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法官素质和司法改革

合集下载

论法官的职业伦理

论法官的职业伦理

论法官的职业伦理法官作为一种职业,其职业伦理是十分重要的。

法官需要遵守道德规范,保持专业素养,维护司法公正,以确保司法正义得以实现。

本文将从法官的职业伦理角度出发,探讨其职业特点及职业伦理的重要性。

一、法官的职业特点法官是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其工作性质和特点有别于其他职业。

首先,法官的工作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法官需要具备深厚的法律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准确把握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做出公正的判决。

法官的工作需要独立性和公正性。

法官需以法律为准绳,不受任何外界压力和干扰,客观公正地审理案件,依法独立作出判决。

法官的工作不仅要有专业性,更需要有独立性和公正性,这是法官职业特点之一。

法官的工作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法官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利益,特别是涉及到人身自由和财产权的案件,更需要法官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才能做出公正的判决。

二、法官职业伦理的重要性法官职业伦理是指法官在执行公务中,遵守法律、遵循道德、保持操守、尊重人权、保障公正等方面的行为规范。

法官职业伦理的重要性在于:1. 维护司法公正。

法官职业伦理要求法官以法律为准绳,客观公正地审理案件,不受任何外界干扰。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司法公正得到维护。

2. 增强司法权威。

法官职业伦理要求法官保持专业素养,做出公正的判决。

这不仅可以增强法官的权威,也可以增强司法机关的权威。

3. 保障人权。

法官职业伦理要求法官尊重人权,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民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4. 增强司法透明度。

法官职业伦理要求法官保持操守,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规范。

这可以增强司法机关的透明度,让人民更加了解司法机关的工作。

5. 促进司法改革。

法官职业伦理要求法官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不断完善职业道德规范。

这可以促进司法改革,推动司法机关向着更加公正、透明、高效的方向发展。

三、法官职业伦理的体现法官职业伦理的体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独立公正。

法官应以法律为准绳,不受任何外界压力和干扰。

法官对发展中国家的刑事司法系统改革的影响

法官对发展中国家的刑事司法系统改革的影响

法官对发展中国家的刑事司法系统改革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国都致力于建立公正高效的刑事司法系统,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权益。

在这个过程中,法官作为司法机构中的重要角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发展中国家的刑事司法系统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法官在发展中国家刑事司法改革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影响和挑战。

首先,法官在刑事司法改革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法官作为刑事司法系统的主宰者,负责审理各类犯罪案件,对案件的定性、证据的采信、刑罚的裁量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的刑事司法系统改革需要建立起公正、专业的审判机制,而法官的角色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扮演者关键的角色。

只有通过审判公正、廉洁和独立,才能有效维护司法正义,提升司法公信力。

其次,法官的独立性对刑事司法系统改革具有重要影响。

法官的独立是维护司法公正和权威的基础。

独立的法官能够根据法律和事实客观而公正地作出裁决,不受外界权力干扰。

发展中国家刑事司法系统改革中,一方面需要通过加强法官的独立性保护制度,确保法官在审判中不受外界干扰;另一方面,还需要建立独立的司法监管机构,对法官行为进行监督,以保证法官履行职责的公正性。

然而,法官在发展中国家刑事司法改革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其中之一是法官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发展中国家刑事司法改革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能力强的法官队伍,但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

比如,部分法官素质低下、缺乏创新精神和专业知识,导致审判质量不高;还有部分法官面临贪污腐败问题,违背了司法公正和独立原则。

因此,发展中国家需要通过加强法官培训和资格认证机制,以提升法官队伍整体素质。

此外,法官认识观念的改变也是刑事司法改革中的一大挑战。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法官的传统观念和工作方式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僵化性。

对于刑事司法改革的理念和现代化要求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

因此,需要通过加强法官的思想教育和法律培训,提高法官对于刑事司法改革的认识和意识,使其能够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针对司法改革,你怎么理解

针对司法改革,你怎么理解

针对司法改革,你怎么理解河南省考面试交流群号:147420460【华图教育 - 河南公务员面试备考热点】2014河南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汇总面试热点汇总2014河南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为8月18日至22日,面试时间预计在11月份。

考生们在更好地复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的同时,对于2014河南公务员面试也应该提前着手进行准备。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为你精选河南公务员考试与面试相关的辅导资料供广大考生练习。

长久以来,我国的司法公正一直备受诟病,某些地方的司法社会公信力受到质疑,针对此类现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革司法体系,并与最近推出以上海等六省作为司法改革试点省份,对此现象你怎么理解?参考解析随着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使命的提出,司法公正已经成为社会民众和司法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法律调整的领域、层面也在不断拓展,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各阶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期盼公平正义。

司法公正是法的自身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法律正义与道德正义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实现,是审判工作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

所谓司法公正是指对案件进行公平的审理和作出正确的裁判,意味着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应受到平等充分的保护,社会的公正和正义得到实现。

没有高素质的司法队伍,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再科学,也难以实现司法公正。

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是建设高素质司法队伍的制度保障,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是必须牵住的“牛鼻子”。

长期以来,我们对司法人员实行与普通公务员基本相同的管理模式,不能充分体现司法职业特点,不利于建设政治素养好、专业素质高的职业化司法队伍,不利于把优秀人才留在司法一线。

为此,根据中央要求,提出司法人员分类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工作要求。

在法院、检察院工作的人员并不都是法律意义上的司法人员。

法官工作个人感言

法官工作个人感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我在法官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多年。

回首这段历程,我感慨万分,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付出的辛酸。

在此,我想以这篇个人感言,对自己在法官岗位上的经历进行总结,并向关心、支持我的领导和同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法官职业的使命与担当法官,一个神圣的职业,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任。

作为一名法官,我深知自己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和沉甸甸的责任。

在日常工作中,我始终秉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努力做到依法办案、为民司法。

法官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面对错综复杂的案件,我们需要运用丰富的法律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才能在有限的审判时间内作出公正的判决。

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明白了法官职业的担当,那就是为当事人排忧解难,为社会公平正义保驾护航。

二、法官工作的艰辛与付出法官的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的职业,需要付出极大的艰辛和努力。

以下是我在法官岗位上的一些感悟:1. 严谨的法律素养作为一名法官,必须具备扎实的法律功底和严谨的法律素养。

在日常工作中,我不断学习新的法律法规,关注法律动态,努力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

同时,我还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2. 辛勤的付出法官的工作节奏快,任务重。

从立案、庭审到判决,每个环节都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尤其是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审查证据,核实事实,确保判决的公正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加班加点,牺牲休息时间。

3. 艰难的抉择法官在工作中,常常需要面对艰难的抉择。

一方面,我们要确保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关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努力化解矛盾纠纷。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做到公正无私。

三、法官工作的收获与成长在法官这个岗位上,我收获颇丰,成长了许多:1. 业务能力的提升通过多年的审判实践,我的业务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在处理各类案件时,我能够熟练运用法律知识,准确把握案件焦点,作出公正的判决。

中国法官素质和裁判文书制作思考

中国法官素质和裁判文书制作思考

中国法官素质和裁判文书制作思考姜旭舆论界喜欢对法官的素质进行抨击,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但是,许多学者抑或信马由缰的批判者,真正长时间地深入了解法官尤其是基层法官生活、工作经历和内心活动以及法官在体制和制度的旋涡中费尽心机周旋从而忠实于法律信仰维护正义的苦难历程吗?如果你了解了,你不仅会由衷感叹中国法官所具有的高素质,同时,你还会对中国法官表示深切地同情和怜悯。

法官的素质不能完全由文凭和学历而决定。

现在许多舆论界人士和学者言法官素质必以美国为标准。

是的,美国的法制建设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的确科学而完备。

我们也应当看到,美国许多著名的大法官并非法律科班出身,但是他们也为美国的法制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我们更应当看到中国的国情。

现实中、舆论上,非法律人士针对某些各行各业都存在的不良或者丑恶现象鞭挞法律人,难能可贵。

对于法律人来说,是一种监督和鞭策,即便有些偏激和偏差都无妨,谁让你从事的是这种高尚的职业呢?但是,不少法律学者、律师、法官,喜欢站在自己目前职业的角度非客观、全面地,不公正地相互攻讦,贬损对方,褒扬自己,显然有失偏颇。

应验了“同行是冤家”、“文人相轻”的老话。

舆论界也正在把法官的素质与裁判文书的说理性联系起来抨击:由于法官素质的低下所制作的司法文书缺乏说理性,从而洋洋洒洒地论证说理的裁判文书应如何制作。

从法官审判实践的角度来看一些理论界提供的司法文书的制作标准简直是现代的八股文,对于只受过高中、初中、小学教育的当事人来说如同天书。

如果你认为体现司法公正的裁判文书是给当事人看的,是向社会普通百姓公示的,那么你会主张:裁判文书的说理性在于让普通百姓读懂并认可其公正性。

而只有高素质的法官才能写出蕴含公平正义的浅显易懂的裁判文书。

一、我国法官的高素质推进司法改革进程多年的审判实践使我认识到,法治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的事业,凝聚着审判实践者的经验和智慧,不是在书本上、方格纸上绞尽脑汁空谈的虚无缥缈的楼阁。

试谈司法公正对法官角色要求[论文]

试谈司法公正对法官角色要求[论文]

试谈司法公正对法官的角色要求【摘要】司法公正是司法审判的灵魂,是法官的神圣职责,它要求法官成为社会冲突的最终裁判者和社会正义的最终维护者。

要扮演好这个角色,就必然要求法官在审判中保持独立性、中立性和消极性,只有这样,法律才可以真正定争止纷,值得人们尊重,法官才可以真正树立裁判者的社会权威性。

【关键词】司法公正司法审判角色要求一、现阶段我国法官独立性、中立性和消极性缺失的表现1 法官独立性缺失之司法体制行政化长期以来,我国司法一直沿袭行政运作模式,导致法院体制行政化。

从法院层级及内部关系来看,具有浓厚的行政化色彩。

每一级法院,包括最高法院都有相应的级别;每个法院的干部和法官也有相应的级别;在法院间的关系不完全是审级关系,而是一种准行政,或者就是行政关系。

也就是说,上级法院的意见,下级法院实际上是要执行的,而下级法院在审理案件中遇到疑难问题,会及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向上级法院请示,取得上级法院的指示和命令。

这种司法体制的行政化完全不符合司法固有的特点和审判规律的,严重影响了法官的独立性,完全有害于司法公正。

2 法官中立性缺失之地方保护主义司法行政化必然导致司法权的地方化,其核心是地方保护主义的泛滥。

地方保护主义突出表现在案件的受理、审理和执行中。

一些地方的法院和法官在审理双方当事人不在同一地区的民事经济案件的活动中,受地方经济利益驱动,公然不顾法律和事实,偏袒本地区当事人,损害外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目前,司法权的行政化地方化已成为我国司法领域中无法自我克服的体制性通病。

地方保护主义导致地方行政干预地方司法,严重破坏司法独立和国家法制的统一,司法权力地方化容易为某些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开绿灯,使法律的公信力丧失,其结果必然导致公民对法律失去认同,失去信心。

3 法官消极性缺失之法官职权主义模式我国的审判模式至今仍是较单纯的职权主义模式,即实行法官主导式审判方式。

法官在开庭前的准备阶段包揽调查取证活动,这既拖延了诉讼,又助长了当事人对法院收集证据工作的依赖性,出现了“当事人动嘴,法院跑腿,律师看本”的现象。

法院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法院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法院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引言法院作为司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审理各类案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然而,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法院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期进一步提升司法效率和公信力。

二、司法滞后问题1.1 审判速度慢在许多案件中,审判过程漫长,审理时间过长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这不仅加重了当事人和社会的负担,还影响到了司法公正和效率。

造成审判速度慢的原因复杂,可能是由于庭审程序繁琐、缺乏高效的调解机制以及资源分配不均等原因造成。

1.2 法官素质参差不齐另一个问题是法官素质参差不齐。

尽管有很多优秀的法官工作在前线,但也难以否认有个别法官存在工作态度不端正、对实务经验缺乏等情况。

这种情况导致了裁判结果的不确定性和社会对司法公正的质疑。

三、司法信息不对称问题2.1 司法公开度不够在某些重要案件中,审判结果严重依赖于法官个体的判断和决策。

然而,由于审判过程不够透明,当事人和社会群众缺乏针对法官行为的信息,难以监督和评价其工作品质。

这种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剧了社会对司法公正的疑虑。

2.2 法律知识普及不足同时,普通民众在法律知识方面的欠缺也是导致司法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原因之一。

缺乏必要的法律常识使得他们无法真正理解自己的权益,并通过合理渠道获得有效维权帮助。

这样形成了一个被动、失衡甚至滋生非理性情绪与行为反馈机制。

四、整改措施3.1 加快审判速度为加快审判速度,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推进数字化建设,在庭审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上做好布局;二是优化庭前调解程序,鼓励当事人强制执行和调解机制,充分发挥庭前程序的作用;三是建立高效精细的案件管理制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案件流程管理。

3.2 加强法官培训和管理为提高法官素质,应加强法官培训,并建立健全法官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同时,要加强对法治观念的教育,提高法官职业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注重团队合作,推进多元化决策机制的建立也能有效提升司法公信力。

中国司法制度与司法改革方法论

中国司法制度与司法改革方法论

中国司法制度与司法改革方法论
中国司法制度是指中国国家机关行使审判权和执行权的组织结构和法律制度。

中国的司法制度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立法机关制定法律和法规,司法机关实施审判和执行,行政机关负责司法行政管理。

这些机关在法律的框架下独立进行工作,互相制约,以确保司法公正和维护法律的尊严。

然而,中国的司法制度在过去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法官的独立性不高、程序不规范、审判过程不公开透明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进行了司法改革。

中国的司法改革方法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改革司法体制:通过调整司法机关的组织结构、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高司法效率和质量。

例如,推行审判长负责制,加强对法官的管理和考核。

2. 加强司法独立:通过建立独立的司法权力机构,减少政府干预和影响,保障法官的独立判断和审判权。

例如,设立独立的审判委员会,对一些重要案件进行集体决策。

3. 完善司法程序:通过修改相关法律和规则,确保诉讼程序的规范和公正。

例如,推行合议庭制度,加强对证据的约束和保护,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4. 加强司法公开和透明:通过推行公开审判和公开公告制度,让司法活动对公众透明可见。

例如,加大法院审判信息发布力度,推广电子诉讼系统。

5. 提高司法能力和素质:通过加强司法人员培训和教育,提高法官和律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

例如,设立司法考试和律师考试,建立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

总的来说,中国的司法改革方法论主要是通过改革司法制度、加强司法独立、完善司法程序、加强司法公开和透明、提高司法能力和素质等方面来推动司法体制的改革和司法公正的实现。

法院法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意见

法院法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意见

法院法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意见法院法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意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法院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也在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法官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

本文将围绕法院法官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意见。

首先,法院法官的素质和能力问题是值得关注的。

一方面,由于选拔机制和培养机制不完善,部分法官在专业素养和执法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他们对法律新动态了解不够,对案件审理过程不够熟悉,导致裁判结果不够准确和公正。

另一方面,部分法官缺乏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不能做到一心为民、公正执法。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首先,加强法官选拔和培养机制。

选派合格的法官上岗,首先需要建立合理的选拔标准和程序,确保拥有良好的法律知识和基本素养,有一定的专业经验和业绩,更好地适应工作要求。

同时,对新任法官要提供全面的培训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继续提升执法能力和法律素养。

其次,加强对法官的监督和评估。

建立完善的法官绩效考核体系,使其成为激励法官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同时,要加强对法官行为的监督,建立举报机制,对法官的不当行为进行追责和处理,确保法官权力的合法行使和廉洁执法。

再次,加强法官的职业道德建设。

作为公正第一执行者,法官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敬业精神。

要通过宣传教育、培训指导等形式,加强法官职业道德的教育引导,提高法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

建立健全法官操守规范,引导法官积极践行法律职业道德,保持公正、廉洁和尊重人权的司法原则。

此外,法院法官的工作环境和待遇问题也是需要关注和解决的。

一般来说,法官的工作压力大、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有时甚至要面临生命安全的威胁。

而且,在待遇方面,尤其是低级法院,法官的薪资待遇相对较低,难以吸引优秀人才。

因此,改善法官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是提高法官工作积极性和提升司法质量的重要举措。

法院司法改革情况汇报

法院司法改革情况汇报

法院司法改革情况汇报法院司法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根据您的要求,对法院司法情况进行了汇报,以下是相关内容:一、背景和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司法体制也需要不断跟进。

司法的背景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的重要领域之一,目标是建设一个公正、高效的司法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内容和进展1.组织架构:为了提高司法效率和公正性,我们将原来的法院划分为基层法院、中级法院和最高法院三个层级,相应的调整了各级法院的职权范围和管辖区域。

这样的有效地减轻了最高法院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基层法院的独立裁判权和实践能力。

2.法官选任制度:我们推行了法官选拔任用制度,通过公开选拔和考试方式选拔法官,确保法官的选拔过程公正透明。

并且加强了法官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了法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推动了司法审判质量的提高。

3.诉讼制度:我们大力推进了诉讼制度,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1)实施司法公开:通过开设庭审公开、开放庭审直播、公布裁判文书等方式,加强司法透明度,提高司法公信力。

(2)推行简易程序:为了解决一些矛盾纠纷的问题,我们实行了简易程序,通过简化诉讼程序和量化补偿标准,提高了司法公正性和效率。

(3)完善本地法律体系:我们注重本地法律的完善,通过制定、修订本地法规和规章,加强了本地法律的适用性和操作性。

(4)加强调解和执行力度:为了便于民众解决纠纷,我们加大了对调解工作的支持力度,并且配备了专门的执行队伍,加强了对裁判结果的执行力度。

4.司法信息化建设:我们积极推进司法信息化建设,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电子诉讼平台,实现了诉讼信息的全程电子化管理,提高了办案效率和数据安全性,并且便利了当事人的诉讼参与。

三、成效和问题1.成效:(1)司法效率提升: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和推行简易程序,我们大大提高了司法效率。

目前,法院平均每年审结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2)司法公正性增强:通过法官选拔制度和增加司法公开程度,我们加强了司法公正性,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司法改革视角下的法官职业伦理

司法改革视角下的法官职业伦理

政化与司法权 分配 的地 方化严 重破坏 了国家法律 程等 , 除此 之外 , 法律从 业人
众所周知 , 十五大 以来 , 依 法治 国已经成 为我们 国
员的素质 不高 、 职业伦理 的缺 失也是重 要原 因之一。
家的基 本治 国 方略 , 我们 期待 着这一 方 略对于 实现社
官进行 独立公 正的裁判从 而最终 实现 司法公 正。
[ 关键词] 法官职业伦理 ; 司法改革; 司法独立; 法官职业化 [ 中图分类号] D9 1 6 .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8 4 6 6 ( 2 0 1 3 ) 0 6 — 0 0 1 2 — 0 5
法机 关独立 公正地 行使审批权 和监察 权 ” 的任 务。此 合 的 , 社会各界广泛参 与讨论 的国家统一行动 ” 。… 。
关于 改革 的成 效 , 中央司 法体 制 改革领导小 组办公 室 年党 的十 六大提 出要“ 加强对执 法活动 的监督 , 推进依 在 2 0 0 7年 9月 曾撰 文 认 为 : “ 十 六 大 以来 的 司 法 体 制 法行政 , 维 护司法公正 , 防止和克服地 方和部 门的保 护
个五年 改革纲要》 ( 2 0 0 4 — 2 0 0 8 ) 和《 关于进 一步 深化检


导 言
察 改革的三年 实施意 见》 ( 2 O O 5 ——2 0 0 8 ) 。2 0 0 6 年5
司法 改革经历 了一个从社会呼吁到政府主导 的过
月, 中央做 出 了《 关于进一步 加强人 民法院 、 人民检察
代末, 到9 O年代 中期进 入一个新 的阶段。 1 9 9 7 年, 党 的十五大 明确提 出了“ 推 进司法改革 , 从制度上保证 司

结合法院工作实际,法官应如何提高思想政治和法官职业道德素养

结合法院工作实际,法官应如何提高思想政治和法官职业道德素养

结合法院工作实际,法官应如何提高思想政治和法官职业道德素养篇一:法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法官的政治素质及业务素质浅谈法官的政治素质及业务素质作为一名法官要始终坚持党的利益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廉洁意识。

因此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及业务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政治素质是衡量法官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准,也是公正审判的重要指导。

法官要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要始终坚持党的利益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

而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法官的政治素质,主要表现为法官的职业道德和审判作风。

法官作为法律正义的载体和社会正义的最后守护者,其担负的责任和拥有的权力决定了法官必须具有超乎常人的品行和素质,也就是必须具备职业道德。

台湾学者史尚宽有一段精辟论述:“虽有完美的保障审判独立之制度,有彻底的法学之研究,然若受外界之引诱,物欲之蒙蔽,舞文弄墨,徇私枉法,则反而以其法学知识为其作奸犯科之工具,有如为虎附翼,附纣为虐,是以法学修养虽为切要,而品格修养尤为重要”。

社会公众有理由要求人民法官做到品德高尚、执法如山。

当前,审判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消极腐败现象,尽管原因很多,既有执法环境方面的问题,又有制度管理方面的问题,但从根本上说,无不与一些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道德素质不高、生活情趣低下有直接关系。

公正与效率是新世纪法院工作的主题,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生命和永恒追求。

人民法官是否具有优良的品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对确保司法公正、高效和廉洁意义重大。

一名优秀的法官,不仅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深厚扎实的法律素养,而且还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和情操。

“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

良好的品行和道德操守,是法官公正执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只要有了良好的道德,就会想方设法把案件判得公正、审得及时;而道德品行不好,就会千方百计地钻法律和制度的空子,偏袒一方,徇私枉法。

司法改革与人民法院的职权

司法改革与人民法院的职权

司法改革与人民法院的职权司法改革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的权益保障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在中国,司法改革意味着深化法治建设,加强人民法院的职权,并且不断提升司法公正和效率。

一、司法改革为人民法院赋予更大的发言权和裁判权司法改革的核心目标是为人民法院赋予更大的发言权和裁判权。

在过去,人民法院在一些复杂疑难案件中,往往需要向上级法院请示,这导致了有效审判的延误和裁判结果的不可预测性。

现在,司法改革已经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其能够独立地运用法律、依法裁判。

二、司法改革提高了人民法院的办案效率司法改革也致力于提高人民法院的办案效率。

在过去,人民法院案子积压严重,审理周期漫长。

而通过司法改革,人民法院逐步推行电子立案和电子审判平台,不仅使案件处理更加高效,而且便于当事人和律师的参与。

此外,司法改革还注重培养专业化的法官队伍,提升司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从而推动了办案效率的提升。

三、司法改革增强了人民法院的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司法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司法改革,人民法院不断加强对判决程序和执行程序的监督,确保司法决策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此外,司法改革还推动了法官的责任制度建设,增加了司法人员的道德自律,有效减少了司法腐败和不正当行为。

这些措施不仅增强了人民对司法机构的信任,也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加公正的司法保障。

四、司法改革促进了人民法院与社会的亲近司法改革致力于促进人民法院与社会的亲近,进一步增强司法公信力。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司法宣传和教育活动,人民法院积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主动解答疑问、纠正误解,赢得了公众的认可和支持。

同时,司法改革还加强了人民法院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建立了多方参与的社会调解机制,提供了更为和谐的纠纷解决途径。

结语:司法改革旨在加强人民法院的职权,通过赋予法院更大的发言权和裁判权,提高办案效率,促进司法公正,增强司法机构与社会的亲近。

这一改革的推进能够更好地维护人民的权益,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同时加快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

员额法官能力素质差异化

员额法官能力素质差异化

员额法官能力素质差异化
当前,“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的法官员额制改革在各地已全面铺开,员额法官错案追究制和终身负责制等一系列改革也随之展开。

这场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改革势必给法院员额法官带来更高的职业尊崇感,同时,也给员额法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即如何将员额法官的司法能力与这份沉甸甸的职业荣誉感相匹配。

通过学习领会推进司法改革的相关文件精神和调研一系列相关改革举措,对此次司法改革在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中的神圣使命和重大现实意识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深刻认识到提升法院员额法官的基本素养,即增强正确认识和把握大局的能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社会沟通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科技运用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的极端重要性。

下面谈谈对员额法官提升六种能力的一些认识:
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本保障。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必须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各项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为民司法、公正司法的政治方向,确保审判执行工作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因此,员额法官应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方向,紧紧围绕社会稳定这一总目标,构建以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为核心内容的法治理念,在法院工作中把握好、坚持好、落实好服从总目标的各项工作。

为什么有时候法官判很离谱,明明99%的人都觉得不该这么判,但是就是那么判了?

为什么有时候法官判很离谱,明明99%的人都觉得不该这么判,但是就是那么判了?

为什么有时候法官判很离谱,明明99%的人都觉得不该这么判,但是就是那么判了?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法律界,这种情况被称为“离奇判决”,指的是法官在判决案件时,偏离了常理和法律规定,导致公众质疑和不满。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法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不足法官是司法机关的核心力量,他们的判决直接关系到公正和公平的实现。

在一些情况下,法官的素质和能力可能会存在问题,导致判决偏离了法律规定和公众的期望。

例如,一些法官可能缺乏对法律的深入理解和适用能力,或者受到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判决偏袒某些利益集团或个人。

一些法官可能存在腐败问题,收受贿赂或者受到其他利益的诱惑,导致判决失去公正性和客观性。

二、法律规定的不完善和模糊性法律是社会的基础性规范,对于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现实中,法律规定往往存在不完善和模糊性的问题,导致法官在判决案件时存在主观性和个人理解的差异。

例如,一些法律规定的表述不够明确,容易产生歧义和误解,导致法官在判决时存在不确定性和随意性。

一些法律规定可能存在漏洞和矛盾,导致法官在判决时需要进行权衡和取舍,容易产生争议和质疑。

三、司法制度的不健全和不完善司法制度是保障司法公正和公平的重要保障,在一些情况下,司法制度可能存在不健全和不完善的问题,导致判决偏离了法律规定和公众的期望。

例如,一些司法制度的设计存在缺陷和漏洞,容易产生司法不公和不平等的情况。

一些司法制度的执行存在问题,导致法官在判决时受到限制和压力,难以发挥应有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为什么有时候法官判很离谱,明明99%的人都觉得不该这么判,但是就是那么判了?这个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原因,需要从法官自身素质和能力、法律规定的不完善和模糊性、司法制度的不健全和不完善等多个维度来进行分析和解决。

在未来的司法改革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司法制度,提高法官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对法律规定的解释和适用,以保障司法公正和公平的实现。

法官素质司法改革

法官素质司法改革

法官素质司法改革1997 年十五大提出“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以执政党文件的方式提出要进行司法改革。

2002 年的十六大报告又提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使司法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在今年的十七大报告中更进一步提出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行政纲领。

司法体制改革的道路艰难而漫长,需要法律人付出艰辛的劳动。

而就目前而言,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清正廉洁、品德高尚的法官队伍,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前提,所以法官的素质尤为重要。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法官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为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但是,毋庸讳言,法官队伍的现状还不够理想,与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与依法治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裁判不公、纪律作风和队伍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已成为我国司法改革的一大阻碍。

因此,提高法官素质是我国现阶段实现法官职业化的重要内容,是司法改革的基石。

一、法官素质对于司法及司法改革的意义及其重要性法官是正义的象征,是法律的化身,是公平的使者,公平、正义是法官职业规范中永恒的准则,公平、正义也是司法的要求,法官维护公平与正义必须具有崇高的法律信念、精湛的法律水平、敏锐的洞察力和崇高的职业道德,这些都是法官素质的要求,所以法官素质对于司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同样,法官素质对于司法改革也非常重要,法院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公正与效率”,司法改革的方向也是一样,也就是要求法院在审理各种案件的过程中,极大限度地体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充分、合理地运用司法资源,及时、有效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官要完成法律的使命就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

就目前中国的法律状况,主要问题不是法律欠缺,而是法律得不到公正的实施和遵守,法律制度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尊严与威望。

初任法官面试真题答案解析

初任法官面试真题答案解析

初任法官面试真题答案解析法官是司法系统中的关键角色,他们的职责是根据法律判断案件,保证司法的公正与公平。

而成为一名法官需要通过面试来展现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在初任法官面试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真题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解析一些常见问题及其最佳答案。

1. 请介绍一下自己。

这是一个常见的自我介绍问题,你可以简要谈一下自己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和兴趣爱好。

但是在面试时,尽量把重点放在与法律相关的内容上。

比如你的法学专业背景、参与过的法律实习经验等。

这样能够更好地展示你对法律的专业性和热情。

2. 你为什么选择成为一名法官?这个问题考察的是你对法官职业的理解和动机。

你可以强调法官是司法改革的推动者和维护司法公正的守护者,因此你选择成为一名法官是因为你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带来公正和公平。

同时还可以提到你对法律学习的热爱以及个人优势(如审查案件的严谨性、辨别事实的敏锐性等),强调你的使命感和适应法官工作的能力。

3. 你如何评价一起复杂的刑事案件?这个问题考察的是你对刑事法律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你可以首先分析案件的各个要素,从犯罪事实、违法证据、法律适用等方面进行思考。

然后可以展示你的判断能力和行事条理性,从许多角度来分析和评价案件,比如公众对案件的关注度、判断依据的合法性等。

同时,也要强调维护司法公正和保护被告权益的原则。

4. 你如何判断证据的有效性?这个问题考察的是你对证据相关法律规定的了解以及你的逻辑思考能力。

你可以首先提到各种证据形式(比如书面证据、物证、口证等),然后强调在评判证据有效性时的标准和原则,如真实性、合法性、客观性等。

重要的是要根据具体案件及法律规定进行评估,切忌主观臆断,要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

5. 如何处理与其他法官的不同意见?作为法官,你在与其他法官讨论案件时可能会遇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

这个问题考察的是你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你可以强调与其他法官进行积极有效的讨论,并重视其他人的意见。

同时也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通过逻辑思维和法律法规来解释自己的立场。

法官的现实意义

法官的现实意义

法官的现实意义摘要:一、法官的角色与职责二、法官的现实意义三、法官素质的要求四、我国法官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五、法官与法律事业的未来正文:法官,作为我国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职责。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法官的现实意义愈发凸显。

首先,法官是法治国家的基石。

他们通过审理案件、适用法律,确保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秩序。

法官以其专业素养和公正立场,为国家法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法官是公平正义的化身。

他们承载着人民群众的期盼,努力实现司法公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法官的现实意义体现在他们为弱势群体发声,捍卫社会正义,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信仰。

再次,法官是社会矛盾的化解者。

他们充分发挥司法职能,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在此过程中,法官以其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我国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法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司法公正和法治建设的前景。

因此,对法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法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职业操守。

在我国,法官的选拔和培训制度不断完善,旨在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

近年来,我国法官制度不断改革和发展,努力提升司法公正和效率。

改革措施包括推进司法公开、完善法官待遇保障、加强法院队伍建设等。

这些改革举措为法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我国法治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对未来,法官将继续承担起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任。

在新时代背景下,法官需要不断拓展自身职能,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为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总之,法官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他们为实现法治国家的建设目标,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司法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司法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司法制度的改革与创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司法制度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与时俱进进行改革与创新。

司法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在保障公正与公平的前提下,实现法律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从审判模式、司法程序和法官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探讨司法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审判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司法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过去,我国的审判模式主要是以审判长为核心,其他法官参与度较低。

而现在,随着立体化审判模式的推进,审判员的平等参与和发言权得到了加强。

不仅可以提高审判质量,还可以减轻审判长的工作压力。

此外,现代科技的运用也为审判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

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在庭审中的应用,可以帮助证人还原案发现场,加强对案情的理解和判断,提高审判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司法程序的改革与创新是促进司法效率和公正的重要途径。

在传统的司法程序中,案件流程繁琐,审理周期较长,案件质量难以保障。

因此,改革司法程序成为当务之急。

一方面,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简化司法程序,加速案件审理进度。

在一些简单的案件中,可以采取快速审判程序,减少不必要的诉讼环节。

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执法机关行为的监管,规范司法程序。

通过建立有效的预防性机制,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提高司法公信力。

法官队伍建设是司法制度改革与创新中的关键环节。

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法官队伍是保障司法公正和高效的基石。

由于司法工作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法官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

因此,招聘和选拔合适的法官成为很有必要的举措。

除了注重法律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外,还应加强法官的职业道德教育。

建立健全法官考核评价制度,对法官的执法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使其执法更为科学公正。

综上所述,司法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实现司法公正和高效的必然趋势。

在审判模式、司法程序和法官队伍建设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将为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改革与创新的推动下,我国的司法制度将呈现出更加公正、高效、人性化的新面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法官素质和司法改革【摘要】:法官素质对司法改革的意义及重要性,搞好法官素质教育,建立法官职业保障机制,改进法官遴选机制、提高法官人品道德素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就司法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言,提高法官素质是第一要务,司法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提高法官素质和法官职业化水平以及培养法律职业共同体。

【关键词】:法官素质司法改革提高途径法官职业化【正文】一、法官素质的涵义及其对司法改革的重要性(一)法官素质的涵义法官素质指的是法官作为各种案件的居中裁判者在处理具体案件时所表现出的各方面综合体。

[1]它包括捍卫正义和公平的精神、优良的法律职业能力、专业的适应能力、良好的品性和德行、正确的法律意识和坚定的法律信念等。

法官是正义的象征,是法律的化身,是公平的使者,公平、正义是法官职业规范中永恒的准则,公平、正义也是司法的要求,法官维护公平与正义必须具有崇高的法律信念、精湛的法律水平、敏锐的洞察力和崇高的职业道德,这些都是法官素质的要求,所以法官素质对于司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法官素质的涵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第一,要树立为人民服务宗旨,把司法为民贯彻落实到审判工作的各个环节中,真正做到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用好审判权力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同时,法官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来武装自己,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法官,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维护党、国家及人民利益的思想是一致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法官的政治素质和法律素养。

第二,对法律职业的忠诚。

一名法官应当为国家的法治事业作出贡献,把司法公正做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孜孜不倦地追求。

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一切艰辛磨练、守得住寂寞,经得住权力、金钱、女色的引诱和考验,具备超于常人的持久力和免疫力。

第三,良好的道德品行。

法官必须是一名具有良好道德品行的人。

法官的道德品行不仅代表了法官的个人形象,更代表司法的职业精神,代表进步的道德观、价值观。

只有在自身具备高尚道德品质的情况下,才能地以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来评价是非、分清善恶,以自身的道德力量来推动社会文明和进步。

第四,渊博的法学理论水平和扎实的实践经验。

法官必须精通法律,逐步成为法律的专家,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理应超过当事人和普通群众,甚至超过律师。

法官还应该拓宽理论视野,了解法学理论和最新研究动态。

法官还应当具备积极的实践精神和丰富的审判经验。

提高法官业务水平,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却是实践。

只有通过长期审判工作的实际锻炼,才能获得丰富的工作经验,取得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独立处断能力。

第五,严谨的审判作风,坚决维护公平和正义。

司法是一项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国家活动。

[2]需要求实、严谨、公正。

具体到审判工作中,应该抱着对人民、对法律高度负责的态度来认真审查、分析案件的事实与证据,确定是非过错。

马虎轻率、偏听偏信、主观随意、言语不检都是司法公正的大忌。

第六,娴熟的庭审驾驭能力,以及熟练的法律文书制作能力。

庭审驾驭能力是法官业务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分析判断能力等素质的综合反映。

我国法院在庭审中是职权主义国家,在庭审中,法官有一定的主动性和控制权,因此法官要熟练运用法律程序,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居中冷静地主持整个庭审过程,指挥、引导、控制诉讼参与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确保庭审依法有序进行,以查明案件事实、分清责任。

特别是调解,虽不是法定的司法程序,但它是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是人民法院艺术地解决纠纷的有效途径。

要把依法裁判和说服调解两者结合起来,努力成为审判和调解的多面手,所以法官还要增强诉讼调解的技巧、艺术和能力。

[3]裁判文书写作之关键在于增强裁判的说理能力。

法官的判决要使双方都口服心服,就需要说清说透道理。

法官必须是一个业务精通的人,他才能辩明是非,查明真相;最后法官必须是一个品德优良的人,他才能公正廉洁、克己奉公;只有做到这些,法律才能通过法官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价值。

(二)法官素质对于司法及司法改革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实现司法公正,是法官的使命;提高法官素质,是司法改革的基石。

衡量一个法官是否完成了司法公正的使命,标准就是看他是否严格按照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来处理各种案件;法官要想完成司法公正的使命,就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法官素质是蕴于法官独立中的价值判断。

法官是正义的象征,是法律的化身,是社会公平的使者。

[4]法律是否发挥了应有的功能和价值,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国家的司法制度,但是一个国家的司法制度再好,实施的如何则取决于法官,其根本原因还是取决于法官的综合素质。

所以我国进行司法改革,法官素质的提高才是最切实的保障,是司法改革的基石。

当前,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清正廉洁、品德高尚的法官队伍,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前提,更是司法改革的关键。

同时司法改革也能促进法官素质的提高,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二、目前我国法官素质存在的问题(一)法官具有较高的司法水平和司法能力是法官职业化的必要条件。

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由于我国各地区、各法院发展不平衡,法官的素质参差不齐,高级法院的法官素质较高,但越往基层,法官的素质就越低,总体来说,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甚理想。

法官队伍人员成分复杂,素质偏低。

由于旧体制的原因,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法官的任职设置准入标准较低,往往是通过法院内部的一个简单的资格考试就可以成为法官。

并且法官来源复杂,不少法官是调干、招干、复转军人进入的人员,文化基础与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职业理念和诉求的差异性也很大,并且不具备正规的法律专业教育,而往往这些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就造就了这支司法群体在知识结构和法学理论水平上的良莠不齐。

在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新形势下,审判工作日益繁重,新类型的案件层出不穷,案件法律关系越来越复杂,法官的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基层法院的法官大多法律功底薄,法律知识更新慢,司法能力和司法水平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法官具有较高的司法水平和司法能力是法官职业化的必要条件。

从各级法院法官的来源来看,我国法院法官的成分极为复杂。

有普通高等院校毕业分配来的,有的从行政机关调入的,有的是教师改行调入的,有的是经地方考试录用的,有的是转业军人安排就业的,更有以前的是以工代干转正的,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这其中素质不高的人员中有的已退居二线,但有的虽年龄已大却位高权重,仍然掌握着法院某部门的主要职权。

这些人员中文化素质也参差不齐,有的是大学或大专毕业,有的军转干是中专、高中甚至初中毕业,参加工作以后才自修的大专文凭,学的专业也是五花八门。

而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法学本科以上毕业的只占较小的比重。

这么多成分如此复杂的人组合在一起,由于文化程度不同、所学专业不同、经历背景不同,必然导致人生观、价值观、法律观的差异,在法律意识、专业知识、职业伦理、职业操守等方面上难以形成共同语言,他们之间更难形成职业共同体。

[5]而基层法院的法官大多法律功底薄,法律知识更新慢,司法能力和司法水平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有的媒体说我们的法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是呈逐年上升的态势,许多法院已经达到90%以上。

[6]如果单从数字看,法官的素质还是说得过去的。

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应当看到这些90%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法官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法律专业的科班毕业生,其他大多数是参加工作以后在职参加业大、自考、函授等各种专业毕业的。

当然,其中也有少部分人通过这种自学方式掌握一些法律知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学历教育的功利性,因为大部分人是为文凭而学习,而不是为知识而学习。

审判实践中我们的一些法官尽管具有这样那样的文凭,却弄不清复杂的法律关系,审起案子来是语无伦次,语言逻辑不清,让人看了不知所云。

有的大白话充斥庭审,撰写的审理报告、判决书千篇一律。

可见这种业余的学历教育对法官业务素质的提高是十分有限的,文凭和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综上所述,目前法官思想道德和文化等素质还没有达到根本性的提高,法官的素质教育仍然任重道远。

(二)队伍管理不够完善,监督不力,易滋生司法腐败制度建设是依法治国的关键,队伍管理靠的也是制度。

合理完备而有效的监督机制是确保司法公正必不可少的保障措施。

权力缺乏公正而有效的监督机制就必然导致腐败,也就是说,法官行使审判权不能离开一定的监督机构,没有监督或者监督不力是导致腐败的重要因素。

目前对法官队伍的监督力量主要有几个,一是法院内部的监督,二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三是检察机关,四是媒体和社会群众的监督。

但可以说,这几个方面的监督力度和强度仍不够,措施仍不到位,一些法院的内部监督形同虚设,这些监督被弱化为“领导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仍不闻不问,有些检察机关的监督更是挂个名而已,以致腐败问题仍时有发生。

尽管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法院的工作监督有所加强,但法官腐败的案例仍屡禁不止,继湖南高院、武汉中院的一批法官落马后,深圳中院原副院长、执行局执行二处处长等5名法官又涉嫌犯罪,这些案件都令人触目惊心。

几乎媒体对司法中腐败现象的每一次曝光,都会唤出一片切齿之痛的叫骂,同时引来一片改革的呼声有效的监督机制是确保司法公正必不可少的保障措施。

法官行使审判权不能离开一定的监督机制,没有监督或者监督不力必然会导致法官违法乱纪。

因为一但缺少监督,法官的自律性会不断下滑,在各种关系、行政长官和金钱干预下,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会无限制的发挥,在这种情况下法官司法权的行使自身就会超越法律规范,甚至会触犯刑律。

不断滋长权力欲望,司法权无原则地肆意行使,导致司法专横,最终也使法官的素质丧失殆尽。

同时因为缺少监督,法官会逐步打破自身的思想道德规范,作贱自身的道德素养,使一个法官最终堕落为违法违纪、道德沦丧的腐败分子。

如果一个法官到了这种地步就连谈素质资格都没有了。

司法腐败,是对当今社会危害最大的腐败,因为它危害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公平正义的信念和追求。

司法腐败表现在个人身上,就是将公共权力地方化。

国家赋予司法人员的职权,成为个人、地方谋取个人私利、部门利益、行业利益的手段,司法活动被用作权钱交易的工具。

近几年来一些法官吃、拿、卡、要,索贿受贿,执法犯法,贪赃枉法;一些法院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导致司法不公的问题较突出;这些司法腐败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强烈不满,不仅严重地损害了司法机关的形象和司法的权威,而且严重地败坏了党和国家的崇高威望,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为此最高法发布了五个严禁,目的都是为了坚决而强有力地规制法官行为,强化法官思想道德建设。

要有效对法官队伍进行监督,单靠一方面是不够的,一定要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才能有效地防止司法腐败。

三、法官职业化建设——提高法官素质的途径建设高素质法官队伍,提高法官的业务素质是前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