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格局的形成 (精讲好用)

合集下载

两极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的形成:原因,冷战的表现,杜鲁门主义,北约和华约,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

1、两极格局的形成原因:①二战后美国、苏联成为超级大国。

②双方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加剧,由战时同盟转为对抗。

2、冷战含义:指美国要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

冷战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宣称不论什么地方,只要资本主义的利益受到威胁,就与美国的安全息息相关。

这种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它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正式破裂,标志冷战正式开始。

3、冷战的具体表现:①军事上“北约”“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

②修筑“柏林墙”、③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④美苏军备竞赛。

3、北约和华约:“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

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针对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5年,苏联和7个东欧国家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称为“华沙条约”,建立起抗衡北约的军事政治集团,简称“华约”。

从此,两大阵营的军事对抗进入新阶段。

4、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意味着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格局的终结。

两极格局结束,冷战结束。

★依法治国,公民的基本权利(1)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3)为什么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4)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现阶段,我国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6)公民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监督权(批评、议权;申诉、控告、检举权)等权利(7)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两极格局的形成知识点归纳

两极格局的形成知识点归纳

两极格局的形成知识点归纳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两极格局的形成知识点归纳》的内容,具体内容:二战后国际力量发展重大变化,欧洲中心的地位受到挑战,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逐渐形成。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两极格局的形成》知识点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二战后国际力量发展重大变化,欧洲中心的地位受到挑战,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逐渐形成。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两极格局的形成》知识点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两极格局初步形成1. 含义:二战后期至战后初期,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协议和原则,重划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的新国际关系体系。

2. 形成的背景: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⑴西欧各国普遍衰落⑵苏联空前强大----唯一能与美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政治、经济、军事)⑷二战后初期,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形成抗衡美苏的力量。

3. 主要内容:⑴ 成立联合国⑵ 铲除日本、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德日两国法西斯处理的异同前一课已讲)⑶ 重新划分欧亚政治版图(对新的世界格局产生决定性影响)①分区占领德国及首都柏林,划分在巴尔干的势力范围②美国独占日本本土。

③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铁路港口等方面拥有特权4. 性质: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多重性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帝国主义性质的)5. 评价:⑴ 积极: 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在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发展各国经济有积极作用⑵消极:①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实质),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爆发提供了条件;②重划疆界,分裂国家, 也埋下了国际纠纷的种子(德国、朝鲜、印巴)⑶体系内隐藏着许多矛盾①美苏间矛盾 (争霸)②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这实质上是意识形态间的对立③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美国与崛起的西欧、日本之间的经济领域的斗争,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高中历史: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高中历史: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高中历史: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1)形成背景:
①二战改变了大国间力量对比,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②二战后期战后美苏领导确立了雅尔塔体制,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③二战后美国与苏联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加剧。

(2)形成过程:序幕: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国家 1947年 1949年 1955年美国“杜鲁门主义“提出(冷战正式开始)马歇尔计划提出(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苏联共产党和工人党九国情报局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3)形成影响:
①引发美苏军备竞赛,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

表现:1949年德国分裂;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冷战); 1950-1953年朝鲜战争;1961-1975年越南战争(热战)
②美苏势均力敌,谁也不敢轻易发动战争,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③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共存中相互学习借鉴,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④面对两极对峙格局,发展中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运动,第三世界崛起。

两极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的形成

美国侵越战争 ——美国历史上历时最长,损失最大的一次战争
美国侵越战争历时14年(1961年—1975年),美国 损失惨重:5.6万余人丧身,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 多亿美元。在侵越战争期间,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一浪 高过一浪。1969年1月,在尼克松就任总统时,华盛顿 上万名群众,高举着“尼克松是头号战犯”等标语走上 街头,举行大示威,吓得尼克松只好躲在防弹的“玻璃 罩” 中发表就职演说。
侵越战争的失败标志着美国霸权政策严重受挫
东西方 初步形成的标志——签订《雅尔塔协定》 对峙格 正式形成的标志——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 结束的标志—— 1989年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 局
主美 表苏 现争 形霸 式的 含义:P3 时间—— 20世纪50年代末——80年代末 实质(目的)—— 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序幕——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开始标志——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结束标志—— 1989年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 表现— 政策方面: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
德国一分为二
柏林分区占领
争霸表现一:德国分裂,修建柏林墙



• •
1949年-1961年8月12日大约有269万东德人通过东、 西柏林的81个通道纷纷逃向西部,占当时东德人口的1/6。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决定封锁西柏林四周的边界, 随后关闭勃兰登堡门,在分界线上建筑了隔离设施,总 长达154公里,通称“柏林墙”。 它的外围是一道3.5米高的通电铁丝网,铁丝网与柏 林墙之间有50米宽的空地,在这长160多公里、宽50米的 无人地带设有300个观察炮楼、22个暗堡,数千个电子眼 和250只警犬。柏林墙高4米,宽50公分,墙的上端还焊 接着光滑的圆形铁筒,使人无法攀登。 1961年8月22日,民主德国政治局做出决定,边防兵对越 墙逃跑者可以强行禁止,包括开枪。两天后第一个越墙 者被打死。 1961年10月27日美苏两方十几辆坦克在柏林墙两侧相 隔100米对峙十几个小时,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美 国及其西方的盟国此时并不想同苏联发生军事冲突,就 接受了“柏林墙”这一既成事实。

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及演变

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及演变

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了解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初步认识未来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是十分必要的,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的意识,因此国际关系史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在世界近代史上,国际关系格局是以欧洲为中心的,无论是维也纳体系还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更大程度上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格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本文试就对两极格局的形成与演变史做一些简略的分析,以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一、二极格局形成的背景和基础: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使近代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结束,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形成成为必然。

1、欧洲主要国家普遍衰落:①二战彻底打垮了德国,其领土被盟国占领,殖民地被剥夺殆尽,国际市场和海外投资全部丧失。

②英国赢得了战争却输尽了财富,黄金储备枯竭,昔日威风一扫而光。

③法国更是元气大伤,二战使法国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而且因贝当政府的卖国投降,国际威望急剧下降。

2、美国独占鳌头,反映在:①军事上因其常规军事实力最强,并垄断原子弹等,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

②经济上因工业实力雄厚,黄金储备丰富,美元地位提高等,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③政治上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

3、苏联的空前强大,反映在:①经过二战,苏联的军队空前壮大。

②其政治影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成为唯一与美国抗衡的军事政治强国。

总之,旧的欧洲衰落了,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美苏实力均衡。

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成为二战后世界格局形成的背景和基础。

二、两极格局初步形成的标志: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世界大国开始按照战争期间一系列首脑会议确定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它确立的过程主要包括:1、1945年联合国成立。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显 呈 现 出 缓 和 与 紧 张 、和 平 与 动 荡 并 存 的 局 面 。一 些 地 区 和 国 家 内 部 长 期 以 来 抑
而不发的深层矛盾, 如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爆发, 使世界动荡不安。世界
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 使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从近期
看 , 美 国 仍 将 保 持 世 界 唯 一 超 级 大 国 的 地 位 ,“一 超 多 强 ”的 局 面 还 将 继 续 下 去 。
三 、两 极 格 局 的 终 结
崩溃: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战后存在四十多年的美
苏两极格局崩溃。
原因: 苏联解体是直接原因;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
对比是根本原因; 欧共体、日本的崛起, 成为抗衡美国的力量, 帝国主义阵营开始
瓦解。
影响: 两极格局结束后, 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但天下并不太平, 明
领域已经赶上或超过美国。西欧经济一体化, 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 西欧开
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安全政策, 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其次,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战后, 日本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 把发展经
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 并制定了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1955年
以后, 日本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日本的人均国民生
但从长远看,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两极格局的结束与前两次世界格局的演变有所不同。第一, 和平过渡。它的
结 束 是 在 没 有 发 生 战 争 或 世 界 大 战 的 情 况 下 出 现 的 , 是 经 过 长 期“冷 战 ”的 较 量
引起的。第二, 竞争过渡。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欧洲联盟五个力量中心存在

课件3: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课件3: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导入新课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 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 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 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 坐着一头可怜的英国小 毛驴。”
概念理解
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非战非和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 对立、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格局。
①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带有明显的大 国强权色彩,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爆发提供了条件; ②重划疆界,分裂国家, 也埋下了国际纠纷的种子(德国、朝鲜、印巴) ③体系隐藏着许多矛盾
☆美苏间矛盾 (争霸) ☆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这实质上是意识形态间的对立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美国与崛起的西欧、日本之间的经济领域的斗争, 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南斯拉夫与苏联之间、中苏之间、苏联与东欧之间 存在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 ☆新老殖民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和维护独立的矛盾。
2.二战后初期,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初具雏形。该体系
①基本上按照美苏两国的意志建立 ②违背了世界人民实现和平的愿望
C
③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以合作来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
④打破传统的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在望之际,各大国开始谋划自己在战后世界中的位置。 下列各项叙述最能符合当时美国领导人总体构想的是
相同点:
• 建立背景: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的 • 建立过程: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基本原则,建立了各主要国家重新瓜分世界

原创3: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原创3: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德 国分区占领管制; ②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日本在中国的一些权益也交给苏 联;
③创建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④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也做出相应的规定(如“比分 比协定”)。
3.影响 (1)雅尔塔体系最初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条件下 产生的。它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 复和发展各国经济,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
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当人们从战火的灰烬中走出来时,是否意 味着一个和平时代的到来?二战后漫长而 又短暂的半个世纪中,美国和苏联这两个 代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领导两 大阵营的超级大国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建 立在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局势,以及随后 的美苏对峙和争霸,究竟对世界和平造成 了怎样的影响?
(3)军事上:成为头号军事强国
◆武装人数:战前——200万人;战后——1217.5万人 ◆战机数量:1941.12—1945.8:19200架(比同期英国多 10万架) 战后拥有超重型轰炸机2865架,重型轰炸机增至11万多架。 ◆建立了5个空降师;拥有航空母舰30艘;率先掌握了原子 弹、氢弹。
◆战后初期:在56个国家派有驻军,在国外建立了484个军 事基地。
战后初期,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率先掌握 了核武器,具备全球投放军力的强大实力。
2.西欧的衰落 (1)英国:“大英帝国”称霸全球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外贸濒于停顿,黄金储备几乎用竭,债台高筑,工业生产严 重下降;海外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战争带给他们的是“胜利胜利与悲剧”。——丘吉尔

两极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的形成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 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这条线背后坐落着中欧古国的首都—— 华沙、 柏林、布拉格、维也纳等地。所有这些名城及 其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 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丘吉尔
思考: (1)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是指
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
二 、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
1.初步形成——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 本框架
雅尔塔体系
二战后,按照雅尔塔 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 本原则,重新划分世 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 局,称为雅尔塔体系。
请同学们认真看书,找出雅尔塔体 系形成的背景、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你对雅尔塔体系的看法。
1)主要特征 全面“冷战”与局部 “热战”相交织,世界长期不得安 宁。 2)主要事件 (1)全面“冷 战”:
①欧洲:德国的分裂(1949)
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社会主义国家) 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德国分裂的主要标志—— 柏林墙的修筑(1961)
德国的分裂(1949)和柏林墙
德 德意 意 苏志民 志 占主共 联 区和国 邦 共 和 国美英法 占区
2.根本原因:
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战时同盟 关系开始破裂。(战后主要矛盾:美苏矛盾)
*不同的社会制度:美国是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社 会主义强国。双方都因不同的制度对对方有敌意。 *不同的国家利益:二战后两国的力量都空前壮大, 各自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两国 的势力范围大幅扩张,双方都认为对方是直接的最大 威胁。
3)苏联实力强大,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 政治军事大国。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 重大贡献,使它在全世界 赢得了很高的威望。 控 制整个东欧地区。

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课件精选两极格局的形成

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课件精选两极格局的形成
背景
一 概念 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

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

力范围,建立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处置战败国 (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理)

内容 重新确定欧亚版图

建立联合国
形 成
实质
美苏在实力均势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战 略需要,两分天下的世界格局。
评价
阅读下面材料:
丘吉尔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期间就已意 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曾 这样描绘:“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 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 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的是一头可怜的英 国小毛驴。”
D.美苏对世界格局两分天下的划分
7、“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
D
A.是“金元外交”政策的延续
B.帮助欧洲经济复兴
C.引诱东欧各国摆脱苏联控制
D.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C 8、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A、德国的分裂
B 、邱吉尔的反苏演说
C、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政治:美国起主导作用的普
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
经济:建立美国为核心
的世界经济体系
苏联 战后初期的
军队总数:1140万(1945.5.)
领土扩大: 60万平方公里
苏军驻扎在欧亚广大地区
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
政治军事大国
与西方大国平等,共同主宰世界 得到战后最大补偿
建立“安全缓冲带”
推行社会主义革命
根据所学内容评价雅尔塔体系
C D.苏联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3、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不包括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中国
4.二战后对日本法西斯惩处不彻底的主要原因是

两极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的形成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 分子或外来压力企图强加于他们的奴役。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 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 „„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 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两种生活方式”主要指的是什么? (2)“自由国家”是什么性质的国家? 杜鲁门所说的“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是指什么? (3)据上述材料和上述问题指出,这个演说的实质是什么? 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干涉别国内政 (4)这个演说所体现的政策和纲领一般称之为什么?其影响是什么?
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
二 两极格局形成过程
阅读材料并结合书本,回答问题:
材料: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基本为西欧国家) 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 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 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秩 序……我们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 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马歇尔1947年在哈佛大学演讲 (1)材料反映了美国的什么经济新举措?指出这一举措实施的 主要对象。这一计划对战后西欧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2)材料表明马歇尔主张美国实施对西欧援助的直接目的是什 么?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复兴欧洲经济 稳定资本主义秩序 控制并利用西欧遏制共产主义 实现称霸全球战略
华约成立 (1955)
铁幕演说(1946)
北约和华约的对峙
三、两极格局对二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 怎样的影响?
(一) 消极影响:两极对峙引发了美苏之间的军 备竞赛和在世界范围内的争夺,战后世界长期不 得安宁,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使国 际局势一次又一次处于紧张状态。 具体表现:(1)德国分裂——如何处置德国 是二战后美苏斗争的焦点之一。(冷战、欧洲) (2)朝鲜战争——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 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热战、亚洲) (3)古巴导弹危机(冷战、美洲) (4)越南战争——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 规模局部战争。(热战、亚洲)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的爆发。同时,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长期共存, 相互借鉴, 推动了世界发展。
二 、两 极 格 局 的 演 变
世 界 政 治 格 局 的 多 极 化 根 源 于 世 界 经 济 格 局 的 多 极 化 。 20世 纪 50年 代 后 期
起, 世界格局逐渐表现出由两极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首先, 西欧成为与美国抗衡的力量。20世纪70年代以来, 欧洲共同体在很多
果, 将来是会有收获的。”这表明
()
A.人 民 群 众 是 实 践 的 主 体
B.主 要 矛 盾 决 定 事 物 发 展 的 方 向
C.量 变 是 质 变 的 前 提 和 必 要 准 备
D.新 事 物 具 有 强 大 的 生 命 力 和 远 大 的 发 展 前 途
参考答案: 1.B 2.D
( 责任编辑: 陈盈)
后, 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50年代
后期起, 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在长达四十多年的美苏争霸中, 双方互有攻
守, 关系时而缓和, 时而剑拔弩张。美苏的霸权主义政策, 给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带
来了极大的危害, 也给两国带来了沉重的军费负担, 阻碍了两国经济的发展。
领域已经赶上或超过美国。西欧经济一体化, 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 西欧开
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安全政策, 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其次,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战后, 日本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 把发展经
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 并制定了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1955年
以后, 日本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日本的人均国民生
与其针锋相对, 于1955年和东欧七国成立华沙条

两极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的形成
必随德国的崛起而破产;
• 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 的矛盾;
• 对侵略战争的制裁无具体措施
对比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 系,谈谈它们各自的特点
雅尔塔体系:
• 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 是资本主义大国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 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
• 是两个战胜国的妥协、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 间的矛盾
6、讨论了联合国问题,就安全理事会的表决程序达成了协议,并 决定召开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以便成立联合国。会议还决定,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5个常任理事国是苏联、美国、英国、中国和 法国。
寇松线Curzon Line
英国外交大臣G.N.寇松向苏俄和 波兰建议的停战分界线。1919年12月8 日,协约国最高委员会在巴黎和会上 决定重建波兰国家。以民族边界线作 为波兰东部边界,这条线沿布格河划 分波苏边界,在北部把比亚韦斯托克 地区划入波兰版图。波苏战争期间 (1920年4月-10月), 1920年7月11日, 苏俄红军击退波兰干涉军时,寇松代 表英国政府建议苏波以这条界线为停 火线举行和平谈判,在比利时的斯帕 举行的国际会议上,波苏双方承认寇 松线为波苏边界线,当波军转入反攻 后,波兰政府拒绝承认寇松线。根据 1921年3月18日的《里加和约》,寇松 线以东立陶宛的一部分和西白俄罗斯、 西乌克兰划归波兰。1945年8月16日, 波苏两国签订边界条约,规定两国边 界以寇松线为基础划定。
2)都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3)都建立起了作为体系支柱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和 国际联盟。 2、 不同点: 1)后者比前者更具有进步性。 首先,作为两个体系支柱的联合国和国际联盟有着根 本的区别。 其次,雅尔塔体系第一次将美苏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 国家间的和平共处原则正式纳入国际关系准则。 再次,在对战败国的处置方面,雅尔塔体系非军事化、 非纳粹化的原则,对德、意、日民主化进程有积极作用。

两极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的形成二战后,美国为了遏制苏联,维护其在欧洲的主导地位,联合西欧一些国家于1947年9月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苏联针锋相对,于1955年5月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建立了美苏两极格局。

所谓“两极”,是指北约和华约两个集团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的对峙和抗衡。

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政治上,美国与西欧等国建立了共同敌人。

美国实行“遏制战略”,竭力制造“铁幕”,出现“冷战”局面。

在军事上,美国与西欧等国建立了军事同盟关系。

美国拥有核武器,并掌握了西欧等国的“核门槛”,使这些国家处于美国的核保护之下。

同时,美国在资本主义国家集团内部建立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防线,在北起挪威、南至洪都拉斯的防线上部署了核武器,使西欧成为美国的“核战略前沿”。

在经济上,美国与西欧等国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利用。

竞争表现在争夺市场、原料、技术等方面;利用表现在美国与西欧等国在经济上互补性很强,美国需要西欧的商品和货币,西欧则需要美国的资金和市场。

两极格局的形成,实质上构成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格局。

在这个格局中,美国占据了支配地位,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社会主义国家则处于相对孤立的地位。

这种格局对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20世纪中叶,世界经历了两大阵营的对立和冷战的爆发。

这场全球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对抗导致了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形成了两极格局。

本文将探讨冷战的爆发和两极格局的形成,以及它们对国际关系和全球事务的影响。

冷战的爆发可以追溯到1947年,当时美国政府出台了“杜鲁门主义”,宣称美国将领导西方世界对抗苏联及其共产主义势力。

此后,两个超级大国陷入了长达近50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对抗。

这种对抗不仅体现在两国之间的明争暗斗,还表现为各自阵营内部的矛盾和冲突。

对于冷战的爆发原因,学界存在多种观点。

其中一种观点认为,美国和苏联在全球范围内争夺霸权,试图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强加于其他国家。

两极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的形成

3、冷战的开始的标志
标志着美苏“冷战” 的开始。
——杜鲁门在国会联席会上关于援助腊 和土耳其的演说(1947年3月12日)
4、冷战的表现
美苏在政治、经济和军事 方面分别采取了哪些对抗行动 导致两极格局的形成?
4、冷战的表现
政治上:
(1947.3) (1947.9)
4、冷战的表现
1948年—1952年, 共有16国,接受了美 国共131.5亿美元的 援助。其中88%是赠 与 ,其余贷款。
美国想称霸世界
一、两极对峙格局
1、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原因: “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 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 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 。不可能有别的情况。” ——斯大林 Q3:由此可见,“冷战”形 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
2、冷战的序幕
“冷战”开始的序幕:丘吉尔 的铁幕演说(1946.3) 铁幕:指苏联及东欧人民民主 国家
越南战争: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冷战”中的“热战”
巨 大 的 北 美 野 牛 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巨大的俄国熊
两极: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冷战:指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所采取的除直接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 动和对抗形式。
一、两极对峙格局
一、两极对峙格局
1、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原因:
“战时, 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 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 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 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 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 1945于雅尔塔)
经互会 华约
柏林危机
4、冷战的表现
重点在欧洲
柏林
柏林危机是冷战 的第一次高潮。
另一侧是什 么样?

两极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的形成

马歇尔计划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1947年美国国务卿 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 计划”。从1948年到 1950年,共有16个国家 (基本为西欧国家)接 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 的援助,其中90%是赠 予,10%是贷款,因此 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 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 慨的举动”。
接受马歇尔计划的国家
《北大西洋公约》
什么是“冷战”?
“冷战”一词是美国人的发明,它是指“二战”后美 国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进行遏制苏 联、遏制社会主义的政策 。它既不能被称为战争,因为 它争而不战;也不能被称为和平,因为它既不和也不平。 于是,有人称之为“战争与和平的私生子”。 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 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 战争等。 表面“冷”——没有硝烟炮火,枪林弹雨的直接行动 实质“战”——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进行激烈的 对抗和较量
战后英法经济衰退
英国:战争带来的是“胜利与悲剧”。大量的军事开 支和战争破坏使之失去了以往的富有和在世界经济中 的显赫地位。战后,英国国债高达237.4亿英镑。其国 民财富减少了1/4,外贸削减2/3,工业生产在整个资 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日益降低。 法国:战争使法国经济损失达到1.4万多亿法郎,相当 于战前3年的全部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指数等于1938年 的20%,法郎价值是战前的1/6。人民生活非常困苦,每 人每天只配给200克面包,还要掺入20%—30%的玉米 面。全国有60万失业大军在忍饥挨饿。
“二战”后,美国拥 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 与军事力量。军事上, 美国不但垄断了原子弹, 还拥有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 美国白宫 艘其他战舰;在世界各 地建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经济上,美国 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 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 体系。 美国还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两极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的形成

四、两极格局形成的影响(或“冷战”的影响)
1、消极影响: 两极对峙引发了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和在世界范 围内的争夺,战后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国际局势 的紧张,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 2、积极影响:(课本P157) 1)在冷战的背景下,美苏双方势均力,在近半个 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长期共存,推动了世界的 整体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科技的发展) 3)促进了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不结盟运动和第三 世界的崛起
探究:怎样才能避免冷战?
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要相互尊重彼此间不同的文化,理解彼 此对不同社会制度的选择; 要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
世界需要交流与理解!
①欧洲:德国的分裂(1949)
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社会主义国家) 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德国分裂的主要标志—— 柏林墙的修筑(1961)
德国的分裂(1949)和柏林墙
德 德意 意 苏志民 志 占主共 联 区和国 邦 共 和 国美英法 占区
德国一分为二
柏林分区占领
柏林墙全长169.5公里。 沿墙修建了253个了望 塔、136个碉堡、270 个警犬桩。此外,还有 一接触使会发出信号的 铁栅栏119.5公里。
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
三、美苏两极对抗的主要形式——“冷战”(COLD WAR)
1.“冷战”的含义
指美苏或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 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 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 争等。
最先提出“冷战”术语(Cold War)的 是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于1946年初 在一次演说中提出来的。而形成理论的是 美国驻苏代办乔治· 凯南。1946.2向国务 院发回长达8000字的电报,对战后苏联的 “理论、意图、政策的做法”进行了全面 得的分析,提出了一整套“遏制”苏联的 “冷战”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冷战的40多年里,美苏的军备竞赛分为三个阶段。 1945~1957年使第一阶段,美苏双方主要进行了研制核武器竞赛。1945~1985年,全 世界共进行了1570次核爆炸试验,美苏分别占80次和562次; 第二阶段为1957~1983年,双方以研制核弹头的运载工具以及新型核弹头的竞赛。从 1957~1984年,在全世界发射的3000多颗人造卫星中,美苏两国占90%以上,且70%是 军用卫星。核弹拥有量,美国为1.3万余枚,苏联为9640枚。 第三阶段,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以研制和建立战略防御系统为主要内容。美国在航天 飞机方面领先苏联,但苏联在反卫星武器系统和建立航天站方面则领导美国。 美苏两 国的飞机、舰船、坦克、装甲车、火炮、导弹等更新于3—5代,而且性能不断提高。
C.华沙条约组织
D.七十七国集团
C 8. 二战后初期,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有(
)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③马
歇尔计划的实施④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
直击中考(2014广西中考题)
10.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亚公投,美国、俄罗斯(前苏联的主 要继承者)关系跌入低谷,美俄是当今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 图的两个大国。【解读材料 走进历史】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友好。因为人民反对战 争,呼吁和平,世界经济格局呈全球化发展趋势,宜解决全球性 问题。彼此力量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共同发展。 (言之有理即可,1分)
直击中考(2014广西中考题)
【关注现实 展望未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克 里米亚及塞瓦斯托波尔代表签署条约,允许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 波尔以联邦主体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美国副总统拜登周二指责 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行动是‘霸占土地’,并称美国和欧洲将对 莫斯科实施进一步的制裁。”──2014年3月18日,美联社华沙电
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发表 “铁幕演说”,拉开冷战的序幕。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 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 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 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来德、 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 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 门在美国国会发表国情咨文, 要求国会拨款援助希腊和土 耳其,在全球遏制共产主义。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苏两 国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透过现象看本质
杜鲁门主义的大规模运用:马歇尔计划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 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 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 %是贷款。因此“马歇尔计划” 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 动”。
美洲:古巴导弹危机
亚洲: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阿波罗登月计划(美国)
“星球大战计划”被称为冷战期间拖垮苏联的主要 功臣。
1986年和平号空间站在轨 1961年尤•加加林,成为
组装完成(苏)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苏)
1957年又发射了世界上 第一颗人造卫星(苏)
①美苏对峙; ②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并存,双方
D.冷战以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为起点,目的是遏制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比如1961年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
B 2. 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 )
A.干涉世界各国内政 B.帮助受援国抵制社会主义 C.支持自由国家抵抗外来征服 D.稳定希腊、土耳其的社会秩序
3.下列关于北约和华约共同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是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A )
C.经济区域化集团
D.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和平共处
5.二战后,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B)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C
D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7.“对于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
视为对缔约国全体的进攻”。其中缔约国指的是
A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反法西斯同盟 ( )
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曾经他们一 度成为同仇敌忾的盟友,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势 均力敌的仇者,美洲的古巴、亚洲的阿富汗都留下他们争霸 的痕迹。也许在《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的漫 画中,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美国 如愿以偿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第一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指以美国、苏联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 的政治格局,它是二战结束后,两种不同社 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峙;
其主要方式是:冷战
实质: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争夺世界霸 权。
谈风云变化
丘吉尔的话反映出二战 后国际力量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
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
——杜鲁门
局部扩张
对外政策
全球扩张
对外关系
“战时, 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 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 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及原因(Cold war)
•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四十多年间,以美 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 争状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 等各方面的一切对抗形式)。
(1)根据材料中“曾经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友”,用 史实说明美俄(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盟者”的标 志。(2分) 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2分)
(2)根据材料中“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他们正 式成为“仇者”的标志是什么?(2分)“赫鲁晓夫的大汗淋 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请问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2分)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2分) 1991年底苏联解体(2分)
(3)在克里米亚问题上俄罗斯态度强硬,美国、欧盟积极干涉,表 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特征是什么?(2分)从中我们也可 以得知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1分) 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恐怖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等(任意一点,1分)
(4)让历史告诉未来,请你就美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发表你的见解。 (1分)
•你如何理解美国的 “慷慨”?
根本目的:通过经济援助,控制 西欧,遏制苏联,以称霸全球。
冷战时期美苏首先争夺的焦点
德 国 的 分 裂
根据什么协定二战以后被四国分区占领?
1961年,柏林墙的建筑
为什么1949年德国没有统一反而被一分为二?
美英法和苏联在德国建立什么社会制度方面出现严重的 分歧,美英苏坚持自由的资本主义德国,苏联要建立社会主 义德国,互不相让,所以德国被一分为二.
苏联空前壮大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 军事和政治大国
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 政治: 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国
国际威望和政治影响空 前提高
军事、科技:
军事工业仅次于美国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 整个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 1949年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谈风云变化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 家比它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 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没发生直接的武装冲突。
• 1991年,苏联解体,宣告了世界上第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终结,也宣告了 两极格局下的冷战落下帷幕。
C 1. 下列对冷战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冷战是美对苏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军事进攻 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
B.冷战是美苏争霸的主要形式
C.冷战期间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不采取军事进攻
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
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
毛驴。”
——丘吉尔
(1943年德黑兰会议)
美国独占鳌头
经济、军事实力空 前膨胀,成为世界 头号强国
政治: 控制操纵联合国
经济: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垄断了原子弹 军事:拥有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舰 1000多艘其他战舰 近500个军事基地
两极格局的形成
• 北约(1949年)与华约(1955年)的成立, 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 “两极格局”是指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 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 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在 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等各方 面除战争以外的全面对抗的局面。
“冷战”背景下军备竞赛
• 谈谈“冷战”政策出台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1)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
(2)战后美国经济、军事空前膨胀,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妄图 称霸世界;苏联的国际威望有了很大提高,成为仅次于美国 的军事和政治大国;
(3)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逐渐成为时代 的潮流,美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