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业人口市民化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建设和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他们真正融入城市社会。
本文将针对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农民工在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生活问题较多。
一方面,农民工的居住条件普遍较差,很多农民工居住在简陋的出租屋或者城中村,卫生条件差、安全问题突出。
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着较高的生活成本。
由于缺乏稳定的工作和社会保障,农民工经常被迫承担高昂的租房、教育和医疗费用。
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提供稳定的住房和降低生活成本是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首要任务。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就业问题也较突出。
尽管农民工在城市中从事了不少劳动密集型工作,但由于技术水平和社会关系的限制,他们往往只能从事简单、低薪的工作。
农民工市民化还面临着职业发展困难和职业技能不适应的问题。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竞争力,促进他们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和发展空间。
农民工在城市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教育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由于早期教育不完善,学历低和教育机会有限,很多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方面遇到困难。
这不仅影响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水平,还增加了他们市民化的难度。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投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为他们实现平等竞争提供基础。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还存在着社会融入问题。
由于来自农村的文化差异和社会经验的不同,农民工在城市社会中常常感到孤立和不适应。
他们在融入城市社会时往往面临着语言沟通、社交网络和文化价值观的障碍。
政府应加强对农民工的社会支持和帮助,建立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提供相应的社会支持和指导,帮助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社会。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还面临着社会保障问题。
由于缺乏稳定的工作和社会保障,农民工在退休、医疗和其他重大风险面前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政府应加强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提供相应的养老、医疗和其他社会保障服务,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益。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城市落户难问题是一个主要障碍,许多农民工无法获得城市户口,导致他们在城市生活中无法享受相应的权利和福利。
教育和医疗保障问题也是农民工市民化的一大难题,许多农民工子女难以进入优质教育资源和获得良好医疗服务。
社会融合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他们往往面临着与城市居民融合不畅的困境。
农民工的法律权益保障也亟待加强,许多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中遭受不公平待遇,却没有有效的法律保护。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的待遇,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改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法律宣传教育,为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提供更好的支持与保障。
,是当前社会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议题。
2. 正文2.1 城市落户难问题城市落户难问题主要集中在城市户口政策上。
农民工想要在城市落户并享受城市居民的权利福利,往往受到限制和歧视。
一方面,城市户口通常需要一定的条件和门槛,如稳定工作、购房条件等,而这对于刚进城的农民工来说可能较难达到。
城市户口的数量有限,很多城市已经面临户口指标紧缺的情况,农民工想要落户就更加困难。
农民工由于没有城市户口,会在就业、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受到不公平待遇。
他们在城市工作多年,却无法享受城市居民应有的权利和福利,这导致他们的生活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城市落户难问题使得很多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处境艰难,也增加了城市管理和社会稳定的难度。
为解决城市落户难问题,可以通过放宽城市户口政策、加大户口指标分配、建立更加公平的城市公共服务制度等方式来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
只有解决了城市落户难问题,农民工的市民化才能真正得到推进和落实。
2.2 教育医疗保障问题教育医疗保障问题是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教育资源不均衡,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存在着诸多困难,包括学校招生政策不明确、学费负担重、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实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实问题及解决对策作者:刘庆斌来源:《求知》2015年第07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时指出:“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在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只有让更多的农业人口实现职业非农化、生活方式城镇化、待遇与市民均等化,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受到诸多问题的影响和制约1户籍制度改革问题。
户籍制度是造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性制度之一。
长期以来,这一制度的存在,导致从总体上将农村农民与城市市民逐渐分离开来,并由此附加了不同的身份功能,表现在城市市民享受良好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劳动就业和子女教育,而进城农民则在某种程度上遭受城市社会的排斥,使得他们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社保等诸多方面的权利不平等或者缺失。
近年来我国大量农民工实现了地域转移和职业转换,但大都没有从根本上实现身份功能的转换,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性制度障碍就是户籍制度。
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2014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又明确提出,将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的合法权益。
至此,意味着户籍制度改革才真正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但是,中央政策的善意如何才能转化为民众的福祉,并切实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个首要的问题,就是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之分以后,如何真正打通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则考验着各级政府的决策智慧和执行力。
一旦推进迟缓,或者难以落实,必将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与对策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后,农村地区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减少,导致农 村经济发展滞后。
农村社会结构变化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后,农村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留守儿童、空巢 老人等问题凸显。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社会不平等现象加剧
01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等社会不平
等现象可能加剧。
社会稳定性风险增加
保障。
完善土地制度
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在农村的土 地权益,允许土地流转或退回 原集体。
建立户籍制度改革
逐步取消城乡户籍限制,实现 人口自由流动。
住房保障政策
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住房补贴 或公租房等住房保障措施。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素质和能力
总结词
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技能 和综合素质。
城市规划和管理滞后
城市规划和管理滞后,未能及时适应农业转移人 口市民化的需求,导致他们在城市中面临各种问 题。
02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
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人口压力增大
随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市 人口数量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住房等需求也随之 增加,给城市发展带来压力。
城市经济发展动力
农业转移人口的子女在城市中接受教育的 机会和质量普遍较低,存在教育不公的问 题。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原因分析
1 2 3
制度障碍
现行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等存 在制度性障碍,限制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 程。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导致农业转移人口在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市民 化进程存在差异。
来源。
02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低
农业人口市民化的问题及建议
农业人口市民化的问题及建议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的困难问题一是农业专业人口素质偏低,就业情况不良。
目前城市农业转移人口虽然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一部分也是农村的佼佼者,但是农业转移人口总体上的文化技术水平和能力素质都不高,进城就业的竞争力比较低,特别是在经济转型升级大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城农民大多专业技能差,不能满足企业开展需求,企业用工难和农业转移人员就业难的双重矛盾并存。
尽管目前人社、教育、农业等多个部门都有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任务,但存在培训资源不集中、培训工程分散、技能培训质量不高等问题。
同时,农民大都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开展,加上季节性农忙影响,对集中脱产培训不积极,组织培训的难度较大。
所以大部分农业转移人口从事职业主要是建筑装潢、货运安装、酒店餐饮服务、商场销售以及食品、服装加工等以体力为主的劳动,收入低且工作不稳定。
真正自己从事个体经营的很少。
进城打工农民平均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低而不稳。
有的没有固定职业,找不到就业门路。
社区建设管理滞后,难以适应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需要。
一是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社区根本划归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不等同于村委会建制,也不属于行政、事业管理范畴,社区工作人员未纳入编制管理,工资待遇低,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效劳职能缺失。
社区重管理轻效劳,大部分从事的是相关部门延伸出来的工作职能,加之社工人员队伍素质参次不齐,提供专业效劳力量薄弱,难以满足效劳对象特别新增农业转移人口的需求。
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滞后,加大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后统筹管理的难度。
农业转移人口管理涉及公安、人口、教育、卫生、人社、住建等多个部门。
近年来,相关职能部门先后建立起了各自的信息管理系统,但信息资源在部门与部门、行业与行业之间的横向共享、流通还不畅通,一些公用信息例如流动人口规模、转移人口数量、在校学生规模等数据资源难以共享,基于人口的各类统计工作口径差距大,加大了新增城镇人口有效管理的难度。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及对策
J.Sh an xi Ag r i c .Uni v .( So c i al S c i e n c e Ed i t i o n) No .1 0 Vo 1 .1 4 2 O15
Ne w Pa t t e r n Ur b a ni z a t i 0 n
HU Zh en g - y u n ( Co l l e g e o f S o c i al a n d Po l i t i c al ,An h u i Un i v e r s i t y,H e fe i An h u i 2 3 0 6 0 1 ,C h i n a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u r b a n a n d r u r a l d u a l s t r u c t u r e s y s t e m ma k e i t d i f f i c u l t t o g u a r a n t e e t h e r i g h t s a n d i n t e r e s t s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t r a n s f e r p o p u l a —
j o y e q u a l r i g h t s wi t h u r b a n r e s i d e n t s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r a p i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s o c i a l e c o n o my ;i mp r o v e v o c a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农民工市民化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问题一:户籍限制我国的户籍制度造成了农民工难以获得城市居民的身份,限制了他们享受城市公共服务和福利的权利。
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还限制了他们在城市中的发展空间。
对策一:放宽户籍限制政府应该逐步放宽户籍限制,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获得城市户籍的机会。
可以通过积分制、居住年限等方式,逐步取消户籍限制,使农民工能够更顺利地实现市民化。
问题二:工资待遇低农民工在城市中往往得不到公平的工资待遇,经常遭受拖欠工资、加班加点无加班费等情况。
这使得他们难以获得相对稳定的经济收入,生活质量较低。
对策二:完善劳动法律法规政府应该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监督和执行,严厉打击拖欠工资行为。
还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确保农民工能够享受合理的工资待遇和劳动保护。
问题三:教育医疗保障不完善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着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的问题。
他们的子女往往难以获得城市教育资源,农民工自身也难以享受到城市医疗服务。
对策三:加强教育医疗保障政府应该加大投入,提高农民工的教育医疗保障水平。
可以通过增加学校建设、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以及加强基层医疗服务等方式,向农民工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医疗保障。
问题四:社会融入度低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他们往往由于文化差异、社会融入度低等原因,与城市居民难以融为一体,形成了“城中村”的现象,不利于城市的社会和谐发展。
对策四:加强文化交流和融合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民工的文化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社会融入能力。
还应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高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接纳和认同程度。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的质量和水平。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工逐渐走向城市,并在城市中工作和生活。
但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解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就业问题农民工进入城市,往往以工人的身份进入城市。
但是,由于农民工缺乏相关技能和知识,很难在城市中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此外,城市市场对于年龄较大的农民工也不太友好,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这也会影响他们的市民化进程。
对策: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改善他们在城市中就业的条件。
此外,应当加大对年龄较大的农民工的关注和扶持力度,引导他们自主创业或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
二、住房问题由于农民工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很难在城市中负担高昂的房租。
许多农民工只能选择在城中心周边的城乡结合部居住。
这种居住状态常常是不利于生活和工作的,而且也有可能给城市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对策:通过政府投资或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力度,切实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
此外,应当加强城郊公共交通的建设和完善,方便他们出行和生活。
三、教育问题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教育体系中面临着许多困境。
由于落户问题和城市中心学校的招生政策,农民工的孩子往往难以进入城市中心的优质学校。
这给孩子的教育带来了不利影响,还可能导致城市教育资源的浪费。
对策: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市中心优质学校的监督和管理,防止其限制农民工子女的入学。
同时,应当推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让更多的农民工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四、医疗问题农民工的医疗保障相对较差。
由于他们缺乏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很难享受城市医疗保障体系中的一些福利。
此外,许多城市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对于农民工的健康带来了挑战。
对策:完善城市医疗保障体系,加大对农民工的医疗保障力度。
此外,应当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医疗服务行业,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2024年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范文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农民工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群体,他们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本文旨在探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现状及解决策略,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及问题1. 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农民工在城镇化进程中逐渐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城市市民的过程。
目前,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支持。
然而,由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限制,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着诸多困难。
2. 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1)户籍制度障碍:户籍制度是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之一。
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难以获得城市户籍,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
(2)社会保障不完善: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往往无法享受完善的社会保障,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3)教育医疗问题: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和医疗保障问题也是市民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由于户籍和财力等方面的限制,农民工子女往往无法享受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资源。
三、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及意义农民工市民化是城镇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首先,农民工市民化有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其次,农民工市民化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最后,农民工市民化有助于缓解城市劳动力短缺问题,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四、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策略建议1. 改革户籍制度:放宽户籍制度限制,逐步实现城乡户籍一体化管理,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提供制度保障。
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保障农民工的基本生活需求。
3. 促进教育公平: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确保农民工子女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城镇化背景这部分内容应该围绕城镇化背景展开,详细介绍城镇化的概念、背景、现状和趋势。
可以从城镇化的定义入手,介绍城镇化的历史背景,探讨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分析城镇化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还可以就我国当前的城镇化进程进行具体分析,包括城镇化的速度、规模、效果等方面,并对未来城镇化发展进行展望和预测。
引言部分应该是整篇文章的开篇,要引出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意义,为接下来的分析与论证做铺垫。
1.2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意义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存在,不仅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关乎社会发展稳定和全面进步的重要议题。
农民工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市民化关系到城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关系到城市社会的秩序和和谐。
随着农民工不断迁徙至城市,他们所面临的各种生活问题和城市居民的交流互动,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社会的相互融合和共享。
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不仅关乎他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到城市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涉及到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他们需要适应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技能,这将推动城市的人力资源优化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存在并不仅仅是一个狭义的群体问题,更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只有充分重视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意义,才能更好地推动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与农村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2. 正文2.1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分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他们开始融入城市生活,但在市民化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农民工的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社会融合难题。
由于他们与城市居民在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融入城市生活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
农民工在城市市民化过程中遭遇的就业问题。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民权益受限。
农民工在城市没有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权益的地位,他们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都面临诸多限制。
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岗位多为低薪、高强度的劳动力工作,工资待遇较低,福利保障不完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学面临户籍限制、高额费用等问题,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教育资源;农民工在城市居住的社区中,也常常面临歧视和排斥等问题。
二是社会融入难度大。
农民工来到城市后,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文化背景的差异等原因,往往面临着与城市居民进行交流和融入的困难。
农民工在城市居住的社区中,由于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很容易与城市居民产生矛盾和摩擦;农民工在城市居住的社区中,由于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很难融入到城市的社会网络中,面临着孤独和排斥的问题。
三是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农民工在城市中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较大,由于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常常面临着思乡、失落等情感上的困扰。
农民工远离家乡,与家人分离,面临着亲情的缺失和孤独感的加重,容易造成心理健康问题的突出。
一是完善法律法规保护。
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立法工作,明确农民工在城市的权益,保障他们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险、住房等基本权益。
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维权机制,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维权的指导和支持,确保他们能够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是推进户籍改革。
逐步取消户籍限制,提高农民工的城市居民地位,使其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益。
通过户籍改革,为农民工提供更加公平的就业、教育、医疗等机会,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入和发展。
三是加强社会教育和文化融合。
加强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和文化教育,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文化素养。
推动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和理解。
通过社会教育和文化融合,促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和谐共处,减少冲突和摩擦。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工在城镇中逐渐形成了庞大的群体,他们的市民化问题也日益突出。
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不仅影响了他们自身的生活质量,也对城市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就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顺利进行。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户籍限制问题:农民工市民化的第一步就是户籍问题。
由于我国户籍制度的存在,农民工在城市中难以获得城市居民的身份。
他们没有城市户口,无法享受城市居民的各种权利和福利,如医疗、教育、住房等,使得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更加困难。
二、工作稳定问题:农民工在城市中往往从事的是一些临时性的工作,工作的稳定性和保障程度较低。
这不仅造成了农民工的生活压力,也限制了他们在城市中的发展空间。
三、社会融入问题:农民工在城市中往往处于边缘化地位,由于文化、语言等方面的差异,他们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缺乏社会支持和关系网络。
四、心理压力问题:农民工由于长期在城市中工作,与家人分隔较远,加之城市生活的单调、压力大,使得他们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影响身心健康。
以上问题的存在,对农民工市民化构成了一定的障碍,也需要我们去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过程。
下面将围绕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一、户籍制度改革:要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第一步问题,就是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
可以逐步放开城市户籍限制,让农民工在城市中获得合法的市民身份。
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民工可以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权利和福利。
二、稳定工作岗位: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就业机会和工资待遇。
要鼓励企业为农民工提供稳定的工作岗位,确保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有保障。
三、建立社会支持网络:要帮助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可以采取措施鼓励建立农民工社区,提供相关的服务和支持。
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心理健康关注和帮助,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户籍限制、社会保障不完善、文化认
同差异、生活困境等方面。
以下是对这些问题的对策。
户籍限制是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农民工在城市
落户非常困难,造成了城市居民身份的不平等。
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改革户籍制度,放
宽城市落户条件,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农民工获得城市居民身份。
社会保障不完善也是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困境。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时,往往面临着缺
乏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的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应当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确保他们在城市工作时能够享受到相应的保障。
文化认同差异也是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问题之一。
由于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文化背
景的不同,往往存在着沟通交流困难、融入城市社会困难等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
加强农民工的文化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同时也要加强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了解和
接纳,促进双方的交流和融合。
生活困境也是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挑战。
农民工在城市生活时往往面临着住房困难、
子女教育问题以及工资待遇不公等生活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
设力度,提供经济适用房给农民工,在子女教育方面也应该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并加强
对农民工工资的监管,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合理的工资待遇。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日益显著。
但是,农民工市民化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对此需要采取合适的对策。
问题一:户籍限制农民工的户籍限制是市民化的主要障碍。
许多农民工即便在城市工作多年,也难以获得城市的户籍。
作为农民工,他们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比如住房保障、教育医疗等。
而且,户籍限制还会影响他们的子女就学及毕业后就业。
对策一:改革户籍制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使农民工能够更加方便的在城市落户。
政府可以制定一些相关政策,如提供更多的绿卡、实行居住证制度、取消一些不必要的户籍限制等。
这些措施将会使农民工有机会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务,同时也为他们的子女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问题二:文化差异农民工与城市市民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
许多农民工只是缺乏城市文化的了解,并且也缺乏与城市居民相互理解的机会。
这种差异会导致一些行为偏差,甚至会增加与城市居民之间的误解和矛盾。
对策二:加强文化融合为了缓解这个问题,需要加强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文化融合。
政府可以针对农民工制定多种文化交流活动,如举办文化节,安排不同的文化交流活动等。
通过这些交流活动,农民工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城市文化,了解城市居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并能更快地适应市民化进程。
问题三:就业稳定性农民工在城市中较为脆弱,他们的就业稳定性比城市居民要差很多。
随便着市场经济的波动,许多企业可能突然裁员。
农民工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技能相对于城市人口要差些,他们找工作的速度及受雇率更容易受影响。
对策三:加强职业培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
政府可以制定更多的职业培训计划,针对农民工制定更多的公益性职业培训项目,帮助他们提升技能水平,提升就业竞争力,减少受到经济下滑的影响。
总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越来越突出。
政府应该制定更多的政策,以帮助农民工获得城市户籍,提高文化素质,增加职业技能。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居民,他们的市民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方面,市民化过程能够实现农民工向城市居民的转变,提高其社会地位和生活品质。
另一方面,市民化过程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户籍、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以及应对的对策。
一、户籍问题农民工迁入城市后,通常无法在城市的户口登记。
这导致他们无法享受城市居民的同等权利,例如优质教育资源,医疗保障等。
户籍登记问题不能够一蹴而就,解决的步骤大致有以下:1. 打破城乡二元一体制,实现全国范围内市民的户籍互通。
2. 打破户籍对于社会保险、医疗等福利条款的限制,保障市民的基本权益。
3. 推进“户口与身份证分开管理”改革,使市民可以在城市居住、工作,但在户籍上不受约束。
二、教育问题农民工的子女有时会跟随父母来到城市打工。
但由于户籍和资金等种种限制,很容易受到城里教育资源的影响。
1. 将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同等化,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
2. 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将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
3. 打破户籍限制,促进城市教育资源对农村地区的开放。
4. 提高政府对农民工子女的资助力度,向其提供学费减免、奖学金、助学贷款等福利。
三、医疗问题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城市的医疗资源日益丰富,但很多农民工在医疗保障方面仍然受到不公平待遇。
1. 打破城乡间的医疗资源格局,同等对待全国各地的医保权益。
2. 加强在城市工作农民工的社保权益,确保其在城市医院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医疗待遇。
3.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基本医疗服务。
四、社保问题农民工迁入城市后,往往不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社保待遇。
如果他们患了重病或失业了,就很容易陷入困境。
1. 打破户籍限制,让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障待遇,包括社保、住房公积金、退休金等。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及解决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及解决对策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及解决对策十八大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我国城镇化的进展。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特别强调,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人口市民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
城镇中的农民工是人口市民化的重要群体。
长期以来,由于宏观上社会制度的障碍和微观上劳动关系状况的影响,农民工难以真正融入城市,许多人只能成为城市的过客,而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必然要求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并长期定居下来,以实现现代化。
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农民,这意味着其祖祖辈辈依靠的承包地归为国有,失去了其最原本的寄托。
农民工问题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开展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我国农民工演变及特点农民工在国外对应成为“immigrant peasant”,即农民移民(或移民工、劳工),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大量农民劳动力,大规模离开原居住地进入到城市中现象。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认为,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
狭义的农民工一般指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广义的农民工既包括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也包括在县域内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
201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4223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335万人。
据估计,到2030年我国预计将要解决4亿农民工及其家属的进城和落户问题。
(一)我国农民工进城演变农民工的演变与城镇化进程密不可分。
1953年,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城镇化进程由此开始。
我国城镇化进程可以分为短暂发展时期、起伏波动时期、停滞时期、过渡时期、乡村城市化时期和快速城市化这六个时期。
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我国的农民工进城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国家为控制人口自由流动,颁布《中华条例》等一系列与就业等相关的制度,通过统购统销、人民公社和户籍管理三位一体的制度安排,减少工业化过程中对农村人的身份变换,限制了农村人口进城的步伐;第二阶段是1978年到1988年,这个阶段,国家开始允许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与对策
03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对策探讨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放宽落户条件
降低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的落户 门槛,打破户籍壁垒,促进人口
自由流动。
实行居住证制度
推行居住证制度,使农业转移人口 在城市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和权益。
简化户籍迁移手续
简化农业转移人口户籍迁移手续, 降低迁移成本,提高迁移效率。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01
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他们享
受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待遇。
提高保障水平
02 逐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与城市居民
实现均等化。
完善跨地区转接制度
03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跨地区转接制度,保障农业转移人
口在流动过程中的社会保障权益。
增加教育资源供给
01
扩大教育资源总量
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城市教育资 源总量,满足农业转移人口子女 教育需求。
02
促进教育公平
03
提高教育质量
取消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入学的户 籍限制,确保他们平等接受义务 教育。
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学校的 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 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04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户籍壁垒
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以实现 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机会。这一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面临许 多挑战和机遇,需要采取相应对策来促进其市民化。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状
人口规模
农业转移人口数量庞大,已成为城市人口增长的 重要来源。
地域分布
农业转移人口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及其周边地区 ,部分地区出现集聚现象。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及对策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卷!第!#期"!##$%"$!("#$%&’()*’+(,%’-(!".+’$/"+’0%+012’3’.%"4.(!#5./(!"$#!)收稿日期!$#!)*#%*$!作者简介!胡正云!!’’!*"#女!汉"#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及对策胡正云!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合肥$&#%#!"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出现成为必然!这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农民在生活方式%职业%社会心理和行为等各方面向城市居民转化的过程$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桎梏使得农业转移人口的权益还没有得到切实保障!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应深化户籍改革!使农业转移人口享有与城镇居民平等权利’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农业转移人口法制观念!保障其民主权利$关键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化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2!!文章编号!!%+!*0!%3($#!))!#*#’00*#)?+&84),.-’$*&#’")+,)-.#+).&/"()D +8-’2A -"2&’&/01+23#4"#+-4:+-’./)+?&E #4-"2&’2’"()?+&3)..&/6)7?-"")+’D +8-’2A -"2&’"(234&5/61&!2$%%0/0$&!$"*,%,(->$%*1*",%#3(#5*6(*704+*18#B 0&0*3(#5*$&#%#!#2#*(,"08."+-3"&^6B 5B 5::=:C E :7;:<K4<;68@87>:;<7<=6;>:?:@<A =:7B #B 5:F C N 876I 8B 6<76467:?6B 8N @:#B 5:;<C :;<7B :7B<K D 56;564B 5:F C N 876I 8B 6<7<K 8E C 6;F @B F C 8@B C 874K :C A <A F @8B 6<7H /5:F C N 876I 8B 6<7<K 8E C 6;F @B F C 8@B C 874K :C A <A F @8B 6<764B 5:A C <;:44B 58B K 8C =:C 9@6?67E D 8J #;8C ::C #4<;68@A 4J ;5<@<E J 87>N :58?6<C B C 874K <C =B <D 8C >4F C N 87;6B 6I :74H /5:458;M @:4<K F C N 8787>C F C 8@>F 8@4B C F ;B F C :4J 4B :==8M :6B >6K K 6;F @B B <E F 8C 87B ::B 5:C 6E 5B 487>67B :C :4B 4<K 8E C 6;F @B F C 8@B C 874K :C A <A F @8*B 6<7H R <6B 647:;:448C J B <>::A :7B 5:C :K <C =<K B 5:5<F 4:5<@>C :E 64B C 8B 6<7B <=8M :B 5:8E C 6;F @B F C 8@B C 874K :C A <A F @8B 6<7:7*Z <J :O F 8@C 6E 5B 4D 6B 5F C N 87C :46>:7B 467B 5:A C <;:44<K C 8A 6>>:?:@<A =:7B <K 4<;68@:;<7<=J %6=A C <?:?<;8B 6<78@:>F ;8B 6<787>4M 6@@4B C 86767E B <F A E C 8>:B 5:6C 8N 6@6B J B <E :B :=A @<J :>%A :C K :;B B 5:4<;68@4:;F C 6B J 4J 4B :=B <:P A 87>B 5:;<?:C 8E :<K 4<*;68@4:;F C 6B J B <8E C 6;F @B F C 8@B C 874K :C A <A F @8B 6<7%6=A C <?:B 5:6C @8D;<7;:A B 4B <E F 8C 87B ::B 5:6C >:=<;C 8B 6;C 6E 5B 4H 9)%7&+$.&2E C 6;F @B F C 8@B C 874K :C A <A F @8B 6<7%-6B 6I :76I 8B 6<7%_C N 876I 8B 6<7!!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和发展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的同时#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阻碍#城镇与农村地区无论在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在各种社会制度的健全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差距面前#一大部分农村人口放弃耕地#涌入城市#转变身份#一个被称为’农民工(的社会群体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大规模向城市聚集的人口由此带来了城镇化进程$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城镇化已经慢慢转移到了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发展新型城镇化#核心内容就是人口的城镇化和农民工的市民化$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同时在$#!&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提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在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的过程中#如何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如何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更好地应对在这一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是当前面对的难点以及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功与否的关键之处$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涵及现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从广义上来看#是指农民离开土地离开农村而转移到城市生活并且逐渐转化成城市人口的过程$而狭义上主要是指从农村转移而来的人口在城市获得工作机会并且最终能够获得在城镇永久居住#平等享受城镇居民各项公共服务而成为城市市民的过程$但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无论从广义还是从狭义来看#主要是指农村劳动力由原来从事农业逐渐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主体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做的主动选择而非被迫压力所致$由于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使得我国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将人口划分为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两者在社会支持网络中所处的不同位置也导致了无论是在社会生活水平)社会公共设施)社会身份角色与地位)社会文化上还是在社会权利上都表现出巨大差异$*!+长期以来#受户籍制度的限制和影响#地域之间人为地筑起了城乡结构二元化的藩篱#使得大量为城市建设)工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外来务工人员被挡在了城市公共服务的大门之外#城市的公共资源与公共服务更多向本地居民倾斜#外来务工人员在文化)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仍然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平等的条件和待遇$长此以往#在观念和实践中形成了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盲目的排外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社会矛盾和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发生$*$+因此#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中#要意识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仅是在居住地和职业上的简单转换#而是能够让农民在城市得到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真正融入城市并且扎根在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近二十年#政府在推动新型城市化建设的作用下#中国城市化水平以年平均超过!个百分比的速度在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迅速膨胀$根据$#!"国家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至$#!&年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达)&(+&S#其速度之快在世界城市化建设的历史上亦为罕见$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急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劳动#成了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主力军#承担着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主体工作$他们虽然实现了职业转换)地域转移#但是身份却没有转换过来#依旧是农民#没有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等的公共资源与福利$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现阶段城市常住人口和农村人口数已经非常接近#其中#城镇人口为%H %%亿人#占总人口的"’(%0S#而农村人口为%(+"亿人#占总人口的)#(&$S$与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亿余人#而农村人口则减少了!(&亿余人#城镇人口的比重上升了!&()S#截至$#!!年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城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以安徽省为例#安徽省作为人口大省和流出人口大省#根据$#!"年安徽省统计年鉴#安徽省$#!&年外出半年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S#其中性别比为!$)(#’!即每流出!##个女性即有!$)(#’个男性流出人口与之对应"#男性流出人口明显多于女性流出人口$而流出人口的流向多为外省#占流出人口的%+(’%S#其中流向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的人口数分别占流出总人口的$)(#$S)$%(+)S和$$(’S$由流向可以看出#流出人口大多选择江浙沪这些经济发达地区作为落脚点$而在流出人口年龄构成上#两个年龄段流出人口占流出总人口比重最大#分别为$#!$"岁和$)!$’岁#比重超过&#S$这一部分流出人口多数接受过义务教育并且可能完成更高层次的教育学习#在综合素质上相较于老一代转移人口有了较大提升$综上所述#在安徽省$#!&年流出人口中#以$#!&#岁接受过教育的男性为主体#以江浙沪等经济发达地区为主要流入地$我国城镇化的飞速发展#已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但是#在此过程中#受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因素的制约#面临的问题还很多$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的问题自!’+0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大量农村人口加入了城镇化的洪流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在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带’’胡正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及对策来的制约下#大量农业转移人口涌入城市后却无法在城市中沉淀下来#难以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社会权利#对自身社会身份的认同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农业转移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过程中城市的范围也一再扩大#各种资源的消耗量不断增加#对城市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压力$"一#无法平等地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社会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据统计截至$#!&年底#我国流动人口数为$(")亿#而人户分离人口数则为$(0’亿$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在我国特殊的户籍制度下#出现了人户分离人口$若按户籍人口统计#我国城镇人口数远低于我国城镇化水平$这其中就包括了人户分离人口$相当一部分农业转移人口在没有固定职业和固定居所的状态下聚集在城市中#他们生活在城市中却因为户籍制度没有城市户口而无法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权利$各种城市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权益以及社会福利对他们来说遥不可及#缺乏实现自身社会权利的渠道#生活水平与城市居民相比存在巨大差距$因此#社会生活参与度较低#难以公平的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而农业转移人口由于其流动性较大#国家虽已出台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并对跨地域的流动人口有相应的接续转移政策#但真正实行时对农业转移人口来说还是无法完全覆盖#使得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生活中的社会权益未能得到有效保障$"二#社会认同的缺失由于农业转移人口无法平等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权利与社会保障#长期的不平等待遇使得这一群体在自身的社会社会认同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身份认同是实现其融入城市的必经之路#只要是有一定竞争力的个人或群体#都会为了寻求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努力$而农业人转移人口对其城市社会身份的认同#即是指对城市生活及工作的方式)城市文化)市民群体的日常生活状态等的渴望与同化#并运用相同的评价标准将自己与生活在城市的居民相比较#则会更多地把自己归在于城市居民这一群体之内#从而获得自尊及归属感$而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中#由于其不具有城市户口#因此被排斥在城市正式居民之外$尽管他们与传统的农民之间已经有了大的不同#无论是受教育水平上升还是收入提高#但他们都很难融入城市#他们的社会身份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尽管城市正开始逐渐容纳这一群体#但这一群体与城市居民之间由于缺少应有的交流与沟通使得二者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由于城市居民与农业转移人口在文化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而形成的尊卑贵贱观念使得城市居民对这一群体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歧视和排斥$ "三#城市承载量接近极限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除了体现在这一群体自身的问题#作为这一群体涌入的目的地#城市也正经历着重重考验$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各地区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在接纳的流动人口数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环境人口容量是衡量一个地区人口承载力的重要指标#一个城市的各种资源能够养活多少人口在一定时间内是有限的$而在人口流动的总体趋势上#现阶段的流动方向还处于由内陆向沿海#由西北向东南#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模式#一些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吸纳流动人口的趋势正在进一步加强$不断涌入的人口为这些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带来了巨大压力#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得承载量已经接近极限$而由于城乡差异#导致农业转移人口的收入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城乡两地收入差距还在不断扩大#这无论是对转移人口自身还是这些地区自身#都是巨大的挑战和亟需解决的问题#转移人口的到来使得城市环境资源压力进一步上升#由此#转移人口想要在这些地区获得户口难上加难#同时也不利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三"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必要性!!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很大#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很大份额的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更为显著$由于农业生产率的迅速提高#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为劳动力的市场需求提供了支持$近年来由于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投入节省了大量劳动时间#农村劳动力出现剩余$受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陆续向城镇)向非#’’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卷!第!#期"$#!)年农产业转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入城市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这一部分转移人口以提供劳力为主要形式迅速加入到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他们以其低廉的劳动力为主要优势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充足的劳动力对经济和各种社会设施的建设都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因此#这一群体对社会综合发展有着极大意义#是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目前#由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一部分人口通过转移到城市工作生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劳动收入#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同时对更好解决’三农(问题有更大的促进作用$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三农(问题出现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就是农村劳动人口和劳动力众多#土地承载负荷过重$因此#一部分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并且完成市民化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农村地区与城镇之间差距愈拉愈大#这些农业转移人口来到城镇#也能从某些方面拉近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之间的距离#二者在一定程度上享受到平等的社会资源#这无论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还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心理和文化的融合上都有一定促进作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最终目的就是使得这一部分人口住有所居#学有所教#老有所养#劳有所得#娱有所乐#病有所医$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的核心内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有效解决对社会和谐发展)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作用$如何使农业转移人口能够适应城市生活并且成功在城市安家立业#消除长期存在的城乡不平等现象#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发展的保证$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转移人口在年龄结构上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出现了一个新兴的群体///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且数量已经接近!亿$这一群体在年龄上多数为0#)’#后#他们多数人已经没有了像上一辈那样强烈的土地情结#并且缺乏必要的耕种技能和知识#他们更倾向城市生活#市民化意愿更加强烈$他们来到城市工作#结婚生子后就彻底留在了城市生活完全从农村生活中脱离出来$因此#在一部分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迁移完全脱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同时#有效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农业转移人口目前已经成为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我们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四"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路径!!十八大报告要求’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现阶段#我国已正处于城镇化加快转型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从实际需求和发展的趋势来看#都需要我们加大发展力度#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一#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带来的影响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同步小康进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平台$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在我国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带来的影响也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充分体现$在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从根本上消除阻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质和政策障碍#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在取得城市户口以后#原农业人口应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同等权利并且尽到同等义务$要逐步建立汇集全体居民的社会福利制度#取消城市特有的各种消费补贴#同时在农村地区建设更多的公共设施#投入更多的公共服务#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的福利水平$ "二#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在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进程中#要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为农业转移人口创造充足的就业机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建设农业转移人口培训体制过程中要明确政府的主导地位#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质量和收入#保护其最基本的劳动权益$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是间接帮助其适应城市社会的工作与生活#是他们离开土地后能迅速在城市中站稳脚跟)获取劳动报酬的重要途径之一$此外#政府应该进一步明确不同地区适合的产业形式#针对不同地区所能支持的产业类型因地制宜#引进适宜发展的产业并且通过产业升级和改善基础设施来吸纳更很多的农业转移人口$*)+!’’胡正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及对策"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政策与保障制度属于宏观上的内容#如何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体系去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农业转移人口群体#他们来到城市后的生活同样需要来自政府的保障$我国现行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该也扩大其保障范围#将这一群体纳入其中$而政府还可以为农民工群体提供社会救助)失业保险)社会福利和再就业的介绍等服务$增加投资以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均等享有城镇公共服务资源#例如&加大资金投入为农业转移人口子女提供公平入学接受教育的机会)医疗机构为农业转移人口的就医提供保障)政府投资建成更多的住房供农业转移人口居住等$时刻关注农业转移的生活需求并尽全力为其提供生活上的需要#有利于农业转移人口早日融入城市生活#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社会待遇#从而得到更好的工作与生活#促进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四#提高法制观念%保障民主权利城市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几乎游离在政治生活之外#法律意识的淡薄)维权途径的缺失#利益诉求在城市公共政策体系中难以得到满足#都是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群体的切实利益#完善选举制度和户籍制度#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为这一群体提供切合其基本情况的维权途径$参!考!文!献*!+李超#万海远H 新型城镇化与人口迁移*[+H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H*$+邓鸿勋#陆百甫H 走出二元结构农民工市民化*[+H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H *&+蔡昉H 中国流动人口问题*[+H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H*"+黄会欣#马前广#刘电芝H 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及其对社会认知的影响*V +H 西南大学学报#$##0#&"!%"&!"0*!"’H *)+宋艳H 进城农民工弱势地位改变研究*[+H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0*)’H(编辑&佘小宁)$’’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卷!第!#期"$#!)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蒋晓莲 何泽寒
摘 要 :长期以来 ,我国传统城镇化 以土地城镇化为主 ,忽视 了人在城镇化进程 中的重要性 。新一届政府提 出新 型城镇化要 重视 人的 城镇化 ,其 中重点是要解决农业人 口市民化 问题。本 文分析 了新型城镇化进程 中农业人 口市民化 问题 ,包括 户籍 准入 问题 、农 民市民化后 原有财产保护 问题 、就业 问题以及公共服务供应 问题 ,并提 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 键 词 :新 型城 镇 化 ;农 业 人 口市 民 化 ;人 的城 镇 化 改革开放以来 ,我 国的城镇化事业得到突飞猛进 的发展 ,城镇化率 稳步提升。但城镇化进程 中也存在着土地城镇化快于人 口城镇化 、大量 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人城市社会 、农业人 口市民化不彻 底问题 。十八 届三 中全会提 出要实现新 型城镇化 ,要推进农业转移人 口市 民化 ,逐 步 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 1 2 1 转为城镇居 民。在此背景下 ,本文将探讨 农 业人 1 2 I 市 民化 问题 ,重点分析户籍 准人 限制 、农 民市民化后原有财 产保 护不力 、就业歧视 以及公共服务 未能实现对农业转移人 口全覆 盖等问题 的成 因,并提 出相应建议 ,以解决我国新 型城镇化进程 中农业人 口市 民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探讨农业人口市民化问题重点分析户籍准入限制农民市民化后原有财产保护不力就业歧视以及公共服务未能实现对农业转移人口全覆盖等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建议以解决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业人口市民问题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历来追求土地财政重视土地城镇化忽视人口城镇化以及城乡二元结构对我国城乡利益格局的影响3
一
农 民进入 。这些国企和事业单位不管是高端 岗位还是低端 岗位 招聘 ,很 多要求本地城市户籍或大专及以上学历 ,而不是要求与职位相 称的工作 能力 。这不仅涉及对农民的就业歧 视同时也剥夺 了有能力 的农 民的就业 机会 。这些企业和事业单位对农民的就业歧视是 由于他们过 分看重表 面 的地 域优势 和学历优势造成 的后果。其 次 , 有些农 民与城镇籍 员工在 同 企业中T作 时,尽管职位和工作业绩相同 , 城镇籍员 工获得的报酬 比 农民籍员工多,城镇籍员工升职机会多 ,很多农 民享受 不到同工 同酬 权 利。这些企业主之所 以忽视农 民同工同酬权利的原因是他们潜意识 对农 民工作能力差的偏 见引起 的。再次 ,农 民职业相关的权利缺乏保 障 ,很 化 问题 E 2 1 。 多企业没有为农民工提供应有 的职业安全保障 、休假权保障 以及 缴纳社 新 型 城 镇 化 进 程 中农 业 人 口市 民 化 问题 及 成 因 T成本 和农 民缺 由于我 国地方政府历来追求土地财政 , 重视 土地城 镇化 ,忽视人 口 会保险 这主要是因为这些 企业 主为 了 自身利益减少用_ 城镇 化以及城 乡二元结构对我 国城乡利益格局 的影 响 。造 成我 国农业 乏相关的权利保护知识以及农 民维权能力不够造成的 。正是 因为农 民在 人1 2 1 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着户籍限人 、农 民市民化后原有 财产得不到有效 城市 中就业遭遇到种种就业歧视 和职业相关权利保障不 足的现状 ,使得 保护 、农民遭遇就业歧视 和职业保障权利不全以及城市 中农 民缺乏公共 农 民不能和城市居 民在就业中享受到同工同权 的机会 ,阻碍了农 民在城 服务问题 ,严重制约着我国城镇化进程 。对此我将分析这些农业人 口市 市 中的经济收入的获得 ,不利于农 民市 民化进程 。 4 、公共服务供应 问题及成 因 民化 问 题 及 成 因 。 公共服务是农 民享有 的一项基本的公民权利 。农 民享受的公共 服务 1 、户 籍 准 入 限 制 问 题及 成 因 我 国很多城市出于 自身利益 的考虑 ,害怕低教育水平农 民和收入低 主要包括保 障性住房权利 、教育公平权 、医疗 服务权 、社会保障权 以及 的农 民会对城市造成负担 ,对于农业转移人 口要求人户城市 时存 在着多 文化服务权 。但在城市 中这些公共服务未能均等化提供 给城市居 民和农 种多样 的不合理 限制。 比如学 历必 须高 中 以上 、在城市 中要 有 自购住 民 ,明显倾 向于提供给城市居 民,农 民享受不到这些公共服务或 者享受 房 、必须要有稳定工作 、缴纳当地社会保 险若干年以上 。由于农 村教 的公共服务太少 。比如保 障性住房 中廉租房 、经济适用房和政策 性租赁 育条件和水平 限制 ,很 多农 民只有 初 中及 以下 学历 。许 多农 民收 入有 房大多数只提供 给城市户籍人 口,而收入低的农民却享受不 到这些优 惠 ] 。农 民子女在城市存在着 就学难 的问题 。因为没有城市户 限,而城市商 品房价虚高 ,农 民很少买得起城市住房 。多数农 民在城市 的住房政策” 中从 事着 流动性大 的劳动密集型工作或非正规 就业 ,几乎很 少有稳定 的 籍无法进入教学质量好 的公立学校读书 ,只能去那些教学质 量差的农 民 工作 。而且 由于农 民流动性大 ,在某地缴纳若 干年以上社会 保险几乎不 工子弟学校就读。或者进入教学 质量好 的公立学校要支付相 对较高 的借 可能。因而大多数农业转移人 1 2 1 无法满足这些要 求,被 城市户籍管理部 读费 。这些对农民教育权的歧 视一方 面不利于农 民工子弟 的教育 ,另一 门拒之门外。城市 管理部 门这种 自 利行为存在着对农 民群体 的歧视 ,损 方面也给支付借读费的农民沉重的经济 负担 。农 民的医疗权 利在城 市中 害了农 民的 自由迁移权 ,不利于实现城乡居民平等的生存权 ,也不利 于 也得不到保 障,很多城市的医保 政策不 与农 民医保政 策相对接 ,农 民在 实 现农业转 移人 口市民化进程 。而农 民往往 由于 自身力量的弱小 ,无法 城市 中医院接受 医疗服务时不能享受 国家医疗 补贴 ,使很 多农 民承受着 采取有效手段推翻拥有 强大行政权力 的城市管理部门实施的不合理户籍 巨大的经济损失 。农 民的社会保障权也没有 在城市 中得到很好保 护 ,农 限制 。从而使得农 民不 能得 到合理入户城市的权力 ,这是城市户籍 准人 民不 能与城市居 民一样享受到年老 、失业 、患病 、工伤 、生育时政 府提 供 的基本 生活保 障,从而使得农 民在年老 、失业 、患病 、工 伤、生育时 限制长久存在的深层原因。 无法承担在城市 中生活成本而不得不返 回农村生活。城市 中文化 服务也 2 、农 民 市 民化 后 原 有 财 产保 护 问题 及 成 因 农 民在市 民化之前在农村有很多财产权利 ,如土地财产权 、住 房财 未能考虑到农 民需求 ,城市文化部 门几乎没有针对农民对于提 高文化知 产权 、集体资产财产权等 ,这些 财产权是很多农 民赖 以生存 的资本 ,给 识的要求而提供相 应的文化服务 ,不利于缩小农民与城市居 民在文化素 了农 民生存 的资源 和生活 的保 障。很 多地方 政府 在对农 民实 行市 民化 质方面的差距 ,从 而使得农 民在一定 程度上无 法适应城 市的文 明生活 。 时 ,要求农 民放弃原有财产权利或不 同程度侵 占农 民这些财 产权利 。如 城市中这些公共服务很 少提供给农 民的原 因在于城市管理部 门认 为提供 农 民宅基地换住房时 “ 被上 楼” ,被征 地农 民补偿 资金 被截 留、挪用 、 这些公共服务给农 民需要 巨大 的经济成本 ,对于城市财政是 一种 巨大 的 克扣 ,农 民集体资产被无偿收 回。农 民市民化后原有财产保 护不力主要 损耗 ,而且对城市发展没有多少 收益 。基于成本大于 收益 的考虑 ,很 多 是 因为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思维下 ,出于 自身利益联合开 发商 ,侵 占农 城市管理部门缺乏经济动机给农 民提供 与城市居 民均等 的公共服务 。由 民土地财产权利 ,获得 巨额财政收入以及农村村集体 出于 自身利益 的保 于在城市 中农 民缺乏与城市居民均等 的公共服务 ,使得农 民在城市 中没 护思维阻碍人户城市后的农民获得集体资产 收益 。一方 面 ,农 民觉得 有获得与城市居 民同等的发展机会 ,导致农 民与城市居 民在 城市 中各方 能力有限 ,不能很好地保护 自己市民化后原有财产 。另一方面 ,农 民出 面的差距越来越大 ,不利于农民市民化。 二 、新型城镇化进程 中解决农民人口市民化问题必要性和对策 于对未来城市生活的不确定性 ,觉得为了城市户 口 放 弃或丧失大部分原 新 型城镇化看重人在城镇化中的巨大作用,要解决新 型城镇化背景 有财产的机会成本 太大 。因此 ,很多农 民不愿意在市民化后原有财 产保 护得不到有力保障的情况下市 民化 ,抗拒市民化进程 ,不利于 国家推进 下农 民市 民化 问题 ,必须 以人为本 ,充分尊重农民的权利 。以保 护好 和 实现好农 民在市 民化进程 中的权利作为基本原则 ,采取符合实 际情况和 农 业 转 移 人 口城 市 化 。 3 、就 业 问题 及 成 因 可行性条件的措施解决农 民人 口市 民化问题 。 1 、解决户籍准入 限制 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