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合集下载

山东省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及宏观驱动力研究

山东省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及宏观驱动力研究
f n i n e t n ln ig Lac e gU iesy Lac e g S a d n 5 0 9 Je t a C l e vr m n dPa nn , io hn nvri , ioh n , h n o g2 2 5 ) e oE o a t
T er s l h w d ( I ec a g fn r t n e t p n e g n tep o e sf m ic e s e r a et g nl c e s nS a d n ui g h ut s o e : h h n eo f mai nr yu d re t h r c s o r a et d ce s e t i ra ei h n o gd r e s io o o r n o o yn n
维普资讯
安徽农 业科 学 , unl f nu A r Si20 , 42 )53 — 3956 J r hi g .c 0 6 3 (0 :36 5 3 ,33 o aoA i
责任 编辑 曹淑 华 责 任校 对 胡剑 胜
山东省 土地利用结构 动态变化及宏观驱动力研究
Absr c Ac odigt ttsia ndd ti ( s re aao a du efo l 8 o2 3 t es ailtrp rlc a eo n u esr cu ei ta t c r n osaite la eal 1 uv  ̄d t fln s m 7 t o0 . h p ta - n oa h ng fl d-s tu tr n e r 9 e a S a d ngP o ic u igt a tl e r r nay e .b s d o ih h rvn oe f noma in e to ywr ic s e n ti ril. h n o r vn ed rn hels y aswe ea lz d a e n whc .ted iigfr eo f r to nr p eds u s d i hsatce 7 i

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摘要:土地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本报告旨在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探讨其性质和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以促进可持续土地利用。

一、引言土地利用变化是指土地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土地功能发生改变的过程。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土地利用变化愈发引起关注。

本章将介绍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以及相关概念和定义。

二、土地利用变化的性质1.土地利用变化的时间性质:土地利用变化具有一定的时间特征,可以分为短期变化和长期变化。

2.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性质:土地利用变化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分布规律,不同地区之间的土地利用情况存在显著差异。

3.土地利用变化的功能性质:土地利用变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各种影响,可分为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

三、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1.人口增长和城市化: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是导致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城市扩张和农村人口外流导致了大量耕地流失和自然环境破坏。

2.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土地用于建设工厂、基础设施和商业用地,这导致了耕地的减少和土地利用型态的改变。

3.政策因素:政府的土地政策和规划对土地利用变化起到重要的影响。

土地征收和城市建设规划的实施,会导致土地利用的变化。

四、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1.经济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会对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2.社会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会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收入水平,同时也会带来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

3.环境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资源的耗竭和污染问题。

五、土地利用变化的对策和建议1.制定合理的土地规划:政府应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土地规划和发展策略,合理分配土地资源,促进可持续土地利用。

2.加强土地保护和管理:完善土地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防止土地的过度开发和滥用。

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分析报告一、引言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进行开发、利用的一种方式,是农业、工矿、交通运输、旅游和城市建设等人类活动的基础。

本报告旨在对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进行详细分析,以求全面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

二、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概述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是指土地利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断变化和演化。

根据数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用地面积的减少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农村劳动力的向城市流动,大量农用地被转为工矿用地和城市用地,导致农用地面积的减少。

根据数据,过去十年间,我国农用地面积减少了约10%,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计。

2.城市用地的扩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用地不断扩张,主要体现在新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我国城市用地面积增加了约20%,城市化对土地利用造成了较大影响。

3.工矿用地的增加近年来,为了满足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需求,大量农用地被转为工矿用地,导致工矿用地面积的增加。

根据数据,过去十年间,我国工矿用地面积增加了约15%,给环境和生态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4.林地和草地的变化近年来,随着国家生态建设的不断推进,林地和草地的面积有所增加。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我国林地和草地面积分别增加了约5%和10%,但仍存在一些地区的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问题。

三、土地利用现状变化原因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根据研究和调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化的推进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的扩大需要大量土地资源用于建设住房、工业区和商业区等,导致农用地被转为城市用地,土地利用现状发生变化。

2.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渐衰退,大规模农业生产成为主流,需要更多的土地资源用于农业生产,导致农用地面积减少。

3.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为了满足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量土地被拿来建设工矿用地,导致农业用地减少,工矿用地增加。

泰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泰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泰安是中国山东省中部一座著名的文化旅游城市,境内的泰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对外开放旅游城市。

总面积7762平方公里,辖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6个县市区。

泰安市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寒暑适宜,光温同步,雨热同季。

全年平均气温13℃,平均日照2627小时,平均降水量697毫米。

泰安市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20.30%,林木蓄积量为525.00万立方米。

已建成森林公园6个,其中国家级、省级各3个。

泰山植被丰富,树木郁葱,水源充足,地势复杂,为各类动物的觅食、栖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据调查,泰山现有兽类近20种,鸟类150余种,昆虫873种,鱼类也较多,泰山是野生动物的乐园。

泰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一2010年)第一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第一条土地利用现状。

全市土地总面积776183.41公顷,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大类。

1.农用地540859.96公顷,占总面积的69.7%。

其中:耕地357722.57公顷,占总面积的46.1%;园地60204.36公顷,占总面积的7.8%;林地79606.51公顷,占总面积的10.2%;水面43325.52公顷,占总面积的5.6% ;2.建设用地124991.20公顷,占总面积的16.1%。

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87520.47公顷,占总面积的11.3%;交通用地23619.32公顷,占总面积的3.0%;水利设施用地14451.41公顷,占总面积的1.8%。

3.未利用地110332.25公顷,占总面积的14.2%。

其中:山丘荒草地61278.08公颂,占55.5%;沙地343.34公顷,占0.3%;裸岩石砾地2527.56公顷,占2.3%;田坎35739.25公顷,占32.4%;滩涂4586.00公顷,占4.2%;苇地2279.44公顷,占2.1%;其他未利用土地(村外取土坑、取土场)755.81公顷,占0.7%。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技术与方法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技术与方法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技术与方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是为了了解土地利用类型和格局的变化趋势以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目前常用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技术与方法,并探讨其优缺点。

一、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搭载于航天器、无人机或飞艇上的传感器获取不同波段的图像数据,进而提取土地利用信息。

通过遥感图像的分析与处理,可以识别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如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等。

在遥感技术中,常用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方法有景观指数法和分类与变化检测法。

景观指数法通过计算特定指数(如彩色指数、植被指数和建筑指数)来反映土地利用的变化。

分类与变化检测法则通过利用多时相的图像数据进行分类,以便观察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

遥感技术具有获取数据快、成本低和信息更新快的优点,可以提供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土地利用信息。

然而,由于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于一些山区、森林和湿地等复杂地形和地貌类型,遥感技术的应用存在挑战。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另一种常用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技术。

GIS将空间和属性数据进行整合,以实现对土地利用情况的分析和管理。

通过GIS,可以绘制土地利用图,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和时空变化趋势。

在GIS中,常用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方法有基于规则和模型的方法和基于统计和机器学习的方法。

基于规则和模型的方法通过制定规则和建立模型来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和原因。

基于统计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则利用历史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以预测土地利用的未来变化。

GIS技术具有数据可视化和空间分析的优势,可以直观地展示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和空间格局。

然而,GIS技术需要大量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分析,且对于数据的处理和解释需要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限制了其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中的广泛应用。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模型)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模型)

来稿日期:1998210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王秀兰 包玉海(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 要 本文从全球变化的研究热点——“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的涵义及研究内容出发,概括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方法—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的建立,阐述了各类模型的涵义及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意义,并重点介绍了定量研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几种模型—(1)土地资源数量变化模型;(2)土地资源生态背景质量变化模型;(3)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4)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模型;(5)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模型;(6)土地需求量预测模型。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模型1 引言面对当前日益加剧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全球变化研究成为近年来国际上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而在众多的全球变化问题中,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其原因有二:首先,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是引起其它全球变化问题的主要原因,因而在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次,地球系统科学、全球环境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自然和人文多方面的问题,而在全球环境变化问题中,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可以说是自然与人文过程交叉最为密切的问题。

因而隶属于“国际科学联合会(I CSU )”的IGB P 和隶属于“国际社会科学联合会(ISSC )”的H PP ,希望以此为突破口,推动全球问题的综合研究。

建立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简称LU CC )模型是深入了解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成因、过程,预测未来发展变化趋势的重要手段,也是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及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方法。

长期以来,在许多研究领域,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大量的模型,对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从全球变化的研究热点—“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的涵义及研究内容出发,阐述了研究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的几类模型,并重点介绍了定量研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几种模型:(1)土地资源数量变化模型;(2)土地资源生态背景质量变化模型;(3)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4)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模型;(5)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模型;(6)土地需求量预测模型。

泰安市城区土地集约度的动态评价

泰安市城区土地集约度的动态评价
标 因子 ( 均 固 定 资 产 投 入 、 均 铺 装 道 路 面 积 、 均 从 业 人 员 总数 、 均 财 政 收 入 、 均 消 费 品 地 地 地 地 地
成 交 总 额 、 均 G P 人 均 GD 、 均 城 市 用 地 、 均 住 房 、 化 覆 盖 率 和 人 均 公 共 绿 地 ) 构 建 地 D 、 P人 人 绿 , 了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 采 用 多 因 素综 合 评 价 模 型 , 算 了 泰 安 市 19 ,0 0和 2 0 并 计 9020 0 7年 三 个 时 期 的
wa u l ,i c u i g t r e l y r Ta g t sb i t n l d n h e a e s( r e ,Crt ra a d Elm e tLa e s n i d c s( h n i i n e n y r )a d 1 n ie t e i ~ e 1
文 章 编 号 :0 05 4 (0 0 0 —0 61 1 0 —6 1 2 1 )20 1 —0
泰 安 市 城 区 土 地 集 约 度 的 动 态 评 价
杨 炯 , 王 卫
(.泰 山 学 院 旅 游 与 资 源 环 境 学 院 , 1 山东 泰 安 2 1 2 ; 70 1
ve t e n fx d a s t sm nti i e s e s,r d pa i g,t a m pl e s,a lg ve nm e t r v nue t ot u n oa v n ot le oy e l o r n e e , he t alt r —
o e fal o s me o d ,GDP,p rc p t v ro l c n u rg o  ̄ e a i GDP・u b n l n s r a p r a i ,p rc p t v a r a a d u ea e e p t c a e a i l ‘ ai i g s a e r e o e a e e a i u l r e a d o e t i r a .Th t g a e c r f n p c ,g e n c v r g ,p rc p t p b i g e n ln fac ra n a e ) a c e i e r t d s o eo n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动态评估研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动态评估研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动态评估研究摘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动态评估是城市和乡村发展中的关键环节,有助于确保规划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

本论文旨在探讨动态评估的方法、作用和影响,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评估。

先介绍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步骤,以及动态评估的定义和背景。

然后讨论了动态评估方法与工具,接下来详细阐述了动态评估的作用,最后探讨了动态评估的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强调了动态评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重要性,并呼吁规划者和政策制定者积极采用这一方法,以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动态评估;可持续发展;资源优化;城市规划引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市和乡村发展的基础,它涵盖了土地用途、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划和管理。

然而,传统的规划往往基于静态数据和假设,无法应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的不断变化。

动态评估作为一种重要的规划工具,旨在解决这一问题,强调规划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本论文旨在探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动态评估的方法、作用和影响,以期为规划者、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有关如何更好地应对城市和乡村发展挑战的见解。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动态评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个城市和乡村发展的关键工具,它有助于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可持续利用。

总体规划通常包括对土地用途、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划和管理。

然而,传统的总体规划往往是基于静态的假设和数据进行制定的,忽视了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的不断变化。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和步骤,首先,规划者需要明确城市或乡村发展的长期和短期目标,以及社区的需求。

这包括居住、商业、工业、农业和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的需求。

规划者需要收集和分析各种数据,包括土地利用情况、人口统计数据、经济指标、环境影响等。

这些数据有助于了解当前的情况和趋势。

基于数据分析,规划者制定土地利用政策和目标,包括土地用途分配、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措施等。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监测与评价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监测与评价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监测与评价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监测与评价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为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监测与评价,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背景介绍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其利用方式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也日益加剧,对土地资源的监测与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监测手段与技术1.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土地利用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卫星遥感图像的获取和解译,可以准确地获取土地利用状况。

例如,可以利用遥感图像提取出农田、城市建设用地、水域等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

2.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技术可以将遥感图像的信息与其他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结合,从而实现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监测与分析。

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比对,可以准确地掌握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并评估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三、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评价指标1. 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强度是评估土地利用效益的重要指标。

它通常通过计算单位面积的产值、收益或者利润来衡量。

土地利用强度高的地区意味着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对经济社会的贡献也更大。

2. 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土地利用的多样性是评价土地利用结构的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不同类型土地利用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

例如,农田、森林、湿地等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按照一定比例的分布,可以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性。

3. 土地利用与环境的关系土地利用与环境的关系是评价土地利用质量的重要指标。

例如,城市扩张过程中大量消耗农田资源,会导致粮食生产能力下降;工业园区的建设可能会导致水资源的污染。

因此,评价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时,需要综合考虑土地利用与环境的关系。

四、监测与评价的意义与挑战1. 意义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监测与评价能够及时发现土地利用问题,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政策提供依据。

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新模式初探————以泰安市为例

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新模式初探————以泰安市为例

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新模式初探 ————以泰安市为例发布时间:2021-08-27T10:59:25.030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4月4卷10期作者:宋凤玲[导读] 土地开发、占补平衡等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宋凤玲泰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泰安 271000摘要:土地开发、占补平衡等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极大缓解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土地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后期管护工作中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影响了土地整治效益的发挥。

本文以山东省泰安市的新泰和肥城两县级市为例,分析了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对新形势下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模式进行了思考,探索破解方法,提出了有关建议。

关键词:土地整治;后期管护;问题;新模式引言土地整治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增加了耕地数量与产出、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与权属关系、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与生态环境、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1]。

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是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实施最后的关键环节,是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设施持续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2],是指在土地整治项目完工后一段时间,为保障土地整治效益发挥而进行的涉及利益相关者之间责任、权力、利益分配与安排,包括政策、投入、技术保障等一系列措施的管理活动,旨在保证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后的耕地数量不减少,同时因地制宜采取工程或非工程措施,提高耕地质量的过程。

土地整治后期管护是通过整合人、财、物等资源,保持和维护整治效益发挥的一种必要管理行为。

土地整治效益的发挥有赖于基础工程设施的使用,但相关设施在利用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损耗、破坏,为了实现工程的长效利用,客观上要求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管理。

在土地整治制度建立之初,国土管理部门对后期管护的目标、原则、资金来源等相关内容做出原则性要求,有“责、权、利相统一”、“谁受益、谁管护”、“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等原则,但并未明确规定相关建后管护的主体、资金和方式等,因此在实践中往往存在所有权属不明确、管护主体不明、资金不足等问题。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的应用现状与前景探讨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的应用现状与前景探讨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的应用现状与前景探讨1. 引言1.1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的重要性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是指对土地利用状态、变化情况进行系统、动态、准确的观测和记录,是实现土地管理的基础。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发展需要可持续的土地利用规划,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帮助决策者科学制定城市规划。

2. 保护环境资源。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可以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状况变化,及早预警土地资源过度利用和污染,为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3. 促进农业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可以帮助农业决策者了解土地利用情况,指导合理种植和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农业发展。

4. 促使资源合理利用。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了解土地资源利用情况,有助于推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2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的现状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的现状涉及到目前各个领域对这一数据的应用情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日益成为各行业决策和规划的重要依据。

在城市规划领域,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被广泛用于城市扩建、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在环境保护领域,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可用于监测环境变化、评估土地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等工作;在农业发展领域,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可以帮助农民科学种植、优化农田结构及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资源管理领域,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可用于统筹各类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可用于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且对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的研究综述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的研究综述

文章编号:1002-8743(2006)S1-0022-05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的研究综述梁治平,周 兴(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广西南宁530001)摘 要: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已成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重要的系统方法.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构建不同的土地利用动态模型.该文分析了模型构建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当前使用广泛的模型根据其差异性分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分析模型和土地利用变化及影响模型三大类,通过分析指出了这些建立在不同空间分析基础之上的动态模型在表现形式和分析能力上各有其不同的优缺点.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方法中图分类号:F301124 文献标识码:A1 引 言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且无法替代的自然环境资源.随着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日益加剧,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土地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同时,由于土地动态变化研究中所涉及的很多因素存在不确定性.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客观地对待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真实存在,要把握其规律、预测和评价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风险并研究相应对策,则需要建立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通过这些模型有效地把握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综合分析影响土地利用的各种因素,从而使土地资源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经历了由静态到动态,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早期的土地利用模型着重于论述静态的空间格局.如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以及克利斯特勒的中心理论等即为这类概念模型的代表.这类模型至今仍有助于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1].1980年以来,随着对全球化研究的兴起,地学界利用遥感技术对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现象进行了大量的案例研究,在这些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又陆续提出了一系列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模型和模型框架[2].1990年之后,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呈现出了三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一是时间动态模型模拟与空间格局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土地具有区域差异性,因而空间格局成为分析和理解地区内空间现象、过程和机制的重要因素,随着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分析技术的改进,系统过程模拟与空间格局分析的结合就成为必然;二是遥感数据的广泛应用.遥感技术的特点是分辨率高,对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的监测和数据分析起着重要的作用;三是对自然要素与社会、经济和人文要素的结合.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是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直接驱动力,因此在模拟土地动态变化时要将其纳入到变化模型中.Ξ2 模型的构建数学模型是学术研究的一种系统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对土地利用进行动态监测开创了土地利用研究的新途径.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和结构.一般地说,它是用于研究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的动因、过程及其对环境、生物、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因此,一般的土地利用模型由土地利用变化的动因、变化过程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周边的影响及后果Ξ收稿日期53作者简介梁治平(),男,广西梧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土地利用与规划的研究2006年6月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un.2006第23卷专刊 Journal o f G ua ngxi T ea cher s Educa tio n U n iver sity (N a tura l Sc ience Editio n )V ol.23Suppl..:200-12-0:1982-.这3部分组成.2.1 土地利用变化的动因造成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因素很多,K asperson 认为在环境典型带中,人类方面的驱动力因素主要有[3]:人口、技术水平、富裕程度、政治经济结构、信任与态度.国外有关研究人员认为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有[1]:土地利用决策失误、社会经济的变化、人类价值的变化等.HDP 计划指出,影响因素可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间接因素包括6个方面:人口变化、技术发展、经济增长、政治与经济政策、富裕程度和价值取向,它们通过直接因素作用于土地利用[4].以上各观点中影响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因素是相对独立而又交互作用的,其影响方式和程度往往极为复杂,难以通过简单的统计方法予以区别开来.2.2 变化过程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既包括类型的变化,也包括类型不变的情况下操作方式的改变.其变化可划分为两类:改造与变异,前者是指有一种土地覆被类型转变为另一类土地覆被类型,如由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后者指土地覆被类型内部的变化,如工业用地转变为商业居住用地的变化[4]、[5].2.3 土地利用变化对周边的影响及后果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而这些变化也会反作用于周边的环境.因此在构建模型时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和全球生物化学循环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及对区域小气候的影响.同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不单是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还对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环境等人文因素造成深远的影响,为此,一些学者在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后,开发出了用以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对经济和社会造成影响的模型.3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的分析从模型的系统性出发,可将模型分为两大类:经验性诊断模型和概念模型[6].前者通常基于大量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和社会统计数据,将土地变化与引起变化原因建立起联系;后者则基于一定理论对土地利用变化主体的个人行为和社会群体行为进行解释.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根据模型的差异性将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分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分析模型和土地利用变化及影响模型.Lambi n 研究表明,动态的基于过程的模拟模型比经验的、随机和优化模型在描述表达土地管理决策过程时更有用.本文对这些模型进行了如下的比较分析:3.1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是建立在对土地利用变化本身的历史过程进行描述的基础上的.根据刘纪远先生等提出的土地利用程度的综合分析方法[7],将土地利用程度按照土地自然综合体在社会因素影响下的自然平衡状态分为若干级,并赋予分级指数,从而给出了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及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的定量化表达式.土地利用综合指数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L =100×∑ni =1A i ×C i ,式中,L 为某区域土地利用程度指数;A i 为第i 级的土地利用程度分级指数;C i 为第i 级土地利用程度分级面积的百分比;n 为土地利用程度的分级数.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值表达式为[8]:△I =I I ={∑=×(∑=×)}×,式中,I 、I 分别为时间和时间的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程度指数;为第级土地利用程度分级指 梁治平,周 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的研究综述23 b-a b -a n i 1A i C i b -ni 1A i C i a 100a b a b A i i数;C ib 、C ia 分别为时间a 和时间b 第i 级土地利用程度面积.如△I b -a 为正值,则该区域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否则处于衰退期.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模型主要反映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能够反映区域土地利用的集约经营程度,适用于土地利用程度的综合评价.该模型的优点是简明扼要、操作简便,因此应用比较广泛.它的缺点是只考虑土地监测期间的土地数量变化,忽略了土地利用空间区位的固定性与独特性,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过程和相关属性反映不出来.同时,该类模型也无法测算和比较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性和综合程度,对一些土地利用变化比较快的,如城市周边利用类型转变较快的“热点”地区识别不来.3.2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分析模型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分析模型是土地利用动态模型在土地类型转化上的一种模式,该模型更加注重土地数量和土地类型在空间上的转变,因此能够为研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空间过程和强烈程度提供更加精确和丰富的数据.3.2.1 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分为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模型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动态度指数能综合考虑研究时段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移,可以反映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剧烈程度,便于在不同空间尺度上找出土地利用变化的热点区域,是分析土地利用空间动态变化的主要模型之一.(1)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模型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表达的是某研究区一定时间范围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情况,其表达式为:k =u b -u a u a ×1T×100%,式中:k 为研究时段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u a 、u b 分别为研究期初及研究期末某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T 为研究时段长,当T 的时段设定为年时,k 的值就是该研究区某种土地利用类型年变化率.(2)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某一研究样区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可表示为:L C =∑ni =1△L U i-j 2∑n i =1L U i×1T ×100%,式中:L U i 为研究期初i 类土地利用类型面积;△L U i -j 为研究时段内i 类土地利用类型转为非i 类(j 类)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T 为研究时段,当T 的时段设定为年时,L C 的值就是该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年变化率.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可以测算和比较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情况,还可以结合GIS 的强大分析功能进行模拟和定量分析,因此其分析能力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加强.该模型的不足之处在于忽略了土地利用变化由于空间区位的不同所产生的双向转变过程,它仅考虑了单向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因此对转化慢但增长快的土地利用类型,特别是城市建设用地的动态变化情况严重低估了.同时,运用模型的测算过程不能识别和反映土地快速扩展的态势,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3.2.2 地类转换的空间关系分析模型城镇用地乱占耕地是造成耕地大量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定量分析城镇用地的扩张与耕地流失之间的空间关系,学者们提出了邻接度指数的概念,该概念的意义在于能够反映地类扩展过程中占用其他类型用地的可能或趋势.模型公式为:=ΠT ,式中为研究区内城镇用地与耕地之间的空间邻接度;为研究区内两地类所有共享弧段的长度之和;T 为研究区内城镇用地所有图斑面积之和同样我们也可以运用来计算特定地类图斑与某地类图24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A t C b b :A t C b b .斑的邻接度.3.2.3 空间格局的变化与重心转移模型区域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总体特征是类型重心的迁移,这一特征可以用重心坐标的变化来反映.重心坐标的计算方法类似于人口分布重心模型,其模型为:X t =∑n i =1(C ti×X i )∑n i =1C ti ,Y t =∑ni =1(C ti ×Y i )∑n i =1Cti,式中:X ,Y 分别表示第t 年某土地利用类型分布重心的经纬度坐标;C ti 表示第i 个小区该类型的面积;X i ,Y i 分别表示第i 个小区几何中心的经纬度坐标.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变化与重心转移模型能够反映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变化,并为土地利用类型质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提供定性的分析.3.2.4 空间变化的主导模型多度和重要度指数是空间变化的主导模型所要求出的指标[10],多度是为了描述各种变化类型的空间分布频次,在借鉴土地空间结构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9],提出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的多度指数与计算方法[10],该模型计算公式为:D =N i N×100%,式中:D 为某种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的多度;N i 为该种变化类型的斑块数;N 为该区域全部变化图斑的图斑总数.其意义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特定变化类型图斑数占所有变化图斑数的比率.重要度可定量表示各变化类型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程度,揭示空间变化的主导类型,从而反映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方向.是多度与面积比的综合表示.公式为:IV =D +B ,式中:IV 为某种土地变化类型的重要度;D 为该变化类型的多度;B 为该变化类型的图斑总面积占所有变化图斑总面积的百分比.3.3 土地利用变化及影响模型土地利用变化及影响模型(CLU E )是被实践证明为动态模型中比较完善的,它运用GIS 技术和系统动力学理论,实现了对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变化的模拟.整个模型分为两个部分:非空间的土地类型需求分析部分和空间土地类型分配分析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依据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驱动力得出对各土地类型需求;第二部分是结合各驱动力的空间位置进行各土地类型的分配.该模型的相关公式为:CO V ER x ,y ,t ,c =β0+β1×FAC T x ,y ,t ,1+β2×FAC T x ,y ,t ,2+…,式中:CO V ER x ,y ,t ,c 为土地利用类型c (如耕地)第t 年在网格(x ,y )中所占的面积比重(%);β为影响因子f (如人口)的回归系数;FAC T x ,y ,t ,f 为第t 年影响因子f 在网格(x ,y )的值(如人口密度).该公式可以完成模型分析的第一步,即多元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的预测分析,其计算公式为:REC -CO V ER 0x ,y ,t ,c =β00+β01×FA CT 0x ,y ,t ,1+β02×FA CT 0x ,y ,t ,2+…(大尺度),CO V ER 1x ,y ,t ,c =CO V ER 1x ,y ,t -1,c +[(RE G -CO V E R 1c ,y ,t ,c -CO V E R 1x ,y ,t-1,c )×I T F 1c ×RCH x ,y ,c ,t ](小尺度),式中:RE G -CO V ER 0x ,y ,t ,c 为在较大规模尺度上,某种土地利用类型c 在某年t 于网格(x ,y )中通过回归模型所计算的面积百分比;β0f 为较大规模尺度上影响因子f 的回归系数;FAC T x ,y ,t ,f 为在较大规模尺度上某一影响因子f (如人口密度)在网格(x ,y )及年的值O V R x ,y ,,为小规模尺度上土地利用类型于年在网格(x ,y)中的面积比重;R x ,y ,,为比例系数;I T F 为在较小规模尺度上土地利用类型在网格(x ,y )内的回归预测结果与实际分布状况之间的差值,可取正负通过以上模型所得出的 梁治平,周 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的研究综述25 t .C E 1t c c t CH t c 1c c .结果,即回归布局状况,可以说明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规模尺度上空间的总体分布趋势.土地利用变化及影响模型(CLU E )通过对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和人文驱动力的定量化来确定土地利用的类型,是一个空间多尺度、定量描述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分布的模型,常用来模拟较短时间内的土地利用变化(一般为20年).它具有以下优点:①土地利用变化及影响模型认识到了规模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的问题,并对这种影响土地利用的规模效应进行了量化,从而可以对各种规模尺度的土地利用进行研究,特别是城市周边土地利用变化的“敏感地区”;②该模型充分考虑到了影响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各种因素,能够对土地利用非线性变化的过程以及空间布局变化中相互作用的因素进行模拟分析.但是,土地利用变化及影响模型对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的非连续性因素(如土地利用类型的突然导入等问题)还不能很有效地模拟,无法对其相互间的作用过程与机制进行分析.4 结 语针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涵义与研究内容,本文对几种主要的模型进行了分析和综述,并指出了这些模型存在的优缺点.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面建立的模型远不止以上所述,它们对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不断地深化和走向成熟.但由于数据可得性的限制,对土地利用变化机制的理论研究不足,模型在许多方面还需要概化等原因,使得在使用模型研究一些问题时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片面性.面对同样的数据,使用不同的模型,或者从不同的观点出发往往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作者认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的在构建时,首先要拓宽对土地利用的分析角度,充分考虑如社会、经济等非量化或定性的因子,增强模型的解析能力.其次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应该能反映和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和空间分布的未来趋势.最后是要简化模型方程,使得模型可以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研究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参考文献:[1]史培军,宫 鹏,李晓兵,等.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992100.[2]王秀兰,包玉海.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J ].地理科学进展,1999,18(1):81287.[3]孙丹峰,杨冀红,刘喜顺.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在土地利用分类及其变化监测的应用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2,18(2):1602164.[4]李秀彬.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J ].地理学报,1996,51(6):5532538.[5]顾朝林.北京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机制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1999,14(4):3072312.[6]李秀彬.土地利用变化的解释[J ].地理科学进展,2002,21(3):1952203.[7]攀玉山,刘纪远.西藏自治区土地利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25228.[8]王思远,刘纪远,张增祥,等.中国土地利用时空特征分析[J ].地理学报,2001,56(6):6312639.[9]蔡云龙.土地结构分析的方法及应用[J ].地理学报,1992,47(2):1462155.[10]朱会义,李秀彬,何书金,等.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分析[J ].地理学报,2001,56(3):2532259.[责任编辑:班秀和]26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一般是使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具体方法包括:
1. 遥感影像分析
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的分类,将不同类型的土地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城市等分类,并记录下每个时间点的土地类型、面积等信息。

2.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
将带有地理位置信息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建立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数据库,并利用GIS工具绘制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图和图表。

3. 图像变换
使用高级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图像变换,将含有不同年份的遥感影像进行高斯卷积、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等处理,得到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图像。

4. 地统计学方法
通过对不同时间点的县域或乡镇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地统计学分析,探讨土地利
用变化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5. 模型分析
借鉴经济学、生态学和土地利用规划等学科的理论,建立土地利用变化的预测模型,并结合实测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和调整,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

总之,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是一项多学科、多技术交叉的研究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逐渐成为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现有研究方法的梳理和评价,以期为我国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章首先介绍了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概念及其在全球变化中的重要性,随后阐述了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

在此基础上,文章重点分析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数学模型等常用研究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对不同方法之间的融合与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

文章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的前沿动态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基本理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是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其基本理论主要涉及到土地利用系统理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理论、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理论等。

土地利用系统理论是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的基础。

土地利用系统是由土地资源、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强度等多个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

该系统具有空间异质性、时间动态性和功能多样性等特点。

因此,研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全面考虑土地利用系统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理论是揭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内在动力的关键。

土地利用变化受到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通过影响土地利用决策、土地利用行为、土地利用结果等过程,共同推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因此,研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需要深入探讨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揭示各种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

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理论是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可以模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过程和结果,预测未来的土地利用趋势和变化,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常用的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包括系统动力学模型、元胞自动机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的一般流程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的一般流程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的一般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的一般流程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是地理学、环境科学和城市规划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它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分析

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分析

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分析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而土地利用的变化则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遥感技术以其宏观、快速、准确和周期性等特点,成为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手段。

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飞机等平台搭载的传感器,获取地表的电磁波信息,从而能够对大面积的土地进行监测和分析。

这些信息经过处理和解读,可以为我们提供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等详细数据,为研究土地利用变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大量的耕地和林地被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农业的发展导致了耕地的扩张和集约化利用;而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则促进了一些地区的森林和草地的恢复。

这些变化不仅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也在全球尺度上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问题带来了挑战。

以我国为例,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迅速,许多原本的农田和农村地区逐渐被高楼大厦和工业园区所取代。

遥感图像清晰地显示出城市边界的不断扩张,以及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

在中西部地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资源开发的进行,土地利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例如,大型交通线路的建设可能会导致沿线土地的开发利用,而矿产资源的开采则可能造成土地的破坏和污染。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分析,通常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

首先是数据的获取,包括选择合适的遥感影像数据源,如Landsat 系列、MODIS 等。

然后是对影像进行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以提高影像的质量和准确性。

接下来是土地利用分类,这是一个关键的环节,通常采用基于像元或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将影像中的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

在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影像,就可以分析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

在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影响因素。

人口增长是推动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人口的增加,对住房、粮食等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从而导致土地利用的调整。

多尺度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及应用研究

多尺度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及应用研究

多尺度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及应用研究在现代社会,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利用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

因此,为了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及其应用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以多尺度为切入点,探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的构建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是通过对土地资源进行空间与时间上的分析,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模式和趋势,以预测未来土地利用状况为目标的研究方法。

在构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时,需要考虑多种尺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政策、经济、人口和环境等。

因此,多尺度因素的有效整合是构建准确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的关键。

首先,多尺度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的构建需要考虑时空尺度的匹配。

土地利用变化具有明显的时序特征,而不同的时空尺度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因此,在构建模型时需要将时间和空间维度进行合理匹配,以充分发挥不同尺度数据的价值。

例如,使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可以对局部土地利用进行精细划分,而大尺度的统计数据可以揭示更宏观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

其次,多尺度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的构建需要考虑不同尺度因素的影响。

土地利用受多种驱动因素的影响,而不同尺度的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因此,在构建模型时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尺度因素的影响,并合理权衡各因素之间的权重。

例如,经济因素在区域尺度上可能更为重要,而环境因素在局部尺度上可能更为重要。

最后,多尺度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的应用可以跨越不同领域。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可以用于土地规划与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等方面。

例如,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模型可以为政府和规划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帮助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模型可以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生态修复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在农业生产中,模型可以优化土地利用格局,提高农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及其技术应用现状研究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及其技术应用现状研究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及其技术应用现状研究摘要:土地利用动态调查指对不同时段的土地使用信息进行对比研究,在其数量与规模上研究其动态变化性质和未来变化趋势。

遥感技术在信息收集上具备全方位、多时的、全天候的特征,在应用上则具备多源数据处理、多领域整合研究、多维动态监控及多用途的特征。

利用遥感技术能够获得较大范围的土地资源数据信息,在资源动态监控上也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应用1动态遥感监测概论动态遥感监测可以划分为内业和内业,其中内业是对众多的序列性影像进行处理,从而获取相应的土地利用变化的信息,然后使用外业对其进行调查核实。

因此,对该地区的土地使用进行了综合的研究。

其中,以数据定标,几何精细校正,图像融合为核心的技术;变化信息提取、外业调查这几个方面的工作:数据预订是为了对土地利用变化,尤其是一些建设用地和耕地变化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调查,在多种数据源的支持下,然后是庄稼丰收时的地形特征,这种方法可以方便辨认和阅读不同的图像。

几何精细修正是通过多种图像处理软件在每个景区中选取控制点,然后对其中的各种图像进行科学、合理的几何修正,通过多种方法对其进行严格修正,从而对真实的水深点进行严格修正;首先要对各个图像的坐标系统进行细致的修正,以便与海图的坐标系统一致,然后才能进行修正工作。

图像融合技术可以保证各个变化信息可以被及时地获取,这种方法是对不同的图像进行了合理的拼接,并对其进行了增强,然后将相应的效果进行了融合;这样就可以得到图像中的各种不同的纹理,并从中抽取出相应的变异信息。

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融合效果,采用相应的方法来抽取其中的变化信息。

在外业调查工作中,要对每一张改变的图斑类型进行严密的检查,并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为以后的统计分析工作提供精确的数据。

2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意义今天,特别是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卫星遥感技术已日益成为不可替代和不可逾越的技术之一。

随着技术的发展,遥感动态监测技术也已成为许多领域应用的主要技术。

泰安市泰山区耕地土壤的养分状况分析

泰安市泰山区耕地土壤的养分状况分析

农技服务土肥植保·71·2017,34(22)泰安市泰山区耕地土壤的养分状况分析张力伟,周海燕(泰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山东 泰安 271000)[摘要]耕地与土壤资源是我国农业生产与国民建设的基本保障,掌握和了解耕地资源的构成、营养分部与质量标准,可有效避免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们不当操作对土地造成的各种破坏,从而达到保护耕地,恢复土壤物质循环和养分转化,最大程度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利用耕地的目的。

[关键词]耕地土壤;养分状况;施肥措施1 耕地状况的概述泰山区为泰安市市中区,位于泰安市境中部偏北、泰山南麓,地处北纬36°08′至36°20′、东经116°58′至117°13′之间。

全区土地总面积287877公顷,其中耕地6497公顷,占总面积的22.6%。

农村集体农用地总面积8509.288 hm 2,耕地面积约7953.6 hm 2,农村土地流转面积949.018 hm 2占耕地总面积的12%。

泰山区属山东丘陵地形,兼有山地、丘陵和平原,山地、丘陵各81.47 km 2,各占总面积的28.3%;平原123.8 km 2,占43%。

由于泰山区大部分面积属于山地丘陵,农用土地少,而农用土地才是养活人民的根本,所以准确掌握耕地数量及质量,了解耕地土壤养分含量对于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意义非凡。

泰山区耕地土壤缺钾严重,钾素的含量与原有的历史原因沉淀有一定关系,再加上近年来人们在农业生产中钾肥施用配比不当,造成土壤钾元素流失。

目前,泰山区作物中,只能以矮茎作物水稻为主,一些高秆、抗寒、糖性高的农作不适宜栽种。

2 土壤养分研究的重要性土壤和土地资源是各种有效养分活动和有机质固有形态存在的丰富宝库, 土壤养分的分析与测试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土壤养分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它直接着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对泰山区土壤养分与土地资源的研究,是现代农业生产与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的前提,是一项具有广泛需求的重要科学工作,也是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不能缺少的重要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 土 与 自然 资 研 究
2 1 0 1 N0. 4
TERRI TORY & NATURAL RESOURCES STUDY
・1 ・ 7
文章 编号 : 0 3 7 5 2 1 ) 4 0 1- 3 10 — 83( 0 1 0 — 0 7 0 -
中 图分 类号 : 3 12 F 0 .4
Ab t a t b s d o wo T i g s wi l te ad o n S tc n q e .t e a e h n e n y e h n e f ln s n T i n sr c : a e n t M ma e t h i f RS a d GI e h i u s h r a c a g s a d t p s c a g s o a d u e i a " l a C t r t d e y l n s h n e r n e a d c a g a e i d x s n h n t e d v a tr e n l z d.T e r s ac n i ae i we e su id b a d u e c a g a g n h n e r t n e e ,a d t e h r e fc o s w r a a y e y i e h e erh idctd
文 献 标 识 码 : A
基 金项 目 : 山东 省 软 科 学 基 金 ( 0 9 K 4 0 ; 山学 院博 士 科 研 启 动 基 金 ; 安 市 科技 发 展 计 划 项 目( 0 0 0 3 20R B 4 ) 泰 泰 2 150 )
泰 安 市 土 地 利 用 动态 变 化 研 究
p o tng f co . r mo i a tr
Ke r s T in C t ;RS a d u e c a g ;T a se t x y wo d : a a i y ;L n s h n e r f r mar n i
1引 言
出 了“ 土地 利 用 / 覆被 变化 研究 计 划 ” L C , 土地 利 用变 ( U C) 使 化 研究成 为 目前 全球 环境 变化研 究 的前沿 和热点 问题 。 土地利 用 变化 研究 涉及 两方 面 的问题 : 一是 土 地利用 变 化过程 , 二是 引起 这种 变化 的驱 动力【 。 土地 利用 变化研究 中 , 3 在 . 遥感 ( S R ) 与地 理信 息系统技术 ( I ) G S 的结 合是 区域 土地利 用变化过 程研 究 的有效 手段 。
a e ;t e h n e r t o ul - p a e s lr e t r a h c a g a e f b i u r a wa a g s ,wh c s 2 0 3 .T e o ce n l n i g p a e rma y g i e r l ,t e t i h wa 6 _ % h p h is a d p a n n l y d a p i r u d oe h e o o c g wt ,e p c a y t e r p d g o t f t e tu s c n mi r h s e il a i r w h o h o r m,wa h ie tp l n a t r n e p p lt n g o t a e i d rcl o l h i s t e d r c u l g f co ,a d t o u a i r w h w s t n i t i h o h e y
张 伟 , 彭淑 贞 , 鹏 L, 程 2张爱 国 2杨 炯 ,
( . 游与 资源环境 学院 泰山学 院 , 1 旅 山东 泰安 2 12 ; . 师范大学 城 市与环境 科学学 院 , 7 0 1 2山西 山西 临汾 0 10 ) 400
摘 要 : 1S和 GI 术 支持 下 , 18 和 2 0 两期 T 遥 感影 像为数 据源 , 用土地利 用 变化 幅度和 土地 利 用转 移矩 阵 , 在 K S技 以 97年 06年 M 采 研 究 了泰 安 市土地 利 用类型 的数 量 变化和 转 变特 征 , 析 了其 变化 的驱 动 因素 。结果表 明 ,9 7 2 0 分 1 8— 0 6年 间 , 耕地 的 变化 幅度 最 大, 面积减 少 31 3h ; 变化 率最 大的是 建成 区为 2 03 , 1 9 m2正 6 .% 主要 由耕 地 和村镇 转 变而 来 ; 负变化 率 最大 的是 未利 用土地 达到 4 .9 主要转 变为耕 地和林 地 。驱动 因素 中 , 策规 划起 到 首要 的引导作 用 , 02 %, 政 经济增 长成 为直接拉 动 因素 , 口增 长是 间接的 人 推 动 因素 。
h t h h n e r n e o u t ae a d wa a g s;i r a d c e s d 3 m t a r s e o w o l n ,g r e n ul u t a ,te c a g a g f c l v td ln s l r e t t a e e r a e 1 3 h ,i w s t n ltd t o d a d ad n a d b i — p i s 19 a a t

关键 词 : 安市 ; 泰 遥感 ; 土地利 用 变化 ; 转移 矩 阵
Re e r h o n e Ch n e n TaAn Ci s a c n La d Us a g si i t y
ZHANG e e l(C U g fT u s a d Re o re E vrn n,T ih n Unv ri , i n 71 2 , i a W i ta o e e o o r m n s uc n io me t aS a iest Ta a 2 0 1 Chn ) i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