面积的理解。
1. 给学生发放不同形状的物块,让学生自行计算表面积。
2. 分组展示,让学生探讨不同形状物块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加深对表面积的理解。
第五步:课堂小结。
1. 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2.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表面积的相关知识。
教学手段:1. 实物:长方体、正方体模型。
2. 绘图工具:黑板、白板,彩色笔等。
3. 教辅资料:教材、练习册等。
教学评价:1. 教师可以通过考试、测验、小组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2. 鼓励学生在参与互动答题、小组展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指出学生的不足,让学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力。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案例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月日中心小学刘霞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节33—35页内容。
教学资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
多媒体教学三维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及意义,初步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能够正确地进行有关表面积的计算。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探究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观察思考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去探求,经历,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和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积极地数学情感体验。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及意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实地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关点:在学生动手动脑的基础上,将学生的的自主探究与老师的指导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长方体纸盒一个,包装纸一张,长方体和正方体若干。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出示长方体礼盒,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精挑细选的礼物要给这节课表现最好的同学。
由拆礼物包装引出:包装这个礼物盒用了多大面积的纸?由学生的回答并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表面积”二·启发诱导,引发思考。
1·师:长方体有哪些特征?生回忆旧知,自由发言。
2·师:呢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生自由发表看法。
三·操作探索,学习新知。
(一)初步认识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
1丶师:长方体都有哪几个面呢?(1)集体回忆(2)摸一摸你手中的长方体,师引导生由顺序的触摸感觉长方体的各个面。
(3)让生来说一说回答问题。
2丶师:这六个面的面积之间又有什么什么关系?怎样计算这6个面的面积呢?(1)学生自由发言。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案例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建立表面积概念。
2、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求法,在观察对比中,得到长方体表面积公式、正方体表面积公式。
3、运用公式实际应用,并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表面积。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长方体有什么样的特征呢?二、探究新知1.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2.做一个棱长3分米的正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硬纸板?通过交流获得实际就是这个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
独立试一试并列式计算。
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归纳:棱长×棱长×6三、基础练习练习二1-5题教学反思:电脑课件使原来用实物不好展示的部分得到充分展示,降低了观察上的难度,同时动静结合的画面使观察的重点更突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注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看实物图和平面展开图,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大胆猜想,动手测量,探索尝试计算等。
不仅学生自己主动参与了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且也自己探索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方式。
自我反思信息技术使用起到什么作用,是否达到预计目标本节课我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全方位感知,培养空间观念,寻找知识的结合点,让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上发挥更好的媒介作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有什么不足或遗憾优生在课堂上仍是主角,学困生由于动手能力差,思维跟不上,大部分时间只能充当观众与听众如果再上一次,你将进行哪些改进?增加小组合作这一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困生也能有所交流、有所收获。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设计(通用10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设计(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一)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二)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
教学用具教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可展开)、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
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口答填空。
(1)长方体有( )个面,一般都是( ),相对的面的( )相等;(2)正方体有( )个面,它们都是( ),正方形各面的( )相等;(3)这是一个( ),它的长( )厘米,宽( )厘米,高( )厘米,它的棱长之和是( )厘米;(4)这是一个( ),它的校长是( )厘米,它的棱长之和是( )厘米。
2.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教师: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它们的表面都有6个面,今天就来研究它们表面的大小。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二)学习新课1.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教师出示长方体教具,用手摸一下前面(面对学生的面),说明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再用手摸一下左边的面,说它也是长方体的一个面,它的大小是它的面积。
教师: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6个面。
教师用手按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摸一遍,说明这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请学生拿着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盒子也摸一摸,同时两人一组相互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再请同学拿着正方体盒子,两人一组边摸边说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设计(优秀3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设计(优秀3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合作活动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能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设想: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谈话师:你们快要毕业了,我们班级陈艾菲的妈妈为我们班级的每个孩子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对!是一本长方体的相册,里面有我们班每一个同学的照片。
多媒体:相册师:我想将这份特别的礼物也送给学校的领导,你们觉得我这个提议怎么样?我打算先将这份礼物包装一下,那我得准备一张多大的包装纸呢?2.引题师:你能说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呢?板书: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二.实践操作,探究方法1.提出问题。
师: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什么有关呢?多媒体:已知这本长方体的相册长是30厘米,宽是28厘米,高是5厘米,包装这样一本相册,至少要多少包装纸?师:小组可以先讨论讨论,再把算式写在纸上,贴到黑板上来。
2.分组合作进行计算。
3.小组讨论并把算式贴在黑板上:方法一:30282+3052+2852方法二:(3028+305+285)24.在完整解答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注意写解,单位。
5.小结: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般有哪几种方法?(根据总结,演示多媒体)6.练习:师:老师的难题解决了。
那你们昨天不是回家测量了长方体形状物体的长、宽、高,现在你们给同桌求它的表面积好吗?注意只列式不计算。
出示几份学生计算物体的表面积:(1)餐巾纸盒问:求餐巾纸盒的表面积有什么用呢?(2)大橱问:求大橱的表面积有什么用呢?7.出示课题: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探讨了什么问题呢?出示课题: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8.这里有个长方体,看看哪个算式是正确的?(1)已知长方体的长2厘米、宽7厘米、高6厘米,求它的表面积的正确算式是()a.272+672+62b.(27+26+67)2c.27+26+67(2)给一个长和宽都是1米、高是3米的长方体木箱的表面喷漆,求喷漆面积的正确算式是()a.(11+13+13)2b. 112+134c.112+143问:那2、3、两个算式有什么道理呢?小组可以先讨论讨论。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并能准确计算其表面积。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1.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
2. 掌握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本、黑板、教学板笔、几何模型(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教师可通过制作或者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你们现在身边常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你们能够描述出它们的特点吗?Step 2:新知讲解1. 引入长方体:教师通过课本或者几何模型向学生展示长方体,并引导学生观察、探索,提出问题:- 长方体有几个面?有什么特点?- 长方体的面有哪些形状?如何计算各个面的面积?- 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2. 讲解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教师通过具体例子和图示,向学生介绍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可以先从简单的特殊情况入手,如正方体,再逐步引导学生推广到一般情况的长方体:- 首先,我们先来计算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
我们知道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边长的平方,所以正方体的表面积就是边长的平方乘以6.- 那么,对于一个一般的长方体,我们怎么计算其表面积呢?我们可以通过将长方体展开为六个矩形,然后计算每个矩形的面积,最后将六个矩形的面积相加即可得到长方体的表面积。
Step 3:例题演练1. 教师选择一些简单的例题,引导学生一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 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练习,巩固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Step 4:拓展运用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1. 如果我们知道一个长方体的体积和两个相邻的面的面积,你能计算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吗?2. 如果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64立方厘米,你能计算出它的边长和表面积吗?Step 5: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概括,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优秀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优秀教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优秀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例1、例2,以及第25~26页练习六第1、2、3、4、6、7题。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操作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并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难点: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什么是正方体的棱长?2.指出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并说出长方体的特征。
指出正方体的棱长,并说出正方体的特征。
二、新课讲授1.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在上面分另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
师生共同复习长方形的特征。
请同学们沿着长方体纸盒的前面和上面相交的棱剪开,得到展开图。
(2)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分别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然后师生共同复习正方体的特征。
让学生分别沿着正方体的.棱剪开。
得到右面正方体展开图。
(3)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的展开图,看看哪些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中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观察后,小组议一议。
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的表面积概念。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计算哪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2)出示教材第24页例1。
理解分析,做一个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实际上是求什么?(这个长方体饭包装箱的表面积)先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再分别计算出每个面的面积,最后把每个面的面积合起来就是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