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Mn基含Ti预合金钎焊金刚石的结合界面分析
钎焊金刚石工具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l 引 言
表 1 几种 不 同钎 焊 料 的优 缺 点
钎 焊金 刚 石工 具采 用 金 刚石 表 面金属 化 技术 ,以活 性 钎料 或镍 料 焊接 金 刚石 ,通过 强碳 化物形 成 元 素或 合 金 ,使 金 刚石 与工具 胎 体实 现 冶 金化 学结 合 ,提 高 了金 刚 石 的 把 持 力 ;另外 ,与 电镀 金 刚 石 工具 凸 出 1/3相 比 ,钎 焊 金 刚 石 工 具 可 凸 出 2/3,不易 脱 落 ,切 削 锋 利 ,排 屑 较 好 ,充分 利用 了金刚 石 作为 工具 材 料 的优异 性 能 ,既能 节 省金刚石材料用量 ,降低工具成本 ,又提高切削效率 l1。]。 因此 ,研究 影 响钎焊 金 刚石 _T具性 能 因素 非常 必要 。
刚 石与 金属 基 体的 结合 性 能 和钎 焊工 艺 。根 据元 素 与金 刚石 的结 合 原理 ,研 究 了组 成钎 焊料 的低熔 点 连接 元 素 (Ag、cu、Zn、Sn)、强碳 化物 形 成元 素 (rrj、cr、w)和 高 强 度 连接 元素 (Ni、Co、Mn、Si、B)在金 刚石 钎焊 中 的作 用 ,进 而 配制适 合 焊接 不 同钎 焊 条件 的金 刚石 颗粒 的钎 料合 金 ]。
类 型
优 点
缺 点
Nj—cr合金 Ni具有优 良的耐腐蚀性 和耐 800 ̄:时 易产生 石墨化
钎料
氧 化性 ;cr与金 刚石 中 的 c 转变 ,而钎焊 温度高达
反应生 成 CrTC ,此 钎焊料结 1080 ̄C,造成金刚石热
合强度高 ,可 以获得较 高的 损伤 。
把 持 力 。
热 损 伤 。
CuMn基含 预合金胎体中的 Ti原子 与金 控制 TiC层不能太厚且
cusnti活性钎料组织性能分析及非晶态钎料钎焊金刚石研究
摘 要钎焊金刚石工具因具有磨粒结合强度高、出露高度大、容屑空间充足等显著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硬脆材料加工领域。
活性钎料的性能对金刚石的钎焊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钎料有Ni基、Ag基和Cu基三种活性钎料。
Ni基钎料存在熔化温度较高,钎焊时易引起金刚石热损伤等问题。
Ag基钎料存在硬度不够、耐磨性较差及价格昂贵等问题。
本文对CuSnTi活性钎料做了系统研究,通过对该类钎料的组织和性能进行分析,并制备出非晶钎料,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主要成果包括:(1)参照金刚石工具对活性钎料的使用要求,设计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成分的CuSnTi活性钎料,以熔化温度、润湿面积、显微硬度和剪切强度为考核目标,对该类钎料的微观组织、物相、润湿性、硬度及钎焊接头的强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结果表明:CuSn20Ti10活性钎料的力学性能、熔化温度及润湿性等综合性能较好。
(2)制备了非晶态CuSn20Ti10活性钎料,对晶态钎料和非晶钎料进行了热分析、物相分析、铺展性分析,以及钎焊金刚石后钎料与金刚石和钢基体之间的界面分析。
结果表明:非晶态CuSnTi钎料的熔化温度低于晶态钎料,相对于晶态钎料,非晶钎料的润湿面积有较大提高,熔化后的非晶钎料钎料层硬度高、耐磨性好,与石墨、钢基体和金刚石的结合面较好。
关键词:CuSnTi钎料;真空钎焊;非晶钎料;显微组织;力学性能IAbstractBrazed diamond tool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manufacturing of hard and brittle materials due to their features of high strength, easily diamond’s exposure and have adequate of space to accommodate fragments. The production of the tools is highly dependent upon the performance of active brazing filler metal which are now mainly Ni, Ag or Cu-based. The Ni-based filler metal may easily cause diamond thermal damage due to its high melting temperature; the Ag-based filler metal has low degree of hardness, poor wear resistance and are very expensive. In this paper, CuSnTi filler metal was thoroughly studied and analyzed in terms of its structure and propertie. The CuSnTi amorphous filler metal was prepared. The key procedures and achievements here are as follows:(1) Active filler metals with different element content were prepared in line with the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of diamond tools. A series of tests and analytic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microstructure, phase, wettability, microhardness and shear strength of the brazed joints of different kinds of CuSnTi active filler metal in terms of the melting temperature, wetting area, microhardness and shearing strength. The results have indicated that CuSn20Ti10 filler metal possesses excellent integrated performance .(2) Amorphous CuSn20Ti10 active brazing filler metal was prepared. Analysis method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thermo, phase, spreading property of crystalline and the amorphous filler metal and on the surface between brazing filler metal, diamond and steel matrix. The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amorphous CuSnTi filler metal has lower melting temperature, bigger wetting area, higher degree of hardness, better wear resistance and better bonding surface with graphite, diamond and steel matrix.Xuan Qingqing (Mechanical design and theory)Directed by prof. Long WeiminKey words:CuSnTi filler metal; vacuum brazing; amorphous filler metal;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yIII目 录摘 要 (I)Abstract (III)目 录 (V)主要符号对照表 (IX)第1章 绪论 (1)1.1 金刚石与金刚石工具 (1)1.1.1 金刚石的性质 (1)1.1.2 金刚石工具的分类 (2)1.2 金刚石工具钎焊技术研究 (3)1.2.1 钎焊金刚石的特点 (3)1.2.2 金刚石钎焊机理的研究 (3)1.2.3 钎焊金刚石工具钎料 (4)1.2.4 钎焊金刚石工艺 (6)1.2.5 钎焊金刚石工具存在的问题 (7)1.3 CuSnTi钎料的研究现状 (7)1.3.1 晶态CuSnTi钎料的研究现状 (7)1.3.2 非晶CuSnTi钎料的研究现状 (9)1.4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0)1.4.1 研究目的 (10)1.4.2 研究意义 (11)1.4.3 开展的主要工作 (11)第2章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13)2.1 活性钎料合金的制备 (13)V2.1.1 钎料的基本要求 (13)2.1.2 CuSnTi活性钎料组元含量确定 (13)2.1.3 晶态CuSnTi活性钎料的制备 (14)2.1.4 非晶CuSnTi钎料的制备 (15)2.2 钎焊试验方案 (16)2.2.1 钎焊母材 (16)2.2.2 钎焊方法及工艺 (17)2.3 微观测试分析 (20)2.3.1 显微组织分析 (20)2.3.2 微区形貌与成分分析 (20)2.3.3 物相分析 (21)2.4 性能测试方法 (21)2.4.1 钎料成分分析 (21)2.4.2 热力学性能测试 (21)2.4.3 润湿性能测定 (22)2.4.4 剪切强度检测 (23)2.4.5 显微硬度测定 (24)第3章 CuSnTi活性钎料的组织与性能 (25)3.1 Sn与Ti对钎料的显微组织影响 (25)3.2 钎料的显微硬度 (31)3.3 钎料的润湿性能测定 (33)3.4 钎料熔化温度的测定 (36)3.5 CuSnTi钎料钎焊石墨的剪切强度测试 (39)3.6 钎料优选分析 (43)3.7 本章小结 (43)VI第4章 晶态与非晶态CuSnTi钎料钎焊金刚石 (45)4.1 CuSnTi钎料的物相分析及热分析 (45)4.1.1 晶态钎料物相分析及热分析 (45)4.1.2 非晶态钎料物相分析及热分析 (45)4.2 晶态与非晶CuSnTi钎料真空钎焊金刚石的界面分析 (47)4.2.1 真空钎焊金刚石表面形貌 (47)4.2.2 钎料与基体界面 (48)4.2.3 润湿性和钎料层的研究 (50)4.2.4 钎焊后金刚石磨粒表面微观形貌 (52)4.3 金刚石表面碳化物的物相分析 (54)4.4 本章小结 (55)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7)5.1 结论 (57)5.2 课题研究展望 (58)参考文献 (61)致 谢 (65)声 明 (66)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7)VII主要符号对照表符号中文名称单位ρ密度 g/cm3λ热导率 W/(m·k)α热扩散率 cm3/s∆G 吉布斯自由能 J/mol T 温度℃(或K)∆T 温差℃(或K)E 弹性模量 GPa c 比热容 J/(kg·℃)k 热传导系数 W/(m·℃)H v显微硬度 - θ润湿角°IX第1章 绪论1.1 金刚石与金刚石工具金刚石当今世界上工业应用中最硬的材料之一,它不仅硬度高,而且还有一系列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镍基钎料真空钎焊镀钨金刚石的研究
镍基钎料真空钎焊镀钨金刚石的研究*王树义1, 肖 冰1, 肖皓中2, 孟祥龙1(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电学院, 南京 210016)(2. 南京工业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南京 210016)摘要 为减轻镍基钎料真空钎焊金刚石接头的热损伤与残余应力,采用镀钨金刚石磨粒代替常规金刚石磨粒并将其钎焊到1045钢基体上,对钎焊镀钨金刚石接头的连接性能、热损伤程度及残余应力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
结果表明:镍基钎料对镀钨金刚石磨粒展现出良好的润湿性,与钎焊常规金刚石接头相比,钎焊镀钨金刚石接头在结合界面处的裂纹数量及尺寸明显减小。
常规金刚石表面生成了致密有序的板条状Cr 3C 2层,而镀钨金刚石表面则形成了向钎料中生长的无序粒状Cr 3C 2层。
在镀层的隔离保护作用下,钎焊后的镀钨金刚石磨粒表面的石墨化程度更低,力学性能更优异。
同时,镀钨金刚石表面更薄、形貌更合理的Cr 3C 2层有效地缓解了镀钨金刚石接头内部的残余应力,其最大残余压应力相较于常规金刚石的降低9.43%。
关键词 钎焊;镀钨金刚石;连接界面;热损伤;残余应力中图分类号 TQ1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6-852X(2023)02-0202-08DOI 码 10.13394/ki.jgszz.2022.0134收稿日期 2022-08-23 修回日期 2022-09-29金刚石磨粒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地应用到磨削工具对硬脆陶瓷等材料的加工中。
其中,钎焊金刚石工具实现了金刚石磨粒−钎料合金−金属基体三者间的高强度化学冶金结合,因此,与传统的电镀、烧结金刚石工具相比,钎焊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金刚石工具的使用寿命与使用性能[1-3]。
使用镍基钎料在真空炉内制作钎焊金刚石工具是目前工业生产中最为普遍、成熟的方案,与铜、银基钎料相比,镍基钎料具有机械强度高、成本低、耐蚀性好、耐磨损等优点[4-5]。
然而,使用镍基钎料对钎焊金刚石接头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钎焊金刚石工具技术
钎焊金刚石工具技术摘要:钎焊金刚石工具,金刚石出刃可以是金刚石高度的2/3 ,所以钎焊金刚石工具磨削效率高,且有利于冲刷磨屑,表面磨粒不易因堵塞而失去磨削能力。
与单层电镀金刚石工具相比,钎焊单层金刚石工具由于金刚石出刃高,容屑空间大,金刚石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高而成为近年来超硬材料工具的热门研究领域。
本文分别从钎料选择、钎焊设备、钎焊工艺和金刚石有序排布四个方面来论述钎焊金刚石工具技术,并对该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金刚石钎焊技术;钎料;钎焊专用设备;钎焊工艺;金刚石有序排布1.概述电镀金刚石工具中, 金刚石仅能用镍金属作机械包镶, 故易于脱落, 且金刚石无序排列, 凸出低、容屑空间小; 在孕镶烧结金刚石工具中, 金刚石无序排列, 出刃自锐问题难于解决, 金刚石与粉料也很难实现冶金结合。
这两种工艺都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金刚石的锯切性能。
而钎焊金刚石工具有上述两种金刚石工具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所以近10年来金刚石钎焊工艺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见图1)。
图1.钎焊金刚石工具与电镀金刚石工具界面结合情况对比钎焊金刚石工具采用金刚石表面金属化技术,以活性钎料或镍基钎料焊接金刚石, 通过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或合金, 使金刚石与工具胎体实现冶金化学结合, 这大大提高了金刚石的把持力,另外,金刚石可凸出2ö3,且不易脱落,又创造了切割锋利, 排屑好的有利条件,再加上金刚石在工具表面合理规则均布, 充分利用了金刚石的切割作用, 既能节省金刚石用量, 降低工具成本, 又提高切割效率。
可以说, 这一技术正好适应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力节约能源资源,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鉴于金刚石钎焊工具的极大优越性与良好的发展前景, 引起了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极大关注与参与, 并且正积极地开展研发工作, 根据钎料种类、钎料中活性元素加入方式、钎焊方式的不同,国内外对钎焊金刚石工具的研究成果见见表1。
Ag-Cu-Ti钎料中Ti元素在金刚石界面的特征
[文章编号]1004-0609(2001)01-0103-04Ag-Cu-Ti钎料中Ti元素在金刚石界面的特征¹孙凤莲1,冯吉才1,刘会杰1,邱平善2,李丹2(1.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01; 2.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动力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80)[摘要]研究了金刚石钎焊接头中碳化物形成元素T i与金刚石(或石墨)之间的相互作用行为。
通过对接头界面处的成分分布和断口形貌观察,分析了T i的作用机理、新生化合物T iC的断口形式及生长规律。
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T i元素与组成金刚石(或石墨)的碳元素发生反应形成T iC层;碳化物层使钎料与金刚石之间产生冶金结合;T iC与金刚石之间存在有明显的界面,T iC断口的微观表面形态呈韧窝状;在金刚石表面初始形成的T iC的生长方向与金刚石的晶向指数有关。
[关键词]金刚石;钎焊;Ag-Cu-T i[中图分类号]T G454[文献标识码]A由于金刚石可焊性极差,用普通的焊接方法不可能实现金刚石与其它材料的连接,这大大地影响了金刚石工具的使用性能及寿命。
因此,开发出能牢固连接金刚石与其它金属的焊接工艺及焊接材料十分必要。
关于这方面的工作,国内外学者正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
根据Internet网上报道Omley Industries, Inc.[1]可实现金刚石、陶瓷等难焊材料的焊接,英国的CIH-group公司研制出焊接金刚石的真空钎焊炉[2]并申请了专利。
Isozaki等人报道了他们已经通过加热CVD(chemical vapor diamond)金刚石膜和硬质合金基体之间的中间层而获得了膜与基体之间的较好的粘结强度[3]。
Nesladek通过在CVD金刚石膜与基体之间添加应力释放层和多层难熔金属层以改善膜与基体之间的粘结强度[4]。
Andrew等人[5~7]采用真空钎焊技术进行CVD金刚石厚膜与金属的焊接获得了成功,但是未见详细资料介绍。
银基钎料钎焊金刚石的界面结构及TiC生长机制
n
” ●
扫描电镜 (E S M)对 金 刚 石 接 头 的 横 截 面 进 行 形 貌 观 察 ,利 用
/、
美 国K V X公 司X射 线 能 谱 仪 ( D )对 横 截 面 进 行 C,A , E E E S g C ,T元 素 的线 分 布 分 析 。 u i
通过 对 界 面 处 的成 分 分 布和 深 腐蚀 后 碳 化 物TC 貌 的 观 察 , 分 析 了T 的 作 用机 理 、新 生 化 合 物 TC的 形 貌及 生 长规 律 。 结 果 表 明 : 在 i形 i i
一
定 的 条 件 下 , T . 与 组 成 金 刚石 的碳 元 素 发 生 反 应 形  ̄ TCg ; 碳 化 物 层 使 钎 料 与 金 刚 石 之 问产 生 冶 金 结 合 , 并 在 其 界 面 上 形 成 i , L素 i. ,
测 试 分 析 方 法 :采 用 日本 电 子 公 司 (E J OL)J M一 3 o S 6 0 型
行 了X射 线 能 谱线 扫 描 成 分 分 析 。 线 扫 描结 果 如 图2 示 。从 所
图 中可 见 ,T元 素 在 金 刚石 表 面 有 富集 ,并 且 进 一 步 可 以看 出 i A 在 的外 面 含 量 也 较 高 。 g
维 观察 ,并 对 C的 生 长 机 制 进 行 了 剖 析 。
圈1 Ag —Cu i 科 钎 焊 盒 圉 石 形 貌 —T 钎
为 了分 析A — u T钎 料 中 的T与 C的相 互 作 用 及 在 接 头 中 gC — i i
l 试 验 方 法
的 分 布 情 况 ,对 金 刚 石 和 A — u T 焊 接 界 面 方 向 取 平 面 ,进 gC — i
钎焊金刚石绳锯的性能及其界面形貌分析
文章编号:1002—025X(2013)04—0025—03钎焊金刚石绳锯的性能及其界面形貌分析王名科1,一.祝邦文2(1.浙江理T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浙江杭州310018;2.浙江科技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3)摘要:采用自制的N i C r B Si F eC u钎料对金刚石绳锯进行钎焊。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对金刚石钎焊界面形貌和成分进行观察与分析表明,钎焊后金刚石棱角清晰,金刚石与钎料形成化学冶金结合,界面处聚集大量的C r,Fe和Si等元素。
切割花岗岩试验表明,金刚石颗粒未出现脱落现象,金刚石绳锯切割寿命延长。
关键词:N i C rB Si F eC u;钎料;钎焊;金刚石;绳锯中图分类号:TG454文献标志码:BO引言金刚石绳锯作为一种高性能切割工具.已广泛应用于石材开采及加工等行业.1。
目前,金刚石绳锯制作方法多采用传统的热压烧结法与电镀法[2j。
金刚石与填充支撑物界面之间不存在牢固的化学冶金结合,金刚石颗粒只是被机械的包埋镶嵌在镀层或树脂结合剂中,导致颗粒与结合剂的结合强度不高,颗粒易脱落,同时颗粒出露高度低,进而导致了切收稿日期:2012-10—12熔核半径的增大而逐渐降低。
参考文献:[1]Chen D a n,L i J i nghua,H a a ng G enquan,e t a1.Feat u r e ext r act i ona nd acoust i c s i g nal r ecogni t i on usi n g pr i nci pal com pone nt s anal y s i s[J].Tec hni cal A c ous t i c s,2005,2411):39—45.[2]L uo Z hen,H u Shen gs un,S hah Pi ng,et a1.A ppl i cat i on of t i m e—f r eque ncy analys i s t o ai r-bor n e acou s t i c s i gnal s of a l um i nu m al l o yss po t w e l di ng[J].T r ans act i ons of t he C hi na W el di ng I ns ti t ut io n,2004,25(1):36—39.[3]Luo Zh e n,L i Q i ngs ong,S han P i ng,e t a1.I dent i f icat ion of ch aost i m e s er i es of acou s t i c em i ssi o n s i gnal s f r om r es i s tance s po t w e l d i ng pr oces s ba sed O U l y apuno v expone nt[J]Jour nal of Ti anj i n U n i ve rs i—t y,2007,40(6):752—756.割效率的下降。
采用Ti/Ag-Cu/Cu中间层钎焊连接Si3N4陶瓷和TiAl合金的界面结构及性能
0 序
言
1 试 验 方 法
试验 使用 的陶 瓷材 料 是 热 压 复 合 氮 化硅 陶瓷 , 陶瓷 中加 入 少 量 的 T i C和其 它 组分 , 具 有 高 温 硬度
s i N 陶瓷 由 于具 有 耐 高 温 、 耐腐 蚀 、 耐 磨 损 等 位 .但 由于其 脆性 大 、 延性低、 难 以变 形 和切 削 加 工
采用 T i / A g - C u / C u中 间 层 钎 焊 连 接 S i 3 N 4 陶 瓷
和 T i A I 合 金 的 界 面 结 构 及 性 能
许祥平 , 汪 鸿 , 邹 家生 , 夏 春 智
( 江苏科技大学 先 进焊接技 术省级重点实验室 , 镇江 摘 2 1 2 0 0 3 )
入丙酮溶液中超声波清洗约 1 5 m i n , 以除去表面的 A g 7 2 C u 2 8活性 焊料 片 和铜 中间层 在使 s i N 侧 扩展并 最终 断裂 于 陶瓷母材 .邹贵生 等人 J 油 渍 和污垢 , 然 后 与 钛箔 用A l — T i 和A l — z r 合金 成 功地 在 大 气 中连接 S i , N 陶 用前 先 用砂纸 打 磨 除 去表 面 的氧 化 层 , 起 放 人 丙 酮 中超 声 清 洗.按 照 s i N / T i / A g - C u / 瓷 .结 果表 明 , 连接 时 间 、 连 接 温度 和合 金 中 的 T j , C u / T i A 1 的顺序装入 夹具准备钎焊.钎 焊在 K J L - 2 z r 元素 含量 明显影 响 接头 强度 ; 用 A 1 - T i 和A l — z r 合 . 0×1 0 P a 后 金连 接 S N 4 陶瓷 时 , 铝 和 钛 或 铝 和 锆 同时 与 s i N 型 多功 能真空 炉 中进 行 .抽 真空 至 8
CuSnTiNi钎料真空钎焊金刚石
C u S n T i N i 钎 料 真 空 钎 焊 金 刚 石
卢金 斌 , 贺 亚 勋 , 张 旺 玺 , 李 华 , 赵 彬 , 殷 振 , 马 佳
( 1 .苏州 科 技 大学 机 械 工 程 学 院 , 苏 州 2 1 5 0 0 9 ; 2 .中原 工 学 院 材料 与化 工学 院 , 郑州 4 5 0 0 0 7 ;
3 .郑 州机械研 究所 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 国家重点实验室 , 郑州
4 :采用两种不同 比例 C u S n T i N i 混合单质金属粉 , 对金刚石在 l O 4 O o C 保温 5 m i n 进行 了真 空钎焊试验.利用
S E M, E D S及 X R D 对 金 刚 石 焊 后 界 面 微 结 构 和 钎 料 的微 观 组 织 进 行 了测 试 分 析 .结 果 表 明 , 适 合 钎 焊 金 刚 石 的 活
言
采用 C u 8 0 N i 5 S n T i 对立方氮化硼进行钎 焊, 实 现 了 高强度 连接 , 考 虑到制 造金 刚石 工具 , 钎 焊温 度 和钎
, 因为 在 使 用 过 程 中, 希 望 钎 钎 焊金 刚石 工 具 因其 具 有 高 的 连 接 强 度 、 高 的 料 的强度适 宜 为好 ¨ 出刃而 引起 业 内专家及 厂 家 的研 究 和 产 品开 发 的极 料 能够 适 当磨损 以使 金刚 石实 时 出露 .
温性 能较好 的 N i 元素 , 不仅 可 以提 高 钎料 的高 温性
能, 而 且可 以 固溶强化 铜 基钎料 , 有 利 于工 具 的耐 热 性、 耐 磨性 ' , 其 次金 刚石 的 c元 素 能够 少 量 溶 人
1 试 验 方 法
钎料合金对钎焊金刚石界面性能的影响
第33卷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超㊀硬㊀材㊀料㊀工㊀程V o l.33 2021年2月S U P E R HA R D MA T E R I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F e b.2021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钎料合金对钎焊金刚石界面性能的影响王光祖1,崔仲鸣2,冯常财2(1.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河南郑州㊀450001;2.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河南郑州㊀450001)摘㊀要:在钎焊金刚石工具制造过程中,金刚石/钎料/基体之间的界面反应产物和微观结构决定了钎料钎焊金刚石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㊂因此,对界面反应产物及组织微观结构进行研究,进而探讨钎焊工艺的优化十分重要㊂文章对钎料与基体界面显微组织形貌,高频感应钎焊界面微观,钎焊层的微观组织,钎焊金刚石微结构,钎焊接头界面组织,激光钎焊界面微结构等进行了阐述,以飨读者㊂关键词:钎料合金;钎焊金刚石;界面微观组织结构;金刚石工具中图分类号:T Q164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3-1433(2021)01-0007-05T h e e f f e c t o f b r a z i n g a l l o y o n i n t e r f a c i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b r a z e dd i a m o n dWA N G G u a n g z u1,C U I Z h o n g m i n g2,F E N GC h a n g c a i2(1.Z h e n g z h o uR 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 f o rA b r a s i v e s a n dG r i n d i n g C o.,L t d.,Z h e n g z h o u450001,C h i n a;2.S c h o o l o f M e c h a n i c a l&E l e c t r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H e n a n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Z h e n g z h o u450001,C h i n a)A b s t r a c t:I nt h e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p r o c e s so fb r a z e dd i a m o n dt o o l s,t h e i n t e r f a c i a l r e a c t i o np r o d u c t s a n dm i c r o s t r u c t u r e a m o n g d i a m o n d,f i l l e rm e t a l a n dm a t r i xd e t e r m i n e t h e b o n d-i n g s t r e n g t hb e t w e e n b r a z e d d i a m o n d a n dm a t r i x.T h e r e f o r e,i t i s v e r y i m p o r t a n t t o s t u d yt h e i n t e r f a c i a l r e a c t i o n p r o d u c t sa n d m i c r o s t r u c t u r e,a n dt oe x p l o r et h eo p t i m i z a t i o no fb r a z i n gp r oc e s s.T h i s p a p e r h a s e l a b o r a t ed f o r t h em i c r o s t r u c t u re of t h e i n t e r f a c e b e t w e e nf i l l e rm e t a l a n dm a t r i x,t h em i c r o s t r u c t u r e o f h igh f r e q u e n c yi n d u c t i o nb r a z i n g i n t e r f a c e,t h em i c r o s t r u c t u r e o f b r a z e d l a y e r,b r a z e dd i a m o n dm i c r o s t r u c t u r e,b r a z e d j o i n t i n t e r f a c em i c r o s t r u c t u r e,l a s e r b r a z i n g i n t e r f a c em i c r o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s oo n.K e y w o r d s:B r a z i n g a l l o y,B r a z i n g d i a m o n d,M i c r o s t r u c t u r e o f d i a m o n d,D i a m o n d t o o l1㊀引言钎焊工艺能在金刚石和钎料界面形成碳化物可以增加焊料对金刚石磨料的把持力,因此与传统的烧结和电镀结合剂金刚石磨料工具相比,钎焊金刚石磨料工具具有磨粒粘接牢固㊁出刃高度高等特点,在磨削过程中表现出好的磨削锋利度和长的使用寿命㊂金刚石/钎料/基体之间的界面反应产物和微观结构决定了钎料钎焊金刚石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其中钎焊料的合金成分起了关键的作用,本文基于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在焊接金刚石磨料过程中的界面反应产物及组织微观结构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㊂收稿日期:2020-09-18作者简介:王光祖(1933-),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㊂长期从事超硬材料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并做出了突出贡献,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开发表300余篇论文㊁译文㊂著书立说共13本,达800余万字㊂通讯作者:崔仲鸣(1962-),男,教授,中机生产工程分会委员㊁中机生产工程分会磨粒加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㊁光整加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㊁精密工程与微纳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㊂长期从事磨削加工及超硬磨料制品技术研究㊂引文格式:王光祖,崔仲鸣,冯常财.钎料合金对钎焊金刚石界面性能的影响[J].超硬材料工程,2021,33(1):7-11.2㊀钎料与基体界面显微组织形貌钎焊料与基体结合界面决定了钎焊磨料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㊂李奇林,苏宏华等[1]研究了采用A g-C u -T i 合金钎料超高频感应连续钎焊工艺金刚石界面结构及残余应力㊂借助扫描电镜,对钎焊后的金刚石界面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图1为扫描速度约为0.5mm /s 条件下A g-C u -T i 合金与45#钢基体界面的显微组织㊂两者在界面处结合较为致密,无明显空洞和缺陷存在㊂从图1a 可以看到,钎料层组织内部黑色花纹状的相α为富A g 固溶体,以及枝晶状的β相为Cu 固溶体㊂超高频感应连续钎焊工艺能够细化A g -C u -T i 钎料晶粒的组织,有利于增强钎料层的强度,提高钎料对金刚石磨粒的把持力㊂枝晶状组织的产生,是由于钎料层快速冷却,内部原子的扩散过程落后于结晶过程[2],钎料合金的均匀化不够充分,因此,形成了枝晶状的非平衡组织㊂图1b 显示出45#钢基体与钎料结合面附近的晶粒为高温的奥氏体快速冷却后形成的板条状马氏体和珠光体组织,这能够提高基体与钎料层界面处的硬度㊂另一方面,基体表层的马氏体转变产生体积膨胀,在基体表层形成残余压应力,可以显著提高其疲劳强度和冲击强度,并降低缺口敏感性㊂图1㊀钎料-基体界面显微组织F i g.1㊀M i c r o s t r u c t u r e o f t h e s o l d e r -s u b s t r a t e i n t e r f a c e 3㊀高频感应钎焊料与金刚石界面微结构分析钎焊料与金刚石结合界面结合强度决定了对金刚石磨粒的把持作用,由于金刚石基本不与其它材料形成化学结合,所以把持力通常由焊料对金刚石磨粒包裹的机械力和通过化合物形成的黏附力组成㊂化合物的生成主要是通过焊料成分中的一些元素在金刚石表面的富集㊂图2是经过高频感应钎焊的金刚石试样在王水中深腐蚀后的S E M 形貌照片[3]㊂从图2a 可以看到高频感应钎焊后金刚石表面生成了一层反应产物,从图2b 中可以观察到沿金刚石表面切向生长的层状化合物,对该化合物的能谱分析结果见表1,在A 区域有C -C r 元素,其原子数量比约为2ʒ3,根据C -C r 相图可以推测此种切向生成的碳化物是C r 3C 2,在B 区域除了有C ㊁C r 元素存在,还发现有少量S i 元素㊂图2㊀金刚石磨粒表面碳化物形貌[3]F i g .2㊀S u r f a c e c a r b i d em o r p h o l o g y of d i a m o n da b r a s i v eg r a i n [3]8超硬材料工程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1年2月表1㊀碳化物成分T a b l e1㊀C a r b i d e c o m p o s i t i o n区域化学成分(原子百分数)C C r S iA42.0157.990B42.9844.1712.85㊀㊀根据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确定,沿金刚石表面切向生长的层片状化合物为C r3C2㊂该化合物可以缓解因金刚石和钎料层的线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的应力,同时由于液态钎料对C r3C2化合物层有良好的浸润性,极大地改善了液态钎料对金刚石的浸润性,提高了钎料对磨粒的把持强度㊂4㊀钎焊基体界面的微观组织分析图3所示是C u S n T i N i钎料的钎焊层和基体界面处扫描电镜组织[4],可以看出,在界面处有胞晶状㊁等轴晶形成,各点成分见表2,可知,钎料A处C u㊁S n 原子百分比分别为89.67%㊁6.29%,可以判断A处主要是固溶少量N i㊁S n的铜基固溶体,即α-C u,钎料与钢基体处B点的T i㊁F e元素含量高,说明在界面处δ处形成了T i F e类金属间化合物,C处主要有C u㊁S n等元素,F e在高温过程中由基体扩散到钎料中,结合B点判断,C上点可能是钢基体与钎料界面图3㊀钎焊层与基体界面组织F i g.3㊀M i c r o s t r u c t u r e o f t h e i n t e r f a c eb e t w e e nt h eb r a z i n g l a y e r a n d s u b s t r a t e表2㊀钢基体与钎料结合界面各点成分分布(原子分数,%) T a b l e2㊀C o m p o s i t i o n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e a c h p o i n t a t t h eb o n d i n g i n t e r f a c e o f s t e e lm a t r i xa n d s o l d e r(a t o m i c f r a c t i o n,%)位置T i F e N i C u S nA0.433.6189.676.29B47.9452.06C11.070.3211.6751.1819.76反应形成T i F e类化合物后,δ相以其为核长大为树枝晶,可能为T i F e类化合物+δ-C u31-S n8㊂结合图3可以看出,C u S n T i N i钎料主要由α-C u固溶体㊁δ-C u31S n8构成㊂5㊀钎焊金刚石界面微结构为观察金刚石界面碳化物形貌和热损伤情况,对钎焊试样采用H2S O4进行了深腐蚀,金刚石颗粒的宏观形貌如图4所示,图4a显示其棱角清晰,晶体形态完整,没有微裂纹,说明金刚石受到的热损伤较小,这与钎料的化学成分有关㊂首先,C u元素为金刚石的非触媒元素,因此不会对金刚石起化学作用侵蚀,而镍基钎料会对金刚石引起溶解,使全金刚石的C 元素扩散进入钎科中,这适当增大了金刚石与钎料的界面反应,有利于金刚石的润湿性,对金刚石表面局部放大观察,发现有不均匀化合物生成,如图4b所示,可以看出,金刚石表面有不连续的㊁无规则形状的碳化物生成,对其进行E D S测试,其中C㊁T i㊁C u的原子分数分别为61.60%,28.00%,10.40%,可以看出,金刚石表面钛含量远高于钎料本身的钛含量,说明在高温钎焊过程中钎料中的T i元素向金刚石表面扩散富集㊂图4㊀钎焊金刚石的宏观形貌[4]F i g.4㊀M a c r om o r p h o l o g y o f b r a z e dd i a m o n d[4]9第33卷㊀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王光祖等:钎料合金对钎焊金刚石界面性能的影响6㊀钎焊接头界面组织当钎焊温度为900ħ㊁保温时间为10m i n 时,C u-8S n -11T i 钎料钎焊金刚石颗粒的形貌如图5所示,从图5中可以看出,金刚石颗粒晶形完好且边缘被钎料合金所包覆,这表明C u -S n -T i 合金对金刚石颗粒表现出良好的浸润性,金刚石磨粒与钎料合金的结合界面形成了均匀㊁连续而致密的结合㊂图5㊀钎焊金刚石表面形貌F i g .5㊀S u r f a c em o r p h o l o g y of b r a z e dd i a m o n d 表3为金刚石与钎料结合界面的定点成分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金刚石表面的T i 元素浓度明显高于钎料本身的浓度,表明在高温作用下T i 元素从钎料中向金刚石表面扩散,与金刚石发生界面反应并与金刚石中的C 元素结合生成碳化物㊂从热力学角度分析,在高温真空条件下,T i -元素在金刚石表面的富集只有在金刚石中的碳与钎料中的钛反应后才继续扩散,金刚石与钎料界面在反应过程中产生三种现象,一是金刚石中的碳向界面扩散,二是钛元素向界面上坡扩散,三是碳和钛碳化物生成㊂表3㊀钎焊金刚石表面定点成分分析(质量分数%)T a b l e 3㊀A n a l y s i s d a t a o f s u r f a c e f i x e d -p o i n t c o m po s i t i o n o f b r a z e dd i a m o n d (m a s s f r a c t i o n %)CC rS nT i30.6847.146.1121.37㊀㊀为判断钎焊金刚石颗粒表面新生化合物种类,关砚聪等[5]用X 射线衍射进行分析,C u T i ㊁C u S n T i 3㊁C u S n 是粉状铜基钎料在钎焊过程中元素间相互作用形成的金属化合物,T i C 是新生产物,证明活性元素T i 与金刚石颗粒在钎焊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㊂界面反应产物的形貌可反映钎料与金刚石颗粒在界面处相互作用的程度,如图6所示,金刚石颗粒表面被一层反应物所包裹,证明铜基钎料对金刚石与45#纲钢基体的润湿性都很好,钎料在铜基体表面完全铺展,并包裹住金刚石颗粒㊂图6㊀金刚石颗粒界面的微观形貌F i g .6㊀M i c r o s c o p i cm o r p h o l o g y of d i a m o n d p a r t i c l e i n t e r f a c e 7㊀激光钎焊界面微结构分析近年来,激光束的控制精度有了突破式的发展,激光焊接技术日趋成熟,采用激光钎焊金刚石具有激光束可控性好㊁能量密度大㊁加工热影响区域小,能够灵活地对形状复杂的工具进行钎焊等优点㊂图7为光纤激光钎焊N i -C r 合金钎料的焊缝S E M 形貌图[6]㊂由图7可知,焊缝上的N i -C r 合金钎料连续完整,对金刚石的包裹情況良好,金刚石磨粒晶形完整㊁轮廓清晰,且有一定的突露高度㊂横截面试样的S E M 观察发现,N i -C r 合金钎料包裹的金刚石晶形基本完整,钎料在金刚石表面进行了铺展㊁爬升,结合界面清晰,如图8所示㊂结果表明,N i -C r 合金钎料对金刚石磨粒具有较好的润湿㊂图9是光纤激光钎焊后金刚石磨粒的S E M 形貌图㊂由图9(a )可知,激光钎焊后金刚石磨粒表面包覆一层纤维状物质㊂进一步观察发现,包覆在金刚石磨粒表面的化合物交织存在片状和细条状两种形态,如图9(b)所示㊂图7㊀焊缝表面S E M 形貌F i g .7㊀S E Mt o p o g r a p h y ofw e l d s u r f a c e 01超硬材料工程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1年2月图8㊀金刚石㊁钎料和钢基体横截面S E M形貌F i g.8㊀S E M m o r p h o l o g y o f c r o s s s e c t i o no f d i a m o n d,b r a z e d f i l l e rm e t a l a n d s t e e lm a t r i x图9㊀钎焊金刚石磨粒S E M形貌金刚石F i g.9㊀S E M m o r p h o l o g y o f b r a z e dd i a m o n da b r a s i v e g r a i n s 8㊀结语金刚石/钎料/基体之间的界面反应产物和微观结构决定了钎料钎焊金刚石与基体之间的粘接强度㊂在钎焊料与金刚石磨粒的结合界面上,通过元素扩散和反应出现了钎料中的参与反应,金属元素向金刚石表面扩散富集,可以在金刚石界面生成一层反应产物,如C r C㊁T i C等,从而提高了液态钎焊料对金刚石的浸润作用,增加了焊料对金刚石磨粒的把持强度;在焊料和基体界面,基体中的F e元素在高温过程中可以由基体扩散到钎料中,并在界面与焊料合金中的元素形成化合物,从而提高了焊料与基体的粘结强度,同时超高频和激光类这种快速焊接过程的高温和急速冷却条件下基体表层会形成残余压应力,并能细化钎料晶粒的组织,也提高了钎焊层的机械强度和抗冲击性能㊂㊀㊀文章收集资料和编写过程中感谢N F S C-河南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1604254)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5170)㊁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E21850)的资助㊂参考文献:[1]㊀李奇林,苏宏华,等.基于A g-C u-T i钎料的超高频感应连续钎焊方式金刚石界面结构及残余应力[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6(12):3250-3254.[2]㊀马伯江,徐鸿钧,付玉灿,等.两种钎焊金刚石工具微观结构的对比分析[J].机械工程材料,2005(7):10-13.[3]㊀徐正亚,徐鸿钧,等.镍基合金钎料高频感应钎焊金刚石试验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10(6):1977-1981.[4]㊀卢金斌,张旺玺,等.钎料真空钎焊金刚石[J].焊接学报,2017(6):125-128.[5]㊀关砚聪,郑敏利,等.铜基钎料焊接金刚石界面结构与强度[J].焊接学报,2012(7):65-68.[6]㊀朱彬,张明军,等.光纤激光钎焊金刚石磨粒工艺试验研究[J].应用激光,2019(5):840-846.11第33卷㊀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王光祖等:钎料合金对钎焊金刚石界面性能的影响。
采用预合金技术实现金刚石的钎焊连接
采用预合金技术实现金刚石的钎焊连接在金刚石工具的使用过程中,金刚石的利用率只有一半,大量的金刚石并非磨损失效,而是以脱落形式流失,本文简述了金刚石脱落的原因,提出了采用钎焊连接的方式提高金刚石的利用率。
将钎焊原理引入粉末冶金可以大大改善工具的综合性能,以金刚石工具为例,应用预合金粉末,可以在提高切削速度的同时延长工具寿命,解决困扰行业多年的难题。
文中分析了影响金刚石工具使用性能的主要因素,指出了采用预合金粉末法实现对金刚石的扩散钎焊连接是改进金刚石工具使用性能的有效途径。
预合金粉在烧结温度时的界面张力小于常用的金属粉末,粘结剂可以浸渍、润湿金刚石和胎体,将金刚石与胎体钎接在一起;预合金粉提高了所有组员金属的强度、硬度和强韧性,降低了高熔点金属的活化温度,增强了粉末的抗氧化性,很好的改善了金属粉的综合性能。
试验检测显示:预合金粉真正实现了液相烧结,利用钎焊机理将烧结性差的粉末焊在了一起,可以降低烧结温度、改善烧结过程;在预合金粉末中添加的铬、钛、钒、锆、镍、锰等金属可以在液相状态下对金刚石浸润。
应用效果表明:由于预合金粉末含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预合金粉与金刚石的亲和力强,在烧结过程中可以实现胎体与金刚石的钎接,使金刚石的出刃高度大大提高。
采用预合金技术可以在提高切削速度的同时延长工具寿命,解决困扰行业多年的难题。
0 前言从1954年人造金刚石诞生起始,金刚石工具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石材加工行业的金刚石锯片是耗用金刚石的最大领域,其耗用量约占全国人造金刚石总产量的90%。
据国内外统计资料估计,目前世界上工业金刚石70%左右用于制造石材加工工具,其中占绝大多数的是金刚石圆锯片。
在金刚石圆锯片的使用过程中,金刚石的利用率比较低,这是因为刀头中的金刚石并非磨损失效,而是以脱落形式大量流失。
传统的金刚石刀头制造是靠胎体对金刚石的把持作用固定金刚石,当胎体磨损到金刚石被过多暴露时,金刚石会自行脱落。
提高胎体与金刚石的结合力是避免金刚石早期脱落最有效的技术措施。
铜锡钛合金真空钎焊金刚石的界面微观结构
铜锡钛合金真空钎焊金刚石的界面微观结构
郭兆翠;陈燕;苏宏华;傅玉灿
【期刊名称】《机械工程材料》
【年(卷),期】2012(036)006
【摘要】用铜锡钛合金钎料对金刚石和45钢进行真空钎焊,分析了钎料和金刚石结合界面的微观结构。
结果表明:该钎料对金刚石有良好的润湿性,在金刚石表面生成了不连续、无规则形状的TiC层,TiC层上又生成了树枝状的锡钛化合物,该化合物在界面起到了过渡和桥梁的作用;金刚石与45钢实现了良好的冶金结合。
【总页数】4页(P20-22,26)
【作者】郭兆翠;陈燕;苏宏华;傅玉灿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南京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南京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南京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南京21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401
【相关文献】
1.TC4钛合金/不锈钢真空钎焊接头的界面组织及抗剪强度 [J], 秦优琼;于治水
2.铜锡钛合金炉中钎焊立方氮化硼界面微观结构 [J], 张志伟;徐九华;丁文锋;傅玉灿
3.添加Ni-Cr-B-Si的Cu基复合钎料真空钎焊金刚石界面微结构 [J], 卢金斌;李华;刘威;钟素娟;马佳
4.CuSnNiCr真空钎焊金刚石界面微结构分析 [J], 卢金斌;贺亚勋;张旺玺;穆云超;丁文锋;钟素娟;马佳
5.铜锡钛合金钎焊金刚石及立方氮化硼磨粒界面特征分析 [J], 刘思幸;肖冰;张子煜;段端志;徐风雷;王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u基钎料感应钎焊金刚石微粉工艺及其性能的研究中期报告
Cu基钎料感应钎焊金刚石微粉工艺及其性能的研究
中期报告
摘要:
本研究针对Cu基钎料感应钎焊金刚石微粉工艺及其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焊接温度、焊接时间、焊接压力、钎料成分等因素对钎焊接头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Cu基钎料感应钎焊金刚石微粉接头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机械性能。
关键词:Cu基钎料、感应钎焊、金刚石微粉、接头性能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金刚石微粉在磨料、涂料、催化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而金刚石微粉往往需要与金属材料进行接合,以便更好地发挥其性能。
目前,金刚石微粉与金属材料的接合主要采用钎焊工艺。
然而,传统的钎焊工艺存在诸多问题,如焊接效率低、焊接质量难以控制等。
因此,研究新的金刚石微粉与金属材料的接合工艺至关重要。
2. 实验方法
本实验采用感应钎焊法对金刚石微粉与铜钎料进行接合。
实验中对焊接温度、焊接时间、焊接压力、钎料成分等因素进行了优化。
接头性能测试采用金相显微镜、拉伸试验机等设备进行。
3. 实验结果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在焊接温度为750℃、焊接时间为30s、焊接压力为3MPa、钎料成分为Cu-15P-Ni-Ag的条件下,接头性能最优。
此时,接头拉伸强度为77MPa,断口形貌为韧性断口。
4. 结论
Cu基钎料感应钎焊金刚石微粉接头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机械性能。
本研究为金刚石微粉与金属材料的接合提供了一种新的工艺方法。
铜基钎料真空钎焊金刚石
铜基钎料真空钎焊金刚石刘心宇;张汉城;李东平【期刊名称】《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年(卷),期】2007(000)003【摘要】采用铜基合金钎料,适当控制钎焊工艺,实现了金刚石与钢基体的高强度连接.借助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真空加热条件下,对铜基合金钎料与金刚石之间的界面反应,钎焊面进行了表面形貌和结构分析.探讨了钎料与金刚右界面处碳化物的形成机理.阐明了在钎焊过程中Ti元素在金刚石界面形成富Ti层并与金刚石表面的C元素反应生成TiC、SnTi C是实现合金层与金刚石有较高结合强度的主要因素.钎料与钢基体在钎焊温度下发生组元间相互扩散,形成了固溶体及其化合物,从而实现钎料与钢基体的高强度结合,并对一系列铜基钎料进行了测试.【总页数】3页(P26-28)【作者】刘心宇;张汉城;李东平【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桂林,541004;国家特种矿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广西,桂林,5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454;TQ164【相关文献】1.CuSnTiNi钎料真空钎焊金刚石 [J], 卢金斌;贺亚勋;张旺玺;李华;赵彬;殷振;马佳2.添加Ni-Cr-B-Si的Cu基复合钎料真空钎焊金刚石界面微结构 [J], 卢金斌;李华;刘威;钟素娟;马佳3.快冷铜基钎料真空钎焊的润湿性研究 [J], 张静;路文江;俞伟元;陈学定;魏恒斗4.Ag-Cu-Ti活性钎料真空钎焊金刚石/Cu复合材料和金刚石膜 [J], 李明;贾成厂;郭宏;徐超;褚玉娴5.铜基微晶钎料真空钎焊25Cr3MoA/YG6 [J], 翟秋亚;梁存琨;成军;徐锦锋;刘军平;薛群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刚石与金属(或合金)的结合界面分析
金刚石与金属(或合金)的结合界面分析
宋月清;康志君;高云
【期刊名称】《人工晶体学报》
【年(卷),期】1999(28)4
【摘要】本文从晶体结构方面说明了金刚石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介绍了提高金刚石工具性能所采用的三种常用方法:金刚石表面金属化、金属基体改性和工艺改变方法。
这三种方法起作用的机理可解释为由于强碳化物元素的加入,使得内界面张力系数的降低和发生晶界反应。
从而改善了界面结合。
另外,本文还介绍了当前金刚石工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微量合金元素特别是稀土元素的加入,这可改善金刚石工具综合性能。
【总页数】5页(P404-408)
【关键词】金刚石;结合界面;表面金属化;金属;硬质合金
【作者】宋月清;康志君;高云
【作者单位】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F125.34
【相关文献】
1.CuMn基含Ti预合金钎焊金刚石的结合界面分析 [J], 袁洁;赵宁;南俊马;徐可为
2.金刚石磨粒/Cu-Sn-Ti合金/金属胎体复合节块界面微结构 [J], 段端志;肖冰;夏斯伟;李文杰;丁晓阳;宋立明
3.镀W金刚石与金属结合剂界面成分、结构及结合性能 [J], 王艳辉;王明智;关长斌
4.金刚石工具中金刚石与金属结合剂之间的界面 [J], 张凤林;周玉梅;王成勇
5.金刚石/金属触媒界面表征及金刚石生长的热力学分析 [J], 钮震;许斌;田彬;高才;马中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预合金粉在金刚石工具烧结中的钎焊作用
预合金粉在金刚石工具烧结中的钎焊作用
郑 州 机 械 研 究 所 ( 56777" ) ! ! 龙伟民! 刘文明! 朱! 坤! 钟素娟! 邹! 伟 泉州众志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 ( 89#7"" ) ! ! 李! 伟! 赵金涛
。采用粉状钎料形式的预合金粉
作粘结剂可以有效解决这对矛盾。 众所周知, 金刚石外露越高, 金刚石工具越锋利, 金刚石出刃高度是自身高度的 678 时, 金刚石最锋利。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在金刚石工具最锋利的时候, 由于胎体对金刚石的把持力不够, 金刚石颗粒却最容 易脱落。在机械混合粉末体系中, 为了追求锋利度, 常 常人为弱化胎体, 其结果就是锋利度提高了, 但是, 使 用寿命却降低了。 在使用预合金粉提高金刚石刀头性能的情况下, 如果把胎体粉对金刚石的包镶结合提升为冶金结合, 也就是将金刚石颗粒钎焊到胎体材料上, 增加胎体材 料对金刚石的连接力, 则可以对金刚石工具的性能产 生质的转变, 其锋利度、 使用寿命和工作中的承载能力 等技术指标会得到同步提高。 对于热压过程中难以合金化的元素, 使之在热压 前预先合金化, 通过预合金粉末的形式实现强碳化物 元素与金刚石的反应, 在烧结过程中形成碳化物进而
[ &] 合 。
。
!" 实现钎焊连接的预合金粉末合金元素选择 铜能与多种有色金属形成性能优良的合金, 试验 中选用多种金属与铜熔炼成合金后再雾化成粉, 形成 预合金粉末。 铜合金对金刚石的润湿主要取决于形成碳化物的
[ $] 倾向和合金液态状态下的界面张力 , 预合金粉末对
金刚石等润湿性能的改善, 主要取决于加入的合金元 素能够使内界面张力大幅减小。合金元素在内界面上 的吸附, 可以降低液态合金的内界面张力, 内界面碳化 物生成反应可以更大的降低内界面张力。 在烧结成金刚石工具胎体过程中, 只要温度升高 到预合金粉末的熔化温度, 整个粘结成分的预合金粉 末就开始熔化并浸润金刚石, 从而实现钎焊连接。 钛是易氧化、 难还原的强碳 钛的熔点为 % &’( ) , 化物形成元素, 发生氧化后不能用氢气还原, 所以以纯 金属形式使用时, 钛的有效作用很难发挥。但 *+ , -. 合金的熔点较低, 钛粉和镀钛金刚石可以有限的降低 铜基粘结相的烧结温度; 钛的强度、 硬度较高, 钛能提 高铜基粘结相和其他结合剂的强度、 硬度、 耐磨性, 但 降低胎体的塑性, 由于钛在铜中的最大的溶解度只有 #/ ’0 , 胎体中钛的含量一般不高。 硬度和强度较高, 铬在铜中 铬的熔点为 % 1&" ) , 的溶解度极低, 不能降低铜基粘结相的 烧 结 条 件, 但 是, 铬在加入量不大的情况下就可以提高铜基粘结相 的强度, 特别是抗弯强度, 另外还可以提高耐热性 (与 锆一起加入, 效果更显著) , 加极少量的铬就可以使铜 基粘结相对金刚石有很好的润湿性和粘结性, 如 *+ , 2/ $0 *3 在% %$2 ) 时的液态合金对金刚石润湿角为 ((4 。 镍的熔点为 % #$" ) , 镍本身不与金刚石发生界面 反应, 但由于镍与铜无限互溶, 与铜基粘结相能很好地 合金化, 镍能提高铜基粘结相对骨架材料和金刚石的 浸润性, 提高胎体对金刚石把持力。 钨是典型的强碳化物形成元素, 硬度、 强度、 耐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可 避 免 地 造 成 热 损 伤。 市 售 的 BNi7 钎 料 在 950 C时虽对 金 刚 石 的 湿 润 性 很 好,但 发 现 在 金 刚 石与钎料间的结 合 界 面 内 易 出 现 裂 纹,从 而 降 低 了 结 合 强 度[4]。 AgCuTi 合 金 的 钎 焊 温 度 较 低( 约 780 C),是钎 焊 制 造 金 刚 石 制 品 理 想 的 钎 料,但 仅 限 于 薄 带 状 使 用 ,迄 今 未 见 市 售 的 粉 体 材 料 ,且 因 使 用高 含 量 的 Ag 元 素(72 % 以 上 ),大 大 增 加 了 成 本[5]。 另 外 ,从 胎 体 材 料 的 组 成 看 ,目 前 所 使 用 的 胎 体 材 料 多 为 单 质 元 素 粉 末 ,这 些 粉 末 熔 点 大 不 相 同 , 在 后 期 制 作 烧 结 温 度 相 同 时 ,无 法 完 全 合 金 化 ,且 胎 体 成 分 也 难 以 均 匀 ,制 约 了 金 刚 石 制 品 的 升 级 换 代 。 近年人们开始重视胎体粉末的预合金化问题。由于 预 合 金 是 预 先 熔 炼 合 成 ,然 后 才 制 成 粉 末 的 ,所 以 每 颗粉末中都包含了组成合金所需的各种金属元素, 这比机械混合多 种 单 一 金 属 粉 末 要 均 匀 得 多,且 预 合 金 化 粉 末 烧 结 温 度 低 ,流 动 性 好 ,能 有 效 调 整 胎 体 耐磨性,提高 胎 体 对 金 刚 石 的 把 持 能 力[6 - 8]。 法 国 Eurotungstene 公 司 研 制 的 NEXT 预 合 金 粉 末、德 国 Fritsch 公司研制的 Diabase 预合金粉末、比利时 Umicore 公司研 制 的 Cobaiite 系 列 预 合 金 粉 末 都 已 经 以 优 异 性 能 广 泛 应 用 于 金 刚 石 工 具 生 产[9]。 但 目 前 对 预合金粉末的研 究 主 要 集 中 在 粉 末 的 配 比 上,关 于 预合金粉末与金刚石界面的微观结构及其作用机制 尚未见报道。
续岛状白色物 质,借 助 EDAX 能 谱 仪 对 这 些 白 色 物 质做成分分析。
由!区成分分析结果可知这些白色物质含有 Ti 元素和 C 元 素,结 合 上 述 XRD 分 析 结 果,可 以 判 定 该白 色 岛 状 分 布 的 物 质 为 TiC,正 是 由 于 TiC 的 生 成,使得金属胎 体 与 金 刚 石 形 成 化 学 冶 金 结 合。 从 "区成分分析结果可知白色岛状物质以外的黑色区 域为金刚石,说明 TiC 是断续的分布于金刚石表面。 由图 6 还可以 看 出 TiC 具 有 一 定 的 厚 度,由 于 它 是 一种硬脆相,如 果 TiC 较 厚 且 连 续 均 匀 的 分 布 于 金 刚石表面,则在切 割 过 程 中 当 金 刚 石 颗 粒 受 到 冲 击 时 ,容 易 在 其 与 金 刚 石 界 面 处 产 生 裂 纹 ,使 金 刚 石 颗 粒脱落,因此 TiC 不 能 太 厚 且 不 能 连 续 分 布 于 金 刚 石表面,故还须 探 讨 控 制 TiC 厚 度 及 分 布 状 态 的 方 法。
鉴于 此,试 制 了 以 CuMn 合 金 为 基 的 含 Ti 元 素 预 合 金 粉 末 ,并 用 其 作 为 结 合 剂 ,在 粗 真 空 钎 焊 条 件 下对金刚石与 结 合 剂 的 粘 结 状 况 及 Ti 原 子 的 扩 散 机理进行了分析,为 预 合 金 粉 末 在 金 刚 石 工 具 中 的 工业应用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
Fig . 4
图 4 溶解后的金刚石 Surface morphology of diamond grits,whose bonding matrix has been leached away with HNO3
为了检测金刚石与预合金粉末烧结后是否在界 面微区发生化学 冶 金 反 应,对 溶 解 出 的 金 刚 石 进 行 X 射线衍射分析,如图 5 所示,可以看出金刚石表面 有 TiC 存在,说明预合 金 粉 末 中 的 Ti 原 子 与 金 刚 石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预合金粉末形貌分析 图 1 为用高纯氩气雾化法自制预合金粉末的形
貌照片,从中看出粉末颗粒呈球状,粒径 小 于30 !m, 能谱分析显示制得的预合金粉末的成分与设计的成 分基本一致,成分也比较 均 匀,现 有 研 究 表 明[10],粉 末均一的合金化结构有利于降低烧结致密化温度, 提高致密性和均 匀 性,从 而 改 善 金 刚 石 工 具 胎 体 的 磨损状态,同时提 高 胎 体 对 金 刚 石 的 包 镶 能 力 和 抗 冲击性能;均一微 结 构 还 能 防 止 人 工 混 料 时 的 混 合 不 均 匀 ,从 而 防 止 低 熔 点 金 属 过 早 流 失 与 偏 析 ,利 于 产品的质量稳定。
图 7 为金刚 石 与 胎 体 金 属 界 面 处 元 素 Ti 的 线 扫 描 图 ,可 见 ,在 金 刚 石 与 胎 体 之 间 的 界 面 微 区 有 很 明显的 Ti 元素谱线,说明元素 Ti 在金刚石与胎体界 面处富 集,Ti 原 子 在 烧 结 过 程 中 向 金 刚 石 表 面 扩 散,与金刚石界面层反应生成 TiC。
图 2 预合金粉末的 DSC 曲线 Fig .2 DSC curve of prealloyed powder
2.2 预合金与金刚石界面分析 图 3 为试样 的 断 口 形 貌,可 以 看 出 金 刚 石 与 胎
体间无明显缝隙,表 明 预 合 金 胎 体 能 够 很 好 地 把 持 金刚石。另外在金刚石表面上明显看到黏附有一层 物 质 ,为 分 析 这 层 黏 附 物 质 ,将 烧 结 试 样 浸 泡 合 金 溶 解 掉,如图 4 所示。
第 28 卷 第 6 期 2007年6月
焊接学报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A WELDING INSTITUTION
Voi . 2 8 No . 6 June 2 0 0 7
Cumn 基含 Ti 预合金钎焊金刚石的结合界面分析
袁 洁, 赵 宁, 南俊马, 徐可为!
(西安交通大学 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49)
70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焊接学报 铺展性能。
第 28 卷
采用 HERMIGA100 / 30VIR 型高压雾化设备制 备 预合 金 金 属 粉 末,雾 化 气 体 为 高 纯 氩 气。 用 SETARAM labsysTM型 高 温 差 示 扫 描 量 热 分 析 仪( DSC) 测定预合金粉末 的 熔 点。 将 粉 末 与 金 刚 石(粒 径 约 0 . 25 ~ 0 . 30 mm,浓度 为 25 )按 一 定 比 例 混 合 均 匀 后置 入 模 具 中 在 粗 真 空 钎 焊 工 艺 条 件( 真 空 度 1 X 103 pa,温 度 1 151 K,升 温 速 度 80 K / min,压 力 35 Mpa,保温时间5 min)下烧结制 成40 mm X 4 mm X 8 mm的试样,钎焊 设 备 为 TLZK2001 型 真 空 钎 焊 炉。 用 JSM 5610LV 扫描电镜(SEM)及 EDAX 能 谱 仪 研 究预合金 胎 体 材 料 与 金 刚 石 之 间 的 成 分 及 结 合 状 况,用 XRD 7000S 型 X 射线 衍 射 仪 分 析 结 合 界 面 的反应产物。
图 3 金刚石试样的断口形貌 Fig .3 Fracture morphologies of diamond samples
图 1 预合金粉末形貌 Fig .1 Morphologies of prealloyed powder
图 2 为粉末的 DSC 曲 线,可 知 该 粉 末 的 熔 点 在 1 151 K左右,低 于 金 刚 石 的 碳 化 温 度,在 此 温 度 下 烧结能实现液相 烧 结,有 利 于 提 高 金 刚 石 制 品 的 致 密 度 和 强 度。 另 外,通 过 试 验 观 察 发 现,在 该 温 度 下,预合金粉末熔 化 后 在 石 墨 表 面 具 有 良 好 的 流 动
摘 要:设计并用气雾化法 试 制 以 CuMn 为 基 的 含 Ti 预 合 金 粉 末,以 此 为 粘 结 胎 体 在 粗真空钎焊条件下制备 金 刚 石 复 合 材 料,考 察 预 合 金 与 金 刚 石 之 间 的 界 面 结 合 状 况。 钎焊制备的主要依据是经差 热 分 析 测 定 的 预 合 金 熔 点( 约 为 1 151 K)和 试 验 定 性 观 测 的流动性及铺展性。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伴随界面两侧成分的迁移变化,预 合 金 胎 体中的 Ti 原子与金刚石表层的 C 原 子 发 生 化 学 反 应 并 生 成 TiC,且 呈 非 连 续 岛 状 分 布 于 金 刚 石 表 面 ,这 有 助 于 提 高 金 刚 石 的 把 持 力 。 关键词:钎焊;结合界面;含 Ti 预合金粉末;冶金结合;金刚石 中图分类号:TG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 - 360X(2007)06 - 069 - 04
第6期
袁 洁,等:CUMD 基含 Ti 预合金钎焊金刚石的结合界面分析
7l
表面的 C 原子发生了化学反应。
图 5 金刚石表面 X 射线衍射图 Fig .5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 on diamond surface
为进一步观察 TiC 在金刚石 表 面 上 的 形 态 及 其 分 布 状 况 ,将 溶 解 出 的 金 刚 石 在 扫 描 电 镜 下 观 察 ,结 果见图 6,可以看出,沿金刚石表面 外 延 生 长 有 非 连
袁洁
0序 言
金刚石工具常用的制造方法是以金属粉末作为 结合 剂,混 入 金 刚 石 颗 粒,经 成 形、烧 结 获 得。 结 合 剂对金刚石颗粒的把持力是影响金刚石工具使用寿 命、切割效率等 性 能 的 最 关 键 因 素 之 一。 由 于 金 刚 石具有很高的化 学 惰 性,使 得 普 通 金 属 结 合 剂 与 金 刚石之间较难形 成 化 学 冶 金 结 合,而 是 以 机 械 镶 嵌 作用把持金刚石,因 而 在 切 割 过 程 中 金 刚 石 容 易 脱 落,缩短了 金 刚 石 工 具 的 使 用 寿 命,降 低 了 加 工 效 率。因此,如何改 善 结 合 剂 与 金 刚 石 间 的 界 面 结 合 状态,提高结合剂 对 金 刚 石 的 把 持 力 是 金 刚 石 工 具 制造中的核心问 题。 文 献[1]通 过 金 刚 石 表 面 金 属 化来提高基体与 金 刚 石 的 界 面 结 合 力,旨 在 通 过 金 刚 石 表 面 改 性 ,即 给 金 刚 石 外 表 镀 覆 各 种 金 属 层 ,以 增强胎体金属对 金 刚 石 表 面 的 浸 润 性,减 轻 金 刚 石 的热损伤,但仅仅 是 在 金 刚 石 表 面 包 裹 了 一 薄 层 金 属 衣 ,其 间 并 没 有 生 成 金 属 碳 化 物 过 渡 层 ,这 种 机 制 仍以机械包镶 为 主。 文 献[2,3]直 接 在 单 质 粉 末 中 添加碳化物形成元素(Ti,Cr,Zr,V 等)来提 高 结 合 剂 对磨料的把持能 力,虽 然 这 些 元 素 能 很 好 地 浸 润 金 刚石,但其熔化温 度 较 高,为 寻 求 冶 金 结 合,必 须 使 其达到熔融或半 熔 融 状 态,这 将 增 大 金 刚 石 石 墨 化 倾向,至少不同 程 度 影 响 了 金 刚 石 自 身 的 强 度。 目 前国内使用的 NiCrBSi 钎 料 虽 对 金 刚 石 具 有 较 高 的 把持 强 度,但 其 钎 焊 温 度 达 到 1 080 C ,会 对 金 刚 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