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教案
《诫子书》教学设计
《诫子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和理解《诫子书》。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词汇和句式,如:多义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感受《诫子书》中的人生哲理和深刻内涵。
通过《诫子书》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
《诫子书》的作者和背景介绍。
《诫子书》的文本解读,包括词汇、句式、段落大意等。
《诫子书》中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内涵的深入剖析。
《诫子书》的诵读和默写练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掌握《诫子书》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理解文中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内涵。
难点:深入理解《诫子书》中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黑板或白板。
投影仪或电脑。
《诫子书》的音频资料。
教学PPT。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对《诫子书》的作者、背景、文本解读等进行讲解。
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理解文中的思想内涵。
诵读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诫子书》的诵读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诫子书教案优秀6篇
诫子书教案优秀6篇诫子书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文章内容。
3、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4、赏析精彩妙语,积累名言警句。
5、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
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后人的谆谆教诲。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夫君子之行(fú)淫慢则不能励精(yín)遂成枯落(suì)2、作者简介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
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曾隐居隆中,后来任蜀国丞相。
死后被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尊称其“武侯”“诸葛武侯”。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是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文短意长,言简意赅。
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寄予了诸葛亮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一)整体感知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交流点拨】提示:(1)读时要字正腔圆。
“字正”就是字音准确,“腔圆”就是发音饱满。
(2)处理好停顿,控制节奏。
(3)把握重读和轻读。
(4)注意语速语调,做到声韵和谐,抑扬顿挫。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2、教师强化解读文意的方法,由学生讨论交流解决文言字词。
诫子书教案【优秀5篇】
诫子书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诫子书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诫子书教案范文6篇
诫子书教案范文6篇诫子书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__的思想意义。
教学方法:阅读法,学导法教学过程:一、导入由杜甫的《蜀相》中的诗句导入。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几句诗写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学生回答引出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智慧的化身,其实他不但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慈父,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诸葛亮写给他儿子的家信——《诫子书》,去体会慈父的殷殷情怀,智者的谆谆教诲。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顺。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找学生朗读课文,师点拨存在的问题。
师生共同明确加点字的注音和课文朗读停顿。
夫:澹泊::淫慢:险躁:穷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全班齐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准确翻译。
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
温馨提示:A、联系实虚词的日常积累(如“以”的常见用法),迁移联想,猜读翻译,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后总结成型。
B、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双重否定)和原文的风格特点(如__的简洁精警)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翻译过程遇到的难题。
3、师生共同解疑。
教师给予点拨,对学生进行古文学习方法的指导。
四、品读课文,领会深意。
本环节教师以一系列的问题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明确:告诫儿子立志学习、修身养性、淡泊名利、珍惜时间。
《诫子书》优质教案
《诫子书》优质教案这是《诫子书》优质教案,是优秀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诫子书》优质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2、体会作者深切的教子之心。
3、能有感情地背诵本文。
教学重点:熟读文章,并能有感情地背诵本文。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深切的教子之心。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品读法等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与简介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人。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官至丞相。
这篇《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书信。
(板书课题:诫子书)文言文重在读,今天我们就以读为主,按以下四步来进行,这也是我们的学习目标,即:朗读(体会情味)——译读(理解内容)——品读(美点赏析)——背读(积累语言)(板书学习目标)二、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①读得流畅、自然。
发音准确清晰,不增字,不减字,不重复。
②读得有韵味,可以带点古人的味道,注意语调的轻重,语速的快慢。
3、抽查个别学生朗读,全班齐读。
注意体会作者深切的教子之心。
三、译读课文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注释,小组讨论。
2、学生口译本文(一人翻译一句,教师相机指导)。
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是这样进行修炼的:(夫君子之行)他们以静心反思警醒来使自己尽善尽美。
(静以修身)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
(俭以养德)除了清心寡欲、淡泊名利,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志向明确清晰、坚定不移。
(非淡泊无以明志)除了平和清静,安定安宁,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非宁静无以致远)要想学得真知,必须生活安定,使身心在宁静中专心研究探讨。
(夫学须静也)人们的才能必须从不断的学习之中积累。
(才须学也)除了下苦功学习,没有其它办法能够使自己的才干得到增长、广博与发扬。
(非学无以广才)除了意志坚定不移,没有其它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学业有所进、有所成。
(非志无以成学)贪图享乐、怠惰散漫就不能够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发奋向上。
《诫子书》教案
《诫子书》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诫子书》的内容和意义。
2. 学习体会诸葛亮的教子智慧。
3. 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诫子书》中的教育理念。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教育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通过讲述诸葛亮的生平故事或展示一些关于诸葛亮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诫子书》这篇文章。
(二)阅读和理解(15 分钟)
1. 学生自行阅读《诫子书》,然后回答一些关于文章内容的基本问题。
2. 引导学生注意文章中的细节和描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诸葛亮的教育思想。
(三)内容分析(15 分钟)
1. 让学生分组讨论《诫子书》中的教育理念,如:修身养性、淡泊明志、励精图治等。
2.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然后进行全班讨论。
(四)实际应用(10 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诫子书》中的教育理念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2.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五)总结(5 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诫子书》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五、作业布置:
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诫子书》中某一教育理念的理解,并说明如何在生活中实践这一理念。
七年级上册语文诫子书教案【三篇】
【导语】《诫⼦书》是修⾝⽴志的名篇,其⽂短意长、⾔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勤学⽴志,修⾝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焦躁。
整理了七年级上册语⽂诫⼦书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诫⼦书⼀教学⽬的1.背诵课⽂,积累诫、夫、修⾝、澹泊、励、遂等词语。
2.理解⽂章⼤意,并进⾏现代审视。
3.了解阅读⽂⾔的基本⽅法。
教学重难点1.背诵课⽂,积累诫、夫、修⾝、澹泊、励、遂等词语。
2.理解⽂章⼤意,并进⾏现代审视。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琊阳都(今⼭东临沂市沂南县)⼈,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学家。
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沥⾎,其“鞠躬尽瘁,死⽽后已”的精神受到历代的赞扬。
其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成忠⾂楷模,智慧化⾝。
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诸葛亮在民间与官⽅的影响都甚⼤,后世流传着⼤量与他相关的歇后语、俗语、成语等,如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还,三个臭⽪匠--抵个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后已、七擒孟获、既⽣瑜,何⽣亮等。
本⽂写于蜀汉建兴⼗⼆年(元234年),当年诸葛亮出兵武功,其间写信给诸葛谨,称“诸葛瞻如今已经⼋岁,⼗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成不了⼤器”。
⼜在临终前作《诫⼦书》与诸葛瞻。
⽂章阐述修⾝养性、治学做⼈的深刻道理,不仅让他的⼦孙从中获益颇多,后来诸葛瞻战死绵⽵,为国尽忠,就是明证,也给其他⼈提供了修⾝⽴志的借鉴,其中的名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影响了⼀代⼜⼀代的⼈。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本⽂,看看我们能够从中受到怎样的启⽰?⼆、探究⽣趣第⼀步,泛读课⽂,理解⽂意。
指导学⽣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相关位置处。
⽤序号标出情节结构。
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下列词语:诫:警告,劝⼈警惕。
夫(fú):段⾸或句⾸发语词,引出下⽂的议论,⽆实在的意义。
《诫子书》教案
《诫子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熟读并背诵《诫子书》,理解文章的大意。
2、引导学生领悟文中蕴含的修身治学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学习态度。
3、学习文中的文言词汇和句式,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理解文章的含义。
(2)体会作者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引导学生理解修身治学的重要性。
2、难点(1)理解文中“静”“俭”“淡泊”等核心概念的内涵。
(2)如何将文中的道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些古代名人教子的故事,如曾国藩家书等,引出诸葛亮的《诫子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三)理解文意1、学生对照注释,自主翻译课文,遇到不懂的字词,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重点讲解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如:“夫”“静”“以”“广才”“淫慢”“励精”等。
(四)深入探究1、引导学生思考:诸葛亮在文中强调了哪些修身治学的道理?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强调内心宁静和节俭对品德修养的重要性。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只有淡泊名利,内心宁静,才能树立远大的志向。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指出学习需要静心专一,要有志向才能学有所成。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告诫儿子不能放纵懈怠,也不能浮躁冒险。
2、组织学生讨论:这些道理在当今社会是否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从自身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思考如何将这些道理应用到实践中。
(五)拓展延伸1、让学生回忆自己所知道的其他古代家训,并与《诫子书》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
【教学方案】诫子书示范教案
【教学方案】诫子书示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诫子书》的主要内容,了解其背景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解读《诫子书》。
2. 学会如何运用文本中的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立志、修身、养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敬长辈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诫子书》的主要内容及其文化内涵。
2. 学会运用文本中的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
2.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诫子书》中的教诲。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诫子书》的背景、作者及文本内容。
2.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文本。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运用《诫子书》的智慧解决问题。
五、教学内容1. 导入新课:《诫子书》的背景及作者介绍。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诫子书》,理解其主要内容。
3. 讲解分析:详细讲解《诫子书》中的重要观点,如立志、修身、养德等。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如何将《诫子书》中的智慧运用到生活中。
5.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诫子书》的智慧解决问题。
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诫子书》的历史背景和作者诸葛亮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诫子书》,理解其主要内容,并思考如何将其应用于自己的生活。
3. 讲解分析:详细讲解《诫子书》中的重要观点,如立志、修身、养德等,并引导学生理解其现实意义。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如何将《诫子书》中的智慧运用到生活中,如家庭关系、学习态度、人际关系等。
7.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
《诫子书》名师教案
《诫子书》名师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诫子书》的作者、背景和内容梗概。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介绍《诫子书》的作者:诸葛亮。
2. 介绍《诫子书》的背景:三国时期的教育环境。
3. 概括《诫子书》的内容:修养德行、勤学苦练、节俭养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阅读《诫子书》的梗概,了解作者和背景。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3. 教师总结并强调《诫子书》的重要性和价值。
第二章:修养德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德行的含义和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德行的定义和内涵。
2. 德行在个人成长和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3. 如何培养和践行德行。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阅读相关段落,理解德行的含义。
2. 学生讨论德行在个人和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和践行德行,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第三章:勤学苦练【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艰苦性。
2. 培养学生勤奋学习、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学内容】1. 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勤奋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3. 如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阅读相关段落,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和艰苦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
3. 教师总结并强调勤奋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克服困难和挫折的态度和心态。
第四章:节俭养德【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节俭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节俭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1. 节俭的定义和内涵。
2. 节俭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 如何培养节俭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阅读相关段落,理解节俭的含义。
2. 学生讨论节俭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节俭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第五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在联系。
《诫子书》 教案
《诫子书》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诸葛亮的生平及《诫子书》的写作背景。
2. 学习本文劝勉儿子修身养性、勤学励志的思想。
3. 培养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文章的主旨。
2. 难点: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用多媒体展示诸葛亮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音和断句。
3. 深入研读:
- 讲解《诫子书》的写作背景和诸葛亮的生平。
- 分析文章的主旨,包括诸葛亮对儿子的期望和教诲。
- 让学生讨论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4. 拓展延伸: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座右铭。
5.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诫子书》的主旨。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背诵《诫子书》并写一篇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能够理解诸葛亮对儿子的期望和教诲。
但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的分享不够积极,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诫子书》名师教案
《诫子书》名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诫子书》。
(2)理解《诫子书》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分析并欣赏《诫子书》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解读《诫子书》的主题和内涵。
(2)学会如何运用《诫子书》中的智慧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培养学生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的美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诫子书》。
(2)理解《诫子书》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分析《诫子书》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2. 教学难点:(1)理解《诫子书》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2)如何将《诫子书》中的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诫子书》的作者背景和作品特点。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成为一名有品德、有智慧的人。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诫子书》,理解文意。
(2)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探讨《诫子书》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诫子书》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2)教师举例说明如何将《诫子书》中的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熟读并背诵《诫子书》。
(2)学生写一篇心得体会,思考如何将《诫子书》中的智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学习态度。
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诫子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诫子书》原文及注释。
2.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诫子书》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 参考资料:相关文章和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将《诫子书》中的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视频资料:关于《诫子书》的解读和讲解,用于辅助教学。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设定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诫子书》中的智慧。
《诫子书》名师教案
《诫子书》名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地背诵《诫子书》全文;(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3)了解作者诸葛亮及《诫子书》的背景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诫子书》的内容和意义;(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3)学会提炼文章主旨,锻炼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培养自律自强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
二、教学重点1. 《诫子书》全文的背诵;2. 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3. 作者诸葛亮及《诫子书》的背景知识。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句式的理解;2. 对文中深层次意义的把握;3. 将文章主旨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诸葛亮及《诫子书》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诫子书》,理解文意,体会文章的主旨。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
4. 课堂讲解:讲解文言文句式,分析文章结构,提炼文章主旨。
5. 应用拓展:让学生谈谈如何将《诫子书》中的道理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修身养德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1)背诵《诫子书》;(2)写一篇关于《诫子书》心得体会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背诵《诫子书》,并对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有深入理解。
2. 学生能够运用文中的道理,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3. 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得到提高,对古代文学作品有更深的欣赏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诫子书》中的具体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研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4、熟读文章成诵,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
二、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修身养性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三、教法、学法设想:本篇文章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
在教学中要达成目标,掌握重点,突破难点,采用的首要方法就是以“读”贯穿课堂始终:听读,朗读,跟读,默读……通过反复地读让学生自然成诵;然后猜读、精读、研读、品读,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释疑理解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联系现实实际谈体会,赏析品味拓展积警句;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情趣。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播放《诫子书》歌曲导入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
其中明代的小说家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一部小说,下面请几位同学说出几个三国演义中印象深刻的人物的姓名。
——刘备、曹操、孙权、张飞、关羽、诸葛亮等说到诸葛亮,谁能说几个有关诸葛亮的小故事名称——草船借箭、七擒孟获、舌战群儒、空城计、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等千百年来,诸葛亮的知识和才能已成为中华民族智慧和聪明的化身,但是今天我们不谈他身为蜀国丞相在治理国家时的鞠躬尽瘁,也不谈他作为军事家在指挥千军万马作战时的`运筹帷幄和神机妙算,今天我们就谈谈诸葛亮在家中,作为孩子的父亲,是怎样教育他的孩子的。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封诸葛亮给他儿子写的书信——《诫子书》。
板书课题,诫子书,提醒同学们注意“诫”的写法正文(一)、解题:诫子书诫:警告,劝告。
子:古代指儿女,现在专指儿子。
文中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诫子书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诫子书》【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研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体会作者情感。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赏析精彩妙点,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走进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
你知道他有哪些事迹吗?三顾茅庐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计挥泪斩马谡你知道的有关诸葛亮的哪些歇后语?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诸葛亮作事--------干干净净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二.整体感知1.字音词义2.翻译: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穷庐,亦可解为空虚的心灵。
)3.诸葛亮给儿子书信中的告诫,让我们来看看大名鼎鼎的诸葛孔明,是怎么给儿子上课的:第一课:宁静的力量;第二课:节俭的力量;第三课:计划的力量;第四课:学习的力量;第五课:增值的力量;第六课:速度的力量;第七课:性格的力量;第八课:时间的力量。
三.合作探究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什么?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诸葛亮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志、学、才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诫子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
2、掌握下列字的读音:澹泊(dàn bó)淫慢(yín)险躁(zào)
3、理解下列掌握词语:君子、行、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志、淫慢、险躁
治性、驰、穷庐、将复何及
4、翻译全文。
5、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弄清文章的层次关系。
教学重点:
1、背诵课文。
2、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翻译全文。
3、引导学生理解成才的三个条件:志、学、才三者之间的关系。
4、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俭以养德”与“静”的关系。
教法、学法设想:
1、探究式学习方法。
设计问题,分组讨论。
2、置换法。
针对文章的精彩之处,用换句的方法品味咀嚼。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八年级曾经学过两篇文章,一篇是诸葛亮写的《出师表》,一篇是陈寿写的《三国志》节选《隆中对》。
这两篇文章中的诸葛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概括一下。
(找生谈。
明确:赏罚分明、知人善任、忠心耿耿、深谋远虑、足智多谋等)诸葛亮是在54岁的时候逝世的,在逝世前他曾经对他五岁的儿子说过一段话,这段话后来一直被诸葛家族奉为祖训,可见他对诸葛子孙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话(板书:诫子书),相信大家也一定受益匪浅。
二、初读课文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障碍,注意停顿。
2、找生朗读课文,师点拨存在的问题。
注意(1)生字:澹泊、淫慢、险躁
(2)停顿: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学/无以广才
3、集体朗读课文。
三、疏通文意
1、学生自主学习。
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运用硬读法、猜读法、联想法(联系
现代汉语)迁移运用法(联系已学过的古文知识),学生自主译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并力求在小范围内合作解决。
学生学习时,教师巡回,及时给予指导。
2、质疑问难。
这一环节,由学生自由提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放手给他们。
解决不了的,教师给予点拨。
注意结合具体问题,对学生进行学习古文方法的指导。
3、师强调重点词(见前面的教学目标)
4、生译全文。
先找生通译全文,再同桌间口译。
在本环节中,要求学生译文的语言,除了达到文通字顺外,也要力求文字优美。
(如: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为:年华随时光消失,意志随岁月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对社会没
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守着穷房子,那时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
四、研读赏析课文
本环节,教师以一系列问题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1、诸葛亮在这段话中,哪句话劝勉儿子要珍惜时光,把握现在?你由此想到了哪
些诗句?
这一问题由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2、诸葛亮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一问题在于引导学生理清本文的层次关系,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点拨,帮助学生弄清本文的逻辑层次。
明确:诸葛亮认为,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
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
要想成才,就必须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得,就必须确立大志(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所以,三者中,志是成才的前提的基础。
那么如何培养志向呢?必须“宁静”,即清心寡欲、专心致志(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如此说来,一个人要想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就必须修养自己的品德,那如何修养品德呢?(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看来,“志”是成才的前提,而“修身、养德”是成才的关键。
这也正是诸葛亮的观点所在。
3、“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
“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这一问题由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看似无关,实则关系密切。
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
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
五、背诵积累。
学生背诵课文。
提醒学生:注意一句话一句话地背,要注意句间停顿,开始时,要慢背,心里装着现代文,嘴里说着古文。
六、谈感受,说启发。
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所喜欢的一个警句,谈自己的理解和所受到的启发。
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如,(1)时光飞逝,我们要珍惜时光,不能等到自己变老,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的岁月,那将于事无补。
(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小确立大志,否则人生就没有了方向。
周总理在12岁的时候就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这一崇高的志向激励着他一生都在为中华之崛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六、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诸葛亮的诗句或成语或典故。
2、背默课文。
七、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1.《诫子书》选自,作者,字,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我们以前学过他感人肺腑的课文《》,陆游对这篇千古传诵的表文曾称赞道:,。
2.给粗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夫.君子之行.()澹.泊.()淫.慢()则不能lì()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遂.成枯落()悲守穷lú()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
①夫君子之行.②非澹泊
..
..无以明志
③非宁静无以致远
..④非志.无以成学
⑤淫慢
..
..则不能治性
..则不能励精⑥险躁
⑦年与时驰.⑧遂.成枯落⑨悲守穷庐
..
4.背诵默写
夫君子之行,,。
非澹泊无以明志,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淫慢则不能励精,。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二、精读文章,疏通文意
小组合作学习:
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圈画疑难问题。
探究不成的,小组代表上台板书。
师生讨论交流,解决疑难句子
1、指名背诵,听读质疑
2、交流质疑
3、齐背文章
三、合作探究
1、解题
2、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或亮从哪几个方面来告诫和勉励儿子的?)
3、齐背文章,进一步感受父对子地殷殷深情。
五、课堂练习
9.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10.在《出师表》一文中也有能体现诸葛亮的淡泊名利的思想的语句是,。
11.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回答后面问题。
章武三年春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①,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②股肱之
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③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
【注释】①笃:病重。
②竭:用尽。
③敕:告诫,嘱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必能安.国:若嗣.子可辅:事.之如父:
2.翻译句子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3.请写出一个人们陈赞诸葛亮高风亮节的成语。
4.近人游俊曾写过一副对联:“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你知道其中的“两表”“三顾”“一对”分别是指什么呢?
两表:三顾:一对:
5.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参考示例,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