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校园里的植物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c0843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61.png)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校园里的植物》这一课时,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六课时。
在这一课时中,学生将通过观察和探究校园里的植物,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等,以及植物的生长环境。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如何对植物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分类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好奇心,他们对身边的植物并不陌生。
但是,对于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以及如何对植物进行分类,可能还存在一定的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分类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校园里常见植物的名称,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等,以及植物的生长环境。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探究,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分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热爱大自然,保护校园里的植物。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说出校园里常见植物的名称,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等,以及植物的生长环境。
难点:学生能够对植物进行分类,并了解分类的依据。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探究法、分类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分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校园里的植物图片或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
2.教师准备植物分类的资料,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学习。
3.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观察和分类的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校园里的植物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植物的名称,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等,并解释植物的生长环境。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植物进行分类,学生通过观察植物的特征,将其归类到相应的类别中。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课时练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课时练](https://img.taocdn.com/s3/m/4a7493a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c.png)
(2024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校园里的植物》课时练一、填空题1.我们的校园里生长着、等树木,、、等花草。
二、判断题2.为了方便我们认识和了解校园里的植物,我们可以给校园里的植物挂树牌。
3.校园里的植物都是四季常绿植物。
()三、单选题4.观察校园内的植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校园里的植物没有生命B.校园里有很多植物C.校园里的植物都需要爱护5.下列关于调查校园生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来花从中采蜜的蜜蜂可以不记录B.为了仔细观察植物的花,可以采摘下来C.在校园生物大搜索中,对不知名的生物也要记录6.如果想调查校园里的植物,我们可以采取()的方法进行调查。
A.资料调查B.现场调查C.访问调查7.不适合种在校园里的植物是。
A.柏树B.莲藕C.樟树D.广玉兰8.对于调查校园动植物的活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放大镜是为了看清记录单B.小铲子主要是用来铲除杂草C.分类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调查校园动植物时可以把动植物分别记录D.对不知名的小动物我们没有办法记录,所以可以不记录9.调查校园生物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中,不可以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B.把观察到的小动物都带回家中给爸爸、妈妈看C.我们可以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出躲藏起来的生物D.调查校园生物时,对不知名的动植物可以画下来或拍照片10.关于校园内的植物调查方法错误的是()A.把不认识的植物画下来B.把不认识的植物拍照C.不认识的植物可以不记录11.成成在进行校园生物大搜索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看到蝴蝶从校园飞过可以不记录B.为了更好地观察蚜虫,可以把植物叶片摘下C.在搜索活动中,对不知名的生物也要记录,可以采用画图、拍照方式记录D.在调查中,遇到不认识的小动物应该用手抓起来带回教室仔细观察12.明确了校园生物大搜索的任务后,接下来要做的是()。
A.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B.走进校园开展大搜索C.查阅资料,了解校园生物D.制订调查方案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杨树;柳树;牵牛花;月季花;狗尾草【知识点】分辨植物与非植物;观察植物【解析】【分析】校园里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有杨树、柳树、桃树、樱花树、迎春花、月季花、牵牛花、菊花、狗尾巴草等。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1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2c8f9403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69.png)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1一. 教材分析《校园里的植物》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们了解到校园里的植物的种类、特点以及生长环境。
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观察,但对植物的知识了解有限。
他们在课堂上需要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以及亲身体验来加深对植物的认识。
此外,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也需要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校园里常见的植物种类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植物的意识。
3.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合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校园里常见的植物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校园里的植物环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演示法:展示校园里的植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的形态特点。
3.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4.实践活动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校园里的植物图片、实物等教具。
2.准备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的工具。
3.准备学生分组活动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校园里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校园里的植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在校园里见过哪些植物?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展示校园里的植物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的形态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分析植物的生长需求。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校园里观察、分析植物的生长环境,记录下不同植物的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植物特点和生长环境,让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校园里的植物?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校园里的植物》精品课件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校园里的植物》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25652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9.png)
YOUR LOGO
YOUR LOGO
YOUR LOGO
YOUR LOGO
YOUR LOGO
YOUR LOGO
YOUR LOGO
YOUR LOGO
YOUR LOGO
很多植物是中药材。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和 她的团队成功地从黄 花蒿中提取了青蒿素, 开创了疟疾治疗的新 方法。2015年,屠呦 呦因此获得诺贝尔生 理学或医学奖。
YOUR LOGO
课后反思
1、和同桌说说今天学习的收获好吗? 2、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重点。
YOUR LOGO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YOUR LOGO
YOUR LOGO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本节的学到了什么知识。 师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
浮萍 池塘里,水分充足
浮在水面上
仙人掌 沙土里,水分少
身上长满了刺
油菜 农田里,土壤肥沃
绿色的叶、金黄的花
苦瓜 菜园里,土壤肥沃
茎上有卷须
棕榈树 绿化区,土壤肥沃、阳光充足 树干上有棕毛
爬山虎 墙壁上,土壤肥沃、阳光充足 卷须顶端有吸盘
YOUR LOGO
落叶树是指每年到了秋末冬初叶子全部脱落的 多年生木本植物。在温带,这种植物春天发新 芽,秋天或冬初叶子脱落。这种树比较常见, 如柳树、杨树、梧桐树等。
YOUR LOGO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YOUR LOGO
YOUR LOGO
再见!
YOUR LOGO
YOUR LOGO
YOUR LOGO
YOUR LOGO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2ba57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7.png)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校园里的植物》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校园中常见的植物,通过观察和描述,让学生对植物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以生动有趣的图片和浅显易懂的文字,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植物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植物,培养他们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校园中常见的植物,知道它们的名称、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
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植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校园中常见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植物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
2.描述法:让学生用语言描述他们观察到的植物。
3.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植物的生长环境与形态特征之间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了解校园中的植物,收集相关图片和资料。
2.学生准备:观察校园中的植物,记录下自己喜欢的植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校园中他们所熟悉的植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校园中的各种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植物的名称。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每种植物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让学生上台展示并描述它们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校园中的植物?学生自由发言,提出建议。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一上1.6校园里的植物知识讲稿
![一上1.6校园里的植物知识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17ff2f70f7ec4afe04a1df7d.png)
bù shānɡ hài 不伤 害
tàn 探
suǒ 索
wǒ men yào zuò nǎ xiē zhǔn bèi ne
我们要做哪些准备呢 ?
rú hé ɡuān chá hé jì lù
如何观察和记录 ?
No Image
No Image
活动手册
小组为单位 观察植物 认真记录
zěn me guān chá
怎 么 观 察?
○ měi gè xiǎo zǔ xuǎn zé xiào yuán lǐ de yī gè dìdiǎn guān chá
○ 1.每个小组选择校园里的一个地点观察。
○ xuǎn dìng yī kē zhíwù bìng bǎ tā huà xià lái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
xiào yuán lǐ de zhí wù
校园里的植物
我们怎样去观察校园的植物
zhāng shù 樟树
guì huā 桂花
rèn yi rèn
认 一认
jīnɡ 茎
yè 叶
yù mǐ 玉米
huā 花
ɡuǒ shí 果实
rèn yī rèn
认一认
ɡēn 根
○1.活动时,小组一起行动。
○ bú dào yǒu wēi xiǎn de dìfāng qù
○2.不到有危险 的地方去。
○ tīng dào lǎo shī de jíhé shēng yào jíshíhuílái
○3.听到老师的集合声 要及时回来。
zhù yì 注意
4.
bù bá qǐ 不拔起
交流研讨 交流自己观察的植物 说说我的发现和问题
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6347d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9.png)
4.科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5.科学行动: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植物、保护植物,将科学行动融入校园和家庭生活。
2.胚根发育: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根系。
3.胚轴伸长:胚轴逐渐伸长,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输送到胚根和胚芽。
4.胚芽发育: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形成茎和叶。
5.幼苗形成: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种子发芽形成幼苗,逐渐发育成植株。
例题3: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题目:请列举三种校园内常见的植物,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1.6.3《探索植物的多样性》要求学生了解校园内植物的多样性,学会用生物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植物的特征。通过调查、分类和比较,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学习本章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生物与环境》和《生物的基本特征》等知识,对生物有一定的认识。本章节内容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观察和了解校园里的植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植物不结种子,通过孢子繁殖,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3.植物无根,有茎和叶的分化,不结种子,通过孢子繁殖。
答案:
1.植物1属于种子植物,因为具有种子繁殖的能力,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2.植物2属于蕨类植物,因为不结种子,通过孢子繁殖,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3.植物3属于苔藓植物,因为无根,有茎和叶的分化,不结种子,通过孢子繁殖。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植物校园里的植物课件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植物校园里的植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afb24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0.png)
发芽期:种子萌发,长 出嫩芽
生长期:枝叶生长,植 株壮大
开花期:花朵开放,吸 引昆虫授粉
结果期:果实成熟,种 子形成
休眠期:植物停止生长, 进入休眠状态
更新期:植物更新换代, 为新的生长周期做准备
06
提供氧气: 植物通过 光合作用 产生氧气, 为人类提 供呼吸所 需的氧气。
净化空气: 植物能够 吸收空气 中的有害 物质,如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等,净化 空气。
添加项标题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添加项标题
植物对温度的适应性不同,有些植物可以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生 长,而有些植物则需要特定的温度条件才能生长良好
05
呼吸作用:种子进行呼吸作 用,产生能量
胚根和胚芽发育:种子内部 的胚根和胚芽开始发育
破土而出:胚根和胚芽突破防止物种
灭绝
保护植物的措 施包括:植树 造林,保护自 然植被,减少 污染,合理利
用资源等
美化环境:植物可以美化校园环境,提高校园美观度。 净化空气: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 调节气候:植物可以调节校园气候,降低温度,提高湿度。 保护生物多样性:植物可以提供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缓解压力:绿色植物可以缓解人们的压力,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
吸水膨胀:种子吸收水分, 体积增大
生长壮大:种子继续吸收水 分和养分,逐渐长大
发芽期:种子萌发,长出嫩芽 生长期:枝叶生长,植株壮大 开花期:花朵开放,吸引昆虫授粉
结果期:果实成熟,种子形成
休眠期:植物停止生长,进入休眠 状态
更新期:植物更新换代,重新生长
开花:植物花朵的形成和开放过程 传粉:花粉从雄蕊传到雌蕊的过程 受精: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结果: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教学设计
![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c745f0dd88d0d233d46a95.png)
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在前5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过运用看、摸、闻等方法去观察,先整体再局部地认识了植物以及植物的叶、茎等结构,并通过种养植物等活动知道植物会生长,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和阳光,进而认识到植物是“活”的,是有生命的。
在本课中,学生将综合运用在前面几课中学习的观察方法,再次走出教室,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这也是对本单元的整体回顾。
走出教室,学生将运用在前几课中学习的观察和记录方法,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植物的特征、名称、生长地点,发现室内观察之外的新信息,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存需要,再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并强化共识,增强爱护植物、不伤害植物的意识。
聚焦板块:通过出示一幅校园中的植物的照片,提问学生认识这个植物吗;教师适时介绍植物名称,梳理各部分特征及生存环境,形成初步的“班级记录表”,激发学生到校园中探究植物的兴趣。
探索板块: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去观察和认识植物前应该做的准备和相关注意事项。
带领学生出去观察时,对事先确定的一株植物一起进行观察,再次明确观察和记录方法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开展观察记录。
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安全,并答疑解惑。
研讨板块:观察、记录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有序回到教室,学生分享观察及记录的结果,通过研讨活动,了解相关植物的名称、特点及生存环境。
此时需要教师辅以追问和引导。
拓展板块:教师设疑,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有什么新的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前几课中已经学习过观察和记录方法,本课再次走出教室进行活动,学生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植物的名称、生长地点及特征,学生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
但是,记录能力以及对植物的特征认识的不足,让学生会有无从下手的情况。
所以需要老师积极引导观察,讲解名称和特征,同时指导学生如何用画图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特征。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在实地观察中,发现校园里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各自的名称和特征。
《校园里的植物》课件
![《校园里的植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d37f6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4.png)
当植物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可能需要 移植到更大的容器或更适宜的生长环 境中。移植时应尽量保留更多的根系 和土壤,并注意新环境的适应性。
05
CATALOGUE
校园绿化与环境改善校园绿化的意义01 Nhomakorabea02
03
提升校园环境质量
通过绿化植物的种植,可 以改善校园的空气质量, 减少噪音,提供宜人的学 习环境。
效益。
校园绿化对环境的影响
改善空气质量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有助于净化空气。
调节微气候
绿化植物可以降低周围温度、增加湿度,有助于 调节校园微气候。
美化校园景观
通过合理的绿化规划与设计,可以美化校园环境 ,提升校园的整体形象。
THANKS
感谢观看
植物的蒸腾作用
总结词
蒸腾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片气孔释放水分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助于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 调节体温和环境湿度。
详细描述
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通过蒸腾作用,植物可以吸收和运输水分,将 水分从根部输送到叶片,以满足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的需要。同时,蒸腾作用还可以帮 助植物调节体温,防止过度热害或冷害,并影响环境湿度,对生态系统中的水分循环和
运动场周边
通常会种植一些耐踩踏 、易维护的草本植物和
低矮的灌木。
休闲区
通常会种植一些观赏性 强、舒适度高的植物,
如杜鹃、月季等。
植物的适应性
光照适应性
土壤适应性
不同的植物对光照的需求不同,有些 喜阳,有些耐阴,应根据校园的光照 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
不同的植物对土壤的酸碱性和肥沃度 需求也不同,应根据校园的土壤条件 进行改良和选择。
气候变化也有重要影响。
一上1.6校园里的植物
![一上1.6校园里的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85075c23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4.png)
分布特点
操场区域多选择一些耐旱、 耐踩踏的植物,如早熟禾、 黑麦草等。
植物种类
草本植物、乔木、灌木等。
绿化效果
操场区域植物可以起到防 止尘土飞扬、美化操场的 作用,为学生的体育活动 提供良好的环境。
食堂区域
分布特点
食堂区域多栽种一些具有杀菌、净化空气的植物, 如柠檬、薄荷等。
植物种类
香樟树、月季花、茉莉花等。
植物的形态、色彩和香味等特征可以 给人带来愉悦感,提升校园环境的质 量。
净化空气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 碳并释放氧气,有助于改善空 气质量。
植物的叶片可以吸附空气中的 尘埃和有害气体,起到过滤空 气的作用。
一些植物还可以分泌挥发性物 质,具有抗菌、抗病毒等生物 活性,有助于净化空气。
调节气候
绿化效果
为就餐环境增添绿意,提供舒适的就餐体验。
其他区域
分布特点
01
其他区域包括校园道路两侧、图书馆周边等,这些地方多选择
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如樱花、海棠等。
植物种类
02
紫叶李、红叶碧桃、南天竹等。
绿化效果
03
这些植物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还为师生提供了休闲散步的好
去处。
04 植物的养护
浇水
特点
花卉类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能够为校园环境增添色彩和生气。
种植建议
在校园绿化中,花卉类植物适合种植在花坛、花境、草坪周围或建 筑物周围,能够提供美化环境和愉悦身心的效果。
02 植物的功能
美化环境
校园里的植物可以增加绿意,为校园 增添生机和活力。
植物可以软化建筑线条,柔化空间, 营造出更加宜人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释放水分,有 助于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调节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新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完整)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新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ac93f5d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4e.png)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一年级科学教学进度表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1.《我们知道的植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识别I1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2.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3.尝试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1.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
2.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
教学重点: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塑料花、植物、种子、花盆、泥土、小铲子、小葱、大蒜、胡萝卜、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植物、课件。
学生进行汇报。
预设生1:陆地上有植物,水中也有植物;预设生2::长叶子的是植物;预设生3:开粉色、红色花的是植物;1. 我们知道的植物绿色、有叶子、能生长、开会、结果有生命、需要水、阳光……水培土培2.《观察一棵植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科学探究目标2.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3.在教师引导下,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4.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科学态度目标1.对常见植物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认真观察、认真记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
教学重点: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教学难点: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植物、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植物、课件。
、讲授新课(一)初识菊花1.猜一猜教师组织学生猜一猜。
预设生:在学生猜不出,答案五花八门。
教师出示一张菊花开花时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盛开的菊花再次猜测植物的名称。
预设生:菊花。
2.说一说教师组织学生说说在哪里见过菊花。
预设生:在很多地方见过,公园里、家里种植.....师生小结:菊花分布很广泛,生长在土壤中。
1-6校园里的植物
![1-6校园里的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23df40b85a8102d277a22f41.png)
校园里的植物学习目标(一)科学知识:发现不同地点生长着不同的植物,找出它们的特征和名称。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周围常见植物的观察,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认识植物的兴趣,培养珍爱生命爱护植物的意识。
重点认识周围的植物及其特征难点用图画表示出植物的形态和特征。
导入新课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生长着很多美丽的植物,今天我们一起寻找他们。
讲授新课一、校园里的植物1.把学校划分为几个部分,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部分,到校园内去寻找植物的特点并观察它们的生活环境。
2.探索:我们要做哪些准备呢?如何观察和记录?注意:不拔起、不采摘、不伤害植物。
3.选定一棵植物,并把它画下来。
4.我汇报1.菊花叶子较大,叶子边缘有较大的锯齿,茎直直的,花朵较大,颜色鲜艳,2.仙人球小小的.圆球一样,有很多的刺.会开花.3.君子兰根很粗大,叶片深绿色,叶子像剑一样.而且有光泽.4.爬山虎枝叶茂密,长在墙壁. 叶子像手掌.茎上有细丝,牢牢地扒住在墙上. 5.杨树树干直直的;树皮光滑,是灰白色的,叶子有齿二、总结发现1.你有哪些新发现?遇到哪些新问题?植物名称生长环境生长特点白杨操场边,阳光充足树干笔直,树叶茂盛茶花花坛里叶子椭圆形爬山虎墙壁上枝叶繁茂仙人球沙土里,水分少身上长满了刺2.你观察的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特征?植物都有(根)、(茎)、(叶)大多数都能(开花)、(结果)、(长种子)都有(阳光)、(空气)、(水分)等生命需求都能(繁殖)、都能(长大)、都能(呼吸)……3.你有哪些新发现?出示:松树皮、紫荆树皮的图片发现不同树木的树皮不一样出示:紫茉莉、菊花、茶花的图片花的形状千姿百态出示:对生、互生、轮生的叶子的图片发现叶子的生长也是不同的三.课堂小结我们的校园里有这么多美丽、可爱的植物,他们为我们创造清新的环境,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它们,保护它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校园里的植物
教学过程:
一、从整体认识植物
1、了解学生事先观察到的校园植物:说说你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
(可说名称,也可描述外形。
)
师生交流。
2、指导如何观察,提出观察要求:下面我们要到校园里去观察这些植物。
出示表格,讲解要求。
我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名称生长环境生长特点
(可以写也可以画)高矮排队
(按由矮到高顺序排出)
……
3、学生实地观察,教师随时指导。
4、汇报交流。
5、小结:植物的外部形状是各种各样的。
二、从局部认识植物
1、提出观察任务:我们要去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树皮、树叶和花。
2、讲解如何观察树皮:先摸,有什么感觉?再拓树皮,看拓下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
3、讲解如何观察树叶:在树枝的一个节上看叶子是怎样长的?把它画下来。
4、讲解如何观察花:比较两种花形状的不同,也把它画下来。
5、师生观察后交流。
6、提出问题,进行思考:我们观察到的植物有哪些相同点?
(集中在都有根、茎、叶、花、种子等结构特点上,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等生命需求上,都能长大,都要呼吸……)
三、认识植物多样性,给植物分类
1、看教科书第16\17页,提问:你认识这些植物吗?还认识哪些植物?
2、谈话:我们来给它们分类,说说你想怎样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