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湖南省衡阳一中高考化学冲刺卷(6)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精品】湖南省近两年(2017,2018)高考化学试卷以及答案(pdf解..

【精品】湖南省近两年(2017,2018)高考化学试卷以及答案(pdf解..

湖南省2017年高考化学试卷1.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2.《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3.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4.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5.支持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 .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B .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C .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D .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6.短周期主族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 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

由X 、Y 和Z 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X 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 强B .Y 的简单离子与X 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 .Y 与Z 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D .Z 与X 属于同一主族,与Y 属于同一周期7.常温下将NaOH 溶液添加到己二酸(H 2X )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9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9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衡阳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三9月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e 20 Na 23 Mg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Mn 55 Fe 56 Cu 64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1.下列有关蒸馏的实验装置与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烧瓶必须垫石棉网加热B.冷凝管中的水流是从下口进入,上口排出C.实验中需要在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防止出现暴沸现象D.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烧瓶中的液面以下1.【知识点】化学实验基础操作【解析】A.蒸馏时为防止蒸馏烧瓶受热不均匀而导致炸裂,蒸馏烧瓶底部必须垫石棉网,故A正确;B.冷凝管内水的流向是下进上出,可使冷水充满冷凝管,起到充分冷凝的效果,故B正确;C.为防止暴沸,实验中需在自来水中加几片碎瓷片,故C正确;D.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蒸馏烧瓶内支管口附近,故D错误.【答案】D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可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B.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可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C.汽油.漂白粉.水玻璃.王水均为混合物D.纯碱.熟石灰.醋酸.食盐水均为电解质2.【知识点】物质的分类【解析】A、不能与金属元素同主族的非金属元素有很多,它们与同主族金属元素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例如氢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和金属钠一样,但它不是金属,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很容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都是正价,A错误;B、根据酸分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的数目,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B错误;C、汽油是多种烃的混合物,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王水是硝酸和盐酸的混合物,C正确;D、食盐水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D错误.【答案】C3.氢氧化铝可作为治疗胃酸过多的内服药,这是利用了氢氧化铝的( )A.酸性B.碱性C.两性D.氧化性3.【知识点】镁、铝及其化合物【解析】胃酸过多需服用氢氧化铝来中和。

湖南省衡阳一中高考化学冲刺卷(8)(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湖南省衡阳一中高考化学冲刺卷(8)(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2015年湖南省衡阳一中高考化学冲刺卷(8)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2011•福建)常温下0.1mol•L﹣1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C.加入等体积0.2 mol•L﹣1盐酸D.提高溶液的温度2.(2015•衡阳校级模拟)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A.熔融的氯化钠 B.硝酸钾粉末 C.硫酸铜晶 D.无水乙醇3.(2012•中山模拟)已知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溶液中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加少量烧碱溶液 B.降低温度C.加少量冰醋酸 D.加水4.(2015•衡阳校级模拟)下列关于盐酸与醋酸两种稀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浓度的两溶液中c(H+)相同B.100 mL 0.1 mol•L﹣1的两溶液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C. pH=3的两溶液稀释100倍,pH都为5D.两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对应的钠盐固体,c(H+)均明显减小5.(2015•衡阳校级模拟)人体血液的pH保持在7.35~7.45,适量的CO2可以维持这个pH变化范围,可用下面的化学方程式表示:H2O+CO2⇌H2CO3⇌H++HCO3﹣,又知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约为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快而且太深的呼吸可导致碱中毒B.太快而且太深的呼吸可导致酸中毒C.太浅的呼吸可导致碱中毒D.太浅的呼吸不会导致酸中毒或碱中毒(2015•衡阳校级模拟)氢氟酸是弱酸,电离方程式为HF=H++F﹣,达到电离平衡的标志是()6.A. c(H+)=c(F﹣)B. v(电离)=v(形成分子)C.溶液显酸性D.单位时间内,电离的HF分子数与生成的F﹣数相等7.(2015•衡阳校级模拟)下表是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25℃):酸电离方程式电离平衡常数K aCH3COOH CH3COOH═CH3COO﹣+H+1.76×10﹣5H2CO3 H2CO3⇌H++HCO3﹣HCO3﹣⇌H++CO32﹣ K a1=4.31×10﹣7K a2=5.61×10﹣11H3PO4 H3PO4⇌H++H2PO4﹣H2PO4﹣⇌H++HPO42﹣HPO42﹣⇌H++PO43﹣ K a1=7.52×10﹣3K a2=6.23×10﹣8K a3=4.50×10﹣1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K值减小B. 0.1 mol/L 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c(H+)/c(CH3COOH)值将增大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Na2CO3)>pH(CH3COONa)>pH(Na3PO4) D. PO43﹣、HPO42﹣和H2PO4﹣在溶中不能大量共存8.(2010•重庆)pH=2的两种一元酸x和y,体积均为100mL,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别滴加NaOH溶液(c=0.1mol/L)至pH=7,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 x、V y,则()A. x为弱酸,V x<V y B. x为强酸,V x>V yC. y为弱酸,V x<V y D. y为强酸,V x>V y9.(2015•衡阳校级模拟)把0.05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A.自来水 B. 0.5 mol/L的盐酸C. 0.5 mol/L的醋酸 D. 0.5 mol/L的NaHCO3溶液10.(2015•衡阳校级模拟)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弱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11.(2015•衡阳校级模拟)已知①氢硫酸是二元弱酸,②CuSO4+H2S═CuS↓+H2SO4.在氢硫酸溶液中,通入或加入少量的下列物质:①O2;②Cl2;③SO2;④CuSO4.能使溶液中的c(H+)增大的是()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12.(2015•衡阳校级模拟)MOH和ROH两种一元碱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x点时,ROH完全电离 B.在x点时,c(M+)>c(R+)C. MOH是一种强碱 D.稀释前,c(ROH)=10c(MOH)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0分)13.(2015•衡阳校级模拟)用实验确定某酸HB的弱电解质.两同学的方案是:甲:①称取一定质量的HB配制0.1mol/L的溶液100mL;②用pH试纸测出该溶液的pH值,即可证明HB是弱电解质.乙:①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B溶液、盐酸,分别配制pH=1的两种酸溶液各100mL;②分别取这两种溶液各10mL,加水稀释为100mL;③各取相同体积的两种稀释液装入两个试管,同时加入纯度相同的锌粒,观察现象,即可证明HB是弱电解质.(1)在两个方案的第①步中,都要用到的定量仪器是.(2)甲方案中,说明HB是弱电解质的理由是测得溶液的pH 1(选填>、<、=)乙方案中,说明HB是弱电解质的现象是(多选扣分).A.HCl溶液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B.装HB溶液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C.两个试管中产生气体速率一样快.(3)请你评价:乙方案中两个难以实现之处.(4)请你再提出一个合理而比较容易进行的方案(药品可任取),作简明扼要表达..14.(2015•衡阳校级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醋酸的电离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配制并标定醋酸溶液的浓度取冰醋酸配制250mL 0.2mol•L﹣1的醋酸溶液,用0.2mol•L﹣1的醋酸溶液稀释成所需浓度的溶液,再用NaOH标准溶液对所配醋酸溶液的浓度进行标定.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250mL 0.2mol•L﹣1醋酸溶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和.(2)为标定某醋酸溶液的准确浓度,用0.2000mol•L﹣1的NaOH溶液对20.00mL醋酸溶液进行滴定,几次滴定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如下:实验序号 1 2 3 4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mL) 20.05 20.00 18.80 19.95则该醋酸溶液的准确浓度为(保留小数点后四位).实验二:探究浓度对醋酸电离程度的影响用pH计测定25℃时不同浓度的醋酸的pH,结果如下:醋酸浓度(mol•L﹣1) 0.0010 0.0100 0.0200 0.1000 0.2000pH 3.88 3.38 3.23 2.88 2.73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醋酸是弱电解质的结论,你认为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2)从表中的数据,还可以得出另一结论:随着醋酸浓度的减小,醋酸的电离程度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实验三:探究温度对醋酸电离程度的影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完成该探究,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15.(2015•衡阳校级模拟)在一定温度下向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溶液的导电性能发生变化,如图所示是其电流(I)随新物质加入量(m)的变化曲线.以上4个导电性实验,其中与A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与B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与C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①Ba(OH)2溶液中滴入H2SO4溶液至过量②醋酸溶液中滴入NH3•H2O至过量③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④NH4Cl溶液中逐渐加入适量NaOH固体.16.(2015•衡阳校级模拟)已知pH=2的高碘酸(H5IO6)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酸性;0.01mol•L﹣1的HIO3或HMnO4溶液与pH=12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均呈中性.(1)H5IO6是(填“强电解质”或“弱电解质”)(2)已知H5IO6和MnSO4在溶液中反应生成高锰酸、碘酸和硫酸,此反应中氧化剂是(填化学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7.(2009•宿迁二模)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实验编号 HA物质的量浓度(mol/L) NaOH物质的量浓度(mol/L)混合溶液的pH① 0.1 0.1 pH=9② C 0.2 pH=7③ 0.2 0.1 pH<7请回答:(l)从①组情况分析,HA是强酸还是弱酸(2)②组情况表明,c 0.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混合液中离子浓度c(A﹣)与c(Na+)的大小关系是(3)从③组实验结果分析,说明HA的电离程度NaA的水解程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4)①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mol•L﹣1.写出该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结果(不能作近似计算).c(Na+)﹣c(A﹣)= mol•L﹣1,c(OH﹣)﹣c(HA)= mol•L﹣1.2015年湖南省衡阳一中高考化学冲刺卷(8)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2011•福建)常温下0.1mol•L﹣1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C.加入等体积0.2 mol•L﹣1盐酸D.提高溶液的温度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醋酸电离生成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要使溶液的pH增大,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醋酸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能促进水的电离,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氢离子浓度大于原来的,所以pH<(a+1),故A错误;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醋酸钠中含有醋酸根离子能抑制醋酸的电离,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所以能使溶液pH=(a+1),故B正确;C、加入等体积的0.2 mol•L﹣1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值减小,故C错误;D、提高温度促进醋酸的电离,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值减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根据“加水稀释、提高温度都能促进醋酸的电离,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盐能抑制醋酸的电离”来分析解答,难度不大.2.(2015•衡阳校级模拟)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A.熔融的氯化钠 B.硝酸钾粉末 C.硫酸铜晶 D.无水乙醇考点:晶体的类型与物质熔点、硬度、导电性等的关系.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中能导电,非电解质的水溶液不导电,金属能导电.解答:解:熔融的氯化钠导电,硝酸钾粉末、硫酸铜晶体不导电,它们的水溶液能导电,无水乙醇属于非电解质不导电.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识别,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3.(2012•中山模拟)已知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溶液中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加少量烧碱溶液 B.降低温度C.加少量冰醋酸 D.加水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值增大,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结合平衡移动影响因素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加入少量烧碱溶液,反应生成CH3COO﹣,c(H+)减小,由于CH3COO﹣对CH3COOH 的电离起到抑制作用,则c(H+)/c(CH3COOH)值减小,故A错误;B.醋酸的电离是吸热反应,降低温度,抑制醋酸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c(H+)/c(CH3COOH)值减小,故B错误;C.加入少量冰醋酸,醋酸浓度增大,弱电解质的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则c(H+)/c(CH3COOH)值减小,故C错误;D.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则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醋酸分子的物质的量减小,所以c(H+)/c(CH3COOH)值增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同时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难度中等,注意把握影响弱电解质的电离的影响因素.4.(2015•衡阳校级模拟)下列关于盐酸与醋酸两种稀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浓度的两溶液中c(H+)相同B.100 mL 0.1 mol•L﹣1的两溶液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C. pH=3的两溶液稀释100倍,pH都为5D.两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对应的钠盐固体,c(H+)均明显减小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 A.氯化氢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醋酸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B.盐酸和醋酸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需要的酸的物质的量相等;C.醋酸是弱电解质,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D.向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抑制醋酸电离.解答:解:A.氯化氢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醋酸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所以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盐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醋酸,故A错误;B.盐酸和醋酸都是一元酸,一元酸与相同物质的量的碱发生中和反应时需要的酸与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有关,所以盐酸和醋酸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需要的酸的物质的量相等,故B正确;C.醋酸是弱电解质,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但醋酸不完全电离,所以pH=3的醋酸稀释100倍,pH小于5,故C错误;D.向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抑制醋酸电离,氢离子浓度减小,氯化氢完全电离,向盐酸中加入氯化钠不影响氯化氢电离,所以氢离子浓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明确弱电解质电离特点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中等.5.(2015•衡阳校级模拟)人体血液的pH保持在7.35~7.45,适量的CO2可以维持这个pH变化范围,可用下面的化学方程式表示:H2O+CO2⇌H2CO3⇌H++HCO3﹣,又知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约为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快而且太深的呼吸可导致碱中毒B.太快而且太深的呼吸可导致酸中毒C.太浅的呼吸可导致碱中毒D.太浅的呼吸不会导致酸中毒或碱中毒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太快且太深的呼吸会使得肺泡内CO2浓度大大降低,根据影响化学平衡H2O+CO2H2CO3H++HCO3﹣移动的因素来回答.解答:解:因为太快、太深地过度呼吸运动使得肺泡内CO2浓度大大降低,从而加快了肺部血液中地CO2过多地扩散进入肺泡,排出体外,化学平衡H2O+CO2H2CO3H++HCO3﹣逆向移动,血液中H+浓度减少,pH增大,从而导致呼吸碱中毒.相反,太浅地过度呼吸,使得肺泡内CO2浓度增大,血液中H+浓度增大,pH减少,从而导致呼吸酸中毒.故选A.点评:本题是一道化学平衡与生物学中呼吸系统相结合的考题,难度不大.(2015•衡阳校级模拟)氢氟酸是弱酸,电离方程式为HF=H++F﹣,达到电离平衡的标志是()6.A. c(H+)=c(F﹣)B. v(电离)=v(形成分子)C.溶液显酸性D.单位时间内,电离的HF分子数与生成的F﹣数相等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电离方程式为HF=H++F﹣达到电离平衡状态,氟化氢电离出氢离子、氟离子的速率一定等于氟离子、氢离子生成氟化氢的速率,即v(电离)=v(形成分子);溶液中各组分的浓度不会变化,据此进行判断.解答:解:A、由于溶液呈电中性,任何条件下都有c(H+)=c(F﹣)+c(OH﹣),氢氟酸溶液中不可能出现c(H+)=c(F﹣),故A错误;B、v(电离)=v(形成分子),表明达到电离平衡,故B正确;C、氢氟酸在非平衡状态下也也显示酸性,无法判断是否达到电离平衡,故C错误;D、单位时间内,电离的HF分子数与生成的F﹣数相等,在非平衡状态下也一定成立,都不是电离平衡的标志,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电离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可以根据达到电离平衡时v(电离)=v(形成分子)进行判断.7.(2015•衡阳校级模拟)下表是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25℃):酸电离方程式电离平衡常数K aCH3COOH CH3COOH═CH3COO﹣+H+1.76×10﹣5H2CO3 H2CO3⇌H++HCO3﹣HCO3﹣⇌H++CO32﹣ K a1=4.31×10﹣7K a2=5.61×10﹣11H3PO4 H3PO4⇌H++H2PO4﹣H2PO4﹣⇌H++HPO42﹣HPO42﹣⇌H++PO43﹣ K a1=7.52×10﹣3K a2=6.23×10﹣8K a3=4.50×10﹣1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K值减小B. 0.1 mol/L 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c(H+)/c(CH3COOH)值将增大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Na2CO3)>pH(CH3COONa)>pH(Na3PO4) D. PO43﹣、HPO42﹣和H2PO4﹣在溶中不能大量共存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 A.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弱电解质电离;B.加入冰醋酸促进醋酸电离;C.酸的电离常数越大,其酸性越强,阴离子水解程度越小,其相同浓度的钠盐碱性越弱;D.H2PO4﹣和PO4 3﹣反应生成HPO42﹣.解答:解:A.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其电离,所以K增大,故A错误;B、加入冰醋酸促进醋酸电离,则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所以减小,故B错误;C.根据酸的电离常数知,离子水解程度磷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醋酸根离子,所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Na3PO4)>pH(Na2CO3)>pH(CH3COONa),故C错误;D.H2PO4﹣和PO4 3﹣反应生成HPO42﹣,所以这三种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明确电离平衡常数与酸性强弱、阴离子的水解程度关系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中等.8.(2010•重庆)pH=2的两种一元酸x和y,体积均为100mL,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别滴加NaOH溶液(c=0.1mol/L)至pH=7,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 x、V y,则()A. x为弱酸,V x<V y B. x为强酸,V x>V yC. y为弱酸,V x<V y D. y为强酸,V x>V y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压轴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根据稀释相同倍数酸x、y的pH变化,判断强酸、弱酸,pH相等的强酸和弱酸与碱反应,反应中弱酸还继续电离,弱酸消耗碱的量大.解答:解:从图象看,稀释10倍,x的pH值变化1,y的pH值变化小于1,说明x为强酸,y为弱酸.pH相等的强酸和弱酸与碱反应,反应中弱酸还继续电离,故弱酸消耗碱的量大,即V x<V y,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弱酸的电离及酸碱的反应,难度中等,根据酸稀释pH的变化判断强酸、弱酸是解题的关键.9.(2015•衡阳校级模拟)把0.05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A.自来水 B. 0.5 mol/L的盐酸C. 0.5 mol/L的醋酸 D. 0.5 mol/L的NaHCO3溶液考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溶液的导电能力与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成正比,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水是弱电解质,水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很小,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导致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所以导电能力变化较大,故A不选;B.盐酸是强酸,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后,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是强电解质,所以离子浓度变化不大,所以溶液导电能力变化不大,故B选;C.醋酸是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较小,氢氧化钠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醋酸钠是强电解质,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大,故C不选;D.NaHCO3溶液加NaOH,生成Na2CO3,溶液中Na+浓度增大,所以导电能力增大,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判断,注意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题目难度不大.10.(2015•衡阳校级模拟)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弱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相同体积、相同pH的一元强酸和一元弱酸溶液,初始时C(H+)相同,开始反应速率相同,反应一旦开始,一元弱酸溶液还会电离出新的C(H+),即随后一元弱酸溶液电离出的C(H+)大于强酸;同体积,相同PH的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弱酸溶液②相比,一元弱酸溶液②的浓度大,与足量的锌粉反应产生的氢气体积大,反应过程中一元弱酸溶液②继续电离,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产生氢气速率快;解答:解:因为强酸完全电离,一元弱酸部分电离,因此要有相同的PH值,一元弱酸的浓度必须比强酸高,由于体积相等,因此一元弱酸的物质的量大于强酸,因此产生的H2也比强酸多.反应过程由于H+不断被消耗掉,促使一元弱酸继续电离,这就延缓了H+浓度下降的速率,而强酸没有H+的补充途径,浓度下降的更快,由于其他条件都相同,反应速率取决于H+浓度,由于开始时H+浓度相等,因此反应速率也相等(在图中反应速率就是斜率),后面强酸的反应速率下降得快,斜率也就更小,曲线更平坦.最终生成H2的体积也比一元弱酸少,因此曲线在一元弱酸下面;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移动,主要考查溶液PH相同的强酸和弱酸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开始速率相同,反应过程中,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正向进行,速率是弱酸大,生成氢气多,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1.(2015•衡阳校级模拟)已知①氢硫酸是二元弱酸,②CuSO4+H2S═CuS↓+H2SO4.在氢硫酸溶液中,通入或加入少量的下列物质:①O2;②Cl2;③SO2;④CuSO4.能使溶液中的c(H+)增大的是()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 H2S具有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氧化,H2S属于酸,其水溶液呈酸性,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难溶于稀硫酸的CuS,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H2S具有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氧化,①2H2S+O2=S↓+2H2O,该反应由酸性变为中性,所以c(H+)减小,故错误;②H2S+4Cl2+4H2O=H2SO4+8HCl,氢硫酸属于弱酸、硫酸和HCl属于强酸,所以溶液酸性最强,则溶液中c(H+)增大,故正确;③2H2S+SO2=3S↓+2H2O,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则溶液中c(H+)减小,故错误;④H2S+CuSO4=CuS↓+H2SO4,氢硫酸是弱酸、硫酸是强酸,则溶液酸性最强,溶液c(H+)增大,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氢硫酸的性质,根据物质之间的反应分析解答,会正确书写方程式,注意④是中学阶段学习的唯一由弱酸制取强酸的反应,为易错点.12.(2015•衡阳校级模拟)MOH和ROH两种一元碱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x点时,ROH完全电离 B.在x点时,c(M+)>c(R+)C. MOH是一种强碱 D.稀释前,c(ROH)=10c(MOH)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由图可知,ROH的pH=13时稀释100倍,pH变为11,则ROH为强碱;而MOH的pH=12时稀释100倍,pH变为10.5,则说明MOH为弱碱,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由图可知,ROH的pH=13时稀释100倍,pH变为11,则ROH为强碱,ROH为强碱,则在x点,ROH完全电离,故A正确;B.在X点,pH相同,则c(OH﹣)相同,由电荷守恒可知,c(M+)=c(R+),故B错误;C.由图可知,MOH的pH=12时稀释100倍,pH变为10.5,则MOH为弱碱,故C错误;D.ROH为强碱,稀释前浓度为0.1mol/L,MOH的pH=12时稀释100倍,pH变为11,则说明MOH为弱碱,稀释前MOH的浓度大于0.01mol/L,则稀释前c(ROH)<10c(MOH),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强碱、弱碱稀释及图象,明确图象中pH的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利用pH与浓度的关系来解答.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0分)13.(2015•衡阳校级模拟)用实验确定某酸HB的弱电解质.两同学的方案是:甲:①称取一定质量的HB配制0.1mol/L的溶液100mL;②用pH试纸测出该溶液的pH值,即可证明HB是弱电解质.乙:①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B溶液、盐酸,分别配制pH=1的两种酸溶液各100mL;②分别取这两种溶液各10mL,加水稀释为100mL;③各取相同体积的两种稀释液装入两个试管,同时加入纯度相同的锌粒,观察现象,即可证明HB是弱电解质.(1)在两个方案的第①步中,都要用到的定量仪器是100mL的容量瓶.(2)甲方案中,说明HB是弱电解质的理由是测得溶液的pH >1(选填>、<、=)乙方案中,说明HB是弱电解质的现象是 B (多选扣分).A.HCl溶液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B.装HB溶液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C.两个试管中产生气体速率一样快.(3)请你评价:乙方案中两个难以实现之处配制pH=1的HA溶液难以实现,加入锌粒难以做到表面积相同.(4)请你再提出一个合理而比较容易进行的方案(药品可任取),作简明扼要表达.配制NaB溶液,测定溶液的pH>7,证明HB为弱电解质.考点:比较弱酸的相对强弱的实验.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用到容量瓶;(2)弱酸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所以氢离子浓度小于酸浓度;酸和锌反应时生成氢气,反应速率和氢离子浓度成正比,根据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确定酸的强弱;(3)弱酸存在电离平衡,锌粒大小难以控制;(4)可以利用NaB溶液水解显示碱性判断HB为弱电解质.解答:解:(1)在两个方案的第①步中,配制0.1mol/L的溶液100mL、配制pH=1的两种酸溶液各100mL,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知必须使用容量瓶,故答案为:100mL的容量瓶;(2)弱酸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所以氢离子浓度小于酸浓度,如果该酸是弱酸,则0.1mol/L 的HA溶液的pH>1;pH相等的一元酸,弱酸的浓度大于强酸,等体积等PH的醋酸和盐酸稀释相同倍数时,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盐酸,分别和锌反应时,弱酸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大于强酸,故B正确,故答案为:>;B;(3)HA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所以配制pH=1的HA溶液难以实现,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与反应速率成正比,锌粒的表面积大小难以控制,所以实现较困难,故答案为:配制pH=1的HA溶液难以实现,加入锌粒难以做到表面积相同;(4)可以通过测定NaB溶液的pH大小,判断HB为弱电解质,方法为:配制NaB溶液,测定溶液的pH>7,证明HB为弱电解质,故答案为:配制NaB溶液,测定溶液的pH>7,证明HB为弱电解质.点评:本题考查了比较酸性相对强弱方法,注意电解质的强弱是根据其电离程度划分的,不能根据溶液的导电能力划分的,为易错点.14.(2015•衡阳校级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醋酸的电离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配制并标定醋酸溶液的浓度取冰醋酸配制250mL 0.2mol•L﹣1的醋酸溶液,用0.2mol•L﹣1的醋酸溶液稀释成所需浓度的溶液,再用NaOH标准溶液对所配醋酸溶液的浓度进行标定.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250mL 0.2mol•L﹣1醋酸溶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250mL容量瓶.(2)为标定某醋酸溶液的准确浓度,用0.2000mol•L﹣1的NaOH溶液对20.00mL醋酸溶液进行滴定,几次滴定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如下:实验序号 1 2 3 4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mL) 20.05 20.00 18.80 19.95则该醋酸溶液的准确浓度为0.2000mol•L﹣1(保留小数点后四位).实验二:探究浓度对醋酸电离程度的影响用pH计测定25℃时不同浓度的醋酸的pH,结果如下:醋酸浓度(mol•L﹣1) 0.0010 0.0100 0.0200 0.1000 0.2000pH 3.88 3.38 3.23 2.88 2.73。

湖南省2017届高三高考冲刺预测卷理综(六)化学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2017届高三高考冲刺预测卷理综(六)化学试题含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i—287、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涂在人体皮肤上可杀菌消毒B。

大米、小米、马铃薯中均含有淀粉,可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C。

食盐、糖、醋可作调味剂,不可用作食品防腐剂D。

船帕外壳装上锌块防腐,采用的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8、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28 g乙烯和甲烷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4NAB.标准状况下,11.2 LCH2Cl2含有的共价键数为2NAC。

1mol SO2与l mol O2反应生成的SO3分子数为NAD.过量铜与含0。

4 molHNO3的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数大于0。

2NA9、W、X、Y、Z 是四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Y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之比为3∶4,且Y的原子半径大于X 的原子半径,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W的简单离子W-能与水反应生成单质w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单质的沸点:X〉Z B.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极性键C.阴离子的还原性:W>X D。

W、X、Y 可形成三元离子化合物10、1mol酯R完全水解可得到l molC5H6O4和2mol甲醇,下列有关酯R的分子式和分子结构数目正确的是A. C7H12O4,4种B。

C7H12O4,6种C。

C7H14O2,8 种 D. C7H14O2,10种11、下列实验现象正确且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目的A向待测液中滴加盐酸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检验待测液中是否含有Ag+B将含有少量CO2的CO气体緩缓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粉末淡黄色粉末变白除去CO2,提纯COC在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产生浅黄色沉淀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的强D在Ag2S浊液中滴加N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比较Ag2S和AgCl的溶解度大小12、浓差电池中的电动势是由于电池中存在浓度差而产生的.某浓差电池的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从浓缩海水中提取LiCl的同时又获得了电能。

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衡阳市一中2017-2018学年上期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题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a:23 Mg:24 Al:27 Fe:56 K:39Cu:64 C:12 O:16 P:31 S:32 Cl:35.5 Li:7 Zn:65第I卷(共75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B.MgCl2的电子式:C.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C86D.F-的结构示意图:2.下列各组物质中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 金刚石与石墨B. 正戊烷与异戊烷C. 16O与18OD. H2O与D2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泪”分别是纤维素和油脂B.乙醇、金属钠和乙酸分别属于非电解质、非电解质和弱电解质C.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D.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分别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4.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装置甲:防止铁钉生锈B.装置乙: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C.装置丙: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D.装置丁: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5.下列物质中均为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一组是()A.NaOH、H2O、NH4ClB.KOH、Na2O2、(NH4)2SC.MgO、CaBr2、NaClD.Na2SO4、HCl、MgCl26.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A.碱性:KOH> Mg(OH)2>NaOHB.酸性:H3PO4>H2SO4>HClO4C.原子半径:K>Na>MgD.氢化物稳定性:NH3>H2O>HF7.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Q的强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 X>r Y>r Z>r W>r QC.离子Y2-和Z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D.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r(W)>r(Y)>r(Z)>r(X)。

湖南省衡阳市高考化学“一诊”模拟试卷(六)

湖南省衡阳市高考化学“一诊”模拟试卷(六)

湖南省衡阳市高考化学“一诊”模拟试卷(六)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18高二上·合肥期中) 在C(s)+CO2(g)=2CO(g)反应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①增大压强②增加炭的量③通入CO2 ④恒压下充入N2 ⑤恒容下充入N2 ⑥升温A . ①③④B . ③⑤⑥C . ②④⑥D . ①③⑥2. (2分)(2016·宜丰模拟)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常温常压下,22.4 L NO2中含有NA个分子B . 1 mol羟基中电子数为10 NAC . R2+的质量数为A,中子数为N,则n g R该价态的氧化物中含质子数为(A﹣N+8)NAD . 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 NA3. (2分) (2018高三上·海淀期中)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A . 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CO32-+2H+=CO2↑+H2OB . 用氨水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2OH-=SO32-+H2OC . 把金属钠放入冷水中产生气体:Na+2H2O=Na++20H-+H2↑D . 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溶解氢氧化铝固体:Al(OH)3+OH-=AlO2-+2H2O4. (2分) (2019高三上·安平月考) 下列方法中,可以使0.10 mol·L− 1 氨水中NH3·H2O的电离程度减小的是()A . 加入少量0.10 mol·L− 1盐酸B . 加水稀释C . 加入少量0.10 mol·L− 1NaOH溶液D . 加入少量NaCl固体5. (2分)(2018·奉贤模拟) 已知2SO2(g)+O2(g) 2SO3(g)+Q kJ·mol-1(Q>0)。

湖南省衡阳一中高考化学冲刺卷(3)(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湖南省衡阳一中高考化学冲刺卷(3)(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2015年湖南省衡阳一中高考化学冲刺卷(3)一.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丙烯(CH3﹣CH=CH2)的说法错误的是()A.丙烯分子有8个σ键,1个π键B.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C.丙烯分子存在非极性键D.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2.下列有机物分子中属于手性分子的是()①乳酸[CH3CH(OH)COOH]②2丁醇③④丙三醇.A.只有① B.①和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下列化合物分子中,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能给出三种信号的是()A.丙烷 B.丙酮 C.乙醛 D.甲酸乙酯4.以下有机反应类型: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酯化反应⑤加聚反应⑥还原反应,其中可能在有机分子中新产生羟基的反应类型是()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①②⑥ D.②④⑤5.为测定某有机物的结构,用核磁共振仪处理后得到如图所示的核磁共振氢谱,则该有机物可能是()A. B. C. C2H5OH D.6.在分子中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数最多可能是()A. 17个 B. 18个 C. 19个 D. 20个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导纤维、棉花、油脂、ABS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B.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基础甲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C.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D.阴极射线、α﹣粒子散射现象及布朗运动的发现都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贡献8.二茂铁[(C5H5)2Fe]分子是一种金属有机配合物,是燃料油的添加剂,用以提高燃烧的效率和去烟,可作为导弹和卫星的涂料等.它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茂铁中Fe2+与环戊二烯离子(C5H5﹣)之间为离子键B. 1mol环戊二烯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5N AC.分子中存在π键D. Fe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44s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2,5,6﹣三甲基﹣4﹣乙基庚烷B.常压下,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的沸点依次增大C.肌醇与葡萄糖的元素组成相同,化学式均为C6H12O6,满足Cm(H2O)n,因此,均属于糖类化合物D. 1.0 mol的最多能与含5.0 molNaOH 的水溶液完全反应10.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的是()A. 2,2,3,3﹣四甲基丁烷 B. 2,3,4﹣三甲基戊烷C. 3,4﹣二甲基己烷 D. 2,5﹣二甲基己烷二.非选择题:(共50分)11.(12分)(2015•衡阳校级模拟)某有机物A的蒸气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的31倍.为进一步测定A 的化学式,现取6.2g A完全燃烧,得到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将产物先后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5.4g和8.8g(假设每步反应均进行完全).(1)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实验式是;分子式是.(2)红外光谱显示有“C﹣C”键和“O﹣H”键的振动吸收,若核磁共振氢谱只有2个吸收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推断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3)该有机物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2.乙炔是有机合成工业的一种原料.工业上曾用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1)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中C22﹣与O22+互为等电子体,O22+的电子式可表示为.(2)乙炔与氢氰酸反应可得丙烯腈(H2C=CH﹣C≡N).丙烯腈分子中碳原子轨道杂化类型是;分子中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原子数目最多为.13.质子核磁共振谱(PMR)是研究有机物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研究的化合物分子中:所处环境完全相同的氢原子在PMR谱中出现同一种信号峰,如(CH3)2CHCH2CH3在PMR谱中有四种信号峰.请填写下列空白:(1)化学式为C3H6O2的物质在PMR谱上观察到下列两种情况下氢原子给出的信号峰:第一种情况出现两个信号峰,第二种情况出现三个信号峰.则由此可推断:第一种情况下对应的有机物结构简式为;第二种情况下对应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能为.(2)测定CH3CH=CHCl时,能得到氢原子给出的信号峰6种.由此可推断该有机物一定存在两种不同的结构,其中一种结构式为:,另一种名称是.(3)在C8H8Br2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一硝化的产物只有一种的共有种.14.(13分)(2015•衡阳校级模拟)A为药用有机物,从A出发可发生下图所示的一系列反应.已知A在一定条件下能跟醇发生酯化反应,A分子中苯环上的两个取代基连在相邻的碳原子上;D不能跟NaHCO3溶液反应,但能跟NaOH溶液反应.请回答:(1)A转化为B、C时,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2)E的两种同分异构体Q、R都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银镜反应,R能与Na反应放出H2,而Q不能.Q、R的结构简式为Q 、R .(3)D的结构简式为.(4)A在加热条件下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已知:酰氯能与含有羟基的物质反应生成酯类物质.例如:写出草酰氯(分子式C2O2Cl2,分子结构式:)与足量有机物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已知:请选择适当物质设计一种合成方法,用邻甲基苯酚经两步反应合成有机物A,在方框中填写有机物的结构简式.15.(13分)(2012•房山区二模)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9H10O2,A在光照条件下生成一溴代物B,B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组峰,峰面积比为2:2:2:3,B可发生如下转化关系(无机产物略):已知:①K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环上的一元取代物只有两种结构;②当羟基与双键碳原子相连时,会发生如下转化:RCH=CHOH→RCH2CHO;请回答下列问题:(1)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2)反应⑤属于反应类型.(3)写出结构简式:A ,J(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②:反应④:(5)同时符合下列要求的K的同分异构体有种;写出其中任意两种的结构简式:、.Ⅰ.苯环上的一元取代物只有两种结构Ⅱ.能发生银镜反应Ⅲ.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2015年湖南省衡阳一中高考化学冲刺卷(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丙烯(CH3﹣CH=CH2)的说法错误的是()A.丙烯分子有8个σ键,1个π键B.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C.丙烯分子存在非极性键D.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考点: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 A.丙烯(CH3﹣CH=CH2)中存在5个C﹣Hσ键和1个C﹣Cσ键,还有1个π键;B.甲基中的C为sp3杂化,C=C中的C为sp2杂化;C.C、C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D.由C=C为平面结构分析.解答:解:A.丙烯(CH3﹣CH=CH2)中存在5个C﹣Hσ键和2个C﹣Cσ键,还有1个π键,则共有7个σ键,1个π键,故A错误;B.甲基中的C为sp3杂化,C=C中的C为sp2杂化,则丙烯中只有1个C原子为sp3杂化,故B错误;C.C、C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则丙烯分子存在非极性键,故C正确;D.由C=C为平面结构,甲基中的C与双键碳原子直接相连,则三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故D正确;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共价键的类型及有机物的结构,明确化学键的形成和分类及原子的杂化方式与空间结构的关系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2.下列有机物分子中属于手性分子的是()①乳酸[CH3CH(OH)COOH]②2丁醇③④丙三醇.A.只有① B.①和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考点:“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先根据手性碳原子指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手性碳原子判断注意:(1)手性碳原子一定是饱和碳原子;(2)手性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基团要是不同的,然后根据手性分子是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解答:解:先写出各物质的结构简式:①、②、③中存在手性碳原子(用*标记的),而④中中间的碳原子连有两个相同的﹣CH2OH,不是手性碳原子.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手性碳原子的判断,手性碳原子判断注意:手性碳原子一定是饱和碳原子,手性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基团要是不同的.3.下列化合物分子中,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能给出三种信号的是()A.丙烷 B.丙酮 C.乙醛 D.甲酸乙酯考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几个不同的峰,分子中就有几种H原子,峰的面积之比等于氢原子数之比,核磁共振氢谱图有3三种信号,说明分子中有3种H原子.利用等效氢原子判断:①分子中同一甲基上连接的氢原子等效;②同一碳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等效,同一同一碳原子所连氢原子等效;③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等效.解答:解:A.CH3CH2CH3中有2种H原子,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吸收峰,故A错误;B.CH3COCH3中有2种H原子,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吸收峰,故B错误;C.CH3CHO中有2种H原子,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吸收峰,故C错误;D.HCOOCH2CH3中有3种H原子,核磁共振氢谱有3个吸收峰,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以核磁共振氢谱为载体考查有机物的结构,难度较小,清楚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几个不同的峰,分子中就有几种H原子.4.以下有机反应类型: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酯化反应⑤加聚反应⑥还原反应,其中可能在有机分子中新产生羟基的反应类型是()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①②⑥ D.②④⑤考点: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专题:有机反应.分析:脱水反应、消去反应一般是脱HX或H2O,会破坏﹣OH;而﹣CHO可加氢(既是加成反应又是还原反应)生成﹣CH2OH、酯的水解可生成醇﹣OH.解答:解:①取代反应中的酯类的水解可以生成醇类,引入羟基,故正确;②乙烯与水加成可以引入羟基,故正确;③消去反应一般为去掉羟基的反应,故错误;④酯化反应中羟基变成酯基,故错误;⑤加聚反应为不饱和键变成饱和键,与羟基引入无关,故错误;⑥CHO可加氢,也为还原反应,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合成知识,注意知识的总结,把握官能团的性质和转化即可解答该题.5.为测定某有机物的结构,用核磁共振仪处理后得到如图所示的核磁共振氢谱,则该有机物可能是()A. B. C. C2H5OH D.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式.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分析:由图可知,核磁共振氢谱有3个吸收峰,故有机物分子中有3种H原子,结合等效氢判断,等效氢判断:①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②同一碳原子上所连接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③处于同一对称位置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注意H原子数目之比等于对应峰的面积之比.解答:解:核磁共振氢谱中只给出一种峰,说明该分子中的H原子都是等效的,只有1种H原子.A、中,酚羟基上1种H原子、苯环上有2种H原子,氨基上有1种H原子,故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个峰,故A错误;B、中2个甲基上的H原子与碳碳双键中的H原子所处化学环境不相同,有2种H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2个峰,故B错误;C、CH3CH2OH中甲基中的H原子与羟基中的H原子、亚甲基上H原子所处化学环境不同,有3种H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个峰,故C正确;D、为对称结构,甲基与苯环上的H原子所处化学环境不同,有2种H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2个峰,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核磁共振氢谱,难度不大,清楚核磁共振氢谱中峰值数等于有机物中氢原子的种类数.6.在分子中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数最多可能是()A. 17个 B. 18个 C. 19个 D. 20个考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在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结构,乙炔是直线型结构,其它有机物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共线、共面分析判断.注意单键可以旋转.解答:解:在分子中,苯环平面与碳碳双键形成的平面通过旋转碳碳单键可以处于同一平面,乙炔是直线型结构,所以最多有11个C原子(苯环上6个、﹣CF3中1个、碳碳双键上2个、碳碳三键上2个)共面.在﹣CF3可能还有1个氟原子共平面,苯环上5个氢原子共平面,双键上2个氢原子共平面,总计得到可能共平面的原子有19个,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难度中等,注意从甲烷、乙烯、苯和乙炔的结构特点判断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导纤维、棉花、油脂、ABS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B.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基础甲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C.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D.阴极射线、α﹣粒子散射现象及布朗运动的发现都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贡献考点: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原子构成;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物质的组成专题.分析: A、根据光导纤维的组成来回答;B、根据无磷洗涤剂的成分来回答;C、根据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所需要的物理仪器来分析;D、根据布朗运动的发现为解决分子等微粒的运动做出了贡献来回答.解答:解:A、光导纤维是SiO2,属于无机物,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属于酯类化合物,则二者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B、无磷洗涤剂是在洗涤剂的成分中去掉了导致水污染的磷元素,它不会降低碳排放,故B 错误;C、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过程中,经常用到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物理仪器,故C正确;D、布朗运动的发现和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无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有机化学知识题目,考查了有关化学方面的物质组成、能源的使用以及有关化合物结构分析等方面的知识.8.二茂铁[(C5H5)2Fe]分子是一种金属有机配合物,是燃料油的添加剂,用以提高燃烧的效率和去烟,可作为导弹和卫星的涂料等.它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茂铁中Fe2+与环戊二烯离子(C5H5﹣)之间为离子键B. 1mol环戊二烯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5N AC.分子中存在π键D. Fe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44s2考点: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 A.该分子是一种金属有机配合物;B.环戊二烯中含3个C﹣C和2个C=C、6个C﹣H键;C.C=C中含π键,D.Fe的原子序数为26.解答:解:A.该分子是一种金属有机配合物,则不存在离子键,故A错误;B.环戊二烯中含3个C﹣C和2个C=C、6个C﹣H键,则1mol环戊二烯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11N A,故B错误;C.C=C中含π键,所以分子中存在π键,故C正确;D.Fe的原子序数为26,亚铁离子的核外有24个电子,所以Fe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半满为稳定结构,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信息的形式考查有机配合物的中的化学键,注意环戊二烯的结构及电子排布规律即可解答,选项A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较大.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2,5,6﹣三甲基﹣4﹣乙基庚烷B.常压下,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的沸点依次增大C.肌醇与葡萄糖的元素组成相同,化学式均为C6H12O6,满足Cm(H2O)n,因此,均属于糖类化合物D. 1.0 mol的最多能与含5.0 molNaOH 的水溶液完全反应考点:烷烃及其命名;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分析: A、取代基的位次不是最小;B、烷烃沸点规律:分子中碳数越多,沸点越高;对于含碳数相同的烷烃而言,支链越多,沸点越低;C、根据结构式书写化学式,环上没有标注元素符合的交点为碳原子,肌醇属于醇,不属于糖类;D、1mol该物质水解,左边的酯基1水解生成1mol羧基,右边的酯基水解生成2mol羧基,实际生成1molH2CO3,同时生成1mol苯酚,分子中还含有1mol酚羟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羧基、酚羟基与氢氧化钠都按1:1反应.解答:解:A、取代基的位次不是最小,应是为2,3,6﹣三甲基﹣4﹣乙基庚烷,故A错误;B、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故三者沸点依次降低,故B错误;C、二者化学式均为C6H12O6,满足C m(H2O)n,肌醇属于醇,不属于糖类,葡萄糖属于糖类,选项中结葡萄糖为吡喃式构形,故C错误.D、1mol该物质水解,左边的酯基1水解生成1mol羧基,右边的酯基水解生成2mol羧基,实际生成1molH2CO3,同时生成1mol苯酚,分子中还含有1mol酚羟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羧基、酚羟基与氢氧化钠都按1:1反应,故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5mol氢氧化钠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烷烃的命名、有机物结构与性质、官能团性质等,难度中等,D为易错点,容易忽略右边的酯基水解会生成苯酚.10.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的是()A. 2,2,3,3﹣四甲基丁烷 B. 2,3,4﹣三甲基戊烷C. 3,4﹣二甲基己烷 D. 2,5﹣二甲基己烷考点:有机物结构式的确定.专题: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分析: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说明有机物中含有三种类型的氢原子,根据等效氢的判断方法来回答.解答:解:等效氢应有以下三种情况:①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②同一碳原子的甲基上的氢原子等效;③关于镜面对称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根据以上原则,可判断出A:1种;B:4种;C:4种;D:3种,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说明有机物中含有三种等效氢原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机物中等效氢原子的判断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二.非选择题:(共50分)11.(12分)(2015•衡阳校级模拟)某有机物A的蒸气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的31倍.为进一步测定A 的化学式,现取6.2g A完全燃烧,得到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将产物先后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5.4g和8.8g(假设每步反应均进行完全).(1)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 ;实验式是CH3O ;分子式是C2H6O2.(2)红外光谱显示有“C﹣C”键和“O﹣H”键的振动吸收,若核磁共振氢谱只有2个吸收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推断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HOCH2CH2OH .(3)该有机物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OCH2CH2OH+2Na→NaOCH2CH2ONa+H2↑.考点: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分析:(1)相同条件下,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结合相对氢气密度计算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浓硫酸增重5.4g为水的质量,碱石灰增重8.8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原子守恒计算6.2gA 中C、H原子物质的量,再根据质量守恒计算判断6.2g有机物A中O原子物质的量,进而确定最简式,结合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2)红外光谱显示有“C﹣C”键和“O﹣H”键的振动吸收,核磁共振氢谱只有2个吸收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结合分子式确定结构简式;(3)含有醇羟基,与Na反应生成有机钠盐与氢气.解答:解:(1)有机物A的蒸气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的31倍,则Mr(A)=31×2=62;浓硫酸增重 5.4g为水的质量,其物质的量为=0.3mol,n(H)=0.6mol,m(H)=0.6mol×1g/mol=0.6g,碱石灰增重8.8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其物质的量为=0.2mol,n(C)=0.2mol,m(C)=0.2mol×12g/mol=2.4g,故有机物中m(O)=6.2g ﹣0.6g﹣2.4g=3.2g,则n(O)==0.2mol,故该有机物最简式为CH3O,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为62,故有机物分子式为C2H6O2,故答案为:42;CH3O;C2H6O2;(2)红外光谱显示有“C﹣C”键和“O﹣H”键的振动吸收,核磁共振氢谱只有2个吸收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OH,故答案为:HOCH2CH2OH;(3)含有醇羟基,与Na反应生成有机钠盐与氢气,反应方程式为:HOCH2CH2OH+2Na→NaOCH2CH2ONa+H2↑,故答案为:HOCH2CH2OH+2Na→NaOCH2CH2ONa+H2↑.点评:本题有机物分子式确定计算、同分异构体、有机物的性质等,根据原子守恒计算确定最简式是关键,难度不大.12.乙炔是有机合成工业的一种原料.工业上曾用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1)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CaC2中C22﹣与O22+互为等电子体,O22+的电子式可表示为.(2)乙炔与氢氰酸反应可得丙烯腈(H2C=CH﹣C≡N).丙烯腈分子中碳原子轨道杂化类型是sp、sp2;分子中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原子数目最多为 3 .考点:乙炔炔烃;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分析:(1)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乙炔;C22﹣与O22+和氮气互为等电子体,根据氮气分子电子式书写O22+电子式;(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C原子杂化类型;H2C=CH﹣C≡N中连接三键两端原子的原子位于同一直线上,位于碳碳双键两端碳原子的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解答:解:(1)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乙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等电子体结构和性质相似,C22﹣与O22+和氮气互为等电子体,根据氮气分子电子式书写O22+电子式为,故答案为:CaC2+2H2O→Ca(OH)2+C2H2↑;;(2)H2C=CH﹣C≡N分子中连接双键的C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3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为sp2杂化,连接三键的碳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2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C原子采用sp杂化;H2C=CH﹣C≡N中连接三键两端原子的原子位于同一直线上,位于碳碳双键两端碳原子的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所以该分子中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原子为3个,故答案为:sp、sp2;3.点评:本题考查方程式书写、原子杂化、等电子体等知识点,这些都是高频考点,明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等电子体特点即可解答.13.质子核磁共振谱(PMR)是研究有机物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研究的化合物分子中:所处环境完全相同的氢原子在PMR谱中出现同一种信号峰,如(CH3)2CHCH2CH3在PMR谱中有四种信号峰.请填写下列空白:(1)化学式为C3H6O2的物质在PMR谱上观察到下列两种情况下氢原子给出的信号峰:第一种情况出现两个信号峰,第二种情况出现三个信号峰.则由此可推断:第一种情况下对应的有机物结构简式为CH3COOCH3;第二种情况下对应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能为CH3CH2COOH或HCOOCH2CH3.(2)测定CH3CH=CHCl时,能得到氢原子给出的信号峰6种.由此可推断该有机物一定存在两种不同的结构,其中一种结构式为:,另一种名称是反﹣1﹣氯丙烯(顺﹣1﹣氯丙烯).(3)在C8H8Br2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一硝化的产物只有一种的共有7 种.考点: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1)写出C3H6O2的同分异构体,判断分别有几种不同的氢原子;(2)CH3CH=CHCl存在顺反异构;(3)苯环上一硝化的产物只有一种,可以为2个相同的取代基(﹣CH2Br)处于对位,可以是4个取代基.解答:解:(1)C3H6O2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OOH、HCOOCH2CH3、CH3COOCH3、CH3COCH2OH 不同环境下的氢原子种数分别是3、3、2、3,有几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就有几种不同峰值,故答案为:CH3COOCH3;CH3CH2COOH 或 HCOOCH2CH3或 CH3COCH2OH;(2)CH3CH=CHCl存在顺反异构,每种结构中存在3中不同环境下的氢原子,得到氢原子给出的信号峰6种:由此可推断该有机物一定存在2种不同结构,结构式为:,名称为反﹣1﹣氯丙烯,顺﹣1﹣氯丙烯,故答案为:;或反﹣1﹣氯丙烯(顺﹣1﹣氯丙烯);(3)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一硝化的产物只有一种,可以为2个相同的取代基(﹣CH2Br)处于对位,可以是4个取代基,且为对称结构,四个取代基相邻时,2个甲基处于2个Br 原子之间,或2个Br原子处于2个甲基之间,三个取代基相邻时,甲基位于2个溴原子之间,且2个甲基处于对位,或Br原子处于2个甲基之间,2个Br原子处于对位,可以是两个取代基相邻,甲基与甲基相邻、溴原子与溴原子相邻,或甲基与Br原子相邻,且相同基团处于对位,共有7种,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分异构体和同分异构现象,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第二题中顺反异构的现象,同时注意培养分析材料的能力.14.(13分)(2015•衡阳校级模拟)A为药用有机物,从A出发可发生下图所示的一系列反应.已知A在一定条件下能跟醇发生酯化反应,A分子中苯环上的两个取代基连在相邻的碳原子上;D不能跟NaHCO3溶液反应,但能跟NaOH溶液反应.请回答:(1)A转化为B、C时,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水解反应、中和反应.(2)E的两种同分异构体Q、R都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银镜反应,R能与Na反应放出H2,而Q不能.Q、R的结构简式为Q HCOOCH3、R HOCH2CHO .(3)D的结构简式为.(4)A在加热条件下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aOH+CH3COONa+2H2O .(5)已知:酰氯能与含有羟基的物质反应生成酯类物质.例如:写出草酰氯(分子式C2O2Cl2,分子结构式:)与足量有机物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已知:请选择适当物质设计一种合成方法,用邻甲基苯酚经两步反应合成有机物A,在方框中填写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衡阳市重点名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含解析

衡阳市重点名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含解析

衡阳市重点名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B.苯的最简式:CHC.乙烯的分子式:CH2=CH2D.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这是甲烷的球棍模型,错误;B.苯的分子式为C6H6,最简式为CH,正确;C.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错误;D.乙醇的结构简式:CH3CH2OH,错误;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名师点晴】解决这类问题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有:①书写电子式时应特别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阴离子及多核阳离子均要加“[]”并注明电荷,书写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时,不得使用“[]”,没有成键的价电子也要写出来。

②书写结构式、结构简式时首先要明确原子间结合顺序(如HClO应是H—O—Cl,而不是H—Cl—O),其次是书写结构简式时,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应该写出来。

③比例模型、球棍模型要能体现原子的相对大小及分子的空间结构。

2.取一支大试管,通过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半试管甲烷和半试管氯气,用铁架台固定好。

放在光亮处一段时间。

下列对观察到的现象的描述及说明正确的是()A.试管中气体颜色变浅,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B.试管中有少量白雾生成,这是氯化氢的小液滴C.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体,这是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溶液D.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体,这是CH3Cl小液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产物均无色,试管中气体颜色会变浅,A项错误;B.该反应有氯化氢生成,氯化氢与水蒸气结合,形成氯化氢的小液滴,而成白雾,B项正确;C.内壁出现油状液体,是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C项错误;D.一氯甲烷是气体,内壁出现油状液体,是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D项错误;答案选B。

【解析版】湖南省衡阳一中高考化学冲刺卷(2).docx

【解析版】湖南省衡阳一中高考化学冲刺卷(2).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2015年湖南省衡阳一中高考化学冲刺卷(2)一.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基态原子核外共有6个电子,分布在K与L电子层上,在下列L层分布中正确的是()A.B.C.D.2.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A.直线形;三角锥形 B.V形;三角锥形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D.V形;平面三角形3.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键角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①BF3②NH3③H2O ④NH4+⑤BeCl2.A.⑤④①②③B.⑤①④②③C.④①②⑤③D.③②④①⑤4.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同一类型化合物,往往其结构和性质相似.PH4I是一种白色晶体,下列对PH4I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共价化合物B.它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C.它不可能与NaOH溶液反应D.它受热时难以分解5.若某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d15s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位于第五周期IB族B.该元素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C.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2个电子D.该元素原子M层上共有18个电子6.石墨是层状晶体,每一层内碳原子排列成正六边形,一个个六边形排列成平面的网状结构.如果将每对相邻原子间的化学键看成是一个化学键,则石墨晶体每一层内碳原子数与碳﹣碳化学键数的比是()A.1:1 B.1:2 C.1:3 D.2:37.晶胞是晶体结构中可重复出现的最小的结构单元,C60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60摩尔质量是720B.C60属于离子晶体C.在C60晶胞中有14个C60分子D.每个C60分子周围与它距离最近等距离的C60分子有12个8.六氟化硫分子为正八面体构型(分子结构如图所示),难溶于水,在高温下仍有良好的绝缘性,在电器工业方面具有广泛用途.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SF6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B.SF6易燃烧生成SO2C.SF6分子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D.SF6是原子晶体9.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与Y形成化合物,X可以显负价,Y显正价B.第一电离能可能Y小于X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Y小于H n XD.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弱于于Y对应的10.构造原理揭示的电子排布能级顺序,实质是各能级能量高低.若以E(nl)表示某能级的能量,以下各式中正确的是()A.E>E>E>E B.E>E>E>EC.E<E<E<E D.E>E>E>E二.非选择题:(共50分)11.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水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1)水分子中氧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2)写出与H2O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填2种).(3)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得到一个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下列对上述过程的描述不合理的是.A.氧原子的杂化类型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形状发生了改变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4)下列是钠、碘、金刚石、干冰、氯化钠晶体的晶胞图(未按顺序排序).与冰的晶体类型相同的是(请用相应的编号填写)(5)在冰晶体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如图所示),已知冰的升华热是51kJ/mol,除氢键外,水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则冰晶体中氢键的“键能”是kJ/mol.1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元素.请你根据表中所给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最外层上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2)f单质及Fe单质的融合物所属晶体类型是.(3)原子核p亚层有两个空轨道的元素为(填写元素名称),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及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性质相似,可以从两方面去把握,即:;写出工业上利用该氧化物制取单质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往该元素氯化物中滴加足量浓氨水的离子方程式.(4)单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两种粉末状固体化合物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5)用来组成酸、碱、盐三类物质至少需要的元素有(填写表中字母).13.决定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是物质的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A和B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如下表所示:电离能/kJ•mol﹣1I1I2I3I4A 578 1 817 2 745 11 578B 738 1 451 7 733 10 540A通常显价,A的电负性B的电负性(选填“>”、“<”或“=”).(2)已知:波长为300nm的紫外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约为399kJ•mol﹣1.根据下表有关蛋白质分子中重要化学键的信息,说明人体长时间照射紫外光后皮肤易受伤害的原因:.共价键C﹣C C﹣N C﹣S键能/kJ•mol﹣1347 305 259(3)研究物质磁性表明:金属阳离子含未成对电子越多,则磁性越大,磁记录性能越好.离子型氧化物V2O5和CrO2中,适合作录音带磁粉原料的是.(4)某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其分子内不含有(填字母).A.离子键 B.共价键 C.金属键 D.配位键 E.氢键.14.自从1962年首次合成了第一种稀有气体的化合物XePtF6以来,人们又相继发现了氙气的一系列化合物如XeF2、XeF4等.(1)请根据XeF4的结构示意图(图甲)判断这个分子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2)XeF2晶体是一种无色晶体,如图乙为它的晶胞结构图.XeF2晶体属于哪种类型的晶体?;其堆积方式属于(填“钾型”“镁型”或“铜型”).(3)一个XeF2晶胞中实际拥有XeF2个.15.能源的发展日益成为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1)A和B的单质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大,可用作燃料.已知A和B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所示:电离能(kJ/mol)I1I2I3I4A 899 1 757 14 840 21 000B 738 1 451 7 733 10 540①请根据上述信息,写出A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②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B的核外电子排布如图1所示,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2)氢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必须解决它的储存问题,C60可用作储氢材料.①已知金刚石中C﹣C键的键长为154.45pm,C60中C﹣C键的键长为145pm和140pm,有同学据此认为C60的熔点高于金刚石,你认为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②科学家把C60和K掺杂在一起制造了一种富勒烯化合物,其晶胞如图2所示,该物质在低温时是一种超导体.该物质中K原子和C60分子的个数比为.③继C60后,科学家又合成Si60、N60,C、Si、N原子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i60分子中每个硅原子只跟相邻的3个硅原子形成共价键,且每个硅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Si60分子中π键的数目为.2015年湖南省衡阳一中高考化学冲刺卷(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基态原子核外共有6个电子,分布在K与L电子层上,在下列L层分布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分析】K层容纳2个电子,所以L层容纳4个电子,L层有2s、2p能级,2p能级能量较高,2s能级有1个轨道,容纳2个电子,2p能级有3个轨道,电子优先单独占有1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解答】解:K层容纳2个电子,所以L层容纳4个电子,L层有2s、2p能级,2p能级能量较高,2s能级有1个轨道,容纳2个电子,剩余2个电子填充2p能级,2p能级有3个轨道,电子优先单独占有1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基态原子在L层分布图为.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比较基础,理解掌握核外电子排布规律.2.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A.直线形;三角锥形 B.V形;三角锥形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D.V形;平面三角形【考点】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认为:分子的立体构型是“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的结果.价层电子对就是指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上的电子对,包括σ键电子对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σ键电子对数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之和就是价层电子对数,由于价层电子对的相互排斥,就可得到含有孤电子对的VSEPR模型,略去孤电子对就是该分子的空间构型.【解答】解:H2S分子的中心原子S原子上含有2个σ键,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a﹣xb)=(6﹣2×1)=2,所以硫化氢分子的VSEPR模型是四面体型,略去孤电子对后,实际上其空间构型是V型;BF3分子的中心原子B原子上含有3个σ键,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a﹣xb)=(3﹣3×1)=0,所以BF3分子的VSEPR模型是平面三角型,中心原子上没有孤对电子,所以其空间构型就是平面三角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空间构型的判断,难度不大,易错点是阴阳离子中孤电子对数的确定,注意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a﹣xb),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x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b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3.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键角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①BF3②NH3③H2O ④NH4+⑤BeCl2.A.⑤④①②③B.⑤①④②③C.④①②⑤③D.③②④①⑤【考点】键能、键长、键角及其应用.【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来判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然后判断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再判断键角.【解答】解:①BF3中心原子的价电子都用来形成共价键,所以价层电子对数为3,为平面三角形,键角为120°;②NH3为三角锥形,键角为107°;③H2O为V形,键角为105°;④NH4+为正四面体,键角为109°28′;⑤BeCl2中心原子的价电子都用来形成共价键,所以价层电子对数为2,为直线形,键角为180°;所以键角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⑤①④②③;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或离子中键角的大小比较,注意根据分子的空间构型判断,题目难度不大.4.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同一类型化合物,往往其结构和性质相似.PH4I是一种白色晶体,下列对PH4I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共价化合物B.它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C.它不可能与NaOH溶液反应D.它受热时难以分解【考点】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同一类型化合物,往往其结构和性质相似,已知NH4Cl为离子化合物,性质不稳定,PH4I的结构和性质与NH4Cl相似,则可以根据NH4Cl的结构和性质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因NH4Cl是离子化合物,所以PH4I也是离子化合物,故A错误;B、因NH4Cl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所以PH4I中也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故B正确;C、因NH4Cl能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PH4I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C错误;D、因NH4Cl能分解:NH4Cl NH3+HCl,所以PH4I PH3+HI,则PH4I受热时易分解,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注意信息中物质的性质的相似性来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5.若某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d15s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位于第五周期IB族B.该元素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C.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2个电子D.该元素原子M层上共有18个电子【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分析】某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d15s2,处于第五周期第ⅢB族,属于d区元素,M 层完全充满,容纳18个电子,该元素原子最外层为5s2,原子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据此解答.【解答】解:A.外围电子排布为4d15s2,处于第五周期第ⅢB族,故A错误;B.该元素原子最外层为5s2,有5个电子层,故B正确;C.该元素原子最外层为5s2,最外层有2个电子,故C正确;D.该元素原子M层上共有18个电子,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元素价层电子排布特点以及与在周期表位置的关系,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6.石墨是层状晶体,每一层内碳原子排列成正六边形,一个个六边形排列成平面的网状结构.如果将每对相邻原子间的化学键看成是一个化学键,则石墨晶体每一层内碳原子数与碳﹣碳化学键数的比是()A.1:1 B.1:2 C.1:3 D.2:3【考点】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分析】每一层内碳原子排列成正六边形,每个C原子连接3个C﹣C键,则每个C原子平均含有C﹣C个数=×3,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每一层内碳原子排列成正六边形,每个C原子连接3个C﹣C键,则每个C原子平均含有C﹣C个数=×3=1.5,则石墨晶体每一层内碳原子数与碳﹣碳化学键数的比=1:1.5=2: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石墨中原子与化学键的有关计算,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采用均摊法分析解答即可,题目难度不大.7.晶胞是晶体结构中可重复出现的最小的结构单元,C60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60摩尔质量是720B.C60属于离子晶体C.在C60晶胞中有14个C60分子D.每个C60分子周围与它距离最近等距离的C60分子有12个【考点】晶胞的计算.【分析】A.摩尔质量有单位,若以g/mol作单位,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B.C60的构成微粒是分子,属于分子晶体;C.根据均摊法可知,在C60晶胞中面心上的分子属于该晶胞的为,顶点上的分子属于该晶胞的为;D.根据晶胞的结构可知,以晶胞中顶点上的C60分子为研究对象,与它距离最近等距离的C60分子分布在立方体的面心上,每个C60分子被8个立方体共用,有12个面与之相连,所以每个C60分子周围与它距离最近等距离的C60分子有12个.【解答】解:A、C60摩尔质量是720g/mol,故A错误;B、C60属于分子晶体,故B错误;C.根据均摊法可知,在C60晶胞中含有有C60分子的个数为:6×+=4,故C错误;D.根据晶胞的结构可知,以晶胞中顶点上的C60分子为研究对象,与它距离最近等距离的C60分子分布在立方体的面心上,每个C60分子被8个立方体共用,有12个面与之相连,所以每个C60分子周围与它距离最近等距离的C60分子有12个,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同素异形体、摩尔质量、晶胞的计算及结构等,难度不大,注意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8.六氟化硫分子为正八面体构型(分子结构如图所示),难溶于水,在高温下仍有良好的绝缘性,在电器工业方面具有广泛用途.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SF6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B.SF6易燃烧生成SO2C.SF6分子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D.SF6是原子晶体【考点】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A.S原子最外层电子全都参与成键,则其原子最外层电子为12个,不是8电子稳定结构;B.SF6中S为+6价,不能和氧气反应生成SO2;C.硫氟键为极性共价键,六氟化硫分子为正八面体构型,故为非极性分子;D.六氟化硫分子为正八面体构型,故SF6为分子晶体.【解答】解:A.S原子最外层电子全都参与成键,则其原子最外层电子为12个,不是8电子稳定结构,故A错误;B.SF6中S为+6价,不能和氧气反应生成SO2,故B错误;C.硫氟键为极性共价键,六氟化硫分子为正八面体构型,故为非极性分子,故SF6分子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故C正确;D.六氟化硫分子为正八面体构型,故SF6为分子晶体,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结构,难度中等.要注意物质晶体类型的判断方法.9.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与Y形成化合物,X可以显负价,Y显正价B.第一电离能可能Y小于X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Y小于H n XD.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弱于于Y对应的【考点】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则非金属性X>Y.A.电负性大的元素在化合物中显负价;B.一般非金属性强的,其第一电离能大;C.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D.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但O、F除外.【解答】解: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则非金属性X>Y.A.电负性大的元素在化合物中显负价,所以X和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故A正确;B.一般非金属性强的,其第一电离能大,则第一电离能Y可能小于X,故B正确误;C.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Y小于H n X,故C正确;D.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X>Y,则X对应的酸性强于Y对应的酸的酸性,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明确同周期位置关系及电负性大小得出元素的非金属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0.构造原理揭示的电子排布能级顺序,实质是各能级能量高低.若以E(nl)表示某能级的能量,以下各式中正确的是()A.E>E>E>E B.E>E>E>EC.E<E<E<E D.E>E>E>E【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根据构造原理,各能级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为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应为E>E,故A错误;B.符合构造原理,故B正确;C.应为E>E>E>E,故C错误;D.E>E,E>E,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构造原理揭示的各能级能量高低的表示,具有一定的难度,解题的关键是紧密结合题干中的电子排布能级顺序信息,仔细判断.二.非选择题:(共50分)11.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水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1)水分子中氧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2)写出与H2O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H2S、NH2﹣(填2种).(3)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得到一个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下列对上述过程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A .A.氧原子的杂化类型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形状发生了改变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4)下列是钠、碘、金刚石、干冰、氯化钠晶体的晶胞图(未按顺序排序).与冰的晶体类型相同的是BC (请用相应的编号填写)(5)在冰晶体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如图所示),已知冰的升华热是51kJ/mol,除氢键外,水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则冰晶体中氢键的“键能”是20kJ/mol.【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等电子原理”的应用;分子晶体;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分析】(1)根据O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据此分析解答;(2)根据原子数目和价电子数目来分析等电子体;(3)水中氧的杂化为sp3,H3O+中氧的杂化为sp3,据此解答;(4)冰属于分子晶体,利用晶胞图来判断晶体的构成微粒,以此来分析;(5)升华热=范德华力+氢键,利用均摊法计算水分子与氢键的关系,结合升华热、范德华力计算氢键键能.【解答】解:(1)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氧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故答案为:1s22s22p4;(2)H2O分子中的原子数为3,价电子数为10,H2S、NH2﹣的原子数目均为3,价电子数目均为10,则与水互为等电子体,故答案为:H2S、NH2﹣;(3)A.水中氧的杂化为sp3,H3O+中氧的杂化为sp3,则氧原子的杂化类型没有改变,故A 错误;B.水分子为V型,H3O+为三角锥型,则微粒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故B正确;C.因结构不同,则性质不同,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故C正确;D.水分子为V型,H3O+为三角锥型,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故D正确;故答案为:A;(4)冰属于分子晶体,由晶胞图可知,B为干冰的晶胞图,构成微粒为分子,C为碘的晶胞图,构成微粒为碘分子,则与冰的晶体类型相同的是BC,故答案为:BC;(5)冰的升华热是51kJ/mol,水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根据图象知,1mol水中含有2mol 氢键,升华热=范德华力+氢键,所以冰晶体中氢键的“键能”是20kJ/mol,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考查了晶胞的计算、电子排布图的书写等知识点,难点是计算氢键的键能,会运用均摊法计算晶胞是解本题的关键,难度较大.1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元素.请你根据表中所给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最外层上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是N (填元素符号).(2)f单质及Fe单质的融合物所属晶体类型是金属晶体.(3)原子核p亚层有两个空轨道的元素为铝(填写元素名称),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及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性质相似,可以从两方面去把握,即: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写出工业上利用该氧化物制取单质的化学方程式2A12O3(熔融)4A1+3O2↑;写出往该元素氯化物中滴加足量浓氨水的离子方程式A13++3NH3•H2O═Al(OH)3↓+3NH4+.(4)单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两种粉末状固体化合物的元素是Mg (填元素符号).(5)用来组成酸、碱、盐三类物质至少需要的元素有acd (填写表中字母).【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分析】由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可知a是H,b是He,c是N,d是O,e是Mg,f是Al,g是S,h是Cl.(1)短周期中VA族元素p能级容纳3个电子,未成对电子数最多;(2)Al单质及Fe单质的融合物属于金属晶体;(3)原子核p亚层有两个空轨道,核外电子排布为ns2np1,处于ⅢA族,为表中Al元素,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及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工业上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铝;氯化铝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与氯化铵;(4)Mg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氧化镁、氮化镁;(5)H、N、O三种元素可以组成酸、碱、盐三类物质.【解答】解:由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可知a是H,b是He,c是N,d是O,e是Mg,f是Al,g是S,h是Cl.(1)短周期中VA族元素p能级容纳3个电子,未成对电子数最多,为表中N元素,故答案为:N;(2)Al单质及Fe单质的融合物属于金属晶体,故答案为:金属晶体;(3)原子核p亚层有两个空轨道,核外电子排布为ns2np1,处于ⅢA族,为表中Al元素,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及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工业上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铝,反应方程式为:2A12O3(熔融)4A1+3O2↑;氯化铝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与氯化铵,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13++3NH3•H2O═Al(OH)3↓+3NH4+,故答案为:铝;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2A12O3(熔融)4A1+3O2↑;A13++3NH3•H2O═Al(OH)3↓+3NH4+;(4)Mg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氧化镁、氮化镁,故答案为:Mg;(5)H、N、O三种元素可以组成酸、碱、盐三类物质,为表中acd三元素,故答案为:acd.【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综合应用,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难度中等.13.决定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是物质的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A和B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如下表所示:电离能/kJ•mol﹣1I1I2I3I4A 578 1 817 2 745 11 578B 738 1 451 7 733 10 540A通常显+3 价,A的电负性>B的电负性(选填“>”、“<”或“=”).(2)已知:波长为300nm的紫外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约为399kJ•mol﹣1.根据下表有关蛋白质分子中重要化学键的信息,说明人体长时间照射紫外光后皮肤易受伤害的原因:紫外光具有的能量比蛋白质分子中重要的化学键C﹣C、C﹣N和C﹣S的键能都大,紫外光的能量足以使这些化学键断裂,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共价键C﹣C C﹣N C﹣S键能/kJ•m ol﹣1347 305 259(3)研究物质磁性表明:金属阳离子含未成对电子越多,则磁性越大,磁记录性能越好.离子型氧化物V2O5和CrO2中,适合作录音带磁粉原料的是CrO2.(4)某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其分子内不含有AC (填字母).A.离子键 B.共价键 C.金属键 D.配位键 E.氢键.【考点】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分析】(1)由电离能可知,A可失去3个电子,B可失去2个电子,则A为Al,B为Mg;(2)根据紫外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与蛋白质分子中重要化学键断裂所需能量比较分析;(3)根据钒离子、铬离子的未成对电子判断;(4)根据图片分析微粒间的作用力.【解答】解:(1)由电离能可知,A可失去3个电子,最高化合价为+3价,B可失去2个电子,最高化合价为+2价,则A为Al,B为Mg,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强,则电负性A>B,故答案为:+3;>;(2)波长为300nm的紫外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约为399kJ/mol,比蛋白质分子中C﹣C、C ﹣N和C﹣S的键能都大,所以波长为300nm的紫外光的光子能破坏蛋白质分子中的化学键,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故答案为:紫外光具有的能量比蛋白质分子中重要的化学键C﹣C、C﹣N和C﹣S的键能都大,紫外光的能量足以使这些化学键断裂,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3)V2O5中钒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无未成对电子,CrO2中铬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两对未成对电子,金属阳离子含未成对电子越多,则磁性越大,磁记录性能越好,则合作录音带磁粉原料的是CrO2,故答案为:CrO2;。

【解析版】湖南省衡阳一中高考化学冲刺卷(4).docx

【解析版】湖南省衡阳一中高考化学冲刺卷(4).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2015年湖南省衡阳一中高考化学冲刺卷(4)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因素是()A.盐酸的浓度B.铝条的表面积 C.溶液的温度D.加少量Na2SO42.为了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甲、乙、丙、丁四位学生分别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与相同的盐酸反应,大理石粉反应快B.将相同大小、形状的铝条与稀硫酸和浓硫酸反应时,浓硫酸产生氢气快C.将氢气和氯气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照射下,会发现光照下有氯化氢生成D.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条体积的双氧水,其中一支试管合在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3.氨分解反应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进行.已知起始时氨气的物质的量为4mol,5秒末为2.4mol,则用氨气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A.0.32 mol•L﹣1•s﹣1B.0.16 mol•L﹣1•s﹣1C.1.6 mol•L﹣1•s﹣1D.0.8 mol•L﹣1•s﹣14.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能增大逆反应速率的措施是()A.增大O2的量B.移去部分SO3C.增大容器容积 D.降低体系温度5.500℃、20MPa时,将H2和N2置于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H2、N2和NH3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反应开始到第一次平衡时,N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5 mol•L﹣1•min﹣1B.平衡在10 min至20 min的变化,可能是因为增大了容器体积C.25 min时,分离出了0.1 mol NH3D.在25 min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新平衡中NH3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的小6.在一定条件下,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B⇌2CB.在t1~(t110)s时,v(A)=v(B)=0C.t1 s时反应物A转化率为60%D.0~t1 s内A的反应速率为v(A)=mol/(L•s)7.下列实验操作,能有效改变反应速率且达到变化要求的是()A.为增大泡沫灭火器中Al2(SO4)3与小苏打的反应速率,改用小苏打和苏打的混合物B.为加快盐酸和锌制取氢气的速率又不减少氢气的量,可加少量硝酸银溶液C.在稀硫酸和铁粉反应制取氢气时,为减慢反应速率,可以加入适量醋酸钠D.用3 mL乙醇、2 mL浓H2SO4、2 mL冰醋酸制乙酸乙酯,为增大反应速率,可改用6 mL 乙醇、4 mL浓H2SO4、4 mL冰醋酸8.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C(s)+CO2(g)⇌2CO(g);△H>0,达到平衡状态,现进行如下操作:①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②增加反应物C的用量;③缩小反应体系的体积;④减少体系中CO的量.上述措施中一定能使反应的正反应速率显著加快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①③④9.(2015•衡阳校级模拟)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15 mol•L﹣1•min﹣1B.v(B)=0.02 mol•L﹣1•s﹣1C.v(C)=0.40 mol•L﹣1•min﹣1D.v(D)=0.45 mol•L﹣1•min﹣110.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能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C.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11.对于化学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HCl和CaCl2在单位时间内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数据不同,但所表示的意义相同B.不能用CaCO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但可用水来表示C.用H2O和CO2表示的化学速率相同D.可用CaCl2浓度的减少表示其反应速率13.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15.在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的速率?(1)集气瓶中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瓶外点燃镁条时发生爆炸;(2)黄铁矿煅烧时要粉碎成细小的矿粒;(3)KI晶体和HgCl2晶体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若一起投入水中,很快生成红色HgI2;(4)熔化的KClO3放出气泡很慢,撒入少量MnO2很快产生气体;(5)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中放入同样大小的锌粒和镁块,产生气体有快有慢;(6)同样大小的石灰石分别在0.1mol•L﹣1的盐酸和1mol•L﹣1的盐酸中反应速率不同;(7)夏天的食品易变霉,冬天就不易发生该现象.16.上海世博会成为第一个“低碳世博”.主办方确定以“低碳、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为主题,将大量新能源、节能环保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于世博会.(1)有效“减碳”的手段之一是节能.下列制氢方法最节能的是.(填字母序号)A.电解水制氢:2H2O2H2↑+O2↑B.高温使水分解制氢:2H2O2H2↑+O2↑C.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2H2↑+O2↑D.天然气制氢:CH4+H2O⇌CO+3H2(2)CO2加氢合成DME(二甲醚)是解决能源危机的研究方向之一.2CO2(g)+6H2(g)﹣→CH3OCH3(g)+3H2O△H>0.请在图1中画出上述反应在有催化剂与无催化剂两种情况下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变化示意图,并进行必要标注.(3)CO2可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①从3min到10min,v(H2)= mol/(L•min).②下列措施中能使增大的是(选填编号).A.升高温度B.恒温恒容再充入1mol CO2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D.恒温恒容再充入1molCO2和3mol H2E.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F.使用高效催化剂.17.催化剂在生产和科技领域起到重大作用.为比较Fe3+、Cu2+和MnO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同学X 观察甲中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快慢,由此得出Fe 3+和Cu 2+对H 2O 2分解的催化效果,其结论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2)同学Y 利用乙装置探究MnO 2对H 2O 2分解的催化效果.将50mL H 2O 2一次性加入盛有0.10mol MnO 2粉末的烧瓶中,测得标准状况下由量气管读出气体的体积[V (量气管)/mL]和时间(t/min )的关系如图丙所示.①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是 mL .②b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90mL .③同学Y 除了探究MnO 2对H 2O 2分解速率的影响情况,还可得出 对H 2O 2分解速率的影响情况.18.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实验一:甲同学利用Al 、Fe 、Mg 和2mol/L 的稀硫酸,设计实验方案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研究的实验报告如下表: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①分别取等体积的2mol/L 的硫酸于试管中;②分别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Al 、Fe 、Mg 反应快慢:Mg >Al >Fe 反应物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1)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 ;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 .(2)乙同学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如图装置同温下进行定量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Fe 分别和0.5mol/L 及2mol/L 的足量稀H 2SO 4反应,通过 可以说明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二:已知2KMnO 4+5H 2C 2O 4+3H 2SO 4═K 2SO 4+2MnSO 4+8H 2O+10CO 2↑,在开始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1)针对上述现象,某同学认为该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上升,反应速率加快.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猜想还可能是 的影响.(2)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外,可以在反应一开始时加入 .A .硫酸钾B .硫酸锰C .氯化锰D .水.2015年湖南省衡阳一中高考化学冲刺卷(4)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因素是()A.盐酸的浓度B.铝条的表面积 C.溶液的温度D.加少量Na2SO4【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过量稀盐酸,Al完全反应,不改变温度、接触面积、盐酸的浓度等,则不影响反应速率,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改变盐酸的浓度,反应速率变化,故A不选;B.改变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变化,故B不选;C.改变温度,反应速率变化,故C不选;D.加少量Na2S04固体,对反应无影响,则Al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明确温度、浓度、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解答,注意反应的实质,题目难度不大.2.为了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甲、乙、丙、丁四位学生分别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与相同的盐酸反应,大理石粉反应快B.将相同大小、形状的铝条与稀硫酸和浓硫酸反应时,浓硫酸产生氢气快C.将氢气和氯气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照射下,会发现光照下有氯化氢生成D.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条体积的双氧水,其中一支试管合在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A.固体的表面积不同,化学反应速率不同;B.金属和浓硫酸的反应不会产生氢气,产生的是二氧化硫;C.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易分解;D.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解答】解:A.固体的表面积不同,化学反应速率不同,粉末状固体的表面积比块状固体表面积大,反应速率大,故A正确;B.将相同大小、形状的铝条与稀硫酸和浓硫酸反应时,浓硫酸不会产生氢气,故B错误;C.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易分解,光照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之一,故C正确;D.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在氯酸钾分解的试验中,二氧化锰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注意B项,为易错点,物质的性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3.氨分解反应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进行.已知起始时氨气的物质的量为4mol,5秒末为2.4mol,则用氨气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A.0.32 mol•L﹣1•s﹣1B.0.16 mol•L﹣1•s﹣1C.1.6 mol•L﹣1•s﹣1D.0.8 mol•L﹣1•s﹣1【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计算氨气浓度变化量,根据v=计算用氨气表示该反应的速率.【解答】解:起始时氨气的物质的量为4mol,5秒末为2.4mol,氨气浓度变化量为(4mol﹣2.4mol)÷2L=0.8mol/L,则用氨气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0.16mol/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有关计算,比较基础,常用方法有定义法与化学计量数比值法,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计方法.4.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能增大逆反应速率的措施是()A.增大O2的量B.移去部分SO3C.增大容器容积 D.降低体系温度【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增大正反应速率,可增大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增大压强,或加入催化剂等,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增大O2的量,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A正确;B.移去部分SO3,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B错误;C.增大容器容积,减小了体系的压强,压强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C错误;D.降低体系的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侧重于从浓度的角度考查该题,为高考常见题型,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5.500℃、20MPa时,将H2和N2置于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H2、N2和NH3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反应开始到第一次平衡时,N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5 mol•L﹣1•min﹣1B.平衡在10 min至20 min的变化,可能是因为增大了容器体积C.25 min时,分离出了0.1 mol NH3D.在25 min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新平衡中NH3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的小【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分析】A.第一次平衡时,时间为20min,氮气的物质的量由0.4mol变为0.25mol,容器容积为2L,根据速率公式可计算出氮气的速率;B.根据图象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0min时是连续的,三种气体物质的速率增加倍数相同,说明为使用催化剂;C.25分钟,NH3的物质的量突然减少,而H2、N2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应是分离出NH3;D.第25分钟,NH3的物质的量突然减少,而H2、N2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应是分离出NH3,压强减小,据此分析.【解答】解:A.第一次平衡时,时间为20min,氮气的物质的量由0.4mol变为0.35mol,容器容积为2L,v(N2)==0.0025mol/(L•min),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各组分物质的量变化增加,且10min时变化是连续的,20min达平衡时,△n (N2)=0.4﹣0.25=0.15mol,△n(H2)=0.6mol﹣0.15mol=0.45mol,△n(NH3)=0.3mol,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三种气体物质的速率增加倍数相同,说明10min可能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故B错误;C.25分钟,NH3的物质的量突然减少,而H2、N2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应是分离出NH3,故C正确;D.第25分钟,NH3的物质的量突然减少,而H2、N2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应是分离出NH3,由于反应条件为恒容,与原平衡相比,容器内压强减小,则反应进行的程度减小,但达到新平衡后NH3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平衡移动以及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对图象的分析.6.在一定条件下,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B⇌2CB.在t1~(t110)s时,v(A)=v(B)=0C.t1 s时反应物A转化率为60%D.0~t1 s内A的反应速率为v(A)=mol/(L•s)【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A.0~t1 s内,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反应速率之比,也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B.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C.0~t1 s内,A转化了0.8﹣0.2=0.6mol/L;D.结合v=计算.【解答】解:A.由图可知,A、B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化学计量数之比为(0.8﹣0.2):(0.5﹣0.3):(0.4﹣0)=3:1:2,该反应为3A+B⇌2C,故A正确;B.在t1~(t1+10)s时,为平衡状态,v(正)=v(逆)≠0,故B错误;C.0~t1 s内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为×100%=75%,故C错误;D.0~t1s内,△c(A)=0.6mol/L,A的反应速率为v(A)=mol/(L•s),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和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把握图中线、面的含义及反应速率的计算、转化率的计算等即可解答,侧重学生分析能力及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7.下列实验操作,能有效改变反应速率且达到变化要求的是()A.为增大泡沫灭火器中Al2(SO4)3与小苏打的反应速率,改用小苏打和苏打的混合物B.为加快盐酸和锌制取氢气的速率又不减少氢气的量,可加少量硝酸银溶液C.在稀硫酸和铁粉反应制取氢气时,为减慢反应速率,可以加入适量醋酸钠D.用3 mL乙醇、2 mL浓H2SO4、2 mL冰醋酸制乙酸乙酯,为增大反应速率,可改用6 mL 乙醇、4 mL浓H2SO4、4 mL冰醋酸【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A、根据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以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来回答;B、硝酸银和盐酸之间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C、醋酸钠可以和硫酸之间反应生成硫酸钠和醋酸,强酸制得弱酸;D、增加物质的体积不会增大物质的量浓度.【解答】解:A、泡沫灭火器主要是利用铝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铝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也会双水解,但是速率变化不大,故A错误;B、盐酸和锌制取氢气时,加入的硝酸银和盐酸之间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金属锌和硝酸反应不会产生氢气,影响氢气的量,故B错误;C、在稀硫酸和铁粉反应制取氢气时,可以加入适量醋酸钠,醋酸钠可以和硫酸之间反应生成硫酸钠和醋酸,减慢反应速率,但是生成氢气的量不变,故C正确;D、改用6 mL乙醇、4 mL浓H2SO4、4 mL冰醋酸后,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所以不会影响反应速率,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解题的关键,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8.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C(s)+CO2(g)⇌2CO(g);△H>0,达到平衡状态,现进行如下操作:①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②增加反应物C的用量;③缩小反应体系的体积;④减少体系中CO的量.上述措施中一定能使反应的正反应速率显著加快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①③④【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增加反应速率,则升高温度、增大浓度或增大压强等,注意C为固体的特点,以此解答.【解答】解:①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能增大反应速率;②由于碳为固体,增加反应物C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③缩小反应体系的体积,压强增大,气体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④减少体系中CO的量,反应速率减小.则能使反应的正反应速率显著加快的是①③,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难度不大.9.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15 mol•L﹣1•min﹣1B.v(B)=0.02 mol•L﹣1•s﹣1C.v(C)=0.40 mol•L﹣1•min﹣1D.v(D)=0.45 mol•L﹣1•min﹣1【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首先反应速率的单位相同,同一化学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据此先把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换算成同一物质的反应速率进行比较.【解答】解:A、v(A)/1=0.15mol/(L•min),B、v(B)/3=0mol/(L•S)=0.4mol/(L•min),C、v(C)/2=0.2mol/(L•min),D、v(D)/2=0.225mol/(L•min),所以反应速率v(B)最快,故选B.【点评】比较反应速率常用的两种方法:(1)归一法:将同一反应中的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转化成同一物质的反应速率,再较小比较.(2)比值法:用各物质的量表示的反应速率除以对应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数值大的反应速率快.比较反应速率时注意(1)反应速率的单位要相同(2)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变化大,反应速率不一定快,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的.10.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能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C.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考点】催化剂的作用.【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解答】解:A、有的化学反应不使用催化剂物质也能发生化学反应,例如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也能缓慢分解放出氧气,但是催化剂不能使不起反应的物质之间发生反应,故A错误;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故B正确;C、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故C错误;D、有许多化学反应不需要催化剂就能进行,如酸碱中和反应无需催化剂就能快速发生,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对催化剂特点的理解,解题时只要把握催化剂的特点即可正确解题.11.对于化学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HCl和CaCl2在单位时间内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数据不同,但所表示的意义相同B.不能用CaCO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但可用水来表示C.用H2O和CO2表示的化学速率相同D.可用CaCl2浓度的减少表示其反应速率【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A.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数值不一定相同,故应标明是哪种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但这些数值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均表示该化学反应的快慢;B.固体和纯液体不能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C.纯液体不能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D.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解答】解:A.在同一反应中,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同一时间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之比,故A正确;B.CaCO3是固体,H2O为纯液体不能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故B错误;C.H2O为纯液体,不能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故C错误;D.CaCl2是生成物,不能用它的浓度的减少来表示,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难度不大,注意固体、纯液体不能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13.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根据图象的曲线变化判断物质的量的变化以及反应速率、转化率的计算,根据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书写化学方程式.【解答】解: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0.079mol/(L•s),故A 错误;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395mol/L,故B错误;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故C正确;D.由图象可以看出,反应中x、Y的物质的量减少,应为反应物,z的物质的量增多,应为生成物,当反应进行到3min时,△n(X)=0.79mol,△n(Y)=0.79mol,△n(Z)=1.58mol,则△n(X):△n(Y):△n(Z)=1:1:2,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的方程式为X(g)+Y(g)⇌2Z(g),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分析图象中各物理量的变化曲线,把握相关物理量的计算.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15.在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的速率?(1)集气瓶中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瓶外点燃镁条时发生爆炸光;(2)黄铁矿煅烧时要粉碎成细小的矿粒反应物的接触面积;(3)KI晶体和HgCl2晶体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若一起投入水中,很快生成红色HgI2在溶液中,水作溶剂,增大了接触面积;(4)熔化的KClO3放出气泡很慢,撒入少量MnO2很快产生气体催化剂;(5)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中放入同样大小的锌粒和镁块,产生气体有快有慢反应物本身的性质;(6)同样大小的石灰石分别在0.1mol•L﹣1的盐酸和1mol•L﹣1的盐酸中反应速率不同反应物的浓度;(7)夏天的食品易变霉,冬天就不易发生该现象反应温度.【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除了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以外,光、电磁波、超声波、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溶剂的性质等,也会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解答】解:(1)在瓶外点燃镁条时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明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故答案为:光;(2)黄铁矿煅烧时要粉碎成细小的矿粒,固体表面加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答案为:反应物的接触面积;(3)加入后KI溶解,增大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增大,故答案为:在溶液中,水作溶剂,增大了接触面积;(4)撒入少量MnO2很快产生气体,说明二氧化锰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故答案为:催化剂;(5)镁比锌活泼,反应剧烈,说明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故答案为:反应物本身的性质;(6)盐酸浓度不同,反应速率不同,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故答案为:反应物的浓度;(7)夏天温度较高,反应速率较大,故答案为:反应温度.【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反应的特点以及相关基础知识,难度不大.16.上海世博会成为第一个“低碳世博”.主办方确定以“低碳、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为主题,将大量新能源、节能环保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于世博会.(1)有效“减碳”的手段之一是节能.下列制氢方法最节能的是 C .(填字母序号)A.电解水制氢:2H2O2H2↑+O2↑B.高温使水分解制氢:2H2O2H2↑+O2↑C.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2H2↑+O2↑D.天然气制氢:CH4+H2O⇌CO+3H2(2)CO2加氢合成DME(二甲醚)是解决能源危机的研究方向之一.2CO2(g)+6H2(g)﹣→CH3OCH3(g)+3H2O△H>0.请在图1中画出上述反应在有催化剂与无催化剂两种情况下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变化示意图,并进行必要标注.(3)CO2可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①从3min到10min,v(H2)= 0.11 mol/(L•min).。

【精品试卷】高考化学复习衡阳县一中20高考化学临考冲刺测试6(复习必备)

【精品试卷】高考化学复习衡阳县一中20高考化学临考冲刺测试6(复习必备)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2015届高考化学临考冲刺测试61.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C.反应开始时10s,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 Y(g)Z(g)2.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

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在(t1+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t1+10)min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1 A 0.1 mol·L—1 B和0.4 mol·L—1 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 mol·L—1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3.密闭容器中反应:A2+B22AB,产物AB的生成情况如图所示,a为500℃,b为300℃时的情况,c为300℃从时间t3开始向容器中加压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2、B2、AB均为气体,正反应放热B. AB为气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吸热C. AB为气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放热D. AB为固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吸热4.可逆反应aA(g)+bB(g)cC(g)+dD(g);ΔH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规律的是( )A. a+b>c+d T1<T2ΔH<0B. a+b>c+d T1<T2ΔH>0C. a+b<c+d T1>T2ΔH<0D. a+b>c+d T1>T2ΔH>05.在某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的可逆反应:A (g)+B(g)xC(g)(正反应放热)有图Ⅰ所示的反应曲线,试判断对图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T表示温度,P表示压强,C%表示C的体积分数) ( ) A.P3>P4,y轴表示A的物质的量 B.P3<P4,y轴表示B的体积分数C.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6.用来表示可逆反应:A(g)+B(g)2C(g)(正反应放热)的正确图象是下图中的( )A B C D7.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4AB3(g)(正反应放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A B C D8.在容积固定的4L密闭容器里,进行可逆反应:X(气)+2Y(气)2Z(气),并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以Y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运率v(正)、v(逆)与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

【试题】湖南省衡阳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试题】湖南省衡阳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关键字】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1.下列对所给信息或标志的说明或解释,错误的是信息或标志说明或解释A《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能“止咳逆上气”古代中国人已用麻黄治疗咳嗽B《抱朴子》记载“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该反应是一个置换反应C 《天工开物》记载,“…凡研硝(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古代中国人知道硝石能自燃A.A B.B C.C D.D【答案】C2.F2和Xe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氧化性极强且极易与水反应的XeF2、XeF4和XeF6三种化合物。

其中XeF4与H2O可以发生如下反应:6 XeF4+12H2O=2XeO3+4Xe↑+24HF+3O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复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l:2B.XeF4按以上方式与水反应,每生成3molO2转移12mol电子C.XeF2加入水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将重新生成Xe和F2D.XeF2、XeF4和XeF6在空气中都能长期存放【答案】A【解析】6XeF4+12H2O═2XeO3+4Xe↑+24HF+3O2↑,该反应中,生成氙气的XeF4作氧化剂,生成XeO3的XeF4作复原剂,生成氧气的水作复原剂,所以该反应中4XeF4(氧化剂)+2XeF4(复原剂)+6H2O(复原剂)+6H2O═2XeO3+4Xe↑+24HF+3O2↑,氧化剂和复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2+6)=1:2,故A正确;由6XeF4+12H2O═2XeO3+4Xe↑+24HF+3O2↑可知,每生成4molXe,转移电子为4mol×(4-0)=16mol,每生成3molO2转移12mol电子,故B错误;F2能与水反应,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不可能重新生成Xe和F2,故C错误;XeF2、XeF4和XeF6极易与水反应,在空气中不能长期存放,故D错误。

3.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铁催化作用下,苯与溴水能发生取代反应B.聚乙烯塑料中含有大量碳碳双键,容易老化C.有机物的一氯代物有5种D.乙酸乙酯、油脂分别与热Na0H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答案】D【点睛】:在铁催化作用下,苯与溴水不能发生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湖南省衡阳一中高考化学冲刺卷(6)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2015•衡阳校级模拟)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2.(2015•衡阳校级模拟)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 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在(t1+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t1+10)min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1A、0.1 mol•L﹣1 B和0.4 mol•L﹣1 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 mol•L﹣1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3.(2015•衡阳校级模拟)密闭容器中反应:A2+B2⇌2AB,产物AB的生成情况如图所示,a为500℃,b为300℃时的情况,c为300℃从时间t3开始向容器中加压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2、B2、AB均为气体,正反应放热B.AB为气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吸热C.AB为气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放热D.AB为固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吸热4.(2015•衡阳校级模拟)可逆反应aA(g)+bB(g)⇌cC(g)+dD(g);△H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规律的是()A.a+b>c+d T1<T2△H<0 B.a+b>c+d T1<T2△H>0C.a+b<c+d T1>T2△H<0 D.a+b>c+d T1>T2△H>05.(2015•衡阳校级模拟)在某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的可逆反应:(g)+B(g)⇌xC(g)(正反应放热)有图Ⅰ所示的反应曲线,试判断对图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T表示温度,P 表示压强,C%表示C的体积分数)()A.P3>P4,y轴表示A的物质的量B.P3<P4,y轴表示B的体积分数C.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6.(2015•衡阳校级模拟)用来表示可逆反应:A(g)+B(g)⇌2C(g)(正反应放热)的正确图象是如图中的()A.B.C.D.7.(2015•衡阳校级模拟)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2AB3(g)(正反应放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A.B.C.D.8.(2015•衡阳校级模拟)在容积固定的4L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2Y(g)2Z 并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以Y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v(正)、v(逆)与时间t的关系(g)如图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A.X的浓度的减少B.Y物质的量的减少C.Z的浓度的增加D.X物质的量的减少9.(2012•和平区一模)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Ⅰ研究的是t0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图Ⅱ研究的是t0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图Ⅲ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D.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低10.(2015•衡阳校级模拟)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3B(g)⇌2C (g);△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A.图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B.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C.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D.图IV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11.(2012•长春一模)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反应Ⅰ:△H>0,P2>P1B.反应Ⅱ:△H<0,T1<T2C.反应Ⅲ:△H>0,T2>T1或△H<0,T2<T1D.反应Ⅳ:△H<0,T2>T112.(2015•衡阳校级模拟)在A(g)+B(g)═C(g)+D(g)的反应体系中,C的百分含量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反应分别在400℃和100℃下进行,所得曲线分别为Q与P,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的图为()A.B.C.D.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13.(2015•衡阳校级模拟)(1)在某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mA(g)+nB(g)⇌pC(g)+qD(S)△H<0如图1某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物质的量n(mol)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图.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各物质浓度的指数用数值表示):.②若充入A,K值(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不变);正反应速率(填增大、减小、不变).③若体积为10升的密闭容器中,500℃、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根据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在0~15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B)=(2)对于某可逆反应:A(g)+B(g)⇌2C(g)△H<0.若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请填空:①写出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用文字表达);②t4时改交的条件可能是(用编号表示,多选扣分).A.增大压强;B.减小压强;C.使用催化剂;D.升高温度;E.增大A的浓度.14.(2015•衡阳校级模拟)已知2A(g)+B(g)⇌2C(g),向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050mol A和0.025mol B,在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C)=0.040mol.L﹣1,放出热量Q1 kJ.(1)能说明上述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编号)a.v(C)=2v(B)b.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 A的同时消耗1molB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2)若在相同的容器中只加入0.050mol C,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吸收热量Q2 kJ,则Q1与Q2之间的关系式可表示为(用含Q1、Q2的代数式表示).(3)500℃时,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4)已知K(300℃)>K(350℃),该反应是(填“放”或“吸”)热反应;若反应温度升高,A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5)某温度下,A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平衡状态由a 变到b时,化学平衡常数K(A)K(B)(填“>”、“<”或“=”.)15.(2015•衡阳校级模拟)向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A、0.6mol C和一定量的B 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图2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图1中t0﹣t1阶段c (B)未画出.(1)若t1=15min,则t0﹣t1阶段以C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C)=.(2)(2)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各阶段平衡时对应的平衡常如表所示:t1~t2 t2~t3 t3~t4 t4~t5 t5~t6K1 K2 K3 K4 K5则K1=(保留两位小数),K1、K2、K3、K4、K5之间的关系为(用“>”“<”或“=”连接).(3)t5﹣t6阶段保持容器内温度不变,若A的物质的量共变化了0.01mol,而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 kJ,写出此温度下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4)在相同条件下,若起始时容器中加入a mol A、b mol B和c mol C,达到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的量与t1时刻相等,a、b、c要满足的条件为.16.(2015•衡阳校级模拟)甲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工业上用CH4和H2O(g)为原料,通过反应I和II来制备甲醇.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1.0molCH4和2.0molH2O(g)通入反应(容积为l00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CH4(g)+H2O(g)CO(g)+3H2(g)I.CH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①已知100℃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5min,则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②图中的P1P2(填“<”、“>”或“=”),100℃时平衡常数为.③该反应的△H0 (填“<”、“>”或“=”).(2)在压强为0.1MPa条件下,a molCO与3a mol 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自发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0H(g);△H<0Ⅱ.①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填序号).A.升高温度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D.再充人lmolCO和3mol H2②为了寻找合成甲醇的适宜温度和压强,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了右边的实验设计表中.实验编号T(℃)n(CO)/n(H2)p(MPa)l 150 1/3 0.12 n 1/3 53 350 m 5a.右表中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n=,m=.b.根据反应Ⅱ的特点,如图是在压强分别为0.1MPa和5MPa下C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指明图中的压强p x=MPa.2015年湖南省衡阳一中高考化学冲刺卷(6)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2015•衡阳校级模拟)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根据图象的曲线变化判断物质的量的变化以及反应速率、转化率的计算,根据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书写化学方程式.解答:解: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0.079mol/(L•s),故A错误;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0395mol/L,故B错误;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故C正确;D.由图象可以看出,反应中x、Y的物质的量减少,应为反应物,z的物质的量增多,应为生成物,当反应进行到3min时,△n(X)=0.79mol,△n(Y)=0.79mol,△n(Z)=1.58mol,则△n(X):△n(Y):△n(Z)=1:1:2,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的方程式为X(g)+Y(g)⇌2Z(g),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分析图象中各物理量的变化曲线,把握相关物理量的计算.2.(2015•衡阳校级模拟)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 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在(t1+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t1+10)min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1A、0.1 mol•L﹣1 B和0.4 mol•L﹣1 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 mol•L﹣1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专题:压轴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由图(Ⅰ)可知,A和B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C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则A、B 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由反应的浓度的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c(A):△c (B):△c(C)=0.2mol/L:0.6mol/L:0.4mol/L=1:3: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3B2C;由图(Ⅱ)可知T1>T2,升高温度B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生成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结合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解答该题.解答:解:由图(Ⅰ)可知,A和B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C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则A、B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由反应的浓度的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c(A):△c(B):△c(C)=0.2mol/L:0.6mol/L:0.4mol/L=1:3: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3B2C,则A.在(t1+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A错误;B.(t1+10)min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分压减小,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误;C.从等效平衡的角度考虑,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1A、0.1 mol•L﹣1 B和0.4 mol•L﹣1 C反应,等效于0.5mol•L﹣1A、0.7 mol•L﹣1B,则为相同平衡状态,所以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 mol•L﹣1,故C正确;D.由图(Ⅱ)可知T1>T2,升高温度B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生成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A的转化率减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问题,题目难度较大,本题注意C项从等效平衡的角度分析,解答该题时注意分析图象的曲线变化特点,由图象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解答该题的关键.3.(2015•衡阳校级模拟)密闭容器中反应:A2+B2⇌2AB,产物AB的生成情况如图所示,a为500℃,b为300℃时的情况,c为300℃从时间t3开始向容器中加压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2、B2、AB均为气体,正反应放热B.AB为气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吸热C.AB为气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放热D.AB为固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吸热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产物的百分含量随浓度、时间的变化曲线.分析:由图象可知,升高温度AB的含量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从时间t3开始向容器中加压,AB的含量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说明反应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小于生成物化学计量数,则AB为气体,A2、B2中至少有一种为非气体.解答:解:升高温度AB的含量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H<0,从时间t3开始向容器中加压,AB的含量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说明反应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小于生成物化学计量数,则AB为气体,A2、B2中至少有一种为非气体,如都为气体,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问题,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象的变化曲线判断温度、越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4.(2015•衡阳校级模拟)可逆反应aA(g)+bB(g)⇌cC(g)+dD(g);△H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规律的是()A.a+b>c+d T1<T2△H<0 B.a+b>c+d T1<T2△H>0C.a+b<c+d T1>T2△H<0 D.a+b>c+d T1>T2△H>0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分析:由左图可知T1<T2,升高温度生成物浓度降低,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由右图可知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由左图可知,T2时到达平衡的时间短,则速率快,所以T1<T2,升高温度生成物浓度降低,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放热,△H<0;由右图可知,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a+b>c+d;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移动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温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答题时注意分析图象曲线变化的趋势,把握图象的分析能力.5.(2015•衡阳校级模拟)在某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的可逆反应:(g)+B(g)⇌xC(g)(正反应放热)有图Ⅰ所示的反应曲线,试判断对图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T表示温度,P 表示压强,C%表示C的体积分数)()A.P3>P4,y轴表示A的物质的量B.P3<P4,y轴表示B的体积分数C.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分析:根据图1可知,先拐先平衡条件高,T1>T2,升高温度,C的含量下降,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所以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P2>P1,增大压强,C的含量增大,平衡正向移动,说明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故X=1,据此结合图2答题.解答:解:根据图1可知,先拐先平衡条件高,T1>T2,升高温度,C的含量下降,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所以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P2>P1,增大压强,C的含量增大,平衡正向移动,说明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故X=1,A、由于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加压强平衡正向移动,A的物质的量减小,P3线应在下方,故A错误;B、由于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加压强平衡正向移动,B的体积分数下降,P4线应在下方,又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B的体积分数增大,故B错误;C、由于该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守恒,容器体积不变,所以密度不变,故C错误;D、由于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加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总物质的量减小,气体质量守恒,所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中等难度,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图象中先拐先平的特点分析问题.6.(2015•衡阳校级模拟)用来表示可逆反应:A(g)+B(g)⇌2C(g)(正反应放热)的正确图象是如图中的()A.B.C.D.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根据方程式可知,正反应放热,则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的含量降低,A的转化率降低,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则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正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相同.解答:解:A.正反应放热,则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的含量降低,图象吻合,故A正确;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图象不吻合,故B错误;C.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则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正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相同,图象不吻合,故C错误;D.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则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则A的转化率不变,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问题,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反应的特征判断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与图象对比可解答该题.7.(2015•衡阳校级模拟)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2AB3(g)(正反应放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分析: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2AB3(g)△H<0,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化学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结合图象分析解答.解答:解: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交叉点后,逆反应速率应该大于正反应速率,故A错误;B.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A的含量是减小,压强一定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含量增大,故B正确;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先拐先平,温度高,故C错误;D.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图象,明确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及图象中纵横坐标的含义、“定一议二”“先拐先平”即可解答,难度不大.8.(2015•衡阳校级模拟)在容积固定的4L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2Y(g)2Z 并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以Y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v(正)、v(逆)与时间t的关系(g)如图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A.X的浓度的减少B.Y物质的量的减少C.Z的浓度的增加D.X物质的量的减少考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的综合应用.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观察图象,纵坐标为反应速率,横坐标为时间,二者之积为浓度,Y和Z的反应速率相等,则阴影部分不可能为X的浓度减少.解答:解:S abdo表示Y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时减少的浓度,而S bod则表示Y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时增大的浓度,所以,S aob=S abdo﹣S bod,表示Y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时“净”减少的浓度,而Y的反应速率与Z 的反应速率相等,则阴影部分可表示Y的浓度的减小或Z的浓度的增加.故选C.点评:本试题为化学平衡知识的考查,较难题.过去历年高考化学试题中,涉及化学平衡的图象问题是高考的一大热点,但从未涉及到图象中的区域面积与化学平衡相联系,分析该试题时,我们事先应该知道各个面积所表达的意义.9.(2012•和平区一模)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Ⅰ研究的是t0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图Ⅱ研究的是t0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图Ⅲ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D.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低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曲线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增大反应物的浓度瞬间,正反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之后逐渐增大;B.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速率相等,平衡不移动;C.加入催化剂,平衡不发生移动;D.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解答:解:A.增大反应物的浓度瞬间,正反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之后逐渐增大,图Ⅰ应是增大压强的原因,故A错误;B.图Ⅱ在t0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仍相等,平衡不发生移动,应是加入催化剂的原因,故B正确;C.图Ⅲ甲、乙两个平衡状态不同,而加入催化剂,平衡不发生移动,故C错误;D.乙到达平衡时间较短,乙的温度较高,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SO3的转化率减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影响,题目难度中等,答题时注意:(1)若t0时刻无断点,则平衡移动肯定是改变某一物质的浓度导致.(2)若t0时刻有断点,则平衡移动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所导致:①同时不同程度地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②改变反应体系的压强;③改变反应体系的温度.10.(2015•衡阳校级模拟)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3B(g)⇌2C (g);△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A.图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B.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C.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D.图IV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考点: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加入催化剂,平衡不发生移动,甲到达平衡时间短,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B.甲到达平衡时间长,所以甲的压强较低;C.甲到达平衡时间短,所以甲的温度较高,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加入催化剂,平衡不发生移动,甲到达平衡时间短,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解答:解:A.加入催化剂,平衡不发生移动,甲到达平衡时间短,所以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较低,故A错误;B.甲到达平衡时间长,所以甲的压强较低,乙的压强较高,故B正确;C.甲到达平衡时间短,所以甲的温度较高,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B的转化率减小,故C正确;D.加入催化剂,平衡不发生移动,甲到达平衡时间短,所以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影响,题目难度中等.11.(2012•长春一模)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反应Ⅰ:△H>0,P2>P1B.反应Ⅱ:△H<0,T1<T2C.反应Ⅲ:△H>0,T2>T1或△H<0,T2<T1D.反应Ⅳ:△H<0,T2>T1考点: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由图象可知,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由方程式气体的计量数关系可知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由到达平衡所用时间可以看出T1温度较高;C、D根据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判断.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放热,△H<0;由方程式气体的计量数关系可知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则P2>P1,故A错误;B.由到达平衡所用时间可以看出T1温度较高,升高温度C的物质的量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H<0,故B错误;C.如△H>0,T2>T1,则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增大,如△H<0,T2<T1,则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减小,与图象吻合,故C正确;D.如△H<0,则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则T2<T1,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识图的能力,为高考高频考点,图象分析时要注意纵坐标与横坐标的相对关系,应用先拐先平进行判断,难度不大.12.(2015•衡阳校级模拟)在A(g)+B(g)═C(g)+D(g)的反应体系中,C的百分含量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反应分别在400℃和100℃下进行,所得曲线分别为Q与P,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的图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