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

合集下载

中学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中学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件 。所 以,当学习到我 国改革开放
地位和作用 。


思 想 品德 教 育 方 面
知识 教育 的 目的就是要 提高人 们的文化 素质 ,而历史知识 的丰浅 思想 品德教育是素 Nhomakorabea教育的首
要 内容 。如 果 一个 思 想 品 德 败坏 的 人 ,他 的 科技 知识 越 丰 富 ,能力 越
责”林则徐“ , 苟利 国家生死与 , 岂因 祸 福避趋之 ” 等等 , 们爱 国的豪 , 他
壮事迹 , 洁奉公的高尚品格 , 廉 千百 年来无不激励着人们去学习他们 的 品格 、 精神 , 去为祖 国的统一 、 安全 、 繁荣 昌盛奋斗。这又是其它学科难
于 相 比的 。 二 、 知识 教 育 方 面




中学历 史教 学在 素 质教 育 中的作 用和 地位
文/ 梅县 高级 中学 宋彩云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是历史 教学重要 的社会功能 ,也是 中学历 史教育 的永恒 目标 。 在 “ 坚持 以 人为本 ,努力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 社 会 ”的今天 ,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 的公民 。提高公 民素养尤为重 要 。 素质教育就是要 培养能适应 2 世 1
的人视为文化 素质高 的人 么?古 、
今、见 、闻就都是历史知识 。历史
科 学 是 对 整 个 人 类 社 会 历 史 的 概
为什么相似 ,为什么不同时 ,学生 通 过进 一步 比较 后都 能从 国情 背 景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等方 面正确 回答 ,这就 获得 了创 造性 思维 能
力 。有 的 同学 还 从 当前 有些 领 导 干 部 虚 报成 绩 上 联 想 到 清朝 时 采 取 以
举 不 胜举 。如 近代 的詹 天佑 、冯

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

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一、历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素质教育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历史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方面具有许多其他学科所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

首先。

“读史可明智”。

丰富的历史知识可以教人以古知今,以故鉴今,能够提高人们对周围事物以至整个社会的洞察力、思考力和判断力。

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平时所积累起来的历史知识也会在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悄悄发生作用。

其次,历史能陶冶人的情操。

中学历史课介绍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及他们的道德形象,学生能从中获得大量健康、高尚、美好的情感体验。

成功的历史教学能在青少年心中形成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强烈反应,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是非标准,这将直接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应试教育对历史教学功能与活力发挥的制约应试教育的机制是一种选拔、淘汰机制,考试则是选拔与淘汰的手段,而且几乎是唯一的手段,因此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考试成绩的高低很自然的成为衡量学生优劣和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制约了历史教学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可以说扼杀了历史作为一门科学的生命力,其突出表现为:第一,在历史学科功能的发挥方面。

中学历史学科所担任的三项任务,即知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实际上后两项已被弱化。

由于考试基本上只能检验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在考试导向的体制下,教师自然拍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特别是历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德育功能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二,在能力培养方面。

按照历史教学大纲,要求通过中学历史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和应用等能力。

但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往往不得不代替学生进行分析和归纳,甚至需要联系实际应用的内容,也由教师考试前帮助学生设计好答案,这样做实际上把不同的能力要求统统降低位识记这一最基本的层级,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以及能力的背离。

第三,在记忆方法方面。

学习历史,对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重大事件是应该记住的,学习历史,正确的记忆应该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有联系的逻辑记忆。

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2 0 年第1期( 08 O 总第9 期 ) 1
… … ● … … … ~ ~ ●
历史教学 中的素质 教育
苏晓红 合作 民族师专历史文化 系,甘肃 合作
高校老师 不仅要对 学生进行文化素养 、心 理素质的教
育, 而且要面向社会 , 使大学生顺 利实现角色转换。应 该说 高校 中的历史课更是担当起了这一重要任务 , 因为历史不仅 是知识 , 而且是存在过 的人类社会 , 而社会 是造 就人 的最好
本。
课, 保证足够 的课 时。 在本专科 院校历 史系要设计好专业课
程方案, 进行科学的课时量安排, 确保专业特色和专业地位 。 二、 明确素质教育 的目的和能 力培养 的任务 全方位 的认识学科素质教育的功能, 辨证的理解历史教 学的 目的任 务。 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的提 高, 是通过多 门学 科 的课程实施来 实现 的, 但并非一 门课程只承担某一方面素
学等其他方式 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 使学生在掌握历史知
识的基础上获得 能力, 求得发展 。促进 良好的个性形成; 通
过历史知识的学习, 树立科学意识和人文意识 , 形成科学精 神和人文精 神, 养成 良好道德和 良好作风; 通过历史知识 的
学习, 学会学习, 学会 思考 , 学会解决 问题 , 学会创造 , 树立理 想和信念 , 形成辨证唯物 主义的世界观和 人生观; 通过历史 知识的学习 , 养成遇事具有 自觉性 、 果断性 、 坚持性等意志 品 质, 并具有 自我 调节, 自我控 制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 要
Hale Waihona Puke 功能和特 有教育优 势。
三、 注意素质教 育中教材 的使用 从素质教育 目标 出发, 要树立多元 的、 体的和灵活处 主

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只有让学生 主动发展 , 人才规格 才会有多样性 。 如果都是机械被 动地 发展 , 那将来就 都是 一个模 子 刻出的人 。龚 自珍说 , “ 要 不拘一格 降人才 ”没有 主 , 动发展 , 就不可能“ 不拘一格降人才” 。 二、 利用历 史教 学特点 。 学生全面发展 让 出现 了阶 级 。 优化教学结构 , 还要注 意教 育的全 面性。历 史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 负担 , 把学生从 题海 中解 教学内容涉及面很广 , 它融知识性 、 故事性和趣味性 放出来 , 也必须发挥 教师 的主导作用 。优 化教学 结 于一体。这 里有 “ 金字塔 之谜 ” 十进 位 、 十进 位 、 构 , “ 六 就要根据大纲和具体的教学内容 , 同学生认 知水 十六进位制” 等数学知识 、 负荆请 罪”纸上谈兵 ” 有“ “ 平联系起来 全面设计教学 目标 。例如教学“ 春秋” 一 的成语 故事 等等 。教 师在精选 教学 内容 , 掌握 教学 节 , 要求学生掌握的是春秋起讫时 间和春秋五霸 , 而 目标的同时 , 还要注 意理 论联 系实际 , 运用 模型 、 幻 “ 吴越争霸” “ 和 奴隶 制没落” 是理解 的 内容 , 这样学 灯、 录像和计算 机等教学 手段 ,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 的 生记忆 的负担就减轻 了。总之 ,应试教育 ” 素质 “ 向“ 教学实验活动 , 培养学生 科学 的思维 方法 。譬如讲 教育 ” 转轨是课 堂教学 改革的 主旋律 。要完 成这项 “ 秦如何巩固统一” 内容时 , 的 涉及货币 的知识 ;衡” “ 改革任务 , 教师 观念更 新 的基 础上 , 要付 诸实 在 还 是称质量 , 是一 种质量标 准; 文字有小篆 、 隶书 、 书 践 。只有这样 , 楷 才能实现学生 的思想 、 能力 以及全面 以及介于楷书和草 书之间 的行 书 ( 过板 书字体来 素质教育 的共 同发展 。 通 比较 )讲匈奴 , ; 可联 系王 昭君 的历史 故事 和杜甫 的 ( 作者单位 : 江苏省新 沂市第五 间轮流讲 故事 , 用 ~ 分 并做 到 :1用 自己的语言讲 。( ) 识性 和趣 味性相 结 () 2知 合 。( ) 3 与上课 内容 有联 系。() 4 具有教 育意义。这 样, 学生 的积极性提高 了 , 他们课 外积极查 阅资 料 、 认真准备 , 讲的故事内容丰富 、 知识面很广。

高中历史教学中怎样实施素质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中怎样实施素质教育
追 求 的 根 本 目标 。 二、 学 生应 该 成 为 高 中历 史 课 学 习的 主体 新课 程改 革 中强 调 学 生 是 学 习 的 主 体 ,当 然 在 高中历史 的学 习中, 学生也应该是学 习的主体 。 素质 教育 的推行重 点是培养学生 的能力和人文素 质 , 因 此 ,我们 高中历史教师要能够对学生这个主体进 行
新 课 程 视 窗

■ 秦
中国教育改革 的出路在何方?素质教育是当今 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 , 也是改革的重要 出路 。 国家不 断在一些地方尝试 素质教育 , 大力进行教 育改革 , 充 分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 , 且取得了一定 的成就 。 在高 中历史课的教学中实施 素质教育 ,使学生通过学习 高 中历史教材 , 学 习中国的名人 , 从而培养他们的爱 国主义情感 和提高他们 的历 史唯物主义 的世 界观 , 使他们能更好地应 对未来 的挑 战 ,因此历史课程的 作用无可取代 。


学生足够 的时间和空间 , 让他们去体会 , 去认识和把 握。 2 . 在 高 中的历史 课堂 教学 中 , 应建 立和谐 融洽 的课堂气氛 。 老师应该 和学生成为朋友 , 要体现 出学 生和老师是平等 的教学主体 , 要关心和爱护 学生 , 对 于 学 生 学 习 和 生 活 上 的 困难 要 积 极 地 给予 帮 助 , 在 这样 和谐融洽 的气氛 中学习 ,学生们才会拓展思维 空间 , 提 高 思 维 能力 , 从 而 绽放 出思 维 的火 花 。 3 . 要让学生这个学习 的主体在历史课 的学习 中 得 到发展 。传统 的“ 以讲为主” 的教学模式传承于 以 往 的教学思想 , 受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 的影 响, 课堂 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 已成为一种模式 。探索全新的 适合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随着新课 程改革 的发展 ,很多老师已经认识到 了传统教学的 不足, 开始实验和探索新 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 但这种 活 动肯定是在遵循教学规律 的前提下进行的。 第一 , 在 高中历史课堂 的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 ,让学生感 受 “ 意 向——感知— —理解——运用”这个认知过 程 ,让他们对特定的历史有更深 的认识和理解。第 二 ,高 中的历史老师应运用多样化 的教学方法与教 学 手段 , 调 动学 生 的兴 趣 、 情感 、 意志等。 并 通 过 多 媒 体 的运用 ,使学生的所有感官都参与到独立的学习 当中 , 以提高他们 的观察能力 、 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 的能 力 。

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百家讲坛
教 学研 究
2 0 1 3 年0 9 月
历史教 学中的素质教 育
肖丽 娜
( 禹州市颍 川二 中,河南 禹州 4 6 1 6 7 0 )
面对 高科技 的挑 战和人才 的竞争 ,我们 国家 的社会 主 义现 代化需 要多种 多样 的人才 。要 完成培 养人才 这项艰 巨 的任 务 ,我 们这些 教育工 作者在 工作 中就 一定 要有效推 行 素质 教育 。我是一 名普通 的 中学 历史教师 ,根 据我在课 堂 教学 中对学 生素质培 养 的一点经验 ,和 大家来进 一步探 讨 这个 问题 。 我 国的教育方针 是 “ 教 育必须 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 建设 服务 ,必须 与生产 劳动相 结合 ,培养德 、智 、体等全面 发 展 的社会主 义事业 的建设 者和接 班人 ”,那么 我们如 何在 课堂教学 中更好的完成对学生的素质 培养 呢? 在 进行 知识 传授 的同时 ,要 完成 对学生思想 品德 的教 育 思想 品德素质 是处理个 人与他 人 、与 社会相互关 系 的 过程 中规 范和调节 自己的行 为所 需 的素质 ,主要是培 养学 生学会做人 ,而 历史学科 时 间跨 度大 、空 间范围广 , 内容 繁多 ,蕴 含着极 其丰 富的 内容 。作为 历史教 师应充分 发挥 本学科 的特 点,深入挖 掘思想 教育 内容 。如讲 到 《 艰 苦创 业 的 民族 脊梁 》。 。 。 课 时,我们讲 到铁 人王进 喜,为 了祖 国 的石油事 业 ,为 了石 油会战取 得胜利 ,把个 人利益 置之度 外 。我们 可 以用 这样 的事例激 发学生 的爱 国热情 ,培 养学 生们勇 于艰苦创 业 的精 神和 为祖 国利 益不惜 牺牲个人 生命 的崇高 品格 。这样很 自然 的把思想 教育渗透 在教 学过程之 中 ,对 于学生今 后 的成长有 着深刻 的意义 。在课 堂教学 中 既完成 了对学 生思想 品质 的培养 ,又 激起 了学生 的学 习兴 趣。 二 、在进行 知识传 授的 同时 ,对 学生 进行智 能素质 的 培养和教 育 在 课堂 教学中 ,充 分发挥 教师 的作 用 ,在教 师指 导下 让学生 利用 历史教材 等相关 资料亲 自发现 问题 、主动揭 示 问题 。教师把 传授性 的活动 转变 为导 向性 的活动 ,也就 是 先 由教师传授 知识 ,后 由学生探 索,形成 生动 、活泼 、和 谐 的教 学过程 。例如 在讲授 《 秦末 农 民起 义》一课 时 ,首 先要 由学生通 读全文 , 了解 课文梗 概并提 出 问题 。具体 要 求是: ( 1 )找 出必须 识记 的 内容 :就是 重要 的 时间 、地 点 、人 物 、 历 史 事 件 等 ; ( 2 )找 出每 一 段 所 包 含 的 问 题 ; ( 3 )弄清 问题之 间的相互联 系; ( 4 )提 出 问题 : “ 为什 么 强大 的秦 帝 国只 繁 盛一 时 ,成 为只 历经 二 世 的短 命 王 朝 ? ” ,这样 让 学 生 通过 自 己思考 得 出答 案 是 :秦 二 世 的专制 统治 。这 时教师要 继续提 问 ,那 么在秦二 世 以前的 秦始皇 时期 ,对人 民的剥 削是不 是很轻 哪 ?学 生回答 不一 致 。教 师就要 实施 启发 : “ 秦始 皇时修 建了雄伟 的万 里长 城 、金 碧辉 煌的 阿房 宫 ,这 除 了反映社会 经济 的繁荣外 , 更说 明 了什 么 问题 ? ”,学生也 就较容 易想到 了答案 “ 这 说 明 人 民负 担 一 定 很 沉 重 , 这 正 是 剥 削 的 具 体 表 现 ” 。最 后师 生共 同总结 出: “ 尽 管秦灭 了六 国统一 了天 下 ,但是 秦始 皇 的专 制 、秦二世 的暴政 ,最终激起 了矛盾 的爆 发 , 导致 了大规 模 的农 民战 争 ,推翻 了秦 朝的残暴 统治 ,使秦 朝成 为只经 历二 世就灭亡 的短命 王朝 ”。通过 这种课 堂教 学 方式 ,教师 引导学生有 目的、有计划 的掌握 系统 的教学 文化 知识 ,这样使 学生带 着 问题 去听课 ,课 堂上经过 教师

素质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应用论文

素质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应用论文

浅论素质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第一,素质教育的推行是科技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进步的召唤。

转变教育方式,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已成为时代所需,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

他关系到教育在人民心中的威望,关系到万千学子的前途命运,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

深化课程改革意义重大。

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育是培养人才,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只有把学生全面素质提高了、创新能力的基础夯实了,才会培养出高素质会创新的人才。

因此,教育要更新理念,全面提倡素质教育。

第二,谈一下素质教育在历史学科日常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模式,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不应该满堂灌,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精神。

不应依赖教师,依赖课本。

要有预习和钻研精神,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是学生养成动脑,动口,动手的好习惯。

为孩子的长期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很好基础。

当前,我们国家虽然把素质教育放在了重要的地位,转变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种思想已经在教育界扎根。

但是我们的工作还未真正的贯彻到实际行动中。

素质教育它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它需要与其相配套的一系列措施和工作及配套设施都要落实到位。

它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我们需要在综合各种因素,借鉴古今中外一些优秀教育成果,先进教育理念一步步的变成实际可操作的适合我国的国情,能够与政治经济发展相适应,能够提高教育者的素质,推动整个民族文化的提高和民族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

其次,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在历史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孩子道德情感,价值观念的培养。

历史教学过程中要让孩子们养成爱国,爱家,爱生活的好习惯。

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

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实施与落实愈发关注。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涵盖了政治、经济、自然、科学、文学等领域,在进行素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充分发挥初中历史的学科优势,将素质教育的实施落实到每一节课中,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使初中历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场所。

一、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罗杰斯提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在以往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学生只是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知识的记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紧张,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我们要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就要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观,构建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不是带着教材走进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

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消除对教师、对历史学习的恐惧感,才能主动参与,积极发言。

一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就要给学生平等,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上,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以主人的身份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是将民主带入课堂。

课堂上要允许有与教师的教学“不和谐的声音”,要鼓励学生对教材发表个人不同见解,提倡学生的标新立异与独树一帜,做好学生发言的处理工作,保护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是将师爱带给学生。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之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不能称为池塘。

我们要真诚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敞开心扉,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以真诚与微笑来对待学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二、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中学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与方法

中学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与方法

中学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与方法历史是一门动态发展的学科,它既反映过去又面向未来。

高效率、高质量的历史教学活动,一方面有利于开发智力、增长知识,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意志情感与心理素质。

本文结合中学历史教学的具体内容,着重探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意义与具体方法,希望新形势下的历史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满足教育改革目标,符合时代发展需求。

标签:中学历史;素质教育;意义;方法历史学科凭借其知识教育与情感教育的双重作用,在推动素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有目共睹。

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中学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积极探索全新的教学改革方案,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结构,创新教学思路,客观呈现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1.中学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1.1中学历史教学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发展中学历史教学活动想要落实素质教育根本目标,必须摒弃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重新整合创新教学方案,遵循以生为本原则开展教育活动,尝试从学生视角为出发点思考问题与分析问题。

因此可以说,素质教育加快历史教学改革的步伐,而在此过程中执行的改革计划与改革措施符合新课标的发展需求,二者协调统一,共同促进、共同进步。

1.2中学历史教学有利于培育学生创新思维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核心素养的重要时期,同样历史教学活动在素质教育工作的推动作用下做出一系列的改变与创新,趣味横生的教学内容与生动灵活的教学手段,激起中学生的参与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与思考历史知识,深受历史文化的熏陶与感染,无形中提高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处理能力与思维创新能力。

1.3中学历史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历史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历史文化内涵来自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产物,也是古代智慧的结晶。

中学生在学习历史文化知识过程中以史明鉴,通过汲取历史教训、学习历史经验而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管理与自我提升。

有关中学历史教学的素质教育发展,就是全面渗透历史文化的精华,将历史教学活动与学生的个性成长密切结合,学生在了解历史背景、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提升道德品质与综合素养。

历史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

历史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

浅谈历史教学过程中的素质教育新的课改理念要求历史课堂把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转变到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主要任务;把以教师或教材作为教学的中心,转变到学生在教学关系上占主体地位;把侧重学习的内容,转变到侧重学习的方法;把强调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转变到强调教与学方法的结合;把注重学生识记知识的活动,转变到注重学生创造性的运用知识的活动;把从封闭式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变到开放式教学形式。

这是教学观念的大转变。

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能力的培养。

从多年实践的过程看,则要做到如下三点1.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们,要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要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创造性思维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即要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主体性进一步发展,把被动接受“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 实施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方法。

,落实在课堂。

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 不是结果。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教学观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了学习的过程。

所谓学习的过程,包括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动机的培养和探究方法与思路的发展。

激发学生学史兴趣,使学生爱学历史,这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动机,也就是思维的积极性。

学生在课堂上如果能不断爆发思维的火花,置疑、释疑、并能运用历史思维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程度就越高,对学生的潜能开发程度也越高,越有利“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传授、学生接受为特征,势必导致教师中心论,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

把传统的单一讲授方法转变为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就是要使教学成为师生合作过程。

学生智力的技能培养,需要亲自参与,才能提高和发展。

素质教育如何渗透到历史教学中

素质教育如何渗透到历史教学中

浅谈素质教育如何渗透到历史教学中促进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符合时代建设发展需要的人才,这是摆在农村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教育改革的要求。

我作为一名初级中学历史教师,深深感到基层教育转变教学理念,加强素质教育的紧迫性。

如何让农村基层学校在素质教育方面实现新跨越?结合历史教学,谈几点个人的看法:一、农村中学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历史责任感第一,古人云:“教人者自教”。

要想改变我国全民族的民生状态,只有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大批农村技术人才,才能使农民走上小康。

可培养人才就要靠我们教师,因此农村教育任重而道远。

这就要求农村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素质,淡泊名利,抵御社会不良风气之侵袭,谨守师道尊严,完成自己的教书育人的任务。

第二,教师要善待每一位学生。

许多农村教师对待犯错误的学生缺乏耐心,教育方法粗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最终走上辍学打工之路,给社会造成潜在的危害。

我们一定要警钟长鸣。

第三,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德、才、识业务素质。

德、才、识是教师为人师表的三大素质,尤其是个别农村教师不注意自身形象,言谈举止混同一般百姓,又怎样能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好学生呢?特别是中学历史教师更要注重史德。

中学历史教师要想提高史德,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自己的史学理论水平,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讲解历史,把历史的真善美教育渗透到具体教学过程之中。

所谓历史教师的才,要求教师不但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要会在教学中古为今用,学史知今,以古鉴今。

让学生通过历史的学习逐步完善自己的世界观。

所谓历史教师的识,要求教师知识面要广,知识结构要合理,历史知识要渊博。

二、初中历史教学必须打破传统教学局限,发挥历史学习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初中阶段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能力的黄金时代,是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的转型期,更是中学生磨练顽强意志和坚韧毅力的重要时期。

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议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初中历史课教学担负着知识传授、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三大任务。

在教育转轨的形式下,如果能全面完成这三大任务,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那么素质教育的目标就能达到。

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思想教育历史学科有鲜明的科学性和思想性,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任务。

今天我们要使学生“成才”,首先要使其“成人”。

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功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卫国之心,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远大目光和忧患意识,是我们初中历史教师的神圣使命。

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应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

l.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的深厚的感情。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中,逐渐凝结了对祖国的崇高爱国主义情感,形成了热爱祖国的浩然正气和民族气节。

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有数不清的一身正气的民族英雄。

有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之举。

西汉名将霍去病,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爱国忘家精神,戎马一生,战功显赫,终年24岁。

清代抵抗外国侵略,反而获罪谪戍的林则徐。

……他们爱国的方式各不相同,但他们都以天下为己任,不计个人的得失。

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也是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在多次民族危亡之秋,之所以没有亡国,与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直接有关系。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力图使学生树立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思想。

2.国情教育。

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不仅仅是简单地让学生了解一些历史知识、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而是应该教会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把中国历史放到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比较,从而获得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

时代的呼声--素质教育对历史教学的要求

时代的呼声--素质教育对历史教学的要求

1 . 历 史 来 的丰 富历史知识 都会在学 习 、 工作 和生 地参 与到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来 。 活中发生潜移 默化的作用 。 教学过 程中突出学生当家做主 的 自豪感 和成 就感 , 使学 生的 2 . 历史能培育人文素养 身心得 到充 分的 自南放松 , 充分发挥他们 主体的作用 。改革家魏

应该 留出让学生 自己阅读教材 的部 分时间 ,之前应该提 出问题 , 从而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 。其次 , 深化历史课 堂教学改革 , 打破对

历 史 学 科 在 全 面提 高 学 生素 质 方 面 的重 要 作 用
教师权威的盲 目崇拜 , 容许异端思想的存在 。最后 , 深化历史课堂 掌握 丰富的历史知识能够使 人学 会 以古鉴今 , 提高人 们对周 教学改革 , 确定学生在历史学 习过程 中的主体地位 。学 习的主体 边 事务乃 至社会 的洞察能力 和判断 能力 。不 论今后 从事什 么工 是谁 ?学生 。认识 到学生是主体 , 同时尊重学生 , 让学生积极主动
3 . 实 现 教 学 目标评 价 的开 放 性 和 多 元 化
评价过程要 充分 重视情感 、 态度 、 价值观 的培养 和教育 , 教 师 心 目中形成善和恶 、 美和丑的强烈反差 , 形成真 善美的高 尚情操 , 应 充 分 考虑 学 生 的 主 体性 。 它 实 际 上 告 诉 教 师在 教 学 过 程 中 , 学 从而影响学生健康的人生观 、 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养 成。 生 的人文 素养主要是 通过学生学 习人类优 秀文化获得 的人格 和 3 . 历史 是爱 国主义的源泉 修 养的 内化 。从终生教育来看历史教学 目标 , 青少年时期是 人生 “ 爱 国主义是千年巩 固起来 的对祖 国的一种最深 厚的感情 ” 。 观、 价值观形成 的最关键 时期 , 情感、 态度 、 价值观 目标 的确定 至 在上下五千年 的悠 久的中国历史 上 , 曾经发生过无数 催人泪下 的 关 重要 。 爱 国故 事 , 也涌现 了无数可歌 可泣 的爱 国英雄 和民族英 雄 , 他们 考 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通常手段之 一, 这里否定应试教 育不 的事迹和价值取 向为我们后 人留下 了极其 宝贵的精神财 富 , 为青 是否定考 试 , 不 是不要考试 , 而是不应该把 考试作为评 价教学 状 少年树立 了选 择人 生的光辉榜样 。 况 和 学 生 学 习 情 况 的 唯 一 尺 度 。然 而 , 为 了克 服 长 期 以来 应 试 教 历史 教学在教 会学生形成 学 习能力 的 同时 , 也要培 养爱 国 、 育制度形成的消极影响和社会上普遍认 识的误解 , 在实现 素质教 大公无私 、 守信等优 良品德 , 教会 学生适 应环境 , 教会他 们做人 、 育的过程 中 , 有必要 逐步淡化考试 。这样做 , 一 是可 以考虑增加经 自理 自立作为课程 的任 务 , 从而充分发 挥其在素质教 育 中的固有 常性 的练习 , 尽量减少考试 次数 ; 二是考 前不搞题 海战术 , 减 轻学 功 能 和优 势 。 生的学业 负担和思想 负担 ;三是 评定学生 的历史成绩 应该对 考 二、 进行历史教学 , 提 高 学 生 的素 质 教 育 试、 练习 、 课堂讨论 和其他 围绕历史教学 开展的活动等 进行 多方 1 . 教材使用 上的变化 面的综合评定 , 打破 以成绩 为唯一的标准来衡量学 生学 习好坏的 根据义务教育 的要求 , 并结合实 际 , 灵活地处理教材 , 改变传 做法。 统的忠于教材的陈旧观念。 总之 , 历史课 堂教学 中实施素质教 育 , 对历史教 师提 出了更 要重视人类历史 中 自然环境与社会 发展关系 的教育 , 从 而 高的要求 , 需要解放思 想 、 更新观念 , 认真 围绕历 史教育 提高 国民 帮助学生通过学史来认识维护生态平衡 、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意义 ,

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思考

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思考

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摘要: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问题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历史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应树立素质教育的课程地位观、目的任务观、教材观、课程结构观、教法体系观、教学评价观和学习动力观。

关键词:历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思考历史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这些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充分利用教学等其它方式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充分发挥历史教师作为多种角色的榜样和影响作用,使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获得能力,求得发展,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树立科学意识和人文意识,形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养成科学道德和科学作风;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习解决问题,学会创造;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产生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树立理想和信念,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养成遇事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等意志品质,并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

一、树立素质教育的课程地位观历史课程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确保历史课程的应有地位和课时计划的落实。

中学历史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程,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历史教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反复重申了对青少年进行历史教育的重要性。

因此,历史教师应认真上好历史课,确保历史课程应有的地位和课时计划的落实。

二、树立素质教育的目的任务观全方位地认识学科教育的功能,辩证地理解历史教学的目的任务。

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是通过多门学科的课程的实施来实现的,但并非一门课程只承担某一种素质的培养。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任务,要求每门课程在确定目的任务的时候,应全方位地认识学科的教育功能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以往,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科教育的智育功能、德育功能以及美育功能而较少涉及到形成具有统摄作用的观念、意识等深层次的文化教育功能和养成良好个性品质的心理培养功能。

在高中历史课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在高中历史课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现 代教 育思 想指 导工作 . 能将 素质教 育 落到 历 史教 学 的 才
实处 。
关 键 词 : 中历 史教 学 高
素质 教 育 学 习方 法
发 展 , 们 应 该 向 社 会 大 力宣 传 素 质 教 育 并 获 得 支 持 。另 外 , 我 学 校 还应 利 用 多 种 方 法 与 家 长 勤 沟 通 ,让 家 长树 立正 外 , 育 部 门 还 应 为 教 师创 造 一 个 宽 形 教 松 的环 境 , 极 鼓 励 广 大 教 师 参加 学 习 培训 , 行 教 改 。教 学 积 进


学 生 学 习不 好 ,常常 不 是 因为 不 努 力 ,而 是 因为 不 会 学 习 。 提 出学 校 首 要 的 任务 就 是 把 学 习方 法 教 给 学 生 , 会 学 他 教 生学 习 。 师要 加 强 对 学法 指 导 的研 究 , 合 学 科 的特 点和 学 教 结 生 的特 点 . 教 学 重 点 放 在 培 养 学 生 正 确 的 学 习 方 法 上 , 学 把 在 习方 法 上 给 予 指 导 , 会 学 生 运 用 概 念 、 断 、 理 、 析 与 综 教 判 推 分 合 等科 学 思 维 方 法 , 学 生 既 知 其 然 , 让 又知 其 所 以然 。在 指 导 束 了 我 国两 千 多 年 的 封建 帝 制 , 民主 共 和 观 念 深入 人 心 。 使 进 而展 示 袁 世 凯 就 任 中华 民 国 临 时 大 总 统 的影 像 ,启 发 学 生 从 另一 个 层 面 分 析 出革命 又 是 失 败 的 。 因 为 从最 终 结 果 看 . 亥 革 命 的 胜 利果 实被 北 洋 军 阀首 领 袁 世 凯 窃 取 , 帝 反 辛 反 封 建 的 革命 任 务 没 有 完 成 , 中 国半 殖 民地 半 封 建 的 社 会 性 质 没有改变。 4 电影 视 频 的 运 用 应 注 意 的 问题 . 电 影视 频 与课 堂 教 学 的结 合 ,其 出发 点 和 落 脚 点 都 是 增 强 课 堂 教学 效 果 。 同时还 要 注 意 电影 是 艺术 , 允许 虚 构 情 节 , 不 完 全 要求 按 照 历 史 , 教师 应 注 意 纠正 这 些艺 术 形 式 中 与史 实 不 相符 合 的 地方 , 免 学 生 把历 史 的 真相 同艺 术 的虚 构 混 淆 而产 避 生错 误 的认 识 。还 要 注意 因为一 部 电影 的 内容 都 比较 长 , 般 一 都 要 九 十 分 钟 左 右 , 我 们 的课 堂 只 有4 分 钟 , 以我 们 截 取 而 5 所 的 电影 内容 应 为 教 学 内容 服务 , 样 既 能 完 成 教 学 任 务 , 能 这 又 着 眼 于 学 生对 历 史 的体 悟 . 引导 学 生对 历 史 的 多元 解 读 。 历 史 教 师 应 该 用 积 极 的态 度 ,在 素 质教 育 中把 正 确 的历 史 、 富 的人 文 知 识 结 合 在 一 起 , 用 影 视 作 品 , 象 生 动 地 丰 利 形

如何将素质教育融入在历史教学中

如何将素质教育融入在历史教学中

和 综合 归纳 能 力 。学 生根 据 所 学的 知 识 和所 搜 集 的 资料 就 一 定 的 问题 进 行 争 论 . 通 过 课 堂 内互 动 , 让 不 同 思 维在
合 作 中碰撞 。 通 过激 烈 讨论. 畅 所欲 言。 活跃 了课 堂 气氛, 锻 炼 了学 生的 口头语 言表 达 能 力 、应 变能 力 和逻 辑 思 维 能 力 发 展 了学 生的 个性. 提 高 了学 习的主 动性 。 3 . 培养 学 生的 自主 阅读能 力 。 教 师要 有针 对 性地 指 导 学 生如 何进 行 阅读 , 不 能 让 学 生盲 目地 阅读 , 给 出一 个 范 围、 目的洋 习才能 提 高 。 比如 , 在 预 习时 课 前 让 学生 预 习 教材, 阅读 教 师 印 发 的 有 关材 料 和 课 外读 物 , 课 上教 师 只 需讲 重 点 知 识. 从 而 突 出 了学 生 的主 体 作 用. 也 体 现 了教 师教育、 教 学的主 导地 位 。教 师 对学 生 能看 懂的 就 不用 花
进 行 讨 论。 才 能 与他 人 进 行 思 想 交流 合 作 。 借 鉴他 人 的 知 识, 能从 不 同的 角度 汲取 丰 富 的知 识, 拓 展 思 维。学生 能发 现 自己的不 足 之 处。 取 长补 短 。 N 时培 养语 言表 达 的 能 力
学生 的综合 素质 能力 。历 史教 师 用教 学新 理 念 武装 自己, 通 过 优 化 教 学 方 法, 将 素 质教 育 融入 在 教 学 中, 才 能提 高 课 堂教 学质 量。 下 面笔者 粗 略谈 谈课 堂教 学的 感 受。
功。 首 先是 由师 生关 系来确 定的 ” 教 师要 重视 学生 的主 体性 地位 。 改 变过 去 一言 堂 的教

初中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

初中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

初中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摘要:历史作为初中必修课程之一,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历史,强化历史使命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历史课程不可或缺。

作者对初中历史课程和素质教育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素质教育教学方法一、确立历史教育的素质观历史是对过去人类社会的现象进行和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它立足现实,了解过去,具有以史为鉴、展望未来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历史学科的特性,实现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1.学习历史能加强青少年的德育教育。

德育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历史使命感教育等。

许多历史人物与事件中可以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能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对其平时的为人处世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2.学习历史能使青少年获取丰富的财富,陶冶思想情操。

中华民族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前人留下的精神(物质)遗产能帮助后人树立民族自豪感、坚定的信念,弘扬民族气节和精神。

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学习世界上各民族文化的优良成果,对不同地域、不同民俗文化进行比较,从而优化学生的素质结构,如古代埃及文明、西亚文明、欧洲的爱琴文明等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

3.了解历史能促使青少年在逆境中成长。

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愈发进步,社会竞争与挑战愈来愈激烈,每个人都面临困难和挫折、成功与失败,新世纪的劳动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挑战性和战胜危机的顽强意志。

生活现实告诉人们:人生除了平淡无奇的重复外,给人们带来的不是机遇就是困境,而未来社会能使每个人的生命变得波澜起伏,关键要有承受挫折与战胜危机的意志和自信心。

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告诉我们,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国门被资本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后,中国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为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进行了不懈斗争,先后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均以失败告终。

历史教育与国民素质教育的结合

历史教育与国民素质教育的结合

历史教育与国民素质教育的结合2023年,历史教育与国民素质教育的结合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这种教育模式的理念是,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全面认识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演变,从而增强其公民意识、责任感和文化素养,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本文将着重探讨历史教育与国民素质教育的融合,以及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一、历史教育与国民素质教育的理念历史教育和国民素质教育关注点不同,但有着相互补充的关系。

历史教育强调对历史的演变和变革的认识,以及历史对当前生活和社会的影响,强调文化传承和修养。

而国民素质教育则关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增强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责任感,重视个性发展和全球视野。

历史教育和国民素质教育的理念相通,结合起来可以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

历史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事物发展的脉络,形成一种全局观和历史意识;国民素质教育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如何实现历史教育与国民素质教育的融合在教学模式上,应该将历史教育和国民素质教育渗透到每个环节中,构建起一个全面的教育体系。

具体做法包括:1. 从历史教育的“事实”开始,弥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缺乏。

在认识事实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和逻辑思维,让其学会如何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获取知识。

2.注重历史和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了解历史的演变与现实相互关系的本质,强调历史对现实的影响。

同时,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历史对自己和社会的影响。

3. 带有“人文情怀”的历史教育与国民素质教育的确立。

历史教育应该注重文化传承并强调修养,保障学生的情感健康和稳定,确保学生能够在活跃的生活中保持健康和稳定。

4. 教育内容应具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开拓视野。

学生应该知道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和文化,并尽可能了解这些文化的翻译和认识。

同时,通过历史教育,我们应该把丰富多彩的文化带入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促进历史教育与国民素质教育的融合,将其无缝连接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掌握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主要是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同时又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每个学生得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

这里,谈谈我对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和作法。

一、重视课内课外结合,积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旧的教学观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

在这种观念下,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或是缺乏设计,或是停留在一问一答浅层次的认知活动上。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化,也造成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而要将素质教育要落到实处,关键一条是要走进课堂。

课堂教学是我们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学生在校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必要补充。

从当前教学现状来看,实施素质教育的难点也是在课堂。

要促进素质教育真正走进课堂,必须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认识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在学习活动中及时给予指点和引导,使他们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
习主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这样几个步骤:自由组合学习小组,通过阅读课本、查找相关资料等方法,以组开展课前预习;上课时,以组展示本节课所讲内容,并相互补充;老师作为评委,评定各组所展示的教学内容及形式,将本课的重点难点进行点拨和总结;课后,主动与学生探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这样,通过学生对教学工作的参与,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并逐步形成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二、充分开发历史学科的特点,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全面提升素质
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优化教学结构,还要注意教育的全面性。

历史教学内容涉及面广泛,融知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这里有“围魏救赵”“指鹿为马”“四面楚歌”的成语故事,有勾股定理、圆周率等的数学知识,还有“曾侯乙编钟”、《本草纲目》等音乐医药的知识。

教师在精选教学内容、掌握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意运用模型、幻灯、录像和计算机等教学手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例如讲“秦如何巩固统一”的内容时,涉及到货币的知识;讲书法艺术时,可以将小篆、隶书和楷书,以及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行书,通过板书字体来进行比较;讲“坑儒”时,可以讲一讲儒家的主张是什么和“百家争鸣”等问题;讲“匈奴”时,可联系王昭君的历史故事和杜甫的诗;讲秦“万里长城”时,可以同明长城进行比较,通过数字来
说明它是中华民族伟大的象征。

因此,我认为,素质教育应充分利用并挖掘教材内容,在完成教
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获得多种多样的知识,使学生的生理和心理
得到和谐发展。

三、利用教材优势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培养
中学生是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的关键时期,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形象生动、丰富实在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且富有实效。

例如,讲“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结束奴隶制社会的基本结束”时,可同我国春秋奴隶制没落相比较,让学生知道中国比西欧结束奴隶制社会早了近千年,这充分说明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祖国
有悠久的历史,有灿烂的文化;讲“岳飞抗金”时,要突出岳飞等抗金英雄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情感;在讲“洋务运动”时,要与当代的改革开放相联系,使学生明确,要想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强盛,就必须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从思想
上和行动上接纳兴趣爱好、个性心理品质不同的学生,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素质教育,这样才
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在实施素质教育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规范作用,组织作用,传授作用,管理作用,评价作用,育人作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
学生的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得尤为明显。

例如,在讲“早期人类社会”时,涉及到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劳动者”、“生产工具”、“个体化”、“私有制”、“贫富分化”、“阶级”等几个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的关系。

教师就必须通过图表的形式讲清人类社会是以生产劳动为基础,按照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们的总体;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
平重要标志;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起的主导作用;生产关系是生产过程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旧石器时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使得人们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同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才能勉强维持自己的生存,所以那
时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人们在生产中结成了原始平等的互助合作关系,大家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消费品。

到了出现牛耕地、铁器和炼钢技术时代,生产力又向前发展了,劳动者生产技术提高了,经验丰富了,使得个体化成为可能,随之私有制产生了,伴随而来的是贫富分化,贫富分化的加剧就出现了阶级。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把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也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优化教学结构,就要根据大纲规定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同学生认知水平联系起来,全面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中认知内容的了解、掌握,技能的初步学会、熟练;思想感情的接受、初步具有等等,都要做到了如指掌。

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精读精练,确实使学生的课业负担减下来。

总之,素质教育的实施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

要完成这项改
革任务,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还要求每位教师付诸实践。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思想、能力以及全面素质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