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往事随想_点燃岁月
(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往事随想_与书为伴
孙中山先生曾经坦然地说,他平生有两大爱,一是书,二是女人。
我想,先生之爱,无非是说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享受,其实就在书和女人之中。
或者说,书与女人给人以相通的生命感受。
爱好是每个人都有的。
我也爱好读书,同时还爱好音乐和旅游。
书与音乐是相通的。
通常我都会在看书的时候听音乐,或者说在听音乐的时候看书。
也正因如此,我还特别喜欢配乐诗朗诵。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爱书与音乐的人怎么会懂得生活。
当然,人之于书,并非天生的一种热爱,而是在反复地摩挲中生出的一种热情,有点像爱情。
读书情结的形成,正是缘于对书的重复接触。
每遇一本书,只要有几分吸引,便自然而然地会读下去。
书与人也如同人与人一样,讲的是缘分,书能与人结缘,可以说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
很小的时候便喜欢读书。
不是因为人们常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而是缘于安静的性格。
印象最深的便是寄居在外公家读书的两三年,外公家没什么书,但他有时拿回家的旧报纸,却常常会被我当宝贝似的藏在书包里,伙伴们去玩的时候,便也是我把它们拿出来做伴的时候。
父亲一生爱书,他收藏有很多的好书。
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厢记》《二刻拍案惊奇》《东周列国志》……可是他那时不让我看,说小孩子的主要任务是要先学好课本上的知识。
因此,他的书柜经常都是锁着的。
但是父亲越不让看,我便越是想要看。
趁父亲不注意的时候,便拿了他的钥匙,悄悄取了一本书来放在棉絮下面,等看完了再找机会放回去。
记得偷看父亲书柜里的第一本书便是《红楼梦》。
最先吸引我的是书名,再后来看到黛玉和宝玉也偷着背地里看《西厢记》,更是乐了,感觉找到了知音。
求学他乡时,图书馆便是常去的地方。
从此,我开始步入唐风宋雨,在李清照的《声声慢》里寻寻觅觅;在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景致里流连。
我开始被郭沫若《女神》那火山爆发般的情感震撼;开始关心罗切斯特和简·爱的命运;开始在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与《我的大学》中了解社会,认识世界……爱不释卷的时候,则像邂逅了梦中情人一般,里里外外都透着喜悦,那种来自思想的交融与沟通,实在是真正的过瘾。
(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往事随想_不回头
到滇缅边界的腾冲办签售会,等着签名的队伍很长,一直排到书店门外。
有个女孩签完却不走,坚持要问我一个问题:“我刚考上大学,再过一个月就要去北京了,留在腾冲的这段日子,我该怎么过?”“好好跟爸爸妈妈过啊!”我说,“想想,你这一离开就是多远、多久,还不快把握机会跟父母聚聚!”女生的双眼突然泛上泪光,但又一下子换成坚毅的表情:“我不能留在家里,因为爸爸妈妈疼我的时候,我会伤心。
虽然我舍不得他们,但是非走不可。
”朋友请我吃饭,在座的还有他们刚学成归国的女儿。
“您知道吗?两年前她出国的时候,我们两口子为她整理行李,她大小姐动都不动,好像出国的不是她。
走的那天,我太太坐在行李上压着,由我拉拉链,那么费力,她也不过来帮一把。
送到机场,上车下车全是我们老两口抬她的行李。
终于送进去了,我们被挡在外面,还舍不得走,远远看着她验关,关员一指行李,好像要她打开来检查,我们急死了!天哪!她怎么提得动?她却见这大小姐手一伸,轻轻松松就把行李抬上了检查台,打开检查完,又两三下拉上拉链,把行李交运,头也不回,往前走了。
”老朋友笑道,“她不知道我们远远看着,都急死了,却连头也没回,好像一点都没有依依不舍的样子。
”说到这儿,她女儿淡淡一笑:“在家里我不收拾行李,因为不愿面对要出国的事实;走进机场,你们帮不了忙,只剩我一个人了,我非提不可。
那时候怎么回头?回头,我会哭;回头,我还往不往前走?”看获得2004年蒙特娄影展最佳影片的《叙利亚新娘》(The Syrian Bride)。
一位住在戈兰高地的以色列女孩,通过征婚广告,决定嫁给叙利亚的一个电视演员。
因为以叙的仇恨,两国素不往来,女方家费了很大力量才得到许可,把新娘送到戈兰高地与叙利亚接壤处的“联合国维和区”。
新娘在大批家人的簇拥下走到边界,远远看见未婚夫和许多亲友站在叙利亚的那侧等待。
已经跟家人一一吻别,新娘却为了签证问题,迟迟不能过去。
因为叙利亚政府不愿承认以色列在戈兰高地的“出境章”——认为戈兰高地是叙利亚的土地,以色列只是非法占有,不是拥有。
(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往事随想_生命的段落
一阵稍大的风扫过,“啪!”清脆的跌落声传进耳膜,那是果实告别枝头的信号。
秋到了。
在漫漫的混沌飘游中,蓦然听到节律的时钟敲响了第三季,逝者如斯,我心肃然。
惊回首,由夏而秋,由热烈而沉稳,在平滑无缝的转换前后迥乎不同的特色中,那一记瓜熟蒂落的清脆,又分明是自然生命进程中的句读。
它在昭示光阴飞逝的同时,也让我突发出了“生命段落”的悟想。
春的萌动,夏的奋发,秋的成熟,冬的蛰伏,自然以季节为单位发展着它的生命,季节是它生命回想曲中的每个段落。
一束光、一阵风、一片叶子、一只飞鸟,是季节们彼此之间的一回眸、一顿足。
正是每个鲜明的段落,才诞生了连贯充实的全过程。
那么,我们生命的段落呢?临窗独坐,我突然有股强烈的回顾欲望。
拿出厚厚一叠日记,翻着。
末了,既惊且愧,原来自己那种若有所失、若即若离的坏情绪已经持续一年多了。
在那么长的时间里,我们一直被低沉的调子困扰着。
我们渴望有所作为,却没想到始终在叹息的边缘踌躇,几乎找不到积极努力的影子。
是夜回首,才发觉在那么长的时间里,我们一直没有划分过生命的段落。
没有划分,没有回顾,没有总结,没有对心绪的清除和整理,于是,我们才一再重复着前一个遗憾,并且一再悲哀地以为生活就是这样的平淡,最后连悲哀也失去了新鲜感。
让心灵永远具有“生命的段落”的意识,能够使你对过去的脚步及时加以回顾和省视,知道哪儿深了,哪儿浅了,哪儿走歪了,哪儿跌过跤;明白连连的不如意责任是否都在身外,而牢骚满腹、一无所获是否陷入了误区?这种意识,它虽不能包罗全部,但至少能让你比较清醒地生活,并且由此可能引出纠正、调整、扭转、加倍努力等行为,从而使你的生命经常处在自觉有效的运行状态。
关于生命的段落,事实上我们早有不少划分的启示;星期、年月、阶段、日期……只是我们习惯于仅仅把它们当做时间的标志,而忘了利用它们来促进生命的进程。
具有“生命的段落”的意识,无论在英姿焕发阶段,还是在两鬓染霜时分,都将推动生命走向充实。
一个成功的人,总是懂得在现有的条件下充分展示自己,而不是只祈望另一个梦想,让自己在牢骚叹息中度过。
(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往事随想_独乐与独醒
人生的朋友大致可以分成四种类型,一种是在欢乐的时候不会想到我们,只在痛苦无助的时候才来找我们分担,这样的朋友往往也最不能分担别人的痛苦,只愿别人都带给他欢乐。
他把痛苦都倾泻给别人,自己却很快地忘掉。
一种是他只在快乐的时候才找朋友,却把痛苦独自埋藏在内心,这样的朋友通常能善解别人的痛苦。
当我们丢掉痛苦时,他却接住它。
一种是不管在什么时刻、什么心情都需要别人共享,认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独悲哀不如众悲哀。
恋爱时急着向全世界的朋友宣告,失恋的时候也要立即告诸亲友。
他永远有同行者,但他也很好奇好事,总希望朋友像他一样,把一切最私密的事都对他倾诉。
还有一种朋友,他不会特别与人亲近,他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独自快乐,独自清醒。
他胸怀广大、思虑细腻,带着一些无法测知的神秘。
他们做朋友最大的益处是善于聆听,像大海一样可以容纳别人或欢乐或苦痛的泻注,但自己不动不摇。
由于他知道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他能对他人的快乐加以鼓励,对苦痛伸出援手。
用水来做比喻,第一种是河流型,他们把一切自己制造的垃圾都流向大海;第二种是池塘型,他们善于收藏别人和自己的苦痛;第三种是波浪型,他们总是一波一波找上岸来,永远没有静止的时候;第四种是大海型,他们接纳百川,但不失自我。
当然,把朋友做这样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因为朋友有千百种面目,这只是大致的类型罢了。
我们到底要交什么样的朋友?或者说,我们希望自己变成什么样的朋友?卡莱尔·纪伯伦在《友谊》里有这样的两段对话:“你的朋友是来回应你的需要的,他是你的田园,你以爱心播种,以感恩的心收成;他是你的餐桌和壁灯,因为你饥饿时去找他,又为求安宁寻他。
”“把你最好的给你的朋友,如果他一定要知道你的低潮,也让他知道你的高潮吧!如果只是为了消磨时间才找你的朋友,又有什么意思呢?找他共享生命吧!因为他满足你的需要,而不是填满你的空虚,让友谊的甜蜜中有欢笑和分享吧!因为心灵因在琐事的露珠中,找到了它的清晨而变得清爽”。
我最喜爱的哲学美文——《一抹残念,岁月留香》
我最喜爱的哲学美文《一抹残念,岁月留香》喜欢在简简单单中提取一份纯,在平平淡淡中写意一份真,与生活真实贴近,用心读取日子中点滴的感怀。
不作虚无缥缈的流云一朵,不羡艳情感的云里雾外人生,需要脚踏实地去走,才能品出苦甜的韵味,日子需要真情实感去面对,才能打造生命的乐趣。
美好不是虚构出来的,它是一种真切的融入、一种切身的体会、一种甜美的回味。
没有人可以改变旅途的崎岖不平,但可以打造生命的无怨无悔。
生存是一种不懈的动力,用心接纳人生百味,不辜负时光,善待岁月赋予的一切,守一份心,珍重每一个日子。
生活没有一帆风顺的,艰难也好,坎坷也好,都不要悲凉自己。
经历虽说是一种承受,但它也总结了生命的意义。
生活不是一种煎熬,而是不懈追求的美好,只要路还在,就会有暖色的风景。
人和自己过不去,往往是喜欢钻牛角尖,把希望的转角禁锢成死角,悲凉了自己,辜负了人生。
生命的前行,就是与风景结伴,与百味人情不停错别,既然握不住最初,那么就留一份念,不求永远铭记,只为瞬间回眸的惊艳。
心无怨,万事皆安,不因在乎而纠结,不为遗落而轻贱。
给生命收发自如的尺度,能方则方,能圆则圆,不求一路留香,只为风雨途中守心成暖。
时光不等人,当我们抱怨日子有多么不如意的时候,美好的时光就在悄悄的溜走。
其实所有的不如意,都因为依附的太多,一旦天平失衡,就难以找到支点。
生活是一种博取,努力才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生活也是一种休闲,明确生存的意义才能走向简单。
心若强大又何惧路艰,心无风雨又何盼他人执伞,精心打造自己胜过所有的抱怨。
时光一去不再回,珍重活着的每一个日子,尊重他人,珍爱自己。
能够晨起看朝阳,落日赏余辉,那都是幸福。
一定要给自己摄入阳光的机会,莫看他人姹紫千红还是千娇百媚,都要做一个真实的生命载体,不管是否倾城四射,上天都赐予同等生存的机会,虽不特别,但也唯一。
不做依附的青藤,不做时光的傀儡,哪怕静默在无人关注的角落,也要舒展满身的情怀,迎合阳光赋予的美好。
(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往事随想_给别人一个低头的理由
她24岁的时候,个头还不及一般人的肩部,是个典型的矮个子。
因为生得矮小,她深感自卑。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脸上的愁云也一天天增多了。
因为找工作便是一个摆在她面前的难题。
看着那些公司白领,一个个身材修长,风度翩翩地出入高级写字楼,她便打心里羡慕。
可是,她却连去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每次当她在写字楼前徘徊的时候,都会被那些与她一起去应聘的女孩们的古怪眼神所伤。
她们高挑的个子往她的面前一站,便是对她的一种挑战。
还有演员、模特,虽然都是她从小的梦想和理想职业,可是也与她无缘,电影里的那些演员和舞台上的那些模特,有谁的个子不比她高呢。
她只得一次次降低自己的要求。
但是令她难过的是,就是一些普通的职业也嫌她长得太矮小而拒绝聘用她。
她终于忍不住当着母亲的面大哭了一场,她责怪母亲为什么将她生得如此矮小,让她受尽了屈辱。
母亲只得耐心地劝慰她,总会有一项工作适合她的。
她边哭边说,找不到工作,就已经够伤心的了,而最忍受不了的是别人看她时的眼神。
她将别人看她时的样子,学给母亲看。
在她面前,几乎每个人都是一种高高在上的神态,连低头看她一眼都不肯,看着她的眼睛说话,这是对她最起码的尊重啊。
难道他们都是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吗?他们都没有受过教育都没有教养吗?等她哭够了,闹够了,终于从极度的悲愤中平息下来后,母亲才平静地注视着她说:“人们之所以不低头看你,是因为你没有给别人一个低头的理由。
这个理由就是:良好的品质、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能、成功的事业,你只有努力地让自己具备了这些条件,人们才肯正视你,在你的面前低头,并向你学习。
”母亲的话使她深有所悟,她开始把“给别人一个低头的理由”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
她便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契尔。
当别人看了她写的小说《飘》后,才惊呼,没想到,能够写出这么伟大作品的人竟然只有152厘米!她的小说《飘》被改编成电影《乱世佳人》后,在1939年第十二届奥斯卡奖中一举夺得八项金像奖,轰动美国影坛。
(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往事随想_唱一首简单的歌
我好闷!我想唱个歌给你听听。
我要唱一首简单的歌、快乐的歌、自然的歌、天真的歌,像清溪的水或山上的泉;像一只麻雀随意的啁啾,或一只燕子无忧的呢喃。
哦!不,它应该什么也不像,它只是一首简单的歌。
我从前常常唱歌,但后来就很少唱。
好像起先是我发现没有人要听我的歌,后来我就没有心情再去唱,到现在,我觉得自己好像早已哑了。
我从前一直很不喜欢那些只念书而不唱歌的人。
他们那么郑重其事地、勇往直前地求学问,他们从来不觉得唱歌有什么意思,而我只是喜欢歌唱。
我不得已的时候才念书,而我一天到晚都在唱歌,所以我常常都很快乐。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就很少唱歌了。
我想,那大概是因为我最想唱歌给他听的人,不喜欢听我唱,而且他笑我不会唱他所喜欢听的歌。
我想,一定是因为这个缘故,我才没有心情唱歌的。
不唱歌,我的生活就只剩下了呆板冷硬的工作。
我看了好几本书,每本书都充满着道貌岸然、自命不凡,打算一手遮天的这思想、那思想,这哲学、那哲学。
每本书中都充满着看似意义严格,实际上是含混不清、毫无意义的抽象字句。
那些写书的人把自己提出生活之外,提出常识之外,在那里说着一些他自己发明的话。
因为他是疯子,所以他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变成疯子;因为他是被亏待者,所以他希望全世界的人都感到自己被亏待;因为他狂妄,所以他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做他的臣民。
他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思想是全世界人们的先知——知道宇宙的奥秘,生死的真义。
却没有一个人开颜笑笑,来唱一首歌;来画一幅画;也没有一个人颂赞他们所置身的这个大地与头上的天空;没有一个人告诉我,他身边有一朵娇羞的小花,或一只活泼的小鸟。
他们都拼命地把自己逼出这世界,都愚不可及地在那里问:“我们为什么生?”“我们从何而来?”“我们往何处去?”他们相信“吃穿生育、勤劳奋斗都是荒谬”而又不肯自杀,只是瞪着痴愚的白眼,怀疑阳光和空气,割裂小鸟与花朵。
他们有人说“这都是毫无意义的元素的组合”,有人说“这都是人类被欺骗的幻觉”,有人说要“反抗”,反抗生命,也反抗死亡,而他却从未逃出生命和死亡。
(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往事随想_那盒假饭票
那年夏天,我收到一所中专录取通知书的同时,父亲也被稻场上的脱谷机卷去一只手。
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远走高飞了,是老实巴交的父亲守着贫瘠的村落抚养我长大的。
这突来的横祸让我们父女俩悲痛不已,但父亲没有放弃我的学业,他卖了不足40千克的小猪,又卖了部分粮食,四处找村人求借,很艰难地拼凑着我的学费。
一直到10月份我才提着陈旧不堪的行李跨进市里学校的大门。
而那时已开学一月有余,新生军训也过去了。
坐在教室里,我流着泪暗暗发誓,一定要节约,要把一分钱掰成两半用,最大限度减少父亲的负担。
因为学校是封闭式教学,我不可能在课余去谋点兼职什么的,节约的唯一途径只能是从牙缝里省。
那时我还是个15岁的大孩子,对食物有着惊人的渴望和需求,身体在拔节似的长高。
每次到食堂,当鼻子里飘进粉蒸排骨或煎鸡蛋的香味,我总会及时地把嘴巴闭得紧紧的。
如果不这样我想我会失态如村口的那只小黑狗,涎下长长的口水来。
我妒忌别人碗里的丰厚,在心里,我千次地用意念将他们的佳肴吞得精光。
繁重的学业以外,我还肩负着校文学社副主编的重任,且不时参加校内举办的各项体育竞赛。
超负荷的身体支出,长期的营养不良,使我在接近一年的时间里变得面黄肌瘦,身体疲软,整天无精打采。
那一年我做了无数个相同的梦,梦见自己趴在琳琅满目的餐桌上大快朵颐,但是一桌子的菜都吃光了仍然饿,饿得让人发疯。
醒后为了止住胃里不断发出的咕咕哀叫,我只有大口大口地往嘴里灌冷水,边喝边眼泪奔流。
暴食一顿鱼肉的念头反反复复地、越来越强烈地折磨着我。
好多次咬着牙将一元的餐票拿出来捏在了手心里,但递进食堂窗口前,父亲老迈的驼背和那只血淋淋的断臂却总是劈面而来,将我的贪婪欲望转化为深深自责。
终究,一元还是换成了2角。
那天是周四上午的最后一堂自习课,没吃早餐的我早已饥肠辘辘,一边在手里悄悄地把玩着餐票,一边烦躁不安地等待下课开饭时间。
这时教室外文学社的成员找我,交给我一份新生的申请书。
从抽屉里取文学社公章时,一不小心把红红的印油涂在餐票上了。
(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往事随想_人生一缕幽兰香
黄山脚下,一盅幽兰香,轻轻易易便勾了我的魂魄。
一种恍若熟识的亲切,随着满口幽香,沁入了心脾。
那缕淡淡的、轻轻的、舒雅的幽香,从唇齿之间弥漫开来,是满身心的愉悦和爽朗。
不可收拾地爱上它,就这么的简单。
据说幽兰香,亦是当年慈禧的最爱,托了老佛爷的福,它的别名又叫做“兰贵人”。
但它的外形像极了小土疙瘩,却是怎么也不能让人与“兰贵人”搭上什么亲的。
只是冲泡开来以后,散发出的缕缕清香,却是不由你不对它另眼相看了——永远那么淡雅,永远那么清幽,给人留下三分享受七分联想,回味悠长。
幽兰香是人参乌龙茶的通称,属于功夫茶,是一种半发酵茶。
因产于高山上,没有任何化学成分的污染,使得这缕幽香有了洁净的气息。
也因它绽放出来的清淡,使它有了股一般乌龙茶可望而不可即的温馨、淡泊和清高。
都说茶味人生,人生便应如一缕幽兰香,眉宇神情,安详怡悦。
任多少困苦,亦不能扰了这份镇定;任多少狂傲,亦不能搅了这份平和。
浸润其间,扬眉吐气,轻松舒畅。
这个世上,没有一帆风顺的路,没有风平浪静的海,磕磕绊绊,跌跌爬爬,亦是常事。
所以,受点伤受些痛,亦不必常放脸上,闻着人世间的温馨,一笑而过,怡然大方,唇齿散香。
人生一缕幽兰香,意念之间,淡泊宁静,将一切羁绊摒弃不记,守得清雅满室香。
心念之间,暗香浮动,清淡,却恒久,优雅,也惬意。
纵然遭遇许多的不如意,亦记得“常想一二如意事,不思八九不如意”,将思想和心情,在淡泊宁静的港湾多做休憩,撷取一味叫做豁达的清香,人生的品质便亦在这份开阔里高傲了起来。
人生一缕幽兰香,灵魂深处,冰清玉洁,不掺杂任何污垢混浊,成就一缕幽香人生。
一个人的灵魂,决定了他生活的情感基调。
一个干净的灵魂,装载的永远是简单、纯洁,散发着让人愉悦的幽香,像一个快乐的舞者,舞蹈着自然、豪放、圣洁的人生之舞。
心有多大,舞台便有多大,被污浊占据的心灵,能容纳的舞台,也就可想而知了。
人生就如一缕幽兰香,淡淡的,清清的,暖暖的,无限韵味,无限悠长。
(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往事随想_感念“以驴为师”的快乐
前日,一书画界的朋友因为其作品在一大赛中获奖而请客吃饭,席间酒菜循转,耳色颇酣,一新友问起朋友绘画启蒙于市里何人,能得如此成绩?如有机会,定送他小女也前去求学,朋友立刻踌躇满志地举起了酒杯,大声道:我一直师从书画名家王祖先生。
在座的各位,立刻都鼓掌,说怪不得呢,看来绝对是名师高徒之类云云。
听完,我心里一阵寡味,对于这位老兄,我是再清楚不过了,他的国画的启蒙可一直都是跟着前街小学的吴名老师学的呀,一直学了六年呢。
而他拜王祖先生为师也不过是新近两个月的事情。
说起来,对于这种现象,生活中屡见不鲜。
现在的人们,都极为看重于师从名家,仿佛,只要是名人的徒弟也便都成了名人一般,一经提起,便光环灿烂,荣耀无边。
却不管到底学到了什么,所以,许多人都在到处求人能到名家那里去一拜,即使只说上了几句话,出来后也便都说是师从某某了,那种状态虚假得让人有些燥热。
于是,想起小时候,在学校里学唱《洪湖水浪打浪》,唱到那句“共产党的恩情比那东海深”的时候,我的高音总是跟不上去,甚至在关键的比赛中,唱跑了调,遭到了同学的白眼,便自觉心灵上受到了不小的重创,于是便下定决心改变弱势,音乐老师那里我是不敢去的,他已经说了我三次比村东头那头驴叫的还难听。
一天,与同伴嬉戏于村东,那牲口棚里的驴不知为啥突然叫了起来,咿嗷咿嗷地大叫个不停,我们突然都从吵嚷声中安静下来,因为,那棚里的五六头驴一起叫起来,声音极为壮观。
我突然想起了老师说我的那句话,便舍了命的学着驴叫了起来,而且一声比一声高亢。
我问,我叫和驴叫比起来,到底谁的好听。
二兰子说,你叫得比驴好听,但没驴声大。
我突然间仿佛开了窍一般,更加努力地叫了起来,同伴们也觉得好玩,也便跟着一起叫,一时间,驴棚内外,驴叫声一片。
那次回家的时候,嗓子早已叫哑了,隔了几天之后,又唱“一条大河波浪宽”时,全班就我一个人扯着嗓子高到了顶点,而且还拖够了音拍,音乐老师惊喜地看着我,当着全班同学夸我进步奇快,简直有点怪才的意味。
(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往事随想_一米阳光
初春的办公室,偶尔带着几丝寒意。
午后的时刻,偷几分钟留给自己,报怨办公室常年不见阳光。
呆坐的几秒钟,突然直起身,走到窗前,看着窗外走动的人群,听着孩子的嬉笑,在阳光中感受着春天。
喜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句,就像这一米阳光,虽然透视过来有点朦胧,但却是实实在在的。
就在这样的时候,我才会感到自己拥有着青春,拥抱着阳光。
我是一个喜欢春天的人,文字中时常会泛有春天的味道。
春天总是那么温柔,给我许多的感慨与力量。
但阳光,却总让我感到暖暖的,从外到里,她总是在我最困顿、最难过的时候给予我希望,给予我光明。
阳光总在风雨后,雨后天空会更加晴朗。
不知从何时起,总是喜欢透过窗户看外面的阳光,由于办公室的背暗,常年得不到阳光的直接照射,但喜欢阳光的心情却从没有改变。
春天的时候,阳光中带着一缕缕春风的味道,让人心旷神怡;夏天的时候,阳光中带着不尽的热情,让人神采飞扬;秋天的时候,阳光中带着收获的喜悦,让人喜上眉梢;冬天的时候,阳光中带着一丝回忆,让人想念春天。
我常常在想,守着自己的一米阳光,在阳光中寻找自己年轻时的梦想,在阳光中守着自己的热情,如阳光般地追寻自己的希望与光明。
有人云:“一间陋室,唯有阳光。
”这句话曾在我最沮丧的时候,给予我无尽的希望。
虽然生活中时刻充满着不尽如人意的事,但只要能在偷闲的几秒时光中,用阳光照耀的心情,去感受社会、感受生活,我们的四周将会处处充满阳光。
小时候,常喜欢听别人夸奖自己是阳光少年,阳光主要是指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在生活中铭记古人的“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这样的人生,才是最真实的人生。
(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往事随想_爱心不败
前苏联著名作家叶夫图申科在《提前撰写的自传》中,曾讲到过这样一则十分感人的故事:1944年的冬天,饱受战争创伤的莫斯科异常寒冷。
两万名德国战俘排成纵队,从莫斯科大街上依次穿过。
尽管天空中飘飞着大团大团的雪花,所有的房屋和街道都堆满了白皑皑的积雪,但所有的马路两边,依然挤满了围观的人。
大批的苏军士兵和治安警察,在战俘和围观者之间,划出了一道警戒线,用以防止德军战俘遭到围观群众愤怒的袭击。
这些老少不等的围观者,大部分是来自莫斯科及其周围乡村的妇女。
她们的父亲,或是丈夫,或是兄弟,或是儿子,都在德军所发动的侵略战争中丧生。
她们都是战争最直接的受害者,都对悍然入侵的德寇怀着满腔的仇恨。
当大队的德军俘虏出现在妇女们的眼前时,她们目光忧愤,全都将双手握成了愤怒的拳头。
要不是有苏军士兵和警察们在前面竭力阻拦,她们一定会不顾一切地冲上前去,把这些杀害自己亲人的“刽子手”撕成碎片。
俘虏们都低垂着头,胆战心惊地从围观群众的面前缓缓走过。
突然,一位上了年纪,穿着破旧的妇女走出了围观的人群。
她平静地来到一位警戒的警察面前,请求允许她走过警戒线去好好看看这些俘虏。
警察看她满脸慈祥,没有什么恶意,便答应了她的请求。
于是,她来到了俘虏身边,颤巍巍地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印花布包,打开,里面是一块黝黑的面包。
她不好意思地将这块黝黑的面包塞到了一个疲惫不堪,拄着双拐艰难挪动的年轻俘虏的衣袋里。
年轻俘虏怔怔地看着面前的妇女,刹那间便已泪流满面。
他毅然扔掉了双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给面前这位善良的妇女,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
其他战俘受到感染,也接二连三地跪了下来,拼命地向围观的妇女磕头。
于是,整个愤怒的气氛一下子改变了。
妇女们都被眼前的一幕所深深感动,纷纷从四面八方涌向俘虏,把面包、香烟等各种东西塞给了这些曾经是敌人的战俘。
叶夫图申科在故事的结尾写了这样一句令人深思的话:“这位善良的妇女,刹那之间便用宽容化解了众人心中的仇恨,并把爱与和平播种进了所有人的心田。
(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往事随想_那些柔软或坚硬的时光
“柔软时光”四个字,大约是丽江古城的专利。
漫步在商铺林立、灯红酒绿的丽江古城,不时会有“柔软时光”“一米阳光”之类的客栈、酒吧,懒洋洋地探出幌子,挽留你的脚步。
幌子上的广告语有点特别,多是“聊天、偶遇、看书、发呆、晒太阳、赏月、恍惚、游离、做梦、睡觉”之类的词汇,让都市人看了,不免立马恍惚起来。
想起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为了告别的聚会》。
书中写美国富翁巴特里弗对捷克人的生活有这样一番评价:“在这个国家,人不会欣赏早晨。
闹钟打破了他们的美梦,他们突然醒来,就像是被斧头砍了一下。
他们立刻使自己投入一种毫无乐趣的奔忙之中。
请问,这样一种不适宜的紧张的早晨,怎么可能会有一个像样的白天!那些每天早晨伴着他们恰当地称为‘闹钟’的一阵铃声开始生活的人,他们发生了什么呢?他们一天天变得习惯于紧张,而不习惯于快活。
相信我,人的性格是由他们的早晨决定的。
”巴特里弗的话有点“饱汉不知饿汉饥”的味道。
为了生计,都市里的人有几个不是伴随着闹钟开始一天忙碌的?可是从人的本性来说,谁不想好好地睡个懒觉,让自己的早晨乃至一生都过得从容一些?所以当都市人真的抽身出来,来到丽江古城,沿光滑的石板街寻觅当年马帮的足迹;在粉墙黛瓦的古屋前倾听岁月的诉说;看清澈的小溪水流走昔日的繁华与衰落;或者踅进茶馆、酒吧,在一壶茶或一杯酒中品味友情的绵长,从街上陌生行人的面孔上阅读人世的沧桑,这一刻,你才会卸下生命中的很多重负,感觉到一份从未有过的闲适与从容。
这就是所谓的柔软时光吧?可它只属于有钱和有闲的人。
在丽江木王府驿栈小住一晚,淅淅沥沥的雨声安谧了我漂泊的心。
睡得奇好,醒得就早,心想太阳是晒不到了,那就出去淋淋雨吧。
推门出去,是黎明前的黑暗,灯光是有的,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行人也是有的,三三两两,步履匆匆。
是些什么人呢?看清了,主要有三类:一是上学的小孩子,二是环卫工人,三是赶早买菜或上货的人。
孩子是怕人的,见了我的相机,全都躲着镜头跑开去,硕大的书包在他们屁股后晃呀晃的,让我想起正上小学的女儿。
(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往事随想_给痛苦一个流淌的出口
在危地马拉,有一种叫落沙婆的小鸟,要叫七天七夜才下一枚蛋。
由于鸟类没有接生婆,所以难产的落沙婆只有彻夜不停地痛苦啼叫。
可恰恰是因为这痛苦的七天,使蛋壳变得坚硬,小落沙婆孵出来之后也更硬实,这便是一个母亲经历七天痛苦所换来的一个孩子健康的明天,而那彻夜不停的哀啼,是落沙婆在用另外的方式释放着肉身的痛苦。
我认识一个中年男子,魁梧黑壮得像个铁塔。
他是一名音乐老师,在一所不甚知名的学校里,教小学生最基本的乐理知识,领着孩子们唱天真的童谣。
音乐老师的儿子是一个先天性弱智儿童,他的智力水平永远只在三四岁。
本来英俊硬朗的音乐老师在得知这个结果的时候,像一下子被抽干了心头的水分。
可他必须面对那个傻儿子,在自己心中时时滴血的时候,作为父亲,他得让那个孩子像其他孩子一样快乐。
音乐老师为此付出了多少比别的父亲更多的辛劳,外人是无法得知的。
但是,即使上了一天的课,累极了,被不听话的学生气极了,只要音乐老师的脸望向自己的孩子,眼眸里一定会开满温情的花朵。
在那个弱智的孩子快乐成长着的日子里,音乐老师也以快乐面对着这一切。
有人说他曾号啕大哭过无数回,可他的笑脸总会与朝阳一同升起;学生们说音乐老师在领着他们唱歌的时候,双眸中就会慢慢浸满莹莹的泪光,然后到走廊独自站一会儿,回来的时候,又会张开双臂,对着他的学生们热情地说:“来吧,孩子们,让我们再唱一遍《欢乐颂》!”音乐老师的内心是痛苦的,但是他找到了让痛苦流淌的出口,他像一棵每天都要挨一刀,每天都要缝合伤口的橡胶树,用爱不停地释放着自己内心的痛苦。
古希腊一位诗人说:“我身上有无数个裂缝,到处在漏水。
”这是关于悲剧的最有力的诠释。
悲剧就是撕开伤口给人看,这些流经生命,又从生命中渗漏出去的水,可以酿酒、可以醉人、可以醒世、可以洗心。
这些痛苦使躯体千疮百孔,却让灵魂得到了升华。
为生命保鲜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有个国王很挑剔,老是娶不到合适的妻子,有一天他在森林边邂逅了一个仙女一样一尘不染的姑娘,一见钟情。
(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往事随想_心雨
在有阳光的时候,思念有雨的季节,怀念的日子,总是那有雨的时刻。
燥热了几日,烦躁了几天,反而觉得,也许满天的乌云,淅淅沥沥有几滴雨,会过得好点儿!那天早上,不知从哪儿飞来了几片云。
云来了,风也多了,好像一切都在老天的主宰中进行着。
忙碌的夜,到了午夜,安静了,不经意发现云居然多了,这下人间不忙,老天忙,布满了云,吹起了狂风,大有一场雨的临近。
疯狂了一夜的草儿、树儿,到了阳光涌现的白日,又安静了下来,除了满地的叶子,废纸!还是一切安然,就如昨夜除了平静还是平静一样,太阳照常高高挂着,有点寒意,有点云。
又是个夜,往常的生活,依如往常的困倦,索然把梦拉进这夜里,然后就升起了风帆,向大海的深处驶去。
天亮了!有点冷,无限的乌云,无情的时间,必然开始往常的忙碌。
屋顶的几点水,豁然一切都表白了,昨夜有了场雨,应该很大,也许只是几点泪。
断断续续,在那往后安静的夜里多了无数的雨点,雨季来了,应该来了。
也不是很喜欢有雨的日子,只是有点喜欢那雨后的清晨。
在枷锁的困牢中,已忘却了多少个有雨的生活,走过的路,经历的雨,宛如河中的石子,时间的变迁,也许石子早已变成脚下的沙砾,而那沙砾……在城市里,向往阵阵清晰的空气,雨后的清晨,往往就有点似曾相识的空白,有了雨,也就有了欢喜的情分,然而又被寒意拉回了现实。
死水的平静,几滴水,泛起了几圈涟漪,也许这就是这场雨的含义。
还是依旧的人,走着相同的路,用相似的语句,讲述起这不同的雨!胡乱有了几阵雨,开始了寒意的漂泊,闲暇是苛求的停歇。
忙碌中抽来点点的思索,很想尝试不一样的旅程,阴云把眼泪冲淡,寒风把急躁的梦撕破。
在寂静的徘徊中,寻找感觉,应该是不同的。
终于有了这场雨,不大,也许错过了大的场景,或是在梦幻中,已经有了不同的泪水。
远山已不在窗前流浪,蒙蒙的模糊,静静地等待那自由的白鸽。
是风惹的祸,还是这雨?点燃一根那种一贯的烟,深深地吸食了一口,没有了味道,也许这种感觉就叫做麻木。
很是想流几滴思泪,然而又忘却了什么是记忆,恍惚明白了,童年的哭泣,已流干了泪水,或是成长的旅程中,泪水变成了汗水。
(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往事随想_敦煌沙
敦煌沙是宇宙间的精华,倾听过沧海盟誓,留恋过桑田的缠绵,经历过金戈铁马的飞扬,终于回归敦煌,像流浪许久重新回到家的孩子,丝丝缕缕从我手中滑下,变得悠闲散漫,展现出天生的俏皮可爱和天生的温柔细致。
同时,记忆中有了积累,生命就有了厚重的思想,它们会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表达对于生命的珍爱与欢喜,对于世事的洞察感悟,从而成就自然界精华的地位。
它们会堆积成山,像人们喜欢聚群庆祝一样,它们也聚集在一起造就声势,将它们的快乐无拘无束地传播给人们。
所以,敦煌沙是快乐的沙,当人们从上面滑下,沙子会在他们的脚下发出欢乐的笑声。
因为它知道。
只有经过了艰难的攀登才拥有这样惬意的下滑,像生命在最后一刹那的醒悟,如花开花落水动云飞般自然。
它们会积聚成丘,一层层压住曾经记载过繁华、喧嚣的丝绸之路,压住为了纪念而做成的雕塑、挖成的洞窟。
它们连成一片,总用锋利的顶尖线条给你震撼的思考,又用温柔的中间曲线告诉你事物的两面性。
它似乎在说:没有命运的偶然做向导,谁也别想从这里找到过去。
因为它们知道,过去属于过去,今天属于今天,万事万物总得遵循世间的规律,就像沙子聚集成丘才能埋住繁华一样。
它们也会散落成云,被叫做沙尘暴。
遮蔽天庭与人间,开始用黑色压制世界,再用黄色警诫人们,最后用红色诠释未来。
它们是自然中最善用机巧的沙子,似乎明白有时候善意的告诫总是少些效果,所以愿意背着沉重的罪名,放射自己的思想。
它们会幻化成五彩,荒野中的寂寞压制不住爱美的心,它们用世界的本相色彩充斥视野。
告诉人们没有什么能够埋没生命,也没有生命能够缺乏色彩。
它们还会围拢护泉,这份爱护成就大自然中最有哲理内涵的一幕:两个似乎相克的事物竟然如此和谐地相处在一起,两千年来蔚为奇观。
风将沙子吹落到山底,又将沙子卷上山顶,就这样调皮地游戏千年时光,但不变的是泉水依然清澈,沙子依然飞扬,或者相生相克的真理在这里换了一种方式展现给世人了。
敦煌沙不是寂寞的沙,它用五彩塑造生活。
用笑声点缀世界,用沉重埋葬过去,用狂暴警示未来。
岁月感悟哲理散文(通用9篇)
岁月感悟哲理散文(通用9篇)心若美好,岁月自当花开,总有一天,你我所期许的岁月静好,也会在尘世烟火里抵达,下面是经典哲理散文,欢迎参考!岁月感悟哲理散文篇1当时光的暖,在昨日的花香中浮动,光阴早已磨平了眼底的沧桑。
日子,便回到了最初的模样,写意着寻常的喜悦和清欢,妥贴着尘世的安稳,烟火的素笺上,写满了爱和慈悲。
岁月忽而老了,光阴的屋檐下,多了一份静谧,安静中可以听到花开的声音,可以听到窗外的鸟鸣,也可以听清自己内心的声音。
夏天的画布,色彩越来越浓了,有绿染诗心,也有色彩斑斓的花色,唯独少了一份清淡,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呢,那绿的清亮的叶子,一样美得让人心动,那盛放的花朵依然美得惊心。
生命的色调本来就该丰富多彩,浓也好,淡也罢,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日子。
清晨的阳光细细碎碎的,掩映着窗外的蔷薇,越发显得明媚,寻常安暖的日子,走走停停,忙忙碌碌中,有着一份踏实安稳。
岁月的枝头依旧是繁华盛开,只是,时光用一份宁静,将夏的门楣注满了诗的韵脚,爱着这样的光阴,不惊不扰,淡淡的喜,浅浅的爱,心若懂,最是怡人。
端坐在季节的门楣,看远山如黛,花染诗海。
岁月,终是将时光的经卷折叠成一朵沉香,越发喜欢那些沉淀下来的美,有了亲情的陪伴,友情的温暖,还有爱情的芬芳,香染心海。
时光的素笺上,总有一种暖挂满了你我记忆的老墙,最长的情总是平淡,最深的念总是无声,那些刻骨的疏离的,在曲曲折折光阴的巷口,透过斑驳的阳光,泛着光泽,即便山长水阔,也从未远离。
越来越喜欢一种慢生活,看一朵云悠悠飘过,淡淡映入眼帘,在花树的间隙里去收集阳光,在一盏茶的清淡中,听小荷素素开,用带露水的诗句,轻描老去的时光,只一低眉,风中便带来花草的清香,慢下来,总能遇到相通的灵魂,寻一份沉淀后的安稳。
余秋雨说,生命是一树花开,或艳丽,或素雅,都是我们这一路的风景,心境,在经历中丰盈,日子,就在年轮里厚重,曾经的天真,都随着这一路的繁华喧嚣,刻上了或深或浅的印记。
(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往事随想_总与一缕炊烟有关
(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往事随想_总与一缕炊烟有关写下这题目。
仿佛又看到母亲从一柱炊烟中走出来,用树皮般粗糙的双手,拍打掉衣服上的灰尘,拂理净发丛里的草渣。
然后静默在老屋的矮檐下,像一只窝旁守候的老鸟,若有所待地,张望着村前的小路。
时间往往是黄昏,彩霞满天。
或傍黑,薄暮冥冥。
父亲还在田地里劳作,我和妹妹走在由学校回家的路上。
而那时,最迫切的意愿,便是能望见自家屋顶上的炊烟。
那混含着浓浓的柴草香、饭菜香的炊烟啊,就像抒情的花朵,在天空开放,并且歌唱。
那甜暖的香,再远,也能灿亮了我们的眼睛和脸庞。
母亲等饭熟了,就在夕光薄岚里,在几缕炊烟的余烬中,默默地守望着。
偶或,也柔柔地喊一声:“吃饭了噢。
”那极富母性的音韵,拖得是长长久久、悠悠扬扬的,浑若唱歌一般,格外甜软、轻柔。
其实,母亲所能煮的,往往也就只是“饭”而已。
自每年春三月下秧,到秋八月才有新谷入仓。
在这段漫长的青黄不接的日子里,一天三顿,翻来覆去的,都只是红苕稀粥,或稀粥红苕(有时,连这也不丰足)。
清肠寡肚的,吃得让人烦厌了,诅咒了,却还是要吃,想吃。
有时,就忍不住要冲母亲撒气(不是撒娇),皱了眉,苦了脸,说:“又是红苕稀粥,又是红苕稀粥!”仿佛母亲真是要故意地克扣我们。
母亲默然无语。
每到这时,母亲总是默然无语。
黯淡瘦削的脸上,隐显着一丝愁苦和讪然,仿佛她真是不该只煮出这样的饭食。
只在偶尔的夜里,能听到母亲和父亲焦苦的叹息:“这日子,哎,真是亏了娃们。
”声音很低,很低,却沉重如石地,砸在我的心坎儿上。
那时,我才知道,母亲除了如我们一样饥饿外,还承忍了更难以言说的痛苦。
现在想来,也真是难为了母亲。
那还是大集体时候。
父亲体弱多病,不能干重活。
便习了理发、补鞋的手艺,常常要走村串户去挣钱。
似乎是“承包”,有定额的。
父亲挣了钱,就交给队里,再由队里核算工分、口粮、超支、现金,诸如此类,我闹不清楚。
但我知道,父亲常常是挣不够工分的。
母亲就只好更累了。
除缝连浆补,灶火炊饭,洗锅涮碗外,还得风来雨往地忙活队里。
近年中考哲理散文
近年中考哲理散文近年中考哲理散散文烟花人生云化作夏,泪蒸发岁月,你我她在爱的路上,谁为谁迷失了方向?谁为谁怀念鲜花?时光煮沸了雨水,穿过悲伤而孤独的河流,温柔的眼神告诉谁还在梦里?谁的岁月像画作一样,而记忆却很平静?仲夏时节,每一缕思念和记忆都在阳光下炙热,扼杀了当时盛开的烟花。
周末炎热的下午,云层终于倾泻而下,无法抵挡时间和水滴的持续。
整个城市在一片雨幕中穿梭,心沉寂了所有的思念,让雨水洗涤岁月的凝重与铅华,静听雨落的节奏,象一首无言的歌,一首韵律的诗,一片飘零的花……渐渐地才明白,人生不是所有的坚持和等待都有想要的结果,睿智的人是会换个角度看世界,聪明的人是会换个心情看人生,也许,我不是最睿智和最聪明的人,但我能够慢慢地明白,时间追不上白马,诺言开不出心花,只有回忆会让时间淡泊年华……曾经,我的难过会牵动你的每一根头发,我的心痛会让你的心不知所措的挣扎,而今,你站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洒脱地看着我的爱无法解脱一路挣扎,却没有一个安慰和问候,沉浸在自己追逐的幸福生活里,我以为我不会在意,因为爱,所以爱,因为爱,所以不计较,可是心却再也无法傻傻地站在原地等待,我想我该聪明的放手了,虽然我做不到很潇洒,也不是因为不爱你了,只是因为想把那份爱放在心底,酒上鲜花用回忆祭奠那曾经的美好年华。
风,轻而浅,吹过炎热的夏天,爱,渐渐褪去我心中的云愁。
生命就像一缕微风,在四季轮回中变换姿态,平静而自由地坚持着对梦想的追求。
有时候,梦就在十字路口,但它唤醒了我当时的生活。
曾经以为爱是永恒的,爱是一只永不离开的手。
爱是一种不会变老的浪漫。
当爱真的改变了它的味道,变老了,我明白爱不是永恒的,它只是一种美好的渴望。
事实上,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快乐的岁月总是难忘的。
生活并不总是幸福的,生活也不总是幸福的。
把握幸福和快乐,让生命的每一部分都绽放光彩。
转瞬即逝的岁月,相遇了,那是风缠绕着寂寞的藤蔓,穿过荆棘的忧伤,只为绽放一朵玫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狂的时候,曾随一位朋友外出探险。
那是太行山脉千山万壑围护着的一处幽谷,向导说,人迹罕至。
仰望寂寥而深邃的天空,冥想鸟翼飞绝的意境,整个灵魂都被严严实实的山石包裹住了,与彻骨入髓的沉默对峙,简直让人烦躁难耐,束手无策。
然而我错了!转过狭窄凸凹的山麓,我的目光陡然间熊熊燃烧起来,你猜——那是铺天盖地的野花啊!峭壁上,悬崖顶,岩缝间,坑坑洼洼的碎石块中,簇拥着数不清说不尽描绘不了的五彩缤纷、绚烂无比的野山花。
熏风拂送,那些花就在浸着蜜香的山岚中,沉醉地跃下枝头,落英如雨,漫天飞卷,美极美极。
凝重而肃穆的崇山峻岭,并没有因为沉寂而冷漠,并没有因为无人喝彩无人光临就死气沉沉毫无生气,而是以灿烂的鲜花向寂寞挑战,以蓬勃的生机对生命负责。
所以,生命中的险恶没有什么恐怖,生命中的孤独没有什么缺憾,生命中的高墙与埋没无关,关键是:即使在始终无人注目的暗夜中,你可曾动情地燃烧,为了答谢这一段短暂的岁月?
为什么我们的眼里含满泪水?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有多少颗心为之震颤揪动,有多少双手为之掬出关爱赤诚,有多少双眼为之热泪满盈。
这是怎样的泪,泪水为谁而流,泪水因何而飞?
这是悲恸的血泪。
悲恸的泪为生命,为生命的陨逝而飞。
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没有谁能漠视对宝贵生命的戕害。
而无情的地震,却猝然夺去了数万个同胞的生命。
骨肉相连,血脉相通,同胞的不幸就是我们的不幸。
灾难中没有孤岛,每一个生命的逝去都是人类的损失。
怎能忍看埋在废墟中的孩子那只小手紧紧攥着的那支笔,本应该描绘出怎样美好的未来……这是震撼的热泪。
震撼的泪为母亲,为伟大的母爱而飞。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即便世界上所有的短信都随倏乎的电波而消逝,这一条也将永远为人们所铭记和传诵。
双膝跪地,为襁褓中的孩子匍匐支撑起一片生之空间的年轻妈妈,她的姿势,将镌刻成人类记忆里伟大母亲的永恒雕塑。
这是钦敬的泪。
钦敬的泪为老师,为师德的光辉而飞。
他们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他们中的一些人却再也不能在太阳下拿起教科书;他们担负着呵护人类灵魂工程的职责,他们同样也毫不吝惜以一己血肉之躯为学生撑起断壁残垣。
大地震后,有这样一些名字被他们的学生怆呼和铭念:谭千秋,张米亚,吴忠洪……这是欣慰的泪。
欣慰的泪为孩子,为孩子的沉勇而飞。
大地震中,11岁的张吉万背着3岁半的妹妹涉险逃生,德阳东汽中学两个学生在废墟里互相鼓励终于获救,已经被掩埋50多个小时的瑶瑶和3位同学喝墨水延续生命,5岁娃王义钦光着脚随老师翻山越岭穿出险境,北川中学的孩子们在废墟下同声歌唱“幸福和快乐是结局”,一些身处绝境的孩子却朝营救他们的人呼喊“叔叔阿姨快出去,这里危险”,身负重伤的小姑娘任思雨非但没有哭喊却安慰救援的人“叔叔,我不怕,你们不要担心”,救援过程中幼小的孩子们唱起了儿歌“两只老虎跑得快”……巨大的灾难,陡然落在孩子们稚嫩的双肩,却非但没有压垮,反而更激发了他们的勇气,砥砺了他们的坚强,淬炼出他们的责任与担当。
这经历苦难、战胜苦难人生的深重一课,不仅教给他们也启示我们很多。
这是惊喜的泪。
惊喜的泪为奇迹,为奇迹的创造而飞。
被困150个小时,虞锦华得救;179个小时,马元江获救;196个小时,绵竹4名矿工被救出……不断被伸长的震后生存纪录,
源自于废墟内的绝不放弃,也有赖于废墟外的决不抛弃。
每一个生命奇迹的创造,每一条生存纪录的被改写,不仅仅让获救者重生、给救援者以欣喜鼓舞,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不放弃不抛弃的救援意志和努力更加坚定,是让整个人类世界在面对以后可能发生的重大灾难时的救援信心和底气更加坚定。
而在坚定中受益的,不只是汶川,不只是灾区人民,在将来,或许还有你,有我,有身处世界上任何一个可能发生灾难之境的人……这是信任的泪。
信任的泪为国家,为国家的牵挂和尊重而飞。
不唯震灾,回望共和国重大抗灾救灾史,无论是洪灾、雪灾、疫灾,哪里有灾情,哪里有人民的呼唤,哪里就有党和政府,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公安干警、白衣天使,哪里就有亿万同胞的支援和呼应。
8.0级大地震,13亿人同哭,举国上下哀悼三日,神圣国旗缓缓下降,寄托的是哀悼,承载的是尊重。
牵挂温暖人心,尊重赢得信任,信任将使我们团结得更紧更加无所畏惧。
这是众志成城不屈不挠的泪。
众志成城不屈不挠的泪为力量,为废墟中凝聚和生长的力量而飞。
凤凰涅檠,废墟下崛起重生的信念;泪光闪耀,悲痛中凝聚不屈的力量。
上苍给了人类眼睛,不是为了让我们垂泪哭泣,而是提醒我们去追寻希望和光明。
灾难过去,破碎的家园还要重现美丽安宁,灾区人民身体和心灵的创伤亟待疗治和抚慰,生活还要继续。
让我们擦干眼泪,承迎着人民的目光,担当起家国的责任,支撑起民族的精神,在灾难中继续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