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之思考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之思考1、以清洁乡村为主的村镇中循环经济模式此循环经济模式是在农户小循环经济模式基础上,在村镇一级中实施农业循环经济,要搭建起乡镇一级的农业循环经济实现框架。
在这一级的循环经济模式中,重点是要对农户处理不了的垃圾、粪便、生活污水由乡政府牵头集中处理,如农户没有办法处理的,送到乡镇一级的大中型进行处理,从而产出清洁的能源、沼气以及沼渣,生产的清洁能源沼气,可供农民有偿使用,可以向农民或者周围附近的农业生态园区作为废料使用。
还是要大力开展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农业生态园区经济模式,这种模式比起前两种模式来,有它独特的优势,及规模相对比较大。
同时能够完全做到产业链之间的生产。
具体来讲,楚雄州循环经济的近期目标是,通过各种模式的建设和实施,能够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上有所体现,如化肥的施用强度有所下降,农药的使用强度有所下降,农膜的使用量有所下降。
同时农膜的回收率要明显提高,秸杆综合利用率由目前的70%左右提高到90%-95%。
而牲畜粪便的资源转化率由现在的50%能够达到90%左右。
这样一来,能够大大降低农业废弃物的污染,从而实现楚雄州农村和农村经济的协调统一发展,对于楚雄州大部分农村来说,农业废弃物的污染,是一个困扰楚雄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因此,实现循环经济模式能够从生产的各个方面减少农业废弃物的排放,使农业废弃物的利用效率大大提升。
同时,也能够切实改善的农村脏、乱、差的生活环境。
本文来自于《新经济》杂志。
新经济杂志简介详见2、以种植业与养殖业为主的生态农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近年来,楚雄州的生猪产业和蔬菜产业蓬勃发展,而且在楚雄南华得到中央财政实施生猪养殖项目,在楚雄元谋县得到中央财政的无公害蔬菜建设项目,因此要利用这些,率先可以在南华、元谋两地开展农业生产园区的农业生态建设,在农业园区内,同时养殖生猪或者是牛,与蔬菜大棚,生猪产生的粪便送到园区的大中型沼气池进行发酵,产生的沼气有偿供给园区内的生活需要,以及园区外周围的农民有偿使用,沼气产生的沼渣、沼液可以及时送到蔬菜大棚内作为蔬菜的有机肥,给蔬菜供给营养。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摘要】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成为当下关注的焦点。
文章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了建设农业生态循环系统、加强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推动农业产业循环发展、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等五大建议。
通过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可以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
为了推动我国农业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加强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势在必行。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农业发展现状、农业生态循环系统、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农业产业循环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体系、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环境友好型农业、现实意义。
1. 引言1.1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难。
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仍然比较传统,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质量不稳定。
农业资源利用不合理,农业面临着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农业产业链不完善,农产品流通不畅,农民收益较低。
农业面临着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外部环境的影响,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确定性。
我国农业发展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1.2 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农业循环经济是指在农业生产、加工、营销过程中,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一种经济模式。
在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情况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循环经济可以有效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循环利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和副产品,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农业循环经济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经过循环利用,可以减少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平衡。
农业循环经济还可以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思考
关于对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认识陈玉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领域。
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食品和木材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强调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目前,循环经济在工业方面强调的比较多,而农业方面则有所不足。
树立资源忧患意识,科学利用有限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不仅事关农业的长远发展,也是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一个战略性课题。
一、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是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首先,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农业跟自然生态有着天然的联系,可以说农业就是一种生态产业。
随着社会生态的危机的出现,它的发展跟生态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现代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变动、生态资源丰富程度的依赖越来越强。
农业的经济效益在环境生态日益严重中相对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日益明显,并且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的飞速发展。
1998年,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水,2000年的沙尘暴和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增产、增收,因此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减少生态环境对农业的饿影响势在必行。
同时,我国加入WTO,对农业的生态化要求越来越严格,更应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我们的农业只有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发展循环经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也是我国解决农村问题的有效途径。
我国农村生态资源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使农村的发展基础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这是我国农村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
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
我国农村人口多,尽管消耗的资源所占比例很小,但是消耗量还是巨大的。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摘要】本文就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分别介绍了背景信息、存在的问题以及重要性。
接着在详细解释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建设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的思考、阐述了技术创新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以及政策支持和引导。
结尾部分总结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关键,展望未来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本文旨在引起我们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农业经济的绿色转型提供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思考、建议、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关键、展望、未来、建议、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之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我国农业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设。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存在着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效益低下等问题。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的需求,迫切需要转变为循环经济模式。
只有建立起以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再生和生态保护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是一项迫切的任务,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只有通过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完善政策支持措施,才能推动我国农业循环经济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1.2 问题意识农业循环经济是指在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将资源和能源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减少污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现象。
由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比如土地过度耕作或过度施肥导致土壤贫瘠,水资源浪费严重等情况。
农业产业链过长、缺乏完善的循环利用机制。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
必要性 以及 由此带 给农 民的好处。从 而使 有关生态农业 的专项 资金 ,以开展技术培
它不仅是一种 以生态学 和生态规 律为基础 人 与 自然 和谐 共存 的价值 观 和 可持 续发 验交流等方面 的补助 。对 于规划 中所 选定 的项 目,各级政府及各地银行在 资金 上要
多农业问题 , 例如治 理环境污染 、 转化农村 富余劳动力 、 促进农 民增 收 、 普及农业 科普 知识 、合理利用各地乡镇农村企业 留下的 不 良资产 等。目前 , 业循环经济在我国 已 农 经有一定的发展 , 还很 不成熟 , 但 还存 在着
很 多 问题 。对 此 , 者 提 出 发展 我 国循 环 经 笔
础 , 需要 我们维 系的生态 系统 ) 新生产 面的资金投入 。事实上, 是 、 近些年来 国家一直 观 ( 可能利用 可循环再生资源代替不 可 非常重视农业和农村发展 ,对农 业和农村 尽 再生 资源 ,利用 高科技投入来代替物质投 上 的投资力度也不断地加大 。但 是随着农
入 ) 新消 费观 ( 色 消费 , 制一 次性产 和 绿 限 品消 费 ) 。
公众树立新发展观 ( 人与 自然 、 环境和谐相 处 )新价 值观 ( 、 自然 是人类赖 以生存 的基
足本地 , 实行 国家、 集体 、 个人三结合 , 多层
次、 多方 面 、 多渠道地筹集可促进 我国农业
循环经济发展 的资金 。要不 断增 加在这方
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它可 以解决很
遇。因为由于农 业环境污染导致 的农药残 留、 农产 品质量下降 等问题 的根源 不是农 民喷 施农 药 ,而 是农 药 不符 合 一定 的标 的企业而不是农 民本身 。因此要 向达不 到 环境 标准 的生 产农 药 等 生产 资料 的企业 收取 环境污染税 。
循环农业论文15篇(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
循环农业论文15篇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循环农业论文摘要: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产业部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作物的自然生长以获得收成。
传统农业对生态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型、掠夺性的,往往形成“先掠夺、再补充、再掠夺”的恶性循环,造成农田肥力下降,降低产品品质,并形成大面积污染。
循环农业强调农业发展中的生态耦合效应,有效利用不同作物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互补、互利因素。
关键词循环农业农业论文农业循环农业论文: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内容摘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本文结合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现状及经验,对循环经济进行思考,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了更好的在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议。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济体现。
它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1,2]。
它不仅是一种以生态学和生态规律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同时也是一种资源和生态环境融合发展的新经济模式,对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融合起指导作用。
如果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可以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同时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它可以解决很多农业问题,例如治理环境污染、转化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普及农业科普知识、合理利用各地乡镇农村企业留下的不良资产等。
目前,农业循环经济在我国已经有一定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对此,笔者提出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七点建议。
强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意识。
农业生产的指导思想是要进一步强调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统一,走“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的道路[3]。
由于广大农民缺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强烈意识,因此应以多种形式多种手段介绍循环经济的知识,加强宣传引导,使他们尽快树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加快其在我国的发展。
具体的建议如下: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理论研究。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未来举措
(3)扩大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 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4)强化政策支持:完善政策体系,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推动 相关政策的落实和监管。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和 能力,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与未来举措
目录
01 一、我国农业循环经 济的发展现状 三、我国农业循环经
03 济的优秀案例及未来 发展方向
02
二、我国农业循环经 济的未来举措
04 参考内容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农业循环经济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农业循环经济 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通过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生态修复等手段,实现农 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式。本次演示将探讨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现状,提出未来发展举措,以期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3、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区。结合中部地区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些条件较好的地 区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区,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同时,加强对示 范区的监测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循环经济理念、技术和经 验,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中部农业循环经济实 现跨越式发展。
中部农业循环经济存在问题
尽管中部地区在农业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 公众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不够深入,缺乏足够的环保意识和循环经济意识。 其次,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存在着政策落实不到位、执行困难等问题。此外, 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 需求。最后,农业循环经济的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和政 策引导。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引言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农业发展中,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在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从资源利用、技术创新、政策支持等方面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资源利用不充分我国农业资源丰富,但在农业循环经济中,存在着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农业废弃物的处理不当、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水资源的浪费等。
对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首先,应加大对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力度,鼓励农民将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利用或者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
其次,要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管理,推广绿色农药和有机肥料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另外,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灌溉技术的水平,合理利用水资源。
问题二:技术创新滞后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技术创新不仅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然而,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滞后、农业科技人员短缺等问题仍然存在。
对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首先,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鼓励农业科技人员进行创新研究。
其次,要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
另外,要加强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
问题三:政策支持不够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政策支持不够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对策:加强政策支持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首先,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和政府的责任。
其次,要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相关项目的投资,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
另外,要加强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共同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结论农业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政府、农民以及相关部门共同努力。
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
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发展循环型农业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它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此背景下,一些思考有助于推动循环型农业的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循环型农业的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农民转向循环型农业。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和指导循环型农业的发展,强调循环农业的经济价值和环境效益,增强农民对循环型农业的认同感和信心。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
循环型农业需要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政府可以引导科研机构加大对循环型农业技术研发的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推动循环型农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
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研究和利用。
废弃物的处理是循环型农业的重要环节之一。
政府可以引导农民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和生物质能源,鼓励农民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利用。
政府可以扶持建设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改善农业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四,加强农业循环系统的建设。
农业循环系统是循环型农业的基础,它包括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有机衔接。
政府可以通过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农业协作社等方式,促进不同农业环节的协同发展,推动循环系统的形成。
政府可以加强农产品的市场监管,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第五,加强农民的培训和教育。
农民是循环型农业的主体,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够开展循环型农业的生产。
政府可以组织培训班和讲座,向农民传授循环型农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参与职业培训,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发展循环型农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农民等多方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加强技术创新、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加强农业循环系统建设、加强农民的培训和教育等措施,才能够推动循环型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
Q : Q ( 上)
创 新 与 发 展 论 坛
Ch i n a Ne w Te c h n o l o g i e s a n d P r o d u c t s
发展我 国农业循环经 济的思考及建议
何 娟
( 绥化市北林 区经管站 , 黑龙江 绥化 1 5 2 0 0 0 )
增强农业和农民的经济收入。 各级地方政府 需要根据 当地农 业发展水平 , 依法 安排和 落 实农 业预算 ,保证严 格地 执行农 业预 算制 度, 建立并不断完 善财政支 出政 策 。运用 多 种补助杠杆 , 引导社会 各界加强对 农业和农 村 的投资 , 促进农业 和农村 的快 速发展 。为 了更好地实现农业 循环经济 , 应该 设置专 门 的农业生态发展基 金 , 并安排对农 业技术人 员进行 培训 ,增加各 地 区农 业发 展交 流机 会 ,农业 发展 地 区应 该建 立小 型的试 验示 范。 根据 当地 的农业要素情况选定 了科学 的 发展项 目, 政府及银行 部门应该 给予大力 的 支持。此外 , 还应该从 国家 、 集体 、 社会 出发 , 多渠 道 、多手 段 的促 进我 国农业 经济 的发 展, 不 断的增加农业 的资金投入 。 但是 , 最近 这几 年虽然 国家对农 业经 济 的发 展十 分 的 重视 , 在资金上也给 予了大力支持 。但是实 行农 业循环经济 的过程 中, 资金使用量 将越 来 越多。 所 以各地方政府除 了从财政方面获 得 一定的发展资金 之外 , 还应该探 索新 的资 金 获取渠道 , 发挥失常 运营机制和 资源配置 作用, 政府、 农 民、 企业 三者之间应该共 同努 力, 促进循环经济的稳步发展 。 4加强农业循 环经济的技术 创新 要加 大农业科技人才 的培养力度 。 我 国农 业科 研人员不 足 ,人员知识水平 不高 , 是 制约我 国农业 循环 经济 的技术 研究 的重 要 因素。因此 , 必须加大人才 的培养力度 , 制 定人 才培养计划 , 争取在最 短的时 间内培养 出一 大批 高素质 、 高水平 的农 业循环经 济人 才 。二是 完善农 业科 技投入 和技术 推广 体 系。 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农业科技 投人并 完善 其推 广体 制 , 以建立多元化 的农业科技投 入 和推广体 系 , 千方百计地增 加农业科技 的投 入。 我国现阶段投入在农业 上的科 研经费远 远不足。而这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 的。因此 , 就要创新农业科技投入方式 , 走 市 场化道路 , 鼓励和动员全社会各层次的力量 加入到农业科技投入 中来 。 调动人 员从 事农 业科技投入 的积 极性 , 特别是 发挥农业科 技 示范基地 ( 同或场 ) 、 龙头企业 和农 民专业合 作组织在 的示范和技术推广作用 。 5培育农业循环经济 的载体 农业循 环经 济发展 的有效 载体 是产业 集群 , 政府应通 过财税 、 金融 等各种手段 , 加 大对有技能 的劳动 力群体 、 农业基 础设施和 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投入, 形成植根于本 地的农 业产业 集群 。 这就需要企业 间建立一 种学习和交流的机 制 , 即鼓 励各企业 间建立 定 的联系 以促进交 流和学习 , 用 以增强企
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探讨
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探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也在不断推进现代化的道路,现代农业不仅要追求产量和效益,更要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循环经济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意义、现状及发展方向,以期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意义1. 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循环经济要求农业生产要将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到最大程度,包括土地、水资源、肥料、农药等农业生产要素。
通过循环利用和有效利用农业废弃物、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剩余物等资源,可以有效降低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现代农业生产,常常会对土地、水体、空气等环境造成污染,特别是农业过程中的农药、化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通过循环经济的方式,能够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3. 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要追求的不仅是短期的效益,更要考虑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循环经济的方式,可以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农业产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保障。
1. 循环农业模式的尝试在我国,一些先进的农业生产基地,已开始尝试循环农业模式。
通过蔬菜废弃物的堆肥,生产有机肥,再用于农田的施肥,形成了一个循环利用的模式。
一些养殖场也采取了粪便污水处理再利用的方式,减少了养殖场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2.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案例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例如玉米秸秆、稻草等。
在一些地区,已开始尝试将这些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
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气,用于农业生产、生活用气;利用稻草生产生物质燃料,用于取暖、烹饪等。
3. 农产品包装循环利用的案例现代农业生产中,大量需要使用包装材料来包装农产品。
为了减少包装材料对环境的污染,一些农业企业已开始尝试农产品包装的循环利用。
一些果蔬种植基地,采用可降解材料包装农产品,再回收利用包装材料,减少了环境的污染。
1. 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秸秆、稻草等,可以通过资源化利用,生产生物质燃料、肥料等产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的污染。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论文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论文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和资源的日益紧缺,循环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趋势。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亦应该将循环经济理念引入农业领域,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从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现状出发,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首先,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并不理想。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资源的利用率仍较低,大量农业废弃物未得到有效利用,导致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农业生产方式以大规模化的化肥农药使用为主,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此外,农产品的运输和包装过程中也存在大量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为了发展我国的农业循环经济,首先需要加强农业生产的绿色化。
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使用过多,导致了大面积的土地退化和农产品的质量下降。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在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上的投入,加强科技创新,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和模式,逐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还可以通过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如沼气发电、生物质能源的开发等方式,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实现循环利用。
其次,我国应该加强农产品的流通环节的改革和创新,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目前,我国农产品的销售普遍存在中间环节过多、流通效率低下的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直接将农产品从生产者销售给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流通效率。
同时,通过改进农产品的包装和运输方式,减少塑料包装的使用,推广环保的包装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我国应该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
农业废弃物不仅包括作物秸秆、畜禽养殖废弃物等有机废弃物,还包括农药废弃物、兽药残留等对环境有害的废弃物。
我们应该推广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如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农药残留处理技术等,将废弃物转化为再生资源。
同时,加强对农业废弃物的监管和管理,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我们应该加强农业生产的绿色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
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摘要】循环型农业是一种注重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的农业生产模式,其重要性在于能够有效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本文通过介绍循环型农业的原则、核心技术、实施难点、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探讨了推动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因素、应用价值和发展路径。
循环型农业的推动福福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引导和农民意识提升,其应用价值体现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未来循环型农业的发展路径应当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农业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通过不断完善循环型农业生产模式,可以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循环型农业、原则、核心技术、实施难点、发展现状、未来展望、推动因素、应用价值、发展路径1. 引言1.1 循环型农业的概念定义循环型农业是一种以资源循环利用为主要特点的农业生产模式。
它通过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生产系统的循环利用和自然循环,从而达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资源循环利用:循环型农业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再生利用,通过合理设计农业生产系统,降低资源的消耗并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资源,从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生态平衡:循环型农业强调以生态学为基础,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方式设计农业生产系统,实现生态平衡,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3.可持续发展:循环型农业不仅关注当前的农业生产,更关注未来的发展。
通过建立可持续的农业生产系统,保证农业生产能够长期稳定地进行,同时保护环境和保障粮食安全。
1.2 循环型农业的重要性循环型农业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循环型农业有助于减少对土地、水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
在当前全球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循环型农业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减少浪费,保护环境。
循环型农业能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系统的抗风险能力。
通过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推广有机农业等方式,可以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农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保障农业生产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与对策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与对策农业循环经济是指农业产业通过资源的再利用和重复利用以及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负担的经济模式。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可以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亟待加强。
为了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一、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完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和政策措施。
同时,建立健全政策支持机制,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经济支持,引导农民采用循环经济技术。
二、加强科技支撑。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推广适合本地区的循环经济技术和模式,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推动废弃物资源再生产和循环利用。
三、加强资源整合。
建立健全循环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主体间的合作与协同作用,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技术共享,推进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四、加强环保意识。
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推广绿色生产理念,倡导绿色消费观念,强化环保法律的执行力度,引导农业生产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效益提高型方向转变。
五、加强市场支持。
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扩大循环农业产品的市场需求,提高循环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强市场监管,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循环农业产品市场的良性发展。
六、加强宣传教育。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农民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循环经济发展,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以上是针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些对策措施,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支持、科技的创新和推广、资源的整合和共享、环保意识的提高、市场的支持和监管以及宣传教育的强化,可以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1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1.1生态资源问题我国农业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许多生态资源问题,具体有3个方面:首先,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耕地质量随之下降;其次,各类重工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生态污染问题,影响了农业生产环境,不仅如此,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问题,造成可耕地面积锐减,土壤费力不足,无法满足农业发展需求;最后,结构性缺水情况比较严重,农业用水不足。
1.2产业化经营不足我国目前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还有待提升,大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产业较少,造成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同时需要投入更大的农业污染监控成本,且废物循环利用效果不佳。
许多乡镇缺少大规模的加工企业,加工水平低、技术不足,造成农作物增值效果较差。
1.3产品质量不足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一些农户、农民、加工企业对产品安全缺少认识,也没有掌握相应的知识经验,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缺少完善的监测体系,造成市场中的农产品有很多安全隐患,进而导致我国农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能力较差,甚至还存在一些无标生产、销售的情况。
这种情况不仅造成农产品质量下降,还会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1.4技术模式落后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在农业生产和种植方面仍旧采用传统的模式,对土壤资源的利用能力不足,且在生产过程中过度依赖化学产品,如农药、化肥等等。
过度施加化学产品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导致农作物营养缺失,同时破坏周围生态环境,对后续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带来巨大的影响,不仅会大幅提升生产成本,还会降低产品质量。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2.1强化环境治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强化耕地保护工作,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控制耕地退化、污染等问题,合理改造耕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增加耕地费力。
对污染较为严重的工业生产企业,如电力、冶金等企业,要严格地监管和治理,对效率低、污染大的中小型企业进行全面的整顿治理。
针对规模大、排放大的企业,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确保生产废物、废水处理合格后再排放。
关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关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政策建议随着全球资源日益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农业循环经济被广泛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农业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最大程度地利用农业资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政府需要积极出台政策,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1.制定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政府应该制定长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和发展路径。
规划应包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业生产废弃物、发展循环农业产业链等方面的内容。
2.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财政支持。
政府应该增加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财政支持力度,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和提供财税优惠政策来引导和支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同时,建立农业循环经济金融支持机制,为农业循环经济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3.建立农业循环经济评估机制。
政府应该建立农业循环经济评估机制,对农业循环经济项目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加强统计工作,明确农业循环经济的贡献度和成效,为政策调整和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4.加强科技创新支持。
政府应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研发和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鼓励农业循环经济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创新型人才。
5.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鼓励农民参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并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
同时,建立健全废弃物的收集、分类和处理体系,确保废弃物得到适当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6.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政府应加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规划和布局,鼓励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相关产业加强合作,形成良好的循环经济闭合环系统。
同时,建立健全农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可追溯性。
7.促进农业循环经济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产业转移,为农民提供多种就业和增收机会,并逐步实现城乡资源要素的共享和协同发展。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思考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思考一、农业循环经济:概念、意义及发展现状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节能降耗成为了各行各业普遍关注的话题。
农业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所谓农业循环经济,指的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流通、消费闭环,最大限度地实现能源可再生、物质的再利用、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等目标的一种经济模式。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仅有利于推进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创新,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有效地解决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循环经济仍处于初步阶段,仅有少数企业和地区实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全面推广与应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进一步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当前必要之举。
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技术方面存在瓶颈从技术层面上来说,目前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还相对薄弱,尤其是一些核心技术还存在瓶颈。
农业循环经济需要借助一系列的先进技术手段,如新型肥料、高效灌溉技术、垃圾分类、养殖废弃物处理等,而这些技术大多数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2.应用范围有限目前,农业循环经济应用范围还相对较窄,主要局限于牧业、种植业等领域。
许多农村地区还没有形成完全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不能有效地进行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再利用。
3.政策支持不足政策、法规和科研投资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政府应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制定更加鼓励和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
三、加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考和对策1.加强技术研发目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是技术的落后和不完善。
因此,应加强对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掌握,并加强推广和应用。
2.构建全球循环经济网络农业循环经济不仅局限于国内,还需要与国际接轨,通过建立全球循环经济网络,促进资源共享和绿色发展。
3.政策倾斜力度要加大这是保证农业循环经济有效实施的关键一步,政府需要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政策措施,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构想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构想循环农业经济是指通过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资源,并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持续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
其核心理念是将农业生产和资源回收利用结合起来,通过循环利用有机废弃物、农业余产物和农田养分等资源,实现农产品供应的可持续性和农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下面是我对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构想:1.推行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循环农业经济的基础和核心。
通过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等可持续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发展农田生态系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增加农田的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壤质量和抗病虫害能力。
采取措施保护和恢复土壤有机质,例如合理轮作、绿肥种植和有机物质还田等。
3.农作物循环利用:加强农作物的循环利用,避免农田浪费和资源浪费。
通过利用农作物秸秆和剩余物以及农田养分回收利用等方式,实现农作物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循环经济。
4.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加工利用农产品的剩余部分,例如果皮、果肉等,生产出加工产品,加大农产品的全产业链利用率。
5.建立农产品回收系统: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回收系统,将农产品的剩余部分和废弃物利用起来。
例如,将果皮等作为饲料或生物质燃料,提供能源,或者用于制造有机肥料等。
6.推动农业与循环经济的融合发展:将农业与循环经济紧密结合,发挥农业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农田资源、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废弃物等的循环利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7.政策扶持和市场激励:政府要出台支持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鼓励农民采用循环农业模式进行农业生产。
同时,要推动形成循环农业经济的市场体系,提供市场机会和收益激励,促进循环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多方合力,包括政府、农民、企业和消费者等的共同努力。
通过推行有机农业、发展农田生态系统、循环利用农作物和农产品加工等措施,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对发展循环农业的几点建议
对发展循环农业的几点建议目前,农业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两大瓶颈,而发展循环农业则是协调农村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有效途径。
我县作为农业大县,更应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农业之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循环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所谓循环农业,就是把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良性循环的经济模式。
它与传统农业的根本区别在于:传统农业片面追求产量增长而忽视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单向流动的发展模式;而循环农业则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模式,通过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从而使产业活动对环境的有害排放量降到最低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二、发展循环农业的有利条件1、农业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近年来,我县投入数亿资金用于土地整理和低产田改造项目,形成了“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的标准农田格局。
在基地内农业配套设施齐全,农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农业装备相对先进。
2、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经过近几年的农业产业化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形成了花卉苗木、有机稻米、畜禽养殖、奶牛、果品蔬菜、茶叶、笋竹两用林和水产养殖等八大农业特色产业形成了以花卉苗木、奶牛乳品、生猪、笋竹、茶叶等为主的“八大产业”。
3.农业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初步建成了数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龙头带动和示范作用能力日趋增强。
建立了全程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成立了农产品安全监测中心和动物疫病监测中心,定期对农产品进行安全监测。
4.循环农业已经初见成效。
推进实施循环农业。
在种植业领域,主要开展以“二减三增”为目标的清洁生产行动,“二减”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化肥施用量,“三增”即增施有机肥、增产、增效。
如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济体现。
它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它不仅是一种以生态学和生态规律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同时也是一种资源和生态环境融合发展的新经济模式,对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融合起指导作用。
如果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可以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同时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它可以解决很多农业问题,例如治理环境污染、转化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普及农业科普知识、合理利用各地乡镇农村企业留下的不良资产等。
目前,农业循环经济在我国已经有一定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对此,笔者提出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七点建议。
强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意识。
农业生产的指导思想是要进一步强调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统一,走“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的道路[3]。
由于广大农民缺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强烈意识,因此应以多种形式多种手段介绍循环经济的知识,加强宣传引导,使他们尽快树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加快其在我国的发展。
具体的建议如下:
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理论研究。
首先科研工作者要认清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现实意义,并从科学的角度清晰地阐述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以及在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而为具体开展循环经济的操作方案提供理论支持。
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
针对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标语、板报等多种传播媒介,使广大农民更深刻的认识在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以及由此带给农民的好处。
从而使农民树立绿色消费、创新生产的观念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构建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体系。
在农业税收制度方面,继续推进新的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目前,全国免征农业税工作已经完成,下一步则应在加大农民补贴制度基础上制定新的政策,使农民能更多地享受到政府的待遇。
因为由于农业环境污染导致的农药残留、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的根源不是农民喷施农药,而是农药不符合一定的标准,所以环境污染税的主体应是生产农药的企业而不是农民本身。
因此要向达不到环境标准的生产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企业收取环境污染税。
在农村金融制度方面,调整和改革国家的财政分配结构,使之向农业和农村倾斜,从而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各项投入。
各级政府要依法安排、落实对农业和农村的预算,严格执行预算进度,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
同时积极运用补助、税收等多种经济杠杆,引导并鼓励各种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和农村。
并适当的安排有关生态农业的专项资金,以开展技术培训、生态建设规划、小型试验示范活动、经验交流等方面的补助。
对于规划中所选定的项目,各级政府及各地银行在资金上要有选择地给予一定的必要支持。
另外,要立足本地,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三结合,多层次、多方面、多渠道地筹集可促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
要不断增加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
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因此技术创新是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向农业循环经济过渡的关键因素。
这就需要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如环保,科技部门牵头,以支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新技术为重点,进行科研项目的立项与招投标,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研发机构的力量开展科技攻关,用科学技术推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
展。
这些技术创新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积极开展沼气生产、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立体种养、生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节水农业、太阳能利用等已有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同时应充分考虑农业规模化、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趋势中出现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大力加强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清洁生产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为此,一要加大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
农民知识水平不高,是制约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研究的重要因素。
因此,必须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农业循环经济人才。
二是完善农业科技投入和技术推广体系。
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并完善其推广体制,以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和推广体系,千方百计地增加农业科技的投入。
我国现阶段投入在农业上的科研经费远远不足。
而这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就要创新农业科技投入方式,走市场化道路,鼓励和动员全社会各层次的力量加入到农业科技投入中来。
调动人员从事农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特别是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园或场)、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的示范和技术推广作用。
政府需加大对已制定和即将制定的有关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在我国的宣传和执行力度。
一方面要通过广泛的宣传,使这些法律法规为民众熟知,从而深入人心。
另外,也要制定《农业循环经济法》及各类相关的专业法律法规。
要结合我国已经制定的《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经济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尽快地制定出一部科学、针对性强同时可以规范和引导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农业循环经济法》。
与此同时,还要制定各类相关专业法律法规。
例如:食品安全、绿色农业生产管理、清洁生产以及再生资源回收管理等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
培育农业循环经济的载体。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是产业集群,政府应通过财税、金融等各种手段,加大对有技能的劳动力群体、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投入,形成植根于本地的农业产业集群。
这就需要企业间建立一种学习和交流的机制,即鼓励各企业间建立一定的联系以促进交流和学习,用以增强企业间的承诺和信任。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另一个有效载体是园区建设。
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我国现有的产业及区域布局,制定出包括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聚集的农业经济园区发展的规划,打破传统的行业和部门间的割据,同时以生产要素为纽带,将有共生关系的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园区或者几个集团内,从而实现有害污染物的内部闭路循环,使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得到高效重复循环利用,进而使企业间相互依存,最终实现高效益、低成本的发展与扩张,产生集聚效益。
另一方面,做好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园区建设,大力推进出口农产品的清洁生产,使农副产品达到质量、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4]。
探索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多种模式。
从本质上说,农业循环经济其实是生态经济,这就要求发展农业经济时要遵循一定的生态规律,进而寻求农业和生态环境间的和谐发展,如:运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将种植业和牧业、林业、渔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有机结合在一起,建立一种相互促进、利用及协调发展的关系,一方面向人们提供各种绿色食品和其他生物资源,实现农产品生产的高效、优质、低耗。
另一方面可通过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形式以实施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培训工程,培养一大批生产经营的能手,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水平;尽快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完善义务教育的有关政策;对农村剩余
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实施“阳光工程”。
同时,也要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个支持一部分大中专毕业生、研究生到农村就业;督促城市下岗、退休干部以及科技人员到农村服务。
只有这样,才可以为农村提供新的力量,推进农村体制改革的发展,从而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尽快地适应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客观需要。
农业循环经济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主潮流和趋势,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但循环经济因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在推行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各种困难,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全社会整体力量的推动。
政府各部门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财政部们要提供资金支持,行政部门要提供相对宽松的政策,技术部门要提供技术保障,各部门统一行动为发展循环经济保驾护航,才能使循环经济在农业上取得更好的成果,进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曲格平,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J].当代生态农业,2012,1:18-20。
[2]王军、王文兴、刘金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探索———循环经济[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12(4):57-60。
[3]冯久田、尹建中、初丽霞,循环经济理论及其在中国实践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13(2):28-33。
[4]汪怀建、周跃龙、黄锦用等,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循环经济探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