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俄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探讨
中俄贸易发展模式的若干思考
中俄贸易发展模式的若干思考近年来,中俄双边贸易发展迅速,两国贸易额从2000年的80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334亿美元,连续7年快速增长。
中俄两国领导人提出2010年两国贸易额增长到600~800亿美元,形成以“大范围”、“大经贸”、“多形式”、“多主体”、“多层次”、“高起点”为基本内容的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中俄双边贸易由民间向生产合作、相互投资、联合研发生产技术的纵深发展。
目前,中俄贸易合作已经难以适应两国经贸发展水平,改善现有合作模式,实现中俄区域经济一体化势在必行,这对于构建亚太地区多边贸易体制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中俄贸易模式的现状与问题中俄均属于经济转型国家,在各自管理体制上均存在一些不符合市场经济和国际惯例的方面,两国的贸易立法和管理体制的建设跟不上双方经贸合作发展的现实需要,与实现中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目标还有相当距离。
从金融领域来看,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银行结算方面第一,中俄两国银行国际结算工具单一、结算渠道不畅、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例如,满洲里国际结算的种类仅限于信用证、汇款、保函、托收等,一般结算中信用证、汇款较多,其他性质的结算工具采用较少,银行结算工具较为单一,造成银行服务费用较高、企业可选择余地较小。
加之俄罗斯不接受信用证,中俄双边贸易的现汇结算大多通过第三国银行转汇完成,其结果是通过第三国转汇的结算周期长、时效低,导致企业贸易成本增加,收益减少。
第二,账户行或代理行结算有待进一步拓展。
近年来中俄账户行结算进展较快,但其发展在贸易结算中所占比重仍然较少,服务范围有限,大宗汇款难以通过代理行关系加以解决,付汇形式单一,仅局限于木材等一些小额汇款方面。
第三,本币结算尚难成为边贸银行结算主流,人民币不能在俄罗斯“落地”是最大障碍。
中俄双方虽然都允许本国企业建立对方国家货币账户,但现行的本币结算模式与规则无法实现人民币的跨境划转,更不利于本币结算业务的发展。
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研究
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研究中国与俄罗斯是两个重要的大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分析双方贸易的特点、趋势以及对双方国家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贸易背景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显著增长。
双方在共同的边境线上展开频繁的贸易往来,发展了丰富的双边贸易渠道和合作项目。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资源,而中国具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双方互补性强,为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贸易特点1. 能源贸易:能源是中俄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
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和天然气进口国,而中国是俄罗斯的重要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市场。
能源贸易对俄罗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而中国则可保障其能源供应需求。
2. 农产品贸易:俄罗斯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中国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大。
双方在农产品贸易上存在巨大的潜力和空间,促进了两国农业发展。
3. 高技术产品贸易:中国与俄罗斯在高技术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中国的电子、通信、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品在俄罗斯市场有着良好的销售前景。
而俄罗斯在核能、卫星导航、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先进技术和产品,为中国提供了重要支持。
三、贸易趋势1. 增长势头: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总额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两国政府积极推动贸易合作、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建立贸易便利化措施,为贸易增长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 结构升级:在贸易结构上,双方逐渐从传统的资源型产品贸易向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贸易转变。
双方加强在制造业、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贸易上的合作,推动了贸易结构的升级和提质增效。
3. 区域合作:中国与俄罗斯在区域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两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合作等多边机制,努力构建开放的区域经济合作格局,促进了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
四、影响1. 经济发展:中俄贸易能够促进双方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贸易合作带动了就业增长和资本流动,为两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2. 地缘政治:中国与俄罗斯是互为重要地缘政治伙伴。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开展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开展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开展贸易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发现现阶段存在贸易结构单一和贸易障碍较多的问题。
为应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拓展贸易领域、加强政府间合作和减少贸易壁垒等对策。
这些对策有助于促进双方贸易的多元化发展和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在展望未来方面,本文认为通过实施对策可以有效解决当前问题,并为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贸易合作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本研究为解决双方贸易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对策和建议,有助于提升双边贸易合作的水平和效果。
【关键词】中国东北、俄罗斯、贸易、问题、对策、贸易结构、贸易障碍、拓展贸易领域、政府合作、贸易壁垒、总结回顾、展望未来、研究成果。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东北地区作为我国边境地区之一,与俄罗斯紧密相连,地理位置优越。
近年来,随着中俄关系的日益密切,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往来也逐渐增加。
双方在能源、农产品、制造业等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
中国东北地区以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交通优势,满足了俄罗斯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为中国东北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之而来的是一些贸易方面的问题,如贸易结构单一、贸易障碍较多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双方贸易的发展,也限制了中国东北地区及俄罗斯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对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开展贸易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有效的对策,对于促进双方贸易合作、提升地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贸易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双方贸易合作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问题,找出存在的核心困难和挑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促进双方经济合作的健康发展。
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为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可操作的建议,推动双边贸易关系的深化与拓展,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与稳定。
通过对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贸易现状的全面了解和分析,本研究旨在为促进双方贸易合作做出贡献,为加强两国经济关系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外交形势政策论文_有关中国与俄罗斯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中国外交形势政策论文_有关中国与俄罗斯的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与俄罗斯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一:《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初探》摘要:2022年中国已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
但由于中俄两国在双边贸易秩序、银行结算机制、仲裁机制、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使得中俄贸易的发展并不顺利。
因此,认真分析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现存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一个蓬勃发展,潜力巨大的俄罗斯市场呈现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必须要用新的观念来发展双边经贸合作。
关键词:中俄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从建国时与苏联的蜜月期,到赫鲁晓夫后的兵戎相见的紧张期,再到如今中俄的战略性建设伙伴关系,中俄关系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经济合作尤其是外贸的发展是两国和平相处,化解矛盾和冲突的基石。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的山水相连的邻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
一、中俄经贸合作现状在中俄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中俄经贸关系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据我国海关统计1999至2022年,中俄贸易保持连续10年年均近30%的高速增长,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2022年创纪录的568.3亿美元,但2022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滑至388亿美元,而在2022年中俄贸易取得很大发展,达到554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70%,基本上恢复到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
俄海关的统计数字表明,2022年中国已经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
在中俄贸易增长中,投资的贡献率不断增加,据中方统计,2022年中国对俄直接投资增长70%以上。
此外,中国还对中俄重大合作项目提供中长期的信贷。
如果把这些也考虑在内,中国在俄投资额已达几十亿美元。
俄罗斯对中国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
近年来,两国在能源和高科技等领域的一批大型合作项目陆续启动,为两国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二、新时期中俄经贸关系发展中现存的问题(一)俄罗斯国内对中国有偏见的认识进入九十年代后,中俄间政治关系迅速发展,两国经贸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两国的政治关系相比,经贸合作无论从总量和结构上来说都与两国的经历实力相比相差甚远。
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合作与发展
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合作与发展中俄贸易合作作为两国长期合作的重要领域,对于促进双方经济发展和增进两国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历史梳理、双边贸易额、主要贸易商品、合作项目、现状和未来发展等方面,探讨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合作与发展。
历史梳理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合作可以追溯到苏联时期。
尽管在冷战期间,两国的贸易合作受到一些限制,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两国关系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中俄贸易逐渐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双边贸易额中俄贸易额在过去几年里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最新数据,2019年双边贸易额达到了约1100亿美元。
这一数字虽然相较于中美贸易额仍有差距,但显示了中国与俄罗斯之间贸易合作的潜力和增长空间。
主要贸易商品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主要集中在能源资源、机械设备、农产品、高科技产品和消费品等领域。
俄罗斯作为全球能源资源大国,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对中国的能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在机械设备和高科技产品方面,两国也有较大的互补性,为双方提供了良好的贸易合作机会。
合作项目除了传统贸易合作外,中国与俄罗斯还积极合作进行了一系列重大项目。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这是两国在能源领域长期稳定合作的重要标志。
另外,铁路、核能、航空航天等领域也有着深入的合作,为两国贸易合作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支持。
现状和未来发展当前,中俄贸易合作虽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双方需要进一步增加贸易规模,实现更加均衡的贸易结构。
其次,双方还需要加强贸易便利化和降低贸易壁垒,提高贸易合作的效率和便利程度。
此外,双方还可以进一步挖掘新的合作领域,推动贸易合作的深入发展。
展望未来,中俄贸易合作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计划的实施,将为中俄贸易合作提供新的机遇和动力。
同时,两国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和服务贸易等领域的合作也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可以预见,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合作未来将更加广泛、深入,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的利益。
新时代中俄深化经贸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新时代中俄深化经贸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俄两国一直保持着紧密的经贸关系,双方在多个领域开展了合作,并不断推动双边贸易的发展。
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俄经贸合作的深化对于双方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俄两国地处亚洲大陆东西两端,相互之间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这为双方开展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双方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互信,积极推动双边合作,达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经贸合作协议和项目。
双方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推动了双边贸易的快速增长。
中俄两国在国际事务中保持密切协调,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系。
双方均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致力于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
中俄作为新兴经济体,合作潜力巨大,双方共同推动双边贸易合作,有助于促进区域和全球的经济繁荣与稳定。
1.2 意义分析中俄深化经贸合作在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中俄两国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经贸合作是双方关系的重要支柱,有利于增进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
中俄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双方在资源、技术、市场等方面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
通过深化经贸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双边经济发展。
中俄经贸合作对于维护国际贸易秩序和世界经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的挑战,中俄可以通过加强合作,维护自由贸易体系。
中俄深化经贸合作也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共同发展。
中俄深化经贸合作不仅符合双边利益,也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意义深远的意义。
2. 正文2.1 中俄经贸合作现状分析中俄两国是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经贸合作一直是双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俄经贸合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双边贸易额不断增长,双方投资合作持续深化。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19年中俄贸易额达到1071.24亿美元,同比增长3.4%。
而根据俄罗斯联邦海关总署数据,2018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1081.87亿美元,同比增长27.1%。
中俄自由贸易区可行性分析
中俄自由贸易区可行性分析随着中俄经济关系的不断加强,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成为了广受关注的话题。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从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
一、政治层面中俄两国政治关系一直保持着友好稳定的态势。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促进两国之间经济交流和相互投资,进一步巩固了两国之间的友谊。
此外,在国际上,中俄自由贸易区也会对东欧和亚洲经济型的国家产生较大的政治影响力。
这有助于中俄两国均衡地参与国际事务,进一步提升两国在全球政治经济中的话语权。
二、经济层面1. 促进贸易与投资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会大大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俄双方的贸易额将会得到大幅提升,这有助于解决两国经济增长的挑战。
另外,中俄的自由贸易区还将吸引更多的外国企业进入两国市场,支持两国的经济发展。
2. 推动中俄技术创新中俄自由贸易区将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以加强两国技术创新的合作。
此举将有助于两国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中俄的行业竞争力。
而大型跨国企业在技术方面与中俄国内企业的合作,也将产生积极影响。
3. 激发全球市场活力中俄两国的自由贸易区无疑将有利于全球市场的发展。
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大,各地经济体的活力将得到激发,整个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将更加持久稳定。
三、法律层面1. 规范化制度的构建中俄两国的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强制规范化制度的统一执行,促进双方企业规范的贸易与投资行为。
这有助于促进合规方面的企业合作,从而规范自由贸易区的行业。
2. 风险控制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也将带来一些风险。
两国政府应在合作中制定完善的措施解决相关的谨慎问题,包括货币风险、管理风险等问题。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俄自由贸易区已经具备必要的建设条件。
在未来,中俄双方可以在建设中不断地完善工作,促进双方之间共同的利益,同时也加强双方间的战略伙伴关系。
中俄自由贸易区可行性分析
中俄自由贸易区可行性分析中俄自由贸易区可行性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互为重要邻国,其合作也愈演愈烈。
因此,在这一背景下,中俄自由贸易区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
本文将就中俄自由贸易区进行可行性分析,探讨该贸易区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具体实施方式等问题。
一、必要性1.发展双方优势产业:中俄两国有着完全不同的产业结构,如中国的制造业和俄罗斯的能源、原材料等。
通过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两国能够在优势产业中形成互补,进一步提高产业间的合作度和效率,推进各自优势产业的发展。
2.增强双方抗风险能力:随着全球贸易规则的不断变化和国际关系的复杂化,单独经济发展往往面临不同程度的风险。
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加强两国间的关系,稳定贸易关系,提高双方的抗风险能力。
3.激发地区经济活力: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不仅可以带来中俄两国的经济效益,也有可能带动周边的区域经济发展。
毕竟,中俄这两个国家占比较大的面积,中俄自贸区的建设很有可能会带动这两个国家较为偏远的地区实现经济活力的提升。
4.加强人文交流:中俄文化千年交往,而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有望进一步推进人民之间的交流,加深两国民众的友谊和了解,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的发展。
二、可行性1.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突破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俄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建设中俄自由贸易区,对于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促进中俄地区的贸易、投资和人文交流,无疑会更有效率,更具使命感和责任感。
2.互补性和需求:中俄两国经过多年合作,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相互补充,互通有无,同时也相互需要。
建设自由贸易区,将进一步加强中俄贸易联系,扩大贸易规模,增加贸易量,为双方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增强互信、加强地区合作,推进双方贸易关系的稳步发展。
3.政治基础稳定:中俄之间的地缘政治联系颇深,更被称为“上善若水,沐日于池”。
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更是基于互利互惠的原则,能够从政治上增强双方之间的合作和协调,增加双方的政治基础,避免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进一步推进中俄关系的稳定关系。
关于中俄边境贸易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俄边境贸易发展的几点思考近年来,中俄边境贸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对中国来说,边境贸易为实现兴边富民、安邦睦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极大地促进了边境口岸城市的发展,快速带动了生产型、贸易型企业的发展,提高了边境地区人民生活水平。
此外,边境贸易还成为当地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俄边境贸易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一方面,中国边境贸易中的各种税收减免、抵扣政策的退出使边贸企业失去了原有的优势;另一方面,俄罗斯在制定政策方面的多变性也给边境贸易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这些问题在中国对俄罗斯的几个边境口岸城市,如满洲里市、绥芬河市和黑河市尤为突出。
无疑,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促进中俄边境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满洲里、绥芬河、黑河三市对俄边境贸易发展现状按照国发[1996]2号文件的规定,中国边境贸易按两种形式进行管理。
第一种即边民互市贸易,系指地区边民在边境线20公里以内、经政府批准的开放点或指定的集市上,在不超过规定的金额或数量范围内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第二种即边境小额贸易,系指沿陆地边境线经国家批准对外开放的边境县(旗)、边境城市辖区内经批准有边境小额贸易经营权的企业,通过国家规定的陆地边境口岸,与毗邻国家边境地区的企业或其他贸易机构之间进行的贸易活动。
1996年以来,满洲里市、绥芬河市和黑河市的边境贸易一直按照以上两种形式发展。
(一)满洲里市边境贸易发展情况满洲里口岸是中国对俄口岸中过货量较大的口岸。
2002~2007年,满洲里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持续增长,边境贸易规模也持续扩大。
从下表可以看出,满洲里市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呈现三大特点。
第一,边境贸易增长较快,但其在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2002年边境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而2007年边境贸易所占比重已经降至%。
第二,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均呈现逆差,即进口额远大于出口额。
其主要原因是:出口到俄罗斯的以机电产品和消费品为主,规模和价值量较小;而从俄罗斯进口的主要是大宗资源型产品,规模较大、价值总量较高。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开展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开展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东北与俄罗斯是地理相邻的两个国家,其之间的贸易合作潜力巨大。
在实际开展贸易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
本文将探讨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开展贸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问题分析1. 跨境贸易壁垒:中俄两国之间存在着跨境贸易壁垒,如关税、非关税壁垒、质量标准等。
这些壁垒给跨境贸易带来了不便,增加了贸易成本,限制了贸易规模的扩大。
2. 交通运输不便: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之间的交通运输不便是贸易合作的一个障碍。
在陆路运输方面,两国之间存在着陆路交通不畅的问题,特别是在冬季天气恶劣的情况下;而在海上运输方面,由于俄罗斯的港口条件有限,多数货物需经过其他国家港口中转,增加了时间和成本。
3. 行业竞争及重复建设:中俄两国在某些行业领域存在竞争关系,并且可能存在重复建设的情况。
这不仅导致了资源浪费,还会造成贸易争端和贸易壁垒的产生。
二、对策研究1. 减少贸易壁垒:为了促进中俄之间的贸易合作,应减少贸易壁垒,降低贸易限制和关税,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双方可以通过自由贸易协定、双边贸易协议等方式来打破贸易壁垒。
2.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为了提升中俄之间的贸易运输便利化水平,有必要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一方面,可以加大投资力度,在俄罗斯东部地区修建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提高陆路交通的畅通性;中俄可以合作修建专门的跨境贸易港口,以便直接进行海上运输。
3. 加强产业合作与协调:为了避免行业竞争和重复建设,中俄可以加强产业合作与协调。
双方可以在特定行业领域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开展研发、生产和销售等活动,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4. 拓宽贸易渠道:为了减少中俄之间过度依赖某一贸易渠道的风险,双方可以拓宽贸易渠道。
一方面,可以通过建设和发展中俄贸易走廊,开通更多的贸易通道;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通过多边合作机制来拓宽贸易渠道。
5. 加强政策沟通与合作:为了解决中俄贸易中的问题,双方政府应加强政策沟通与合作。
中俄经贸合作:突破1000 亿美元大关后,又站到了新起点上
┣ ┫COVER STORY立后与外国政府签订的首个政府间贸易协定。
此间,得益于两国良好的外交关系,中苏贸易实现快速发展。
1959年,中苏贸易额达到18.9亿新卢布(折合20.98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48%,比1952年增长了5.2倍。
上世纪60年代,由于中苏两国政治外交关系恶化,双边经贸关系跌入低谷。
两国贸易额由1961年的8.28亿美元下降到1969年的4800万新卢布(折合5422万美元),较1959年下降97.5%,成为两国经贸合作史上贸易额最低的一年,双边经济技术合作亦全部中断。
20世纪70年代后,伴随中苏政治外交关系逐渐回暖两国经贸合作得以缓慢恢复。
双方签署了《成立经济、贸易、科技合作委员会协定》。
80年代初,中国政府颁布了扩大北部五省区对外开放的鼓励政策,极大地带动了中苏边境贸易的发展并促进了两国经贸合作的全面回升。
1980年双边贸易额接近5亿美元,1989年两国贸易额已达到36.7亿美元,较1980年增长7.5倍。
两国经贸合作领域逐渐拓展,涵盖了经济技术、科学技术、建筑以及工业项目改造等。
(二)中俄贸易历经调整进入快速发展期(1992年至今)1991年8月,俄罗斯宣布独立;同年12月27日,中俄两国签署《会谈纪要》,确认俄继承苏联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1992年12月,中俄签署中俄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决定将两国关系提升到“互相视为友好国家”的新阶段。
在两国政治外交关系持续改善的背景下,双边贸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自1992年起两国贸易规模一直保持在50亿美元以上。
进入21世纪以来,中俄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巩固。
1996年,两国元首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中俄决定建立“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2001年,中俄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成为两国关系新的里程碑,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台阶,为发展双边经贸合作关系提供了政治保障。
1999—2018年是中俄经贸关系史上发展最快的20年。
中俄贸易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1] 杨希燕、王笛.中俄贸易互补性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2005(7):71-77.
(2)贸易结构单一 中俄两国在地理位置上存在地缘优 势,在产业结构上具有互补优势。但是, 多年来中俄的贸易结构一直处于低水平 和低层次的发展阶段,除了军工贸易之 外,双方的贸易产品存在低附加值和技 术水平含量不高的特点,具体而言,主 要以轻工产品和能源产品为主的贸易结 构。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劳 动密集型的日用消费品为主,如服装、 鞋帽、毛皮制品等内容。仅 2015 年,毛 皮制品和鞋帽占中国对俄罗斯出口总额 的 63%。相比之下,俄罗斯对中国出口 的产品也比较单一,这主要是受到俄罗 斯自身产业结构的约束导致的。俄对中 国的出口以木材和石油等能源产品 为主,对中国的石油出口每年呈 50%的 增长速度发展。 (3)贸易壁垒依然存在 2013 年以来,俄罗斯为了履行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做出的承诺,对国内 500 多项法律都作出了修订,已经初步完成 了贸易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工作。但是, 贸易壁垒依然存在。俄罗斯在 2012 年和 2013 年期间连续削减关税,但依然对部 分产品征收较高关税,存在一定的关税 高峰。另外,还保留了部分关税配额, 俄罗斯对禽肉进口实施全球配额限制, 将配额主要分配给了欧美等贸易合作伙 伴,中国在具有一定的禽肉蛋类出口优 势的情况下,不公平地压缩了中国企业 出口俄罗斯,开拓市场的机会。
大量进入,对俄罗斯而言是刺激国内相 关市场繁荣发展的大好时机。俄罗斯对 中俄贸易的另一个担忧是中俄贸易会引 发移民问题和社会治安问题。从俄罗斯 对外国人在俄罗斯的逗留条件贸 易公司的职员和商人的比重非常小。
中国对俄罗斯的贸易合作与互利共赢
中国对俄罗斯的贸易合作与互利共赢近年来,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贸易合作持续升温,为双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两国间的贸易合作不仅加强了彼此之间的经济联系,也为两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合作明确体现了互利共赢的原则,通过加强合作与合作伙伴关系,为双方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首先,中俄两国间的贸易合作得益于互补性。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和俄罗斯作为世界能源强国,两国在经济结构和产业特点上存在较大的互补性。
中国对俄罗斯大宗商品的需求稳定增长,而俄罗斯则需要中国的大规模市场来出口其能源资源。
这种互补性促使两国在资源、能源、制造业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的局面。
其次,中俄间的贸易合作得益于双边经济关系的不断深化。
中俄两国通过签订一系列的双边经济合作协议和自由贸易协定,促进了贸易的便利化和自由化。
双方加强了金融、投资、农业、科技、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为双方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商机和投资空间。
同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和俄罗斯的企业家们积极参与到双边贸易合作中,为中俄之间的贸易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再次,中俄间的贸易合作得益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
随着中俄两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贸易合作的不断深化,两国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中俄两国围绕贸易和互联互通提出了一系列的倡议和规划,如“一带一路”倡议和“欧亚经济联盟”等。
这些倡议和规划为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俄经贸往来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通道。
最后,中俄贸易合作的互利共赢得益于两国政府的高层互访和务实合作。
中俄两国领导人的密切交往和互访加深了双方的政治互信和互利合作。
两国政府在经贸合作方面加强了战略沟通,推动双边贸易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水平。
政府层面的支持和引导为两国企业的合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支持。
总之,中国对俄罗斯的贸易合作与互利共赢是基于双方的互补性、双边经济关系、基础设施建设和两国政府的高层互访与务实合作。
对俄贸易交流会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对俄贸易交流会,共同探讨中俄贸易合作的新机遇、新挑战。
首先,我谨代表主办方,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中俄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长期以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特别是在贸易领域,中俄贸易额逐年增长,为两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此,我衷心祝愿本次交流会取得圆满成功,为中俄贸易合作搭建更加坚实的桥梁。
一、中俄贸易合作现状近年来,中俄贸易合作呈现出以下特点:1. 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2019年,中俄贸易额达到1070亿美元,同比增长7.2%。
其中,我国对俄出口690亿美元,进口380亿美元。
2. 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我国对俄出口主要集中在能源、机电、高新技术产品等领域,进口则以农产品、木材、化工产品为主。
3. 投资合作日益深入。
中俄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能源合作等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
4. 人文交流日益密切。
中俄两国在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二、中俄贸易合作前景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中俄贸易合作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下是我对中俄贸易合作前景的几点展望:1. 政治互信为中俄贸易合作提供坚实保障。
中俄两国领导人高度重视双边关系,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为中俄贸易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2. 市场需求为中俄贸易合作提供广阔空间。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我国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和科技创新能力,双方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有望实现互利共赢。
3.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俄贸易合作提供新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俄两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合作平台,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等领域有望实现深度对接。
4. 新兴产业为中俄贸易合作提供新动力。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俄罗斯经济转型,双方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
三、推动中俄贸易合作的具体措施为推动中俄贸易合作取得更大成果,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深化政策沟通,完善合作机制。
一带一路推动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合作
一带一路推动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合作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推动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战略举措,对于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中,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合作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和深化。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和人文三个方面,论述一带一路倡议如何推动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合作。
一、经济合作方面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首先,双方可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重点关注互联互通,包括交通、通信、能源等方面的建设,这直接符合了俄罗斯自身的需求。
中国与俄罗斯可以加强在铁路、港口、通信网络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双方的贸易往来。
其次,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共同发展的理念,双方可以通过开展产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俄罗斯则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市场潜力。
双方可以在制造业、能源、农业等领域开展合作,实现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的互补,促进经济的共同发展。
最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共同繁荣的目标,其中包括促进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
中国与俄罗斯可以通过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降低贸易壁垒,促进双边贸易的顺利发展。
同时,双方可以加强投资保护和促进投资便利化的合作,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进入两国。
二、政治合作方面一带一路倡议也为中国与俄罗斯的政治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双方可以加强高层交往,搭建多边合作平台,加强政府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合作机制,双方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机制,积极参与到国际事务中。
另外,一带一路倡议也强调了政策的沟通与协调。
中国与俄罗斯可以加强政策的对接,建立起更加紧密的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促进两国经济的良性互动。
双方可以共同推进贸易便利化的改革,共同制定适合双方利益的政策,推动两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人文合作方面一带一路倡议注重民心相通,推动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
中国与俄罗斯可以加强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中俄蒙区域贸易协定的可行性研究
中俄蒙区域贸易协定的可行性研究一、引言中俄蒙区域贸易协定是指中国、俄罗斯和蒙古三国在区域贸易方面达成的协定。
这三个国家地处亚洲内陆,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在区域贸易合作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旨在对中俄蒙区域贸易协定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该协定对三国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的影响,以及如何推动这一协定的实施。
二、中俄蒙区域贸易协定的背景和意义1. 三国间经济互补性明显中国、俄罗斯和蒙古三国地处欧亚大陆内陆,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较大的市场需求。
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强大的制造业实力,市场需求旺盛;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能源和矿产品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蒙古虽然人口较少,但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产品。
三国经济互补性明显,有利于通过贸易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产品互补和市场互补,推动三国经济发展。
2.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迫切需求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区域经济合作愈发重要。
中俄蒙三国地缘相邻,彼此间合作潜力巨大。
通过加强区域贸易合作,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和市场共享,促进三国经济共同繁荣。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也有利于提升三国在地区国际经济规则制定和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3. 政治和外交因素的积极推动中俄蒙三国在政治和外交领域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三国领导人多次会晤,就加强合作达成了共识。
中俄蒙区域贸易协定是三国合作的延伸和深化,受到了领导人的积极推动和支持。
中俄蒙区域贸易协定的签署有利于拓展三国的贸易市场,加强各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协作,推动三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1. 三国间贸易潜力巨大2. 区域合作优势明显中俄蒙三国地缘相邻,具有深厚的互利合作基础。
三国之间在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等方面有很强的互补优势,通过区域合作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和市场共享,推动三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3. 区域贸易协定对各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区域贸易协定有利于降低贸易壁垒,扩大三国间的贸易规模,推动三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新时代中俄深化经贸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新时代中俄深化经贸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摘要】本文探讨了新时代中俄深化经贸合作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措施。
在外部环境挑战方面,两国需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风险;内部制度挑战主要涉及加强法治建设和提升透明度;信息安全挑战需要加强网络安全合作和信息共享;贸易保护主义挑战则要求两国共同抵制单边主义。
为应对挑战,建议加强双边合作,拓展多边合作,加强战略沟通,深化务实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通过共同努力,中俄将能够应对各种挑战,实现经贸合作的稳步发展,推动两国关系迈向更加稳固和持久的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新时代、中俄、经贸合作、挑战、应对措施、外部环境、内部制度、信息安全、贸易保护主义、双边合作、多边合作、战略沟通、务实合作、共同应对。
1. 引言1.1 新时代中俄深化经贸合作的重要性在当前新时代,中俄两国深化经贸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中俄两国拥有深厚的政治互信和密切的战略合作关系,经贸合作是双方合作的重要支柱和动力源泉。
中俄两国在经济发展模式、政治体制、国际地位等方面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可以互补优势,实现合作共赢。
中俄两国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高技术产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潜力,深化经贸合作有助于提升双方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中俄两国合作也是维护国际和地区稳定、促进多边主义和全球化的重要力量,对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中俄经贸合作不仅符合双方利益,也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2. 正文2.1 外部环境挑战外部环境挑战对于新时代中俄深化经贸合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增加了双方合作的风险和难度。
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中俄两国在开展经贸合作时需要更加谨慎和策略性。
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和货币波动也会对双方合作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汇率波动、利率变化等因素可能导致合作项目成本增加、融资困难等情况,需要双方共同应对。
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也是一个外部环境挑战。
中俄两国在能源、资源等合作领域需要密切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确保合作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新时代中俄深化经贸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新时代中俄深化经贸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中俄经贸合作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关键领域,也是两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重要契机。
当前,随着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加剧,中俄两国在经贸合作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挑战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呈上升趋势,很多国家采取各种形式的贸易限制措施,对中俄出口造成了不利影响。
例如,美国对进口的钢铝加征关税,对中国货物加征关税等,都给中俄贸易带来了压力。
应对措施:中俄两国应加强沟通协调,共同应对各种贸易摩擦。
同时,加强市场多元化,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通过多边贸易合作等方式扩大出口市场,减少贸易风险。
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等经济合作项目,加强互联互通,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挑战二:技术转移难度增大。
技术成为国际经贸合作中的核心竞争力,但是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国家采取保护措施,限制技术转移。
同时,技术沙龙的知识保护问题也成为影响技术转移的重要因素。
应对措施:中俄两国应在技术转移过程中提高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加强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国际合作,从根源上减少技术窃取问题。
同时,加强技术交流和学术合作,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
挑战三:产能结构不匹配。
中俄两国经济互补性强,但是在一些重点产业上,产能结构存在较大不匹配。
例如,中国的钢铁、煤炭等传统产业对俄罗斯能源市场有较强需求,而俄罗斯则对中国的机械、电子等制造业需求较大。
但是,由于差异性导致的产能结构不匹配,阻碍了两国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
应对措施:中俄两国要加强战略规划和产业对接,引导双方企业实现深度整合,推动供给侧改革,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同时,加强市场信息互通,扩大商品流通领域和规模,推进中俄地方经贸合作的网络化、规模化发展。
综上所述,中俄两国在经贸合作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很多,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保证经贸合作稳定健康发展,既需要政府在政策层面上进行引导和支持,也需要企业在市场营销中树立品牌形象和开拓新市场。
关于中俄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探讨讲解
关于中俄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探讨赵传君【内容提要】近两年来,中俄贸易增长速度较快,2006年双边贸易额达到333.9亿美元,但却只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89%和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额的7%左右,与中俄日益密切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极不相称,与中俄的贸易潜力相距甚远。
本文提出中俄应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并从巩固和发展中俄战略伙伴关系、保持中俄贸易可持续发展、消除中俄贸易壁垒和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缓解东北亚安全危机的角度论证了中俄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必要性。
同时,深入分析了中俄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有利条件与环境以及阻碍中俄贸易实现战略升级的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最后,本文提出中俄签署自由贸易协定需要双方达成战略共识并消除俄方的3种顾虑,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构造中俄自由贸易的新模式。
【关键词】中俄贸易自由贸易协定贸易壁垒【作者简介】赵传君,1954年生,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黑龙江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
(哈尔滨150080)一中俄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必要性论证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5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291亿美元。
其中,中国对俄出口132.1亿美元,俄罗斯对华出口158.9亿美元,中方逆差26.8亿美元[1]。
2006年,中俄双边贸易额为333.9亿美元。
其中,中国对俄出口158.32亿美元,俄罗斯对华出口175.54亿美元,中方逆差17.22亿美元[2]。
目前,虽然中国已是俄罗斯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俄罗斯是中国的第八大贸易伙伴,但中俄贸易占双方各自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并不高。
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15 886亿美元,中俄贸易额仅占1.83%;2005年,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额为3 398亿美元,俄中贸易额占俄对外贸易总额的8.56%。
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17 606.9亿美元,中俄贸易仅占其1.89%;2006年11月底,俄罗斯对外贸易额为4 191亿美元,俄中贸易仅占其7%左右。
中国与俄罗斯贸易
中国与俄罗斯贸易Create self, pursue no self. This is a classic motto, so remember it well.中国与俄罗斯贸易一.中国与俄罗斯贸易结构与经济合作的现状俄罗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具有丰富多彩的历史.平等和互利是我们两国传统的紧密关系的特点.一条世界上最长的边界、互补的经济结构促进合作的发展. 对于互补的经济结构,我们不把它理解为俄罗斯的原料商品对中国轻工业商品的简单的贸易交换,而理解为能够使我们两国非单一的经济综合体所创造的那些优势,首先是使俄罗斯的机器制造业、工业、国防工业高度的生产水平、科技水平在对外经济关系中发挥作用.近年来,中俄双方贸易额大幅增长,中国已跃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两国领导人规划了下一个10年中俄关系发展蓝图,制定了双边贸易额2015年达到1000亿美元、2020年达到2000亿美元.中俄贸易仍主要是传统商品交易.在俄对中国的出口中,机器设备、矿物燃料、木材、钢材、肥料、化工产品、海产品、有色金属、纸浆处于前9位,占到了95%以上的贸易份额.俄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有机器设备、皮革制品、鞋、纺织品、针织服装、化工产品、肉类、玩具和体育器材、裘皮、果蔬制品、干果制品、粮食、陶瓷、水果、矿物燃料,这些产品占其进口总额的85%.在双方投资方面,中国对俄累计协议投资额相当于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1.8%,相当于俄累计外资额的0.8%;俄对华累计投资额相当于俄对外投资总额去年双边贸易额的4.8%.2008年,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再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达到了110亿美元,黑龙江对俄贸易商品结构呈现以中方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俄方的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的特点,双方贸易互补性强,但贸易结构的层次较低,贸易规模的扩大主要靠数量的增加来带动.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据首要地位.上述两种贸易方式发展迅速、增势强劲,在黑龙江省对俄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极大地促进了黑龙江省经济额快速发展.黑龙江省向俄罗斯出口的产品中,以纺织品、服装和各类轻工业产品为主;俄罗斯通过边贸向中国出口的产品70%以上为木材、石油等资源产品.俄罗斯是吉林省第二大出口市场,该省对俄出口的主要商品有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鞋帽、控制仪器及装置、塑料制品、化学工业及相关工业产品、机电设备、陶瓷、金属及其制品、食品等;从饿进口的主要商品有干、鲜、冻鱼、木制品,石棉和有机化学品等.同时,俄罗斯已经成为吉林省外派劳务的第二大市场.该省对俄劳务合作派出人数占全省劳务合作派出人数的17%.截至2007年9月,吉林省在俄共建立37家境外企业,俄方在吉林省设立18户企业.二.合作成因1自然资源互补2人力资源互补3产业结构互补4经济技术互补三.存在的问题1经贸合作不太规范灰色清关“灰色清关”是指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各地市场商品供应极为紧张,俄政府不得不大量从国外进口商品.为鼓励进口、简化海关手续,俄罗斯海关委员会允许所谓的“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提供运输和清关捆绑在一起的“一站式”服务.这种服务也常被称为“包机包税”、“包车包税”或“包柜包税”.这种方式对到俄罗斯做生意的商人的有利之处是进口手续简便,货主只要向“清关公司”缴纳一笔费用,自己不用与海关打任何交道,“清关公司”就会把所有俄罗斯海关报关手续办好.目前,俄罗斯在同土耳其、韩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等许多国家的贸易实践中,也都广泛使用“灰色清关”..两国政府会为他们创造有利的条件,但合作成功与否则在两国公司.多年来,俄主管部门对“灰色清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打击也是时紧时松.“灰色清关”几乎一度成为俄罗斯进口的惟一路径,并被各国商人看成是抢占俄市场的无奈手段之一.事实上,俄罗斯政府也非常清楚“灰色清关”的弊病所在,但一时又下不了彻底取缔的决心.尽管对中国货物的封库拉货事件屡屡发生,但因有高额利润吸引,加上侥幸心理的作用,部分在俄华商还是不愿下决心与“灰色清关”决裂.不能否认,“灰色清关”的贸易方式,在历史上对促进中俄两国民间贸易的发展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俄国内的“灰色清关”这张看不见的大网中,华商是利润率最小、风险最大、稳定性最差的一环.所以,俄高层每次清剿“灰色清关”时,损失最大的就是华商.2对俄产品出口的比重太小,缺乏有竞争力的品牌和骨干品种.一直以来,中俄双边贸易的基本结构仍然以两国的传统产品为主,俄罗斯对中国主要出口原材料和机械设备,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主要是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主要商品为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革及毛皮制品、机电设备及零件、鞋靴制品和玩具家具等杂项制品.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为矿产品、钢铁及贱金属制品、化工产品、木及木制品和动物产品.虽然目前我国对俄出口商品结构有小幅度改善,机电产品所占比重较以往有所上升.但机电及化工等附加值高的产品在出口中所占比列不大.严重影响着中俄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3中俄合作缺少大项目支撑.4中国威胁俄罗斯人的大国心理一直相当浓厚,对过去是自己的小弟,现在GDP是自己两倍的国家,总是怀有歧视甚至敌视,同时又具有妒忌成分的心态,严重影响了双方贸易的扩大.中国产品,在俄罗斯人的眼中,一直居于便宜,但质量差的地位,产品现象不佳,也是阻碍中国扩大出口的一大障碍,在俄罗斯建立自己强大的品牌有着迫切的要求.先期在俄罗斯的中国商人,给人称之为“倒爷”,在中俄两国结束多年敌对关系之后率先开启了两国双边贸易的大门,也是这些“倒爷”,把大量的假冒伪劣商品从中国倒腾到俄罗斯倾销,致使中国产品在俄罗斯人心中的美好声誉在“鸡毛服”、“一日鞋”大举登陆以后一落千丈.5了解不够双方互相了解还远远不够,俄罗斯企业不了解中国的国情、法律、生活方式,中国企业也是如此.黑龙江等边疆省长期与俄罗斯有密切联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中国华北、南方等省市虽然愿意合作,但对俄罗斯的了解却不多,“中国年”提供了一个好机会,中国企业得以亲眼看到俄罗斯市场有何商机.四.发展趋势1科技合作将成为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经济合作的重要方式.俄罗斯是世界科技强国之一,具有雄厚的科技实力,每年新的科研成果约占世界科研成果总数的20%,其中25%的科研成果达到世界水平,7%的科研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东北地区应充分利用中俄科技发展差异和自身区位、地缘优势及历史上的科技合作基础,大力发展中俄多领域的科技合作.通过科技合作引进俄罗斯先进的科技和人才,改造东北地区的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中俄商品贸易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东北地区和俄罗斯经济合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俄罗斯单纯依赖能源、原材料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优化中俄商品贸易结构.中俄贸易的重点也是石油等能源、原材料贸易.虽然石油等能源、原材料出口占外贸出口的绝大部分,但俄罗斯并不想长期维持资源型经济结构模式,充当周边国家的原料供应国.俄罗斯经济迫切需要由资源型经济向发展型经济转变,而与东北地区的经济合作将有助于这一转变过程.其原因在于,中俄毗邻地区的经济合作是与投资合作、科技合作紧密结合的,在能源设备制造、高科技、信息技术、金融、交通、基础设施、核能、航天领域、汽车制造、黑色和有色金属制造、森林工业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在多领域的合作中,能源合作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但其比例将会缩小,这不仅对优化中俄贸易结构有积极作用,而且对转变俄经济增长方式有促进作用.3贸易主体将发生重大变化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东北地区对俄贸易出现了多种贸易形势并举的局面.边境小额贸易、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在贸易中的比重逐年增加.贸易主体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份额逐渐减少.五促进发展的措施1充分发挥双方海关工作组的作用,加速解决通关便利问题海关问题是中俄贸易中的一个现实问题.俄方海关手续繁杂、报关时间长、海关服务设施老化,加之官员腐败,严重影响了两国贸易的正常进行.为此,2009年6月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海关合作分委会的成立标志和两国和海关合作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海关合作分委会的成立对于规范通关秩序、打击走私等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200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和俄罗斯联邦海关署规范通关监管秩序的合作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两国海关合作正式启动,意味着两国将在解决“灰色清关”的问题进一步加强联系和合作.因此,通过双边海关小组的工作,力促俄方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简化通关程序,缩短报关时间,实行具有透明度的电子报关办法,加快通关便利,为发展中俄贸易清除障碍.2对国际铁路联运问题进行多方协调和磋商对国际铁路联运问题进行多方协调和磋商由铁道部、外运公司、商务部和银行以及大陆桥协调机制共同协商,力求建立一套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国际铁路联运体系和制度,特别是单证规范化问题.结合我国铁路系统改革,探讨铁路承运方的改制问题.同时还应扩大口岸的换装能力,利用GPS等高科技产品建立铁路运输货物信息跟踪系统,为中俄贸易驶入快车道创造顺畅的物流基础.3加速两国间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大力发展连接两国贸易的电子商务平台尽快启动中俄合作网站,免费为企业提供有关俄方的经济政策、投资贸易环境、各种商品需求状况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同时建立权威性的中介信息咨询机构,为企业提供有偿的咨询服务,由此可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网络,使企业能够及时了解俄方市场及各种政策的变化,为开展贸易和投资活动提供依据,降低对外经营活动中的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总之,只有中俄双方密切经贸合作,共同携手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才有利于双方尽早摆脱危机阴影,走向新的发展与繁荣.中国帮俄罗斯摆脱危机,也将减轻自己的危机压力,同样,俄罗斯与中国实现区域自由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安排,也将非常有助于俄罗斯自己走出危机.中俄经济未来快速发展将为两国互利合作创造更多的机遇,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中俄经贸关系发展历程表明,经贸合作规模扩大,合作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与两国各自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俄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探讨赵传君【内容提要】近两年来,中俄贸易增长速度较快,2006年双边贸易额达到333.9亿美元,但却只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89%和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额的7%左右,与中俄日益密切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极不相称,与中俄的贸易潜力相距甚远。
本文提出中俄应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并从巩固和发展中俄战略伙伴关系、保持中俄贸易可持续发展、消除中俄贸易壁垒和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缓解东北亚安全危机的角度论证了中俄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必要性。
同时,深入分析了中俄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有利条件与环境以及阻碍中俄贸易实现战略升级的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最后,本文提出中俄签署自由贸易协定需要双方达成战略共识并消除俄方的3种顾虑,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构造中俄自由贸易的新模式。
【关键词】中俄贸易自由贸易协定贸易壁垒【作者简介】赵传君,1954年生,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黑龙江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
(哈尔滨150080)一中俄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必要性论证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5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291亿美元。
其中,中国对俄出口132.1亿美元,俄罗斯对华出口158.9亿美元,中方逆差26.8亿美元[1]。
2006年,中俄双边贸易额为333.9亿美元。
其中,中国对俄出口158.32亿美元,俄罗斯对华出口175.54亿美元,中方逆差17.22亿美元[2]。
目前,虽然中国已是俄罗斯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俄罗斯是中国的第八大贸易伙伴,但中俄贸易占双方各自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并不高。
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15 886亿美元,中俄贸易额仅占1.83%;2005年,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额为3 398亿美元,俄中贸易额占俄对外贸易总额的8.56%。
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17 606.9亿美元,中俄贸易仅占其1.89%;2006年11月底,俄罗斯对外贸易额为4 191亿美元,俄中贸易仅占其7%左右。
由此可见,中俄目前的贸易规模与两国的贸易潜力还有很大差距,两国的贸易水平与双方日益发展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还很不协调、很不适应。
中俄日益密切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需要坚实的、广泛深入的经贸合作为基础。
中俄双方的经济依存度越高,双方在经贸合作中能实现互补与共赢,中俄的战略伙伴关系就将会越加稳定和不可逆转。
中俄两国领导人提出到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600亿~800亿美元的目标,虽然按照2004年和2005年的增速实现这一目标应该不是问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这两年的中俄贸易中有一些非常规因素在起作用,如中国与俄罗斯的核电站技术设备交易和军火交易等,这些都不是每年都可以发生的,因此它是一种贸易中的不确定因素。
即使经过努力,到2010年实现了600亿~800亿美元的贸易目标,这也只是一个阶段性目标,与中俄双方的贸易潜力还有很大差距。
因此,实现中俄贸易自由化,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中俄贸易的巨大潜力,不断把中俄贸易推向新阶段。
多年来中俄两国政府和专家都高度重视并一再倡导和呼吁加强双边的科技合作、环保合作、金融合作和劳务合作,然而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相距甚远。
2005年,中国从俄罗斯引进技术31项,总金额为2 911亿美元。
截至2005年年底,中俄签署的劳务和工程承包合同金额共55.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约为27亿美元[3]。
两国在金融、环保和旅游等方面的合作没有取得重大进展。
我们分析中俄贸易存在的问题时都会提到贸易结构问题。
通常认为,中俄贸易结构不合理或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两国间的贸易结构比较单一,即俄对华出口主要是资源性产品,如石油、矿石和木材等,而中国对俄出口主要是日用消费品和轻纺产品。
二是中方认为,中国对俄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绝大部分商品属劳动密集型商品和中低档商品,因此不断呼吁调整对俄出口的商品结构。
我们认为,俄罗斯之所以在对外贸易中主要以出口资源性产品为主,这是由其产业结构所决定的,不仅在对华贸易中是这样,在对其他国家的出口贸易中也是如此。
而中俄签订自由贸易协议,形成中俄自由贸易区,将会促进俄罗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从而改变目前的进出口结构。
因为自由贸易协定不仅包括贸易自由化的内容,也包括与贸易密切相关的投资自由化内容。
通过贸易自由化协定改善俄罗斯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中国企业到俄罗斯兴办三资企业,其产品再返销中国,或就地销售,或出口到第三国,俄罗斯的产业结构和进出口结构都将发生变化。
这样,一方面,俄罗斯的资源优势可以转化为产品优势,另一方面,还可解决俄罗斯的投资和就业问题。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情况与俄罗斯目前情况很相似,后来通过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带动了利用外资,而利用外资又使中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所以我们相信,中俄签订自由贸易协议将会给俄罗斯带来同样的经济效益。
当然,最重要的是俄罗斯人也能认识到这一点。
在俄罗斯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开发和振兴远东西伯利亚地区的经济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这与中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复兴战略可说是不谋而合。
如果中俄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形成中俄自由贸易区,中俄双方最先启动的地区和受益最大的地区,毫无疑问将是中国的东北地区和俄罗斯的远东西伯利亚地区。
所以,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形成,既符合双方的经济发展战略,又有利于双方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二清除中俄间的贸易壁垒是实现两国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的前提上面我们只是从宏观角度和战略视野论证了中俄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必要性及其对中俄双方的利益相关性,而在具体的中俄贸易过程中,还有诸多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制约着中俄贸易和相互投资的发展。
过去我们一提到中国人在俄罗斯做生意的困难,就会列出诸如“灰色清关”、“警察刁难、无端罚没商品和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等问题。
实际上这些均属于俄罗斯法律法规之外所出现的非正常现象,而俄罗斯在1996年以后,特别是2003年和2004年颁布的一些法律和规定,对中俄贸易形成了极为有害的贸易壁垒。
这些贸易壁垒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性的贸易壁垒,也可以说是面向世界的,即对所有贸易伙伴都适用的相关规定;另一类是专门针对中国商品的,也可以说是歧视性的贸易规定。
据我们所了解的俄罗斯相关法律文件,俄罗斯的一般性贸易壁垒主要表现在以下各个方面。
1.俄罗斯关税税率表所标税率是基本税率,对来自享受最惠国待遇国家的商品,按基本税率计征关税;对与俄罗斯签有自由贸易协定的独联体国家免征进口关税;而对来自其他国家的进口商品则按基本税率的两倍计征关税。
中国属于享受普惠制的国家,俄罗斯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按基本税率的75%计征关税。
2.1996年7月俄罗斯曾全面取消出口关税,1999年1月起又恢复了对部分产品征收出口关税,这些产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成品油、木材、有色金属、部分化工品、皮革原料、大豆、油菜籽、葵花籽和部分海产品。
3.除关税外,俄罗斯还对从国外进口的商品征收18%的增值税,对酒精、酒精饮料、啤酒、香烟、小汽车、汽油和首饰等进口商品征收25%~90%的消费税;同时,进口商还需缴纳发票面额0.15%的通关手续费。
在俄境内加工和销售进口商品过程中新增价值部分也需缴纳增值税[4]。
4.从1993年2月起,俄罗斯对来自非独联体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进口环节税,其税基为产品海关申报价值、进口关税额、消费税额3项之和,其税率为20%,2004年1月起调整为18%[5]。
5.俄罗斯对以下3类产品的出口实行出口配额和许可证制度:第一类是国际协议规定要求限制数量的商品,如个别黑色金属、碳化硅等;第二类是某些特殊商品,如药物原料、武器和军民两用产品等;第三类是国内需求较大的产品。
6.从1996年1月起,俄对出口商品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实行统一的强制性验证制度,对没有“验讫证书”的出口商品,海关不予放行。
7.从1998年7月起,俄禁止在其境内销售无俄文说明的进口商品。
8.从1999年7月起,俄禁止在其境内销售无防伪标志和统计信息条的商品。
除上述进出口商品的各种规定外,俄对服务贸易还有如下限制。
1.只有拥有俄国籍的自然人才能取得在俄境内从事建筑设计活动的许可。
2.用工超过100人的建筑工地,必须雇佣50%以上的俄罗斯公民。
3.在俄境内设立银行,其资本金不得少于1 000万欧元,外资银行中要有75%以上的俄罗斯职员和50%以上的俄罗斯管理人员[6]。
4.不允许外商设立合资企业,提供装卸、集装箱堆场、船舶代理和结关等服务项目。
5.对电信领域选择性运营商与俄公共电话网络的互联互通业务的经营许可,有效期仅为5~10年[7],这一期间电信运营商难以收回成本。
6.铁路客运、货运市场及铁路运输设备的维修保养业务不允许外商染指。
在外商投资方面,俄罗斯虽然制定了给予外商国民待遇,甚至属于优惠待遇的一些法律规定,但有些要求仍使外商投资望而却步。
1.外资企业除要缴纳24%的利润税[8]和18%的增值税外,还要缴纳相当于工资总额35%的社会统一税(包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养老保险费)[9]。
2.外资参与比例在10%以上、外资注册资金超过410万美元,且总投资额在4 100万美元以上的投资项目可不受税收及其他相关政策变化的影响,而中小外商投资者却要承受未来政策变化的风险。
即使这一权益保障性的规定,由于缺乏相应的税收和海关条例的支持,在实践中也难以兑现。
3.俄罗斯的产品分成协议法对外商投资能源矿产开发分成原则、比例和方式等做出相关规定,分成的主体是外国投资者和俄罗斯政府[10]。
但俄罗斯有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之分,投资者必须要与两级政府协调,而每一项产品分割协议都需国家杜马颁布法律予以批准,其审批程序繁琐,项目管理多头。
4.俄罗斯对外商投资项目,有很多技术性要求,且不说这些要求是否合理,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经常以此为手段刁难投资者,造成行政执法的随意性。
而外国投资者常在人事用工、企业采购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遭遇地方政府的政策限制,导致投资目标无法实现。
除上述一般性的贸易壁垒和投资障碍外,俄罗斯还有以下专门针对中国商品的歧视性规定。
1.2004年4月,俄海关委员会颁布命令,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21类日用消费品加强申报价格监管,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不分类别估价均提高30%,并额外征收每公斤3.5美元的从量税。
2004年6月,俄海关委员会再次颁布命令,对从中国进口的皮革和箱包征收每公斤5~30美元的从量税[11]。
2.俄罗斯对自中国进口的化肥、大米、玉米、酒类产品实行配额许可证管理,其中大米和玉米配额的申请程序尤为复杂。
3.从2004年9月起,俄罗斯禁止从中国进口动物产品,禁止从俄罗斯转口中国出口第三国的动物源性产品,在中俄两国联合专家组检查证明中国境内未发现口蹄疫疫情的情况下,俄方仍不解除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