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成型技术教案

合集下载

快速成型技术教案设计

快速成型技术教案设计

教案2009 ~20010 学年第一学期院(系、部)机电学院教研室制造工程系课程名称快速成型技术任课专业、年级、班级 06机制(1)班主讲教师姓名林俊义职称、职务讲师使用教材《快速成型与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及其应用》,王广春赵国群编著华侨大学《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案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华侨大学《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案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案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案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华侨大学《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案华侨大学《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案华侨大学《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案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华侨大学《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案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华侨大学《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案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一。

《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案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案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一。

华侨大学《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案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一。

华侨大学《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案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2011 ~2012 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实施小结课程名称:《快速成型技术》采用教材:《快速成型与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及其应用》,王广春赵国群编著任课教师:林俊义实验(实习)指导教师:林俊义辅导教师、助教:讲师任教班级 08材料成型1班计划安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安排总课时 36 学时, 2 学分,其中理论 30 学时,实验(实践、实习) 6 学时本学期计划授课 36 学时,其中理论 30 学时,实验(实践、实习) 6 学时实施情况:实际完成的授课总课时 36 学时,其中理论 30 学时,实验(实践、实习) 6 学时按实施教学编写的教案理论有 8 部分,实验(实践、实习)有 3 部分考试方式考查成绩计算方式考试80%+ 平时表现20%教学小结:快速成型技术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

快速成型与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及其应用课程设计

快速成型与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及其应用课程设计

快速成型与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及其应用课程设计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背景快速成型与快速模具制造技术是工业制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造业对于时间和成本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快速成型和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介绍快速成型和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的原理、过程和应用,并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快速成型和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2.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教学方法2.1 课程设计的内容2.1.1 快速成型技术•快速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常见的快速成型技术•快速成型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2.1.2 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常见的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2.1.3 快速成型和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的应用实例•快速成型和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快速成型和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制造中的应用•快速成型和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在医疗器械制造中的应用2.2 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课程中,讲师将针对不同内容,使用适当的图片和视频辅助讲解,引导学生对技术的原理和过程进行深入理解。

另外,学生将会在实例分析中了解快速成型和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3. 课程设计的成果评价本课程设计的成果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价:•学生针对课程设计的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将被评估;•学生完成一份关于快速成型和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的报告,报告将作为评估依据;•学生完成一份关于快速成型和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在医疗器械制造中的应用的报告,报告将作为评估依据;•学生完成一份关于快速成型和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制造中的应用的报告,报告将作为评估依据;•学生完成一个小组项目,应用快速成型或快速模具制造技术进行设计制作,成果将被评估。

4. 总结快速成型和快速模具制造技术是现代工业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设计通过介绍快速成型和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的原理、过程和应用实例,使得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这些技术,为将来的工作或研究提供基础知识和技能。

快速成型实验-指导书

快速成型实验-指导书

快速成型实验指导书1、实验目的1)掌握快速成形的基本理论;2)了解快速成形工艺方法种类及特点;3)掌握快速成形设备操作方法。

2、快速成型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快速成型属于离散/堆积成型。

它从成型原理上提出一个全新的思维模式三维模型,即将计算机上制作的零件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化处理并存储,对其进行分层处理,得到各层截面的二维轮廓信息,按照这些轮廓信息自动生成加工路径,由成型头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选择性地固化或切割一层层的成型材料,形成各个截面轮廓薄片,并逐步顺序叠加成三维坯件,然后进行坯件的后处理,形成零件。

目前RP技术的发展水平而言,在国内主要是应用于新产品(包括产品的更新换代)开发的设计验证和模拟样品的试制上,即完成从产品的概念设计(或改型设计)--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基本功能评估--模拟样件试制这段开发过程。

对某些以塑料结构为主的产品还可以进行小批量试制,或进行一些物理方面的功能测试、装配验证、实际外观效果审视,甚至将产品小批量组装先行投放市场,达到投石问路的目的。

快速成型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设计验证与功能验证。

RP技术可快速地将产品设计的CAD模型转换成物理实物模型,这样可以方便地验证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和产品结构的合理性、可装配性、美观性,发现设计中的问题可及时修改。

如果用传统方法,需要完成绘图、工艺设计、工装模具制造等多个环节,周期长、费用高。

如果不进行设计验证而直接投产,则一旦存在设计失误,将会造成极大的损失。

(2)可制造性、可装配性检验和供货询价、市场宣传,对有限空间的复杂系统,如汽车、卫星、导弹的可制造性和可装配性用RP方法进行检验和设计,将大大降低此类系统的设计制造难度。

对于难以确定的复杂零件,可以用RP,技术进行试生产以确定最佳的合理的工艺。

此外,RP原型还是产品从设计到商品化各个环节中进行交流的有效手段。

比如为客户提供产品样件,进行市场宣传等,快速成型技术已成为并行工程和敏捷制造的一种技术途径。

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技术教案

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技术教案

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技术教案标题: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技术教案教案目标:1.使学生了解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培养学生熟练操作熔融沉积快速成型设备的能力。

3.引导学生在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与应用。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一、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技术的概述1.定义与基本原理2.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技术的分类3.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领域二、熔融沉积快速成型设备与工艺流程1.熔融沉积快速成型设备的组成与功能2.熔融沉积快速成型工艺流程的步骤与要点三、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技术实践操作1.熔融沉积快速成型设备的操作要点与安全事项2.熔融沉积快速成型参数的设置与优化3.基于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技术的样品制作实践四、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技术的案例分析1.工业界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案例探讨2.学术界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答、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入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2.讲解与展示:详细介绍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技术的定义、基本原理、分类和应用领域,并展示熔融沉积快速成型设备的组成和工艺流程。

3.实践操作:讲解熔融沉积快速成型设备的操作要点和安全事项,指导学生设置和优化熔融沉积快速成型参数,并进行基于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技术的样品制作实践。

4.案例分析:讨论工业界和学术界关于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案例、研究进展和前景展望。

5.总结与小结: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回顾,强调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的方式,传授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技术的相关知识。

2.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熔融沉积快速成型设备,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技术操作技能。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应用案例和研究进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2.考察学生对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快速成形技术》实验指导书概要

《快速成形技术》实验指导书概要

实验须知实验课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与操作技能。

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教学的基本知识。

2.培养正确的科学实验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工作作风。

3.能独立操作和独立完成实验任务,提高在实验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任务1.学习利用 Pro/E设计三维零件2.掌握 STL 文件的生成方法和精度确定。

3.掌握切片加工软件的应用。

4.了解 LOM 快速成形机的基本结构及加工原理。

5.学习 LOM 快速成形机的基本操作及应急处理。

6.了解纸基快速原型的后处理过程。

三.实验前的准备实验能否顺利进行并收到预期效果,对实验的预习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学生应在每次实验课之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并复习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步骤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

四.实验课的进行1.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认真听取实验指导教师对实验的介绍。

3.观察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4.实验结束后,计算机应正常退出、断电,快速成型机应按照要求的程序断电。

清理实验现场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五.实验报告试验报告是对实验工作的总结,应简明地将实验结果完整、真实地表达出来。

试验报告要求文理通顺,字迹端正、清晰,分析合理,结论正确,讨论中肯。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实验名称、系别、专业、年级班次、实验者及同组人姓名、实验日期。

2.实验目的3.主要实验内容及结果。

4.对实验结果进行分行、讨论,回答实验指导书中提出的问题。

实验一快速原型建模及前置处理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三维零件设计软件,进行零件的三维设计。

2.掌握 STL 文件的生成方法和精度确定,了解估算加工时间软件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1.设计三维数字模型1参照给出的工程图设计零件的三维实体造型。

2学生自行设计三维数字模型,要求:高 <15mm,长 /宽 <130mm。

工业设计《快速成型技术》教学大纲

工业设计《快速成型技术》教学大纲

《快速成型技术》教学大纲(Rapid Forming Technology)二、课程说明1.课程介绍快速成形技术研究的是如何快速制造出新产品的样件、模具或模型,它包含快速原型制造和快速模具制造两个方面。

快速原型制造是在计算机控制下,基于离散-堆积的原理采用不同方法堆积材料,直接从CAD数据制造出零件原型。

快速模具制造是利用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直接制造模具,或利用零件原型作为母型,通过硅胶模、金属喷涂模等工艺间接制造模具,实现零件的小批量生产。

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分析影响成形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能够针对各种产品要求,确定合理的快速成型技术方案。

Rapid Forming Technology is to study how to quickly produce new product samples, molds or models, which includes rapid prototyping and rapid tooling. Rapid prototyping is based on discrete-adding principle, which uses different methods to add materials under the control of computer, and directly produces part prototypes from CAD data. Rapid mold manufacturing is to use rapid prototyping to produce directly the mold, or use the part prototype as the parent model, through silica gel mold, metal spray mold and other processes to indirectly produce the mold, to achieve small-scale production of part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correctly analyz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forming accuracy and surface quality and put forward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can determine a reasonable rapid prototyping technology scheme for various product requirements.2.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能运用快速原型工艺原理及工艺特点,使用常见的三维打印系统,将三维计算机模型合理地打印出实物模型。

快速成型技术3D打印教案

快速成型技术3D打印教案

2D转3D教学设计方案(1课时)1教学内容及目标:接触学生、了解学生,与学生互动使学生熟悉自己,并让学生对3D打印有直观的概念,并为第二课时做好课程导入部分留下悬念。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安全教育,在3D打印过程中打印机的何部不能触碰。

2、教学对象分组,将10人分为2人一组的教学小组,如多出1人,与教师1组。

教学对象分析:学习本课的学生年龄一般都在8〜13岁之间,该年龄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注意力较持久,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这些学生都已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初步掌握了电脑操作。

3D打印的课塑造性可以很好的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了解3D打印的大概概念,对3D打印进行浅入浅出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与分析:2D转3D教学设计方案(1~3课时)教学内容及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课时所用的2D转3D软件操作选项,引导学生做出2D模型转为3 D,导出模型,并为第三课时做好课程引导。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使学生了解软件操作选项。

2示范操作,指导学生操作。

教学对象分析:学习本课的学生年龄一般都在8〜13岁之间,该年龄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注意力较持久,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这些学生都已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初步掌握了电脑操作。

3D打印的课塑造性可以很好的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初步掌握2D转3D软件的操作方式,加深对3D模型认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与分析:2D转3D教学设计方案(3课时)5教学内容及目标:模型切片教学,打印教学;使学生了解操作切片软件,了解打印步骤。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切片软件的设置,切片软件的操作方式教学对象分析:学习本课的学生年龄一般都在8〜13岁之间,该年龄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注意力较持久,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这些学生都已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初步掌握了电脑操作。

快速成型课程设计摘要

快速成型课程设计摘要

快速成型课程设计摘要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快速成型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原理、分类和应用场景。

2. 学生能描述至少三种常用的快速成型技术,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 学生能运用数学和科学知识分析快速成型过程中涉及的几何变换和材料性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设计简单的三维模型,为快速成型做准备。

2. 学生能够操作快速成型设备,完成给定模型的制作。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解决快速成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快速成型技术的学习,培养对现代制造技术的兴趣和认识,激发创新意识。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学生能够关注快速成型技术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培养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为特点,结合课本知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但需加强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引入快速成型概念:介绍快速成型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 教材章节:第二章“现代制造技术概述”2. 快速成型技术分类及原理:详细讲解立体光固化、熔融沉积造型、激光烧结等常用快速成型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 教材章节:第三章“快速成型技术”3.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教授学生使用CAD软件进行三维模型设计,掌握基本操作和建模方法。

- 教材章节:第四章“计算机辅助设计”4. 快速成型设备操作:指导学生操作快速成型设备,了解设备结构、功能及安全操作规程。

- 教材章节:第五章“快速成型设备及其应用”5. 实践操作与团队协作:分组进行快速成型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三维模型,培养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快速成型概述学习教案

快速成型概述学习教案

第24页/共59页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二:二点 五十一分。
直接模具
指的是利用不同类型的快速原型技术直接制造出模 具本身,然后进行一些必要的后处理和机加工以获得 模具所要求的机械性能、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直 接快速模具制造是用SLS、FDM、LOM、3DP等工艺直 接制造出树脂模、陶瓷模、金属模等模具。
二、按制造工艺原理分以下几种
熔融沉积技术 (FDM)
三维喷涂粘结 (3DP)
立体印刷成型 (SLA)
Basic RP Technologies
层合实体制造 (LOM)
选域激光烧结 (SLS)
无木模制造 (PCM)
第16页/共59页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二:二点 五十一分。
4.3 快速成型技术的 应用
CAD模型 Z向离散化(分层)
层面信息处理 层面加工与粘接
层层堆积















组中
合堆
过积
程成

第10页/共59页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二点 五十一分。
4.1.3 快速成型技术的特点
1)可以制造任意复杂的三维几何实体。离散/ 堆积成型的原理,将十分复杂的三维制造过程 简化为二维过程的叠加
第11页/共59页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二点 五十一分。
2)快速原型产品单价与原型的复杂程度和原型的数
量均无关
产品单价 产品单价
传统方法
传统方法
RP 复杂程度
第12页/共59页
RP 制造数量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二:二点 五十一分。

快速成型课程设计

快速成型课程设计

快速成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快速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快速成型技术的概念、特点和优势,熟悉快速成型技术的常见方法和工艺,了解快速成型技术在工程设计和制造领域的应用。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快速成型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掌握快速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3.熟悉常见的快速成型方法(如立体光固化打印、选择性激光熔化等)。

4.了解快速成型技术在工程设计、制造和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快速成型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具备分析和评估快速成型工艺和设备的能力。

3.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快速成型设计和工艺规划。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新技术的敏感度和好奇心。

2.增强学生运用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创新和持续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快速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常见方法和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第四章:快速成型技术概述–快速成型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快速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2.第五章:快速成型方法–立体光固化打印–选择性激光熔化–其他快速成型方法(如熔融沉积建模、三维打印等)3.第六章:快速成型应用–工程设计领域的应用–制造领域的应用–医疗领域的应用4.实践环节:–利用快速成型设备进行实际操作–分析实际案例,探讨快速成型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快速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快速成型技术在工程设计和制造领域的应用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4.实验法:利用快速成型设备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快速成型技术》2.参考书: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和专著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教程等4.实验设备:快速成型设备、计算机等以上资源将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快速成型教学大纲

快速成型教学大纲

快速成型教学大纲快速成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教师提供了指导和依据,帮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明确目标、确定内容和方法。

然而,传统的教学大纲常常过于繁琐和冗长,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探索一种快速成型教学大纲的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成果。

快速成型教学大纲的核心思想是减少冗余和无效的内容,将重点放在关键知识和技能上。

首先,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学生应该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这可以通过分析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来实现。

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以帮助他们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模块化的方法。

将整个课程划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包含一个特定的主题或学习目标。

这样一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调整教学顺序和深度。

同时,模块化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材料和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快速成型教学大纲还可以借鉴项目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教师可以将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项目,通过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和里程碑,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如甘特图和里程碑计划,帮助他们监控教学进度和评估学生学习成果。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快速成型教学大纲还应该注重评估和反馈。

教师可以使用多种评估方法,如考试、作业和项目,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同时,教师还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和改进学习方法。

这样一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快速成型教学大纲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设计和管理能力。

教师应该熟悉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

同时,教师还应该掌握教学设计和评估的方法和技巧,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

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良好的组织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管理教学过程和与学生、家长的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2009 ~20010 学年第一学期
院(系、部)机电学院
教研室制造工程系
课程名称快速成型技术
任课专业、年级、班级06机制(1)班
主讲教师姓名林俊义
职称、职务讲师
使用教材《快速成型与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及其应用》,王广春赵国群编著
华侨大学
《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案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华侨大学
《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案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案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
《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案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华侨大学
《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案
华侨大学
《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案
华侨大学
《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案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华侨大学
《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案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华侨大学
《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案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一。

《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案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案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一。

华侨大学
《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案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一。

华侨大学
《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案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2011 ~2012 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实施小结
课程名称:《快速成型技术》
采用教材:《快速成型与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及其应用》,王广春赵国群编著
任课教师:林俊义实验(实习)指导教师:林俊义
辅导教师、助教:讲师任教班级08材料成型1班
计划安排: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安排总课时36 学时, 2 学分,其中理论30 学时,实验(实践、实习) 6 学时
本学期计划授课36 学时,其中理论30 学时,实验(实践、实习) 6 学时
实施情况:
实际完成的授课总课时36 学时,其中理论30 学时,实验(实践、实习) 6 学时
按实施教学编写的教案理论有8 部分,
实验(实践、实习)有 3 部分
考试方式考查成绩计算方式考试80%+ 平时表现20%
教学小结:快速成型技术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

它的主要任务是介绍一种新的材料成型方法,介绍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在学完一些传统的材料成型技术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成型方法,启发学生思考更多更新的工艺方法,也为学生进一步学好机械加工的其他方法提供必要的知识。

任课教师签名:
教研室主任签名:
系主任签名: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