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

合集下载

工程项目审计案例

工程项目审计案例

工程项目审计案例审计案例案例一某河道水下抛石工程标底审核,水深测量的比例尺本来是1:500,但平面图的出图比例尺是1:2000,因此字体细小难辨认,只被当作示意图使用,计算工程量的依据是抛石坝的断面大样图。

我对照平面图上的水深等高线审查断面大样图,发现水深及坡度均错误,属于重大设计失误,核减石方约50%。

原因分析:水下抛石属于隐蔽工程,由于所抛块石淹没在水下,看不见、摸不着,因此一直是腐败的高发地。

以往暴露的腐败一般发生在施工期间,施工单位与监理串通,偷工减料,弄虚作假。

审计署公布2003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就存在类似情况:“审计长江堤防隐蔽工程,抽查5个标段发现,虚报水下抛石量16.54万立方米,占监理确认抛石量的20.4%,由此多结工程款1000多万元。

”而在本案例里,通过设计来做假,更具隐蔽性,再通过操纵招投标,获得的腐败金额更加巨大。

解决方案:防止腐败从设计开始做假,应引起重视。

建设部颁布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是对勘察设计实施监督的一项重要的制度。

建设部再颁布《建质[2004]203号》文件,对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作出更详细的规定。

但该制度仍然存在缺陷,由于审查机构的业务来源是由建设单位来控制,无疑影响到审查机构的独立性。

案例二某排水泵站工程预算审核,建设单位以任务紧迫为由直接发包。

拟建在一栋商住楼的首层,基坑开挖支护设计为:以高压旋喷水泥桩形成止水帷幕(附加钢管插筋),开挖后喷射混凝土钢筋网护壁,安装槽钢腰梁支撑,最后施工池体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全部拆除一段箱涵,以搅拌水泥桩重新施工复合地基,桩的深度为12米,间距为1.5米。

审核发现如下问题:(1)该设计与实际地形不相符,旋喷根本无法施工,基坑支护设计不合理;(2)被拆除的箱涵的基础已作处理,复合地基的设计太保守。

提出申请将设计图纸送建设局总工室审查,审核中心的领导以任务紧迫为由拒绝。

在审核报告里注明各个设计参数,要求在结算时按照实际调整造价。

水下不分散砼的介绍及应用

水下不分散砼的介绍及应用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介绍及应用冯修齐(中国水利水电九局中心试验室,贵州贵阳550001)摘要: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是一种在水下施工时不分散、不离析、靠自重和流动性自行填压密实的混凝土。

由于加入了一种称作絮凝剂(抗分散剂)的物质---即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使混凝土具备较强的抗分散特性,这种特性使其在未硬化状态时自由落入水中也能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基本不变,从而在特殊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根据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特点,介绍其特性,并结合工程实例,指出在应用中应特别注意配合比设计、搅拌、施工、质量控制等关键性因素。

关键词:絮凝剂(抗分散剂);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配合比;施工;质量控制1.絮凝剂(抗分散剂)1.1性能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是由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表面活性物质等复合而成的粉沫状混凝土外加剂,它具有很强的抗分散性和较好的流动性,实现水下混凝土的自流平、自密实,抑制水下施工时胶凝材料与骨料的分散,从而保证施工混凝土的质量,并不会污染施工区水域。

1.2特点(1)加入絮凝剂的混凝土,施工时在水中落差一般为0.3--0.5m,其抗压强度可达同样配比时陆上混凝土强度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2)加入絮凝剂的混凝土,具有优良的水中抗分散性。

(3)加入絮凝剂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在水中浇筑能自流平、自密实。

(4)可配制C15--C40水下不分散混凝土。

(5)同其它外加剂有较好的相容性,复合使用效果更佳,塌落度可达22--24cm,且不泌水,不离析;初凝5--40小时,终凝10--50小时可调;抗渗可达W20以上,抗冻可达D300,抗蚀系数大于0.85。

2.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基本性质2.1抗分散性所谓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是一种在水下施工时不分散、不离析、能自行流平的混凝土,由于加入了一种抗分散剂---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即使受到水的冲刷作用,混凝土仍具有优良的抗分散性。

抗分散剂具有粘稠作用,新拌混凝土在水中自由落下,也很少出现由于水洗作用而引起分散现象,保证配合比不会出现较大变化。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技术要求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技术要求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技术要求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是一种特殊的化学添加剂,用于在水下混凝土施工中提高混凝土的均质性、韧性和性能稳定性。

这种絮凝剂的技术要求非常高,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 高效性: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发挥作用,而且效果要可靠,能够保证混凝土的综合性能。

2. 稳定性:水下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化性都会对絮凝剂的性能产生影响,因此,絮凝剂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需要能够在水下环境中长期有效,并且不受水流、压力等外力的影响。

3. 确保安全:水下施工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使用的絮凝剂不安全,会给施工人员和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

因此,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的安全性也是必须要考虑的方面。

4. 环保性:水下施工对水环境的影响很大,为了保护水环境,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需要符合环保要求,不能对水质产生过分的影响。

总的来说,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技术要求非常高,需要兼顾效率、稳定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多个方面。

只有具备这些要求,才能够满足水下混凝土施工的需求,并且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混凝土水下抗分散剂成分及性能

混凝土水下抗分散剂成分及性能

混凝土水下抗分散剂成分及性能一.概述水下不分散混凝土也称为水下浇筑混凝土。

是一种可以在水下浇筑的、不会像普通水泥混凝土那样在水的作用下集料与水泥浆发生分离的新型混凝土。

图1 导管法水下浇筑混凝土装置二、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原料组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一般应大于或等于42.5MPa。

集料1、粗集料应优先选用卵石。

2、细集料宜选用细度模数从Mx=2.6~3.1的中砂。

水下不分散剂混凝土水下不分散剂主要成分为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是水溶性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物质,主要作用是增加混凝土的粘聚性和充填能力,通过絮凝作用,达到良好抗分散效果。

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有以下作用机理:1、架桥作用聚丙烯酰胺高分子长链结构在水泥细颗粒分散体系中,强电场排斥使大分子有集团变成直链,同时聚丙烯酰胺水解羧基coo-吸附水泥水化释放游离ca2+ ,混凝土拌合物粘度增大,对分散是你浆体起到稳定作用。

2、表面活性作用分子中有亲水和憎水基团,有表面活性,可降低表面张力,有利于粒子分散稳定3、桥键作用各种粒子的结合,形成稳定桥键,水失去流动性,拌合物粘度显著提高,出现更多凝胶体。

聚丙烯酰胺分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施工中常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作为抗分散剂主料。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有价格低,添加量少,絮凝效果好等优势。

焦作亿生化工生产的混凝土水下抗分散剂专用聚丙烯酰胺YSA5010,在试验中,无论是抗分散性能,和水陆对比强度都达到良好效果。

其他外加剂主要有高效减水剂、早强剂等。

三、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简:NDC)的性能新拌NDC的性能1.良好的抗分散性;2.良好的流动性和填充性;3.有一定的缓凝特性。

硬化NDC的性能1、NDC的强度水下不分散剂的质量和掺人量也必定影响NDC的强度。

图4.7.10、图4.7.11分别表示了灰水比、YSA5010掺入量对NDC抗压强度的影响。

图2水下抗分散剂的灰水比与抗压强度关系2、NDC抗冲磨及抗渗性(表4.7.7)3、NDC的抗冻性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抗冻性一般比普通混凝土略差。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设计与施工方案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设计与施工方案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设计与施工方案摘要: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水下施工时,不易控制强度,易被水流冲走混凝土中水泥,大体积混凝土不易控制温度,还要有不低于P8的抗渗性,并且还要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控制及新老混凝土的良好结合。

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得出相关数据,为水下混凝土施工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性能要求;抗渗性;试验1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工程要在水下施工,需要混凝土在水下能快速硬化并达到设计强度。

要求混凝土有好的流动性和水下不分散性,还要有不低于P8的抗渗性,并且还要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控制及新老混凝土的良好结合,这就需要在混凝土的技术配比和施工方案上做好工作,通过试验得出数据,为今后的水下混凝土施工提供参考。

2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性能要求1)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

通过调整单方混凝土用水量、控制合理的水胶比来实现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强度。

2)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

新拌混凝土运送到施工现场,坍落度不低于230 mm,扩展度不低于550 mm,不出现泌水、离析现象,能够达到自密实效果。

通过采用高性能聚羧酸外加剂、掺加合适比例的矿物掺合料和尾矿砂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并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

3)新拌混凝土水下不分散性能。

混凝土浇筑后,能够在水下实现良好的硬化并达到设计强度,不会因浸泡而分散或是强度大幅度降低。

通过掺加合适品种的混凝土絮凝剂来实现混凝土的水下不分散性。

4)混凝土的抗渗性等级不低于P8。

混凝土浇筑后,能够实现良好的抗渗性能,在一定水压(9 m)条件下具有刚性自防水能力。

通过掺加合适品种的混凝土膨胀剂来实现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5)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控制。

由于此池底混凝土结构为1.3 m×7 m×9 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须重点控制水泥水化热导致的温度裂缝的产生。

通过掺加合适比例的矿物掺合料、适当降低水泥用量、优化骨料颗粒级配、采用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等技术措施来减少水化热释放量,进而降低温度应力来实现温度裂缝的控制。

UWB-II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学习资料

UWB-II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学习资料

UWB- I I 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UWB-II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概述传统的水下混凝土施工方法通常有两类:一类是先围堰后排水,混凝土的施工与陆地相同,存在先期工程量大,工程造价高,工期长等缺点;另一类是利用专用施工机具把混凝土和环境水隔开,将混凝土拌合物直接送至水下工程部位。

主要有导管法、预填骨料灌浆法、模袋法、开底容器法等。

这些施工方法使混凝土拌合物容易受到水的冲刷造成材料严重离析,水泥流失,混凝土质量下降,同时造成环境污染。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技术填补了以上不足和缺陷,使浇注的混凝土拌合物在水中浇注不离析、不分散、水泥不流失,能自流平、自密实,凝结硬化后其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与普通混凝土相近。

该技术被国内外学者称之为“全新的、理想的、划时代的混凝土”,开辟了水下混凝土施工史的新纪元。

UWIB U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由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于2003年采用高分子接枝聚合技术研制成功,使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抗分散性能、流动性能、塌落度损失控制、施工性能、以及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等方面都有了突破性的提高,使水下施工更加方便、快捷,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为更好的配合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施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企业标准Q/CNPC9—2003《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已于2003年正式颁布实行。

电力行业标准DL/T5117-2000《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试验规程》于2001初已颁布实施,它对原材料的实验方法、实验成型、养护及性能测试均做出了行业规定,因此形成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系列产品、规范、施工等配套技术。

技术特点UWIB U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掺加UWIB U型絮凝剂的混凝土)同常规水下混凝土相比,大大简化了施工工艺,改变了以往混凝土在水下施工过程中,建造围堰、排水等繁琐工艺。

实现了水下施工陆地化,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施工的风险性,综合成本降低20%以上,工期缩短30%以上。

该项技术还可使以往无法施工的水下窄壁、狭小和异型等特殊结构的施工得以实现。

渠道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应用

渠道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应用

渠道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应用摘要:渠道常水位下混凝土衬砌面板损坏、地板塌陷坑洞等缺陷导致涌水现象时有发生,使用常规的应急抢险措施给优质的水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UWB-II型絮凝剂从根本上解决了水下混凝土的抗分散性能、施工性能和力学性能三者之间的矛盾,真正实现了水下混凝土的自流平和自密实。

关键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配合比1.配合比设计原材料及试验方法通过分别掺入UWB-II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和RHEOPLUS420巴斯夫粘度改性剂,比选出更加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配合比。

2.1原材料水泥:普通硅酸盐P·O42.5水泥。

粉煤灰:F类II级粉煤灰。

细骨料:人工砂。

粗骨料:5~25mm破碎卵石。

外加剂A:UWB-II高性能型絮凝剂。

外加剂B:RHEOPLUS420巴斯夫粘度改性剂。

混凝土拌和用水:饮用水。

3、试验方案依据《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及《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117-2000进行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配合比选择试验。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采用绝对体积法,骨料以饱和面干状态为基准。

掺入UWB-II高性能型絮凝剂为试验方案H-1、掺入RHEOPLUS420巴斯夫粘度改性剂为试验方案H-2。

3.1配合比参数确定依据《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混凝土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设/tt—水陆强度比系数。

由于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施工采用水下封闭钢模板内无水中自由落差的施工方法,t可取值为0.85~0.95,按施工经验选t = 0.85。

依据《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附录A中标准差选用值查的C25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标准差选用4.0MPa。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空气中成型混凝土配制强度。

根据《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附录A,考虑到工程所在地为严寒地区,且混凝土施工部位为最低水位以下,常年受水流冲刷,选择0.45作为基准水胶比,粉煤灰掺量10%,根据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230±20的要求,以及砂石骨料的特性,初步选择用水量,砂率,减水剂的掺量,通过试拌、调整,使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含气量符合要求。

絮凝剂在水下混凝土的应用

絮凝剂在水下混凝土的应用
22m 。 .
护方案进行了反复分析比较 :搅拌桩在砂砾石层和承压水条件
下 , 水 效 果 难 以保 证 ; 水泵 房底 板 长 达 2 .5 采 用 沉 井 需 止 进 70 m, 对主 体 结 构 进 行 修 改 , 计 院 对 此 有 不 同意 见 ; 板 桩 、 注 桩 设 钢 灌 与连 续 墙 进 行 比较 ,综 合考 虑 工 期 、造 价及 对 临 近 构筑 物 的 影 响, 结合 我 们 的施 工经 验 并 通 过 技 术经 济 比较 , 定 采 用 地 下连 决 续 墙 : 水 层 厚 达 1.m, 土 防 渗 结 构 如 做 至 基 岩 中 , 价 太 透 8 2 挡 造 高, 因此 决定 采 用 水下 混 凝 土 封底 来 封 堵 阻 水 。经 过 计 算 , 坑 基 支 护 设 计 为 连 续 墙 高 9 埋 深 2 7 絮 凝 混 凝 土封 底 , 底 混 m, , m, 7 封 凝 土 强 度 等 级 C 0 抗 渗 等 级 不小 于 S , 22 2, 8厚 . m。
现利用沉井封底混凝土的厚度计算公式:/ , m 、 —1一 9 l .1 1l ( .t .
V b Hl
计算得出封 底混凝土 的短边跨中的厚度 为 1 m, 2 m厚 . 即 . 8 2
度 中 施 工余 度 为 0 m。 因此 混 凝 土浇 筑 厚 度 的偏 差 幅 度 为 1 . 4 . 8
只 有 lc O m左 右 , 对 单 位 水 泥用 量 、 后 砂率 、 灰 比及 减 水剂 掺 量 水 进 行 数 次 调 整 组 合 ,但 坍落 度 和 水 中落 下 实 验 始 终 不 能 同时 达 到 水 下 不 分 散 混 凝 土 的 质量 指 标 ,最 后 认 为 是 使 用 的水 泥 与 絮 凝 剂 有 不 适 应 反 应 。将 水 泥 更 换 为 金 羊 牌 4 5 水泥 再 进 行 试 2R 配 : 采 用 的 是 4 5号 水 泥 , 因 2 为保 证 混 凝 土 强 度 , 泥 单 位 用 量 水 为 4 0 gm : 增 加 坍 落 度 , 砂 率 和 水 灰 比分 别 调 整 为 3 %、 8 k/ 3为 将 8 0 5 取 消 减水 剂 : 试 验 各 项 指 标均 达 到 设 计要 求 , 中坍 落 度 .: 5 经 其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施工技术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施工技术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施工技术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施工技术1.概述众所周知,水泥虽然是水硬性材料,但若将混凝土拌合物直接倾倒于水中,当其在水中下落时,由于水的冲洗作用,骨料将与水泥分离,部分被水带走,部分长期处于悬浮状态。

当水泥下沉时,已呈凝固状态,失去胶结骨料的能力。

这样在水中直接浇筑的混凝土拌合物一般分为一层砂、砾石骨料,一层薄而强度很低的水泥絮凝体或水泥渣,不能满足工程要求。

因此,水下混凝土过去都要求在与环境水隔离的条件下浇筑,而且浇筑过程不能中断,以减少水的不利影响,在其硬化后还要清除一定数量的强度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

传统的水下混凝土施工方法通常有两类:一类是先围堰后排水,混凝土的施工与陆地相同,存在先期工程量大、工程造价高、工期长等缺点;另一类是利用专用施工机具把混凝土和环境水隔开,将混凝土拌合物直接送至水下工程部位,主要有导管法、预填骨料灌浆法、模袋法、开底容器法等。

这些施工方法使混凝土拌合物容易受到水的冲刷造成材料严重离析,水泥流失,混凝土质量下降,同时造成环境污染。

按常规浇筑水下混凝土的关键是尽量隔断混凝土与水的接触,但这将使施工工艺变得复杂,工期变长,工程成本大大增加,况且也难以保证水中混凝土的质量。

随着近海开发及大量水下结构工程的建设,尤其是在海洋深水区的开发利用,对混凝土水下浇筑、施工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对传统混凝土进行改性使之能克服上述缺陷,是十分必要的。

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是原西德Sibo公司于1974年研制、1977年推广的一项新的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

1980年日本在引进西德专利技术的基础上研制成功首例絮凝剂并开始推广使用,我国则在1986年研制成功首例絮凝剂,1987年开始推广应用以来,迄今为止,已经开发出十余种具有一定水平的水下不分散剂产品,并在交通、水利水电、石油、核电站及民用建筑工程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如三峡右岸重件码头工程、大连港码头修复、湖北黄石长江大桥、武汉二桥、洛阳黄河桥、胜利油田、辽河油田、钱塘江大堤加固、长江取水工程、秦山核电站取水口、以及海军的某些工程等,这些工程都因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使用创出了质量好、速度快、造价低的经济效益。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桥梁基础施工中的应用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桥梁基础施工中的应用
施 工 过 程 中 当套 箱 刃 脚 下 沉 到超 过 承 台底 面标 高
的U WB絮凝剂。通过和絮凝剂生产厂家合作配制 了 2 MP 水 下不 分散 混凝 土 。 0 a 施工时采用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 ,搅拌 时按普 通混凝土的施工方法进行投料 ,在放水之前投放絮 凝剂砂 、 、 石 水泥 、 絮凝剂搅拌一分钟后加水再搅拌
的性 能 比较 :
下不分散外加剂 , 使搅拌后的混凝土具有粘稠性 , 使 混凝土在未凝固硬结 以前 即使受到小 的冲刷也不能 使水泥骨料分散 ,并能在水下优质均匀硬结的一种
新 型混 凝土 。
( ) 中不分散混凝 土具有与陆上施 的普通 1水 【 混凝 土 同等 的强度 特性 ; () 2 混凝土在施工缝部位的强度 ,比陆上施工 的普通混凝土略高些 ; () 3 静弹性与陆上施工普通混凝土相同或略小
从普通混凝土来看 , 即使其和易性差一些 , 如果 能充分进行捣固的话 ,也可缓解其流动 l不足的缺 生
陷 ,但是 由于水 下不 分散 混凝 土不 可能在 水 下进行
服流 砂后 再下沉 需数 天 时间 。根据 天气 预报 几 天之
后将有强降雨施工可能无法进行 ,整体工期将拖后
个月以上。 马上按常规方法进行套箱封底 , 又达不 到规范要求的水下混凝土封底厚度 。 强行封底后 , 一 是可能造成封底混凝土将侵 占承台结构空间,或者
( ) 结 特性 ,采 用纤 维 素 系列 絮 凝 剂 的混 凝 4凝
水 下不分散混凝 土配 合 比设计程序 如图 l 所
示。
土缓凝 , 丙烯系列絮凝剂的混凝土其凝结时间不变 ;
35
2 1 年第 2 02 期
王连 东: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桥 梁基础施工 中的应 用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施工技术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施工技术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施工技术[前言]: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中加入UWB(聚丙烯系)絮凝剂拌制而成。

具有混凝土拌合物遇水不离析,水泥不流失,可进行水中自落浇筑,不排水施工;落到水底混凝土可自流平、自密实,也可进行水下振捣,保证混凝土一定强度,抗冻性、抗渗性好,对施工水域无污染等特性,具有良好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根据现行规范和施工实践经验总结出成套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键词]: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施工技术1. 适用范围:本项技术适用于沉井封底、人工筑岛、桩基础施工、围堰水下结构浇筑、水下抛石灌浆结构以及水下注浆、堵漏、固结等工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施工。

2.施工准备2.1 技术准备2.1.1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各种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1.2编制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施工方案,明确流水作业划分、浇筑顺序、混凝土的运输与布料、作业进度计划、工程量等并分级进行技术交底。

2.1.3各种原材料及半成品的力学性能试验、化学性能试验,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试配、现场试验、检测。

2.2 材料准备2.2.1水泥:宜用3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有出厂合格证并经复检合格。

2.2.2砂子: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

符合相关规定。

2.2.3碎石:粒径10~40mm,含泥量不大于2%。

应符合相关规定。

2.2.4絮凝剂:粉剂常用UWB-1缓凝型及UWB-2普通型两种。

前者用于长距离、大体积、连续浇筑及非连续浇筑的无施工缝整体工程;后者用于一般水下工程。

2.3 主要施工机具仪表2.3.1 机械设备、仪表(1)现场搅拌站——成套强制式混凝土搅拌站、皮带机、装载机、水泵、水箱等。

(2)现场输送混凝土——泵车、混凝土泵及钢、软泵管。

(3)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浇筑——流动电箱、插入式、平板式振动器、抹平机、小型水泵等。

(4)专用发电机、空压机、制冷机、电子测温仪和测温元件或温度计和测温埋管。

2.3.2 工具:手推车、串筒、溜槽、吊斗、胶管、铁锹、钢钎、刮杠子等。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研究综述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研究综述

d o i :10.3963/j .i s s n .1674-6066.2022.04.005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研究综述吕 欢1,吴泽波1,陈 茜2,宋普涛2,夏京亮2,王 晶2,冷发光2(1.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11;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13)摘 要: 从抗分散剂㊁抗分散剂作用机理㊁水下不分散混凝土主要性能等方面进行论述㊂目前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硬化后的力学性能研究较多,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拌合物状态㊁动水对新拌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研究较少,制约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发展与应用㊂对国内外有关新拌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流动性㊁抗分散性的测试方法进行论述与分析㊂提出研究浆体的流变性能,探索屈服剪切应力㊁粘度与抗分散性能之间的联系,更进一步了解新拌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性能㊂关键词: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 拌合物状态; 流动性; 抗分散性; 流变性S u m m a r y o fR e s e a r c ho nA n t i -w a s h o u tU n d e r w a t e rC o n c r e t e L V H u a n 1,WUZ e -b o 1,C H E N X i 2,S O N GP u -t a o 2,X I AJ i n g -l i a n g 2,WA N GJ i n g 2,L E N GF a -g u a n g 2(1.C h i n aR o a d &B r i d g eC o r p o r a t i o n ,B e i j i n g 100011,C h i n a ;2.C h i n aA c a d e m y o fB u i l d i n g R e s e a r c h ,B e i j i n g 100013,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 T h ea n t i -w a s h o u t ,a n t i -w a s h o u t m e c h a n i s m ,a n d m a i n p r o p e r t i e so fa n t i -w a s h o u tu n d e r w a t e rc o n c r e t e w e r e d i s c u s s e d .A t p r e s e n t ,t h e r e a r em a n y s t u d i e s o n t h em e c h a n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a n t i -w a s h o u t u n d e r w a t e r c o n c r e t e a f -t e r h a r d e n i n g ,a n d t h e r e a r e f e ws t u d i e s o n t h e s t a t e o f a n t i -w a s h o u t u n d e r w a t e r c o n c r e t em i x t u r e a n d d y n a m i cw a t e r o n f r e s hu n d e r w a t e r n o n -d i s p e r s i v e c o n c r e t e ,w h i c h r e s t r i c t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u n d e r w a t e rn o n -d i s p e r s i v e c o n c r e t e .T h e t e s tm e t h o d s o f f l u i d i t y a n da n t i -d i s p e r s i o no f f r e s hu n d e r w a t e rn o n -d i s p e r s i v ec o n c r e t ea th o m ea n da -b r o a da r e d i s c u s s e da n da n a l y z e d .I t i s p r o p o s e dt os t u d y t h e r h e o l o g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o f s l u r r y ,e x p l o r e 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y i e l d s h e a r s t r e s s ,v i s c o s i t y a n da n t i -d i s p e r s i o n p e r f o r m a n c e ,a n d f u r t h e r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p e r f o r m a n c eo f f r e s h u n d e r w a t e r n o n -d i s p e r s i o n c o n c r e t e .K e y w o r d s : a n t i -w a s h o u t u n d e r w a t e r c o n c r e t e ; m i x t u r e s t a t u s ; l i q u i d i t y ; a n t i -d i s pe r s i o n ; r h e o l o g y 收稿日期:2022-06-01.作者简介:吕 欢(1990-),工程师.E -m a i l :806718816@q q.c o m 为解决普通混凝土无法水中浇筑的问题,德国于1974年研制出水下不分散混凝土,1978年日本引进这项技术且有学者耗时三年出版‘水中不分散混凝土设计施工指南“[1]㊂1984年,我国研制出UW B 型抗分散剂,之后又研制出S C R 型抗分散剂[2]㊂目前我国使用较多的是UW B -Ⅱ型絮凝剂㊂为了解决水下无法振捣密实的要求,絮凝剂一般要搭配一些其他的辅助剂使用㊂F e n g 等混合有机和无机成分制备新的絮凝剂,并通过试验得出最佳配比:聚丙烯酰胺0.9%,膨润土8.0%,保水剂0.4%,减水剂0.25%㊂张鸣等[3]试验表明掺入UW B 絮凝剂㊁粉煤灰和矿渣复掺且比例为1ʒ1时,有利于混凝土的强度提升㊂杨逍[4]通过掺入钢纤维-聚乙烯醇纤维来改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性能,发现不仅能够改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抗分散性能且对抗压强度也有所提升㊂综上可以看出现有的研究多聚焦于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硬化后的力学性能,对新拌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性能研究较少,因此借鉴普通混凝土流变学和一些有关泥沙冲刷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现有的一些对水下不分散浆体流变性能研究,期望能探究流变性能与抗分散性能的内在联系㊂1 抗分散剂抗分散剂包括絮凝剂和辅助剂㊂絮凝剂:增加混凝土的粘聚性,但加入絮凝剂会引起缓凝㊁需水量增大建材世界 2022年 第43卷 第4期建材世界2022年第43卷第4期等问题;辅助剂:为了解决加入絮凝剂带来的不利影响㊂常用的辅助剂有减水剂㊁早强剂㊁速凝剂㊁消泡剂等,通过辅助剂降低混凝土用水量㊁改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等㊂1.1絮凝剂的作用机理目前较为普遍的认为絮凝机理为以下三点:1)桥架作用:絮凝剂拥有高分子长链结构,因此可以起到吸附作用㊂溶于水后长链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呈线性分布,因此可以吸附更多细颗粒,多个链条相互交错又形成桥架,形成稳定的网状结构㊂2)表面活性作用:絮凝剂含有亲水㊁憎水基团,降低拌合物颗粒表面电位,粒子间斥力减小,使分散颗粒凝聚在一起,形成稳定的絮凝体㊂3)桥键作用:絮凝剂中的长链分子有许多取代基,取代基与一些拌合水㊁离子相结合形成稳定的桥键,提高拌合物粘度同时减少析出物,使得混凝土拌合物中的凝胶体显著增多㊂1.2主剂与辅剂的相容性问题同济大学教授蒋正武[5]试验表明,絮凝剂(纤维素类)㊁木钙系减水剂可以有效提高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强度,但该絮凝剂(纤维素类)同其他类型的减水剂如三聚氰胺系㊁萘系减水剂无法很好地协同工作㊂K a w i a i[6]等认为p H=13时纤维素类抗分散剂同萘系减水剂发生反应,影响各自发挥作用㊂在絮凝剂与减水剂有较好的相容性的前提下,还可针对具体工程要求掺入一些其他的辅助剂㊂例如对早期强度有更高要求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可以掺入一些早强剂,赵同峰[7]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中引入早强组分,大大降低了初终凝时间,减少了初终凝时间差,并且早强组分与减水剂和絮凝剂相容性良好㊂2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关键性能2.1新拌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基本性能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其实最重要的是工作性能和抗分散性能的动态平衡,对未硬化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性能的研究十分重要㊂因此借鉴普通混凝土流变学和一些有关泥沙冲刷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现有的一些对水下不分散浆体流变性能研究,来探究屈服剪切应力和剪切粘度与新拌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性能之间的联系㊂2.1.1流动性针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的评价指标同普通混凝土一样都是坍落度和扩展度,并且试验也是在陆地上进行㊂但是实际工程一般是在水下,需考虑水对流动性的影响㊂日本学者采用的水下流动度性能测试装置[8]可以更加贴近实际工程应用㊂但在水下进行流动度测试,流动性和抗水分散性存在一定的矛盾㊂测定浆体的流变参数,发现浆体的流动度随浆体粘度变化而变化,随着粘度的增加扩展度不断降低㊂因此可以通过研究浆体的内部粘度变化来解释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流动性㊂2.1.2抗分散性中国标准主要是通过悬浮固体量㊁p H㊁水泥流失量指标来衡量抗分散效果㊂这些指标都是在静水作用下测定,但是实际施工环境的水流一般都是动态的,国内没有动水下的测定方法,国外的动水测试主要是根据美国工程兵采用的C R D-C61-89A(1989)标准试验方法(用特制篮筐在特定的水流中测定篮筐前后重量差)进行改进㊂例如针对水下不分散砂浆将测试装置中的标注篮筐孔径缩小[9];针对大体积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浇筑的抗分散性测定,S o n e b i㊁C u i等[10,11]分别建造了较长的液压通道,通过水泵及内外通道差实现水流循环,并用C R D-C61测定不同水流速度下的抗冲刷性能㊂不论是哪种评判方式都是通过现象来判断抗分散性能,絮凝的作用机理是抽象的解释说明抗分散作用并没有确切的数值来支撑㊂期望通过借鉴普通混凝土流变学研究内容,探究流变性能与抗分散性能的内在联系㊂2.1.3流变性能通常判断混凝土的流变性能是通过扩展度来判断的,但是扩展度的变化是现象,通过流变仪对屈服剪切应力㊁粘度等参数的研究再结合有关模型能够解释说明流动度变化㊁抗分散能力提升的具体原因㊂例如温永向等[12]通过混凝土流变仪研究流变参数与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抗分散性能之间的联系㊂通过试验研究表明随着抗分散剂掺量的提升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剪切应力㊁粘度不断提升抗分散效果不断提升㊂通过悬浮物建材世界2022年第43卷第4期含量判断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抗分散性能,是通过现象来进行解释,但是结合流变参数能够从浆体内部和浆体表面解释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抗分散性能变化的原因㊂借助宾汉姆模型进行表征,具体的流变方程如下τ=τ0+ηdγd t(1)式中,τ为模型的总剪切应力;τ0为屈服剪切应力;η为剪切黏度系数;dγ/d t为剪切速率㊂结合流变模型从两方面解释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抗分散性:当τ<τ0时可以解释为水下不分散浆体内部的屈服剪切应力足够大能够抵抗外部水流的冲刷,因此拥有良好的抗分散性;η反应水下不分散浆体内部的塑性粘度,粘度越大颗粒间不易分离,抵抗水流冲刷能力越强㊂除此之外,通过流变性能的研究来判断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触变性以及假塑性㊂例如设置剪切速率升序和降序变化,发现抗分散浆体在升序下的屈服剪切应力㊁粘度数据均大于降序下的数据,说明浆体具备触变性能㊂试验中随着剪切速率的升高粘度随之降低说明浆体具备假塑性㊂从流变学角度分析触变性和假塑性,触变性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浇筑与泵送起到有利作用,假塑性对混凝土的抗分散性能起到有利作用㊂由此可见浆体流变参数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先前的相关研究较少,未来的研究应加强对浆体流变性能的研究㊂2.2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压强度㊁劈裂抗拉强度㊁弹性模量等都是评判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重要力学指标㊂此外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水陆强度比也是十分重要的衡量指标㊂由于水下浇筑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因此标准限制水陆强度比不得低于70%㊂除去标准要求的7d㊁28d水下浇筑成型最低强度和最小水陆强度比外还有一个比值被忽视,即水下浇筑成型强度与陆上成型未加抗分散剂的空白组的比值,该比值是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强度损失的最直观表达㊂水陆强度比表示的是浇筑方式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水空强度比不仅反映浇筑方式还能显示抗分散剂掺入后的复合影响㊂针对硬化后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力学研究较多,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对工作性能和抗分散性能存在动态平衡问题㊂因此多数研究通过搭配降低粘度和增加粘度的矿物掺合料来平衡两者之间的问题㊂例如粉煤灰在低掺量(20%左右)和掺量为4%矿粉混合后,新拌混凝土不仅拥有很好的抗分散性还有较好的流动性,并且抗压强度也符合规范要求[13]㊂还可以加入一些纳米颗粒进一步提高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各项性能㊂G r z e s z c z y k等[14]研究表明纳米S i O2颗粒使结构更加致密㊁增大混凝土粘度㊂2.3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目前对于耐久性的研究较常规,主要研究抗渗透㊁抗氯离子侵蚀㊁耐海水侵蚀等因素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影响㊂因为很多使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环境都是海洋环境,海水中丰富的盐离子有些会加速水泥水化,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早期强度略高于陆上成型的混凝土,但是对于长期强度还是起到不利影响㊂矿物掺合料的掺入可以改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耐久性,不同类型的絮凝剂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能的影响也不同㊂3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应用通过实际的工程调研发现,我国的水下浇筑工程大多数仍采用导管法(浇筑普通混凝土),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大多在非承重构件中少量尝试使用,例如常在抗洪抢险㊁水下工程修补㊁无法围堰等环境使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㊂例如桐子林水电站明渠导墙基础及墙身修复㊁新开河河口应急防护工程㊁三峡重件码头工程㊁淀东水利枢纽泵闸改扩建工程等,都会采用导管法㊁泵送法配合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浇筑㊂但是由于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掺入絮凝剂后粘度大幅度提升会给导管法或者泵送法浇筑造成较大困难,所以期待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能进一步研究,能够不采用特殊的机具就可以直接水中浇筑㊂4尚待解决的问题1)针对高水流㊁高水压情况下的抗分散剂的研发㊁抗分散性测试装置的研发㊁相关标准的制定等需求非常迫切㊂动水不仅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浇筑过程会产生影响,对浇筑后未凝结硬化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表面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㊂建材世界2022年第43卷第4期2)工作性和抗分散性动态平衡㊂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主要矛盾点就是工作性能和抗分散性能的协调问题㊂现阶段的减水剂随着掺量的增大流动性显著提升但是抗分散效果下降,并且多适用的是普通混凝土,针对特种混凝土的特殊减水剂的研制或将解决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主要矛盾㊂3)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耐久性系统研究甚少㊂目前的耐久性研究龄期较短,且多于淡水环境下进行成型和养护㊂但是实际工程尤其是海洋环境中的工程不仅要面临高流水㊁高水压的问题还要面临离子侵蚀问题㊂因此特殊环境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抗渗性能㊁抗腐蚀性能的研究尤为重要㊂4)应用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强度较低㊂随着国家发展建设需求,针对高强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需求增多㊂但是絮凝剂的掺入会造成缓凝㊁降低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强度㊂并且高强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难以平衡抗分散性和工作性能㊂如何制备工作性能优异又有较高强度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仍需要进一步研究㊂参考文献[1] N a g a t a k i S,S e k iH,O t s u k iN.R e c o mm e n d a t i o n f o rD e s i g na n d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A n t i-w a s h o u tU n d e r w a t e rC o n c r e t e[J].C o n c r e t eL i b r a r y o f J S C E,1991,17:143-151.[2]田广墅,王宗玉.UW B㊁S C R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施工例选[R].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1995.[3]张鸣,王付鸣,叶坤,等.粉煤灰和矿渣粉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6,35(8):2611-2616.[4]孙国文,张营,王朋硕.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抗分散性能设计及其表征研究进展.材料导报,2022(2):1-23.[5]蒋正武,王新友,吴历斌.水下抗分散剂与减水剂的相容性试验研究[J].江西建材,1999(3):8-12.[6]孙国文,王朋硕,张营,等.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性能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21,35(3):3092-3103.[7]赵同峰.高黏结力C50水下絮凝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9(12):120-123,135.[8]竹中寬,未岡英二,上村恭子.特殊增粘濟态用た高性能水中不分離性コンクリ卜に關寸百基礎的研究[J].P r o c e e d i n go f t h e J a p a nC o n c r e t e I n s t i t u t e,2007,29(2):457-462.[9]J o s e p hJ.A s s a a d,Y e h i aD a o u,J a c q u e sH a r b.U s e o fC E M A p p r o a c h t oD e v e l o p a n dO p t i m i z eH i g h-P e r f o r m a n c eU n d e r-w a t e rC o n c r e t e[J].J o u r n a l o fM a t e r i a l s i n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2011,23(7):412-423.[10]S o n e b iM,K h a y a tK H.E f f e c t o fW a t e rV e l o c i t y o nP e r f o r m a n c e o fU n d e r w a t e r,S e l f-C o n s o l i d a t i n g C o n c r e t e[J].M a t e r i-a l s J o u r n a l,1999,96(5):519-528.[11]C u iW,H u a n g J,S o n g H,e t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T w oN e w A n t i-w a s h o u tG r o u t i n g M a t e r i a l sU s i n g M u l t i-w a y A N O V Ai nC o n j u n c t i o nw i t hG r e y R e l a t i o n a lA n a l y s i s[J].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B u i l d i n g M a t e r i a l s,2017,156:184-198.[12]温永向,周伟,唐军务.新浇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抗冲刷性能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2021,52(7):200-211.[13]王朋硕.高性能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制备及配合比优化[D].石家庄:石家庄铁道大学,2020:38-53.[14]G r z e s z c z y kS,J u r o w s k iK,B o s o w s k aK,e t a l.T h eR o l eo f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 i nD e c r e a s e d W a s h o u t o fU n d e r w a t e rC o n c r e t e[J].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B u i l d i n g M a t e r i a l s,2019,203(10):670-678.。

多糖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

多糖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

多糖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
多糖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是一种特殊的混凝土外加剂,其主要由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和表面活性物质等复合而成。

这种外加剂具有很好的抗分散性和流动性,可以在水下施工时实现混凝土的自流平、自密实,有效抑制水泥和骨料的分散,并且不污染施工水域。

多糖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具有一系列优良性能。

在水中落差为0.3~0.5m时,加入絮凝剂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可以达到同样配比时陆上混凝土强度的70%以上。

其pH值小于10,悬浮物、含气量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经过冻融循环后,其初凝时间、7d抗折强度以及28d水陆强度比等性能指标均表现出色。

与常规水下混凝土相比,多糖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简化了施工工艺,使水下施工陆地化,降低了施工风险。

此外,这项技术还使以往无法施工的水下薄壁、窄小和异型等特殊结构得以实现。

多糖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以其优良的抗分散性和流动性,为水下混凝土施工提供了便利。

它可以自流平、自密实,无需水下震捣,大大简化了水下施工工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建筑材料专家。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技术是借助于混凝土外加剂—絮凝剂的应用,即在普通混凝土中加入絮凝剂后,使混凝土在水中浇筑不离析、不分散,水泥不流失,能自流平、自密实,使浇筑的混凝土优质均匀,凝结硬化后其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与普通混凝土类同。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专用外加剂—絮凝剂用于配制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絮凝剂主要有以下几种:1.合成或天然水溶性有机聚合物,如纤维脂、淀粉胶、聚氛乙烯、聚丙烯酰胺、羧乙烯基聚合物、聚乙烯醇等,这些材料可以增加新拌混凝土的粘度。

2.微细无机材料,如硅灰、硅酸铝(海泡石)、膨润土、硅藻土等,这些材料能增加新拌混凝土的保水能力,增加密实性。

3.有机水溶性絮凝剂,如带有轻基的苯乙烯共聚合物、天然胶、水溶性多糖聚合物、威兰树脂(Welan Gum)等,这些材料也能增加新拌混凝土的粘度。

4.有机材料乳液,如丙烯酸乳液、石蜡乳液等,可提高水泥颗粒之间的吸引力。

目前,德国、日本、美国等以纤维素类絮凝剂为主,西欧以水溶性多糖聚合物絮凝剂为主,我国以水溶性有机聚合物为主。

市场上供应的主要为UWB絮凝剂。

UWB絮凝剂是由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和表面活性物质所组成,呈固体粉末,一般为浅棕色,掺量为水泥重量的2.0%~2.5%。

根据UWB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技术条件,掺UWB絮凝剂的混凝土质量必须符合表10-130的规定,其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石:水=1:1.45:2.0:0.52,单位水泥用量为450kg/m3,絮凝剂用量为水泥重量的2.5%,中砂、石子最大粒径为20mm。

掺UWB絮凝剂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质量指标表10-130该絮凝剂与其他外加剂相容性好,可根据工程对水下混凝土的要求,复配其他外加剂,如各种减水剂、引气剂、调凝剂、早强剂等,从而配制成系统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

当前主要有五种不同的品种,见表10-131。

UWB絮凝剂主要品种表10-131絮凝剂无毒无害,产品需密封包装,要防止在运输和储存时受潮,以避免引起性能变化,储存期一般为一年,不受潮可继续使用。

浅谈水运工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试配

浅谈水运工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试配
3 原 材 料 选 定 3 . 1水泥:大连水泥厂 P O 4 2 . 5水泥 。
3 . 2 粉煤灰 :大连华 源粉煤 灰有 限公司 F类 I 级粉 煤灰。 3 . 3细骨料 :大连市普兰店红旗水库 中砂 。 3 . 4粗骨料 :大连甘井子石灰岩矿区 5 - 2 5 mm 连续级
4 2. 5。
3 0 mi n扩展度损失不应大于 5 0 m m。 2 . 4 . 4 水 下不分 散混凝 土 的砂 率 为 3 8 %~ 4 2 %,也 可根据 经验在保证水 下不分散混凝土 的和 易性和抗 分散 性的情 况下选取最佳砂率 。 2 . 4 . 5 水下不分散混凝 土的抗分散性 以水泥流 失量 为 准 ,水泥流失量不大 于 1 . 5 %。水下成 型试件 与空气 中成 型试件抗压强度 比大于 6 0 %( 7天 )。 2 . 5 水 下不分 散混凝 土 的试验 按现行 行业 标准 《 水 下不分 散混凝土试验规 程》DL / T 5 1 1 7 . 2 0 0 0的有关 规定 执行 。 2 . 6根据 上述规 定并结合实 际施工需要 ,确定二次封 底 水下不 分散混凝 土利用 直径为 2 8 c m 的导管下放 ,设 计坍落度 2 1 0 am一 r 2 4 0 m m, 控制扩展度 , 4 5 0 a r m- 4 - 2 0 m m。
・ 2 5 0 ・2 D 1 5年 5 月
技 术论坛
工程技术
浅谈 水运工程水下不 分散 混凝土 的试 配
靳春 燕
( 中铁十九局集 团第五 工程有 限公 司 辽 宁大连 1 1 6 0 0 0 )
摘 要 :承 台吊箱封 底混凝土的浇筑是 水中承 台施 工 中受力体 系转换 的重要环节 ,而在 浇筑封底混凝土时 ,由于不能很好 的 探 明水下情况 ,个别承 台在浇筑封 底混凝土后仍有局部缺 陷,需要进行二次封底 。利用添加 了絮凝剂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进行二 次封底 ,可 以克服漏洞处水流湍急等的不利条件 ,避免 海水将 混凝 土中砂 浆组分 冲散 ,成功封堵 比较复杂的漏水缺 口。本文重点 阐述 了对应用于二次封底 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试配研究。 关键词 :水下不分散 混凝土 ;絮凝剂;抗分散性 ;二次封底 中图分 类号 :T V 4 3 1 .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5 5 8 6( 2 0 1 5 )1 9 . 0 2 5 0 . 0 2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UWB)在钱塘江堤脚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UWB)在钱塘江堤脚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UWB)在钱塘江堤脚加固工程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9-09-19T14:54:15.18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1期作者:胡军法施惠芬[导读] 钱塘江河口是世界著名强潮河口,两岸海塘长达300多公里,交叉水闸等水利设施建筑物众多。

浙江河口海岸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摘要:钱塘江河口是世界著名强潮河口,两岸海塘长达300多公里,交叉水闸等水利设施建筑物众多。

近年来由于受低潮位、强涌潮作用,涨潮主流紧贴塘脚或严重兜潮地段、堤脚加固,用普通混凝土水下灌注法抢修加固,往往受剧烈变化的水位潮流影响,施工难度大。

2006年4月,根据钱塘江工程实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钱塘江南岸杭州市滨江区萧山排灌闸站下游侧堤脚加固工程中采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UWB进行水下施工,效果良好,现场取样试块在强度、抗渗性能方面均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堤脚加固;应用一、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特性、技术参数及设计1.1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特性我们采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工程技术研究所研制的UWB-Ⅱ型絮凝剂,该系列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较之普通混凝土有如下特点:1.混凝土拌和物遇水不离析,水泥不流失,可在水中自落浇灌,可进行不排水施工;2.落到水底的混凝土可凭自身重力自流平、自密实,也可进行水下振捣和砌筑;3.混凝土强度可达15~40Mpa,抗冻300次,抗渗4Mpa;4.对施工水域无污染,对人体无害,可用于饮用水工程。

1.2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技术参数(1)絮凝剂UWB系列絮凝剂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和特点可选用缓凝型、普通型、早强型、双快型和注浆型。

我们选用的UWB-Ⅱ型为普通型,适用于无特殊要求的一般工程。

絮凝剂在搅拌混凝土时加入到搅拌机中,加入量为水泥的0.5~3.0%,本工程采用的加入量为2%。

(2)水泥用量与强度性能一般条件下自落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少于430kg/m3,振捣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少于400kg/ 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UWB-I)
产品简介
UWB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是粉末状混凝土外加剂,具有很强的抗分散性和较好的流动性能,实现了水下混凝土的自流平和自密实,水下施工时能抑制混凝土中的水泥和骨料分散,并且不污染施工水域。

UWB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掺加UWB絮凝剂的砼)同常规水下混凝土相比,大大简化了施工工艺,改变了以往混凝土在水下施工过程中,建造围堰、排水等繁琐工艺。

实现了水下施工陆地化,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施工的风险性,综合成本降低20%,工期缩短30%以上。

该项技术还可使以往无法施工的水下窄壁、狭小和异型等特殊结构的施工得以实现。

产品类型及适用说明
可以提供四种类型的絮凝剂,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施工区域以及施工工艺:
UWB—I型:适用于吊罐或者导管工艺,用于抗分散要求不高的工程。

掺量2.0~3.0%
UWB—II型:适用于各种施工工艺,塌落度保持3h以上无损失,用于除快凝要求之外的各种水下工程。

掺量2.0~3.0%
UWB—S灌注桩型:适用于埋管工艺,塌落度保持3h以上无损失,用于灌注桩。

掺量1.0~1.5%
UWB—R快凝型:适用于现场搅拌工艺,凝结时间20min~240min可调,用于硫铝或铁铝水泥配制的快硬不分散混凝土掺量2.0~3.0%
UWB-Ⅱ型絮凝剂是粉末状物质,能够赋予普通混凝土超强的抗分散性、适宜的流动性和满意的施工性能;从根本上解决了水下混凝土的抗分散性能、施工性能和力学性能三者之间的矛盾,真正实现了水下混凝土的自流平和自密实。

Ⅱ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与Ⅰ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相比,如下性能明显改善:
1、抗分散性能:Ⅰ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7天水陆强度比在60%~70%,28天水陆强度比在70~80%;Ⅱ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7天水陆强度比在70%~85%,28天水陆强度比在80~95%,Ⅱ型的抗分散性能提高明显。

2、塌落度保持性:Ⅰ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静停15分钟左右时,流动性损失在20%~50%;Ⅱ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完全静停1小时,流动性基本不损失,2小时流动性损失小于10%,具有极佳的施工性。

3、流动性:Ⅰ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塌扩度≥480mm时,容易出现离析现象,一般情况下施工塌扩度均小于500mm;Ⅱ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塌扩度在500mm以上时,其和易性、保水性良好,不会出现离析现象。

Ⅱ型混凝土具有更好的填充性和自密实性。

4、强度:Ⅰ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单方混凝土用水量在230~255KG/m3;Ⅱ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单方混凝土用水量在200~235KG/m3,根据水灰比定律,同等的水泥材料用量,Ⅱ型混凝土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和粘结强度。

5、凝结时间:与Ⅱ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匹配的调凝剂范围更加广泛,可更容易的通过选择调凝剂来调整凝结时间。

6、与水泥的适应性:由于Ⅱ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采用新型的高分子体系,对水泥的适应性更加广泛,可用于特种水泥。

7、施工方法:I型絮凝剂适宜采用吊罐法施工,II型絮凝剂则适用于各种施工方法,尤其适用于泵送施工工艺。

商标渤星
型号UWB-I
公司名称中国石油研究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