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提高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提高卷)【原卷版+解析】2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单元测试 姓名: 班级: 分数:(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型选择题 填空题 实验探究题 计算题 总计 题数12 10 5 2 29小题 分数36 28 19 17 100分 得分一、选择题(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C .声音产生的原因。
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2.如图所示,声纹锁是一种安全性能很高的新型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同样的暗语也打不开。
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 .传播速度B .音色C .音调D .响度3. 如图所示,北京天坛公园中的回音壁应用到了哪个声学原理( )A .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B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 .声音的音调不同4.如图所示,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B . 吉他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 . 吉他音量的大小与弹奏时所用的力度有关D . 吉他声具有能量第2题图 第1题图5.在教室中听课的学生,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是因为( )A .老师讲课的声音太小。
B .教室的空间太小,不能产生回声。
C .回声太小,人耳听不到。
D .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不能区分。
6.老师在喇叭前放几支点燃的蜡烛(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蜡烛的烛焰就会随着音乐的节奏跳动。
在此实验中,说法错误..的是 ( ) A .烛焰的跳动说明喇叭发出的声音是具有能量的B .声音的能量是靠空气传播给烛焰的C .把喇叭放在真空玻璃罩内,烛焰也会随音乐的节奏跳动D .喇叭发出的声音越响,烛焰跳动得越剧烈7. 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八年级物理 第一章声现象 基础提高(1)
八年级物理 第一章声现象 基础提高(1)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声现象知识点归纳1.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产生的,物体的_________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可以通过振动产生声音。
3.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声音不能在__________中传播。
4.声音也是以__________的形式通过介质将声源的振动向外传播,这个波叫声波。
5.声波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________,其次是_______中,声音在_______中传播是最慢的。
7.在15℃的空气中,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为________米,气温每升高1℃,每秒传播的距离约增加___米。
8.回21、声音的三种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音调是指我们感觉到声音的_______,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有关。
频率是指物体在________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的单位是_______。
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_________。
“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 。
10.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___________。
响度与发声体的_________有关,还与跟人距离声源的_________有关。
当距离发声体的位置一定时,振幅越大,响度_________。
当振幅一定时,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____________。
“震耳欲聋”反映了______________ . 11.__________是我们分辨各种声音的重要特征,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
12.声音的大小单位用___________来表示。
一般声音等级高于85分贝的视为噪声。
我国政府规定工厂、工地的噪声应不超过_______分贝。
居民居住区,白天不超过_____分贝,夜间不能超过________分贝。
【精选】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声现象实验单元检测(提高,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用尺子来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小明做了以下实验:(1)用尺子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_____有关.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2)用尺子来探究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保持人耳到钢尺的距离不变,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答案】慢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钢尺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解析】(1)尺子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尺子振动快慢有关: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钢尺振动频率小于20Hz;(2)用尺子来探究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保持人耳到钢尺的距离不变;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故答案为(1)慢;低;频率;钢尺振动频率小于20Hz;(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故答案为:(1). 慢 (2). 低 (3). 频率 (4). 钢尺振动频率小于20 Hz (5). 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点睛】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尺子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1)该同学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2)又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幅度;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快慢大致相同.实验发现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大,尺子________越大,发出声音的________越大;(3)在实验中会发现: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答案】低频率振动的幅度响度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频率越低,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低于20Hz,属于次声波,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解析】【分析】(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详解】(1)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2)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大尺子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小尺子振动幅度越小,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小;由此可得出结论:响度的大小与发声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3)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频率越低,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所以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但发出声音的频率低于20Hz,属于次声波,人听不到声音.3.为了探究收音机接收电磁波的情况好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将一只袖珍收音机调好电台节目和音量后完成了以下实验:①将收音机放进一只铝锅内,发现声音明显变小,取出后又恢复了原来的音量。
中考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答案(1)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1.我国一艘潜艇在执行任务时在水面下某处静止不动,声呐系统发现在正前方3.8 km处有一艘不明潜艇匀速驶来。
声呐系统立刻再次发出超声波,经过5.0s后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
声呐系统接收到声波后立刻向不明潜艇发射直线运动的鱼雷,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 m/s,鱼雷的平均速度是80 m/s。
求:(1)不明潜艇行驶的速度;(2)鱼雷命中不明潜艇的时间。
【答案】(1)20m/s;(2)37s【解析】【分析】【详解】(1)不明潜艇第二次接收到超声波时据我方潜艇的距离为1115s1500 m/s=3750m2s v t==⨯不明潜艇行驶的速度为13800m3750m==20m/s5s2s vt -=不明潜艇不明潜艇不明潜艇行驶的速度20m/s。
(2)鱼雷与不明潜艇相向而行,其相对速度为20m/s+80m/s=100m/s从第二次超声波接触到不明潜艇,至第二次超声波返回我方潜艇,不明潜艇前进的距离为2220m/s 2.5s=50ms v t==⨯不明潜艇发射鱼雷时两艇的相对距离为3750m-50m=3700m 鱼雷命中不明潜艇的时间为3 333700m==37s 100m/sstv=鱼雷命中不明潜艇的时间为37s。
答:(1)不明潜艇行驶的速度20m/s;(2)鱼雷命中不明潜艇的时间为37s。
2.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高脚玻璃杯内装有相同深度的水,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要使得甲杯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大于乙杯,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
要使甲杯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于乙杯,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用更大的力敲击甲杯减少甲杯中的水【解析】【详解】[1]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两个完全相同的高脚玻璃杯内装有相同深度的水,要使得甲杯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大于乙杯,甲杯的振动幅度就要大于乙杯,所以就要用更大的力敲击甲杯;[2]用筷子敲击杯子时,是杯子和水发生了振动,当水量越大时,杯子和水越难振动,杯中的水量越大,音调越低,水量越小,音调越高,要使甲杯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于乙杯,应该减少甲杯中的水。
声音训练方法
声音训练方法声音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一个好的声音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然而,有些人的声音并不够好听,甚至会给人带来不良的印象。
因此,声音训练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技能。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声音训练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改善自己的声音。
首先,要改善声音就需要从呼吸开始。
深呼吸是声音训练的第一步,只有充分的气息才能够产生出富有力量和魅力的声音。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练习腹式呼吸来增加肺活量,使得呼吸更加深沉而有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练习吹气来加强呼吸肌肉,使得呼吸更加均匀和持久。
其次,发声训练也是声音训练中的重要一环。
要想拥有好听的声音,就需要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在发声训练中,我们可以通过练习发声音阶来调整声带和喉部肌肉,使得声音更加清晰和有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练习发声练习来增强口腔肌肉的灵活性,使得发音更加准确和标准。
此外,发音训练也是声音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确的发音能够使得声音更加清晰和自然。
在发音训练中,我们可以通过练习元音和辅音的发音来提高发音准确度,使得语音更加地道和标准。
同时,还可以通过练习口腔肌肉的灵活性来改善发音连贯性,使得语音更加流畅和自然。
最后,语调训练也是声音训练中的重要环节。
一个好的语调能够使得声音更加生动和有韵律感。
在语调训练中,我们可以通过模仿优秀的演讲者来学习他们的语调技巧,使得自己的语调更加自然和生动。
同时,还可以通过练习朗读来提高语调的变化和节奏感,使得声音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综上所述,声音训练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技能,只有不断地练习和改进,才能够拥有好听的声音。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以上介绍的声音训练方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声音水平,成为一个拥有魅力和自信的人。
第二章《声现象》教材分析
第二章《声现象》教材分析课标要求: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提高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并学习初步的研究方法。
2、了解声音的特性。
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生体的频率有关。
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有关。
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3、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途径。
单元\章节内容分析:本章所讲的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
全章分为四节,教材首先安排的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得出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这是本章重点所在。
通过探究活动也能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的学习方法,并且掌握这种通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的物理研究方法,这对将来进一步学习物理奠定了基础。
本章的探究活动难度不高,因此只要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中最好是组织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总结出实验结论。
本章中还要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继续探究乐音的特性,在第一节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乐音的特性的探究就更加容易。
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体验声音的产生是由于振动引起的。
领会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乐音的特性、噪声危害及防控以及超声的利用次声危害等(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总结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
2、通过实验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转换法·推理法的方法。
3、通过实验根据我本人的特长演奏一些乐器,学习乐音3个特征。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团结合作、主动与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
3、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
4、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乐音的特征,防控噪声的途径教学难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超声波特点利用、次声波的危害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提高练习(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发出声音,我们就一定能听到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C.在钢铁中的声速小于在水中的声速D.声源的振幅越大,听到声音的响度就一定越大解析:B【分析】(1)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①物体发生振动;②介质向外传声;③良好的听觉器官;④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⑤有足够的响度。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气体中最慢;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3)响度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振幅,二是距离声源的远近。
需要同时考虑两个因素。
A.物体发出声音后若没有介质传播或物体振动的频率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外等都不一定能听到声音,故A错误;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音,故B正确;C.声音在钢铁中的声速大于在水中的声速,故C错误;D.振幅越大,人听到的声音响度不一定越大,因为响度还跟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故D 错误。
故选B。
2.(0分)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A.音调是否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B.响度是否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C.音调是否与发声体的长短有关D.音色是否与发声体的结构有关解析:C【分析】声音的特征有三个:即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取决于物体振动的频率;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取决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距离;音色是取决于发声体本身的一种特性,一般利用音色来辨别物体。
当用同样的力吹细管时,同时不断的剪短细管,使得细管内的空气柱逐渐变短,振动变快,振动的频率变大,所以其所发出的音调会变高,故该实验是为了研究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长短的关系。
故选C。
3.(0分)如图所示,小明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分别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发现小球弹起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大小是为了探究()A.声音的产生原因B.响度和频率的关系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响度和振幅的关系解析:D由题意可知,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
八年级上册声现象实验单元检测(提高,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同学在学习完课本上“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后,回到家中想用铁脸盆和水等材料来做这个实验,请帮助她完成探究报告.(1)提出问题: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什么关系?(2)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A.需要实验器材:铁脸盆、水、钢勺.B.在铁脸盆中装入适量的水,用钢勺轻敲铁脸盆,会发现铁脸盆中的水在跳动.C.用较大的力敲铁脸盆,发现铁脸盆中的水跳动比步骤B中的水跳动________(选填“高”“低”或“不变”).(4)结论:通过分析,结合提出的问题,你能初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5)评估:你还可以用这些器材来探究什么问题____________?(写出探究的问题即可)【答案】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高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或音调高低与水多少有关吗?【解析】【分析】【详解】(2)本题所研究的问题是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什么关系?因此,可以猜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用较大的力敲铁脸盆,发现铁脸盆中的水跳动比步骤B中的水跳动高;(4)通过实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5) 因为实验中可以看到水的跳动,故还可以用这些器材来研究:声音怎样产生;另外在水盆中将入不同深度的水时,盆的振动频率会变化,所以还可以研究:音调高低与水的多少有关吗?2.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情景,回答问题:(1)如图①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2)如图②所示,从左向右敲击瓶子时,各瓶发音的音调变化是:________.(选填“由高变低”或“由低变高”)(3)如图③所示,用手指轻叩课桌,使正坐在对面的同学刚好听不到叩击声,再让对面的同学将耳朵紧贴在桌面上,用同样的力度轻叩课桌,这时对面的同学则能听到叩击声.这个实验表明:________(4)如图④所示,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将瓶内的空气不断抽出时,手机铃声逐渐变小.由这个实验事实得到的推论是:________.(5)如图⑤所示,我们把水倒入瓶中时,通常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判断瓶中水的多少.【答案】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由高变低固体传声效果比空气好真空不能传声音调变化【解析】【详解】(1)小纸片的跳动是由于扬声器振动造成的,扬声器发出声音的原因正是由于里边纸盆的振动;所以如图①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2)敲击瓶子时,声音主要是瓶身和水柱振动发出的,瓶中盛水越多,瓶子和水的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音调越低,因此从左向右敲打瓶子,音调由高变低;(3)敲课桌的另一端的时候,耳朵贴在桌面上是靠固体传播声音;耳朵离开桌子的时候靠空气传播声音,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所以耳朵紧贴在桌面上,用同样的力度轻叩课桌,这时对面的同学则能听到叩击声.(4)当用抽气机不断抽气时,手机播放的音乐声逐渐减弱,经过科学推理可得:真空不能传声;(5)往暖水瓶中灌水时,是由暖水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水越来越多,空气柱越来越短,越容易振动,音调越高.所以可以通过发出声音的音调变化来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3.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器材:音叉,橡皮槌,铁架台,硬泡沫塑料小球,细线等.操作:(1)如图所示用细线栓在硬泡沫塑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小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橡皮槌轻轻敲击音叉使它振动后,发出一个较小的声音.让音叉一臂的外侧靠近并接触小球(如图),可以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__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的角度;(3)以橡皮槌用力敲击音叉,可听到较响的声音,且让音叉一臂的外侧接触小球,可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的角度.说明:声源发出声音的响度与_________有关.除此之外响度还与_________有关.(4)如果在真空中做这个实验,小球________(选“能”或“不能”)弹开.【答案】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较小较大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能【解析】【分析】【详解】(1)因为音叉的振动我们看不到,把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是为了把音叉的振动传给小球,用小球可以放大音叉的振动,所以小球的作用是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2)当轻轻敲击音叉时因为音叉振动幅度小,所以发出较小的声音,振动的音叉接触小球会把小球弹起较小的角度;(3)当用力敲击音叉发出较响的声音,音叉振动剧烈,接触小球会把小球弹起更大的角度,这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响度的大小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4)如果在真空中做这个实验,音叉能振动,小球也能被弹开,但听不到声音.4.小丽同学在观察小提琴、二胡等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想: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
中考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1.如果你家附近建筑工地在施工,影响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噪声的干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关紧门窗B.打开门窗,让空气加快流通C.戴上耳罩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关紧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打开门窗,让空气加速流通,是增强了噪声的传播;不正确、符合题意.C.戴上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是在声源处消除噪声;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想(1)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①若他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_____的关系.②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_____和_____两弦线做实验.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2)请你据如图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_____点,最低的是按住_____点.【答案】长度 a b A B【解析】【分析】【详解】(1)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粗细和张力有关,在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用到的实验方法为控制变量法,若他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两者的粗细和张力相同,所以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长度的关系.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应该控制他们的长度和张力相同,满足该条件的是a和b两弦线.(2)按住AC两点比较,按住A点时弦较短,所以发出的音调较高的是按住A,发出的音调较低的是按住C按住BC两点比较,按住B点时弦较粗,所以发出的音调较高的是按住C,发出的音调较低的是按住B,所以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A点,最低的是按住B点.3.为了监测车辆是否超过了规定值,公路上都安装了测速仪。
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5篇
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5篇第1篇示例:物理声现象是物理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它涉及到声音的产生、传播、接受等一系列现象。
了解和掌握物理声现象的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周围世界中的声音现象,还可以应用于很多领域,如音乐、通讯、医学等。
本文将对物理声现象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种机械波,当物体振动时,周围的空气分子也会跟着振动,形成了气压的变化,这些气压变化在空气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就形成了声波。
不同的物体振动频率不同,产生的声音也就不同。
比如音叉的振动频率和弦乐器的振动频率就会影响声音的音调。
声音的大小则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大。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是通过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传递能量来实现的。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两种现象,即折射和衍射。
当声波遇到介质密度不一的区域时,会产生折射现象,即声波传播的方向发生改变。
而当声波遇到小孔或障碍物时,会产生衍射现象,即声波会绕过障碍物传播。
声音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一般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3m/s。
三、声音的接受人耳是接受声音的重要器官,它可以将声波转化为神经信号并传递给大脑,从而让我们感知到声音。
人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功能。
外耳可以将声波引入耳朵,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可以将声波转化为机械振动,内耳中的耳蜗则可以将声波转化为神经信号。
人耳对声音的接受有一定的范围,超出范围的声音会给耳朵带来损害。
四、声音的特性声音具有频率、振幅、声速等特性。
频率是指声音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振动次数越高,声音就越高。
振幅是指声波振动的幅度,影响声音的大小。
声速是指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介质声速也不同。
声音还有共振现象,即当声音和物体的振动频率相会引起物体共振,增大声音的幅度。
五、应用领域物理声现象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音乐领域,人们通过掌握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创作出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提高练习(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声音的频率越高,响度就越大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这样的诗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这里的急雨和私语主要指的是声音的不同()。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3.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A.音调是否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B.响度是否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C.音调是否与发声体的长短有关D.音色是否与发声体的结构有关4.一个锣鼓队正在表演。
观众们发现,每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原本听到的鼓声就“消失”了。
你认为主要原因是()A.手不能传播声音B.手吸收了声波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降低音调B.人们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这是因为声波能传递信息7.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实验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可以传声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丙实验中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丁实验中喇叭发声时烛焰在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8.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C.司机利用倒车雷达防止倒车撞人D.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9.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C.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消除噪声的产生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10.从环保角度看,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A.阅览室内,絮絮细语B.吸引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C.深夜,突然传来弹奏熟练的钢琴声D.物理课堂上,听到室外传来的唢呐声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敲击音叉后,将音叉轻轻地接触脸颊,能说明发声体都在振动B.图乙是电影院墙壁的一部分,其中的小孔可以减少回声所产生的干扰C.图丙是示波器上某声音的波形,从物理学角度看,它是噪声D.图丁是用超声测位仪测量海深,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12.已知声音在铁、空气中传播速度分别为5200m/s、340m/s,人耳能分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需大于0.1s。
通过「6声现象」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教案2
通过「6声现象」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教案2。
一、什么是「1、6声现象」「1、6声现象」是一种最基本的音乐节奏现象,也是各种节奏的基础,常在国内外音乐教学中被广泛使用。
它的意思是「每拍有一强拍和六个弱拍」,通常用「强、弱、弱、弱、弱、弱、弱」来描述。
二、教学目标通过「1、6声现象」教学实践,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帮助学生了解「1、6声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感觉和理解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和声等要素,领会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3.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表演、创作和欣赏经历,获得感性的审美体验和理性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过程1.前置知识:音乐元素和音乐鉴赏我们需要为学生介绍音乐元素的概念,例如:节奏、旋律、和声、韵律等。
同时,我们也需要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认知这些元素,例如:通过动作模仿强拍和弱拍、口型模拟节奏的打拍、跟着音乐起舞等。
在学习了音乐元素后,我们需要介绍音乐鉴赏的概念和方法。
例如:欣赏音乐的情感和意境、分析音乐的结构和形式、比较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音乐等。
2.理论知识:「1、6声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接下来,我们需要为学生介绍「1、6声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解:a.「1、6声现象」的意义和作用:简单明了地告诉学生,「1、6声现象」是一种基本的节奏现象,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感知和认知音乐的节奏。
b.「1、6声现象」的表示方法:例举几个例子,例如:(1)英文歌曲《My Heart Will Go On》中的节奏就是「1、6声现象」;(2)普通话歌曲《洋葱》中的节奏也是「1、6声现象」等。
c.「1、6声现象」的应用场景:介绍几个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1)唱歌时可以用「1、6声现象」来按节奏拍打手或双脚;(2)跳舞时可以用「1、6声现象」来摆动身体;(3)弹奏乐器时可以用「1、6声现象」来演奏旋律等。
《声现象》教学反思
声现象教学反思引言声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声现象》课程进行教学反思,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改进的方法。
教学背景《声现象》是一门涉及声音原理和应用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声音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该课程通常包含声源、声音传播、声音特性、声音测量等内容。
教学挑战1.知识理解度不高:学生对声音的相关概念和原理理解不深,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2.少量资源和设备:受限于实验室设备和教学资源的限制,无法提供丰富的实际案例和实验操作。
3.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认为声音是抽象的概念,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改进1.引入实例和案例:使用真实生活中的案例和实例来说明声音原理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探讨音乐的声音原理以及音乐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
2.融入实践操作:增加实际操作和实验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声音的测量和分析。
例如,学生可以利用手机应用程序进行声音测量实验,并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3.创设互动环境:使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例如小组讨论、问题解决和案例分享,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同时,通过组织声音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声音展示或模拟情境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加实践经验。
4.提供学习资源:提供课后资源,如教学视频、在线教材和练习题,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和加深理解。
5.多样化评估方式:除了传统的考试以外,可以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如课堂展示、实验报告和项目作业,以评估学生对声音概念的理解和能力的应用。
教学效果经过上述改进,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学生们对声音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加深,他们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实践操作的机会,学生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并加深对声音现象的理解。
此外,多样化的评估方式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
结论通过对《声现象》课程的教学反思,我们可以看到,在教学中引入实例和案例、实践操作、互动环境和多样化评估方式等改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声音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声现象》教材分析研究
《声现象》教材分析研究《声现象》是一部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教材,它被广泛应用于英语语言教学中,引发了许多学者和教师们深入探究和研究的兴趣。
本文以《声现象》教材为分析对象,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探究它在英语语言教学中的意义及实践作用。
首先,介绍《声现象》的编写背景。
该教材的作者内尔哈林(Neil Harlin)曾经是一位英语教师,他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英语语言的学习思想,对英语教学有着深刻的研究和体会,他认为英语学习应该突出声音角色,而《声现象》教材是一部基于这个观点而编写出来的课本。
《声现象》通过引入大量录音材料和语言活动,让学生们要素索地把握英语发音特征,从而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该教材集中对比了典型发音、语音、语法以及语义的现象,其中以最实用的形式加以讲解。
以此教材编写的语法章节,通过简单易懂的语句让学生们更快速的掌握英语语法,使他们能够更加准确口头表达。
此外,该教材还将重视学生们对语言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即在比较语言现象时,先识别一种语言的特点,然后再进行归纳总结,进而以此引出新的概念。
同时,该教材还以实例考核的形式,通过考题的形式引出实例,从而让学生们更好的去理解英语知识的掌握。
本文分析了《声现象》的内容特点:它以声音突出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以实例考核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知识;以及通过比较语言现象,引出新的概念,等。
这些特点使得《声现象》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异常重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给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帮助,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因此,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声现象》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听力测试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该教材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的学习英语。
总之,《声现象》是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教材,它的编写以及应用都有助于学生们更快更好的掌握英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基于此,教师应当更加重视它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积极组织有关活动,有效利用该教材,帮助学生们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初中物理声现象提高训练及解析
初中物理声现象提高训练及解析一、初中物理声现象1.火车钻山洞时,车轮在钢轨上滚动的声音跟火车在洞外行驶相比()A. 声音轻了B. 声音响了C. 声音没有变化D. 声音消失了【答案】 B【解析】【分析】当火车钻山洞时,山洞内会有回音,回声与原声重合加强声音的响度.【解答】火车钻山洞时,车轮在钢轨上滚动的声音会与回声重合,这样响度会增大,所以跟火车在洞外行驶相比声音变响了;故选B.【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回声与原声重合也会增加声音的响度.2.如图所示,拨打悬挂在广口瓶内的手机,听到手机来电铃声,同时看到手机指示灯亮,然后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下列相关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 铃声逐渐减小,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B. 铃声中有古筝在演奏,是根据“音色”辨别的C. 根据声音逐渐减小,可以推断真空不能传声D. 根据指示灯一直闪亮,可以推断真空能够传播电磁波【答案】A【解析】【解答】解:A、铃声逐渐减小,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B、我们能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B正确;C、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减小直到消失;说明空气介质在减少时,声音变小到消失,充分说明真空不能传声,故C正确;D、我们仍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属于光信号),这说明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D正确.故选:A.【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声音的音调越高,响度就越大C.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D. 用声呐探测鱼群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答案】A【解析】【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声音的音调越高;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用声呐探测鱼群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A.【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的频率有关;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幅有关;(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4.生活中存在多种形式的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波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相同B. 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 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D. 手机在通话时既有声波又有电磁波【答案】D【解析】【解答】解: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声波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A错误;B、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实际上是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如电视信号,声波也可以传递信息,如人通过说话交流,故C 错误;D、手机用电磁波传递信息,人用说话时发出声波,故D正确.故选D.【分析】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声波是机械波,也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5.经常归纳总结知识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下列四个选项是小夏所做的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声音特性影响因素描述举例响度振幅响鼓需要重锤敲、震耳欲聋音调频率不敢高声语、低声细语音色材质闻其声知其人、口技B.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流 I=I1=I2 I=I1+I2电压 U=U1+U2 U=U1=U2电阻R=R1+R2R=R1=R2C.电荷磁极种类正、负南、北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应用避雷针指南针D.电路图电压表电流表电路故障有示数无示数灯泡短路无示数有示数灯泡开路无示数无示数变阻器开路【答案】D【解析】【解答】解:A、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响鼓需要重锤敲、震耳欲聋、不敢高声语、低声细语指的是响度;故A错误;B、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是相同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总电阻的倒数等于个电阻倒数之和,故B错误;C、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自然界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人们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制成了验电器;避雷针是利用导体的性质来工作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指南针能指示一定的方向就是由于受到了磁力的作用,故C错误;D、灯泡短路,无电流通过灯泡,灯泡不发光;电压表相当于与导线并联无示数;电路有较大电流通过,电流表有示数.如果灯泡开路,无电流通过灯泡,灯泡不发光;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量电源电压有示数;电流表几乎无电流通过无示数.如果变阻器开路,整个电路处于开路状态,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无示数,故D正确.故选:D.【分析】(1)根据声音的三个特征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是:响度、音调、音色.(2)根据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分析;(3)根据电荷、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4)电路故障有两种,短路和断路.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作用分析故障原因.6.小徐在教室里能分辨出教室外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以上三项都是【答案】C【解析】【解答】解:在教室里能分辨出教室外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7.对以下物理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 甲图中,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叉股,乒乓球会被弹起,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 乙图中,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时,乒乓球上部空气流速大、压强大,于是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将乒乓球托起C. 丙图中,从上面倒水,下面无瓶盖时乒乓球不能上浮,盖住瓶盖乒乓球能上浮,说明只要有大气压的存在就不能产生浮力D. 丁图中,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时,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答案】 A【解析】【解答】音叉发出声音时,乒乓球会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A符合题意;当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时,乒乓球上部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乒乓球下面的压强不变,乒乓球下面的压强大于上面的压强,于是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将乒乓球托起.B不符合题意;当有水从乒乓球与瓶颈之间的缝隙中流出,乒乓球下面的水向下流,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0,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不为0,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下,所以乒乓球不能上浮;盖住瓶盖时,乒乓球浸没水中,乒乓球受到浮力的作用(水对乒乓球产生了向上的压力差),浮力大于重力,所以乒乓球将上浮,C不符合题意;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一定等于入射角,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苏州备战中考物理(声现象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1.某人站在峡谷中间,当他击掌后于0.3s、0.7s听见两次回声,若声速为330m/s,则此峡谷宽度为A.165m B.198m C.22lm D.330m【答案】A【解析】【详解】由击掌后经0.3s听到一边山的回声,可知声音从这边山到人所经历的时间为:10.3s=0.15s 2t=,110.15s330m/s=49.5ms vt==⨯,同理,再经0.7s听到另一边山的回声,即声音从另一边山到人所用的时间为:20.7s=0.35s 2t=,220.35s330m/s=115.5ms vt==⨯,则峡谷的宽度为:1249.5m+115.5m=165ms s s=+=,故选A。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B.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C.蝙蝠利用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D.“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以及不同温度下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如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A正确;B.声音由振动产生,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故B正确;C.蝙蝠利用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故C错误;D.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品质特征,可以用来区分声源,所以“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故D正确;故选C。
【点睛】注意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由声源振动的材料、方式等决定,可以用来区分声源.3.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
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答案】C【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这种振动往往不易观察,需要将实验效果进行“放大”;“转换法”是中学物理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借助某些物体的特性来研究看不到或不易观察到物质,形象直观,据此判断。
《声现象》教学反思4篇
《声现象》教学反思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声现象》教学反思4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声现象》教学反思4篇(声现象课后反思),供大家参阅。
声现象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声现象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时间:XX年XX月XX日地点:XX学校教研室参与人员:教研组全体成员活动目标:通过集体备课,提高教师对声现象的认识以及教学技能,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活动流程:1.活动开场(10分钟)在活动开始之前,组织人员对本次活动的目标、流程和要求进行了简要说明,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积极贡献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2.共享个人经验(30分钟)每位教师按照轮流的方式,分享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声现象以及解决方法和经验。
大家积极参与,互相交流,为解决教学中常见的声现象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3.学习声学知识(40分钟)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声现象,我们邀请了音乐学科的专业老师给我们进行声学知识的讲解。
老师以生动的实例和图表,向我们介绍了声波的产生、传播和接受等基本概念,并与我们一起探讨了声音的特点和特性。
4.分组讨论与合作(60分钟)根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和教材要求,我们将参与的成员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种常见的声现象以及相关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在小组内,成员们互相讨论并积极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共同探索如何更好地教授这些声现象。
5.分组报告(30分钟)每个小组挑选一位代表,向全体成员进行报告。
代表介绍了小组研究的声现象,包括其特点、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全体成员听取报告,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集体的思考和讨论,我们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了教学策略和方法。
6.总结和反思(30分钟)活动结束前,组织人员向大家总结了本次活动的成果,并鼓励大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更加注重声现象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活动成果:1.教师们通过本次活动,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声现象的基本知识和教学方法,为上好一堂声学课提供了更充分的准备。
2.分组讨论和合作使教师们意识到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并提高了教师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教学思维。
3.经验共享和讨论使教师们获得了解决声现象问题的更多创新方法和途径,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更多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现象提高
1、在雷雨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而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由于()
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B:双耳效应
C:雷声经地面、山峦、云层多次反射D: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大
2、空难发生后,搜救人员利用声纳设备探测坠入大海中的飞机残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声纳设备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②声纳设备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
③超声波不能在海水中传播④声纳设备是利用回声原理工作的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小名游览一座古寺时发现里面有一个变声钟,随着钟下燃烧的香火越旺,敲出的声音越高亢.分析原因.可能是()
A.香火使钟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传声效果越来越好
B.任何物体温度升高时,振动发出的声音音调都会变高
C.香火使振动的幅度加大,使声音响度变大
D.香火使钟的温度升高,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钟振动频率改变。
4.在“达人秀”节目中,演员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A.音调响度
B.音色响度
C.音色音调
D.音色音调响度
5.如图3所示,海北中学有一个跑道为400 m的操场,在操场的主席台和
观众席上方一字形排列着A, B, C三个相同的音箱。
在一次运动会的开幕
式上,站在操场中的所有同学都可以听到音箱发出的足够大的声音,但站
在某些位置的同学却感觉听不清音箱中播放的内容,在图3的1,2, 3三
个位置中,位于哪个位置附近的同学应该是“感觉听不清”的?( )
A. 1
B. 2
C. 3
D.在哪个位置都一样
6.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 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 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7.超声波有二个特点:一个是能量大,二个是沿直线传播。
下列各例中利用超声波能量大的是()A.超声波加湿器使药液雾化后让病人吸入治疗咽喉炎症
B.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食物及障碍物的位置
C.医院利用“B超”检查体内情况
D.用超声波探测水库大坝是否有空隙裂缝
8.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 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
9.物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以下是四位同学提出的不同方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 )
A.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B.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C.由两位同学分别按选项A、B两种方法测量时间,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D.由一位同学按照选项A的方法,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10.北京奥运会上的花样游泳运动员,由于在水面上、下都能听到音乐指令,从而以其优美的舞姿、随音乐节拍而精确完成的动作,让观众感受到了体育之美。
关于运动员在水下是如何接收到音乐指令的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仅在水面以上放有音箱,当运动员的头部在水面以下时,声音经由空气、水,最终传到运动员的耳朵
B.仅在水面以下放有音箱,当运动员的头部在水面以下时,声音通过水传到运动员的耳朵
C.运动员通过无线耳机,接收来自控制室的电磁波信号,再将其转化成声音,被耳朵接收
D.在水面以上和以下都放有音箱,使运动员的头部无论是在水面以上还是以下,都能听到清晰的音乐声
11.长途汽车经过长时间行驶后,驾驶员常常会停下车,拿根铁棒敲打车轮,凭借声音可以判断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
这主要是因为敲击的轮胎内空气充足时发出声音的()
A.响度较大B.音调较高C.音调较低D.响度较小
12.手机已成为现代生活中常用的一种通讯工具。
一般的手机都设有利用振动提示人们“来电”的装置。
有一种手机提示“来电”是用一个微型电动机带动转轴上的叶片转动,当叶片转动时,电动机也就跟着振动起来,从而又带动手机振动。
在图1所示的几种形状的叶片中,你认为能够实现上述振动功能的是()
13.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注满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当乙同学用力敲击一次水管的另一端时,甲同学会听到几次敲击声(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以上都有可能
14.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的速度为0.1m/S,”,小华看到前方小李正在步行前进,于是一边奔跑一边对着小李大声喊道:“小—李—,快—停—下。
”此时发生的情况是()
A. 和正常时一样
B. 小李什么也听不到
C. 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小—李—,快—停—下”
D. 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下—停—快,—李—小”
15.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变化的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以上三项均不变
16.科学家根据星球光谱的红移现象推断宇宙正在膨胀,星球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声音也有类似的现象,在火车从我们身边疾驶而过的瞬间,尽管火车发出的汽笛声频率是不变的,但我们听起来声音的音调却是(选填“由高变低”或“由低变高”)17.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18、在人与山之间有一条铁路穿过,当一列火车行到人与山之间时拉响汽笛,人看见拉汽笛冒出的白烟1秒后,听到汽笛声(忽略光传播的时间),又经过1.2秒听到从山反射回来的声音。
人与山之间距离为多少?
19、一位同学按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辨出“do(1)、re(2)、mi(3)、fa(4)”四个音阶,就探究出“音调与空气柱的关系”请回答:(1)这位同学对瓶吹气时会引起__________振动
(2)这位同学分辨出四个音阶,得出“空气柱的长度不同,____________不同,空气柱的长度越短,频率就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3)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
20.“高级音响设备”、“高声大叫”、“高音独唱”这些语句中表示发声体振幅大的是表示发声体振动频率大的是。
北京天坛里能够产生奇妙的声学现象的建筑物有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
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利用声音的_________原理造成的音响效果。
21.音乐厅正确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________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________比男中音的高。
音乐会的声音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________效应。
22.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从小明的头顶飞过。
当他听到飞机发动机的声音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约成60°角的方向。
这架飞机的速度大约是声速的________________倍。
23.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况下,用自制的土电话就可以听到相互的说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
对此,请你提出一个要
研究的问题。
25.王伟同学研究了均匀拉紧的琴弦发音频率与弦长的关系,并记录了实测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你根据记录表中的有关数据,分析并估算出他有意留出的空格中应该填写的数据(要求写出估算
26.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
若火车速度为80千米/小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米/秒,司机在鸣笛后2秒时听到自隧道口处的山崖反射的回声,则鸣笛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是多少
27.图24-24 (a)所示的是代号为“黑鸟SR-71”的战略侦察机。
该侦察机以两倍音速在距离地面高度为L的高空水平飞行,某人站在地面上A点,当侦察机经过D点时,其正下方恰好是A点,如图24-24 (b)所示。
人最先听到的轰鸣声是侦察机飞到距离A点_________处所发出的,当人听到该声音时,侦察机离A点的距离为________.
28.一人在相隔153m的两墙之间喊了一声,听到的两次回声间隔0.4s,求此人离两墙的距离是多少
米?
29.一架超音速飞机在高空沿水平方向飞行,当飞机飞过某人头顶上方后10s这人才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此时飞机已飞到此人前方6210m处,求:
(1)这架飞机的飞行高度是多少?
(2)这架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