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系统疾病

合集下载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生理性腹泻
6m以下,母乳喂养小儿多见,只是大便次数增 多,不影响生长发育,不需特殊治疗
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2w-2m为迁延性腹泻,>2m为慢性腹泻
人工喂养儿多见,或与营养不良和滥用广谱抗 生素有关,以及急性腹泻未彻底治疗
腹泻迁延不愈、食欲低下、体重下降,易继发 感染
辅助检查
大便检查:可见脂肪球、白细胞等。粪 便细菌培养可作病因诊断
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小儿消化系统的特点
口腔:有坚固的脂肪垫。5~6个月时唾液分泌 明显增多,且吞咽功能较差,易发生生理性流 涎
食管:下食管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易发生胃食 管反流
胃:新生儿胃容量只有30~60ml,1岁时 250~300ml.容易发生溢乳和呕吐。对不同食 物的排空时间不同。胃液成分与成人基本相同。
1
3
4
2
3
2
1
1
1
2
1
3
1
4
1
ORS(Oral Rehydration Salt)口服补液盐
WHO推荐使用:
1000 ml 含 Nacl NaHCO3 KCl GS
3.5克 2.5克 1.5克 20 克
注意
o 少量频繁口服 o 2/3张,同时适当补充水分 o 如出现眼睑水肿,停止服用,改白开水或母乳 o 呕吐或腹泻如果频繁,通知医生,改用静脉补液 o 新生儿不用(静脉滴注)
血常规:WBC 血液生化检查:全面了解机体体液、酸
碱平稳的状况
治疗要点
• 调整饮食 • 合理用药 • 控制感染 • 预防并发症 •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无脱水者:口服ORS溶液预防

儿科消化系统疾病护理习题及答案

儿科消化系统疾病护理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儿科消化系统疾病护理习题及答案(总3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护理1.儿童生理性流涎多发生于()~6个月 ~8个月 ~10个月岁后 E.岁后2.患儿,女,出生4天,生后一直未排便,患儿可能是( E )A.正常现象B.胆道梗阻C.消化道梗阻D.消化道出血E.先天性巨结肠3.鹅口疮的病原体是( B )A.链珠菌B.白色念珠菌C.腺病毒D.单纯疱疹病毒E.大肠埃希菌4.引起夏季婴儿腹泻的主要是(E)A.腺病毒B.金黄色葡萄球菌C.轮状病毒D.变形菌E.致病性大肠埃希菌5.婴儿腹泻的治疗原则不包括(C)A.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B.合理用药C.严格禁食D.纠正水、电解质紊乱E.控制感染6.婴幼儿腹泻重型与轻型的主要区别是(C)A.恶心、呕吐B.发热39℃以上C.明显的水、电解质紊乱D.每日大便超过10次E.蛋花汤样大便7.急性腹泻是指病程短于( B)周周个月个月个月8.婴幼儿腹泻的病因,不正确的是(B)A.肠道内感染B.胃肠道SigA较高C.肠道外感染D.肠道菌群失调E.对食物过敏9.引起婴儿溢乳的原因不包括(B)A.胃呈水平位B.胃酸分泌少C.喷门括约肌较松弛D.幽门括约肌发育好E.喂奶时吞咽较多空气10.生理性腹泻的临床特点不包括(D)A.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B.外观虚胖,常伴湿疹C.大便次数增多D.生长发育低于正常E.添加换乳期是午后大便多逐渐转为正常11.轮转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是(B)A.好发于夏、秋季B.多发生于6个月~2岁C.全身中毒症状重D.不易并发脱水、酸中毒E.病程多迁延不愈12.下列不符合轻型腹泻的表现是(B)A.发热B.中、重度脱水C.腹泻每日10次以下D.大便呈黄色或黄绿色E.大便镜检见少许脓球13.关于口炎的护理,不正确的是(B)A.保持口腔清洁B.局部涂药应在饭后立即进行C.饮食以微温或凉的流质为宜D.局部涂药时动作应轻、快、准E. 局部涂药后勿立即饮水或进食14.新生儿胃容量约为(B)~30ml ~60ml ~90ml ~150ml ~300ml15.牛奶在胃内的排空时间是(C)~2小时 ~3小时 ~4小时 ~5小时 ~6小时16.引起秋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是(E)A.流感病毒B.埃可病毒病毒 D.柯萨奇病毒 E.轮状病毒17.治疗鹅口疮,常选用的药物是(B)A.利巴韦林B.制霉菌素甘油C.青霉素D.激素E.锌氧油18.婴儿肠套叠的大便特点是(A)A.黏液果酱样血便B.黏液和脓血便,有特殊臭味C.赤豆汤样血水便,有特殊臭味D.粪色由浅黄转为白色陶土样E.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19.患儿,男,1岁,因腹泻呕吐引起脱水需补液,在250ml的葡萄糖溶液中加10%氯化钾,最多不得超过(C)患儿,女,2个月,口腔黏膜出现白色乳凝块状物,不易拭去,患儿最可能发生了(A)A.鹅口疮B.疱疹性口腔炎C.单纯性口腔炎D.疱疹性咽峡炎E.溃疡性口腔炎21.患儿,男,1岁,呕吐,腹泻5天,近1天来尿量减少,精神不振,皮肤弹性差,前囟和眼窝凹陷,血清钠125mmol/l,请判断该患儿脱水的程度和性质(C)A.中度等渗性脱水B. 轻度等渗性脱水C. 中度低渗性脱水D. 重度高渗性脱水E. 轻度低渗性脱水22.患儿,女,8岁,因呕吐、腹泻5天,无尿4小时入院。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表现和用药课件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表现和用药课件

05
病例分析
病例一:急性胃炎
总结词
急性胃炎是小儿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 等症状。
详细描述
急性胃炎通常由饮食不当、感染等原 因引起,患儿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 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时需注意调 整饮食,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止吐药 等药物。
病例二:肠套叠
总结词
肠套叠是小儿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主要 表现为腹痛、血便和腹部肿块等症状。
黄疸
总结词
黄疸是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表现为皮肤、巩膜等 组织黄染。
详细描述
黄疸可能是由于肝炎、胆道梗阻、溶血等多种原因引起。持 续黄疸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和神经系统并发症。
消化道出血
总结词
消化道出血是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紧急症状,表现为呕血、黑便、便血等。
详细描述
消化道出血可能是由于消化道溃疡、肠套叠、息肉等多种原因引起。大量出血可 能导致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控制糖分摄入
避免刺激性食物
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以降低胃酸分泌过 多引起的不适。
避免摄入辛辣、油腻、坚硬、刺激性食物 ,以免加重消化道负担。
生活护理
保持卫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餐具清 洁。
适量运动
鼓励孩子进行适量运动,促进肠道蠕动,改 善消化功能。
充足休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恢复身体机能。
常用药物介绍
抗生素
用于治疗感染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如肠胃 炎等。
抗过敏药
用于治疗过敏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如食物 过敏等。
止泻药
用于缓解腹泻症状,但需谨慎使用,避免掩 盖病情。
胃药
用于缓解胃痛、胃酸等症状,如胃舒平、奥 美拉唑等。

消化系统疾病(儿科)

消化系统疾病(儿科)

●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A1期
(四)治疗
1. 一般治疗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定时定量,避免过度疲劳及精神紧张 2. 药物治疗
(1)抑制胃酸药物 (2)胃黏膜保护剂 (3)抗Hp治疗
2. 手术治疗
炎症性肠病
概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
➢ 是指原因不明的一组非特异性慢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 ➢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 ➢ 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 ➢ 未定型结肠炎(indeterminate colitis,IC)
(二)临床表现
1. 新生儿期 继发性溃疡多见,急性起病,呕血、黑便 2. 婴儿期 继发性溃疡多见,首发症状可为消化道出血和穿孔 3. 幼儿期 常见进食后呕吐,间歇发作脐周及上腹部疼痛,烧灼感少见 4. 学龄前及学龄期 以原发性DU多见,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脐周及上腹部胀痛、烧灼感
饥饿时或夜间多发
(三)辅助检查
几种常见类型腹泻的临床特点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 理特点
1. 口腔:3~4个月时唾液分泌开始增加;生理性流涎 2. 食管:新生儿和婴儿的食管呈漏斗状;食管下段括约肌发育不成熟,胃食管反流 3. 胃:水平位;酶活性低下;胃潴留 4. 肠:升结肠与后壁固定差,易发生肠扭转和肠套叠 5. 肝:肝功能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胆汁分泌少 6. 胰腺:胰液分泌量随年龄生长而增加;酶类出现的顺序为:胰蛋白酶最先,而后是糜蛋
(三)辅助检查
1. 胃镜检查 最有价值、可靠的诊断手段;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及其程度 2. 幽门螺杆菌检测
(1)侵入性:①快速尿素酶试验;②组织学检查;③Hp培养 (2)非侵入性:①13C尿素呼吸试验;②粪便Hp抗原检测;③血清学检测抗Hp-IgG抗体

“儿科学课件:常见消化系统病例分析”

“儿科学课件:常见消化系统病例分析”
儿科学课件:常见消化系 统病例分析
欢迎来到儿科学课件:常见消化系统病例分析。在本课件中,我们将讨论常 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症状和诊断,以及治疗方法。让我们开始吧!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概述
消化系统的重要性
消化系统是人体中重要的部分,负责分解食物、 吸收养分,以及排除废物。
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类型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炎、胃溃疡、胆囊炎等。 这些疾病对儿童的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胆囊和术后的护理,孩子康复良好。
治体情况,儿科医生可能会开具适当的 药物来缓解症状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饮食调节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如限制辛辣食物和高脂肪食 物的摄入,可以帮助改善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
一名10岁的男孩出现腹痛和消化不良症
案例2:胃炎
2
状。经过检查,确认为胃溃疡。采用药 物治疗和饮食调节,最终康复。
一名8岁的女孩反复出现腹痛、恶心和呕
吐。经过儿科医生的诊断,确诊为胃炎。
采用药物治疗和饮食调节,症状明显改
3
案例3:胆囊炎
善。
一名12岁的男孩出现右上腹痛和发热。
胆囊炎被儿科医生诊断。通过手术切除
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和诊断
1 什么是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
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对孩子的健 康和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2 如何进行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
通过儿科医生的体格检查、病史询问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可以进行 对消化系统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例分析
1
案例1:胃溃疡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PPT课件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PPT课件
3mm小疱疹,溃疡,覆以黄白色分泌物, 边绕红晕、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2~3周) 病程1~2周 治疗:清洁口腔,温凉饮食,局部喷药 (疱疹净),进食前表麻,退热,抗病毒
7
鉴别:疱疹性咽峡炎 柯萨奇病毒感染,夏秋季多发,发热,
咽痛;疱疹 位于咽部、软腭,不累及齿 龈、颊粘膜
8
小儿腹泻
• 定义: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 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 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 合征。
消化系统疾病
1
消化系统结构图
2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口腔:吸吮、吞咽功能弱→生理性流涎; 粘膜易受损;淀粉酶少;
食管:漏斗状,下段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 熟→胃食管反流;吸奶时吞咽过多空气→ 溢奶
胃: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幽 门括约肌发育良好→幽门痉挛→呕吐;胃 容量小,排空慢,消化功能差
• 2岁以下多见,1岁以内约占半数; 夏秋季发病率高
9
• 病因 易感因素 感染因素 非感染因素
10
易感因素 消化功能未能适应生长发育需要,易发
生紊乱; 体液免疫功能差,胃酸灭菌能力弱,正
常肠道菌群未建立或失调 人工喂养特殊性
11
• 感染因素
肠道内感染 1)病毒:80%以上,轮状病毒最常见 2)细菌:致腹泻大肠杆菌(5组)空肠弯曲菌、 耶尔森氏菌、霍乱、痢疾 等 3)真菌:白色念珠菌 等
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
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
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
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 真菌性肠炎
第一课件网站
24
迁延性及慢性腹泻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酸 粒细胞 大便检查:常规 培养 涂片 血液生化检查:钠 钾 钙 镁 CO2CP 十二指肠液检查

儿科学——第五章 消化系统疾病

儿科学——第五章 消化系统疾病

儿科学——第五章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
多由感染引起,主要病原是轮状病毒,其次是肠道病毒。

一、发病机制
1.毒素性肠炎
※发病机制:产毒性细菌粘附在肠上皮刷状缘,产生不耐热毒素和耐热毒素。

不耐热毒素与小肠细胞上受体结合,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ATP转化为CAMP,继而抑制小肠吸收Na、Cl、H20。

不耐热毒与小肠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CGMP转化为GTP,继而减少Na、H2O 的吸收,促进Cl的吸收。

2.侵袭性肠炎
3.病毒性肠炎
※发病机制:病毒侵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破坏,导致绒毛脱落(细胞裸露水电解质渗漏)、双糖酶不足(乳糖堆积短链有机酸肠腔渗透压增高),葡糖与钠偶联转运功能障碍,最后导致腹泻水样便。

二、临床表现
㈠急性腹泻的共同临床特点
1.轻型: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呕吐、大便次数增多(10次以内)、黄绿色稀水样便,无脱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

2.重型:急性起病,多因肠道内感染引起。

①胃肠道症状
②全身中毒症状
③脱水,多伴有中-重度脱水
④代谢性酸中毒
⑤水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

轻中重度脱水程度的鉴别
观察指标。

儿童护理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童护理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智能化护理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儿童护理的智能化发展,提 高护理效率和准确性。
综合护理
未来儿童护理将更加注重综合性,不仅关注患儿的身体健康,还将关 注其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家庭参与护理
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患儿的护理工作,提高家庭护理能力和意识, 促进患儿的全面康复。
THANK YOU
评估患儿的疼痛程度和性质, 根据医嘱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或解痉药物,以缓解疼痛。
评估患儿的疼痛程度和性质, 根据医嘱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或解痉药物,以缓解疼痛。
评估患儿的疼痛程度和性质, 根据医嘱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或解痉药物,以缓解疼痛。
排便异常的处理及预防
观察并记录患儿的排便次数、性状和颜色等,及 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告医生。
病情和病变部位。
03
护理评估与计划制定
患儿的全面评估
病史采集
详细了解患儿的发病过程、症状表现、既往病史、 家族病史等。
体格检查
对患儿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包括生命体征、 营养状况、腹部检查等。
实验室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 、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等。
护理计划的制定
80%

临床表现与诊断
01
02
03
04
症状表现
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包括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
、腹泻等。
体征观察
医生通过观察患儿的面色、精 神状态、腹部体征等,可初步
判断病情。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便常规、尿常规等实 验室检查有助于了解患儿的病
情和病因。
影像学检查
B超、X线、CT等影像学检查 可帮助医生进一步了解患儿的

儿科学 消化系统疾病 相关知识点整理

儿科学 消化系统疾病 相关知识点整理

今天介绍消化系统疾病。

本部分“腹泻病”中的液体疗法之前已有详述,链接如下,此处不再重复。

基础知识整理——儿科学(2)一、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有几个数据简单了解即可。

①3~4个月时唾液分泌开始增多,5~6个月后唾液量明显增多,常发生生理性流涎。

②食管下段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调控能力差,常发生胃食管反流。

③新生儿胃容量30~60ml,1~3个月为90~150ml,1岁为250~300ml,5岁时为700~850ml,成人约2000ml。

④小儿肠系膜柔软而长,活动度大,容易患肠套叠和肠扭转。

⑤胎粪由浓缩的消化液、脱落的上皮细胞及胎儿时期吞入的羊水和毳毛所组成,出生24h内排出,黏稠,深绿或黑绿色,无臭味。

⑥1~3岁小儿肝下缘在右锁骨中线肋缘下1~2cm,4~5岁以后渐进入肋缘内。

二、胃食管反流病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甚至口咽部引起的一种疾病,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无特殊知识点,主要注意检查方法:①食管钡剂造影:5min内>3次钡剂反流至食管提示反流;②食管pH动态监测:24h连续动态监测食管下端pH,下降则表明有酸性胃食管反流,是目前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治疗方法可参见内科学的相关内容。

三、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由于先天性的幽门环状括约肌增生、肥厚,使幽门管腔狭窄而引起的上消化道不完全梗阻性疾病。

病理表现为幽门肌全层增生、肥厚,环肌更为明显。

临床表现有:①呕吐:首发症状和特征性表现。

出生后吃奶与大小便均正常,多于2~4周开始出现喂奶后呕吐,渐加重,呕吐奶汁,不含胆汁。

②右上腹肿块:本病特有体征。

右上腹肋缘下与右侧腹直肌间可扪及橄榄形、光滑、质稍硬、可移动的实质性包块。

③胃蠕动波:不是特有体征。

在喂奶时或呕吐前容易见到,轻拍上腹部常可引出,方向自左季肋下向右上腹部。

④其他:黄疸(不常见),消瘦、脱水与电解质紊乱,可有低钾低氯性碱中毒,循环衰竭时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腹部B超可诊断本病,标准为幽门肌厚度≥4mm、幽门前后径≥13mm、幽门管长≥17mm。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试题 (1)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试题 (1)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试题1 ・小儿唾液腺发育完善的时间是OA , 1 ~2个月B-3~4个月(正确答案)C・5~6个月D-7~12个月E-12~18个月2・婴儿开始添加淀粉类食物的月龄是()A・2个月B-3个月C • 4个月(正确答案)D・5个月E・6个月3・婴儿容易发生溢乳最主要的原因是()A-贲门松弛(正确答案)B・幽门痉挛C-胃呈水平位D・胃酸分泌少E・消化能力差4-母乳在胃排空的时间是()A • 1 ~2小时B・2〜3小时(正确答案)C・3〜4小时D • 4〜5小时E-5〜6小时5.母乳喂养儿肠道的主要细菌是()A.链球菌B.大肠杆菌C.双歧杆菌(正确答案)D.变形杆菌E.嗜酸杆菌6.人工喂养儿肠道的主要细菌是()A.链球菌B.大肠杆菌(正确答案)C.金黄色葡萄球菌D.变形杆菌E白色念珠菌7♦小儿易发生肠套叠的主要原因是()A•肠道吸收面积大B・肠壁通透性较大C-肠系膜较长且固定差(正确答案)D・直肠粘膜粘膜下层固定差E•植物神经调节功能不成熟8・幼婴易发生过敏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是OA•肠道吸收面积大B-肠壁通透性较大(正确答案)C-肠系膜较长且固定差D・直肠粘膜粘膜下层固定差E・植物神经调节功能不成熟9・新生儿胎粪的特点是()A •粘冻状、深绿色、无臭味(正确答案)B •软膏状、金黄色、有酸味C•成形、淡黄色、有臭味D •稀糊状、黄绿色、每日4-5次E•成形、白陶土色、无臭味IO・母乳喂养儿粪便的特点是OA-粘冻状、深绿色、无臭味B •软膏状、金黄色、有酸味(正确答案)C-成形、淡黄色、有臭味D •稀糊状、黄绿色、每日4~5次E・成形、白陶土色、无臭味11 -如带有大量奶瓣(乳凝块)的大便提示()A・对淀粉类不消化B •对脂肪不消化(正确答案)C-对蛋白质不消化D-消化道出血E・先天性胆道梗阻12・不符合生理性腹泻的特点是()A-多见于6个月以上母乳喂养儿(正确答案)B-多见外观虚胖,面有湿疹C -出生后不久大便每天4~6次D・一般食欲、精神良好E-体重增长正常13 •患儿6个月,患鹅口疮5天。

儿科学消化系统疾病

儿科学消化系统疾病

第10节:消化系统疾病一、解剖生理特点(一)、解剖特点1.婴幼儿的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幽门紧张度高,所以很容易吐奶。

2.口腔黏膜嫩,血管丰富。

3.唾液腺不完善,唾液分泌少,黏膜干燥,易胺损伤和细菌感染。

(二)、生理特点新生儿唾液分泌少,3-4个月开始增加,5-6个月明显增多。

婴儿胃排空时间:水为1.5-2小时母乳为2-3小时牛乳为3-4小时二、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由于幽门环肌肥厚,使幽门管腔狭窄而引起的上消化道不完全梗阻性疾病。

(一)、临床表现(右上腹肿块+呕吐)1.呕吐无胆汁的喷射性呕吐(由于幽门梗阻,胆汁上不来),呕吐物为凝块的奶汁。

2.胃蠕动波3.右上腹肿块特有体征。

呈橄榄形、光滑、质较硬的肿块还可以有黄疸、消瘦、脱水以及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表现(二)、辅助检查1.腹部B型超声检查:可发现幽门肌厚度≥4mm,前后径≥13mm,管长≥17mm.2.X线钡餐检查,幽门胃窦呈典型的鸟嘴状改变,(还有一个病也是呈鸟嘴状改变:贲门失弛缓症)管腔狭窄如线状。

(三)、治疗幽门环肌切开术三、先天性巨结肠(排便延迟)。

又称为先天性无神经节细胞症。

也就是小肠远端无神经调节,持续痉挛,粪便在近端出不去,使这一段结肠肥厚扩张。

一、临床表现1.胎便排出延迟、顽固性便秘和腹胀患儿出生后3天不排便,以后形成不灌肠不排便的情况。

2.呕吐、营养不良、发育迟缓.3.直肠指检直肠壶腹部空虚。

4.容易并发:小肠结肠炎。

(二)、辅助检查腹部立位平片、内镜(三)、诊断和鉴别诊断1.先天性肠闭锁:完全不通气了,腹部直立位平片可见整个下腹部无气2.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X线平片示肠壁有气囊肿和(或)门静脉积气。

四、小儿腹泻病小儿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好发于6个月-2岁婴幼儿。

(6个月以前的多为生理性腹泻,6个月-2岁,好发秋季腹泻,2岁以后好发菌痢)(一)、病因1.易感因素婴幼儿的各个系统发育还不完善。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幼儿教育篇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幼儿教育篇

1
教育家庭
提供信息和建议,以帮助家长养成健康饮食习惯,教授正确的饮食儿如何选择健康食物和饮品,培养营养意识。
3
促进运动
鼓励幼儿参与适合他们年龄的运动活动,增强身体素质。
与家长合作:如何管理小儿消化系统 疾病
1
家长交流
与家长密切合作,了解幼儿疾病症状和医疗建议,共同制定管理方案。
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症状, 医生可能使用实验室检查 和图像技术进行诊断。
观察排便习惯和颜色,结 合病史和身体检查,可以 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类型。
饮食管理和生活方式对消化系 统的影响
饮食和生活方式对小儿的消化系统健康至关重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 免过度饮食和不良习惯,能够降低患病风险。
幼儿教育中如何预防小儿消化系统疾病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幼儿 教育篇
在本次演讲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小儿消化系统,了解常见疾病及其诊断方法, 探讨饮食和生活方式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并分享如何在幼儿教育中预防和管 理小儿消化系统疾病。
幼儿消化系统简介
了解小儿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胃、肠、肝脏等器官,以及其在幼儿身体发育和营养吸收中的重要作用。
常见小儿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
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 可能由感染、过敏或其他原 因引起。
胃食管逆流
胃酸倒流到食管,引起不适, 可能导致食欲不振和呕吐。
便秘
排便不畅,可能由饮食不当 或肠道功能问题引起。
疾病症状和诊断方法
1 腹痛和不适
可能表明消化系统疾病, 需要通过医学检查进行诊 断。
2 呕吐和恶心
3 排便问题
2
饮食指导
与家长分享健康饮食指南,提供可行的饮食建议,帮助他们管理幼儿的饮食问题。
总结和建议

消化系统疾病—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儿科学课件)

消化系统疾病—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儿科学课件)
胰腺
出生时胰液分泌量少,3~4个月时增多。但胰淀粉 酶活性较低,12个月才接近成人,故不宜过早地 (生后3个月以前)喂淀粉类食物。
18
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新生儿及幼婴儿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都较低,
故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不够完善。
19
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疾病
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正常儿童粪便
新生儿最初排出的大便为深墨绿色、粘稠、无臭味, 称胎粪。多数生后10小时内开始排便, 2~3天渐 过渡为黄糊状粪便。
母乳喂养儿粪便为金黄色,糊状,不臭,呈酸性反 应,每日2~4次。
21
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牛、羊乳喂养儿粪便为淡黄色,较干厚,有臭味, 呈中性或碱性反应,每日1~2次。
15
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胃排空时间:因食物种类不同而不同 水为1.5~2小时,母乳2~3小时,牛乳 为3 ~4小时。早产儿胃排空慢,易发生 胃潴留。
胃容量:出生时30~50ml,1~3个月90~ 150ml,1岁时 250~300 ml 。
16
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疾病
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足月新生儿舌短而宽,两颊脂肪垫发育良好,故生 后即具有较好的吸吮能力;早产儿则较差。
小儿口腔粘膜柔嫩,血管丰富,易受损而发生感染。 新生儿出生时唾液腺发育不够完善,唾液及唾液中 淀粉酶分泌不足,导致口腔粘膜干燥而易受损且不 宜喂淀粉类食物。 3~4个月可出现生理性流涎。
10
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疾病
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食管
新生儿和婴儿的食管呈漏斗状,食管下端贲门括约 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10个月以下小儿常发 生胃食管反流。
13
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疾病

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诊疗规范

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诊疗规范

《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诊疗规范》不仅是一本医学指南,更是一本培养医生人文 素养和责任感的教科书。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对医生 的职业素养和医患关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把书中 的知识和理念运用到实践中,为患者提供更专业、更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我也 希望有更多的同道中人能够阅读这本书,共同提高我们的诊疗水平,为儿童的 健康保驾护航。
《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诊疗规范》这本书的目录分析表明,它是一本内容全面、 结构清晰、注重实践和国际化的诊疗指南。通过阅读这本书,临床医生和研究 人员可以获得关于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最新知识和最佳实践,从而更好地为患 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诊疗规范》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目录详细列出了各种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这些内容涵盖 了从症状识别、检查方法到治疗方案等多个方面。这种全面的覆盖使得医生可 以根据目录中的指导进行临床决策,从而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该书 的目录还特别强调了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特殊性,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和疾病 发展与成人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诊疗策略。
目录分析
《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诊疗规范》是一本专门针对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指南。 通过对其目录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以及它如何为临床 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指导和帮助。
从目录的结构来看,这本书采用了典型的诊疗规范格式。它按照疾病的分类和 诊断流程进行组织,使得读者可以快速找到特定疾病或诊断步骤的相关信息。 这样的结构有助于提高读者的查阅效率,使他们能够快速找到所需的知识点。
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是书中的另一大亮点。每个儿童的身体状况和疾病进展 都有所不同,因此,治疗方法需因人而异,量身定制。例如,对于肠易激综合 征的患儿,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支持和饮食调整也是关键的辅助治疗手段。

预防病从口入(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科普讲座)

预防病从口入(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科普讲座)

儿童消化腺的结构及特点
唾液腺:口腔的消化助手
唾液腺
包括 腮腺
舌下腺
下颌下腺
腮腺
位置:位于口腔周围,
经腺管通于口腔
下颌下腺
舌下腺
儿童消化腺的结构及特点
唾液腺:口腔的消化助手
唾液腺的功能: 分泌唾液,中性的消化液, 经管道排入口腔内。
唾液有何作用?
湿润、溶解和消化食物
。杀菌。
唾液淀粉酶
想一想:咀嚼馒头会出现甜味, 这是为什么?
神经细胞内蛋白质成分最多。蛋白质能显著影响神经 机能和智力发育。
儿童食物中应有50%以上的优质蛋白 蛋白质进食不足时,会出现生长迟缓、体重减轻、抵
抗力降低,严重不足时,会产生浮肿。
营养素的需要
脂类
是脂肪、胆固醇、磷脂的总称 参与人体细胞的脂肪构成 对大脑功能的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胆固醇是合成胆汁酸和类固醇激素的重要物质 脂肪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油、乳类、蛋类、肉、肝等。
儿童消化道的结构及特点
胃:初消化的战场 胃壁的微细结构
胃空虚时,粘膜呈现许多皱襞, 充盈时皱襞可以消失。
粘膜皱襞
胃的黏膜细胞和胃腺能分泌胃液 ,少数蛋白质的化学性消化在胃 里进行。 胃腺
胃的运动:容受性舒张、紧张性 收缩、蠕动。
儿童胃容量小,胃黏膜柔嫩而 富含血管,胃壁上的肌肉神经 发育不完善,收缩及蠕动能力 弱。吃软食物,细嚼。
钙含量丰富的食物有虾皮、干酪、小麦、大豆粉、牛奶,钙缺乏 可致儿童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慉愵症等。
铁来源丰富的食物有肝脏、瘦肉、黑木耳、芝麻酱,长期缺铁, 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营养素的需要
膳食纤维
主要来自植物的细胞壁,为不被小肠酶消化的非淀粉多糖 有促进肠蠕动等功能 在大肠被细菌分解,产生短链脂肪酸,降解胆固醇,改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高渗性脱水:细胞内脱水;细胞外液脱水 症状相对轻。神经系统症状明显。
钾平衡紊乱 低钾血症 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
低钙血症、 低镁血症
几种不同病原所致肠炎的临床特点
• 轮状病毒肠炎 秋冬季常见 ❖6月~2岁多见 起病急,伴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先吐后泻 大便10+ 次/天,黄色、蛋花汤/水样、无腥臭 重者伴脱水、酸中毒 大便镜检偶见少量白细胞 自限病程3~8天
Hale Waihona Puke 小儿腹泻• 定义: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 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 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 合征。
• 2岁以下多见,1岁以内约占半数; 夏秋季发病率高
• 病因 易感因素 感染因素 非感染因素
易感因素
消化功能未能适应生长发育需要,易发 生紊乱;
体液免疫功能差,胃酸灭菌能力弱,正 常肠道菌群未建立或失调
渗透性 肠腔内存大量不能吸收的物质 分泌性 肠腔内电解质分泌过多 渗出性 炎症所至液体大量渗出 肠道功能异常 肠道运动功能异常
发病机制
感染性腹泻
1)病毒性肠炎 2)细菌性肠炎
肠毒素性肠炎 侵袭性肠炎
非感染性腹泻
渗透性 肠道功能异常
• 临床表现 按病程分型
急性:<2W 迁延性:2W~2M 慢性:>2M
口炎
鹅口疮 疱疹性口腔炎
白色念珠菌感染
口腔黏膜表面白色乳凝块状点片状物,不 易拭去,周围无炎症反应,无全身症状
涂片镜检见菌丝、孢子
治疗:2%碳酸氢钠清洁口腔;涂制霉菌素 10万∪/1~2mL ,3~4次/天;口服肠道微 生态制剂、B2、C
疱疹性口腔炎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高热 拒食 流涎
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
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
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
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 真菌性肠炎
第一课件网站
迁延性及慢性腹泻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酸 粒细胞 大便检查:常规 培养 涂片 血液生化检查:钠 钾 钙 镁 CO2CP
十二指肠液检查
• 诊断
发病季节 病史 临床表现 大便性状
• 鉴别诊断
◆有严重并发症者。
口服补液盐 (ORS)——用量 轻度脱水50~80ml/kg 中度脱水80~100ml/kg。
无明显脱水者,每天给予50ml/kg,少量频 服,并根据病情增减。 8~12小时内补足累积损失量; 12~16小时内维持补液(需稀释一倍后用)。
(2)静脉补液:
静脉补液的常用液体
单一溶液 等张: ①5%GS; ②0.9%NaCl; ③1.4%NaHCO3 高张: Ⅰ.10%GS(2张); Ⅱ.10%NaCl(11张); Ⅲ.5%NaHCO3(3.5张); Ⅳ.10%KCl(8.9张)
大便无或偶见少量白细胞 生理性腹泻 小肠消化吸收障碍
大便有较多白细胞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坏死性肠炎
• 预防
卫生宣教 合理喂养 加强护理 消毒隔离 合理应用抗生素
• 治疗原则
调整饮食 加强护理 合理用药 预防并发症 急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
迁延性及慢性:肠道菌群失调、饮食疗 法
调整饮食 继续喂养,禁食不禁水,成分搭配
加强护理 消毒隔离,口服补液,臀部护理,勤翻 身
药物治疗 控制感染 微生态疗法 肠黏膜保护剂 止泻剂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1)口服补液:
• 口服补液(ORS)成分:
• —————————————
• 氯化钠
3.5g
• 碳酸氢钠
2.5g
• 枸橼酸钾/氯化钾 1.5g
按病情分型
轻型 胃肠道症状 重型 有明显脱水和全身中毒症状
a.多由肠道内感染所致 b.胃肠道症状 c.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脱水、 代谢性酸中毒、低钾、低钙、低镁
不同性质脱水的临床表现
• 等渗性脱水:循环血容量和细胞外液减少, 而细胞内液无改变,出现一般的脱水症状
• 低渗性脱水:细胞内水肿(脑水肿);脱 水体征突出,易致循环不良。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结构图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口腔:吸吮、吞咽功能弱→生理性流涎; 粘膜易受损;淀粉酶少;
食管:漏斗状,下段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 熟→胃食管反流;吸奶时吞咽过多空气→ 溢奶
胃: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幽 门括约肌发育良好→幽门痉挛→呕吐;胃 容量小,排空慢,消化功能差
肠:相对长,升结肠与后壁固定差,壁薄 胃-结肠反射→大便次数多
肝脏:3岁前肋缘下、7岁前剑突下可扪及, 功能易受损,再生能力强,胆汁分泌少
胰腺:胰液分泌少,酶活性低,易发生消化 不良
肠道细菌:生后数小时侵入,结肠、直肠为 主,正常菌群脆弱
粪便:出生24小时内排胎粪;人乳喂养儿粪 便金黄,不臭;人工喂养儿粪便干黄,味臭, 易便秘
• 葡萄糖
20 g
• —————————————
• 加水到
1000ml
• 张力:2/3张(220mmol/L)
• 理论基础:Na+_葡萄糖偶联转运吸收机制。
适应症:
◆腹泻时脱水的预防; ◆轻度脱水; ◆中度脱水而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 禁忌症: ◆明显呕吐、腹胀; ◆休克、心肾功能不全; ◆新生儿;
齿龈、唇内、舌、颊黏膜单个/成簇2~ 3mm小疱疹,溃疡,覆以黄白色分泌物, 边绕红晕、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2~3周)
病程1~2周
治疗:清洁口腔,温凉饮食,局部喷药 (疱疹净),进食前表麻,退热,抗病毒
鉴别:疱疹性咽峡炎
柯萨奇病毒感染,夏秋季多发,发热, 咽痛;疱疹 位于咽部、软腭,不累及齿 龈、颊粘膜
静脉补液的常用液体
混合溶液
◆等 张: 2:1等张含钠液(2份②:1份③)
◆1/2张: 1:1液(1份②:1份①或Ⅰ)
2:3:1液(2份②:3份①或Ⅰ:1份③)
◆1/3张: 1:2液
2:6:1液
◆2/3张: 4:3:2液
◆1/5张: 1:4液
生理维持液
(即在1:4液中加入10%KCl溶液
人工喂养特殊性
• 感染因素
肠道内感染 1)病毒:80%以上,轮状病毒最常见 2)细菌:致腹泻大肠杆菌(5组)空肠弯曲菌、 耶尔森氏菌、霍乱、痢疾 等
3)真菌:白色念珠菌 等 肠道外感染 呼吸道、泌尿道、皮肤等部位感
染伴发
• 非感染因素
饮食因素 喂养不当 食物成分过敏 气候因素
• 发病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