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课例研究的实施的五个步骤
课例研究的实施的五个步骤1. 确定研究目标在实施课例研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
确定目标有助于指导研究的方向,确保研究结果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下是确定研究目标的一些关键步骤:•确定研究的主题或领域。
选择一个具体的教学领域或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
•明确研究的目的。
具体说明该研究的目的是什么,这有助于明确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和信息。
•界定研究的范围。
确定研究的范围,包括研究的对象、参与者和时间范围等。
2. 收集相关数据收集相关数据是进行课例研究的重要一步。
通过收集数据,可以获取丰富的信息来支持研究的目标。
以下是收集相关数据的一些步骤:•确定数据收集的方法。
可以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来收集数据,选择适合研究目标的方法。
•设计数据收集工具。
根据研究的目标,设计相应的数据收集工具,例如观察记录表、访谈指南或问卷调查表等。
•制定数据收集计划。
确定数据收集的时间、地点和参与者,并制定详细的数据收集计划。
3. 分析和解释数据分析和解释数据是课例研究的核心步骤。
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并解释研究结果。
以下是分析和解释数据的一些关键步骤:•整理和清理数据。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清理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运用适当的分析方法。
根据研究的目标和数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例如统计分析、内容分析或比较分析等。
•解释和解读研究结果。
通过分析结果,解释得出的结论,并将其与已有的理论知识进行比较和讨论。
4. 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根据研究的结果,可以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建议,以改善教学实践或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以下是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的一些步骤:•分析研究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了解可以进行改进的方向。
•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改进建议,包括教学方法、教材选择、教学环境等方面。
•阐述建议的理由和依据。
说明为什么提出这些建议,依据是什么,以增加建议的可信度。
课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
课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
课例研究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通常用于深入探究特定问题或现象。
它涉及对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仔细分析和解释,以便从中提取出关键的教育原理、策略和实践。
课例研究可以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进行,也可以是模拟的情景。
课例研究方法可以提供深入的理解,因为它可以考察教师教学的过程和策略,学生的反应和学习结果,以及所使用的教材和资源。
它还可以揭示出教学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课例研究方法通常采用多种数据收集技术,如观察、访谈、问卷调查和文件分析。
研究者可能会收集教师和学生的言谈、行为和成果,以及与课程相关的材料和资源。
课例研究可以用于研究不同教学领域和议题,如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育改革、学生学习和发展等。
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教育现象,为教育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实证支持。
然而,课例研究也有一些限制。
由于其深入和详细的研究特点,课例研究的结果可能不具有普遍性和推广性。
此外,由于研究者通常对少数个案进行研究,课例研究可能无法涵盖所有可能的变量和影响因素。
总之,课例研究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教育领域的复
杂问题。
它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具体的教学案例,提供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洞察。
初中语文课例研究-精选文档
后悔中的思考
第一次课后反思
读着学生“当我拿起笔,划去某某某时,我的心里难受极 了。因为……”式的作文时,我就开始后悔了:我为什么一 定要让全班所有的同学都参加这个游戏呢?难道做一个旁观 者就不可以吗?我为什么一定要强调最爱的人离去时的那份
痛苦感受呢?难道去感受游戏规则的残酷就不值得吗?我为
什么一定要把“痛苦的选择”作为写作内容,还套上“爱的 抉择”之名呢?如果有学生写“因为爱而不抉择”,不也很
当其他同学瞪着眼睛看着我,还没跟着这个令他们意想不到的 指令转过弯来的时候,倪子凡就开始嚷嚷了:“噢,是这样, 我马上换一个,换一个我讨厌的人。”说着就拿起橡皮在纸上
擦了起来。还没等我想好该怎么制止他,就已经有好几个同学
受他的启发开始换人了。情急之下,我赶紧宣布:“不能换人, 这是游戏规则。你只能在你最爱的人里划掉一个 ……”“ 凭什么
问题呈现型
经验分享型 理论验证型 知识产生型
有新发现,课例本身就是知识 。
四、课例举例
1. “心灵游戏”的规则可以改吗?
课堂中的意外,是学生给我们的机会
喜欢上网查询名师的课堂实录。看到王菘舟老师的新概念
作文课《爱的抉择》,心中一喜。因为年初阅读毕淑敏女士 著的《心灵七游戏》,当时就想将这些游戏搬进语文课堂—
初中语文课例研究
教研组长培训
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局教研室
2019年9月
一、什么是课例(课例研究)
“课例”是一个实际的教学例子,是对一个教学问题 和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讲教学研究的故事”)。 “课例研究”试图让教师学会有目标、有方法地研究
课堂改进。
•课例与教案有何差别?
•课例与案例有何关系? •经验论文与课例有多远?
呀?”“谁规定的呀?”这回嚷嚷的不只是倪子凡一个人
优化高中政治课教学的课例研究(陈文娟)
二、课题研究计划
10.8(第6周) 陈文娟课题讲座:召开课题会议、集
中进行理论学习。
10.15(第7周) 陈昕讲座《教学实录分析与教学质量
2015. 10
的提高》
理论学习
周晶晶讲座《课例研究的主题确定》
课题主题的讨论和确定
10.22(第8周) 课题方案的修改和论证、课题网站的
完善。
10.29(第9周) 石丽丽:《在课例研究中提升教师的
第二次课改进:
课堂教学发现的积极变化 观察发现 问题诊断 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第三次课再改进
课堂教学发现的积极变化 三次课演进的脉络
7
三、阶段的共识与结论
1.新授阅读课基本的教学环节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之有效的策略 (附:第三次课的课堂教学实录)
8
4.课例研究的主题确定 课例研究基于疑问,有很明确的主题和目标。 特征:源于现实、始于反思、具体可行。
5
案例分析
优化语文教学环节的课堂实践研究 ——以一节小学语文课为例
一、确定主题和教学内容
目标:诊断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常出现的问题和 寻找课堂教学环节优化可行性的策略。
内容:沪教版小学三年级第七单元的《猫是老 虎的先生》。
6
二、研讨的过程与发现
第一次试课:
教学探索值得肯定的方面 观察发现 问题诊断 改进建议
研讨程序:主持人介绍会议要求——执教者叙述 教学意图(教学设想和做法)——观察教师围绕主 题和观察发现进行讨论——肯定优点和问题诊断— —形成改进建议——形成二次上课的教案。
角色分工:主持人、执教者、评论员、记录员等。 分享成果:对研究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及过程进
行全面总结,并撰写课例研究报告、论文等。
课例研究实施方案
课例研究实施方案课例研究是一种用于教育领域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特定课堂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的效果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等方面。
下面是一个对于课例研究实施方案的详细介绍。
一、选取合适的课例选择合适的课例是课例研究的关键,一个好的课例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 具有代表性:课例应当能够代表一定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以确保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推广性。
2. 具有可分析性:课例中应当存在一些明显的教学问题,例如学生的学习困难、教师的教学策略等,这些问题是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
3. 具有可获得性:课例应当能够获取到相应的教材、教案、学生作业等相关材料,以确保研究的充分性和深入性。
二、收集相关材料收集相关材料是课例研究的第一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教学设计:收集课例的教学设计,包括教案、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以便分析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过程。
2. 学生作业:收集课例中学生的作业,包括作业内容、学生答案等,以便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困难。
3. 教学反思:收集教师对于课例的教学反思,包括教学评价、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等,以便对教学进行评估和改进。
三、分析和研究在收集到相关材料后,可以进行课例的分析和研究工作。
具体的步骤如下:1. 教学过程分析:对于课例中的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包括教师的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资源的利用等,以便了解教学的效果和问题。
2. 学生学习分析: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困难和学习策略等,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问题。
3. 教学问题分析:对于课例中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包括问题的原因、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问题的改进措施等,以便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四、总结和改进在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对课例进行总结和改进,具体的步骤如下:1. 教学总结:根据研究结果,对于课例中的教学效果和问题进行总结,明确教学的成功因素和改进方向。
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
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教育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而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因此,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一、教师教育的重要性教师教育是培养合格教师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质量、特别是对学生的发展与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提升教师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是教育改革的重点。
二、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重要性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是指对于教师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活动、方法和原则的研究。
只有不断研究和实践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教师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教师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是相互依存的。
教育、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是联系紧密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实践是理论的检验。
四、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包括对教育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这些研究不仅包括基础理论研究,还包括应用研究和实践研究。
五、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实践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实践包括关于教师教育培训、教学设计、课堂教育、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践。
实践是理论正确性的检验,也是推动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
六、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创新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创新是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创新涉及到教学策略、教材选择、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旨在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机会。
七、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应用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应用是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能力。
应用不仅包括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还包括教师培训、专业发展等方面。
八、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国际交流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国际交流是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国际交流,能够了解其他国家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经验,推动我国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
九、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评价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评价是对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进行评价和验证。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课例研究
㈥反思式观课
教师成为观察自己课堂的主人。这种课例 研究模式是借助录像带来进行的 ,由授课 教师自己反复观看 ,进行课堂教学行为的 剖析。
三、课例研究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应努力将研讨建立在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引领上 。 每个人都要明确在每次活动中的具体任务,要积
极而主动地分担起参研者的责任 。 应努力做到精研,要保证有充分的时间在“研”
课例研究与教案
课例研究也不是教案。教案是具体一堂课 的教学方案,是由具有特定教育思想的教 师制定的、面对特定的学生、在特定的时 代环境里的具体教学实施方案。教案的意 义是发生在一定范畴里的,包括具体的时 间、范围,特定的区域、人群等。教案是 在课堂教学之前要完成的。
课例研究与教学反思
课例研究也不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就是 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 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 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 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 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 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 提高教学水平。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反思 是发生在课堂教学之后。
常用的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的概念:教育科学的比较研究是 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 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 揭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从而 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教育比较研究方法的基本步骤
明确比较目的,选定比较主题 广泛搜集、整理资料 对材料的比较分析 通过理论与实践论证得出比较结论,并论
形式
调研型听课 交流型听课 帮教型听课 学习型听课
邀请式听课的好处
邀请式听课,多了教师的主动性,少了公 开课的功利性。邀请式听课,既给教师提 供了交流学习的机会,又减少指定公开课 的压力。上邀请课让人感觉更随意些,轻松 些,真实些.所以老师们比较喜欢. 你可以展 示你在教学教育工作中的某个亮点,让大 家共同分享。也可以把教学工作中的困惑 提出来,让大家一起帮你解决,共同改进
如何进行课例研究(五篇模版)
如何进行课例研究(五篇模版)第一篇:如何进行课例研究如何进行课例研究课例研究1、课例研究概述(1)课例研究的概念课例是一个实际的、典型的教学例子,是对一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决策的再现和描述。
课例展示的是完整的一堂课或围绕一节课的系列教学活动。
课例研究,简单理解,就是以典型的课堂教学作为例证所进行的研究。
它是教师在同事或研究人员的支持下,运用观察、记录、分析、反思等手段,通过选题、选课、设计、实施与记录、课后讨论、分析和提炼等过程,对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的研究。
课例研究从本质上说是教育行动研究的一种方式。
课例研究既是一种教学研究的方式,又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部分。
课例研究追求的是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
(2)课例研究的特点①课例研究的性质状态:课例研究是一种改善教学行为的实践性研究。
课例研究是一种自然状态的研究。
②研究内容:课例研究以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
③研究过程:课例研究是一个连续的、不断提高的研究过程。
④研究的主体:教师是课例研究的主体。
(3)课例研究的意义①课例研究是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有效途径②课例研究是加速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③课例研究是提升常规教研活动质量和水平的有效措施课例研究有研究的主题教学研究(公开课)主题不明确;或泛化严格意义上的选课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着眼于研究的探讨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反思,强调行为跟进选课随意,或从评课出发选课写教案着眼于评课的讨论缺少显性化的实践反思往往是低水平重复④课例研究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4)课例研究兴起的背景①国外课例研究的兴起日本小学数学和科学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课例研究”以提高教学水准。
②我国课例研究的来胧去脉80年代初,华东师范大学编过《优秀师课堂教学实录》, 优秀教师教学实录开始流行。
后来出现了一系列其它课堂教学实录集。
学习优秀教师的一些上课方法,吸取他们的经验。
80年代前期教案集,由有经验的教师将上得比较成功的课的教案拿出来,供大家模仿、学习。
什么是课例研究
什么是课例研究一、什么是课例研究几种表述:所谓课例研究,是上海教育科学院副院长顾泠沅教授提出的一种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师教育模式,简称“行动教育”。
课例研究就是教师在同事或研究人员的支持下,运用观察、记录、分析、反思等手段,通过选题、选课、设计、实施与记录、课后讨论、撰写课例研究报告的过程,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的研究。
行动教育的载体。
二、课例研究的特征课例研究之所以受到教师的欢迎和认可,是因为它既切合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又便于操作和实施,是一个知行统一、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实践反思过程,具有7个鲜明的特征:1、主体性。
教师是课例研究的主体,不是旁观者,不是陪衬,而是真正的研究者、亲身体验者。
2、问题性。
课例研究是从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人手的,问题来源于教学的真实情景,而不是来自某本教科书或某种现成的理论。
3、思辨性。
课例研究虽然是对某个教学问题的研究,却“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对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的思辨,引发新旧教学理念在研究过程中发生撞击、交锋。
4、过程性。
课例研究重在过程,重在教学行为的转变,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
“课例”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整个过程是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教育科研紧密结合的过程,是反思的过程,是解决课程改革中遇到的新问题的过程,是同伴互助的过程,是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转变为新教学行为的过程。
5、互助性。
课例研究是在专业理论引领下,同伴互助、实践反思的过程,为专家与教师之间、同事之间的对话、合作、交流搭建了合作的平台,即理念学习、情境设计、行为反省。
6、叙事性。
课例研究的方法注重叙事研究,它把有关生活性质的理论思想引人到活生生的教育经验之中,并通过生活(如教与学)经验的叙述促进人们对于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
7、科学性。
课例研究的思维方式注重假设、归纳与演绎。
课例研究不是对某一种理论的简单验证,而是以科学研究为手段,致力于解决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在运用行动研究方法的同时又引进科学发现模式,使之具备双重机制--既能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又能为建立科学假说或理论构想提供素材。
课例研究范文
课例研究范文
《课例研究:探索教学新途径》
课例研究是一种教学方法,它通过分析和探讨教学案例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这种方法以教师实际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为出发点,通过反思和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方法。
课例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也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升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
在进行课例研究时,教师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可以是自己的教学实践,也可以是同事的教学经验。
然后,教师们可以组成小组,共同分析和研究这个案例。
通过讨论和交流,不仅可以发现问题所在,还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课例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也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参与课例研究,教师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取得的成果,也可以向其他教师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和心得体会。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之间建立了更加紧密的联系,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课例研究,可以促进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提升。
当教师们共同参与课例研究,分享彼此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也会随之提高。
教师们通过课例研究,能够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从而推动学校教育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总的来说,课例研究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教学方法。
通过课例研
究,教师们可以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可以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课例研究,积极参与其中,共同探索教学新的途径。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学习心得
通过分析教学案例,教师可以发现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 效果。
及时反馈与改进
课例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 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升教学水平
通过课例研究,教师可以学习到其他优秀教 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 水平。
增强反思能力
践发展。
主题应具有可行性
03
主题应考虑到研究的时间、资源、能力等方面的限制,确保研
究的可行性。
设计研究方案
01
明确研究目的和意 义
在研究方案中明确阐述研究的目 的、意义和价值,为后续的研究 提供理论支持。
02
设计研究方法
03
制定研究计划
根据研究主题和研究目的,选择 合适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调 查法、实验法等。
入发展。
多元化与包容性
未来的课例研究将更加注重 多元化和包容性,以适应不 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 教育需求,促进教育的公平 与质量提升。
05
个人感悟与反思
对课例研究的认识变化
01
开始时,我认为课例研究只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简单记录和反思,但在实际操 作中,我逐渐认识到它是一种系统化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典型课堂案例的分析 和改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它以真实的课堂教学为基础,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强调问题 解决和教师专业发展。
课例研究的重要性
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深入研究和改进教学实践,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管理 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课例研究能够帮助教师深入理解 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教学反思 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 师的专业成长。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编写指南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数学被认为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实用的技能。
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数学教育也应该得到高度重视。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编写,是幼儿园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因为它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还可以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学术生涯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力。
本文将介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编写指南。
第一部分:理论指南理论方面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的指南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编写数学教案,使学生成长为一个更好的数学家。
1.确定学习目标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的编写应基于在主题或课程中希望幼儿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编写教案之前,老师们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并确保通过本次教学幼儿能学到最实用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教学方式在编写数学教案时,也需要考虑教学方式。
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常用的教学方式包括游戏、实验室和角色扮演等。
3.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幼儿园孩子的认知能力各不相同,因此,老师们需要使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来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
例如,游戏、数学玩具、数字卡和绘画等教学资源可能会增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第二部分:实践指南除了理论方面,实践指南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实践,老师们才能真正了解哪些教学方法对幼儿最有效。
1.合适的主题数学教案主题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幼儿的学习和生活背景。
对于幼儿而言,从他们的生活中提取有关数学的知识和技巧,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
2.课堂管理对于幼儿,较少的课堂管理可能会导致他们失去兴趣,无法作出有效的学习。
因此,课堂管理非常重要。
老师需要保持课堂秩序,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独立和组合活动,并确保孩子的参与度。
3.评估途径评估各种学习途径非常重要。
通过评估幼儿的学习成果,老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学的有效性。
老师可以在评估中使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例如口头问询、写作、简答或翻译等。
结论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一、课例研究对您的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试举例说明1、课例研究是对教学经验的一种重新审视与重新构建的过程。
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可能备完一次课就不会再进行修改,其实我们在每次上同一节课时,应该及时总结和反思,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学,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应该更加关注学生是否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这些是我在平时教学中不会重新审视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关注学生的学。
2、课例研究注重发掘教师的实践智慧,可以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向反思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促进教学行为的转变。
课例研究通过对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或细节的细致观察和深入反思,探讨问题产生的背后原因及影响,寻找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
并且克服了常规教学研究的盲目性。
教师专业的成长和发展,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
开展课例研究,有助于发掘教师的实践智慧。
3、课例研究培养我的问题意识,提高我的科研能力。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有时有新的问题和困惑产生。
进行课例研究,为老师们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了条件。
在研究课例的过程中,我将自己日常教学实践接触的大量感性材料、感性认识,经过理性的探索、认识和加工,并形成带有规律性的教育、教学理论,这种理论不仅具有创造性、实用性和可行性,而且对于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4、通过课例研究,能不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意识地去尝试着改变教学方法,在反思中尝试,在尝试中理解,在理解中深化,最终提高自己。
三、您对课例研究有哪些理解和思考?试举例说明。
对课例研究,原来我不知道研究什么,通过这几年的网络研修,我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课例研究是对教学经验的一种重新审视与重新构建的过程。
在原来的课例研究中,我们只会精心的去设计教学环节,而很少精心的去考虑我为什么这样去设计,而课例研究的学习让我知道了要研究什么,课例研究就是要研究校本,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学生怎样学,研究老师怎样以学定教。
课例研究总结介绍
课例研究总结介绍引言课例研究是指教育实践中通过研究具体的案例来促进教学改进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方法。
通过研究具体的教学案例,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教学策略的改进空间。
本文将介绍课例研究的重要性,并总结几个课例研究的实际案例,以展示课例研究在教育实践中的效果。
课例研究的重要性1. 增进教师专业发展课例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及时反思和评估,从而不断改善自身的教学能力。
通过深入研究教学案例,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教学方法中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课例研究还可以促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2. 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课例研究通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引导和帮助。
通过对学生学习案例的研究,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从而在教学中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促进教育改革课例研究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通过研究具体的教学案例,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教育实践的有效性,从而为教育改革提供可行的方案和策略。
通过广泛推行课例研究,可以促进不同地区和学校、不同教师之间的教育经验共享,加速教育改革的进程。
课例研究的实际案例案例一: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课例研究在一所初级中学进行的一项课例研究中,教师发现学生在英语口语方面存在着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等。
通过对学生的口语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教师发现学生在角色扮演环节表现较好,但在面对面的对话中仍然存在障碍。
因此,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口语交流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教师发现学生的口语表现明显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也更加自信流利。
案例二:提升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课例研究一位小学教师发现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
大学教案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
大学教案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教案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指导教师教学的桥梁作用。
在大学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原则。
本文将探讨大学教案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义、方法和实施效果。
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原则之一。
理论是指教学内容中的知识体系和原理,而实践则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首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其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大学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最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为了有效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案例教学是一种将具体实例引入课堂教学的方法,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案例,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实践活动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例如,对于理科专业的学生,可以组织实验室实验或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实践操作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中。
再次,教师可以通过项目实践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项目实践是一种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的方法,通过实际操作项目,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并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实习和实训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通过参与实习和实训,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例研究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例研究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一、问题的提出1. 为学而教的课堂转型遭遇教师对学生学习缺乏了解的瓶颈“以学习为中心组织教学”,即“为学而教”是基础教育发展战略转型的重要决策,同时也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教学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但长期以来由于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侧重于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习关注不够,教师并未积累起充分的有关学生学习的知识,教师对学生学习缺乏了解这一事实造成其无法践行为学而教,课堂转型因而面临瓶颈问题。
2. 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研究忽视对学生学习的考察由于以往教学成功的基础往往被归结为教师熟练的教学技能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而淡忘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向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中小学的教研活动由此形成单看“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的局面。
事实上,教学是否成功或教师“教的怎样”只能从课堂上每个学生的学习实况出发加以考察。
为此,探索“以学习为中心的课例研究”,实现教学研究重心的转移成为课堂转型的必然要求。
3. 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学生的学习亟需方法论层面的支撑为学而教的课堂转型与教学研究的重心转移期待教师掌握研究学生学习的方法,积累有关学生学习的知识。
但现实是教师普遍缺乏开展学生学习研究的方法、工具与策略,因而为教师的学生学习研究提供恰当的方法论支撑乃当务之急。
由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研究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换言之,教师开展的学生学习研究是一种嵌入教学的研究,以学习为中心的课例研究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行动、观察、反思和重新规划的迭代改进,因而是一种适应教师现实需求的恰当方法。
基于上述动因,本研究试图建构一种以学习为中心的课例研究模式,为教师和教研员在校本教研和区域教研中研究学生学习、积累有关学生学习的知识提供方法论的支撑。
这一努力有助于改善以教为中心的教研局面,为提升学生学习在教育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实现为学而教的课堂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自2008年以项目形式在浦东新区开展课例研究以来,以学习为中心的课例研究经历模式探索、模式成型和模式推广三个阶段,业已步入十年之期。
以学为中心的课例研究
以学为中心的课例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以学为中心的课例研究,通过深入分析课例研究的重要性、方法和实践案例,揭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独特价值和深远影响。
文章首先将对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界定,阐述其核心理念和特点。
接着,将介绍课例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方法,包括研究的设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通过具体实践案例,展示以学为中心的课例研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推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促进者和协作者。
在这种理念下,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都以学生为中心,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发展潜力。
因此,教学活动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路径,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项目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评价与反馈。
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自身的不足和优势。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倡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等,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也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进行改进和提升。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一种以学生为本、注重个体差异、强调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重视评价与反馈的教学理念。
核心素养导向下中职信息化教学课例的研究与实践
核心素养导向下中职信息化教学课例的研究与实践一、引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教学也逐渐走向信息化。
而在中职教育中,信息化教学更是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发展趋势。
信息化教学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教学内容搬上了电脑或平板电脑上,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核心素养导向,将信息化技术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以核心素养导向下中职信息化教学课例的研究与实践为主题,探讨信息化教学与核心素养导向的结合,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中职信息化教学的理论基础1. 核心素养理论核心素养是指在一定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中,人们基本的能力和素质。
核心素养包括文化素养、信息素养、思维品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等六个方面。
在中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
2. 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教学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与核心素养导向的结合成为了中职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中职信息化教学课例研究1. 课例背景某一中职学校某班级开设了《计算机基础应用》的课程。
考虑到学生的核心素养需求,教师决定采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方式,设计了一堂有关网络知识的课程。
课程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思维品质。
2. 课程设计教师首先设计了一些网络概念的视频资料,通过这些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教师设计了一个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网络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教师设计了一个网络知识测试,通过测试来检验学生对网络知识的掌握程度。
4. 教学效果通过课程实施,教师发现学生对网络的基本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独立思考和讨论网络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思维品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这说明信息技术教学与核心素养导向的结合在中职教育中是可行的。
2024年课例研究阶段小结
2024年课例研究阶段小结2024年是我们学校进行课例研究的关键一年。
在这一年里,我和我的团队集中精力研究教学课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并对课例研究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以下是我对这一阶段的小结。
一、研究内容在2024年的课例研究阶段,我们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1.探索课例研究的理论基础:我们首先对课例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教学设计、教与学、教师知识等方面的理论。
通过学习和讨论,我们建立了对课例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思维导图,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构建课例库:我们建立了一个课例库,收集了大量的教学课例。
这些课例包括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和不同教学方法的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策略。
通过对这些课例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发现了一些教学的共同特点和问题,并为改进教学提供了一些启示。
3.设计教学策略:通过对课例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我们尝试设计了一些新的教学策略,并进行了实践。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了一些教学策略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并对教学策略进行了调整和改进。
4.评估课例的质量:我们尝试设计了一套评估课例质量的指标体系,并对课例进行了评估。
通过评估,我们发现了一些课例的优点和不足,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这些评估结果将为教师优化课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成果在2024年的课例研究阶段,我们取得了以下几个重要的研究成果:1.建立了课例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思维导图,对课例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理解。
2.建立了一个课例库,收集了大量的教学课例,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设计了一些新的教学策略,并进行了实践。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了一些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和局限性,并对教学策略进行了调整和改进。
4.设计了一套评估课例质量的指标体系,并对课例进行了评估。
通过评估,我们发现了一些课例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教师的课例研究旨趣与过程
02|2010·校长参考教师的课例研究旨趣与过程王洁近年来,课例研究这个词逐渐被中小学教师所熟悉,课例研究也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中被实践。
然而,深入其中分析比较后,我们发现在课例研究的旗帜下,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所做的课例研究其指向是不同的,方法和策略等也是迥异的。
作为教师教育研究者,我们和中小学教师一起进行了多年的课例研究,积累了一点经验,也有一些想法。
课例研究的旨趣:课堂改进的教师在职学习教师的研修不能凭空进行,教师职业的特点也不适合作纯思辨性探讨。
教师的研修需要“支架”。
这种“支架”和实践相联系,符合教师工作特点与思维方式。
课例就是其中一个恰当的“认知支架”。
课例研究为教师提供了探究工作情境的背景,重在发展教师的行动智慧。
它的意义在于:打破长期以来专家统领的“理论研究”和教师的“实践操作”之间的藩篱,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理论与实践的思考空间。
课例研究中,教师尝试将某种听来的教学理论或者方法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或者尝试针对自己教学行为中的某种缺失加以改进。
这个过程的重点不在于发展出具体可见的产品,也就是说,课例研究不在于“打磨”一节优质课或者写一篇论文报告,重要的是教师自身实际教学能力的提升与具体行动方法的改进。
课例研究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不断地汲取他人的智慧和力量,整理和提升个人经验,建构关于教与学的新知识的机会。
由于知识的分布性和动态性,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自足地获得发展将不再可能。
课例立足于课堂,是教师熟悉和有经验的“中介物”,课例研究的过程是教师之间以课例为中介,对话切磋分享经验的过程。
有些东西要借助于他人的帮助才能从反思中学习,同事是我们正在对之进行反思情境中的其他行动者,他们的观点、态度、反应和感受为我们的反思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因此,课例研究的过程不是一个教师闭门造车所能进行的,一定是几个志同道合的教师围绕课例进行的集中的、有目的的、深思熟虑的反思过程。
课例研究以经验为基础,协助教师从行动和反思中学习,获得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步:实施课堂教学,进行课堂观察(听课)
第五步:说课反思、专题发言、多元评课与研讨 第六步:专家点评与总结 第七步:资料总结与论文撰写
六、如何开展课例研究
(二)名师研究型——指向某一名师教学的学习模仿
第一步:课例选择
选择一个或几个典型的课例(课堂实录或教学视频),对其内容、结 构进行分析,重点领会:该课例的教学背景、教学理念、目标达成和突出 价值。
认知水平 问题
背景问题
情感态度 问题
评教师的“教”应突出六个维度
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看教学思路设计 看课堂结构安排
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看板书
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看语言 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看操作 看教态
评课一方要以平等、友好的姿态与被 评价者沟通、交流,积极肯定被评教师 的优点和长处,认真地指出缺点和不足, 并帮助他分析原因,提出合理的改进建 议;被评教师要主动参与到评课活动中 来,以开放的心态与评价者交流,在独 立思考的基础上,认真听取大家意见, 使评课成为自身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提 升的专业活动。
六、如何开展课例研究
(三)问题呈现型——指向某一普遍问题的答案探究
第二步:确定主题
运用什么教学理念指导课例设计和教学实施,用什么标准检验教学效 果。
第三步:选择内容
选择教学内容,寻找理念载体。
第四步:教学设计
执教者备课,研讨者准备主题发言。
第五步:教学实施与观察
执教者教学反思,观察者现场评议、专题发言,引起碰撞和多元化思 考。
第六步:专家点评与总结 第七步:资料总结与论文撰写
1.“一读”:教师读书工程
“课例研究”的团队,甚至全校教师和领导要解决理
论指导问题,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学习理论。在“课例研究”
团队内开展“教师读书工程”,即统一购买教育名著,安排
阅读导引、老师自主阅读、撰写阅读心得,将个人阅读与集 体分享相结合,形成阅读体验,丰富教育思想,改进教学理 念,指导课例研究。
“一读四式”促进专业成长 “行动研究”提升关键能力
——“主题式课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目 录
一、专业成长的“一读四式” 二、课例研究的相关概念 三、课例研究的内容对象 四、课例研究 七、课例研究文本的基本特征 八、如何撰写课例研究的文本
一、专业成长的“一读四式”
一、专业成长的“一读四式”
2.“四式”:教学研究行动
“校本研修”的宗旨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对于一线教 师来说,研修的主要形式是自主学习、行动研究和实践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总结提升专业能力和素养。
(1)引领式专家讲座 (2)问题式课题研究 (3)主题式课例研究
(4)混合式命题研究
二、课例研究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什么是课例? 课例又叫教学课例,指一节具有示范性的课,包括教学 设计、说课稿、现场授课或教学视频,以及课后反思。 2.什么是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也称为“授业研究”,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上世 纪90年代趋于成熟并引起西方各国的关注。 2005 年、 2006 年在香港召开的“课例研究”年会,标志着“课例研 究”作为专门的研究领域登上世界教育教学研究的舞台。 课例研究,是指围绕一堂课或相互关联的几节课的教学在课前、课 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行动活动,它包括研究人员、上课人员与他的同 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讨论。教学实践是课例研究的基础, 研究者要通过对一堂课或两堂课的全程描述或其中若干情景的描述,使 之形成个人反思的对象、理论研究的素材或他人学习借鉴的范例。
四、课例研究的价值和作用
1.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明确课堂评价标杆 3.改变教师教学行为 4.形成教学研究共同体
五、课例研究的类型
王荣生在《语文课例研究及其方法》(讲课笔记)中将 课例研究分为课例研讨、课例评议、课例兼评、课例综述等
四种类型,我觉得这种分法似有概念交叉的错误。我们尝试
着将课例研究从目标指向上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2.情境与环境研究
(1)学习环境涵盖四个要素:空间、活动、共同体、人造物。 (2) 学习环境的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人(组织)、事(活 动)、物(工具)。 具体而言, “人”是指“组织的构成与规则”, “事”即“活 动的内容与目的”, “物”则为“空间的场所及教学媒体”。
教学法 问题 学科问题
课例研究的问题 主要包括
二、课例研究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3.课例研究报告
(1) 文本定义 (2) 文本内容
(3)文本结构
二、课例研究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4.课例研究报告与几种常见教育文体的比较 (1)课例研究报告与教育教学论文的比较
(2)课例研究报告与教学设计的比较
(3)课例研究报告与教学实录的比较 (4)课例研究报告与教学案例的比较 (5)课例与公开课的区别
( 一 ) 目 标 指 向
1.理论验证型——指向某一教学理论的实践检验
2.名师研究型——指向某一名师教学的学习模仿
3.问题呈现型——指向某一普遍问题的答案探究
4.经验分享型——指向某一成功课例的理论诠释
5.知识生成型——指向某一教学尝试的理论概括
六、如何开展课例研究
(一)理论验证型——指向某一教学理论的实践检验
教学设计、教学实录与教学课例
① 教学设计:是教 师对课堂教学活动 的规划和设想。 “凡事预则立,不 预则废。”教学设 计犹如建筑之前的 图纸,是教学活动 的直接依据。教学 设计内含着创新和 研究因素,按照老 传统或照搬他人经 验,也就无所谓设 计了。
②教学实录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展开,以文字或录相再现。 教学实录不同教学设计,在于教学活动不是教学设计的翻版, 教学设计是静态的,教学活动是动态的;教学设计是预设性 的,教学活动则具有生成性。
三、课例研究研究什么?
1.自我与分享研究
目前,学校教师课堂教学主要有三个环节:
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 设计研究、实施研究、教学反思,三者哪一个最重要?
针对个体一节课教学效果来说,设计最重要;针对长期教学效果来
说教学实施的本领最重要;但针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来说,反思及反 思研究最重要。
三、课例研究研究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