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创值能力100强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制造业的水平与成就

中国制造业的水平与成就

中国制造业的水平与成就
中国制造业的水平与成就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提升和
发展。

以下是关于中国制造业的一些重要方面及其成就:
1.规模扩大和产值增长:中国制造业规模庞大,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

中国的制造业产值持续增长,成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生产能力提升:中国制造业注重提高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通过投资在设备、技术和人力资源上,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3.高速铁路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在高速铁路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国高速铁路网已成为全球最长的铁路网,中国还在城市交通、水利、能源等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4.电子和信息技术产品:中国在电子和信息技术产品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成就。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和出口国,生产和供应了大量的电子设备和消费品。

5.新能源和环保技术:中国致力于发展新能源和环保技术,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和生产国。

中国在太阳能、风能、电池技术和电动汽车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6.制造业升级和创新:中国制造业正经历着从低成本制造向高质量、高技术制造的升级。

中国在5G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
等领域的创新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7.供应链整合和适应能力:中国制造业通过供应链的整合和建设,提高了产品交付能力和市场响应速度。

中国制造业的灵活性和适应能
力使其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全球竞争的挑战。

总的来说,中国制造业的水平和成就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大规模投资、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推动。

中国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增长、就业机会的提供以及全球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国内制造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国内制造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国内制造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国内制造业现状近年来,国内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国内制造业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目前,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世界制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国内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国加大了对创新领域的投入,促进了专利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保护。

在高端制造领域,我国在、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2. 产业升级国内制造业正经历着由大规模制造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变的产业升级。

随着、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传统制造业正在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质量提升质量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国内制造业通过加强质量控制、提高产品品质,树立了优质产品的品牌形象。

国内制造业加大了对质量标准和认证的推动力度,不断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国内制造业发展趋势1. 智能制造智能制造将是国内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应用、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智能制造还能够减少资源浪费,改善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2. 绿色制造绿色制造是国内制造业的必然选择。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国内制造业将加大对环境友好型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通过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手段,实现绿色制造,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高端制造高端制造将是国内制造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含量,不断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加强国内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高端制造还能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4. 创新驱动创新驱动是国内制造业持续发展的核心。

国内制造业应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推动科技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通过创新,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

三、国内制造业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并且面临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制造等重要发展趋势。

南京5G+智慧医疗项目商业计划书

南京5G+智慧医疗项目商业计划书

南京5G+智慧医疗项目商业计划书xxx(集团)有限公司报告说明加快跨领域融合创新发展。

支持电信运营、通信设备、垂直行业、信息技术、互联网等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开展5G融合应用技术创新、集成创新、服务创新和数据应用创新。

深化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创新,打好技术“组合拳”,不断培育5G应用新蓝海。

打造一批既懂5G又懂行业的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形成5G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名录,支撑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带动芯片模组规模化发展,促进上下游跨界协同联动。

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2576.4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4074.8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90%;建设期利息570.6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5%;流动资金7930.8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35%。

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685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53325.36万元,净利润11110.30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6.32%,财务净现值18947.48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53年。

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项目生产线设备技术先进,即提高了产品质量,又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项目生产所需原料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主要原材料从本地市场采购,保证了项目实施后的正常生产经营。

综上所述,项目的实施将对实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期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

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

目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 ............................................................10一、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 ....................................................10二、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11三、 项目承办单位 ...........................................................12四、 项目建设选址 ...........................................................13五、 项目生产规模 ...........................................................六、 原辅材料及设备 .........................................................1313七、 建筑物建设规模 .........................................................13八、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九、 资金筹措方案 ...........................................................1414十、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十一、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1515十二、 项目综合评价 .........................................................15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 公司基本情况 .......................................................17一、 公司基本信息 ...........................................................17二、 公司简介 ................................................................18三、 公司竞争优势 ...........................................................20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20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21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21五、 核心人员介绍 ...........................................................22六、 经营宗旨 ................................................................23七、 公司发展规划 ...........................................................第三章 市场分析 ............................................................28一、 总体目标 ................................................................29二、 5G产业基础强化行动 .....................................................第四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 ....................................................31一、 行业融合应用深化行动 ..................................................二、 5G应用安全能力锻造工程 .................................................3435三、 提振发展实体经济优化升级现代产业体系 ..................................40四、 基本原则 ................................................................40五、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41六、 5G应用安全提升行动 .....................................................42七、 面向行业需求的5G产品攻坚工程 .........................................第五章 发展规划 ............................................................44一、 公司发展规划 ...........................................................48二、 任务及思路 .............................................................第六章 运营管理模式 .......................................................51一、 公司经营宗旨 ...........................................................51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 ..................................................52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 ......................................................55四、 财务会计制度 ...........................................................61五、 5G应用创新生态培育示范工程 ............................................63六、 5G应用标准体系构建及推广工程 ..........................................63七、 5G应用生态融通行动 .....................................................65八、 保障措施 ................................................................第七章 SWOT分析说明 .....................................................一、 优势分析(S) .........................................................6769二、 劣势分析(W) ........................................................69三、 机会分析(O) .........................................................四、 威胁分析(T) ..........................................................70第八章 创新驱动 ............................................................74一、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创新名城建设的全球影响力 ............................78二、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 ......................................................79三、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 ......................................................81四、 质量管理 ................................................................五、 创新发展总结 ...........................................................82第九章 法人治理 ............................................................83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 .........................................................二、 董事 ..................................................................8589三、 高级管理人员 ...........................................................92四、 监事 ..................................................................第十章 建设内容与产品方案 ..................................................94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9495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 ..........................................................第十一章 项目风险评估 .....................................................一、 项目风险分析 ...........................................................9698二、 项目风险对策 ...........................................................第十二章 进度实施计划 .....................................................一、 项目进度安排 ...........................................................10110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102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第十三章 建筑物技术方案 ....................................................103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103二、 建设方案 ................................................................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 ......................................................107107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第十四章 项目投资计划 .....................................................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 ..................................................109110二、 建设投资估算 ...........................................................112建设投资估算表.............................................................112三、 建设期利息 .............................................................11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113四、 流动资金 ................................................................114流动资金估算表.............................................................五、 总投资 ................................................................115115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116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116第十五章 项目经济效益 .....................................................118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118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119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20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121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12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123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12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126三、 偿债能力分析 ...........................................................127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第十六章 项目总结 .........................................................第十七章 附表附件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130131建设投资估算表.............................................................13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133133流动资金估算表.............................................................134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135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136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13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138138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13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14014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142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43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144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 ..........................................................144能耗分析一览表.............................................................第一章 项目概况一、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提升面向公众的5G网络覆盖水平。

中国先进制造业研究报告

中国先进制造业研究报告

中国先进制造业研究报告随着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全球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先进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崭露头角。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中国先进制造业的研究,对其现状、发展趋势和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建议以促进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部分:中国先进制造业概述中国先进制造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涵盖了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中国先进制造业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1.1 先进制造业的定义与范围先进制造业是指依托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以创新为驱动,具备高附加值和高智能化水平的制造业。

该行业不仅要求高度的技术含量和加工精度,还要注重产品质量、环境友好以及可持续发展。

1.2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中国先进制造业在过去几年中蓬勃发展,特别是在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床生产和消费国,并在3D打印、半导体和新能源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1.3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未来几年,中国先进制造业将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

在技术创新方面,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将推动该行业迈向智能制造。

同时,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该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第二部分:中国先进制造业的优势与挑战中国先进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2.1 优势分析中国制造业作为全球最大制造业大国之一,具备雄厚的产业基础、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庞大的市场规模。

同时,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投资导向对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2 挑战分析与此同时,中国先进制造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技术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人才短缺、生态环境压力等问题制约了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中国先进制造业需要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全球市场中立足。

第三部分:促进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为促进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行动计划。

3.1 加强技术创新能力政府应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并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技术转移和转化效率。

我国制造业稳步迈向高质量

我国制造业稳步迈向高质量

我国制造业稳步迈向高质量作者:秦海林张潇潇王高翔来源:《经济》2021年第12期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积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今年以来,全国各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重要位置,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与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坚决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不断增强制造业创新力和竞争力,有力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当前,虽然国内新冠肺炎疫情仍呈散点式暴发,但疫情防控措施积极有效,我国经济复苏态势良好,加之我国出台的一系列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有序落实,2021年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供需两端稳步增长,内外需加速回升,复苏面持续扩大,市场预期稳定向好,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2021年,我国制造业持续稳定发展,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提高,制造業规模进一步扩大,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成为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6.4%,增速已达到疫情前水平。

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速为7.0%,对工业整体恢复形成有力支撑。

制造业产能利用率达到77.9%,为近年来较高水平。

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上升至27.4%,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制造业占比趋势性下降的苗头态势有所缓解。

从进出口来看,我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工业品出口国地位,十大主要出口行业2021年前三季度均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快速增长。

随着制造业产业规模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出口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机电等资金密集型产品比重连续多年持续增长,出口产品的档次、质量、效益和附加值不断提高,对外贸易新动能显著增强。

今年以来,我国制造业企业促生产,稳外贸,进口、出口商品的数量仅在上半年就分别增加了16%和29%,为服务全球抗疫、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带动全球经贸复苏作出重要贡献。

2014-2019中国装备制造业100强榜单(中国装备制造行业协会)

2014-2019中国装备制造业100强榜单(中国装备制造行业协会)

33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34 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35 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地区
上海 广东 湖北 吉林 山东 广东 北京 北京 广东 广东 北京 浙江 北京 北京 江苏 北京 北京 河北 河北 山东 广东 广东 浙江 浙江 广东 山东 浙江 山东 宁夏 山东 浙江 北京 山西 北京 江苏
36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 37 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38 亨通集团有限公司 39 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0 敬业集团有限公司 41 奥克斯集团有限公司 42 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3 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44 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 45 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6 江西方大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47 山东如意国际时尚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48 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49 山东海科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50 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 51 人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52 杉杉控股有限公司 53 广州智能装备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54 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 55 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 56 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 57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58 冀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59 武安市裕华钢铁有限公司 60 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公司 61 天津荣程祥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62 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 63 红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64 河北新金钢铁有限公司 65 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 66 滨化集团公司 67 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68 金鼎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69 精功集团有限公司 70 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71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72 浙江龙盛控股有限公司 73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22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3 万向集团公司
24 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
25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制造强国的一级评价指标

制造强国的一级评价指标

制造强国的一级评价指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拥有强大的制造业是成为强国的关键。

然而,要评估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强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下面是一些可以用来评价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一级指标。

1.制造业占比:制造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占比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个强国的制造业占比应该较高,表明该国在全球制造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2.产值规模:国家制造业的整体产值规模也是一个重要指标。

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国家制造业的经济贡献和发展水平。

一个强国的制造业产值应该很大,在全球排名较高。

3.制造业增速:制造业增速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发展动力。

一个强劲的制造业应该有稳定、健康的增长,而且增速应该高于国家整体经济增速。

4.创新能力: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

一个强国的制造业应该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保持技术领先。

5.产业升级:一个强国的制造业应该能够实现产业升级,不仅依赖低端制造和加工产业,还应该有高端制造、高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的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和附加值。

6.质量标准:一个强国的制造业应该具有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符合国际标准和客户需求。

质量的提升可以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品牌形象。

7.人力资源:一个强国的制造业需要具备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这包括技能工人、工程师、科学家等各类人才,他们是推动制造业创新和发展的关键。

8.环境保护:一个强国的制造业应该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管理能力,注重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

这可以提高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符合国际环保要求。

9.供应链优势:一个强国的制造业应该具有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包括供应商、生产和物流等环节。

供应链的高效运作可以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0.国际合作:一个强国的制造业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包括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技术交流和合作项目等。

国际合作可以帮助强国制造业获取更多机会和资源,提高国际竞争力。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大报告,详尽评估100个国家的未来制造能力(附中国数据)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大报告,详尽评估100个国家的未来制造能力(附中国数据)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大报告,详尽评估100个国家的未来制造能力(附中国数据)占知智库近日获得世界经济论坛(WEF)一份厚达266页的报告“未来制造准备情况报告(2018版)”。

该报告以“面向未来”为切入点,对全球100个国家(经济体)的制造业情况进行了详细评估。

评估各国是否做好了充分准备,能否适应未来制造环境,利用未来制造业的机遇,降低未知的风险、挑战乃至冲击。

本报告的价值点作为数据集。

报告的主附件是100个国家的经济与科技数据,非常详实,可作为数据基准,长期参考。

作为评估方法。

报告提出了一套评估模型及指标,可作为相关研究工作的借鉴。

作为诊断工具。

帮助各国了解优势和弱项,在全球所处的位置,与标杆国家的差距,与未来制造需求之间的差距等等。

在制定国家制造业发展战略时作为诊断工具使用。

评估模型WEF建立了一个评估模型,如下图。

从两个维度评估未来制造准备情况:制造业结构和制造驱动因素。

前者反映一个国家的制造基础,后者是推动国家转变制造体系,完成第四次工业革命的6大因素。

这两个维度之下,又细分为59个评价指标(具体指标项见后文中国的数据表)。

4种评估类型WEF根据制造业结构的复杂性和制造驱动因素的强弱,将100个国家的经济情况分为4类:领先型、潜力型、起步型和传统型。

评估显示,中国属于领先型,既有较好的制造业基础,驱动因素总体来说也不弱。

对中国的评估WEF对中国的评价如下图:中国制造业结构得分8.2,全球排名第5,其中制造规模全球排第1。

制造驱动因素总体得分是6.1,全球排名25名,其中需求环境(第2)和全球贸易与投资(第9)两个因素排名较靠前,说明中国的市场巨大,无论是政府、民间还是外资投入都比较大。

制造驱动因素排名,中国第25名。

下图是各指标具体的评估情况,Rank即中国在全球的排名,Vallue即WEF对中国的评估打分,有的是梯度等级,有的是百分比,有的是实际数值。

未来会怎样WEF在报告中,对全球制造业发展给出了如下结论和建议:1) 未来全球制造会呈现两级分化2) 各国的制造转型之路将不同3) 各国均有提升空间(言外之意,现在都没做好)4) 新兴技术将带来国家工业的跨越式发展,但仅有少数国家有实力抓住机遇5) 要放宽眼界,不拘泥于城池和国家,走向区域合作和全球共荣6) 开创公私合作,才能加速制造转型(政府和私营企业联手共创未来)未来制造领域新兴技术该报告也指出了制造业领域12项新兴关键技术,值得我们关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泛在互联传感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增强制造、区块链与分布式账本技术、先进材料与纳米材料、能源获取存储与传输、新计算技术、生物技术、地质工程、神经技术、太空技术。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中国的制造业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制造业现状分析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到现在的技术密集型和创新型制造业,中国制造业在不断地转型升级。

然而,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相比,中国在高端制造和创新能力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另外,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成本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但这并不一定是长期可持续的优势。

随着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制造业的成本也将逐步提高,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造业的发展。

二、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1. 绿色制造环保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也在不断地加大环保的力度。

绿色制造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成为行业内的新优势。

2. 智能制造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等新兴科技的发展,智能制造将成为未来制造业的重要趋势。

通过推动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可以提高制造业的效率、质量和灵活性。

3. 创新驱动创新已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家加大创新力度,将知识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成果,培养创新人才,支持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产业。

4. 国际合作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合作将成为中国制造业的趋势。

与其他国家开展技术合作、产业合作,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影响1. 就业增加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发展对于就业增加具有重要作用。

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有望为国内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 经济增长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国内经济的增长速度。

未来,中国制造业仍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3. 高质量发展以质量为核心,以效率和效益为导向,是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趋势。

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需要向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节选)

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节选)

聚焦I Focus 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节选)编者按《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由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组成的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课题组,自2013年起共同开展的长期战略咨询项目,旨在基于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权威机构的最新数据,应用制造强国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典型国家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对我国制造强国发展进程进行总结及未来发展趋势预判,以期为中国制造由大变强提供有益借鉴。

《报告》已于日前在京发布。

《报告》主要分为“2019年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测评结果”、“2012年耀2019年制造强国发展进程分析”、“中国制造强国发展进程分析与思考”三部分。

现本刊节选第三部分刊登,以馈读者。

2019年,在全球产业环境日趋复杂、中美经贸摩擦外溢影响持续扩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强国进程向好的趋势可谓来之不易。

从内部看,具备传统优势的“规模发展”及潜力优势的“持续发展”两个分项数值再次出现减少,具备后发及转型升级优势的“质量效益”及“结构优化”两个分项数值增加缓慢;从外部看,逆全球化浪潮涌现,核心基础及前沿新兴领域国际竞争愈发激烈,中低端传统贸易不稳定性日益增强。

在全球新冠疫情肆虐、新一轮产业变革兴起的大背景下,应于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迎难而上,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定自立自强,夯实核心基础产业,自主创新发展新兴产业。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统一部署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刻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茵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关于“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论述,坚定不移地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1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深度拓展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下制造业发展新空间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波动中趋势性下降,特别是2019年(27.17%)同比2018年降低2.23个百分点,达到2012年(31.53%)以来的最低水平。

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名单

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名单

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名单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名单1.介绍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名单是根据企业规模、营业额、市场份额、创新能力、国际影响力等多个指标综合评估和排名的中国制造业领域的顶尖企业名单。

该名单涵盖了各个行业的企业,包括电子、汽车、机械、化工等领域。

2.电子行业2.1 企业A:该企业是中国电子行业的领军企业,主要生产方式、电脑和电子设备等产品。

2.2 企业B:该企业专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在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3.汽车行业3.1 企业C:该企业是中国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要生产并销售汽车和相关零配件。

3.2 企业D:该企业在SUV领域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是中国汽车行业中的佼佼者。

4.机械行业4.1 企业E:该企业是中国机械行业的重要代表,涉及到多个子行业,如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

4.2 企业F:该企业专注于高端机械设备的研发与制造,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5.化工行业5.1 企业G:该企业是中国化工行业的重要企业,生产并销售润滑油、塑料等化工产品。

5.2 企业H:该企业在化学肥料领域具有良好的市场地位,是中国化工行业的领先企业之一。

6.法律声明6.1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企业的财务报表、年度报告、行业研究报告等内容,详见附件部分。

6.2 法律名词及注释:- 企业规模:指企业的员工数量、资产规模、市值等综合指标。

- 营业额: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销售额或经营收入。

- 市场份额:指企业在特定市场中所占有的销售份额或市场占有率。

- 创新能力:指企业在技术、产品、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 国际影响力:指企业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能力。

7.结束语附件:- 企业A财务报表- 企业B年度报告- 企业C行业研究报告- 企业D财务数据分析法律名词及注释:- 企业规模:指企业的员工数量、资产规模、市值等综合指标。

- 营业额: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销售额或经营收入。

- 市场份额:指企业在特定市场中所占有的销售份额或市场占有率。

《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

《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

2020 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二〇二〇年十二月目录前言 (1)一、2019 年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测评结果 (3)二、2012—2019 年制造强国发展进程分析 (12)三、中国制造强国发展进程分析与思考 (25)结语 (32)前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实现我国经济稳中求进、长期向好的重要支撑,是适应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需保持战略定力、危中寻机,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为系统反映制造强国发展进程,中国工程院通过“制造强国战略研究”系列课题持续开展了主要国家制造强国发展指数跟踪测评工作。

《2020 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基于制造强国评价指标体系(表1),结合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权威机构的最新统计数据,分别测算了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印度、巴西和中国等九国2019 年度1制造强国发展指数。

其中,详细评估了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和中国等七国制造强国进程趋势与发展特征,印度和巴西两国则1 为确保评价权威性,制造强国评价指标体系每年近四百个基础数据均采集于世界银 行、世界贸易组织及各国统计局等权威机构,受制于数据公布滞后性(近一年)及官 方个别数据更新,各年度测评结果相应滞后,并存在对前期指数修正的可能。

作为参照对比而不再深度评价,同时着重对我国2012—2019 年制造强国发展进程进行了分析,并对当前新形势下制造业未来发展提出思考建议。

表1制造强国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权重权重排名具体指标权重权重排名规模发展0.19514制造业增加值0.12871制造业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额比重0.06649质量效益0.29311质量指数0.043111一国制造业拥有世界知名品牌数0.09932制造业增加值率0.035613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0.08993销售利润率0.025214结构优化0.28052高技术产品贸易竞争优势指数0.06897基础产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0.08354全球500 强中本国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占比0.06868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比重0.051010标志性产业的产业集中度0.008518持续发展0.23133单位制造业增加值的全球发明专利授权量0.08215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0.039712制造业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0.013215单位制造业增加值能耗0.07486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0.011616信息化发展指数(IDI 指数)0.009917一、2019 年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测评结果(一)制造强国发展指数2019 年,各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排名及所处阵列均未发生变化,制造强国发展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美国(168.71)、德国(125.65)、日本(117.16)、中国(110.84)、韩国(73.95)、法国(70.07)、英国(63.03)、印度(43.50)、巴西(28.69)(表2、图1),较2018 年指数值增减分别为2.65、-1.50、0.87、0.90、-0.50、-1.71、-4.96、2.29、-1.72个点。

百强企业发展报告序言范文

百强企业发展报告序言范文

百强企业发展报告序言范文前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企业竞争日益激烈。

在这个新的经济时代,我们迎来了一批在各个行业中脱颖而出的百强企业,他们以强大的实力和出色的管理水平成为行业的领先者。

本报告旨在对这些百强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企业的发展趋势,为未来的企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背景百强企业是指在各个行业中,依据一定的标准,综合评价企业实力之后,排名靠前的企业。

这些企业在资源配置、创新能力、营销策略、管理水平等方面表现出色,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百强企业的崛起不仅促进了行业的进步和创新,也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在于对百强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调查和研究,突出企业在创新、可持续发展、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亮点和优势,总结他们成功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

本次报告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数据分析、案例研究、专家访谈等,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我们从多个角度对百强企业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包括企业的战略定位、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

内容结构本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1. 概况与背景:介绍了百强企业的定义和背景,并对报告的目的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

2. 百强企业发展状况:通过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对百强企业的发展趋势和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3. 百强企业的成功经验:通过对成功企业的深入研究和专家访谈,总结了其成功的经验,包括战略定位、管理创新、团队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4. 百强企业的发展挑战:对百强企业面临的发展挑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5. 结语:对本次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百强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百强企业的深入研究和综合分析,总结出行业发展的规律和经验,为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更全面、有效的决策参考,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制造产业的成就

中国制造产业的成就

中国制造产业的成就近几十年来,中国制造业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源于多方面的因素,如有效的产业政策、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和优质的基础设施。

中国制造业的成就不仅体现在规模和产量上,还体现在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方面。

一、中国制造业的规模与产量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和产量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了重要地位。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制造业占据了全球出口总额的近20%。

中国的制造业部门包括了各种行业,如电子、机械、纺织品、汽车等,这些行业的产量都是世界领先的。

特别是在电子产品领域,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和出口国。

二、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推动。

中国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并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和技术升级。

这些举措提高了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许多中国制造企业通过自主创新,不断引入先进技术和生产设备,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中国制造业的质量提升中国制造业不再只依靠低成本竞争,而是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

中国的制造企业已经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产品质量,包括加强原材料采购、提高生产工艺、推行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等。

这些举措使得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广泛认可,并提升了“中国制造”品牌的形象。

四、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影响力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不仅仅对国内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成为了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许多国际知名品牌选择在中国进行制造。

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复杂的产业链,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繁荣。

总结:中国制造业的成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和产量居世界前列,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扩大,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全球经济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制造业的成就是中国人民努力和智慧的结晶,同时也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我国制造业取得的成绩

我国制造业取得的成绩

我国制造业取得的成绩
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方面,我国制造业产值连续几年保持“双超”。

据中国制造业协会数据,2018年全年我国制造业产值超过36万亿元,同比增长6.6%。

其中重大制成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分别达到14.24万亿元(占比比去年多0.7个百分点)、7.88万亿元(占比比去年多1.5个百分点),携手推动了制造业发展。

另一方面,我国在智能制造、空间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的研发能力已经大大提升,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同时,我国制造业发展还受益于外资企业的投资,他们将我国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吸引了众多外资企业的投资,支撑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总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制造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将继续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全球第一总值多少

中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全球第一总值多少

中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全球第一总值多少中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全球第一总值多少?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3月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2022年中国工业增加值突破4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占GDP比重达到33.2%。

“工业起到了宏观经济大盘的压舱石作用。

”据金壮龙介绍,2022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7.7%,中国制造业规模已经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

65家制造业企业入围2022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培育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7万多家。

据介绍,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2月份,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

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7.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9.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3.9%,表现亮眼。

部分细分行业加快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支撑了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

据统计,化学产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金属制品等传统产业的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的比重从20XX年的23.5%上升至2020年的28.8%;代表新兴产业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的增加值占比从20XX年的6.5%上升至2021年的7.6%,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产业表现相对平稳。

中国制造业门类有多少品类?中国的制造业分类主要分为三大类:第1类主要是轻纺工业,包括食品、饮料、烟草加工、服装、纺织、皮革、木材加工、家具、印刷等等;第2类主要是资源类加工工业,包括石油化工、煤炭、化学纤维、医药制造、橡胶、塑料、有色金属等等。

第3类主要是机械电子制造,包括机床、专用设备、电子通讯设备、仪器仪表、交通运输工具等等。

制造业包括哪些行业?我的理解是,所有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业品、生活消费品等所有行业。

烟台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23位

烟台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23位

烟台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23位作者:来源:《走向世界》2024年第04期Yantai Ranks 23rd among China’s Top 100 Advanced Manufacturing Cities2023年是烟台市实施制造业强市建设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

一年来,全市工业经济保持稳中向好发展势头,烟台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23位、较上年前移6位,烟台工业在全国全省的优势地位不断巩固。

Yantai’s Grain Production in 2023 Achieved “Three Increases”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反馈数据显示,2023年烟台粮食喜获丰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56.92万亩,比上年增加1.16万亩,同比增长0.3%;单产414.54公斤/亩,比上年增加9.22公斤/亩,同比增长2.3%;总产189.41万吨,比上年增加4.68万吨,同比增长2.5%。

粮食生产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总产连续3年稳定在180万吨以上。

Nearly 600 South Korean Tourists Come to Experience Chinese New Year customs in Yantai2023年12月31日,烟台迎来近600人的韩国大型旅游团队,为入境旅游市场开拓再添靓丽一笔。

旅行团此行来烟目的是开展以“2024仙境烟台—迎新年”为主题的旅游交流活动,结合韩国传统的祈福迎新习俗,来烟台进行观光游览的同时,体验不一样的年俗味道。

在烟期间,韩国游客游览了烟台山、朝阳街、所城里、渔人码头等景区。

Two Yantai’s S 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cluded among 2023 Top 10 Innovation Achievements in Shandong Province1月11日,“两院院士评选2023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发布会在烟台举行,会上发布了2023年度山东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和2023年度山东省科技创新成果提名榜单,其中,烟台两项科技成果入围2023年度山东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分别是8微米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模组和新一代深远海一体化大型风电安装船。

中国制造业的辉煌成就

中国制造业的辉煌成就

中国制造业的辉煌成就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从过去的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到如今的高技术制造业,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经济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中国制造业的辉煌成就首先体现在规模上。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了30%。

中国制造业的规模不仅体现在国内市场,还在全球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世界各地,无论是电子产品、汽车、机械设备还是纺织品等,都能看到“Made in China”的标签。

中国制造业的辉煌成就还体现在技术水平上。

中国已经成为许多高技术制造业的全球重要制造基地。

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中国制造业不断取得突破。

以5G通信技术为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5G设备制造国家,中国的5G技术和设备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制造业的辉煌成就还体现在创新能力上。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对研发投入的支持力度。

中国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崛起。

例如,在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中国企业正在引领全球科技创新的潮流。

中国制造业的辉煌成就还体现在质量上。

过去,中国制造业因为低成本、低质量而备受诟病。

然而,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质量意识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产品获得国际认可。

中国制造的高铁、核电设备、新能源汽车等高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良好的声誉。

中国制造业的辉煌成就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努力。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提供了优惠的税收政策、金融支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

同时,中国的制造业企业也不断加大技术投入、人才培养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努力,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中国制造业的辉煌成就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制造业发展为全球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全球贸易的繁荣。

中国的制造业产品以其高性价比受到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

中国制造业的辉煌成就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中国在全球制造中的成就

中国在全球制造中的成就

中国在全球制造中的成就近年来,中国在全球制造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这一成就不仅体现在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和产能上,还表现在技术创新、质量提升和国际合作等方面。

中国的制造业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一部分,为全球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庞大。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拥有庞大的制造业企业和劳动力资源。

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许多知名的国际品牌都选择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

中国的制造业产值和出口额居世界前列,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中国的制造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的制造业不再只是简单地进行加工组装,而是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不断研发和应用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

中国的高铁、电动汽车、无人机等高端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体现了中国制造业的创新实力。

第三,中国的制造业注重质量提升。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管和标准化建设。

中国的制造业企业也意识到了质量对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性,纷纷加强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

中国的一些品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声誉,为中国制造业赢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第四,中国的制造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中国与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经贸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与合作。

中国的制造业企业通过与国外企业的合作,融合了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

同时,中国也向发展中国家输出了大量的制造业产品和技术,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国在全球制造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庞大,技术创新能力强,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为全球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相信中国在全球制造中的成就将会更加辉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
价值创造100强研究报告
(2015)
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
强国战略研究所
中国制造2025研究中心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课题组
2015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核心是通过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技术使中国制造业企业由粗放的低价值经营转型为精益的高价值经营。

这种高价值经营不再仅仅追求企业规模及收入的“大”,更加关注创造价值和能效的“强”。

为使企业更科学的进行价值创造评价、更准确的进行经营业绩评估, 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资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富咨询装备制造业事业部等研究咨询机构相关专家,由强国战略研究所牵头成立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创造价值100强研究课题组,通过对制造业上市公司创造价值能力进行持续跟踪研究,考察其创造价值能力并为其提升创造价值能力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为其他上市公司以及制造业的非上市公司提供经营方向及能效提升的大数据科学依据,也为其他投资人及投资机构判断上市公司的业绩提供富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企业创造价值的评断标准是创造价值指数,这是经济增加值的核心能力指标,是企业经营活动价值以及业绩的真实体现,是影响投资者、塑造资本市场价格的数据标准。

课题组以上市企业披露的财务数据为基础,参考国际标准且为国资委采用的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模型,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定出2015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创造价值100强,同时对制造业十个细分行业进行创造价值专项研究并形成价值创造评价体系。

课题组认为,企业之强应主要体现在投入产出比的盈利能力。

从财务会计角度看,投入产出比为资产利润比,即投入为资产总额,产出为净利润;从价值角度看,这一核算方式既不净又不准。

具体体现如下:
首先,净利润不净。

净利润是扣减了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借贷费用等一系列成本费用的财富收益,但没有扣减因使用股东资本而产生的成本,少计了资本成本。

因此,这不是企业运行的净值收益。

能够反映净值收益的是经济增加值。

它以利润为基础,调整了利润等不实、不真的会计数据,扣减了包括股东资本成本的所有成本,是当期净值性终端收益。

经济增加值的实质是创值收益,其值为正,意味着创造价值;其值为负,意味着减损价值。

其次,投入不准。

资产总额是财务会计统计,反映的是企业当期的资产规模,而不是当期创造价值的投入净值。

资产总额中有一些是历史沉淀下来分期摊销的,有一些是为未来发挥作用的投资,有一些是当期发挥作用的。

因而,资产可分为在用资产和待用资产。

在用资产是企业当期运营的净投入,是所有当期已经投入企业的正常业务经营过程,为产生正常收益而投入的实际数值。

待用资产是正在投资、兴建、储备、待处理的长期资产。

因此,最有效性的产出是创值收益(经济增加值),最充分的投入是在用资产,准
确反映企业能力强的是在用资产创造经济增加值的能力,即创值率,其公式为:创值率(力)= 创值收益(经济增加值)/在用资产。

但是,完全以创值率反映企业的能力强是准确的,但不精确。

因为创值收益(经济增加值)由经营性创值收益和投资性创值收益两方面所构成。

经营性创值收益是经营收入减去运营成本、债权资本成本以及股权资本成本后的净收益;
投资性创值收益是经营业务以外向企业外的其他单位进行投资的投资收益在扣除
资本成本后的净值收益。

经营业务是主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对外投资是辅助,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不可控性。

因此,经营性创值收益是构成经济增加值的主体。

在用资产可以分为经营资产和投资资产。

经营资产是与生产经营相关的资产,一般占在用资产的70%以上,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投资资产主要是对外投资资本,是一定条件下企业经营的补充。

因此,最能反映企业稳定的、可持续的、主体性的创值能力是经营创值力。

即:经营创值力=经营性创值收益/经营资产。

经营创值力意义明确,直接反映1元的经营投入创造了多少的经营净值收益。

该指数越大,意味着1元的经营投入所创造的经营收益越大;该指数越小,意味着1元的经营投入所创造的经营收益越小。

为此,课题组研发出以经营创值力核心的创值能力指数,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创值能力评价模型,并以此为判断一家企业真正创造价值的能力的基础。

这一指数是判断一家企业是否真正强的核心数据。

在剔除了缺少完整三年财务数据以及某些数据异常的上市公司后,课题组对1622家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了创值能力评价研究,评出创值能力100强公司。

具体详见表1
创值能力100强的平均值是0.1920,表示1元的经营性投入创造了0.1920元的经营性、净值性收益,创值能力较强。

但企业之间有一定的差异,超过平均值占42%,低于平均值占38%。

其中,在0.3--0.39之间的企业占6%,0.2—0.29之间的企业占29%,在0.15—0.19之间的企业占35%,0.11--0.149之间的企业占30%。

以下为细分行业的创造价值前10强
(
(二)机械设备仪表
(三)金属非金属
(四)其他制造业
(五)食品饮料
(六)石油化工
(七)信息设备
(八)医药生物
(九)纸张印刷
(十)纺织服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