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17 长城》 公开课教案_0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17 长城》 赛课教学设计_0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17 长城》 赛课教学设计_0

《17.长城》教学设计一、复习巩固。

大屏幕出示词语,开火车朗读。

二、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的骄傲,它以其自身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看着这几幅图片,我们似乎也来到了长城脚下,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你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评价一下长城吗?大屏幕出示: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针对这个评价你能提出哪些关键问题,供大家学习讨论?(1)从哪可看出长城气魄雄伟?(2)为什么称它为“伟大的奇迹”?(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长城的长?(学生抓住长龙,一万三千多里等词语体会)2、什么是蜿蜒盘旋?请同学们感情朗读第一句,看看你还能体会出什么?(长城的雄伟气势)3、指导朗读4、渗透写作方法:作者在这段描写中,分别运用了打比方和列数字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长城长而壮观的气势,这也是我们今后在习作中需要学习的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5、明确观察点:这是在哪里看长城?6、指名读背课文第一自然段(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长城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高大坚固)2、长城的高大坚固体现在哪儿?(建筑材料、垛子、方砖)适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朗读。

3、长城为什么要修筑得这样高大坚固呢?(意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长城是古时候用来防御敌人进攻的城墙)4、既然是作为防御的城墙,长城除了建的高大坚固,还有什么特点么?(设计有方,设施齐全,在长城上有了望口和射口,城台,城墙还很宽,便于奔跑)5、在这段描写中,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6、明确观察点:这是在哪里看长城?教师小结:作者按照由远及近,从整体到部分的方法向我们介绍了长城,层次清晰,使长城的远景近貌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

7、播放长城近景录象,指名当导游介绍长城。

为背诵第二自然段做准备。

8、听了他的讲述,我们对长城有了更深的了解。

你们能背下来么?指名背诵第2自然段(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第三自然段?(指名读)2、作者想到了什么?3、你从哪里看出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智慧?(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并且指导朗读)(四)学习第4自然段1、此时此刻,作者不由得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最后一段。

四年级语文上册《17.长城》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17.长城》教案

17.长城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二、学习生字1.学习会认的字。

2.学习会写的字。

3.学生书写。

三、出示图画,边看边说(1)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2)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3)小组讨论,并说说。

2.出示第二幅图(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3.对照课文,读课文。

(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小组学习,思考(1)仔细对照课文内容,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2)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五、巩固练习(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

(2)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二、全班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谈谈对第一幅图留给自己的突出印象。

2.找出描写长城样子的一个句子,说说他的作用。

3.出示第二幅图,想想这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变化?4.学生发言。

5.齐读第三段的课文,思考。

(1)一边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

(2)找出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先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6.全班齐读。

7.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个伟大的奇迹”?三、总结学习体会。

1.感情去朗读课文。

2.谈谈你的体会。

四、巩固练习。

1.指导朗读。

2.讲讲有关长城的故事或传说。

板书设计观察长城远景像一条长龙、蜿蜒盘旋近景城墙、多值、城台长城联想人民血汗抒情中华民族的象征与骄傲智慧赞美工程→雄伟、奇迹→议论板书设计这是一篇看图学文的文章,四年级的训练重点是读文章想画面。

-人教版四年级17.《长城》教学设计一,教案_四年级语文教案.doc

-人教版四年级17.《长城》教学设计一,教案_四年级语文教案.doc

人教版四年级17.《长城》教学设计一,教案_四年级语文教案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

2、技能目标:(1)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2)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情感目标:通过读文讨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力求体现知识、技能、情感的多元统一,挖掘《长城》这一篇课文中的科学和人文内涵。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观察插图,了解图意。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据28年前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报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一项是中国的长城,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长城。

(板书课题)(运用名人名言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观察彩图,了解图意。

(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多媒体展示课本两幅彩图或直接用挂图展示)(1)介绍观察点。

运用教室的布置让学生理解什么叫观察点。

第一幅图的观察点在哪里呢?(在长城外或太空等)第二幅图又是在哪里观察的呢?(在长城上)(2)看第一幅图时应重点观察什么?(抓住观察重点:长城)你觉得长城看上去有什么特点?(长、大、弯)再看第二幅图:你能看出长城有什么特点?(高大、坚固)。

--(可以适当地引入远景图和近景图的概念)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刚才两幅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第一幅图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图与第二自然段相对应)2、分组讨论: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为什么没有和它相对应的图片?(不是作者所见之景,无法画出。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三、四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作者的联想和长城的地位。

)3、试给课文四个自然段分别加一个小标题。

三、图文对照,读懂课文。

1、第三次看远景图。

(1)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像一条长龙)用什么方法来描写长城?(比喻)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什么特点?(长、大、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个比喻把静态的长城写活了。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17 长城》 优质课教学设计_0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17 长城》 优质课教学设计_0

《长城》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

2.把看图、学文、想象结合起来,感受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的方法。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难点: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1课(长城)。

齐读课题。

2、关于长城你有哪些了解?根据你课前的预习,大家来说说长城。

3、同学们对长城的了解还真不少!那作者又向我们介绍了长城的哪些内容呢?一、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词)这些就是课文中出现的生词,自己先小声地读一读。

好,谁来领读?师:什么是屯兵?(屯兵就是兵都聚集在一起,屯兵的地方就叫堡垒。

)3:找4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中的哪段话可以概括全文?(课件最后一段)(读完板书:奇迹)4: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你们知道什么叫奇迹吗?(不同寻常、不平凡、独一无二,少见的)顺序:1、浏览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长城的?(远-近,整体-局部)第1段:师:我们随着作者先远看长城。

指名读第1段?想想:长城给你留下了什么的印象?生:长城特别长师:有多长?生:……师:六千多千米就是一万三千里,所以说称之为万里长城,真是名副其实。

二十多年前,有一个年轻人曾徒步走完了这六千多千米,用了整整508天,如果把我们的操场按一圈三百米计算,要走完长城就相当于围绕操场跑上23000圈。

师:长城长吗?生:长!师:1、我们就读/写长的这一句“从东头的……”(示)你读的不错,读出四千千米了,但还不够长!2、谁能把长城读得更长?不错,五千千米了!3、男同学一起读,看能不能读出六千千米?评:读的真好,真是万里长城万里长啊!师:课文正是用这些准确的数字向我们说明了长城长的特点,以后同学们在介绍一种事物时,也可以用上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四上17《长城》【教案】

四上17《长城》【教案】

《长城》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有关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会背第三段。

2.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体会重点词句含义。

3.欣赏长城的雄伟,激发对祖国劳动人民的敬仰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气势雄伟。

难点学生是能借助资料,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发自豪感。

教学准备课前根据导学案和预习单进行充分的预习。

教学方法按照初读—研读—赏读的顺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雄伟壮观。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方式一:唱歌:都说长城两边是故乡,你知道长城有多长,它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它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歌中所赞美的就是—万里长城(板书:长城)齐读课题,这可是举世闻名的长城呀!再读课题(真有气势)方式二:巨龙一样的威容俯卧万里长路,雄狮一样的尊严横卧万里雄关,猛虎一样的雄风傲视千山万水。

这就是中国五千年文明铸就的伟大工程——长城!【板书:长城】齐读课题!这可是文明中外的长城啊,再读课题!(真有气势)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组长带领组员一起交流课前老师布置的预习题。

各小组能通过合作学习,基本解决导学案设置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和学生一起交流。

(有读、有写、有讨论、有争辩,咱班同学真会学习呀!)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语:瞭望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高大坚固气魄雄伟学生自读,明确个别字的读音,如崇容易读成cong。

瞭形似字多,可以把撩、燎、潦整合来读,整合时候是以词语形式出现(此处学生有疑问教师一定明确,学知识不可马虎)男生读、女生读、教师范读、比赛读。

积累四字词语(读的朗朗上口,特别是崇山峻岭和蜿蜒盘旋不仅读出了画面感而且都读到老师心里来了)课件出示第二组词语:崇隔垒慧魄1.生观察字形和重点笔画。

讨论交流每个字的特点:崇字注意和祟区别、隔字不要加横、垒字注意重心不要偏离、慧字讲出来历。

魄字和魂区分(关注字的特点,才能写正确。

生能找到比较,师能讲出来历,这样学字不仅有兴趣,而且掌握的牢固。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7《长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7《长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17《长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初步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2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他们对我国的世界遗产之类的话题比较感兴趣,大多数学生对长城非常熟悉,说起来滔滔不绝。

但也有一部分同学从来没有到过长城,可以说是只闻其名不见其雄伟险峻。

所以要充分利用资料袋,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巧妙运用多媒体设备,引导理解重点语句,还要通过反复品味文章的语言来体会作者对于祖国文化的赞美,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并且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把握激发学生想象力,体会作者的情感。

4教学过程4.1第二学时4.1.1教学目标1.抓住长城“长”、“高大坚固”的特点,体会出它的气魄雄伟。

并学习作者是怎样写出长城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由远到近的写作顺序。

3.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1.2学时重点教学重点:在有感情朗读中体会长城“长”、“高大坚固”的特点,体会出它的气魄雄伟。

4.1.3学时难点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怎样写出长城特点的,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温故知新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长城》一课。

(板书课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本课的字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一下。

3、课件出示词语。

指名读,齐读。

城砖 城墙 屯兵 堡垒 打仗 呼应肩膀 智慧 凝结 间隔 扶手 嘉峪关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气魄雄伟师:大家觉得哪一个词最能代表长城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读出他的气魄雄伟!4、过渡:同学们的词语掌握得非常好。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17 长城》 公开课教案_0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17 长城》 公开课教案_0

《长城》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是看图学文。

它由两幅长城的图片和一篇短文组成,直观的图画和具体形象的短文紧密结合,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根据教材分析,本篇文章可设置为两个课时,第二课时着重在第2-4自然段的教学。

本文则为第2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2、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激起民族自豪感,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2、难点:展开想象,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与艰辛,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及教学录像)。

【教学过程】一、导言通过上节课对长城远景图的观察与学习,我们初步感知了长城的雄伟气魄,知道在作者眼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走到八达岭的长城脚下,继续去感受和体会长城的伟大吧。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观察长城的近景图,并对照课文第二自然段进行学习。

二、看近景图学第二自然段(1)读后思考:课文中的哪句话表现了作者的观察点(来到长城脚下)(2)这一节介绍了长城的哪些建筑?(城墙顶上;外侧的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3)图文对照,理解词语条石:长方形的石块。

方砖:正方形的砖块。

垛口:指墙外侧向上突出的部分,是一种掩蔽物。

瞭望口:指用来了望的口子。

瞭望:从高处监视敌人。

射口:射击用的口子。

城台:城墙上一整块平坦的方形建筑,是屯兵的堡垒。

互相呼应:本课指打仗时之间可以进行联系,互相支援。

掌握词语意思,图文对照,指出图上垛子、射口、瞭望口和城台的位置。

(4)结合长城结构讲解军事防御作用:引导学生领略长城巧妙的设计,抓住“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城台”“屯兵的堡垒”“互相呼应”等词,激发学生去想象和理解古人怎样利用城台、垛口、嘹望口、射口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体味长城在军事防御上所起的重要作用。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17 长城》 公开课获奖教案_1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17 长城》 公开课获奖教案_1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长城》教学目标:1、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城高大坚固的结构特点和它的气魄雄伟。

2、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提高学生的朗读、观察、分析及概括能力。

3、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能把课文读通顺,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但对于见识较少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对长城了解甚少,大部分学生只听说过长城这一古建筑。

对古代人民修长城的社会背景不理解,对修长城的艰难也难以想象。

为了让学生与文本有所联系,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长城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教师精心准备了有关长城图片的课件。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长城。

教学重难点:1、了解长城的结构特点,体会其高大坚固。

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

2、体会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长城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从而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课件出示远看长城图)请同学们看屏幕。

2、上节课我们在远处欣赏了长城的气魄雄伟,这节课我们将共同走近《长城》生:齐读课题二、解决问题自学指导: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读课文2.3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并做好批注。

三、体会情感1、谁愿意把自己的理解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我从第2自然段的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体会到……生:我从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体会到……生:我在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

感受到……2、小结:能在崇山峻岭间修筑这么高大坚固的万里长城,真的是一个奇迹!3、谁再来说一说,你还从哪感受到了?生:我从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共瞭望和射击用。

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

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17《长城》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3篇

17《长城》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3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长城》教学设计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长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7长城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

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

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侯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生字:崇峻嘉峪瞭屯垒魄课后练习:1.长城真有气势呀,我要通过朗读把这种气势表达出来。

2.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3.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的真好,我们来体会体会。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一、课题:长城二、课型:精读课三、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设计巧妙,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通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7课(长城)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7课(长城)教案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

3.交换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了解各段主要内容,学习1、2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1.导入:世界历史七个伟大奇迹中,最著名的要数中国的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了。

我国的长城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吸引着中外游客,长城到底是什么样呢?让我们通过学习《长城》这一课,具体了解一下。

(板书:长城)2.读文,初步了解长城的样子和作者站在长城上的联想。

3.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1)嘉jiā峪yù屯tún魄pò检查时注意让学生说出字的读音、部首,再查几画、字义和组词,这个字哪处易写错。

以上诸项可做为本年级学习各课之前的预习作业,借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说说以下各词的意思: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气魄凝结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这一段写的是书中哪一幅图的内容?作者的观察点在哪里?长城的特点是什么?图1远看气势雄伟(投影书上第一幅图打出字幕:远看)2.看图,图中有哪些景物?书中是怎样描写的?连绵起伏的高山,依山而建的长城,远远望去,长城像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的一条长龙。

再加上作者后面用具体数据的说明,使我们更能想象到长城之长,山岭之险,我国古代建筑——长城的气势如此磅礴!出示板书:(此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对比,我国土地广袤,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000公里,南北跨度5500公里,从而体会长城之长。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学习第二段,对照第二幅图读文,图中都有什么?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出示图像,由第一幅图向近景推近,转换为第二幅图)出示板书:2.指名读1、2自然段,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抓特点描述的特点。

四、作业1.朗读1、2自然段。

2.熟读3、4自然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17 长城》 公开课获奖教案_3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17 长城》 公开课获奖教案_3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七册第五单元第17课长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认读“盘旋、城砖、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正确美观地书写词语“智慧”,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等词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体会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3、结合课文理解,学习作者从远到近的观察方法和运用熟知事物介绍难理解、不熟悉事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使人感受到长城的雄伟气势。

难点: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体会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课前播放图片,配乐)1、同学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世界最突出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评为“世界遗产”。

截至 2003年7月,我国已有21处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你看,温婉秀丽的丽江,风景如画的颐和园,气候宜人的避暑山庄,精巧典雅的苏州园林,雄伟壮观的天坛,还有威严神秘的布达拉宫,金碧辉煌的故宫,更有一座稀世珍宝、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那就是我国的——长城。

2、你去过长城吗?长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一个词来形容。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长城的说明文。

4、板书课题:长城5、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及观察顺序(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ppt示学习提示: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学习生字词PPT示词语:蜿蜒盘旋、垛子、瞭望、呼应、血汗、气魄雄伟、屯兵、堡垒、崇山峻岭1、带拼音练读2、去拼音领读(三)学习写作顺序1指名读这三个句子,一边读一边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长城的?ppt示: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17 长城》 公开课教学设计_0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17 长城》 公开课教学设计_0

《长城》教学设计一、导入:打开人类文明的历史画卷,我们从远古走来,一代又一代的劳动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文明,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壮丽篇章,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探寻辉煌的文明,再次走进《长城》(齐读课题)。

一、出发前的准备:结合词语,回忆上收获。

1、我就是本次长城之旅的导游,聪聪。

2、为了更好的了解长城,出发前我们可要做足功课。

接下来请大家自由的朗读课文,想一想:你有哪些收获?3、谁能带领大家把这些词语准确、流利的读出来?(开火车领读)4、大家看,每一种颜色的词语各自描写长城的哪部分内容?结合收获说一说。

【红色:文章第一自然段,作者远看长城,概括介绍长城,突出了长城的“长”,是略写。

粉色:文章第二自然段,作者近观长城,具体介绍长城,突出了长城的“高大坚固”,是祥写部分。

蓝色:文章第三自然段,由长城展开的联想,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

黑色:文章第四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5、通过这些关键词语,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内容和作者的观察顺序,还掌握了重点词语,这一举多得的方法,可是我们语文学习的法宝。

6、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赞美长城吗?(出示课件: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A:你是怎么理解“气魄雄伟”这个词语的?(像长城这样气势雄壮而伟大的建筑,就可以用气魄雄伟来形容。

)B:什么又是“奇迹”?(极难做到的,不同寻常的事情。

)【对词语的理解很准确,授予你“长城之旅学习之星”】7、这样气魄雄伟的建筑奇迹,你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男1,男齐)【重音轻读,更有助于情感的表达】三、精读感悟过渡1、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大家都很用心,然而,要想问鼎长城,先拿到我的通关文牒吧!【出示课件:世界上气魄雄伟的建筑那么多,作者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板书:奇迹)呢?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的1—3自然段,圈画出相应语句,读一读,用心体会,简单批注。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17 长城》 公开课教学设计_1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17 长城》 公开课教学设计_1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长城的长与高大坚固。

2、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建筑长城的艰难,从而知道它成为伟大奇迹的原因。

3、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难点: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建筑长城的艰难,从而知道它成为伟大奇迹的原因。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通过因特网搜集有关长城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九课长城,齐读课题。

2.在学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生字吧。

二、初知内容1.长城是我们的骄傲,你对它有那些了解,说说看。

2.上节课我们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长城的?让我们再次和作者一起去领略长城的风采吧。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看看长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学生交流汇报,师相机板书:长高大坚固气魄雄伟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1.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它的长?(1)第一自然段,作者用什么方法说明长城的长?比喻和列数字。

(2)出示第一自然段的比喻句。

齐读该句,长城和长龙有什么相像的地方?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看图理解,在本子上书写展示。

(3)到底它有多长?中国地图,万里长城穿过了很多个省,它一共有13000多里,如果一个人每小时步行10里路,一共要走1300小时,要是日月不停地走,也要走两三个月。

点名读第一自然段,读出“长”的特点。

2.长城不但很长,而且高大坚固,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1)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两米多高的垛子。

把它建得高大坚固,是为了更好地抵御敌人的入侵。

长城上有哪些构造,请你找出有关的句子。

全班齐读。

用笔在课文的近景图写上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

(2)如果你是设计者,请你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设计?从这样的设计,你体会到什么?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3.当我们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就会想起古代劳动人民来。

作者想到了什么,请你用“﹏”画出来。

(1)女生读有关句子,想一想古代劳动人民建造长城遇到了那些困难。

17长城公开课教案(详案)

17长城公开课教案(详案)

17、长城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7课:《长城》。

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长城的气势和自豪感。

2、解读文本,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3、激发学生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激起学生解说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古人有“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故事。

今天,我们也学学古人,来个“三顾长城”请出小导游。

你们有兴趣吗?有信心当好导游吗?来让我们一起齐读课题《17、长城》。

二、“三顾长城”1、“一顾长城”:现在我们这些游客在你的带领下正乘坐在豪华的飞机上飞向长城。

“哇,大家看哪,长城!”,忽然我旁边的乘客兴奋地叫起来。

我们都伸长了脖子,远远地从机窗里看去:小导游们,下面该你们啦!请你迅速看课本中的第一幅图片,给游客们讲讲你远看长城时的印象。

(请注意哦:我们现在是在飞机上远看长城哦。

)(如果有学生说到第二段的内容:嗯,你观察得很仔细,你肯定是用望远镜看的,看得那么清楚。

)A、板书远看B、学生自由说,老师适时引导鼓励“这个导游很不错,说得我们这些游客都恨不得马上下飞机好好去长城浏览一番”“这个导游很不错,竟用上了比喻句,讲出了长城的雄伟气势”。

……并结合学生的说板书:长龙、蜿蜒盘旋。

C、好雄伟的长城啊。

课文中好像有描写远看长城的段落,是哪一段呢?你是从哪些词知道它写的是远看长城的?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吧。

齐读第一段。

2、“二顾长城”:在导游们精彩的解说中,我们不知不觉已下了飞机,来到了长城脚下。

嗬!好高大坚固的长城啊,都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呢。

你们看:小导游们,下面轮到你们啦!请你迅速看第二幅图片,给游客们介绍一下长城的结构吧!说说你都看到了些什么?(请注意哦,此时我们已经是近看长城了哦。

)A、板书近看B、学生说,教师适时引导鼓励“哟,这个小导游连我们学过的举数字的方法都用上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模块三——品味语言,领悟表达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长城》一课的重点句段,感受长城的气魄雄伟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并运用此方法迁移学习《颐和园》、《秦兵马俑》。

2、继续学习通过品悟句中的加点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3、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进行课堂小练笔。

学习重难点:
1、继续学习抓重点句段谈感受。

2、继续学习通过品悟句中的加点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3、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世界遗产”相关资料。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了解了文章的内容。

这节课的重点是,深入体会文章是怎样用优美的语言把这些“世界遗产”描述得如此生动,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作者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二、整体回顾
师:同学们,读一篇好的文章,仿佛是在欣赏一部精彩的电影,这三篇课文的哪个片段或那篇文章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来谈谈。

(生畅所欲言)
三、赏析词句,品味语言
1、抓重点句段赏析
1)师过渡:同学们有的是从内容上来谈的,有的是从写法上来谈的。

在读17课的时候,我看到了这样两句话。

(出示)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
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问:作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感慨呢?默读课文画一画、写一写、
谈一谈。

3)生交流。

2、迁移运用
1)师小结:在学习17课的时候,我们通过抓住重点句段来谈感受,
那《颐和园》、《秦兵马俑》这两篇课文,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

出示:小组合作学习
A.找出《颐和园》《秦兵马俑》的重点句段。

B.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句段谈感受。

2)生汇报交流
3)师过过渡: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学们读文章
的着眼点不一样,所以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3、咬文嚼字,品悟加点词语运用的准确
师过渡: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得真好,我们来体会体会。

(出示句子):
1)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
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
万里长城。

3)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
发光。

4)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5)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6)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短口裤,足蹬长靴,右手执缰绳,左
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师小结:同学们,我们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

让我们再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吧。

四、领悟表达方法,读写结合
1.师:《颐和园》是一篇典型的游记类文章,课文游览顺序十分明显,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游览顺序呢?我们结合预习单来交流一下。

2、生交流
3、师小结:这种走一步换个景点的方法叫“移步换景”法。

常用于写景类文章。

4、读写结合
下面,我们就学习作者“移步换景”的写法,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写一次游览活动。

(出示几个学生熟悉的景点)
五、总结本课
这节课我们通过阅读《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这三篇课文,学到了抓重点句段谈感受的方法;品悟语言,体会到句中加点词语运用的好处;学习了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

六、布置作业
1、阅读四下《记金华的双龙洞》(内容见微信群)
2、阅读四上选读课文《迷人的张家界》
3、阅读《同步阅读》37课—45课
(以上作业在本周内完成,周五的读书交流课交流。

同时,把本课学到的读书方法在文中体现出来,做标记,写感受。


板书设计:第五单元表达领悟
抓重点句段
品加点词语
学移步换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